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2:36:57

特色农业论文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1.1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特色农产品发展依托特定的资源条件,与特色农业资源的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特色粮食形成东北部特色稻米和西南特色小杂粮两个板块;特色蔬菜形成了北部“宝坻三辣”板块、西部“天津大白菜”板块以及西北部“卫青萝卜”板块;特色果品基本形成北部蓟县山区特色果品板块、西北部特色瓜果板块、南部特色枣和特色鸭梨板块以及东北部葡萄板块等四大板块;特色水产形成两大板块,即以七里海河蟹为代表的东北部板块和以乌克兰鳞鲤为代表的西部板块;特色花卉形成东丽、西青和静海三大板块;特色畜禽主要集中在北部远郊区县。

1.2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全市拥有以天津市金三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公司、天津市鸿腾水产养殖公司、天津黄庄洼米业有限公司、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蓟县绿色食品总公司、天津市鑫三角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天津万花农业有限公司、大港绿生源冬枣公司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20多家,以天津市兴农黑马蔬菜专业合作社、天津市宝坻区欢喜稻蟹养殖合作社、天津市鸿道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民发西瓜专业种植合作社、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近50家。“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初步形成,大多数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逐步完善,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3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全市有各类特色农产品品牌30多个,“换新”水产、“沙窝”萝卜、“黑马”蔬菜、“蓟州牌”小杂粮等知名品牌享誉全国,部分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宝坻大蒜”、“马厂减河”小杂粮等系列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小站稻、沙窝萝卜、茶淀葡萄、七里海河蟹、杨家泊对虾、黄庄大米、宝坻大葱、宝坻大蒜和宝坻天鹰椒等十几个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部分品牌同时被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认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港冬枣”、“茶淀”牌葡萄、“日思”牌小站稻、“七里海”河蟹、“黄庄洼”大米等一批品牌被评为天津市著名商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在稳定京津市场,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进军国外市场,部分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日益上升,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2特色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资源刚性约束日益突出,特色农产品发展空间有限由于特定的区域性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条件的作用,天津市孕育出了许多品质上乘、备受喜爱、享誉国内外的特色农产品。但是由于特色农产品生产强烈依赖于独特的区域资源,受特色资源分布的限制,特色农产品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很难实现规模化扩张。加之天津市土地资源短缺,特别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锐减,导致特色农产品发展缓慢,部分产品甚至出现萎缩,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难以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和特色经济优势。

2.2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不高,特色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慢天津市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技开发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由于特色农业规模相对较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能受到重视,现代化的特色农业技术研发体系发育很不健全,针对小规模特色农业的适用技术开发还很落后,特色农业生产技术更新缓慢。特色农业种类繁多,需要特殊的生产机械和生物技术,而现有技术供给体系尚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农业技术需求,特色农产品生产还没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后。特色农产品的品种培育更新工作进展缓慢,引进选育、嫁接改造工作落后,基本处于自然发展、自我更新状态,导致品种退化、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

2.3产品深加工不足,产业链延伸不够目前,天津市特色农业的产业链普遍较短,主要停留在初级产品生产环节,大多数特色农产品仅经简单包装后以“土特产”的形式存在。特色农产品加工滞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低,产业链延伸不够。由于加工层次较低,产品档次不高,缺乏精品,特色农产品加工环节增值效益低。此外,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现有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特别是龙头企业和农民形成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较少,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仍有待规范,经济实力差,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强。由于缺乏技术咨询、种子培育、市场推广等相关农业服务,影响了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和集群化发展。

2.4宣传力度不够,传统特色品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虽然天津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不错成绩,但是由于行业标准、品牌认知、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原因,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能力不强。特色农业的品牌建设仍亟待加强和完善,某些产品注册品牌多但强者少,品牌之间缺乏差异性,存在恶性竞争;品牌保护不力,一些知名品牌被伪造仿制,极大地限制了品牌的市场价值发挥;品牌观念、品牌推广经验、品牌立法与执法等方面的缺陷,是制约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做强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具体的相应举措和政策,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宣传力度不够,传统特色品牌打得不响,消费导向作用不强,市场影响力小、占有率低。

3天津市特色农业开发路径

3.1推进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特色农业作为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突出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特征,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和全产业链开发。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发挥生态、资源、文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走“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协调发展道路。一是以特色农业的优质特色产品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现代物流和精深加工。二是深挖特色农业的文化内涵,将特色农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发扬传统文化相结合[3]。拓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积极发展观光休闲、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包括经营农家乐、农业体验活动、销售土特产品、举办农事节庆活动等。通过相关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实现特色农业生产、加工、休闲、生态和服务等全产业链能级提升,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3.2推进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依靠品牌带动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商标意识,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制定特色农产品商标培育计划,挖掘、培育和整合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抓好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产权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天津市农业资源丰富,地域特色明显,农业文化底蕴深厚,在农产品地理标志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优势。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对于整合优势农业资源,打造特色农产品著名品牌,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以及提升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4]。

3.3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在特色农业领域中,众多与特色农业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5]。发挥地缘优势,以特色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基地化为导向,按照产业集群的理论进一步加强政府调控,通过制度化、市场化运作把种植、加工、科研、营销等相关产业有效组合,推动特色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聚发展,在一定地理空间形成规模化的特色农业集聚区。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利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资源,带动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以及流通、中介、仓储、包装、印刷、餐饮、金融、保险等中小企业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产业服务配套体系。

3.4提升特色农业科技化水平实施科技提升战略,必须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队伍。加大对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并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对特色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建立特色农业科研投入逐步增长的长效机制;鼓励各级科研人员参与特色农业研究,创新和推广科技成果,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保障特色农业科研人才队伍稳定;加强特色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尤其要加强对特色农业小品种、小产量产品的生产、收获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实现特色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产业化和特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加强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生态质量;健全特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民特色农业技术培训工作[6]。

3.5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并引导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自主经营、自愿结合、市场调节、相互扶持、利益均沾”的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制度、合同制度等基本制度,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扶持发展从事特色农业的农民组织专业合作社,并鼓励专业合作社实现更高层次的联合,积极开展相互之间的合作[7]。此外,要扶持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探索“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样化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创新特色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8]。

3.6推进特色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特色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进程,狠抓特色农产品质量,突出特色农产品的优质性和差异性,是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保障[9]。要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意识,积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同行业先进标准,做到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高“三品”的认证率;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体系认证,如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体系、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等体系认证[10],确保特色农产品的优质性和特色性;发挥龙头组织在标准化生产中的带动和监督作用,积极推进标准化与产业化、品牌化紧密结合,以品牌化推动标准化。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

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夏季低温冷害、霜冻及冰雹。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旱涝较频繁发生,西旱东涝是吉林省的旱涝分布特点。据历史资料表明,平均每3年左右吉林省就出现一次灾情,灾害已经成为阻碍吉林省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吉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统计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1亿元。相对于这个数字,现有的农业保险能够提供的风险保障十分有限,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金额。

(二)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013年吉林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09.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实现农业增加值835.1亿元,增长6.0%;林业增加值61.4亿元,增长6.3%;牧业增加值547.7亿元,增长0.8%;渔业增加值22.5亿元,增长3.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2.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吉林省农林牧渔业发展结构并不协调,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增长乏力。通过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对富有本地特色、比较优势明显的高附加值农产品进行保费补贴,降低农户和相关配套企业的风险管理成本,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良性调整,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三)有利于控制农村信贷风险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需要相当的资金支持,但由于缺乏抵押物或质押物,使得贷款难以收回,很多农民无法从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获得充足的资金,全国很多省市的农村信贷缺口都在50%上下,吉林省面临同样的情况。而农业保险可以允许农民将保单作为质押物获得贷款,或者通过购买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的方式保证银行能够收回贷款,既免去了银行的后顾之忧,又可使农民放心大胆地从事特色农业生产,极大优化了农村信贷环境,激活了农村金融服务链,对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十分必要。

二、吉林省特色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对特色

农业保险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党的“十”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农民收入、消除城乡差距、稳固国家发展根基,就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此,国家对战略性农产品实施统保,每年下拨大量补贴资金,保证了战略性农产品得到充足的保险保障,而作为农民增收重要增长点的特色农产品,国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自行开展统保。作为农业大省,在缺乏中央相关配套政策的情况下,吉林省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2013年吉林省财政总收入2086.6亿元,位居全国倒数第十位。因此特色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更加良性的合作互动关系。

(二)特色农业保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缺位

1.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不够完善

在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中,还没有一项规定农业保险的基本法,2012年10月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保险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农业保险的行政法规。农业保险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问题,基本法的缺失将会导致执法冲突、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应制定独立的农业保险法来规范农业保险的实施管理。

2.针对特色农业保险的税收优惠力度不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保险条例》中,对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主要有营业税、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譬如保险机构从事农牧保险业务可免征营业税,对农林作物、牧业畜类保险合同暂不贴花,对企业所得税按照当年保费收入不超过25%的比例计提的巨灾风险准备金,准予在税前据实扣除。这虽然填补了多年来农业保险税收优惠的空白,但由于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高费率和高赔付的特点(在特色农业保险中尤甚),很多国家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力度都比较大。如美国政府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中规定:“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一切财产免征一切现有和将来可能开征的税收,而私营农作物保险公司保险合同和由公司提供再保险的保险公司均免征一切税收。”这对我国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可以起到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三)吉林省农业保险公司存在超赔现象

农业灾害保险使保险公司出现亏损的几率大大高于其他险种,普遍存在超赔现象。数据显示,2007-2008年由于发生历史罕见的旱灾,吉林省农业保险公司超赔3.4亿元。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吉林省的巨灾风险准备机制还不健全,极端天气导致的农业灾害多发、重发,使得保险公司在扩大保险覆盖面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快速累积集中、超赔压力急剧增加的困境。农业保险分散风险一般会采用再保险的方式。作为吉林省政策性保险的主力军,目前吉林省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与中国再保险集团签订了分保协议,也储备了一定的巨灾风险准备金,但仍然缺乏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超赔压力仍然存在。

(四)农民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有下降趋势

虽然近年来灾害频发,农户对农业保险有强烈的需求,但实际购买意愿却有所下降,在2007年至2009年,松原市甚至出现了保费收入逐年下降的态势。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增收压力大,难以承担农险保费

近年来的惠农政策使农民收入增长一直较为稳定,但由于政策补贴的基数已经增大,可以预见今后的增长幅度将极为有限,依靠直接增加补贴来增收的幅度将越来越小。此外,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土地流转承包费用居高不下,使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给农村居民增收带来压力。

2.农业保险的实际保障效果未达到农民预期

大多数农民对于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对目前保险公司只保种地成本不保收入的保障方式并不满意,在遭受损失后,赔偿金额很难与保险公司达成一致。由于特色农产品地域性较强,一些地区出现农业灾害的几率较小,因此农民的保险需求并不迫切,对于一些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不是农业生产的家庭来说,根本无需投保。

三、对吉林省发展特色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探索新型特色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由于国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主要集中在战略性农产品中,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又无法完全满足特色农业保险的需求,因此对于特色农业来说,解决资金不足的关键还是要探索新的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吉林省现有的农业保险模式是“政策补贴,以险养险”的安华模式,即农民实际平均承担39.5%的保费,地方各级财政补贴4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补贴16.5%。这种模式对地方财政的依赖性较强,农业企业及保险公司也要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同时农民承担的保费数额也不小,因此保险持续性存在隐患。参考国内外经验,吉林省特色农业保险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可拓展为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

1.政府支持型相互保险模式

与安华模式相比,这种模式下政府不直接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但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经营主体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互助保险公司,可由市、镇、村农业互助保险社组成,经营主体为被保险人自己。这种模式能够降低保险经营成本,较好地控制核保理赔中的道德风险,适合低收入农民的保障需求,并且可以大大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在日本以及国内的黑龙江省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行业协会主导相互保险模式

特色农产品门类复杂,生产规模相对较小,风险较为分散,会增加保险公司承保理赔成本,导致费率上升。在行业协会主导相互保险模式下,可依托省内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针对单一的特色农产品开展农业互助保险。这种模式可将省内的大量同质风险集聚起来,降低保险经营成本和风险,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完善特色农业保险的政策环境

1.加强立法

国家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保险条例》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农业保险基本法,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确认和强调农业保险的地位。吉林省也应针对本地特色农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弥补现有农业保险条例对特色农业规定的补丁,维护本省的特色农业保险体系和运行。

2.政策优惠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风险较大,赔付率高而保费低廉,保险公司盈利较困难。为了防止亏损,省内的农业保险公司采用的是“以险养险”,即以商业险种的收益来弥补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可能产生的亏损。但是保监会要求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的商业性保险业务不超过总业务量的40%,这一限制使得“以险养险”模式愈发举步维艰,保险公司从商业性保险业务中获取的收入很难完全弥补农险带来的损失。因此,应建议保监会适度放宽相关规定,更好地调动农业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在税收方面,也应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加大对保险公司的减税力度。

3.加强与其他涉农部门的合作

地方政府应明确农业、财政、税收、水利、金融、民政、科技等部门在农业保险中的地位和作用,打破农业保险单一筹资渠道,科学调配各部门可用资金,使各部门的支农惠农政策真正作用于特色农业保险的运行。

(三)加快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1.完善农业再保险机制,拓展多元化的分保渠道

除中再集团外,应加强与国际再保险公司的合作,在国内建立由财险公司组成的农业再保险联合体,更好地转移巨灾风险,缓解并逐步消除超赔现象。

2.调动各级力量建立大灾风险基金

完善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保险公司共同分担的大灾风险准备金,同时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基金,将农业防灾防损纳入到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统一管理。

3.加强农业灾害防范,建立灾害预警系统

在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业生产基础的同时,努力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此外,加大对风险控制的力度,做到对风险的提前预测、干预和控制。

(四)努力提高农民对特色农业保险的认可度

1.开发适应农民需求的特色农业保险产品

有针对性地根据特色农产品的地域特点、种植特点开发新险种,厘定合理费率,尽量适应农民经济能力。政府财政补贴的运用应加强监督,保证及时到位,满足农民保障需求。

2.创新农业保险技术

提高服务质量。在特色农业风险检测、保险精算、核保理赔以及银保合作领域积极创新,适应农民参保理赔的需要,降低保险经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加强农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

支持各级农业院校开设农业保险专业,积极培养、挖掘、引进农业保险系统专业人才,提高保险公司直接进行大范围特色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业务的能力。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发展沿海特色农业有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进步河北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工轻农”等原因,导致优势农业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整体效益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沿海特色农业发展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的效益,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改变农业相对落后的状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民增收,满足基本经济需要,而后才有时间和动力参加培训,进而提升从业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现代观念,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相辅相成。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推进沿海特色农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培育一批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务之急。[7]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兼业农民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是具有稳定性、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责任观念的市场主体。[8]一方面,河北沿海特色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形式,急需具备现代观念和科学、技术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沿海特色农业的直接参与者、主要建设者、最终受益者,自身的特征符合河北沿海特色农民发展的迫切需求,对沿海特色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发展沿海特色农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新的内容《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决定发展河北沿海特色农业,为沿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根据河北沿海特色农业要大力发展作物林果种植、水产畜牧养殖、加工、休闲观光等内容,沿海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可依据产业、作物类型分为种养殖技术、无公害防治、公共服务和市场营销人员培训等类别,使人才培养供需无缝对接,可有效避免培育的盲目性和无针对性。此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为沿海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性人才,保证了沿海特色农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河北发展沿海特色农业背景下新型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缺乏针对性,地区特色不明显河北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发展特色农业就是利用存在的差异发展,因而沿海特色农业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需具有独特的地区特色。目前河北沿海特色农业发展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只是实现了片面的结合,未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地区特色缺失。一方面,农民培训工作依然沿袭旧的程式化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泛化,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脱离。国外发展经验表明,农民的培育离不开对农民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依据农民的需求制订培训内容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并未制订具有特色化的乡土教材,仍然使用全国、全省性的教材,现存培训人员并不具备教授沿海特色农业相关课程的资历,都是一些基础理论的专家,具有当地特色的专家严重缺乏。

(二)培训缺乏资金保障,政府推动力度不足河北沿海特色农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但由于农业的弱势地位和综合产出效益较低的现状,河北沿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资金短缺,政府推动力度不足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依靠财政投资,由于国家农业投资财力有限,农民培训经费很难得到保证,省有关职能部门利用财政补助开展了大量培训工作,但由于经费不足束手束脚。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二三产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有关社会主体政策主要向经济效益更好的产业倾斜,对农业发展、农业培训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农民培训经费缺乏,政府支持力度不足,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顺利推广。

(三)培训机构冗杂,系统性不强通过走访河北沿海地区相关农业培训部门,发现农民培训机构冗杂、培训内容重复,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河北省现存在的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农业部举办的阳光工程,农工委组织的涉农培训,扶贫办组织的扶贫培训,科技局组织的科技特派员下乡,组织部举办的农村党员塑性教育等,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有农业、农机、教育、劳动、扶贫、科技、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在培训中缺乏必要的衔接和配合。虽多部门涉及到农民培训工作,但没有成立专门的农民培训领导机构,农民培训工作并未形成自上而下的体系,未对农民培训工作进行统一协调调度,导致农民培训工作效率不高。

(四)培训对象水平低,积极性不高河北沿海地区由于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目前农村现存劳动力主要是老人、中年妇女及上学的孩子,典型的“386699”大军,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绝大多数缺乏科技知识,对农业新技术推广热情不高,从事简单的农业种植、养殖。现在的农业培训主要是在他们中开展,多数人积极性不高,参加培训的目的是获得国家补助,在他们看来学习耽误生产、还会产生费用。对他们进行培训获得的后期效益非常低,导致资金、师资力量、农业资源的浪费,并未达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沿海特色农业的目标。

三、发展沿海特色农业条件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措施

(一)依据地区特色,制定培训计划培育沿海特色农业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要以沿海地区特色种植业、畜牧业、休闲旅游业等发展为基础,结合产业特色进行培训,做到培训内容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发展特色农业的最终目的。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还要培养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师资队伍,该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同时,还要依据沿海地区长期积累的农业文化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包括音像制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不仅适于因材施教,也易于理解。

(二)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力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方面增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将农民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制,解决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除了政府组织农民培育工作外,还要依靠社会力量支持农民培育工作,如发挥地方性龙头企业的作用,对自身员工进行培育的同时对农产品供应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除了资金的注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免农业税,利用农业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对大型企业减免税收,鼓励参与农民培育工作。

(三)整合农业培训,完善培训体系为改变沿海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多头领导、重复培训等资源浪费现象,政府需要将农口培训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农民培训的核心机构即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建立专家库,信息资源库,使农民了解培训的具体状况。针对培训内容重合的部分,通过培训效益评估择优选择培训部门进行相关项目的培训工作,使培训更加市场化。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对涉农培训的各个部门进行统一领导、统一调度,从而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人员。同时建立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涉及特色农业的各个行业,长短期培训相结合,类型齐全的培训课程,从而形成系统化、特色化的沿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四)明确培训对象,激发积极性培养对象的整体水平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效果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吸引具备一定文化、科技水平的青壮年等有能力的农民加入,提高队伍的基本素质水平。除了明确培训对象外还要激发培训对象参加农业培训的积极性,使理论与实践达到融合,全面提升农民素质。通过发展沿海特色农业拉动当地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的收益,是激发农民参加培训、主导学习的主要刺激源。通过提供免费的农业培训吸引职业农民参与培训,通过为职业农民提供无偿资金或是低息贷款的方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也是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重要手段。

发展河北沿海特色农业,不仅是提高地区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改变沿海地区农民生存现状的重要手段,是对沿海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沿海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沿海农业资源的作用。新型农民的培育根植于沿海特色农业中,在发展中培育,在培育中发展,使沿海特色农民成为沿海特色农业的建设者与享用者。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1.1认识不到位

一些村镇干部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发展高山特色农业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认识不足,导致没有将发展高山特色农业相关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没有实地调查,没有工作规划,同时也没有进行广泛有效的宣传,导致干部和群众都没有意识到发展高山特色农业带来的好处,影响了农民进行高山特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1.2外在动力不强

发展高山特色农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它涉及的项目繁多,例如:选择项目、制定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引进良种、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等。这些繁杂的工作仅仅依靠镇政府是没有办法顺利完成的,需要省、市政府甚至国家的政策扶持,包括财政、信息、技术等方面。另外,发展高山特色农业也需要全镇各个部门加强联系,团结协作,共同推进高山特色农业发展。

1.3管理不完善

目前,阿旺镇高山特色农业发展仍旧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都是单打独斗,因此,各家各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就比较低,一旦出现问题,就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市场发育也不够完善、市场信息也比较缺乏,农民很难预测市场,非常容易造成损失。农业技术推广也没有实现全覆盖,技术服务跟不上发展进程,严重影响了高山乡特色农业的发展。

2加快阿旺镇高山特色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1提高认识

利用得天独厚的山区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高山特色农业,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选择;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体现比较优势的客观要求;是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发挥农业基础优势的实现形式;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意识到发展高山特色农业的这些作用,我们有必要提高思想认识,将发展高山特色农业作为重要工作提到日程上来,要齐心协力、献计献策,为高山特色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健全特色农业发展组织保障体系。建立特色农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高效决策,科学调度,精心实施;二是加快推广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三是全力实现农业产业市场化流通。

2.2加强项目建设

为了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打造现代农业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调整农产品结构,激发农业发展活力,需要始终将做强、做大、做优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阿旺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结合阿旺镇的实际情况,为发展高山特色农业,应该着力发展以下几个农业项目,包括:一是大力推进坡改梯建设;二是积极推广项目富农工程;三是全面推行“一村一品”工程。

2.3加强帮扶力度

根据阿旺镇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丰富帮扶类型,实现每村一个帮扶团队并覆盖所有村庄,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开展帮扶工作。一是实施来料加工村企对接项目。通过积极联系来料加工经纪人,实现村企有机对接。为了给全镇有致富意愿的农户提供增收途径,邀请来料加工经纪人、骨干参加各类培训及对接活动,以增加来料加工村企对接项目数量;二是实施创业增收结对帮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依靠各种行业分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相应的帮扶小组,通过实施“结对帮扶”,促进全镇农民共同致富。组织全镇的“致富能手”、“农村能人”与一些村庄收入低的农户结对,将致富经验传授给农户,包括项目选择、技术经验等都一一传授给农户,帮助其增收致富;三是建立健全奖补制度。建议镇政府制定鼓励金融企业支农的优惠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信用评级以及担保机构等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金融支农长效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有序流向农村和农业产业,解决农业产业资金不足的“贫血”问题。建议镇财政每年设立一定数额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以奖代补”扶持高山特色农业示范项目,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一)资源环境分析湖南省位于南岭山脉中段与长江中游之间的内陆腹地,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组成岩种类多样,湖南境内水系发达。拥有全国第二大的淡水湖(洞庭湖),起着调节长江水量的重要作用。还有湘江、澧水、资江和沅江4个水系汇集流入洞庭湖并且还连接长江,全省拥有的水量是南方9个省份最多的。在全省土地中,各种常态地貌齐全,一般山丘、冈坪多呈垂向层状和水平镶嵌的组合状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农业地貌环境。湖南省几乎全部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热量丰富,且光、热、水配合相当良好,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高;同时,由于经纬水平分异和山丘区垂直分异的直接影响,湖南的植物区域成分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植物和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种子植物约5000种左右,全省木本植物达19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25%,茶叶仅一个南岳衡山就有20多个地方品种。还有湘西那一片的茶叶种植更是品种良多了。这些都为湖南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交通环境分析湖南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长江中游之间的内陆腹地,介于华南经济圈和华中经济圈的之间,地理区位优势相当明显。湖南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非常的发达,更是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中的三纵六横,市州均实现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4小时访问圈。在水运上也已经形成了以湘水、资水、沅水和醴水为主体的洞庭湖现代水系交通运输,并可通江到达海;京广、枝柳、湘赣、湘黔、湘桂、洛湛还有贵福、渝怀等主要铁路干线,并且上昆、京珠、衡昆等高速公路以及许多的国道、省道公路线相互连接,这对于开拓湖南特色农产品市场是非常有利的。

(三)技术环境分析湖南省的科研和教育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省内的农业科研及农业教育体系也已经比较完善了,这为湖南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目前,湖南全省共拥有中科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湖南农科院等263个农业科研机构,其中,仅仅省级的农、牧、渔类的独立科研机构就有18个,拥有约2000名科研技术人员,聚集着袁隆平、官春云、刘荡、王克林等众多知名农业科技专家,几千名教学科研人员创造并积累了一大批居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培育出了一大批各级各类农业专业人才。

(四)政策环境分析首先,将特色农业列为全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实施项目,并直接由省府规划了优质水稻基地县、优质玉米县和优质蔬菜基地县等的科技示范基地,还在江永、泸溪、湘潭、祁东等地开发香柚、优质枣、优质柑、湘莲、黄花等特色农产品。其次,已制定了全省的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开发的“十二五”规划,并明确要重点加强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叶、水稻、畜禽等产品的生产开发,建设了100多个重点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示范基地,并在全省进行大量生产无公害类型的农产品,这可见湖南省政府对特色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二、湖南省农业特色化的对策

(一)依靠品牌企业带动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产品实现价值的载体是品牌的建立,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都是产品品牌建设的有效手段。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各种变化,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进行的农业产业转移中可以依靠质量好、品牌好的地区转移。相对于农业产业化,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就更加针对市场的需求和更加专业化的地域生产,这些在农业科技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并进一步去提高市场化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更加容易实现农业生产的价值。这也是特色农业产业转移所需要的。通过产业转移形成一定特色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保障了特色农产品投入产出和资本转化,更加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湖南省已经有金健米业、油中王、童胖子酱板鸭、益阳松花皮蛋、东江鱼集团、益阳普华纺织有限公司等著名品牌企业。可以依靠这些企业,在它们的带动下形成集科研、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特色农业产业链。

(二)借助政府的引导进行特色农业区域集聚化布局政府、农民和企业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三大主体,它们在农业发展中分别有着不同的作用。进行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对政府而言,首先是要提供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适合的市场制度环境,对比给予特色农产品的加工税收政策优惠,并开通相关的绿色运输通道等。其次要深化特色农业的融资渠道,改变比较单一的投资模式,可以去吸引和借助银行资金和社会各种风险投资资金去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条以政府为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最后要重点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村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的这些政策是特色农业进行区域集聚化产业转移的根本保证。

(三)知识化和技术化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农业技术化不但包括生产管理的技术化还包括了市场的信息化,不管是在传统的特色农业如水产农业、绿洲农业、旱地农业,还是新兴的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等,整个过程的系统化技术化的生产管理是使得其活跃的关键。一方面,在一个地区的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要努力去提升质量产品的品质,以技术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附加值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动力,高的附加值是特色农业可以和其他新兴行业媲美的资本。另一方面,在管理上面也需要技术化的知识化,比如,在质量的检测和一些预防,还有一些市场信息的收集都是需要的。这是信息的时代,知识化是信息化是发展的根本。

(四)加强农村合作社建设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和发展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各自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特色农业。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单独的农户很难获得较为全面的市场信息,这就使得他们会有一定的程度上与市场脱离,这对于特色农业来说的非常致命的。信息只是合作社的一方面优势,它还可以在合作户之间的技术的共享和资金上的联合。比如会员费作为发展基金可以用来搞基础性的建设。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第6篇

1突出龙头建设

咱家集团5000万只肉鸡、维尔鸭业5000万只肉鸭、雏鹰集团400万头生猪、龙兴公司130万头生猪、洮北亚亨公司100万只肉羊和白城工业园区中绿粗杂粮等一批大型精深加工项目的续建进度。同时,下大力气研究解决镇赉飞鹤、白城龙丹、盛吉生物等企业的满负荷生产问题,使其早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域外客商来白城投资,重点在玉米、绿豆、花生、肉羊等产业上再启动一批大型精深加工项目,尽快把特色原料大基地建设成特色农产品加工大产业。积极挖掘现有企业潜力,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

2完善联结机制

促进紧密合作组织各地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典型辐射等措施,鼓励农民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推进原料生产基地向“一乡一品”和“数乡一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引导龙头企业把生产经营重心由加工、销售领域向原料供给领域前移,采取签订订单、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合作模式,加快培育建设一批与企业加工需求相适应的原料生产基地。

3实施品牌战略

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树立“品牌经济”意识,鼓励和扶持具有过硬产品质量和较强经济实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和申报工作。借助域外招商引入的“飞鹤”、“龙丹”、“雨润”、“金龙鱼”等中国驰名商标,加快开发彰显白城特色农产品品质特征的乳产品、油产品、米产品、禽产品等知名品牌,精心培育展示白城地域优势的优质大米系列、高档白酒系列等知名品牌。

二.为加快发展白城市绿色农业

建设吉林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基地,特提出建议如下:一是建议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针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收购时间集中、存储周期长、需求量大的行业特点,制定特殊的信贷支持政策,尽最大努力满足加工企业贷款需求。在税收政策上,建议国家对白城这样地方财力非常薄弱、无力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放水养鱼、给予和落实扶持政策的地方,再给予一些特殊优惠政策。二是建议加大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对白城市册外地和新开发的耕地给予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借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建议国家给予白城地区各项补贴配套核查管理资金,以维护农村社会安全稳定。三是建议加大对农田改造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全市土壤耕层沙化、碱化、干旱的贫困地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量不足,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下,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对白城耕地面积大、单产水平低、后备土地资源多等实际情况,对白城这样的粮食增产主体区加大基本农田改造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白城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推广应用技术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增强国家粮食食品安全。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第7篇

1.1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激增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曝光,广大消费者对于绿色、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极度敏感,一旦农产品质量被曝出问题,对农产品的销售乃至整个产业链都产生严重的打击。例如,受“速生鸡”事件影响,2013年春节期间全国范围内肉鸡价格较往年明显下降。浙江温岭草鸡批发价从往年的14元•kg-1下降到10.4元•kg-1,仅温岭草鸡合作社一家就亏损达500万元。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价格不敏感。据万泰认证公司统计结果,尽管我国有机农产品价格远高于普通农产品的2~6倍,但是消费市场前景仍相当可观。

1.2农产品开始步入网销时代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持续升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果农、菜农或农产品经纪人开始将农产品放到各类网店出售。在浙江省遂昌县,目前已有2000多家网店出售当地生产的菌菇等农产品,2012年销售额超1.5亿元。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浙江80%以上的特色精品农产品产销主体看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近60%的主体正在或计划涉足农产品电子商务。目前,浙江农产品网络销售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藤桥模式,即产销主体利用知名网销平台直接销售农产品;二是农民巴巴模式,即销售主体自建网销平台销售各类农产品;三是遂昌模式,即农民网商通过第三方如网商协会等,在知名网销平台搭建的地方销售平台抱团销售当地农产品。

1.3消费者偏好悄然发生改变

人们消费农产品的观念和偏好不断发生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消费结构方面的变化,而且还体现在对产品形态的需求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调查发现,当前农产品消费呈现3个新的偏好:一是偏好原生态消费,“土”“野”农产品如土蜂蜜、山茶原油等更加受到欢迎;二是偏好休闲消费,2013年春节期间浙江传统食品青鱼干销售低迷,而作为休闲食品新开发的小包装醉鱼干销售却异常火爆;三是偏好体验消费,近年来农业休闲观光的发展和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使通过农业休闲和观光旅游带动本地农产品消费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一条捷径。

1.4礼品消费份额呈缩减态势

在全球市场需求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深入演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向型经济受到牵连,并在短期内难以全面改善,浙江很多企业采取了节约成本的方式应对,再加上我国政府机关廉政建设和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产品作为礼品的销售空间受到挤压。据统计,浙江约有1/4的产销主体通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礼品订购渠道销售农产品的份额超过30%,近1/10的主体礼品销售份额超过50%,这部分主体面临着产品结构、营销策略调整的迫切要求和严峻挑战。可以预计,礼品份额的缩减将使农产品消费进一步回归市场理性。此外,特色精品农产品节庆购销井喷之势也将得到缓解,节前消费强劲、节后迅速回落的态势将逐步改变。

2特色精品农业经营的主要问题

2.1市场变化难以预测,产品价格波动巨大

由于特色精品农业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速度加快。而目前农业生产“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从而造成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对于普通生产经营主体来说,很难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规律。如芦笋是浙江省平湖市近年来发展的一项特色新兴产业,前几年芦笋产量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也节节攀升,农户的种植热情越来越高,目前全市芦笋种植面积已达293.3hm2,而上海、江苏等省市,以及浙江省内的湖州、温岭、嵊州、建德等地也开始大面积种植芦笋。随着各地芦笋的大量上市,2013年春季芦笋价格一路下滑,售价从2012年同期的10元•kg-1跌破成本价7元•kg-1,大量种植户面临亏本的危险。从调查结果来看,“市场需求波动大,难以预测”已成为当前浙江特色精品农业经营的最大问题。

2.2销售渠道相对单一,产业市场风险较大

目前,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仍然是实体店零售、卖给下一级中间商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订购这3大传统形式,近年来除了网店销售渠道发展迅猛外,其他一些新型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高端产品、节庆产品等依赖于特定销售渠道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加大了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据调查,2013年以来,由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订购大量减少,高端产品如浙江的乌牛早茶叶、铁皮石斛、冬笋、山茶油、生态甲鱼、鹅肝等,以及节庆产品如年宵花、青鱼干等销量大幅下滑,近1/2的产销主体受到了明显影响,几乎波及到全省各个主导产业类型。

2.3产销衔接依然不紧,销售组织成本较高

近年来,浙江在开展“农超对接”、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目前产销衔接仍然不够紧密,农产品销售组织成本较高。销售主体通常对本地的优质农产品情况较为熟悉,但对本区域以外的优质农产品却苦于没有很好的途径了解和联系,影响了销售经营主体的做大做强,也阻碍了特色精品农产品在区域外的市场拓展。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质优稳定的货源难以保证”已经成为特色精品农产品在组织销售环节存在的最大问题。

2.4品牌知名度普遍不高,难以开拓新的市场

在调查的特色精品农产品产销主体中,注册并使用了自有品牌的比例高达90%以上。这一结果反映出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特色精品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类主体的品牌意识得到增强,但也暴露出特色精品农业发展存在品牌数量过多、规模偏小的问题,广大主体对品牌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注册品牌层面。品牌“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导致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普遍不高。以浙江山茶油品牌“括苍”为例,该品牌在原产地台州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卖到省城杭州就只能给祐康公司的“优谷大地”贴牌,在省外市场更是鲜有知晓。

2.5物流体系尚不健全,流通成本依然较大

目前,浙江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健全,全省范围或更广范围的物流配送能力尚显不足,物流网络体系效率不高,导致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损耗较大,增加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农产品物流环节多,增加了农产品运输路线、装卸搬运和包装次数,加大了物流损耗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益。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仍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类别和质量不能满足需要,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上各节点间缺乏信息交换与协同平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约有80%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专业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还很少,且规模普遍都很小,物流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的转型思路

在信息化带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重大变革及我国经济、社会、政治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当前浙江特色精品农业发展必须实现从理念到实践、从生产到经营的一系列转型。

3.1调整发展理念,实现礼品到大众消费品的转型

新的市场形势赋予了特色精品农业发展新的内涵,当前,应在准确把握新内涵的基础上,调整浙江特色精品农业的发展理念,使特色精品农业发展走上回归之路。农产品特色精品不等于礼品、贡品和奢侈品,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不能脱离大众消费。从长远来看,礼品只能占较小份额,特色精品农产品更多的是要面向大众消费者,走市场化之路才有生命力。因此,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必须准确把握市场信息,迎合市场消费需求,适应大众消费变化,根据市场需求来引导生产、加工、销售。特色精品农业是集精品生产、名品销售、极品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不仅仅是指特色精品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出高品质、高营养、高安全、高科技、高创意、高效益的精品农产品。在各种技术手段使“生产什么不再成为问题”的情况下,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更重要的是强化品牌建设和现代流通。此外,提供强大的消费服务如提供营养菜单、烹调食谱等,以及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如开发研制半成品菜等,也应逐渐纳入特色精品农业的发展内涵。

3.2调整产品生产,实现“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型

立足于精品农产品也是“大众消费品”的定位,精品农产品开发应认真研究大众消费的变化,从市场需求出发调整产品生产,实现“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型。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和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三品”认证工作。适应于产品省外、国外市场的开拓,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调整产品生产,例如龙游富硒大米应随着外地市场的开发,调整籼米与粳米的生产比例。调整产品供应时间。适应于传统节庆消费回落的态势,适当压缩节庆生产比例,例如调减春节期间鸡、鸭、鱼等年货的上市,并在节后保持正常的供应量。采用技术手段延长产出期,缓解时令产品集中上市,保证较长时间的供应。开发各类休闲食品。干果、水果可以开发成休闲食品,畜产品、水产品甚至食用菌、蔬菜等也可以开发为休闲食品,特别是开发小规格、系列化的休闲食品。调整产品包装。例如,适应于大众消费需求,将礼品包装变成简包装;适应于网销要求,将蜂蜜、油脂类的包装由玻璃瓶变成塑料瓶;适应于旅游产品开发,产品包装应当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等。

3.3调整产品营销,实现传统营销到现代营销的转型

随着特色精品农产品的市场定位的变化,其营销思路也应及时调整。扩大销售市场。为应对当前礼品销售份额的大幅减少,以及今后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快开拓区外、省外乃至国外销售市场成为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营销的当务之急。应加强前期市场研究,先从经济发达、文化同源的长三角地区入手,针对省内外、国内外不同市场的消费文化、消费规模和消费能力,匹配不同的产品组合及营销策略。拓宽销售渠道。产品销售“渠道为王”,应在发展传统渠道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农产品连锁超市等新型渠道,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势头下,抢占先机,重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营销手段。不断创新产品概念,加强体验消费,如将特色精品农业与旅游、农业休闲观光相结合,利用旅游、农业休闲观光销售特色精品农产品,并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深度开发旅游农产品。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的农展会平台进行集中推介,提高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在消费者中的感知度和认可度。

4特色精品农业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

4.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加快健全符合实际的农业标准体系,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扩大标准化技术应用面,促进农产品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健全农产品编码标准,加快建立以产地质量追溯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职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试点将农产品检测作为农业龙头企业产品上市的准入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强化“三品一标”农产品监管,强化监管岗位责任。对农产品检测不合格的生产主体和经营主体实行“黑名单”制度,取消其申报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各种形式的扶持项目的资格。

4.2加大浙江土特农产品宣传力度

加强主动宣传。除了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外,还要积极主动策划宣传,制定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推荐目录,在重点推广城市召开产品推介会、开展市民试吃活动等。组织抱团宣传。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以行业抱团或地区抱团的形式,对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进行整体营销。依靠文化宣传。加强与文化、旅游管理等部门的合作,在对外输出浙江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同时,带动特色精品农产品的输出。如参与央视烹饪类栏目制作,从教会怎么吃甲鱼开始,启动甲鱼等水产品的北方市场销售;或通过拍摄诸如“舌尖上的浙江”之类的纪录片,对浙江特色农产品进行软宣传。重视网络宣传。利用“网络无处不在”的力量,加快建设浙江特色农产品宣传和营销的省级平台。

4.3培育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

把握当前浙江农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契机,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全新模式,迎接农产品E时代的到来。积极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利用地域优势,争取与淘宝网等知名网购平台合作共建网络销售平台,合力打造特色精品农产品销售的“浙江馆”。制定农产品网络销售人员培训计划。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结合农产品网络营销特点,开展专业化新型人才教育培养,定期组织生产经营主体、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等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技术的教育培训。加强农产品网络销售线下安全品质管理。应研究建设农产品网络营销标准化体系,探索并完善电商+政府+协会+网商的模式,积极消除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安全隐患。

4.4推动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

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协会,解决单个主体难以完成或完成成本过高,而又具有公共性的问题。行业协会主要功能定位:市场信息服务,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开展市场研究和预警;产销衔接服务,通过协会活动,加强产销主体之间的联系,降低产品供销组织成本;培训交流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帮助会员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生产要素服务,如争取银行授信贷款,帮助会员解决融资难题,开展省内外劳动力经纪,满足农业生产环节的劳动力需求等;市场拓展服务,组织举办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参考国外经验,行业协会建设应从官办或半官办行业协会起步,待产业发展时机成熟,再从政府管理部门中剥离。

4.5加强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

继续培育农产品品牌。鼓励企业深入、持续、有效地进行品牌宣传和营销工作,培育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实现从商标到品牌的转变。大力整合农产品品牌。针对企业自主品牌众多但影响力普遍不高的问题,督促地方政府部门把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公共工程,以地理标志认定为依托,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价值及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塑造品牌形象和产品故事,形成以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带动企业自主品牌创建的“众星捧月”式的品牌格局。依法保护农产品品牌。安排专门机构从事区域公共农产品品牌的创建、管理、维护和发展工作,通过制定区域品牌保护法规,加强品牌和标识使用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毁牌行为,促进品牌农业健康发展。

4.6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鼓励农产品经营主体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建设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共享各经营主体的物流资源,改变现有的单打独斗的区域农产品物流方式,形成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大一统”,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加快培育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重点培育一批潜力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在做好企业内部配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扶持连锁经营、直供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现代农产品物流人才培训,在加强在职从业人员培训的同时,引导物流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培养农产品物流专门人才。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第8篇

1.特色农业生产为粗放型,科技资源利用率低

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贵州当前特色农业的发展仍旧停留在粗放型发展阶段,资源利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都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进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依据以往的生产效益来设置生产计划。投入于贵州特色农业的工作人员技术性不高,地区政府对该领域科学技术的投入不够重视,导致生产效益低,特色农产品质量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投入的情况下,贵州特色地区的农民文化程度低下,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特色农业企业会进行掠夺性生产,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应用,生产模式落后。

2.观念相对落后,没有正确的认识特色农业

由于当前的社会市场体系还处在发展与健全阶段,并且对于特色农业的政策性支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有效落实,一度导致群众在认识特色农业、实践特色农业中出现不少问题与不友好状况。例如,人们由于概念性错失,认为特色农业即是种植具有特色的作物,导致大幅度的增加相同作物的种植来期待良性收益,而不同地区由于地质土壤的不同而不一定适应同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出现很多现实矛盾和问题。此外,某些具有潜能和市场的特色作物却没有得到本应有的重视、开发与种植,直接造成贵州当地的特色生态、特色地质和独有资源的浪费。因此,没有真正经过考察和研究,而盲目地、片面地进行所谓的特色农业实践,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行的,不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可能造成资源的重置、人力物力的损失和自然生态的浪费,对于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具有不良影响。

3.特色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存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

贵州地区的地势大部分为丘陵、山地,不同县市的实际状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就整体上来看,普遍存在耕种土地的土层薄弱问题,可利用土地呈块状分布,整体性不强,生态环境很容易遭到破坏和影响。地势不平坦的情况下,还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对特色农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限制。再加上特色农产品对土壤条件和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贵州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设施相对落后,仅仅依靠降雨根本无法满足农产品的生长需求,从而降低了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

4.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特色农业的形成、发展与进步需要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生产的全方位落实,而贵州目前的现状是土地资源广,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少,部分土地资源私人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未能完全将农业生产和特色农业的发展等作为主要事业。这就造成了形成和发展特色化农业必备条件的不足,即规模化农业生产无法实现、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利用、科学专业化生产经营无法落实。因此特色化农业在贵州本地的发展迟迟不见成效,特色农业产业无法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特色农业产业不能长期有效地健康发展。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贵州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方面还存在的一个制约发展和进步的问题,即为部分地区出现的对于特色农业过于泛化的推广和实施。这样,这些地区的特色农业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而大面积、广泛化地进行各个方向的特色农业,造成特色农业缺少产品产业的针对性缺失、生产经营的重点不明确、特色产品“不再特色”。

二、促进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1.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贵州应当在确定进行特色农业实践和发展目标的同时,积极创建一支具有科研能力和技术的团队进行特色农业的钻研、实践、落实、监督和指导,在这些学科专家与带头人的努力下完成特色农业科学规划的制定、产业布局的精准定位、实施战略的有效设置、实践成果的严密监测等,从而有效避免生产实践的盲目和农业产业的大同。最后,要善于对实现特色农业的最基层的农民同志进行科学技术和特色农业思想观念的培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特色农业的发展。此外,还要注重特色农业发展相关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综合工程、信息和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技术,大力探索特色农业的科技创新。可以构建专项的特色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体制,借助设置科技示范农业园的方法,实现技术的普遍推广应用,最终达到优化生产要素及产业结构的目的。

2.形成对特色农业的正确发展意识,更新传统观念

改革开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为农村经济和我国农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它也要求农村经济以及我国农业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而顺利完成发展转型。贵州面对以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深刻认识到其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要不断加强贵州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农业经济部门工作人员对于发展本地特色农业的意识和积极性,利用新时期的思想教育以及多种有效宣传方法,引导更多的人进行特色农业的尝试和探索。使得他们摒弃旧的农业产业发展思想和观念,在“高品质农业、优越农业结构、产业互动与市场竞争”指导思想的带领下,不断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与建议,真正将特色农业落实到本地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并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改进,以取得积极的成效和成绩。

3.强化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强贵州地区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对农作物的土地进行整理,站在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分析,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优惠政策措施,对耕种土地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多种措施保护土地资源,积极的预防和改善土地沙漠化问题,为特色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应对水利基础建设进行完善,修建水利工程,确保灌溉系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既可以对原有的水利灌溉工程进行修补,还可以建设全新的水利工程,保障农作物的生长需水;最后,必须要加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的构建力度,对贵州地区内的特色农业生产资源进行整合,构建规模性的生产基地,完善田间设施和土地整改工作,集中多方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促进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

4.打造特色农业的龙头企业,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农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贵州地区要集中精力发展龙体企业,借助自身独特的优势,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文化和品牌,增大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增强企业间的关联性。例如针对长顺苹果来说,其虽然作为贵州大力发展的特色农业产品,但是其优势相较于陕西苹果等特色品牌并不突出,这直接影响外界对其的认可度,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贵州连片贫困地区农业的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级的小产量生产阶段上,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形成指明品牌企业,保证商品出产量满足实际的经营需要,提高市场影响力,从而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进步。贵州在之前农业发展以及当前态势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当地农业实际,为将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充分利用而钻研适用于本地农业的发展战略,对存在问题的农业结构进行反思与适时调整和实践,争取使得产业和农业结构与布局得到合理安排、配置与互动,从而形成贵州农业经济的地方特色和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色农业已经成为贵州地区的自主产业,但同先进城市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现代化程度不高,并未形成产业规模,存在科技资源利用率低,特色农业生产粗放,观念落后,没有正确的认识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阻碍了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当前的发展趋势,可以采取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特色农业的发展意识,强化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农业的龙头企业等对策,促进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使贵州特色农业朝着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我国是农业巨灾频发且后果较为严重的国家,农业巨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农民面对农业巨灾,缺乏基本生产和生活的保障。我国应借鉴国外巨灾保险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工作,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逐步构建完善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农业巨灾频发且灾害后果严重的国家。建国以来,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一般在40万一4700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再加上其它损失,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一500亿元人民币,大灾年份损失更加严重。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业巨灾发生机会多,成灾频率高,损失巨大。2008年初,中国发生了5O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农业遭遇了巨额经济损失。在灾害所波及的21个省区市中,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2亿亩,绝收面积超过3000万亩。而此次灾后保险赔款近20亿元占比不到雪灾总损失的2%。农业巨灾风险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一旦承保,当农业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危机,甚至会陷入破产的境地因此,研究和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关于农业巨灾风险保障的基本制度和管理经验,尽快建立而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

本文将以国外巨灾保险的运作机制为视角,从法制建设、承保主体、风险分担和政府责任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求为我国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的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巨灾保险推行较为成功的国家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使整个保险制度能够依照具体的法律条款来建立实施。这为本国巨灾保险的成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美国国会先后颁布一系列法令,以此来促进本国巨灾保险业的发展,比如《联邦洪水保险法》(1956)、《全国洪水保险法》(1968)、《洪水灾害防御法》(1973)、《洪水保险改革法》(1994)等。日本政府也颁布了与巨灾保险相关的法令,如《灾害对策基本法》、《地震保险法》等。1966年日本国会制定了《地震保险法》和《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后来为鼓励居民投保地震险,日本政府又颁布了《地震保险相关法律》、《有关地震保险法律施行令》等法令。欧盟成员国中,法国、挪威、西班牙、瑞典和土耳其等国建立了强制性巨灾保险体系,通过立法手段要求符合某类条件的投保人必须购买。法国于1982年7月颁布了《THEFRENCHNATSYS—TEM),建立了自然灾害保障体系。为配合强制保险的实施,1980年,挪威议会立法建立挪威自然灾害基金,并规定所有购买火灾保险的投保人必须同时购买巨灾保险,保费收人纳入基金。土耳其政府也通过立法要求所有登记的城市住宅必须购买强制性地震保险,且强制性地震保险条款全国统一,并建立了国家巨灾准备金。

(二)承保主体呈现多样化、联合化的特征

巨灾保险的承保主体主要分为保险公司主导、政府主导以及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三种类型。英国巨灾保险仅由保险公司承保,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中不承担承保责任。美国面对巨灾风险主要建立了政府主导推出巨灾保险计划和巨灾风险与资本市场相结合两种方式。日本则建立了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合作、民间经营与政府补贴相扶持的模式。新西兰的地震风险承保主体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这些机构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

(三)风险分担方式灵活多样

英国的巨灾保险由于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并且政府也不对巨灾保险提供再保险方面的支持,因此,英国的保险公司在提供巨灾保险时,均要求政府进行大量的防洪工程建设以及提供巨灾风险评估、灾害预警、气象研究资料等相关公共品,以使巨灾保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只有在政府履行了上述职责后,保险公司才提供巨灾保险。英国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的风险控制主要依赖于政府进行的防洪工程以及通过商业再保险公司分散巨灾保险风险。美国政府运用财政、税收、再保险和紧急贷款,特别是采用了农业巨灾证券化等手段来分散和转移农业巨灾风险,其经营巨灾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均是NNPP的成员单位。挪威立法规定,所有购买火灾保险的投保人必须同时购买巨灾保险,保险收入纳入基金。基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保险公司间分散巨灾风险导致的损失;二是建立针对巨灾风险的再保险机制;三是在基金与成员单位间建立一个契约以应对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损失,基金由隶属于政府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管理。

(四)政府参与模式灵活

各国政府对于本国巨灾保险市场主要采取三种参与模式:一是自愿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政府充当旁观者。在这样的巨灾保险市场上,巨灾保险保障由私人保险公司提供,进行商业化运作和管理。二是强制模式。政府在这类运作模式中直接充当主导者,巨灾保险由政府直接提供,往往采取强制保险或与其他利益相挂钩的半强制的形式。三是综合模式。在此模式中,可由政府代表、商业保险公司和学术界代表共同组成一个巨灾保险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负责巨灾保险的商业化运作,政府负责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国家巨灾准备金,寻找国际组织资金支持等。

三、对我国的借鉴

在充分吸收国外巨灾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以商业化运作为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政府政策支持为重要推动力的强制性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以下方面不容忽视:

(一)加快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工作,切实推进相关制度建设根据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市场需求、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发生情况以及巨灾保险发展的历史经验,同时考虑宏观的经济实力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巨灾保险法律制度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步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巨灾保险法律制度。

(二)建立多层次风险分散机制,促进保险公司农业巨灾保险良性发展农业巨灾保险不同于一般的保险,其危险存在方式与正常保险风险的危险存在方式不同,其承保业务总量越大,面临的风险也越大,保险公司存在着扩大承保面和降低风险之间的矛盾,因此,农业巨灾保险的经营必须有多元化的风险分散途径。从国外巨灾保险的实践经验来看,风险分散机制是整个保险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环,除了投资防灾工程和再保险等传统的风险控制手段外,发达国家出现了巨灾风险证券化的趋势,并利用其成熟的资本市场开发了一系列保险衍生品,增强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因此,我国也应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建立起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三)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作用借鉴国外经验,合理定位政府角色至关重要。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家政府都直接或间接介入巨灾保险市场。因此,我国政府作为重要的承保主体之一的支持作用更多地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做好公共品的提供工作;对部分农业巨灾风险如洪水、地震等实行强制性保险,或由政府充当再保险人,由商业保险公司具体承保;建立并公布自然灾害风险景气指数,指导保险公司科学承保;利用国家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农户投保等。

(四)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增强社会巨灾风险承受能力巨灾保险基金广泛运用于国外巨灾保险的实践中,在促进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推动巨灾保险市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鉴于巨灾风险发生概率较小但损失巨大的特点,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对平抑风险、确保政策性业务的可持续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来源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渠道:一是保费收入,即承保公司取得的政策性巨灾保险保费收入扣除公司管理费用、赔款、分保费支出后的净收人及存款利息收入和其他投资收人余额;二是各级财政注资或政府救灾资金存量中划转一部分;三是减免的税收。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分析框架

1兼业家庭配置生产要素考虑的因素

就兼业农户家庭而言,农业与非农业的边际净收益相等时农户根据净收益最大化来配置生产要素的前提条件。因此,除了劳动力配置以外,农户会考虑这样一些因素:一方面,如果把补贴全部投放到农业生产上,那么肯定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收益。但如果投放在非农行业上能获得更高的利益,他们则会考虑把补贴资金投入到非农行业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从而造成对农业要素投入的不足,导致农业净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兼业农户家庭也会担忧如果不把政府农业补贴投放到农业生产上,今后将可能不能再获得补贴,因而又不得不把农业生产补贴投入到农业生产上,从而增加了农业生产要死的投入,以实现精耕细作而提高农业收益。

2模型估计方法

由上述分析可知,农业补贴对于农业净收益的影响取决于农户配置农业补贴资金和家庭劳动力的综合作用.如果农户配置农业补贴资金和家庭劳动力于非农行业,那么农业净收益就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在数据给定的条件下,可以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11]估计农业净收益因兼业家庭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补贴和劳动力而发生的变化.估计的模型如(1)所示,其中Ii表示农户i的农业净收益,β为系数向量,Xi为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包括了农户家庭的耕地面积、户主教育水平、户主民族等方面的变量;ξi为总干扰项,其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农户把农业生产补贴和劳动力配置到农业生产上,而得到的农业净收益增加量θi,第二部分为农户把农业生产补贴和劳动力配置到非农行业,而导致的农业净收益减少量μi,第三部分为一般意义上的随机干扰项。

为了同时估计出系数向量β和农户配置农业生产补贴和劳动力参数,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MLE)来估计模型(1)式.可知,农业净收益增加量θi和农业净收益减少量μi具有单边分别的特性,假设θi和μi是独立同分布(iid)且都服从指数分布,θi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δθ和δ2θ,μi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δμ和δ2μ.同时,还假定θi、μi和vi相互独立,一般干扰项vi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δ2v的独立同分布,且分布函数为正态分布.由此假设,根据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可得,总干扰项ξi的概率密度函数如(2)所示。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1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对贵州省普定县A村、B村和C村农户进行的调查.普定县属于部级贫困县且贫困率是国家贫困率的两倍,下辖11个乡镇、317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02,000,除汉族外,还有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和彝族等20多个少数名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左右,农业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的三分之二.

2变量选取

本文所选取的因变量为农业净收益、自变量包括户主和家庭特征变量以及农户居住地的二元变量.首先,就因变量农业净收益而言,因为无法衡量兼业农户家庭农业劳动的报酬,所以农业净收益等于农业总产值扣除中间要素投入,但并没有剔除家庭农业劳动的报酬.其次,就自变量的选取而言,耕地面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净收益和农业生产补贴的金额,因此耕地面积作为自变量之一.

户主个体特征与农户家庭是否从事了非农行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影响农业净收益.因此,选取务农程度、是否为汉族、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为户主个人特征的自变量,其中,户主务农程度分为4种———只务农、不务农、兼业和只上学不务农,分别赋值为1、2、3和4;兼业家庭户主民族为汉族比例为68%;户主教育程度从文盲、小学未毕业等直到大专及以上,分别赋值1到8,数值越高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户主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离婚和丧偶,分别赋值1至4;家庭是否有病人、老人和小孩需要照看也会影响农户生产生活情况,因此,自变量也包括家庭每年生病人次数以及家庭老人和小孩数;是否接受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户所在村的虚拟变量也作为自变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实证结果的分析

1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

基于模型(1)式所得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因变量为对数的农业净收益,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表2采用了最小二乘和双边随机前沿估计方法,同时给出了样本总体和兼业家庭的估计结果.由表2可知,双边随机前沿模型估计系数的显著性与最小二乘法一致,同时兼业家庭最小二乘法调整的R2为021,表明可观测到的因素能够解释农业净收益份额为21%,这反映出总干扰项(ξi)能解释农业净收益的份额高达79%,说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拟合的效果更好.除非特别说明,以下的分析都是以双边随机前沿模型下兼业家庭回归结果分析问题.估计结果显示:就兼业农户家庭而言,耕作面积在01%的显著水平上农户影响农业净收益,农户耕作面积提高1%,农业净收益提高078%.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农业科技培训可以使农业净收益提高242%.农业科技培训使得农业净收益提高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农户种植经济价值更为可观的农作物.例如,调查中发现有的农户栽培竹荪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没有接受农业科技培训是很难栽培这类经济作物的.虽然接受农业科技培训能显著地提高农业净收益,但是表1中显示只有23%的家庭接受过农业科技培训,因此加大该地区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力度能有效地提高农业净收益.同时,还发现农户所在的地理区位对于农业净收益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地理区位反映了交通便利程度,地理区位越好交通越便利,出售农产品的交通成本就越低,农业净收益就越高.

2方差分解:农业补贴影响农业净收益的效应分析

兼业农户家庭配置农业补贴和劳动力因素效应的分析结果见表3.其中,随机误差项δv、农业补贴和劳动力非农配置δμ和农业配置δθ都通过以上双边随机前沿模型估计出来,且都在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由E(θ-μ)=δθ-δμ=-03161,表明大多数兼业家庭把农业补贴和劳动力投入到非农行业.总体而言,农业补贴降低了农业净收益,但提高了非农行业净收益,因此农户家庭净收益总量是增加的.农业净收益无法解释部分的总方差(δ2v+δ2μ+δ2θ)=12775,这其中889%由农户配置农业补贴和劳动力所贡献;而在农户配置农业补贴和劳动力总效应中,农业补贴非农配置相对于农业配置几乎处于一个绝对的优势地位,达到705%,农业补贴配置在在总效应中仅为295%.这表明,农业补贴并没有达到提高兼业家庭农业净收益的作用,农户更趋向于把农业补贴和劳动力投入到非农行业。

3农业补贴对农业净收益的影响

本文主要关注农户配置农业补贴和劳动力在农业生产和非农行业中各自导致的农业净收益变化量,对应的估计式为(6)和(7)两式.(6)式表示农户把农业补贴和劳动力配置到农业生产中获得的农业净收益增量百分比,(7)式表示农户把农业补贴和劳动力配置到非农行业中导致的农业净收益减量百分比.就总体样本而言,农户把农业补贴和劳动力配置到农业生产中使得农业净收益增加37%;而把配置到非农行业中导致农业净收益减少4652%.就兼业家庭而言,部分农户把农业补贴和劳动力配置到农业生产中使得农业净收益增加367%;而另一部分农户则配置到非农行业导致农业净收益减少4664%(表4).综合作用下,就总体样本和兼业家庭而言,农户配置农业补贴和劳动力的净效应(8)式,分别导致农业净收益下降952%和994%.根据表1中总体样本和兼业家庭的农业净收益均值分别为631元和723元,那么农业补贴导致总体样本和兼业家庭的农业净收益分别减少60元和72元。

讨论

上述分析发现,由于兼业家庭具有从事非农行业的优势,这会诱导兼业家庭把农业生产补贴和劳动力投入到非农行业,从而获得更高的家庭净收益,但这必然不利于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经济的发展既离不开农业也离不开非农行业,但以上数据表明兼业家庭占农户家庭总数的74%,如果以此推算,那么就会有大量的农业补贴资金被农户投入到非农行业,从而损害了农业补贴政策激励农户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农业净收益的下降对农村经济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非农行业净收益高于农业净收益,这就会激励农户把物质资源和劳动力投入到非农行业,从而促进当地非农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农户把家庭资源和劳动力更多地投入到非农行业,短期而言,这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目前,在农村或多或少地存在耕地抛荒的现象,这表明农村非农行业的发展挤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当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净收益低于非农行业净收益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非农经济飞速发展与农业产量下降并存的局面.例如,我国粮食生产从1998年到2003年连续五年下降而非农经济却持续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但是,农业产量的下降只能是短期现象,否则的话,小到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到不利于国家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应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净收益不具备竞争力的局面,不少地区开始试行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笔者在四川某县调研时发现,当地出现了种粮大户,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通过土地流转以12000元•hm2/年的价格向农户租入土地,把细碎的耕地集中连片,从而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经营,提高了耕地的农业净收益,几乎达到农业净收益与非农行业几乎达到可竞争的水平.就农业生产补贴而言,规模化经营的种粮大户会把补贴资金全部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去,以获取更高的农业净收益.有的地区则是把耕地流转给农业生产经营公司,当地农户成为该公司的工人,从而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的生产模式,提高了农业净收益.

上一篇:农业论文格式范文 下一篇:农业信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