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会计信息范文

时间:2023-03-09 21:44:22

网络会计信息

网络会计信息范文第1篇

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电子商务发展极为迅猛,如何在这种经营活动中,对公司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监督。文章就网络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对传统会计产生的影响及未来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会计互联网会计信息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

一、网络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

1.各基层单位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把原始信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传递到计算中心(总公司、总部、某地的记账公司)的主计算机上。

2.主计算机收到原始信息后,对需要核对的数据凭证等发送到互联网上,向有关部门(如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开出发票部门、债权债务人等)核对,核对不相符的退还原单位并令其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3.对一些数据如商品价格、资产价格等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有关部门查询,以确定存货价值、财产物资价值等。

4.对不需要核对的和已核对相符的原始数据,计算机中心的主计算机编制记账凭证,并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将数据上网发送。

5.计算机中心的主计算机根据各种账簿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并上网发送。

6.各基层单位、各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互联网获取各自所需会计信息。

二、网络会计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会计核算工作是依照一定范围进行的,但网络会计的出现使会计中原有的原则受到冲击,有的原则丧失意义,有的原则应进行修改,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1.网络会计的会计主体与传统会计有所不同。会计主体是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范围。传统会计的会计主体是明确而稳定的,而网络会计的主体具有模糊性。

2.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它的作用主要是限定期间内费用和收入的分配,而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所以无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问题,权责发生制就失去了其基础,另一种方法———现金收付实现制更适用于网络会计。

3.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冲击。网络公司是个虚拟组织,它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所以它的成本计价按现行价值、可变价值等公允价值更合理。历史成本对网络会计而言已丧失了意义。

4.对会计报表的挑战。提供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真实的、可靠的、及时的会计数据。传统会计中,报表是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所以无论是动态报表还是静态报表都有面向历史的缺陷,用网络会计的电子财务报表更适应决策者的要求。这种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是以往会计报表所无法比拟的。电子财务报告的运用还可有效扩大其各种信息容量。5.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网络会计对核算、监督职能均有要求,尤其是会计监督职能。由于其组合方各自利益不同,按时间划分,会计监督在网络会计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分为交易前监督,交易中监督,交易后监督。严格执行这些监督即可保证网络会计工作安全有效地运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已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网络会计的出现对会计管理产生了影响。如:网络会计的运作,诸多信息千变万化,要高速传递且不能产生一丝差错,就要求会计管理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从而对会计管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第一,会计核算工作的组织将发生变化。当各计算机用户都普遍上网时,会计核算工作在组织上可能会发生由分散到集中的变化,这里说的集中核算不仅仅指一个企业集团或一个跨国公司把自己属下的各子公司的会计核算集中起来进行,而且包括把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集中起来进行会计核算,通过互联网由一台计算机集中记账。这样可能导致社会中介记账机构(如记账公司)的大力发展,也会从根本上改变会计人员的单位所有的现象,各单位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也将大大提高。第二,会计核算工具将会改变。即会计核算通过各单位向互联网传递和获取信息由主计算机进行核算,而改变过去的手工记账核算或各单位单机记账核算现象。第三,会计信息的载体将发生变化。记账凭证和账簿已不是传统意义的以纸作为载体,而可能是记录到主计算机的磁盘上或刻录到光盘上。

三、网络会计的发展策略

1.网络会计理论制约着网络会计实践的发展。网络会计是信息化社会经济的产物,网络会计的环境和目标对会计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会计实践迫切要求会计理论进一步丰富起来,所以网络会计理论应扬弃传统,逐步探索,达到与网络会计实务的互动与发展。同时,只有网络会计理论丰富了,才能为制定促进网络会计发展的政策、法规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2.立法方面。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护法律,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同时,应该重视网络会计实践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的过程,过早地制定不完善的政策、法规,很可能会抑制网络会计实践的创造性,这反而不利于网络会计的发展。

3.技术问题。第一,会计上的数据原件问题。传统会计中的原始凭证因笔迹各异具有可辨认性,因多联延长写具有相互牵制性,难以非法修改。而在网络会计中,原始凭证的数据转变成磁性介质,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为“原件”带来很多隐患。网络会计中能否保证数据原件的真实性,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第二,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法律能否接受计算机记录的会计数据作为有效的证据,是一个国际化问题。同时对一项业务的经办人、批准人、签约人的电子签字认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在会计实务中要求将计算机记录的原始数据打印在纸张上,并由责任人签字,可认作有效,但毕竟是暂时的,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4.市场环境问题。市场环境有两个重点:一是银行的资金结算服务环境,这是网络会计处理的电子单据的重要来源之一。企业与银行合作建立的结算账户托管制和清算汇划体系等服务能否实现方便快捷、安全畅通,是网络会计发展的重要环境制约;二是物流管理服务环境,这是网络会计处理电子单据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网络会计要发展,就必须改善物流管理环境,对商品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物流管理。

5.网络安全方面。鉴于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在建立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时,应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考虑安全措施。一方面,健全内部控制,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同时系统可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门,当有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另一方面,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对病毒的预防可采取防火墙技术,以及将病毒及非法访问者挡在内部网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对于信息系统则普遍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此外还有口令控制、访问用户的身份认证等。另外,要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采用安全保护措施并加强磁介质档案的保存管理,防止信息丢失或泄露。

网络会计信息范文第2篇

1.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传统会计核算的对象仅仅是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客户、供应商、行业经济、区域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变化,虚拟企业将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企业组织形式。缺少上述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管理者、投资者和政府部门的投资和决策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网络会计的对象将扩展到相关客户、供应商及虚拟企业。传统会计受货币计量假设的限制,反映和披露的信息绝大部分是财务性的。大量非财务性信息,以及产生财务性信息所依据的会计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则被摒弃在外。网络会计下,以货币形式反映的价值信息更是不足以成为决策的主要依据。非货币性信息(经营业绩信息),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应变能力、服务质量、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等表现企业竞争能力方面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利用计算机储存量大这一特点,网络会计充分扩大了会计主表、附表、附注的信息容量,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传统会计由于受到核算范围、手段、数据载体及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提供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网络会计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扫除了手工处理信息成本高的障碍,提高了信息的质量。

2.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传统会计下,受会计期间假设以及核算手段的限制,财会部门信息实时反馈能力不强,计划的执行情况,投资的获利情况等信息,一般要到会计期末才能从账上反映出来,而传递到用户手中更是需要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可能在它之前早已失去作用。网络会计重点突破了速度问题,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转为实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事、仓储等各业务部门借助于企业内部网可以将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可以随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回去,从而同各个部门处于随时的信息沟通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反映与控制各类交易的职能。网络技术可动态跟踪企业每一项变动,并予以必要揭示。

3.信息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和传递的网络性。传统会计下,通用财务报表虽然能基本满足所有用户的共同需要,但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网络会计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利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生成不同的会计报表,从而满足更具体、更个性化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统计资料了解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为将来制定会计政策提供依据。

二、网络会计的弊端

不可否认,网络会计是一种新型的会计方式,在未来的会计工作中必不可少,但由于互联网本身不可避免地具有缺陷(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还不足够完善等等),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相关法律仍然不够完善等问题的存在,网络会计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的非安全性。会计信息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其他要素(系统资源、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是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的关键,是网络会计安全的核心,是会计监督的安全保障。然而,由于下列一些因素的作用,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着实令人担忧。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从而使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但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病毒的感染、计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会计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会计的业务范围,会计的信息披露上,还体现在企业的决策数据上。网络会计系统的开放性与企业会计运作所要求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集中,即使发生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商业机密有可能在无形中向外开放,落人未被授权的人员手中,若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一些私人信息有可能被未授权的人员所截获并非法使用、改动。黑客可能恶意攻击网络会计系统,通过非法截取、恶意修改,或通过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致使系统瘫痪,从而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跨地区、跨国传送的数据,安全问题更是难以保证。

随着会计信息的网络化,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信息的载体已由纸介质过渡到磁性介质和光电介质。这些介质的保存有较高的要求,易受到高温、磁性物质、剧烈震动的影响。再加上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频繁,隔代兼容的问题还未解决,因而档案能否安全保存的风险性还很大。

2.会计信息的非真实完整性。传统会计下,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和经济责任的明确是通过白纸黑字的会计记录、相关会计记录中的签字盖章、审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的。而在网络会计中,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计算机集成化处理促使传统手工会计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逐步削弱,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弱化。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3.会计从业人员的不适应性。网络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具备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精通会计知识。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还非常缺乏。大多数会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英文底子较薄、视野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限制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前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普及和有效利用。

三、网络会计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2.1对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会计目标更倾向于决策有用学派,由于潜在投资者的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需要的是能为其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进而来决定是否采取某一行动或决策,所以网络时代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备以下特征:

1、相关性。在网络时代,由于集成化的优势,企业采集和处理的信息日趋细微化(细到各部门各岗位各事件),所以可提供给使用者进行决策所需的详细信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公允价值的确认与计量相对简单,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被广泛使用后将提高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2、面向未来。企业利用网络及财务分析软件可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发展情况和趋势,向使用者充分披露企业有关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回答公司外部利害关系人最关心的问题。(3)实时信息。有了网络,用户可随时进入公司网页或在有关搜索引擎上搜索当日、当时企业的情况,因为企业已将信息集成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可随时向外提供信息。

3、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在对信息质量和数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的网络时代,非财务信息将给使用者许多新的信息以弥补财务信息的不足。

2.2、对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式的影响

有了网络技术的保证,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不再拘泥于以纸为载体的财务报告形式,而是以光电和网络为载体,以在线交流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信息。使用者可随时登录企业网站读取网页上的信息,因此可以实时了解企业的每项变动,解决了信息及时性问题;使用者可通过超链接或内部搜索引擎的运用查找与自己正在进行的某项决策相关的信息,使信息实现专用性;还有就是信息的不再单纯地使用文字,而是与图形、图象、声音并存,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减少网络会计负面影响的建议

针对网络时代对会计目标产生的上述影响,笔者认为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会计新目标,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定期举行网上会议,及时信息。企业信息的方式根据投资者的性质不同而加以区别,对持有企业大部分股权的投资者应定期与其进行网上交流,以示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遇有重要事宜更开网上会议,共同探讨企业的决策;而对一些持有企业少数股权的单位和个人,可以采取网上公众公告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信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发展潜在投资者。通过上述方式,达到稳定和改善公司现有股东结构的目的。

2、注意搜集反馈信息。这就要求公司注意信息的双向交流,仅在网上会议时与投资者交流意见或单向信息还不够,公司应利用一定的技术对网上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辨认和追踪到达对方网页,了解现有投资者的情况变化,并发现和发展潜在的投资者,针对其各自的特点,将其感兴趣的信息及时发送给他们以助其决策,这样可以增加信息的专用性。

3、增强呈报优势。加强企业网络的建设,完备其功能。企业网页上要有内部搜索引擎以方便使用者查找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式应以可处理形式(如pdf文件等)出现,便于用户下载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还可通过超链接方式与其他相关领域相联系(如证监会、银行等),以满足投资者的进一步信息需求。

网络会计信息范文第3篇

1.网络会计的特点。由于得到了网络环境的支持,会计信息系统逐渐建立起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安全、方便、高效、低廉、灵活的会计活动模式。它包括以下特点:

1.1覆盖面更广,全面反应信息。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管理者可以通过实时跟踪,动态跟踪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业务变动,及时的作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

1.2实现在线反馈,报告信息。通过网络在线访问,企业的任何变动都可以及时予以反映。

1.3信息的获取具有良好的针对性,成本低。网络会计下,计算机的运算和传输功能,解决了手工处理信息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信息的质量。

2.网络会计的优势。

2.1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服务器的内部软件,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合理使用率,又减少了投资。

2.2交流通畅,实时反馈。网络会计能够全面及时的进行信息的处理和使用,避免了传统会计模式下的信息实时反馈能力差的弱点,由于处于网络环境,信息可利用网络上各部门的计算机快捷通讯。

2.3高度的灵活性和综合性。现代金融业受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传统的金融经营理念和管理组织方式被改变,不仅提高了金融业务的信息处理的速度,而且增强了企业的决策能力和预测能力。

二、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风险的增加,是同网络会计的开放性和无纸化分不开的。企业的会计信息会同其他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风险急剧增加。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理论知识风险。我国网络的会计信息系统还在发展和完善中,但传统的会计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旧时理论的局限性会大大增加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风险。笔者认为,对于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进行会计目标的改进和完善,针对会计信息使用对象、提供会计信息的内容和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式等方面,对于传统的会计信息目标进行改进以降低网络会计失真的理论概念风险。

2.技术应用风险。如果会计信息想要流畅的处理,那么网络安全技术就是会计信息的绝对保障。因此,网络会计的安全技术是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的技术风险。

2.1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和黑客的侵扰。网络安全极易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和网络病毒的威胁,黑客容易利用网络漏洞,采取非法手段,破坏信息的完整数据,严重影响网络信息的安全,极其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2计算机软硬件自身的故障。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毁坏,影响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流通,造成信息的不完整,软件自身的缺陷甚至造成网络瘫痪、信息丢失等严重的后果。

2.3网络会计监管的复杂性。网络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大量物质化操作进行交易,无凭证可查,有的设有密码,同时现如今许多金融交易在网上进行,其电子记录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地加以修改,使确认该交易的过程复杂化。

2.4网络信息的污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较大,许多网络垃圾占用了较多的网络资源,影响了会计信息的传送速度,大量的网络信息的污染同样是造成网络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

3.监管检测风险。在网络会计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安全观念淡薄,不能真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应有的网络安全意识,个别网点岗位职责设置不清,直接影响网络会计的安全运行,导致网络会计特殊风险的产生。

4.业务实施风险。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风险来源。网络会计的实施需要很多既熟悉网络财会知识,又同时掌握法律法规的人才,财会人员的选择也是判定会计信息是否容易失真的标准之一。

三、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企业虽已通过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与外界隔离,但由于网络的开放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延伸到企业的外部,因此,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大大增加,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易通过网络被修改。商品交易的无纸化,使得传统的会计账务处理能够自动的完成,虽尽可能的避免了人为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但金融交易的电子记录和凭证等却可以不留任何痕迹的修改,这是造成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信息来源比较复杂,接触的人员较多,新增的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传统的内部管理制度,我国整个法制建设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健全的阶段,大量的法律法规,尤其在网络会计方面的条文还需出台,这给我国网络金融机构增加了额外的风险和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3.通过网络交易的安全问题。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得以传递,而互联网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直接受到来自内部网的攻击、黑客的攻击和网络病毒的威胁,很难保证信息的完整度与真实性。网络安全会计信息易被截取篡改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加强网络会计各项活动的安全管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防范技术。通过认证系统的管理、网络数据信息的加密、建立防火墙等方式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及完整性。对网络故障、操作错误、计算机病毒及黑客攻击所产生的潜在威胁加以控制和防范。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病毒防范和网络漏洞监测体系,使用安全的财务软件,提高先进的计算机安全管理技术,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2.建立完善的网络会计理论体系。通过重新确立网络会计核算前提,完善会计原则,开展实时多方监督等手段,来建立全面、连续、系统的网络会计理论体系。

3.加快建立科学的制度保障机制。加强电子支付应用软件系统的安全,建立健全电子支付安全管理组织制度,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既能指导网络会计发展,又不束缚网络会计实践的政策法规,是会计管理部门不能忽视的问题。

4.加强财会业务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财会人员对于网络会计的思想认识,从根本上防范会计信息的失真。总之,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会计将会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虽然网络会计还存在局部缺陷,但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能够更好地加强网络会计的管理,有针对性的采取各项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势,尽可能的减小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及影响。

网络会计信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性

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同时,人类的科技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传统工业经济的组织结构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人们可以由网络这个通道从互联网、企业外部,有效且以较低成本来搜索并收集与企业有关的财务管理与决策方面的信息,这有利于会计在企业管理与决策时进行更优的决策。网络会计在其出现初期就展现出良好的发展远景,对于网络的普遍使用也对处理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计算机环境下,网络会计系统与传统会计系统有着许多的不同,依靠网络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使得其更加便利和快速,同时,提供了有保证的技术支持。对于会计信息应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应正确对待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处理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会计信息必然在企业中有着日渐重大的影响。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软件在电子计算机上处理工资,使电子计算 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这标志着网络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开端。纵观会计的历史,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它随着经济活动的出现而产生,随经济的发展而成熟,形成了以会计目标为起点到具体会计政策的完整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正改变着人类社会传统的工作方式,这一切极大地挑战着传统会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这种情况下会计将何去何从,本文针对网络时代下会计信息的特征进行探讨。研究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的特征,使会计工作逐步走向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特征分析

网络经济时代无论是网络还是计算机本身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对企业会计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广域化环境而言,一方面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使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网(Intrane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则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对外实时开放,同时使企业内部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1.多元性

多元化是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的重要特征之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得到了扩展,计量属性多元化,会计核算方法多元化。而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对会计信息侧重点需求不同。基于目前网络的快速发展,会计部门在提供关于会计信息的标准阅读的最低要求的同时,还应注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以会计处理方法为标准、以多元性为特色。

2.全面性

有形资产是传统会计优先关注的方面,而历史成本通常来反映有形资产的价值;由于受网络环境的影响,使用者通常对无形资产的价值更加重视,对事物的发展形势更加关心。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业务和记录业务信息都以数据方式进行,由电子化进行管制并对其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若缺少数据表达内审的流程,长此以往,其作用比较容易受到忽视。除此之外,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很多大学生或是真正有才的人往往对私营企业有些许偏见,造成很多私企在对内审人员进行聘请时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才。会计是利用数字化来表现一些传统会计不能披露的信息,是表达企业业务的一种工具,并由此来多方面反映企业的活动。

3.便捷性

由于网络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方便,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实现对数据的传送和交流,当用户在电脑上登录并进行交易后,电子单据会立即上传至此用户的业务处理中心,并对该信息进行管理和保存。由此,电子凭证将会慢慢取代书面凭证在交易中的位置。随着计算机会计的普及,会计报表也逐渐以在网络上电子资料的形式实现了公开报表。

4.开放性

由于网络的监控功能,可以通过系统对企业内部的数据进行直接采集,并对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授权,借助计算机网络获取有效信息,提高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借助网络,客户可以基于自身的需求对会计信息进行选择,并对此付费获得,以此来保证会计信息的产权。会计软件应对不同公司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查并依此制定功能多样化的特点,软件使用者应通过会计模板的利用对信息进行选择,借此达到会计信息与其使用者之间的良性关系。网络时代的会计在达到信息有效流动和循环的同时,夯实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坚固的根基。

三、网络会计信息安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计算机技术下,会计信息在网络中有效、高速地自由流通,其对信息真实性必然会产生一定作用。网络时代下的电子信息是企业会计信息体系中最根本的信息,须要借助计算机处理而得到对信息的多份保存,因此企业商务交易中的信息不可以随意实行改动。且会计从业人员要对企业商务交易中原始的电子信息进行确定和考核,因而,对于原始的电子信息的管制和流通过程十分紧要。但是由于会计信息数据库程序中的会计账目和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不易得到验证,因此使得其在质量方面受到影响。

2.网络系统的安全及维护问题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该环境下的一切信息在概念上都可能被访问到。网络会计是一个体现在会计的业务领域、会计的内容、企业的决议数据等方面的开放系统。其可以使得企业通过网络高效对其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但自身的安全也处于一定的风险之中。因企业运作需要保证某些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秘性,则网络会计系统的开放性与其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在当前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有可能遭受来自系统外部或内部的非法入侵甚至黑客的攻击,该情况若发生必将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害。

3.相关网络会计法规不完善

因网络会计为处于理论的萌芽和初期应用时期的新兴事物,国家在关于其标准与法律法规方面处于落后地位。网络会计在步骤和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学术界和实物界也都在摸索,加之再具体操作中各企业方法不一,使得会计信息在质量方面缺乏可比性,且网络会计在合理性、标准性等方面有待商讨。

4.综合性人才缺乏

会计从业职员在网络环境下应谙习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把握网络司账普遍的解决问题要领及相应的建设举措,通晓关于网络销售常识和国际电子贸易的法令规则,精晓会计技能。基于如上要求,网络会计人员在身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操作职员的同时又是一名能够娴熟操作网络财务软件的高水平的会计师。

四、解决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性问题的对策

1.强化审计监督

网络会计是通过网络系统的运作来执行审核工作的特殊形态的“人机”对话,所以对内部审计的监控作用的强调除了因为其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首要组成部分之外,且因其是会计在网络会计信息环境下进行内部调控的有力措施。关于信息系统数据的合法性、准确性、保证性;业务过程和操作流程是否安全;财务组织控制系统和职员功能调控是否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调控措施是否合适和健全等等属于审计的内容。只有通晓计算机知识、熟习审计业务流程的职员才能正确使用复杂的核查技术对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进行审核,这必然会给内部审核增加了难度。具有独立内部审计部门和职员的企业应单独使用“啄木鸟”这一权力,而关于在审计人员数量和水平受限的普通企业内,可以通过对相关专家的聘请进行协助审计。

2.加强网络会计的安全防范措施

由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问题在于怎样有效利用它。众所周知,网络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是若对网络安全问题不加重视,则会对我们的经济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失。由于网络信息系统的薄弱性。我们应从技术方面对安全规范措施进行思考,由此来提升网络的真实可靠性。保障真实可靠的信息系统,使得信息能够进行快速安全地传递是首要条件。其次应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故障和黑客侵略电脑及病毒对网络系统产生的损害。除此之外还应对网络系统安全运行进行管理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为防范电磁辐射和干扰,对于紧要的网络系统需要安设电磁屏蔽,并拟定计算机机房管制标准,采用安全保障举措;保障磁介质文件的存储规定,以防信息的遗失和走漏。当采用了以上举措之后,企业网络系统将达到物理意义上开放,与此同时,将在安全防卫能力上获得进步,提高“免疫”水平,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营。

3.完善网络会计法律法规

在当前环境下,网络经济仍属于新兴事物,网络会计更是当今全世界会计发展的新范畴,因此,与网络会计有关的问题仍在持续的探讨、改善、纠正,且由于法律法规落伍,其受到严重制约。其落伍性直接表现在确保计算机自身可靠、有效发展的制度的缺乏;间接表现在当今已有的法律法规并不适应网络会计的发展。基于此,有关政府部门应完善网络会计制度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网络工作标准体系。关于立法,国家需要拟定并实行网络安全及数据保护法律来应付日益猖狂的网络犯罪,保障使用者的合法权利,并不断使该方面的法律法规更加完整。在宏观方面来增加对网络系统的调控,为供给信息系统优良的社会环境。

4.加强人才培养建设

人才是网络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化成功运行的基础,内部节制执行效果更佳的关键成分。财务人员应将会计信息视为其必修课,不仅要保证培训计划的实事求是,且应将其结果与职员的业绩考核相结合,定期对有关职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进行评估,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会计职员职业道德和工作技能培养只是人才培养的初级层次,其高级层次应是对新技术要求的适应,不断引入对新型信息技术熟悉的财务人员,以培育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传统的财务常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是网络时代普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主管为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监管和调控应对会计信息化处理的过程进行熟习。与此同时,对于审计职员的培育和其水平的提升应紧跟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王学佳,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35).

[2]周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

[3]戴丽芳.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系统――两者关系及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

[4]张旖旎.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舞弊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3(20).

网络会计信息范文第5篇

作为电子商务进程的组成部分,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需求看,会计信息化都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2011年1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2011版IFRS分类标准》,完善了IFRS分类标准。2011年4月,商务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进一步保障了网上交易安全性,推动了电子商务发展。基于电子商务领域规范不断扩充的背景,探索中的网络会计必将再次引起广泛讨论。笔者借此契机,有针对性对网络会计国内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提供一些参考。

二、我国网络会计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起步阶段。1996年,因特网正式开通,为网络会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98至2000年,互联网电子商务开始快速发展,我国名副其实的网络会计在这时才真正诞生。但此时,硬件建设成本与网络资费较高,网上业务起步尚早,实施网络会计的效益难以体现,网络会计遭遇发展中的首个瓶颈。21世纪头几年,网络会计发展遭遇第二个瓶颈。计算机病毒、木马在全球肆虐,给信息安全造成巨大冲击。会计信息收集者与使用者的防范能力偏低,与信息技术更新较快形成了矛盾,加剧了网络会计所受危害。此时,大量文献共同将“信息安全”的话题摆在首位,呼吁加强立法的声音也日益高涨,体现出对会计信息安全的强烈关注。同时,会计信息载体的电子化、财务软件的不稳定性等因素,使得对网络会计提供的信息真实性的质疑频频出现在文献中。该问题进而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迫切要求。改进审计方法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财务审计,成为审计界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国内研究现状概述与分析

(一)网络会计的概念

关于“网络会计”的概念,说法各有不同,但主要观点不外乎两种。第一种:网络会计是基于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会计核算与报告的会计信息系统。第二种:网络会计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在互联网环境下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提供会计信息的经济管理活动。两种观点都明确说明了网络会计的概念,没有实质性的错误。第一种观点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说明网络会计的性质,是相对静态的定义方式。第二种观点从过程的角度说明网络会计的涵义,是相对动态的定义方式。两种定义方法与“会计”本身的定义方法是相似的,各自反映了“网络会计”这一概念的不同侧面。

(二)网络会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十余年来,国内学者指出了网络会计对会计理论、方法等各方面的重大影响,让人们看到科技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就其中一些观点阐述看法,仅供参考。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许多文献指出,网络会计的出现使会计假设变得不合时宜,会计假设已失去意义。笔者认为,会计假设是否不合时宜,应以理性的态度,立足客观事实,作出系统严谨的判断,而不应人云亦云、主观臆测。很多学者认为,网络会计主要为网络公司服务,而网络公司是虚拟的而非实体的,因此会计主体假设已不合时宜。部分学者认为,当今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的改组兼并时常可见,网络公司等虚拟主体的经营期限短暂多变,因此持续经营假设也不再适用。以上观点说明了网络公司这一虚拟主体与传统实体公司的区别,并指出一个客观事实,即越来越多的企业无法或者不必要持续经营,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对会计假设的认识不深入,且存在逻辑错误。第一,两观点均以网络会计主要为虚拟主体服务为前提,但实际上网络会计的服务对象远不止虚拟主体,甚至并非主要为虚拟主体服务,因此这一前提是有误的。第二,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具有很大的外延,凡是有经济业务的独立单位,都可以是会计主体。换言之,会计主体不一定是实体,它可以是虚拟的对象,只要该虚拟单位是相对独立的即可。因此,虚拟公司符合会计主体的定义。第三,会计假设的有效范围是会计核算这一范畴,而虚拟公司只是网络会计核算对象的一小部分,即使大量虚拟公司不符合持续经营条件,也不能推出网络会计应建立在非持续经营前提上这一结论,更无法上升到该假设不再适用这一高度。

四、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主要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环境等方面。网络会计需要依托现代科技来发展自身,唯有完善的技术支持,才能使网络会计健康稳定地发展。针对该层面的问题,大部分论文只是点到为止,指出诸如会计信息真实性、软件平台的稳定性等问题,而没有深入挖掘技术原因与措施。笔者认为,这一研究现象无法短期解决。无论从我国会计界人士的技术功底还是从网络会计现处起步阶段来说,都没有足够条件来提高相关论文的技术水平。因此,解决该层面问题的重任就落到计算机、软件工程、通讯技术专业人士的肩膀上,而会计界人士更多参与到发现问题、承担技术顾问的工作中。

(二)监管层面

监管层面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建设、职能部门宣传、司法公安机关进行强制规范等方面。大量文献强调网络会计等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法规十分欠缺,但事实并非如其所述。自1986年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后,相继颁布《计算机病毒控制规定(草案)》等多部与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自1994年至今,我国也已颁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多部与会计软件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该层面,问题仍很突出。首先,职能部门宣传力度不够。“认为法律在电算化方面存在盲区”曾被列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十大误区之一。企业、学者对自身法律知识欠缺负有责任,但许多群体共同存在法律盲区,就涉及职能部门的宣传问题。其次,在打击网络会计信息犯罪方面,公检法部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力度仍不够。这体现在公安机关具备过硬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较少,司法机关对信息犯罪的执法力度不够严厉等方面。尽管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法律法规用以保障网络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但网络会计这一领域专门、系统的法律还未见颁布。因此在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方面,相关部门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

(三)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包括许多方面,笔者选取理论研究方面进行总结。在网络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第一,论文互相之间的过度借鉴、缺乏创造性认识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论文甚至某些语句一字不差,严重影响了理论研究的价值。第二,论文表意不明确、逻辑不严密、论述不严谨的现象十分多见。由此看出,进行深入研究的风气不浓,大而化之、敷衍了事的现象比较普遍。理论研究是对实务、技术研究的指引提示,学术论文的水平偏低必然会制约技术研究的高效发展。

五、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技术层面

在强化系统内部控制方面,秦华(2007)列举了较为全面具体的操作方法。虽然其中的措施大部分仍是定性的、指导性的,但在会计理论文献中已属不易。在保障会计信息安全方面,邓景毅、刘艺、张建华(2010)总结了基于业务流程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权限控制办法,指出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而应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化再造。他们分析了依据业务流程图进行权限设置的合理性,给出了操作步骤和实例,具有参考价值。在财务报告方面,用于商业和财务信息定义交换的标记语言XBRL,已经逐渐应用于企业管理、审计、证券市场等领域。使用该语言可以对财务报告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将网络财务报告信息转换为一种可自动读取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信息使用者的批量需要与利用。我国于2008年成立了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为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装上了加速器。

(二)监管层面

近几年,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宣传等方面作出很大努力,对加快会计信息化起到推动作用。仅自2005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颁布的电子商务类法规就有十余部。2008年,国家发改委首批国家信息化试点项目,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风向标。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之后,财政部又于2010年《关于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公布了我国首批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名单,该通知要求所列单位按照通用分类标准编制其XBRL2010年度财务报告实例文档和扩展分类标准。我国企业XBRL进程由此进入新的高潮期。我国网络会计法制法规正在不断健全,但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具体与系统,增强战略的实施、促进指导意见的落实、完善新技术的规范是促进会计信息化亟需迈出的一步。

(三)社会层面

结合网络会计问题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近几年十分活跃。薛鹏、沈安厦(2001)认为,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规范人才培训市场秩序,可以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直到现在,这两点建议仍值得关注。董恒(2007)指出,可采取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提供了一种加强数据控制的思路,具有参考价值。宫雪冰(2010)总结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方法,为网络会计的实务操作与服务工作提供了借鉴。许多学者就提高会计信息化人才素质提出了有新意的想法。陈正、张扬帆、冯芸(2010)指出,在网络会计工作方式还未成型时,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得更加突出,调动单位的积极性,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大量文献指出应加大会计信息化在高校财会专业教育中的投入。笔者认为,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

第一,网络会计虽然蒸蒸日上,但大部分中小企业仍不具备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能力。发达的网络会计体系仅见于少数大型企业,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刚刚普及甚至没有完成会计电算化。高校毕业生的最主要流向是中小企业,因此不必急于提高其网络会计功底。

第二,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教育水平相对不低,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需求。相反,高校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低,才是制约其技术水平的主要原因。

第三,高校毕业生难以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工作中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加大对财会类专业学生理论基础、实务操作、科研能力的培养投入,其效果远大于加大会计信息化教育投入。综上所述,提升财会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务水平以及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能够为其在将来适应工作环境、参与网络会计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六、结语

网络会计信息范文第6篇

1.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存在隐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企业在利用网络寻找信息或进行经济等活动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同时,因计算机病毒多样化、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强、传播途径多和难以防范等特点,容易篡改和毁坏数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加大了风险。

2.计算机系统设施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基本硬件缺少保护,网络会计需要有功能强大而且安全的计算机硬件来支持其运作,但目前计算机硬件的性能还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

3.网络系统内部控制不健全。在网络环境中,“扁平”的组织内部将取代“垂直”的组织结构,使传统会计系统中某些职权分工、相互牵制的控制失效。

4.复合型会计从业人员的缺乏。网络会计需要既熟悉信息技术又掌握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无论多么完善的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系统,都需要人的驾驭。

5.相关网络会计法规不完善。网络会计作为新生事物,尚处于萌芽理论和雏形应用,国家在网络会计准则、法规方面滞后。网络会计具体在会计程序和方法上如何操作,理论界和实务界也都在探索,尤其是实务中各企业作法不一,使得会计信息质量缺乏可比性,网络会计的合法性、规范性有待商榷。

二、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网络会计信息安全

(一)提高网络会计信息安全

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领域,会计信息安全问题是网络会计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会计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与共享。1.对于信息流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全面加密技术,以防止会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2.采用防火墙和过滤技术,将包括病毒和网络黑客的恶意攻击在内的非法入侵、访问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3.计算机硬件、相关软件的质量性能必须得到有力的保障,以防止硬件、软件故障。4.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记账凭证、账簿账表的生成可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同时,网络结算要经过严格检验,并对相关凭证进行纸质备份。

(二)加强对数据的管理

网络环境下,大量不相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出现,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一旦有缺乏严格控制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就很难查明原因,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因而把好数据录入关,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在输入系统前,数据都要经过检验,输入工作也应由多人多组分担;对输入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的校检,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可以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输入。

(三)加强技术层面的管理

1.保证硬件管理。应合理选择网络结构,优化网络硬件,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及可维护性。同时,要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尽可能地选用安全等级较高的操作系统产品并经常进行版本升级。2.应当制定计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系统,专机专用。3.应当采取保护计算机机房安全的措施。计算机房重要的通道有门卫把守,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电子门锁、指纹核对、用计算机控制进出并登记进出人员的姓名和时间等防范控制手段。计算机机房还应充分满足防火、防潮、防尘、防磁和防辐射及恒温等技术要求,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

(四)开发和更新软件

网络会计应用软件应符合以下几个标准:1.功能的多样化以及提高会计核算软件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可对购入的商业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接口和系统集成的办法克服二次开发软件和商业软件不能共享的缺点。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专家系统在预测、决策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以顺应网络会计的要求。2.全面采取网络技术,适应网络化管理,实现财务集中式管理、动态核算、实施监控软件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多语言、多币种的情况下,提供具有国际化的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实现财会国际化;形成网上公证由第三方牵制的安全机制努力使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向更高领域发展。3.会计与业务协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票据流的有效整合。网络环境下原始凭证用数字方式进行存储,应利用网络所特有的实时传输功能和日益丰富的互联网服务项目,实现原始交易凭证的第三方监控。财会软件是实施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件,也是实施的关键所在。因为网络化财会软件具有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一旦系统运行不畅将使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所以应对如何提高软件质量以及软件维护水平等方面给予重视。

三、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安全措施

(一)规范授权管理

财务部门应通过严格的权限管理及系统控制参数设置,界定操作员及各部门的操作权限范围,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能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同时,还应建立起网络会计环境下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所有岗位职责范围,做到不相容的分离,各岗位之间有一定的内部牵制作保障。这些措施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系统权限管理的漏洞,为会计信息构筑一道“防火墙”。

(二)加强数据管理和控制

针对网络传输和保存时电子数据容易被修改问题,企业应把整个财务账套建立在一个服务器上,规范基础设置,设计统一财务报表体系,保证财务核算主体数据格式一致。各自账套进行初始数据输入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企业服务器,并按设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自动完成基本业务处理,实现会计核算数据直接采集、集中处理,减少信息处理环节,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信息传递速度,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一切数据的输入、存取过程规范化,从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三)解决系统软件问题

对于计算机软件问题,内部错误无法避免,针对会计信息系统软件本身存在的不足,采取监控一段时间内的内部质量,了解原参数是否过时,并积极主动和软件开发商联系,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及时对软件进行升级或者更改参数,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降低企业损失。

四、加强基础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网络会计人员

必须改变传统会计的人才观念和管理模式,加大网络会计人才的智力投入。为解决人才缺乏问题,首先要引进既懂会计又懂管理;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熟悉电算化知识,又熟悉网络知识;既会会计业务操作,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其次,要建立、完善培养和培训体系,优化人才结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采用多种形式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特别是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人才结构,增加人力资本的价值。会计教育和实践方面,高校和各级培训机构需要在战略上重视毕业生和会计师等网络会计人才的培养。

1.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考虑网络会计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使网络会计人才的培养速度能够跟上职业界的发展速度。

2.为了适应网络会计对现有人才的需求,企业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现有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改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网络理财意识,不断学中干、干中学。网络会计人才教育、培训需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常规维护能力、数据保密技能、网络安全技能、外语技能。通过培训,财务会计不断汲取新知识,将经济、财会、网络技术有机结合,以适应网络会计对信息时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此外,在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提高其职业道德。

五、完善网络会计法律法规

网络会计信息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 会计信息 特征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的组织结构特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媒介从网络、企业外部,高效而低成本地收集有关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决策信息,方便会计在企业管理和决策时能更好的决断。网络,它改变了传统会计的工作方式,对传统的会计特征的进行变更,不再以工业经济为特点。由此,本文针对网络信息时代的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不同特点将会在下文着重介绍。

一、网络时代的经济特征

(一)爆发性

网络经济是一种实时传输的信息正在迅速扩大,也就是终端和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源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巨大的,巨大的信息量造成时间差距缩小,使通过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交易额剧增,呈现消息爆炸性的特点;财富的爆炸性增长迅速蔓延。企业和个人在网络批量变成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二)技术性

网络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技术的驱动。网络经济是信息革命变革的产物,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为人们提供了产品或服务的享受。尤其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技术,促进各地区、各经济部门的技术交流扩散,是高度的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现象。

(三)全球化

网络经济是跨越行业,跨越领域,跨国的经济。网络,使不同的信息个体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都无限接近零。网络,以克服物理距离之间的信息传输,将各地的无关紧要的制约因素对经济活动的空间的影响降到了到最低限度的位置。网络,又克服信息传输中的时间限制,以尽量减少长途信息交换造成的时间延迟。这就是网络本身最重要强力的信息传递能力作用下的结果。

而在网络时代全球化趋势以前,情况却并非如此。网络大大加快了整个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分工的脚步,使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二、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特征分析

(一)多元性

多样性是会计在网络环境下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的会计仅仅将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从而对会计信息的侧重点有不同的需求。随着现阶段网络科技的发展,会计部门不仅需要提供规范阅读的会计信息的最低标准,还需要提供以会计处理方法为基准、以多元化为特征的会计信息。

(二)集中性

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管理的核心将变成为 “知识和信息管理”,这就需要一个信息高度集成的,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这种高度集成可能性的同时,网络信息环境,使金融业务的协同一致、财务部门和内部各部门、企业和供应链协作、企业及社会相关部门达到了一个高度的协同一致,实现 “同出一源、资源共享”的原则,通过集成的网络信息,综合管理财政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全面性

传统会计更关注的是有形资产,有形资产的价值通常由历史成本来反映;通过网络环境的影响,使用者往往更重视非实物资产所包含的价值,更关心事物的发展趋势。网络环境下,业务的发展和业务信息的记录都以电子方式进行的,通过数字化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流程,管理活动都是可计算的。会计作为工具用来反映企业业务的活动,运用数字化反映了一些传统的会计不能被披露的信息,以达到全面反映企业的活动的目的。

(四)灵活性

在网络环境中,会计软件将提供各种功能。用户使用同一个模块化的会计程序,可以灵活地选择各种信息,选择不同的方法对自己的模型进行决策分析,最终形成一对一的会计信息和用户信息的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信息的定制。

(五)便捷性

网络环境中,在网络上的商业交易信息将直接保存到会计信息系统,以避免出现会计信息的收集和输入中人为错误的发生,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使会计信息的处理变得非常简单和方便。信息通过网络随时提供给广大用户进行编辑和使用,公司将能够全方位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财务管理部门的决策也可以更为迅捷和高效的传达到企业各个部门,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变得非常方便。

(六)开放性

传统的会计服务主要面对对象是财务部门,受到其技术水平和本单位的制约,决定了它不能满足网络信息时代广大用户的各种需求,也无法满足企业高层决策人员的管理需求。通过网络环境下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将有更大程度的开放和公开,大量数据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从企业内部系统中数据中进行采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机构和部门也可以授权直接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

三、结论

网络时代的财务会计将逐步改变人们心中对于空间、时间的想法,也将对传统会计产生更大的冲击,对传统的会计服务对象,会计核算过程,会计工作职能产生变更,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本文对会计的讨论只是一个侧面,更多的问题尚需要后来工作者的探索和参与,以促进会计工作不断发展。

网络会计信息范文第8篇

(一)会计系统存在被攻击、窃取的风险信息系统最容易受到的是病毒与黑客攻击,都会对计算机或信息系统构成安全威胁目前,金融、零售等信息化高度集中的行业很容易遭受到黑客攻击;政府、军队、教育科研等机构也成为黑客攻击的重要对象;会计信息系统,由于涉及到机构的核心机密,更容易受到攻击。据瑞星估算,仅2010年,针对网络的攻击就高达10万次以上,主要来源于美、日、韩等国。一般来讲,经济发达地区受攻击的比例会更高。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将面临被窃取的风险。一方面,许多机构没有成熟的安全管理机制,甚至仅依靠浏览器或Web服务器中的SSL安全协议;另一方面,目前的操作系统主要由国外研制,企业很难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后门或缺陷,极可能导致财务信息外泄。此外,大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数据主要集中在服务器上,如果服务器管理人员不小心泄露密码,甚至内外勾结,则所有财务信息都可能被窃取。

(二)会计数据真实、完整、可靠性面临考验会计数据有可能会失真,主要有数据篡改和数据伪造两种形式。数据篡改是指入侵者从网上将信息截获,按照数据的格式和规律,修改数据信息,然后发送给目的地,数据篡改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数据伪造则是指入侵者伪装成“商家”或“合法用户”,给对方发送邮件、订单等虚假信息,从而窃取个人密码或商业信息。会计数据一旦失真,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网络环境下,会计档案的存储介质不再是以前的纸质文档,而变成了电子数据。电子数据存储,极大提高了存储效率,也为管理数据带了便利,但有其天然缺陷。当存储介质遇到剧烈振动,或突然遇到停电、火灾等情况时,很可能导致存储的数据失效。当被非法修改时,有可能没有任何痕迹;此外,当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升级的时候,可能不兼容以前的版本,或者数据格式、数据接口等发生了变化,使得以前的信息不能进入当前的会计信息系统,都有可能导致会计档案失效。信息化会计与传统会计存在很大差别,很多企业由于未能及时建立与信息化方式匹配的内部控制机制,容易导致内部控制失效。如操作人员录入了不正确的字段、使用了无效的代码、或从财务的纸质凭证转录了数据等,都可能影响数据质量,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很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失效。此外,由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数据集中存放于数据库,信息交叉程度提高,依靠帐薄及凭证相互核对错误的机制可能也会失效,传统会计中某些职工分权、相互牵制和约束的机制可能失去作用,信息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舞弊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会计信息化面临的破坏力最大的隐患。如有些数据库管理员通过篡改数据获取不当利益,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可能连痕迹都没留下。

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一)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网络系统的重要特点是开放性和共享性,使网上信息安全存在先天不足,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网络上所有用户均可共享信息资源,给一些非法访问者提供了可趁之机。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数据往往是没有加密的,这使得用户密码及其他重要数据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监听和窃取。此外,在诸多信息系统中实行了分级权限管理,某些部门的操作人员被赋予了太高的权限,可以接触到整个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增加了财务信息被盗的风险。

(二)硬件设备配置不合理网络信息系统中硬件的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网络服务器及路由器等设备,对网络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选择了不合理的服务器型号,不仅网络可能不顺畅,网络的稳定性及扩充性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选用的路由器缓冲区过小,则在网络延时过程中,可能会流失数据包;如果路由器缓冲区过大,则可能会增加网络延时,这些都会导致网络不安全。

(三)软件系统不合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软件系统规划不合理,开发的系统本身存在缺陷;二是软件开发工具选择不合理。(1)软件系统的不合理规划与开发。在规划过程中,系统分析人员没有与会计工作人员及相关用户充分沟通,从而系统的需求分析可能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要求。基于这种规划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安全的后果。另外,用户自行开发软件数据常常无法与购买的财务软件数据交流,从而造成资源浪费。(2)软件开发工具的不合理使用。以数据库工具为例,SQLserver、Oracle、Sybase等主要适用于大型系统;Acess、FoxPro等则主要适用于小型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各类数据库工具的安全机制有所不同,所以必须根据系统的规模大小及安全性要求合理选择数据库工具。

(四)制度建设不健全网络环境中,会计系统往往要和业务系统,如采购系统、销售系统、存货管理系统等相关联,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会计系统的自动化处理程度。为了让信息安全共享,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分配角色并赋予权限。此外,股东、银行、税务等机构也可能通过网络与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连接,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五)人员风险人员风险主要分为胜任能力风险及道德风险。胜任能力要求从业人员既要熟练掌握国家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道德风险,则要求财务人员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职业操守。

三、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安全管理的目标对于会计信息系统来说,信息安全主要是要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控制性、可审查性、不可抵赖性等。数据保密性是指数据在网络上传输的时候不被非法窃取,或者虽然被窃取但窃取者不能破解其真正意义;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增加、删除、修改内容;可用性是指对于合法用户的正常使用,要保证能够实现而不被拒绝;真实性是指鉴别数据来源,消除非法数据源,确保进入系统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可控制性是指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过程是可以控制的;可审查性是指对数据的任何访问与操作(增加、删除、修改)均被纪录下来,便于“信息”追踪或审查;不可抵赖性是指随所有用户的操作进行纪录并存档,防止用户否认已作过的操作。

(二)安全管理的基本思想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在规划系统时候要全面考虑,按照“全网安全”的思想,实现多层面控制。(图1)是基于该思想的安全体系框架。可以看出,该架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技术体系、组织体系、管理体系。(1)技术体系:技术体系安全架构主要是为系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包括安全技术和技术管理这两大部分。安全技术又分为网络环境安全及信息环境安全两部分。网络环境安全主要指物理安全和环境安全。为防范物理安全问题而导致会计信息安全隐患,要将计算机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被破坏、丢失等;信息环境安全主要是指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又分为三大部分:符合ISO标准的技术管理,从安全服务、体系规范、实施细则、安全评估几个侧面分别对会计信息系统安全进行管理;审计监测方面进行技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时的状态监测、非法入侵时的监控;实施策略方面进行技术管理,财务系统的安全策略、密钥管理。(2)组织体系:组织体系主要为系统安全提供组织人员保障。从机构设置、岗位设置、人事设置三方面进行构建。(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主要为系统安全提供制度保障。从国家法律立法、企业规章制度、企业业务培训三方面对系统安全给予保障。

(三)安全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基于的“全网安全”思想,可以从如下方面对网络会计系统进行整体安全保护:平台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安全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素质。(图2)是基于该思想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整体解决方案。

(1)平台安全。保证网络办公平台安全,是网络会计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方案中采用三种技术保证平台安全:防火墙、虚拟专用网(VPN)、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充当屏障作用,合理使用防火墙能保护企业会计信息安全有效。主要作用在网络入口处检查网络通讯,过滤不安全服务,防止非法用户进入内部网络;限定用户访问特殊网站;对内外部网络进行有效隔离。所有外部网络的访问请求都要通过防火墙检查,使得企业内部网的会计信息系统相当安全。当然,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应保持相对封闭状态,不能连接与业务无关的终端,更不能连接互联网,仅能与业务相关部门实现资源共享。VPN(VirtualPrivateNetwrok)是利用公共网络资源形成企业专用网,它融合了防火墙和Ipsec隧道加密技术的优点,可以为整个集团内部通信提供安全的信息传输通道,还可以简化网络管理、节约成本。VPN有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四项核心技术,为网络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行为、审计数据、安全日志或其它网络上可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了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主动检测来自系统外部的入侵、监视防火墙内部的异常行为。实时监控是会计信息系统必备的措施。通过建立操作日志,对日常会计活动中进行全程跟踪,对大额的、异常的经济业务单独列示,详细反映,及时提醒。

(2)硬件安全。硬件系统安全,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要有良好的硬件设备,从硬件系统的配置和管理两方面提出保证。配置方面,选用合适的输入输出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路由器等互联设备、及适当的网络服务器。同时,硬件设备必须有过硬的质量和性能,并且数据安装双硬盘,数据双重备份;管理方面,制定机房相关设备的定期检查制度,做好机房防火、防尘、防水、防盗及恒温等保障措施,使用UPS电源(防止停电导致信息中断),重要数据远程备份,安装机房报警系统等。

(3)软件安全。操作系统是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一方面,要尽量选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减少“暗门”等对系统安全的影响。目前,我国计算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基本上是舶来品,因为缺少自主的技术,会计信息资料网络安全性较低,不能满足会计信息所要求达到的保密程度,对高水平的国产化软件有着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会计信息从业人员要注意对操作系统的正确使用,如实时扫描漏洞并进行修补,对帐号、密码及权限进行管理,纪录安全日志并进行审计,下载补丁等,都可以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库软件,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就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这是一切应用的基础,故需要对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保密性等方面采取保护措施。在开发数据库软件时,要考虑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以及安全性。各种外部数据信息导入之前,必须要经过病毒检测程序,同时对财务数据的导出,必须严格控制,防止信息外泄。对财务软件系统的修改维护必须报经相当领导批准同意。数据备份和数据容灾是保护数据库的重要措施,数据备份是指在远程网络设备上保存数据,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损坏;数据容灾是指在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相互进行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4)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应用控制、数据控制、访问控制、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五个方面。应用控制是指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应用控制指的是对具体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控制,包括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控制。数据输入时,会计信息系统要能达到纠正数据合理性、重复输入校验、逻辑关系测试等工作。网络环境下,会计资料的输入由多人承担,可设置不同的复核方式,由系统对存在差异的数据进行比较。多用户同时进行操作时,系统自动生成连续的凭证号,使数据有效清晰。严格限制财务数据的修改权限,对修改数据的操作,应提供可打印备查界面。电子数据发放及接收都有认证机构提供的记录清单,以保证双方权益。数据控制又称数据保护,可分为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恢复。安全性控制主要是为了防止数据泄密和破坏,主要措施是授权和收回授权。对企业前内部人员,一定要及时收回授权;完整性控制是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数据通信传输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完整,如果有被篡改的情况,接收方能通过软件及时检测出来。数据输入能否正确进入系统,与数据库软件的输入方式、数据格式及相关数据导入兼容转换有着很大关系。我国很多企业有结合自身特色的会计信息系统,为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层次,还需将财务信息系统与企业其他管理信息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各不同的财务软件之数据交换,制定统一并规范的标准。并发控制是确保在多个事务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数据时不破坏数据库的统一性。恢复这是指数据库系统发生故障后,能够自动恢复到正常的机制。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访问控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会计计信息数据的访问仅限于经过授权的用户,并且层层加密,禁止处理未经授权的业务。对关键财务信息资源,授权范围应尽可能小。按照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需要,设定各级岗位责任及权限,防止非法操作;对不相容的职务要注意分离,不同岗位之间设定一定的制约机制。如系统管理员不能从事日常会计处理业务,记帐凭证一定要复核员复核才能生成帐簿。安全管理体系,严格完善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是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安全的制度保证。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暂时还不能满足现有信息安全的需求。因而应逐步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法律体系,规范网络交通购销支付以及核算行为,为网络会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应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实行安全技能培训。使会计信息系统从开发、用户管理、业务操作、数据存储、档案管理等各方面都有章可循。内部审计是指审计人员要熟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机制,不仅要对数据的输入、输出结果进行审查,而且也要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审查,确保符合当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关键岗位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以防止泄密或对外被篡改的数据或信息。企业应定期及不定期实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系统及用户存在的异常行为。网络环境下也可积极推进远程审计工作,以审计分析软件进行辅助分析判断,通过网络远程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公布审计报告,及时纠正错误作法,促进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

(5)人力资源素质。通过对从业人员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员工的职业操守水平,树立职业道德情感,来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之自觉遵守企业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的各种规定。选拔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时,要进行专业素养考察,使其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同时,建立严格的继续教育及培训制度,提高从业人员胜任能力。加大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养力度,尽量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因客观条件的限制,现有企业财务人员不能解决的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应咨询相应的企业信息安全机构,得出解决方案,通过逐步改进,提高财务人员的安全技能。

(四)构建整体解决方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整体解决方案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构建信息系统安全解决方案需要消耗大量企业资源,故在实施前必须作成本效益分析,才能保证信息安全构建的进展顺利。成本/效益分析有利于企业内部统一认识,共同推进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

(2)全局观原则。站在系统工程的角度,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具体措施错进行详细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专业技术措施、行政措施和各项管理制度。其中专业技术措施包括认证识别、存取控制、加密技术防火墙等;管理制度包括所有工作流程处理、系统维护等方面。一个周全的安全管理方案应该是由多种方法综合起来发挥作用的。

(3)一贯性原则。对网络安全的防范应该贯穿会计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采取的安全措施必须与存在的问题对应。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实现等都需要相应的安全制度和措施。一般来讲,系统的安全是从规划开始的,而不是建设完成后才考虑的。

(4)方便易用。系统所采用的安全措施应该尽量简单易用,便于操作。无论定义多少安全措施,最终需要人来执行,如果安全措施过于复杂,操作人员失误及舞弊的概率就会加大。同时,如果安全控制过于复杂,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功能。

网络会计信息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模式,网络会计在促进企业扩大经济资源范围,降低财务管理滞后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网络会计模式由于需要借助互联网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所以,很容易受到互联网安全威胁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处于各类安全风险之中,严重地影响到网络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一、网络会计

网络会计是网络时代财务会计发展的必然形态,其是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主要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进行交易的确认以及揭露等。这一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构成。会计人员可以轻松地进行远程记账、报账等工作。网络会计的出现,大大弥补了会计电算化的不足,实现了各种远程操作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它具有高效、动态管理,多功能模块集成,全面监控、实时反馈以及系统可移植性高,维护成本节约等特点;它的应用使得财务管理超越了时空障碍,极大地拓展了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职能的作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给财务管理带来新的理念,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传统会计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网络会计作为新生事物,和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它也必然存在缺陷和不足。与封闭式单机和局域网会计信息系统相比,系统面临的各种安全隐患更高,更容易出现因信息泄密或遭受攻击,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必将阻碍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

二、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1.计算机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1)硬件方面。所使用的电脑,其硬盘部分拆卸方便,一旦被盗,信息就会被盗取;软硬盘等存储设备因长期使用等因素,一旦出现无法修复的故障,就会导致信息丢失;显示屏等设备会放射电磁波,所引起的内部信息变化很可能会被某些特殊仪器截取,从而将信息泄露出去。

(2)软件方面。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存在漏洞,很容易被“黑客”攻击,致使系统出现崩盘,存储的信息被盗。目前,现有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存在一些潜在的漏洞,这些很容易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另外,财务软件在开发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细微的漏洞,这些也将成为犯罪分子的攻击对象,从而影响到网络会计信息安全。不仅如此,随着“黑客”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存在的杀毒软件并不能对“黑客”攻击进行完全防范,很可能将网络会计信息置于危险之中。

2.网络风险

(1)非法入侵。市场经济信息的占有量已经成为同类企业市场经济的重要砝码。某些企业的商业机密甚至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恶意入侵他人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非法窃取商业机密。

(2)恶意攻击。2011年,国内超过850万台电脑遭受到各类病毒攻击,相比于上一年增加了近一半,并且,这种上升趋势仍在不断继续。

3.会计人员自身问题

缺乏复合型会计人才是网络会计管理水平偏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很多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都达不到网络会计需要满足的标准。常常会因为某些简单的机器故障或者软件使用不当,而将网络会计信息处于风险之中。

4.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

(1)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网络会计模式中,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交叉而复杂,致使会计岗位之间的分工、牵制效果明显减弱。事前审计、事中复核以及事后监督都成为了一种“形式”。更有甚者,在一些企业当中,内部的审计机构尚未建立,为内部人员的各种违法行为提供了方便,致使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遭到质疑。

(2)执行力度不足。在国内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部分企业当中,尽管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制度的可执行力不强,以及执行人员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很多制度执行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的内控效果。

(3)内审监督机构变化。网络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中,会计数据以及传递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所以,审计人员必须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并且,将审计工作的重心放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上来。

5.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目前,网络会计作为新生事物,尚处于萌芽理论和雏形应用,国家在网络会计准则、法规方面滞后。现有的会计法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会计模式的存在,所以,相关的配套法规尚待进一步完善。在网络会计核算平台上,传统的会计原则以及方法都遭到了严峻的挑战。现有法律中很少涉及到计算机安全的法律制度,阻碍了网络会计的健康发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确保网络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安全保障。

三、网络会计信息安全促进措施

1.加强计算机系统基础建设

(1)硬件管理。指派专人对计算机设备进行管理,尤其是交换机、服务器以及各类通讯器材的监管。定期对计算机设备以及服务器进行检查,确保网络设备平稳运行。注意计算机设备的防潮、防磁等。关键存储设备需要进行备份,同时,报废设备需要提交报废申请,并妥善处理。

(2)软件管理。提升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安装正版软件。根据使用需求以及操作环境,正确选择操作系统;安装各类系统保护措施,例如:杀毒软件等。设置访问权限以及使用权限,防止非法访问行为的发生。对系统进行及时更新,漏洞修复等。

(3)财务软件。充分考虑财务软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帮助财务人员快速掌握财务软件的具体操作。采取网络技术,进行网络化管理,提供国际化会计信息,建立国际化财会管理模式。打破会计核算同产品进销之间的分离局面,实现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网络安全管理

(1)数据加密。借助数学以及物理知识,为各类电子信息在存储以及传输中实现加密保护,确保信息安全。网络会计信息加密能够有效地保证信息在存储以及传输中的安全。

(2)数字签名。商务信息单纯的依靠加密保护是不够的。数字签名技术在信息源鉴别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其可以有效地判断出信息是否被恶意篡改,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判断财务信息是否已经被他人蓄意盗取。

(3)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由软硬件设备共同构成的,其在内外网络之间形成了一道安全防护墙。是一类有效的访问控制机制。其通常被设置于网络边界,对网络通信信息进行系统监控,阻止外部网络非法入侵。

(4)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的弱点就在于其不能对内部的信息传输进行安全防护。入侵检测技术恰好弥补了防火墙的不足。其能够对进入到系统的攻击行为进行抵御。其主要包括:反端口扫描、检测拒绝服务攻击以及多种缓冲区溢出攻击检测等。

(5)病毒防治技术。首先明确病毒的危害,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文件共享时候尽量控制权限和增加密码,对来历不明的文件、邮件预先进行查杀再进行查看等,从主观方面减少病毒的危害性。禁用USB设备的自动运行功能,禁止随便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和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之前进行病毒的扫描和查杀则是非常必须的也是极为必要的。结合实际情况,挑选网络版杀毒软件。每天都要进行一次备份,最好用不同的介质存储几个备份。

3.培养复合型网络会计人员

(1)注重对管理领域的“专才”、会计领域的“通才”和计算机领域的“鬼才”的复合型会计人员进行培养和开发,在高等教育中加快调整现行的会计教育体系,重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

(2)企业必须加大智力、财力力度引进既懂会计又懂管理;既有原则,又有灵活性;既熟悉电算化知识,又懂网络知识;既会会计操作,又能解决实际问题;既通晓国内外会计准则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并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定期对业务管理员和操作员进行计算机培训并考核,派专业人事对他们进行综合性培训,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有专业人员及时解决。加强关于计算机信息安法律知识的学习,自觉规范操作行为,同时掌握一些有关信息安全技术和技能。

4.加强内部控制

(1)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以相对应的管理规章对系统中的各类人员进行严密分工,并设置相应的功能权限、账套权限、操作时间权限等。

(2)规范基础设置,设计统一财务报表体系,保证财务核算主体数据格式一致。对会计核算数据采用多人多组输入,集中分散式或授权式处理,从而减少信息处理环节,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5.加强法律建设

因网络经济对目前而言属于新生事物,网络会计更是我国乃至世界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因而,与网络会计相关的问题还处于不断的摸索、改进,修正的过程,仍受到法律及会计制度的滞后性的制约。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网络会计制度的完善工作,建立网络会计工作的规范体系。通常情况下,网络除了安全问题以外,还涉及经济纠纷与国际仲裁,而安全问题、经济纠纷与国际仲裁又具有其独特性,是各国政府不得不面对而又不能套用传统法律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包括各国相关法律在内的国际法律体系。借鉴外国有关成熟理论及实践经验,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为主要内容起草法律法规。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健康的、良好的、宽松的社会环境,从宏观上将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进而有效地保证网络会计信息安全,为企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四、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同时也使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使传统的会计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然而企业在会计系统变革的同时,也存在着会计信息的安全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构建一个网络会计安全防御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文华:浅议如何强化和完善网络会计信息安全[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

[2]马贵峰 马巨革:构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思路及方法——浅谈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发展方向[J].信息系统工程.2010(06).

[3]王旭东:网络会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甘肃科技纵横. 2010(01).

[4]苟有来 周 琦:大中型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面临风险及常用防护措施[J].计算机安全.2010(01).

[5]戴 莉 董 ,裴晨琛:关于网络会计安全问题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2009(20).

[6]牛瑞芬:浅议网络时代的财务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 2009(08).

[7]Klein, D. Foiling the Cracker: A Survey of, and Improvements to, Password Security. Proceedings UNIX Security Workshop Ⅱ . 1990

[8]Seanconvery. NetworkSecurit Architectures. . 2004.

网络会计信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会计;内部控制;思路

在全球网络化热潮中,国内外的会计(管理)软件公司纷纷推出基于互联网(Internet)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下,内部控制与传统内部控制相比有许多不同点。传统的内部控制概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一系列管理方法、措施和规章制度的总称,是内部控制思想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内控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在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面临的新问题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网络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路。

一、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面临的新问题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远程会计处理方式、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各项功能,并最终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将原来封闭的局域网会计信息系统推上开放的互联网世界,会计数据分布式输入,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会计与业务一体化处理和实时监控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企业需要相应调整内部会计控制。

(一)授权方式的改变潜伏着巨大的控制风险

授权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性的内部控制手段。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一项经济业务由发生到形成相应的会计信息,其经历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由具有相应管理权限的有关人员签章方可办理。这种传统管理方式的效率虽然不高,但是可以有效地防止舞弊。然而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权限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口令授权。口令存放于计算机系统内而不像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或其他利益的损失。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例如:业务人员被客户收买,非法取得他人口令绕过批准程序开出销售提单;非法核销客户应收账款及相关资料;掌握公司顾客订单密码,开出假订单,骗走公司产品等。

(二)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内部控制的依赖性和差错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电算化会计、网络会计的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会计信息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质量。而计算机系统处理的集中化,加之计算机运算的高速性,使得其处理一旦发生错误,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使得多种文件、账簿以致整个系统失真。如果发生错误的原因在于系统程序和系统软件,会计人员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所知有限,较难及时发现这些漏洞。这就导致了在专业人员找到或堵上程序漏洞之前,系统会多次重复同一错误,扩大损失。

(三)原始凭证数字化使会计数据安全性受到影响

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原始凭证是以纸张为载体,很难不露痕迹地加以修改或伪造。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单位的原始凭证也如同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或报表一样,已实现数字化、电子化,即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光)性介质上,这种无纸凭证极易被篡改或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纸质原始凭证所具有的较强的控制功能,给内部会计控制带来了新的难题。另外,大量数据存储于磁(光)性介质上,一旦发生火灾、水灾、被盗之类的意外事件,就可能使全都教据丢失或毁损;同时,磁(光)性介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仅要防水、防火,还要防尘、防磁,而且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从而增加了数据的脆弱性。

(四)对不合理的业务缺乏识别能力

计算机完全依靠程序进行操作,在代替人手工操作的同时也使系统丧失了人所具有的对不合逻辑、不合理及例外事项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对程序控制及各种检查控制这些在手工系统中不曾有的控制手段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都至关重要,再次加大了控制的难度与复杂性。

(五)系统现状与用户要求不相适应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很多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知识,单纯依靠用户本身往往难以胜任,一般需要专业计算机人员进行。我国当前的普遍做法是用户提出要求,通过专业的软件公司设计。由于用户和设计人员知识背景的差距,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使得设计出来的网络会计控制系统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国内外的大量事例说明,虽然网络会计系统中出现错误和舞弊的次数较少,但每次所造成的损失却有所增加。如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一般的银行舞弊案,每次造成的损失为10.7万美元,而网络系统的银行舞弊案平均损失为61.7万美元,是手工系统平均损失的6倍以上。总之,网络会计系统中的风险有其特殊性,加强其内部控制建设比之手工系统更为迫切。

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新特点

内部控制有两个涉及面广又相互关联的目标:一是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二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提供可靠的会计记录。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内部控制的目标,验证企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执行,以评估控制风险,证实经济业务记录的可靠性。网络内部控制的目标又可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保护企业资产安全,防止网络受到攻击;提高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可信性与及时性;保证授予责任的完成和各责任人履行其职责;预防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避免发生意外的风险;正确评价经营业绩,提高业务效率。无论是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方式还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区别在于两者控制的重点、方式、内容和范围各有侧重。

(一)控制的重点转向系统职能部门

内部控制的客体最终表现为企业的资金运动、物资运动和各业务信息处理过程,亦即整个组织的活动。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处理、存储均集中于系统职能部门,内部控制的合理运作与完善职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因此内部控制的重点必须随之转移到对网络系统职能部门的管理与监控上。

(二)控制的范围扩大

传统内部控制主要针对交易处理,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与手工处理方式相比有所不同,随着内部控制重点的转移及计算机系统建立与运行复杂性程度的提高,要求网络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范围应相应扩大,其中包括一些手工系统中没有的控制内容,如对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数据编码的控制以及对调用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等。

(三)控制方式和操作手段由手工控制转为手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

传统会计内部控制基本上以手工控制手段为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会计人员也可将一些会计数据、资料储存于计算机中操作,但其作用只是辅助会计人员更好地操作。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计算机程序控制已经占据了内部控制相当的比重,并且网络化程度越高,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比重就越大。但是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并未完全舍弃手工控制手段,起码数据的录入、计算机的维护保养、会计人员必须的一些职业判断仍然需要。也就是说,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的方式和操作手段是手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进行。

三、完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思路

网络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运用加大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潜在的风险,但同时网络与业务流程的结合,也给企业带来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机会与工具。

(一)网上公证的形成可有效地预防数字化的原始凭证被修改或伪造

所谓网上公证,就是利用网络的实时传输功能和日益丰富的互联网服务项目,实现原始交易凭证的第三方监控。比如,每一家企业都在互联网认证机构申领数字签名和私有密匙,当交易发生时,交易双方将单据或有关证明均传送到认证机构,由认证机构核对确认,进行数字签名并予以加密,然后将已经加密的凭证和未加密的凭证同时转发给双方,这样就完成了一笔双方认可并经互联网认证机构公证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交易一方因无法获得另一方的数字签名,很难伪造或篡改交易凭证。主管人员或审计人员一旦对某笔业务产生怀疑,只需将加密凭证提交客户和认证机构解密,将其结果与未加密凭证相对照,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二)在线测试的实现可及时地解决应用软件自身存在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使用的应用软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是难免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注意监护,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但在单机系统下,用户与软件供应商之间因空间的阻隔往往很难充分交流,发现并解决问题费时费力。到了网络时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互联网提供的实时高质的通讯传输手段可以使用户和软件商之间在几秒钟内建立链接,这就给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方便。比如,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向开发商提出要求或建议,开发商也可以把已经开发完成的软件及时传送给用户进行测试;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开发商可以通过网络对用户的系统进行定期的在线测试,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通知用户并进行在线升级,把BUG的存在时间控制在最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三)监控与操作的职责分离可进一步强化系统内部的相互牵制

职责分离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企业通过把不相容的工作分配给不同的人员担当,以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但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由于计算机的自动高效的特点,许多不相容的工作(如制单与审核)都已经合并到一起由计算机统一执行,这就形成内部控制的隐患。为了强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在电算化系统内分设操作与监控两个岗位,对每一笔业务同时进行多方备份。当会计人员利用电算化系统进行账务处理时,其操作和数据也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的机器上,并由监控人员进行及时备份、定期检查。一旦主管部门或审计人员对某些数据产生怀疑时,可以利用监控人员备份的原始记录进行分析调查,辨明真伪,这样就强化了电算化系统内部的相互牵制,可有效地预防作弊。

(四)采用加密码的电子签名可增强电子化原始数据的防伪功能

在无纸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中,如果应用软件正确无误,系统传输安全可靠,则会计信息系统中派生数据(包括电子化的记账凭证、账簿数据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完整性等完全取决于电子原始数据。反之,如果不精确、不完整、不合法的原始数据被记录和维护,将会影响以后所有的会计处理,导致一系列派生数据的失真。因此,对电子化的原始数据的审核和确认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原始数据的审核是通过对纸质原始凭证上有关责任人签名的辨别和相关原始凭证内容的相互核对来完成的。电子化原始数据的审核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一是要注意相关业务不同数据记录间的相互核对;二是要关注经办人、批准人等相关人员的电子签名。电子签名不同于手工签章,会计如何确认这种电子签名的有效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多数的会计核算软件中,电子签名广泛采用普通汉字或字母代码填写,很容易模仿和伪造,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增强电子原始数据的防伪功能,宜采用加密进行电子签名,使其不容易被篡改或伪造。

(五)增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上一篇:网络安全管理范文 下一篇:网络规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