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13 23:00:16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拓展任务;训练方案;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05-04

2004年11月,和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国际化、价值西方化的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承受着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强大进攻和重重渗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和国内政策的理性认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成为了当前高校的重要教育课题。因此,运用新的教育方式来加强和改进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当前势与政策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运用拓展训练来提升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是当前势与政策教育的有益探索。

一、拓展训练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拓展训练(Outward Development)最早由德国人库尔特・汉恩(Kurt Hahn)提出,美国马萨诸塞州哈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校长皮赫20世纪70年代把拓展训练引进了学校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拓展训练被引入中国,在企业培训上广泛使用。目前,中国学校教育对拓展训练的应用处于尝试阶段。2002年3月,联合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启动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该计划对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指明了发展方向,奠定了政策基础。近年来,拓展训练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获得了初步运用,把拓展训练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来,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把拓展训练应用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来,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运用拓展模式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训练,在教育模式改革,学习动力更新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第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说教模式转变为分享模式。中国传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个致命弱点,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采用讲座,报告或讲课的方式进行,主要以说教模式为主,说教模式,就是以说的方式传达信息给别人。这种模式好比“杯与壶”,听者像空杯,等着说者这个“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针对主题内容,不会主动去调动自己的情绪、感觉和想法,如果主题内容引发了学生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大部分学生习惯持观望态度,很难主动配合。因此,在说教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厌学逃学现象严重。一些教育者为取悦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会插讲故事笑话,而不得不忍痛割舍许多重要内容。更多的教育者,则为了符合政治教育的严肃性,习以为常地采用满堂灌的说教模式,向学生灌输理论观念,教育成了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活动,教育者很辛苦,受教育者很痛苦,忠言逆耳而效果甚微,一相情愿敬职敬责而费力不讨好。

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能只采用说教模式,而必须改革这种模式,要改变这种模式,就要去考虑学生心理状态,考察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可以控制在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改变形势与政策教育说教模式的被动局面,变学生被动的听教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把理论说教模式变为理论分享模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拓展训练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融入现场环境体验中,使学校与社会、与自然紧密联系,它突破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封闭式格局,丰富了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符合现代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第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为大学生辨析社会形势和国家政策提供了专职服务平台。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是简单的读报看新闻,也不是点评国内外重大事件。而是对社会的发展形势,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学生要有科学的理解和把握,大学生要能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能把杂乱的社会事件联系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社会事件发展的规律。这样,大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才能更好地理解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要达到这样的高度,高校教育必须提供相应的专职服务平台,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就是这样的一个服务平台。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就包含着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去思考社会形势与国家政策的训练活动,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的交流体验,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校正、相互验证、相互监督和相互激励,既可以从内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又可以从外在建构学生共同学习的制约机制。

第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可以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强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合力。形势与政策教育对象多层次性和多元化,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多元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者要不断寻求新的教育资源,以满足受教育者不断增长的需要。新的教育资源必须通过剪辑和整合,才更加容易融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去,拓展训练是剪辑和整合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源的平台。拓展训练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安排在特定环境中,扩展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时空,精心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教育情景,让学生在教育情景中去参与去体验去学习,拓展训练充分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心理受到挑战,活力得到激发,潜力得到挖掘。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能够把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及其训练方案的构建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准确全面了解掌握党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所依据的马列主义基本原则方法,提高学生的政策素质和政治觉悟,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个根本任务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以社会现实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内容。

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既包含相对稳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方面,又包含动态性很强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热难点问题等方面。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既要有相应的理论功底,又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能及时捕捉最新时事动态,准确传达给学生。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要求必须既紧扣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又紧扣时代脉搏,做到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不断增强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优势,拓展训练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挖掘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优势的新型模式。

通过拓展体验训练,可以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落到实处,具体到学生身上,拓展训练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进行细化和深化,便形成了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这个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中国对外政策、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状况、发展趋势、世界重大事件及中国政府原则立场的教育五个方面。

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进行具体的实践训练之前,要围绕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五个方面的内容,制定周密翔实的拓展训练方案。因为“在拓展训练中的规则与活动计划都是事先制定的,活动中主要是为了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问题,由于在各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各自的认知,在体验后与大家分享,换位思考别人的认知与自己的差异,得到再次的学习”[2] 。所以,拓展训练方案是实践训练的蓝图,它是指导实践训练有序有效进行的指示标,也是进行拓展训练总结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结合具体的拓展条件,可将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的训练方案构建(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方案包含拓展内容、拓展任务、拓展场景、拓展目的、拓展导师、拓展对象和拓展时间几个方面。拓展内容是核心,其他方面围绕它展开、符合它的要求并向它服务;拓展任务是对拓展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是拓展训练的基本结构单位,即每一个拓展任务构成一个独立的主题;拓展场景是为实现拓展任务,根据拓展任务要求而选择或设计的典型环境形象;拓展目的是指通过拓展训练后,要求学生达到的培训目的,主要包括观念、意识;知识、方法;信心、自信;格局、高度;立场、态度几个方面的目的;拓展导师就是邀请的对该拓展任务比较专业的专家或嘉宾,在拓展过程中扮演某种角色;拓展对象专指被训练的学员,不包含临时参与的观众或其他列席人员;拓展时间以分钟为计算单位,分为总时间和每阶段时间,拓展时间不包含阶段与阶段之间的休息时间。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的实践体验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方案确定后,就要把它付诸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拓展训练是“通过体验从而转化为知识的过程”[3] ,体验则是整个拓展训练的本质部分。体验(experiences)是指人响应某些刺激(stimulus)的个别事件(private events)。它对事件直接观察或直接参与而形成,它包含受训人员的视听嗅味肤感官和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包含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也包含身体行为因素。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是指亲身体会训练过程,直接认知、欣然接受、感悟道理、自由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趣味、活力和魅力,它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新或重复情境,用拓展流程呈现或再现教育任务,还原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让精神经由训练而获得彰显和扩张。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过程具有两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的硬件方面条件。拓展训练实践体验中,环境媒体是必需的硬件条件,没有环境媒体,无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感官感受,就无法进行拓展训练。无论是实地环境媒体,还是虚拟环境媒体,都不是现成的,而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结果。尽管有好的环境媒体,也不能把它们一层不变地搬到教育过程中来,要根据训练内容的需要,选择符合主题的环境媒体层面,经过剪辑和设计,重新整合出一个综合的教育环境媒体,才能有效推动拓展训练的发展。

实地环境媒体硬件条件要求很高,必须有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建筑环境条件,最好两者兼而有之。实地环境媒体分为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和一般性的实地环境媒体。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一般指教育基地或某方面的专职场所,一般性的实地环境媒体是教育者自己动手布置的像会场一样的环境媒体。如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可以在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中进行,将学生带到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去,当学生走进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首先看到巨大的铁骨铮铮的红军战士石雕,然后会看到红军首长和战士的遗物,还有一些历史标语,学生甚至可以去扮演一些历史角色,感受一下当初的历史氛围,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艰辛过程;也可以在一般性实地环境媒体中进行,教育者带领受教育者,根据拓展任务训练要求,用黑板画或幕布等形式来布置教育场所,让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产生亲近感,扩大拓展训练的感官影响。

实地环境媒体硬件条件带来的拓展训练效果虽然相当高,但是必须以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建筑环境条件为依托,实地环境媒体硬件很难全面满足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任务的需要;更多情况下选择的是虚拟环境媒体条件,虚拟环境媒体条件主要指多媒体技术条件,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仿真虚拟视听环境材料,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功能,有利于激起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理解,提高学生拓展体验的质量。

第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的软件方面条件。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环境媒体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视听嗅味肤的感官,让其产生学习渴望和学习冲动,受教育者在拓展训练互动气氛的影响下变被动为主动,非常自然自觉地参与整个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过程。因此,整个拓展训练实践体验效果的取得,除了要有外在的环境媒体硬件条件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受教育者自身的感性和理性机能条件。

1.感官(Sense)。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拓展体验诉求目标是激起感觉知觉体验,尤其是感觉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的体验。感官拓展体验能引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增加拓展任务的附加价值。

2.情感(Feel)。《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拓展体验诉求目标是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与情绪体验,尤其是激起学生喜怒哀乐的感情与情绪体验。情感拓展体验的运作,需要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什么情绪,不能故作姿态违反常情,要让学生自然受到感染,并融入情景教育中。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为主题的拓展体验,可以通过雄壮的音乐画面来激起学生爱国的情感体验。

3.思考(Think)。思考指针对某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思考拓展体验诉求是以创新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和兴趣性,从而产生对问题思考的体验。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而言,思考是学生感性飞跃到理性的必要条件,思考拓展体验是层层深入的过程,它渗透着学生充满创意热情的精神,能召唤出学生的连带理性动力。

4.行动(Act)。行动特指拓展活动影响学生心理,触动学生身体产生互动交流等的行为动作体验。行为拓展体验分为说和做两种体验方式,这两种方式的结果都是让别人知晓行为者的意图,意图不明之处是整个拓展训练需要及时清晰确认的盲点。学生在拓展训练进行过程中,不能持续闷着,而是要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整理后,通过说或做的行为把它表现出来,让受教育的产品(学生)形成拓展共振和叠加效应。如在中国对外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中,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或外交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这种行动体验。

在整个拓展体验中,教育者不要只去凑热闹,瞎起哄,而要引导好学生,随时留心观察,及时抓到触发点,对学生进行即兴激励。因为在体验拓展中,学生可能会偏离主题,也可能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教育者要通过激励让学生及时回到主题上,或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学生在激励之下学习热情一般会高涨,学习信心会倍增。因此,在体验环节中,教育者要善于激励学生,调整拓展节奏,保持训练热场,一步步把体验环节推向高潮。

拓展体验训练结束时,教育者必须进行总结,否则功亏一篑。对本次拓展训练要进行客观评价总结,分析它的得失,继续巩固好的方面,修改不足之处,并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它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正确全面了解掌握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推动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 唐红明.论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J].中国校外教育,2010,(7).

[3] Kolb,D.A.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4.

College Students’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aining Research

QIN Hong-ping,ZHANG Yu-sheng

(Guizhou Normal College of Marxism-leninism,Guiyang 550018,China)

Abstract: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instruction,college ideological instruc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is to enhance the important channe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aining in the significanc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from expanding training plan,build and expand training practice experience of the two aspect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ntent flow.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2

    1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1.1互动性现今一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缺乏互动。一些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就是宣讲国家的政策措施,传递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相关信息。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互动,互动性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性。所谓互动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相待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互动性包括多个层面:从互动的主体角度观之,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从互动的时空角度观之,互动又包括课堂之上的互动与课堂之外的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宣讲一定的政策与信息,更重要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研究社会问题、探索方针政策[2]。这种分析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多为学生普遍知晓但又认识不够深入的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大事件。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停留于介绍一些人人皆可查知的信息,学生的思维则不可能从这些信息简单传递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该门课程的价值也就完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即体现在此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题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得以交流与碰撞,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指引下得出一些结论。

    1.2开放性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开放的内容。每个学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都会本学期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是为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一些教师在每个学期进行教学时将教学内容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仅仅围绕教育部下达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简单的信息扩充。这样很容易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局限在对一些信息的简单传递上,而没有引出隐藏在这些信息背后深层次的内容。这也是一些形势与政策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呼唤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内容的开放性。形势与政策课程面临的主题都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中的重大事件、形势与政策。这些主题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个形势与政策主题即使主要是属于每一个学科门类,但是深入分析其现象,探究其原因,又往往涉及到其他学科门类的信息和知识。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互动性质也决定了该门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互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视角都可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从其独有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点提出对教学主题独特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主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另外,现今信息社会的特性决定了相关广泛的信息可以由学生轻易地获取,那种浅显易被学生掌握的信息已经不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开放性的课程内容是势在必行的。其二,开放的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理论体系对于一门课程至关重要,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注定其吸引力是有限的。然而,形势与政策绝不是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给人以理论不深或理论不成体系的印象,这与教师不善于挖掘形势与政策课程丰富的理论体系有关,这也是当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呼唤开放的理论,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挖掘本门课堂独特的理论,并形成本门课程独特的理论体系。

    1.3实践性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都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事件,这些主题本身即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另外,当代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具有比较强烈的批判倾向乃至逆反心理,对社会现实问题更加笃信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得来的结论。这也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因。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性体现在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

    2实施参与式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的策略

    2.1进行情景对话式教学设计,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传统课堂中那种宣讲式教学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形势与政策课程发展的需要。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互动性需要我们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确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后,进行更加精细的教学设计,在相应专题内选择既能体现本专题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又富有争议性和对抗性的话题,精心进行话题设计,然后围绕这些话题进行问题设计,以便启发学生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将一部分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在进行相关话题的设计时,不仅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功课,学生也应该做好准备。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设计时,应该将相应的情景和背景交待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些专题的情景做好背景知识的预备,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在课前即对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课堂就从一些简单知识的传递中解放出来,教学双方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较深层次的互动讨论。

    2.2形成开放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体系开展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需要形成开放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其一,紧紧围绕主题丰富和扩充本门课程的内容。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应该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指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师不应该将教学内容局限在一个较狭小的范围内,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应该以教育教学要点为指导,尽可能地丰富本门课程的内容。当然,这种扩充和丰富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一定要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的主题。教师应做到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多方面、多角度、多学科地收集相关信息和理论。这样才能有效地与学生开展对话式探讨,才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其二,进行本门课程的理论设计。形势政策课程的理论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研究社会问题、探索方针政策。因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于形势分析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本门课程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例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观点都应在教学中有广泛的运用。二是形势政策课程要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这是由其综合性决定的。形势政策课程所涉及的问题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研究某一问题时要自觉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研究经济形势时,要用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分析社会问题时,可能要用“差序格局”等社会学理论来解释和研究。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主动、积极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思考、研究问题,决不能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将形势与政策课程降格成为一堂常识普及课[2]。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3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关于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

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1年) 心得体会

推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年)》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学习《规划纲要》,我感到这份广集众智以凝聚共识,力求完善的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的坚定决心,现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清晰、目标明确、规划周密。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矗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三、政校分开,高校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学校制度的实质就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这是引导和鼓励学校自主整合资源、轻装上阵,努力办出品牌,打造特色,真正办出优质教育,让人民满意学校。校长不应该是官员,切实减少官本位思想,少用行政命令,多用理念引领,多用依法治校。

四、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人民满意教师。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4

“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不利于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课题组在深入调研、查找问题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思想认识、领导体制、基地建设、内容衔接、形式手段和配套保障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制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18306

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在学科、教材、师资队伍、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绩[1],但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高校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体系创新 [2],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途径,增强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鉴别和处理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入脑入心。鉴于目前高校“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的普遍性问题,为了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课题研究组历时一年,对重庆市内6所高校1 000名全日制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辅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研对象

此次调查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在校本科生参与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情况,专业覆盖人文社科、理工等学科,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分,有效问卷率为94.6%。

(二)研究工具及方法

此次调查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调研》自编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大学生的基本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第二部分为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基本认知,包括对实践教学的了解程度、实践教学必要性、参与实践教学情况等;第三部分为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教学效果等的价值判断;第四部分为影响实践教学成效的因素分析,从管理机制、师资配备、内容设置等方面探讨对实践教学的影响;第五部分为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建议,从受众视角搜集对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为确保调查样本的覆盖率和有效性,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重庆市内6所高校全日制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有有效数据输入SPSS18.0 软件,再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基本认知

1.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着明确的认识,67%的学生表示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有必要,仅有10%的学生表示实践教学不太必要或不必要,相关调查结果详见表2。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设置过程中,多数学生表示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应重于课堂教学。相关结果详见表3。

2.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相对有限

推进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有必要首先让学生了解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认知实践教学。目前,学生们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重要性虽然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但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了解还是相对有限的,而且在随机访谈的过程中也进一步证实了学生对究竟哪些属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范畴缺乏清晰的了解和表述。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表述非常了解及了解不足者占40%,详见表4。

3.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方式较为多样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相对丰富,涉及课堂专题讨论、课堂主题发言、专题文体活动、课外参观考察调研、网上专题研讨等,从总体上看,学生们对目前已经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较为认可。同时,通过调研还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实践性专题讨论、学生作实践性主题发言依然是目前主要的实践教学方式之一,高达78%的学生表示参加过这类实践教学活动,详见图1。

由图1可以发现,以学生主题发言、专题讨论的课堂实践教学方式是学生们参加实践教学最重要的形式,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网上研讨、课外调研等则差异不大,成为当前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

(二)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态度倾向

1.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不太满意

教学效果是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体现,关系到课程建设的整体方面。从目前的调研数据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整体质量、学生的满意度总体偏低。调查对象中,仅有331人认为实践教学效果很好及比较好,所占比例仅为34.99%。而其余的普遍表示一般,甚至认为当前实践教学的效果很不好,详见表5。正是由于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不少学生表示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收获相对有限,有近300人表示收获不大或没有收获,比例高达3023%,详见表6。

2.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待优化

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形式是保障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更是让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被学生认可、喜爱的重要条件。然而,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满意度不是很高,只有40%左右的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详见图2。

从图2可知,当前多数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一般,欠缺吸引力。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学生普遍希望进一步丰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三)影响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

目前,影响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因素呈现多样化特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组织制度、教学模式等。调查显示,教学缺乏系统性、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脱节、教学组织不够严密、学生缺乏主动性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

1.学生参加实践教学主动性有待提升

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愿意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发挥,而实践教学的目标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调查显示,当前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参与的主动性还有待提升。只有不到50%的学生表示会比较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中去,而剩余的学生对此则表现冷淡,甚至有1%以上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统计结果详见图4。

2.教师主体责任总体得到认可

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和指导非常重要,关系着学生从实践教学中获得收获的多少。调查中,多数学生对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开展的工作持肯定态度。超过60%的学生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责任心强,超过62%的学生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力度较大。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有40%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主体责任没有很好地发挥。相关统计数据详见表7、表8。由此可见,在推进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建设过程中,这一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有待优化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推动实践教学稳步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践教学规范化的必要基础,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化、组织教学不严密等都与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55.6%的受访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健全或比较健全,但也有14.27%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管理机制不到位,教师和学生随意性都很大,甚至个别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管理情况从来就无人过问,这需要引起警醒和重视。

(四)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建议

面对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完善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体系和机制,加强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等方面,详见图5。

从图5可知,学生们普遍希望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能强化保障,推动实践教学建设。除此之外,在座谈及调研中,学生们还提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强化校外实践考察、增强实际体验以及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建立有效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模式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围绕这些意见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

通过走访座谈我们了解到:“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从调研高校的教育教学大纲看,6所高校均把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作为本科生必修课程纳入了教育教学大纲,明确了学分,且已在全校本科生中普遍开设了形势与政策理论课,把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贯穿于本科生四年大学生涯,实现了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全程化和全覆盖。但在教育教学大纲中,却没有见到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反映出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着手,要把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提高到与课堂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高校实践育人的高度去理解,才能真正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功能。

(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组织领导体制

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必须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组织领导体制,才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而把课程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但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高校均没有统一的全校性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组织领导领导体制,因而导致各院系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中处于“无组织”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形势与政策课的整体质量。从现实基础看,课题调研组建议高校树立“全校一盘棋”的观念,建立“校领导牵头负责,职能部门统筹部署、院长具体实施”的组织领导体制,即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或教学工作的校领导负责对全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提出统一要求,由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等校关职能部门协调统筹部署,由各院系组织具体实施,从而确保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状态下有序运行,从而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校内外基地建设

既然是实践教学,当然要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让广大学生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去实践、去体验,才能使学生把形势与政策课堂理论教学成果运用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学会感悟、学会鉴别、学会判断,才能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真正达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形势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目的。为此,高校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分层次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校外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提供鲜活的阵地和坚实的平台。从目前高新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来看,一是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全员覆盖的要求;二是类型不多,不能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此,课题调研组建议高校广开门路,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建立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达到使全校学生“人人能参与、人人能体验、人人受教育”的目标。

(四)强化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特点,要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课课堂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有机互动,克服理论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才能真正达到延伸课堂教学、深化理论教学的目的。目前,高校虽然开展了许多实践性教学活动,但细细品味,形势与政策课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相互脱节,有的甚至互不相关,从而使形势与政政策课实践教学混同于一般的娱乐性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达不到延伸课堂教学、巩固深化理论成果的教学目标。为此,课题调研组建议高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统筹,把形势与政策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内容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从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整体实效性。

(五)丰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当今时代,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应当与时俱进,走多元化的道路、生活化的途径、现代化的手段,把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与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相结合、“网里网外”相联动的教学格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此次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参与和投入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收获不大,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形式普遍单一,教学手段过于陈旧老套,与时代脱节,远离生活,不能契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高校有必要转变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观念,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政治性要求融入学生现实生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诸如沙龙、微博、微信等现代化形式和手段,调动学生关心时事的政治热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六)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配套保障体系

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还应当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经费投入、学分制度确认、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确保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比如,在学分制度建立方面,目前高校已普遍明确规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的学分,但都尚未把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纳入学分确认范围。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高校在队伍建设、经费投入、质量监测等方面各有千秋,均有短长。因此,高校应当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找准不足,发扬长处,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才能构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绿色生态”,保障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常态化、长效化。

参考文献:

[1]张正光.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举措、成效及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2016(2):63-67.

[2] 彭庆红,潘红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体系建构与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31-34.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供给侧改革;个案研究;创新探索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2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99-05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把握时代脉搏、紧扣国内外时政热点,宣传主流思想价值观,担负着培养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的使命,具有提升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和培育政治素养的教学功能。但是,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时代环境,加之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的政策性、教育性和时效性等特点,资料收集繁杂、讲授要求高且考核难度大,存在着课程设置不重视、教学内容不切实、教学方法不科学、师资队伍不专业、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较大地影响了教学成效的发挥。因此,有必要从供给环境、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形势和政策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的问题

自1987年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至今,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国内各高校基本都设有该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某种程度上讲,形势与政策课已经具备了一门课的基本形态。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力量,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4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没能达到大学生的期望,在教学效果和考核上也未能尽如人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和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一)课程设置不重视

虽然形势与政策课程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在大多数高校开设,但是不少高校对于其重要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课程性质上定位不清,以致其在课程设置上具有随意性。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程未能得到高校应有的投入和支持,在课程设置上常被忽视,课程地位逐渐边缘化。如:大部分高校都将学科建设重点集中在专业课和特色课上,并没有意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对高校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资源投入甚少;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往往都只有形式,而不注重实质性的规范,往往缩短课程的学时数,只安排在某一特定年级或某一固定学期,并没有开展覆盖大一到大四的连续性教学,降低了课程教学效果;不少高校仍停留在对上级部署和要求的简单照做,没有结合自身高校实际采取具体、有针对性的措施;有些高校没有将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落实到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中,或者即使有单独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在课时数、课堂教学要求等实际操作层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二)教学内容不切实际

首先,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初衷便是配合高校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和宣传,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多是为了自上而下地宣传国家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教学内容多为方针政策的传达和解读,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往往只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要求紧扣国内外形势和党中央各项新政,但是很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好多年都一成不变,同样的课程内容往往讲授好几届学生,很少进行创新,加入时代新鲜素材。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国家政策脱节,内容的滞后性,使得课程枯燥乏味,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再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大多是围绕着国内外形势分析和政策解读宣传展开,而较少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其他方面的内容,而第二课堂的出现,又弱化了常规性的课堂教学,忽略了科学地安排与平衡各个教学内容。最后,高校文理科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显然是不一致的,而高校往往忽略这一点,采取学的方式,使得有些教学内容文科生理解起来轻而易举,而理科生则不知所云。甚至有的高校部分年级,将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混合组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部分高校忽视了不同年级阶段、不同专业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层次性和多样性的需求,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

(三)教学方法不科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面向高校所有本科生开设,是高校所有课程中唯一要求“全覆盖、不断线”的课程,覆盖面广,加之专业老师匮乏,课程教学常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而大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则限制了教师授课方式的选择。一个老师给一两百个学生上课,偌大的教室拉大了老师与学生间的空间距离,不利于师生开展互动,单向的、填鸭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气氛沉闷,甚至出现了学生反感和抵触的情绪,翘课、玩手机、看专业书籍等屡见不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动态性,需根据社会环境和时代气息的变幻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面十分广泛,其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师易采取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多以PPT展示为主,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

(四)师资队伍不专业

首先,由于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视度不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配套设施等软硬件方面投入较小,对任课老师往往缺乏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且管理松散,加之课程内容复杂多变,知识体系面广,又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和完整的理论体系,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较低。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多为高校党政干部、辅导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教师。由于这些任课老师既要担任繁重的行政工作和其他课程的任务,又要兼任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往往时间精力不足,无法全身心投入该课程的教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门学科都有交叉,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科技、生态等各个领域,是一门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而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相对较为单一,无法将理论讲深讲透,且兼职教师多、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增加了课程建设的难度和教学效果的发挥。

(五)考核机制不健全

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清、重视不够,因此,很多高校π问朴胝策课程的考核也没有规范统一的制度,考核方式也较为松散滞后。一方面,是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缺失。形式与政策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对教师的上课内容和教学方式没有规定,由教师自由发挥,带有随意性,在课程建设上缺乏监督,使其很难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考核。形式与政策课程的考核多以命题考查的形式,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实际成效往往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目前,大多数高校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成绩纳入期末综合成绩的评定,而期末成绩的评定则以笔试试卷的方式(开卷或闭卷)或以课程论文、调研报告的形式,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综合后得出课程的综合成绩。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往往有所偏废或考教分离,只重视理论性知识的考查而忽视学生认知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而期末的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很多学生往往采用“移花接木”之术,鲜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并没有对国内外形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党中央的很多政策也是一知半解。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更难以调动学生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和国际国内时政热点的积极性。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研究――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逐步认识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2016年无锡太湖学院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作出了努力。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定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学院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相关工作由校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共同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逐步建立完备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太湖学院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将“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学时教学纳入课表,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同时在二、三、四年级持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形成“四年不断线,年年有亮点,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教学格局。

(二)教学组织机构与工作机制

1.党委宣传部统筹全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学生工作部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理论课时的教学组织工作。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基础教育部等部门分工协作,确保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2.学生工作部建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学时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大纲制定、课堂教学计划执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等,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同时,参与全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党委宣传部统筹安排,学工部、团委、各学院协调分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组织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党团活动等,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环节教育教学成效。

(三)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1.整合校内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基础教育部和学生工作队伍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

2.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学时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基础教育部专任教师承担。目前,选出8名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专任教师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老师,组成课程组,并从中推选一人担任组长。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等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兼职教师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综合考虑知识背景、教学经历经验等因素,面向全校择优选任8名。

3.形势与政策课实践学时的教学任务由学生工作部统筹协调,各学院分工负责,主要由辅导员承担。

(四)教学组织方式

1.形势与政策理论教学进课表,安排在第一学年,分两个学期进行,每学期开设16学时,分班教学,以中班为宜。要根据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形成教学计划,设计教学专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回应学生关切,阐释政策举措,解释疑惑,澄清是非,增强意识、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建立适应形势与政策动态性教学需要的课程教学体系,理论教学采取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团队教学组织模式,开展模块化专题教学。讲授同一专题的教师建立专题备课小组,加强对教案讲义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的研究。根据目前课时和专题安排情况,每学期拟定讲授专题数8个,两位老师具体负责一个专题。

3.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要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报告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学生工作部统筹协调各学院共同组织好实践教学,明确教学要点,规范课程考核;要积极支持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加强对形势政策教育的理论研究,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的开展。

(五)教学基本内容

2016年太湖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国际和国内两大模块。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国际方面的教育教学要点主要有:了解国际秩序规则之争动向;深刻认识大国关系演变态势;关注全球经济增长态势;宣讲“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重点;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国内方面的教育教学要点主要有: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围绕重大活动和热点难点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深入阐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六)课程考核方式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实践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学生必须携带由教研室统一设计的《形势与政策学习记录表》,随堂填好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在下课时上交任课教师,作为学生考勤与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专题授课结束后,由各专题教师交与课程教学组组长,通过检查《形势与政策学习记录表》数量和完成质量情况,对学生上课情况作出审核、确认事宜,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实践考核:根据实践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考核。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近期的时事新闻和党的会议等视频资源观看或者选择任课老师给定的学习研究主题,每次课堂前进行“时政新闻一分钟”的学生讨论。期末考核: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时事评论和热点问题分析。最后成绩的评定也由平时成绩(满分60分)、实践成绩(满分20分)和论文成绩(满分20分)组成。

三、供给侧视域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创新探索

自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后,“供给侧改革”不仅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热点词汇,也成为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思想给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思考,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供给与教育对象实际需求之间的失衡。曾几何时,传统的教育一味强调理论灌输,内容乏味、方法单调,忽视需求侧的主体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时间我们又过多地将重心转向需求侧,过于迎合学生需求,而忽视了供给侧自身须具备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因此,将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引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从以往单方面纯粹关注教育对象需求侧的视角中转换出来,从供给侧发力,注重关注供给侧自身的提升与发展,以达到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供给环境: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要求

首先,提供基础环境。在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内容宽泛、时效性强的特点,严格按照高校必修课的地位和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并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高校的自身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教学计划,强化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监督,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展提供基础环境,以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扎实开展。其次,创建制度环境。高校要制定明确健全的制度规范,明确各个部门和学院的责任和要求,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党委组织部应牢牢把握课程的总体发展方向,做好教育教学的监督和指导工作;校团委和学工处应注重挖掘资源,多组织开展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的讲座、报告及参观学习等实践教学;教务处应在学生培养计划中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地位,重视对师资的引进培养和教育教学的经费支持;宣传部则应做好信息和成果的宣传及转化。最后,营造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在完善校园基础文体设施、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加强校园学术环境、人文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建设,体现人文关怀和育人理念,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中。

(二)供给内容:融入实践,紧扣时代步伐

首先,增强供给内容的融合性和时效性。形势与政策课程讲授内容要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国防外交、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涉及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增加课程内容存量而非仅仅只讲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大学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对课堂内容要进行严格的筛选。选取那些政治性较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能引发深入思考,能对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影响和触动的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并且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选取要重点考虑大学生思想所处阶段的特质,紧抓大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课程内容。最后,增强供给内容的实践性。在单纯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如选取经典红色事件、图片和创作的展览、开展红色读物交流分享会、请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及红色基地的参观学习等,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供给方法:形式多样,提升教学实效

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供给方式。首先,应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拒绝单纯说教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背景,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其次,尝试讨论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甚至在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讲授他们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意义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深入探讨,而老师则负责引导、答疑和维持秩序。再次,注重运用现代科技。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运用视频教学、PPT展示、翻转课堂、微课堂、游戏课堂等形式进行教学。最后,注重开展实践教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可以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谋欢学习转向主动思考,不仅在理论上知晓,在情感上认同,并且能在实践中践行。

(四)供给主体:坚定信仰,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供给主体,师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选拔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课老师要严把入口关,一定要选取政治立场明确、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知识扎实、政治素养高的教师,以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政治性。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对任课老师本身要求较高。为了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和动态性,任课老师必须要积极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敏锐的前瞻性和洞察力,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教师队伍的多样化建设。形势与政策课程除了要培养专任教师外,还可以邀请校外学术水平高的专家学者、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学生工作经验较多的学工部、辅导员等担任课程兼职老师,专兼结合、各有所长,有侧重点地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成才需求。最后,高校应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教师投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多参加与课程相关的研讨会、学术论坛等科研活动,并经常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增强教师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和水平,以此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政治素养高、稳定性高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师资队伍。

(五)供给机制:综合全面,健全考评体系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公共政策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73-03

本文论述在《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的一种课程教学方法,并对这种课程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思考。这种参与式教学法的基本形式,是将《公共政策学》每章节的课程内容的总结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再由学生扮演教师角色,在讲台上进行《公共政策学》章节内容的总结。本文尝试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介绍,探讨《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效果及其完善途径。

一、《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大学传统以灌输为主的,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性人才的要求。知识是由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因此,大学教师们应更多地扮演好大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使大学生不仅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课程的内容,而且能使大学生自觉地发现、总结学习规律,进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中挖掘自身的能力。《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先进教学手段调动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是上世纪50年代一些英国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在第三世界一些国家进行国际援研究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培训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受训者的主动参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方法在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中逐渐普及。随后,这种方法在被引入到我国的高校教学中,并逐渐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参与式教学,包括标准的参与式教学与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增加参与式元素两种方式。标准的参与式教学法,通过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促使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充分地沟通和互动,这种教学过程通常是:在开始时学习者配对互相介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者经常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每节小讲课后,学生要进行分组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绘画、编故事、戏剧小品表演、辩论赛以及按照教学者要求制订研究计划或实施计划等生动活泼且形象直观的形式。这种参与式教学法,比较适合《公共政策学》等理论因素较少而更注重实际操作经验的课程。相比较而言,大多数大学教育课程中需有较多的理论学习内容,因此,不便也不必采用标准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但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加入一些参与式教学元素来提高教学效果,如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分组活动、基于行动研究的参与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以及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

二、《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活动形式

遗忘是大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如何及时地回顾和总结有助于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教师在每一章节讲解结束后,通常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这一任务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包括课程课件的准备和讲解等。笔者在《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为了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公共政策学》课程每一章节的总结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公共政策学》课程进行之初,在绪论中对《公共政策学》课程主要内容进行简介,然后再要求学生根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对某一章节的课程进行总结,每一章节只安排一名学生。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期末评定成绩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在具体进行时,总结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完成,但由教师把关。《公共政策学》课程每一章节内容授课完成后,学生上讲台以教师身份对本章内容的进行总结。进行总结的学生讲述课程进行情况,可向其他学生提问及要求其他学生上讲台互动等。教师则站在旁边进行观察,对学生总结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遗漏或误解等进行及时更正。学生总结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包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讲演技巧等。

在学生总结活动进行过程中,得到总结机会的学生大都表现非常积极,也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好的回顾。学生制作的课件,内容生动有趣,反映了同龄人的思考和认识模式,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优于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得到总结机会的学生还对《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扩展,启发了其他同学甚至教师的思路,促进了学生进行课外自我延伸式学习。在得到总结机会的学生进行课程总结时,课堂气氛相对于老师主讲时,更为活跃。台上台下的互动比较多,讲者与听者都在这种互动中收获了不少。总之,通过参与式教学形式,确实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汲取《公共政策学》课程知识,能够深入认真地思考和总结《公共政策学》课程,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公共政策学》课程的乐趣。此外,学生在如何面对公众进行演讲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应该说,学生是参与式教学活动形式中受益最大的群体。对于其他没有机会参与总结的学生而言,由于有机会参与总结的学生总结时体现了同龄人的思维,所举的例子也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因此也加深和巩固了他们对《公共政策学》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的点评也有助于学生从别人的讲演中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讲演能力。教师通过参与式教学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在安排《公共政策学》课程内容和调整讲课方式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特点。

三、《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效果调查

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形式的优劣,笔者在课程结束时就学生在经历《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对他们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内容分为客观选择和主观判断两个部分。与《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形式相关的主要是客观选择部分,从多个不同侧面请学生们对《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形式进行客观评价,包括教师与学生总结的区别、总的评价、活动中的心理变化等;主观判断主要用于收集学生对《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总体评价和建议,但在主观判断中,学生们对《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形式也谈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从115名学生中回收有效调查表共98份,对其中的客观评价结果进行了统计,得到学生对每个方面问题的选择比例。对于“如何看待老师安排同学在每章结束后进行小结的这种教学方法”,有56.7%的同学选择“很好”。由数据可知,大多数同学对于这种教学形式是认可和喜爱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总体上,有57.7%的同学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其次,有73.6%的同学认为如果上台总结,自己的收获会很大;最后,认为这种方法对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与不足有帮助的学生比例达88.3%。但结果也表明,这种方式对于上台总结的同学会有更多收获,但对于未作总结的同学来说,收获则不够大。这反映出学生总结时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把握不够,需要经过更多锻炼,也说明在活动形式上还要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便坐在台下的学生也能有更多的收获。从老师和学生讲解的区别来看,大多数学生听讲时的心理状态不受学生和教师身份变换的影响;而听讲状态的改变则因人而异,呈现出均衡分布。

总的来看,这些数据说明上述教学形式值得肯定,但还需进一步完善,这在后面的主观判断题中也有体现。在主观判断题中,很多参与总结的同学谈出了自己对总结的看法,一致的意见是总结花时间多,但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自己的心理素质、演讲能力等都大有裨益。因此,也有学生建议应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比如让多人同时准备总结,在实际讲解之前从中选择最好的上台去讲。

四、结语

根据《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以及课程结束后的教学效果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巩固学习的成果,特别适合于有成熟思维的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可大力提倡和普及参与式教学法;应根据《公共政策学》课程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和元素,既可以是标准的参与式教学法,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参与式教学元素的灵活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教师是否愿意并且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进行《公共政策学》课程每章节课程内容的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手段。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公共政策学》参与式教学活动形式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有机会参与总结的学生收获更大,在学习方面和个人讲演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都有所提高。在《公共政策学》参与式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本文论述的方法还需要改进和提高,以使《公共政策学》参与式教学活动中没有机会总结的学生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得到更多的收获。可以尝试让多人同时准备总结,进行课前试讲,从中择优上台作最后的总结;也可以尝试将学生分组进行总结。同时,还可以让台下学生对台上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点评与打分,使台下学生对于如何讲演能有更多的思考和认识。总之,教师应尽力提高学生参与《公共政策学》参与式教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峡壁,李悦宁.大学参与式教学法的一种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11).

[2]郑绍婷.也谈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及组织形式[J].甘肃教育,2011,(5):38-39.

[3]苏文平.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74-77.

[4]郭颖梅,蒋永宁.参与式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引导机制[J].经济师,2009,(11):125-126.

基金项目:湖南省怀化学院教改课题《参与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29)。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 港澳台生 教育模式

一、福建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关注度概况

在大陆高等教育体系中,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当前大陆高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而基于港澳台特殊的历史背景,港澳台生所接受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根据教育部和国家教委的规定,港澳台生可以申请免修政治理论相关课程【2】,因此目前大陆高校港澳台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尚不明确。

当前,大部分港澳台生对时事政治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既有风云变幻的国际时政,涵盖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各国发展及国际关系和人文历史问题,也有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内民生问题等等。总的说来,大部分港澳台生早很大程度上对国际和国内形势与政策有求知需求。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3】。因此在同根同源的港澳台生中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大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国民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探索”课题组对福建省七所高校(包括: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在校港澳台生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1份,回收率为97%。调查的港澳台生以青年为主(见图表一),23岁及以下港澳台生所占比例为86.6%,23岁至40岁港澳台生比例为9.62%。

图表一 被访者年龄结构

调查发现,81.82%的港澳台生对时事政治保持较高的关注度。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涉及面很广,涵盖了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各国发展及国际关系和人文历史等等。但是,对于“自己所在学校是否有开设形势与政策课”(见图表二),仅有35.05%的学生选择“有”,25.09%的学生选择“没有”,52.97%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调查发现,港澳台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接受意愿不一(见图表三),12.37%的学生表示“热情很高”,27.49%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完全不配合”, 62.89%的学生表示“根据所学内容而定”。

图表二 对本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知晓情况

图表三 形势与政策课接受意愿

调查发现,港澳台生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学生都有明显差异。在港澳台生中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如果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那开局势必陷入被动局面。只有从港澳台生的实际特点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形式多样的课程,对港澳台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既传授时政理论知识,又培养其分析、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最终在学生时政需求与教学实践中构架良好的桥梁。

三、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当前我国已经从国情教育入手针对港澳台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国情教育是引导青年学生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正确认识问题,从而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行动的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而借鉴高校港澳台生开展国情教育的经验,开展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教育点与面的关系问题

正如上述数据显示,高校港澳台生对当前高校开展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不甚了解,若要开展好这项工作,则要大力铺开教育面,选取精准的教育点。所谓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育点,就是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教育点把握得越为精准,教育效果就越好。如在向学生讲授关于国家公共卫生情况时,教师可以把我国公共卫生的内容列为教育点,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公共卫生发展进程,通过大量实例向学生介绍我国所取得的进步。

(二)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关系问题

调查显示,77.83%的港澳台生认为现有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过于形式化,自己通过其他途径也能够获取相关知识。因此若希望形势与政策教育受到港澳台生的青睐,就必须不拘泥于成法,大胆改革教育形式。调查中98%的学生希望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而“将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或“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设讲座”,从不同角度帮助他们理解国内外的时政热点。同时,在授课方式的安排上,83.16%的学生倾向于“自由选课,感兴趣就参加”和“根据时政热点,安排授课方式”。

(三)“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这里所说的“教”与“学”都是就教师团队而言的。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践教学,教师始终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在开展对港澳台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时,教师不仅要对国内外的时局有整体科学正确的把握,同时更要对港澳台生的具体特点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因此,需要加强教师自身的教与学的水平,从而保证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质量。

四、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初探

高校港澳台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关心时政,思维活跃。由于港澳台生受成长环境、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注定对其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不能与大陆学生相同。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教育模式,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合为一体,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综合效应,则是本课题组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

(一)打造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特色课程

首先,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形势与政策课最主要的特点是形势发展变化的动态性。做好港澳台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可紧密抓住这一特点,结合中国现有国情状况、港澳台生所处高等院校不同发展历程及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等等,开设《中国国情概论》、《某某高等院校校史》、《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与展望》等特色课程,同时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如针对台湾学生开设《面面观》等,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邀请校内外著名教授学者面向广大港澳台生,利用专题讲授、观看影像、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帮助他们理解我国的国情以及校情,为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打好基础。

其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从高校港澳台生的实际特点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必修、指定选修、任意选修等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

(二)构建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社会实践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应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依托学校已有的各类实践基地,坚持以社会实践为平台锤炼学生,使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锻炼自己、服务社会、不断提高港澳台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的社会实践方式灵活结合,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引导高校港澳台生深入社会开展相关调研,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大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现状,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生阅历。

(三)依托校园文化,开辟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第二课堂

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还可依托高校蓬勃发展的校园文化,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第二课堂的开设原则,结合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迎新晚会、艺术节、运动会及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使港澳台生通过了解微观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感受理解宏观的形势和政策,从而实现在大陆学习的全面收获和健康成长。

(四)打造专业型教学队伍,为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客观上要求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只有切实加强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保证教学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可通过培训帮助授课教师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眼界、丰富教学内容、夯实专业素养,为打造一支专业性的高校港澳台生教师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队伍培训方法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传承性培训:通过学校两课教授“传帮带”,有效提升授课老师的教学技能。(2)典型案例培训:通过讲解高校港澳台生在大陆学习生活的典型案例,帮助教师学习理论,丰富实践经验,体验真实情境,增强届时高校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3)专题研讨式培训:由受训教师与该领域专家共同研讨,培养受训教师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面对在实际教学中来自港澳台生的提问。

在港澳台生中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值得尝试的工作。如何围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合为一体,有序地构建港澳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综合效应,需要认真的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 2011(10)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8

文章编号:1008-7168(2016)01-0072-09

作为一种真正学术意义上的探讨,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研究是从21世纪初逐渐开始的。2002年,协商民主理论通过哈贝马斯在华所作“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演讲为中国学术界开始接触并了解,俞可平同年12月16日发表的《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一文,将“协商民主”与公民社会、治理、善治、程序民主等一起看作当代西方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协商民主”在国内首次见诸报端。此后,协商民主问题吸引了国内学者的兴趣,在多领域得到了不断深入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概念性理论引介:协商民主的内涵及价值探析

随着国内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民主政治实践的发展,对协商民主的阐述在多个角度和领域不断加深和扩展。而对协商民主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甚至对国外“Deliberative Democracy”概念的中文翻译也存在不同的称呼,如“审议民主”或“审议式民主”、“审议性民主”,“商议民主”或“商议性民主”、“商议民主制”,“协商民主”以及“慎议民主”、“商谈民主”、“审慎的民主”、“慎辩熟虑的民主”等[1](p.6)。学者们根据自己研究的视角,对协商民主做出了不同界定,并论述其意义和价值。

(一)协商民主的内涵

较早的论述从民主政治的程序设计出发,认为协商政治是基于民主程序的协商性价值偏好和由此产生的协商性运作程序、制度体系运作及其发展的民主政治。协商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和社会前提应该是:实行宪政民主,允许社会结构多元分化,承认社会多元力量合法的政治参与权利[2]。以上论述指出了协商民主的核心观点和实质内容,对国内协商民主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陈家刚介绍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并梳理出协商民主的三种解释:一是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二是作为治理形式的协商民主,三是作为社团或政府形式的协商民主。基于协商民主的不同解释,国内对于协商民主的论述逐渐从多角度展开,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将协商民主与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公共决策等相联系,赋予了当代中国协商民主丰富的内涵。

第一,从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出发,论述制度界面的协商民主形式。协商民主的含义主要体现在协商的范围、内容和目的三个方面:协商的范围是人民内部各个方面,协商的内容是有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协商的目的是寻求共同目标、达成共识。学者们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框架中特有的一种协商民主形式,要将协商民主看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探讨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协商民主,并结合人民政协这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使人民政协成为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和主要形式[3]。

第二,从经验研究出发,论述协商民主理论与公民参与理论的内在联系。公共协商是公民参与在一定层级(梯子)中的一种形式和过程,公民参与能弥补协商民主在实践运作经验方面的不足,通过协商民主理论与公民参与理论的不断接近,将公民引入公共决策的制定过程中,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的商议模式[4]。以上论述得到了国内参与民主理论研究者的呼应,他们基于对国外参与民主理论的总结,直接指出协商民主就是参与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民主协商意味着全体公民的广泛政治参与,并得出结论:协商民主就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

第三,从现代治理理念出发,把协商民主定义为和谐社会治理的民主范式。发展协商民主,就是要通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追求“共同的善”,化解经济高速增长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让协商民主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选择。协商民主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以协商民主的价值观来审视和研究现代公共治理过程中的矛盾和困境,将为现代公共治理走出技术与价值的两难困境提供新的理论支持。针对现代公共治理中的弊端,引入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倡导公共治理中的对话和协商、美德与公益精神、公民参与意识,以及基层行政人员的参与,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良性互动,由此也将促进协商民主与善治的实现。”[5]

第四,从公共决策视角出发,把协商民主看作是决策的有效政治程序和民主方式。例如,以协商民主为导向推动政府决策改革,通过民众在公平公开的基础上广泛参与理性协商,形成最大限度满足所有公民愿望的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公共政策。“协商与决策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协商民主主要结合政治决策才能够把它的理念投射到实际政治生活当中,而决策包含了协商才能够保证其合法性和正当性。”[6]因此,公共决策只有通过协商民主过程才能获得最广泛的合法支持,持久保持这一合法性需要从协商民主理论和公共决策改革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出发,探讨发展和完善协商民主决策模式的路径选择。协商民主决策模式源于精英主义决策模式的痼疾所招致的民众的非议和政府面临的整合社会利益分化的困境,是一种凝聚着基层官员心血和公众智慧的创新决策模式,既要促进协商民主决策机制与现有制度框架的融合对接,又要提升协商民主决策模式参与者的智力条件和心理素质[7]。

综上可以看出,协商民主研究或明显或潜在地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这个中心就是公共决策的过程。从制度界面上考察协商民主,不论是说明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特色,还是论述人民政协的组织优势,都在于为公共决策提供协商民主制度的支持,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协商民主理论和公民参与理论相联系,则是为了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实现公民多元、理性、有序的参与,实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化。从社会治理角度研究协商民主,主要是为了在社会治理和自治过程中促进公共决策的贯彻落实,即实现公共决策的实践化。

基于此,可以给协商民主的内涵做一个初步界定。协商民主是指公共权力与多元社会力量通过制度化渠道进行理性对话、公开审议,从而寻求公共决策合法性的一种权力运行方式。一方面,协商民主离不开公共权力的积极作用,需要公共权力建构系统性的制度框架并不断开发新的制度资源,从而保证协商民主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协商民主需要多元社会力量对公共决策的广泛、有序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积极转换自身偏好,寻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共识。总之,协商民主的核心诉求是在权力运行过程中促进公共权力与多元社会力量的积极互动与全面合作,将协商民主精神融入制度、参与和治理中,最终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实践化。

(二)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

根据对协商民主内涵的认识,按照概念性理论引介的思路,并围绕公共决策过程这个中心,需要进一步探讨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从宏观层次上论述协商民主的意义。协商民主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具有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必须始终把“促进合法决策”放在关键位置。陈家刚认为,发展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改善立法和决策的质量,促进合法决策;培养公民精神,促进政治共同体的形成;矫正自由民主的不足;制约行政权的膨胀;充分发挥理性的作用。

第二,从现实可行性角度分析协商民主的实践价值。协商民主的发展是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基础、现行经济制度适应的,同时能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畅通民众政治参与的渠道,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形成利益的协调与整合机制,缓冲不同利益群体要求,以达成一致和协调。协商政治的发展意味着公民可以通过日渐多样化的方式参与政策过程,从而实现民主制度化、法治化、程序化[8]。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可避免动员型被动式政治参与的弊端。协商民主理念可激发良好的意见表述,提升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的政治合法性,改善民主治理的质量;可在参与者之间产生更多的政治支持、正当性与信任,推动社会公共政策的执行,并为以后的合作互动积累长期的信任与社会资本,促使民主政治朝良性的方向健康发展[9]。

第三,通过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比较分析将协商民主理论的意义提升到更高层次。讨论协商不仅是公共决策的有效方式,也是让选举和投票更富有理性的根本保障。协商民主理论以公民参与决策作为民主的核心价值,注重平等协商的环节,这丰富了人们对于民主的认识,对更加全面地制定和规划民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协商民主完善了人们对于民主过程的理解,中国开发以团体为单位的协商民主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的选举民主可能更有价值[10]。总之,协商民主通过公共决策的完整过程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可见,国内早期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是沿着概念性理论引介的思路进行的。在介绍并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上,对协商民主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多重解释,并较为充分地探讨了协商民主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相对于协商民主研究开始进入“制度化实践关切”的阶段,这些早期研究则可以说是处在“促进制度化”的阶段。

二、制度化实践关切: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创新特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认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受这一政治背景的影响或潜在导向,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研究逐渐走向“制度化实践关切”阶段:一方面,对协商民主的研究不再进行单纯概念性理论的引介,而是对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进行比较研究,论述中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制度大大拓展了协商民主发挥的空间[11];另一方面,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传承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国情基础、理论依据、政治前提和文化支撑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协商民主本来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具有自身的特征。可见,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研究开始呈现自身的创新特色,主要体现在制度阐释、实践关注、多层互动三方面。

(一)立足中国民主政治,阐释制度特色

立足中国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研究不再如早期那样有意回避选举民主,或以讨论协商民主对选举民主的替代性为出发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这两种资源的民主能量,为推动当代中国政治不断发展所必需。而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更大优势在协商而不在选举,因为协商民主的广泛性、包容性、直接性的优势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盘活政治资源。”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系统性构造。一方面,“我国实践已久的政治协商制度,无疑是协商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的深刻性在于:将协商民主从社会覆盖、工作向度、普遍要求和运作规范等方面加以提升,协商民主不再是一种单向度和小口径的实践形式,而成为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关系中具有全方位的工作机制。在社会层面上,协商民主不仅内容要广泛、层次须多样,而且必须以制度为基础。广泛是面,层次是点,制度是根,协商民主的发展统一于这三个要求。”[12]。

长期关注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研究则以人民政协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协商民主组织资源上的特色,认为人民政协本质上是一个实行协商民主的组织载体,其基本工作原则和工作的基本目的又体现了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同时,人民政协为发展协商民主提供了最重要的制度保证,可以通过人民政协组织的政治协商活动上升到国家政治制度的层面,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制度渠道。“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协商民主赋予人民政协工作以更深刻的政治内涵。当前,应当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组织开展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增强协商民主制度的实效性、稳定性、持续性和政协组织在协商民主中的主动性、组织性,通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具体协商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协商民主更加广泛深入、更加卓有成效。”[13]总之,要实现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就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人民政协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

上述研究展现了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制度阐释特色。学者们并没有局限于制度层面的理论研究,而是将研究的层面深入到实践,通过实证调研对协商民主进行经验研究。

(二)深入基层社会治理,关注实践经验

“协商民主理论被引介到中国后不久便付诸实践。可以说,理论的嵌入与实践中的试验几乎同时发生。”[14](pp.156177)可见,中国的协商民主研究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且当代中国丰富的协商民主实践也需要进行制度化经验的总结,并得到发展着的理论的指导。

随着中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利益结构和社会层次呈多元化趋势,如何实现良好的城市社区治理、回应多元利益的不同需求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城市社区治理和居民自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不乏协商民主的元素,学者们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深入分析城市社区治理和居民自治,将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带有协商民主元素的典型。例如,东莞市东泰社区的多方联席会议,深圳市社区家园网和花果山社区的社区共建理事会,南京市建邺区的社区论坛、秦淮区的居民评议会以及鼓楼区的社区议事园,上海市卢湾区的“三会”制度,武汉市的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等。复旦大学城市治理比较研究中心的学者基于杭州城市治理的观察,深入论述了协商民主的展现形态,认为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城市的民主实践已经成为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的最重要载体,协商民主是一种现代城市的治理形式和新型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方式,必须把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治理资源嵌入现代城市治理中,为中国民主的发展提供具体实践形式[15]。这些城市和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受到一些协商民主研究者的长期关注,其研究成果丰富了协商民主的理论。

相比于城市社区治理中协商民主的丰富形式,乡镇和农村的协商民主实践则更具有开创性意义,其中一个典型是浙江温岭创造性开展的“民主恳谈”。温岭把民主恳谈融入事关民众利益的各项事务的决策程序中,并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形式,这对中国政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政治学研究(特别是协商民主研究)提供了一块难得的实验田,从而推动了协商民主从理念走向实践[16]。将协商民主深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必然会遇到适应性的问题,因而要在实践中对协商民主作相应的限定和调适,即实行“有限协商民主”,将协商民主嵌入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推动协商民主的逐渐完善和改进[17] 。

学界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入研究,总结出协商民主的相关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推广到各个层次的改革发展领域中,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不断挖掘协商民主的多层次价值。

(三)服务全面改革战略,挖掘多层价值

全面深化改革是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关系国家建设的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协商民主研究必须服务于这一改革战略,将其嵌入国家治理、政府改革、社会和谐和人权实现等问题中,挖掘协商民主的多层次价值。

第一,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任务。国家治理对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对国家治理具有政治上和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18]。作为一种治理型民主,协商民主能从社会基础的角度有效承接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需求,能培育现代国家治理所需的参与主体,促进生成现代国家治理所需的社会秩序;同时,现代国家治理在政治生活领域和社会空间为协商民主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二者具有较强的耦合性[19]。因此,协商民主被视为具有巨大潜能的现代国家治理形式,为回应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与制度资源。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协商民主来扩大政治生活的包容性,培养政治生活中的公民美德,为国家治理提供长效动力。

第二,政府改革与协商民主。政府改革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完善行政机构、健全行政体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政府改革中一个有益的探索是中国行政机构协商民主建设,其基本模式包括直接互动型、体制中介型与社会中介型,这三种模式体现了改革模式开放、改革思路渐进、改革路径成型等特点。推进行政机构协商民主建设需要遵循三个平衡原则:社会组织与政治秩序之间的平衡,政策试点与政策扩散之间的平衡,行政主导与平等协商之间的平衡[20]。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避免政府公共性的流失、实现公共行政的合法性,把政府置于协商民主中则是避免政府公共性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推动政府在协商对话中立法和决策,并在行政过程中坚持协商行政,从而增强政府公共性[21]。总之,要积极通过协商民主机制推进中国行政机构的改革与完善。

第三,社会和谐与协商民主。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性,发展协商民主与实现社会和谐存在着一种良性互动的共进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保证协商民主所需要的良好的社会秩序。协商民主则通过倡导并培养理性、包容、妥协的公民精神,以及引导并鼓励公民之间平等有序的对话、交流和互动,积极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协商民主既是和谐社会治理的民主范式,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形式,现阶段推行协商民主对转型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治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不断健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在和谐社会的视角下研究协商民主的中国范式与逻辑,并探析协商民主发展的路径。社会和谐的理念与协商民主的精神有着诸多的共通之处,两者也契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总方向,这使得此领域的结合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第四,人权实现与协商民主。中国的协商治理产生于协商政治与协商民主,通过协商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实现国家和公共治理利益目标的特定政治机制就是一种协商治理的模式。中国协商治理实践主要涉及公民或政治组织的政治权利的实现和保障问题,即人权实现的问题。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政治本质意义上的一致性以及功能的交互印证和确证性,具有特定权项关联性以及在内含精神和价值目标上的融通性。协商治理作为以协商民主方式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途径,内含着民主治理要求的人权实现和保障机制,这些机制既是协商治理得以实现的有机程序和联系,又是人权在协商治理中得以实现和保障的凭借和途径[22]。发展协商民主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落脚点应是人权的保障和实现,协商民主研究回避不了人权问题,最终都要回归到人权实现的基本逻辑上来。

通过挖掘协商民主的多层次价值,形成协商民主与各方面改革发展的互动,能够有效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多层次互动的系统动力。

三、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路向

公共权力运行对于协商民主制度化实践具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公共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其运行的封闭性导致了权力寻租、腐败等问题,从而使协商民主的价值无法充分有效发挥。因此,必须通过发展协商民主,促进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使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而实现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有效运转,保证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序开展,推动全面改革战略的有力落实。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路向。

(一)以协商民主制度化促进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

政治的发展伴随着对权力的制约,约束和限制权力是一个历史性话题。西方自由主义民主奉权力“分立与制衡”为圭臬,即一种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形式。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这种制度形式暴露出内在缺陷:权力制约使掌权者个人变得“精明”,能够充分使权力制约符合自己的利益,随时把个人的意志放入权力制约的过程中;权力制约使权力体系变得迟钝、短视、近视和弱视,因为人们更多地关注权力的运行,关注权力是否得到了制约,而忘记了权力所应服务的对象及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所在[23]。以权力制约权力造成了权力运行的更加封闭化,以表面的民主形式偏离了内在的民主实质,即所谓的“权力制约制造了民主的假象”。相对于自由主义民主的这种表面性,协商民主则注重追求民主的实质性,不仅要求公共权力必须受到约束和限制,而且更要求公共权力的运行必须服务于公众的根本利益。公共权力的运行关系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其过程必须是透明的,以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使广大公众有权利、有条件参与其中,实现权力的公开化运行。

公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其运行对全面深化改革有双重性:既可以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也可能阻碍全面深化改革。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保证公共权力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公共权力的有限性是其基本属性,对公共权力进行约束和限制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必然逻辑,而公共权力运行的公开化则是约束和限制公共权力的基本要件。”[24]结合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的最根本举措。因此,公共权力运行要受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制约和规范,需要通过协商民主制度化促进公共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公开化。也就是说,要在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引入协商民主机制,打开公共权力运行的封闭系统,让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提高其透明度和参与度,最终实现公共权力运行的公开化。

制度要实现其价值,就需要通过具体的程序设计、技术规范来激活,并使其运转起来。协商民主制度化同样需要程序与方法的支撑,其体制机制、程序和技术应尊重各个协商领域的实际情况,由具体领域、具体层面的人设计细则[25]。而促进公共权力公开化,就要完善权力公开的机制,确立权力的幅度和依据,明确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载体和时间,提高权力执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26]。这些具体性措施当然必不可少,但在落实中显示出动力不足的问题。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是个长期的战略任务,而协商民主制度化也是个持续的系统工程,必须将这一系统工程与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的战略任务有机结合。要让协商民主制度化系统中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要基于制度系统实现良性的互动,进而形成紧密的“网状化结构体系”。在这种网状化结构体系的作用下,公共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都受到全方位的观察和监督;公众和社会力量可以通过这种网状化结构体系实现对其全面、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持续、有效地参与其中,从而构建权力运行公开化的长效机制。

(二)以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实现公共决策民主化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的最紧密结合点是公共决策,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绕不开公共决策过程这一中心。“从现实中国政治运作的过程和特点来看,无论是政党之间的协商民主、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还是国家政权机关的立法和决策中的协商民主,都是存在于决策(包括选举、立法)制度中的协商民主。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决策制度的协商民主。”[27](p.146)于是,在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确定融合协商民主机制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是增强民主协商时效性、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28](p.157)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研究需要从公共权力的运行落实到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并将此作为研究的着力点,最关键的任务是研究如何实现公共决策的协商民主发展道路,在公共决策的全过程中引入协商民主机制,以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带动公共决策民主化。

第一,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实行公共决策的议题公开。实行议题公开是以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带动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前提要件。议题公开指公共权力部门在进行公共决策之前,通过多元化渠道(如机关部门官方网站、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社区公告栏、手机客户端等)主动将决策涉及的议题及事项告知公众,使公众对公共决策涉及的问题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对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议题公开关系公众对决策的认知和参与积极性,公众只有对公共决策的议题和相关事项有全面、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积极参与到公共决策中来。而在封闭性集权式决策模式中,公共决策的议题由公共权力内部单独决定,公共权力运行的不透明导致了公共决策议题的不公开,更谈不上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因此,必须在公共决策之前引入协商民主机制,破解公共权力封闭式的决策模式,推动公共权力部门积极的协商与合作,从而向公众公开公共决策的相关议题。

第二,坚持协商于决策之中,实行公共决策的过程公开。实行过程公开是以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带动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核心要件。相比议题公开发生于公共决策之前,过程公开发生于公共决策的进行中,一方面,在公共决策的整个过程中,要使决策参与者对决策的进度、问题所在、所欲达到的目标共识等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另一方面,让非决策参与者的其他公众知晓公共决策的开展过程,保证公众对公共决策过程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议题公开是前提要件,关系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积极性,过程公开则关系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实质性,是更具有核心意义的要件。如果公共权力只是象征性地议题公开,而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仍然垄断权力、搞非透明化的决策运作,那么即使议题公开得再全面、再充分,也只是权力运行公开的表象,失去了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实质。要避免这一问题,就应让协商民主机制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特别是公共权力占有优势的决策过程中,必须强化公共权力部门的协商意识,坚持公共权力的公开化运行。从而切实地带动公共决策的民主化。

第三,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后,实行公共决策的结果公开。坚持协商与决策之后的相关政策、决定的落实,在政策指导下的相关治理实践,都关系公共决策的有效性,关系公共决策的相关机制、程序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对公共决策的结果实行公开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巩固公共决策民主化的社会基础,是以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带动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基础要件。公共决策的结果公开不能仅满足于最终做出的决定的公开,甚至仅以一纸文件的方式草草公布了事,而要对公共决策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对公共决策的落实情况、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情况等进行跟踪式调查并反馈,从而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夯实广泛的社会基础。当然,对这种系统工程性的结果公开,并不是靠公共权力部门单方面力量完成的,必须借助于广泛的社会力量,使公共权力在决策后进行公开化运行。在这一环节中开展广泛合作与互动的协商治理,可以为民主化的公共决策建立稳固的根基,保证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长期性。

四、结 语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公民社会的发展成熟、基层自治的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轨道。中国协商民主研究也将从概念性理论的引介、现实可行性的探讨,走向对我国自身制度化实践的关切及系统论证,着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自身制度优势的阐释,并积极传播中国协商民主建设、运行及发展的实践经验,从而使其更加切合本国的政治实际,并为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协商民主将更加融合于中国成熟的政治体系之中,融入中国发展中的理性的公民精神,相关研究将走向更切合发展中的中国国情的方向。

上一篇:爱国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四个合格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