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02 03:58:10

文学作品赏析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第1篇

《呼啸山庄》,文如其名,充斥着暴风雨怒吼咆哮的声音,这些声音喊出了人物的命运,传递出文章的思想。我国钱青教授曾说:“《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呼啸山庄》激荡淋漓的力量,更接近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弥尔顿的史诗。”可见,这部小说在国内外文学界的影响力。小说里面全是狂风暴雨下的荒芜原野、孤立突兀的论文联盟山庄,有超越生死的爱恋,也有疯狂的复仇,扭曲变态的人性分裂……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将这些意象、场景、思想与人物内心刻画得十分传神,彰显了这部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

一.作品简介

《呼啸山庄》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待(emily bronte,1818-1848)。《呼啸山庄》讲解的是一个爱情和复仇故事,是一部爱情悲剧。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小时候是一个孤儿,被别人收养长大,但是童年生活悲惨,备受欺凌,就算是他的爱情,也无法守护。后来,备受打击的希思克利夫通过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便成了有钱人,于是他开始对这个世界进行复仇;仇恨让他变得人性扭曲,变得人将不人。最终,人间真爱感化了他,他放弃了对下一代的继续复仇,而在神经错乱与极度的忧郁中死去,也代表了他人性的复苏。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上也十分到位,在希思克利夫的“爱—恨—复仇—醒悟”过程中,表达出最激烈的爱与恨,表达出人类世界中最极致的情感、经历。因此,《呼啸山庄》被誉为英国小说历史上最奇特,最具艺术魅力的一部小说。

二.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

《呼啸山庄》的叙事技巧是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的。作者艾米莉并未采取传统平铺直叙式的描述手法;小说没有采取常用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描述,而是通过文中不起眼人物洛克伍德和丁耐莉的叙述,采取双重叙事,多视角转换,听者与故事人物的多层次换位的结构,将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呼啸山庄》的这种叙事技巧,被称为是“时空倒错的多角度叙述模式”,极具创造性。

小说的故事从洛克伍德的自叙开始:“1801.i have just returned from a visit to my landlord……”。而到了第四章便是由丁耐莉将故事讲解给洛克伍德听的方式进行,直到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三十二章是由洛克伍德再次拜访山庄时开始叙述,“1802.this september i was invited to devastate the moors of a friend in the north, and on my journey to his abode……”最后两章再由丁耐莉叙述,由洛克伍德结尾。文章的结尾采用顺叙描述法,描写了小说的高潮部分,即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在对凯瑟琳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彻悟接受了自己的死亡。最终解开了扣人心弦的悬念,意蕴深长、发人深思。

独特的叙事技巧,勾勒出这部小说的双重框架,且两层叙述之间衔接得十分紧密,环环相扣。洛克伍德和丁耐莉的交流式叙述,让读者感觉更真实、更亲切、更自然。“时空倒错”的叙事模式,让小说情节变得波澜起伏、悬念重重,并从多层次、多角度展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表达了小说的中心思想。

三.别具一格的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呼啸山庄》的另一个创新和独特之处。作者艾米莉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把神秘荒凉的原野山庄,狂风暴雨般的自然状况与矛盾复杂的人物内心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思想具体化,用形象的事物象征了抽象的心理世界和思想情感。

小说中,四处都是偏远的山庄、荒凉的原野、枯黄的杂草、幽冷的落日、呼啸的狂风暴雨等意象,用以衬托主人公希思克利夫遭遇的命运,落寞的生活,曲折的爱情以及疯狂的复仇。文中用“枝干扭曲、发育不良”的树来象征了复仇状态中希思克利夫的人性扭曲变形,用阳光象征爱情,用火象、雷鸣电闪象征激情等。尤其是在文中的最后,以“i lingered round them, under that benign sky: watched the moths fluttering among the heath and harebells, listened to the soft wind breathing through the grass, and wondered how any one could ever imagine unquiet slumbers for the sleepers in that quiet earth.”这段话结尾,用温和的天空、起舞的飞蛾、层叠的兰铃丛、呼吸的柔风、平静的大地等意象,勾勒出一副祥和、静谧、温馨的场景,意境优美、意韵深长,更象征了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幡然醒悟,彰显出爱与人性的温暖。

大量的象征手法,使得《呼啸山庄》的细节描述既真实又浪漫,内容丰富,又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结论

《呼啸山庄》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世佳作。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散发强烈的吸附气息,用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永恒的文学魅力吸引着国内外广大读者。每读一遍《呼啸山庄》,就感觉内心受到一次强烈的撞击与震撼,不得不被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巧妙的语句搭配,新颖的爱情视角,别出心裁的艺术风格……所打动,所折服,所感叹!正如我国学者王佐良、周珏良(2006)在《英国20世纪文学史》所说,“艺术存在于时间之内而又超乎时间之外。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在时间的长流中不断孽生新的价值。”是的,《呼啸山庄》作为一部极具文学价格的英语文学作品,必将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品读英语文学作品——《呼啸山庄》,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到文学艺术自身的魅力,更能让我国读者感受异国文化,进而提高英语语言的理解、运用等综合能力。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文学作品赏析的重要意义在于从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内容中得到一种特别的体验,不仅能陶冶读者的情操,还能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语言是文学作品的核心,也是读者与作者在感情上的桥梁,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赋予文学作品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语言表达比较生动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一种灵动性,而语言表达比较沉稳的文学作品会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意。文学作品赏析主要是从语言表达的方面作为着手点,本文就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文学作品;赏析;语言角度

读者从语言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能更加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得到不同的精神体验,因此,分析从语言角度赏析文学作品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文学作品是由文字和词语组合而成的,但是语言能对文学作品起到很多的修饰作用。读者在赏析文学作品时充分探究语言对作品意境的变化能更加容易走进作品的世界之中,从而从文学作品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一、语言对作品的修饰层面

语言对文学作品的修饰作用主要是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使作品的文学色彩更加强烈,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有很多,比喻、拟人、排比、夸张以及设问等。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很多种的修辞,所以,从语言的角度了解每一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方式,对文学作品赏析有非常大的帮助。一部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很多种修辞方法,并且修辞方式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突出文学作品的中心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修辞方法不是很常见,容易使读者产生一定程度的误解,因此,对修辞方式的理解也是文学作品赏析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的内容。

二、语言的表达方式层面

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能将文学作品区分为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文学作品形式主要有议论文、散文以及说明文等[1]。但是,一部文学作品不必拘泥于一种表达形式,往往是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在一部文学作品中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不仅能使作品看起来更加多元化,结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还能避免由于单一表达形式使作品看起来死板的情况发生。在赏析一部文学作品时,首先应该明确其表达方式是什么,体会作者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想要传达的感情或者描写的事物。一般的情况下,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语言比较平实,不如抒情性质的作品其对于感情的描写更加强烈。很多文学作品的特点是在作品的核心部分是情感表达最强烈的部分,读者赏析时,抓住这个部分的内容能更加容易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加接近作者想要表达的世界,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入自己对作品的感悟,或者与作者不同的感受,这样能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更加深刻。另外,应该将作品的每个部分的表达方式进行仔细的研究,因为很多的作者都是将作品的情感倾注在一部作品的细微之处。随着文学形式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文学形式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之中,使文学作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语言的句式变化层面

赏析一部文学作品的重点在于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而文学作品是通过句子组成的,因此,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都体现在每一个句子之中,准确理解语言句式的含义能更加贴近作者的感情世界。读者在赏析文学作品时,深度挖掘作品的深层次含义,充分理解句式的变化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内涵。句式有很多种的表现形式,比如感叹句、疑问句、反问句等。

四、对词句进行品味的层面

词句的表达是一部文学作品带给读者最直观的形式,仅仅是词句表面的含义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作品的中心思想[3]。从一些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的语句都是经过作者的反复琢磨才最终下笔的,文学作品中的词句能从细节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词句比较有深意的表现。词语也氛围很多种形式,比如形容词、名词、动词等,如果一部文学作品是一座高楼,那词汇就是一砖一瓦,词句的堆积才能成就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词句进行仔细的品味对赏析文学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结论:

综上所述,文学赏析看似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实际包含了很多的细节,从不同的角度赏析一部文学作品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从语言的修饰作用、表达方式、句式变化以及词句品味这几个层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剖析能得到不一样的文学感受。

参考文献:

[1]韩亮.浅谈高校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鉴赏[J].语文建设,2015,(11):8-9.

[2]居勰.从跨文化的视角赏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4):144-145.

[3]陈雪.从语言的交际功能角度出发处理文学作品中有关语言转化的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4,(05):87.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第3篇

在《围城》这一作品中,明喻和暗喻精妙的结合应用,用细腻而且生动形象的笔法勾画出了不同风格的众生相。钱钟书不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家。在《围城》这一部小说中,语言的比喻喻体融入了宗教、历史、文学、哲学、科学、民俗、艺术等各个不同方面的知识。作者钱钟书用不同凡响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将这部小说的本体和喻体巧妙的结合起来,使智慧火花在《围城》的每一个角落闪烁着。在《围城》中,作者运用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写作手法,在不同的情景之中展现出了人物的特定微妙心态。在小说中还应用了大量的典故,每个典故都有其特殊的含义,不同的中外典故,作者使用的信手拈来,使得文章更加独具特色。《围城》中典喻的使用使得语言活泼而且典雅,并且具有意味深长的独特意义。

(二)形象幽默的讽刺之语。

在《围城》这一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形象的特性,不仅富有鲜明的特色,而且有惟妙惟肖的个性,虽然文章中的人物众多,但是都被赋予了一定的特性,被刻画的生动形象,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构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在不同的感官形象的感染着读者。在《围城》这一文学作品中,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有形象生动的描写,对小说中的不同的人物都应用了几个比喻进行了讽刺,将故事中的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的在读者面前展现,小说中对人物的描法不仅含蓄,而且令每个人物都星神具备。

(三)心理讽刺描写微妙而细腻。

《围城》这一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具有细腻的文笔,运用了观察和分析,将每个人物的心里进行了深层次地艺术挖掘,在《围城》中,大胆的借鉴了西方心理描写的幽默讽刺技巧,作者不断运用敏锐的眼光和尖锐的笔法刻画了不同人物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小说中犀利的别致的心理讽刺描写,使得人物形象不仅具有立体感而且更加具有特色。而且,作者钱钟书善于将人物的复杂心理抓住,就很多复杂的人物的感情夹杂在一起,不仅能够形成微妙激烈的心理冲突,而且能够使人物的性格更加具有形象。

(四)蕴含深意的象征意义。

在阅读《围城》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感受到沿途不断邂逅的惊喜,而且还能够体会到妙趣横生的比喻,更能感受到蕴含深意的象征意义。在《围城》这一小说中,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最富于人生哲理的描述,还是有关“围城”这一主题的表述,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得特别明了:“关于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用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这段话为主人公的不幸的婚姻埋下了伏笔,也是全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在小说中也揭示了方鸿渐的婚姻生活会因为一场犹豫不定的追寻游戏而变成一场悲剧。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围城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来。”主人公在归国的路途中,与鲍小姐一起“勾搭”,通过不断追求和引诱,为小说终将成为一场苏小姐、唐晓芙、方鸿渐错位追逐的一场游戏,也为小说的悲剧奠定了基础,表明其终将难成眷属。“围城”这一主题的描写,不仅象征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不断挣扎,在不断挣扎的过程中,为最终的绝望和期望幻灭奠定了基础。更加象征了统治下的旧中国,人们艰难的生活历程和不断产生的矛盾心态,更加象征了在人们总是难以摆脱外在束缚的境遇,在《围城》的写作背景下,蕴含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五)描写富有意象化。

在《围城》中,作家巧妙的运用了意象化的描写,意象化本身就是诗歌的一种惯用的写作手法。在这篇小说中,意象化的描写突出了大量的新奇的独创,和幽默并且精辟的语言描写上,意象化的描写的艺术魅力是非常巨大的,能够不断的提供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为读者的创造力提供了发挥的余地。在《围城》中不断的运用典故,这正是本篇小说的意象化表现形式之一。钱钟书是一个非常具有幽默感的作家和学者,其拥有豁达的人生态度,使得其无论生活上还是文学作品中都能够表现出幽默的风格,凡事都能够用微笑对待。《围城》之一部小说中的语言描写也到处体现着作者机智幽默的笔风,让读者乐趣无穷。综上所述,《围城》这一小说,无论从艺术特色上,还是思想内涵上,都能称得上是一部传世的佳作。整篇小说从不同层次上运用了暗喻和明喻,以妙喻为形象,幽默作外表,使读者遐想并且赞叹,让人回味无穷。在小说中运用了幽默而且富有讽刺的笔调,让读者开怀大笑的过程中也时常能感受到现实的悲哀,更胜的是旧中国的悲哀。

《围城》这一作品中,显示了作者的丰沛联想力,能够在大大提高作品讽喻性的同时,增强读者的阅读乐趣,对人物事情的绘声绘色描写更是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国文学作品赏析 教学模式 素质培养

经典文学作品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是美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结晶,折射着美国优秀的人文智慧。其内容涵盖了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及经典作品,反映了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南北战争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在高校语言教学课程中开设《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课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感受优秀作品带来的审美愉悦,提高人文素质修养,而且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夯实基本功,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和态度,激励人们积极向上,不断奋进。《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的目的,就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阅读兴趣和欣赏、判断能力,使学生通过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探究作家的创作倾向、语言技巧、写作手法,系统把握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和创造过程,提高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感悟能力,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理性认知的能力和基于审美与理论思辨的文化鉴赏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必要性

1.《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存在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引下,我国语言教育日益重视与国际的接轨,在注重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强调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以改变我国语言教育中,学生实用能力不强,不能流畅地用英语交流、看不懂英文原著等状况。从目前高校教学现状来看,《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仍然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其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由于《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所选的名著,都是用地道英Z创作的,作品涉及的词汇量很大,很多句法结构比较复杂,而且,由于作品年代久远,如果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很难非常透彻地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晦涩难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其次,在教学中,《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对高校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语言能力外,还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这些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内容,化繁为简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鉴赏作品,初步掌握文学批评、文体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修养和审美能力。这对很多“重语言轻文学”,惯于逐字逐句地讲解英语文学作品的教师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再次,在我国很多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语言基础性、工具性的现象,而对于语言与文化或文学的关联性则重视不够。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在《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教与学过程中,过多地关注语言点和教学重点,往往忽略其中作品的人文美感,使《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文学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其真正的教学意义。

最后,思想上受到就业与升学的影响,存在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认识偏颇。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化,社会化、职业化、现实化令很多教师与学生,都非常重视效用比较明显的实用英语学科,对于《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潜移默化的素质培养型学科的重要性则认识不够。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实用学科上,比如商务英语、口译、写作等,而忽略了《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教育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高校英语中的教学效果。

2.《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但是,教学改革不是对以往大学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高校外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基础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拓展了高校语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分析西方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将其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意义的重要作用,切实贯彻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去探究作品的内在价值与意义,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三、《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探讨

《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的目是让学生通过对作品进行鉴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写作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要充分发挥该门课程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建议进行相关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兴趣特点及学习能力、学习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根据体裁赏析作品。文学作品的体裁决定了其表现形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其语言的运用也是迥然不同的,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小说语言一般强调通俗易懂、详细刻画,诗歌、散文等则要注重凝练、寓意深刻。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体裁来对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其创作技巧、语言表现手法,进而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2)结合作品学习语法。由于中西方语言习惯的不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语法是比较难学的。在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时,如果对语法不能有效掌握,就会影响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甚至难以读懂这些文学作品。而且,由于《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作品,都是用美国英语创作的,由于年代久远,其语法与现代美国英语语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此进行明确的讲解,引导学生结合文学作品内容来学习语法,否则,脱离语境的语法学习,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3)撰写阅读心得。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写作的成功范例,也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在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用英语语言进行总结表述。撰写阅读心得,能够加深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优秀作品的理解,也能使学生在举一反三的总结、反思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4)多角度鉴赏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鉴赏也一样,不仅要从专业语言学习的角度去鉴赏,还要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结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去分析,以全面理解作品,探究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创作理念,避免枯燥、乏味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兴趣。

(5)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实际调查,在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过程中,一些学生因为《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中的部分作品篇幅较长,而难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合理制定一定的阅读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效果。

2.在教学中开展专题研讨会与第二课堂。相对于其他英语专业课程来说,文学课教学内容比较多,但是,课时设置又相对比较少,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法,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专题研讨会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将课堂时间分为讲授与讨论两部分,在讲授部分,主要针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文学要素进行教学;在讨论部分,则采用小组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前面讲授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人物、主题、风格等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讨论完毕后,每组派出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及汇报,进行相应的点评与总结。这种讲授与小组教学模式,不能使师生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互动,也增进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与写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专题研讨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总结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用于表现自我的自信。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美国文学作品赏析》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教师要帮助学生成立美国文学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小组,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形式,使《美国文学作品赏析》从单一的小课堂教学,拓展成以校园为主的大课堂。另外,还可以组建英语戏剧社团、设立英语电影周和英美文化周、美国文学俱乐部等,形成一个立体式的、学习氛围浓厚的英语文学学习环境。

3.突出美国文学作品的整合教学与文化传递功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言类文学课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欣赏、理解文学原著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教育的理解。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同一主题的作品,集中起来进行整合教学,集中讲授该类文学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经历与境遇,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该时期的社会背景,并通过比较,更好地理解与体验作品中的丰富情感,真正领悟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学生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与把握西方优秀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和文化传递能力,这也是新时期对外语人才的切实要求。通过学习《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来提高文化认知与文化传递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教学中,教师不妨从文化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深入挖掘作家及作品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体会该作品,从而提高自身鉴赏性阅读能力。

4.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是《美国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保证,要改变当前一卷定最终学科成绩的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创新教学评价方法,使教学评价方法实现多元化。比如,单元测验可以采取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同时兼任出题教师、比赛评委和竞赛选手,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形式,为学生创建师生互动、展现自我的平台,并将学生在自媒体上的表现,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师与学生过于重视语言点与知识点学习的现状,将其教学重点落实到《美国文学作品赏析》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美国文学作品赏析》在高校第二外语教学中,其作用不可忽视,是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外语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必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顺应新时期外语教育趋势,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为我国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吕佩臣.高校外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179-182.

[2]杨华.美国文学师生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初探[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63-65.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文学赏析 综合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09-02

文学作品赏析,是指一种通过阅读或听文学作品而产生审美体验的精神活动,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把握,能够让学生在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培养文学欣赏思维。在中职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职阶段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且认为只需要学好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因此对语文等文化课程的学习完全不重视,甚至对古典诗词、经典名著等毫无兴趣。这就给语文文学欣赏教学带来了难题。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以及语文兴趣爱好,通过对经典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赏析,让学生大量的深入接触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说、读、写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一、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

在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良好的鉴赏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而文学作品鉴赏具有趣味性、开放性以及自由性,这与新课程改革下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是一致。

在文学作品的鉴赏过程中,阅读是最主要的形式。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能够了解社会,学习做人的道理。然后,针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学会思考。对于文学作品中那些关于英雄事迹、爱国故事、名人事例等内容,教师应该深入地挖掘作品中的闪光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高尚品德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的《沁园春・长沙》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表达了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博大宽广胸襟;李白《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表达了受挫折时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等等。这些作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形成良好的个性。同时,教师通过对文章语言、作者的背景、人物形象等分析,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地汲取作品中的精华,从而提高素质。

在文学作品阅读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体验文中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只有学生思考后有所感悟,才能真正的理解作品中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通过文学写作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优秀文学作品都进行认真的品味与讲解。因此,除注重文学作品的鉴赏外,还需要通过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文学作品赏析中的写作教学,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体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把握,更能够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传统的文学作品欣赏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真正地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一味的只注重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导致学生逐渐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因此,在中职语文文学作品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借助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文学写作过程中,更深刻的领悟作品中的蕴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文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唯美的现代诗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从对诗歌欣赏到创造性仿写的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学习作品的结构、经典语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领悟作品中的深刻蕴意,引感的共鸣。如可以让学生围绕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尝试写一首小诗,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思维进行写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文学写作,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思维创新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社会生活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逐渐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三、写说结合让学生能写也会说

中职语文文学作品欣赏是学生汲取精神食粮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读”和“写”的形式激发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还要通过“说”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如何会说并说得好,并且表现出良好的语文素养,文学作品欣赏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说”来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妙之处,也有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与平台,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演讲、表演、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畅所欲言,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见解。

例如在学习曹禺的《雷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作品情节,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话剧表演,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有利于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例如,在学习《警察与赞美诗》一课时,教师该充分考虑文章充满了浓厚的讽刺味道,并以故事为主线进行重点分析。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故事的发展部分,如“苏比为了实现自己‘冬居监狱’”的想法做了哪些事情,结果怎么样,展开讨论。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以及文章表现手法的理解。

因此,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故事情节比较强的作品,采取改编表演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改编过程中认真的思考作品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内心,从而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而通过表演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敢于开口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文学作品的赏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在人生的体验与感悟,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此,在中职阶段的文学作品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与心理年龄特征,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语文水平发展,应该多创设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欣赏的平台,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戴兵全.中职语文文学欣赏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6(3)

[2]沈维.浅谈在中职诗歌鉴赏中渗透生命教育[J].课外语文:下,2015(9)

[3]戴远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5(55)

[4]张玉华.让中职语文课堂插上美术的翅膀[J].青年时代,2016(6)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第6篇

一.从感知的角度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语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第一步。

1、让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在阅读过程中,增加对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词语、句子或段落”的要求。我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文中有描写当时清国留学生的神态,“……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我要学生谈谈“标致”在文中的意思。通过引导和反复讨论,学生最后明白,“标致”原本的意思是相貌、姿态美丽,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却是褒义词贬用,是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自鸣得意的丑态。这样通过让学生观察,结合生活实感,找出感受最深的词、句、段,从中感受到作品中的美丑、意蕴、情味等。

2、让学生听朗读、增理解在授课中,语文教师把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和感受,化作恰当的有声语言,直接传达给学生,让他们的思绪伴随着教师的朗读一起翻动,结合生活感受来分析原作,深入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从中锻炼培养他们对原文的理解感受能力。例如,我朗读戏剧《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的片段,读周朴园的话,用明显苍老的中音来读,语气冷落责问;读鲁侍萍的话,用低沉些的声音读出,语气由平静到怨恨愤激,效果很好。

二.从鉴赏的角度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是人们对作品的深入分析、把握,是提高审美能力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艺作品有所分析,有所发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发掘文学作品的美质,还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审美愉悦,使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提高。

1、引发想象,进入艺术境界语言艺术塑造的形象,不像直观的表演艺术那样,可以“见其人,闻其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披情入文,身临其境,进入广阔的审美空间,从中深切体味艺术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让思绪与作品共呼吸,共命运。如在学习孙犁的《荷花淀》中描写荷花淀的景色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一遍,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大脑的荧光屏呈现河北水乡地区的景色,并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到荷花淀去”,“夏夜,月光很美,四周比较静,淀里的雾在月光照耀下,成了白色的薄纱”,“大家不妨多吸几口,空气中有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荷花淀边,水生嫂正在编结白的有名的白洋淀席,不时抬头向淀里看,好像在等人。”这样,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了活动的有色彩的图画,学生进入了诗情画意的境界,体会到环境美,在美的环境里人的心灵美。

2、精选角度,深味作品内涵教育家于漪说:“进行阅读指导时,要精心选择角度,寻找出入道的进口。如果是平板的,只从惯用的写作术语出发去分析、去提问,就会有意无意地削弱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教育作用。”如旧版教材中的课文《刑场上的婚礼》一文中,写周文雍与陈铁军临刑的表现,如果问:“这儿对周、陈进行了怎样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结果是不自觉的抽掉了感人的内容,只在写作技巧上打转,学生难以激动。如换为周、陈二人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的最后动作是什么?这些语言动作显现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和一般人相比,他们伟大之处在哪儿?这样一问一比,学生感情的潮水就会涌上心头。

3、融汇艺术,化难点为乐点在教学中常碰到一些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仅囿于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完全可以借助一些大众喜闻乐道的艺术,使解决语文教学难点的过程,变为一次艺术欣赏的过程。记得在教《为了忘却的纪念》时,讲到过外貌描写,此处用了白描手法。讲到白描手法,同学们都感到很陌生,于是我拿出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素描———《伯格尼尼》,我说,这幅素描中的意大利著名提琴家伯格尼尼手拿提琴弓弦即将演奏、衣着楚楚,而画的线索却十分简练,文学中的白描也是如此,用笔不多,而人物神态却表现得十分逼真。学生看了画和听了我的解释,印象很深。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第7篇

一、试题命制之难

1.文学批评溯源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想,作家风格千姿百态,文章旨趣更是千差万别,说到趣味无争辩,要想在外延如此广阔的背景下制作具有测量目标意义的试题,确非易事。

另外,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更是注重和文学旨趣一致的感性批评,诗话词话,笔记批注式的文学批评传统也影响了国人的鉴赏思维。我们看看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记载孙器之对唐代著名诗人风格的评价,可见一斑。

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杜牧之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李太白如刘安鸡犬,遗响白云,其归存,恍无定处。韩退之如囊沙背水,惟韩信独能。李长吉如武帝食露盘,无补多欲。孟东野如埋泉断剑,卧壑寒松……柳子厚如高秋独眺,霁晚孤吹。李义山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环妍,要非适用。

这些对于诗人风格的评价,本身也像诗歌一样具有丰富的意象,在熟读了诗人作品之后看这些评价应该是颔首会心,但对于陌生的阅读者来说,则如堕五里雾中。在鉴赏类试题的设计中,我们无法要求考生达到这种水准,同时,这种个性化的解读,也不利于建立一个准确的评价框架。

2.命题现状

文学赏析题主要出现在文学类作品阅读和古诗鉴赏两类试题中,提问方式较单一,以2014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为例,我们看看这类试题的命制方式。

例1.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见2014年新课标卷Ⅰ,文本为叶紫的散文《古渡头》。)

例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见2014年大纲卷,文本为刘长卿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例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见2014年新课标卷Ⅱ,文本为刘庆邦的小说《鞋》。)

从以上试题可以看出,赏析题的命制方式大概有这样几种:

(1)赏析文章中某一个词(诗眼、文眼)、某一句话或某一文段的语言运用之妙、表现手法之巧(如上述例1、例2);

(2)赏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营造的意境(如上述例3,但题干中的“简要分析”应为“赏析”,“鉴赏”和“分析”是两个不同能力层级的动词,不应随意使用)。

常见的提问方式还有:说说这个词(这句话)的表达效果(好处/作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等等。

文学作品语言的包蕴、表达形式的精妙、塑造形象的丰富、意境的优美等,最需要的是读者涵泳体味的功夫,需要沉潜到语言的细微区间,仔细品咂,反复揣摩玩味,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最为讲究的地方:重感受,重体悟,重读书得间,重在反复诵读吟咏中窥其堂奥。

反观目前的试题,设问方式粗略、简单、直接,难以引领阅读者进入文本情境,进行深入的体会和思考。如何巧妙设问,引发考生真正参与阅读的兴趣,值得命题者和教学者思考。

二、答案拟定之难

1.答案现状

任何检测都要有可操作性,再高妙的文学语言、技巧、意境、形象,都要用简明的语言来阐释,回答阅读题不可能运用文学批评的写法,也不能运用古诗文“鉴赏辞典”的笔法,实际阅卷过程一般采取采点赋分的方法,将分值分为若干点,答对一点得若干分;那些饱满的想象、精美的语言、令人叹为观止的手法,最后都要稳稳落入固定的答题格式和套路,否则,阅卷很难操作。

请看上面例1的答案:

(l)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2)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

(3)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

(4)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叶紫(1912―1939)是深受鲁迅赏识的左翼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丰收》等。散文《古渡头》描写了“我”从军队里回乡探望母亲,途中与渡口船夫相遇的片段,渡夫的儿子被军队拉走,儿媳妇带着孙子改嫁他人,剩下孤苦无依的老人在古渡口艰难度日。以一般的阅读经验,读者会对这悲苦无告的渡夫产生无限的同情,结尾的任情高歌,实则是老人对命运的另一种抗争。他正直为人、勤恳劳作,最后还是家庭破碎老来无靠;命运加诸他的全是苦楚,在悲苦面前,他不改良善本质,知命而不认命,任情高歌是痛苦的宣泄。――以上的理解应该基本无误,但这样的答案是不行的。因为8分在语文试卷中是除作文题外的最高分,占写作之外试卷总分值近一成。为了让阅卷者好批阅,参考答案必须分成四点,分别从结构、情感、形象、主旨四个角度赏析结尾段的妙处,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5分,能从四点中任意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2.批评与质疑

不少非语文专业出身的专家可能会对以上答案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种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对鲜活文本的僵化解读,主旨解读也未必正确。笔者赞同行业外部专家的异质性思维,他们的批评意见可能会对语文教学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但是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来看,以上所拟答案的确也无可厚非。因为在比较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来看,回答这类问题,必须从结构、内容(情感、主旨)以及人物形象等角度考虑,这对于高三复习教学来说,已是常识。

笔者并不以为这是当下的常识就完全认同这种状态。

规范化的答案有要点一二三,容易批阅,操作性强,有利于训练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但同时也易于在概括中挤干文学作品丰盈的水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如果不能深入文本内部,没有真切的体味,而是在应试训练中找到答题模式,在对文本没有切肤感受甚至对文本漠然的情况下,就能依循所谓的答题技巧,写出“形象丰满”“余味悠长”“深化主旨”“更有力度”(以上16字基本采自上述例1答案)这类似是而非的套话,对检测考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毫无意义。

普通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一般是轻松愉悦的审美阅读,考试中的文学作品阅读自然也是建立在审美阅读的基础上,但是需要更高层次的反思与评判。应试背景下的阅读训练,多半像医生一样,用冰冷的技术视角,在解剖台上研究本来鲜活的文学作品;用超声波穿透文本的肢体,照彻作者的各种居心;用手术刀来切割,冷而锋利,刀刀见血,切分出作者的思维过程;用无影灯全方位探照,作者所有技巧、手法无所遁形。――这些,当然均无不可。但是,医者要有仁心,必须将文学作品当作完整的生命来探索。离开了这些,也就违背了设置这类试题的初衷,也就无法检测考生真实的阅读鉴赏水准。

3.教师的责任

一些教师将语文当作数学来教,是因为他们在应试训练中尝到了“甜头”,他们在多年解答同类试题的经验中发现,鉴赏题其实有模式可循,只要掌握了这些答题模式,基本就能拿到六七成分数;在紧张的应试训练中,教师自然愿意选择简单易行且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试题与训练,考试与教学,互为因果,使得包蕴丰富、含义隽永的问题,多半用干巴巴的条目式答案来搪塞。

至于欣赏品味,那是见仁见智的事,一些教师不愿意在这方面多费心思。

一篇文学作品叙述/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有经验的教师跟学生讲解这些都不是问题;作品是如何表现这些的,这些文字有怎样的神奇魔力,某个词、某句话妙在哪里,这些问题,却不是所有语文教师都能讲明白的。这是因为概括、分析能力比感受欣赏评价能力,相对容易掌握一些;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更多的感受能力,需要语文教师拿起看家本领,即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能力。我们从不要求语文教师是作家,也不要求语文课堂培养作家,中学阶段“语文”的“文”也未必是“文学”,尽管如此,语文教师最应能读懂文学作品,也应该承担起文学教育的责任。一些有才华的语文教师,他的语文课堂尤其是文学教育课堂更具感染力,原因就在此。因此,文学作品鉴赏题的改进,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

三、关注有探索意味的新题

1.值得肯定的探索

高考对教学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高考试题的命制更有责任进行改革,通过试题强制扭转教学上的错误倾向。我们看看下面一道题。

①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往常地倾听,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

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赏析。(3分)(2014年高考上海卷,文本为[美]西格德・F.奥尔森的《宁静》。)

赏析文学作品的一句话,是最常见的命题模式;有点复习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怎么教学生应对这类试题,先是回答修辞手法(或者句式、语言特点),然后说这种手法达成的结果,再结合句子内容略做分析,最后还要顺便说一下运用这种手法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经过这种训练的学生,一般都会辨认手法(或者句式、语言特点),熟记手法对应的效果,至于结合句子进行赏析,只占整个分值的三分之一。因此,这类试题,一般考生都能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分数。

上面这道试题,按照老规矩应该这样设计:赏析第①段画线句(3分)。

答案如果包含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这些得分点,就可以轻易获得2分。真正的赏析过程只占三分之一的分值。

现在,试题命制者剥除了原来的2分,直接在题干中显示了原来必须回答的答案要点,这种命题的努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文学作品鉴赏题的正本清源,回到鉴赏本身,回到体悟感受。我们再看看参考答案示例:

该句将湖泊比喻为“一块巨大的海绵”,用海绵吸水来喻湖泊吸音,海绵“巨大”突出湖泊吸音能力强,把作者微妙的主观感受用常见物品传递给读者,形象而生动。

评分说明还指出,“海绵吸水”和“湖泊吸音”的关系,海绵“巨大”和“湖泊吸音能力强”的关系,“作者微妙的主观感受用常见物品传递给读者”,三点各1分。

这个答案是否最为允当,我们还可以讨论。至少,将3分全部赋予赏析过程这一点应该大加肯定。笔者认为,不一定所有的试题都采取采点赋分的评阅手段,是否可以学习“PISA”给定的参考答案和阅卷模式,根据表达的完满、准确,分析的细致、深切甚至别致,进行赋分?当然,命题者要制订出详细的评分量表,给出不同得分的答案示例;阅卷机构要培训阅卷教师,在评改过程中掌握这些评阅手段,保证评阅的公正。

2.有待解决的疑难

上文提到了试题命制之难和答案拟定之难,是基于文学作品鉴赏题现状的分析;本文所谓的两难处境,是指这类试题在这两“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艰难,即:赏析,必须真实进入文本,深切体味出原文词句的细微精妙之处;答案,却不能将个体的感悟一股脑儿写出,而必须精确、清晰,要言不烦,这两者难以很好协调起来。以上所举的上海卷试题,在形式上,以强制手段倒逼考生说真话,是一大创举;在答案的拟定上,仍存在感悟粗略的不足。我们再看一道试题:

⑧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迟子建《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2分)

这道题在题干上直接显示比喻手法,模仿上面举例的2014年高考上海卷。

参考答案: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美、崇敬之情。

按照以前的答题模式,答案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答案偏于概括,显得干硬,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鉴赏题的本质问题。鉴赏的目的,不只是回答达成的最终效果,还要引导阅读者真实地进入文本,深切地体悟词句特点,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来,应该允许答案细致一点,有个性一点,而非概述。

以本题为例,欣赏过程是:木头印章,疏疏落落,呈网格状,形似窗户;夕阳透过窗格,温馨平和。――这是由红色印章产生的关于夕阳落满窗户的温暖联想,印章和窗户之间是比喻关系。不过,文学语言的丰富还在于它的歧异性,窗户的联想来自印章,却又可以由印章想到印章的主人,想到他的作品,再想到他年轻未成名时的才华和朝气、盛名之后乃至于今的沉寂。

窗户落满晚霞这一意象,也是颇堪玩味的。晚霞代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强调了作家的巨大成就和如今受到的冷落;晚霞又有一份恬静自得,暗示作家的价值终将为识货的读者认可,与“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标题遥相呼应。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第8篇

……我打开海蓝色的封面,我进入了书中的境界。隐约地,我听到了太阳清脆的铃声,海底朦胧的音乐。我看到了安徒生童话里天鹅洁白的舞姿,我看到罗马大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佩屈拉在海战中爱与恨交融的戏剧,看到灵魂复苏的精卫鸟化作大群的飞鸥在寻找当年投入海中的树枝,看到徐悲鸿的马群在这蓝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长啸,看到舒伯特的琴键像星星在浪尖上频频跳动……我觉得自己的心,同天、同海、同躲藏的星 月连成了一片。也就在这个时候,喜悦突然象涌上海面的潜流,滚过我们的胸间,使我暗暗地激动。生活多么美好呵!这大海拥载着的土地,这土地拥载着的生活,多么值得我爱恋呵!

……我读着海。我知道海是古老的书籍,很古老很古老了,古老得不可思议。

……呵!我的书籍,不被污染的伟大的篇章,不会衰朽的雄文奇彩!我终于读到书魂,读到一种比风暴更伟大的力量,这是举世无双的沉淀力与排除力,这是自我克服、自我战胜的蔚蓝色的伟大的奇观。

我读着海,从浅海读到深海,从海面读到海底——我神往的世界。但我困惑了,在我的视线未能穿透的海底,伟大书籍最深的层次,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

……

我读着我不懂的大深奥。于是,在花间的岩石上,我对着浪花,发出一串串的海问。我知道人类一旦解开了海谜,读懂这不朽的书卷,开拓这伟大的存在,人类将有更伟大的生活,世界将3倍地富有。……我读着海,读着眼前驰骋的七彩风帆,读着威武的舰队,读着层楼似的庞大的轮船,读着海滩上那些红白相间的帐篷,读着沙地上沐浴着阳光的男人与女人。我相信,20年后的海,又会是另一种壮观,另一种七彩,另一种海与人的和谐世界。伟大的书籍,你时时在更新,在丰富,在进化。我曾经千百次地索思,大海,你为什么能够终古长新,为什么能够有这样永远不会消失的气魂,而今天,我懂了:因为你自身是强大的,健康的,是倔强地流动着的。

大海!我心中伟大的启示录,不朽的经典。我在你身上感受到自由和伟力,体验到丰富和渊深,也体验着我的愚昧、贫乏和弱小。然而,我将追随你滔滔的寒流与暖流,驰向前方,驰向深处,去寻找新的活力和新的未知数,去充实我的生命,去沉淀我的尘埃,去更新我的灵魂!

刘再复,1941年出生于福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所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9年出国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卑诗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

刘再复既从事学术研究,又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论文学主体性》等论文,曾在国内引起全国性的讨论,改变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基础模式。他的学术著作还有《鲁迅美学思想论稿》《鲁迅传》《文学的反思》《论中国文学》《告别革命》等,散文集、散文诗集有《读沧海》《太阳·土地·人》《人论二十五种》《漂流手记》九卷,论著《高行健论》和《红楼梦悟》等。

《读沧海》是一篇思想深邃、气势开阔的散文诗。全篇分为三章,每一章可成相对独立的乐章。

第一章的一、二节是个引子,作者从新奇的角度,把大海借喻为“书籍”、“启示录”、“经典”,这是全篇的基调和核心。接着,很自然地引出对大海情景的描写:浪花,波光,迷蒙的烟涛,从天外滚滚而来的蓝色的文字,发出雷一样响声的白色的标点。……这一段清新、隽永的文字,构成了散文诗特有的意境和气氛,阅后给人一种立体画面之感,并使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想象。

第二章是一个充满抒情气息和畅想的乐章,色调和前一章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三章,描写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诗的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是兵戎相见的隘谷,是兵戎相见的疆场。

刘再复是一位充满火一样热情的诗人,但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位有着冷静、深邃思考的评论家,而且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他以科学家的冷彻,熔哲理思辨与抒情于一炉。这也是《读沧海》一个显著的特色。作者笔下伟大神奇的海,既是“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又是一个伟大而深奥的观照和启示。作者畅开胸怀,“体验着海,体验着自由,体验着无边无际的壮阔,体验着无穷无尽的深渊”,于是,领悟到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明媚、生命的可爱、大自然的伟力和不可抗拒。

这篇散文诗的第二个特色是构思巧妙。大海,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丰富而博大,充满生机和希望。同一种题材往往有很多人去写,这就难免步前人后尘。写大海,可谓不乏其人,何况刘再复本人就曾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好几篇。然而《读沧海》,却独辟蹊径,巧妙地把大海比作一本书,通篇围绕着一个“读”字展开,由“打开海蓝色的封面”到“从浅海读到深海,从海平面读到海底我神往的世界,”步步扩展,诗情层层向前推进,从而使作品获得较大的思想容量以及感情的深度和力度。刘再复在谈及散文诗创作时,曾主张“在广阔的生活大地上选择某个含蕴丰富的一角,深挖下去”。《读沧海》,正是他的艺术主张的生动体现。

方博的知识性,是这篇散文诗的第三个特色。《读沧海》虽短,但它包容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上至宇宙太空,下至人世间的风俗,上溯远古的文明史,下至对未来的预测,从社会生活到自然界,诗篇熔铸了多少海洋学、地质学、天文学、历史学、文艺学等方面的知识!

大海以其博大幽深,与骚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曹操诗中的海,表现了吞吐日月的伟大力量;雨果笔下的海,则又显示了骇人的自然雄威。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再复的散文诗《读沧海》以其精深丰厚的思想内容、娴熟高超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大海的壮观,抒写了作者灵魂深处的感受,出奇制胜,使读者为之撼动,为之拍案,收到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人生的道路怎么走,作者读着沧海,寻觅着答卷。“在颤抖的长岁月中,不知有多少江河带着黄土染污你的蔚蓝,也不知有多少巨鲸与群鲨的尸体毒化你的芬芳,然而,你还是你,海浪还是那样活泼,波光还是那样明艳”。看到大海这一伟大力量与气魄,诗人予以高度颂扬“不被污染的伟大篇章,不会衰朽的雄久奇彩”。诗人从沧海中悟到真谛,认为“这是举世无双的沉淀力与排除力,这是自我克服,自我战胜”。是啊,要能摒弃生活中的假、丑、恶、人生才能更有价值,生活才能更美好。诗人从沧海中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更体会到爱因斯坦的名言:“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自我解放出来。”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第9篇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这篇散文有力的说明了自然之美,才是绝对的美丽。作者在文中写道“然而白鹭却因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也许,作者也在苦思冥想,为何他自己,没有人去关注。但又也许当他看到白鹭的身躯“增长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黑之一忽则嫌黑”时,发现自己又何不是一只不被人们关注的白鹭,但,这又如何呢?做一只自由的白鹭,总比做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金丝雀”好。

也许,当你看到这篇白鹭时,你看一千遍,你也会有一千零一遍的想法,这就是《白鹭》。这就是郭沫若的散文,不会被你一语道破,而会使你有无限的遐想,无数的争执,使你永远无法猜透这文中的真正思想。

《白鹭》其写作的背景正值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白色恐怖时期。作家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在作家的笔下,“白鹭是一首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然没有浓妆淡抹的词藻,显得那样的朴实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同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作者仅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白鹭,一种普普通通的鸟,经过郭沫若这位大作家寥寥数笔的描摹,就显得那么动人,那么栩栩如生。

是的,这只从历史深处飞来的白鹭,给我们多少启示啊!

作者开篇把白鹭比作一首诗,优美而有富有意境,更何况是一首精巧的诗呢!你可能要问了:白鹭有什么美的?但由此可以看出,这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一颗美的种子,正然我们等着它发芽,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来。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人家是写绝代佳人,可作者却恰到好处地嫁接于白鹭身上,且居然觉得正好,真让人惊叹白鹭的独特之美了!自然,那些美丽的白鹤、朱鹭、苍鹭定会自叹不如了。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审美的问题了:为什么平常就不美呢? “然而”一个转折,犹如舞台上的聚光灯,视线自然地被聚焦在白鹭身上了!“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它的美”,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就是这个美的精灵,还为人们创造出“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奉献给人们“乡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刘白羽的《白蝴蝶之恋》,由此不禁问一句,生活中还有多少事物本不该被漠视,却被漠视掉了呢?还有多少美被囚禁在“平常”这个思想牢笼里?

所以,我们得善于发现美,追求美,更要创造美。蓬勃的小草,人们几乎是视而不见,但是它们绿遍天涯;墙角的花,谁能在意,但它们美化了一角天地。黄昏中散步的老人,往往与你擦肩而过,但是他们却是一道绝美的意蕴深沉的人生风景。

再看,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够让人提心吊胆了,可白鹭却处之泰然,一付悠然自得的样子。读到这儿,我们顿时恍然大悟,郭沫若看上去是写白鹭,其实是在写人呢!这实在是想告诉大家,做人就算做普普通通的人,也要勇于进取,勇于攀登,永远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笑。

有人认为,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歌吗?生命如歌。只要他在瞬间创造了辉煌,这首歌就不会停止,永远,永远……我想,生活中许多像白鹭一样默默无闻的人,只要尽心尽力地活着的劳动着,即使不能创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也一样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短短352字的一篇散文,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其一是在内容上,白鹭自身形象之美(静态美),所在画面之美(动态美);其二是在形式上,《白鹭》语言上的清丽秀美和笔法上的婉曲含蓄。

《白鹭》一曲已终,仍让人感到余音袅袅,绕梁不绝。

瞧,“一行白鹭上青天”,那群白鹭正从历史深处飞来,正像美的精灵在人们的心灵的天地间翻飞,盘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

1914年春郭沫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出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1918年初夏写出新诗《死的诱惑》。1919年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1928年因受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六部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以及杂文《甲申三百年祭》。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第10篇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陨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原文略)

《废墟》作者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其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图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多年来,余秋雨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从国内走到国外,足迹延展到亚非欧。这期间,完成了以考察中华文明记录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考察伊斯兰文明记录的《千年一叹》以及西方文明记录的《行者无疆》。从而完成了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的关注和考察。

初读余秋雨的《废墟》,扑面而来的即是清新淡雅又不失磅礴大气的笔触。“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这对废墟复杂的感慨便是作者留给读者的第一个疑问,而当文中提到“废墟文化”时,读者就更加疑惑,这里的废墟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废墟令他既恨又爱呢?

废墟是历史留下的印记。秦始皇陵的废墟告诉我们一代君主的沉浮与霸气,黄鹤楼的废墟告诉我们建筑史上的辉煌与曾经,圆明园的废墟告诉我们旧中国的腐朽与无能……废墟,终结了一个时代、一个王朝曾经鼎盛的文化。废墟象征着毁灭,象征着没落,它是残忍地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埋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留下的只是世人的嗟叹与哀惜。然而这种废墟何尝不是美的?人们的雕琢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完美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废墟的悲怆与破败,历尽沧桑的残垣断壁讲述着过往。历史用废墟警告人们,谁再重蹈它的覆辙!

历史的车轮轮回,弹指一挥间,千百年转眼即逝。废墟是文化的开始。当废墟还带着曾经的文化,还带着世人的叹息的时候,新的文化开始了,它在废墟上重建。黄鹤楼重建了,却不失古朴与简洁;雷峰塔装潢了,却不失苍劲与典雅;万里长城整修了,却不失庄重与大气……这一切都是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在新的文化开始的时候又不忘,不忘那曾经的烟尘所埋没的废墟。然而,这重建的废墟又怎么能说是定然美丽,定然璀璨的呢?冥冥之中,那废墟中却透露着一种完美的遗憾。黄鹤楼用钢筋连接,用砖瓦垒砌;雷峰塔用现代涂料和电脑技术上漆;万里长城竟用混凝土和黄砖修补……丢失了的废墟让自诩“文化”的我们放弃了发觉,而觉醒的人们开始在废墟外发现唯美的文化。于是新与旧,笑与泪,苦与乐在废墟这个交点上汇聚。

我们其实不必去掩盖悲剧,去掩盖废墟,历史的轨迹总会有一天帮它们解脱枷锁。欲盖弥彰的侥幸心理,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段败笔。既然如此,何苦去追寻远在天涯的完美,何不坦坦荡荡地行走于荒寂的废墟?当有一天,你的眼前尽是古人留下的遗迹,尽是沧桑的废墟时,不要退缩,更不要闭上你的双眼。收起那颗怜悯的心,当手触到那粗糙的岩壁时,请用心去感受废墟的心跳。把心头的忧虑与苦行撒手在废墟,让时间将它们掩埋。它仿佛是开启时光隧道的钥匙,又仿佛是一面识透人间万象的词典。

读罢《废墟》,仿佛刚刚从一处处废墟上走过,满目疮痍,满目萧瑟,满目凄凉。现代人在印证着历史、印证着民族、印证着人类的废墟上烙上了现代人的印章。我们已看不见历史的车轮曾经碾过,我们已忘却了民族还有的或残存的骄傲的灵魂,或是悲壮的哀鸣!

有着“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是哭泣的。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毁灭圆明园的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一个古老的民族就痛苦地抱着头蹲在火边哭泣,一群强盗狂妄地站在火边狞笑。那熊熊的冲天大火滚着血腥的浓烟,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上永不能失去,对于一个善良智慧的民族有着世世代代刻骨铭心的启迪。真实的废墟,才有真实的文化,真实的历史。保存废墟而不假饰废墟,开发废墟而不是重建废墟。因为那样是对历史的戏弄,对文化的糟践。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静立无语的石柱,仿佛是一座纪念碑,向世人昭示着圆明园往日的风采,也记录着英法联军践踏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圆明园不曾消逝,唯有那场百年前的大火,依然灼伤着我们民族一个时代的悲哀。

在地球上行走,没有一处不是废墟。现在的建筑,将来的废墟,现在的孩子,将来的老人,时间一直在流淌,不曾回头。而废墟的价值在哪里?虽然没有一处建筑可以做到永垂不朽,但是它们承载的文化信息足可以安慰为生存理念而惶惑的后代。曾经的废墟都安谧了,新的废墟还在产生,生生不息,无限循环。

余秋雨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这种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及创新。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另外,在写作手法上,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他的散文,已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首先在于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笔下的物以生命。文章第二小节中动词的运用非常经典,如“废墟吞没”, “瓦砾散落”,“石柱站立”,“ 幻想陨灭”, “明月苦笑”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废墟的荒芜,侧面写出了作者“诅咒”的原因。

其次是借助类比的手法,在无声无息中达到抒情的效果。“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接着以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引发黄叶与大地的关系,得出“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接着,作者又以“雪峰”、“登月”、“人生”的伟大和希腊悲剧等类比得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的结论。

再次是善于引入中国历史,借助史实来达到抒情的效果。“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接着指出“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等人不想大团圆,从而饱含深情地赞美“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理与情的融合统一。余秋雨用一种抒情散文的形式普及文化,通过抒情散文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历史忧患意识和民族意识,并对读者起到浸润作用。他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智性的议论和诗性的抒情水乳地交融,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

上一篇:现当代文学范文 下一篇:通俗文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