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5:28:41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第1篇

申论作文本质上是一篇既定的议论文,所以具备议论文的一般属性,其总体结构模式为“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若胶柱鼓瑟的以此为原则,将申论作文不加变通地设计成“三段式”,其结果大多只会是一篇相当糟糕的“八股文”。“三段论”只是一个总体的结构框架,考生必须结合公共权力运作过程的基本原理,根据不同的主题和行文要求,对这一结构进行灵活的变化,敷衍铺陈,设计出更加详细精当的文章结构。

由于结构往往跟文体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从文体差异角度来讨论申论作文的结构设计。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和文章结构的差异,通常可以细分为三大类型:策论文、政论文和评论文。

一、策论文的结构设计

所谓策论文,指的是针对某一问题或事件,提出对策措施的一种文体。其结构设计的大致思路是:首先是结合所给定资料,概括存在问题,探究深藏于表象背后的因果逻辑,指出问题的危害性及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随后是文章主体部分,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思路或具体的实施策略。简言之,针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策论文侧重于回答“怎么办”。

策论文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常见的文体,特别是在省、市一级公考中,策论文更具普适性,以此测查考生面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具备相应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例如2010年××省考题“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市的考题“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为主题”、××市的考题“以‘中国应如何创造未来的人口红利’为话题”等都是典型的策论文考题;2010年的国考题“以‘海洋的保护与开发’为题”和2013年的国考题“以‘岁月失语,唯石能言’为题”、2014年××省的考题“以‘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为题”谈污染治理问题等,策论文都是最佳选择。

为进一步了解策论文的结构设计,不妨以2010年××省公考题为例:“农民能否持续增收,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请联系给定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从题干看,本题的重点落在“农民能否持续增收”上,因此如何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是文章的主体。同时,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意义亦不可不谈,因为这是推动农民增收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与之相应的,目前农民持续增收存在哪些障碍,则是制定农民增收政策的现实依据。至此,文章所涵盖的三大部分内容已经确定,其主次详略也已安排好,只要对之进行适当的排列组合,理清其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形成一篇策论文了。试看下面一篇范文:

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十三亿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对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然而,由于长期的基础薄弱、投入与管理环节不到位、农产品价格涨幅偏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民收入增长慢,农业发展仍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农民抗市场风险能力弱。这种不利状况亟待改变。

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民增收与否,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走向。各级政府应该持续深入研究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以及解决的对策,并将之落到实处。其中,农民增收问题又是重中之重,该问题若是解决不好,国家的发展就会成为一纸空谈。

要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真考虑:

一是加大投入。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经费的投入,完善水利、电力、道路、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服务、管理功能,应对自然灾害、人口增长,文化需要等带来的挑战。

二是加快政策制定和完善。合理的制定农民工就业、务工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回乡创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吸引农民工回家乡建设,合理引导人才流动,为农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保、医疗合作等农村养老服务机制,使农民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使社会主义福利保障体系优越性在农村得到彰显。

三是加强培训、建立培训基础,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实用技能,如养殖技术,电脑操作等,引导农民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家致富。

四是加大土地利用率。政府合理引导农民对土地依赖的心理,鼓励其大胆盘活土地资源,在保证土地不抛荒的情况下,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增加收入。

五是要在保持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平衡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让农民收入来得更直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农业这条国民经济的脉搏有力地跳动起来,既符合农民的心愿,也符合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可以说,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只有将之切实解决了,才能有利于中国经济、科学高速、平稳、健康发展整体规划的实现。

本文通过第一段来简单介绍背景,同时引出话题;第二段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第三段阐发了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指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为随后将要提出的对策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持;随后,文章进入主体部分,分别从资金、制度、培训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文末进行总结,并对主题进行适当提升,分寸感把握适度。不难看出,本文大体依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作者对之进行了较为灵活的变通,依据公共权力运行过程基本原理,将三段扩展到了十段。虽然是由简入繁,但因作者理清了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注意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语言通畅,在“结构完整”的同时也做到了“条理清楚”,且在主题的挖掘和提升方面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因此可算是一篇上佳的策论文。

二、政论文的结构设计

政论文指分析某一问题(事件)具有何种价值,或者解决某一问题具有何种意义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其结构设计的大致思路为:立足政治高度,从具体问题、事件的表象中探究其本质,追根溯源,剖析其前因后果,阐明其重要价值或意义,或强调解决某一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简言之,面对某一问题或事件,政论文的核心任务是回答“怎么样”,阐释某种价值理念的“正当性”,完成“政治游说”。从历年考题看,政论文也是常见文体,如2011年国考题“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2011年全国多省市联考题“以‘家底’为题”、2013年的国考题“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地市级)、2014年国考题“以‘米兰・昆德拉的慢生活’为话题”、2014年全国联考题“以‘价值输出’为话题”等都可以写成政论文。一般而言,相对策论文,政论文对考生的理论功底以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2010年上半年××省公考题为:请围绕“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写一篇议论文。根据给定资料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国民健康工作的推进并非与之同步,状况堪忧。特别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甚至以牺牲国民健康的方式换取经济增长,即所谓“带血的GDP”。据资料获悉的背景知识,再结合题干要求,可知本题的重点是要诠释国民健康对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及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以此唤醒国人的健康意识。试看范文:

健康是一笔宝贵财富

“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是国民的一大理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国民健康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污染造成的生存环境恶化、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的巨大工作压力、体育设施的严重不足造成缺乏锻炼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国民健康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情况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将会对我国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国民健康状况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应将之视为一笔宝贵财富加以好好珍惜。

国民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的大问题。国家强盛归根结底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努力才能达成,其中,人才无疑是最为基本的要素。而人才除了有专业技能之外,还需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作为基本保障。因此,国家对国民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不仅是民生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高屋建瓴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此外,国民健康状况与否还直接影响到国家形象,只有树立健康的国民形象,才能成为真正强盛的国家。

国民健康是关系社会和谐的大问题。单纯的经济发展,不一定能带来社会和谐,只有重视民生健康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利于社会和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不重视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国民健康的方式换取经济增长,形成“带血的GDP”,给当地民众健康带来损害,引起民众不满,甚至引起,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大环境的和谐。因此,建设和谐社会,不可不重视国民健康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协调。

国民健康是关系人民幸福的大问题。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民幸福。幸福无疑需要身心健康作为基本保障,否则幸福就无从谈起。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国民亚健康、缺乏锻炼等状况依然比较严重,甚至由此“因病致贫”现象也屡见不鲜,从而直接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因此,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必须重视国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促进国民健康,既需要政府扶持引导,也需要个人重视和参与。只有实行多管齐下,综合管理,才能推动国民健康事业的稳步发展。

总之,国民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是一笔宝贵财富,应引起政府包括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只有增强国民健康,才能实现国家未来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范文首段引出话题,同时简单指出目前国民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随后,在主体部分重点分析、论证了国民健康之于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意义;接着从政府角度简单讨论增进国民健康的大致思路;结尾点题,并进一步提升、强调本题立意。文章总体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逻辑严密,有一定理论深度,可算一篇不错的政论文。

三、评论文的结构设计

评论文是侧重于对某一观点或问题发表评论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其结构设计的大致思路为:通常情况下,先简介既有的某种思路或问题,然后将之作为“靶位”,发表评论和意见,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有时还会针对某些思路附带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因此,相对前两种文体,评论文主要侧重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要点是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思考、分析问题,并且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式来评析“靶位”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文章结构特别强调上下文之间的逻辑连接,讲究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从历年考题看,相对而言,评论文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其中2005年国考题“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2006年××省考题“以‘效率与公平’为话题”、2009年××省考题“以‘产品免检制度存废’为话题”可为代表。试以2006年××省公考题范文为例:

鱼与熊掌真的不可兼得吗?

――从公平与效率问题想到的

我国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趋严峻,比如城乡、区域差距,医疗、卫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日益暴露在社会大众面前。特别是随着GDP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更使得公平与效率问题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他们是一对矛盾体――讲求公平就无效率可言,讲效率就得牺牲公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不公平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实践证明,牺牲公平不仅不能产生理想的效率,反而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这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其实,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它们既有相互矛盾对立的一面,但同时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保障,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没有公平就难有效率,即便出现了一时的“高效率”,那也是短暂的、靠不住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应该且能够得到最佳结合。以牺牲公平换来“高效率”,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也很难长久维持。我们应该着力经营怎样把效率与公平结合得更好,而不是纠缠于两者之间如何取舍。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要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提高效率,又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既保障效率又保证公平的最优结合点,从而使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保证公平,而保证公平又有助于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就业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其次,改革税制,加大税收调节的力度;再次,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最后,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及民主政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弱势群体提供利益表达机制。

古人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公平与效率可以兼得,其关键就在于制度创新和操作技艺。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公平与效率兼得的良性循环机制,来推进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本文采自网络,作者佚名,笔者对原文作了修改)

作者首段先介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以此引出效率和公平的话题;紧接着,引出当前人们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既有观念,将之树为“靶位”;随后,对“靶位”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并且亮出己方观点――效率和公平可以和谐统一;其后进一步论证如何解决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几条措施;末段以名言起句来收束全文。总体而言,本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清晰,论证有理有据,一气呵成,是一篇典型的优秀评论文。

上述可见,在申论作文中,立意角度不同,文体选择不同,作为形式部分的结构设计自然不同。结构设计的总体要求是“丰满无缺”、“言之有序”,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若在实际写作中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的原则和模式,合理安排好观点和资料之间的衔接,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那么就算迈出了征服申论作文的重要一步。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北宋 古代公文 繁荣 原因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北宋是一个历史的转型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政治家不断涌现的时代,也是政坛万象更新的时代。而从文学史角度来看,北宋文坛更是群星璀璨。这一切造就了一个公文极其繁荣的时代。

北宋出现了坡、王安石、欧阳修等一大批文学功底深厚的政治家,也出现了一大批政论文(亦即公文)佳作,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答司马谏议书》,这些使北宋与先秦一起成为历史上两个公文最繁盛的时期。

一般来说,古代公文是指古代谈论政事的奏、议、书信等,在北宋来看,还包括大臣之间讨论政事的文章。北宋之所以是公文的一个繁盛期,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包括其独特的政治制度的影响、独特的广开言路政策和士大夫精神、科举制度的影响、党争现象与公文创作的互动和文学流派传承变化上的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和党争。

一、政治制度

北宋公文之所以繁荣,政治制度的变化是基础。

北宋建立之前,是两百余年的封建割据时期。从唐王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纷争不断,朝代更迭很快,长期战乱,军阀混战,地方藩镇势力与中央对抗,因而宋太祖以武臣的身份夺得后周政权,建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来巩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首先是收回兵权,整顿军队,并把三帅的统兵权与枢密院的调兵权分开,加强对禁军的控制。其次是对行政机构及其权限进行调整,实行政事堂(中书院)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的“二府制”,以及新设机构与省、部、寺、监等旧机构并存的行政体系。在地方政权的设置上,分州县两级,由知州和通判共掌。最后是制钱谷,把地方的财政大权收归中央。这三项改革成功地结束了五方方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使百姓消除了常年战乱之苦,也使武将权力旁落,文官受到重用。宋太祖宣称:“五方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有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宋史记事本末》卷二《收兵权》)《宋史・文苑传》也说:“太祖革命,首用文臣,而夺武将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文臣替代武将主持大政,甚至大量文职军权,遂成常制。宋太祖乃“以士大夫治天下”,实施文官政治,这些都从根本上重文抑武,使尚文成为当时的价值取向,大量文人做官,使文人文风盛极一时。当然,庞大的官僚机构,众多文人出身的官员也成为北宋公文繁荣的基础。

另外,这三项改革也直接导致北宋以后的积贫积弱,国家防务空虚,官僚机构庞大,造成财政困难,败于外番之手,变乱频生也必然导致奏议等公文文章的增多。

因此,宋太祖在政治制度上的改革和“以士大夫治天下”的治国之策,是造成北宋公文繁荣的根本原因。

二、科举制度

北宋公文之所以繁荣,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科举制的变化。正是这一制度造就了一大批善于公文写作、讲究策论的人才队伍。科举制可以讲是人才基础。

北宋的科举制罢“公荐”之制,确立殿试制度,并推广“别头试”、“锁院”和糊名誊录等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最大的改革还是在于考试内容的变更和取士门槛的降低。

宋代的科举考试科目贡科常举的主要有进士、诸科、武举、童子举等,其中,进士科是宋代科举考试的主体。进士科的主要内容有诗、赋、论、策、贴经、墨义等。其中贴经主要考《论语》,属于填空式考法;墨义是默写全文,包括经书原文和注疏。以上两项主要考查个人记诵经书的情况,考官并不把它们作为考较标准。诗赋是唐代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它主要测试文辞,非聪明博学难成佳作。策论则是一种政论性很强的综合性考试,考题从经史或时务中出,多提问一些与治理国家有关的内容,考生必须对所提问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结合现实,旁征博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考试方式既能考出举人的文辞是否通畅,也可以从中发现文人对经济、历史及时事的认识水平,即“试之论,以观其所以是非于古之人;试之策,以观其所以措置于今之世”。(《苏轼文集》卷49《谢梅龙图书》)

宋初,受唐代重视诗赋风气的影响,进士考试主要取决于诗赋。真宗咸平年间,省试增考策论,而考试顺序为:先诗赋,后策论,且实行“逐场去留法”,即诗赋成绩过关,方可试策论。“但以诗赋进退,不考文论”(《长编》卷68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在有识之人的呼吁下,要求皇帝“参考策论,以定优劣”。庆历三年,知谏院欧阳修上《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提出分三场考试,首场试策,次场试论,终场试诗赋。次年,宋廷颁布了由欧阳修执笔确定的《详定贡举条例》,考试分三场,第一场,试策三道;第二场,试论一首;第三场,考诗赋各一首。

这种先策论后诗赋的考试方法是科举考试考评内容的重大改革。策论摆在首要位置,这是宋儒由声律之学向义理之学转变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宋代学风的转变。“先策论,则辨理者得尽其说也;简程式,则闳博者颇见其才”。(《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30《贡院定夺科场不同诗赋状》)由此,重策论轻诗赋成为时代的共识。欧阳修说:“国家自兴建学校以来(指庆历新学),天下学者日盛,务通经术,多作古文。其辞艺可称,履行修饬者,不可胜数。”(《欧阳修全集》奏议集)苏轼也说:“国家自天圣中,诏天下以经术,古文为事,自是,博学之君子,莫不群进于有司。”(《苏轼文集》卷七《修废官举逸民》)

通经术、能议论成为一代士风,也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有苏轼、苏辙等古文大家。宋政府培养了大批通经致用的文学家兼政治家,由科举而官,成为当时人们的价值趋向。能议论、擅写公文成为文人追求的目标。

宋朝在政策上不同于其他朝代的一条就是广开才路。隋唐科举取士,曾经选拔了一批庶族寒门子弟,打破了六朝门阀用人制度,但是,当时科举之路不广,取士人数不多,从唐初唐末,文人学者仕途并未完全解决,“怀才不遇”始终是唐代诗文创作的一个主题。而宋代不然,宋代开科取士,比隋唐有大发展,其取人之多,超过唐人几倍,而且宋朝制禄之厚也非唐时可比。据统计,北宋开科六十九次,共取进士一万九千一百四十七人,诸科一万五千零十六人,两科合计三万四千一百六十三人(《论北宋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历史作用》何忠礼)。北宋还有恩科之制,“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六举,年六十,尝经殿试,进士三举,诸科五举及尝预先朝御试,虽试文不合格。毋辄黜,皆以名闻”。允许他们参加殿试,别作一甲奏名。庆历年间石介撰《庆历圣德颂序》有云:“上视汉魏隋唐五代,凡千五百年,期间非无神圣之主、盛名之时,未有如此选人之精、得人之多、进人之速、用人之当?实为希阔殊尤,旷绝盛事。”因此,宋人文人极少“怀才不遇”之作。仕途比前代广阔,产生了大量文人从政的现象。仕途无忧,自然关注时事,勤于论争,优秀的公文也就层出不穷。

三、广开言路与士大夫精神

唐初统治者惩于隋世之亡,曾经广开言路。宋代继承了唐代这一传统,而且宋初言路比唐时更广,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曾立有“诫碑”其别讲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而且告戒后代“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宋稗类抄》卷一)。作为封建帝王,居然立此不杀之诫,这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尚属仅见。

统治者大开言路,文人学者好发议论也就蔚然成风,论政、论兵、讲学、鸣道,成了一代文章的主要内容。作品中议论之多,超过战国以来的任何朝代。

议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言事论政,这是从宋初开始的,到了庆历、熙宁朝政改革期间,论政之文大有发展,几乎人人言事论政,议论文章压倒一切。

另外,宋代士人身份与唐代不同,唐代或以诗名,或以文名,很少兼擅经学史学的作者,宋代大都是集官僚、文士、学者为一身的复合性人才,政治家、文学家、经术家三位一体,是宋代“士大夫之学”的有机构成。宋代士人以“经世之学”作用于参政姿态,也就会“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宋代“士大夫之学”还表现在士人好读书和“走万里路”上。读书,读史书,读经学之书成为文人的风尚。勤学好读成为一代风尚,研究与辩论也就使言事论政的文牍更多。“走万里路”的精神使宋代文人更实际,更注重比较与论争。

此外,宋政府采用台谏制度,“台官”、“谏官”事权相混,合成一势,成为人主之耳目,并享有“风闻言事”、无须查实的特权,台谏势力和制度空前加强。在维护君主集权的过程中,台谏官因其独特的身份和权利较其他官僚更勤于言身,勇于言身,典型体现了宋人好议论的作风。

这些宋文人的特质和特殊政策,使宋代文人好议论,勤于论政、撰文。语切时蔽,不为空谈,从而造成了公文繁荣的局面。

四、北宋党争与文学创作尤其是公文创作的互动

北宋党争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人士大夫以具体的文学创作参与党争,更体现在创作主体与党争的相互关系上。其中熙丰党争是代表。

在党派意识下的政见之争,是熙丰新旧党争的性质所在。这种性质使文人士大夫激发了“志在当世”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欧阳修在庆历五年所作的《镇阳读书》中写道:“平生事笔砚,自可娱文章。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士大夫好恶纷然。”就是因政见不同而引起的论争。而综观熙丰文人士大夫参与论争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二:一是以文论事,二是托诗反讽。从而使诗文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有时甚至成了参与政争的重要手段与方式。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就是王安石给司马光的复信,文章就司马光所提出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和招怒五个问题,逐一加以扼要驳斥,最后以洗练的语言揭示自己与司马光“所操之术多异”的根本区别所在,这就是借文论争的一例。因而,从文体上来看,熙丰新旧两党在论争时事政治中,运用最多的莫过于奏议之属,因为奏议本身具有应用功能,议论时事,陈述己见,为其长处,而运用书信、序、论诸体也不胜枚举,即使论史,不少也具有政争功能。在元佑党争时期,元佑党人的捐身报国、舍我其谁的参与意识也是通过散文创作主要是奏议的形式表现,数量很多。以《苏轼文集》统计,奏议有一百七十五篇,《栾城集》中直接议论时事的书状共一百五十一篇。因此,北宋党争与文学创作尤其是公文创作的互动是很重要的。

五、北宋古文运动对公文的影响和一批公文大家的涌现

北宋古文运动对公文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汪藻在《苏魏公集序》中曾说过:“宋兴百余年,文章之变屡也,杨文公倡于前,欧阳文忠继之于后,至元丰、元佑间,斯文几于古而无遗恨也。盖吾宋极盛之时也。于是丞相魏国苏公出焉。”在宋初,还是承袭唐代的声律之体,骈文、时文居多。刘曛在《答友人论时文书》中说:“盖宋朝束缚天下英俊,使归于一途。非工于时文无以发身而行志。虽有明智之才,雄杰之士,亦必折抑而局于此。”欧阳修也在《记旧本韩文后》中说:“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曾有道韩文者。”以柳开为首的几个作者,开始力诋时文而倡古文。《宋史・尹洙传》说:“自唐宋五代,文体俾弱,至宋初,柳开始为古文。”一以“偶俪工巧为上”,一以“断散拙鄙为高”,这是宋初文章的两个趋势。庆历新政前后,随着朝政改革,文章变化不小,作者辈出。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范文度模兰亭序》云:“自唐末兵戎之乱,儒学文章,扫地以尽。圣宋兴,百余年间,雄文硕学之士,相继不绝,文章之盛,遂追三代之隆。”古文运动的中心作者是欧阳修。欧阳修在政治思想上是和范仲淹一致的,他在学术见解上也是开拓领先的,他于经、史、哲都有创见,文章更为当时之冠,对于一代文章的发展变化影响至大。《宋史・文苑传序》说:“国初,杨亿、刘筠尤袭唐律之体,柳开、穆修志欲复古而力不逮,庐陵欧阳修出,以古文倡,临川王安石,眉山苏轼,南丰曾巩,起而和之,宋文日趋古也。”这也特别强调了欧阳修对于一代文章的影响。欧阳修在庆历朝政改革前后,言事论政,是是非非,曾为一代表率。宋代文风一变,始于欧阳修,一方面是他写出了“众所莫及”的文章,可谓模范,另一方面是他选拔、成就了大批人才。

六、结论

由上可见,北宋公文出现文人辈出、优秀公文层出不穷的局面,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北宋朝政的独特的内因和历史流承的原因。宋朝独特的政治制度的影响,重文抑武的治国政策、独特的广开言路政策和独有的“士大夫精神”、科举制度变化造成的人才基础和文风的变化、党争现象与公文创作的互动和文学流派传承变化上的影响以及文人政治家的示范作用,都直接导致了北宋公文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

[3]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

[4]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

[5]中州出版社编.宋史论集.

[6]宋史・文苑传.

[7]苏轼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两汉时期 中央政府 贵州 民族政策 文献

民族政策是中央政府为处理民族关系而制定的方针,它对于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两汉时期是我国民族政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贵州的民族政策是两汉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央政府处理与贵州民族地区的关系至关重要,对于今天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由于地缘因素,贵州历史上留下许多“空白处”,古代文献中有关贵州历史的记载少之又少,因此,相对其他地区,专门论及贵州的专著、论文较为缺乏,特别是专题研讨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民族政策的成果更为稀少。本文仅就所能查阅到的相关论述作一综述,旨在为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两汉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研究概况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的经营。目前学界所关注的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的经营主要包括政治上的建制、经济上的开发和文化上的影响三个方面。

首先,关于政治上的建制。《贵州通史》(贵州通史编委会,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指出,西汉初年,即从汉高祖至汉景帝这七十余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所以在政治上基本无所作为。政治上的大规模建制始于汉武帝。公元前135年至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唐蒙入使夜郎、修“南夷道”,之后汉政府在贵州先后设立键为、二郡,贵州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统一的行政建制。西汉成帝时,夜郎王反叛被灭,从此夜郎地区直接纳入郡县制体制。王莽时期,改郡为同亭郡,东汉建立后仍恢复原郡名,重建在的统治。上述事实,木芹在他的《两汉民族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也做了详细叙述。除此之外,木芹还从汉族的内聚力和少数民族的内向力这一角度论述了中央政府政治建制成功的原因。侯绍庄等著的《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专门叙述了汉武帝时期对“西南夷”的开发和设置,并谈及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贵州建制上的特点,一是郡县的划分以各地原有的民族集团及所属氏族、部落的居住范围,并适当照顾经济区域的原则来划分,二是郡国并存、土流并治。其他如王文光等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尤中的《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对此内容也有涉及。

其次,关于经济上的开发。《贵州通史》以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了汉政府的经济政策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书中指出:汉初,中央政府虽与贵州地区无官方经济往来,但民间经济交流并未断绝。汉武帝时期,随着政治上的建制,中央政府也加大了经济上的开发力度,其主要措施是“募豪民,田南夷”。税收方面异于内地,仅以贡赋的形式向地方王侯象征性地征收少量地方特产,此政策持续到王莽时期,所以这一时期贵州地区虽有反抗中央政府的行为,但原因大都是政治上的压迫和民族歧视所致,而非经济剥削。东汉时期中央政府曾一度企图按内地标准对贵州地区征收赋税,遭到反抗,遂仍沿袭西汉时的政策。《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一书明确指出汉族移民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则从汉族经济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影响,如铁制工具的传入使用、铁矿的开采等角度来谈中央政府对贵州经济上的经营成效。

第三,关于文化上的影响。《中国西南民族史》一书认为,汉武帝时,随着中央政府在贵州政治、经济影响的提高,汉文化已逐渐为“夷”族所接受,其典型代表为舍人和盛览。东汉时期接受汉文化的人逐渐增多,层次也有提高,其典型代表是尹珍。《贵州通史》指出,东汉是贵州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贵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学说也开始传入,出现了一些熟悉儒家经典的人物,代表性人物也是尹珍。而范同寿的《贵州历史笔记》(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则对汉三贤中的舍人和盛览是否真有其人、籍贯是否在贵州提出了质疑。蓝勇《西南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认为两汉时期整个西南地区就是移民文化,移民主要有屯户、官吏、士兵、罪犯、商贾等。

两汉时期的贵州民族政策。分两种方式论述:

第一,整体上论述。胡邵华的《中国南方民族历史文化探索・中国西南民族史概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认为两汉时期在西南地区所实施的一系列政治措施,统称为初郡政策,包括六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其故俗治”的政策,二是对民族首领“厚赐缯帛”,以此拉拢,三是“无赋税”,四是移民屯田,五是选派廉洁官吏,六是帮助各民族发展生产和文化教育。胡邵华在其《浅析汉朝初郡政策的历史作用》一文中再次强调了上述观点。《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提法则不同,它认为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的政策政治上是“羁縻”,经济上是移民垦殖。政治上“羁縻”的实施范围有个从小到大、不断扩大的过程:西汉时实施范围局限于生产相对发达、产生阶级分化的地区,对于生产相对落后的地区还不能有效地统治;而到了东汉,整个贵州甚至西南都已在“羁縻”政策的实施范围内。关于移民垦殖这一经济政策,书中指出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汉移民是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羁縻”的可靠支柱。

第二,分阶段说明。李正周的《两汉时期的“西南夷”民族政策》(《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2期)一文从三个方面,即西汉时期、王莽时期、东汉时期论述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夷的民族政策:西汉时期汉武帝在位时的民族政策,包括厚贿、武力统一、以故俗治、开通道路等;王莽摄政时的收买政策,即位后采取的降低封号的民族歧视政策;东汉时期的以德化为主、辅以武力,具体包括以夷制夷政策、廉吏政策、征收赋税政策、武力讨伐政策等。该文内容翔实,论述全面,但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缺少制定这些民族政策的思想理论依据;其二,某些方面史料说服力不够。孙长忠的《试论汉武帝的“西南夷”民族政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一文着重论述了汉武帝时期的西南民族政策,他明确提出当时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论述内容更加翔实,除开通道路、以故俗治两方面与李正周提法一样外,还论及了派遣和平使者谈判,设置郡县加强管理,实行“无赋税”的经济政策,募民屯垦等内容。关于王莽时期的西南民族政策,汤夺先《试论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一文认为只有一点,即民族歧视,包括降王为侯的贬黜政策和军事打击的强硬政策。陈金凤《汉光武帝民族政策论略》一文分析了光武帝在“柔和”指导思想下,针对不同少数民族实施的不同民族政策,对“西南夷”,光武帝认为它属于中原政权的管辖之下,所以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问题看成是政权内部问题,采用比较稳定的控制措施。陈金凤的另外一篇文章《东汉明帝民族政策论析》(《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认为汉明帝时期的民族政策倾向于同西南加强政治联系。

从其他角度论述贵州在两汉时期的民族政策的文章有:谷口房男的《汉六朝时期的民族官印与民族关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认为现存的汉六朝时期的民族官印是中央政府对南方少数民族实行有效统治的证明,从侧面反映了该时期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张峻的《论秦汉时期的民族迁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8期)则论述了这一时期民族迁徙的状况、特点和意义,而向西南地区的迁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该时期西南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两汉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研究特点

综上分析,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对两汉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的研究有以下特点或者说不足:

相关研究少,对贵州民族政策的专题性研究则更少。对其论述主要散见于对“西南”民族政策的研究中,或是对该时期整个民族政策的研究中。这一特点无论是在讲述开拓经营的事实或在分析具体的民族政策中都有所体现。如专著中的《两汉民族关系史》、《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中国南方民族历史文化探索》,论文中《浅析汉朝初郡政策的历史作用》、《两汉时期的“西南夷”民族政策》、《试论汉武帝的“西南夷”民族政策》、《试论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汉光武帝民族政策论略》等都是将其放在“西南夷”这一大的框架范围内,而鲜有单独就中央政府对“西南夷”民族政策进行论述的。这就使得,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民族政策的研究呈现出分散性的特点,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第4篇

申论一词,取自古代汉语,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申论"一词,肯定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并从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的意思。

二、申论考试的由来

我国的考试制度源远流长,"对策"即是其中之一。"对策"作为一种选拔考试的方法,是西汉初年的产物。汉文帝十五年九月,"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正式颁布了这种选拔办法:诏命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推荐"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让被荐者把自己的意见"著之于篇",加以密封,由皇帝亲自打开,亲自考查他们的见解恰当不恰当,透彻不透彻。如确有辅佐之才,就可被朝廷录用。(见《汉书·晁错传》)由于当时没有纸,被荐者的意见都写在竹简上。送交皇上考查的,都是好几张竹简穿联起来的"简策",所以这种选拔方法又被称为"策试"。

文帝以后,这种方法有所发展,据《汉书》权威注家颜师古说,汉代实行的"策试"有两种方式:一种叫"对策",一种叫"射策"。"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属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人文辞定高下也。"(见《汉书·萧望之传》注)两种方式的区别,一是密封若干问题,抽签作答(射策);一是公开提问,当场应对(对策)。汉代有些大臣是通过"射策"选拔上来的,著名的如倪宽、萧望之等;有的是通过"对策"选拔上来的,名气最大的是董仲舒。而不论射策还是对策,都是被选拔者根据一定的问题,在简策上逐条应对,故"策试"也称"策问"或"对策"。

这类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专列为一种文体,统称"对策"。于是"对策"不仅指一种考试选拔方法,也成为特定文体的名称。这种文体,后代亦称为"策对"、"策论"。作为一种文体,刘勰这样概括了它的特点:"使事深于政术,理密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文心雕龙·议对》)译成现代汉语,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对策"要求所论的事理要反映出对政治的深刻理解,要紧密联系时下重要的事务;要考虑时代的发展,熔铸出合于当世的见解,而不是脱离时代的高谈阔论;要通权达变来挽救世俗的不良风气,而不是发表刻薄的伪谬之论;文辞要有气势,像吹得很远的劲风,像汤汤流淌的江河,但又毫不过分。(注:"三五",语出《史记·天官书》"为国者必贵三五"。旧注解释为: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故这里译为"考虑时代的发展")"申论"从"对策"中借鉴的,主要便是这两点。一是用什么来考查,要充分考虑用人的实际需要;二是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大可不必拘泥于现成的文体。"申论"的提出,与这两点有一定关系。

三、申论考试的实质

尽管以前的写作知识中并没有"申论"这种文体名称,但"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并从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却是公务员经常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对所属单位汇报的各种材料,要读懂弄清,要辨明主要问题之所在,要向有关方面说明申报,要能提出处理意见,还要对处理意见的可行性有所论证。比如,对调查研究得到的各种情况,要分析归纳,要抓准症结,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甚至还要能提出推进工作的完整方案。比如,要随时关注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各种信息,要善于收集、筛选,要有驾驭处理信息的能力,要能透过复杂纷纭的现象抓住本质,要有预见,还要有善于谋划恰当的策略。这些,无疑都是公务员的经常性工作。中国公务网2014-7-222:54:09

人们常常把一项复杂的工作比喻为"做一篇大文章"。如果把上述公务员的经常性工作也称为"做文章",那么这些"文章"其实就具有"申论"的性质。只不过这不是坐下来"起、承、转、合",敷衍成篇,而是面对实际问题,反复"申"之"论"之的一项艰苦的工作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得出色,肯定是高水平的公务员。若给这样的工作过程冠以"申论"的名目,当然未必确切,但"申论"比一般性作文更贴近公务员的工作实际,是没有疑问的。公务员的工作,与各式文字资料的阅读理解、提炼概括、综合分析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了能恰当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公务员在语言表达上必须做到准确、简明、生动,必须善于透彻、全面、清晰地说理,善于根据需要采用恰当的行文方式,否则是很难成为优秀公务员的。而"申论"的写作,避开了传统"作文"中那些未必适合于考查公务员的因素,使必须考查的能力得到了突出。

申论既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形式。但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把阅读理解和写作结合起来,形式新颖、灵活,能够更好地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

四、申论考试的特点

1、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考试,不可能与日常工作等同。在考场上,不可能召开调查会进行调查研究,也不可能把大量原始信息交给考生令其筛选。所以申论考试提供给考生的背景材料,是经过初步加工的"半成品"--头绪往往并不很清楚,前后的顺序也未必很有条理,究竟反映了哪些问题也并不分明--需要考生阅读材料时完成进一步的"梳理"。虽然这种材料已不是纯的"毛坯",但进一步的梳理、进一步的加工的工作,与公务员日常工作仍然是近似的。

2、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问题均有所涉及;申论考试的试题,一般也都是现实性问题。因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关心,应当有所认识、有所思考,对社会热点或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也应有所了解,否则很难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由于考生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中提供给考生的材料必须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第5篇

【背景材料】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化中,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不是外交上的辞令,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亘古亘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开发和创新。

【题目】

结合背景材料,围绕“文化软实力”这一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准确,语言表述规范、结构条理清楚。字数在1200字左右。

【范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增加文化软实力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为了增强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提升我国软实力,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发挥中华文化的优势,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的影响力。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

文化凝结历史、连接未来。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昌明,我们必将迎来文化建设的高潮,通过不断提高文化的软实力,中华文化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点评】

行文思路上,文章以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开篇,通过对其现状的阐述,引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文章观点。观点阐释直截了当,不拖沓繁冗,令人一目了然。然后引用十七大报告中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具体阐述,强调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强化文章的观点,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然后就是对策论证部分,分别从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传播以及群众参与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层次清楚,要点全面。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第6篇

一是材料上,政法干警申论材料大多篇幅短小,内容简单,反映的问题较为单一。

二是要求上,政法干警申论试卷政治色彩不浓,而且侧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并且通过近几年的黑龙江政法干警申论考试真题可以看到,黑龙江省申论侧重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表现在申论大作文上,一般都是要求写策论文。

三是格式上,政法干警申论试卷的作文一般形式单一,只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要求考生就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论述等。

(二) 申论试卷特点

1、题材广泛:申论的给定资料具有普遍性,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方面问题都有所涉猎,涉及面非常广。如2009年黑龙江省政法干警申论考试以“现代青少年感恩”这一微观问题为切入点,反映了现代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僵化、大学教育的方式单一、社会感恩教育缺乏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010年则围绕“高温补贴”来谈。

2、中心突出:申论的给定资料具有针对性,一般都会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问题展开,有明确的主题。可以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热点问题,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或者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领域某一方面的内容。如2009年黑龙江省政法干警考试围绕社会感恩问题展开,2010年围绕“高温补贴”来谈。

3、形式多样:申论的给定资料形式具有多样性,有的是以段落形式给出的一组文字材料,有的是一篇或几篇的文章或是访谈录等,但是黑龙江省主要以社会报道的材料为主,材料简单,很容易理解。

如:2009年黑龙江省政法干警申论考试真题有这样一段材料:

2006年12月,重庆记者邱朝举在博客上贴出了一个他帮助过的贫困大学生的来信,这位名叫张海清(化名)的大学生在信中写道:演员孙俪和她的妈妈邓女士曾答应资助他到大学毕业,但因为他上大学后花销过多而中止资助。此信一出,立即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三) 备考方法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申论给定的资料一般在三四千字,给定资料的内容在此之前是没有看过的,所以拿到材料后,不要急于答题,应认真阅读两至三遍,把给定资料的关系和层次把握之后再答题,阅读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考生在此之前应先对一些省考的考试题进行训练,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之后进行运用。申论给定的材料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只有认真阅读进行梳理之后才能体会,所以加大阅读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二、关注一些社会热点。政法系统的干警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队伍,应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热点多了解一些,尤其是与民生有关的内容。如2009年黑龙江省的招警考试的内容就与民生有关,强调要加强社会感恩教育。2010年考的是高温补贴的民生问题,了解社会热点,既要理解来龙去脉,更要理解正确的观点和要求,以便回答问题把握正确的方向和政策。建议同学们多看人民网、新华网的新华评论。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第7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体育产业价值逐渐呈现,体育产业的市场逐步升温,对体育产品的研究将依然积极开展探索。本文应用文献统计学方法,对2011-2015年国内体育产业领域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有关国内体育领域体育产业研究的最新动态。

关键词 体育领域 体育产业 研究 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本文利用数据库的高级检索系统,以体育产业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四种体育产业期刊:上海体院,武汉体院,南京师院,北京体院2011-2015年刊载的论文,根据文章内容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刷选,最终得到研究体育产业的论文50篇,占总论文的17.5%。在认真查阅原文的基础上,对检索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国内体育领域产业研究的文献分布

1.体育产业研究文献年代分布

各年度关于体育产业的文献量占总文献量的百分比依次为:5.2%、3.5%、3.5%、3.1%、2.1%,纵观这几年关于体育产业的研究变化不大,重视程度也在下降,说明体育领域产业未得到大幅度的开发,体育产业是一个明星产业,需进一步提高国人的重视度,真正的把体育产业搞活搞大。

2.体育产业文献期刊分布

4大期刊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2011-2015年,上海体院,武汉体院,南京师院,北京体院,各自研究体育产业的文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7%,3.8%,2.4%,3.5%,其中上海体院研究体育产业的文献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北京体院,主要是因为这两所院校是体育领域的比较专业的院校,因此很受欢迎,也更进一步说明体育产业研究很受这两种期刊的青睐。

3.体育产业文献主题分布

根据文献论文的主要特征,结合产业的相关理论,可以将检索到的论文分别归入四个不同的研究方向:体育产业政策(国家实行的一系列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体育产业管理(对体育产品如何进行而实行的管理办法),体育产业产品(包括各种有关体育方面产生的各种产品活动的总和)和体育产业发展(主要对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的研究探讨)。从本次统计来看,体育产业产品所占比例最大,共计23篇,占46%,将近一半;其次是体育产业政策,共计11篇,占22%,说明要想很好的发展某一领域还带要很好的研究政策,跟着共产党走,把握政策。其他反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体育产业管理20%(10篇),体育产业发展12%(6篇)。

(二)国内体育领域产业研究的主题分析

1.体育产业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育的价值逐渐呈现。体育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已逐渐衍生出产业价值,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体育资源的市场化转型和社会资源投入需求已经达到了一定层次。发展体育产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国民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冷静的思考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何从我国体育产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视角,合理构建体育产业各行业结构的空间布局;如何使职业体育以及公共体育设施的产业组织创新,实现存量资源的有效性和增量资源配置的效能。

2.体育产业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是体育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在管理学,经济学,体育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体育产业管理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发展,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创建了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并且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三者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创新又为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目前我国尚未完善建立一套完整的体育产业管理体系,根据我国目前现实,我们应加大对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力度:要加强对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开发利用;加强和加快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和进程,推动体育产业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

3.体育产业产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已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企业。并且,伴随着体育企业产业意识的提高,行业竞争的加剧,尤其是体育用品业竞争的加剧,国内的体育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产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改革和产业运营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体育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体育行业中的翘楚。

4.体育产业发展

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的增长热点。我国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1)以本体市场为主体的体育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趋清晰;(2)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扩展,体育产业的产业效益逐步提高;(3)社会投资办产业的形式发展很快,涌现了一大批符合现代体育制度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总之,发展体育产业是新时期体育战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深化体育改革,开展试点,积累经验,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体育产业政策论纲[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院报.1996(3):5-8.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第8篇

在20世纪著名的“一战”和“冷战”前夕,德国和苏联因各自能力的骤增和扩张意图的暴露而成为英美等国的遏制对象。英、美这种盎格鲁-萨克逊式安全观,集中体现在两份由各自智囊向国内示警的经典外交文件中。

克劳备忘录和凯南电报

1907年元旦,英国外交部智囊、出生于德国的埃尔·克劳在题为《论英法与英德关系现状》的24页备忘录中断言,“将让步视为抚慰德国或促其向善唯一希望的想法无异于白日做梦”。伦敦自此摒弃之前的“相互让步”(Give-and-Take)政策,将全部战略资源和目标调整为遏制德国这个头号假想敌。备忘录呈递的同一年,英德海军竞赛进入高潮;7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到了1946年2月22日,另一位同样是出身盎格鲁-萨克逊国家外交系统的智者乔治·凯南则以一封8000字的长电报重新奠定了美国对苏政策的基础。这篇策论和随后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即“×文章”)断言,苏联的行为方式很难自外部加以影响,美国纵然节节让步,也“不可能与苏联结成政治友好关系”;华盛顿唯有“极大地增加压力,限制苏联政策的推行”,才能促成苏联政权自内部瓦解或软化。这两份文件随后成为对苏“遏制战略”的思想源泉,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也在“×文章”发表的当年正式开始。

审视克劳备忘录与“长电报”这两份同样具备“对历史和当代政治的见识、敏锐的判断、很有说服力的表述和炽热的激情”的文件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将看到,竞争者在发展增殖权力的手段(实力)时如何引起了主导性强国的恐惧,又是依据何种经验和分析逻辑,这些竞争者的最终目标(意图)被判定为具有对抗性。更重要的是,盎格鲁-萨克逊国家的权力观念,他们对均势和若干地理政治要素的倚重,在过去100多年里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他们的安全观念始终具有某些共性,而这类共性在判断一个新的挑战者是否应当被界定为“敌人”时也将继续发挥作用。

为什么德国是敌人

克劳爵士在“一战”结束后官至英国外交部常务副大臣,但在1907年,他只是西方司一位小小的书记官。然而受惠于不列颠帝国深厚的外交积淀以及早年在德国的亲身体验,这位观察家在那份著名的备忘录里精准地概括了整个19世纪英国的外交理念,它的核心利益及其护持手段,德国推行“世界政策”的出发点和方式,以及英德冲突为何具有必然性。相比较而言,克劳对德国人的动机不甚关心,他坚信柏林发展的实力本身就造成了敌对。

从字面上看,克劳备忘录需要同时探讨英法关系和英德关系两个方面,但前者在1904年已经形成了协约,不必赘述,后者则是一个历史过程。回顾历史,英国外交政策的总体特点是由其核心利益与力量来源决定的,这两端都不可能脱离先天的地理位置—“英国是一个岛国,它位于欧洲侧翼的大洋之中,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和从属国,它们的存在和独立是与英国所拥有的海上霸权紧密联系的。”与陆上霸权相比,海上霸权的威力在于“能够遍及舰队所能到达并实现其存在的一切地方”,这种远程打击和威慑能力当然会“引起全世界的嫉妒和担心,而且一直要面对整个世界联合起来它的危险”。英国在历史上之所以能避免这种危险,关键就在于它的国家政策总是“与全人类的整体诉求和共同理想相一致……或者说是与尽可能多的其他国家相一致”。具体来说,伦敦一向在政治上扮演“危及他国独立自主的侵略者的敌人”和“弱势群体的保护者”,在经济上则维护了世界市场中自由贸易与交往的原则。

国际关系史家德约把英国的这种作用概括为“中介者”。在19世纪的部分时间,欧陆强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上处于均势,此所谓“大陆体系”;而在世界范围内,又有一个以(形式上的)民族独立和贸易自由为原则的洲际远程贸易体系,此所谓“大洋体系”。英国凭借海上霸权,在这两个体系间充当着中介:对大洋体系而言,皇家海军不仅确保了英国投资者拥有进入世界市场和取得原料的通道,而且为一切遵循通行贸易规则的商业主体提供了“公利”,违背规则者将遭到驱逐和禁绝。这样一来,各国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或机会建立海上霸权,那么他们宁可让英国而不是某个“支配性的保护主义强国”来掌握这种力量。至于大陆体系,英国无意直接介入或干预,但倘若出现了某个企图攫取欧陆霸权、继而觊觎全球性地位的挑战者,皇家海军就是最好的力量投送工具,可以把英国从大洋体系里收获的经济和政治优势用于恢复均势的斗争。是以英国并不以取得本身的最大权力为目标,它更像一个调控者。

德国的目标则截然不同。马克斯·韦伯在1895年断言,“统一若不能成为德意志世界强国政策的起点,那就毫无意义”,言下之意俾斯麦时代的“欧洲强国”目标已是明日黄花,德国应当成为“世界强国”,追求绝对权力的最大化。克劳忧心忡忡地看到,柏林“有意建立德国霸权,首先是在欧洲,最终是在全世界”,这意味着大陆体系的平衡(欧陆均势)和大洋体系的开放会相继受到威胁。德国外交界还充满了“职业敲诈者”,他们“把对英强硬视为政策本身而非外交手腕,将借助无礼恐吓与持续性挑衅获得英国的让步视为终极目标”,根本不可能接受相互让步的妥协。

最重要的是,无论德国采取和缓的还是激进的路线来推行其“世界政策”,他们“都会尽己之力建立一支尽可能强大的海军力量”,这等于彻底剥夺英国维持中介地位的工具,使其既无力确保经济命脉,又无力干预欧陆均势,甚至连本土安全都受影响。目标和手段的双重冲突使得英德两国在当时不可能以利益交换来求得妥协,伦敦只有以缔结反德同盟的方式来恢复均势,“使整个世界为摆脱(德国)梦魇而团结起来”。这也是“一战”爆发前英国外交的重心。

如何遏制苏联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第9篇

1995年,《Science》与时俱进推出网络版,即Science Online系列网站,继续探索科学期刊在网络时代的发展之道。

《Science》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栏目

1.发展历程①

(1)1880~1894年:艰难的创办期

1880年,纽约新闻记者米歇尔斯创立了《Science》杂志,并获得了爱迪生的支持。起初运营并不理想,既不能保障质量,也无法获得足够的用户来支撑杂志运行,到1882年3月,由于财政困难一度停刊。

一年后,昆虫学家斯卡德使《Science》复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到1894年,尽管已经拥有3000用户,《Science》又一次陷入财政危机,以500美元转让给心理学家卡特尔并由其担任主编,由此开启了《Science》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结缘之路。

(2)1894~1946年:卡特尔时代,联手科促会

1900年,AAAS和卡特尔达成协议:《Science》成为AAAS官方杂志;《Science》同意出版AAAS的官方文件、新闻和摘要;卡特尔保留编辑控制和所有权;AAAS成员可免费获取《Science》,AAAS为每名成员向卡特尔支付2美元(当时《Science》每年订价为5美元)。虽然协议最初降低了双方的收入,但AAAS希望借此增加成员,而卡特尔认为AAAS每增加一个成员,意味着《Science》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提高。到1906年,AAAS的成员从不到2000增至5000以上。

(3)1946年后:终归科促会,迎来蓬勃发展

从1946年转为AAAS旗下,直到1956年达沙恩担任主编,《Science》并没有太出色的表现。在达沙恩任期里,把《Science》并入是一项重大举措。虽然许多读者感到遗憾,但效果很显著,《Science》的发行量从1957年的38000份,剧增到1958年的超过61000份。

达沙恩的继任者阿伯尔森通过缩短文章从收稿到编发的时间,改进了《Science》的审稿程序,加强了新闻版面,并采用现代化的印刷和管理办法。在他任主编的第一个10年里,《Science》的发行量翻倍了。

自1970年以来,《Science》已经大大改变,而在最近的几任主编领导下的不断创新,为《Science》奠定了在科学期刊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2.主要栏目

百余年间,《Science》的栏目设置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目前十余个栏目大致可分为三类:科学新闻类、科学综合类和研究成果类。②

(1)科学新闻类有“本周新闻”和“新闻聚焦”,此类栏目主要是便于读者了解世界各地的科学实况。“本周新闻”主要报道相关科学政策和科研新闻,“新闻聚焦”则进行更深入的专题报道。

(2)科学综合类有“社论”、“读者来信”、“政策论坛”、“书评”、“研究评述”、“综述”等,分别讨论科学政策、科学与社会如何交叉的不同观点,评论读者感兴趣的书、只读光盘、展览或影片,评论分析当前研究的发展,讨论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介绍领先的试验技术以及新出版的软件。

(3)研究成果类是《Science》最重要的一部分栏目,主要取自世界各地科技工作者所撰写的科技论文和科技报告,包括简讯、研究文章和报告。简讯报道能够广泛吸引科学家的、跨学科的实验和分析结果;研究文章反映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这类文章包括摘要、引言和加有简短的小标题的内容部分;报告发表新的、有广泛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

《Science》网络版:Science Online③

《Science》于1996年9月开始把文章全文在互联网上,形成网络版,并陆续加入了一系列的改进和新产品,如“ScienceNow”等,从此踏上网络发展之路。Science Online主要包括六大部分:

1.新闻

这部分以“今日科学”为主体,每个工作日为网上用户免费提供几篇有关科研成果或科学政策的最新消息。这些消息短小精炼,使读者花不多的时间就能及时了解世界各地各科研领域的最新进展。

2.《Science》杂志

这是Science Online网站最主要的部分,包括《Science》杂志、过刊、“科学特快”、“信号转导”等科学知识内容。

其中,“科学特快”先于印刷版刊登而发表,以此来特别提供及时的研究报告,平均每周发三篇。使精选的、同行评议过的原始研究论文在被接受后,能在几天(而不是几个星期)内与读者见面。“科学特快”所有的文章最终会在大约6~8周后,以在线和纸版形式同时出现。《Science》现在有15%的内容通过“科学特快”出版,这些通常是最重要的文章。

3.职业信息

职业信息可能是目前最全的、能免费访问的在线科学职业信息,内容包括新闻报道、人物简介以及给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用户提供的指导,也包括少数民族科学家网和研究经费来源网。

4.科学社区

科学社区是一个为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研究者、学生及相关人员提供的网络社区,使他们能够在自己从事或感兴趣的领域彼此建立起联系,更便利地交流各自的研究、看法等。

5.多媒体中心

多媒体中心由5部分构成,其中播客、图片和幻灯片、影像,主要围绕《Science》及Science Online上的科学故事;网上研讨会,用以就AAAS出版及成员服务等工作,或就一些突破性研究、文章,召集网上研讨,用户可以进入浏览以往讨论录像,也可以注册参与近期组织的研讨会;交互区,为用户提供一些可以在网上交互体验的动画、Flash,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

6.科学集锦

这部分主要是将Science网上内容做了重新整合,如将文章按学科或者主题分类,用户搜索该主题,就能得到相关文章。

《Science》与其网络版的互补对接

一般来讲,网络版能及时期刊的部分或者所有信息,为期刊吸引更多的读者,扩大影响;但也可能因内容丰富易得而分流读者,降低期刊的发行量。④《Science》在实现期刊与网络版的互补对接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

1.优势互补,实现多赢

《Science》目前有13万付费订户,每周约有70万读者,而每月Science Online网站的访问量约418万人次,其中每月独立访客数达240万人,有18万读者接收Science每期目录的电子邮件通知。⑤

可以说,《Science》与其网络版各自发挥着自身优势,印刷版以传统媒体拥有固定的消费群、认知度高的优势来服务于读者;网络版以信息和市场为重点,用网络特有的实时性、互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等优势为广大读者服务。二者相辅相成,既实现了刊网优势的互补,为《Science》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能够继续领跑科技期刊创造条件,也为读者提供多样化选择、差异化服务创造了可能。

2.刊网对接,重视服务

网络版不是对《Science》的照搬,也并非另立门户,二者围绕《Science》展开了广泛对接和融合。

2004~2009年间,有一个“技术评论摘要”栏目,主要在网络版上设立,讨论《Science》过去6个月内发表的论文,原文作者可以答复评论。《Science》会摘选部分评论及作者答复,经过评议和必要的编辑后在该栏目提要刊登,全文刊登在Science Online上。

对于作者,可以在投交稿件到《Science》的同时,附加作为稿件的支持或补充材料在Science Online发表。

Science Online还提供一些特别服务,如读者可通过电子邮件预告的《Science》每周内容,超链接到参考文献的全文或摘要、增补数据。

注释:

①150 Years of Advancing Science: A History of AAAS , archives.省略/exhibit/origins4.php2010-11

②董尔丹徐岩英宋玉琴齐若梅申阿东:《自然科学领域著名期刊简介――Science周刊》[J],《中国基础科学》,2004年第4期

③Science网络版,www.省略/

④王印东:《论网络期刊的特点优势及与传统期刊的融合对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7年第12期

⑤New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for 2011, www.省略/site/help/advertisers/index.xhtml 2010-11

形式与政策论文范文第10篇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

申论考试的特点

首先,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具有普遍性。公务员录用考试比较注重对应试者实际能力的考查,而且内容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均有涉及。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形式,又刚刚开始实践,考试试题一般较为规范,不会出现偏差。这主要表现在试题的表述明确,涉及的内容和观点都不偏颇,没有争议,每个考生应该都能有论而发。对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尤其是争论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是不会考的。这样,考生在准备时就不必面面俱到,涉及过多。

其次,申论的题目有很强的针对性。虽然申论考试题目的背景资料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是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中两个基本要求,认识和抓住了这两点,才算真正领会了申论考试的精髓,找准了答题的突破口,从而能够高屋建瓴、鞭辟入理地建构思路和完成论证。因此,考生应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不要匆忙提笔作答和写作,在把握资料本质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条分缕析,使回答和论证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否则,只能是四处出击,尽管洋洋洒洒,长篇论道,但却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申论的考试内容

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清晰明确,首先给定一篇(或一组)15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作题。其答题形式具体言之,就是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在完成上述两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位在首要,不容滞后。申论考试的时间应该说是比较充足的,考生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书写。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论证部分的写作应该在深入思考、运筹帷幄的基础上进行,最好事先列一个扼要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参加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

2.紧扣材料答题。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而最后的论证,也是在前述基础上,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要在概括的基础上自命一个题目进行论证)。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

3.注意限制要求。申论考试中对字数是有限制性要求的。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在150字以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说明,一般要求在350字以内;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以内。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要扣分。另外,答题应该简洁,做到要言不繁,切中要点。这种要求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对应试者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文字水平的综合性测评。应试者不要因在这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影响考试成绩。

4.临考前做适量的模拟题。申论还是一门新的考试科目,许多人并不清楚。应试者藉此可以了解考试试题的总体设计、考试时间的安排,把握做题的速度,并且熟悉、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与答题技巧。有备而来,在考试现场不致手忙脚乱,影响临场发挥。

上一篇:社会现象议论文范文 下一篇:保险学原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