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09:23:10

网络流行语论文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第1篇

生活节奏之快,竞争之激烈,使人们的紧张和压力无处不在。尤其是青年网民大都还处在学业、工作、婚姻的打拼期,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为了让一些不快情绪得以释放,他们在这个虚拟、自由的网络世界里,通过自嘲、调侃、抱怨等多种方式来消遣娱乐、释放压力。如网络中许多出身卑微、相貌平凡的年轻草根男子,自称自己为“屌丝”和“矮穷丑”,并宣称“见人就下跪”,无奈与自嘲意味可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说出了年轻人面对现实生活的曲折与艰辛;“神马都是浮云”,表明年轻人面对纷繁世相的一种迷茫情绪;“农夫、山泉、有点田”,道出了当代大学生找工作的压力;“累觉不爱”体现了青年人经历感情挫折后,对爱情的质疑与失望。近一两年,随着“高富帅”“白富美”等流行语频频出现,许多人除平时调侃、取乐之外,不少年轻男女甚至将“高富帅”“白富美”视为自己择偶的标准。虽有虚荣和攀比心理作怪,但社会压力大,许多年轻人希望通过择偶来提升安全感也是其中的重要心理因素。此外,面对一些社会现象或事件,因处理不公或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而网民们又无力直接参与或干涉,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通过网络来怒其不公,宣泄和释放心中的压力和不满。如“我爸是李刚”这个就连当事人自己也想不到会迅速流行起来的语句刚一出现,瞬间成为传媒和网民关注的焦点,并最终演变成一场全民娱乐的“李刚”黑色幽默。这种基于事件的全民造词运动除了幽默起哄等情感诉求外,更多地是对某阶层的一种不满、一种批判,这其中的情绪有愤怒,也有嘲讽。“打酱油”,当网友们频频诉说自己是来“打酱油”的,很多事与自己无关,表面上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恭态度,其实是对于很多社会事件,即使想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也只能骂一声“关我X事啊,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无奈情绪可见其中。“神马都是浮云”“伤不起”这突显了年轻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难于把握的社会规则面前的困惑与迷茫,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诚信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的社会现实。可以说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虽然里面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些网站还有许多不健康内容,可能会污染青少年的心灵,但同时它也充当了“社会情绪泄压阀”,无意中起到了批判社会现实、宣泄不良情绪、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寻爱求暖的心理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的发展

西方的资本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侵入国内,人们发现自己房子大了,口袋满了,心却空了。现实生活中,灵魂没有依托,真爱与温暖更是难求,因此网民们希望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关爱,寻求温暖。如流行于2009年的“哥X的不是X,是寂寞”的句式。此语源于百度贴吧里,有人发了一张一年轻男子吃面的图片,并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由此,网友相继生发联想出“哥X的不是X,是寂寞”的句式,诸如“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很多网友把“寂寞体”变成自己MSN、QQ的签名,仿佛什么事都可以变作“寂寞”两字,这充分反映出了现代人空虚、寂寞的现实,人们只能通过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寻求慰藉。而“XX,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一句式则富有家庭式的温馨,得到更多网友的追捧。此语出自百度“魔兽贴吧”,起因于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贴子。此贴一发,短短几小时内引起了近40万名网友围观浏览,一天竟然有了710万网友点击和30万的回复,从中可以看出网民们对家庭温暖、关爱是多么的渴求。网民们渴求关爱与温暖,于是顺应网民心理的“淘宝体”也红遍了网络内外。“淘宝体”是因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语言亲切、俏皮而被广大网友所喜爱。其关键词为“亲……哦……包邮”,例如“亲,快下订单哦”!有些公路上的警示牌受此启发改成了“亲,请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有的高校也用“亲,你被录取了”来写录取通知书。一个“亲”既热情又简单,不管关系怎样,听着就顺耳。关爱、真爱、温暖一直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我们希望网民们在网上寻求到温暖与关爱后,再能反馈一些到现实生活中,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关爱与温暖,少一些冷漠与猜忌。

三、自我实现的心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按层次从低到高逐级递升,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的需求。上述关于网民寻爱求暖的心理就属于爱和归属的需求这一层次。对于广大青年网民而言,以主人翁姿态聚焦时事,创造新奇搞怪的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是他们渴求自我实现的重要表现。近些年来,新生的许多网络流行语,如“周老虎”“表哥”“俯卧撑”“躲猫猫”等,其背后都关联到一个个社会事件。从这些流行语映照社会现实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公众通过互联网行使监督权的意识日渐加强,网络民主作为中国公民参政议政、监督政府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当发生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件时,舆论在传统媒体难以得到充分表达,网络便成为人们关照现实,实现政治参与的空间。如与“小月月”事件相关的“神马都是浮云”,与2010年食品价格狂涨相关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流行语,实际上都是网友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与思考的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公众的民主意识正在逐步觉醒,从“我爸是李刚”“陕西表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等流行语可以看出,网友借流行语“起哄”,实质上是表达对公众空间和民利的呼唤,是他们渴求自我实现的表现。80后和90后是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是目前网络使用的主体,可以说他们的童年、青少年的很多回忆都和网络有关。很多人都担心他们长期生活在网络中,会丧志,会失去很多现实生活的能力,但值得欣慰的是他们在网络中标新立异、从众跟风、宣泄消遣、寻求关爱与温暖,最后也健康地成长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他们关注时事,并在网络中行使自己的权力,推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因此,对于现在很多人担心网络上大量的不规范的流行语会玷污现代汉语的纯洁性,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与消亡取决于社会选择的结果,有生命的语言自然会流传下来,约定俗成后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对待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应是多加包容、积极引导,使其成为网络交流的有效手段。当然,我们更应了解、顺应年轻人的心理,引导他们模仿从众的心理,满足他们创新求变的心理,正确对待批判宣泄心理,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营造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充满希望的社会氛围。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第2篇

网络语言系统非常庞杂,而作为其中传播速度快、影响广和认可度高的网络流行语除了具有网络语言的共性之外,还体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一是短期内影响范围广。流行是指新事物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被较多人自觉接受,并且在较大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之后逐渐转衰或者事物形态、样式因为成为常态而停止扩张式传播。网络具有海量资源的特点,网络语言也是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只有当在特定时期内影响广泛的词汇、语句才会成为网络流行语。例如,当网络流行语“圣女”(剩女)逐渐被人们淡忘的时候而变成常态词语,“女汉子”却在近期迅速传播起来,并且影响范围广。“女汉子”是指带有“纯爷们性格”的女性,在网络上流传起符合“女汉子”各种标准的定义等等。其实,不管“剩女”还是“女汉子”,都是女性群体定形象的表述,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并在现实社会中产生较大影响。又如“剩宴”,从构词特点如同“剩女”,从语音上谐同“盛宴”,这个词随着“光盘”一起行动传播起来,很快又成为网络流行语,可以说,影响到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思想和行为,又成为“节约粮食”的代名词。二是有时尚个性和多元包容性。流行的特质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具有了时尚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地区之间交流日益密切,不同语言之间的高频互译也加速了网络语言中带有不同语言元素、文化元素的时尚性。“大V”构词就是既有汉字同时加上一个大写英文字母,指的是在网络新媒体微博上活跃并拥有众多“粉丝”的公众人物,通常把“粉丝”数超过50万人的微博用户称为网络大V。他们成为网络上的意见领袖,有着不容小觑的网络舆情上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大V”也容易变成“大谣”,具有双重影响。类似这种流行语在早期网络上经常出现,现在并不见怪。如很多通过汉语拼音生成的流行语就是对英语形式的模仿“TMD、TNND”是骂人之语,“BT”是变态的意思,“MM”是妹妹全拼的缩写,“GG”是哥哥全拼的缩写,“JJ”是姐姐全拼的缩写,“DD”是弟弟全拼的缩写,“PLMM”是漂亮美眉全拼的缩写,“PPMM”是漂漂美眉的拼音缩写,“3Q”是THANKYOU的意思,“PF”是佩服的意思。当然,这些网络流行语在网络虚拟交流环境中具有普遍认同性和包容性,可以畅通无阻,但是在现实人际交流使用中还是具有很大局限性,被主流语言和文化所不认同,尤其是其中低俗的词汇,这反映了网络语言的个性化、口语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在现实中这些低俗词汇是不值得提倡使用的。三是具有文学性美感的特点。中国传统语言的魅力有其工整性和对仗性,这种形式语言容易传播,在网络上也很能凸显个性色彩元素,很快成为网络流行语。例如: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这句话本身就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文学美感,很快发展到用于形容个人形象、建筑气派等各种描述当中;又如“待我长发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当“众鑫丝”(中国品牌的汽车脚垫)被欧盟提出反倾销调查时,在英国剑桥大学两位中国留学生为中国企业义务提供法律援助,并在网上的当地华人论坛中贴出各自的靓男俊女的照片,因其行为美与形象美,网友为此照片配诗并评论,立即得到国内外华人网友的热捧。这句流行语本身具有文学性,同时这两位留学生的行为也是具有积极意义。四是具有充分的认可性,符合民众的情绪诉求。语言是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的表达系统,而处于转型期的民众社会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正如“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个草根也要发言,也想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把内心的感受发泄出来”。现实社会中,人们已经形成了某种社会心理和某种表达诉求,但在语言系统中暂时未找到合适的语言形式,而网络自由的环境中很容易表达出来。一段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作文内容截图在微博网友中热传,其中的一句话“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被作为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短时间内成为了热门话题,后有歌手创作同名歌曲。流行的原因就是处在现代化转型期,人们往往不再满足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敢于在现代社会中充分彰显自我、个性,回归童真,这是真实自我的一种语言体现。

二、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意蕴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蕴含着社会和文化因素,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就好比把社会文化看做树,流行语文化特质是叶和花,各种流行语文化集丛是树枝,相互交错、强大的文化集丛形成文化模式,即树的主干,叶、花、枝、干构成树的整体,即社会文化系统。”网络流行语言反映出语言演化过程,更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特点。下面以近年的具体网络流行语为例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意蕴。网络流行语反映主流价值观取向。例如“中国梦”“正能量”“光盘”等网络流行语,这些词语本身是由主流媒体在民众中传播的,但是进入网络媒介后,也很快成为网络热词,这充分说明广大网民是有理性选择的,一旦认可了,就会给予广泛传播,这反映出现实社会文化的主流影响与民众的草根需求的切实结合。我们知道,“中国梦”提出之后,很快就与现实个人的“梦”结合起来,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凝聚力量。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不少研究论述中,对这一方面的叙述和肯定的很少,片面认为在网络上流行出来的词语大多是带有被迫和讽喻性色彩的词语,是民众的被压制话语权的畸形反映,对此需要重视和研究的前提是要进行监督和引导。这些观点是不全面的。诚然,有部分的网络流行语具有一定消极影响,是需要引导的。但正是因为受到某些特定环境的限制,网民的质疑不能得到充分而直接的表达,必须做出某些语言上的掩饰和遮盖,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质疑,因此,借代、隐喻和反讽的修辞手法,成了网民表达质疑的有效形式,并由此而能够实现话语的表达权力。我们要给公众以权力,创造出良好的舆论空间,建设出制度化的网络公共领域,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而非被屏蔽和反抗建构出来的“河蟹”。

网络流行语反映民众的心理情绪和现实需求。对前者,比较好理解,很多网络流行语是在反映广大网民的心声,是他们对某种事物和现象的反映,进行心理、情感和情绪的抒发。同时,其实也是民众对现实需求或认可的一种反映。如“逆袭”一词,从日语引进,意思是在逆境中反击成功,意义和用法不断拓展,新事物冲击旧事物、后浪推前浪等等,都可称逆袭。保安考研“逆袭”引发网友对积极改变命运行为的大加赞赏,不仅广泛宣传,还汲取正能量观照自身,说明民众对此认可,并且需要这种励志精神。又如“土豪”或“土豪金”一词在网络上流行,土豪本是汉语中固有词语,在20世纪上半叶,特指有财有势横行乡里的地主恶霸,当今网络热词“土豪”用来泛指现实社会中富而不贵的群体,这个词的流行折射出民众的复杂心态,原先是“打土豪、分田地”,现在流行“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可能人人想做他们的朋友,但没人喜欢他们。他们挥金如土成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消费主力,同时也因品味低而遭到嘲笑,这实际体现了民众对目前国内“土豪”的复杂心态和对自身生活品质的一种期待,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与文化观念的具体反映。

在2013年的网络流行语“雾霾”中,同样深刻反映出社会现状和文化现象,我国现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并且大规模推进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由于环保意识、思想的宣传和城市基础设计等工作不到位,导致环境危机,空气恶劣,这警醒我们要抓紧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雾霾,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再如由电视媒体渠道导入,成为网络流行语的“爸爸去哪儿”,反映出当前对亲子教育的重视,以往成人都过多关注自己事业发展,忽视对孩子尤其是孩子小时候的培养、陪伴,这组由电视台组织录制的明星爸爸陪着自己孩子去游玩探险的节目,由于对应当今“80后”父母的心理和社会现实境况,在网络上也迅速传播,一句“爸爸去哪儿”道出了当今孩子需父母多陪伴的需要,呼唤着关注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问题,乃至上延到关爱“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具有正面的社会文化导向作用,这些网络流行语都极具代表性地体现出了当前的社会文化意蕴。四、结束语总之,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学与社会学的交叉领域,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层面上的意义。这项工作仍处于初创阶段,分析网络流行语能够充实人们语言表达方式多样式,丰富语言类型多样化,同时从中更能反映出本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反映出民众对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需求情况。关注网络流行语,发现社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民众需求,引导民众情绪,促使网络流行语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第3篇

调查研究对象为300名合肥某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采用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均以无记名方式开展,兼顾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94%。问卷调查包括22项内容,涉及获得流行语的主要途径、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及对流行语的态度等内容。调查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列出调查问题及备选答案,调查对象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项目。

2调研结果与分析

2.1样本分布

调查问卷样本取自合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有效问卷282份,年龄相仿,同属20—29岁年龄段,性别方面男生多于女生,男辅导员多于女辅导员。

2.2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程度

为了解被试对网络流行语的基本态度,我们列出了“乐意接受”、“可以接受”、“不能接受”、“没感觉”四个选项,供被试者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有44.44%的大学生对流行语持“乐意接受”态度,45.14%持“可以接受”态度,2.78%表示“不能接受”,7.64%表示“没感觉”。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有相当广泛的接受主体,大学生对流行语持接受态度。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是大学生自我娱乐调侃、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以及性别群体对流行语的接受情况结果的分析,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7.815;x20.10=6.251均大于3.598,数据显示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2.3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调查发现,从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来看,学生群体中经常使用的人占37.8%,有时使用的人占45.3%,很少使用的人占14.7%,没有人从不使用。可以看出,由于流行语的轻松、活泼、幽默,形式短小、精简,符合年青人语言习惯。通过对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结果的分析,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7.815;x20.10=6.251均大于3.955,数据显示我们发现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我们对流行语的使用场合进行调查,有87.6%的人认为流行语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12.4%的人认为流行语可以使用在一些正式场合。可见,流行语是由网络派生出来的新鲜事物,相比较严肃、正式的场合而言,学生更愿意选择轻松、自由的场合来提及。在调查到和哪一类人交流时较多地使用流行语发现,71.1%的学生选择愿意和同学、朋友使用流行语,和家长、老师使用的比例仅占4.7%。从身份的角度来分析对流行语使用对象来看,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5.911,小于7.164,结果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存在显著性差异。23.4%的辅导员选择愿意和学生使用流行语。可见,青年学生观念更新快,渴求新鲜事物,而家长和教师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语言更新困难,造成彼此的话语体系的不一致,使用流行语的沟通则比较困难。

2.4网络流行语的主要传播途径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流行,主要依靠了不同的传播媒介。调查中看到,61.2%的学生认为,网络是高校的主要传播媒介,其次是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达32.2%,紧随其后的是影视作品和报纸杂志。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炙手可热的现象,反映了青年人群流行文化的独特性,也体现了网络独有的时代性,网络文化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人的语言环境、情感模式、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也存在一定消极影响。其中一点就是道德感的滑坡。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的虚拟特征使部分人迷失了现实的社会角色,产生“游戏人生”的错觉,导致责任感的滑坡。再则网络流行语中的粗言秽语,导致道德感的减弱甚至缺失。

2.5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不相同。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53.1%的学生持支持的态度,认为流行语是语言朝着新方向的一种发展,有特点,32.6%的学生持中立态度,只有11.3%的学生持反对意见,这类学生认为流行语语言粗俗肤浅、不符合语言规范,影响传统语言文化,应该限制使用。选择支持的同学最多,可见流行语本身的一些优点和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相符合。为证实这个假设,我们又深入做了流行语吸引因素和评价调查,其中流行语的吸引因素中诙谐性、新奇性、简洁性、通俗性排在靠前,流行语的评价中,学生主要选择了社会情绪的宣泄、青年群体的认同、社会新鲜事物的涌现。通过这两项调查,可以发现流行语生动幽默,表达青年学生释放压力,娱乐的情感状态;流行语求新求异,符合青年学生个性鲜明,追求时尚的思想特征;流行语广泛流传,体现青年学生价值多元,时代文化心理。对于选择中立和反对的学生,我们随后的调查发现,学生把流行语良莠不齐、破坏传统语言文化、更新太快这几个选项排在前面。

3结论

网络流行语自身的潮流时尚、调侃幽默、形象生动,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借助于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分析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运用的实然性和应然性,探寻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实效性方案,从而提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1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运用的实然性

流行语主要是借助网络媒介,由大学生为主题的年轻网民创作完成,流行语内容上反映出草根平民实现对社会事件的参与。流行语在形式上常常以符号、数字、字母真实而生动地再现某一社会现象,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距离。目前高校中的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密切的群体,这一群体和学生年龄地位相仿,基本都处于20—29岁的年龄段,和青年学生一样对流行语有很强的认同感。在工作中恰当利用流行语的优势,真正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对学生所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现象,给与引导、讲解、传播,将比传统单纯的说教形式更富有感染力,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

3.2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运用的应然性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渗透网络流行语,俨然成为高校辅导员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者在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中,始终处在一种信息优先,资源优势的地位,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较易得到敬重、树立自己的威信,更有利地开展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网络信息的渗透,是对我们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的一个巨大冲击;再则在以流行语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侵入,使高校成为没有围墙的“虚拟社区”,原有的教育工作原则在这种文化下黯然失色,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掌控性、现实性受到弱化。如何在工作中利用流行语,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亟待开发的“试验田”。

3.3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实效性探索

3.3.1关注网络流行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借助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一些流行语抒发自己的心情,可以与别人分享喜悦,可以抱怨,可以发泄,可以求教。因此,通过流行语便可以及时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打下基础。流行语通过网络平台和日常口语传播,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网络状态迅速了解当下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流行语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情绪状态,必要时及时介入一些事件,化解矛盾和冲突,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3.3.2使用网络流行语,努力建立和学生共同的话语体系

我们对流行语应精挑细选,分清对象,分清性质,分清场合,恰当运用。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要根据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理解力以及网络文化背景等各方面不同的情况,考虑选择与对象符合的网络流行语。此外,流行语也有消极低俗的一类,这类流行语不仅不能拉近师生距离,反而降低教师品质,有损教师形象。因此,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一定要把握分寸,选择那些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幽默活泼的类型。再者,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要注意分清场合,不能仅仅为流行而使用,往往会造成矫揉造作,形成不了经典教育。

3.3.3研究网络流行语,高效指导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应用

网络流行语依附网络媒介,广泛传播运用,但是其相应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更多的流行语研究从传播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从高校学生教育角度来看,这种研究和流行语的快速性形成尖锐矛盾。对于高校教育者而言,如果永远扮演“救火员”的角色,始终处在疲于应付新生事物挑战的被动局面,教育效果则永远落后挨打。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由网络媒介派生的网络文化研究工作,联合一切研究成果,并采用讲座、培训、学校交流等多种形式普及研究成果,结合实践教育第一线,尽可能改变学生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确保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引导性和超前性,将教育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归化 异化

一、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研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有关文化进化的新型理论――模因论,了解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传播机制 ;再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翻译的两种策略――归化和异化,找到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传播与复制和网络流行语英译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又通过实例分析比较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权衡哪种策略的使用可以最大效果地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二、研究的重点

1.学习并研究模因论及模因论视野下网络流行语复制与传播。

2.分析找出模因论视野下网络流行语传播与复制和网络流行语英译之间的内在联系。

3.深入了解归化翻译策略和异化翻译策略,运用实例分析比较两种策略在网络流行语英译中的使用。

三、研究主要经过如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有较丰厚的科研经历: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了论文数篇,参与了省级教改课题的研究工作等。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拟定和确立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后,课题组成员发杨团队精神,集体讨论了课题要研究的内容、拟定了课题研究的方案和步骤、细化了课题进行中每位成员的具体工作。为确保本课题能顺利进行,大家群策群力,为研究准备了充分的材料:何自然《语言模因论》、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理论探讨》、2002年第5期的《中国翻译》、Venuti的《翻译再思》、以及大量的有关模因论、翻译策略、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等等相关的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论文、论著等。

2.第二阶段:规划设计阶段。

(1)规划进程。

1)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模因论理论以及和此理论相关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动向。在相关期刊上发表相关学习心得,本阶段成果以论文形式表现。

2)深入学习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分析时下网络流行语英译时所采用翻译策略.此阶段研究成果也以论文的形式出现,在相关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题目暂定为:模因论下网络流行语英译的异化策略和模因论下网络流行语英译的归化策略。通过实践,整合成一篇文章按计划如期在期刊上发行。

3)在前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课题组成员借助网络平台收集网络流行语英译蓝本。在所研究理论的指导下,找到更好的网络流行语英译方法和更恰当的英译结果,汇编相关成果。附见“翻译蓝本”

4)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撰写研究报告。

(2)研究方法的设计和运用。

1)文献法:深入学习语言学家何自然的《语言模因论》,学习归化的代表 (Lawrence Venuti)关于异化的阐述。

2)网络检索法:借助网络平台检索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也将借助网络平台收集网上流行语极其各种翻译蓝本。

3)比较法:比较相同的中文网络流行语不同英文翻译,在所研究理论的指导下,找到更好的网络流行语英译方法和更恰当的英译结果。

4)个案研究法:拿出某个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流行语,在所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其英译蓝本,找出其中使用了科学翻译观所得出英译。通过这样个案,力图揭示的翻译规律,从而更好地总结出更加实用、更加科学、更有借鉴和推广意义的翻译方法。

5)归纳及经验总结法: 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撰写研究报告。

(3)第三阶段:学习研究立论和整理蓝本阶段。

按照计划课题组有两位成员分别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发表《模因论下视野下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分析》和《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发表《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传播机制》。课题组整理出网络流行语英译蓝本一册,共计两百条。

(4)第四阶段:结题推广阶段。通过近两年半的研究结束之后,课题组主要成员不仅已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还利用课余时间把整理的蓝本在所任教的班级推介。同时,也把所研究的成果推介到省内一大学外国语学院,不仅给从教人员提供了一个更为辽阔的研究和译制空间,还让接受新生事物非常快的青年学生们也参与到由网络流行语音译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活动中来。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模因论视野下网络流行语英译采用异化策略更胜一筹,更能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四、研究的意义

1.实际意义。自从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以来,中国正逐步地融入世界大家庭。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民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中国希望更多地了解西方的文化,中国更迫切的希望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创办孔子学院就是例证。互联网的普及就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我们已经能够借助网络和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借助当代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其网络流行语如春笋般纷纷涌出,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2011新年伊始,“给力”一词在中央电视台闪亮登场,从春晚舞台到央视新闻,已经成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新词汇;2012年,“江南style”风靡全国,随之而来的各种“Style”冲击着大家的试听;“坑爹”、“伤不起”、“吐槽”均是时下年青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新奇词。这些词无论生命力多强,都给我们的语汇带来一丝喜感,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份轻松。此外,“富二代”、“剩女”这些风行语往往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是对这些问题凝练的讥讽。网络流行语不仅从属于网络,而是以“风潮”的态势辐射到传统媒体。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人群也从90后延伸至所有人,它的意义已经不是最初的自娱自乐,而是产生了丰富的社会价值。那么,这些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传播机制是怎样的? 如何把这些鲜活的词语传达给关注中国气息的老外呢?本课题组成员本着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深入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传播机制;找到了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传播和网络流行语英译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翻译网络流行语所达到的不同效果。即从语言模因论视野下运用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来分析和研究这些网络流行语的英译,力求找到既贴切又科学的传播,让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鲜活地呈现给世界。

2.理论意义。根据何自然在《语言模因论》中指出:“模因有正和误,利和弊之分。正确,有利的的模因(如爱国,好学)使我们的知识,文化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有害的模因(如吸毒,盗窃)也会传播,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害社会。”那么网络流行语英译的各种版本也在传播着,那些翻译的不恰当的语言,且不谈它会对我们的沟通产生障碍,于心不忍的是我们那么具有生活气息而又有文化韵味的言语由于不那么完美的翻译被老外误解和传播。就说“给力”这个网络流行语,翻译成“Geili”就不能传达说者的用意.有人就找到了它更为确切的英译:Geiliable,就非常传神入化了。本课题所做的研究就是如上述的实例,它既可以让我们在模因理论的支持下找到了许多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蓝本,又可以用更多鲜活的例证来丰富和发展模因理论。

归化和异化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常用的两种翻译策略。两种策略之争也由来已久。本课题围绕模因论下的网络流行语的英译进行分析研究,科学且实用地指出了:为了传播我国汉语言文化,翻译网络流行语运用异化策略更为恰当。这在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应该是一次大胆的提议,需要更多从事这块领域的学者们不断地论证它,丰富它。继而运用此翻译策略译出更多的脍炙人口的网络流行语来。

五、结论与反思

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就是对处理翻译中负载文化信息的选择,是全然不考虑每个网络流行语所产生的背景,翻译时使用归化策略?还是密切关注其身后所负载的背景信息,翻译时采用异化策略?对于网络流行语英语这个特殊的源语模因,在经过译者(宿主)同化,记忆,表达之后,成为目的语模因的时候,选择哪一种翻译策略会直接影响翻译效果。前者产生的译文通俗易懂,但使网络流行语这一源语模因在目的语中发生了变异,从而失去了源语模因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会使其无法得到传播。而后者让读者体会到了源语模因的异国情调,甚至会激起读者(新宿主)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的兴趣。

翻译策略的争论由来已久,但从模因论的视角,在处理网络流行语英译方面,异化策略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虽然译文有时也会出现因源语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含混晦涩,难以感染新宿主的情况,但从文化信息的传播角度考虑,异化处理仍然更胜一筹。

基于目前网络流行语英译多采用归化策略,为尽量保留源语模因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采用异化策略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英译,这无疑对广大从事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人员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如果广大的译制人员都能以传播我国汉文化为宗旨,对不断涌现的网络流行语英译是采用异化策略,那么其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不仅能看到世界各地孔子学院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身影,我们还能听到许许多多的,脱口而出的,带中国特色的英文。而这些英文源于中国大众,历经科学的翻译,最终遍及全世界。

由于本课题参与人员都是一线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繁重,加上自身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所整理的网络流行语英译蓝本数量不多,其中使用异化策略英译的蓝本数量也有限。我们此番研究就当是抛砖引玉,更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工作还需要其他广大的译制工作者们去完成。

参考文献:

[1]苏焕.模因论视野下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探究(和本文章相同属于同一课题研究成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流行语;性别;学历;差异

【中图分类号】 H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87-1

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名们约定俗称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近几年语言界已对流行语做出初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对于流行语性质的界定并不明确,如流行语常与方言俚语、行话、引语和黑语之间相互混淆,因而对流行语的研究并不彻底。在此主要论述西安高校大学生流行语使用特色,尤其关注于性别与学历带来的使用差异。

一、高校网络流行语使用简述

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首度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并在各大网络平台交流社区盛行。对于流行语定义在摘要中已作出简单解释,在此就不再进行赘述。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媒体语言,广泛地出现在聊天IM、网络社交、SN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语言来源广泛,符号及文字象形,数字及外语相声、方言及外来字解意(李兰兰,2008)。本论文主要研究高校大学生(西安地区)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二、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项目的成立

(一)项目确立。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顺应2013年国家提倡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产品,而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项目是西安培华学院二级院系人文与艺术学院所成立的响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本项目致力于对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使用情况的了解并对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由于区域及人力物力资源的局限性,因而选择西安地区作为项目调查的运行点,分析西安高校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因素。

(二)问卷的形成。本调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结构化的数据收集,已正式书面和网络电子的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象被直接告知调查的目的。调查问卷设有两种:流行版和传统版。流行版主要针对于高校大学生对近三年来流行语的掌握程度,问卷形式与时下年轻人所追捧的心理测试结果类似;传统模式即为问卷的经典模式,主要调查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态度。两份问卷相辅相成,能够较为全面的调查高校大学生(西安地区)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三)调查问题的设置。通过对近三年来网络流行高频词语的收集,选出其中最为普遍的50例,通过流行模式即类似于心理测试模式的问卷,形成与流行于相关的调查问卷,问题设置主要为高校大学生常用的流行词汇,问题设计新颖、独特,突出问卷的主要内容,也反映了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年轻化和有文化。经典模式流行语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与传统问卷的题目设计一般无二。主要通过中规中矩的问题模式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理解与态度。

(四)问卷受访学生调查结果。根据1600份来源于西安16所高校的纸质问卷,并200份网络调查问卷的抽样打印版,剔除了18份不合格的纸质调查问卷,共计收集到1782份完整的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受访的1782名高校学生中共有男生1094人,女生共有688人,男生较之女生略多。数据统计还发现调查受访高校大学生中本科大学生有998人,专科人数为588人,最后,研究生受访人数为196人。

(五)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通过传统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直观态度,24%的人表示愿意接受,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反对,不偏好和无所谓,占到55.1%,有8.3%的人持排斥态度和12.6%的人表示喜欢态度。总体而言大学生群体基因自身的知识和见闻对于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而温和的包容。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而另外4%则表示不会再日常生活中使用流行语。进一步调查使用频率,选择略有使用或会使用流行语的受访者达到51.3%,而很少使用流行语的人数为32.7%,有9%的受访人表示基本不使用流行语。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结合前面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受众多为轻度使用,而明确表示会使用及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也占据29.2%的比例。因而网络流行语具备了一部分固定的受众群体

(六)网络流行语的熟悉程度。网络流行语调查问卷的流行模式中有5种测试结果,表示了受访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掌握程度。分别为:A型、B型、C 型、D型。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发现受访人员对流行语的熟悉程度大致掌握的占72.1%(包括B型C型D型)熟练掌握网络流行语的受众大学生为16.4%,及少数人对网络流行语持陌生态度。(11.5%)。

结合上述所有数据分析得出,由于性别差异,男性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掌握程度高于女性。根据学历的差别,由数据统计发现,本科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和掌握程度最高,专科大学生次之,研究生最末。

三、项目成立的意义

(一)网络流行语的意义。网络流行语有四种主要的来源方式:(1)象形。网络流行语中最方便使用的是由字母、“火星文”、符号、文字表情和数字组成的图画、图幅,其中模仿人体,表情构造的符号尤为常见。(2)象声。根据词语发音、英文读音、谐音造词进行改编形成网络流行语。(3)借用。通过传统词语借义、方言外来词改编引申开来。(4)社会世界或现象的衍生词。

通过以上网络流行语的来源方式可以发现,流行语代表着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可以扩充汉语的语言词汇,提高汉语的趣味性,一部分网络流行语来源于国内及国外的方言俚语体现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而社会现象的网络流行语可以让人们更多关注于生活新闻。

(二)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意义。了解西安高校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掌握程度和使用频率,反映西安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气息。(2)通过西安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数据统计发现西安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用语的规律性,并通过对规律性的研究与延伸进行社会功利性活动,如广告、校园文化传播活动等。(3)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规律性研究,可以预测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方式及网络流行语的新兴词汇。这一预测可以更好地利用于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及社会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法国中央编译出版社,1896.

[2]沈建荣.网络词语PK的社会语用论析[J].重庆交通学报,2010,10.

[3]李兰兰.网络词语背后的文化心理及其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2008,02.

[4]潘世松.校园流行语的词语特征[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生态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一、引言

作为语言系统中的新兴成员,而且是当下最能体现时代特征以及当代人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的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当今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探究语言内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语言变迁规律和语言发展动态,进一步丰富语言本体的研究;第二,追踪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语言文化动态,为网络语言学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也有利于语言学相关理论的补充、拓展和完善。

在我国,语言学界主要从语义、句法、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角度,就网络流行语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归纳整理了最近几年语言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缺口和问题,以期对完善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二、从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在文献方面,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资料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网络流行语”为检索词,选择全部文献,不限年限,共检索到1334条。从时间和数量特征来看,最早的研究始于2001年,前期研究成果比较少,在2008年以前,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不超过10篇,在2008~2010年期间,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几乎每年都成倍增长,之后速度放缓但仍处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顶峰,有233篇,2016年降到188篇。

这些科研文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从语言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截止到2016年,知网上收录的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资料有1228条,由此可见,语言学是网络话语分析领域的主力军。赵乐平(2015)指出:“语言学的探索已经深入到网络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语义、语用、语境、语体等多个层面。”面对1994~2010年间中文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网络语言的大量研究成果,陈敏哲、白解红(2012)指出:“在近二十年来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学者们逐步将研究的范围从网络语言本体(包括网络语言的性质、词汇、句法、修辞特征等)、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以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逐步拓展到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网络语言与当代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网民的心理特征、网络词语及其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等领域,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近几年,尤其是最近两年,从语言学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文献来看,以生态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居多,这也体现了语言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但也不乏从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以及语言本体等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分析的科研文献。

三、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生态语言学视角,是将网络流行语看作语言生态系统的新成员,或探究其在语言环境中是如何促生和变化的,或探究其是如何反过来影响语言生态系统的环境的:邹春燕(2015)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中,利用生态性的全息论和生态位理论对网络流行语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动态变化作了定性和一定程度上的量化研究,并首次构建了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词汇研究模式,既观察了语言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又重视了语言和环境的关系;或运用生态语言学中的语言的多样性与动态性探究网络流行语:石杰(2016)在《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一文中从网络流行语的来源、特征、带来的多样文化及其发展情况等方面出发,论证网络流行语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进一步证实了其符合语言发展的生态原则,应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积极促进其成为汉语体系的一部分;或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趋势以及应持有的态度:毕会英(2013)在《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谈网络流行语》中指出,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发音和结构上的变异,而网络流行语幽默、诙谐的生动表达往往通过此变异实现其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语言规律,反而增强了网络流行语的幽默效果,因此人们应该乐观、宽容地对待网络流行语。从保护弱势语言的角度出发,人们应该公正地对待新兴语言,容许新兴语言在语言生态环境中存在,进而保持语言生态的多样性。

也有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直面探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和治理问题的学者,如杨勇、张泉(2015)在《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和治理探究》中指出:“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已经构成大面积污染,需要多方合作,加强网络跟踪、评估和监管,才能提升网络语言的规范度,捍卫母语的纯洁性,保障现代汉语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四、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有学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认知C制、概念隐喻、转喻以及概念整合等相关理论,探究当今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建构,如王婷(2016)在《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一文中,以《咬文嚼字》2012~2015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语料,按照汉语构词法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究各类流行语意义建构的机制。王婷的研究结果为:旧形新义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重新分析,如“任性”一词本义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而现在的意思则是敢作敢为、天真率性,这种从贬义到褒义的词义色彩的变化中涉及重新分析;缩合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如“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缩略语,两者存在于同一认知域中,在具体的语境中,源域(前者)为目标域(后者)提供心理可及性,“网红”形式简洁,作为认知参照点,为“网络红人”这个整体提供心理可及性,用部分代整体,进而引导识解者获得整体意义。

有的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出发进行研究。王寅在《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一文中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李燕芳(2016)在《象似性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认知探析》中,从影像、图示和隐喻三种象似性视角出发研究网络语言的象似性,认为象似性现象也有一定的认知理据,并从省力原则、情感交流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形成的认知理据。

五、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有的学者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认为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时期的语言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的语言特点,还从侧面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并将网络流行语看作是特定网络群体使用的一种方言。如徐先梅、马东(2013)指出:“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依据地域范围的分布界定的,它在这一地域内具有全民性的特征。社会方言是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阶层、原居住地等)在某些场合所使用的语言。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在网络这个交际平台上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方式。”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问题,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资料中几乎都有涉及。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给语言带来了活力,如徐先梅、马冬(2013)在《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研究》一文中指出:“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变异的一个体现,在时代的发展中是一种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的发展,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语言学家陈原指出:“语言因为有了变异,才能够把不适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成分淘汰掉,才能够使自己丰富起来,换句话说,语言的变异使语言本身经常有活力,不至于僵化。”在2015年1月召开的第十届青年语言学者沙龙上,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2015)指出:“新媒体时代曾有一种观念很盛行,就是‘语言纯洁论’。”李宇明认为,“纯洁论”是五十年前甚至更早时代的看法,语言是不可能纯洁的,语言一旦纯洁,那么这个语言就死亡了,语言一定是在每个人心上想的、键盘上跳动的,绝对纯洁的语言并不存在。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这种语言形式是对现代汉语规范性的挑战,一些不问出处和真正内涵只为追求娱乐的流行语所折射出的大众文化趋势和社会心理,正在冲击着网络流行语文化的积极意义。网络流行语简单地“复制”和“粘贴”,正在让汉语变得干瘪、乏味,这种思考不无道理。

在语言学界,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的新成员、新的语言形式,充满朝气和活力,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为资料源,归纳整理了有关从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可以看到,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且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深化。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对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不统一、对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治理看法不一以及研究Z料单一等。希望本文可以为国内学者今后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为2016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传播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研究”[项目编号:2016XJJS2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毕会英.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谈网络流行语[J].学术交流,2013,

(12).

[2]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6,(9).

[3]石杰.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6,(2).

[4]赵乐平.从语言学视角看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概况[J].新媒体研

究,2015,(1).

[5]杨勇,张泉.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及治理探

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3).

[6]徐先梅,马冬.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缩略 网络流行语 特征 成因

一、引言

在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它不仅在物质上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拓展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作为网络衍生品之一的网络流行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早期的“吐槽”“草根”,到后来的“不差钱”“躲猫猫”,再到近年来的“给力”“潘俊保网络流行语展现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各种形式层出不穷。在最近的两三年中,网络流行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构词模式――缩略。

学术界针对此类型的网络流行语已有一些研究,比如盛楠的《新词新语――“喜大普奔”研究》以及张律、黄亚萍的《三言式新词“高富帅”的认知研究》都是针对典型缩略型网络流行语的具体考察;此外,肖世敏的《论当下缩略形式的网络流行语》等也对缩略型网络流行语做过比较全面性的研究。但以上研究以理论叙述为主,因此,本文将以典型的缩略型网络流行语为例,结合调查问卷和具体数据,从微观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再次对其进行深入探析。

二、缩略型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分类

缩略型网络流行语以三言式和四言式居多,也包含着一些两言式词汇,缩略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从一组流行语的每一个词中提取一个字组合形成。如“高大上”,原来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之后网友将每个词语的首字母提取组合形成了现在的词。类似的还有“高富帅(高大、富有、帅气)”“白富美(肤白、富有、貌美)”“冷无缺(冷漠,无理想,信仰缺失)”“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等。

另一种则是对句子的缩略。如针对流行歌词“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网友将其中的关键字进行提取组合,形成了“人艰不拆”。类似的还有“躺枪(躺着也中枪)”“何弃疗(为何放弃治疗)”“请允悲(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说闹觉余(其他人有说有笑、有打有闹,感觉自己很多余)”“累觉不爱(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男默女泪(男生看了会沉默,女生看了会流泪)”“不明觉厉(虽不明白,但觉得很厉害)”等。

对于缩略语的构造依据,蒋向勇(2014)认为可以分成三个原则:取首原则、语义显豁原则、避歧原则。以上的缩略型网络流行语也基本上遵守了这些原则。如“高大上”就是讲首字提取组合而成,而“人艰不拆”则主要是依据语义显豁原则,就是选取其中最能表现原语句含义的部分进行节选缩略。

三、缩略型网络流行语的成因探析

缩略型网络流行语是近几年出现的网络构词新模式,以下就是对其出现原因的探析。首先看一下这种缩略型流行语的来源――以“高大上”和“人艰不拆”为例。

“高大上”一词原为“高端、大气、上档次”,最早来源于电视剧《武林外传》,钱掌柜要求大嘴做月饼,中秋节送给客户,对他提的三个要求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之后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各种网络社区及电视广播媒体中,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流行词,之后被网友简略为“高大上”。同样,“人艰不拆”原为林宥嘉歌曲《说谎》中的一句歌词“别说我说谎,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在成为流行语后,被网友抽取关键字组成了“人艰不拆”。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缩略型网络流行语的原型本身就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网络用语了,其缩略是在原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取整合。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可以说是语言与社会两方面的综合产物。

从语言方面来看,网络流行语是语言变异的结果,也是一种新形式的语言变体,而缩略型网络流行语可以算是其深层次的发展。“缩略”原本就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法,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存在大量的缩略语。刘玉梅(2012)认为缩略语形成要遵循两大原则“最大经济化原则”和“最大表现力原则”。缩略型网络流行语就是在保证其原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达到了最省力的程度;而调查问卷的结果也显示,在众多关于使用缩略型网络流行语的原因之中,约62%的网友选择了“简短方便”,这也是“最大经济化原则”的体现。此外,“最大表现力原则”也对其形成发挥着重大作用,根据数据显示,同样比例的网友选择了“表达力强”这一原因。因为缩略后的网络流行语既能完整表现其原有含义,又能将含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因此,缩略型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可以说是语言本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和趋势。

从社会方面看,缩略型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既有一般流行语形成的条件,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原因。总的来说,可以从网络特性、社会心理和大众文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网络传播平台不可或缺。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智能化的时代,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均大大超过了从前,而且还在不断进步。因此,在各种网络媒体、网络社区、名人效应等的推动下,网友们更容易接触到一些有特色的词句并进行传播,网络流行语因此诞生。比如“高大上”这个词,原本只是被用在影视作品中去增添喜剧效果的,但经过多个名人以及多家媒体的引用,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第二,社会心理效用不容忽视。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网络流行语本来就是网民们肆意宣泄和释放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能量的重要媒介,而缩略型网络流行语更是在这基础上激发了中国人原有的民族心理。根据调查显示,超过50%的网友认为相较于以往的网络流行语而言,缩略型,尤其是四言式缩略语,更大程度上展现了中国特色的东西,这种类似于成语的网络流行语更加符合网民们对于时尚与传统相结合的追求,在使用中也更加得心应手,比如“人艰不拆”的使用,“胖子已经如此的可怜,跪求人艰不拆!”。

第三,大众文化影响无所不在。特别是快餐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张丹丹、孟一(2009)认为“快餐文化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是一种不注重厚重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它是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社会关系整体复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网络流行语就是一种典型的“快餐文化”。一般来说,网络流行语有一定的时效性,尤其是一些出自新闻媒体事件或影视媒体作品的流行语,主要是在人们关注该事件或该作品时流行,之后便很快销声匿迹;而且“快餐文化”注重的关键就是“快”,缩略型网络流行语更是响应了这一“号召”,将本就不长的词句进一步缩减,充分展现了“省力原则(经济原则)”的应用。

四、缩略型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及未来发展探析

对于缩略型网络流行语而言,其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语言本身和语言教学。

从语言本身来说,缩略性网络流行语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以往流行语的随意性。尤其是其中的四言式词语,无论是从语言的表达还是韵律上说,都与中国原有成语非常类似,甚至一些二言式和三言式的词语,也比其原型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数据显示,大约60%的网民认为虽然部分词语不太好,但是还是有不少流行语是可以作为成语使用的;更有大约11%的网民认为这种缩略型网络流行语是对中国成语的新发展,可以被正式划分到中国成语中去;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些流行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汉语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些词语的规范性很低,甚至有一些在日常表达中都让人“难以启齿”。中国原有成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而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多是被网友们用来自嘲、调侃或讽刺的途径,带有浓厚的随意性和低俗性,所以对语言的规范性而言,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就是对汉语语言教学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很多缩略型网络流行语曾被人们误解为中国原有成语,比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细思恐极”这四个词语就都被超过20%的网民误解过,而“不明觉厉”更是被大约47%的网友误解过。调查同时显示,虽然人们习惯于使用这些缩略型网络流行语,但是对于其用法和出处却并不是很清楚。针对调查中所列的20个常用的缩略型网络流行语,只有大约10%的人表示对绝大多数流行语的用法很了解,超过50%的人只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对于这些词语的出处,只有1%的人表示基本全部都知道,超过80%的人表示只了解其中少数词语的出处。这种情况对于语言教学而言会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因为学生很容易会混淆真正的成语和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从而影响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同时这些网络流行语的跟风使用,很容易让还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对于正规成语的态度发生扭曲,无视语言的规范性。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缩略型网络流行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汉语发展,但是其仍然带有以往网络流行语的固有特征:随意性、低俗性、时效性。调查也显示出,大约57%的人也表示这些流行语前途不定,并不认为这些词语能被正式划分进规范用语中。笔者认为,这些词中,有些词语可以留作观察,若经得住检验,则可以考虑纳入正规用语中;但大部分此类流行语,仍然不具备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只能在一定时期内收到人们的追捧,之后肯定会很快消失。

五、结语

缩略型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的构词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汉语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创造性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由于其固有的网络流行语的性质,这类词汇对于汉语的规范性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青少年汉语学习,尤其是成语学习,影响更严重。现在,国家已经开始颁布一些方针政策来规范网络用语,一方面将一些比较正规的词汇纳入正式用语中,另一方面坚决抵制严重不符合语法且内容粗俗的用语。但是国家的政策仅仅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网络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非法”用语,这就需要全民意识的提高,在丰富母语的同时,保持汉语语言文化的纯洁性。

参考文献:

[1]杨永林.社会语言学四十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

[2]盛楠.新词新语――“喜大普奔”研究[J].参花,2014,(8).

[3]张律,黄亚萍.三言式新词“高富帅”的认知研究[J].语文学

刊,2013,(1).

[4]肖世敏.论当下缩略形式的网络流行语[J].语文知识,2014,

(2).

[5]蒋向勇.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4.

[6]刘玉梅.缩略词语形成的动因及认知限制条件[J].外国语

学院学报,2012,(1).

[7]张丹丹,孟一.“快餐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挑战与对策探

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8]陈红莲.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心理――以2009 年“十大网

络流行语”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0,(11).

[9]寇嘉慧.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心理反映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2.

[10]韦唯.2009至2011年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语用问题[J].英语

广场,2012,(7).

[11]杨玲.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6.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2011年已经过去一大半,2010年大热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似乎已现式微之势,新的流行语开始出现。本文拟对2011年前半年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简要介绍,并概况出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和特点;同时,网络流行语的这种“集体无意识”也许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分类;特点

2011年过去一大半,网络流行语似乎又翻开了新的一页,2010年大热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似乎已现式微之势,新的流行语开始出现。流行语就是这样,它从不愧对自己“喜新厌旧”的根本特点,何况是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网络空间。本文拟对2011年前半年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简要介绍,并概况出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及特点;最后,网络流行语的这种“集体无意识”也许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关于流行语定义的界定,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无论怎样表述,流行语的特点是共同被认可的。首先最重要的是――时效性,即流行语只在一定时间段内流行,若超过这个时间段,就不再流行。所谓“不再流行”,不外乎两个结果:“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1]其次,大多在青少年当中流行。以上所探讨的是“流行语”,而网络中的“流行语”除了以上特点外,显然还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讲一步步探讨。

1.新年新语

1.1“有木有”

这是今年大热的咆哮体的其中一种。“有木有”的意思是有没有、是不是、对不对,一般认为来自方言中的语音。陕西、青海、宁夏、甘肃、山西、山东(寿光、广饶临沂等地)等地的方言,就是“有没有”的意思,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不是、对不对”。因为这些地区的网民在网络中大量使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木有”用在一个句子的末尾,一般都要加感叹词“啊”和若干个感叹号来表达感情。很多时候,为了增强语气,使用者会连用几个“有木有”。比如说:“法语一共尼玛23种时态啊!!!!!!!!都要背啊!!!!!!!!!!!!!!!!考试要考啊有木有啊有木有!!!!!!!!!!!!!!!

1.2“伤不起”

和“有木有”一样,“伤不起”也是随着咆哮体的流行而大热的一种表达方式。意为个体本身就屡屡受伤,伤痕累累,已经经不起折腾,经不起伤害。

相较于“有木有”,“伤不起”的用法相对丰富。首先,“伤不起”一般用在“有木有”之前,中间用逗号隔开;“伤不起”也可以不和“有木有”合用,直接用在“某类人”的后面作谓语,一般形成一个主谓谓语句。如:学摄影的你们伤不起、设计飞机的女生你们伤不起等等。另外,“伤不起”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中心语,如:伤不起的论文、伤不起的六月。这时候,中心语不再限制是人或职业。

2.分类

笔者主要统计了某论坛网友的发帖和回帖来对现今的网络流行语进行分类。通过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类:

2.1谐音

现在网络上的很多流行语都是通过谐音而成的,谐音的用法较多,还可以分为几个小类。

2.1.1中文谐中文

2010年大热的杯具家族――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还有鸭梨(压力)。

2.1.2数字谐中文

如:54(无视)、9494(就是就是)、520(我爱你)等等。

2.1.3中文谐英文

如:普里斯够昂(please go on)、奥特(out)、马克(mark)。

2.2 方言的影响

如:介个(这个)、俺、偶(我)、灰常(非常)等。

2.3 首字母

这类又可以分为两小类,一是拼音的首字母,如MS(貌似)GG(哥哥)LZ(楼主)等。一是英文的首字母,如OMG(oh my god)等。

2.4 图形

如:O(∩_∩)O~、(^ω^)等。

3.特点

前面已经列出了流行语的一般特点,而作为网络上的流行语,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3.1谐音的广泛运用

关于这个特点在前面的分类中已经详细阐述了细类,这里就不再赘述。

3.2强调事件意义

不难发现,当前的网络流行语和以前的网络流行语相比,更强调其事件意义。如2010年的“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等,无不向我们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让人或鄙视,或感叹,或愤慨,或娱乐,总之,它们都有一个让人记住的记忆点。这个事件也许太长,让人很难记住,人们便从中抓住一个关键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既能让人容易记,也能起到幽默讽刺的效果。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网络流行语其实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所发生的事件经过网友们的“一传十,十传百”,更加扩大了它们的传播面,有助于集中整个社会的关注点。同时,网络语的流行,也要依赖于现实生活。当有新的事件发生,而且更值得人们关注的话,无疑,现有的流行语就有可能被新的所代替。比如“我爸是李刚”就成功代替了“跷跷板”。另外,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也会对网络流行语产生影响。“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会受到了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并通过它们的介入,使流行语从网上走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产生新一轮的传播效应。”[2]

3.3情态化

另外,网络上的用语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情态化,看到这个词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说话人当时的表情动作。如“看到上面的阵型我噗了”,仿佛让人看到一个正在电脑前看帖子的人看到某个笑点,“噗”的一声笑了出来。这是用词方面的。另外,上文所提到的网络流行语中其中一类,图形,也是造成情态化的一个原因。当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词用相关的图像表示出来的时候,情态化更加明显了。

结语

正如祁伟先生所说,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必然是和世界上大多数事物一样,既有利也有弊。好处在于“流行语和网络语言正折射出了社会中人们的审美体验、精神风貌和心理特征,反映了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表现了百姓的多彩情感,发挥了人们对语言的创新能力。”而其弊端在于“第一,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第二,网络语言中的错误较多。第三,有一部分流行语和网络语言不符合正确的构词规律和语法规范”[3]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用语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走向一个“自治”的阶段,网友们越来越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创造一个新词或新句,并且总能够产生或讽刺或幽默的表达效果,并越来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但是,网络用语比我们平常用语更精彩的地方往往也是使得它凌乱、无规范甚至带有不健康因素的极大诱因。因此,如何使网络用语既能够保持它鲜亮、活泼、及时反应社会动态的优点,又能够引导它走向健康文明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值得全体网民而不只是有关部门思考的问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劲松.流行语新探[J].语文建设,1999,(3):22

[2] 王晓艳,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J].语文学刊,2010,(9):8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第9篇

“屌丝”的传播语境与路径

当今的社会是现实世界与虚拟的网络世界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世界。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屌丝”就是当今网民数字化生存的一个社会镜像,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1.“屌丝”源于社会生活

首先,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是网络流行语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只有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构筑,人们才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本来关注网络并进行传播。社会生活才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动力与原材料。

许多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源于某种社会新事物或社会生活,是时代孕育而生的产物。比如2005年网络流行语中的“海选”,是因选秀节目泛滥被广为流传;2010年网络流行语“蒜你狠”、“豆你玩”等是对物价上涨现象的形象描述。而2011年的“伤不起”、“Hold住”则来自于流行歌曲和娱乐节目对大众情绪的感染。其他,还有大众耳熟能详的“躲猫猫”、“欺实码”、“我爸是李刚”、“钓鱼执法”等。

网络流行语尤其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批判性。如同以上网络流行语是聚焦了社会生活的时代产物,“屌丝”一词也是如此。具体来讲,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年轻一代面对阶层固化后的社会问题,比如住房、工作、婚姻等现实生活压力,就是“屌丝”所面临的社会生活现实(可以参看腾讯网对“屌丝”的定义)。这些现实生活的压力所造成的精神苦闷,在网络上以李毅的粉丝与其他吧友群的冲突为导火索被发明创造,进而因其词义获得广大网友的认同而被迅速引爆。“屌丝”之所以由一个近似网络污名化的恶搞行为扩散成一夜爆红、人人追捧的网络热词,有网友一语道破天机:其与“当代的现实特征实现了完美的合拍”。事实就是如此。

2.“屌丝”源于网络文化

“屌丝”一词所包含的文化现象也颇具网络文化的后现代特征,而网络文化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特征外,还具有实时、交互和以受众为主导的特性。网络文化的主体是网民,而中国的网民因为以青年网民为主体,在中国特殊的传播语境下,网络是普通民众相对较为自由的传播通道。因此,众多网民利用新的数字技术在网络里遨游,顺应的是大众文化后现代语境中“去中心”、“解构”权威文本与正统规范的精神实质。针对某一现实议题,为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网民往往会自发凝聚在一起,并以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宽松为契机,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因而造就了中国颇具平民化色彩的网络文化。早期的网络研究者马克·波斯特早就发现:“网络赋予传播主体以对称的地位,推进了民间故事的成倍增长。”②

“屌丝”一词是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与后现代的网络文化交集的产物,成就了一种常人所说的网络亚文化:从贱文化到无厘头恶搞,从“二B”(很傻)青年到“伤不起”,其核心部分往往在于敢于戏谑与自嘲,以戏谑来消解严肃,以降格来反对崇高。它表面上讲述的是一群来自社会底层、生活拮据的青年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与自嘲,实际上已经凝聚为网络文化中一种典型的话语“狂欢”,表述了一种“游戏”的心态。比如“屌丝”文化中的“备胎文学”,那绝对不只是表面上对中“高富帅”的恶搞,其实质在于颠覆精英文化严肃价值观之后带来的和自我赋权;一句“我是屌丝我怕谁”,不但反映了“草根屁民”对现实的无奈与宣泄,更是将“反抗”、“另类”、“愚乐至死”等后现代文化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观网络恶搞文化中著名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河蟹”等个案,“屌丝”一词的创造与这些流行语的符号特征在文化征候上有强烈的接近性。不同的是,这次网友“恶搞”的对象是自己。

3.“屌丝”的传播路径

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与社会影响的文章在国内并不少见,但这些研究大都侧重其语言符号特征,关于其传播路径与环节且意义厚重的研究非常稀有。目前的研究一般把网络流行语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网络流行语,其传播范围局限在网络内,比如:“斑竹”、“表酱紫”等词语,这些词语为网友所普遍了解,但并未广泛扩散到线下。另外一种是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其影响范围波及和延伸至线下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打酱油”、“躲猫猫”、“河蟹”等。

针对各种网络流行语,有研究总结了其线性发展的传播路径:“传统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通常包括“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络语言的收编”等三个环节;而“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则包括“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大众传媒复合传播政府/市场/现代汉语收编”等四个环节。③本文在回溯“屌丝”一词得以流行的传播路径与特征之后,发现其传播特征和路径与前面研究的结果相差无几。不过,这里,可以把“屌丝”的传播路径稍加修改为:“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民混搭与误用大众传媒复合传播商业意识收编”。这个过程有可能是循环往复的:因为它也许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滚滚红尘,也许它会最终归属于大众意识,从此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用语的一部分。

“屌丝”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

1.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

对于网络流行语,现有的研究大都倾向于对其社会功能的总结和归纳方面:比如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仕勇教授总结出网络流行语对于网民能起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放大舆论,权力监督”、“自由表达、释放情绪”、“逃避现实,自我娱乐”四个方面的作用。④长江大学文学院讲师陈红莲总结的“娱乐与消遣、宣泄与释放、质疑与批判”⑤等功能。还有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词的传播与传者/受众的“求异心理、自尊心理、宣泄心理以及亲和心理”有关。⑥或者与网友的“求新求变、求趣、从众与模仿、调侃戏谑、追求自由与宣泄”等5种心理有关。⑦也有研究则把网友的心理与经济因素、社会革新因素结合起来,认为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在于“创造与模仿心理的综合、娱乐心理、有极强目的性的功利心理”。⑧还有研究把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群体郁闷、迷茫、焦虑的心理状态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结合起来分析。⑨

国外对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动因研究不多见,但他们对网民,特别是受到后现代文化影响的新一代青少年与网民使用网络的心理动因研究成果丰富,比如:受到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科系基金资助的路易斯·伦恩(Louis Leung)博士认为:相比传统研究总结的8种心理动因,比如“求陪伴、消磨时间、逃避、惯习、休闲、觉醒、娱乐和寻求信息”,青年网民的心理动机应该结合现代青年使用网络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管理,另外一种是社会补偿,而且这两种情绪管理都与青少年和儿童受到的社会压力有非常重要的联系。⑩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摩尔商学院的Mun Y. Yi和Yujong Hwang两位作者则基于网络信息系统推断出网民的心理不外乎“自我效能、娱乐、学习、技术接受”等四种模式。⑾

在该领域研究中,成果最丰富的要数荷兰的凡·登·宾特(Van den Beemt),他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书籍,研究荷兰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动机与传播行为。他认为当代青年文化的后现代性体现在互联网使用心理动机的四个方面,即“寻求安全感、反思自身、生成亲和空间、重构人生”;他还指出社交网络时代对人最大的挑战在于创造一个连贯性的身份,因为在传统价值发挥失常的后现代社会里,网络有可能成为导引年轻人获得反思自身能力的资源。⑿持此类观点的还有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儿童、青年与媒体中心的大卫·白金汉先生(David Buckingham), 他认为数字媒体对青少年在成为有社会身份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排解该年龄段的心理危机与冲突,实现自我、反思自我与自我定位的作用。⒀

2.“屌丝”流行的社会心理动因

把年轻人置于后现代文化下,观察其网络使用行为来研究其心理动机并促进青年学习能力这一积极的视角,对本文研究“屌丝”这一具有青年亚文化特点的网络现象特别有借鉴意义。实际上,全盘考虑以上的研究结论,基本上就能描绘出“屌丝”得以热传的心理动因:“屌丝”一词的发明主体最初出自于热爱网游的年轻吧友对李毅粉丝的讥讽,没料想却被李毅粉丝群体主动接受,之后扩散至更多的网友,广大网民特别是社会中的非青年群体也开始使用“屌丝”一词。2012年11月3日,该词登上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又引起了一波热议。

反观“屌丝”这一网络文化潮流的形成,实质上也是广大青年网民把自己归属为“屌丝”一分子的过程。与源于社会新闻热点事件、官方与民间的对抗事件,带有强烈现实指向的网络流行语比如“躲猫猫”、“俯卧撑”之类不同的是,“屌丝”一词,带有青少年亚文化与数字媒体结合所产生的语言“狂欢”性质,其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更多地与青年网民作为一个群体,在人际互动与网络使用中“求趣与求新、从众与模仿、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慰藉”的心理有关;也与广大网民如何看待自己,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有关。

一般来讲,认同可能包括:将自我延伸到某些他人;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将自我与某些他人融合;认同是一种防御机制,通过自我想象性的归入某种身份,以克服日常生活的挫折感,获得慰藉或安全感。⒁可以说,“屌丝”一词扩散与传播的过程就是“屌丝”文化生成的过程,它既有各对立“迷群”网友“将自我延伸至他人”,也有众“毅丝”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还有种种不明就里的网民将“我与他人融合”的过程。在成就这种特殊“身份”的过程中,“屌丝”一词被赋予了各种含义,也融合了各种认同者相同或不同的社会心理。“屌丝”发源地的“大帝”李毅曾笑言:“能够自称‘屌丝’,也只有80后与90后能够干得出来,自嘲成为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好像有返璞归真的意思,大家都不用活得那么虚伪。”他的话语道破了青年网民的自我设障、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群体慰藉的心理动因。

结 论

从字面上理解,“屌丝”一词充满贬义、不雅,有辱斯文,但其讽喻,调侃、甚至宣泄的心态正是发源于年轻网民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悟,是广大年轻网民看待自己、为自己在社会现实中排位的一种心理表现,也是现实青年群体对社会结构性压力的反映。它积聚了青年亚文化的多种镜像,其流行有着自身的传播背景和传播路径:它发自于网络空间,受到网民的追捧,加上主流媒体的青睐和大众传播媒体的复合传播,最后被大众意识所收编,并引起各阶层人等的误用或效仿,成就了一场“语言”的狂欢,也成就了“屌丝”们充分体验“倒错”带来的文化苦旅: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代人的“集体焦虑”,可以被人看成是“严肃价值观”的倒塌,粗鄙文化的再次“逆袭”,也可以看成是“丧失”了行动力的新时代“阿Q”集合体,还可以被看作一场“庶民文化的胜利”秀。

注释:

①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②Poster,M:《The Second media age》,Blackwell,(1995),p13

③黄碧云:《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④王仕勇:《理解网络文化——媒介与社会的视角》[M],重庆出版社,第42~43页

⑤陈红莲:《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心理》[J],《新闻爱好者》,2010年6月上

⑥曲瑞珠:《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第29~38页

⑦季安锋:《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⑧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⑨贺白余:《网络流行词语社会心理关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第14期

⑩Leun, L. (2007). Stressful life events, motives for internet us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digital kid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0, 205-214

⑾Yi, M.Y. , Hwang Y. (2003). Predicting the use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lf-efficacy, enjoyment,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9 ): 431–449

⑿Van den Beemt, A., Akkerman, S., & Simons, P.R.J. (2010). Considering young people's motives for interactive media use.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7 (2): 103-118

⒀Buckingham, D. (2008). Introducing identity: Youth, identity and digital media. In D, Buckingham., D. John. &T, Catherine. (Eds.). MacArthur Foundation Series on Digital Media and Learning (pp. 1-24).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⒁单波:《当代汽车广告的文化诉求》,载《全球化华文媒体的发展和机遇——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冯应谦, 吴廷俊,李少南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91页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概念认知;修辞认知;修辞动因;网络流行语体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04-02

一、网络流行语体的界定及概况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网络媒介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流行语体应运而生,并以其独特、丰富的表现形式及强大的社会功能在网络上传播与流行,形成了网络时代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本文所界定的网络流行语体特指在网络聊天、网络论坛、各类贴吧、微博及网络文学中出现的,具有特定词汇、句式(格式)或韵律特征,并表现出特定风格、格调、情感、气氛的网络语言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今,先后流行并被纸质媒体报道转载的网络流行语体有淘宝体、遇见体、凡客体、咆哮体、丹丹体、校内体、撑腰体、梨花体、羊羔体、CCTV体、子弹体、银镯体、知音体、3Q体、红楼体、纺纱体、科学体、蜜糖体、TVB体、诛仙体、琼瑶体、脑残体、五四体、孩子体、剪刀体、排比体、蓝精灵体、高铁体、hold住体、大概体、怨妇体、赵本山体、收听体、波波体、膝盖中箭体、秋裤体、方正体、如果体、下班回家体、总结体等40多种。作为新兴而时尚的事物,网络流行语体以生动形象的表义功能、极高的使用频率、强大的衍生能力,迅速在网民中流传,并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印记,更有甚者,在风靡高峰之时掀起了一股语言狂欢,激发起使用主体“言”必套“体”的语言冲动。

笔者在几大常用搜索引擎上以“网络流行语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如下:

在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和清华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史哲专辑所有文章中,以“网络流行语体”为检索词,以2010到2012为检索年限,共检索出符合条件的学术论文32篇;以同样的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共2篇。

对于使用频率如此之高的一个现象,学术研究回应的数据显得有点不对称。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梳理下网络流行语体的概况、分析其建构的修辞方式以及迅速流行的原因,以期从中发现网络流行语体发展的脉络,揭示其中蕴藏的一些语言规律。

二、熟悉与陌生:网络流行语体的修辞建构

广义修辞学是建立在狭义修辞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将修辞分析从修辞技巧延伸到修辞诗学再到修辞哲学,注重从“话语方式——文本方式——人的存在”层次构架,逐步深入到人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它认为,修辞话语建构是两个认知系统的双重运作,即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1.森林是绿色的。

2.太阳是绿色的。

前者符合我们认知世界的习惯,是正常的逻辑判断,这是概念认知,也就是熟悉化表述。后者则偏离了事物的客观规定性,给我们造成了认识上的陌生感,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它可以创造出别样的审美效果。在艾青诗歌和何顿小说中,就有关于绿色太阳的出色描写,它们都以审美的方式,修改着人类关于太阳的文化记忆。这是陌生化运作,对应的就是修辞认知。网络流行语体的建构也可以从陌生到熟悉的概念认知和从熟悉到陌生的修辞认知两种方式来解析。

(一)从陌生到熟悉:概念认知

流行语体都有其突出的形式特征,表现为:有必不可少的关键词、固定的句子结构、突出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在这样的框架下,使用主体可以任意填充内容,从而表情达意。

1.必不可少的关键词。如:

“淘宝体”:“亲”、“哦”;

“咆哮体”:伤不起、有木有和感叹号;

2.固定的句子结构。如:

“方阵体”,格式简单,采用的是运动会时播音员解说词的写作格式,“现在___方队向我们走来,他们____,带着____,左手____,右手____,他们精神抖擞,喊着响亮的口号向我们走来。”

“遇见体”,“如果在____遇见你,一定带你去____。”

3.突出的语言风格。如:

“银镯体”,“银镯”一词源于安妮宝贝的作品《清醒纪》,文中安妮宝贝表达了对银镯的喜爱与敬重之情,语气神秘空灵,被网友频繁模仿,渐渐演变成一种以“辞藻空洞华丽、使用生僻词语、频繁地利用句号”为特征的文体。

这样的语体因特征鲜明的构句方式,初始给人以陌生化之感,之后又因表达的便利,可以不因行业、职业、身份,只要有表达欲望,随时随地都可复制表达,反复加强,从而实现熟悉化,迅速蹿红,甚至在网络上“遍地开花”。

(二)从熟悉到陌生:修辞认知

网络流行语体不乏有新锐文体大行其道、各领,从童话故事、经典名著到武侠小说、动画电影,都被网友改头换面,颠覆了延续多年的传统行文习惯和语法,实现了人们认知上的陌生化,从而造成了新奇之感。“知音体”就采用诗化的语言风格,力求煽情,实现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如:

《封神演义》——为前妻登上神仙宝座,八旬教授不畏牛鬼蛇神

《孟姜女哭长城》——贫贱女怒斥攀比盖楼风,为农民工丈夫讨回尊严

《白雪公主》——《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

《卖火柴的小女孩》——《狠心母亲虐待火柴幻想症少女,祖母不忍勾其魂入天国》

“蜜糖体”的标志性表达则是“亲耐滴,偶灰常稀饭你”。翻译过来就是“亲爱的,我很喜欢你”,说话口吻和行文风格有如蜜糖,既娇又嗲,既甜又腻。就是用谐音、仿拟、飞白等修辞方式实现陌生化运作,从而实现了陌生的新奇感。

“传教士体”,同样是网络写作的一种新潮风格,这种写法来源于网上一个异常火爆的帖子,帖子揭露了外企公司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各大外企公司产生了强烈反响。“传教士体”的特点是一句话就是一段,中间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并使用大量修饰词。

三、流行与解构:网络语体流行的修辞动因

(一)流行的内驱力:网络媒介的普及

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终端的完善、包括微博在内的虚拟交流平台多样化,为网络语体的流行提供了最便利的传播介质,流行自然就有了现实温床。网络时代从来不缺乏模仿,更不忌讳疯狂地围观。网络媒介对网络流行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网络媒介促使信息传播逐渐泛空间化、去时间化。反映在流行语体上,就是一种语体被创造出来,其传播路线不再是依赖传统媒介,以区域辐射的方式渐次传播开,而是在极短时间内实现高关注率和高传播率。比如,“高铁体”即7.23温甬铁路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面对记者提问语出“妙语”:“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在短短12小时内被微博转发20万,这一回答句式,被网友们在网络上追捧和改版,实现了信息的无界传播与即时传播。

其次,网络媒介实现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向和互动。依照信息运动理论,一般来讲,修辞信息从一个信源、经一个信道,流向一个信宿。这样的角色关系通常由一个表达者、一个接受者构成。而网络流行语体的修辞信息则是从一个信源、经多个信道,流向的信宿是开放,是无限多的。反映在流行语体传播上,就是一种流行语体一经产生,信息传播主体不论身份、职业,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交互式的传播,从而促使一种流行语体的不断升温。

(二)流行的外驱力:接受心理驱动

接受修辞学认为,在修辞过程中,接受者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接受者作为言语交际的一方,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面参与修辞表达的意义生成。这也恰恰可以用来理解,为何看似简单、充满戏谑调侃意味的网络流行语体,能在当下赢得网民的好感——它满足的是当前文化土壤孕育的两种文化态度。一是开放与多元。随着经济基础转型和社会结构分化,大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自觉性增强,文化的生长空间扩大,多样文化共存互补;二是新颖和简显,网民使用新技术,记录新生活、评价社会现象,通过“新”语言、“新”行为引发关注,“我新故我在”成为文化常态,而快速求新往往会导致简单和浅显。社会生活变化如此之快,几乎每天都有令人抓狂或者雷人的事件发生,人们面对这些社会事件往往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表达出来?不如采用现成的句式,来个“旧瓶装新酒”,再加上微博、微信、手机、iPad等传播平台与介质的“煽风点火”,让网络文体更加迅速地传播开来。的确,若将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流行语体拆解来看,各自又代表了不同群体及愿望诉求。“蓝精灵体”,指向伴随动画片《蓝精灵》成长的一代人的怀旧情绪;“咆哮体”,指向在社会快速变化中被压抑的情绪;而以“亲”字打头、充满了甜腻示好味道的“淘宝体”,则反衬出商业社会之下,人们对与陌生人建立温暖可信关系的渴望。在这些接受心理的驱使下,流行语体没有不流行的理由。

(三)正功能与负功能:矛盾的驱动

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网络流行语体的“井喷式”红火,是社会各界对网络流行语体不断升温的争议。

1. 网络流行语体的正功能。

支持者认为网络流行语体拥有包括游戏与娱乐、情感宣泄、批判与针砭时弊等正功能,同时也确实能迎合使用主体的创新与求异心理、从众与模仿心理,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相对于常规语言,网络语言新奇、简单、幽默,是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彰显出语言的生命力。

因而他们主张对网络语言抱以包容的态度。也许正是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大学的录取短信、政府机关的招聘广告、公路安全的宣传语,甚至是公安局的通缉令,纷纷套上了“淘宝体”,用网络流行语体来展示着自己的亲和力。

2. 网络流行语体的负功能。

反对者也大有人在,他们认为网络生态异常复杂,网络流行语体在使用过程中,用恶搞、拼贴、挪用和戏仿的方式,消解原有的意义,重建新意义,或者干脆就无意义,不可避免出现了低俗化、泛娱乐化、过度阐释、语言暴力等问题。这些被网络新新人类所津津乐道的“新文体”,如果成为文字表达的新方式,会对语言规范提出挑战,从而威胁到汉语系统的稳定。对此,文坛权威《辞海》明确表示出了排斥。《辞海》声称为保持品位,明确拒绝将“超女”、“快男”等风靡坊间的娱乐词汇收录其中。

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从而簇拥着网络流行语体几度成为话题讨论的焦点,推动其不断升温。

四、结语

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承载文化的容器,同时具有审美和娱乐的潜能。从这个意义来说,网络流行语体自是有价值的。流行语体的本质是流行,而流行曲线一定是有起有落的,不可能永远在低谷或者永远在峰顶。网络语言赖以生存的“家”还是在网上,其要进入全民、全社会的话语系统,还需经历一个规范的过程,要经得起语言发展规律的考验。

本论文为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科研立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10。

参考文献:

[1]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6).1-4.

[2]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6).

[3]谭学纯.语言教育: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上一篇:网络系统安全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络新闻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