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本常识范文

时间:2023-08-21 17:04:17

审计基本常识

审计基本常识范文第1篇

一、活动时间

从4月中旬至6月中旬,按全市统一安排,在全局及所属家属中开展以“平安建设大宣传、矛盾纠纷大化解、社会治安大巡查、爱民实践大下访”为主题的综治宣传月系列活动。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实现局各级领导及全局人员、所属家庭对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参与平安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促进全市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平安建设的知晓率不断提升。

三、工作任务

(一)及时安排部署。局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学习领会市综治委通知精神,迅速研究制定市审计局综治宣传月主题系统活动方案,及时部署安排,展开工作。

(二)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在局楼道摆放宣传展板、在楼前悬挂宣传横幅,在审计网上贴上平安建设基本常识,宣传好的做法和我局创建成果,营造浓厚的平安建设舆论氛围。

(三)层层夯实责任。在局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室、科室与每一个干部职工之间,层层签订平安建设责任书,使干部职工人人熟知平安常识,并要求做好家人亲属的宣传工作。

(四)搞好电话宣传。重点做好对本单位拥有家庭固定电话的干部职工的综治和平安工作宣传,确保家庭成员都能熟知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明确目标和要求,自觉维护和巩固全市平安局面。

四、几点要求

一是各级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明确平安工作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自觉投入到综治宣传月主题系列活动中,以开展好平安宣传活动,营造搞好审计工作必需的良好社会平安氛围。

二是局综治暨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组织、宣传和保障工作,确保按市综治委要求,把活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审计基本常识范文第2篇

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基层财务会计队伍的素质和管理体制与现阶段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基层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主要矛盾和纠纷集中在财务上,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乱、账目不清、收支透明度低、有的账务不公开等情况,不同程度地遮掩和加剧了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吃喝等违法乱纪行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基层财务会计管理中财务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干部对会计审核工作不重视,群众监督不力,有关部门审计不到位等,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甚至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当前基层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关于当前财会工作中存才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在认识上有问题。部分基层干部对财务会计工作认识不清。主要原因是,有的干部受自身文化素质和参政时间及经验限制,对财务会计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认识,有的干部甚至连会计报表都看不懂。二是有关部门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财务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程度,在培训指导上没有特别注重对相关人员灌输一些财务会计法规常识。二是有的单位财务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素质低下亟待提高。新旧账目衔接不到位,移交手续不清,造成大量财务遗留问题。有的会计人员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有些会计队伍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掌握的财会专业知识贫乏且陈旧,没有受到正规会计专业知识培训,多是无证上岗。还有的会计人员自身有一种不正常的思想和行为,利用“职务工作”之便,做假账,侵占集体和群众财物及利益,致使账目混乱。有的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忙于应付事务,从事会计工作的业务时间无法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会计工作和财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三是财务收支无计划、不透明,预算管理难以执行。预算管理在个别单位是个盲区,财务收支无计划,更无控制措施,随意性大。因此,造成财务收入悬账多、开支赊欠挂账多,又不及时了结,使得财务遗留问题多,家底不清,不能公开透明,无法得到群众监督,使得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成为走过场。

以上存在的相关类似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引发了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阻碍了集体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

要解决好相关类似问题,一是要加强基层干部会计基本常识的培训。如学习《会计法》、以及相关财务管理的相关的规章、制度、条款等。单位负责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负的法律责任、会计报告不仅仅是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报告,还必须向职工(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同时必须通过场务(村务)公开栏对群众公开等有关基本常识。二是要强化会计人员会计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理财能力,促进财务会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许多单位财务会计年龄老化,财务知识、业务技能匮乏,不能适应基层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选拔年轻有为、具备理财能力的财务会计已成为加强农村基层财务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首先,调查摸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会计人员统一培训和考试,从整体上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其次,要逐步建立健全会计从业人员继续受教育和业务培训机制,逐步将会计从业人员纳入会计人员规范化的轨道。同时,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时间安排和工作的对应性、培训知识的层次性、培训方法的灵活性。加强农村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对新法规、新政策要及时组织学习,确保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因此,依法确定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确保财务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三要加强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确保基层财务的有序运转。 加强对民主理财人员的财务指导和国家财政政策及会计法规的学习培训,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监督员。

审计基本常识范文第3篇

假账首先是诚信缺失所致,这没有任何疑义。但思考似乎不应止于诚信。

如果透过“造假”这一现象层面深入观察,人们便可发现这些大公司的假账事件有一个 共同点,就是都不是为“逃税”而造假账,而是为蒙骗投资者而造假账。有些造假者为了造 得像真的,还特意按假账收入主动向政府纳税。凸现这一点有什么意义吗?当然,这有重要 的经济学意义。

近年来,媒体、专家不断地告诉人们,新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当人们关注于高 新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和福利增加时,很少有人注意到“资本”这个传统要素的生存 命运。

资本是什么?是用来获取利润的“本钱”。“将本求利”是作生意的最基本常识。在经 济学上,资本是个社会“有机体”。资本要获利,首先要生存。资本生存的标志,是在经济 活动中在数量上得到充分补偿。通俗说,就是作买卖首先得“捞回本”。

资本补偿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已有规范的办法。在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摸 索出了一种社会约定,这种约定叫做“折旧”。就是把资本在机器设备上的投入分摊到若干 年的成本中逐步收回。“折旧”方式的确适应了传统的大机器工业发展。但是,在新经济时 代,这种资本补偿的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带来了极其迅速的 “无形损耗”。在很多领域,前期研发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已经不可能用20年、30年的分摊 方式补偿。因为新技术的诞生很快会导致老技术、老产品过时而不再值钱。

世界著名大公司连续发生造假账事件不是偶然的。原有的资本补偿方式不适应需要了, 新的方式还没找到,于是就“饮鸩止渴”,靠造假账、特别是虚增利润的假账来吸引投资者 ,以促进资源向这个领域大规模集中。因为离开资源的大规模集中就不可能有新经济。其实 在“游戏规则”上,这种靠造假账维持的资本周转和中国“高息揽储”的违法集资没什么区 别。

可以断言的是,监管、审计、公司治理实际上都难以应对技术进步的这个挑战。一个极 其重大的新问题在考验人类智慧:新经济条件下,资本该怎么活?

审计基本常识范文第4篇

1.审查各项经费预算按规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编制情况,贯彻“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量人为出、留有余地、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原则情况,审查有无超财力编赤字预算等问题。

2.审查按标准计领的经费符合规定的标准和实力情况;定额分配和专项分配的经费落实情况;历年预算经费结余、预算外经费结余、生产经营收益和库存物资弥补预算的情况;当年预算外经费计划收入弥补预算的经费把握程度和符合比例的情况。

3.审查各项经费支出体现勤俭建军和继续过紧日子思想及保障部队中心工作任务需要的情况;坚持面向部队,面向基层的情况;各种办公、会议、专控商品等消费性支出体现紧缩、节约和廉政建设的要求情况。

4.审查年度分项经费预算支出按规定用于本事业情况;大宗项目论证情况;事业项目,订货计划与经费预算衔接情况;对下分配的经费按标准、指标、定额和规定分配情况;本级直接开支符合开支范围和规定情况;购置物资、器材符合库存限额情况。

二、军队预决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关系

1.建立科学严格的统计核算和效益分析制度

统计和核算是认识社会和衡量建设业绩的有力武器,其方法广泛适用于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也适用于部队和国防建设领域。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决策,也必须以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必须通过核算来对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系统描述和说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经济行为的监测、分析、比较、政策制定等管理活动创造条件。为此,建立科学严格的经济统计和核算制度,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效益、强化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2.把预决算与会计核算作为降低建设成本的重要手段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效益,除了决策科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统计与核算的职能,强化成本核算,通过控制成本、精打细算来使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提高效益的一个基本途径。如果管理者没有成本核算的基本常识,没有强烈的成本管理意识,不能把成本管理贯穿于军队建设的全过程,即使决策科学正确,也可能导致巨大的浪费,使提高效益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必须强化经济统计与核算,加强建设过程中的各环节的成本核算,唱好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成本控制三部曲。

三、结语

总之,要建立对军费实施从拨付、使用到见效益的全程管理监督制度,严格执行军费管理法律法规,完善军费使用的效益奖惩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彻底解决有法不依、循章不严的问题,彻底解决管理“真空”和缺位问题。

审计基本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税务风险;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1-45-2

1 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根据我国税务稽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七成以上企业存在重大的税务风险,近九成企业存在一般性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甩不掉的影子”和“定时炸弹”,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如此高比例的税务风险,下面将从企业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

1.1 外部因素

1.1.1 宏观环境不断变化带来的风险

宏观环境受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人口、自然等因素影响,多变而难以预测,是引发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外部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宏观环境的变化可为企业发展带来机会,但从税务风险管控的角度,宏观环境的多变,会大大增加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的难度。全面的税务风险防范是建立在可预见未来的基础上的,未来可预见性越强,风险就越可控。然而宏观环境的多变性和不可预见性,对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和税收筹划产生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会降低风险防范的效力,另一方面还会增加风险控制的成本,使得税务风险防范的成本效益下降甚至是不可取。

1.1.2 税收法律法规变动带来的风险

税收法律法规是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的。随着经济发展,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出现,对税法不断提出挑战,所以对待税收法律法规要从一个动态的角度而不能静止地看待。比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一件商品的完成可能要经过多个企业多个流程,营业税重复纳税的缺点就会不断被放大,直到2016年5月1日全面实行“营改增”,才终结容易重复纳税的营业税。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池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对不达标准电池的控制迫在眉睫,所以自去年2月开始起对部分电池开征消费税,有方向性的引导消费者消费,同年取消了对轮胎征收消费税等。如此伴随经济的发展,许多税法旧制度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由于企业人员在知识更新方面很难做到与税法同步,税法的这种推陈出新,不断调整给企业纳税和风险防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1.3 税收行政执法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税收筹划是利用税法合理地降低税负,它与避税最大的区别在于合法性,虽然税收筹划是依法而筹划,但它的合法性往往需要经得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而在税务机关确认过程中,客观存在由于执法人员素质不够或执法不当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税务管理体系复杂,税务执法主体多元化,涵盖海关和财政,国家税务税和地方税务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各部门在税务行政执法上往往存在权力重叠,且税务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定和处罚权,只要是税法没有规定或规定模糊的地方,税务执法机关可以根据自身理解和判断来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增加企业的纳税难度和税收风险;企业在办理税收优惠或减免过程中,提交的手续和资料需要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批确认,在这个过程中客观上存在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故意不作为、慢作为,导致该退的税迟迟不退,该优惠的迟迟得不到优惠,增加了企业的税收成本。这些税收执法不规范行为,给企业的纳税带来诸多不便和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1.2 内部因素

1.2.1 优惠政策的了解或使用不当带来的风险

税收优惠政策顾名思义是可以带来合法的节税,帮助企业发展和降低企业税负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在给企业带来优惠的同时,一般对企业也会提出诸多条件。如果企业对这些优惠政策不了解,或者了解但无法满足优惠政策要求的条件,将会错失优惠。如残疾人员占总员工的比例达不到要求而享受不了福利优惠;软件开发公司未及时报税务机关进行资格认定,导致无法享受增值税税负不超过3%的政策。另外在相关优惠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企业还需充分准备资料和及时报备,否则面临主管税务机关不受理,而不得优惠的风险。

1.2.2 业务部门缺乏税收常识带来的风险

税法基本常识是涉税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常识不了解,往往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但现在很多企业职员往往不具备基本税法常识,不知晓税产生于哪些环节,认为税是财务的事,业务部门就负责业务,采购部门只负责采购,税上的事全部推给财务来做。殊不知产生税的真正环节是业务而非财务环节。业务部门不按税法要求开展业务,拿回来的发票不能抵扣,三流不一致导致虚开发票等,增加财务工作难度和企业涉税风险。正是由于涉税人员缺乏基本常识导致企业多纳许多冤枉税,增加企业的税负。

1.2.3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税收风险的基础。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包括授权审批控制、内部监督控制、组织结构控制、会计记录控制、资产保护控制、职工素质控制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整、是否科学,从制度层面管控着企业的税务风险。比如授权审批控制中如果约定企业业务部门在谈业务和签合同时需要有财务人员的参与审核和签字,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业务人员只顾做业务,而忽视税务风险的弊端;采购部门开展业务时,对于新涉及的条款及发票的形式和内容需经相关财务人员签字把关,就可以大避免税负转嫁和虚开发票。如果企业缺乏这些必要的税务管理制度,就难以从源头上降低税务风险。

2 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税务风险,不像商务风险那样风险与机遇并存,而更多体现为负面的影响,如果把控不好很容易转化为利益损失,如此这样不仅会损伤企业利润,妨碍其商业目标的达成,还会给企业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增强税务风险管控和防范,减少税务风险引发的成本和负面影响,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2.1 加大宣传,强化税务风险意识

加大宣传,通过宣传栏、会议及信息共享平台等多种途径来增强企业员工的税务风险意识,向员工和管理人员捋清税的产生过程,让员工从根本上理解税的产生环节,而不能把责任推给财务部门,突出强调企业在销售、采购、报销等环节各自责任,及易发生风险的地方,以及遇到问题时咨询及解决的途径,来强化员工的税务风险意识。

2.2 加强企业涉税人员的素质水平

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涉税人员采用行之有效的渠道和措施,帮助他们对各自领域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帮助其及时掌握最新税收法律法规,并对其存在的税法上面的困惑和疑问进行解答和模拟应对,来提高涉税人员的税法知识储备,帮助员工运用税法知识进行商务谈判,为防范企业税务风险和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提高管理人员税务风险意识

管理人员的行为和意识是企业文化的风向标,反映到税务风险意识也是一样。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税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不但要在制度上加以落实,更要体现在管理者的日常行为和意识中。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员不重视税务风险防范,在开展业务或做决策过程中不考虑税收风险,这种行为会很快传递到企业的基层人员,导致整个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意识在组织层面自下而上难,自上而下易,企业要想树立良好的税务风险意识,就必须从管理层做起,上面有要求,下面才会具体落实,这样自上而下的形成的税务风险意识,才能在企业的日常工作开展和跨部门合作过程中得到体现。

2.4 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作为税务风险防范重要举措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一直被多数企业所忽视。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对税收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测算来管理税收风险,使其成本效益最大化。缺乏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往往难以开展,导致财务部门对领导的不合理涉税行为不敢言,对业务部门的工作又难以渗透,无法有效控制不合理涉税行为的发生,而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合理的税收风险管理制度能够突破组织结构的束缚,直接针对涉税行为人为进行管理,不管理是领导的涉税行为还是跨部门的涉税行为都受其约束,方便税务风险的把控。

2.5 定期开展税务风险内部审计

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离不开合理有效的监督。定期不定时地开展税务风险内部审计可以有效提升风险管理制度的效力,通过税务风险内部审计来发现和反馈企业税务工作的不足,监督税务风险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人员的行为规范,使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2.6 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学习,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税收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为了鼓励特定地区,行业的发展,国家在税收方面会推出新的鼓励政策:如国务院为了鼓励西部开发,规定在特定区域和行业方面符合鼓励的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来缴纳企业所得税;为了降低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国家税务总局及财政部推出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免购置税政策,在纯电动里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还可以享受补贴政策等。税收优惠政策大都需要企业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享受,企业要想得到税收优惠带来的好处,就有必要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把握现行税收政策精神和积极落实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2.7 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税收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同时,还起到调控经济的作用,不同时期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一样,税收政策也会出现相应的调整。而在对税收政策的把握上,企业永远要比税务部门慢一拍,企业要想合理地规避税务风险就有必要及时与主管税务机关联系,保持步调一致。同时我国的税法在征管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同地方具体的税收征收管理办式还不一致,税务执法机关在特定领域拥有较大的自由裁定权,企业在做纳税筹划时,其合法性需得到主管税务部门的确认。类似情况下,企业需要主动地了解主管税务机关的工作流程和公事风格,做到积极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在税法的理解和纳税节奏上与税务机关保持一致,尤其在一些税法规定模糊和新情况的处理上要得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从而避免税务风险。

3 结语

税务风险是企业挥不去也甩不掉的“影子”,它融入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甩不掉的“影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加以防范。如何做到与“影”共舞,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企业只有充分正视自己,把“内功”修好,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游刃有余,求得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乔利亚.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

[2] 罗青长.企业税务风险探讨[J].财经界,2012.

审计基本常识范文第6篇

以党的和例次全会精神以及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要求,以“保护河湖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为主题,积极开展“河湖长制七进”主题活动。教育干部职工以及沿湖农牧民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权利与义务、责任相一致的意识,引导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河湖长制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是大力开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依法治理河湖。二是大力开展要广泛宣传河库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效发挥媒体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着力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防污治污,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进一步增强城市、乡村、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河湖管理和保护责任意识,积极营造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河库保护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内容

1、开展“河湖长制进机关”活动,着力提高干部职工宣传河长制的能力。一是加强领导干部的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的意识,树立自觉作为河湖长制义务宣传员的观念。二是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以学习《环境保护法》为主,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和推进生态建设的自觉性。三是加强“水清,岸绿,景美”理念的掌握,审计局作为河河长制的县级联系单位,及时深入扎科乡乡政府,深入了解作为乡级河长制扎科乡河的“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和河湖“清四乱”工作的开展情况。

2、开展“河长制进乡村”活动,着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河长制观念。一是要创新工作理念,把服务农民群众、提高农民群众维护河的意识、作为农村河湖长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创新工作方法,通过“3.22世界水日”“6.5环境保护日等宣传日,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指导好河沿河农牧民爱护河流的宣传工作。

3、开展“河长制进党校”活动,重点宣传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理念。

4、开展“河湖长制进学校”活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河长制观念意识。结合《环境保护法》宣传活动,面向学校教育青少年学生开展宣传,使其从小爱护环境的基本常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河湖长制环境,同时,引导广大师生成为节绝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先行者。

5、开展“河湖长制进企业”活动,着力宣传河湖管理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6.开展“河湖长制进社区活动”,深入扎科乡场镇所在社区,宣传河湖长制工作相关政策、河湖长制管理保护的意义,做好知识普及。

7、开展“河湖长制进单位”活动,着力提高节约用水管理水平。单位内部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阵地。

四、创建“河湖长制七进”单位

1、“河湖长制进机关”单位:审计局、扎科乡政府。

2、“河湖长制进乡村”单位:茶扎乡戈柯村、银多村。

3、“河湖长制进党校”单位:县党校。

4、“河湖长制进学校”单位:茶扎乡小学。

5、“河湖长制进企业”单位:康巴拉绿色食品加工厂。

6、“河湖长制进社区”单位:扎科乡场镇所在社区。

7、“河湖长制进单位”单位:县审计信息和投资审计中心

五、要求

1、“河湖长制七进”宣传主题活动,各股(室)要结合实际,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保障活动的开展。各科室将活动情况、好的做法及时报局办公室。

审计基本常识范文第7篇

4月21日,芦山的清晨,微凉。的早餐,是一碗米粥,一袋咸菜,一瓶矿泉水。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网络曝光的泰州官员的晚餐,那排场简直让人想起慈禧太后。政府调查组称,当晚共摆三桌,其中两桌为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款待前来考察洽谈的河北沧州客商,共20人,酒水、菜品合计5430元。另一桌为企业接待客户,实际为1400元。调查组还称:“网络视频、图片反映的河豚、刀鱼、梦之蓝M3、M6等,均系有人将三桌的菜品、烟酒及五粮液包装盒集中在一处拍摄。”

虽然滨江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张爱华在录像中哀号:“我今晚错了,请求原谅,做儿子,做孙子都行,请放我走。”但调查组认为,当晚张爱华之所以下跪,是出于对园区接待中心活动板房建筑安全和现场秩序的考虑,跪求群众离开2楼。跪了的张爱华,最终丢人又丢官。

袁裕来律师号召全国向江苏泰州人民学习反腐败。并总结出先进经验:发现领导干部大吃大喝,先踩点,然后回居民小区报信,最后数百人将餐厅包围,摄像照相,直到官员告饶。不管向泰州人民学习有没有可行性,但这种在餐馆大规模抓现场的做法,很快被指与中的揪斗行为无异。

公款吃喝者如过江之鲫,张爱华为何成了撞在枪口上的倒霉蛋?南方报系进一步调查表明,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老百姓之所以能快速组织起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满二次拆迁。看来,于法于理,以群众围堵为特征的泰州官场现形记并不具有可复制性。

总结经验教训的恐怕不只是反腐百姓。以后官员不单不能戴表了,连表的印记都不能留;官员在灾难现场不单不能笑,连哭都不行;官员想吃鲍鱼,那得剁碎了,做成丸子吃。即使吃坏了党风吃坏了胃,在吃喝这条路上,总有人前赴后继。记者曝光,北京的隐秘会所照样红火,一顿饭二三万,不过是小意思。

有人说吃喝问题,是国民性,是中华文化。但在香港,想公款吃喝,门都没有。某公署为两任前专员举行饯别晚宴,第一次人均支出750港元,第二次人均支出650港元,审计署认为这不符合香港财政“适度和保守”原则,因此要求两位前专员退还款项。

解决公款吃喝问题,关键在公开财政预算,从源头控制支出,这是基本常识,无需多言。但常识却必须面对现实。4月18日,财政部公布了中央政府“三公经费”,与2012年预算执行数相比,2013年中央本级预算“三公经费”减少1.26亿元,其中公务接待费预算平均压缩4.3‰不过,“三公经费”仍有79.69亿元之多。

审计基本常识范文第8篇

有湖南省物价局“芦笋片”事件的教训,我们从事审计监督工作的同志也应当受到一些启示。

启示一不是审计机关职责范围的事别管。审计法对审计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将审计的总体任务概括为“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机关不是什么事都可以管,审计人员在审计某事项时应多想一想是不是审计机关的职责,审计机关在对被审计单位评价时应多想一想是否超越了审计范围,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处理处罚时应多想一想依据的法规是否恰当。有的人总以“创新”为借口,来超越法律对审计的约束。大家应明白行政的一个基本常识:对自然人来说,法律没有规定不能做的都可以做,对行政单位来说,法律规定可以做的才能做。

启示二审计条件不成熟时管不了的事别管。有的地方政府非常信任审计机关,将政府性投资审计任务全部交给审计机关审计,这当然是件好事。但这些审计机关是否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是否有与审计任务相匹配的审计专业人员。如果没有,只是滥竽充数草草了事,出了“芦笋片事件”,这个审计机关肯定也会“很委屈”。如果审计机关当个二传手,将审计任务委托中介机构,从中获取一点手续费,出了“芦笋片事件”,这个审计机关也是脱不了干系。好多年以前,组织部门委托审计机关对某大型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要求一个星期交报告。接到任务后,审计机关派出了五人审计组,现场审计了四天,审计的内容仅限于一般财务收支,抄了一些财务指标,敏感性问题如对外投资等无时间顾及。报告报出后由于群众举报,此领导没有提升。但事过一年后此领导由于对外投资等方面的问题坐了牢。如果有人质问当时的经济责任审计,如果有媒体炒作当时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机关肯定也会“很委屈”――一位在任六年、员工三千、产值几亿的企业法人代表经济责任审计,时间太紧。现在许多地方换届时,大量离任干部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间紧、任务重。对一位在任时间五年甚至更长的县长、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时间一星期甚至更短,投入的审计人员五六位甚至更少,出具的审计报告还要作为干部任用的依据,如果出了“芦笋片事件”,审计机关一定会“很委屈”。但这些“委屈”事为什么有的审计机关还年年这样做呢?为什么不想一想,由于你的审计,保护了多少问题?由于你的审计,多少有问题的干部更加肆无忌惮?你出具的审计文书是有法律约束力的。

最后我想说:非政府管不可的事,政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管好,能让市场管的事就让市场去管吧!

审计基本常识范文第9篇

针对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过渡时期人员安置和工作转型期间我处面临的形势,根据厅、局通知精神,决定在全处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业务技能培训及军事训练活动(简称“一学两训”活动)。为确保活动正常开展,经处党总支讨论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一学两训”活动是省局在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过渡时期维护改革发展大局、保持各项工作平稳运转、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为征稽系统实现部门岗位职能整体转换奠定良好基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所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广泛宣传国家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相关政策,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改革的重大意义,树立大局意识,一切从改革大局出发,支持、维护改革大局,确保改革过渡时期“人心不散、队伍不散、章法不乱、工作不断”。

(二)目标要求

各所要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形势和任务,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严格队伍管理为手段,以强化教育培训为重点,以全面提升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为目的,在厅、局领导下,按照“分级培训、统一考试”的原则,利用当前有利时机,集中人员和时间,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交通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开展军事化训练,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拓宽法制培训领域,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创新执法理念,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下一步实现职能转换后,适应新形势,胜任新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方法措施

(一)组织领导

处长负总责,有专职支部的,由支部书记负责,所长做好后勤保障和保证落实责任,总之,党政负责人要亲自抓、亲自参与、亲自落实。

(二)学习培训内容

1、继续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认真清理解决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秩序稳定,组织修订《工效挂钩考核办法》和《职工请销假制度》,抓好整改阶段工作。

2、开展法律知识培训

⑴公共法律知识培训:主要学习《宪法》、《公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物权法》、《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⑵国务院及各部委的相关法规、规章:主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1987年10月13日国务院 根据20__年12月2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交通行政复议规定》、《交通行政执法忌语 》、《交通行政执法禁令》、《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⑶我省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学习《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

⑷学习相关公路基本常识,了解相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

3、军训以队列、仪态、交通指挥手式动作为主。

4、财务、审计培训:以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电算化运用、加强资金监管、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等内容为主。

5、信息技术培训:以网络办公及职称计算机(重点培训word、excel、powerpoint)和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等内容为主。

6、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培训:以人事、劳资、纪检相关规定、党务、行政管理基本常识及文明礼仪基本要求为主。

三、实施步骤

我处“一学两训”活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__年1月14日—1月15日)为学习文件,提高认识,制定实施方案阶段。各所要围绕活动主题,结合本所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措施,使每个干部职工掌握“一学两训”活动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阶段(20__年2月1日—3月25日)为培训阶段。处所在充分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同时,按照工作分工和职责,集中时间和人员,组织开展好学习和培训。

第三阶段(20__年3月25日—3月31日)为考核总结阶段。针对所列法律知识培训内容,由省局负责统一出题、阅卷,各处分别设置考场,处负责将考试成绩和此项活动总结上报省局。

四、几点要求

(一)严格考勤,处所要建立学习培训点名考勤制度,每天保证5小时以上学习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3:00—5:30,因事确不能参加学习培训的要书面请假,无故不参加又不请假的按旷工论处。

(二)处、所要为干部职工统一印发学习资料,购买配发学习笔记,明确每日学习培训内容和组织负责人。确保人员、时间、内容、效果落实。

(三)强化管理,营造氛围。各所要加大对“一学两训”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和学习培训中的好经验、新举措,努力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把“一学两训”活动引向深入。

审计基本常识范文第10篇

一、绩效审计的认识

尽管各国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不尽相同,绩效审计实践也是大相径庭,但是对它的理解几乎都围绕着“3E”展开。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t)、效果性(Effectiveness)。但3E不能概括绩效审计的本质,在有些方面不符合逻辑,例如,福利资金与公共投资性支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公平性恐怕应是主要审计目的。再如社区服务、囚犯需求、公立学校教育、反吸毒教育、空气质量等,都不是能简单地用“3E”所能概括的。

我们国家给绩效审计下定义时,牢记一个常常被遗忘的基本常识: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或人员所承担的绩效责任进行的检查、监督和评价。绩效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的期望功能或公共资金、项目、政策的期望目标的实现是否达到或超过既定标准或要求,以及实现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是否经济、有效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和评价,并寻求改进途径,帮助其尽可能地尽善尽美。

二、人民银行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

1、是合规审计的必要补充。合规审计是绩效审计的基础和前提,绩效审计是合规审计的必要补充。如果脱离合规审计,一味地强调绩效审计,有可能会产生有短期效益,但由于违规而带来风险而产生损失。如果脱离绩效审计,一味地强调合规审计,就有可能会产生合规而无效的现象,西方经济学“稀缺性”理论告诉我们: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在做任何事时,尽量提高其效益,同时提高效益应在合法的基础上,合法本身不是目的,它仅仅是一切活动的底线,而保证效益才是其本质、是其目的。

2、促使不经济现象改变。目前,人民银行合规低效现象普遍存在,绩效审计对促进人行更好地履行央行职能有着现实意义。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人员紧缺和闲置,工作手续的繁琐,办事效率的低下,办公及附属用房超面积构建、超标准装修,以及计算机和电子设备高档配置、低效使用等在一些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合规性审计的局限性,无法控制这种合规合法但不经济的现象,但作为绩效审计可从绩效的角度对其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对其工作效果与成效进行评价,从而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工作效率,使人们认识到内审部门不是“光找问题还花钱,不能直接创造价值”,据审计署1989年统计,绩效审计共为企业增收节支21.5亿元,减少浪费12.2亿元。

3、促进员工不断进取创新。脱离绩效审计的合规性审计助长了个别干部职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懒惰思想。因为合规性审计是要求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时做到合规,就万事大吉。而绩效审计不仅要求干部履职要合规,更强调在合规的基础上要有绩效,这势必促进干部在履行职责去开拓新思路、新方法。

4、提升内审“谋士”功能。人民银行的内审工作通过了9年的实践,已经走过“查错纠弊、堵塞漏洞”的结果性或合规性的审计阶段,合规性审计功能主要是监督作用,是对被审单位主要活动进行验证,提供证明性意见,而绩效审计是对被审单位主要活动本身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检查,提出建设性建议。

5、促进考核目标的实现。为确保有效履行央行职责,人民银行正在出台绩效考核办法,上级行对下级行、上级行专业部门对下级行的专业部门进行考核。考核办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当地当时的实情?人民银行内部绩效审计要对其进行评价,使其更为科学,更具有操作性,同时,绩效审计还对各单位、部门,乃至每个人的工作业绩、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给以评价,促进考核目标的实现。

三、构建绩效审计的机制与框架

1、构建绩效审计机制。通过人民银行现有的传媒载体进行宣传,使人行干部职工树立绩效意识和绩效审计意识,人民银行既然受托于公众,受供于公众,就要为公众服好务,办好事,有效地发挥央行职能,最大限度地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充分认识到人民银行所掌握的人力资源和国有资产,理应进行绩效审计,各项工作要经得起绩效审计的推敲。同时加强绩效审计的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规定绩效审计的对象、范围和标准等。还可进行无形宣传,采取“事实说话”的方法。内审部门搞几个绩效审计项目,并将成效向决策部门报告,让实事来说话,使决策部门了解到绩效审计的重要作用,达到逐步推行绩效审计的目的。

2、确认绩效审计对象。审计对象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外延上的审计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谁;其二是内涵的审计内容或审计内容在范围上的限定,也就是审计什么。绩效审计本身的可选择范围就比较宽,给人的感觉,什么都可以作为绩效审计的对象,甚至是单位食堂饭菜的质量。INTOSAI对绩效审计对象的界定也是比较宽泛的,他们将“绩效审计的对象定为政策、项目、组织和管理”。按这一界定,人民银行绩效审计对象是人民银行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执行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手段,实现某些目标的人、结构和过程,采用的决策、执行和规则。

3、确定绩效审计基本内容。人民银行绩效审计具体是什么呢?根据人民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来看,应该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其职能的发挥程度,是否达到国家赋予的职能的期望值,其行使职能和权力的过程所消耗的国家资产是否符合最佳效果的要求。相对其分支机构来说: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是否达到上级行的要求,实施金融管理的范围和力度是否达到上级行的规定要求,提供金融服务的“量”与“质”是否达到上级行的预期要求,维护一方金融平安运行结合实际的措施是否得当,财务预算和费用开支是否符合节约原则,提升金融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是否达到最佳效果等等,进行客观评价,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期望绩效的实现。

4、界定绩效审计标准。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绩效审计以“3E”为标准,但是“3E”也无法包容所有审计对象的丰富内涵。审计是审计对象的目标是否达到,由于审计对象各种各样,要求和目标也是五花八门,且此一时彼一时,导致审计标准也无法统一,因此绩效审计围绕审计对象的目标展开较为科学,比如对确定金融政策目标的审计标准就是所依据的信息是否准确、可靠和完整,对人行金融政策制定依据进行绩效审计的标准主要是关注所依据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对人行营业部岗位设置的绩效审计标准主要是关注岗位设置的合规性和经济性,对人行某项职能的绩效审计标准则主要是关注职能发挥的效果。

上一篇:基层医生教育范文 下一篇:合同信用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