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10 11:23:06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篇1

关键词: 预科数学教学 教学定位 教学改革

1.引言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始终困扰预科数学教师的“预科数学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难题,改变传统数学课教学“我讲你听”,使教学陷入“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模式,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预科数学课成为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我们在学校和院领导的支持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申请立项承担学校教改课题《预科数学教学与本科数学课教学的衔接问题的研究》研究的同时,进行了预科数学教材内容改革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主要是立足现有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构建预科数学课程与高中数学课程衔接、配套实施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机制,引入数学建模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实践,实现预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相结合,提高预科数学课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具体地讲,一是立足于使这门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前沿性与发展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这门理论课的教育功能;二是围绕理论教学,挖掘与整理所带课程大量背景资料和相关知识,加强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做到理论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增强预科数学理论课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三是发挥团队的力量,利用网络现代化的手段广泛、深入了解和掌握理论前沿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源,吸收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成果为我所用,建成一个包括相关的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图像资料、音频资料和影像资料的庞大信息资料库。既可方便教师的形象化教学,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鲜活的教学素材。通过及时地将这些理论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使教学进一步紧扣时代主题,体现时代感。

2.课程的定位及目标

预科数学课程作为预科阶段的主干基础课程,按教学计划用2学期230学时,达到预科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该课程同时也作为大学第一学年基础课高等数学的基础,用2个学期,完成1-2册的主要任务,为下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好基础。本课程在加强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做与高等数学衔接知识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3.教学内容的定位分析

为克服传统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这一弊端,达到该课程预期教学目的,我们在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实施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载体,只有凭借优秀的教材,教师才能在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研究教法的基础上,导演出有声有色的课堂场景。从1998年开始,我们选用了民族预科部统编的教材《预科数学》作为主讲教材,该教材体现了民族预科部预科数学教学新《基本要求》的精神。但是该教材缺乏与高等数学知识的衔接,因此我们在民族预科统编的《预科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观念、更新内容、更新教学、更新要求,体现了高中数学与预科数学﹑预科数学与大学高等数学的充分衔接,加强了预科数学教学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预科数学教学内容的新突破。另外,从编排模式上看,该套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编排模式,注重了实用性、主题性﹑衔接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按新的理念和体系编写的,更适合目前我院学生的实际水平。抓住预科数学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知识的缺陷,做好知识的衔接。结合我院自编教材和其他优秀教材,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取舍和整合,既保持了教材的系统性,又体现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克服了传统教材只注重可教性和可读性,而忽视了最重要的衔接性的弊端,注重了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有如下特点:

(1)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该课程教学内容是明显加强了日常生活、工作等与经济、科技发展联系密切的实用数学知识。教学内容基本涵盖了《预科数学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有关内容,贴近生活,学生系统学完本教材,基本能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处理有关实际数学问题。

(2)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主题性。该课程教学内容以自学法和讲授教学法为指导,每次数学课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中学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解微积分初步,为进入大学本科学习打好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自身素质,使学生学会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该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预科教育特点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这一实际,认真贯彻了“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预科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为数系、解析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排列、组合与概率、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为初等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微分及其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选材由易到难,主题突出,具有生活化、实用性强的特点。学生初接触学习内容时,感到不是很难,在潜移默化的练习中提高了能力,克服了传统教材学生不感兴趣,且实用性和衔接性不强的弊端。

(4)增强知识的发展性。预科数学课程教学不仅是一门理科基础知识课程,而且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发展前沿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在设计《预科数学》课程教学时,我们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培养和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对学生来说,该课程的学习对下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课,如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经济数学、物理学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文科学生来说,克服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只学不用的弊端,为学好相关专业课,将来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该课程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播放教学光盘,通过交互形式进行授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语言条件。每章知识总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数学应用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如定积分概念的引入及定积分的应用),充分利用校园网为学生提供网上答疑的条件,每学期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课件的形式为学生安排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问答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锻炼的舞台。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高等数学教学片,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高等数学成为可能。我们所制作的课件中,按照任务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模式这一实际教学需要,补充了课件内容,课件内容实用丰富、新颖、接近生活,较好地体现了网络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交互性,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实用”“够用”“可用”“有用”的教学原则。

4.结语

只有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措施的改进,激发学习兴趣,循序渐进,不断培养民族预科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篇2

关键词:CAD技术;CAD课程;项目化教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形成促使了机械CAD技术的产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生产制造业的领头羊,制造业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适应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形势的需要,各高校相继开设了CAD技术的相关教学课程。其中,《CAD技术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高的基础性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机械设计、CAD技术研究、开发等工作的基础。提高应用型本科《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是进行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应用型本科《CAD技术基础》课程的概述

《CAD技术基础》是一门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基本原理及应用的课程。课程内容介绍了CAD的基本概念、工作过程及功能,CAD系统的结构、分类、组成及发展现状与趋势,CAD系统的软件、硬件及应用等,同时针对专业特点及学生软件掌握情况,侧重AutoCAD软件的应用,结合专业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运用CAD绘制二维工程图样的能力,及CAD简单三维模型创建。《CAD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设置的比例为理论内容占据教科书比重较大,实践的相关内容较少。学生在学量的理论内容的同时没有辅助的实践练习,这样的教学内容会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实际操作[1]。

二、应用型本科《CAD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量大与课时少搭配不均

《CAD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涉及到的知识量较大,但是,学校设置的课时较少。在既定的时间情况下,教师无法将知识点相关联的内容讲解的全面,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点难以透彻的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课程内容的不合理

教师在进行机械CAD技术教学时,大部分教师完全依赖教材内容的设置模式进行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CAD技术基础》教科书的内容以理论为主,以少量的实践练习为辅。教师完全的依附于教科书的安排,使教学内容乏味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合理的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使实践环节得不到实施,无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促使国家对机械CAD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加大。由此,国家教育部门在各大高校开设了机械CAD技术课程。其课程开设的时间较晚,其教师团队的专业程度也就参差不齐。《CAD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包含了CAD的设计理论和网络的相关技术以及数据库相关内容等。其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面结构,课程的实践内容,更提高了对教师实际操作水平的要求。教师的综合能力不够是不能胜任《CAD技术基础》的课程的教学任务的[2]。

(四)教学设备的不完善

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数字化技术的基础是CAD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数字化技术的更新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大多数高校进行CAD技术的课程教学时,其教学内容与时代进步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数字化技术的更新程度是不匹配的。这样不完善的教学设备,是无法进行《CAD技术基础》课程合理科学的教学实践的。

三、应用型本科《CAD技术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策略

(一)合理设置项目化的教学课时

依据《CAD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进行学期课时时间的合理安排。尽量在课时方面,让教师放开束缚,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项目化的整合,使教师可以建立将教学内容与企业中的项目相融合的知识体系。项目化教学课时的设置,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在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的基本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项目化

虽然《CAD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多以理论为主,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科学化备课。教师可以模拟企业的有关项目的实际工作流程,教师将学习的知识点与企业项目中相关内容进行融合,使每一个项目出现的实际问题对应的知识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使学生能很快的融入到整个项目实践的学习中去。

2.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设计

CAD技术的关键应用是在培养学生运用AutoCAD绘制图样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巧妙的结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进行统一项目的布置,学生可以通过阅读项目的任务书去了解相关的项目内容和注意事项。教师将相关的CAD制图方法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进行项目完成工作。这样的教学方法安排,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实践CAD制图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优秀的机械CAD技术人才。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在进行教师考核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专业程度作为教师的考核标准。由于机械CAD技术在时展的推动下不断的进步和更新,教师在教学授课的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所以,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学校要定期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3]。

(四)完善教学设备和校外的实践课程

《CAD技术基础》的课程的实践课内容主要是以上机画图为主,学校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及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学校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去各大企业了解其工作生产模式,学校也可以与企业进行签约,让学生到各大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使学生通过校外的实践课程更好的了解CAD制图的应用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CAD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下教育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CAD技术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论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为各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方面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黄奇瑞.应用型本科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5(09):45-47.

[2]王洪波,邓伟刚,郁志宏.机械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04):73-76.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篇3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探究式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非工科类电工学课程是非电类专业学生(贸、经、管、法、外语、人文、艺术、体育等)在校获取电子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非工科类电工学教学面向众多专业,学生受益面非常广,教学改革关系到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电工电子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扩充,同时,各个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时数在不断减少,非电类电工学教学学时也在相应减少,面对学时减少和内容膨胀,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长期以来,各院校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非电工科类专业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教学内容侧重于使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非工科类专业学生很不适应。主要体现在:

首先,教学内容不合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学理论性太强,过渡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定理的掌握和理解,侧重具体题目的计算分析,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

其次,是教学方法不妥。电工学教师都是长期从事非电类工科专业教学的。对非工科类的电工学教学无所适从,由于学生文理科均有,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对这类学生很不适应,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目前大学教育大众化的特点,我们针对理论教学环节进行改革。理论教学环节是非工科类电工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整个教学改革中应特别注重理论教学环节的改造。针对非工科类各专业(贸、经、管、法、外语、人文、艺术、体育等)的特点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其内容为:

1.科学定位并制订适合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教学的教学大纲。该课程的定位不同于非电工科类专业,它立足于电工学课程的基础性、科普性和综合性。着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融入适当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可以达到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为将来的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优化。建立一种电工学教学和教材新的模式,提供一个更能灵活适应技术发展要求的电工学教学体系和框架,更好地适应非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教学内容覆盖了电工及电子学科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为电工基础、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开关电源、可编程逻辑器件、通信与网络、光电与显示、消费电子等章节。我们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创新,以具体的技术专题为章节,对电工电子技术这一大学科进行概括。降低教学内容难度,拓展范围,结合实际案例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较少的学时里就对电工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更好的体现电工学课程的基础性、科普性和综合性。

三、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1.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学内容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2.将现代电子设计思想贯穿在非电类电工电子教学中,理论教学中,课堂讲解内容涉及需要实验演示电路时,调用事先建立EDA电路文件进行现场演示,提高讲课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3.适度使用多媒体课件,编制活泼、新颖的教学课件,寓教于乐。

总之,我们认为只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齐心合力,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为将来的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篇4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槁)》(以下简称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标准》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标准》和我们熟悉的教学大纲相比,由于课程的性质和倡导的基本理念不同,致使从内容、形式到编写的体例上都有较大的变化。从《标准》的内容上看,不仅有知识点,还有科学探究;从内容出现的形式上看,各知识点不像《大纲》那样以条目的形式出现,而是与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的还与思想意识融合在一起。这些变化使得读懂《标准》不易,理解起来更加困难。《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核心,《标准》的领会与执行是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本人就《标准》的学习与理解谈几点体会,以求和实施者取得共识。

《标准》的内容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和一个附录。四个部分分别是:⑴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标准设计);⑵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⑶内容标准(包括科学探究、科学内容);⑷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学生学习评价建议);一个附录是: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的界定。

一、关于前言

《标准》在这一部分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整个前言部分突出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样一个核心理念。

《标准》在阐述课程基本理念时,首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标给出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即“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明确了这一阶段的物理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课程设置应立足于学生发展,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考虑学科体系自身的完备。即“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第二,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设置应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第三、提出“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突出科学探究,既能体现科学的本质,又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四、为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标准》提出要“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教学内容要随时代的发展有所更新。让学生体会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互动关系。

第五、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必须“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摒弃以甄别和选拔为主要目的的评价观念,建立能促进学生、教师和物理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应当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关于课程目标

物理课程目标是《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选择,但“课程目标”是刚性的,是物理教学活动必须追求和达到的硬性要求。《标准》将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并明确提出了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1、对总目标的认识

《标准》对课程总目标用五个自然段加以阐述,体现了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的教学要求。

第一、要重新认识学习兴趣。过去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把学习兴趣当作学好物理的方法和手段。今天,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物理课程追求的目标,也是检验初中物理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志。赫尔已特讲:“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

第二、要明确物理学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要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要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在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四、“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无处不体现人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物理课程对培养学生这些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应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第五、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大趋势。过去的物理课程基本上是就科学论科学,对于科学的意义很少涉及。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以物理内容为素材,让学生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

2、对具体目标的认识

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可理解为物理课堂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组成,并形成一定的层次。

第一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共有6条要求。其中,1—4条规定了“知识”的内容要求。5—6条规定了“技能”的内容要求。其中第4条要求是关于三个主题内容中涉及的物理学史、物理学的内涵等人文科学的内容。它隐含在内容标准的三个主题之中。第5条要求是技能要求中较低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一些仪器去进行测量性实验。它在内容标准中隐含在三个主题之中。第6条要求可以认为是技能要求中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将实验技能不仅运用于实验及测量本身,而且能将它作为科学探究的工具,为探究活动的一些重要环节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要求与“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实际上是一种“能力”它在内容标准中也隐含在三个主题之中。

第二个层次,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物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以形成一定的能力。《标准》在这个部分制定了六条具体目标。分别是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折概括能力以及信息交流方面的能力要求。

第三个层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意识。如爱科学的情感、乐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对自身价值的感悟、勇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意识领域,不能直接通过某种内容或方式去实现,它需要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逐渐形成。在《标准》制定的7条具体目标中,第1条是关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所学物理课程产生积极的情感。第2条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欲望,对科学的热爱。第3条是关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的培养。第4条是关于科学态度的养成。第5条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精神。第6条是培养学生科学、技术、社会(STS)意识。第7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这三个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体验探究的过程,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教学循环。形成的这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探索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开始了又一个新的循环。在每一个教学循环中,过程与方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探究为载体。同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实施新课程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这一关键,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实现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

三、关于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标准》的主要内容,它规定了初中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经历的过程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的作用相当于《大纲》中的各个知识点及其教学要求。《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

1、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⑴什么是科学探究

所谓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这种思维程序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组成。

⑵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的意义和目的

意义:实现两个转化。即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⑶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标准》虽然把内容标准分成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两个部分,但这两个部分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学生通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经历、体验和感悟,获得了科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策略。

⑷科学探究具体的能力要求

《标准》把探究的七大要素作为一级目标,而后逐个进行了细化,提出了35个子目标,即对应各探究能力要素的基本能力要求。这些要求明确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这些基本要求中,使用了,“认识”、“能”、“尝试”、“会”、“有”、“经历”等行为动词。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些词语的含义,《标准》在附录中对这些行为动词作了进一步的解说和界定。

2、对科学内容的认识

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体系突破了《大纲》“力、热、声、光、电、原”的链条结构。代之以科学知识的内在属性。即“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板块结构,以主题的形式呈现。三大板块的内容,形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梯度结构。这是对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陈述的突破。反映了课程目标的立足点,体现了《标准》的时代精神。

科学内容共有三个一级主题,一级主题下面有14个二级主题、67个三级主题。层级分明,结构感强。虽然这种结构、层级、次序并不代表教材的结构或教学的顺序,但它有利于我们把握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科学内容。从整体上看,这些主题的目标要求全面、准确,并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出现了一些开放性的条款,给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留下了比较大的选择空间。从《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知识面较宽,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内容增多,严密的公式和定律减少,直接给出科学结论的内容减少,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内容增多。

⑴《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特点

①内容标准的结构体现了课程目标纵横交织的特点。知识技能目标为纵向目标,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为横向目标。例如:内容标准表述:“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其中,纵向目标是认识浮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横向目标是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强调过程与方法和亲身感受与体验。使横向目标更为突出、立体化。作为纵向目标的知识便成为探究的载体。

②《标准》中的科学内容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物理科技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了知识目标。例如: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技术,并了解它们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了解现代技术与声有关的应用。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等。

③《标准》与《大纲》相比,科学内容的要求明显降低。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的平衡条件、压强的概念等许多重要内容都从“理解”的层次降为“知道”的层次。而液体的压强干脆删除了。这体现了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的理念。

④科学内容的选择更贴近生活。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都提高了要求。对原课程中“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或者删除或者降低了要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⑵《标准》中科学内容知识技能教学要求的层次划分。

知识标准从低到高,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

①“了解”层次中所用的行为动词是:了解、知道、描述、说出。在这个层次中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该做到:再认或回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这个层次的要求与大纲中的知道层次基本相同。

②“认识”层次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认识层次除了要达到了解的水平外,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能适当的区分和扩展。

③“理解”层次中所用的行为动词为:区别、说明、解释、估计、理解、分类和计算。这个层次的内容,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该做到:第一,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第二,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第三,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第四,提供证据、收集信息。这些要求比“了解”的要求明显提高,这些内容就是科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

④技能标准水平是“独立操作”描述的行为动词有:测量、会、学会。这部分内容与传统大纲中“会”的要求相同,但许多测量的工具并不强调必须是常用工具。例如:《大纲》中要求“会用刻度尺测长度”而标准中表述为“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只要你能选出某一种测量工具正确测量就行,体现了内容标准的开放性。

⑶《标准》中科学内容教学的灵活性。

灵活性首先表现在教学要求上。内容标准给出的是教学中的最低要求,这些要求较原《大纲》明显降低,但上不封顶。其次表现在探究的内容上。《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不是规定的教学内容。探究内容的设置和确定,教师可从内容标准的活动建议中选用,也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学校的设备等,自行设计与确定。探究的方式以及探究要素的确定也是灵活的。不一定每个探究活动都要有七个基本要素。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教材方案去执行,也可以用自己的观点来设置教学方案。过去教学是重教材、轻大纲。现在应当重标准、轻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标准的内容自己选择教学材料,自己设计实验,只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行。

四、关于实施建议

《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应当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重点贯彻与落实的问题。

⑴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就必须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学中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要由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要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主体发展的欲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营造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主体发展的潜能。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要求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的确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

⑵找准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

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课程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标准》把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目标又作为教学策略列入内容标准,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重视和加强科学探究是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也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重视和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善于激发、培养每个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探究活动的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探究活动,吸引和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其次,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有七个基本要素,在这七个要素的各个环节中,其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科学探究的学习也应该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特别是在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更应该从简单的探究活动入手,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安排,突出不同要素和环节,设计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各个击破,最终达到能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再次,要重视科学探究中的评估,合作与交流。学会对所做的工作进行评估,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评估能力的培养,一是要求学生对每一次的探究活动都要进行评估。二是要引导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并将评估的意见写到探究报告中去。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探究活动最好以协作性的小组形式进行,组内要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强调角色间的相互转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对探究报告,要求既能用书面语言也能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要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⑶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对物理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课程资源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程曜嫉睦砟钅岩月涫担勘昴岩允迪帧?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之下,我们理解的课程资源就是教材和教辅用书。特别是教材,多年以来一直是全国统一,严格按教学大纲编写的,是对应付考试有绝对权威的教学资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一直是我们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标准》只描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而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留有相当大余地。《标准》对教科书的编写只提出了几条原则性的建议,给教材的编写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并且认为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教材并存,要求每种教科书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的权威性有所下降。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传授物理知识和技能,而应当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获取新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把教材当作唯一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意开发和利用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

⑷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明确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要求。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篇5

「关键词 大会计学 形成与发展 内容与范围 理论体系 发展趋势

一、“大会计学”从何而来(一)“大会计学”的提出

这里提出的“大会计”,不是“大财务”与“大会计”之争的“大会计”,而是另有所指的“大会计”。在实务界和理论界,我们常常听到有关“大农业”、“大流通”和“大交通”等等之说,之所以言之为“大”,主要是反映在客观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相对于原有之物要大。在科学界,早期有人把科学只限于自然科学,后来才有“大科学”之说,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人们认识之后,再不提“大科学”,也知道科学的内涵就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见,言之为“大”,是对客观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认识。

会计科学是否在扩大,这不是什么人主观想出来的,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会计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映。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思考已久,并先后多次表达了这一观点:1996年发表《论建立会计科学学》一文(《财会月刊》1996年第9期),在文中孕育了“大会计学”的思想 .1997年发表《“大会计科学”在形成》一文(《现代会计》1997年第2期),正式提出了“大会计科学”(即“大会计学”)的概念,并在文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历史发展对会计科学的要求;会计科学在发生变化:“大会计科学”的学科体系:“大会计科学”推动会计事业的发展等。此后,又发表了《试探“大会计科学”》一文(台湾《管理会计》1997年第40期),在文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大会计科学”在形成:“大会计科学”的结构:“大会计科学”的特点;建设“大会计科学”等。有关“大会计学”论文的发表,引起了会计学术界的关注,《“大会计科学”在形成》一文,还获得中国会计学会1998年会计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大会计学”观点的提出并得到会计界一些人士的关注和认同,这表明会计学在发展。“大会计学”之“大”,是表明会计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领域在扩大,会计深度在加强,会计学的内容和性质在发生变化。有人担心,我们提出“大会计学”,而国外还没有提“大会计学”,在理论上是否能站得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让实践来检验“大会计学”是否能站得住。当然,有关大会计学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

“大会计学”的提出,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有其形成的基础,它是会计环境变迁的结果,会计环境决定着会计的发展和变化,从而也决定着会计学的发展与变化。

1.会计所处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20世纪中期以来,会计发展的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新经济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新经济正在逐渐发展。新经济即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使智力资源成为第一要素。知识经济的发展,源于两种动力:一是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以智力资源为依托(基础),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通过知识智力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综合、集约的配置,并开发富有的自然资源,有了知识,就可以有资本,就能创造价值;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经济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同时区域性经济将继续发展。(2)不断创新的高科技环境。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处于技术综合创新的高技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发展速度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并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成为知识经济建立的基础,知识经济以高技术为核心,用高技术发展产业;信息社会化,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要产业、居主导地位;高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3)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而我们通常所称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文化的最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重视人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强调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4)依法治理的法律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在进入wto的条件下,法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仅包括中国的各种法律和法规,还要包括wto的各种运行规则,以及其他各种有关的国际通行规则、主要发达国家的各种规则。(5)实行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信息化不仅要建设和经营信息基础设施,而且还要促使企业和事业单位、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在业务与管理两个方面广泛运用信息。国民经济信息化要求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相应要求管理信息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及90年代推行信息化以来,经济管理已从科学管理推进到现代管理时期,它的特点是实施系统管理、战略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内部管理、信息管理、人本管理和知识管理等。加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实行管理信息化。

2.客观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大会计学的发展。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会计的范围在扩大。会计学“大”的领域,反映了会计历史的发展过程。会计领域是指会计的范围。这里的会计,要比传统上仅指会计工作的范围要大的多,会计工作是其基础,此外,还包括其他内容。也就是说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内容在扩大:(1)会计工作本身的内容在扩大,如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种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产品经营为主发展为资本经营,其他资本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经营形式从厂店经营发展到网上经营,网上经营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2)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为适应发展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促进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相应要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建立和健全会计规范体系,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一体化的加强,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等,也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

3.会计的范围不仅是从表面形式上看范围扩大了,而从其内在的质量上分析也是提高了。这主要表现在:联系在扩大,会计领域范围的扩大是一个过程,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扩大,在其扩大过程中,会计对外联系是日益密切,相互联系在扩大,形成了会计对外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作用在扩大,随着会计对外联系的扩大,相伴而使其影响作用在扩大,在会计系统内部,在加强会计核算职能的同时,日益重视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和拓宽其他职能。客观环境的需要才产生“大会计”并发展“大会计”。

(三)“大会计学”的形成

会计环境变化使会计范围在扩大。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人们冲破了长期以来思想上的禁锢,从固守会计的“纯洁性”,即所谓“纯会计”——记账、算账、报账才是会计的老传统观念解放出来,向会计管理领域扩展,向与会计相关的领域扩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大会计学”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1.会计学科发展的初期阶段(1949——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建立社会主义会计学的开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和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从总体讲,是要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与此相适应,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即依据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经验,同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会计工作的模式。1958年至1965年间,是我国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的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会计工作遭到空前的破坏。在“文革”期间,会计学的建设受到全面破坏。

2.会计学科发展的繁荣阶段(20世纪80——90年代)。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此相适应,会计工作开始进行改革。在这一时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会计改革、对外开放、引进国际会计、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经济管理,也使得我国的会计理论建设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原有的会计学科得到更新、充实和发展,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引进的会计学科得到全面运用,如《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实证会计》、《环境会计》等;新兴学科得以建立和得到社会的认可,如《决策会计》、《经济责任会计》、《会计法学》、《会计组织学》等;一批新的会计学科深入探索和逐步建立,如《会计哲学》、《会计逻辑学》、《会计文化学》、《会计行为学》、《会计心理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公关学》、《会计实验学》、《会计方法学》、《会计教育学》等等。各种会计学科建设,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综合研究,即对某些同类性质的会计学科,或全部会计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二是专门探讨,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研究;三是边缘性质,即对其他现代科学与会计学的结合进行探讨。中国会计实践特别是会计改革20多年的实践证明,会计“纯”科学已被突破。它主要表现在会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要核算而且要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最起码的是要进行会计监督)。这并不是某些人的主观臆断,而是会计环境发生变化客观存在的需要。

3.对大会计学综合研究的基础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各种会计学科蓬勃发展的同时,对各种会计学科的综合研究也在进行和发展,与之相应出版了一批综合性的著作和工具书。在这一时期,出版的综合性会计工具书主要有:王亘坚、岳曙耕主编《财会知识手册》(天津科技出版社,1983年);杨纪琬主编《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沈云主编《实用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王文元主编《新编会计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杨纪琬、娄尔行主编《经济大辞典——会计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成圣树主编《会计审计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侯文铿主编《会计辞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葛家澍等主编《中国财会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于玉林主编《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等等。这些综合性工具书的显著特点,是对会计理论的综合研究,将会计理论分成各种类别或各种学科进行探讨,这实质上就是将各种分散的会计学科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讨会计学发展的规律。对大会计学的研究,在认识上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会计?是否有大会计? 在会计界,有些人始终存在一种认识,总以为会计就是“算”,不外是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人员只是记账的形象长年萦绕在脑海。社会上有人也这样认为。在历史上,曾有过这种认识。但在历史上也有另外的认识。马克思曾说:“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里,马克思指出会计不仅要算(作为对过程的“观念总结”)而且要管(“作为对过程的控制”)。这种早就对会计“纯”科学认识的突破,值得我们后人深思。中国会计实践特别是会计改革20多年的实践,以及反映会计改革成就的已出版的各种会计书籍证明,会计“纯”科学已被突破。会计“纯”科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会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要核算,而且要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事实上,从会计学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一些发达国家会计学的发展也在突破“纯”会计学的限界。

4.21世纪大会计学的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人的智慧将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依托,新世纪将经历一场影响深远的知识大革命。在新世纪的条件下,大会计学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是各种会计学科的丰富、完善和新学科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大会计学会有更多人士的关注和有组织的系统研究。2002年5月,《大会计学概论》的出版发行,被认为是大会计学形成的标志 .可以说,21世纪是大会计学的新起点,会计科学将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向前迅跑!

二、“大会计学”“大”在何处

会计环境的变化,促进会计学的领域在扩大,会计学反映的内容比原来的要大,但其范围空间应当有多大,需要加以专门研究。

(一)“大会计学”“大”的界定

会计学“大”的范围,即会计领域,反映了如上所述“大会计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这里的会计领域,要比传统上仅指会计工作的范围要大的多,会计工作是其基础,此外,还包括其他内容。也就是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内容在扩大,一是会计工作本身的内容在扩大,如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种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产品经营为主发展为资本经营,其他资本经营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经营形式从厂店经营发展到网上经营,网上经营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二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为适应发展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促进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相应要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建立和健全会计规范体系,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一体化的加强,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等,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

对会计领域“大”的界定。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在企业没有一项工作不与会计工作相关,岂不都成为会计工作的内容,如企业材料采购、商品采购与会计工作相关,购进设备、引进技术与会计工作相关。诚然,企业的各项工作,凡涉及资金的,都与会计工作相关,相关的内容不都是会计工作的内容,这就需要对会计领域的“大”给予界定。凡属“大”的内容,要把握以下几点:(1)是能以货币计量的工作,在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即凡是能以货币计量的,都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不属于会计工作范围。(2)是能引起资金发生变化的工作。即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凡是引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的增加或减少,都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不引起资金发生变化,既或是能以货币计量,也不属于会计工作。(3)是有关会计人员的涉及工作内容的工作。会计人员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而会计人员的素质又是至关重要,与此相关要重视对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专业素质,以做好会计工作。(4)是有关会计机构的工作。会计机构是做好会计工作的组织保证,通过会计机构组织会计人员工作,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工作,正确处理与外部各方面的关系,完成会计工作任务。会计领域的“大”,“大”在其范围大。这比原来的只以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为会计的范围要大得多,进而比以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为会计的范围又要大得多。

从对会计领域“大”的界定可以看出,有几种认识是对会计领域的误解:一是以为会计工作只是集中在企业财务部(财务科、财务处)的工作才是会计工作,而实行分层核算与管理的在其他层次的会计工作不是会计工作,实际上这些都是会计工作,只是实行的集中与分级核算管理相结合的形式。二是以为会计领域只是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而与此相关的对会计工作的事务管理工作,为会计工作服务的会计市场,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会计研究工作,为会计事业发展培养人才的会计教育工作等不属于会计领域,实际上这些工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浑然一体的工作。

(二)“大会计学”“大”的范围

以上分析表明,会计领域“大”的范围,应当包括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教育等不同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会计工作。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把各种具体工作都叫做会计工作,或叫做财务工作、财务会计工作;在会计研究工作中,有时把会计核算叫做会计工作,把财务管理叫做财务工作。会计工作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完成一定的任务,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实践的活动。会计工作的范围有多大,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工作的范围,按照工作单位的性质不同,包括企业会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和其他单位会计工作。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如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企业等的会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如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政党组织等的会计工作。其他单位会计工作,如社会群众团体等的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的内容,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会计工作等同为会计核算工作,认为会计工作就是写写算算的工作,不包括管理方面的工作。从一定会计总体出发,会计工作的内容,按其性质不同,包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把会计工作等同为会计核算工作,是不全面的。会计工作按其内容不同,应当包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三个方面。

2.会计市场。为适应开展会计工作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审计和咨询、服务体系。统一社会审计体系,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培养和发展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调节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在会计市场中,中介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中介服务行业已成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喻为企业管理行为的评价者、企业财务状况的鉴证者、投资人权益的维护者、资本流动的引导者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者。据统计,全国大约有90万个不同类型的社会中介组织。过去很多由政府完成的职能开始向这些社会中介组织转移。其中经济类的社会中介组织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行业自主类,主要包括各种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第二类是经济鉴证类,主要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公证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质量检验所和计量中心等;第三类是咨询服务类,主要包括各种咨询公司、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产权交易中心、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经纪人公司和广告公司等。

会计市场是一个体系,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含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公司、会计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和人才招聘等。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加入wto,我国将有计划地逐步开放会计市场。

3.会计研究。会计研究是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会计研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在会计研究过程中,研究的主体是会计人员,包括实际会计工作者、会计研究人员和会计教学人员,其中主要是会计研究人员。进行会计研究的人员要熟悉和掌握会计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的手段。会计研究的内容是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凡能反映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都是会计研究的内容。会计研究的任务是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这里,会计研究主要是指会计学术研究,是对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的研究。

会计研究的内容是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反映会计工作规律的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管理。在实际会计研究工作中,为了全面、深入和创新地开展会计研究,还要把与会计相关的内容同会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会计研究的内容,还包括相关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会计。会计研究的内容,按其内容性质,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方法研究,或包括会计核算研究和会计管理研究;会计研究按其内容作用,包括学术性研究和实务性研究,或包括会计基础研究和会计应用研究。也有人认为会计研究包括会计基础研究、会计应用研究和会计开发研究。

会计基础研究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探讨会计工作的基本规律,建立指导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讨会计工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寻求会计领域的新事物、新理论,扩大会计科学知识,建立相应的会计学科及其理论体系。会计基础研究的内容,对于指导会计实际工作具有普遍、深远的影响;新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建立,会使会计工作有较大的改变和显著的发展。会计基础研究比较艰难,对于把握新的会计基础研究课题,在原有课题基础上的研究难有新的突破,进行研究要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较长时间。会计基础研究是创造性思维过程,要求从事研究的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既具有坚实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其他相关科学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坚实的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高的研究能力,才能保证会计基础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会计应用研究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其他科学知识,探讨会计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会计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把会计基础研究形成的基础理论,根据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发展和管理的要求,运用到会计工作中去。会计应用研究的内容,是会计基础研究的深化和细化,是针对会计工作中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对于解决会计工作中某种具体事项有直接作用。会计应用研究比较具体、灵活,能依据会计基础理论,根据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不同情况,在不同层次上,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般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容易地取得研究成果。会计应用研究是专业性很强的研究过程,要求从事研究的人员既熟练地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又具有坚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或通过调查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并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才能使会计应用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果。

4.会计思想。会计思想是会计领域的构成内容之一。国家兴旺发达关键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国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于思想。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重要性。

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是会计人员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会计人员思想(观念)简称会计思想(观念),来自会计实践。会计工作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必然会对会计工作者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会计思想根基于会计工作实际,它是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应具有的系统的理性认识。会计思想也受一定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思想(观念)是一个体系。思想(观念)体系是人们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认识的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人们对某种或某方面的认识形成某种思想(观念),对各个方面的认识形成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思想(观念)体系。

会计思想(观念)也是一个体系,是会计人员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方面认识的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按其性质分为哲学思想(观念)、专业思想(观念)和规范思想(观念)。

会计人员要有正确的认识,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客观的会计事物有正确的认识。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决议》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世界观是根本,人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科学地认识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科学地认识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也才能科学地形成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正确目标与方案。在这个意义上,世界观制约着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世界观中内涵了人生观。人生观是在实践中对世界观的运用,是应用世界观来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不可分割的。但价值观的范围要比人生观广泛得多。人的实践把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关系统一于自身。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存在,总是不满足于现存世界的价值,而要超越它们,构建某种超越现实的价值理想,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将价值理想不断转化为现实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5.会计教育。会计教育是会计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和经济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专门会计人才,对受教育者施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关于会计专业与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教学。会计教育受人类社会一定阶段生产力状况、科技水平和国家社会制度所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会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依据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法规,运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和教育基本规律培养会计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专门会计人才。“德”是思想品质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智”是知识渊博,专业理论扎实,技术操作熟练,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体”是有较好的体能,精力旺盛,具有胜任工作的体力。这是会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教育工作者要依据会计教育目的,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建设,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以便促进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

会计教育已成为一个体系。会计教育体系是各级各类学校会计专业设置形成相互有机联系的教育系统。会计教育体系包括中等会计教育(如中专会计教育、职业高中会计教育)、高等会计教育(本科会计教育、专科或高职会计教育、会计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会计教育和成人高等会计教育)和其他会计教育(如各种短期会计培训班)。

三、“大会计学”建立何种体系

会计学是研究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同样,大会计学也是研究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问题在于“大会计学”需要建立何种体系。大会计学体系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体现在内容的性质上是会计理论体系,而体现在内容的形式上则是会计学科体系。

(一)“大会计学”理论体系

大会计学理论体系是由各种理论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大会计学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大会计理论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大会计学理论构成也就是大会计学理论的分类。会计理论的分类,一方面是反映会计实践的情况,会计工作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反映了对会计实践的认识从个别、类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反映出其在不断地提高。会计理论的分类表明,对会计理论分类的研究、认识与运用,对于完善会计工作,深入开展会计研究,发展会计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理论按内容作用不同分类,分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开发理论。(1)会计基础理论,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领域会计运行规律的理论。(2)会计应用理论,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基础理论在会计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的技术基础性理论。(3)会计开发理论,是运用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和其他科学知识,阐述创造会计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理论。

2.会计理论按内容性质不同分类,分为会计核算理论、会计管理理论和会计体制理论。(1)会计核算理论,是关于会计核算对象、职能、基本前提、原则等基础理论,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核算程序理论,以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核算内容的理论。(2)会计管理理论,是关于会计管理的对象、职能、原则和管理体系(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管理内容的理论。(3)会计体制理论,是关于建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制定会计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理论。

3.会计理论按内容表达逻辑形式不同分类,分为会计概念、会计判断和会计推理。(1)会计概念,是反映会计领域客观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过会计概念全面反映会计领域的客观事物;(2)会计判断,是对两个或更多的会计概念或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断定的思维形式;(3)会计推理,是由一个或一组会计判断(前提)推出另一个会计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会计概念体系表达了会计理论体系,反映了会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构成会计理论的框架系统或网络系统,而用会计判断和会计推理去充实、丰富和完成这个框架系统,使之成为丰富的会计理论。

在国外,还有各种会计理论的分类。例如,将会计理论按其作用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贝克奥伊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就认为,会计理论可以分为:(1)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通过对会计实务中的各种实例的描述、论证和解释,试图证实会计理论就是说明会计‘是什么’”的理论。(2)规范性会计理论,“试图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而不是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的理论。这种分类从理论上分析是可以的,但实际上,不易将会计理论划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且什么是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也不容易界定。如一本《财务会计学》,其内容划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是比较困难的,不易掌握和运用。

在会计理论分类基础上形成的大会计学理论体系,从基本方面反映了大会计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如何将在会计理论分类基础上形成的大会计学理论体系进一步明晰化,在会计界有不同的认识。为了建立一个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会计理论的体系,有必要从各种会计理论体系的对比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会计理论体系。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反映科学的分类,又揭示现实的认识。根据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大会计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1)会计基础理论: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会计学“大”的领域;大会计学的形成;大会计学的体系;会计基础学科理论。(2)会计应用理论:企业会计学科理论;预算会计学科理论;个体经济会计学科理论;人本会计学科理论;专门会计学科理论;综合性会计学科理论。(3)会计发展理论:现代会计学的学科比较;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会计学与自然科学的比较;新世纪大会计学的发展趋势;现代大会计学的发展在于创新。

(二)“大会计学”学科体系

大会计学科体系是由各种分支学科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怎样由会计分支学科构成的,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会计分支学科(简称会计学科)是在某个方面或某个专题的会计理论体系。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一个体系。它包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各种会计分支学科。在会计学科体系中,某些相同性质的会计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类学科(学科群);不同类别及其所属的会计学科形成会计学科体系。对会计学科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会计学科类别划分的科学性;类学科中各学科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各类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大会计学得到发展的形势下,反映对大会计学的研究情况是出版了各种会计书籍,其中,综合反映“大会计学”情况的是出版了一些会计工具书。如1982年出版的《会计辞典》(龚清浩、徐振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内容分会计一般、工业会计类、农业会计类、商业会计类、外贸会计类、基本建设会计类、预算会计类、银行会计类、国外常用会计和其他等10类词目,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89年出版的《会计百科全书》(郭道扬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内容分会计发展史、会计学原理、预算会计、税收会计、金融会计、工业会计、农业会计、商业会计、对外贸易会计、基本建设会计、交通运输会计、军队会计、电子数据处理会计、西方财务会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管理会计、工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农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商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分析和审计等21类篇目,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90年出版的《会计辞海》(侯文铿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内容分基础性会计(4门学科)、生产部门会计(3门学科)、流通部门会计(11门学科)、服务部门会计(8门学科)、其他专业性会计(5门学科)、检验性会计(3门学科)、技术性会计(2门学科)和研究性会计(5门学科)等8大类41门学科,较全面地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94年出版的《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于玉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内容分基础性学科(10门学科)、职能性学科(13门学科)、综合性学科(23门学科)、部门性学科(第一产业部门8门学科、第二产业部门18门学科、第三产业部门47门学科,共73门学科)和专门性学科(25门学科)等共5大类144门学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古今中外现代会计学科的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地反映“大会计学”或会计学的学科体系,在我国的会计界还存在不同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会计职能不同,分为基础会计学科、职能会计学科和相关会计学科。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内容的性质不同,分为基础性学科、实用性学科、检验性学科和研究性学科。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内容的范围不同,分为总论、分论和专论。此外,还有其他观点。以上各种分类,虽有其道理,但不尽完善。

笔者认为,大会计学科体系是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学包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各种会计学科;各种相同性质学科形成类别学科;各种类别学科形成“大会计学”或大会计学的学科体系。为了全面反映会计学科体系的构成,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分为:第一,基础性学科。又分为:⑴会计工作基础学科,如会计原理、计算机会计学;⑵会计行为基础学科,如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第二,职能性学科。又分为:⑴企业会计职能学科,如财务管理学、经济责任会计学;⑵社会会计职能学科,如咨询会计学、会计教育学。第三,部门性学科。又分为:⑴第一产业部门学科,如农业会计、农户会计;⑵第二产业部门学科,如工业会计、基建会计;⑶第三产业部门学科,如商业会计、交通运输会计、银行会计。第四,综合性学科,如成本会计学。第五,专门性学科。如税务会计、会计法学、物价变动会计、环境会计。同时,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还可分为:一是会计基础学科;二是会计单位学科;三是会计专门学科;四是会计综合学科。或者分为:一为会计基础学科;二为企业会计学科;三为预算会计学科;四为个体经济会计学科;五为人本会计学科;六为专门性会计学科;七为综合性会计学科等。

按会计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形成的会计学科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类聚性,即将性质相近的学科形成一类;二是层次性,即学科类别与其学科小类、学科之间具有层次关系;三是相关性,即各种学科之间在内容上是相互联系的;四是相对性,即各学科的内容及其所属类别因其发展而有其变化。这种会计学科体系较好地反映了“大会计学”的学科体系。

四、“大会计学”未来怎样发展

人类已进入新的21世纪,新世纪在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变化必然影响会计学的发展。会计学发展的趋势,按其内容的形式是向边缘化方向发展,按其内容的范围是向细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一)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

科学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客观世界是普遍相互联系的。国际间,各个国家与各地区之间,通过各种渠道,使之在经济、资金、物资、信息、科技、文化、管理和人员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联系,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交流与联系日益增多、加快、加强、加深和扩大。客观世界又是一个大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各种子系统及其次级系统,都是有机地相互联系,使得研究这个系统的各种科学也相互联系。科学的联系性,为各种科学的边缘化提供了客观的可能。同时,客观事物的复杂性,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认识,相应也就需要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或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知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正由于客观事物的这种复杂性,如采用单一的方式对其认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手段,会增加更多的投入,影响其效用;如采用多维的方式对其认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手段,在少增加或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会取得更好的效用。因此,客观事物的联系性、复杂性和效用性,需要各学科的边缘化。

边缘化是两种事物在某点上或某方面、某种性质上的相互溶合。边缘化采取溶合的方式,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溶合。会计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会计学与各种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溶合提供了可能。如会计信息,是会计理论与信息理论的有机溶合,是将信息理论溶于会计理论之中。所谓信息,是以各种形式反映事物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总称,也就是说,凡以各种形式能反映事物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就是信息。会计信息则是以各种形式反映资金运动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经济信息,也就是说,凡以各种形式能反映资金运动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就是会计信息。科学发展的科学边缘化趋势,向会计学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进会计科学的边缘化发展,使得原有会计学科得到完善,并建立新兴会计学科。会计科学的边缘化也即会计学的边缘性,它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会计学的过程。会计学与其他科学的边缘化发展,主要是边缘化的会计理论和边缘化会计学科。

会计学科边缘化发展按学科融合的性质可以分为:(1)会计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形成《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与数学的结合形成《会计数学》,会计与物理的结合形成某种会计理论,会计与生物学的结合形成某种会计理论等。(2)会计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某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学与税收学的融合而形成《税务会计》;会计科学与相关学科融合而形成《会计文化学》、《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心理学》、《会计逻辑学》、《会计行为学》、《战略会计学》、《会计法学》、《会计公关学》和《环境会计学》等。还有,如引入知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相应形成《知识经济会计》、《信息经济会计》和《网络经济会计》等。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形式分主要有:(1)单一融合,会计学与其他一门学科的融合,如会计学与哲学的融合而形成《会计哲学》;(2)多元融合,会计学与其他多门学科的融合,如会计学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法学、公关学等多门学科的融合而形成《人本会计学》。

(二)会计学向细化方向发展

在新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在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也细化了会计内容。这种细化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经济生活中需要的细化、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认识的细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在会计学细化的客观必然性趋势影响下,会计学内容的细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会计学细化的会计理论和细化的会计学科。会计学科的细化是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在这方面,会计学科细化具有专门性的特点,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从而形成会计的分支学科。会计学科的细化主要有会计基本学科的细化和会计学中某些专门学科的形成。

1.会计基本学科的细化。即在原有会计基本学科基础上发展的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等的细化。譬如,《财务会计学》的细化就是适应某方面专门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资金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无形资产会计》、《负债会计》和《权益会计》等;《高级会计学》为适应某方面专门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合伙企业会计》、《合并报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期货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和《破产会计》等;《管理会计学》为适应某方面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决策会计》、《经济责任会计》和《控制会计》等。

2.会计学的细化。即在会计学的研究内容中,客观需要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所形成的会计分支学科。譬如,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会计方法学》;在会计核算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质量会计》、《税务会计》、《所得税会计》和《增值税会计》等;在会计管理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加强某方面管理的《战略会计》和《会计市场学》等;在会计体制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人才会计学》或《人力资源会计学》和《会计组织学》等。

(三)会计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会计学科在边缘化、细化的同时,在其基础上还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会计学科综合化的客观基础,是在于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内部与外部、本质与非本质、必然与偶然、主要与次要、直接与间接等联系等。物质世界中具体事物有其相对性而作为一个系统存在,要从系统出发研究其联系性。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国民经济的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积累和消费)各环节相互联系;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种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国民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联系;人们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相互联系。科学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联系;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联系,如会计学与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会计学是一个系统,会计学内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如会计原理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之间的相互联系。

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因其内容性质的相互联系程度不同,有一般联系(共性联系)、松散联系和核心联系(紧密联系);因联系性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联系共同圈。反映客观事物联系的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表现为相关学科的比较、类学科的综合和全部学科的综合,从而形成相关的会计学研究。

相关学科的综合比较研究。会计学科相关学科的综合,是通过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相互借鉴、充实和完善本门会计学科,或将相关学科取其精华综合为一门会计学科,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会计相同学科的比较研究等。对相关会计学科的比较研究,在现实的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如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从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职能比较;从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内容比较;从我国现实管理会计变化比较;等等。以上比较表明,从发展趋势看,管理会计或者是具有财务管理的内容而将财务管理融合其中,或财务管理吸收管理会计的内容而成为现代财务管理,这两种可能都将使管理会计成为一种会计管理活动。

类学科的综合研究。会计学科对类学科的综合,是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怎样确定类学科,一是按会计学内容的某种性质或某种标志,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归为一类进行综合研究,如以会计管理为标志,将具有会计管理性质的会计学科归为一类进行研究;再是把全部会计学科作为一个总体,按会计学内容的某种性质或某种标志,划分为不同的学科群(类)进行研究,如按会计学内容的性质和范围,把全部会计学科划分为会计基础学科、会计部门学科、会计职能学科、会计专门学科和会计综合等学科群(类)进行研究,或按其他标志把全部会计学科划分为若干学科群进行研究。对类学科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同类各学科的共性及其特点、差异及其原因,探讨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和具有特点的专项理论,以发展同类各个分支学科。对类学科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各学科特点等。

会计学总体的综合研究。 对全部会计分支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研究它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等,如对“大会计学”进行研究,就是对全部会计学科的总体综合性研究,探讨会计学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籍以发展会计学,探讨会计学体系籍以发展各分支性的会计学科。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 .1991 .实践论 .毛泽东选集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卷。

2. 李京文 .1992 .科技进步是富国之源 .光明日报,12月7日。

3. 2000.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 .光明日报,12月31日。

4. 朱镕基 .1996 .管理科学,举国之道 .光明日报,9月20日。

5. 赵昌文、童利忠 .2000 .企业再造与管理变革 .光明日报,3月21日。

6. 关培兰 .2000 .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十大要点 .光明日报,7月28日。

7. 罗长海著 .1999 .企业文化学 .第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杨纪琬、阎达五 .1980 .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 .会计研究,第1期。

9. 葛家澍 .1981 .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 .厦门大学学报,第3期。

10. 杨纪琬等主编 .1991 .经济大辞典-会计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1. 于玉林主编 .1994 .现代会计百科辞典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篇6

【关键词】课程内容 改革 探索

无论多么完善的人才模式、多么合理的课程结构,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的课程内容作为媒介,课程改革也不会有什么成效。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创新教育的新要求,课程内容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程内容精练化

信息化条件下的创新教育,只有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为底蕴,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必须精简内容,学习知识中的精华,才能提高教育效果。那么究竟学习哪些精华知识呢?简单地说,就是宜于创新的知识。此种知识的获取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知识可迁移的程度和范围。应注意多选取那些最基本的、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要逐步克服原来仅从学科系统性的角度筛选课程内容的倾向。二是知识在未来的利用率。信息时代的知识总量日益激增,陈旧速度加快,必须考虑所要获取知识在未来的可利用率,选择那些利用率高的知识,以便为进行新的创造奠定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课程内容背景化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创新”课程。创新并非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产”出人类尚未取得的最新知识,其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学生在课业学习中的创新意识、态度以及创造性地掌握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作为人类科研成果、文化遗产的浓缩和精华,它的产生与一定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政治背景、科技背景等紧密相关的。将这些制约课程内容的各种因素及理论来源融汇、加工、升华为复合化的指标规范,使科学与人文、社会与个体、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等指标之间形成具有内在关联性的知识结构,这种“整合化”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课程内容本身,这正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所必需的。

三、课程内容过程化

课程内容过程化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课程内容实施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历经知识和“真理”的探究过程,把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得充分的事实依据,如何预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如何形成合理的逻辑结构等等;另一方面就是在课程内容实施过程中,渗透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教师在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可通过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动过程的复演,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其在科学创新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四、课程内容新颖化

课程内容体系是一个系统,只有保持动态的平衡,保持开放性,才能充满活力。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的改革既要有对原有内容的继承,更要注重反映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注重与现实世界的紧密结合。对于基础课教学要在经典内容“少而精”的基础上溶入信息化的最新成果,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去解释原有的现象和问题,解决基础课教学内容中明显存在的先进科学前沿与陈泪内容体系的矛盾;对于专业课,要时刻跟踪本学科领域的难点、重点和未解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学科、特别是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

五、课程内容综合化

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可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称为科际模式:这是课程综合化的初级模式,是指在组织教学时,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在某些教学内容上组织共同的教学单元。改革初期,可多尝试这一模式,最终使学生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从而内化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二种模式称为课题式模式:它是以学习、研究主题或其他内容与形式为焦点将各领域或学科的相关内容有机组织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或探索,集中指向特定课题的全面认识或解决,内容不再局限某学科,在实施上则包括课堂学习、集体讨论、实地考察或实际操作等所有可行的手段和方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形成学生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能力;第三种模式即建立综合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将众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融汇于一门课程中,有利于打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所造成的“隔行如隔山”的封闭状态,有利于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开拓视野,有利于学生异向、综合和发展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综合性课程知识容量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创造性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篇7

关键词:近代;日本:小学教育

一、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确立的历史基础

(一)日本初等教育的悠久历史

日本的初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15世纪以前,日本由寺院承担对贵族或武士子女的社会伦理教育,从16世纪左右开始,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教富裕商人子女读书、写字、计数的私塾。17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学校――藩校的诞生,又出现了专以武士阶层为对象的私塾及藩校等初等课程教育设施,18世纪一般平民的私塾及武士阶层的藩校、寺子屋等初等教育机构纷纷普及开来,藩校不仅教授经、史、诗文,还重视算术、医学、天文学等实用学科;寺子屋开始时教授简单的习字、读书,随着不断发展,逐渐增加了算术、汉学等。这些传统的初等教育机构所教授的教育内容成为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积淀,同时也为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西方文明的传入和西方的侵略

16世纪40年代,欧洲文化直接传入日本,日欧文化最初开始接触,传教士在日本逐渐建立与日本小学完全不同的教会小学,主要以宗教教义为中心,开设宗教歌曲、西方乐器、宗教礼仪、绘画、戏剧、修辞等西方小学的学习科目,虽然后来幕府几次颁布锁国政策,但长期窒息在封建制度下的日本人在同西方国家的接触中不断打开眼界,热心学习西方技术和文化知识。进入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逐渐打开了日本大门,日本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的文明也随之进入,此时期是日本的屈辱历史,但为日本后来看到自己的落后、借鉴他国先进文明、不断丰富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打下了基础。

(三)明治维新政策的指导

明治政府积极推行文明开化政策:一方面,《学制》建立之前明治政府就十分重视小学教育,制定了专为一般民众而开设的小学政策,且把设立小学作为培养领导人的奠基工作,这些都推动了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发展;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努力学习、借鉴欧美先进的教育制度。1869年5月设立“制度调查研究所”,任命森有礼和藤弘之为“取调挂”,1871年12月组建了一个学制调查研究所,长谷川太等十人依据法国教育制度起草“学制”,同时参照英、荷兰、德、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这些也为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是在明治维新政策的指导下,以日本初等教育的悠久历史为基础,与西方文明交流为手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模仿欧美的探索期(1872~1886年)

(一)《学制净令时期

1872年《学制》的颁布标志着近代日本小学的确立。负责草拟“学制”的调查研究委员会中,多数人是当时著名的洋学家,也吸收了两名国学、汉学家。《学制》主要以法国的教育制度为依据,同时参照了英国、美国、德国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

《学制》颁布了小学教育的目的是“能使每一个国民得以发迹致富,即出人头地、富贵荣华的基础是学问”。此教育目的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着眼于国民皆学。《学制》规定的小学教学科目有:拼音、习字、单词、会话、读书、修身、写读、文法、算术、养生法、地学大意、理学大意、体育、唱歌。“这些教学科目与《理事功程》收录的《合众国教育略记》中的麻萨诸塞州公立学校教学科目项类似。”本时期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美国,加入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内容。但是这些新内容一般是照抄国外,例如修身科在日本传统的教学科目中并不存在,是模仿《法国学制》而移植到《学制》中的,“明治初期的教育界对于何为修身科,以及修身科与其他教科的异同全然不知。《学制》令时期小学教育内容严重脱离日本实际,教育内容繁多,也显得过于高深,超出了儿童的接受能力。

(二)《教育令》时期

由于《学制》的教育规定超前,不适合当时国情等诸多原因,随之《教育令》代替了《学制>>。《教育令》受美国教育制度的影响比较大,更进一步倾向西方化,民主、自由主义加强,但由于入学率等各方面的退步和中央集权的反对,于是日本政府两次修改《教育令》,逐渐强调国家干涉教育,否定人民参与教育行政管理权。

《教育令》中,小学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个人能力的培养,照抄美国的自由、民主,但“改正教育令”中,小学逐渐强调国家干涉、控制,有培养尊王爱国的臣民为目的的趋势,《教育令》自由度和灵活性强,力图精简教学内容。限定读书、写字、算术、地理、历史、修身六科为必修科,其它唱歌、物理、博物等可以任意设置,因地因校制宜。但在这样自由的政令下,日本小学入学率西线下降。《教育令》中小学教育内容的自由极端完全是模仿国外,仅就1877年小学教科书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为翻译教科书,当时小学所使用的是“神为天之主宰,人为万物之灵”的直译修身教科书,不顾日本本国国情,因此很快被修改,两次颁布“改正教育令”,强调国家干涉教育,否定人民参与教育行政管理权,把修身科由各科的末位改为各科之首,历史科则强调尊王爱国的志气。“改正教育令”中的教育内容折射出一种过渡――由模仿欧美到折衷借鉴欧美。

三、折衷借鉴欧美的融合期(1886~1890年)

日本在不断探索适合本国的小学教育制度过程中,逐渐消化西方教育与融合江户后期教育遗产,19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已具备了确立国民教育制度的条件,紧接着受到德国的国家主义思想的影响,文部大臣森有礼依据本国国情,拟定《小学校令》。“《小学校令》为《教育令》期的小学教育的混乱打上了中止符,虽然《小学校令》后来又经过几次变革,但它长期成为日本小学教育制度的骨干存续下来,他所确定的日本人应具备的知识和品德等,成为此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日本小学教育的基础。”日本小学的教育内容终于经过中西融合走上了本土化的道路。

《小学校令》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注意儿童的身体发育和道德教育,并传授国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及生活中所应具备的普通技能。这时国家的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教育目标就由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变为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寻常小学设修身、读书、作文、习字、算术、体操,另外还有根据各地情况而设的任意科目等,高等小学在上述科目之外还增加了地理、历史、理科(博物、物理、化学、生理)等任意科目,英语、农业、手工、商业等实业科目。此时期修身科教材中的“《小学道德论》并非对西洋道德的囫囵吞枣和生吞活剥,而是排除了与日本国民道德不相容的基督教道德而作为纯粹的哲学道德加以摄取”。这表明了日本在学习

欧美的过程中逐渐考虑到了本国国情,进行批判的摄取。《修身儿训》和《小学修身训》所引的资料出处也不再是以前西洋道德的简单的翻译,而是将其与日本传统的道德灵魂相融合,在教学中突出忠君爱国的道德教育,引入兵式体操,重视学校仪式、唱国歌。日本对修身科改革的同时减少了基本科目,增加农、工、商实业科目,更加注重实用性。总之,此时期日本改正了《学制》令时期小学课程繁多、高深的弊端,也修改了《教育令》时期过于自由、灵活、模仿欧美的课程设置,逐渐综合了国家的强制性和各地情况的差异性,同时借鉴欧美注重实用性等特点,设置了更加合理的课程。

四、国家主义教育体制下的发展期(1890~1926年)

此时期,一方面,日本产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制度也逐渐形成,并且日本在一战中发了战争财,也促进了教育的空前发展;另一方面,日本受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国内爆发了米骚动,自由民主运动空前高涨,这些也确实是对日本天皇至上观念的一个打击,虽然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的确立,但这一时期军国主义以渗透方式为主,经常受到自由民主运动的抵制,同时1890年修改的《小学校令》意图把地方自治体的事务转向由国家委任给地方事务,国家主义教育体制逐渐确立。在自由民主运动与国家主义两个矛盾体促成了日本小学教育的多样性,教育内容不断拓展,更加灵活,随着国家主义的加强,盲目的忠君和狭隘的爱国思想渗透其中。

在此发展期国家主义逐渐加强,进行道德教育、国民教育的目标没有改变,1900年《小学校令》的修改把读书、作文、习字并为“国语”,减少教学科目,强调儿童身心发展阶段,这些主要是受到当时爱伦。凯和蒙台梭利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野口援太郎创办的儿童村是典型的自由主义教育的小学校,儿童通过与教师谈话获得知识。但这只是国家主义总体目标下的小插曲,这之后国家主义逐渐加强,1907年由于国家发展的需要,逐渐拓宽教育内容,加强实业科目学习,寻常小学更强调国民共同的基础课程,高等小学更强调具有与国民生活实际有关的教育内容,1919年对《小学校令》的修改中,把寻常、高等小学中的“日本历史和地理”分为“日本历史”和“地理”,并增加了学时,1926年与1919年的教育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提高了任意科目的实用性。尤其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理科等教科书汇集了当时先进的教育思想,参考各国教科书制成,具有很高水平。总体课程设置上逐渐趋向完善,但也受军国主义的影响,盲目忠君爱国的思想渗透其中。

五、军国主义教育体制下的倒退期(1926~1945年)

1926年皇太子裕仁继承皇位,实行军国主义法西斯政策,日本政府对中小学教员的工会运动和无产阶级教育运动等进行严厉监督和镇压。据统计,“从1926年到1933年发生的事件达210件,牵涉的人达926人。其中小学教员为798人,被逮捕者为855人。此时期是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势力猖獗和逐渐走上崩溃的时期,日本暴露了军国主义的反动本质。1941年的《国民学校令》中小学改称为国民学校,军国主义教育体制最终形成。

1941年的《国民学校令》教育目的变成培养造就“皇运扶翼”的皇国民,以培养国民的基本素质为主。《国民学校令》规定教学科目为国民科(修身、国语、国史、地理)、数理科(数学和理科)、体育课(体操和武道)、艺术课(音乐、习字、图画、手工等)等四科,在初等科,女生增设裁缝课。实业科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和水产等,高等科还增设了外国语、实业科和其他必要学科。此时期课程变化比较大,增设了武道课,所有教科书都增加了军事和日本精神的内容,军国主义暴露无疑,同时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更加注重自然学科和实业学科的教授。注重道德、美术陶冶情操,以坚守皇国使命。

这一时期日本在取舍本国传统文化上的失误走到了极端,致使小学教育内容中的国民科充斥着盲目忠君爱国的军国主义思想,体育课的军国主义目的更加明显。伴随着二战的爆发,日本学校教育瘫痪。

六、对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演变的思考

日本小学教育的近代化是由学校的近代化来完成,而学校近代化的第一步主要以教育课程为中心,研究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演变,有利于我们了解日本小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近代化过程,更有利于我们反思我国初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利弊得失。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启示。

(一)制定正确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日本在近代逐渐走上了极端保守甚至于危险的民族主义,这些都反映在日本小学教育内容之中,比如,增加武道课,灌输盲目的“忠君爱国”的思想。民族主义极端膨胀的结果积聚起了对外侵略的巨大能量,也最终导致近百年来人们为之奋斗的现代化成果沦丧在炮火中,所以教育目标这一大方向上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贯彻,决定着整个教育体制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命运。

(二)充分考虑本国国情

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制定由开始简单模仿欧美课程,比如,机械翻译外国的教科书,再到后来逐渐考虑到本国国情。融合自己民族传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基于以上所述,我国小学教育内容也需去除小学教育课程内容的繁琐、艰深,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在借鉴国外优秀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我国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同时。我国的小学教育内容应在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还需与国外先进的教育内容相融合。

(三)注重实用科目和普通科目相结合

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中充斥着实用科目,这与当时欧美的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有关。当时初等综合技术教育是指小学的手工科、实业科和实业补习学校、乙种实业学校等。例如,在初等科,女生增设裁缝课。实业科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和水产等。相比之下,以前我国小学教育内容则更倾向于普通科目,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脱离生活实践。所以实用科目和普通科目都应得到我们的重视,不能偏废其一,两种科目应更好的渗透和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重视科技知识和人文素养一起抓

日本近代小学教育内容的制定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输入,学习西方大办教育来摄取和消化西方先进科技文化成果。即使在军国主义占主要地位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对内加强军事警察统治和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极力攫取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因此,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始终未能取代和消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教育,注重科技知识教育。至今仍是现代日本坚持的一个重要历史传统,但是日本在国家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同时,整个国家的现代性精神反而倒退,最后造成了日本现代性的断层,我国也应该注意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精神文明决不能忽视。

(五)逐渐走向多样性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连续性,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逐渐走向多样化。从纵向上来说,这为现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横向上来看,也为近代日本中等、高等教育打下了扎实的根基,例如,1886年的《中学校令》将中学分为五年制的初等中学和两年制的高等中学,后者属大学预科性质,这样制定的原因之一是小学教育内容刚刚稳固,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实施的效果,要发展中学必须承接小学教育,所以到19世纪末,随着日本的小学教育内容多样化,中等、高等教育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且有深入化的趋势。基于这些,我国小学教育内容也不能走单一化的老路,应趋向多元化,为中等、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基础,逐渐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篇8

(一)美国社会科的总体设计。社会科是一门提高学生公民素质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整合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历史、法律、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神学和社会学,以及一些来自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的适当内容,为学生提供相互联系而又系统的学习机会。社会科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年轻人发展他们的能力,使得他们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上,作为一个存在着多元文化差异的国家的公民,能够为公众的利益,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美国社会科的横向设计。从横向上来说,美国社会科有三个基本目标:公民教育、历史与社会科学教育、反思与问题解决教育”。根据美国社会科的课程标准,具体来说,公民教育主要是为了“鼓励年轻人接受美国核心的价值观,使年轻人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历史与社会科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在公民教育的前提下给学生介绍更多的坚实知识、有效的方法和理性地作出抉择的能力”。反思与问题解决教育则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民主社会成为很好的思考者”。这三个基本目标看似杂乱无章,仔细揣摩却不难发现,其中确是有递进关系的:先认同主流价值观——达到身份认同后——习得知识与培养能力——参与生活——学会反思。

(三)美国社会科的纵向设计。从纵向上来讲,美国社会科也有其三维目标,三个目标的维度也就是知识、技能、价值观。具体来说,公民教育的知识主要介绍了《宪法》、《权利法案》和地方、州、联邦各个层次所实行的行政程序;技能主要阐述了理性决策的过程、谈判与妥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高效地合作;价值观主要指明了与民主决策相关的价值观以及那些共同支撑地方、州和联邦政府运转的价值观等等。

二、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内容组织

美国社会科的内容组织涵盖十大主题,主题之间具有阶段性和递进性。其内容安排上主要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的,宏观是微观的骨架,而微观是宏观的血肉,二者分列整齐,相得益彰。透过社会科政治学内容的设计来看,其内容设计不仅逻辑性强,且极富可操作性。

(一)美国社会科的十大主题。《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提出必须渗透在幼儿园至十二年级社会科教学中的十条主线:①文化;②时间、连续性和变化;③人、场所、环境;④个体发展与认同;⑤个体、群体和公共机构;⑥权力、权力机构和统治;⑦生产、分配和消费;⑧科学、技术和社会;⑨全球间的联系;⑩公民的观念和实践。由于这些主题要在各年级段得到不同水平的综合实施,这就保证了学习内容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同时又分出了阶段性。

(二)美国社会科的内容安排。就其政治学内容的安排来看,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微观政治”的方式,主要关注政治系统中的个体。它围绕两个主题展开:(1)个体的角色,即个体公民如何影响政治系统;(2)态度和信仰,即个体公民的态度和信仰及其如何形成。第二类为“宏观政治”的方式,主要关注政治系统的全面运行。它围绕三个主题展开:(l)政府和行政程序;(2)政治系统的比较;(3)政治理论。这样的设计已极具模块化,微观政治是宏观政治的血肉,而宏观政治是微观政治的骨架,将这种模块按照学段进行教材编排就显得顺理成章。

(三)美国社会科中的政治学内容安排。美国社会科包含的政治学内容有以下十个方面:①公民,主要涉及公民的理想、权利和责任、作用、行为、品德等内容。②民主,主要涉及民主的价值、准则、运作等内容。③政府,主要涉及政府的性质、职能、权力、责任、限制、组织、运作等内容。④国际政治,主要涉及国家关系、制度比较、战争与和平等内容。⑤合作,主要涉及交往、合作、团体归属、解决分歧与冲突等内容。⑥国家,主要涉及祖国、国家概念、社会制度等内容。⑦革命、英雄等内容。⑧社会问题和政策。⑨技术的作用。⑩政治理论的。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公民是政治学内容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社会科把公民置于社会的话语系统进行阐释,并把社会的规章施加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上。公民对其身份有了基本认同后,其应知晓每个社会都会建立一套权力机构来进行决策,并且社会成员也应该学会民主的运作方式,因为良好的民主运作方式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政治系统,从而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社会成员还需要知道,所有的政府都要得到被统治者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这个政府最终会被。

三、美国社会科给我国思想政治课带来的启示

我国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是,“使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比美国社会科的三个基本目标,我国思政课的课程标准有以下特点。

(一)我国的课程标准设计较为笼统。课程标准设计虽然也是从知识,能力,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写的,但是其没有将目标进行分类探讨,则很难寻找其内在逻辑关系。比如,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的确需要主流价值观的指引,如果过多地强调主流价值观,则会导致课程设计缺乏基本的逻辑性。事实上,学生除了需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外,也需要习得各类社会科学的基本常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二)我国课程标准设计的目标指向不明确。美国的课标形成了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框架体系,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设计。而我国的课程标准却很难看出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框架体系,似有非有,若隐若现。我国的课程标准也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如在分类目标中谈到的知识目标是: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技能目标是: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价值观目标是: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与美国社会科相比,我国的三维目标虽然整齐有序,但三者的逻辑关系并不是非常清楚。

(三)我国的思想政治课内容的基本要素较为零散。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编排的内容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从表面上来看,我国的政治课编排的比较有序,富有层次感。但是在每一本书的具体的内容组织方面却很难看出其设计层次,教材的设计,知识的梳理,往往比较散乱,不成体系。再加上政治教材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客观上造成了政治教材的内容得不到梳理和组织。实际上,如果将政治生活中的基本要素罗列出来,然后将这些基本要素按照有序的方式进行重新构建内容组织,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长此以往,就可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了。

上一篇:法学专业和法律专业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