行为科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0 10:51:31

行为科学原理

行为科学原理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是否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社团组织是否调动了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社团是否会有发展等问题都离不开社团的有效管理。行为科学阐述了影响组织效能的关键因素,本文仅从行为科学视角提出增强高校社团管理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以促进高校社团中组织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主要三大学派之一的行为科学自20世纪40年代末诞生以来,给美国、日本、瑞典、中国等很多国家的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基础。高校社团作为一个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行为科学理论可以给高校社团的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方法,以促进高校社团健康迅速地发展。

一、行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对于行为科学的概念,国内外各学术界(如社会学界、心理学界、管理学界等)有不同的解释,综合起来主要分广义行为科学和狭义行为科学。广义行为科学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群。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以人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科学,它应用行为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包括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这三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此外,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的知识对行为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它们也是行为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哲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行为科学注重研究人力资源因素对组织的影响,强调人的需要、动机、认知、情绪、态度、群体关系、领导行为、组织结构以及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科学的主要原理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产生动机的原因,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二是外部条件,即外部的刺激,当外部条件不变时,内在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根据需要动机理论,在设计组织的目标时充分考虑成员的需要,把组织利益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激发动机,才能使人们努力追求组织目标,这就是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和利克特都认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人们在群体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群体环境会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一个组织兴衰的关键因素在于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有效的领导行为能够使成员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工作,相反,团队成员会出现消极倦怠的情绪。具有有效领导行为的组织能够合理地协调人们的活动,实现高效的组织效能,无论从目标的实现还是从社会影响度和成员满意度的提升方面,都会有很好的表现。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高校社团管理的启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认为人类行为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函数,是人的内在需要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

b=f(p·e)

其中,b(behavior)代表“行为”,p(person)代表“人”,e(environment)代表环境,代表函数符号。

影响人的行为因素一是内因,二是外因,内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外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与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群体、领导和组织)。高校社团是一个由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构成的系统,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可调整的组织结构。

(一)把握社团成员的不同心理需要是社团有效管理的基础

需要,作为人的“内心意向”,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原动力,是形成价值的“始因”。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其产生的心理动力也就越大,对人们行为的支配力量就越强。在社团管理中,首先要了解社团成员的成长环境、生活和社会经历、目前状况和未来追求,正确地分析每一位成员目前的迫切需要层次,才能根据不同成员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才能激发成员的热情、形成高效的组织效能,因为不同的社团成员在同一时期的需要可能不尽相同,同一个成员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马斯洛又补充了两个需要层次:求知的需要和求美的需要;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把人的需要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我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提出“一项需要在获得满足后便不再成为行为的激素”的观点。而每一个需要层次又有它的细分类别,如食物的需要、休息的需要、运动的需要、保护的需要等属于生理的需要;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对熟悉或已知食物的选择等属于安全需要;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属于爱的需要;归属需要、结社需要、被他人接受和接纳友谊等属于社会需要;希望自己有信心、有实力、能胜任、独立、自由是自我需要的一方面体现,另一方面体现在希望被尊重、被关心、被赏识;个人潜在能力的发挥、自我的不断发展、创造性的发挥等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一个成员也可能同时有几项需要,所以对社团成员的有效信息管理方式是形成一个常态化的沟通、了解机制;建立个性档案,并随时更新。

(二)激励原理的应用是调动社团成员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高校社团管理的核心是激发成员的动机,诱导他们的行为,广泛倾听成员意见,实施授权式管理和参与管理,注重培养团队精神,使每个人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激励的方法是实施激励过程的具体形式。对大学生激励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目标激励法、情感激励法、榜样激励法、竞争激励法等。

在高校社团管理中,要选择能够调动成员积极性的激励因素,如选择富有挑战性、发展前途、成就感和责任感等的任务交予成员来完成,而不能误把非激励因素(如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当成激励因素,否则就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社团组织增强激励效用的生命力的有效办法是对激励进行正强化。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指出:人的行为随着外部条件的刺激而变化,通过不断改变外部环境的刺激因素可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效果。正确地评判社团成员的成功或失败,能防止因误判而导致的对成员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的影响,从而防止误判影响成员的后续行为和绩效。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把人的绩效、成功或失败归因为: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运气与机会。

另外,防止社团成员积极性降低的另一个原则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无论是奖励、惩罚还是表扬、批评,或者升职或降职等。如果成员(回报/贡献)比率与他人(回报/贡献)比率相等,他就会认为公平合理,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因为感觉不公平而影响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发挥社团成员主观能动性的推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伏隆提出“期望理论”,即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效价是指目标的价值,期望值是指对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高校社团目标管理可以遵循确立目标、授权并明确职责范围、有效激励和客观评价总结这样的步骤。其中,确立目标时,要同时兼顾总目标的制定和各级子目标的制定,并尽量实现子目标与总目标的协调统一,实现共赢。

(四)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是促进社团和谐发展的保障

行为科学认为,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除了正式关系(如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外,还有一种没有隶属关系的群体关系,即由兴趣相投、比较合得来的人们形成的一种关系。这两种群体关系对个体的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高校社团管理中要注重增强群体的积极作用、减弱或消除群体的消极影响。

高校社团可以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促进群体成员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建立友谊、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各部门之间的各类竞赛、各部门内部的民主管理等形式。

(五)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是社团保持凝聚力的前提

高校社团要保持凝聚力,就要做好领导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选拔时要关注候选人的素质、技能、领导风格、领导艺术等因素。优秀的社团领导者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能够保持有效的时间管理、建立高效的工作秩序;

(2)注重满足成员的高层次需要,即自我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3)注重激励;

(4)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5)能够做到民主管理和有效决策。

(六)社团组织的高效能是社团发展的必备条件

组织发展是指组织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扩大的要求,从组织结构、工作设计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地调整,改善组织中人的因素,以达到组织的最佳化和高效化。组织发展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组织效能,二是提高组织成员的满意度。

高校提高社团组织的效能可以通过对组织结构和体系的再设计(如工作范围的扩大化、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工作时间的弹性化等)使组织中的人力和物力发挥到最大。衡量高校社团组织的效能的一个方面是要考察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又分为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团组织对社会的影响度。高校社团组织具有开放性,它是一个“输入一培养—输出”系统,输入的是新成员,新成员经过社团组织理念的熏陶、其他社团成员的影响、组织内部的培训、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成长为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才,社团组织也完成了输出的过程。

个体是群体、组织的最小单元,它是群体、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校社团管理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重视考虑成员的需求、重视激励对行为的影响、重视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重视领导行为的影响、重视组织结构的改进、重视组织的发展才能提高社团的效能、切实增强高校社团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冬青.揭开行为的奥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2]高惠珠.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价值哲学创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1).

[3]郝其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因及对策——基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行为科学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理论;管理科学;演化模式

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陈述体系,它的发展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各科学领域的发展。管理科学是一种来自实践领域中的规范性科学,它的发展反映了科学理论的演化,也推动着科学理论的发展,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一、管理科学与科学理论的概念辨析

从科学事实(单称命题)出发,经过归纳等方法由事实上升到科学规律(全称命题),再按照假说-演绎模式把规律组织为科学理论。规范的科学理论形成一个有层次的语言结构:事实、规律、理论。科学哲学的事实,特指某个单称命题,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等实践活动,借助于一定语言对特定事件、现象或过程的描述和判断。通过对事实的观察,寻找其规律所在,其表现形式包括两种:全称陈述的必然规律:X(PxQx);统计规律:RF(Q,P)=r。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科学事实,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等方法从科学事实中提升科学规律,整体构建出科学理论体系。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管理科学的理论是根据管理实践活动的需要,对管理现象加以观察、实验和测量,寻找其内在规律,再加以综合和重新定义,设定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使之成为一门新的理论。因此,管理科学是一种科学理论,它具有科学理论的全部特征:逻辑简单性、内在完备性和可检验性。管理科学的发展与科学理论的演进息息相关,每一个管理理论阶段必然反映一个科学理论演化的模式。

二、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理论模式

纵观管理科学发展史,它经历了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管理阶段、管理科学阶段和管理丛林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科学理论模式。

(一)经验管理阶段和罗素的“逻辑原子”理论

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当首推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他出版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了“经济人”观点,奠定了经验管理理论的基础。斯密认为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因此,这一理论主要是解决怎样在生产中分工协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问题以及减少资本的耗费,以赚取更多的利润。经验管理阶段从18世纪后期一直到20世纪初期,经历了100多年。在这一阶段,经验科学哲学也按照形式逻辑的结构建立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罗素的“逻辑原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经验世界是由许许多多各自独立的经验事实(即“原子事实”)构成的,自然科学以原子事实描述经验世界。经验管理与罗素的分析方法一致,斯密通过对制针行业的观察研究,得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的结论。在这个经验的表述中,“人”是基本的逻辑原子,“人”是“经济人”,是利己的,每个“经济人”的活动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行为。

(二)科学管理阶段和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

科学管理阶段大体是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科学管理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中逐渐形成的。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生产关系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更加复杂,这些都要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将过去积累的管理经验系统化、标准化、用科学管理来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最先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的是美国的泰勒(Taylor)。泰勒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车间管理与法约尔的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框架,其基本原理仍是现代管理的基础。与科学管理阶段对应的科学哲学是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许多绝对真命题的积累,观察次数越多、越广泛、越深入,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来的理论就越普遍、越正确。这种累进模式如图1所示:

泰勒亲自深入生产活动观察,找出劳资冲突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标准化、例外管理原理。泰勒以工厂管理为对象,不断观察,并总结出标准的操作方法,并用此法指导训练工人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与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一致,先发现事实a,总结出定律a,再发现事实b,总结出定律b……以此类推,逐渐形成理论。

(三)行为科学阶段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传统的经验管理基本上把工人视为会说话的工具,严重地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劳资矛盾激化,劳动生产率又大幅度下降,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始失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的学者通过长期实验,提出了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他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并以实验的结果为依据,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这是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以后行为科学不断发展,出现了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Frederi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X-Y理论”以及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成就需要理论”等理论。行为科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缓和了劳资矛盾,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波普尔提出富有批判精神的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他认为科学理论的演化是跳跃式的革命,以猜测和反驳为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即“四段图式”:

P1TTEEP2

其中,P1表示问题,TT表示试探性问题,EE表示消除错误或批判性检验,P2表示新的问题。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突破了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主张在科学探索中大胆猜测,强调科学理论的可错性。

行为科学正是否定了机械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中人的管理方式进行一场革命,从而形成“社会人”、“非正式组织”理论。可以这样说,行为科学理论的提出是证伪主义在管理科学发展中的体现。

(四)管理科学阶段和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管理科学理论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主要运用严格的数量技术帮助管理者最大化利用资源,以提高管理绩效。管理科学理论是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强调应用定量的和数学的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运筹学、系统工程、运作管理和定量决策等分支。

库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科学理论的演化模式:

在库恩的这一模式中,其核心概念是“范式(Paradigm)”,即:科学的模型、具体运用的范例。库恩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正是“范式”的运动。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正是管理研究范式的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

(五)管理丛林阶段和费耶阿本德的多元论模式

哈罗德・孔茨在20世纪60年代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认为存在“管理理论的丛林”。二战以后,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速;生产的自动化和连续化程度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更加深刻;技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关系和劳资矛盾更加复杂。而对这些变化,以往较单一的管理理论不能适应更加复杂的局面。因此出现了多种理论并存,同时又相互渗透,综合作用于管理实践的理论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理论派别主要有: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等等。

费耶阿本德认为客观世界极其复杂,其探索途径必然保持开放,允许人们采取各种选择,这就是多元论模式。许多理论同时并存,能够调整自己和改变自己,出现理论的增多和扩散现象。

管理科学理论的多元化现象主要依据管理复杂性,管理环境和对象的多元系统决定了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的多样化,也就是说,以何种管理研究范式面对管理实践,关键取决于管理情景。管理科学理论的多元论要求管理研究者面对崭新的未知世界,开放心境,包容多种理论,把科学向前推进。因此,管理丛林中各理论学派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包容、相互协调的,具有协同效应。这与费耶阿本德多元论模式的“韧性”原理和“放大”原理相一致,我们可以用数学模型予以表述:

maxF(x(σ),σ)

s.t.σi≤ci(i=1,2,3,…n)

G(σ)≥0

xi≥S(i=1,2,3,…n)

式中,F代表总体可选择管理研究范式的函数,ci代表第i个要素可以获取的最大资源量,σi代表系统中所属的第i个要素的资源量,xi代表多元化管理系统的协同度。

三、根据科学理论的演化预测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

在费耶阿本德的多元论模式之后,夏佩尔提出“信息域”概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科研究领域,但是比学科领域更加灵活,内涵更加丰富。夏佩尔认为,信息域是由观察得来的经验事实和科学信念(如学科的理论、观点、方法、原则、信念等项目)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信息域的扩大和缩小也会导致学科理论的重组。

根据夏佩尔的理论,在21世纪管理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复杂化、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自然资源逐渐贫乏等因素的影响下,管理科学的“信息域”也将不断变化。我们可以预言,21世纪的管理科学理论将呈现以下趋势:管理科学将与技术科学更加紧密结合;哲学将成为继数学、经济学与行为科学之后的第四大基础科学;管理科学数字化时代即将到来。

上述各种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以不同方式描述了科学理论演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理论演化的规律,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科学理论模式的建立必然来自于各种科学的发展和演变。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朱秀文.管理学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梁家强.论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理论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5(2).

4、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J].管理研究,2005.

行为科学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特征;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管理活动自古就存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迫切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用科学的理论代替传统的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美国的泰罗,泰罗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奠基的管理理论。它实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另一个以法国法约尔和德国韦伯为代表。前者称为科学管理学派,后者称为行为科学学派。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重点研究了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主张一切管理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倡导工人与雇主要通过“精神革命”进行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与原则,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培训、实行管理与执行的明确分工、管理控制上的例外原则等。泰罗思想主要侧重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

泰罗之后,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如:甘特,发明了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的横条图管理技术,使生产组织工作逐步标准化,他还对工资制度更深一步研究,提出“甘特作业奖金制度。”福特,在1914年—1920年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把生产的空间组织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实行生产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法约尔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与一般管理》(1916年),他提出把管理分为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并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概括了一般管理的理论、要素、原则,着重研究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问题,指出工业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认为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另外,德国的韦伯也是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组织结构,并提出了三种权力种类,认为其中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其代表作为《社会和经济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而提出的。

它具有里程碑性质,影响十分深远。

科学管理理论不但在当时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而且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着重研究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严格的奖惩制度等,这对于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忽视社会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忽视了人际关系的研究等,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924年,以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为代表,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学说,由此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行为科学理论的时期。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是一种诞生于近代,形成于现代的管理理论学派。其早期为人际关系学派,是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通过霍桑实验而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梅奥。他的代表作是《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他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行为的原因,指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才是管理的最佳办法。其主要观点是:不能把工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他们是复杂的“社会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强调领导者的能力。

另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是行为科学派的一类。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并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通过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来达到激励人员的作用。不过,马斯洛的理论只说明了需要与激励之间的一般关系,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需要的反映方式往往是不相同的,而且他没注意到工作和工作环境的关系。正是由于该理论的不足,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需要层次理论作了补充。他划分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界限,分析出各种激励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这就为激励工作指出了方向。

可见,行为科学理论重视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侧重激发人的创造性。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三、当代西方的各种管理学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协作关系更为复杂性,各种管理理论随之产生。

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行为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其基本思想仍然是“每个主管人员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求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自成一家,他在分析了个人与组织后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的组织的结构关系,目标是使组织有效率。

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等人认为:组织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在他的组织系统中使理论上决策最优和实践上的令人满意二项标准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在企业的目标下,用数学来解决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该学派的特色。

德鲁克所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在此目的下管理就是对人进行管理的技巧,是用技巧来解决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问题。

经理角色学派认为经理所承担的角色体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到管理学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演员、经理和其他人的角色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虽然各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些角色。

四、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愈趋激烈,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战略管理理论。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年),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很快,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锻炼系统的思考能力,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远景与开展团队学习”,以建立学习型组织。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应顺应以下几个趋势:

1.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整体行为过程和各种经营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应采用的策略和方针所进行的抉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把人作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注重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采用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更多地关心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3.广泛地吸收优秀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包括技术竞争。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如果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就不能牢牢地控制市场,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类型、人员等条件,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艺术,调动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管理理论仍在不断地发展中,各学派理论将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必然会有更合理的理论出现。处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更应汲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之付诸实施,这必将会提高中国的管理水平,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编写组.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光.21世纪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3).

[4]陈晓红,李涓.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2).

行为科学原理范文第4篇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迫切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用科学的理论代替传统的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美国的泰罗,泰罗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奠基的管理理论。它实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另一个以法国法约尔和德国韦伯为代表。前者称为科学管理学派,后者称为行为科学学派。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重点研究了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主张一切管理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倡导工人与雇主要通过“精神革命”进行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与原则,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培训、实行管理与执行的明确分工、管理控制上的例外原则等。泰罗思想主要侧重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

泰罗之后,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如:甘特,发明了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的横条图管理技术,使生产组织工作逐步标准化,他还对工资制度更深一步研究,提出“甘特作业奖金制度。”福特,在1914年—1920年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把生产的空间组织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实行生产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法约尔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与一般管理》(1916年),他提出把管理分为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并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概括了一般管理的理论、要素、原则,着重研究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问题,指出工业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认为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另外,德国的韦伯也是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组织结构,并提出了三种权力种类,认为其中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其代表作为《社会和经济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而提出的。

它具有里程碑性质,影响十分深远。

科学管理理论不但在当时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而且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着重研究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严格的奖惩制度等,这对于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忽视社会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忽视了人际关系的研究等,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924年,以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为代表,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学说,由此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行为科学理论的时期。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是一种诞生于近代,形成于现代的管理理论学派。其早期为人际关系学派,是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通过霍桑实验而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梅奥。他的代表作是《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他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行为的原因,指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才是管理的最佳办法。其主要观点是:不能把工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他们是复杂的“社会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强调领导者的能力。

另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是行为科学派的一类。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并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通过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来达到激励人员的作用。不过,马斯洛的理论只说明了需要与激励之间的一般关系,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需要的反映方式往往是不相同的,而且他没注意到工作和工作环境的关系。正是由于该理论的不足,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需要层次理论作了补充。他划分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界限,分析出各种激励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这就为激励工作指出了方向。

可见,行为科学理论重视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侧重激发人的创造性。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三、当代西方的各种管理学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协作关系更为复杂性,各种管理理论随之产生。

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行为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其基本思想仍然是“每个主管人员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求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自成一家,他在分析了个人与组织后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的组织的结构关系,目标是使组织有效率。

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等人认为:组织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在他的组织系统中使理论上决策最优和实践上的令人满意二项标准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在企业的目标下,用数学来解决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该学派的特色。

德鲁克所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在此目的下管理就是对人进行管理的技巧,是用技巧来解决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问题。

经理角色学派认为经理所承担的角色体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到管理学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演员、经理和其他人的角色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虽然各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些角色。

四、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愈趋激烈,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战略管理理论。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年),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很快,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锻炼系统的思考能力,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远景与开展团队学习”,以建立学习型组织。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应顺应以下几个趋势:

1.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整体行为过程和各种经营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应采用的策略和方针所进行的抉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把人作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注重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采用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更多地关心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3.广泛地吸收优秀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包括技术竞争。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如果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就不能牢牢地控制市场,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类型、人员等条件,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艺术,调动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活动自古就存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摘要:针对管理理论的由来,对各类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反映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并针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内涵进行阐述,反映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管理特征;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编写组.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光.21世纪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3).

行为科学原理范文第5篇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会计执业界运用行为科学研究的成果,开始进行会计行为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会计学的一个分支――行为会计学,其中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行为科学的含义及主要理论

人们对行为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用类似于其他自然科学的试验和观察的方法对人和低等动物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的任何学科,得到公认的行为科学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在观点和方法与之类似的其他学科的部分”(1982美国管理百科全书第三版)。即把行为科学理解为社会科学或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对人(动物)行为研究成果的集合。从狭义上来讲,人们通常将行为科学理解为借用社会科学各门类中某些原理的行为研究成果去研究企业管理的学科,即组织行为学。美国管理学会1970年出版的《管理手册》中将行为科学定义为:“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管理中人的方面及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行为科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24年的霍桑实验开始的,特别是梅奥等人对职工的行为及心理的研究为后来的人际关系学说奠定了基础。

行为科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行为科学和后期的行为科学。早期的行为科学又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研究作为“社会人”的职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后期行为科学在很多方面比人际关系学说更加细致和深入,主要集中于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主要理论有麦格雷格的X理论与Y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罗伯特・豪斯的目标――途径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库尔特・卢引的团体动力学说、莫雷诺的团体成员关系分析理论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称为较低级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较高级的需要。随着现代公司的不断发展,许多公司的工作条件(安全、基本生理需要)和薪金对于人的较低层次的需求来说,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用马斯洛的观点来看,虽然不存在完全获得满足的需要,但那些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也不再具有激励作用,未满足的需要才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集中力量改进工作环境的因素不大可能导致优异的成绩。

(二)美国心理学家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的理论及启示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员工极端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公司的管理政策;技术监督系统;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金;与公司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地位;工作安全。他认为,当这些工作环境和条件不具备时,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如果具备这些条件,虽然能维持员工的现状,但不会因此而提高其积极性。以上各种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同时,赫茨伯格也发现使员工感到极端满意的激励因素主要有: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富有挑战性;职务上的责任感;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他认为,这些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会经常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如果这些因素没有处理好,也能引起员工的不满,但是影响不是很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如下启示:1.告知一个事实,采取了某项激励措施之后并不一定就能带来满意,更不等于劳动生产率就一定能够提高。2.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也是有限和不能持久的。3.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使其各得其所。注意对人的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二、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实际上,从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根据工人“搬运生铁试验”总结出的“科学管理方法”而得来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法,到现在的增值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行为科学始终伴随着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只是以古典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现代管理会计以服务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局限于提供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信息,对人的激励局限于经济利益。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现代管理会计致力于:

(一)协助企业正确地进行目标多样化的决策,决策方法由最优化准则向最满意准则转变。

(二)协助企业做好纵向各个层次的多目标之间的协调配合,以达到企业总体目标与各级、各部门以至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之间的协调一致。

(三)改变过去靠行政命令强制进行管理控制为主的做法,取而代之以充分发挥各种激励因素的作用,采取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励、引导企业各部门、各单位以至组织成员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使他们感到他们各自的目标和需要也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四)用多样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业绩的计量、评价和控制,最有效地调动企业内部各级、各单位、各部门以及组织内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以最好的状态完成预定的目标体系。平衡记分卡的应用就是一个管理会计与行为科学相结合得很好的例子。

三、行为科学在平衡记分卡中的应用

(一)平衡记分卡的原理

平衡记分卡起源于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大卫・P・诺顿对十二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平衡记分卡是一个绩效衡量系统,它的功能在于识别和监控企业各个层级上的关键衡量指标,主要目的是将管理层制定的战略与运作层面的活动整合起来,通过在四个常常冲突的衡量指标值中实现平衡而发挥作用。这四个衡量指标是:企业的财务健康度、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的优化、学习和成长。至于为什么是四个指标而不是五个、六个指标,难以通过数理方法进行证明,包括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和诺顿在内的许多人也都难以给予明确的回答。从1992年起,平衡记分卡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1996年,卡普兰与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将平衡记分卡作为战略管理系统来使用》的文章。自此,平衡记分卡逐渐被财富1000强中近半数的企业组织采用。这些企业逐渐认识到平衡记分卡不仅仅是一个绩效衡量系统,而且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那么,为什么来自经验总结的平衡记分卡会具有如此广泛的代表性,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并能在不同的企业发挥作用呢?一方面是由于它紧密围绕公司战略制定业绩指标,注重贯穿四个维度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强调主要指标之间的相互平衡;另一方面是由于它在应用中十分重视“人的行为”,战略目标的传递、业绩指标的理解、奖励机制以及支持系统无不体现出行为科学中的有关理论,这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也符合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二)平衡记分卡中体现出的行为科学

1.提倡共同参与

“参与”本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参与为员工和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提供了在企业管理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因而有利于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衡记分卡帮助企业寻找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立综合衡量的指标,然而,指标的选择和确定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而定,并根据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平衡记分卡提倡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如企业将制定的战略目标在内部信息网上公布,并通过E-mail收集公司各级员工的反馈信息,使员工都主动地参与到战略的制定中来;同样,在目标的分解过程中,也要根据各部门讨论的结果和员工反馈回来的信息,确定指标的主要负责部门和主要支持部门。这样做的好处是:(1)对参与者来说,通过参与,实际上将“自我”融入到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士气,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因为可以将他们参加执行标准的测定看成是其对执行标准的认同,可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2)员工的参与可以降低其与指标相关的压力和担心,因为参与者已经知道指标是合理的和可达到的。让执行者参与指标的制定和考核,他们执行起来就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完成指标时会更加顺利、积极、有效率和效果,并可以在执行中更好地修正和完善现有的指标。平衡记分卡中的参与性融合了行为科学的理念,是满足组织成员受尊重和自我完善需要的手段。

2.注重团结协作

在平衡记分卡的奖励机制中,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不但与自己的平衡记分卡的完成情况有关,还与本部门的指标完成情况有关,与整个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关。通过平衡记分卡创造出了一种激励环境来激励人们,确立了这样的行为准则:进入组织的成员不能脱离整个组织而有所作为,也不能脱离组织而各行其是,在组织和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关系;组织的每个成员只有为整体目标的实现做出最大贡献,成员的个人目标才能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组织的上下级之间均以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两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这正是组织行为观的核心。为了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各部门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员工除了完成自己的指标,还要帮助本部门的其他员工完成指标,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满足了员工“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3.通过学习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期望几率

期望几率模式是美国科学家佛鲁姆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对某一个行动成果的评价和此人对这一行动导致后果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共同作用,决定了此人采取某一行动内驱力的强度,激励力促使人们采取行动,行动取得成果,通过成果得到满足。因此,为了激励职工,组织管理当局应该一方面让职工知道行动成果的强度;另一方面要帮助职工实现其期望,提高他的期望几率,以提高激励力。平衡记分卡中的学习和成长正是通过投资于雇员培训、改进技术和提高学习能力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他们实现目标的期望几率,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例如,壳牌油有限公司通过对销售人员在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外行认为你是内行,内行认为你不外行”。此外,还通过销售技巧、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指标,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4.通过支持系统实现自发的反馈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反馈有助于员工了解自己所做的与自己所想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反馈可以指导行为。自发的反馈,即员工可以监控自己的工作过程,比来自外部的反馈更具激励作用。平衡记分卡的支持系统,即是根据企业内部流程开发的专用的数据库系统。对记分卡上的数据来源进行过滤和转化,经处理后,将所形成的有用信息提供给相关的人员(每个员工的个人电脑都与公司建立的内部信息网相通),则所有人员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公司最新的经营成果,看到自己是否完成了指标,或差距在什么地方,也可以看到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完成情况。适时的信息反馈,能够使员工自我指导、自我控制,增强了为达到目标而工作的愿望,而这正是工作动机的主要源泉之一。

行为科学原理范文第6篇

1、宜“引”不宜“令”

根据行为科学中“尊重需要”的原理,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尊重可以唤起人的尊严,激发工作热情和创造的活力。所以,班长在工作中,宜用引导的方法,不宜用命令的口吻,即便是布置任务也一样。在一个班组中,每个人的技术水平不同,工作能力有别,甚至对待要求的感受也不一样。作为班长应该了解每个人的个性,多引导,少命令,把话说清,把理讲透,善于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感情上的结扣,这样才能真正把工作布置到位,保证顺利完成工作和生产任务。

2、宜“用”不宜“压”

在行为科学中,有一个“成功激励”原理。就是说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成就。反过来,成功、成就又能激励人继续奋斗。在现代企业班组中,大多数职工都有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他们希望在工作中有用武之地,最怕受到压制或被放错位置,发挥不了自己的专长。作为一班之长,应该了解每个人的专长,善于用其长、避其短。在布置任务时,事先要考虑派谁最合适,既能保证任务的完成,又能发挥班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3、宜“新”不宜“旧”

班组工作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实际的新形式、新方法。如果总是因循守旧,往往会让班组成员感到空气沉闷,难以唤起职工的创造热情和活力。例如平常学习,可以利用行为科学中的“动机激励”原理改变过去读报、读文件单调的学习方法,通过谈天、讨论的方式,把当前的企业发展形势融入现实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己的工作动机。再比如分配问题,这是一个令班长十分棘手的问题,班长不能因循过去的大锅饭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尝试一些新的方案,不要怕出问题出矛盾,要敢于开拓。

4、宜“宽”不宜“紧”

班组需要一个活泼、和谐、宽松的环境,但从管理角度讲,宽松又是有限度的。要发挥青工在班组的主力军作用,就得放开他们的手脚,做到管中有宽、严而不紧。这似乎是矛盾的,然而行为科学中“双因素理论”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工作环境产生工作本身的能量,满意的外界条件造成最合理的工作方式。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会给每个人带来创造、努力的欲望。这就要求班组长在具体工作中,对班组成员要多尊重、多理解,不可求全责备,容许别人犯错误,要看到进步。此外,要注意化解班组内部矛盾,使每个人都能感到集体的温暖,生活其中有家一般的感觉。一家有难,大家都能伸出帮助之手;一人有事,大家都来关心,有谁取得了成绩,大家都为之高兴。

行为科学原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管理学:管理科学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302-02

1 管理学与管理科学

1.1管理学的概念“management”一词,既可以指管理活动,又可以指管理学科,于是在中文译法上便有了“管理”与“管理学”之分。众所周知,“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是探索和推行对工业企业生产管理实行科学管理的第一人,实际上他也是提出建立作为一门科学的管理学的首倡者。他还深信:“同样的原则能以等量的威力适用于所有的社会行为上,在我们的家庭管理上,在我们的农场管理上,在我们的大小商人、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慈善机构、我们的大学和我们的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管理上。”

在大西洋彼岸,与泰罗同时代的法国工业企业家法约尔创立了一般管理学理论。法约尔把管理与经营区别开来,意味着管理学是不包含企业经营活动内容的狭义管理学,而同时又提出了普遍适用的一般管理学。被尊为现代管理大师的德鲁克,在其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discioline):他阐明:“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同时,他又强调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20世纪中期,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等合著的《管理学》继承了法约尔关于一般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的思想,从管理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种职能,构建了管理学的分析框架,这成为一般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孔茨实际上倡导一种广义的管理学,它既包括一般管理学,又涵盖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还包括作为管理学工具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与方法。

综上所述,在这些管理学家看来,管理学的含义是不同的:泰罗、孔茨提出了对象涵盖广泛的管理学,属于广义管理学,它包含各门管理学科,指的是管理学门类;法约尔、德鲁克提出了具有特定领域的狭义管理学,不过狭义程度又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具有普适性的关于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实际上在倡导建立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基本原理的一般管理学或普通管理学,这种一般管理学就是管理学门类中的基础学科。

1.2管理科学的概念管理科学,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由于数学方法、系统分析引入管理领域而使管理活动进一步从经验走向科学,因此,从相应的学科形成来看,所谓管理科学指的就是系统工程学一类学科,即运筹学在管理中的应用,也就是狭义上的管理科学。狭义还有管理科学只是一种方法、理论和学派的意思。且前,国外管理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管理科学主要不是探索有关管理的科学,也不是一种管理学派,而是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活动的一门学科。在中国,管理学引入之初,人们大都接受国外关于管理科学作为狭义的一门学科和一种学派的观点;后来又受一般学科分类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把管理科学理解为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列又相互交叉的科学部门;还提出区分2种管理科学,认为:管理科学,不是指发端于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现代西方管理科学理论学派,而是指研究人们组织、控制和协调人类社会及其各个领域的管理活动规律与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它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交叉学科中的一个学科群,是各类管理学科的总称谓。把管理科学视为学科门类与交叉学科群的观点得到我国很多学者的认同。目前,我国管理学界大都认同的这种广义管理科学,与管理学门类(即广义管理学)是相当的,但是与国外特别是美国管理学界有着明显的语义差异。

2 管理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

2.1已有的关于管理学和管理科学的论述

2.1.1成思危在《管理科学的现状与展望》中提到:“关于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国内外有各种各样的划分方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中,将管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划分为基础理论性学科、技术方法性学科与实际应用性学科三类。从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看来,现代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可以归纳为三个基础和三个层次。

管理科学的三个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数学是管理科学中数量分析方法的基础,最常使用的是统计学(包括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及非参数统计等)、组合数学(主要研究存在性、计数、构造及优化等问题)、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及目标规划等)、随机过程、离散数学和模糊数学等。经济学是管理科学中各类决策的出发点和依归,最常使用的是理论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例如工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及国际经济学等)和计量经济学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它是管理科学中研究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依据。最常使用的是工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等。”

2.1.2成思危同时又在《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一兼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中提到:“管理科学的三个基础就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的兴起从泰勒(TavlorF.W.)算起,发展到现在有100多年了,这其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运筹学实际上是从数学发展起来的,研究在一定的目标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怎样优化资源的配置。经济学对管理科学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要用经济标准来衡量管理的效果,因此有一门‘管理经济学’。行为科学是研究人们的行为的,管理离不开行为的因素。真正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三者相互结合起来。”

2.2对于已有论述的分析关于管理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这个问题的资科少之又少,在极少数的论述管理学基础的文章(以上两篇)中,一篇是“三个基础”的陈述,另一篇是简单的对“三个基础”的论证,并没有系统的进行分析。

两文中的“管理科学”为广义的管理科学,即基本相当于管理学这个概念。在我国“管理科学”启用这个广义的概念,应该也是始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及其前身管理科学组的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下设8个学部,分别为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和医学科学部,可见所有8个学部都命名为“某某科学部”。而管理

科学部理所应当的没有起名为管理学部,既然起名为管理科学部按照一般意义理解自然支持的是管理科学的发展了,而为了整个管理学的发展,作为管理科学部首任主任的成思危同志将狭义的专有名词“管理科学”扩大化解释。而成老在其文章中几乎也很少使用“管理学”这个词,据我拙见,应该是和成老身为管理科学部主任有关。

第二篇文章的分析也没有展现出非常清晰和让人信服的逻辑关系,以成老的论证来看,只能认为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是解决管理学问题的重要因素和方法并没有达到基础这个地位。一个学科的基础应该是已经被公认基本存在的学科它的本质问题、研究范式等为另一个学科提供了支撑和发展的方向,而不仅仅是为另一个学科作为工具、方法或者角度。所以由以上两篇文章,我认为并不能认为管理学或者管理科学有基础,且他们的基础是经济学、数学和行为科学。

2.3管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2.3.1管理学与经济学经济学注重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开发制度资源,因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他们的相互关系是等同的。因为经济学对人的假设简化而一致,所以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统一性较强;管理学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因而管理学假定人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人,他们之间是复杂的差序关系。因为管理学对人的假设丰富而分歧较大,所以管理学的权变性、艺术性、多样性较强。当然理论抽象的区别并不意味着实际应用的泾渭分明。恰恰相反,正象工业生产中把物理学和化学原理的应用交织在一起一样,实际应用中经济学原理与管理学原理也是交织在一起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在独立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管理学诞生后两者互为补充,依存度越来越高。在相互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共同发展,经济学借助管理学对实践的研究实现了“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管理学在利用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更为精确、更具逻辑性的解析。

①经济学是管理学最主要的理论出发点。经济学是管理学中各类决策的出发点和依托。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理论都受到特定时期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该时期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影响。

②经济学为管理学提供分析方法。经济学为管理学提供多种分析方法,如费用效益分析法等,这种分析方法要求对特定费用与效益进行比较,旨在优化行为,以最低限度的支薪获得最大限度的收入,这就是管理学的“经济原则”。该原则与相应的分析方法的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经济活动,几乎扩及人类的一切非经济活动,包括管理活动在内。管理学中的价值工程就是上述经济分析法的一种发展和具体化。价值工程通过对决策过程和实施方案的管理,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用最小的成本,可靠的实现必要功能,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又如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的综合统一体,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管理科学的分析当中。

③管理学对于经济学的实用化起着巨大作用经济学只有通过管理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应用研究促成了公共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理论。经济学中的需求和供给分析、定价和市场分析被广泛地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宏观经济学中政策建议通过政府管理来体现其实用价值,微观经济学理论通过企业管理来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些都是经济学实用化的结果。

④管理学为经济学向其他学科领域的拓展起了桥梁作用。管理学的发展以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管理学在知识网络体系中的学科之间构建通路,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提供了基础条件。管理学在哲学的基础上与其他各学科之间构成了轮型沟通的拓扑结构网络。经济学在心理学、数学等学科的原有基础上通过管理学与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六个学科大类建立了广泛密切的联系。如经济学通过科技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涉足数理科学中的物理学、天文学和力学,通过医疗卫生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与环境管理涉足生命科学中生物学、农业科学和医学。通过资源管理、减灾管理和区域发展管理涉足地球科学中的地理学、海洋学、地质学和大气学。

⑤管理学的发展是对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检验。管理学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就是一个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的过程。如凯恩斯主义理论就是政府经济管理的理论依据,政府通过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但这一理论成果经过管理实践的检验,结果出现了经济滞涨,说明该理论存在着缺陷,政府也存在失灵问题。因此管理学的实践能够不断检验经济学理论,不断推进经济学的发展。

由此可见经济学和管理学是一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而又有各自特点的两门学科,说谁是谁的基础尚不可妄加判断。

2.3.2管理学与数学成思危在论述“三个基础”的时候提到“数学是管理科学中数量分析方法的基础,最常使用的是统计学(包括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及非参数统计等)、组合数学(主要研究存在性、计数、构造及优化等问题)、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及目标规划等)、随机过程、离散数学和模糊数学等。归根结底而言数学也只是管理学的一个研究工具,虽然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工具,即使数学的思想充斥着狭义的管理科学之中,但很明显数学并不能称为广义的管理科学即管理学的基础。而对于狭义的管理科学而言,或许数学可以算作他的一个基础。

2.3.3管理学与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语言学等的边缘领域协作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涉及到思考过程、交往、消费者行为、经营行为、社会的和文化的变革、国际关系政策的拟定等广泛的课题。

它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研究如何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并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缓和劳资矛盾。很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这些人被统称为行为科学家。例如,马斯洛等。行为科学不同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派别,行为主义拒绝意识或把意识等同于行为,行为科学虽然标榜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但它结合人的主观世界来研究行为规律,广泛接受传统心理学上用来描述人们主观世界的观念,如需要动机、性格、爱好、心理机制等。

应该说行为科学是管理学在分析解决问题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和工具,也不能称之为管理学基础。

3 结论

探寻管理学是否有基础以及它的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过程是相当艰难的,根源在于管理学的本身学科的特性以及我个人知识和积累的局限性。

管理学的特殊性在于,管理学不是一门解释世界的科学,它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即不是回答“WHAT”,而是解决“WHY”的学科,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复杂多样而没有定式。正如邓小平说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管理学也必然需要集合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于是管理学和诸多学科产生了很多错综复杂的联系。这也导致了当前管理学的丛林的存在,管理学的每一个学派都只进行某一个侧面的研究,应该同属于管理学这个学科体系中的分支,但问题是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把这些枝节统一到一个体系中的理论。如果这个可以统一所有管理学派的基本管理理论存在,则当前的每一个学派理论都可以解释成是由管理学与对这一学派理论形成支撑的其它学科构成其学科基础。由于这种原因的存在作者不认为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乌家培《论管理科学的发展》

[2]成思危《钱学森与管理科学》

[3]成思危.《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

[4]成思危.《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5]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

[6]陈悦,刘则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地位》

[7]《21世纪是管理科学飞速发展的时期》吴礼民

[8][美]史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梅世强,齐二石,王雪青,《管理科学与工程概念及其体系研究》

行为科学原理范文第8篇

摘要:针对管理理论的由来,对各类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反映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并针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内涵进行阐述,反映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管理特征;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管理活动自古就存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迫切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用科学的理论代替传统的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美国的泰罗,泰罗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奠基的管理理论。它实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另一个以法国法约尔和德国韦伯为代表。前者称为科学管理学派,后者称为行为科学学派。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重点研究了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主张一切管理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倡导工人与雇主要通过“精神革命”进行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与原则,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培训、实行管理与执行的明确分工、管理控制上的例外原则等。泰罗思想主要侧重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

泰罗之后,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如:甘特,发明了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的横条图管理技术,使生产组织工作逐步标准化,他还对工资制度更深一步研究,提出“甘特作业奖金制度。”福特,在1914年—1920年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把生产的空间组织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实行生产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法约尔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与一般管理》(1916年),他提出把管理分为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并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概括了一般管理的理论、要素、原则,着重研究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问题,指出工业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认为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另外,德国的韦伯也是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组织结构,并提出了三种权力种类,认为其中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其代表作为《社会和经济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而提出的。

它具有里程碑性质,影响十分深远。

科学管理理论不但在当时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而且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着重研究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严格的奖惩制度等,这对于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忽视社会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忽视了人际关系的研究等,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924年,以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为代表,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学说,由此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行为科学理论的时期。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是一种诞生于近代,形成于现代的管理理论学派。其早期为人际关系学派,是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通过霍桑实验而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梅奥。他的代表作是《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他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行为的原因,指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才是管理的最佳办法。其主要观点是:不能把工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他们是复杂的“社会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强调领导者的能力。

另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是行为科学派的一类。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并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通过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来达到激励人员的作用。不过,马斯洛的理论只说明了需要与激励之间的一般关系,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需要的反映方式往往是不相同的,而且他没注意到工作和工作环境的关系。正是由于该理论的不足,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需要层次理论作了补充。他划分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界限,分析出各种激励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这就为激励工作指出了方向。

可见,行为科学理论重视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侧重激发人的创造性。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三、当代西方的各种管理学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协作关系更为复杂性,各种管理理论随之产生。

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行为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其基本思想仍然是“每个主管人员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求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自成一家,他在分析了个人与组织后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的组织的结构关系,目标是使组织有效率。

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等人认为:组织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在他的组织系统中使理论上决策最优和实践上的令人满意二项标准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在企业的目标下,用数学来解决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该学派的特色。

德鲁克所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在此目的下管理就是对人进行管理的技巧,是用技巧来解决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问题。

经理角色学派认为经理所承担的角色体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到管理学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演员、经理和其他人的角色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虽然各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些角色。

四、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愈趋激烈,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战略管理理论。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年),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很快,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锻炼系统的思考能力,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远景与开展团队学习”,以建立学习型组织。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应顺应以下几个趋势:

1.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整体行为过程和各种经营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应采用的策略和方针所进行的抉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把人作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注重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采用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更多地关心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3.广泛地吸收优秀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包括技术竞争。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如果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就不能牢牢地控制市场,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类型、人员等条件,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艺术,调动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管理理论仍在不断地发展中,各学派理论将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必然会有更合理的理论出现。处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更应汲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之付诸实施,这必将会提高中国的管理水平,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编写组.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光.21世纪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3).

[4]陈晓红,李涓.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2).

行为科学原理范文第9篇

〔摘要〕行为法学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它与法学和行为科学之关联已经显示出其蓬勃的生命力。行为法学研究尚属起步,其方法论研究有待开展。

意义。管理和人类行为的关系,管理学和行为法学的关系,这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作了分析,二者虽然存在差别,但其联系也相当密切。实际上,行为法学所研究的就是一种管理,是法行为的管理。因此,管理学方法于行为法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p; 在司法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行为科学的研究,对于解决依法司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善司法活动,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是贯彻实施法律,搞好司法建设的关键。在此问题上,司法机关负有特殊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对审判行为、侦察行为、犯罪行为的研究,使司法审判人员的行为与国家司法需要相统一,并排除法律机制外一切干扰正常司法的行为,从而实现司法行为的法律化。同时,改善司法活动和强化司法职能,也有一个理顺司法机关和各个方面关系的问题,如果能通过行为研究全面把握影响依法办案的各种社会因素和行为规律,能针对当事人和社会的心理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就一定能够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司法设置一道必要的保障。管理学方法在研究司法行为方面的运用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责任原理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应用责任原理研究司法行为管理,就是要研究如何充分挖掘每一个司法工作者个人的潜力,如何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所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适应的责任。长期以来,司法工作的不尽如人意甚至腐败,与合理的分工和责任的明确不无关系。所谓“司法独立”、“法官独立”的原则和制度,用管理学原理分析,其实就是一种分工负责的制度。西方社会的“法官独立”在他们那样一个社会里卓有成效,是有一定的管理学道理的。“司法独立”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在逐步的建立与完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大成就,尽管如此,法学工作者仍然应该进一步研究之,尤其是引进管理学方法,应用责任原理对“司法独立”等分工负责的司法制度进行研究,以指导司法实践。

行为科学原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行为;安全培训

通过对国内煤矿事故统计资料的研究,可知国内大部分煤矿事故主要是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煤矿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煤矿安全技术欠缺,煤矿安全意识薄弱、煤矿企业作业纷乱”。这种不安全行为的表现形式,在本质上来讲就是技术欠缺安全行为意识薄弱,对于这些方面的改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运用安全行为科学理论进行改进煤矿培训体系,可以有效预防煤矿生产的安全事故。

1煤矿企业重大事故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分析

通过对我国煤矿事故的统计分析整理,根据我国煤矿开采的地质特征以及技术水平可知,煤矿瓦斯爆炸,矿山压力显现,运输设备,以及煤矿透水等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类型。对于事故原因的分析,不管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无一不是集体和个体的不安全的行为造成的,所以应根据煤矿事故类型特征并结合人的行为特征,通过安全行为培训,在根本上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相关理论可知人的能力主要由认识和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组成,根据前部有关理论分析我国导致煤矿生产不安全行为有一定特征,对煤矿生产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由于煤矿管理者和一线矿工对管理和作业安全性认识不足,不安全行为直接导致了煤矿安全事故[1]。这种不安全行为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失误包括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失误,以及矿工认知能力的欠缺对操作性工作的失误从而进行危险作业。并且安全制度不完善和安全监督人员不力,虽然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各种作业规范,但是不安全行为还是泛滥,在煤矿生产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特殊岗位作业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范进行相应的危险性操作,如爆破施工过程中省去一些必要的安全程序,特种机电设备的检修没有按照安全规范中的程序进行安全检修,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工作强度大,造成操作人员身体疲劳,安全抵御意识下降。由心理学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可知,人的行为受外界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在煤矿生产中这些外部环境和条件可能会产生不安全的行为,个体对各种外在刺激做出的反应可能表现为不安全的行为,这些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安全事故。对于这些影响煤矿生产不安全的行为的原因,可以进行整理划分,以便科学地进行识别分析[2-3]。煤矿生产条件和环境比较特殊,主要针对井工矿来研究的,井下作业条件比较恶劣,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噪音较大,开采深度较深的矿井井下温度还偏高,井下比较黑暗,所以在井下作业各种指令和交流以及联络都可能在一定的情况下出现失误和错误,这些是主观原因,还有其他客观原因,对于可以控制的客观原因在生产中一定要控制,对于客观原因的控制就要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管理水平,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提高的方法可以从煤矿安全培训的角度去考虑。煤矿不安全行为主要事故分类特征如下分析:1.1煤矿瓦斯事故。瓦斯事故是煤矿生产中主要的事故,瓦斯事故和煤矿自身的自然条件有密切联系,在我国的技术规范中,按照瓦斯含量对煤矿进行了分类,瓦斯事故通常包括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这些事故都和瓦斯含量,以及煤矿通风管理条件,以及矿山压力控制有关,主观原因确定的情况下,客观原因的变化极易会出现事故,所以在高瓦斯矿井,对于瓦斯的相关安全行为尤为重要。1.2煤矿顶板事故。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频率也较大,顶板事故的发生与煤矿所处的地质力学条件,井下巷道施工情况,以及工作面管理都有较大关系,属于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范畴内,所以在对矿山地质力学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对人的安全行为的控制尤其重要。1.3煤矿运输事故。在煤矿生产中,矿井运输系统是矿井的几大系统之一,对于运输系统的事故,一般和运输机电设备的运行有关,当然机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关系极大,所以需要机电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进行操作,需要进行安全行为的学习和建立。1.4煤矿水害事故。目前我国煤矿开采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受水害的威胁较大,目前在煤矿生产中,制定了相关煤矿防治水规范,对预防煤矿水害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需要加强防治水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业务心理能力,这就需要按照安全行为科学的原理,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建立起煤矿防治水的安全行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煤矿主要的安全事故,在理论上讲是非线性的,但是是可以在一定范围控制的,或者可以说可以控制在比较小的概率事件,这就需要通过安全行为的科学原理进行分析控制。通过对煤矿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可知,这些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意识较差,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安全生产系统管理混乱,所以要运用安全行为科学原理去分析这些问题,并且运用安全培训的手段去提高煤矿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安全行为意识的能力。

2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通过对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分析,可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多种因素影响下产生的,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阻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上述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以及煤矿不安全行为事故分类分析,那么可以从管理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基于我过煤矿生产特征的煤矿事故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并建立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措施。2.1运用现代管理学原理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煤矿管理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相对较容易,但对管理体系的执行和维护较难,由于煤矿企业人员结构以及工作种类较多,存在的协调性的问题也较多,所以必须有相应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落实。而监督落实的关键是进行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度的建设是其有效的保障,必须将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2.2加强煤矿企业各类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由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分析可知,对于煤矿企业进行长期的安全培训是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有效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并且可以提高整个煤矿企业系统的安全防御能力,以及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出现不可遇见性的事故中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2.3强化煤矿企业工作人员作业的标准化。根据安全行为科学理论进行特殊危险岗位的作业规范,加强各专业以及各工种的安全作业规程的编制能力,使其作业规程不仅仅是应付检查的资料,而是真正的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和防御措施。2.4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安全文化对于企业参与个体的安全行为的影响是较大的,必须使其处在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安全氛围下,不仅仅是在井上和井下作业场所的安全标语的设立,更重要的是进行企业参与个体内心的安全文化的建立,使其有一定的安全心理素质,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取向等。

3煤矿安全培训对象及其学习特点的分析

通过对国内煤矿事故统计资料的研究,可以对煤矿事故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煤矿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煤矿安全技术欠缺,煤矿安全意识薄弱、煤矿企业作业纷乱”。这种不安全行为的表现形式,在本质上来讲就是技术欠缺安全行为意识薄弱,对于这些方面的改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我国对于高危行业的培训比较重视,例如煤炭行业,在煤炭生产地域一般在政府行政机构会建立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以及各煤炭企业集团以及单个生产煤矿都建立了安全培训机构,使得从矿级领导到煤矿特殊工种都有机会进行安全培训。并且在我国的两部法律中《安全生产法》和《矿山安全法》对煤矿安全培训有强制性的条文。我国煤炭系统从原煤炭部体系中分离出了煤炭安全培训体系,目前煤矿安全培训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我国煤矿培训体系的完善,其培训能力也有较大进步,从矿级领导的培训,到主体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特殊工种的培训,目前煤矿培训项目已经比较合理和科学化。由于煤矿安全有一定的特征性,所以必须根据煤矿企业不安全行为的特征确定一定的适合煤矿企业的培训方法。本节内容主要是根据煤矿安全培训对象的特征,通过分析其相应的不安全行为,来确定安全培训的重点方向。由于煤矿生产技术和工艺有一定的特征性,所以其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也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在煤矿企业中其从业人员有特殊工人和一般工人,特殊工人一般是从事煤矿生产特种作业工作的,这种特殊工作一般对特种工人和其所从事工作的周围安全有重大的影响。我国相关安全法规中对从事特种工作的工人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在通过国家认可的安全培训机构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资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对特殊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主观意识的不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工作,或者是操作失误,或者在井下出现一些情况时其不知如何应对。通过以上对于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可知对于不安全行为的煤矿安全培训,主要要进行特种岗位工程技术理论的培训,以及特种岗位操作技能和特种岗位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的分析。不安全行为防御的培训,最主要的是进行安全行为工作态度的建立,以及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必要性的建立。只有建立安全工作态度以及安全生产意识才能把不安全行为的倾向进行消除,对于安全生产事故可以起到积极的抵御能力。进行安全态度的培训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是此项工作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煤矿安全态度教育的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这是由于煤矿特殊的作业环境,以及煤矿工人结构性差异较大造成的,所以进行煤矿安全态度的教育培训需要根据煤矿企业员工的结构性进行相应的教学培训。

4结论

通过安全行为科学对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煤矿企业重大事故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分析,确定了煤矿生产中由于不安全行为产生事故的主要特征分类;由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对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进行了分析,不安全行为控制的有效措施是进行煤矿安全培训;通过煤矿安全培训对象及其学习特点的分析,为进行高效的煤矿安全培训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从安全培训的角度去进行煤矿高危行业的安全行为的提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高永亮 王飞 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能源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宝智.危险源辨识控制及评价[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田水承.第三类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1.

上一篇:篮球灌篮教学范文 下一篇:遗传学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