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5 11:00:03

特色民俗文化

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一、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民俗文化自身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位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餐饮文化、民族服饰、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劳作方式、文艺形式、风俗人情、民族工艺等,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成就了其基础性的垄断性地位,形成地区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二)民俗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能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

有形的民俗服饰、建筑、工艺品等自然流露出的质朴之美能给游客纯真的审美感受;传统的民族节庆如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歌圩”等民族活动能够使游客参与互动,满足娱乐需求;到民族聚居地参与体验民俗生活、了解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更能增加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民俗文化资源能促进特色旅游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依托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宣传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扩大地区影响力。同时,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产业链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借助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策略

(一)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凸显民俗文化资源魅力

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对弘扬民俗文化引起足够重视,充分发挥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民俗传人、文艺团体、文化研发机构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引导、支持全社会参与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濒临毁灭、失传的有型的民俗建筑景观得到及时修缮翻建,让无形的民俗文化重放异彩。要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重点研究,深入挖掘,通过文字、声音、影像、艺术表演、专题展览等形式加大展示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详实的了解,凸显民俗文化资源的魅力。

(二)不断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重视民俗文化旅游互动

要研究游客心理,通过多种形式让游客满足求知、求新、猎奇、休闲、审美、娱乐等多重需求,让游客眼有所看、耳有所闻、脑有所思、心所有得。民俗文化融入静态的参观游览,更要融入愉悦的互动体验,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要加强博物馆、展示厅、陈列室、民俗风情园建设,让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得到完整展示。同时,更要加强旅游项目的娱乐性与互动性,让游客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态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通过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与博大精深。

(三)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谨防民俗文化异化同化

“原汁原味”才是民俗文化魅力所在,一旦失去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必须加强保护,谨防受到其他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而产生异化或同化。旅游地要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濒临消失、异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现,宣传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增强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能理性看待外来影响而不盲目效仿。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让民俗文化得到巩固和加强。加大对外宣传,提高游客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四)加强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融合,创造机会宣传民俗文化

作为文化资源,民俗文化的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场地,为民俗文化的宣传、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条件。在民俗文化发源地或民族聚居地,通过民俗旅游专线或主题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物古迹等有机整合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另外,还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建设有机整合,在国内外大型旅游景区、重要旅游城市开辟民俗文化旅游专区,将民俗歌舞表演、建筑艺术,餐饮文化、服装展示、特色娱乐项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进行综合开发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五)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

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就要对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研究、保护性开发、多形式展示、高品位利用,避免同化异化,抵制杜撰、歪曲和庸俗,保证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应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效益。要充分考察、调研当地旅游条件和旅游资源,准确定位游客群体,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的对民俗特色鲜明、能尽快形成品牌效应的文化资源进行筛选、论证和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要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合力,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一、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民俗文化自身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位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餐饮文化、民族服饰、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劳作方式、文艺形式、风俗人情、民族工艺等,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成就了其基础性的垄断性地位,形成地区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二)民俗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能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

有形的民俗服饰、建筑、工艺品等自然流露出的质朴之美能给游客纯真的审美感受;传统的民族节庆如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歌圩”等民族活动能够使游客参与互动,满足娱乐需求;到民族聚居地参与体验民俗生活、了解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更能增加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民俗文化资源能促进特色旅游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依托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宣传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扩大地区影响力。同时,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产业链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借助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策略

(一)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凸显民俗文化资源魅力

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对弘扬民俗文化引起足够重视,充分发挥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民俗传人、文艺团体、文化研发机构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引导、支持全社会参与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濒临毁灭、失传的有型的民俗建筑景观得到及时修缮翻建,让无形的民俗文化重放异彩。要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重点研究,深入挖掘,通过文字、声音、影像、艺术表演、专题展览等形式加大展示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详实的了解,凸显民俗文化资源的魅力。

(二)不断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重视民俗文化旅游互动

要研究游客心理,通过多种形式让游客满足求知、求新、猎奇、休闲、审美、娱乐等多重需求,让游客眼有所看、耳有所闻、脑有所思、心所有得。民俗文化融入静态的参观游览,更要融入愉悦的互动体验,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要加强博物馆、展示厅、陈列室、民俗风情园建设,让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得到完整展示。同时,更要加强旅游项目的娱乐性与互动性,让游客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态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通过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与博大精深。

(三)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谨防民俗文化异化同化

“原汁原味”才是民俗文化魅力所在,一旦失去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必须加强保护,谨防受到其他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而产生异化或同化。旅游地要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濒临消失、异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现,宣传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增强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能理性看待外来影响而不盲目效仿。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让民俗文化得到巩固和加强。加大对外宣传,提高游客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四)加强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融合,创造机会宣传民俗文化

作为文化资源,民俗文化的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场地,为民俗文化的宣传、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条件。在民俗文化发源地或民族聚居地,通过民俗旅游专线或主题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物古迹等有机整合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另外,还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建设有机整合,在国内外大型旅游景区、重要旅游城市开辟民俗文化旅游专区,将民俗歌舞表演、建筑艺术,餐饮文化、服装展示、特色娱乐项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进行综合开发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五)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

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就要对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研究、保护性开发、多形式展示、高品位利用,避免同化异化,抵制杜撰、歪曲和庸俗,保证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应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效益。要充分考察、调研当地旅游条件和旅游资源,准确定位游客群体,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的对民俗特色鲜明、能尽快形成品牌效应的文化资源进行筛选、论证和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要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合力,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艺术;元素;发展

中国地大物国,自古以来特色民俗不下万种,其中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华不得不让世人叹为观止。归回自然,归回纯真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人本理念。现代的艺术设计当以民俗特色元素做设计装饰。以此为重点和推广点,使国内产品设计更加立于世界艺苑光辉的一角。在这个艺术的群立的社会中有自己本身的特色和魅力的表现,民俗文化更是是艺术的长久活力和助推力。民俗艺术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曾经就有过名人说过“简单即是复杂”。同理与艺术“民族就是世界的”。所以目前我们应当重视的就是自己的民俗文化精髓,深度的挖掘与运用于设计中,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民俗文化的元素简单且富有特色,有利于文化的开发和再次利用。对于本身的文化也是再一次的升华和进步。所以弘扬和发展民俗文化和是我国文化的重点发展项目。

加强民俗的传承和民俗知识建设,以民俗文化建设为契机,把握时代重点,色突出民俗艺术特色,优化文化和风俗建设,不断提升以民俗文化、民俗元素为设计点的产品质量。大力宣传展开类似于文化月的活动。发展统一的对外文化的元素和宣传基地,扩大国内民俗文化元素的发展和壮大。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民俗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我国目前面对的文化产品缺乏的现象。始终坚持着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元素的发展。只有开拓思想的文化和产品,才能产出有本国特色的文化性产品,只有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带来经济利益。同时满足民俗发展和时代的需求,以民俗元素的开发为切入点和发展点,这样民俗文化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发展动力。在解放思想中解除难题和困境,在发展中谋求进步,在开拓创新中产生新的生命力和新生产业。不断的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不断的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是民俗文化产品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教学中努力的提升产品本身的教育水平。只有统一结合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重点。产品本身就是质量的实用性。只有结合统一的战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中的热点和重点,难点问题,来组成科学的合理科研布局、充实本身就很有活力的民俗产品价值。,使得本身就创意民俗的具有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和广泛应用于生活、和有发展方向的有坚实的基础的产品。

——突出民俗的设计元素在产品的应用,是推广民俗文化的根本任务。天津的泥人张,河南的唐三彩等,都是民俗文化的代表类别。代表性的民俗产品目前的根本目标是针对社会和市场的新形势和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出民俗文化的优秀培养人。培养出一批的优秀人才,发展和壮大优秀民俗文化的优秀人才。造就出一支坚实的后备力量。如果离开了这一点,民俗文化就缺少了本来的活力和特色存在的基础。

——加强本身的文化民俗生存建设,是民俗文化的进步的重要保障。弘扬民族文化和民俗特色,坚持自己国家本身的文化和风俗。弘扬出民族自身的美德和文化。强化学院派民族的发展。素质强化民俗文化精髓。发展民俗意识,积极争取现在社会发展的有利的外部条件,民俗文化的成长和壮大才能使的文化充满活力、富有生气的“动力军”,才能承担现在文化民俗产品发展的首要责任。

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的新形势下,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程度离发达的国家相差很远,在教育方面的培养至今有所欠缺。在教育方面的民俗文化目前没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和教程系统。专业研究人才有所缺乏,科研水品和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教育方式和内容方式和方法有待丰富。改变这种情况的方式有两方面方法。一是完善民俗文化的教育和体系完善。教学的规范化,与办学单位的沟通联系有待加强。二是师资力量的建设有待加强和规模化,目前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速度跟不上发展。没有在根本上跟上国际速度,我们的教师承担课程和科研的能力较低,对于产品的开分能力较弱。三是目前民族民俗的科研能力和开发潜力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和开发其内涵和能力。深度挖掘科研类人才的进一步提高。四是对外的发展的新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对与对外文化交流和培训的途径进行改变,这样突出中华文化民俗的特点和特色。五是贯彻和落实各个项目的规章制度力度要加强和保证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合理化的管理进一步的完善。充分的保证和满足统一的文化民俗战线,综合管理,多重制度,提高教育水平是重中之重。对于这一点要充分的认识和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其发展和壮大。在当前的国内外的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发展民俗文化的必然要求。当前的世界正在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的时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世界的各个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更加的频繁和深入,在此时机文化民俗的优质特点和优点的传扬。国内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和复杂的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期,在这种的空前的变革既给我们我们的文化民俗发展带来机遇和巨大的活力。在这个时机要充分发挥学院派别的教育培训主阵营的作用。紧紧地围绕民俗文化为壮大和统一战线服务的目标,树立特色的立院,质量强院,和发展兴院的特别理念和想法,推行开放式的办学方式,深化教育改革,不断的提升民俗文化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充分的发挥统一的战线人才的培养基地、伦理研究的基地和文化的宣传作用发展到最大。

[参考文献]

[1]韦东超、王瑞莲著.中国民族流变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张荣.张荣谈漆器.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1998年

[3]庄学.尘封的历史瞬间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4]巴莫阿依.彝人的信仰世界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5] 张励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J]. 民族艺术研究,1989(6): 13-16.

[6] 吴建萍.论彝族的自然神与自然崇拜[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2): 62-64.

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东北民俗文化;民族品牌;动画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34-02

中国动画何时能腾飞?如何才能腾飞?相信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国动画创作者在心里无数次地问过这个问题。动画片是内容产业,故事是根本。目前的中国动画作品大多题材落后,抄袭现象严重,大部分动画作品缺少中国特色元素。情节、娱乐、情感、智慧与艺术是动画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应该是一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作品,不但故事要好、情节要吸引观者、并且有极强的娱乐性和真情实感的流露,还应该处处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就目前我国动画作品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动画作品相比,有很多地方存在着较大差距,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在国产动画作品中发展发扬民族文化并创立民族动画品牌。

一、当今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

动画片是传播文化与思想的载体,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我国动画的实际情况却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国产动画落寞,不仅产量少,供求关系不均衡,还普遍存在“有教无乐”的情况,动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和创作方向没有从实际的市场需求出发,没有考虑到大多数观者的欣赏口味,使本来就不多的动画产品不被大众接受。从而使我国的动画市场直接让日、美、韩等国家出品的动画片所占领,并导致我国大量的青少年对异域文化的追逐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缺失。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大力挽回国产动画的主导权。早在2005年,国务院组织相关部门对动漫产业开展专项调研;2006年,以文化部为牵头单位的扶持动漫产业部际联席会议正式成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国家从专项资金、奖项扶持、税收优惠、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动漫产业进行扶持。在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十年来,动漫产品、动漫企业、动漫产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动漫产业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增长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动画产业迅速发展,各个动画公司借助这种强力势头推出了许多动画作品,其中不乏精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较多数劣质的动画作品,最大的问题就是模仿国外优秀动画作品模式,从故事情节到人物造型,无不将山寨精神进行到底。暴力打斗情节充满其中,没有灵魂的故事、经不起推敲的情节、陈旧的故事题材、观众年龄的低龄化定位,使得我们的动画作品不被大多数国民观众所接受。

在艺术表现方面,东、西方观众在审美和题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尽管我们民族的神话传说被美、日等国拍摄成动画片,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他们与我们所处的地域不同,生活环境、语言、心理素质、文化程度不同,对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理解的不同,对于风俗的观念和态度自然不同。所以注定国外拍摄的以我国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动画作品只能描写出我们故事的形,却描绘不出我们民族的魂。当今中国动画发展的唯一生存之道就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坚持中华民族本土的特色。实现民族性与现代性互补,正如鲁迅先生在《致陈烟桥》中所说:“现代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的。”动画的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深厚久远的传统文化情思与精神在广大华夏民族血液中奔腾不止,非任何“舶来品”可以取代,这也正是发展本土动画与“入侵者”的动画相比的显著优势所在。

美、日等国的动画片虽好,但是中国观众在美、日等国出品的动画作品中是得不到我们民族自己的情感生活的,它们与中国毕竟有太多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的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属性是国产动画创作应该秉承的文化资源、知识资源和创作资源。国产动画要想在本土化发展道路上谋求进一步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本民族特色,避免抄袭,避免故事的内容与表达形式过于简单化与低幼化,注重动画作品的娱乐性,走中国特色的动画创作道路。只有将本土文化资源作为创作基石,以本土的现实和本土的体验为出发点,在对本土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开掘的同时把动画影片的观赏性和生产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以民族文化的特色出现的动画作品,坚守本土化的动画创作,必将受到本国动画观众的关注与世界动画业的瞩目。同时,我国的动画创作者们还要多挖掘中国元素的国际表达能力,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本民族的动画作品,未来中国原创动画产业将会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

二、东北民俗文化在动画产业中的成功运用

在美、日争相拍摄有中国元素的动画作品的时候,我国的动画创作者们并没有对美、日等国的动画公司取材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神笔马良、西游记愤愤不平,而是吸取国外动画公司的创新与拍摄经验,反思我们对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忽视,积极创作反映我国民俗特色的动画作品。在这期间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们选用本土神话传说故事为原型加以创新,制作出了有浓郁中国特色元素的地区民俗文化题材的优秀动画作品。

提到民俗文化,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有着众多的民族文化圈,每个民族文化圈都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文化。我们根据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土壤、特产的差异,把中国民俗文化分为多个民族民俗文化圈,其中为首的、最让人熟知的民俗文化圈非东北民俗文化圈莫属,在这片白山黑土上孕育了汉族、满族、朝鲜、鄂伦春、赫哲等民族,这些民族在各个时期形成不同部落,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不相同,但其民族风俗大致是一脉相承。在东北地区还流传着许多神奇的神话传说与独特的民俗习惯。如长白山天池水的神秘传说、萨满文化中的风俗习惯、祭祀风俗、神话传说等等。

20世纪90年代由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出品,吉林电视台协作制作的经典国产剪纸动画系列片《人参王国》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此片是表现东北民俗动画片的佼佼者,这部动画是根据东北地区流传的民间传说“天池怪兽”和“人参娃娃”的故事原型展开的。该动画用极具中国特色的水墨画手法制作,辅以皮影戏式的人设造型使该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它的故事创作反映了长白山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风土文化等特征。

2009年由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104集大型原创动画片《长白精灵》在多家电视台播出,此片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轰动。本片以美丽富饶的长白山天池及人参之乡为背景,并以东北特色物产作为人物设计的原型,其特有的东北民俗民风,让人观后有朴实豁达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更为宣传白山黑水,发展吉林旅游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以上两部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充分挖掘了东北民族的人文精华和历史文化宝库,不仅拯救民间即将失传的神话传奇故事,同时也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猎奇心理。并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之上发展创新,给人们创造出一个新颖、奇幻、有特色的神话故事,其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物造型是我们学习与创作的榜样。

三、发展东北特色动画产业

东北浓郁的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东北地区各民族的集体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很强的渲染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被赋予了不同的美学特点和文化功能。对于动画创作者来说,无视身边的生活习俗,听而不闻,只顾模仿别国成品动画模式,这样创作出的动画作品自然是抽象的、概念化的、缺乏浓厚生活气息的,此类动画作品必定观者寥寥。但是一味地民族化也是不可取的,民族化固然是中国动画创作的立足之本,但是我们在运用的时候也要讲求一个度或一个时机。在东北的民俗文化中,有着大量的民俗素材可以提供给我们动画创作者们灵感,依据这些民族风格元素,同时结合现在观众的审美特点,我们可以创作出具有浓郁东北民俗风格的动画作品。

在东北地区一些具有特征性的民俗文化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东北风俗文化元素可以为东北地区的动画产业生产提供创作源泉。最具特色的当属满族民俗文化最为人们所熟知。如萨满教巫师在祭祀中使用的脸谱,这些有代表性的脸谱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鬼神形象的视觉图谱,并得到人们的持久认可,同时这种脸谱化的图谱也承载了萨满文化的精神崇拜与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寄托。再如满族萨满教流传的《佛托妈妈》《音姜萨满》等神话传说,还有东北民族饮食习俗、服饰特征、礼俗信仰、居住习俗等等,这些素材都可为东北地区的动画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始创作基础。

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动漫产业产值(销售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在24%以上,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可见在政府大力扶持发展动画产业的今天,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给东北地区动画创作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发展以东北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动画产业,树立民族品牌,可以拉动东北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只有根植于本民族的生活与文化土壤,反应本民族的生活、文化特点,塑造民族性格,在艺术表现上显示出本民族的特色,才容易引起其他民族的观赏兴趣,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东北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其中有很多有待动画创作者发掘和开发的民族民俗资源。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继承为起点,以创新为推动力。发展东北特色动画产业,也就是发展属于东北的文化产业,培育我们的文化品牌,将东北民俗文化特色品牌推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富育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韩养民.中国风俗文化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一、环境推进

1. 以钟村镇各村历史文化为素材建设“钟秀园”区域

原钟村镇辖下有钟一、钟二、钟三、钟四、胜石、谢村、诜敦、汉溪、石一、石二、石三、石四、韦涌、大洲、屏一、屏二、都那等17条自然村。各村都各自的文化特色,因而我们开辟了“钟秀园”,用于展示原钟村镇各村优秀的历史文化。通过师生对各村历史文化的感知,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激发师生向上的动力。同时配以“钟村八景”图,增强师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2. 以钟村民俗文化活动为素材建设“钟俗园”区域

原钟村镇辖下各村有较多的民俗文化活动,钟村镇上有“康公出巡”活动;诜敦村“孔子诞”活动;屏一、屏二村有“甲子诞”活动;谢村村有“方帅诞”活动;钟三村有“李八恩公诞”活动。这些节庆活动都有着广泛的参与度,深受村民的推崇,而且每一节庆活动都饱含着有正能量的故事,因而我们把每一节庆活动介绍挂贴于“钟俗园”,让师生更好地认识钟村这些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同时这些民俗文化活动背后的故事都会对师产生从善向上的积极影响。

二、活动推进

1. 以村民俗活动为资源开发学校社团活动

钟村街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资源,这些活动广泛而深刻地植根于广大民众。如:作为“全国龙狮文化之乡”,有着深厚的龙狮文化底蕴,此区域的龙狮文化活动广泛植根于民众,历久不衰。因而,我们开发“龙狮文化”活动社团,让师生在活动中感悟和践行 “团结协作,向上从善,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龙狮文化”精神。

2. 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钟村民俗文化调查

原钟村镇内有古庙5间,祠堂36间,古墓3座,私塾1间等古迹,这些都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的资源。我们通过组织学生走进村落,进行实地采访调查活动。一方面为了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为了通过与村民沟通交流,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 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参与钟村民俗文化活动

原钟村镇每年都有5项大型的民俗文化活动,期间万人空巷喜庆祥和,每到此时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不但让学生参与活动其形式,更让学生理解活动其本身的内涵及意义所在,更好地培育学生从善向上的精神。

三、课程推进

1. 以“人文教育”理念灌输于教学的全过程

我们以钟村民俗文化为主线建设校园文化,目的是建设学校与村社和谐的教育生态场,共筑家校协作教育氛围,更是引导师生构建的“和谐共处、和谐共生、和谐共进”的课堂生态。课堂上既要求注重知识本身的教学,也要求注重知识所依托的人文价值,营造师生和谐的教学生态场。

2. 以“人文教育”理念灌输于教育的全过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六大素养之一“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我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家长和学生交往中,重视人文教育,多一点人文关怀。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更需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加强人文情怀的培育。

3. 开发并实施《钟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

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关中地区;特色小镇;民俗文化;保护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对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汲取能力大幅度提高,培育优秀的信息源和如何利用信息手段传播正能量,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关中地区作为华夏文化重要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多彩的民间艺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人们的挖掘、整理、推广和应用。如何把握信息化带来的契机,应用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从历史文化遗产中获取现代文化的元素,使传统民间艺术更好地进行应用保护与传承[1],并藉此推动关中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这对于关中地区完成社会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关中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民俗文化现状

1.1关中地区民间文化的形式传统的关中地区包括了陕西和甘肃天水,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包括了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5个市。关中民间文化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信仰、传统体育、传统医药、传统礼仪10大类。比较著名的有户县的农民画、凤翔木版年画、华县的皮影戏、蓝田普化水会音乐、长安斗门牛郎织女传说、眉户曲子戏、高陵洞箫艺术、中华老字号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长安楮皮纸制作技艺等。1.2关中地区民间文化的现状近年来,关中地区相应地发展了袁家村、马嵬驿、党家村等特色小城镇建设,并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形成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这种发展还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许多地方的跟风之举,影响了整个关中地区的一盘棋开发。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要发展以西安、咸阳、宝鸡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还要发展相应的小城镇建设,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比如传统的剪纸、刺绣、风筝、面塑、泥塑,还有娃娃哨和核雕等。其中,尽管如剪纸、风筝等民间传统被一些老艺人传承和开发,并且得到了开发利用。但仍有许多老物件早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踪迹难寻,如纺车、手推独轮车、风箱、草鞋、粮仓、指南车、打铁及古法造纸工具等等。

2存在的问题

2.1只注重经济效益,度低一是受经济效益发展旅游业的影响,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愿面对传统行业的不景气,宁愿流失到东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从事各种行业;即便是留下的年轻人,也为了生计、赚取更多利润,而放弃固有的本土文化,从而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命运。二是新型现代机器与现代化高楼大厦的出现,使一些传统的技艺与传统院落与之大相径庭,比如、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是我国仅存的几处百年老油坊之一,如今这个百年“活化石”的院落已被拆作一堆瓦砾,即将被建成供游人参观的博物馆,传承人一家也离开了守护多年的老油坊。2.2缺乏传承与认可的措施与手段笔者调查发现,国内大多数院校还暂时没有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究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培养人才,需要对学生的就业负责。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业渠道暂时较少。同时,因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地点不在城市里面,待遇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学热情。目前几乎所有民间艺术遗产的保护都是以传承人带徒传艺活动方式为核心,而大多数传承人年事已高,又后继乏人“人死艺亡”会给中华文化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真正起到决定性意义的保护作用[2]。

3对信息化时代关中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3.1加大民间艺术的推广与非遗传承人保护力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与享受,要利用政策扶持和科技手段,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力度,防止传承人断层现象的加剧。应将保护地方级民间文化产品及“非遗”项目的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使更多年轻人愿意加入“非遗”传承的行列[3]。尊重保护民间艺人的传统带徒弟方式,使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民间文化与艺术的学习队伍之中,在学习传承传统民间文化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文化知识加以升华,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3.2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能只靠文化部门的单方努力,这种简单地行政化管理,一方面加大了文化部门的压力;另一方面导致了其有限地人力物力难以满足对中国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大国的保护和开发。因此,当今之际,应该是培养更多的专业文化管理和开发人才。在我国现今的教育体系下,对于知识的教育的重视远远大于对于文化能力的培养,文化管理的人才更是缺乏,而缺乏管理与规划地粗糙开发,只能败坏陕西文化的名声和影响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因此,应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高校资源,设立较高级别的文化产业高级人才培养机构,同时积极将这些人才培养与陕西的文化资源开发有效衔接起来。3.3建立数字化推广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和电视传媒手段,不断挖掘诸如民间艺术数字库、数字博物馆之类的陕西的文化资源。值得一提是,近期《芈月传》热播带来的对于秦文化[5]的关注,而李安拍摄的电影《卧虎藏龙》则加大了对蜀南竹海的宣传。

4小结

(1)信息化时代下的关中地区小城镇建设与民俗文化的保护是当今面临与必须思考的问题,而防止同质化发展道路是共同发展的前提。(2)对本地区的文化旅游信息开发是小城镇特色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利用陕西的高校资源、图书信息、人脉资源等,多方面培养专业人才、拓展宣传渠道、提升文化品位是关中小城镇特色化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保护的核心。

参考文献

[1]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47.

[2]程前.科学态度下徐州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4):84-87.

[3]田青.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探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3):109-112.

[4]肖爱玲.唐大明宫遗址保护方式探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3):18-29.

[5]周鸣勇.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的措施或方法[J].艺术科技,2014(3):323.

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蒙古族婚丧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076-02

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指的是蒙古人在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以及祭祀礼仪等方面形成的风俗,它是蒙古族历史的展现,也是蒙古族文化发展的结晶。蒙古族民俗充分展现出与历史发展相一致的发展特征,很好地体现这个民族的生产状况、生活水平和情感表达方式,是民族特征的重要展示,对蒙古族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完善的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本质意义上是人民情感和心理的体现。例如,蒙古族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它虽然是以物质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穿衣要求、居住习惯、饮食方式等,具有十分浓郁的主观臆想。

一、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

(一)蒙古族饮食文化

1.苏台柴

用蒙古族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奶茶的意思。苏台柴作为蒙古族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饮料,常常被用来招待客人。它是以砖茶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并在锅中逐渐烧成紫红色,再加入一定量新挤的牛奶或是羊奶,小火烧到锅里沸腾即可。苏台柴富含营养价值,能够有效地提神、开胃、解渴等,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

2.马奶酒

马奶酒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就是“乞戈”或是“艾日戈”,它起源于蒙古族大草原的东西地区,最初是由马奶简单制作而成的含酒精量较低的饮料,具有味道浓厚、凉爽止渴等特点,是蒙古族人民招待来客的必备饮料之一。后来马奶酒的做法逐渐精致,要求将新鲜的马奶先放入生皮囊中,在阳光充裕处用特殊制定的木棍定期搅拌,促进马奶的发酵。直到生皮囊的马奶呈现出近似透明状态、味道带辣时,才发酵结束成为真正的马奶酒。事实上,马奶酒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自《马可・波罗行记》和元朝诗人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所提及,并对马奶酒的味道大力赞扬。经常饮用马奶酒,有利于胃溃疡、肺结核的病人恢复身体健康。

3.酸

作为蒙古族广为流传的饮料之一,一直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直接饮用新挤的牛奶,而是将之制作成为酸之后再饮用。酸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新挤的牛奶放入锅里大火烧开,再放置阴凉处进行通风,促进其发酵,形成酸味;二是将新鲜的牛奶直接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暴晒,促进其自然发酵,形成酸味之后便可直接饮用。酸的营养价值很高,味道纯正,香气扑鼻,是降火化痰、清凉解渴的最佳饮料之一。

4.全羊席

全羊席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也可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重要客人的传统菜。全羊席作为传统菜肴中最隆重的一种,通常情况下只会出现在重要晚会或是婚礼中。全羊席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它要将烤熟的整只羊置于长方形的大碗盘中,呈现出活羊的形状,味道十分鲜美,香气浓郁,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在正式用餐之前,主人还要进行一场仪式来赞美这只整羊,并做真挚的祷告等。

(二)蒙古族住房与交通文化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十分便于搭建和推移,在古代也被称之为“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的上方呈现出尖状,整体是一个圆形,通常是采用柳木杆制作成为篱笆的形状,设有大量的木头椽子作为整个的支撑,搭建成为伞状,屋顶上用厚厚的一层羊毛覆盖住,屋顶中央设有通风的窗口,门朝南或东南方向。12个哈那的巨大蒙古包,占地面积近70平方米,十分少见,只有在20世纪末期的锡林郭勒盟第七届那达慕大会上见到过,是目前为止最大的蒙古包。

2.勒勒车

勒勒车作为蒙古族常见的交通工具,最初是由桦木或是榆木构建而成。全车重量有百余斤,可承担数百斤或是上千斤的重量。勒勒车的车轮十分巨大,车身反而很小很轻,大多是由十辆及其以下相连接,再由一到两个的牧民(主要是女性)来驾驶,凸显出蒙古族独有的地域特色。通常情况下,勒勒车适用于短距离内的水运输,也能够进行远距离的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目前经过不断完善之后的勒勒车,原先木质的车轮已经改为铁轮,仍然是由马或者是牛来拉,但速度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蒙古族婚丧嫁娶文化

1.婚嫁

蒙古族的婚嫁分为抢婚和聘婚这两种。抢婚是在奴隶制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一种婚嫁制度,例如成吉思汗的父母的结合就是采取的这种形式;在奴隶制时期过后,蒙古族进入了封建制时期,开始推行婚聘制度。所谓的婚聘制度即男方在正式定亲之前要多次向女方求亲,并在定亲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女方家送聘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彩礼。蒙古族牧区通常是以牲畜作为聘礼,而农区基本是以衣服、珠宝作为聘礼。在牧民认为“久”是十分吉祥的数字,因此聘礼是从“久”开始,遵循“一九”到“久久”的规律,其中牲口最多可以有八十一头。而对于部分贫困的牧民而言,聘礼牲口的数量可以是比九小的奇数,如三、五、七,但绝对不能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因此,在蒙古族流传着一句俗语“媳妇娶得了,聘礼出不了”。事实上,蒙古族娶亲的仪式也十分盛大,并继承了传统的男方去女方家过宿娶亲的风俗。首先,娶亲仪式会进行占卦选取良辰吉日,男方要在娶亲的前一天穿上正装,由专门的人驾驶彩车,与迎亲的共同骑马,带上礼品去女方家里。到了女方家门前,先要围绕女方家走上一圈,并献上“碰门羊”一只以及带来的所有礼品。其次,男方和女方要双手持哈达,向父母长辈逐一献上并敬酒,行跪拜叩首的大礼之后才算完成。随后,男方及其同来的人一起入席用餐,到了夜晚还要举行隆重的求名问庚的典礼。直到第二天早上,准新娘由其家人抱到迎亲的彩车中去,准新郎要骑马绕三圈彩车,之后迎亲和送亲的队伍才能共同出发前往准新郎家里。在前往的过程中,迎亲人和送亲人的队伍要进行竞赛,开展“刁帽子”的友谊比赛。最后,在达到准新郎家里后,要进行盛大的婚礼仪式,也就是准新郎和准新娘不允许下马车,而是先围绕新郎家绕三圈,举行拜火仪式,让新娘和新郎一起从火堆上走过去,寓意着双方的爱情更加圣洁纯粹,婚后生活和谐美满。在新娘和新郎共同进入蒙古包之后,要先叩拜佛祖和灶神,再叩见新郎的父母以及长辈。叩拜礼仪完成之后,由专门的梳头妇人为新娘梳头打扮,之后新娘便可等待婚宴的正式举行。婚宴大多都是摆设蒙古传统菜式之一的“羊背子”,将整个的羊分为七个大块,卸除胸部放入锅中大火煮熟,加入适量的盐,煮熟之后用大铜盘盛放,除此以外,婚宴上还有全羊、奶制品、糖果等菜式。婚宴进行的过程中,新郎要手拿银质的酒壶,新娘手拿银质的酒碗,向家中长辈、来者宾客一一敬酒,并献上代表真挚情感的哈达,众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姑娘们则与马头琴曲共同欢唱。这样的婚宴要连续进行三天,亲朋好友们才会尽兴而归。

2.葬礼

蒙古族的葬礼通常是采取的天葬,这是一种牧区推行的葬式,也被称之为“野葬”“弃葬”。在人去世之后要先脱去其身上的旧衣服,换上新的衣服或是用白布包裹好,把尸体抬到勒勒车上,快速赶车前进,让车剧烈颠簸起来,尸体受到颠簸掉下来的地方即最合适的葬地。随后,快速地沿路返回,切忌回头观看。三天以后,死者家人去往葬地查看,倘若尸体被来往的野兽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已经升入天堂;相反地,倘若尸体没有被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的魂魄还在,不利于后世的发展,因此要请喇嘛超度,驱散灵魂,并涂上厚厚的黄油在尸体上,吸引野兽前来。在葬礼举行的49天之内,死者的后人不能剪发、不能有娱乐活动,在路上遇到熟悉的人也不能打招呼,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凭吊。

二、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对当代的启示

(一)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蒙古族没有得到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缺乏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和先进的科学生产力,教育教学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科学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受到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一方面,我们要先建立健全鼓励政策和人才培养制度,尤其是要着手于蒙古族干部的选取。同志就这样说过:“要吸收蒙古族的高素质水平人才,做好干部的培养工作,教育好蒙古族人民。”同志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由于在蒙古族地区,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能够起到汉族干部无法起到的作用,而蒙古族干部本就成长在蒙古族地区,十分熟悉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民关系非常密切,能够表达蒙古族人民的真正需求,所以说只有蒙古族干部才能发挥领导作用。另外,不断提高对这种作用的认识,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蒙古族干部的责任意识,还能够促进多个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要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多途径、多方面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提高蒙古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二)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民族文化具有特殊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存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根基。只有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才能真正使这个民族发展壮大起来。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能够带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益于其他民族加深对这个民族发展历史的了解,更好地完成民族工作。一个民族要能够完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要能够加强对本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各种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在社会前进的历史潮流中,在现代化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民俗文化肯定会受到影响发生新的改变,但绝对不能忽视对它的研究。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在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果实,大大提升了蒙古族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岗龙.蒙古民俗学的现代转型与民俗志写作的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5(2).

[2]郝尼尼.蒙古族电影中的民俗探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3.

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8篇

“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的宗教节日,即信奉《圣经》的人过的节日,只是因为它的信众多而且相对集中,便成为了一个国家(地区)性的节日。

其实,中国不但早就有“圣诞”,而且要比西方早得多。当然,中国古代的“圣诞节”与今日的所谓“圣诞节”,其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它是给“当今圣人”——皇帝庆贺生日的。大诗人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中,有《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一文,此文开头几句就是:“太虚既张,惟天之长。所以白帝真人,当高秋八月五日,降西方之金精,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圣诞之节”是臣民的俗称,在唐代,它还有官方正式认可的“节名”。

唐玄宗时,对这个节日名称曾经有过两次改变:一次是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八月初五,玄宗为自己40岁生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诏令天下诸州在此日宴乐,休假三日。“开元之治”是唐朝进入经济迅速发展的全盛时期,就连杜甫都赞叹不已:“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忆昔》)于是,唐玄宗便晕晕然了。天宝七年(公元748年),他连出几个“昏招”:宦官高力士被加封骠骑大将军,安禄山被赐铁券(俗称“免死金牌”),杨贵妃的三个姐姐被封为“国夫人”,贵妃的堂兄杨钊(后来被赐名“国忠”)被任命为御史中丞,专判度支事(全国财政收支)。对于自己,这位风流皇帝当然也不能亏待,大约是觉得“千秋”还是有点嫌短吧,于是,“采‘天长’为名”,正式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实际上就是自己祝自己“万岁万岁万万岁”。唐玄宗利用“圣诞”与民同乐无可厚非,然而他演绎“圣诞”节名的作法,或许让别人对他有一种从“明君”而向“昏君”滑落的诟。

以史为鉴,为皇帝庆“圣诞”固然不足取,但是人们一窝蜂地去为一个“洋圣诞”而疯狂也不能说是理性的。因为,不论从哪方面说,耶稣与中国本源的“圣”的含义都相去甚远。笔者以为,在中西文化的区分上,内地的咬文嚼字水平甚至不如台湾地区。台湾地区将12月25日称为“耶诞节”,即“耶稣诞生日”的意思,也并非法定节日。

而且,耶稣究竟是在哪一天出生的,现在也还是没有统一的说法,即使认定耶稣为“圣”,确切的“圣诞之日”也还是没有确定——12月25日只不过是个象征性的日子。而且,作为宗教节日,它与道教信徒对于传说中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诞辰的纪念、佛教信徒对于释迦牟尼诞辰的纪念及佛教四大名山对于四位菩萨诞辰的纪念没有什么不同。

但在实际上,至少国内多数人的“圣诞”热与宗教没有什么太多关联,只不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年一度的娱乐大餐、疯狂消费而已。记得电影《开国大典》中有这么一个镜头:1948年的圣诞节,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来到府邸,与蒋氏家人共度节日。这两位基督徒在谈到1949年的中国前途时非常沮丧,司徒雷登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明天,就是共产党人的圣诞节了”。连这位洋人都知道,12月26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的诞辰,是个值得国人纪念的日子。遗憾的是国人尚未尊崇,而是盲目地崇洋,一知半解地过着“洋节”。

随着国门之大开,随着国际之间交往的频繁,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流与对撞是不可阻止的,外来文化连同其所承载的价值观进入我们的社会也是个客观事实。面对这一事实,我们用不着害怕。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是自重自爱,主动地、有效地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还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西化”和“分化”?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们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所作的正面工作确实有些欠缺。就拿民俗文化这一块来说,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等,究竟是重视了还是淡化了?老百姓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每隔一段时间总需要放松一下。现在虽然有了“五一”、“十一”这两个“黄金周”,可对民族传统节日却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时期,曾片面提倡“过革命化的春节”;前些年开始,不少地方又禁放烟花爆竹,硬是把个吉祥、喜庆的气氛搞得一点都没有了,哪里还像过年!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应该说名符其实的,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情人节”,!可牛郎织女的后人们就是不买帐,偏要去过洋人的情人节,你看怪也不怪。

我们常说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从何而来呢?我看主要来自于民族的先进文化。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滋生成长的,忽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就如烟云不着实际。以民俗为载体的民间文化遗存,是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把这一民族文化的根基保护好了,我们的精神取向才会牢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才有依托。推而广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才有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所以,我完全赞同全国人大期间港澳台代表提出的议案,即将我国几个有特殊意义的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法定假日。

一个不重视民俗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文化特色的民族,而一个没有文化特色的民族是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们在建设精神文明过程中,着实应该好好地清理一下以往我们在对待孔孟先哲和民族文化上存在的“左”的遗风,真正把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继承下来,并使之发扬光大。如若主流不举,或许歪风、或许暗流就会甚嚣尘上。这不,一些媒体为了提高其创收效益对一些洋节是不遗余力地喧染,现在离圣诞大早的,就已经蠢蠢欲动了。他们如此虔诚地为圣诞张扬,其实也不过是“项庄舞剑”意在捞取圣诞的第一桶金,赚几个钱而已。

其实,人们自发地过过洋节并没有什么可怕,因为在多数国人的眼里,它不过是更加“好玩”。细考历史,当初罗马教会把异教徒的节日(传说中波斯太阳神的生日)定为本教的“圣诞日”,不能说没有同化异教的意图;然而后来完成节日基本娱乐化的“转身”,例如“圣诞老人”形象的出现和完善等,却也用了很长时间。中国古代的“圣诞节”的主要节目也不过是放假数日、饮宴聚会娱乐,而舶来的“洋圣诞”的特色无非就是把鱼肉换成了火鸡,让洋装的圣诞老人代替了古装的“福禄寿三星”,用光鲜亮丽的圣诞卡部分冲抵了贺年卡而已。

虽说如此,我们也确实应该主动光大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节庆问题上也是如此。虽然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上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要拿“庆圣诞是世界潮流”说事——因为不仅佛教徒和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伊斯兰教徒不会参与这种“节庆”,而广义基督教的一些分支也不会欢庆12月25日这个象征意义的“耶诞”。为什么我们中的一些人偏偏认为这就是理所当然的呢!

自古以来,中国各行业的“圣人”犹如灿若群星,他们的“圣诞纪念日”如果能够搞得有声有色,至少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减少些民族虚无主义。

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字:环县道情皮影 民俗文化 雕刻

一.环县道情皮影的历史渊源

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带,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这里地广人稀,经济发展落后,信息闭塞,民风淳朴,环县道情皮影就诞生、成长、繁衍在这块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之上。它是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据考证产生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尤其经过环县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及其四大弟子敬乃梁、杜明华、魏国诚、韩德芳的大胆革新,道情皮影艺术体系更臻完善。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它广采博纳,汲取了陕西皮影和当地民歌、小曲的营养,并融合内蒙、宁夏、陕西等周边地区的民歌、民乐、说书等艺术形式,最终形成了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民情风俗为剧目题材,高亢激越、悠扬婉转的道情为曲调,精雕细刻的皮影为道具的戏曲表演形式,是当地群众祭神祈福、过关还愿、祝寿庆喜等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民间艺术。目前,环县境内仍有52家戏班,300多名表演、雕刻艺人活跃在环江两岸,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艺术群体。

二.环县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环县道情皮影植根于环县这块特殊的土地上,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始终真实地反映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心声,寄托着他们对神秘大自然的虔诚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也融合了当地众多类民俗文化的内容。

(一)鲜明的道教文化烙印

道教是东汉中后期形成以修道成仙为信仰的宗教,继承发展了道家,老、庄被道教奉为教祖、神仙,道教的三清尊神及包罗天神、地祗、人鬼的神仙谱系也都是从“道”衍化而来,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道教文化的内涵也得到不断的扩充,极其渊博,成为中国道、儒、墨诸家思想的荟萃,同时也融汇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菁英。环县境内有数百座庙宇道观,每年都在固定的时间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道情皮影演出一直是庙宇祭祀活动的主角,并且道情本就源于道教音乐,于是道情皮影的道教文化特色十分显明。

1、源于道教音乐的道情。环县道情皮影从诞生到发展,和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伴奏音乐--道情亦脱胎于道教音乐。最初,道士们用道情叙说修道功法、抒写崇道情怀,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后来,为体现“道”的精蕴,以“道”之崇高情感感化世人,让道教故事更加生动,直观达意,使内容更加具体可感,逐渐将皮影引入了道情,并逐渐产生了以演唱道情谋生的民间艺人。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道情音乐慢慢脱离了原本的宣扬道教教义的传统,向大众所需要的民间艺术方向发展,随着元杂剧的兴盛,道情借鉴戏曲构架逐渐自成体系,艺人们也顺理成章的变道情说唱为道情皮影演出。当道情与皮影结合后,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道情音乐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革新,逐渐形成了板腔体和曲牌体共存的戏曲体系,属典型的民族徵调式,道情音乐有花音慢板、花音飞板、伤音慢板、伤音飞板四大板路和五十余种曲牌,更有风格独特、沧桑廖远、悲凉豪壮的嘛簧,前台艺人一人唱毕落音,后台伴奏艺人众人齐声合唱,音调一波三折,如哭如诉,似唱似说,娓娓动听。

2、在庙会上演出。自古以来,“戏台与庙宇共生,戏曲与祭神同舞”,环县人民在恶劣自然条件中繁衍生息,长期以来都被大自然的威力所主宰,心灵深处的敬畏感和神秘感逐渐转化为对神灵的心理依赖和崇拜,通过组织庙会等民俗活动酬神、还愿、祈祷四季平安,道具简单便携而又土生土长的道情皮影无疑成为广大民众最理想的娱神方式。盛大的庙会是村民向神灵祈求吉祥的神圣节日,道情皮影演出一直都是必有的传统祭祀活动。庙会过几天就演出几天,十里八村赶来过关还愿的、追凑热闹的人数以千计,尤其是始建于明代、方圆百里最大的道观――兴隆山道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庆祝镇山之神无量祖师的诞辰的庙会,会举行盛大的斋醮仪式,宗教仪式众多繁杂,晚上也必有一个或几个道情皮影戏班演出,先唱神戏,后唱其他本戏或折子戏,娱神娱人,周边陕西、宁夏等地区的人都赶来跟庙会,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另外,环县农村在举办家堂祭祀、招祥纳福、红事喜庆、白事追祭、生日祝寿等民俗活动中,也请道情皮影戏班承担特定的习俗礼仪。

3、与道教文化息息相关的皮影造型。皮影是环县道情皮影的主要表演道具,同时也是具有独立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雕刻艺术品。环县皮影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人物(现实人物、神怪形象)、动物(现实动物、精怪动物)和场景(现实场景、神怪场景)三大类。环县皮影中的神怪形象、精怪动物、神怪场景大多借鉴庙宇道观中的壁画、神怪塑像,构思奇妙、雕刻精致。如神怪头梢(环县皮影人物头和身子可以分离,演出时身子可以换几个头,代表不同角色,艺人把影人的头叫头梢,把影人身子称为桩桩)就有大家熟知的神怪,如寿星、关公、孙悟空、牛魔王等。如雷震子的桩桩,长一对肉翅,魁星头梢,赤发蓝面。神架子是神仙驾云的组合影片,也称“云朵子”和“神仙朵子”,和庙宇壁画中驾云的神仙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更显得夸张、艺术化,且每个影片都有特定的寓意。神仙乘坐的动物称为神坐,也称神骣,如鸾鸟,是三霄娘娘的坐骑,麒麟,是温太师的坐骑。神怪场景更是与神话故事、庙宇壁画、雕塑紧密关联,如菩萨专用的座堂莲花宝座等。

4、包含浓重道教文化色彩的传统剧目。剧目是剧种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县道情戏有许多流传至今的优秀剧目,“内容是宗教的,形式是文学的”是道情传统剧目显著的特点,它始终贯穿着高台教化、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的朴素的道教思想,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事故、乡土风情为内容,神多、鬼多、怪多。

直接取材于神话故事的剧目如《白蛇传》《三打白骨精》《龙王》《寿星》等;显示神佛威力或神佛为民间赐福的“神戏”,如《天官赐福》《大赐福》等,而且在其它剧目中也常常有衍演求神应验、神怪相助等情节,如《葵花镜》中,孝顺媳妇孟日红割肉熬汤孝敬婆婆,在割肉中就有土地神护法,血染地皮,但不让她受疼痛折磨。

(二).皮影造型中彰显的中国服饰文化特色

按说服装,对人类来说,蔽体御寒是它的首要功能,但人类服装文明,自走出了唯一实用目的时代以后,它的功能就复杂了,尤其在中国,自古服装制度就是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服装不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徽,一种符号,更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分,不得僭越。在中国传统中,服装是政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远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在环县皮影中,人物头梢造型由头饰和脸谱两部分构成,头饰是区分人物阶层和官职高低的主要标志,有冠、帽、盔、巾和无头饰等5类。如王帽,是帝王头饰,为金色底,上雕龙、火焰、云等图案,帽前缀黄色绒球,帽后有两根朝天翅;风冠,是贵族妇女的一种头饰,底边为金色,顶雕有凤凰,额头雕有串珠,按式样分为大凤和二凤,按人物分为小旦、正旦、丑旦以及老旦等;丞相戴的头饰称为相帽,斗型,饰有绒球,祥云等图案,帽后有较长的帽翅;元帅或武将戴的头饰称为帅盔,按官职分为武状元、元帅、先行、中军等,按式样分为平顶和尖顶两种。

皮影影人身子既为“桩桩”,由胸、腿、大臂和手等10个部件组成,皮影服饰与戏曲服饰基本相同。桩桩的服式、图案和颜色,是区分人物身份和贫富贵贱的重要标志,如帝王将相及天官、阎君的服饰――龙袍,圆领大襟,饰有云龙、花朵及凤凰等图案,下摆及袖饰有海水朝阳等图案,有红、绿、黄、白、黑等5种颜色,皇帝穿黄色龙袍,腰间无玉带,皇后和贵妃的龙袍饰彩凤牡丹等图案。

无论是皮影中的头梢还是桩桩,都以饰物、图案、颜色区分,分别代表剧中人物角色的身份、地位、职业,如贵妃的头饰,上雕珍珠吊、凤凰等,平民、家仆的头巾简约平淡,饰物少或无饰物;又如皇帝、天官的袍子上绣云朵、龙等,武将服饰步錾,饰有鱼鳞甲片,背上錾旗饰有龙虎、狮等图案。

(三)淳朴但又精巧的民间传统工艺特色

民间传统工艺,一般指具百年以上,历史悠久,技术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享有一定声誉的手工工艺品种和技术。环县道情皮影在皮影雕刻、乐器制作、道具制作等方面都有显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尤其是环县皮影,由地地道道的民间传统工艺制作,造型精美,雕刻奇巧,极有工艺美术价值和观赏收藏价值。

1、皮影雕刻。环县皮影造型、雕刻风格深受陕西皮影风格的影响,尤其是陕西西路皮影雕刻代表人物尚线匠和乔线匠。环县皮影雕刻的工艺极其复杂,要经选皮、炮制、裁皮、过稿落样、雕刻、着色、封色、整理出水、装订加杆等十多样工序,才能完成制作。

环县皮影的雕刻工艺巧妙的继承了以镂空为主的剪纸手法,细小花纹先用凿刀凿好,然后再用刻刀刻出其他纹样。刀法顺序一般是先里后外、先难后易、先繁后简,刻凿的顺序是从上到下。刀法一般有拉刀、定刀、推皮、回转、顿挫、明刀、暗刀、凿刀打眼等,用刀讲究准、快、稳,刀路明晰。线条有实线、虚线、虚实线、暗线、绘刻线等技法。实线由虚刻镂空,去皮留线刻成,其余部分镂空,多用于生、旦、须生、丑的脸谱以及部分装饰图案的雕镂;虚实线,是沿形体实线的两侧顺线,突出形体实线,表现出形象的富丽堂皇,多用于皇宫、贵妃、姬妃、仕女的服饰及衬景、道具等;暗线,只须将斜刀顺形体线划过即可,多用于影人的着力点,如脖颈、手腕、腰端等处;绘刻线,是以笔墨代替刀纹,多用于皮影的装饰。如衣物的飘带、小道具等。

2、乐器、道具制作。环县道情皮影在演出时所用的乐器,多由艺人自制,如甩梆、渔鼓、简板、四弦等,虽貌不惊人,但音色独特,在表演中音调和谐,各具特色。四弦是环县道情皮影演出时的领衔乐器,主要用于唱腔伴奏和丝竹曲牌演奏,共有四根弦,音色洪亮、优美,由音筒、弦担子、弦轴、弦、音环、弦码、弓、弓毛等构成,音简一般由椿木、桑木挖空制成,弦担子和弦轴一般用椿木、杏木做成,外弦用丝弦,内弦用羊肠弦。因为直接关系到音质、音色、音准和演出时的整体声音效果,四弦制作的工艺要求较高。

环县道情皮影演出时的道具和附件种类繁多,除演出用皮影件、乐器、还有如把子、灯具、亮子、毛口袋、勾城绳子、舞台架子、箱子等用具。这些用具绝大多数都是艺人们自制,如演出用的亮子,过去艺人用白纸糊在木框上,透影效果不错,但容易损坏,现多用白布和玻璃纸,便于携带又耐用。

三.结束语

环县道情皮影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较为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外,还有如吉祥文化、神秘文化、节日文化、民俗礼仪文化等民俗文化特色,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一一冗述了。

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固守我们民族的根脉。探讨环县道情皮影地域民俗文化,绝不是简单地“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在做好环县道情皮影这朵艺术奇葩的保护传承工作的同时,把历史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促进发展,造福一方。更是介绍环县优秀的民俗文化,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为本地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环县道情皮影志编撰委员会.《环县道情皮影志》[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2]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编委会.《环县道情皮影》[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 王向峰,王世德,王善忠等.《文艺美学辞典》[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4]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旅游;赫哲族;管理;文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81

[中图分类号]F592.7;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旅游是体验愉悦的过程,是文化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综合审美的过程,文化审美是旅游活动的灵魂。漫步大地与风景对话,用心灵同旅游人文景观交流、倾诉,这一过程无疑是种美的享受。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游也逐渐流行起来。赫哲族作为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其民俗文化在近年来不断被开发,逐步形成特具特色的赫哲族旅游度假村。

1 赫哲族特色民俗文化

赫哲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悠久的民族,其远祖早在上古帝舜时是“息慎”(古代我国东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组成部分,亦称肃慎、稷慎。在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独具特色、熠熠生辉,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由于赫哲族人过去穿鱼皮衣,有犬陪伴,所以被人们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赫哲”这一族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的,并使赫哲族得以重生。赫哲族人以渔业产业为主,在长期的捕鱼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多种经营业同时发展,譬如养殖和农业等,赫哲族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具有特色旅游的特点。其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赫哲族鱼兽皮文化

赫哲族渔业生产和生活在他们的服饰上得以体现,表现出了鲜明的渔猎文化特征。其服饰主要分生活服饰和萨满服饰两大系。赫哲族鱼皮生活服饰包括:上衣、套裤、腰带、绑腿、围裙、手套、烟荷包与口袋等,其中以鱼皮上衣、鱼皮套裤、鱼皮为典型。赫哲族萨满服饰包括神帽、神衣、神裙、腰带、神手套、神鞋与神袜。

1.2 赫哲族饮食文化

赫哲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延循着捕鱼、狩猎、采集这样的顺序合理的生活方式,承袭以鱼肉、兽肉类食物为主,植物类食物为辅的饮食文化传统;以鲜、生、冷冻鱼肉为特色的饮食风俗;以晾晒、熏烤、腌酿食物为补充的饮食习惯。“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雉飞进饭锅里”是历史上三江流域赫哲族活动区域生态状况的真实写照。

1.3 赫哲族萨满教文化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赫哲族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的原始。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灵性修行,视自然为灵性和疗愈的源泉。赫哲族信仰萨满教,其经济基A完全依赖自然和取自自然的渔猎生产;赫哲族信仰萨满教的社会基础是“哈拉”“莫昆”式的氏族社会组织;赫哲族萨满教信仰的思想基础是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信仰。

1.4 赫哲族居住文化

赫哲族“民居”在民族文化中成为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与地域特色,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与物质生产发展的综合水平。

赫哲族的房屋分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分散建筑房屋。早年,赫哲族人从事渔猎生产,长期游移在江河密林狂野中,没有固定的生产地方,致使居住势必迁徙游移。同时,村落不集中又体现在捕鱼打猎的分散性经营。②聚族而建房屋。伴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赫哲族逐渐聚族而居。清朝初年,往往同“哈拉莫昆”的人居住在一个村落。建房的时候,就地取材,大家齐心协力一同动手建房。房子不属于房主一家所有,而属于整个“哈拉莫昆”所有。可见他们是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的。③聚屯而建房。时间的演变使赫哲族的居住习俗逐渐由聚族而居像聚屯而居演进,血缘意识日益淡化,地域观念在不断增强。

2 赫哲族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时代商业化的进程同江、街津口等赫哲族旅游度假村经营管理商业化,规划不合理初露端倪。在商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赫哲旅游景区开发不当极易引起商业化过度,破坏了景区自身的文化,同时对参观者的文化审美造成影响。商业化有着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商业化本身是中性的,对文化的作用因其程度而表现不同。适度的商业化能使赫哲景区向良性发展,同时有利于它的文化保护。

现阶段赫哲景区配套设施和管理跟不上去,就很难营造出一个具有特色的人文景区。譬如,虽然自然环境好,但景区的景观建造(建筑和村落)没能很好地利用赫哲族衣食住等特点,赫哲族原始风情的民族韵味不明显,主题不鲜明,留给参观者的印象就不深刻;交通方面,由于景区离市区比较远,交通不是很方便。市区没有直达这里的公交,好在景区有直达的班车在市内有几处乘车点,但还是不太方便,使交通问题阻碍了景区的发展;景区中管理不严、规划不合理,导致景区内存在旅游车乱停现象。

3 赫哲族特色民俗旅游开发管理的总体规划

景区内的基础设施不是很好,餐饮服务等设施比较简单,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里完全可以将门票和景区内再收费项目降低资费,发展周边产业,让餐饮和住宿成为一种方式,才能让游客更好地体验赫哲人文。赫哲族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赫哲族,也有利于发扬赫哲族文化,让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与振兴东北。针对赫哲族景区存在的现象,笔者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有关赫哲族特色民俗旅游开发管理的总体规划方案。

(1)背景分析(包括市场分析):将赫哲族旅游区市场客源的需求总量和消费、地域结构等进行全面预测与分析;限定赫哲族旅游区的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同时对赫哲族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2)确定目标:包括确定赫哲族旅游区的赫哲族音乐、主题形象和发展目标、性质;包含风俗、文化、特色、色彩、风格等要求,让本源和商业效益完美地结合,保留特色,保留传统,达到回归本源、返璞归真的效果。

(3)设施规划:规划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与主要交通设施的线路、位置和规模;规划赫哲族旅游区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交叉形式与断面、走向;规划赫哲族绿地系统与景观系统的总体部署;规划其他基础、服务和附属设施的总体部署。

(4)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确定规划赫哲族旅游区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规定出各类用地内适建和不适建,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内容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规定建筑的高度、建筑的密度以及绿地率、出入口位置、配建停车泊位等的控制指标。

(5)重点项目:提出赫哲族旅游区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

(6)保障设施(包括安全、防灾系统的总体配置):研究、明确赫哲族旅游区资源保护范围与保护措施(包含古建筑、古遗址的保护);规划赫哲族旅游区的环境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与治理污染的措施(垃圾处理、排水处理、污水处理等)。

(7)建设分期和运营管理:提出总体规划的方法与规划、实施步骤与措施、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

(8)投入产出的分析:对赫哲族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在旅游产业的大浪潮中,赫哲族民俗文化这样具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使旅游充满了人文情怀。构建一个回归本源,有良好规划管理的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地,将推动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敏.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宋h航.赫哲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上、下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高舜礼.中国旅游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4]王素洁.中外旅游文化赏析与风景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下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6]都永浩,姜洪波.黑龙江赫哲族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7]潘肖澎.旅游规划设计机构经营与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8]张嘉宾.黑龙江赫哲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上一篇:融资担保条例范文 下一篇:建设施工工程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