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相关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21 11:26:31

审计相关理论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第1篇

一、内部控制审计概述

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内部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内部控制主要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财务报告与相关信息是否可靠,资产的是否安全完整,法律法规的是否得到遵循。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财务舞弊丑闻推动了《萨班斯法案》的出台,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随后配合出台的第二号审计准则(AS2)以及第五号准则(AS5),使得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成为一项新的独立的业务,此项业务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并行。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关注企业管理层呈报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对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发表相应的审计意见。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内部控制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详细评价法,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详细评价法是按照当时国际上权威机构设计的内部控制框架,对照评价对象内部控制要素健全性、设计合理性,然后再通过测试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最后综合考虑测试设计和运行的结果,得出总体的评价结论。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采用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

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定义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作为一种载体,承载了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它是内部控制审计结果的书面性文件,它的强制性公开披露可以使利益相关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存在缺陷,有效准确的报告可以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美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定义:注册会计师根据SEC和PCAOB的相关规定,在实施对企业管理当局关于内部控制的评估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这一工作的基础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经过相关资料的查询,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确切的定义,由于之前审计报告主要是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因此在各种出版物和政策法规中关于审计报告的定义更多的意指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由此,本文结合传统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定义和美国的经验,尝试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下一个定义。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要求,在认识内部控制局限性以及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健全性,同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最终针对审计情况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三、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要素

1.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在要素上具有很多不同,例如,在标题使用上,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之前大多称为“审计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规定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引言段部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规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要求”。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引言段中规定要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段,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规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中没有类似描

述。在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规定: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

重大缺陷进行披露等。

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要素内容解析

(1)由对比可以看出,以后上市公司披露相关公告的时候,在标题上要区分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免混淆。

(2)内部控制审计期间和标准。众所周知,财务报表是涵盖了一个期间,《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虽然规定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在具体的审计工作执行中是选中某一日,作为基准日,审计人员根据从这一基准日执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通常在实务中,企业要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PA 只需要对自我评价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即可。

(3)内部控制固有局限性的说明段。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此段内说明内控的固有的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错报的可能性,同样存在不能发现错报的可能性。实务中的具体情况的不断变化也可能引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失效,内部控制本来制定的控制程序的效果有可能降低,报告中的反映的结果并不一定准确,存在不能反映未来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否的可能性。

(4)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不同,按照其影响程度不同进行分类,主要有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CPA 应评价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找出存在的重大缺陷。如果 CPA 发现企业的管理程序方法对编制的内部控制目标有重大不利影响,且确定属于这些重大不利影响属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重大缺陷,在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沟通的时候,应当采用采用书面的形式,来达到改进企业的管理的目的;与此同时,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应当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主要对重大缺陷的性质、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披露,提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相关风险,但无需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审计意见。

四、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

2004 年 12 月 3 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的 AS2 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作了详细的规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作为一份独立的第三方报告,由外部审计人员审计后,注册会计师给出审计意见出具报告。

美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及标准如下:

(1)无保留意见。审计范围没有收到限制,内部控制不存在一项或者多项缺陷,可以参考内审人员的成果。

(2)保留意见。审计范围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3)无法表示意见。审计范围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4)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者多项缺项。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规定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共有四种审计意见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其意见类型及标准如下:

(1)标准无保留意见。上市公司符合下面两个条件,CPA 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虽不存在重大缺陷,但仍有一项或者多项重大事项需要提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的,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该段内容仅用于提醒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关注,并不影响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

(3)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的,除非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还应当包括下列内容:重大缺陷的定义;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

(4)无法表示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应当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并就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进行沟通; 注册会计师在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指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已执行的有限程序中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对重大缺陷做出详细说明五、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方式

1.美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方式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单独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者采用和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合并出具一份报告的方式。如果注册会计师采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单独出具的形式,那么他在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时候要增加一段说明段:根据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的要求,我们还审计了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并且出具报告,发表了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

如果注册会计师采用与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合并出具一份审计报告的方式,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和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在同一份报告上公告。

2.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形式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规定,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采用单独出具一份报告的披露形式。但是在实施具体审计工作中时,可以采取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的方法。

六、结语

通过比较美国内部审计报告与中国内部审计报告在定义、要素、意见类型、披露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内部审计报告在吸收了美国内部审计报告一部分内容的同时,也加入了中国特色的元素。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发展比较晚,且《指引》刚刚颁布实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实施案例相对匮乏,所以本文不能结合全面我国内部控制实施的情况,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进行研究和探索,这是本文研究的局限所在,希望未来能够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索,以期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荣,吴益兵.美国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及其比较[J].财会通讯,2005 年第 8 期.

[2] 规范内控审计行为促进内控有效实施——财政部会计司、中注协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审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第2篇

当今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业文明虽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其弊病日趋显露,因而以“绿色”为特征的新型工业文明日益取代传统工业文明,传统的以GDP增长作为衡量进步的唯一标准已不合时宜,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充分性指标以及环境经济效益指标应纳入考核体系。为监督国家、企业环境政策的执行、环保资金的投入与效益及经济活动的资源利用情况和环境影响程度,使全球的发展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开展和完善环境审计势在必行。然而,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涉及的领域比较狭窄,主要是政府环境审计和大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未参与其中,而且已开展的环境审计主要停留在环保资金的财务事项上,没有较广泛发挥环境审计的作用。在受托环境责任的委托关系下,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理应作为重要角色而存在,发展和完善民间环境审计对“两型”社会建设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有效开展绩效审计,有必要对我国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做深入的剖析,以期我国环境审计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能得到实质性发展。

二、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审计学理论作为环境审计理论基础的审计学理论主要是指受托经济责任观。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受托经济责任,而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又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种“分离”不仅是审计产生和存在的前提,也是审计发展的根本原因。(蔡春,2006)指出,当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主要是保护委托人的财产不受侵害时,就产生了以合法性和真实性为主要目标的财务收支审计。当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成为政府行为考虑的主要出发点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开始产生,进而推动现代政府审计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当受托经济责任扩展到了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时,环境资源的所有者(包括国家、社会公众等)要求环境资源使用者(主要是企业)必须承担起管理好和使用好环境资源的职责时,受托环境责任产生了,于是环境审计便应运而生。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明确了人类拯救地球、保护环境、消除贫困、促进繁荣的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包括高效发展、持续发展、公平发展、共同发展四个方面(路国华,2009)。高效发展不仅是指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进步是目的;在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等协调下实现高效率发展。持续发展是指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在做出经济发展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影响,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公平发展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既要代内横向公平,又要代际纵向公平。世界各国要公平的使用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消除贫困,营造和谐世界。另外,当代人要给后代人有公平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幸福。共同发展是指地球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单个国家)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尤其在环境资源这方面,如果某个子系统出了问题,无疑会影响到其他系统,使整体突变,破坏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可持续发展要追求共同发展,呼吁各国有共同的认识和责任感,以便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三)经济的外部性理论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是指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给其他企业或社会造成的外部非市场性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有益的,就称其为外部经济性或者正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害的,就称其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者负外部性。当企业和社会得益于正外部性时,并不需要为此支付报酬,同时当他们受害于负外部性时,也得不到任何补偿。(张军,2000)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揭示出,如果听任负外部经济的扩散,企业排放污染物由无辜的外部经济单位或社会承受损失,这是很不公平的。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和市场手段来解决,但是我国的市场体系尚不完善,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去消除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因此,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是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之一。纠正外部不经济性的过程就是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过程,一般采用“谁污染谁承担”原则,即污染企业由于生产对外部造成的负经济性必须由它们承担或消化,提供外部费用来治理解决。从目前环境政策领域采取的手段看,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主要采取直接管制和经济刺激手段两类,内部化过程对环境审计也有直接影响,外部性计量直接作用于环境审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等。

(四)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传统经济学忽略了环境资源的价值,认为环境资源是大自然赐予的,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无须在市场上购买,因而不具有价值。根据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一切环境资源都具有价值,并具有如下功能和使用价值:第一,提供生命支持系统,给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第二,提供人类活动所需的经济资源;第三,为人类精神物质双重意义上提供舒适性;第四,提供环境容量,吸收消化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残余物质和能力(吴季勇、毛岳玲,2003)。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这是对古典经济学的修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源的稀缺,环境资源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这将要求我们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如果不核算,即使经济增长了,这也是虚拟的,根本就没考虑到环境成本。因此,只有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计量,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经济发展的潜力,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环境会计产生后,开展环境审计就势在必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环境审计做为其可靠的保证。

(五)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理论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弥散性是扩展现有市场体系使环境外部性内部化过程中的障碍,也显示了环境外部性与当今环境状况继续恶化之间症结———环境质量的公共财产属性(杨玉彦,2003)。经济学认为,纯粹的公共物品必须具备无竞争性和无排他性,由此看来,环境质量大体可以划分为准公共物品,且更接近于纯粹的公共物品。例如,大气、生物、臭氧层等更接近于纯粹的公共物品,而水环境、区域声环境等更接近于准公共物品。然而,这些公共物品的共用导致了一个共同的后果:环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社会资源严重浪费(吴季勇,2003)。环境质量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特性使之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其最佳配置,而依赖政府更难实现它的高效率。另外,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环境污染责任人和受害者不易确定,需通过第三方即审计方来管理和解决,因此,环境审计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六)其他理论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除了以上理论之外,它还包括大循环理论、会计学理论、经济计量学理论以及统计学理论等。大循环成本理论指出,成本的构成应当是环境成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它的理论价值在于:它以可持续战略思想为指导,从定性、定量上将环境损失、费用纳入成本核算,强调人类活动必须对环境破环予以补偿。大循环成本理论的出现,恰恰为环境审计的资料来源———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环境审计的环境成本效益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蔡春、陈晓媛,2006)。会计与审计是紧密相连的,环境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学分支,其审计的对象仍然是我们基于传统会计学理论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因此,会计学理论也是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不仅为环境审计对象创造了条件,而且对环境资源的确认、计量和反映提供了技术基础。由于环境成本与收益在计量上具有模糊特性,因此,我们认为经济计量学、统计学等理论是环境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基础。

三、环境审计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环境审计的目标所谓环境审计目标就是环境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它是环境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起着导向作用。对于环境审计目标界定,理论界各说纷纭,大体上有一元目标论、二元目标论和三元目标论。一元目标论是通过一一列举的方式来研究环境审计目标,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李学柔、张以宽、刘力云(1997)等人。他们认为环境审计的目标包括:查证环境保护法的执行情况;评估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充分性;确认与环保法规的符合性;验证环境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评价环境工作的5E性等。一元目标论的特点是比较凌乱,没有层次性,这就是其缺陷所在,但是对具体目标进行了总结。二元目标论认为环境审计目标包括两个层次,即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或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等。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池晓勃和陈汉文(1997)、袁素琴(2000)、刘长翠(2004)、张春梅(2005)、李永呈(2007)等。他们的二元目标论没有本质区别,认为总体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目标是上述提到的一元目标论列举的目标。二元目标论相对一元目标论来说要比较有层次些,但还是缺乏条理。三元目标论就是把环境审计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和具体目标,或本质目标、具体目标和项目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有魏顺泽(2000)和蔡春(2006),他们是在二元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化和具体化,但是第三层次目标体系性不强,比较凌乱。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环境审计的目标应分为三个层次,即终极目标、直接目标和具体目标。终极目标是指通过环境审计确保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和谐而有活力的“两型”社会。直接目标是界定各方产权,确保受托环境责任充分有效地履行。具体目标是直接目标的细分,包括一般具体目标和特有具体目标,其中一般具体目标是所有环境审计都会涉及到的、都要达到的目标,有共性特征;特有具体目标是指在进行不同的环境项目审计时,结合实际所确定的目标,它具有个性特征。

(二)环境审计的内容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环境法律政策执行情况审计。针对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不断颁布了诸多形式的法律法规,基本上使环保工作走上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再加之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和有关部门与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业已颁布的法规政策不能全面有效的去贯彻执行。因而,我们有必要在进行环境审计时,首先查证一下被审单位在环保法律政策上的总体执行情况,以便促使其去遵守与执行。

(2)环境管理审计。环境管理系统是被审单位为实现既定的环境目标而设计实施的内部控制系统,它的存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确保被审单位环境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基础和保障。在进行环境审计时,应对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检验;同时也应对环境控制进行审计,主要检查环境控制的宣传、教育、监督工作的开展和效果,宏观环境控制和微观环境控制的结合情况,以及是否做到了经济效应、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等。在进行环境管理审计时,还要对环境管理活动的绩效进行审计,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和环保性审计。

(3)环境指标的履行情况审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审计要求这影响不能超过所规定的度,因此在实施环境审计时,要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评价,达到监督、控制的目的。这些指标主要包括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企业产品与排污指标、环境经济效益指标等。

(4)环境会计报告的真实合法性审计。环境会计报告作为环境审计的对象之一,必须对其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检验,以便报告的相关使用者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包括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环境会计报告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包括环境资产审计、环境负债审计、环境权益审计、环境收入审计、环境成本费用审计、报表附注审计等,主要针对这些项目的资金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进行审计,确保环境会计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要求。

(5)环境风险的预防性审计。环境风险的预防性审计是一种事前审计,是检验被审单位在环境风险预防方面的履行情况及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合法性,目标主要是设法减少各种污染环境的废水、废气和废物等。

(三)环境审计的方法环境审计的主要方法有:

(1)影响评估法。1969年,美国就产生了环境影响评估(EIA),继而推广到其他很多国家,这种方法主要是检测被审单位的决策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包括已经产生的影响和预计产生的影响,以便尽可能地减轻和监督这种影响。EIA的主要内容是:从环保角度,对所提出的计划进行可行性评估或对已实施的方案进行合理性评估;描述可能或已经受到影响的环境;评估计划或已实施的方案对环境的作用效果;描述该项决策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与标准值或范围的关系;提出减少或消除对环境所产生负面影响的措施。

(2)重点查核法。从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看:第一,环境质量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存在环境问题,只是所呈现的形式不同、程度不同;第二,污染源的产生带有一定的行业特性,一般来说,制造行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第三,环境问题有比较明显的区域特性。综上所述,在实施环境审计时,应结合区域情况、行业特性、当地政府出台的环境政策、项目治理和资金流程等情况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对重点审计对象、内容和环节进行检查监督,有的放矢地进行审计,一方面节约时间和人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审计质量(效率和效果)。

(3)成效分析法。由于环境审计的复杂性,其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很多,全面实施审计工作和保证审计质量的难度很大,因此目前环境审计一般采用成效分析法。评价指标有两个,一是成效比,二是净效比,但是这种方法运用的前提必须是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数据是可靠的。环境成本效益分析首先要对环境资源消耗进行核算,然后要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估,并货币化计量,最后运用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衡量。另外,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法也要考察和核算环境资源浪费的数量,并采取措施来减少和消除这种浪费。

(4)标准比较法。环境标准是为了维护环境质量、保护人们健康和生态平衡而制定的各项技术性指标总称,包括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以及部分城市的特有标准。(高姗,2010)指出,环境认证计划,即环境审计和环境管理系统的国际一般标准和指南,是组织的经营管理指标,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否采纳和贯彻执行这些指南,已经成为判断一个组织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准。

四、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境审计的现状美国是最早开展环境审计的国家,但其真正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门类在实践中逐步兴起,并成为环境管理系统的基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完善了环境法规,强化了环境审计制度(蔡春、陈晓媛,2006)。然而,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才开始对环境审计的理论进行探讨,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审计依据不足。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我国基本形成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体系,为环境审计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是还缺乏具体的法律规范和准则供环境审计作为标准参考。审计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我国环境会计规章制度、环境审计制度与准则至今尚处空白,没有给环境审计一个具体的标准,甚至有些环境审计程序因没有相关法律作保障而无法实施。

(2)环境审计范围狭窄。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局限于对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情况和环保专项资金进行财务审计以及少数大企业的内部环境审计,涉及的领域比较狭窄,没有广泛推广到各个企业,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也未参与其中。即便开展的环境审计也主要集中在土地出让金、水污染防治资金和林业建设资金方面,对于核废弃物、农业生态、矿产资源等方面的环境审计尚处空白(王小平,2009)。目前环境审计的深度也不够,停留在财务审计,而没有体现绩效环境审计的内在要求。

(3)环境审计缺乏实质性程序。环境审计在我国还不成熟,一般只对相关部门实施控制测试,而缺乏实质性测试程序。环境审计作为传统审计的一个分支,理应对重大项目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对环境项目所耗费的实际资金数额和应合理花费数额进行对比,考核出专项资金的合理利用率,而不能只针对环境管理系统的资金去向做定性分析。

(二)环境审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我国环境审计现状之所以不容乐观,原因有多个,在这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环境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以便寻找相应对策,来完善我国环境审计。

(1)审计理论界缺乏对环境审计的系统研究。从目前来看,审计理论界对环境审计的研究很少,而且没有条理,更不具有环境审计这门新兴学科的特色,一般就是模仿传统审计的研究思路进行浅显研究,只针对环境审计的定义、要素进行探讨,没有深入系统地进行可操作性的、特色地研究,甚至连环境审计的目标都是模糊的,国外也不存在一个可以直接借鉴的模式。环境会计是环境审计实施的基础,我国环境会计制度尚处研究阶段,环境信息的确认、计量、披露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环境审计制度更是难以制定(余雁,2009)。

(2)缺少开展环境审计的复合型人才。环境审计作为传统审计中的一个新兴分支,同时它也可以作为环境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要求开展环境审计的审计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具备环境学、统计学、审计学、会计学、法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时间不长,目前,环境审计人员大部分都是缺乏相应的复合型知识,一般只具备会计学、审计学方面的知识,对环境工程学了解很少,因而对有些环境审计项目无从下手,离全面开展环境审计还有一定差距。

(3)缺少对环境审计的法规、制度支持。我国暂时还没有出台相应法律法规要求企业的环保项目必须有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只是少数大企业设有内部环境审计人员,但都是一种形式,没有起到实质作用。同时,我国新审计准则也并没有颁布具体的环境审计准则,为了响应科学发展观的号召,简单实施了政府环境审计。没有相应的法规、准则做标准做支撑,审计部门也很难有权利顺利开展环境审计。企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公众作为企业环境责任的终极委托人,呼吁尽快颁布具体的环境审计法规、准则,使得民间环境审计能有权、有责、有效实施,助推两型社会加快建设。

(4)地方政府和企业界对环境审计的重视不足。对于地方政府来讲,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环境审计的实施。对于企业界来说,为了追求眼前的高额利润,遗忘了企业所承担的环境责任,很少计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企业所排放的污染物、有害气体不处理,甚至认为环境保护不是他们的事。同时,地方政府和企业界也不重视对环保专员的配备,至多在宏观上配合审计环保资金,不配合环境审计的纵深发展。

五、我国环境审计建设的策略

(一)加快环境审计立法加强环境审计立法即制订具体的环境审计法律法规和环境会计制度、环境审计准则,使环境审计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合理制定环境标准实施计划,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完善环境管理系统的职能。全面的环境审计要求扩大审计权限和范围,加强政府环境审计、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同时要求开展注册会计师独立环境审计并出具报告,立法授权,明文规定。范围上应该由现在的环保资金宏观审计推广到环境绩效审计,对重要的环保项目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

(二)加大政府、企业环境责任公众作为环境保护的终极委托人,公众和政府本身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可以向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施压,使环境管理部门能明确地对环保资金的去向做定性和定量的披露,发挥其存在性、有效性、充分性职能;同时,公众、政府和有环保意识的企业所有权者可以向企业管理当局的环境责任施压,在受托环境责任的委托关系下,管理当局要有打造“绿色企业”的理念,严格控制环保指标底线,不能借着信息的不对称,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之念;当然,也要建立激励惩罚机制对管理当局的完成情况进行奖惩,这个机制政府应参与其中。

(三)抓紧环境审计复合型人才培养政府审计机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都应好好培养环境审计复合型人才,要使他们对环境审计有底气有信心。目前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对相关知识与专业技术了解甚少,个人资质与能力还不完全适应环境审计工作的需要。所以要引进并培训一批复合型人才,建立专家储备制度,提高他们对环境审计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探索新型环境审计模式,提升环境审计的执行力,进而提高环境审计质量。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第3篇

近期,国内外证券市场不断出现会计造假丑闻,涉及的不仅有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更有各大会计师事务所,一系列的案件使得民间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备受关注。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独立性不仅是民间审计的生命所在,更是依赖审定会计资料的利益相关者乃至整个社会利益的保障。一旦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性,就会给委托人及依赖审定会计资料的第三方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引起全社会的经济动荡。因此,探究民间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并找出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契约理论针对特定当事人围绕特定事件所发生的特定责任、义务关系,无法解释日趋复杂的交易活动。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将公司的本质看作是一组由利益相关者签订的关系契约,而不仅仅拘泥于股东、经理人员和债权人。它突破了契约理论下“股东至上”的逻辑,认为作为向公司专用性资产的每个产权主体,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应有权参与剩余收益分配和公司控制权的分享。

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是由各个地位平等的利益相关者所组成的,包括股东、客户、雇员、商业合作伙伴、债权人、政府、当地社区等,股东只是其中的一员。管理者不仅要为股东服务,更要为公司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公司并不是由股东主导的“分享民主”的企业组织制度,其本质上是一种受产品市场影响的企业实体。股东的利益并非靠表决权的保护,而是依赖于股票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的保护。债权人、管理者和公司其他雇员等具有特殊资源者也同样是公司的所有者。利益相关者是在公司内部有着合法利益的个人或者组织,所有利益相关者不仅要积极考量自己的利益,而且要同时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一)股东和经理人员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与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公司盈利则股东盈利,公司亏损则股东亏损,因此股东最关心公司的盈利情况。经理人员是公司的经营者,公司的盈利情况直接关系到其业绩考核,关系到其薪金的多寡,他们也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二)公司客户直接对公司治理发生影响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时,一般会把其高质量的信息发送出去,否则客户难以辨别,只会购买低质量的产品。这里只要声誉投资的净收益大于通过降低质量欺骗顾客所获得的收益,企业就会投资,于是就可以在市场上同顾客进行无限次交易,从而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而客户则把声誉投资看作是对产品质量的隐含保证,并愿意支付一个加价,这个加价足以补偿企业声誉投资的费用,并能够给企业带来正常利润。供应商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影响企业。

(三)政府等外部机构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运营影响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治和文化;政府及其他外部机构也可以通过某些管制手段或法律法规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会计准则就是其中一种法律法规约束。

三、对民间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分析

民间审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传统的审计理论中。由于管理者经营努力过程的不可观察性,使得经营结果成为所有者评价公司管理者经营业绩的主要考核标准。但公司的经营成果主要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中,而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由公司的管理者控制和完成,因此中立的第三方对于财务报告的客观评价就成为所有者保护其投资权益的必要手段,审计者由此成为所有者――管理者委托链之外的第三个顶点。公司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审计者形成如下图1的三角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有者这一极变得日益复杂。现在,不仅公司的所有者需要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银行、政府、客户以及公司的潜在股东等等,都希望获取公司的相关经营信息。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上三角关系图可以变形成为图2:

在新的审计关系图下,对于管理者而言,只有勤勉经营并公允呈报会计报告,才能获得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及经理人市场的认可,取得适宜的报酬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需要聘任独立的审计师来鉴证管理者的工作业绩,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于审计师而言,只有保持独立性,对管理者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行为进行深入、充分的审查和揭示,才能维护委托人的权益从而建立自己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职业声誉,进而步入高品质审计、高职业声望和高市场回报的良性循环,

应该说审计者的独立性是此三角模式得以成立的根本立足点,审计者只有保持其独立性才能就那些主要反映管理效果的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提出意见。影响审计者独立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上关系图中利益相关者一角的主体不明晰,或审计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合谋。都会影响民间审计的独立性。

(一)利益相关者为公司所有者时。委托方主体不明确

首先,在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资产都占有很大比重,这部分国有资产的委托关系模糊,导致了国有股终极所有者缺位,破坏了审计三角的平衡。由于国家是国有资产的唯一产权主体,有关权力也就由国家行使。但是受托行使国有股权权力的“国家”是谁,谁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股的权利,却是很不清楚的,而且最终权力主体的边界和其委托权大小也是抽象的。同时。由于国有股权的最终产权主体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存在多重委托关系,导致了审计三角中终极“所有者”的缺位,从而导致了审计三角关系的不稳定。

其次,公司股东数量众多,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证,权利无法行使。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作为公司常设的领导机关,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居核心地位,是所有权和公司治理之间的最重要的联结点,更是公司治理赖以发生的场所。但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股东大会的功能被弱化,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董事会被大股东控制、被架空已经成为现代股份公司的普遍现象。这使得内部公司治理关系框架就会变为“控股股东一董事会一经理层一股东大会”,这时控股股东在内部公司治理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公司的经营管理都由其控制,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就是所谓“大股东控制”。在这种公司治理关系中,股东大会的功能不能发挥。审计三角中的“所有者”实际上变成公司的大股东,众多中小股东被排除在外,导致审计三角关系的不稳定。

再次,审计者的聘任在实际中存在不合理的操作,尽管我国《公司法》规定由股东大会聘请注册会计师,但实际上是由经营管理层聘请的。经营管理层由被审计者变成了审计委托方,由他们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决定注册会计师的续聘、收费、改聘,造成委托者出钱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己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打乱了审计关系三方

的有序平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关系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

(二)利益相关者为银行时,易形成审计者与管理者的合谋

当公司向银行融资时,银行为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需要其提供审计报告。在这一交易中,银行应成为审计的委托方,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并支付给审计者一定的费用。这样才能使得审计三角关系图成立,保证审计者的独立性,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公司为了向银行融资,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会计资料进行审计,证明其还贷能力,并支付审计者一定的费用。在这种操作下,审计者对委托人进行审计,目的之一是寻找委托人的财务问题,而审计者又与委托人是被雇用与雇用的关系,要从委托人处收取报酬,这一违反市场常规的做法使审计者从一开始就在经济上受制于委托人。

这种方式导致审计者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性,形成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上的一定程度的依存性,这种依存性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处于被动地位,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谈判时由于经济制约而担心收不到预期的审计费用甚至失去客户,从而无法在对等的地位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涉。会计师事务所在权衡利弊后,很可能、也经常会使会计师事务所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可见在这一制度下。银行完全被排除在审计关系之外,虽然它才是会计资料的最终需求者,而要让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与公司合谋是很难做到的,更不要谈其独立性了。

(三)利益相关者为政府时,易造成行政干预

政府有关部门也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公司运营情况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地方财政收入的多寡和地方政府的政绩。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能够从资本市场筹集较多的资金,地方政府出于自己的地方利益,往往对本地的上市公司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利用筹集到的资金以发展本地经济,增加本地就业。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违规操作“挣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查出问题,也要以大局为重,竭力隐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进行上市公司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往往会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揭露查到的违法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职业道德,还关系到其个人权益。在这样的环境下,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

四、保持民间审计独立性

为保持民间审计的独立性,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者的聘任

审计委员会不同于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一般由公司的大股东组成,股东大会的表决权由各股东所占的股份数所决定,而审计委员会应由公司的股东代表组成,其中有大股东也有中小股东,他们具有平等的表决权。由审计委员会决定聘请或变更外部审计机构,对于提高审计独立性,遏制内部人控制会有极大作用。

(二)完善外部公司治理

外部公司治理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等。这些外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会给管理者以很大的压力。例如完善的经理人市场,会使管理者害怕市场给他作出不利的判断,引起人力资本的下降,从长远利益考虑,他必须努力工作以提高自己在经理人市场的声誉。外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有效运转,能有效减少管理者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即使发生也会增大其承担的风险成本,从而减少其与审计者合谋获取非法收益的可能。

(三)费用支付采用“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

银行要获悉公司的经营情况,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由银行付费,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也一样。这种机制可以保证审计三角关系的形成,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减少审计过程中审计者与管理者的合谋和对委托方的利益侵害。

(四)转换政府职能,改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政府应主要着力于界定和保护产权,这种职能的实现不是通过所有权的控制,而是利用利益激励的制度约束,通过市场来实现。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控制市场运行。把具体的经济管理职能转移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机构,赋予社会中介组织更多自由职能,让会计师事务所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执业。

五、结论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第4篇

国外关于利益相关者范畴的研究,最早追溯到国外学者Frederick在1988年提出的按是否与企业直接发生市场交易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等,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媒体、社会团体等。Charkham按照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合同的性质将其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所谓契约性利益相关者指的是和企业一定程度上定有合同或协议的群体,比如企业的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经销商、债权人等。公众利益相关者指的是没有和企业订立契约但是和企业经营活动存在间接关系的群体, 比如政府、媒体、社区、全体消费群体等。Clarkson根据利益相关者承担的风险将其分为自愿利益相关者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又根据与企业的紧密程度将其分为首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

我国学者对利益相关者范畴的界定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李心合指出任何影响企业或受企业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均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根据对企业利益是拥护还是威胁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利益相关者、边缘型利益相关者、混合型利益相关者和反对型利益相关者。陈宏辉引用了米切尔评分法的原理,进行评分的依据是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的主动性、重要性和对利益要求的紧急性,根据评分结果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型利益相关者如股东、管理层等、蛰伏型如债权人、供销商等和边缘型利益相关者如社区、特殊利益团体等三大类。王竹泉从集体选择的角度出发,将参加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称之为内部利益相关者,这类利益相关者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共担风险和收益,把不参加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称之为外部利益相关者,这类利益相关者不参加企业的集体选择,但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却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利益,从而使他们共同承受或分享企业带来的外部性。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利益相关者范畴的界定研究日渐趋向成熟,虽然对利益相关者具体包含的范畴不同的研究学者会有区别,但是其核心的思想都认为凡是与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的个体或团体都称之为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活动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也要为企业经营活动承担相应的风险。

二、环境审计目标研究概述

(一)环境审计目标研究现状 从对国内外环境审计目标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环境审计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审计目标定义、环境审计目标重要性、环境审计目标影响因素、环境审计目标内容等方面,其中以环境审计目标内容研究最多。从研究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一元论、二元论及三元论三种观点。一元论目标是学者们对环境审计目标研究的初期成果,同时为后续二元论、三元论环境审计目标奠定了研究基础。比如我国学者张以宽认为应该将环境审计所要达到的各个目标分别进行列举,而对这些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进行关注,换句话说就是环境审计所要达到的每个目标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层次之分,这是一元论环境审计目标的特点。环境审计二元论目标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最高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尽管称谓不同,但二元论环境审计目标共同点是分为高层次和低层次目标,其中高层次目标是环境审计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绝大部分研究学者都将最终目标定为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低层次目标是为了实现高层次目标而实施的具体或技术性目标。三元论目标则在二元论目标的基础上在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增添了衔接的层次,比如说在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之间增添具体目标层次,在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之间增添中间目标等。

(二)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可行性 (1)

环境管理的需要使得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环境审计模式成为可能。环境管理指的是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管理作为一种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环境风险的管理手段逐渐成为企业日常管理一部分。在环境管理理论中,学者认为环境管理产生于环境压力,而环境压力的来源可能来自政府、消费者、投资者、社会公众、竞争对手等,也就是说企业的环境压力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而环境审计又是环境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环境审计中来具有可行性。

(2)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模式能够更好推动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就目前来看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手段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但是从国内外关于环境审计研究成果来看,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和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研究没有进行很好的衔接,同时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大多数只是有关环境审计本质、目标等纯理论问题研究,且研究的创新性不够,而直接指导环境审计实践的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则偏少,远远不能满足指导环境审计实践的需要,从而导致环境审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大规模开展,没有发挥到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应有的作用。因此,针对目前状况有必要对现有环境审计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改善现有环境审计基本理论不足之处,而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研究环境审计理论可以使得环境审计更具实践指导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另外,目前现有的大部分环境审计实践模式是一种单一环境审计模式,也就是说环境审计主要参与者是附有环保责任的政府,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往往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环境审计实践过程中来,这就使得环境审计的力度不够强、范围不够广。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全面调动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成为环境审计中的角色,构建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环境审计模式,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环境审计中具有可行性。(3)公司治理内容扩充使得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环境审计模式成为可能。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公司治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充,环境治理、环境保护也成为公司治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公司治理的内容在不断扩充,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也由传统的股东、管理层扩大为包括股东、管理层、政府、社会公众等在内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环境审计又是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因此从环境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来看,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研究环境审计理论具有可行性。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目标选择—二元论环境审计目标 通过上述环境审计目标研究现状分析中笔者认为,首先一元论环境审计目标缺乏层次性,不利于指导环境审计实践,其次三元论环境审计目标其实和二元论环境审计目标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三元论环境审计目标太过凌乱,因此笔者比较赞成二元论环境审计目标。而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考虑,选择二元论环境审计目标还有以下两点原因:

(1)从环境审计的动因角度来看选择二元论环境审计目标的原因。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理论下,笔者认为环境审计的动因是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由此才促进了环境审计的发展和进步。既然各个利益相关者对环境的关注是环境审计的动因所在,那么环境审计的目标应该既能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个体目标即具体目标又能在达到具体目标基础上完成环境审计总体目标即最终目标。环境审计是由所有的环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上文中提到过包括股东、管理层、社会公众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都有环境审计的需求,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要参与到企业环境的治理中,那么环境审计最终需要达到的目标是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对环境的要求,即自然环境得到充分的保护,污染降到最低,自然资源都能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称之为环境审计最终目标,同时也是一个总体层面的目标,不能够解释一些单独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所以对于每个利益相关者来讲,具体的环境审计目标又会存在差别,这种有差别的环境审计目标称之为环境审计具体目标。根据上面所述,笔者将环境审计的目标定义为二元论的目标,设计了环境审计高层次目标即最终目标,在最终目标下面又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设置了低层次目标即具体目标。

(2)从环境审计实践角度来看选择二元论环境审计目标的原因。从现阶段环境审计实践的情况来看,国内外环境审计模式一般都分为政府环境审计、内部环境审计和民间环境审计。这三种不同形式的环境审计是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实施的,具体来看的话,政府环境审计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指的是社会公众和政府,内部环境审计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企业管理者、股东、社会公众、投资者和员工等,民间环境审计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社会公众、企业管理者、债权人、投资者等。实施这三种不同形式的环境审计的利益相关者分别按照自己的制定的具体环境审计目标进行着环境审计活动的,同时他们又都是向着环境审计最终目标迈进的,所以根据现阶段环境审计实践的情况,把环境审计的目标定义为二元论的目标。另外,在整个环境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因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具体环境审计目标不一样,当其自身的环境审计具体目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具体环境审计目标不一致就有可能会出现只考虑自身目标而危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最终导致环境审计最终目标达不成,因此在具体环境审计目标基础上设定一个最终目标有利于三种不同模式环境审计之间矛盾的调节,最终在完成各个利益相关者环境审计具体目标基础上完成环境审计最终目标,实现具体目标和最终目标的一致。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目标构建

(一)环境审计中利益相关者范畴的界定 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或鉴证,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由此可见环境审计最终是要促进企业环保责任的履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环境审计下的利益相关者我们界定为股东、债权人、管理层、政府(包括作为征税者的政府和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政府)、职工、社会公众(包括顾客)、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等。考虑到环境审计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我们将这些利益相关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核心利益相关者,也就是股东、管理层、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社会公众,剩余的利益相关者我们归结为非核心利益相关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把政府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政府,一类是作为征税者的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本身就担负着包括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应把其归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范畴,而作为征税者的政府向企业提供公共物品,主要目的是从企业分享税收利益,应把它归结为非核心利益相关者。对核心利益相关者和非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到环境审计是为了审查企业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而对受托环境责任直接负责的是企业的股东、管理层及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委托人从广义上来讲则是社会公众,受托人是否履行受托环境责任直接影响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把股东、管理层、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归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供应商、职工、作为征税者的政府等在内的归为非核心利益相关者。

(二)环境审计最终目标: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最大化 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是适应于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不管是政府环境审计、内部环境审计还是民间环境审计,尽管具体的目标不一样,但三者都有共同的最终目标,即防止企业自然环境的恶化,不断完善企业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理想环境。在这种理想自然环境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达到最大化即企业的自然环境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来说都达到了一种最优状态。达到最优状态后无论企业再进行怎样的环境治理都不可能有更好的自然环境状态出现,这种最优最好的状态称之为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最大化,一旦达到这种最优状态,那么各个相关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利益也达到了最大化,因此,环境审计高层次目标即最终目标定为“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最大化”,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1)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最终目标的前提条件:自然环境状态最优。自然环境最优是指大气、水、土壤等各个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都达到最优。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指的是构成环境整体的相互独立却又性质不同、服从自然界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环境质量是反应环境状况优劣的标准,具体环境状况的形成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因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这里的人为因素比如说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质量会有影响,人类对资源是否能够合理利用一样也影响环境质量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环境状态最优是一种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可能很难达到或者根本不可能达到,但却是环境利益相关者进行环境审计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状态。

(2)环境审计最终目标的实现以各个环境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利益最优为结果。环境审计一旦达到最终目标即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最大化,那么对于各个利益相关者来讲的话个体环境利益也达到最优状态,即环境利益最优既是总体的最优,同时也是个体的最优。在总体最优状态下,不管是企业的核心环境利益相关者还是非核心利益相关者,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最优的自然环境,企业的股东、管理层不用担心企业会因为环境污染而支付高额的环境成本,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不用担心因为环境问题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和人类疾病,从而树立良好的政府环境形象,社会公众不用时刻担心每天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从而能够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在最优的环境状态下承担着最小的环境成本(包括物质成本和健康成本),实现了环境利益最大化。

(三)环境审计具体目标:各个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最优 具体目标指的是进行环境审计所要达到的低层次目标,尽管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最后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但其具体目标是存在差别的。对于企业股东来讲,希望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更多的利益,这里的成本其包括环境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为了维护环境所发生的支出,如,购买环保设备,设立环保基金等,一个是破坏环境后为此发生的支出,如企业不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定规定被处以的罚款。同时由于社会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社会责任里的环保责任,股东为了保持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并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也需要环境审计。因此对于股东来讲,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减小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企业经营运行中环保成本,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想象,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管理层是受股东委托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其自身职业发展和报酬都与企业的绩效、效益息息相关。和股东一样,管理层也是非常关注环保成本,因此管理层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是降低企业环境成本,以最小的环境成本换取最大的企业效益,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代表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包括为广大社会公众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履行相应的环境管理及环境保护责任,从而维护着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典型的经济外部性,企业对造成的环境污染不承担或者只承担很少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企业通过污染环境的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谋求超额利润,而社会公众却要为之承担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社会公众只能转而向政府要求承担环境管理的责任,因此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进行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减小环境灾害,减少人民和国家的损失,履行相应的环保受托责任,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公众作为广义上的环保责任的委托人,同时也是环境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进行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是监督政府、股东、管理层受托环保责任的履行,降低环境问题的经济外部性,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非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债权人、职工、供应商、分销商及作为征税者的政府也各有其具体的环境审计目标,比如债权人环境审计具体目标是企业是否因为环境污染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职工进行环境审计具体目标是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为征税者的政府进行环境审计具体目标是是否企业会因环境问题影响政府的税收收入等,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到,企业的各个环境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审计具体目标是存在差异的。但是,环境审计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高度统一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具体环境审计目标不同,但最终的落脚点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同维护一个人类与自然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理想环境,即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

四、结论

一是,环境审计目标是整个环境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是环境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的起点,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目标研究为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环境审计模式奠定了基础,但是具体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审计模式的建立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创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环境审计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将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保护环境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发挥环境审计环境管理、保护的作用,将环境审计在全世界范围高效率开展起来。

二是,如果想更好的指导环境审计实践,需要一套体系完整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审计目标的建立只是这个体系一部分,还需要考虑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其他要素,如,环境审计动因、环境审计本质等,这样才能使整个理论体系趋于完整,更好地为环境审计服务,这也是后续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雪、杨智慧:《对环境审计定义的再认识》,《审计研究》2004年第2期。

[2]刘长翠:《企业环境审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第5篇

2、权力制衡理论。权力分立的思想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政体应包含议会(立法)、行政、审判(司法)三个要素;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于18世纪在著名的《论法的精神》中阐述了权力分立思想,他提出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和相互制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这就是权利制衡理,是指让掌握和行使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公共权力而产生消极性后果的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行政或法律后果、遭受制裁或惩处从而达到权力平衡。权力制衡理论既适用于国家各权力系统之间,也适用各种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

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中坚力量。但在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为国家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同时,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对其进行权力监管、制约,就会容易导致腐败。近几年中石油、中移动、三峡集团出现的腐败窝案就是典型的少数国企领导人没有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职责有关。加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遏制领导干部个人权力的膨胀,是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发生、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这也是权力制衡理的体现。

3、受托审计理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基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一个人委托人履行某些服务,服务的目的是为委托人谋得利益,人可以通过提供服务获得相应的报酬。这种委托关系必然导致委托与受托这样一种经济责任的产生,对企业而言,这种受托经济责任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和报告其经营状况的义务,其基本内容包括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两个方面,行为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保全性、合法(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社会性以及控制性等要求经管受托经济资源;而报告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公允性或可信性的要求编报财务报表等。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授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有必要对受托人实行经济监督,以评价其经济责任,并进而确认其经济责任。这种由授权人委托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代行的经济监督活动,就是受托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对受托经济责任进行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4、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迈克尔・斯彭斯和乔治・阿克尔洛夫提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那部分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另一部分人员,则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不可能对交易标的物有对等的、充分的信息量。于是在交易过程中,就出现一方掌握较多的信息,而另一方掌握零散、片面的信息,在交易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如果是企业的商品买卖行为,则信息掌握少的一方利益得到损害。在政府行政行为中,掌握较多信息的政府则可能出现寻租等腐败恶。

5、免疫系统论。免疫系统论,是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简称。免疫系统论由审计署提出,刘家义审计长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讲话中予以明确。刘家义指出:“经过25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我们逐步认识到,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看,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 “免疫系统”。权力是指人类社会中某种组织或者个人凭借某些特定的优势对于他人或者其它组织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控制力。权力控制的方式包括以道德制约权力或者以权力制约权力等。其中, 以权力制约权力是权力控制的核心手段。权力的运用在现实中表现为职权。如经济决策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政府采购权等。因此, 对权力的控制其实就是对职权的控制.审计为特定的掌控公共权力的人或集团、组织服务,能对其掌控的资金及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提供系统的、独立的控制活动,是权力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权力控制的工具。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理论体系构建

一、前言

作为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国家审计在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所谓的国家审计理论,指的是在国家审计实践工作中所产生的具有一定逻辑特征的客观性规律,通过概括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该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为国家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极大的帮助。

二、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概述

(一)理论体系构建背景

国家审计为国家治理服务的相关理论研究一般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的:一是国家审计是为国家治理提供服务的基础性理论;二是国家审计可以为国家治理途径、作用机制、类型等提供基础理论;三是在国家治理这个大框架之下,审计的应用理论和管理理论都需要在遵循国家治理的相关要求下进行。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中提出,国家审计工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承担着为国家治理提供服务的光荣历史使命。相关人员在构建国家审计这一理论体系时,可以先系统性地回顾国家审计在为国家治理服务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相关理论内容和国家审计服务的实践性作用,以便能够做出全范围的梳理,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概括和服务历史的梳理,为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所谓的审计理论体系,其本质是为了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一种概念、判断、范畴和推理体系,属于一个具有结构性特质的系统,它的存在可以为指导审计工作的进行提供实践性的服务。一直以来,有关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都是审计理论界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国现有的相关审计理论体系基本都是以注册会计师提供的财务报表审计作为构建对象,这种方式构建出的理论体系无法满足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这两项实践工作提供帮助的要求。因为我国经济、政治、社会体制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我国审计理论的发展道路也需要具备中国特色。虽然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实践发展状态较好,审计实践不仅独具特色,类型也是丰富多样,但是有关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却还是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1]从我国的角度来看,国家审计理论主要是在国家审计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具有逻辑性、客观性的规律,通过抽象和概况这两种处理方式进行规划处理之后,形成一套相对较为完整的理论w系。该理论体系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国家审计实践进行指导,且自身可以在指导审计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因此,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开放性、动态性的国家审计理论,确保国家审计的目标任务能够顺利达成,就成为当前构建审计理论体系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体系构建的原则

对国家审计进行研究的根本目的或者任务,是为了解决如何能正确认识审计实践,以及从一般意义上来组织各类审计实践活动中涉及的实践要素等基本问题。因为国家治理工作的目标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特点,所以国家审计要想提供能够充分满足国家治理期间需要的监控服务,就要从自身具有的专业技术优势出发,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服务。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解决一些基本型的理论和原理问题。从国家审计来看,其基础理论主要是研究一些国家审计的一般规律、基本原理、审计本质等,探索能够将国家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规律和普遍本质揭示出来的知识体系,即在国家治理的框架下,国家审计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其定位是国家审计具有的系统分析功能。在整个国家审计理论的体系研究中,这个问题属于基础性类别。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审计活动的基本工作方面和主要工作内容也是由国家治理工作来决定的。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国家治理的本质就是投入和运用公共资源,产生或者是提供国家审计这种服务方式,从而完成国家治理目标的一个过程。因为国家治理属于人为设计出来的主观能动过程,是以追求善治为主要目标的动态过程,也是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而其本身的资源稀缺性则是审计实践活动能够产生的前提。[2]因此,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应可以监督和评价国家治理,为国家治理提供服务,预防和化解在国家治理期间的各类冲突问题,制约和监督国家治理权力运行,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作用为重要宗旨。

(二)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

由上文分析可以推断:国家审计理论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体现和反映出审计满足治理工作要求的程度,直接决定国家审计的水平和开展程度。因此,在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时,审计界的专家学者需要以以下几点为构建基础:第一,国家审计本质和动因理论。与国家审计动因有关的研究会对公众认识审计工作的本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国家治理影响下,相关人员对审计理论的研究应当从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入手,以理论来回答国家审计出现的根本原因,以便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审计工作的本质,从而构建出合理的理论体系。审计本质理论的研究则要从审计产生的主观与客观原因出发,结合国家审计的相关概念,明确国家审计的工作任务、职能、作用等内容。第二,国家审计的目标理论。作为国家治理工作的子系统之一,国家审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治理系统在工作期间提出的一些功能要求。[3]因此,国家审计活动的目标需要以服从国家治理要求、为国家治理目标实现服务为标准,以此来确保国家审计的真正价值能够凸显出来。专家学者在对审计目标理论进行研究前,需要先探明国家治理对审计这个子系统提出的功能要求,在符合这一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国家治理与审计目标间的关系,明确国家审计的目标理论。

(三)国家审计的应用理论

应用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国家审计都需要“做什么”的问题,其定位是对国家治理活动的逻辑性分析。从实际上来看,应用理论的研究就是在审计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建设的基础上,反映出审计对国家治理服务的作用,让审计基础理论可以同实践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国家审计的存在是为国家治理服务。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监督国家治理的各项服务行为,为治理服务提供完整的鉴证评价信息。因此,如果确保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的服务、监督、评价等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就成为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的关键点,这也是研究审计应用理论的出发点。基于此,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的细分可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有关财政审计的应用理论,即如何借助规范财政预算管理的方式,为公共财政机制的改革提供有效的推动力,建立起完善的公共财政预算和管理体系,确保政府部门财政的安全性,提升相关部门的财政绩效水平。该理论主要是借助建立大的财政审计格局,通过对各类审计资源的统筹管理,来达到提升财政审计工作整体层次和工作水平的目的。二是金融审计中的相关理论,即如何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初的发展目标,为国家宏观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服务,找出国家治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金融业的发展风险,进而从制定政策上入手,构建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4]

(四)审计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

伴随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国家治理也开始呈现出了不同类型的模式和特点。为了可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的国家治理模式提出的要求,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供服务,国家审计的发展也需要遵循时期性与阶段性的特点。所谓的国家治理指的是一个历史范畴,所以在不同时期,国家治理的模式、目标、内容等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同理可知,其对国家审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家治理环境,以及影响国家治理因素的增多,不断的优化国家审计方式和审计手段便成为了相关人员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基于此,国家审计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不仅要以为国家治理提供服务为主,还需要找寻不同时期、地区国家治理理念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创新国家审计内容和手段的方式,尽可能将国家审计的职能作用发挥出来。受国家治理具有历史范畴这一特征的影响,国家审计理论的研究要在吸收和借鉴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国家治理工作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将国家审计本身具有的连续性、继承性、历史性等优点发扬出来。[5]并且,相P人员在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时,还可以赋予国家审计前瞻性、先进性等特征,以便确保国家审计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国际视野,按照国家治理在变化而自动组织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方案,指导审计实践活动顺利完成。

四、结语

在国家治理这个大背景下,国家审计需要以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为根本目标,以国家治理工具的身份出发,明确自己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相关人员在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时,需要以当前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家治理的发展需要,确保国家审计的功能和作用可以被充分发挥出来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审计理论体系,以便确保该理论体系可以为国家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 王会金,黄溶冰,戚振东.国家治理框架下的中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J].会计研究,2012(07):89-

95+97.

[2] 秦荣生.探索国家治理下政府审计理论的力作――《政府审计协同治理研究》评介[J].经济学动态,2014(03):159-160.

[3] 戚振东,姜德波,施平.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国家审计发展创新――“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5(01):187-192.

[4] 陶希东.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全球经验与中国道路[J].南京社会科学,2017(01):62-70.

[5] 叶陈刚,葛厚澍.国家治理结构优化与国家制度顶层设计――新型审计监督机制的构想[J].财政监督,2013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第7篇

基金项目:全国会计科研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KJA01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二期项目“现代审计科学”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7-0011-06

摘要:文章提出一个将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融于一体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框架。企业存在多种委托关系,在各种委托关系中,由于人性自利,人可能产生问题,由于有限理性,人可能产生次优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存在审计需求,表现为经济行为主题、制度主题、财务信息主题、非财务信息主题,解释经济行为主题和制度主题审计需求的是理论,解释财务信息主题和非财务信息主题审计需求的是信息含量理论和保险理论。人也存在审计需求,表现为经济行为主题、制度主题、财务信息主题、非财务信息主题,解释其审计需求的理论是信号传递理论。

关键词:审计需求 理论 信息含量理论 保险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

一、引言

16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商业城市中出现了一批具有良好会计专业知识且专门从事查账和公正工作的专业人员,这是民间审计的起源。1720年,英国议会组织了一个特别委员会对“南海泡沫”事件进行查证,由于牵涉到许多会计问题,特别委员会特邀了精通会计的查尔斯・斯内尔(Charles Snell)参与调查,他于1721年以“会计师”名义出具了“查账报告”,这标志着民间审计师的正式诞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时至今日,民间审计已经成为企业审计的主力军,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然而,企业为什么需要民间审计机构来审计?或者说,是什么力量驱动了民间审计机构对企业进行审计?上述问题一般归结为民间审计需求。现有文献对民间审计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等多种观点。然而,民间审计需求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解答,例如,不同的委托关系是否有不同的审计需求?不同的需求者是否有不同的审计需求?针对不同的审计主题是否有不同的审计需求?现有的审计需求理论对这些问题未能系统的回答。本文拟在现有审计需求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回答上述问题,并提出一个将各种需求理论整合于一体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框架。

二、文献综述

民间审计的主要业务是财务信息审计,现有文献主要从财务信息审计视角来研究民间审计需求,并形成了四种主流观点: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刘明辉,薛清梅,2000;陈汉文,2012)。

理论是目前审计需求理论中的主流理论,它以企业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为基础,股东是委托人,管理层是人,认为审计是委托人抑制人机会主义行为,进而降低成本的一种制度设计(Watts,1977;Chow,1982;Watts &Zimmerman,1983;Watts & Zimmerman,1986;DeFond,1992;Abdel-Khalik,1993;Barefield,Gaver & O’keefe,1993;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2006;高雷、张杰,2011)。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企业实际控制人为了某种目的,会通过审计向市场传递信号,以表明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审计发挥的是信号传递功能,是否审计、何种审计师审计都有信号作用,如果选择了审计,与未选择审计相比,向市场传递了一种信号;如果选择聘请大会计师事务所,与选择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相比,也向市场传递了信号。很显然,通过审计传递的这些信号,能给企业实际控制人带来某种利益(Datar , Felthman & Hughes,1991;胡晓,2007;肖小凤、唐红,2010;潘克勤,2010)。

信息含量理论认为,企业可能会操纵财务信息,而审计可以抑制企业对财务信息的操纵,可以增进财务信息的可信性,进而增加其决策有用性(Titman&Truman,1986;陈梅花,2001;宋常、恽碧琰,2005;郭志勇,2008)。

保险理论认为,审计具有保险价值,在审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下,审计费用类似于保险费用,财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审计,将其所面临的财务信息风险全部或者部分地转移给审计师(Wallace,1987;Dye,1993;Menon&Williams,1994;薛祖云、陈靖、陈汉文,2004;章雁、黄美玉,2014)。

此外,一些文献研究内部控制审计需求,涉及民间审计需求(陈毓圭,2012;吴秋生,2010;杨瑞平,2010;胡继荣、徐飞、管小敏,2011;黄秋菊,2014);一些文献研究社会责任审计需求,涉及民间审计需求(Park&Brorson,2005;Simnett,Vanstraelen&Chua,2009;沈洪涛、王立彦、万拓,2011);还有一些研究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文献,涉及民间审计需求(赵亚娟、林涛,2002;徐向真,2014;贾云洁,2014;郑石桥,2015)。

上述文献综述显示,现有文献对民间审计需求有了较深刻的认知。然而,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第一,不同委托关系、不同需求者、不同审计主题,是否会有不同的审计需求?第二,各种需求理论中出现的审计需求,哪些要由民间审计机构来供给?第三,各种审计需求理论能否统一于一个框架?本文拟致力于上述问题,并提出一个整合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框架。

三、理论框架

企业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的组织,有多种委托关系,从外部来说,有股东、债权人这些资金提供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有政府、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从内部来说,上一层级与下一层级形成委托关系。多种类型的委托关系,派生了多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这些相关者对审计的需求多样化,有些审计需求由民间审计机构来供给,有些审计需求由其他审计机构来供给,由于产生民间审计需求理论的多样化,所以,从逻辑上来说,正是委托关系多样化,导致了审计需求多样化,正是审计需求多样化,导致了民间审计需求多样化,从而导致了多样民间审计需求理论,但是,不同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中,有共性因素,这就形成了整合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框架(图1)。

(一)企业委托关系及利益相关者多样化

委托关系是信息不对称的利益相关双方的关系,具有信息优势的是人,具有信息劣势的是委托人,一般来说,委托人和人之间具有某种相关利益,围绕这些相关利益还有相关信息。企业具有许多的利益相关者,并且很多情形下存在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进而形成了许多的委托关系,从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主要包括:企业股东及债权人等供资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等经营伙伴之间的委托关系,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税务机关等政府机关之间的委托关系,还有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委托关系;从内部利益相关者来说,有各管理层级之间的委托关系,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委托关系,对于非独资企业来说,还有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委托关系,对于股权分散的企业来说,还有小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多样化的委托关系,势必带来多样化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主要的委托关系的类型及利益相关者如表1所示,如此多样化的委托关系及利益相关者,势必产生多样化的审计需求。

(二)多样化的潜在审计需求

审计需求有两个层级,一是潜在需求,二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潜在需求中能得到满足的部分,这种审计需求很有可能转化为审计行动。我们先来分析多样化的潜在审计需求。

表1所示的10种委托关系中,都存在潜在的审计需求,并且,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审计需求,从而需要不同的需求理论来解释其需求。

1.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委托关系下的潜在审计需求。政府设置了许多行业监管部门,企业从事业务经营活动中,涉及到什么行业,就会受到负责该行业监管的政府部门之监管。一般来说,对于所监管的活动,企业最清楚自己干了什么,处于信息优势,而监管部门对于企业究竟干了什么,当然不如企业自己清楚,处于信息劣势。

政府监管部门会存在审计需求,审计需求理论中的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审计需求。根据理论,通过审计,可以检查企业是否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例如,银行业不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制造业不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各类企业不遵守劳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等,这类审计需求属于经济行为审计主题。根据信息含量理论,通过审计,能增加企业提供相关信息的可信度,从而增加了这些信息对监管部门的决策有用性,这类审计需求属于非财务信息审计需求。根据保险理论,通过审计,如果发现审计师对特定事项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监管部门可以要求审计师承担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给企业造成的损害,这类审计需求可以是经济行为主题,也可以是非财务信息主题。

企业作为人,具有信息优势,但是,其提供的各类信息(这里的信息是广义的,包括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及财务、业务相关的量化信息),政府监管部门可能持有怀疑态度,通过审计,增加了企业提供信息的可信度,审计类似于一个信息可信的信号,这类审计需求可以是经济行为主题,也可以是非财务信息主题。信号传递理论能解释企业的审计需求。

2.税务机关与企业的委托关系下的潜在审计需求。对于特定企业的纳税事项,该企业存在信息优势,税务机关存在信息劣势。一般来说,纳税是以财务信息为基础的,所以,税务机关希望企业以真实的财务信息为基础来纳税,审计需求理论中的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税务机关的审计需求。根据理论,通过审计,能检查企业的纳税行为是否符合相关税务法律法规,这类审计需求属于经济行为主题。根据信息含量理论,通过审计,能增加其财务信息、纳税信息的可信度,进而增加这些信息对税务机关决策的有用性,这类审计需求属于财务信息审计主题。根据保险理论,如果审计师对纳税相关主题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税务机关可以要求审计师承担责任,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企业少纳税带来的税收损失,这类审计需求属于纳税行为(经济行为)主题或纳税信息(财务信息)主题。

企业作为纳税人,也存在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能解释企业的审计需求。如果企业告诉税务机关,自己的纳税行为是合规合法的、纳税相关信息是真实的,但是,税务机关未必相信企业的上述陈述。通过审计,增加了企业这些陈述的可信度,从某种意义来说,审计给企业的陈述或信息贴上了可信任的标签,审计发挥了陈述或信息可信的信号作用。这类审计需求,既可以是针对纳税行为的,也可以是针对纳税信息的,前者属于经济行为主题,后者属于财务信息主题。

3.社会与企业的委托关系下的潜在审计需求。企业不但要增加其价值,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就特定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来说,企业自己当然最清楚,处于信息优势,社会没有企业自己那么清楚,处于信息劣势。

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之承担存在审计需求,理论、信息含量理论和保险理论可以解释社会的审计需求。根据理论,可以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检查,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不适宜行为,这种需求属于经济行为主题。根据信息含量理论,通过审计,可以增加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的可靠性,这些信息可能是财务的,也可能是非财务的,这类审计需求属于财务信息主题或非财务信息主题。根据保险理论,通过审计,如果审计师就企业社会责任特定事项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相关机构可以要求审计师承担责任,从而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适当行为带来的损失。这类审计需求,可以是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这属于经济行为主题,也可以是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这属于财务信息主题或非财务信息主题。

企业作为社会责任的人,也可能存在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能解释这类审计需求。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企业可以发表陈述,表明其社会责任行为是恰当的,也可以发表信息,表明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但是,这种陈述或信息,并不一定为社会相关机构或个人所相信,通过审计,增加了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陈述或信息的可信度,审计对陈述或信息可信性发出了信号。

4.债权人与企业的委托关系下的潜在审计需求。债权人作为委托人,担心企业实际控制人违背债务合约,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主观上存在审计需求。审计需求理论中的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债权人的审计需求。根据理论,审计可以检查企业是否存在违反债务合约的机会主义行为,例如,将负债获得的资金用于风险更高的项目、超过约定的负债水平而增加新的债务等,从审计主题来说,这属于经济行为主题审计需求。根据信息含量理论,通过对债务相关信息的审计,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有利于债权人监视债务合约履行情况,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关行动,从审计主题来说,这属于财务信息主题审计需求。根据保险理论,如果审计师对审计主题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债权人可以要求审计师赔偿自己的损失,支付给审计师的审计费用类似于保险费用,从审计主题来说,可以是经济行为主题,也可以是财务信息主题。

企业作为债务人也存在审计需求,希望债权人相信其提供了真实信息并遵守了债务合约,审计需求理论中的信号传递理论能解释企业的这种审计需求。因为企业自己告诉债权人,说没有违约、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债权人可能持怀疑态度,通过外部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就传达了一个信号,这个信号表明,企业的信息是真实的、行为是遵守合约的,从审计主题来说,包括财务信息主题和经济行为主题。

5.顾客与企业的委托关系下的潜在审计需求。顾客从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对于该商品或服务及相关信息,处于劣势,企业处于信息优势。顾客作为信息劣势方,存在潜在的审计需求,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能解释顾客的这种需求。根据信息含量理论,通过审计,能增加企业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及相关信息的可信度,从而增加这些信息对顾客的决策有用性,这些信息主要是关于该商品或服务品质及生产销售方面的,属于非财务信息主题。根据保险理论,企业提供了商品或服务及相关信息,审计师对这些信息的可靠性发表了意见,如果审计师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则顾客可以要求审计师承担责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顾客的损失。

企业作为人,也存在潜在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可以解释这种审计需求。企业给顾客提供了商品或服务及相关信息,但是,顾客未必相信这些信息,通过审计,相当于由第三者告诉顾客,这些信息是可信的,审计发挥了信息可信的信号作用。

6.供应商与企业的委托关系下的潜在审计需求。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商品或服务,对于该商品或服务来说,处于信息优势,这属于顾客与企业的委托关系。但是,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是要付款的,对于企业的支付能力,供应商则处于信息劣势,企业处于信息优势。

供应商作为信息劣势方,存在潜在的审计需求。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能解释顾客的这种需求。根据信息含量理论,通过审计,能增加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增加这些财务信息对供应商决策的有用性,这类审计需求属于财务信息主题。根据保险理论,企业提供的信息经过审计后,如果审计师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而企业又未能如约支付货款,供应商可以要求审计师承担责任,一定程度上弥补货款损失,这类审计需求属于财务信息主题。

企业作为人也可能存在潜在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能解释企业的这种审计需求。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企业给供应商提供了证明其支付货款能力的相关信息,但是,供应商未必相信这些信息,通过审计,告诉供应商,企业提供的相关财务信息是可信的,这类似于给企业财务信息贴上了可信的标签,审计发挥了传递财务信息可依赖信号的作用,这种审计需求属于财务信息主题。

7.员工与企业的委托关系下的潜在审计需求。员工的收入来源于企业,个人事业前途也与企业休戚相关。但是,对于相关信息来说,企业处于优势,员工处于劣势。员工作为信息劣势方,有潜在审计需求,理论、信息含量理论和保险理论能解释员工的这种潜在需求。根据理论,通过审计,能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损害员工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例如,是否存在违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行为,这类需求属于经济行为主题。根据信息含量理论,能增加与员工利益相关的信息的可信度,从而增加这些信息对员工决策的有用性,这些信息既有财务信息,也有非财务信息,这类潜在需求属于财务信息主题或非财务信息主题。

企业作为信息优势方,在委托关系中处于人的地位,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能解释企业的这种审计需求。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企业可能为员工提供了一些与其利益相关的陈述或信息,但是,员工未必相信这些陈述或信息,通过审计,用第三方告诉员工,这些陈述或信息是可信的,这种审计发挥了陈述或信息可信的信号功能,这种审计需求,可以是针对员工相关管理行为的,属于经济信息主题,也可能是针对员工相关量化信息的,属于财务信息主题或非财务信息主题。

8.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委托关系下的潜在审计需求。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就非最高管理层经管责任履行来说,最高管理层存在信息劣势,非最高管理层存在信息优势。最高管理层作为信息劣势方,存在潜在审计需求,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可以解释这种审计需求。根据理论,通过审计,能检查非最高管理层是否遵守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最高管理层制定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这种审计需求属于经济行为主题;也可以检查非最高管理层是否建立和执行了有效的制度及业务流程,这种审计需求属于制度主题。根据信息含量理论,通过审计,可能增加非最高管理层提供的经管责任履行相关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增加这些信息对最高管理层的决策有用性,这种审计需求属于财务信息主题或非财务信息主题。根据保险理论,通过审计,对于非最高管理层的经济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进行检查,审计师如果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最高管理层可以追究审计师的责任,一定程度上弥补错误审计意见带来的损失,这种审计需求的类型要根据审计师发表意见的特定事项而定,可能包括经济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这四类主题。

非最高管理层作为信息优势方,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能解释这种审计需求。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审计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非最高管理层可能给最高管理层提供了一些关于其经管责任履行的陈述或信息,但是,最高管理层未必相信这些陈述或信息,通过审计,告诉最高管理层,这些陈述或信息是值得依赖的,审计发挥了陈述或信息可依赖的信号作用。这种审计需求的类型要根据非最高管理层提供的陈述或信息而定,可能包括经济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这四类主题。

9.小股东与管理层的委托关系下的潜在审计需求。当企业股权分散、不存在大股东时,管理层成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小股东(也就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是企业的主要经济关系。很显然,关于企业的相关信息,小股东存在信息劣势,管理层存在信息优势。这种情形下,小股东存在潜在的审计需求,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可以解释这种审计需求。根据理论,通过审计,能检查管理层是否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类审计需求属于经济行为主题;同时,还能检查管理层是否建立和执行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及业务流程,这类审计需求属于制度主题。根据信息含量理论,通过审计,能增加管理层提供的陈述或信息的可信度,从而增加这些陈述或信息对小股东的决策有用性,这类审计需求可能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根据保险理论,通过审计,对管理层提供的陈述或信息进行检查,如果审计师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则小股东可以要求审计师承担责任,从而一定程度上弥补小股东的损失,这类审计需求的类型,要根据审计师发表意见的特定事项而言,可以包括经济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这四类主题。

作为处于信息优势的管理层,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可以解释管理层的这种审计需求。根据信号传递理论,管理层可能给小股东提供了其经管责任履行情况的陈述或信息,但是,小股东未能相信这些陈述或信息,通过审计,告诉小股东,这个陈述或信息是值得依赖的,审计发挥了传递陈述或信息真实性的信号作用。这类审计需求的类型,要根据管理层提供的陈述或信息而定,可能包括经济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这四类主题。

10.小股东与大股东的委托关系下的潜在审计需求。当企业存在大股东时,大股东成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对企业的相关情况具有信息优势,小股东难以影响企业,有信息劣势。大股东对企业的掌控直接影响小股东的利益,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形成委托关系,作为委托人的小股东,有潜在的审计需求,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能解释小股东的审计需求。根据理论,通过审计,能检查大股东是否存在损害小企业利益谋取大股东利益的行为,这类审计需求属于经济行为主题;同时,通过审计,还能检查大股东是否精心经营企业,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等是否存在制衡,这类审计需求属于制度主题。根据信息含量理论,通过审计,可以发现企业提供的信息中所包括的舞弊或错误,从而增加信息的可信度,进而提高这些信息对小股东的决策有用性,这类审计需求属于信息主题,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根据保险理论,经过审计的陈述或信息,如果审计师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则小股东可以要求审计师承担责任,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股东的损失,审计费用类似于保险费,这类审计需求的类型,视审计师发表意见的陈述或信息而定,可能包括经济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这四类主题。

大股东作为人,也可以存在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可以解释大股东的这种审计需求。作为掌控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也可能给小股东提供了一些陈述或信息,但是,小股东未必相信这些陈述或信息,通过第三方审计,告诉小股东,这些陈述或信息是可以依赖的,这种审计发挥了传递陈述或信息是真实的信号作用,这类审计需求的类型,视大股东提供的陈述或信息而定,可能包括经济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这四类主题。

以上所述的10种委托关系下的审计需求及解释理论,归纳起来如表2所示,委托人和人都可能有四个类型的审计主题需求,但是,解释不同需求者、不同审计主题的需求理论却不同。

(三)多样化的潜在审计需求向有效审计需求的转换

上述分析表明,不同委托关系下,不同需求者的审计需求存在差异,这些需求都是潜在的需求,这些潜在需求能否得到实现呢?也就是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些潜在需求才能转换为有效需求呢?我们认为,这里的关键条件有三个,一是需求者的成本效益比,二是需求者的行动能力,三是政府关注程度。

首先,审计肯定会带来某种收益,但是,需求者也可能要为此付出某种成本或代价,需求者会比较审计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需求者才有可能将潜在需求推向有效需求。也许在一些情形下,需求者可以转嫁审计成本,但是,转嫁审计成本可能带来需求者以其他的方式付出代价。由于一些潜在的审计需求不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比,所以,这些需求未能转换为有效需求。

其次,需求者的潜在需求要得到实现,必须要有能力建立审计机构或聘任外部审计师,这都需要潜在的需求者具有行动能力,如果没有行动能力,审计需求只能处于难以实现的状态。例如,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小股东有潜在的审计需求,但是,单个小股东本身没有能力推动这种审计需求得到实现,只能是潜在的需求;又如,员工可能关注企业的相关信息,有潜在审计需求,但是,单个员工无法推动这种审计需求得到实现,这种需求只能是潜在需求;再如,社会公众可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潜在需求,但是,单个的社会公众没有能力推动这种潜在需求得到实现。

第三,无论需求者是否有行动能力,也无论需求者自身认为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果政府对于某种潜在的审计需求很关注,则政府可以作为推动者,通过立法的方式,将潜在的审计需求转换为有效审计需求。当然,政府对审计需求的立法,也会考虑审计的成本效益,这种考虑通常会从宏观角度,而不是从单个需求者的角度,只有认为从宏观角度来说,审计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才有可能以立法的形式来确定某种审计。

现实世界中,一些潜在的审计需求,由于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没有转换为有效审计需求。然而,就某种特定的潜在审计需求来说,上述三个方面的条件可能是变化的,而这些变化的条件,可能导致一些潜在的审计需求变为有效审计需求,例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审计,多数国家没有强制性要求,主要处于潜在需求阶段,但也有少数国家实行强制审计,潜在需求已经转为有效需求。

(四)需要由民间审计来供给的审计需求

潜在审计需求转换为有效需求之后,哪些需求要由民间审计来供给呢?一般来说,审计师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原则,一是独立性,二是成本效益(郑石桥,2015)。然而,根据表1的归纳,审计需求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委托人,二是人,不同的需求者,上述两个原则的内涵不同。

对于委托人来说,关于独立性,审计师生产的审计产品由自己使用,并不需要他人来使用,所以,委托人并不需要考虑审计师是否要独立于自己,而要考虑的是审计师能否独立于人,所以,一般不能依赖内设于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只能依赖外部审计机构。委托人虽然要选择外部审计机构,但是,委托人仍然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建立一个审计机构,对企业进行审计,二是委托民间审计机构对企业进行审计。究竟选择何种形式,委托人会权衡成本,何种审计主体的成本低,就会选择何种审计主体。一般来说,如果委托人的审计需求数量具有一定规模且较稳定,则可能选择自己建立审计机构,政府、企业集团母公司作为委托人,就是这种情形;而审计需求数量不多或不稳定时,则可能选择聘任民间审计机构,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就是这种情形。

对于人来说,关于独立性,由于人是将审计信号作为传递手段,其审计产品由委托人来使用,必须让委托人相信审计产品,所以,审计师必须独立于人,只能选择与人无利益关联的外部审计机构来实施审计,只有这样,审计才能真正发挥信号功能。从理论上来说,对于企业,外部审计机构有政府审计机关和民间审计机构,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无法选择政府审计机关,只能选择民间审计机构,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如果审计信号是发送给政府相关部门,则选择政府审计机关是可行的,如果审计信号是发送给非政府组织,则选择民间审计机构是可行的。至于成本效益原则,由于基于独立性的要求,人的选择范围受到限制,只能是对于民间审计不同事务所的选择,因为不同的事务所有不同的收费政策,人会基于其性价比从不同事务所中做出选择。

(五)企业组织对民间审计需求的一般理论框架――整合民间审计需求理论框架

以上分析了不同委托关系、不同需求者、不同审计主题的潜在审计需求,并且将匹配到不同的审计需求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潜在审计需求转换为有效审计需求的要求以及由民间审计来供给的审计需求。根据上述分析,下面提出一个整合各种审计需求理论于一体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

企业存在多种委托关系,不同委托关系实质上都是实际控制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前者是人,后者是委托人。在各种委托关系中,由于人性自利,人可能产生问题,由于有限理性,人可能产生次优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和人都存在审计需求(郑石桥,2016)。

从委托人来说,会担心人是否最大善意履行经管责任,从而希望通过独立于的审计对人进行检查,一方面,检查人会有损害人利益的各种行为,这就产生了经济行为主题的审计需求;另一方面,检查人是否建立了适宜的内部控制及业务流程,这就产生了制度主题的审计需求。解释上述两方面需求的理论是审计需求理论中的理论。另外,委托人还会担心人提供的信息是否存在舞弊或错误,从而希望通过独立于人的审计对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检查,这些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这就产生了信息主题的审计需求,区分为财务信息主题和非财务信息主题。解释这种信息审计需求的理论是审计需求理论中的信息含量理论和保险理论。

从人来说,即使其没有问题和次优问题,但是,委托人并不一定相信委托人的陈述或信息没有问题和次优问题,所以,需要一个信号来告诉委托人,其没有问题和次优问题,独立于人的审计可以充当这种信号,这种审计需求的类型,视人的陈述或信息而言,可能包括经济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这四类主题。解释人审计需求的是信号传递理论。

虽然委托人和人的审计需求并不一定都由民间审计机构来实行,但是,由于民间审计同时独立于委托人和人,如果还具备成本效益优势,则民间审计机构就成为有效审计需求的供给者。

四、结论和启示

企业为什么需要民间审计机构来审计?现有文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等多种观点。本文在现有审计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将各种需求理论整合于一体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框架。

企业存在多种委托关系,在各种委托关系中,由于人性自利,人可能产生问题,由于有限理性,人可能产生次优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存在审计需求,表现为经济行为主题、制度主题、财务信息主题、非财务信息主题,解释经济行为主题和制度主题审计需求的是理论,解释财务信息主题和非财务信息主题审计需求的是信息含量理论和保险理论。人也存在审计需求,表现为经济行为主题、制度主题、财务信息主题、非财务信息主题,解释其审计需求的理论是信号传递理论。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企业审计需求是复杂的,不同的审计需求针对的审计主题不同,需求者希望通过审计来得到的效果也不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审计,要从审计师的聘任者来分析这种审计的需求者,进而能够判断这种审计的价值何在。这种认知,对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何使用审计产品及监管部门如何监管民间审计,都具有意义。X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刘明辉,薛清梅.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动因的观点述评[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9):11-13.

[3]陈汉文.实证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Watts R L.Corpo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a product of the market and political processes[J].Australian Joural of Management,1977,(3):53-75.

[5]Chow C W.The Demand for External Auditing:Size,Debt and Ownership Influences [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2,(57):272-291.

[6]Watts R L,Zimmerman J L.Agency Problems,Audit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Some Evidence[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3):613-634.

[7]Watts R L,Zimmerman J L.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M].Prentice-Hall Inc,1986.

[8]DeFond M 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client firm agency costs and auditor switching[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1992,11(1):16-31.

[9]Abdel-Khalik A.Why Do Private Companies Demand Auditing? The Case for Loss Control[J].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 and Finance,1993,(8):31-52.

[10]Barefield R,Gaver J,O'Keefe T.Additional Evidence on the Economics of Attest: Extending Results from the Audit Market to the Market for Compilations and Reviews[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1993,(12):74-87.

[11]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冲突与高质量审计需求――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经济科学,2006,(2):72-82.

[12]高雷,张杰.成本、管理层持股与审计质量[J].财经研究,2011,(1):48-58.

[13]Datar S M,G A Felthman,J S Hughes.The Role of Audits and Audit Quality in Valuing New Issues[J].Jour nal of A 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1,14(1):3-49.

[14]胡晓.公司业绩与审计需求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3):73-86.

[15]肖小凤,唐红.新股发行市场的审计师选择――来自2006年―2008年的数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6):37-43.

[16]潘克勤.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自律型治理与审计需求――基于IPO前民营化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4):57-65.

[17]Titman S,B Truman.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he Valuation of New Issue[J].Journal of A 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6,8(2):159-172.

[18]陈梅花.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D].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9]宋常,恽碧琰.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研究[J].审计研究,2005,(1):32-40.

[20]郭志勇.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7):68-72.

[21]Wallace W A.The Economic Role of The Audit in Free and Regulated Markets:A Review[J].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1987,(1):7-34.

[22]Menon K,Williams D.The Insurance Hypothesis and Market Price[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4,(69):327-342.

[23]薛祖云,陈靖,陈汉文.审计需求:传统解释与保险假说[J].审计研究,2004,(5):20-25.

[24]章雁,黄美玉.审计需求保险假说成立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商业研究,2014,(1):117-125.

[25]陈毓圭.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重要意义 将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做好做实做到位――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培训班上的讲话[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12-15.

[26]吴秋生.内部控制审计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4):60-64.

[27]杨瑞平.内部控制审计有关问题探索[J].商业研究,2010,(4):63-67.

[28]胡继荣,徐飞,管小敏.风险导向下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12):216-220.

[29]黄秋菊.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3):66-72.

[30]Park J,Brorson T.Experiences of and views on third party assurance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report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5,13(10-11):1095-1106.

[31]Simnett R,Vanstraelen A,Chua W F.Assurance on sustainability reports: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Accounting Review,2009,84(3):937-967.

[32]沈洪涛,王立彦,万拓.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能否传递有效信号?――基于企业声誉理论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1,(4):87-93.

[33]徐向真.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相关问题探讨[J].审计月刊,2014,(7):15-16.

[34]贾云洁.澳大利亚政府审计外包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审计研究,2014,(6):63-71.

[35]郑石桥.交易成本、审计主题和政府审计业务外包[J].会计之友,2015,(7):130-136.

[36]郑石桥.独立性、审计主题和审计主体多样化[J].会计之友,2015,(2):127-133.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政府审计公告;审计报告

政府审计信息披露也可称为政府审计公告,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举报方式等,采用适当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包括公开审计活动及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公开审计处理、处罚意见等(湖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3)。

一、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理论根源

法律社会学派从我国法律追根溯源寻找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或者从公民个体权利出发对公开政府审计信息提出要求。如尚兆燕(2007)认为以上两种“自下而上”的审视态度忽视了审计公告制度赖以生存的法律文化与民众社会根基。该学者借鉴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自上而下”,重新对这种制度产生和生长的法律、社会基础进行深层次考察。认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法律与社会之间的断裂与融合地带,不能单纯的将审计信息披露视为一种处罚方式,而将其视为个体权利尤其是知情权的捍卫。要突破审计信息披露的“告”与“知”的限定,注重通过舆论在公告领域发挥社会控制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实际,说明在中国社会,政府审计信息披露有其特定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审计机关应把握并运用好好这些背景。给予政府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极大启发,一方面中央应了解到披露的合理合法性,一方面中央还应完善相关法律,对审计信息披露制度能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

而更为主流的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学派,秦荣生(2004)认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政府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我国宪法,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一切资源为人民所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是各级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将人民公有的国家资源,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委托给人民选举出来的该级人民公仆(各级人民政府和他们的工作人员),按照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年度预算和国民经济计划所反映的人民意志,去经营管理。政府完成人民的委托,接受由人代会产生的审计机关进行的监督。对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认定后,必须向委托人即人民报告,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人民据此决定是否解除政府和公仆们的责任。可以说审计信息披露是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

受托责任理论从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受谁委托、为谁负责、向谁报告的问题出发,研究政府审计存在的核心意义,从而推导出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与之前的理论相比更能抓住事物本质,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观点应成为以人民利益为宗旨的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明确的概念。

二、结合我国审计公告制度现状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相关的审计信息披露受限于保密法范围,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实务中,对审计密级的确定不规范,对审计信息秘密的性质、重要程度难把握,没有可执行的定密程序,很难正确处理审计信息披露的保密性与透明度的关系。同时除保密范围之外应披露的信息仍旧不足,目前公布审计结果公告主要集中为大型国有企业审计及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对涉及资源环境项目审计报告较少,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民生资金和工程审计结果披露较少;另外后续的跟踪审计时间差过大,也使审计信息披露的效度受损。

同时,在建立“人本型”的服务型政府过程中仍有不足,应强调服务于群众需求,加大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审计项目结果的披露,同时督促基层审计的信息披露,从而不仅满足人民对政府运行管理状况的了解愿望,更能服务于上级政府需求,落实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

另外,我国目前依旧缺乏具备最高效力的正式法律法规,应明确赋予政府审计宪法意义上的法律权限,同时审计法于审计公告制度相关条文中的“可以”条文用语使披露审计结果成为带任意性的自由裁量行为,公开与否是审计机关及审计机关从属的政府机关的权利而非义务,将“可以”改为“应当”或者“必须”或许能为审计信息披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并应对公告的内容有相应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减少审计人员在就披露内容与政府部门反复协调的无谓的重复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同时还应注意到在现今我国公民关于自身拥有政府审计信息的产权意识及知情权的认识不到位,对审计信息披露的热情还不够高涨。

通过审计信息公开披露来减少政府官员“经济人”属性导致的腐败,虽说是治标不治本,但不能忽视公开信息后营造的社会舆论氛围,这使得作为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也成为人民监督对象,从而敦促审计机关肃清机关内部的思想认识,积极的公布真实的、完整的审计信息。

明确政府审计信息的披露是履行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并强化审计人员责任意识,同时采用民间审计轮换模式,具体的审计项目经常轮换相关负责人,强化审计问责制度;另外完善披露程序机制,形成一个如同民间审计一样完善的披露体系;同时为了更好的履行人民受托责任,应建立专门的信息反馈部门,了解每次信息披露后公众的反馈情况。

三、我国政府审计公告制度有待深化和改进之处

(一)贴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自2002年以来关于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尽管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理论学派的角度就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根源进行解释,流行观点有信息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法律社会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受托责任理论等,但是应注意到这些都是利用已有的关于审计基础理论的初步研究成果或只是单纯的对国外新理论的评述,鲜有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并融合独立性不强的行政型审计模式来系统地对信息披露进行研究。例如最流行的关于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受托责任理论是从最基础的审计理论根源中简单的分离出来的,关于我国特殊背景下的公共受托责任形成及推动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过程等问题,理论界给出的回答并不明晰。必须注意的是,只有形成了贴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才能完善上文提到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是我国政府审计信息披露要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二)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衔接不够紧密

政府审计信息披露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然其具有实务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特点,我国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披露具体机制之前还将有一段空白期,政府审计人员实际披露过程中许多问题无法可依,无制可据。因而理论界要注意加强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披露制度、过程的研究,不能单纯的引进国外新理论而忽视了贴合我国实务操作情况,降低了理论的实用价值。可以把理论界相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系统的相关高素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结合起来,组建研究小组,结合我国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现状,大胆探索审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过程及表出形式。(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班东启.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制度[J].审计研究,2007,(04).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方法;理论;模型

0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持续丰富发展。目前学术界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来源、热菁把由旆矫妫多采用归纳演绎等规范研究方法。对审计模型的构建和理论验证等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方法多针对企业应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和模型的情况。本文拟归纳总结上述方法在技术创新审计方面应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在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 规范研究方法的应用

1.1 在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

陈劲等(1997)对技术创新审计的思想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审计工具的内容准则、使用方法和应用结果进行介绍并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审计工具作相应修改等结果。得出结论:审计工具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陈劲等(1999)通过比较归纳管理审计、高标准定位、技术创新测度以及技术创新审计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其理论来源进行推理,作者认为技术创新审计包含与审计对象有关的模型、关联问题和应用过程。

卢宁文等(2009)结合审计理论,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汇总解析创新型企业的工作目的和具备条件。并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纳入创新审计的具体内容之中。研究表明,审计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创新绩效信息,为企业提出管理措施。

由上可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思想启发、比较分析、差异性等多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进行研究时,大多使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由研究假设和目的出发,从中推导出为审计工具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则和程序,对创新审计理论进行归纳分析。

1.2 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结合方面的应用

张炜(2007)归纳技术创新理论、审计理论,对创新型企业评价基准进行研究。结合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及模型,定义相关操作性概念,采用演绎推理方法构建全面创新评价标准的“创新输入―创新过程―创新输出”因果关系概念模型。

廖雅等(2010)解读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假设了技术创新审计概念的完整体系。采用系统工程法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概念模型。以划分各级创新利益关联方为前提,并结合技术创新管理概念相结合演绎推理,提出企业推行技术创新审计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黄益等(2015)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结合价值链分析理论演绎推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工作,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框架。结论为结合价值链理论可以促进审计管理理论的完善与进步。

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规范研究方面大多采用演绎推理、逻辑推理的方法。从普遍性原则出发与其他研究相结合将理论进行延伸,演绎推理出个别的研究结论。研究人员以各自既定的价值判断为根基,力图推导出逻辑最优的审计模型,对于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理论延伸的建立进行讨论。

2 实证研究

齐萨等人(1996)提出假设并构建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他们采用数据档案研究和实证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现有资料作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整理工作,设计审计的方式方法。结论表明该工具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能够真正发挥审计积极作用。

马宁等(2000)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审计内容及准则。并采用技术创新的学者理论测试(α检验)和技术主管人员工业测试(β检验)对以打分卡为形式的审计准则进行验证,对相关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框架基准合理且具有可行性。

陈劲等(2002)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主要障碍因素采用因素分析。并将符合审计条件的企业的三类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汇总均衡,求其相对比值。验证了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实证研究方面,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变量、指标等角度对建立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进行检验,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注重对相关理论的验证,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解释和预测审计现实。

3 案例研究

李飞宇等(1999)以杭州锅炉厂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采用齐萨等人提出的创新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对锅炉厂的技术创新过程开展区域试验。研究表明检测指标体系评价能力突出,锅炉厂技术创新源等方面做的很好而消化吸收等能力不足。

陈劲等(2006)建立适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的SPRE模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某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估,积累模型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指标还有些不足,需要改进完善此模型以及创新体系结构。

张炜等(2009)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区域范围内的三家创新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试验性应用,实证检验了全面创新审计模型和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此项创新审计工具和操作流程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动态过程的效果。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案例研究方面,大多采用将审计模型工具与企业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其应用效果。体现了案例研究独特性、归纳性以及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实反映的特点,可增强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案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创新审计(包括所采用的技术、程序、系统、方式)本质的可能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技术创新审计的研究多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方式,具体分析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在使用以上具体分析方法时较多学者使用了技术创新审计工具。但实际应用中也产生了不易操作、部分内容过于繁琐等问题。因而我国学术界、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技术创新相关审计工具的研究,以期在实践中对其借鉴使用时能够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陈劲,耿雪松,李飞宇.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1999(6):42-45.

[2]卢宁文,顾晓敏,任爱莲.创新审计的基本内涵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5):113-115.

[3]张炜.基于技术创新审计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构建[J].科学学研究,2007,S2:465-469.

[4]廖雅,樊一阳,陈亚锋.基于审计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5:522-526.

[5]黄益,侯建明.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框架浅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5(6):206-210.

[6]马宁.官建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内容及审计基准[J].(下转第127页)(上接第178页)中国软科学,2000

(5):80-85.

[7]陈劲,余芳珍.技术创新SPRE审计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5):9-14.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化;逻辑;层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我国的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近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与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家审计逐渐亮相民众视野,其对国家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在对于揭示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总根源、从方向上与制度上不断推进国家审计向更高层次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还十分薄弱,又具有滞后性等弊端,导致对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缺乏理论高度与实践经验,存在条框化、重复化、表面化和零碎化的现象,无法发挥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着力促进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促进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基于此,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对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简要探讨,并对其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一、国家审计理论应当注重逻辑结构和层次

“审计理论结构是由构成的诸要素组合而成,而且诸要素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并不是一个零碎的或只存在于层面的理论点的集合,而应当是一种针对国家审计知识而集中形成的一种系统化、科学化、体系化的理论认识逻辑链,简单的说,就是由各方面概念、认识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内部逻辑结构与强烈层次性的有机整体。

建立国家审计理论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国家审计知识相关概念。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与指导,唯有以国家审计理论为基础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方能站稳脚跟,并将其付诸实践。因此对于国家审计相关知识的概念必须明晰。同时,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更要注意逻辑关系与层次的构建,以求建立一种全面而系统的认识思维方式。例如,对国家审计重要性的问题追问就可以归结为三个层次:首先,为什么要有审计?第二,什么是国家审计?第三,为什么要有国家审计?如此设置,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更容易建立起合理有序的理论逻辑体系,便于相关工作者对国家审计知识内容的消化理解,并有利于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指导,便于实践行为的开展。因此,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应当注重理论体系中所涉及的逻辑结构和层次问题。

二、国家审计理论应当以政治学为主体

笔者认为,国家审计最初的基本职能便是承担对国家运转过程中权利使用的监督职能,目的是促进国家经济管理和政治管理实现善治的目标。因此,国家审计的最终归结点应当是为国家实现“善治”的国家治理过程服务。由此看来,国家审计事实上是一门与政治相关的科学。因此,笔者的观点是,国家审计理论的建立应当以政治学为支撑或主体,以此形成国家审计理论基础。

其一,审计理论是一门综合型理论,其理论知识不仅涉及审计本身,更牵涉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理论当以政治性为主要特性,政治学为主要表现方式。其二,政治学在国家审计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决定其在此领域具有着稳定性、基础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政治学比起经济学、社会学等国家审计涉及的其他学科,更能使我们能够突破经济社会的表象看到国家审计监督职能运作过程中的实质。表面上,国家审计是直接对经济发展运行进行制约与监督,但事实上,国家审计关注的是“支配经济社会运行背后的公共权力及其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它主要对政府财政部门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方面进行监督,防止国家部门有关人员对职权的滥用与误用,对国家部门的行为进行制约、监督与必要引导。总理在讲话中曾经说过:“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因此想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治理的进步,就必须让国家审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表明了,国家审计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政治。因此,国家审计理论的建构,其产生背景源于政治,发展过程离不开政治,因而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当以政治学为主体。

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应当坚持求同存异原则

关于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问题,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就进行过持久的探讨,讨论目光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及相关知识的本质、目的、作用、对象、范围、方法、准则和程序等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层面上。然而截至目前,关于这一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性解决,学术界一直无法达成共识。对于许多问题诸如国家审计对象、国家审计目标、国家审计任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研究,学者针锋相对,无法统一。对于此种现象,笔者认为,应当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对于大家基本认可的方面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完整体系,而对于大家无法达成一致的部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求达成一致。在讨论过程中应当包容不同的意见,并对有合理性的观点进行理解与分析,促进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步伐加快与对其认识程度的加深。

四、国家审计理论应当注重体系研究

体系化是理论研究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审计理论作为一门错综复杂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把这些有关内容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有序组织起来,从而形成具有完整意义与指导作用的有机整体。体系的建立可使其涉及到的概念、理论、方法等要素不再孤立,不再是简单相加排列的关系,而是形成了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层次关系。这种体系化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国家审计理论的实践应用不再盲目,而是有了完整的体系进行指导与制约,更好地发挥了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当以足够的耐心与理智的思考对国家审计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刻更透彻的研究,促进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刘家义.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2010(1):3-8.

上一篇:知识管理概论范文 下一篇:场地装修设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