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17:16:40

网络舆论论文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1篇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界定在以数字化和可移动为特征的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社会里,新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个人化更加凸显了网络公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网络媒介素养成为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修养,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直接影响着其是否适应并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关于媒介素养的认识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及其信息的甄别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4]由此延伸的网络媒介素养包括认识网络媒介、参与网络互动、利用网络媒介等三大方面。其本质是网络成员处理自身与网络媒介关系的基本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在于培养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使其不仅能有效使用媒介,还具备准确理解、甄别媒介信息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营造健康的媒介生态文明环境。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通过给大学生传授网络媒介及其素养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强化网络道德观念,提高其处理自身与网络媒介关系的综合素质。

(二)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视角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能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强化网络舆论的自我净化功能,需要法治规范和网络成员的自我约束,应当尊重社会公众的话语权,能够体现社会理性的基本素养。其本质内涵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大学生是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不稳定阶段,凸显了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对大学生的复杂影响。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课外知识的获及能力,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和思辨能力及其自律能力,增强其网络道德信念,积累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网络舆论自我净化过程的不良因素会对大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负效应。因此,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是大学生有效利用媒介所必须具备的软素质,有利于引导学生成为媒介信息的受众者,推动大学生积极融入于健康向上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释放网络舆论生态的正能量。

二、网络舆论常态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矛盾

尽管网络舆论有其自身需要遵循的“生态逻辑”,但是必须承认,网络舆论的特点以及各种不同利益表达和情绪宣泄下所导致的众声喧哗是网络舆论场的常态。这种常态在复杂的媒介语境中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存在诸多矛盾。

(一)便捷的网络舆情与大学生媒介角色认知力偏差的矛盾在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下,集合因各种事件的触动而导致的社会公众对类似事件的所有认知、看法、情感和行为倾向为一体的社会舆论借助互联网形成便捷舆情充肆着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每个环节。在此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呈现高度集中化的特点,其现实表现是网络公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更多青睐于使用微博等虚拟舆论场集中处理各方信息,形成多中心、多传播的网络舆情。这类信息的产生、形成、传播的速度在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对网络舆情获及能力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应的媒介认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的网络媒介基础知识薄弱,对网络媒介的功能及其角色控制的认知能力较为欠缺,以至于丰富的网络舆论资源,难以成为大学生真正意义上获取信息资源、鉴别网络舆情的有效工具,其媒介认知能力尚未达到网络生态系统循环所应具备的水平。

(二)多元的信息内容与大学生媒介信息思辨力缺乏的矛盾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是各种信息的输出窗口和消解阵地。草根民众、社会精英、新闻记者等不同群体不断活跃于这个平台上,随着他们不断的输送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意见,越来越多的声音充斥于网络舆论场,使得网络成为社会各阶层实现话语权的重要平台,凸显了网络舆论对社会公众生活的强大影响力。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缺乏网络身份认同和有效技术监督的情况下,不同立场的多元信息难免夹杂着低质量的虚拟信息,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信息判断力过滤有价值的观点。虽然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信息高度关注,但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对低质量信息的判断能力和思辨力较弱,对网络媒介信息的选择、分析和思考上存在偏差,容易在思想上为时而不断的“微博谣言”和“微博对掐”所“绑架”,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极为深刻的不良影响。

(三)虚拟的舆论主体与大学生媒介使用自律力不足的矛盾虚拟、匿名的舆论主体极易模糊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界限,它为社会舆论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有利于社会公众表达关切、伸张正义和呼吁权力,推动一些社会热点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的关注、解决,但也难免网络非理的发生,容易导致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出现网络极端化的表达。显然,还没有足够现实基础作支持的虚拟网络舆论迫切需要网民在融入网络媒介生态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自律力。[5]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学生因网络道德意识淡薄,容易受情绪影响,会不经意地在网络上类似不健康或不具可读性的语言,甚至出现极端的网络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捏造并传播网络谣言以受关注等非理,影响舆论的正确走向,再加上大学生思维活跃、言语激进,在为网络舆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络舆论的不稳定因素,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使用自律力的情况仍需值得关注。

(四)互动的舆论传播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缺位的矛盾新媒体下的网络舆论具有几何方式的传播能量,尤其在微博时代的网络舆论,其独有的传播特性有着更为强大的互动功能。应该看到,当前的网络舆论传播除了在短时间内可以自发地大范围地传播舆论,还能借助网络自治力量组织凝聚虚拟力量,将网民从虚拟空间延伸至现实生活,形成舆论场中强大的跨阶层、跨空间的社会影响力。由此带来的网络舆论传播负效应更需要通过强化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加以规避。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涵盖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也不能维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功能,加上很少大学生受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他们的媒介素养更多是基于自发的网络生活经验积累,相关媒介素养水平难以承接强势推进的网络舆论传播。

三、基于网络舆论“生态逻辑”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思考

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的趋势下,网络舆论已渗透大学生活的每个场合,而从网络舆论常态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矛盾来看,迫切需要高校、有关部门、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时,都应遵循其“生态逻辑”,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净化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基于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过程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具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效能,本文以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首选是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培养负责的网民心态和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并使之形成社会共识,营造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好氛围。[6]具体包括:加强网络舆论的技术监控和法律约束,强化行政和司法机构对网络舆论及非理性网络行为的监管责任,充分保护社会公众的网络话语权,保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强化网络媒体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确保所发言论符合事实真相;发展网络自治力量,建设网站舆论监督协会,及时清除低质量的网络舆论信息;加强制度建设,引导网络企业规避恶性竞争,避免因过分商业化的舆论诉求给网络舆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制定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优化校园媒介资源,宣扬积极的网络舆论态度,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二)大力普及大学生网络媒介知识考虑到大学生是网络舆论场的重要参与者,但其对网络媒介的传播特性和表达方式及其理性认知还存在偏差,本文以为加强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感悟体验,实施媒介素养方面的系统教育,大力普及大学生网络媒介知识,培养其网络沟通、交流能力,并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网络舆论尤为重要。具体可通过课程设置及互动教学、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贴近大学生主题生活形式向大学生传授网络媒介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网络媒介舆论传播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增进其对网络媒介舆论特性的认知。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舆论与网络传媒特点的认识。此外,还可以在尊重大学生作为网络舆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介,在校园网络环境内部牵引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大学生进行互动的网络媒介交流活动,在此过程中建构大学生的媒介认知能力。如此,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普及网络媒介知识,建设高校内部完善的网络舆论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舆论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7]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思辨力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双重背景下,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各种表达都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是强势的网络舆论场中的弱势群体,容易被极端的网络语言和虚假的舆论信息所误导。对此,本文以为除了要大力普及网络媒介知识外,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思辨力十分必要。一方面需要培养大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进行价值判断,倡导先进校园网络文化,帮助大学生能够遵循并适应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下的多元价值观念,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舆情的干扰,在面对强势的网络舆情信息的时候,也能够自主确定正确的价值倾向,有选择地吸收网络舆论信息,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8]另一方面要发挥网络舆论的教育效能,利用网络媒介提供感兴趣的舆论话题,以此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对网络舆情思辨的敏锐性。[9]

(四)强化大学生网络舆论自律力实现网络舆论生态的平衡,需要每个网络舆论参与者具有较高的自律能力。同样,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在于建立真正的网络生态文明,也必须要以网络参与者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为条件。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网络公民,尽管是以虚拟的身份游走于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也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舆论承担基本的社会责任。因此,本文以为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自律力,且不仅仅是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使之树立良好的网络伦理道德观,自觉讲究网络诚信,恪守网络协议,更是要在此基础上增强大学生作为网络公民的身份感,提高其网络舆论自律力,确保自己的网络语言与评论无缝对接的时候,能够经得起社会道德的考量。[10]要引导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时,能理性看待网络舆论的不规范、不成熟现象,约束自己以良好的网络表达行使自己的话语权,确保自己的网络舆论传播行为符合网络伦理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参与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格局。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2篇

(一)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比较复杂,一些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一直在蠢蠢欲动,妄图制造事端,阻碍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建设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可以净化校园氛围,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对于维护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大学生正常的生活秩序都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从而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决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黄金阶段”。也是大学生“三观”形成并定型的关键时期。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可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大学生在智商上来说都是“知识精英”。在法律概念上,大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成年。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生理发育成熟了,但是心理上还没有达到与其生理年龄相适应的阶段,对于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的区分甄别能力还不是很具备,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而造成思想上的波动。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进而避免大学生思想误入歧途,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清社会现实,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二、辅导员在建设校园网络环境中应发挥的作用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当今时代,网络舆论环境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文化人格的形成,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辅导员要适时抓住时机,按照互联网传播的规律,积极主动地去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这是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有效引导的关键。辅导员是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首先,在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过程中,辅导员要积极参与,用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优秀文化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引导大学生主动去分析、辨别、抵制网络上的错误信息,及时信息,纠正大学生的错误认识,并且要快速解答同学们集中的疑问,澄清事实,将事情在基层就消化解决掉。其次,辅导员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方面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及时将这些内容补充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去,加强大学生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的观念,以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氛围。

(二)加强对网络舆论环境的管理监督。网络舆论环境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管理监督。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规章,加强对于校园网络的管理。辅导员要积极配合学校的相关管理部门,按照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建立所属学生的IP地址管理库,了解学生的IP地址分配情况。配合学校加强对校园网BBS论坛、百度贴吧等相关的学生大量聚集的论坛的管理和监督,对于网络上的各种不良信息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删除,尽可能地将网络“匿名性”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三)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树立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主体还是要靠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是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重要途径。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分辨力和甄别力,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文明自律精神,树立网络文明责任意识,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要引导学生成立网络自律组织,发挥党团骨干的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从而达到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目标。

(四)强化自身素质,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大学校园中,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新特点。高校也应当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对辅导员网络知识的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精、知识强”,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善于运用网络进行沟通、工作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只有辅导员善于运用网络,熟悉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才能和学生自然、平等地进行交流沟通,才能赢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都是能够产生巨大效果的。因此,辅导员更应该在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纠正传统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理念,严密关注网络动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及时有效地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平台进行干预和管理,积极提升自身对网络舆论引导的能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推动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基于以上目的,综合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质性访谈法。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是普通高校学生,以了解他们对舆论领袖的认识程度以及舆论领袖的影响力。问卷向某高校人文社科和理工类6个代表性学院发放,同时尽量考虑4个年级的均衡,回收问卷615份,删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460份。案例分析追踪了某高校BBS中一起因为校园施工干扰学生生活引起的网络舆论事件,收集了发帖人和帖子的相关内容和信息,用于分析在该网络舆论事件中舆论领袖起到的作用以及舆论领袖的特点。共收集了8个主题帖与144个回复帖,分析了114个参与讨论的用户ID(用户名)。质性访谈法则是对4位舆论领袖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主要了解他们自身作为舆论领袖对舆论领袖的看法。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使用SPSS17.0和Excel2010进行数据分析,质性访谈则使用Nvivo9对访谈数据进行了整理与编码。

二、数据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高校BBS上的话题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生活、情感类,学业、就业、实习类,学校管理类,社会公共类[8]。在一个话题中,以下4种人有可能担当舆论领袖:具有一定权威的版主;发言活跃的知名度高的用户(一般称著名ID,通常也称“水车”);对该话题有自己深刻独到的认识,其发言有理有据的人;对该话题的发言风趣幽默,有创造性的人。为了了解究竟哪一类人发表的帖子影响力最大,在问卷调查中设计了五点量表题目来调查(1为最低,5为最高),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在不同的话题之间存在一些细微差异,但是在BBS上的4种话题中,得分最高的均为内容充实和内容具有创意的回帖,而版主或者著名ID对其他人的影响力相对比较小。由此可见,在高校网络舆论中,并不是因为是版主或著名ID就一定能成为舆论领袖,能发表高质量的帖子更为重要。换言之,在一次事件中,只要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发出高质量的帖子,就有可能成为本次事件中的舆论领袖。在问卷中,也专门询问了“著名ID是否影响了BBS舆论发展”,结果显示有43.0%的被试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有25.0%的被试持相反意见。在另外的题目中,有54.3%的被试表示并不会特别留意那些影响到他们想法的ID究竟是谁。由此也可以看出,相对来说,大家会更加注重帖子内容而不是发帖子的人。

(二)案例分析结果该事件共有8个主题帖和144个回复帖,在这些回复帖中,有的是直接回复该主题帖的,这些帖子被命名为“直接回复帖”,有的则是回复其他帖子的。在分析这个案例过程中,文章特别希望找出在该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舆论领袖,为此对每一个主题帖的态度值、内容值及每个ID的发帖量和得到回复的数量等几个变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其中有一些变量相对来说比较重要,比如某ID发出的帖子的回复贴数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其他用户受该ID的影响程度,获得很多回复的主题帖态度值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事件的态度值。经过对事件所有主题帖和回复帖的梳理,并对帖子态度(按照1—5打分)和内容(按照1—4打分)进行了编码,发现本次事件中主题帖共有8篇,按照回复数由多到少顺序排列,详见表2。上表中的帖子除了3号帖为公告,由官方发出,其他均为学生发帖,可以看出两个得到回复数最多的帖子1和2,其内容得分也最高,所有主题帖都至少包含了新的事实或信息,有的具有自己的理性总结和思考。而从态度得分上来说,所有主题帖的态度值均未超过3,可见没有展现正面态度的帖子。而根据调查结果,本次事件中所有主题帖和所有回复帖的态度均值分别是2.25和2.59,由于回复帖是对主题帖的跟随和延续,所以可以认为,发了这些主题帖,尤其是获得最多回复的1号和2号帖的作者,他们的负面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与讨论的网友的态度,使得本次事件的讨论态度比较激烈并且负面。而除了主题帖,在回复帖中也有一部分包含回帖者真知灼见的帖子,这些回帖也可能在讨论中成为中心。根据对所有帖子(包含主题帖和回复帖)的回复数进行统计,直接回复数在两篇以上的帖子如表3所示。由表2和表3可以发现,所有帖子的影响力遵循两个规律:一是主题帖影响力较大。在11个回复数超过2个的帖子中,有6个是主题帖,5个是回复帖,但是回复数最多的3个帖子都是主题帖,这3个主题帖的回复数加起来为81,而本次事件的总回复数为144,可见这3个主题帖在本次事件中确实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换句话说,发出这3个主题帖的ID在本次事件中的影响力较大,承担了舆论领袖的角色。二是对于非主题帖来说,态度上呈现负面或者言辞比较激烈的帖子影响力较大。在5个回复帖中,有4个的态度得分偏低,尤其是7号帖。49可见本次事件中,少数帖子和发帖ID吸引了绝大多数参与者的关注,影响了参与讨论者对整个事件的态度。经过反复比较,从所有发帖人中找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ID,表4列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3个ID,这几个ID因为发的帖子质量较高,写得认真,包含了思考,影响力比较大,对整个舆论事件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可以称之为本次事件中的舆论领袖。比如A只发了1篇主题帖和4篇回复帖,就得到了63篇直接回复帖,这些回复帖将近占全部144篇回复帖的二分之一,可见其帖子影响力之大。继续在BBS中进行用户检索,得到了这几位ID的个人信息,如表5所示。根据之前的问卷调查,该校BBS中87.6%的用户发帖数在1000以下,而表5中C的发帖数有10796篇,可以归为在BBS上比较活跃的著名ID,另外C除了上万的文章数外还有8分的原创分。原创分是该校BBS设立的一种制度,目的是奖励发表了包含自己原创思想的优质帖子,每个版面可以赋予的原创分非常有限,所以C拥有8分的原创分,证明他一直以来就有勤于思考和耕耘的习惯。简而言之,C是BBS中比较活跃的著名ID,之前可能经常扮演舆论领袖的角色。不过,另外两个ID则不一样,之前上站次数和发帖数量都不多,只能归为普通的BBS用户。不过在本次舆论事件中,他们却非常重要,所发的两个主题帖都获得了大量的直接回复帖,引起了较多人的关注和共鸣,并且主题帖的态度值影响了整个事件讨论的态度值,因此可以认为,这几位用户扮演了该次事件中舆论领袖的角色。并且从该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来看,虽然整个事件的讨论持续了一个月时间,但是大范围讨论是伴随着1,2,3号主题帖出现的,在这3个帖子刚发出的时间内,引起了较多人的参与,而在其他时间内则较为平淡,并且最后随着大家注意力的转移和官方公告的,事件趋于平息。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发出几个主题帖的舆论领袖用户,凭借他们帖子里丰富充实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掀起了讨论的高潮,获得了大家的注意。由本案例分析可见,在一次事件中的舆论领袖不仅有一直以来就是著名ID的人,也有可能是对这次事件有亲身体会、能提供丰富信息和有自己独到思考的新人,舆论领袖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牵头作用,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舆论事件的整体态度。

(三)质性访谈资料分析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已经可以看出在高校网络舆论事件中,人们相对更看重的是帖子内容而不是发帖的人。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观点,对该高校BBS中较为活跃的著名ID或承担了一些版务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试图了解他们对舆论领袖的看法和意见,4位被访者的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通过访谈分析,可以看出BBS中这些比较活跃的著名ID或者担任版务的一些人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比如用户G提到,在BBS上她会有“特别关注的ID”“有几个人的发言特别注意”,其中有一个ID,“他发的新闻评论都写得挺好的,转的东西也都是有想法的,一直质量比较高,所以我相对来说,有他发言的时候我就很相信他了”。再如D尽管认为BBS上无权威,但是如果担任了版主一类的职务,“你得到的关注度就不一样”。之所以这些著名ID和版务有不一样的影响力,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一些问题可以提供比较多的信息或者拥有比较丰富的知识。比如E认为“如果是那种热门话题,水车或者版务头衔多的可能可信点……比如他们要是去的时间长点看的帖子多点,就暴露了更多的信息”“像就业实习信息这种的话我倾向于比较信水车,我默认灌水多的人他们经历的事也多一些”。对于对他来说比较重要的话题,比如历史版面的学术探讨,他觉得更有影响力的是“这个版面长期发言的人,能看出来确实有知识的人,长期发言的人一般比较靠谱”。当然,著名ID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著名ID的言论也不一定就一定可信,比如E也认为总是灌水的人让他觉得不可信,“不知道这个人在说什么”,F认为著名ID有时候并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很多水车灌水多了,水车习气就重,把很多事往庸俗理解,解构方式就跟常人不一样了”“水车有完全不靠谱的,只是灌,只会挖坑或者搅浑水,泄愤那种,这种看看也就过去了”。此外,因为网络是虚拟的,用户ID实际上只是一个符号,大部分时候人们并不会刻意去了解ID对应的人。比如D认为,“BBS上基本没有权威的”,原因是“一般都不知道对应的ID是谁,所以没有人承认,承认了也没有公信力”。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高校网络舆论中,那些比较活跃的著名ID或版务因为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丰富的知识,可能会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这个影响力并不是绝对的。此外,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特点,人们一般并不能将ID和背后的人对应和联系起来,所以BBS中的舆论领袖可能很难像传统舆论领袖一样在某一方面具有权威。

三、讨论和结论

通过文献探讨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和传统舆论领袖一样,对于舆论事件的进展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是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具有“看不见”的特点,具体而言,有如下几层含义:

(一)舆论领袖是“文本”的传统舆论领袖虽然也需要靠发表高质量的意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不过,很多时候舆论领袖的知名度会决定他影响力的大小。而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则主要是依靠高质量的帖子而不是依靠知名度提高影响力的。从问卷调查中就可以看出,BBS上无论哪一类话题,与发帖者是版主或者著名ID的帖子相比,人们都倾向于相信内容质量比较高的帖子。而在案例分析中,更是进一步确定了这一点,在所观察的事件中,最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并不是著名ID而是一个普通ID,他凭借自己内容丰富的高质量帖子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访谈中,被访者也都提到了帖子质量高更令人信服的事实。由此可以看出,并非一个人勤于“灌水”,成为“看得见的”、大家都认识的著名ID就一定能成为舆论领袖,想要对其他人的想法有所影响,帖子的内容质量比起发帖者的知名程度更重要。在任何事件中,如果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发出质量很高的帖子,就有可能成为本次事件中的舆论领袖。当然,强调帖子质量也不能全部抹杀“看得见的”舆论领袖的作用,比如版主和著名ID,他们在BBS中的知名度还是比较容易产生影响的,只不过该含义主要是希望强调帖子质量重于发帖者知名度。

(二)舆论领袖是“隐形”的传统社会中,舆论领袖一般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官员或记者等人。但是在高校网络舆论中,舆论领袖的意见很重要,但是人们不一定会注意到舆论领袖这个人本身。从案例分析中就可以看出,舆论领袖的意见在舆论事件中非常重要,比如A只发了1篇主题帖和4篇回复帖,就得到了144篇回复帖中的将近二分之一的回复帖,影响力确实很大。不过从问卷调查及访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并不会特别关注ID背后对应的人。这一点和传统舆论领袖有一些差异,当然,这也是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造成的。在传统社会中,舆论领袖不仅可以凭借意见,而且可以凭借自己的威望、职位、家庭背景、相貌等各种因素,对其他人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而在BBS中,由于是虚拟的,主要凭借ID来表明身份,也没有太多机会可以见面接触,因此舆论领袖主要是通过文字意见施加影响。因为是“看不见”的舆论领袖,所以人们一般也不会特别注意舆论领袖这个人。

(三)舆论领袖是“流动”的在传统社会中,一般舆论领袖是相对固定的,比如一个村子里的村长可能会一直扮演舆论领袖的作用,而其他人如果希望突然成为舆论领袖则比较困难,因为传统舆论领袖不仅仅靠意见影响人,还靠职位、威望、家庭背景等综合因素影响人。但是在高校网络舆论中,因为舆论领袖是“隐形”的,人们注意的是帖子质量,而不是帖子后的人,所以舆论领袖就成了“流动”和“可替代”的,就可能“动态”出现。当然,舆论领袖可以动态出现并不表示那些经常活跃在BBS中的著名ID或担任版务的人不重要,事实上,在很多舆论事件中,他们也经常扮演舆论领袖的角色。这里只不过是强调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具有动态出现的可能性。

(四)舆论领袖是“混合”的在传统网络舆论事件中,也可能会有多名舆论领袖出现,其他人也会综合多名舆论领袖的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过在网络舆论事件中,因为网络是跨时空的,所以在一次事件中,可能会有更多的舆论领袖出现。另外,又因为舆论领袖是“隐形”和“动态”的,所以其他人可能就有更多的机会综合多名舆论领袖的意见。从这个角度而言,实际上是多个舆论领袖混合起来对其他人施加影响的。

四、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对策

对高校网络舆论和舆论领袖进行引导和管理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创造良好舆论空间的重要举措。总体说来,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管理和引导。首先,与舆论领袖平等沟通,加强服务建设。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每个对应着的真人并不明确,因此交流更为自由开放。在这样的环境下,管理者可在潜移默化中贴近学生,对偏激的观点和舆论领袖进行说服,与舆论领袖建立比较亲近的关系,使用去权威化、去隔阂的管理方式,使他们真心地接受管理者的意见与建议,再经由他们之口传递给普通学生,形成高校网络舆论风气的良性循环。其次,危机管理,删除和封禁过激言论和ID。高校网络论坛是学生自由表达意见的场所,一般来说不应当过分加以管制,如果管制太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抗,因此只要舆论情况保持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管理部门就不要过多干预,但是这不意味着完全地放纵。危机管理是必要的,在处理敏感时期敏感话题的时候,需要对事件中持负面意见的舆论领袖进行重点监控,比如在其言论变得非理性、具有煽动性的时候,通过删除封禁其帖子ID,或者直接与其谈话等措施,避免这种不良情绪继续感染普通受众,在危机尚未形成规模的时候就压制住它的发展,这种相对简单的管理方式在出现危机的紧急关头是必需的。最后,重视官方通知的作用,安抚情绪。一旦爆发了网络舆论事件,如果跟学校管理方面有关,这时就需要官方发言人出现,以官方通知的公信力给网友带来安定感,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但是官方通知的时间和内容都应该恰当,在时间上,应尽量在事件爆发的第一时间发出通知,避免无端的猜测和质疑;而在内容上,应尽量避免官方的、生硬的口气,勇于承担责任和承认学校机构的失误,并且也应当在之后的实际行动中做出改变,否则管理上的问题一日不解决,类似的舆论事件就可能再发生。而“看不见的”舆论领袖的这一特点,在维护高校网络舆论安全时,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就挑战而言,该特点确实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为在一次舆论事件中,不仅平时就活跃的著名ID可能会影响学生们的看法,还会出现很多突然崭露头角的ID。这就使得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不仅要关注那些平时就比较活跃的著名ID,而且要关注那些新出现的舆论领袖。就机遇而言,该特点为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因为舆论领袖是“看不见”的,任何用户凭借高质量的帖子就有可能扮演舆论领袖的角色。这样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就可以主动创造舆论领袖,通过发一些高质量、信息量大的帖子,向学生阐明事实,获得学生们的信任,从而将整个舆论方向往好的方面引导,这就巧妙地运用了“看不见”的舆论领袖这一特点。

五、结束语

文章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总结出了“看不见”的舆论领袖这一特点。任何人,只要在某次事件中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发表的帖子又包含自己的思考,就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扮演舆论领袖的角色。不过,就这一结论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提出“看不见”的舆论领袖只是为了强调舆论领袖“文本”、“隐形”、“动态”和“混合”的特点,并不是否定“看得见”的舆论领袖的作用;二是目前的调查、个案分析、访谈都还不足够多,未来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看不见”的舆论领袖的内涵。此外,舆论领袖能在网络上呼风唤雨,这就说明他们具备一定的领导力,而高校应该根据每一位大学生的特点努力将其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高校相关管理部门更重要的是努力对舆论领袖加以引导,以管理促发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卓越领导力的栋梁之才。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寄托感情的新时代。网络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人们只有认真审视网络舆论的内涵,才能把握好网络舆论的方向。舆论是特定社会系统中成年公民对社会的总的评价、态度以及对特定社会实践、人物所表达的意见和看法的集合。通过舆论被认为是权利中心之外的人的意见,舆论在民主社会里具有特殊的力量,往往成为诸多争论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所谓网络舆论就是指公众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或焦点问题所表现的意见的总和。网络舆论常见的形式和平台主要有:BBS、各种网络新闻、虚拟社区、博客、各种即时通信等。网络舆论的特殊性体现在网络这一特殊的技术和传播平台上。

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

突发性事件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突然爆发。事件爆发的原因、规模和影响范围都是无法估计的。①最难预测的就是自然灾害带来的突然性。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是很难预测的,即使能够预测也很难对其进行防范。自然灾害破坏性极强,事后的救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集结,人类可以通过网络集聚各地力量,形成舆论焦点。②人为造成的突发性事件的破坏力和后果各有不同。例如,2009年新疆的“7•5”事件发生后,网民在最短时间内将事件的发展聚焦起来。此次事件较为敏感,当地消息已经封闭起来,除了新华社以外,其他机构都无法得到最新动态。此时网民通过网站、论坛、博客等进行讨论并分析出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加上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整个过程中网民向理想方向发展,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起了很大的作用。

群众对公共问题的意见就是民意。社会事务管理的最终权利来源就是人们的授权,因此,社会事务管理也应将人们的意志充分体现出来。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民意得以体现的同时,危机也由于网络的存在而变得日常化。任何局部的危机都有可能转化为整体的危机,突发性事件与社会公共资源的联系越紧密,爆发力就越强,网民就越想了解其真相,网络舆论的规模就越来越大。

近些年,网络舆论热点的发源地在不断拓展。诛连效应主要体现在横、纵两个方面。从横向来说,某一人、某一地区、某一性质、某一行业所发生的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论很可能牵连同一类人、相关与不相关的地区、行业等,横向扩大,从一个人扩展到某类人,从一个地区扩展到整个社会,从某个企业扩展到整个行业,例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从一个三鹿企业扩展到整个奶制品行业,短短几个月,几乎所有的奶制品企业都受到了牵连。

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

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分为3个阶段,即舆论爆发期、舆论高涨期和舆论消退期。①舆论爆发期。此阶段就是信息已经爆发,但是没有得到确切的依据,因此,网络都各抒己见,网络舆论呈现多样化的表达。在这个时期,消息较多且比较散。由于缺乏必要的证据,官方对其也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复,没有有效的舆论导向,舆论表达呈现零散化。在网络上,网民利用各种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言论,这些舆论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②舆论高涨期。此阶段的网络舆论更加汹涌,网民倾向于某一方,舆论进入高潮期。从“我爸是李刚”到“郭美美”,不少社会热点事件或在网络上发端,或在网络上形成激烈讨论。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2010年10月16日晚9时许,河北大学新校区生活区内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造成两名学生受伤。在第二天的11点,就有人在“连吃论坛”上发帖,该帖迅速引起网友注意。当日16时,“天涯论坛”网民发帖“惊!!!河北大学富二代校内醉驾撞飞两名河大新区女生,‘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刚’”,掀起网上点击高潮。此时网民对李刚进行的人肉搜索,公布了他的身份,网民很自然地将其与“官二代”联系起来。“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迅速走“红”,这已经被各大媒体放在了首要位置。从此,“我爸是李刚”成为了2010年的网络最热语言。③舆论消退期。这个阶段就是指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网民对事件的处理结果由反对转向接受。此时网民的注意力已经慢慢开始转向其他热点事件。

突发性事件爆发初期的信息不确定和沟通不顺畅是造成其网络舆论比一般状况更加复杂的原因。一方面突发性事件过程中的每点变化都使得信息的真伪更加模糊。同时往往沟通渠道堵塞,事件主体和公众之间无法取得通顺的交流,彼此容易产生误解。另一方面网络的特性使得公众的意见表达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开放,这也加大了控制信息、分辨信息的难度,为网络舆论中不协调声音的传播提供了客观环境。网络匿名性为网民出于各种心理而散播的虚假、错误、不良和极端信息提供了保护。越是小道消息越是会在事件爆发初期得到高速传递和广泛分享,传播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信息流,从而引发社会的危机。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噪声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虚假信息———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中的各种凭空捏造、没有依据的谣言、流言。错误信息———对突发性事件中的一些信息有主观删减、修改,导致信息与真实信息产生偏差和错误。不良信息———在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传播中附加的宣扬色情、暴力、迷信或挑拨宗教、民族关系等会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息。偏激信息———主观色彩过于明显,对于事件判断的倾向非理性,会起到煽动性负面影响的信息。

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与管理

整合舆情监察资源。(1)传统媒体的舆情检测渠道。传统媒体可承担舆情监报任务,并且专业记者的工作方式较灵活,他们已经赢得群众的高度信任,因此,他们能够获得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传统媒体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可将其分为头条新闻,一般新闻和内参等多种形式,并且针对专题的舆情调查,专业的记者和通讯员也都比较擅长。(2)民间机构的信息采纳。由于突发性事件发生的较突然,当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在短时间内信息比较匮乏,那么此时离事件发生地较近的机构会比较容易了解到情况,如果掌握到这一事件的第一手资料,那么该机构就掌握了最主动的资讯。(3)建立好网络本身的舆情资料库。舆情资料库主要包括热点新闻出处、发言事件密集程度、评论数量等参数的收集以及热点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等,并根据舆情分析处理后的结果生产报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研究及危机应对、舆论引导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1年每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都能够引起政府、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很多地方都将其作为教程应用于地方的学习和培训中,这表明地方政府的网络舆论的主动意识逐渐提高。

将舆情监察分析报告重视起来当一定的舆情资源有效地掌握之后,还要对其进行分析,将反映同一性质矛盾的案例归为一类,再归纳同一案例中相同观点的发言。目前,对于上述功能,网络舆情智能监测平台可以实现,并且能通过计算机来辅助人工做更深入的分析、检测和管理可能演变为突发事件的热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舆论引导方案制订的科学依据就是经过分析和统计的舆情报告。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传统的议程设置已经不能给予网民满足。网络给受众带来了选择的余地,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任的信息来源,群众也敢于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针对突发性事件而言,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掀起巨大的舆论反应,如果网站不能设置议程,那么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危机,事件将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网络以其自身优势占领重要位置,先为公众和传统媒体设置议程。例如,依托网站的实时更新做出连续的、深入的网络新闻,这样能够体现出内容的新以及深,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网络议程设置的优势是形式上多媒体化,这样的新闻关注度肯定很高。由于议程设置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它很有可能表现为双向设置的特点。网编设置议题的走向也会受到受众参与积极性高以及表达意见活跃所影响。目前针对突发事件而言,传统媒体的新闻源头往往来源于民间、博客等,他们相互取长补短,议程的设置也互相进行,从而造成舆论的扩散。我国网民趋于年轻化,他们的阅历有限,也比较感性,在短时间内仅凭主观感性来作判断,而将事件背后复杂的社会问题忽视了。在不理性舆论环境下,网民和媒体都有可能做出错误判断,传播错误舆论,最终给当事人造成较大的伤害。网民之间的相互感染、互联网的匿名模式以及观点相近的快速互动,都容易引起群体化行为的发生,甚至对线下的社会正常秩序产生威胁。因此,必须对各网站、BBS进行合理的管控。例如,现在大多数的门户网站要想新闻跟帖必须先进行注册登录才可。针对天涯社区而言,他们对于敏感话题,他们控制跟帖数量,一般控制在5页内,从而避免信息不理性集中。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形态的快速变化以及群体性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各级政府和官员感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压力,并且逐渐了解把握网络传播,“网络新闻发言人”这个名词诞生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就是指第一时间向新闻单位通报发生在各地区的重大新闻,回答记者提问,建立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新闻单位的网上对话平台。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主动出面担当意见领袖的表现形态。针对国内各种突发事件,都是因为政府隐瞒了事实真相才发生的。在新闻有争议的情况下,如果政府不主动担任发言人的角色,那么网络上就会出现各种领袖,重要的是这种领袖所掌握的观点并不是非常全面,这样网友聚合就容易发生,造成集体认识偏差,对于事态的发展有不利作用。网络舆论的变化促使政府角色不断调整,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的代表是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新闻发言人体现了政府主动面对社会的开放态度,它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新渠道和方式。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体在政府形象中的作用日益提升。互联网已经成为新兴的重要媒介,它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近年来,互联网的使用率逐渐上升,而其他各媒体要不处于停滞状态要不处于下滑状态。随着舆论形式的改变,政府形象也会发生变化,大众舆论的参与者包括所有的人,因此,构建政府形象的过程就是每个人参与社会舆论的过程。随着网络舆论形式的发展,这种过程会不断增强。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着巨大力量,主流媒体为公众所做的议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事件的发生让大众的舆论焦点汇聚在一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舆论焦点随着每一点进展而转移,因此,大众舆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形象的建设。如果政府能够将这种限制作用充分发挥起来,就能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将舆论重点很好地抓住,从而使自己的形象塑造起来,将以往不利的形象彻底改变,重新塑造出好的、正面的政府形象。反之,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不会受到正面影响反而会受到损害。在网络舆论的作用下,政府形象的构建从一个单一的线性过程转变成一个网络过程;从一个政治过程转向开放性的社会过程;传播过程从一个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相分离转变成一个传播者和接受者相结合。因此,在网络舆论的作用下,政府形象更具社会意义。

危机是由机遇和风险两部分组成的,突发性事件常常会带有一定的社会危机。在网络社会中,很多突发性社会事件都由网络的大力宣传而放大。有些专家认为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型的公共安全危机,处理不当会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政府必须重视网络舆论。修复政府公信力是网络舆情应对的核心。在涉及政府与民众关系的问题上,网民形成了传播学中的刻板印象。因此,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短期内,政府要摆正姿态,赢得网民和公众的信任。

结语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5篇

网络,新媒体时代谣言传播的新渠道

在网络社会之前,谣言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播经由人际传播而流传的。人类进入网络社会之后,网络似乎便成了谣言生长的温床。媒介技术使我们日常生活习惯及交流方式等都有着极大的改变。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互动性、复制性、便捷性更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更强的生命力。

本次调查抽取成功访问广州市年满18周岁的市民305位,其中男女比例为47.5:52.5,接近1:1的比例。调查覆盖不同性别、各个年龄段、各个教育程度的公众,主要集中18-24岁、25-29岁这两个年龄段,两者合计占被访者总数的96.1%。调查中被访者获知印象最深刻的公共事件谣言信息的渠道分析数据显示,网络是最主要的得知渠道,选择此项的人数比例为75.1%,另外通过听身边的人提及而获知谣言的人数也达到52.5%,说明网络和人际交往是人们得知谣言的主要途径。表1统计数据表明,公众对于谣言的获知渠道各不相同,但相同之处在于,网络是各种谣言传播的第一渠道。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的匿名性、复制性等特点,网民的猎奇性、参与性、从众性等特点都为谣言在网络上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网络谣言的传播心理

前面已经提到谣言的模糊性是谣言得以传播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今天网络社会的到来使信息更加繁杂也进而加剧了谣言的模糊性。同时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传播广泛性等特点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着便利条件。而在对网络谣言的辟谣上,新的辟谣方式如,人肉搜索、谣言粉碎机、微博辟谣等新的方式应运而生。那么受众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心理来接收并传播这些谣言信息的呢?

此次调查中,44.9%的受众向别人提起过谣言,21.0%的受众好像有提起过。而在提起的原因上,74.5%的受众出于纯粹是与他人交流的话题,28%的受众出于提醒他人,而发泄情绪(不满、愤怒、恐惧)和随大流的分别仅占11.5%和11%。由此也说明谣言传播心理的不确定性,人们往往更相信自己具有分辨谣言的能力,而传播谣言只是为了娱乐或作为谈资。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动物,从众心理也往往会带给人们相信谣言的压力。当周围的人都相信某个谣言时,个人很难不随波逐流,以证明自己与周围人的一致性。而这种从众心理往往亦导致谣言传播的猖狂。

谣言的舆论引导

美国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认为,性格,是指在社会和历史因素或多或少的作用下形成的个人驱动力和满足需要的结构,即个人用来接触世界和他人的一种“套路”。而社会中的个体是借助适应而非创新来对待生活。他将社会性格分为:传统导向型、内在导向型和他人导向型。他认为:“所有他人导向性格的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均把同龄人视为个人导向的来源,这些同龄人无论是自己直接认识的或通过朋友和大众传媒简介认识的。”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个人与外界、与自身的关系都要以大众传播的流通为媒介。我们从传媒获得的信息大大超过直接从人际交往中所得到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尤其是大都市中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都受到传媒的极大影响。因此,“现代社会中的他人导向究其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传媒导向。”

当代的舆论引导特征属于他人引导型,而大众传播媒介也就代表着社会学意义上的“他人”。大众媒体自身具有的权威性的特点,其传播内容是公开的、广泛的,往往同一内容会被多个大众媒体报道,如此便就造成报道内容的雷同以及在时间上的持续。这种多次的提示和强调便很容易被看作主流意见。根据德国舆论学家诺埃勒•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时,如果自己赞同的观点得到广泛支持和欢迎,他们会积极的对意见和观点进行传播和扩散。相反,如果某一观点或意见很少人理会或支持,即便自己赞同,也会保持沉默。由此,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强势,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则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沉默的螺旋”现象大量地出现于公众接受大众媒介之时。“于是,大众媒介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

但“沉默的螺旋”无形中揭示了媒介控制舆论时发生的公众意见双面性的特点。“即公开多发表的意见与公众自己的真正意见可能并不是一回事。”本次调查中,媒体对谣言澄清行为的满意度调查表3显示,近半数被访者(42.5%)表示“不好说”,表示满意的人数比例为28.5%,不满意的被访者比率则为29.0%。说明媒体在事实真相的澄清上成效不高,好评度较低,尚有很大进步空间。

结语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6篇

隐匿性和外向性

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完全推行实名制上网的制度,网民在网上注册一个自己喜欢的名称就可以在社区等发表自己的言论。大多数在网络上发表观点的网民是匿名的,多数网民只表达思想不表明身份。真实的人在网络空间里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在网络世界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络信息作者的这种隐匿性使得网络舆情也具有隐匿性。媒介公司需要的社会的影响力和受众的注意力,网络传媒就是要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并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社会对某件事的关注,从而达到媒体所期待的传播效果。

理智性和情绪性

我国网民具有年纪轻、学历高和收入低的特点,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和对社会的独立思考使其对网络上的事件有自己个人的见解。而一些思想文化素质偏低或自身感觉受到司法不公正对待从而对社会抱有怨恨心理的网民则可能走极端,他们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大肆发泄对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不满。网络发表言论的匿名性通常意味着隐藏本人的身份和公开的社会形象。个人退出公众监督的视野之后,社会责任感可能迅速削弱。虽然言论自由有其边界,但被情绪感染的网民很少顾忌自己的言行,常常以逞口舌之快发泄私愤。5.民生关涉性和反腐倾向性大家在网络上关注的事情多与自己的利益直接或间接相关。热点问题往往具有一定典型的社会意义。网络上讨论的话题常常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例如,政府官员腐败、司法判决不公、土地转让拍卖、城市房屋拆迁和环境污染破坏等。从云南“躲猫猫”事件到陕西“表哥”事件,网民热议论涉及普通群众最关心的官员腐败问题。网民积极参与讨论社会事件更多的是表达对自己利益的关注和对惩治腐败的心理诉求,各种涉嫌侵害民权和涉及官员腐败的事件常常是大家喜欢在网上讨论的社会热点话题。

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的区别

1.法律监督的专门性和舆论监督的多元性

《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履行监督职责,这种法律监督职权只能由检察机关专门来行使,检察机关专司法律监督的职能,其他机关和个人不能代为行使此项职权。并且,法律监督工作人员要通过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经人大常委会任命获得检察官资格证才能依法行使法律监督职权。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法律监督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人的干涉;上级检察机关领导下级检察机关,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舆论监督主体具有多元性,其价值也是多元化的。舆论监督不仅从法律的角度,更多的是从道德的角度,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评论和监督。法律没有要求舆论必须具有一致性,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利益和视角出发,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结论。

2.法律监督的严肃性和舆论监督的开放性

检察机关的监督是法律意义上的监督,检察官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来履行监督职责。最高检察机关具有司法解释权,检察人员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执法办案。检察机关、抗诉、立案监督和纠正违法等等,都必须有事实和法律的依据,必须用依法查证的证据来证实犯罪,依法律的具体规定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更是需要遵守诉讼程序法的规定,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的同时,要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言论自由决定了舆论传导的并非是客观事实,舆论监督没有完全正确的价值标准,监督者不需要核实每一条新闻信息,只要不捏造事实和故意传播虚假事实,人们就不需要对信息承担法律责任。舆论带来的信息是真伪不明的,普通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是非曲直。

3.法律监督的直接强制性和舆论监督的心理强制性

检察机关依法进行法律监督,以国家名义追诉犯罪,监督侦查和审判活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决定具有强制性,被监督者需要按照监督意见执行,否则就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比如,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然有必要对逮捕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舆论监督是通过评论来制造影响力,对社会运行的偏差进行矫正和制约,往往产生显赫甚至震动性的社会效果。但什么是社会运行的偏差,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解读,舆论一旦形成一定的气势,就会给舆论的指向者造成心理压力,从而促使有关人员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舆论的评价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开启调查的机关和处理问题的程序。舆论的强制主要是心理上的,但这种强制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强制,所以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相当的威慑力。

4.法律监督的国家性和舆论监督的群体性

检察院是代表国家进行法律监督的机关,其法律监督就是要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保障国家法律规定得以正确的实施。《宪法》第3条规定:“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法律监督职权来源于宪法的规定,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检察权属于国家权力的一种,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本质上是代表人民进行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属于媒体的监督,是公民直接行使言论自由和监督国家机关的权利。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言论形不成舆论,不会形成具有社会煽动性的气势;如果人们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在现代纸媒、电视广播和网络的相互借力下,将社会生活中的事实无限放大,就会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舆论。舆论代表了一个甚至多个群体的声音,即使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客观上反映真实性的一面,本质上是某个群体利益的集体表达。

法律监督的价值选择

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形成网络问政的趋势,社会舆论在网络推手的作用下渗透进入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的反腐败职责容易成为媒体的兴奋点和关注点。尤其是微博的出现和发展,几乎彻底地颠覆了传统的新闻舆论监督模式,国家机关已经开始从被动接受监督渐渐向主动接受监督,积极寻求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希望有效应对来自新兴媒体的舆论监督。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如何科学地与新闻媒体打交道,妥善处理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已经是一个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协调好两个监督之间的关系需要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

1.从不断解放思想到善于解放思想的转变

解放思想是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主观认识不断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需要。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破解法律监督中的难题,解决监督者也正确理解和接受监督的思想问题,解决规范执法司法理念问题。在现代网络拷问司法的语境中,司法工作人员要根据社会发展树立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善于运用主客观统一的原理解放自己,真正有效地打破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在创新中促进工作的发展。通过解放思想,使自己的观念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司法制度不断改革发展的时代需求,适应国内法律不断与国际接轨的趋势,适应保障人权和公正司法的形势,适应新兴媒体时代的司法工作环境。

2.从惧怕媒体监督到接受监督的转变

新闻媒体揭示腐败、挖掘问题背后的事实,一些见不得人的真相因之浮出水面。法律监督工作容易成为社会敏感的话题,引起网民的持久关注;司法人员也因之对媒体往往畏而远之。媒体反映出来的问题可能具有片面性,甚至可能不客观而导致误解,引起网络好事者的围观。这就更需要面对媒体把问题说清楚,有问题不能通过掩饰来解决,没有问题终将不会招致麻烦。要乐意回应媒体的兴奋点,坦然面对媒体揭露的工作瑕疵,以实际行动进行反思和整改,以真诚的姿态获得社会的理解和同情,通过认真反思媒体暴露的问题,进一步依法规范理性文明办案,不断提高法律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3.从被动接受监督到主动接受监督的转变

舆论监督不同于法律监督,没有法律监督严肃和严谨。新兴媒体的监督会形成一定的舆论气势,把本来个人问题引向群体性,把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甚至歪曲事实真相,真相和假相相互交织,要扭转这种局面将非常困难。法律监督者在没有遇到媒体主动找上来的时候,就要抓住宣传的契机,掌握舆论传播的规律,自己变被动为主动,抢占宣传的制高点,将有关问题向媒体交待清楚,避免拖延或被动引起的误会,更不至于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攻击中手脚乱了方寸。社会对检察机关的工作普遍不够了解,检察机关需要主动通过媒体宣传自己的工作,还网民一个真实的法律监督。

4.从依法公正监督到依法公开监督的转变

法律监督者使命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进行监督就是要纠正那些违法的行为,祛邪扶正打击恃强凌弱,维护法律的统一和权威,有效保障公民的合法利益,保障社会的安定和群众的幸福。依法监督执法司法的同时,自身也要接受社会的监督,通过社会舆论的监督发现工作的不足,通过弥补不足不断改进工作;合理解释被监督者对监督行为的质疑,让被监督者服气服从纠正。法律监督者在严格保守工作秘密的情况下,依法让自身的监督行为接受再监督。通过案件接触媒体,与媒体进行适当的沟通,在与媒体的良性互动中,提高监督的权威性,树立司法者正面的形象,取得社会舆论对检察机关工作的认同。

5.从实体公正到更加强调程序公正的转变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7篇

主流传统媒体一直承担对社会公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价值导向、舆论引导的职责和功能。传统媒体时代,主流传统媒体对公众舆论的引领力也非常显著,政府掌握着话语权。在“微时代”,“微媒介”对主流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众更多开始从微博、微信中传播、获取信息,对主流传统媒体的关注度、信任度、认同感逐渐降低。主流传统媒体在时间性上相对滞后,主流传统媒体依靠记者进行采访、报道,而在“微时代”,人人都是报道者、评论者,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微博上传身边的事件,有许多人仅仅为了求得关注,在报道中歪曲事实或者刻意强调某些内容混淆视听。公众看到这些信息后就会在微博、微信中进行广泛的评论,这时主流传统媒介表现得明显被动,等到主流传统媒介还原事实后,这些虚假消息已经对某些人或群体造成了严重伤害,而公众对这条消息已经不关注了。例如:2013年网上误传的北京大妈讹诈外国人,即使后来还原了事实真相,也对这位北京大妈的生活和精神造成了严重伤害。在现行体制内,主流传统媒介受到严格管理,的信息都受到层层把关,经常“报喜不报忧”,在一些民生、敏感话题等方面上往往是“失语”状态,甚至限制公众发言,公众开始逐渐对其失去信任。

二、“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工作的途径

1.建设政府微博新阵地微博已经成为公众传播、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是公众舆论主要的集散地,政府要想做好网络舆论工作,引导公众舆论,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微博这一媒介来建设政府微博的新阵地。当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也开通了政府微博,但在利用度上却很欠缺。许多政府微博更新信息不及时,对于公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反映的程度不够,并且一旦政府或者官员出现失误、不端行为,在面对公众的质疑方面,通常采取草草了事,甚至限制、删除公众提问、评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里的形象。建设政府微博新阵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微博是要更好地反映民意,集民之所需、集民之所想,充分尊重民众的观点,使民众真正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让广大民众更踊跃地参与其中,在微博中更多地去反映民生问题,宣传政府颁布的新方针、政策,抛弃那些官话、空话、套话,在面对公众对敏感问题质疑方面,不应该限制公众发言,而是要将公众反映出来的主要看法、问题给予全面解答,消除公众的疑惑。在获取信息方面也不应被动接受,要经常关注民众微博,针对民众的焦点问题应及时给与解答、解决,针对网络谣言应及时揭露、批判,防止民众上当,稳定民心。

2.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就是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解释与大众的生活相结合,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加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在“微时代”,公众所创造出的“微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这种“微文化”既包含积极健康的思想信息,也有腐朽、不良的信息,要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微文化”,使“微文化”健康发展,增强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就必须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契合度。在主流意识形态解释上要生活化、通俗化,公众的知识水平层次、认识能力不同,在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开发解释上要考虑整体大众的接受能力。生活化、通俗化就是要求主流意识形态与公众日常生活相结合,与我国社会的传统道德相结合,做到简单而有内涵。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话语简单但是其中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要使公众理解相对比较困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反映了公众生活,体现了传统道德,在宣传上更容易被接受。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政治素养、道德规范,就会实现网络舆论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下的健康、快速发展。

3.推进主流媒体进军“微媒介”主流传统媒体一直是党和政府思想宣传、价值引导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舆论思想越来越多元化,亚文化、反主流信息横行,主流传统媒体更应该宣传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微媒介”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要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就要推进主流传统媒体进军“微媒介”,当前许多主流媒体已经进军微博,但仍然需要不断建设。主流传统媒体在宣传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和水平,要及时报道国家、社会中的焦点问题,不能被动,否则就会丧失舆论主动权,应及时引导网络舆论,使公众能够理性看待问题,对于报道信息的准确度要正确把握,赢得公众支持,“既反冒进,又反保守”,不能对报道信息夸大,又不能虚假隐瞒其结果。在“微媒介”中经常与公众互动,参考公众舆论意见,并及时反映给政府部门,对于网络舆论中非理性评论及时引导,在面对网络谣言时,敢于亮剑,及时反驳。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8篇

1.1网络舆论立法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网络侵权的立法非常多,网络立法有法律、行政法规,还有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实践中对于网络侵权案件,除了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侵权的一般规定外,还可以适用关于互联网的一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但是这些法律制定主体混乱,规范客体重叠,可以说,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是当下中国保护或规制网络的主要调整手段。

1.2有关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多为惩罚性、义务性,预防性措施少网络舆论在为言论自由打开一个通道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网络舆论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与法律冲突的现象,我国立法机关相继出台相关法律,但从这些法律中不难看出,条文中大多是以“禁止性”或“义务性”的内容存在。禁止性规定指的是法律对不得传播的言论类型的列举,即法律规定哪些言论不得发表。相继出台的司法解释更体现出了“惩罚性”。相对于网络科技的发展,这些法律的出台同时也体现出了立法的滞后性,禁止性和惩罚性都是对侵权或违法后现象后的补救措施,但并没能将立法与网络科技相结合从源头就避免违法现象的出现。

1.3对网络管理处罚程序不够透明化,缺乏法律依据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对关闭网站或者BBS很少公布理由,甚至对一些政治敏感的话题论坛也会进行屏蔽。在整个关闭整顿程序中缺少法律程序,监管缺乏透明性。处罚部门法律依据不明晰,现今,对网络舆论优劣的评价标准一直都很模糊,造成对网络舆论的执法有很大的随意性。有关行政部门对网站的监管缺乏透明性,导致网站难以通过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2.加强网络舆论规制的若干建议

2.1完善互联网立法纵观我国关于互联网的立法体系,立法机构比较杂乱,普遍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权,网络舆论正是公民在网络上行使言论自由权的体现。用众多的低位阶法律去规范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实为不妥,应探索制定出网络管理的龙头法,有必要对网络中的法律问题做统一的界定,对现有法律法规去粗取精,明细完善,制定出一部专门的网络法。

2.2立法应遵循事前防范原则对行为限制的方式通常有事前防范和事后惩罚两种,惩罚不是立法的目的,如果在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中能结合事前防范的原则,网络舆论的侵权行为也会在源头处大大减少。要让事前防范能行之有效,应具体制定相应的实行措施。首先,立法过程中加强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网络侵权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实施的,同样对抗侵权的手段也可以使用网络科学技术,现如今大多数网民都会在网上进行财产交易。

2.3确立责任追究制度,处罚程序需透明化由于网络舆论的匿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司法机关在审理有关网络侵权案件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举证困难,侵权主体难以确定等现象。在立法的同时应该加强可操作性。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参与空间不确定,很难通过侵权主体身份的确认去追究责任。但是提供这些言论的网络服务商是固定和清楚的,他们有义务保证自己网站上的信息合法、不与社会公共道德相抵触,对于不良言论应当尽快删除。如果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服务商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9篇

司法审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开、透明,这就离不开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报道,同时对司法活动的运行进行监督。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便指出:“审判应当公开,犯罪的证据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唯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和欲望;这样,人民就会说,我们不是奴隶,我们受到保护”。在这里,贝卡利亚不仅强调审判公开对司法审判的重要性,尤其是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性,使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1.网络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影响网络舆论监督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监督权力的本位回归,公众作为舆论监督主体,既是民主法治社会对舆论监督的内在诉求,也是对司法审判这一公权行使进行监督的客观要求。同时,“司法公正作为一种价值,不仅仅是司法审判追求的目标,是一个应然的观念性的要求,而不是一个实然的存在物,不是司法审判的必然结果”[9]。网络舆论监督的运行机制促使司法审判过程公开透明。在参与式民主社会中,更使得该活动继续朝着公开透明的方面行进。通过网络舆论,网络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空间,在网络中的任何地方信息,该信息被后立即形成舆论。网络用户的关注心态,使得越想隐瞒的消息越成为焦点,越是政府想阻止的舆论越能演变成公共舆论的洪流。及时性是网络舆论监督的最大特点之一,该特点使得审判独立得到有效保障。及时性使得网络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最新消息,通过实时的交互式讨论迅速形成舆论,随着事态的发展,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和变化及时吸收为监督意见,从而影响公众舆论的总体趋势,运用舆论来抵抗某些干扰司法独立的因素。2.网络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影响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所形成的公众舆论压力尤其会对司法机关的审判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对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对审判结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的网络舆论导致了公众监督和司法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反过来又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以及网络舆论监督缺乏相应的信息把关机制,使得网络用户随意的和传播信息,其中不乏频繁的假新闻以及带有情绪色彩的网络言论。一般来说,网络舆论代表的是大多数网络用户的意愿,但不是所有的网络用户都可以冷静和理性的来看待,最终形成优势意见的往往是那些带有情绪色彩的言论[10]。

二、审判公开原则下,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现实思考

“公共舆论是社会秩序基础上共同公开反思的结果;公众舆论是对社会秩序的自然规律的概括”,因此虽然“它没有统治力量,但开明的统治者必定会遵循其中的真知灼见。”[11]现代法治社会,网络舆论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法院为了达到审判公开与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需要抢占先机,既要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又要积极应对网络舆论的监督。

(一)司法活动应受到网络舆论的尊重1.当案件仍在审理过程中,网络舆论应当尊重司法活动。网络舆论不应对该案件提前得出结论,案件的判决应当以法院最终的判决书为标准,否则会对司法审判造成很大的干扰。2.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结果也应得到网络舆论的尊重。当法院的合法审判结果已经生效,即使其与公众的期望有差异,亦或是在学术上存在争议,舆论更不应以其最初的期望或相反的意见去批判审判结果,而应该尊重司法的权威。

(二)司法意见应当宽容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也应得到司法部门的宽容,其既不是个人的态度,同样也不是特定部门的态度,而是制度上的问题。司法机关掌握了国家的司法审判权力,拥有着审判权,如若网络舆论的善意批评可以被司法机关任意追究,则会使二者的地位失衡,将网络舆论置于不利的地位。此外,由于我国不断增长的现实司法腐败现象,应该进一步保障民意的网络舆论监督。因此,在实践中,只要把握好网络舆论监督的尺度,就应当对其加以支持和鼓励。[12]

(三)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标准化在给予新闻自由以足够空间的法治社会中,为了避免这种自由权利的滥用造成司法公正的损害,需要对新闻自由给予必要的法律界限,对妨碍法律公正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网络媒体对于其有权加以报道的新闻以及对于司法活动提出的意见都是法律所允许的,但是,如果这些报道失实,相关媒体应该承担其相应的责任。相关媒体承担的责任是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强制措施,依据其中的情节和后果,给予其适当的罚款或在一定时期内限制对案件的相关采访权;如果其对他人的行为构成对其名誉权的侵犯,应由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四)法院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媒体应当加强沟通与协调第一,法院应当熟悉媒体的运作方式,应当能够认定媒体监督请求合理的范围。第二,应当进一步完善法院审判结果的媒体公开范围,这样才能将案件有关的文本数据、案卷、录音录像等法律所允许的置于公众的监督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做到整个司法过程更加透明、公正。因此,在当下的司法改革中,一方面我们应鼓励并依法保护包括网络舆论监督在内的一切社会监督方式,使社会监督在司法审判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大处罚力度,防止网络舆论监督被非法滥用从而影响到审判独立、审判公正,尽量避免或减少不当的舆论监督的出现,为公正的司法审判作出充分的保障,进而营造一个欣欣向荣的法治社会新篇章。[13]总之,网络舆论监督与公开审判双方均应在各自的规则范围内活动和行使权利。在强调以民为本的同时,坚持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达到程序的公正与社会人文关怀的有序互动,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也就是说,在坚持以民为本与人文关怀的同时,通过构建网络主流舆论、营造和谐健康舆论环境与公开公正审判的有序互动,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法律服务和社会人文关怀,进而消除社会民众与网络媒体不必要的猜测而形成不良网络舆论,从而建立良好、和谐、有序的网络舆论监督氛围。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目前很多高校将学生的重点放在教学和招生上面,花大力气对外宣传,扩大学校知名度,注重学校各项设施的建设,积极促进就业,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舆论环境的正确引导和规划,部分学校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产生一些负面事件,或者即使产生也能自己盖过去,不在社会上传播。这就这造成了学校在突发一些网络不良事件时难以及时有效处理,或者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严格封锁信息,强制删除一些不利于学校的网络信息。这就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了可趁之机。网络信息的爆棚,或者利用学生无知的反面宣传,加上网络传播的迅速,极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使学生陷入无知和茫然的境地,形势危急。同时,学校部分信息管理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面对这些网络负面信息也束手无策,延误了消除不良影响的最佳时机。一些高校网络缺乏网络忧患意识,不能及时地筛选出一些不良的信息,或者即使发现也没能及时进行处理,导致不健康的校园舆论的渗透。因此,高校在新媒介的环境下建设健康的校园舆论任重道远。广西高校舆论建设和引导在被动防御的同时应该主动出击,把握网络舆论发展的规律,结合广西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遵循大学生的思维发展,主动构建广西高校健康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构建广西和谐校园。

二、构建广西高校健康舆论环境的策略

1.把握网络发展趋势,结合师生实际。网络信息日新月异,千变万化,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其中。马克思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即人的思维不能决定事情的存在或者不存在,恰恰相反的是,我们的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到我们接触的客观环境决定的。与明清时期相比,中国的闭关锁国有效阻止了其他国家的思想传播到中国,促使更多的中国学者埋首故纸堆,思想保守;民国时期开始受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开始意识到中国发展的落后,不少有志之士作出了探索,但是却以失败告终;直到马列主义传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结合中国国情发展作出了适宜中国走的道路,取得了初步的成就;改革开放更是中国自主发展道路的重大探索,既符合国际发展的大趋势,也使中国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我们不难发现,要取得发展,就要依靠在大的国际环境下自主的探索,既不随波逐流,也不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健康的发展必须有其适合的土壤。同时,信息技术的飞跃,“喜新厌旧”的大学生更青睐一些高科技的产品和技术。因此,在构建广西高校舆论环境时,要保持与当代信息发展趋势的同步,跟进潮流的步伐,要深入到学生和教师的实际生活,不脱离师生生活的实际。尊重学生和教师,给予他们自由和足够的空间,以他们的需要为导向。例如,改变广西高校网站单一的模式,不能仅仅只是图片和文字的组合,要采用更加多样的现代化手段,如微信、文博、二维码等,使其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同时具备合适的娱乐和沟通功能,提供学生师生发表意见和看法的平台。并且在学校遇到舆论危机时应该及时处理,当然,处理要给予尊重师生的基本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站在学生角度去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信息,认真考虑学生在网络上的发言。同时,广西高校一定要抓住解决问题发展的关键点———学生,尽力安抚学生,解决他们渴望解决的问题,溯本清源,从根本上断绝不良舆论的影响。

2.从实际出发,坚持长远发展的策略。网络信息瞬息万变,这就加重校园网络舆论建设的难度。同时,各种新媒介的产生,对高校学生极具吸引力,他们是新科技使用的生力军,尤其是各种交流软件的使用者,如微博、MSN、各种社交的网页、游戏交流平台等等,其舆论信息接收和的渠道极其广泛。在各大高校中,学校也不再对学生实行绝对的管理,学生具备更多交流和社交的自由。尤其对于广西高校而言,广有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国际贸易区对地区经济和文化的推动,使学校的网络文化更加复杂。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必须从广西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本省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机遇,制定合理有效的长远发展计划。即要综合广特的教育文化氛围,结合学生的知识和价值观的发展道路,加强广西高校网络硬件的建设。

3.健全规则,凸显内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约束人与成就人的重要手段,同时制度也为事情的发展制定了合理的框架,使其不至于越界,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网络具有不稳定性、辐射性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的特点。因此,规则和制度对于规范广西高校网络显得更加重要。广西高校要建立合理规范的网络规则,建立博客、微信以及其他交流和沟通软件的实名登记制度,树立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推行网络责任制,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义务维护校园网络安全,坚决和影响校园和谐的舆论信息作斗争。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同时也凝聚了一批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因此,广西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舆论规范需要结合校园本身具备的文化氛围。例如,在广西高校校园网站文化上应该充分融入本校的特色,以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根基,建立理性的自律的舆论网络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广西高校师生对网络舆论的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网络舆论,自觉引领正确的主流舆论导向。

4.维护稳定,服务师生。新媒介网络舆论能够反映社会上的舆论动向,校园新媒介网络舆论也能有效反应学校师生的思想动态。大学生对网上的信息比较敏感,一点小问题可能会在群体的作用下激起更大的波澜,形成共鸣。这也就造成了舆论信息的漏洞,让一些信息趁机而入,引发一些生活和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危机。因此,广西高校若要构建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就必须不遗余力地打击不良信息的源头,从源头上杜绝危机的产生,促进校园舆论的稳定。另外,广西高校校园舆论环境的构建要注重人的作用,不能撇开人而空谈理论,那样只能是无本之木,缘木求鱼。其实,校园舆论产生的根源在于学生和教师的关注度上,其关注度越广的事情就越容易产生舆论。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损害到师生的共同利益。因此,针对校园舆论广西高校要关注师生切实的利益,给以师生足够的语言自由,尊重他们的知情权,抓住根本,从源头上构建和谐的广西高校网络舆论环境。

三、总结

综上所叙,广西高校的网络舆论建设对于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广西高校要认真对待校园的网络舆论的产生,并且进行具体的分析,针对具体的问题适当加以引导,以构建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为广西高校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建设,这对广西高校各方面的稳定和有效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上一篇:国际经济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水资源保护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