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范文

时间:2023-03-09 06:47:33

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范文第1篇

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传播的这些主要特点带来了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以其全时性、内容广泛性、数据库超大信息量的支持、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开放性、互动性等传播特性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使网络新闻相对传统媒体新闻而言,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全时化特点。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及时性对于新闻报道是非常重要的。而网络新闻则进一步扩展了时效性的概念,把传统媒体新闻的及时性拓展为全时性。网络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几乎覆盖全世界,使得新闻的全时性只有在网络媒体上才能实现。在网络上可以第一时间新闻,可以随时更新、修改、删除已经的新闻,有些网站还可以在线直播,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全时化特点。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无论是“9・11”事件、伊拉克战争,还是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网络新闻媒体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多样化的视角、最丰富的背景,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进行报道、描述和分析。

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在反映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动态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因此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担任了与众不同的重要角色,使很多读者把网络新闻作为及时了解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发展的第一选择,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网络新闻“滚动报道”的依赖性。

但是,网络新闻的全时化往往造成新闻量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增大,带来了新闻不易过滤的缺点,更新速度快也容易淹没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处理不当,新闻事件发展进程中的重点信息会淹没在众多的新闻条目中。面对这种情况,网络编辑应该凭借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快速收集各种信息,过滤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使之突出地呈现给读者。

超链接特点。网络新闻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超文本链接。网络新闻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把各种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新闻的信息范围。读者在浏览网络新闻时,只需要打开一个新闻网页,关于这个新闻的所有信息都会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的阅读视野可以灵活地从一个平面跳转到另一个平面,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网络新闻的传播既实现了全球覆盖,又能在内容上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信息、纵向容纳发展过程的信息,呈现出时间与空间的二维化特性,远远超出传统媒体新闻提供的有限的、少角度的、少层次的、单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服务,网络新闻信息的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式会导致人们的阅读心理发生一些变化,网络媒体需要按照读者的关注度、需求度,对新闻信息进行更加合理的链接编排,以保证网络新闻信息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数据库化特点。网络媒体几乎拥有无限的信息空间,其信息总量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现在的网络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网络记者、编辑不需要担心有什么版面的限制,相反却要费尽心思到处搜索与新闻相关的资料,来满足读者的需要,填充网络这个“信息的无底洞”。

一般大型的网站都建有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把新闻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既便于网站自己管理数据、存储资料,更便于读者查询信息、检索资料,读者可以通过查询、检索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新闻资料。数据库成为增加网络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基础,强大的数据库对于提高网络新闻的质量,增强网络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互性特点。“交互性”是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呈现的最突出的特点。虽然在传统媒体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也存在交流,比如报纸、杂志设有读者信箱、电台开通热线电话等,但在这些交流中,受众在传播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受众完全改变了单向接受的被动地位,可以参与到网络新闻中,对新闻加以评论,参与新闻的传播活动,变新闻的“旁观者”为“参与者”。网络真正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给公众提供了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让受众自由发表意见和观点,直接参与新闻报道。

从网站角度看,网络利用互动功能,每时每刻都可以吸纳网民参与到新闻的交流中,为大众提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条件,而网民的评论和意见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有可能迅速形成舆论,进而扩大网站的影响力。网站还可以通过互动了解民意,更好地观察判断自己所要引导的舆论方向与现实的民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自己的舆论导向是否需要调整。有时还可以从互动中得到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从而获得独家新闻。

个性化特点。网络的超大信息量使网络新闻不仅涵盖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所有内容,还包含了一般新闻报道不做的一些话题,表现出网络新闻的生活多样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特性,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个性需要。读者可以享受丰富的网络新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网上任意选择、组合信息,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的新闻内容、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网络新闻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多媒体形式特点。网络新闻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把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flash等多种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新闻呈现出动静结合、声像皆备的网络形态,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网络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读者在浏览新闻时可以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感觉,感受到网络新闻带来的冲击。

目前网络新闻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新闻热闹非凡的背后,应当看到目前的网络新闻还存在一些问题。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比较差。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每一个网民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依照自己的价值取向随意地观点和评论,真真假假的信息在网络上满天飞,让人无法判断它是否真实。由于读者和网络媒体要求网络新闻全时段、快速,使网络新闻存在制作周期短、发稿流程相对简单、随时更新量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新闻在准确方面不如传统媒体。

而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由于网络新闻缺少自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网络上的新闻常常让人感到不可靠、不真实。据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低于45%,一些商业网站的新闻则可信度更低。

网络新闻往往缺乏深度。网络媒体在版面扩张上具有先天优势,为了填充网络巨大的“胃口”,网络记者和编辑们往往通过搜索、摘录、选编传统媒体的消息报道,汇集网民的评论,形成网络新闻内容,缺乏新鲜的第一线的报道。我们经常看到,大量的网络新闻在某一主题下简单地汇总,没有经过系统的梳理、归纳、提炼,给读者以信息杂乱、重复、雷同、堆积的感觉,新闻信息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超链接文本的使用在方便信息查询的同时,却往往使读者迷失于新闻的细枝末节,甚至背离了新闻的主题。

网络新闻的把握性比较弱。由于网络的开放、信息的透明、网民的全面参与,造成网络新闻传播中干扰因素增多,网络新闻的可控性比较弱。网站虽然也对一些言论进行控制,但更突出的是为网民提供网上言论的必要的空间和平台,使其有通畅的发表言论的渠道,这样就造成了对新闻的控制性比较差、信息管理困难的状况,需要网站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提高有效驾驭网络新闻传播的能力。

网络新闻存在过分娱乐化、媚俗性的趋势。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这种虚拟比较容易使人们暴露隐藏的内心世界,很多人上网是为了寻求轻松娱乐,为了迎合各种人群的心理需求,网络新闻常常表现出不严肃性、娱乐性特点,甚至有低级媚俗的倾向。我们看到,在网络新闻中,娱乐绯闻成为焦点,标题变得夸张、虚张声势,页面设计得艳俗、低级,网络新闻既炫目又刺激,可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网络媒体一味地迎合网民的需求,网民喜欢什么,网络新闻就报道炒作什么,势必忽略了网络新闻的社会责任性。所以应当强化网络媒体的自律意识和规范措施,使网络新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网络新闻数量多、速度快、互动强,在报道社会热点问题、快速传播新闻论点和读者互动参与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使网络新闻在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读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为读者营造平等开放的舆论平台的同时,又把握好一定的度,从而使网络新闻报道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迈曾:《传播学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3.季桂林:《网络新闻专题探析》,《军事记者》,2001(3)。

4.刘雪梅:《透视网络新闻专题的优势》,《中国传媒科技》,2002(8)。

(作者单位:河南招生报刊社)

网络新闻范文第2篇

一、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

(一)时效性性强,信息海量

网络新闻专题不但具备新闻的特点更兼有网络的特色。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新闻专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开通,并随时跟踪事件进展。迅速及时的对事件进行报导,因此。具有显著的实时性。

(二)广度与深度

在广度上网络新闻专题不受时间。版面的限制,主体思想完全展现在页面中。可以在一个空间内承载一个完整的报道过程。在深度上编辑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拓展新闻的深度,引导读者思考。纵向横向比较。同时通过页面丰富页面色彩,详细栏目划分等形式展现主题。这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的专题,都不具备的直观特点。

(三)表现手法多样

网络新闻专题可以充分运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手段的结合。这不仅使专题显得更为丰富多彩,还可以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参与感受。

(四)具有深度互动功能

网络新闻专题互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评论、调查、论坛等手段外,还可以增加其他互动方式。

二、网络新闻专题的类型

第一,常规性专题。这个类型的专题主要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具备预见性的专题。例如:国内的节假,从春节到腊八都有节日,编辑可以根据自己站的性质有目的性的进行专题策划和制作。

第二,突发性类型专题。这类型往往集中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上。例如,2010年的一客机在伊春坠毁事件,这个专题要求编辑在第一时间内把握宣传思想,及时将坠毁事件中人员伤亡情况,救援情等第一时间集纳成专题页面,方便网民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的消息。

第三,热点事件专题。例如:哈尔滨房价专题。热点事件专题竞争的重点本身在于资讯的权威性、独家性、原创性。独家性里面又更多包含着及时性。热点事件专题。

第四,配合网站活动的专题。在这一类专题方面更多是依靠网站方面自身的一些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进行专题制作。例如:五大连池汽车拉力赛。

三、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

新闻专题是对新闻的一种深度挖掘,兼具了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分析性等特点。网络新闻专题制作的优劣,不仅成为衡量网络媒体专业水平和实力的重要尺度,也成为网络媒体能否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因此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新闻的专题强势是通过选题策划和内容及形式的有机组合实现的。

网络新闻专题策划中最为重要的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即什么样的新闻事件才能成为专题的制作对象。网络新闻专题的对象是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者重大的新闻话题。根据不同类型的题材需要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和报道侧重点。同时专题的策划根据网站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站的资源,使网络新闻专题具有贴近性,本地化,时效性的特点。

(一)可预知重大事件

可预知的重大事件指的是已经有明确的发生时间或者时间段,整个事件的大体安排和走向都已基本明确的或预知的新闻事件。可预知性事件的策划重点不是报道的事件和对象,而是报道的时机、规模和角度、手段等等。如时政类专题2010年黑龙江省两会的策划报道共分十二个栏目展现,在栏目设置时体现大而全的特点。

(二)重大突发事件

重大突发事件对于媒体品牌的塑造作用不言而喻。但是,重大突发事件也带给新闻网站更多的压力,因为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做专题还是一般新闻、专题应该如何做、怎样才能与众不同?这些问题需要策划人员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应当首先强调时效性,其次是突出后续报道的跟进。事件突发时。受众最想获知的是事件必要的5要素(Who What When Where Why),在获知这些信息之后,受众更为关注的是事件背后的诱因及事件的发展态势。

新闻专题人员必须尽可能快地获取突发事件的各方面信息,加以充分整合并及时传播出去。在追踪事件发生态势的同时,应当着手事件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

突发重大事件的前期策划重点在于内容的跟进而不是版面、声像、包装的雕琢。专题策划人员的精力是有限的,策划人员需要做到编辑的有序性,遇事不乱、突出主次轻重。在与同类型的专题网站竞争时,最快、最全的网站势必会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

(三)社会热点话题

不同于事件性报道,重要话题的专题策划更侧重于社会生活中受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近期发生的与百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新政策措施的出台等。

对于重要社会话题类的隐性话题的挖掘需要从编辑方针、栏目构架等诸多因素出发,整合已有的新闻资源。进行“再加工”。因此,策划人员的解读观点、解读思路对于网站专题的特色化极为重要,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策划是网站专题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非事件性的专题策划需要有敏锐的新闻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报道倾向于“程式化”,重点在于对新点、热点、冰点的推陈出新,策划上趋于主动(可预知重大事件和突发重大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是趋于被动),其报道重点更为明确,报道效果也更为明显。

(四)网站的宣传活动

借助商业活动是网站扩大品牌知名度常用的手段之一,对于此类活动网站也会推出相应的网络新闻专题。这种专题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称之为宣传而不是报道,其宣传性和针对性极为突出。此时的网站拥有双重身份――作为活动的主体和作为媒体的报道者。

宣传专题重点在于突显网站的特色。扩大品牌效益,尽可能多地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与受众的互动也是保证专题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

四、一个好的网络新闻专题具有的特点

1.政治性标准:在我国,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口舌。它起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作用,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新闻专题也不例外。所以网络新闻专题首先影符合政治性标准。

2.新闻性标准:网络新闻专题的本质是新闻,因此评价网络新闻专题影响力应该考虑其是否符合新闻性的标准。新闻性标准有以下几点具体的要求:第一是全面立体真实的呈现新闻事件:二是信息要及时更新;三是信息丰富详细。

网络新闻范文第3篇

开栏的话:网络编辑是指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月,中国互联网站点已达67万个。据此估算,目前中国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多达三百多万人。未来十年内,网络编辑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30%,急需培养大量网络编辑人员。本刊特从本期起刊登“笔谈做好网络新闻编辑”系列,以满足网络时代读者的需求。

一个网站内部的各个栏目的综合效应,形成该网站的整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形象。因此,如何设计和安排网站的栏目结构和搭配,是编辑主要负责的工作。编辑工作的整合性更强,有时不同的工作会集中到一个人的手上。

编辑是新闻媒体内容运转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因为编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作,并且决定着媒体机构最终成品的质量和机构的专业水准。

对于网络新闻编辑来说,他的工作特点与传统媒体编辑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之处。其最大的特点是各层次工作的区分相对减弱,编辑工作的整合性更强,有时不同的工作会集中到一个人的手上。网络新闻编辑也会涉及到网站新闻传播定位设计的问题,报道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报道方案的策划和实施,组织和协调具体的报道战役,日复一日、时复一时的网络新闻稿件的编辑处理工作,时时刻刻面对的稿件筛选、编改和发传决策判断,实时在线监看本媒体机构的传播运转状态,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和动作,经常了解网上和网下重大信息变化情况以及各种反馈信息。

网络新闻编辑的工作环境通常是更为集中的大平台式工作环境。同事之间的物理距离比较近,工作职责之间的界限区分也比较机动灵活。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栏目)主编、编辑、校对和技术编辑和其他辅助人员之间经常既有分工又有交叉,当重大报道事件发生时,全体编辑人员和辅助人员快速地转变为全力以赴的“特遣部队”。

网络新闻编辑一般不像传统媒体编辑那样直接和一线记者发生直接的工作关系,国内网络编辑与记者之间的直接接触一般并不多。网络新闻编辑大量面对的或者是其网站所依附的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新闻稿件,或者是来自其他新闻机构的新闻成品稿件。国内网络新闻编辑主要是处理新闻稿件,而不是和新闻采访人员打交道。

网络新闻编辑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职业原则,同新闻工作一般原则一样。对于编辑来说,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第一位的考虑。一切消息和报道不得造假,不得虚构,不得“合理想象”。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编辑对于稿件中的内容、事实、引语、名称等一定要尽量核实,必要时“重复核实”(double check),杜绝一切不应该出现的内容和技术错误。

网络新闻编辑还需要特别重视新闻的时效性。新闻要快,要及时。这对网络新闻有特殊的重要性。但是虽然快是关键,但并不是压倒一切的绝对标准。如果因为快而牺牲真实,那就完全错了。网络新闻传播永远在更大的时间压力下工作,在压力下做好工作而少犯错误是非常高的专业要求。

网络传播具有跨地域跨时区传播的特点。传统媒体的传播时空相对固定,受众与传者之间的默契程度比较高,许多“注解”可以省略而无碍传播的正常进行。但是,网络传播不同,在用字、姓名、时间等简单概念上都需要小心。同样一位著名的足球明星,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的中文译名都不同,所以有时可能需要加注外文原名拼写。一些概念用词和说法即使在世界上不同的华文通行区域内的约定俗成情况也各有不同。新闻时间的标注也需要小心;此地的“今天”,在地球另一面的网民看来就不知是“今天”,还是“昨天”、“明天”。在时间标注上,有时编辑用“星期X”来代替具体的日子,可以稍微减少一些不同时区网民的误解。

从狭义上说,编辑在传播内容生产制作流程中担负的业务职责,大约有选稿、编改、推介和整合几个环节。

1.选稿。编辑稿件是编辑人员的基本功,也是网络编辑最基础的任务。就文稿处理工作来说,首先的一环是选稿。这指编辑在大量的稿件和信息中首先筛选出所需要的稿件和内容,然后再进行精细加工。筛选过程需要大量和快速地浏览阅读稿件,从中挑选出可用之材。这种挑选能力是编辑水平和素质高低的试金石。这种能力很难从书本中学到,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和提高。

2.编改。编辑在挑选稿件后,要对内容和文词进行编改。这种编改的程度可多可少,但是编辑新闻的过程实际上在凸现稿件或新闻内容中的最重要部分。在文词修改方面,编改文词要使原稿意思更显豁和清晰;在经过删削后,编辑剔除冗余内容,在总量上和性质上是作“减法”。所以,“减法”是突出重点最常用的和最重要的手段。尽量以少胜多。网络新闻具有简洁、明了、快捷的特点,因此网络新闻的提炼需要在少而精的方面下功夫。但是,编辑内容的过程中,也有用到“加法”的时候,这指在条件许可、材料凑手的情况下,编辑通过添加必要的相关背景和说明性信息,使得原稿中的新闻事实更丰满,内容含量得到增值。

3.推介。在经过挑选和编改的环节之后,新闻本体内容基本固定,但是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编辑需要运用编辑手段做推介工作。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编辑在文字方面的推介工作主要是精心制作标题,以期从导读和提示重点的角度给读者一个突出的印象,吸引读者来阅读。标题的拟制是编辑的重头工作。由于网络新闻的标题展示与正文内容通常在物理页面上处于分离的状态,所以标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网络信息传播链条的延续或者中断。网络读者如果对某一新闻的标题不感兴趣,那么他是不会再去点击阅读新闻正文的。

4.整合。网络新闻在整体上是由众多条新闻报道组成的。这些独立的新闻报道彼此有类别和内容上的相关和接近性质。如何把众多的新闻归类整合,形成若干大类,构成新闻频道或者栏目,这也是网络编辑需要做的事情。一般新闻网站都有时政、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社会、教育、娱乐等频道;在各个频道中又有不同的固定栏目或者专题。对这些看似零散的新闻的整合和组织工作,完全是由编辑来担当的。同时,这种编辑整合工作往往直接构成一个网络传播机构的服务特点和传播优势。一个网站内部的各个栏目的综合效应,形成该网站的整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形象。因此,如何设计和安排网站的栏目结构和搭配,是编辑主要负责的工作。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网络新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 新闻传播 网络新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其中网络新闻使用率达77.2%,用户人数年增长4535万人,年增长率14.7%,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三位。这表明,我国互联网发展日趋成熟,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互联网构建的网络世界,比电视机对人们生活影响更大,网络传播把人类文明带向一个新的高度,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存储信息的能力。那么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互联网新闻有哪些特点?它相对于传统新闻有哪些突破和劣势?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新闻

关于网络新闻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从新闻传播角度对网络新闻下的定义是:网络新闻是通过因特网、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www)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个人①。简而言之,网络新闻就是在互联网上和传播的新闻信息。由此定义就引出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所谓网络新闻传播,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新的媒介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与传统新闻传播相比较,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传播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有了数字化技术才使将网络新闻传得更远,传播得更快。

2、媒体的综合性。网络新闻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融合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诸多表现手段,集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优点于一体,使新闻报道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增强了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网络信息的海量性。网络的容量之大,信息量之多,是任何传播媒介所不能比拟,网络传播没有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受众可以随时浏览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

4、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速度要快得多。报刊要经过稿件的录入、排版、印刷、发行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送到读者手中;广播电视则需要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使新闻的时效性大大降低,而网络传播因其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使传播周期大大降低,而信息量却大大增加。

5、交互性更强。通过网络传播,受众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并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媒体和其它读者传达自已的意见与见解,实现良性互动。

6、突破线性限制的超链接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构建在超链接方式上的全新传播模式。受众可以根据兴趣与需要,通过链接跳到另一个信息上去,网络上有取之不尽的各类信息,而这些信息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②。

三、网络新闻传播的突破与劣势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在传播中发展,在传播中改变的世界。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较,网络新闻传播的积极效用与劣势主要表现为:

1、网络新闻传播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界线和空间区域界线。新闻报道速度越快,新闻性就越强,新闻的作用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时间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报道的这一基本要求,它可随着新闻发展,不断滚动推出最新消息。比如,最近的国产J20隐形战机首飞,国内的诸多军事网站实时滚动更新战机图片和评论,受众可以及时了解最新消息。以往新闻传媒的刊期界线、时段界限等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弱化甚至消失。

传统的新闻传播使许多新闻都成为地域性新闻,这实际上降低了新闻的价值。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信息传播全球化得以实现,在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界线和空间区域界线后,麦克卢汉在1962年提出的“地球村”概念正由理想变为现实。

2、信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网络新闻传播不存在绝对的单一传播者或信息接收者,通过网络技术传者与受众之间互动,既有信息上的也有观点上的交流。受众的需求是立体的、多方面的,他们想知道不同媒体、不同信息源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而网络媒体传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受众可以在网络上自由选择传者作为信息来源,受众在网络上可以多角度、多层次、最大限度地了解一个新闻事实包含的信息,从而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③。

3、网络新闻传播信息过剩和虚假新闻。网络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鲜花和毒草并存,从网络信息传播中获益的同时,又不能忽视网络传播带来的问题和负面影响。网络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决定了它相对的自由特性,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有着严格的筛选,这样使得网络上信息和知识无限制的增长,大量相似、无用的信息充斥网络,造成了信息过剩,导致受众不能有效吸收和充分利用信息的作用,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时花费了更多时间,使得信息贬值。不断堆积的无质量区分的信息导致受众不能区分哪些是主要的,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容易导致受众盲从。

大多数网络信息来源是无限制性的,互联网的匿名性也为一些信息造假者提供了平台,大量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虚假信息使受众难以鉴别,使网络信息可信度变差并造成损失。比如海南香蕉致癌谣言,在网络上传播,给海南的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由于网络信息的快餐化,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网络新闻的内容呈现恶俗化倾向。

总之,网络新闻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顺应了信息时代受众对于获取信息的要求,使新闻的展示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的出现与发展给传统媒体及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冲击,同时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时间较短和自身特性所带来的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①闵大洪,《网络新闻之我见》[J].《新闻与写作》,2006(6)

②南宏师、张浩:《网络传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6-20

③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学生)

网络新闻范文第5篇

地方政府网络新闻是由一个地区的政府主管牵头并对一个地区的媒体资源出资形式的具有官方性质的网络新闻门户。这种类型的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具备了一定的特征,主要进行官方信息的、信息资源的服务并对一些媒介资源进行经营管理等,同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该类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在对民众的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舆论引导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对舆论有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在网络舆论导向形成的过程中对民众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约束作用,引导人民行为朝着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方向发展。

(2)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在舆论引导中扮演着研判的角色,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可以依靠其强大的政治鉴别力对网络舆论的具体真实情况进行科学的研判,为网络舆论的方向指明方向。

(3)地方政府网络新闻还担当者网上评论和论坛互动的角色等[1]。

2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2.1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正确指明舆论方向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可以通过新闻链接、网上评论、网络访谈,网民互动等类型的议程设置对网络舆论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同时可以在网络论坛中通过将重要的议题置于页面的最顶端,同时引领版主将健康的引导性意见和人气较高的网民论贴出来,将思想腐败有损公众形象的论贴删除,在网络论坛中充分展现出网络舆论的强大势力,凸显出舆论的正确方向。论坛版主还可以通过一个健康的具有一定导向性的话题组织人气网民对其展开讨论,在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的同时对相关言论进行有效的控制。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在进行网络新闻宣传时需要特别注意新闻的选择和排版,切不可过度集中和过度渲染以免带来不好的公众反映[2]。

2.2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平衡舆论导向网络新闻的量极大,在这些众多的新闻中不乏积极的正面新闻和消极的负面新闻等,地方政府网络新闻需要对这些众多的新闻进行有针对性和删除性的整合与选择,利用积极的正面新闻平衡舆论导向,切不可使得公众陷入消极的舆论导向中,多数新闻媒体对网络舆论的集中性报道容易对一些舆论产生放大的效应,可见“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是很十分明显的。因此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应该随时对优势舆论进行调查分析,坚决打击负面舆论效应,合理、科学地选取正确的舆论态度利用正确思想意识的网络新闻传播方式,在“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指导下平衡公众的舆论导向,使其朝着政府引导的有利舆论导向发展。

2.3运用“二级传播”发挥舆论的领袖作用“二级传播”认为意见往往是通过广播等媒介的形式向意见领袖方向传播,然后从意见领袖向其他人群传播。因此在此方面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可以充分利用好“二级传播”在舆论中的领袖作用,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在论坛人气以及影响作用的前提下发展成为网络评论的集聚地和网民的集散地等,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传播力的舆论领袖,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可以通过在网络新闻的部分社区如BBS、微博以及QQ群等载体发挥其“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开展舆论监督和正确的舆论引导[3]。

2.4运用培养理论形成舆论共识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可以通过参与到公众和媒体的互动活动中去,发挥好其创造培养舆论共识的作用,让公众在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中做一个优秀的公民。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可以综合利用理性和感性因素在在网络上一些可以让网络走出“视觉盲区”和行为上的误区等,提高网络舆论的预防预警能力等,同时对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实现网络首发维护好其良好的舆论共识,随时对重要网络评论和跟帖等实现良性引导等。

3提升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在网络舆论引导中作用的建议

当期我国地方政府网络新闻还处于成长期,在网络舆论引导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充分发挥地方网络新闻在网络舆论中的引导效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首先地方政府网络新闻需要在其新闻内容上进行革新,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和其充实的信誉能力,将网络新闻的内容做的更加全面、系统、精致等。利用政府新闻信息采集的强大优势搜集巨大的信息量获得首发新闻的原创性,加强地方政府网络新闻的信息服务能力和权威能力等,将政府网络新闻的内容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范畴之内,利用多样的网络新闻表现手法和经营模式对地方政府网络新闻进行全面的革新。

(2)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政府部门网络新闻媒体队伍。政府网络新闻的编辑记者队伍建设需要切实对其进行新闻等方面业务的学习培训,对政府网络新闻的专门性、文化素养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进行全面的培训,转变新闻记者传统的思维模式,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网络新闻的新模式。同时需要重视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引领其随时保持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以便形成一股正确的地方政府新闻舆论引导。最后还应该加强地方政府新闻从业人员的自我造血能力,不断丰富网络新闻的传播和经营模式,提高其舆论引导效能。

网络新闻范文第6篇

真实原则

随着媒体之间新闻竞争的加剧,传统媒体的新闻线索来源早已由单一依靠读者拨打新闻热线,向主动从网上开发信息源转变。网站、QQ、MSN、各种论坛、贴吧、博客等,已成为传统媒体取之不尽的信息源。目前不少媒体还开通了“QQ报料平台”。

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成了人人都可以信息的地方,这导致网络很容易成为各种虚假信息甚至违法信息的温床。媒体采编人员如果不对网络线索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再核实,很容易成为假新闻的推手。“金庸去世”的谣言尽管未进入传统媒体领域传播,但如果谣言不是很快被攻破,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的公信力,恐怕会引来众多不明真相的传统媒体以讹传讹。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网络新闻线索是否具有采用价值,首先必须对其是否真实进行鉴别。笔者认为,判断网络新闻线索的真实与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多源求证

当一条爆炸性新闻线索出现在网络上时,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一定要保持冷静,对该信息中涉及的各方进行多方求证,必要时设法联系到网络线索的提供者本人进行核实,一旦发现有不能相互印证的破绽,应该大胆舍弃。

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在新闻实践中,有不少传统媒体明明知道网上新闻线索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但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不惜以“网友曝”的形式报道出来,结果常常掉进虚假新闻的陷阱。

2.推敲真伪

一条有价值的网络新闻线索,其相关要素以及新闻事实应该经得起推敲。有些网络虚假信息,一看就不符合常理,明显是捏造,传统媒体稍有疏忽大意就容易成为传播虚假信息的“帮凶”。去年3月27日,一起离奇的“不配合致死案”在一些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疯传。事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法院紧急对此事进行辟谣,并称将追究发帖人的法律责任。然而,这则网络虚假新闻借助新闻评论在传统媒体上传播开来,尽管多数媒体是以质疑的眼光评论此事,但对虚假信息起到了放大效果。

3.技术分析

所谓技术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网络新闻线索提供者提供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研判,发现其是否存在造假行为。2009年十大假新闻之一的“石家庄积雪”照片,来自国外一家网站。如果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在使用这张照片前多加分析判断,就会避免这则假新闻。

道德原则

网络新闻线索是否具备采用价值,不仅要考察其真实性,还要考虑其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对那些超越社会公认的道德底线的网络新闻线索,应该毫不犹豫地“枪毙”,否则极易对报道对象乃至读者造成伤害。

具体而言,对网络新闻线索是否存在道德失范,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不能缺乏人文关怀

在这方面,虽然不少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心知肚明,但在注意力经济刺激下,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近年来,网上频频爆出“艳照门”、“视频门”等事件,个人信息被裸地泄露和曝光,有不少传统媒体在这些“猛料”面前,失去了理智和应有的判断,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艾滋女”事件中,各类媒体争相报道转载,有的甚至图文并茂,毫无遮掩的照片让这名女子裸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赚够了读者的眼球,使她成了网民们口诛笔伐的下贱女人;真相大白之后,媒体又纷纷出来澄清,她成了清白无辜、含冤受屈的当代窦娥。如此轻松转身,媒体看上去始终是在“客观报道”,却没有一家媒体为对这个弱女子的伤害表示歉意,更没有一家媒体主动站出来为她正名。

对网络上这些可能对他人带来伤害的信息,如果在报道前能够慎重对待,全面考虑可能对当事人造成的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不会起到对网络虚假信息推波助澜的恶果。

2.不能格调低下

网络传播由于把关人的缺失,使网络信息无法得到充分的过滤,导致一些垃圾信息甚至有害信息留在网络上,包括一些格调低下的信息不时充斥网络。在筛选新闻线索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如果不严格把关,这些有害信息可能从网络跳上传统媒体,危害更多的受众。综观近年来发生的网络事件,有不少都格调低下、品位不高,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传统媒体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对暴力、凶杀,色情等趋之若鹜。

3.不能违公德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弘扬正气,对网络上一些有违社会公德的网络新闻线索,传统媒体在报道和引用时应客观公正,不能一味跟风以免道德失范。

以对网上炫富的报道为例,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然而有不少媒体在这方面的表现令人失望。比如,有的媒体仅仅根据网友上传的几张拿着一把百元大钞的照片,就把照片主角认定为“炫富女”、“富二代”,煞有其事地大晒“富豪”的奢侈生活。虽然多数媒体的报道看似“客观”,但在潜移默化间,或多或少地暗示着拜金主义。

此外,对一些网络红人,传统媒体的报道也应该客观冷静,不应跟着网络舆论一起“恶搞”。例如,“犀利哥”本是个流浪汉,只因网友了一组照片,展示了其“英俊”的一面,在网上迅速走红。一些传统媒体跟风报道时,不是了解背后的故事,而是带着娱乐化的心态,丧失了应有的良知和公德心。

法律原则

网络信息除了可能失真以及道德失范外,还可能存在侵权行为。因此,对来自网上的新闻线索,传统媒体必须慎之又慎,防止出现新闻侵权。主要应防止以下几类侵权行为:

1.防止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

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的内容存在失实或描述不准确,对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害,网络信息中涉及他人的言论对他人的名誉构成损害。传统媒体如果不认真落实、多方求证,很容易以讹传讹。例如对有的网上举报案件,新闻媒体必须仔细调查,向各方当事人了解情况,以免偏听偏信、颠倒黑白。

2.防止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

主要包括个人的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婚恋经历、财产状况、私人日记、生活习惯等。比如网上“人肉搜索”对个人隐私的暴露等。传统媒体在涉及这些内容时一定要妥善处理,不要给报道对象的生活造成影响。

3.防止出现其他侵权

此外,对网上新闻线索,还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对他人财产权利的侵犯,是否存在侵犯著作权以及其他侵权行为。比如有的企业通过制造网络事件打压竞争对手,媒体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帮凶”。

结语

网络新闻范文第7篇

一、主要特点

1.真实性与传统媒体新闻一样,高校校园网络新闻在内容上具有真实性的特点。真实,是所有新闻的本质特点。2.时效性这是校园网络新闻最大的特点。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校园网络新闻不存在印刷等工序的存在,相反通过借助网络的飞速便捷性,在最短时间内将新闻报道传播出去。可见,网络的存在完成了新闻报道由最近发生向正在发生的速度的转变。3.多样性校园网络新闻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多样性。由于校园网络新闻涉及面广泛,内容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农业到科技,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二是形式的多样性。校园网络新闻通过网络技术表现形式由传统的文字图片又涵盖了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使得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清晰。4.储存的便利性校园网络新闻是可以进行储存的,而且不需占用任何空间。在需要时只要上网进行查询即可。正是因为校园网络存储便利这一特性,通过时间的不断变更,信息的不断储存,形成了校园网络信息资源。

二、提高校园网络新闻的策略

(一)拓展新闻来源首先,要加大对校园网络新闻的宣传工作,鼓励广大学校师生积极投稿,为学校网络新闻工作尽份心力。其次,加大校园网络新闻的对外宣传工作的力度,在积极校园网络新闻的同时提高学校知名度

(二)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一支文笔好、责任感强的有力的校园网络新闻工作队伍。首先要对收到的稿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组织好稿源。其次要加强对队伍人员的培训。不仅要培训其新闻采写能力,还要对信息编辑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进行培训。

(三)保证服务质量1.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站,这样既有利于对校园网络新闻进行统一的编辑审核以及发表,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有关新闻的泄露。2.设立专门人员对成稿进行审核编辑,从而保证校园网络新闻的质量。3.设立奖励机制。这样可以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扩展网络新闻的来源,从而增加校园网络新闻的多样性。

三、结语

21世纪,是一个网络发展时代。网络作为新世纪的文化载体,加大对网络的建设不容忽视。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必定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加强对校园网络新闻的管理,十分重要。高校网络新闻作为高等院校信息资源的核心部分,对校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网络信息普及的现在,我们一定要掌握好方向,积极学习利用健康的网络知识,并对其大力传播,摒弃那些不健康的负面网络新闻,为校园网络新闻的净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网络新闻范文第8篇

随着网络新闻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专题已被各大网站运用到各种新闻报道中。

网络新闻专题是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模式之一。网络新闻专题是以网络媒体为平台,运用各种网络传播手段将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话题相关的内容进行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新闻专题不仅具有网络新闻传播的快速性和时效性,也具有专题内容的集成性和延展性。

有特色的新闻专题在新闻传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首先,新闻专题是特色鲜明的新闻深度报道方式,利用网络的丰富内容及多种形式的媒体报道手段,在多层次、全方位展开立体式的报道,满足网民对新闻事件的信息需求。其次,由于新闻传播的海量特性,新闻稿件一旦出去,如果不能将这些稿件整合,查找起来如同大海捞针,使网民迷失在稿件的海洋之中,优秀的新闻专题可将若干稿件有效整合,加强稿件之间的联系,使网民对新闻事件或新闻话题有更全面的把握。自然而然,因为新闻专题集中体现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各种特点,所以成为各大网站树立鲜明特色和实力的有效途径。

一、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

1.具有合成性和延展性

新闻专题可以以特定的新闻事件为主线,运用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动画、漫画等,将网上各方面的相关信息高度合成,形成一个整体性的传播途径。这不仅使专题显得更为丰富多彩,还可以给网民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同时,网络新闻是无限延展的,以专题的内容为中心,可以不断向外辐射。

2.具有实时性和延时性

只要有网络,新闻专题可以长期存在,网民可以随时点击整个事件的报道过程,翔实清晰的记录事件发展的脉络,使网民更加清楚直观的了解事件的发展。如果是突发事件,网民会更加希望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如果网络新闻专题没能做到实时更新,那么专题也就失去意义。这里表现出来的就是网络新闻专题的实时性和延时性。

3.采用多种信息手段

通常我们所说的网络新闻专题多是通过媒体的技术支持,提供多种信息手段,向网民展现专题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各种单一新闻在专题中融合后,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提升、相互促进,提高新闻的利用效率与传播效果。

4.信息互通互联

在一个网络新闻专题里,信息与信息之间是互通互联的,网民可以通过这层关系去认识事件之间的联系。网民可以通过不断地点击阅读,深层次了解专题里的所有内容。

5.具有互动性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之一就是为网民提供一个可以互动的平台。网络新闻专题可以提高网民阅读的兴趣,增加网页的黏合度,提高媒体的知名度。作为网民,希望可以看到不同方面的声音,新闻的“评论”功能为网民发声提供平台,网民之间可以互相沟通,既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看到他人的言论。

二、网络新闻专题如何选题

在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中,要制作出一个较为成功的网络新闻专题,选题至关重要。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别:

1.重大突发事件专题报道。比如,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国内各大网站纷纷报道,并设置专题进行实时报道,当地媒体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至现场,及时发回救援情况。在内容上,体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突出关爱与温情。相关媒体在其官方微博公布节目寻亲热线,或者推出“遇上沉船如何自救更有效”等延伸话题,收到较好效果,凸显了网络新闻专题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上的优势。

2.对于可预见性的重要活动的专题报道。比如,全国两会专题报道、国庆专题报道、春运专题报道、高考专题报道等等。这些可预见性的专题活动,都是网民关心的新闻大事件,渐渐成为每年网络新闻专题的“必选”选题。

3.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专题报道,即引起网民普遍关注、广泛议论的问题。比如民生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等。

三、网络新闻专题的作用

网络新闻专题可以视作一种原创性的新闻集纳方式,好的新闻专题选题与角度,出色的专题制作,是网站竞争力的体现。

1.完整的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网络新闻专题对新闻事件的全面报道,以达到真实性与客观性的要求,新闻事件通过专题展现之后,使网民对新闻事件有了客观了解和认知。网络新闻专题通过集纳的方式将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进行连续性报道,不仅有实时报道和后续报道,也包括一些新闻资料和背景资料,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出来,例如图片、评论、音视频、微博互动等。

2.使网站更具知名度和影响力。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口舌,起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作用,以传播形式多样化的网络新闻专题也不例外。现阶段,各网络新闻媒体间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激烈,打造有影响力的网络新闻专题有利于提高网络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网民;同时,各个网络新闻媒体努力提高其新闻专题的影响力也会带来新闻业务水平的提升。无论怎样,策划制作优秀的网络新闻专题不仅给网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给网站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占取有利位置。

网络新闻范文第9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无聊的网络新闻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哗众取宠的,一类是跟风起哄的,一类是窥探隐私的。而真正的新闻是能开阔视野的,有道德良知的,有求实精神的。但是调查表明,无聊新闻的点击量却大大超过后者。

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呢?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本文题不同于一般的材料作文,它要求我们写一篇时事评论:“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规定了写作范围,即只是要求我们针对网络上无聊新闻点击量大这一现象表达看法。

针对本文题,我们先要想明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如果从网络新闻的者方面看,网络新闻的从业人员缺乏必需的新闻道德素养,迎合低俗、庸俗、恶俗的文化,追求点击率是主要原因。如果从网络新闻的接受者方面看,有些网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够健康高尚,追求新奇,喜欢猎奇,并把从网上获取无聊新闻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以满足哗众取宠之需,也有因为生存压力过大,业余时间看看花边新闻以轻松身心的人。想清楚了造成网络乱象的原因还不够,还要想想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乱象。造成乱象的原因有两方面,当然解决问题也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网络新闻者要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感染人,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广大网民更要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浏览网页时要拒绝庸俗,让那些无聊新闻没有市场,网络乱象自然就会有所收敛。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对网络新闻的也要加强监管,当今社会各种媒体发达,不能只注重对广播、电视、报刊的监管,从某种角度说,网络在传播新闻上的受众面比其他媒体要大得多,是不能忽略的一块。

在具体的写法上,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整体入手,即从新闻者和新闻接受者两方面分析造成网络乱象的原因;也可以单从网络新闻者的角度入手,分析出现无聊新闻充斥的原因;还可以单从网络新闻接受者的角度入手,分析网民为什么热衷网上的无聊新闻,而不喜欢正面新闻。除了分析“为什么”,还可以写“怎么办”,即开出治病的药方。方法同上,可以从网络新闻者和网络新闻接受者两方面结合起来,提出解决的办法;也可以单从网络新闻者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出治理良方;还可以单从网络新闻接受者方面,提出如何拒绝庸俗的办法。

B 现场作文一

站在十字路口

涂远笛

点击360网页的新闻,排在前几位的不是某明星的绯闻,便是某局长被“”,猎奇性滚动图片、花边新闻无孔不入。网络新闻这是怎么了?

互联网的时效性已将信息时代的我们送上一个十字路口,而网络新闻无疑是路口的指向标,可怕的是,大多网民选择了对庸俗新闻的了解,而与真正的新闻背道而驰。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众传媒哗众取宠的心理,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媒体在信息传播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网络经营者故意将“爆炸性”新闻放在首页,加粗字体,放大边框,更有甚者还为了夺人眼球,对新闻的内容添油加醋……敢问,这样的新闻还有什么真实性可言?由于现在部分媒体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缺失,大多网络新闻已经失去了新闻的真正意义,而成了娱乐的工具。当传媒走向低趣味、恶趣味时,我们需要改变这种乱象。

广大网民盲目跟风的心态,也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有些网民将从网络世界获得的新闻,在现实世界大加传播以显示自己所知甚广,但正是这样的病态心理给了无聊新闻的传播者钻空子的机会。网民在浏览网络新闻时,也许本就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哪里人多往哪里钻。但结果却是被不断转发的新闻都是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如不久前一段地铁中一女子玩手机的视频被疯狂转发就是一例。人们在转发时,很少会有人想到让有关部门来制止这一低俗现象,到最后,看女成了人们看这段“新闻”的主要心态。这是不是让人哭笑不得?

针对上述两个原因,我们要在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保证两点:首先,网络新闻的提供者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承担新闻的社会责任。其次,作为网民,应提高自身修养,有选择地浏览新闻。

其实网络本无好坏。就近取譬,在雅安地震时,无论是在灾区消息、筹集捐款还是志愿者活动组织上,网络新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工被拖欠了工资、某官员私吞教育经费等消息,都是因为网民的关注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促成了相关问题的及时解决。可见,网络新闻如果走对了路,益处多多。

作为十字路口的指向标,网络新闻的导向十分重要,能否让网络新闻充满正能量,办法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上。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从全视觉写成的文章,作者先从两方面分析了形成网络乱象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改变这种乱象的办法,最后还辩证地举出了一些网络新闻的正面例子,说明出现了网络乱象并不可怕,只要网络新闻者和网民互相联手,就能改变目前这种网络新闻庸俗成风的现状,给人以信心和鼓励。全文条理清晰,言之有理。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17分=53分

B 现场作文二

练就一双“慧眼”

雷诗慧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同时产生的却是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空虚。而不少网络新闻为了迎合人们的心理,哗众取宠,跟风起哄,以期吸引人们的眼球。殊不知,这样的新闻已经丧失了新闻传达热点消息、时政消息的本质。为了不被这些垃圾新闻腐化我们的思想,我们必须练就一双“慧眼”。

练就一双“慧眼”,保持高雅的情操是前提。如果你没有高雅的情操,成天都在追星、看八卦,那就绝对会被那些无聊的网络新闻所吸引,甚至还不等那些八卦新闻出现,你就主动去搜索了。这样,你只会越来越低俗。但倘若我们每个人都情趣高雅,关心国家大事,那么网络就会充满正能量,那些无聊的网络新闻就无人问津了。没有了市场,没有了读者,想必也就没有人会去制作无聊新闻了吧?

练就一双“慧眼”,需要博览群书,提高认知能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好处无须赘言。但“博览群书”不是说书读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求精。读一本好书,我们可以体味到深刻的道理,明辨更多的善恶美丑。在看新闻的时候,我们也就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意见左右,而是有了自己的判断,有了对新闻正确的选取。这就好比我们有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那些化身为垃圾新闻的妖怪们就无处藏身了。

练就一双“慧眼”,需要多思考,善探究。在浏览、阅读新闻时,要有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精神,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定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长久下去,我们就会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判断。要知道,对他人观点的全盘肯定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浏览新闻时,我们才能正确地进行选择,才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正确取舍,在对那些好的新闻仔细思考后,我们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时,你的“慧眼”才算是真正发挥了作用。

练就一双“慧眼”吧!看我们真正想看的,看这个世界与众不同的、真正精彩的一面。

教师点评:

本文完全从网络新闻接受者的角度行文,重点提出了“怎么办”。“练就一双‘慧眼’”,既是题目,也是论点。开头在简单指出了目前网络新闻给网民带来的混乱后,就单刀直入地亮出了观点,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5分=53分

D 现场作文三

拒绝网络庸俗

卫 冕

打开网络新闻的页面,我们会发现位于榜首的往往不是时政要闻、国家大事,而是种种花边新闻或流言。无聊庸俗的新闻充斥在网络上,这种十分平常又悖乎常理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拒绝网络庸俗的重视。

拒绝网络庸俗,要端正我们的心态。

其实出现庸俗新闻火暴的一大原因是我们自己心态的畸形。作为平凡人物的小市民,平淡如水的生活极易使我们产生追求新奇与刺激的心态,而这种心态若不加以抑制,就会走向极端。蓝可儿谋杀案被异化为灵异事件,迈克尔·杰克逊“鬼魂”出现,一些公众人物“被死亡”……这些庸俗新闻的广泛传播均为我们一些网民过度猎奇、求刺激所造成的。在这种心态下,有人甚至抛弃良知,拿逝者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因此,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态,以一种冷静健康的态度浏览新闻。

拒绝网络庸俗,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网络庸俗之所以比现实庸俗更粗鄙,关键在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很多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参与不良活动等。正如荀子坚持的“性恶论”,人性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阴暗的一面,这就需要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内在的道德良知约束人们。而网络的虚拟性将网民与现实社会的监督隔开,人们只能靠内心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然而寻常人的自我约束力非常脆弱。孔子曰:“君子慎独。”日常生活中彬彬有礼的君子亦可能在网上出口成“脏”,我们只有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网上网下保持一致,才能够对网格庸俗新闻说“不”。

拒绝网络庸俗,要加强媒体的引导作用。

在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从业者本应传播真实的新闻信息,但大多新闻工作者却往往在利益的驱动下大肆渲染庸俗文化,大大加剧了庸俗文化的传播。因此,网络媒体应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传播正能量,净化网络环境,正确引导网络文化方向。

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坚定立场,对网络庸俗说“不”!

教师点评:

本文的写作重点是论述“怎么办”,从网络受众和媒体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观点句独立成段,有醒目的作用。

教师亮分:

网络新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采访;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方式的多样性是网络新闻采访的一大特点。首先,实地采访仍然是网络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它要求记者亲临现场,与被采访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或者亲眼目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记者的深入采访、现场目击和认真核对,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公正。事实上,目前在网络媒体上播出的大量新闻特别是原创性新闻,仍是记者包括网络记者通过实地访问、观察、调查研究的结果。

其次,通过互联网寻找新闻线索、进行新闻访谈、查询背景资料、查证新闻事实等在线采访是网络新闻区别于传统新闻的另一种采访方式。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网上信息的“爆炸”,不仅给网上大量的、实时更新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平台,也为网络新闻的采访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的工具。在网上传播信息的有多个媒体、多种声音。不管是在线聊天(Chatting)、网上论坛(BBS)、网上浏览(WWW),还是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都可能成为记者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或事件线索的新闻源。

传统的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所花的时间、人力、费用较多,采访的范围也有限,还可能影响新闻报道的时效。而在网上通过MSN、QQ、EMAIL、网络电话等与采访对象“交谈”,缩短了与采访对象的空间距离,节省了采访时间,相应地扩大了记者的活动范围,提高了记者的工作效率。如今年3月4日,报社需要一个人物专访的稿子,第二天必须见报,而采访对象又远在120里外的乡下。接到任务后,我马上电话联系被采访对象,并在QQ上与他视频,对他进行采访,不到两个小时,《深山茶叶“领头人”》如期见报。

采访工具的全数字化是网络新闻采访区别于传统采访的又一特点。网络新闻采访所采用的采访工具主要是全数字化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可以与这一网络相通的一系列全数字化的新闻采访和传输工具。这些数字化的工具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我们知道,不同的媒体有是不同的传播方式,记者的采访工具会因为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同而各异。如报社记者有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采访工具主要是笔记本、钢笔和照相机;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则要求携带录音机和摄像机到现场去录音或摄像。网络传播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它以数字化和多媒体为特征。网络记者随身携带的不是笔记本、照相机、录音机或摄像机等单一的采访工具,而是包括由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组成的数字移动采访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这些现代化的采访工具使网络记者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与编辑部保持着热线联系。随时发回采访中获得的最新消息并在编辑直接指挥下作现场报道。

网络新闻采访的内容具有多媒体性,这也是有别于传统采访的。网络新闻采访是以多媒体新闻素材为其采访对象的,其采访的素材涵盖和融合三大传统媒介新闻采集的内容,既有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采访,又包括声音和动态视频的采集和摄录,是一种多媒体的全方位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上一篇:社交网络范文 下一篇: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