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8 10:32:39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工科院校;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19-03

一、《形势与政策》课问卷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学校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四个院系2010级和2011级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了33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围绕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和态度,学生对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学生对课程安排、授课方式、授课重点改进的建议三大块展开,共设置了二十个题目,共发出调查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17份。这次调查的总体印象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是有必要的;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合理;但是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态度是“说不上”。

二、《形势与政策》课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关注度和了解渠道。调查表明,81%的学生选择经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66.7%的学生选择经常关注国际国内大事,以上数据表明了学生对时事政治表现出了很高的求知欲望。调查数据还显示,78.5%的学生是通过电视上网了解“形势与政策”知识的,这说明高校开展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很有必要和意义的。

2.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了解和认知程度。调查表明,66.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形势与政策”知识的了解只是一般性认识;62.8%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是有必要的;62%的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意义在于开拓视野、拓展思维;47.3%的学生认为意义在于“必要的意识形态教育”;38.8%的学生认为意义在于“有益于大学提高自身修养”。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的必要性和意义给予认可的。

3.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态度及看法。调查显示,49%的学生认为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仅有15.2%的学生认为设置合理;在教学内容方面,36.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丰富新颖,能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36.3%的学生认为“能够系统有效地传授理论”;28.3%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无味;31.2%的学生喜欢学习《形势与政策》课;45.1%的学生的态度是“说不上”。可见,由于内容方面的限制,学生难以对课程产生很大的兴趣。

4.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评价。调查显示,47.7%的学生认为我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效果“一般,教学方式与手段单一,不能吸引学生”;30.4%的学生认为授课效果“较好,教学法及手段较丰富”;50.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案例讨论或要学生课后制作电子课件并在课堂上讲解的方式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这说明改变、创新授课方式能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大学生对于改善《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效果的建议。调查显示,在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效果的主要因素中,55.7%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手段单一,灌输‘填鸭式’教育”;55.3%的学生选择“大班教学,师生互动不明显”;45.1%的学生选择“实践环节形同虚设”;21.1%的学生选择“整体师资薄弱”。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对理论教学的意义,64.1%的学生认为能够使“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为将来工作积累经验”;48.9%的学生认为“讲座报告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理论结合实践”;40.9%的学生认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如何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问题中,67.9%的学生认为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实践,安排社会实践巩固教学成果;54%的学生认为应该“多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43.5%的学生认为应该“完善教学师资评估机制,保证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工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效果提高的对策

1.工科学生特点。理工科学生,作为大学生这个群体,在思维方式、处事原则等方面具有与一般大学生相同的一面,但由于他们终究是相对独立的群体,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同,受教育的方式和层次不同,因而还是具有注重理性、注重现实、机械性等特点,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他们总是容易选择前者,他们不喜欢空泛之谈。

2.以工科学生为本,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根据调查中所反映的工科院校大学生对《形式与政策》课的认知特点,在课程设置和内容方面我们总结出以下改进措施:①课程安排合理得当。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安排,要做到时间间隔合理、课程持续,可以每个月一节课,每学期3~4节课。过于集中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和接受效果。②以学生为本,恰当选择课程内容,做到“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把对社会形势的分析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相结合,如对于大一的新生,教师在选择内容和主题时,要有意识地将新生教育与形势课教育有效结合,能够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使新生了解当前的整体竞争趋势和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促使他们规划大学四年生活,树立人生理想,为自己的发展确定适合的职业和发展方向。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应该侧重对于国家就业政策的解读,还有自主创业的利弊分析,让大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找准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并自觉把个人成长和国家需求相统一,在现代化建设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等,这样学生才能有所收获。其次,把对“形势和政策”的解读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竞争相结合。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和分析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之一。大学生如果能把专业学习和研究与形势政策的热点内容结合起来,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在未来的考研深造或求职面试中,恰当阐述自己对当前“形势与政策”的独到见解,这将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科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把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这将促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这门课在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摒弃传统方式,建立丰富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课堂参与。《形势与政策》课不应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来灌输和传授,而应该把授课过程看作是一个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学生与教师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从而吸取有用的信息,以自身的体会对信息进行甄别、判断和取舍,从而总结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教师对于学生得出的结论加以分析和引导,建议采取课堂小组讨论式,促进大班教学与小班讨论相结合;以时事点评专题辩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对政策的解读要有专业的见解做到活学活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推动社会实践。《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可以适当采取播放记录片、宣传片等影像资料组织观看视频讲座,观看视频可以在创新授课方式的同时节省教育资源的投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举多得。此外,规范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队伍。根据调查显示,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针对课程教师管理与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工科院校尤其要形成《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的思路。工科院校要提高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从教学工作量核算等方面建立和健全课程保障体制、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师,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完善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平亮,刘振强.把握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知特点?摇巩固课堂教学成果[J].黑龙江教育,2008,(7,8).

[2]廖腾琼.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研究[J].高教论坛,2008,(5).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创新 规范 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49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形势与政策》课是“05”方案规定的一门全新必修课。正因为其“新”,所以毫无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加之不能照抄照搬本科院校的作法,于是众多高校各自为战、自出心裁,导致该课程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不规范的现象;同时,正因为课程自身的不规范,又导致学校各级领导乃至广大师生对该课程的不重视,从而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对整个《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抱悲观的态度。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正因为这六七年来的全方位探索、创新,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今日的课程规范化建设才可能得以实现:必然性借偶然性以开辟道路,该课程教学规律必将随着我们的总结概括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没有先前一定程度的“混乱和无序”,今日的“规范”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合多年《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验与理性思考,笔者以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 一切以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为核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塑造、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程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满足大学生的思想成长需要,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发展的生命所在,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更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然而一个时期以来,高职院校中的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冷淡、漠视,甚至抵触、排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定势,思政课似乎只能依靠点名和考试来维持自己的尊严;而这又从另一方面折射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实效性欠佳的尴尬局面的现状。

高职院校三门必修思政课中,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实效性最佳者首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因为该课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最为贴近,只要教学设计得当,就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实效性最差的则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生们普遍反映,这门课理论性太强,而这些“大道理”与90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兴趣需要相去甚远,其教学内容甚至被认为包含一些远离现实的历史和老生常谈的道理,因而很容易引发学生对课程的抵触情绪。于是,课程内容本身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与教学的实效性,就只能是背道而驰的了。

但是,《形势与政策》课由于自身独具的特点,理应成为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实效性强的课程,尽管就目前来看这一点尚未凸显出来。首先,形势与政策具有鲜明、具体、生动的特性,容易使人产生兴趣,也很容易理解,更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其次,形势与政策教育涉及的都是重大现实问题。现实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现实问题的困惑和求知使人们都迫切希望得到合理的答案。再次,形势与政策教育用事实来阐明道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巨大的感染力、铭心的渗透力,容易打动人、激励人、教育人。最后,形势与政策教育所涉及的面广,既可能涉及到宏观的政治经济形势,也会与道德风气、法治生活产生关联,正可以与其他两门课程互相配合,有“助动效应”、 “放大效应”之功效。下一步,应该把《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大思路中来,以培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当代大学生为目标,塑造整个校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形势与政策》应该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一门实际效果明显、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我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所做的任何改进和改革,都必须紧紧围绕如何令其实效性更加充分彰显这一核心。只有成功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转变了他们的思想,端正了应有的立场,才是衡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和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所谓的“规范化”,也不是为规范而规范,应该是以规范化可以更充分发挥课程实效性为前提。

2 多年来《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索创新的得与失

多年以来,各高职院校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的处理上做出了种种尝试,其间成就与缺陷并存,而如前述,课程教学的真正规律也正蕴藏其中。

从教材体系和课堂教学内容来看。一直以来,缺乏固定的教学内容、没有规范化的教材被当作《形势与政策》课缺乏规范性的罪状之一。殊不知,正因为没有内容上过多的硬性约束,反而提供给教师广阔的可操作空间,这正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活力与魅力所在。《形势与政策》应该是一门“另类”的思政课。首先,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知识面较窄而求知欲同样强,《形势与政策》所讲的各种新鲜知识对他们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其次,《形势与政策》不像“概论”、“基础”那样以理论讲述和分析为主,而是更具“操作性”特点,某种程度上类似高职院校的实操课,更易受师生欢迎。成功的《形势与政策》课能够抓住学生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寻找到学生思想需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联结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示范或者学生参与解决的,正是如何运用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认识面临的社会问题,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转化为观察、分析、判断形势,理解、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方法论,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形势与政策》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性内容本就不应该被教材局限起来。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

从师资队伍结构来看。作为一门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授课教师队伍必须实现专门化、专家化。有些学校出于照顾行政人员、辅导员岗位聘任或职称评聘的考虑,大量使用他们为兼职教师。由于这些人员学历、职称甚至责任心参差不齐,导致课程教学出现严重的不规范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就必须全部专任。由于该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甚至环境保护等等均有涉猎,所以可以邀请各方面的专家来授课,除来自于校外的各领域专家外,校内其他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如经济系、体育部甚至外语系、环保系、艺术系教师都可以发挥特长来讲授《形势与政策》,这不仅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特长,也有利于扩大课程在校内的影响。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无论校内外专家,都不能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专家的选择必须以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水平为首要标准。很多学校会邀请校领导做专题报告,其用意无非是冀望引起领导的更多重视。但是校领导充其量可算作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一般做政治经济类的形势报告是勉为其难的,硬着头皮上阵,只能导致学生对讲述内容的排斥,从而降低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课程实效性差反馈回来,领导会更加怀疑这门课的重要性,其结果只能与初衷适得其反。更可取的作法是,请领导做学生形势与政策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的评委,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成果,反而有可能增加其对这门课的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尊严应该建立在高度的实效性基础之上,而不是依赖于乞求。

从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来看。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由专人负责,能够开展常规的教研活动、教学研究和教学观摩等。没有成立专门教研室的也要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情况。由于历史的原因,《形势与政策》经常被安排在学生上课接受力和注意力都较差的“垃圾时间段”,很多老师怨声载道。但是,作为一门新开课程,如果一定要跟既有课程争夺上课时间,会存在很多操作困难。这就逼迫我们改变教学方式。作为一门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启迪学生思考的课程,绝不应该继续其他课程那种“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单向灌输的落后教学方式。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的思考方法作为教育根本内容,不能满足于告知学生事实及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了解求得结论的逻辑过程,甚至引导他们独立得出正确结论。为此,必须创新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除了有针对性的专家报告、学术讲座外,常见的有效教学模式有:“师生互动”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专题教学”模式、“情景体验”教学模式、“栏目品牌化”教学模式、“网络交流”教学模式等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加以自主选择。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各高职院校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社团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要充分发挥“读书会”、“学马列小组”等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经常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另外,考核方式也要多样化,以学生思考能力作为测量对象。

总之,经过六七年的探索,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已经形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作法,当然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种种不足。但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课程规范性建设,使之更加完善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继续前行夺取更大胜利的起点。在这样的规范化教育下,学生必将能够健康成长,尽快成才,成为符合时展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谭书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2]贾秀丽.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浅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8).

[3]张时春.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学实效 教学要素

教学实效性是课程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缺少实效性的课程,对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和教学该门课程的教师而言,都是一种负担。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教学管理者和实施者长期受到该课程教学实效性问题的困扰,倍感无奈与彷徨,尽管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教师们一直在探索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解决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注重教师、学生和环境这几个关键性要素,只有将这些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这一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

一、教师

曾说:“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教师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好坏,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对教育教学投入的深浅。教师怎样用丰富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形势与重大的政策对学生阐述清楚,怎样提高学生分析形势、把握政策的能力,使“形势与政策”课程受到学生欢迎,怎样帮助学生关注现实、驾驭自身等,都离不开教师科学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满腔的工作热情等。

教师科学的教学理念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总会受到教师教学理念的支配和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还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秉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具化为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最终促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课程,学科交叉性较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知识性等。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厚实理论功底的教师,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辨清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把握、贯彻执行好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因此,一定意义上讲,“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相比,更应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教师娴熟的教学技巧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鉴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独有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程教学的能力和技巧: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方面,教师要善于留出学生思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与创新能力;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要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专题式、网络式和实践性教学等,力求“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生动形象、入情入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上,教师要把教学目标和学生需要有机结合,教学内容的取舍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追踪聚焦社会热点,努力贴近学生实际。

教师满腔的工作热情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具备满腔的工作热情,才会不断完善自身,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师有了教学热情,在工作中才能自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越来越专业化、科学化。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有充分的热情,在业务上不断学习,在学术上不断进取。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激活教师的教学活力,就必须对教师的工作给予足够的肯定、尊重和支持,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肯定就是要Α靶问朴胝策”课程教学给予充分、客观和公正的评价,不能贬低甚至无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要尊重和支持“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让他们享受到合理的待遇和公正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享有存在感和价值感,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学生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深入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对于教学内容,教师要让学生主动独立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收获与提升。

教和学要相互配合,教学才能卓有成效。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学生希望教师能够与其互动、交流。教师应该根据这个特点,积极回应学生的期待,引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态度,努力克服功利主义,防止学生心中出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抵触“形势与政策”课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社情民意的良好习惯。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教学方能取得成功。有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往往是没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情况是学生听不进去课,教师的教学成了独角戏而变成自己的自言自语。教师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熟练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技巧,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二是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充分发挥考核对促教督学方面的积极作用,注重考核的全面性和全程性,将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考核的功能,这样学生才会与教师很好地配合。只有将启发和督促相结合,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不至于浪费面对面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宝贵资源,让想学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生感到解渴,让即使不愿学“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生也必须在平时注意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和思考,杜绝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总之,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来说,学生的冷漠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热爱“形势与政策”课程,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起色的重要标志和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三、环境

环境是一只无形之手,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实效,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环境要配合。“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不是教与学双方的孤立互动过程,而要借助高校教学资源运作的大系统中相关要素的配合。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资源的大系统中,环境系统相当重要。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依靠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等载体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发挥作用;校园内部环境主要借助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宣教阵地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发挥作用。

思想是存在的反映,人的思想形成往往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要拓宽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面,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的全方位和多角度,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及时性,必须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等载体的作用。现在是一个全媒体、全时空的时代,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社会关注”、“媒体聚集”、“海峡两岸”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半月谈”和各大主流网站等媒体,在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是内容生动丰富、信息权威及时、形式丰富多样的好教材。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紧密结合,能够成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从总体上让学生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关心形势与政策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热点、追踪聚焦时代焦点、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与觉悟,自觉把个人与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与责任感。

高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平台建设,承载资源,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内广播台和电视台等媒体的作用。在校内开辟小报宣传栏、宣传橱窗和书画海报等,主动占领校园宣教阵地。各二级学院、系部、班级应订阅重要的报纸杂志,图书馆报纸期刊室应订阅和收藏丰富的报纸杂志。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设、微信公众号、微课慕课等形式,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的积极效应。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充分发挥环境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冯波.马克思主x哲学原理课实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本书编委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创新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2.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篇4

总体来说,我国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及开展的意义和作用的研究都很有深度和经验,从各个角度和研究层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何真实有效地提高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和教学、如何让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起到有效的作用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他们的对策都不够详细不够明确;查找的文献之中没有类似关于体育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研究,所以作为体育院校的相关教研组有更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体育院校还没设立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也没有明确的概念。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教育方式更具有实用性,更注重公民思想的自由性。教学风格轻松,课堂气氛活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真正地把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相结合,让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公民的生活中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还是放在课堂上,在课堂上进行所有的教学活动;三是西方主要以基督教等宗教形式为主,通过宗教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公民的日常生活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四是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让生活和教育相互融合。 

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设置特点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针对我国的大政方针而制定的思想政治体系的课程,它本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它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第一,在课程设置内容上应当更加广泛和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第二,教学对象十分庞杂,涵盖所有年级各个专业的不同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第三,师资队伍来源也不一样,学科背景多样化,广大高校要不断地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第四,教学方法上偏重知识灌输,教育功能弱化,教学手段要向多元化发展;第五,教学安排上行政管理主导,师生主体错位,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在课堂上努力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利局面。 

研究目标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体育院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把控力度,充分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特点,从根本上了解体育院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知程度。全面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力度和层面,体育院校的教育重点不能仅仅放在文化课、术科的教育上,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设置和授课计划也应高度重视,定期开展调研活动。形势与政策教育是真正能够解决高校思政课脱离现实问题的一门课程,让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社会、了解形势与政策,让其日后的就业乃至生活和个人发展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但是当年时事政策和热点相结合的知识输出,还要结合体育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我国的国情和党政方针政策层面出发,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体育院校的学生思想较为灵活,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在内容和讲解方面不但要保证知识的精准度,还要让学生从中受益、有所收获。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当中,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结合;让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教师的授课内容相融合,找到平衡点,从而增加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和影响力,让学生从形势与政策课上真正意义地了解形势与政策、了解国情和社会形势。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是以西安体育学院从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工作的教师及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部分相关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在了解當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前提下,整理和搜集一系列资料,通过咨询专家意见,制订全面的调查问卷,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体育院校形势与政策方面的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访问,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体育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新思路和新的课程创新方法,通过逻辑分析,进行理论论证,实现完成课题研究的目标。 

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促进教育规范化,加强课程创新 

高校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反映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师资素质,所有高校都对思政教育非常重视。而体育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自由散漫一些,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是此类高校的必开课和必修课程之一。现在高校所有课程体系都要求新课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也要与此相承接,必须讲究创新,有新的表现思路和授课技巧。 

2.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发展和生活实践相融合 

形势与政策教育要与社会相连接、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教育的本身就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性,在生活当中它可以起到一个好的导向作用。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不仅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内容,还比思想政治教育更为贴近生活,具有学术和生活相结合的特性。目前,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时间短、课时数少,在开课前任课教师要搜罗形势与政策的相关主题和内容,更要把思想政治融合进去。国内外的时事重点、思想政治的各类重点要有条理性地相结合。根据授课对象和形势与政策的要求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以国内形势与政策为前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把形势与政策落实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去。 

在生活当中去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在科技、文化等实践活动领域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程度。通过实践活动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加入其中,让形势与政策教育融入生活当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现代化,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力量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论坛、贴吧、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高科技技术伴随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授课方式上可以打破传统意义的课堂,利用论坛、贴吧、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传递知识和信息。例如:直播的效应更是被应用于当今90后的圈子,网红教师等的涌现,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度和新鲜度,而且能够消除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感。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下汲取营养,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热衷度。 

4.创建新的课程体系,做到与时俱进 

如今的高校课程体系一成不变,所有的高校一直在高喊“新课程体系改革”,可是多年来“新课改”只是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实施的力度不强,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形势与政策”顾名思义要与当下形势和政策相结合,让“形势”两字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与现下的策略和社会发展相结合。课改和教改落实到真正的教学体系当中,形势与政策教育真正做到時效性和应用性。 

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体育院校教师专业素养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高要求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因为体育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专攻体育术科的教师。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为思政类教师会更加得心应手,从专业匹配程度和业务水平来讲更为熟练。这就要求体育院校的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外,要不断地补充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知识。体育院校的教师要本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去教授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自身的个人修养,做一个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慧君:《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沈阳干部学刊》2007年。 

[2]林丽萍:《创新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的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 

[3]周本贞、任祥、余冰释:《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化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 

[4]林海:《引入营销策划理念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5]吴建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方法改进之我见》,《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 

[6]里光年:《试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魅力》,《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 

[7]李忆等:《创新“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新模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 

[8]张松德:《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云梦学刊》2006年。 

[9]胡建波:《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若干思考》,《时代文学》2008年。 

[10]周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增刊)。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效果;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30-001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阵地,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是重要任务之一。《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正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密切结合国内国际形势,充分运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丰富生动的实践,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形势,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但纵观国内各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可以看到对于这门课程还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固定的教学体系,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高,学时较少。在很多独立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学时不统一,相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少,导致师生对该课程重视度不高,尤其是学生上课积极性较低。

2.师资力量薄弱,良莠不齐。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任课教师多是从事院校党政工作的干部或辅导员,均不是专业出身,这样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上课多呈现出教学经验不足、缺乏授课热情和与学生互动环节少等现象,难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3.教材陈旧,缺乏时效性。使用中的《形势与政策》课教材版本繁多,加之教材从编写、修改再出版、再版,本身就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流程上明显落后于日异变化发展着的国际国内大事,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4.内容偏重理论教学,形式单一。目前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素材基本上依赖教材,教师授课还是照本宣科,大话、空话、套话太多,在实用性上不能起到启发、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形势背后深刻政冶内涵的作用。

5.大班授课,效果欠佳。独立院校通常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形势与政策课的承载人数基本在150人,学生发言机会少,缺乏灵活性,不利于课堂管理。

二、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路径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所以说,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强化培养目标,提高课程重视度

我们的培养目标,既要求大学生具有广阔的政治视野、开阔的政治胸怀、正确的政治立场、成熟的政治思维,还要求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的大事,把握形势发展的趋势,进而对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深刻、正确地观察形势,理解政策,避免在复杂的情况下出现思想的动摇、方向的迷失。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特殊重要的使命,是大学生在德育上获得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高度重视。

2.健全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专门的领导和管理小组,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监控体系,定期组织《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听课、学习、培训和研讨,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争取打造一支既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同时,政治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3.嵌入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嵌入实践环节,同时融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开放体验式教学法,教师可以依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模拟特定情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情景去体验和感受,由学生归纳总结,并现身说法。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和学生均可设置一个论点,分组当堂讨论实现双向互动。此外,还可以运用专题演讲、辩论比赛、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既提高了课堂效果,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4.关注时事热点,确保教育教学的时效性

为了确保《形势与政策》与时俱进,保持很强的时效性,就要求任课教师要紧密结合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和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重大事件和关系等,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及时完善和更新,给予学生最新的知识和最新的信息。

5.紧贴学生特点,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突出,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关注学生特点,考虑学生兴趣,力求根据他们的年龄、地域、专业等方面,有针对性的选择授课专题。如在教学中,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就要充分强调大学生特别关注就业前景和专业的发展方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融合。紧贴学生特点,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真正能让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入学生头脑。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面对遇到的困难,以高度的责任心继续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方法,并落实到位,真正发挥《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王一青.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 “公共政策分析” 小组讨论 案例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47

Application Study on Group Discussion in the

Teaching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LI Shixiang[1], ZENG Xu[1], MA Haiyan[2]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As an interactive, guiding and initiative teaching method, group discussion can cultivate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teaching method can guide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as well as improve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problem research ability. Meanwhile it also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iversity teaching method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 design and effect of group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s and discusses its concrete operation proces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ase analy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Key words "Public Policy Analysis"; group discussion; case teaching; teaching mode

0 引言

“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在于对政策系统中的政策过程诸环节及其系统内外诸要素进行因果分析或相关分析,从而改进政策系统和提高政策质量。①它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强调问题意识和辩证思维,是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为适应社会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②“公共政策分析”教学必须突出学生对公共问题感知的灵敏性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是一种互动式、引导式和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将小组讨论引入到“公共政策分析”的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公共议题选择、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分享、课堂效果评价以及知识延伸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实现学生从学科基础课程向专业基础技能的学习方法迁移,力求增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技能,形成教与学有机统一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③同时,学生通过讨论让自身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引入小组讨论法具有必要性,值得推广。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小组讨论法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小组讨论法的内涵

目前,依据学生积极性的高低,可以将主动教学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讲授式、主动学习式、协作式、合作式、团队式学习、基于问题式学习、基于项目式学习和同学互教式。④其中,小组讨论教学法是主动教学方法中较为成功的一种。它注重的是“讨论”,能够串联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由于问题导向的鲜明特征,“公共政策分析”教学不仅要加强公共政策抽象理论的学习,而且也要以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真实政策世界的理解。因此,“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所应用的小组讨论法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在课程教学要求下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围绕评价要素给出最终得分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点讲授之后,指定案例范围,由学生自主组织、自主讨论,在最后的考核中按照相关规定和时间限制内进行案例汇报。教师并不参与具体讨论分析,但可为学生提供相关帮助及参考意见。学生在最后案例汇报中,必须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和规定时间之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案例汇报,并且按要求在讨论过程中必须依据课堂知识点表述案例应用观点。

大学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传统小组讨论形式。传统小组讨论是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在某一个特定的主题中,组员委任某一个或几个代表发表自身观点;或全班为一个组,进行全班讨论。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传统小组讨论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其优点在于:一是教师在讲授知识点之后能够利用小组讨论即时反馈教学效果,扫描教学盲区;二是能够调动课堂气氛,在互动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其缺点一是在小组讨论中,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具体知识点掌握程度,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性强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中经常发言,“发言权”容易集中在少数主动性强的学生手中。二是在小组讨论时,由于只是给出了选题,容易在讨论中出现偏离,甚至出现与主题方向相反的情况,背离教学目标。

对比传统小组讨论的优缺点,结合公共政策分析注重问题导向的学科特点,本文认为“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应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两者的结合既可吸收传统小组讨论方式的优点,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公共管理学科中社会实验和情景模拟的必要性。

2 小组讨论法的设计

小组讨论法基本是按照“理论知识―小组选题―自由讨论―展示与评分”的流程进行,其目的是能够达到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知识交流与夯实理论基础的教学效果。

2.1 理论知识的学习

“公共政策分析”是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整合性等特征。其教学目标一要系统了解公共政策学的框架和内容体系;二要熟悉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原理及公共政策分析的一般方法;三要能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分析”知识体系不仅包含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和现实中的政策问题。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细致讲解,还需要对现实政策问题进行剖析。

2.2 讨论主题――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恰当并且能够涵盖当前所学的知识点,例如,“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案例的选择基本上应遵循“寻找公共政策问题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原则。学生不仅要横向把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而且需要纵向把握公共政策的历史渊源及现实影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利益相关者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结合当前的公共政策热点,小组讨论设计可选取具有明显利益相关者冲突特征的案例。

当然,不同的案例同时也决定了小组讨论中所需要的知识点与分析方法的侧重点差异。这要求教师在理论的讲授及案例素材的准备中,应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备选案例的分析点有机结合。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进行精心的、系统性的设计,并深刻意识到教学不仅要使学科知识系统化,更要紧密贴近现实政策世界,始终将现实中的公共政策问题作为课程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 小组自由讨论

小组自由讨论环节首先要选择和确定组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组成小组。另外,小组讨论成员不宜过多或过少。人少,则可能导致讨论不充分,并且在最后小组展示中由于人数过少而无法充分表达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人多,则可能导致组员间意见分歧过大,很难在课后讨论中达成统一意见,无法高效完成任务。根据教学实践,每组人数以4~5人为宜。

其次,由于案例侧重于利益相关者冲突及其协调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自由讨论的时候,应透彻分析案例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并应在最后的成果展示中充分表达所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

最后,小组讨论的关键在于对案例的熟悉和透彻分析。小组成立之后,首先应经过集体讨论以便对案例有整体把握和完成角色分工,再经过个人相应角色的材料准备,最后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以形成最终的小组报告。“总―分―总”三个阶段,都要求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分工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结果和形成小组报告。由于小组自由讨论各个阶段皆是学生的能力体现,教师原则上只提供大致方向及知识点答疑,只起引导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2.4 小组展示与评分

小组讨论的最后形式可以为辩论或座谈会形式。这些形式有利于小组成员角色扮演的呈现和利益诉求的表达。由于最终的小组报告展示代表了小组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的综合成绩,学习效果评分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教师对小组的整体表现给予评分;二是对小组内的成员个体表现给予评分;三是小组内成员根据对小组贡献的大小进行排序,教师根据排序赋予相应分值。此外,还需要对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的理论学习表现给予评分。因此,最终的学习成绩由上述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小组讨论部分应占总成绩的80%。

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进行全面的能力展示,因而小组成果评价不仅应着重对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查,而且也需重视对组织形式、口头表达、随机应变及课件展示等其他能力的评估。在小组汇报阶段,除了汇报小组成员的最终报告,还可以由非小组成员进行现场答疑,通过互动增强对案例的理解和强化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法的具体实践及效果

3.1 小组讨论法的具体实践

共四个班级参与此次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人数101人。按照自由组合原则,分成20组,每组4~6人。小组成员依据抽签顺序决定最后小组陈述顺序。评分制度采取综合评分方法,即总成绩由小组整体表现分、组员个人分、组员互评分、及课堂表现分综合而成,分别占比重为40%、30%、10%和20%。“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小组报告的教学目标是对政策系统中的政策过程诸环节及其系统内外诸要素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改进政策系统和提高政策质量。因此,案例需要结合当前的公共政策热点,同时具有明显利益相关者冲突特征。此次教学实践中共安排了七个案例供学生自由选择:一,云南怒江到底该不该开发;二,油价调整背后的利益博弈;三,房价为何越调越涨;四,暴力拆迁何时休;五,如何牵住“看病难”的牛鼻子;六,汽车限购令伤到了谁;七,柴静雾霾调查动了谁的奶酪。

3.2 小组讨论法的教学效果

参与此次教学实践共计101人,及格率100%。其中,90分以上(优秀)8人,优秀率达7.92%;80~89(良好)39人,良好率达38.61%;70~79(中等)人数43人,中等率达42.57%。教学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小组讨论法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肯定了小组讨论法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科探索能力上具有积极作用。

4 总结

小组讨论是一种互动式、引导式和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本文介绍了小组讨论教学法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的内涵、设计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组讨论法的应用,并非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在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小组讨论法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自由选择案例进行自主分析,侧重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法的应用是在大学生教学中一次新的大胆尝试,特别是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会在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全过程的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动态评价系统构建研究“(2014B13)的部分成果

注释

① 陶.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4):161-163.

② 刘建文,郄鹏.公共政策学本科生“实践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学理论,2014(12):216-217.

③ 陈瑜,蒋杰.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的效果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6):141-145.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118-02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所谓“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创造的新的发展生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由于政治性强、思维和逻辑跨度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如何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寻求机遇,创新教学,是现阶段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互联网+”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主要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热点事件、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等基础上,阐述党和国家的基本立场以及重大方针政策的课程。这门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它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客观、理性认识党和国家的各项基本政策,能否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时代,西方多元化思潮以及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在大学生中间广泛传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在大学生中间流行,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此外,由于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微课、慕课的流行,学生获取学习内容不再全部依赖课堂,但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内容、方式、手段上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满意率还不尽如人意,这些情形给形势与政策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必须直面“互联网+”,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

二、“互联网+”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质量良莠不齐。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它要求讲解最新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动态以及世界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具有信息量大、共享及时、传播迅速等特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事先获取课程信息。因此在形势与政策的实际教学时,授课内容已明显滞后于当下现实,而学生习惯于感性直观的认知方式,存在“先入为主”的现象和“理论冷淡”的思维倾向,[1]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没有统一的教材,都是根据时下国内外热点问题进行备课,内容千差万别,质量良莠不齐,与互联网上形式多样的内容相比,学生更倾向于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2.師资配备不合理,知识储备不足。形势与政策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主要由辅导员担任,而辅导员担任行政事务较多,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备课,往往匆匆上阵,影响教学效果。此外,由于辅导员自身专业背景的原因,大部分不是思想政治专业毕业,因知识结构受限,无法讲清、讲深、讲透相关问题。

3.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互联网+”融合欠缺。“互联网+”时代,教学资源变得异常丰富,课堂边界模糊,师生角色嬗变,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重塑自己的角色。有些教师比较保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停留在传统课堂的单向讲授阶段,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对“互联网+”需要具备的制作微课、运用慕课等无法做到熟练运用,无法很好运用“互联网+”提高教学效果。

三、“互联网+”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1.狠抓课程内容,提高时效性和针对性。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做到课堂内容新鲜、充实、有趣,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确保内容的及时更新且充实丰富,在备课阶段,热点一出来,第一时间组织教研室进行集体备课,广泛搜集有关专题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材料,并由专人形成统一的课件。在讲授完后教师可以开展经验讨论会、总结会,邀请领导和高水平专家进行课后评价等,用以改进课程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关注的难点、热点、突发事件、敏感话题等内容来确定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即便面对网络上浩瀚如海的信息也能通过课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那么学生就能更加重视课堂的教育教学。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乡土题材”。例如,广西高校可以结合精准扶贫,多讲述广西贫困县分布、脱贫质量等问题,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2.增强教师队伍实力,培养“互联网+”意识。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学队伍至关重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要建立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专家和领导三支较稳定的队伍进行授课,同时灵活运用“专家和领导队伍”,定期邀请他们开设“专家讲坛”和“领导讲坛”给学生讲解热点、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国内外的形势。此外,在“互联网+”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树立“互联网+”的意识,使自己成为“互联网+”的“圈内人”,主动提高互联网素养。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互联网+专题”的培训,让教师树立“互联网+平台”的意识,使平台使用成为教师行为的自觉。同时,组织教师进行微课程应用平台的研修,让他们学会利用互联网将教学内容与网上课堂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师的“互联网+”素养,提升教学效果。

3.融合“互联网+”,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互联网技术使传统课堂的“主—客”模式变为“主—主”模式,这是从传统的“以教为主”理念到“以学为本”的反思和转轨。[2]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时,要充分融合“互联网+”,改善教学方法,运用慕课、微课等“互联网+教育”的新资源、新模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在进行“全面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授课时,在课前准备阶段,可采用展示“十八大”以来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新发展相关的视频内容的“微课”代替“课前看书预习”,这些“微课”内容简短、可视感强,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上课的主要内容。进入课堂教学后,采用翻转课堂、体验式等方法,让学生就讲话精神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组讨论、展示,在互动交流中教师再进行答疑和总结。在课后,教师可以运用慕课、QQ、微信、微博链接相关视屏和文件,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进行答疑并引导。通过以上方式,让学生变成课堂主体,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

4.结合第二课堂创新教育教学。互联网具有虚拟性,而第二课堂重在实践,能进行交流体验,这是互联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第二课堂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例如,可以通过组织阅读红色经典比赛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通过开展社会调研让学生感受国情民情;开展看望老人、义诊等志愿服务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参观革命圣地、缅怀先烈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国家发展的来之不易。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延伸拓展“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使大学生深刻体会世态、民情,培养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感。[3]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要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在坚持内容为主的基础上,借用“互联网+”的优势,保持传统教学课堂的优势,加强和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正确的思想观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入脑、入心,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大学生发挥独特的作用。

形式与政策课程总结篇8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教育,培养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渠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形象最直接的形式,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课程既具有区别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独特之处,即传达、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国内外重大时事上的政策、立场、态度,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特点,即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大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前者,多有专文撰述,但是对于后者进行考察者较少。为把握好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特点,我们对900余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涵盖了工、商、文、法、经、管等多个学科门类,问卷内容涉及到课程的各个方面,力求能够反映出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和特点。本文对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仔细分析,拟从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知特点入手,论述如何促进《形势与政策》课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课程的重要价值,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从而实现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受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课程价值的认知、学习效果的认知、内容的认知出现了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客观、清醒的认识这些特点,对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知存在矛盾

据抽样调查显示,近94%的学生认为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还应该了解时事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对时事政治表现出普遍的求知欲望,应该说出生在80年代的当代大学生并未像一般性的批评意见所指缺乏政治责任感,而是表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个体承担意识。但是,也必须看到,这种对形势与政策普遍渴望的热情还缺乏具体内容,比较空泛、抽象,在涉及到具体的指向时,往往出现价值困惑,从而出现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几种消极认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一是:“不愿意”,个别学生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专业技能,这些是硬本领,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则是软任务,不一定要学;二是“不重视”,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根本没有功夫再来学习形式与政策教育课;三是“不必要”,不少学生认为要了解形势与政策,看报纸、上网、听收音机就行,不必非要来上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可以看出,虽然对形势与政策学习重要性的理解能在大学生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具体到形势与政策课这门课程来说,同学们对课程价值的认知出现了反差或者矛盾。无疑,这样的消极认知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2、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学生自我评价消极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教育引导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考核等环节进行确认,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真实反应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同学对课程感到满意,但是只有1/3左右的同学能够认真听课,经过课堂教学,只有1/3左右的同学对形势与政策有了兴趣和收获,这样的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堂教学目前还存在各种问题,致使课堂授课缺乏有效性覆盖,部分同学感到未能从课程学习中直接受益,课程讲授也未能真正满足大多数同学希望能从课程中增强政治敏感性、了解形势与政策以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的意愿,从而影响到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3、对形势与政策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

形势与政策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的形势与政策往往决定着、反映着微观的层次,如果对宏观层面没有必要的了解的话,对微观层面的形势与政策的把握就不可能深入、全面,只能停留在比较浅表的层次上。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具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欠缺,使得他们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对形势与政策的微观把握上,而对宏观的形势与政策明显的缺乏主动学习、了解的愿望。调查显示,对决定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走势的党的十七大,大多数同学表示关注,但是有近50%的同学没有主动了解会议的详细内容,许多同学很少和同学聊起时政话题,而对物价上涨和就业形势等内容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出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探讨的热情。这种由近而远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既符合一般性的认识规律,也和当代大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相吻合,也反映出大学生思想上某种程度的不成熟。

二、《形势与政策》课不仅仅是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催化剂和必要支撑;不仅仅是依靠课堂教学就能够全部完成的一般性课程,更应该把形势与政策课渗透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来。在强调价值导向性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最终目标,强化育人功能,合理管理,正确引导,在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中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

1、《形势与政策》课要强化服务功能,凸显人文精神,实现《形势与政策》课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统一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具有传递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提升大学生正确观察时政能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能力的双重职能。对受教育者来说,一方面要通过接受形式与政策教育了解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进而理解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在依据和客观标准,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增强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判断形势与政策现状,提高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能力,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形势,学会认识、把握形势与政策,思考应对策略,顺应、利用好个人成长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显然,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既体现出贯彻传达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工具理性,又有帮助大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准确客观认清形势从而为自身提高发展开辟道路的人文理性,形势与政策课是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有机统一和高度结合。但是,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偏重的是传达、贯彻的工具理性目的,把学生当作被动受教的一方,大部分时间讲授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强调党和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传声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直接需要重视不够,人文意识薄弱,工具理性在课堂教学目的中居主导性地位,致使学生在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解中感受不到党和国家传达路线方针政策背后所体现出的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很多同学感到讲授的内容实用价值偏小,更无法理解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应切实转变急于灌输政治理念的观念,改变图解政策、只求传声的倾向,深入体察学生的内在需求,渗透人文精神,实现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交融统一。 转贴于

2、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中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与个人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部分学生和《形势与政策》课貌合神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课程的价值困惑和迷惘。在调查中,有些同学表示,课程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相距甚远,感觉不到这样的课程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和价值。如前所述,大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活跃的特点,但是在思维的深广度上有所欠缺,造成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认识不够,教学接受的过程中消极被动应付,导致教学效果自我评价中评价过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切实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价值和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政策及其教育与个人发展的直接关联。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课价值意义的深入教育。一是形势与政策大环境决定着大学生个人的自我发展空间的最大上限和个人的发展方向。时势造英雄,必须认清时势,才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杰出人物,古往今来许多伟大人物的成长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二是形势与政策也制约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大学生的成功概率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客观准确的把握形势,顺应政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正确定位,为自己的发展确定合理的行业和职业①。对客观形势把握不当,对国家政策了解不清,难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错误,使自己在职业生涯的路上遭受挫折。因此,对大学生应当进行形势与政策课重要价值意义的教育,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形势,利用政策,形成对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对政策的深刻理解力,培养起超前把握和利用形势和政策的胆识,树立自身发展的意识,从而实现自身的大发展。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形势与政策》课在自身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强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让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进入学生头脑。

3、调查了解学生需求,找准课程切入点,从学生内在需求出发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实现课程的价值在场

价值是指标志客观事物及其属性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范畴,对于接受主体而言,价值可以分为正价值、零价值和负价值,能够始终维持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处于正价值状态就成称为价值在场,否则就是价值不在场②。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课由于种种原因,课程教授内容与课程价值相分离,出现了价值不在场的状况,课程教授内容与学生的内在需求不相适应,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是形势与政策的微观内容,希望能够有对形势与政策微观内容的纵深解读,而不是从宏观着手,再向微观印证。据调查,在各项形势与政策内容中,学生对物价上涨、就业形势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微观形势以及相关政策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对离自己学习生活实际较远的宏观形势与政策关注度明显较低。这一方面说明自身利益诉求成为学生中最大的热点,另外一方面,也启示我们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吸引学生关注课程、学好课程的重要内在动力,是课程进入学生头脑和思想的有效切入点。要调动各方力量,认真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脉搏,找准学生思想兴奋点和课程切入点,从微观层面切入课程,中观开掘内容,最终达到宏观把握的目的,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在场。

4、利用多种形式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形成教学与管理的良性互动

课堂教学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渠道,在传授知识、培养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和灌输以及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对课堂教学成果作进一步的巩固。一是要对课堂上反馈回来的信息给予重视。课堂教学是一切问题和矛盾的集中体现,对课堂上反馈的信息要充分重视,及时收集调研,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作为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等工作的依据,形成教学与管理的良性互动。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切准学生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思想兴奋点。经常性地动态跟踪学生的思想波动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调研报告、党团会议等形式关注焦点问题,深入分析现状,总结思想特点,使教学部门能够据此了解学生内在需求,有针对性的上好《形势与政策》课。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第一课堂,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贯穿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依托分团委、学生会、学生党组织、理论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知识竞赛、主题征文、党团学习、专家讲座等活动巩固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成果,培养起同学们对时事政策敏锐的把握能力和持久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延伸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

要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和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态度,转变教学管理观念,把《形势与政策》课统一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上来,强化育人意识,形成教学管理的良性互动,培养起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兴趣,才能使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进入学生头脑。

参考文献

①唐耀华:《和大学生谈形势、政策与个人发展—对课教学切入点的探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总第91期),第47-49页。

上一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特色课程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