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艺术设计范文

时间:2023-02-22 11:18:10

商业艺术设计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日)杉浦康平著,李建华、杨晶译.造型的诞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艺术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综合素质

据调查,2000年以来大学商业美术设计类学生数量呈几何状增长,短短几年间,不论是美术学院或者综合院校,甚至各类矿业、石油、医科、外语等专科学院,都设置了艺术类课程。从人才需求的角度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商业繁荣是商业设计专业扩招的主要动因;从教育体制的角度来讲,大专院校的多元化发展亦是必然趋势。

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动机,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固然是良好的愿望,但是不能仅仅通过扩招来解决,还要提高商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保证优秀人才的诞生与成长,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职能部门的充分重视。

现代设计教育面临的困惑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设计教育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改革。而现存的实际情况是,一些纯艺术院校由于市场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原本设立的一些专业学科并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艺术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调整和增加,三大构成、材料应用、现代设计技法基础,再加上一些实用课程的配合,便完成了初步的课程设置转变。这种转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起到过渡作用,是可行的,但从商业设计教育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而建立这种体系便需要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解决办法

(一)艺术与商业并重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对人的灵魂有直接的改造提升功能。而商业为满足人类物质追求或某种欲望而存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艺术在作为个人追求时可以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但当它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其商业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艺术设计”就其表现语言来说,应当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当它应用于商业目的时才具有了商业属性。绘画、文学、摄影、书法等艺术是它的思想基础。因此,艺术设计首先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与实用艺术的时候,商业理念就开始时刻影响着它。我们不得不考虑观众的口味与商业上的成功与否。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同样需要商业化的理念。因此,“商业艺术设计”既有“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大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开放式的教育思想

1.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

现代商业设计教育体系是一个综合门类的教育体系,它集合了各个艺术门类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形式:绘画、音乐、摄影、人体工程学、建筑学等。单纯将其局限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是很片面的。作为教师要涉猎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院系,公开资源、增进交流并且及时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代商业设计教育开放式思想的体现。

2.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商业意识的培养

大多数高校教师的个人经历是这样的:从正规艺术院校毕业,考取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一直在学校内工作,他们缺少了一个参与商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达的是美学、纯艺术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们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我们并不提倡所有的教师都涉足真正的商业领域,去做公司,去给学生真正的“商业”资讯,但是,教师的关注范围是可以扩展的: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与设计公司或广告公司有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关系,并从中汲取最新的商业动态、设计趋势、就业信息等,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增加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他们这个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三)教育软环境的改善

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科的硬件条件已经较为完备,但软环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商业艺术设计的学习来说,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比较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这包括艺术教育群体努力奋斗的志向与力量和其营造出的艺术设计良好的教育学术氛围,以及设计界与教育界联手为学生提供的有效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

(四)教学重点的转移

1.培养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设计人才

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或公司并不需要某一专业极强、其他方面平庸的员工。企业或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应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变化,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大多数学生具有专业的宽泛性、实用性和对岗位要求的应变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一般的作业、设计都是由自己完成的,时间也较充裕,没有市场因素控制。但在工作当中,资料收集、整理、创意、设计表现、制作都是由不同的人和部门合作完成的,这就必然涉及到一个问题——合作与交流。顺畅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完善出品质量。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3篇

艺术设计的分类有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网页艺术设计、版式设计等设计分类.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建筑上进行设计或者修改的一种装饰活动.在环境设计上只有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稍有区别以外,它们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但本质上还是对建筑物的改变装饰设计.平面设计是指在各大媒体书刊杂志上的设计创新的一种形式改变.平面设计包括有书刊杂志设计、广告设计、新闻媒体设计等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的特点是重于创造和实践,设计主要是靠设计者的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来完成的.设计要介于设计物的审美价值、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综合表现.

商业设计是在商品的销售模式或者商品的外观进行设计而目前的商业设计主要是在商业活动的运营、销售、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的一种设计活动.商业设计是根据商品的销售模式和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增强企业商业价值的本质意义为目的的一种设计活动.商业设计可以为企业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中具有独特而先进的代表作用[3].商业设计主要介于对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进行准确了解,对商品市场的发展状态明确把握,更要了解设计物的设计范围,才能明确地开发研究出真正具有创新设计的价值意义.商业设计主要包括有商业规划设计、商业动态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商业布局设计等设计方式.

艺术设计与商业设计的关系

1设计和生产的关系

设计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说是设计,因为生产是根据设计来实行的.一种商品的生产也是根据客户需求或者消费者的意识进行设计才能生产.所以,设计其实就是生产的动力,设计所针对的对象与结果都与生产所针对的对象具有相同之处,其实设计与生产具有结合的辅助效果.设计是在商品的外表与本质精神进行改变和创新设计.而设计的思维是源于设计者的创造设计思想和商品的设计方式和设计范围.设计者根据商品的设计范围发挥,制造出超想象能力对创造设计物进行设计,得出的设计物,必然是艺术设计与商品设计的综合表现.

2设计与市场的关系

一个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而一个设计的设计物也离不开市场,所以,市场与设计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发展的.设计离不开市场的发展,设计是市场的根源,如果设计的设计物在市场得不到任何的回馈与收获,那么设计的设计物不具有设计的意义了.设计的效果是由市场来反馈的,所我们对商品的设计要具有谨慎设计计划,准确把握设计在市场的正常发展.

第一,设计是在商品的生产和研究的一项非常艰难而费时的工作.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商品在市场的发展,在设计的研究与生产,我们必须解决商业弊端的源头,向生产商品进一步从精神上和外表上进行设计.使得商品在市场中具有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和皮业商品价值的体现,为赢得商品在市场中的立足之地.

第二,设计的方法是由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和用户的满意程度进行参考.设计是来自于设计者的思维和产品的开发研究范围而定的.设计者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产品开发设计的范围等因素进行设计.设计也是由姚经过深思熟虑才能总结才能得出,为了满足客户的设计要求,我们通过会议、非正式会议、问卷调查等诸多方式进行获得相关知识,才能第一时间解决设计方案.

设计在商品或者企业发展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意义.设计在满足客户的前提下,创造了商品的利用价值;设计在开发研究产品的新产品时,为商品提供了质量和审美的价值利益;设计在设计企业的商品在市场的发展进步时,设计为企业制造了经济价值.无论在外表还是实质精神上的改变设计,社会或者企业都能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价值意义[4].

3设计与消费观问题

如今,社会消费时展时期,消费者都追求新颖而独特的商品,既对商品的外观具有一定的设计要求,也对产品的实际价值有较多的标准.消费品在消费者心理的标准地位也提高了很多,如果没有创新与设计,那么商品的发展与消费会走下没落.特别是,消费者追求品牌的现象越演越烈,在品牌中只有优胜劣汰,没有价钱便宜,设计与消费者的消费已成正比关系,随着设计的新颖和独特,消费者的消费也提高.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与商品的外观改新与设计有关.所以,设计成了消费者心中的依靠.

结语

在当今的社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设计特点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对每一个消费者与企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一个商品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原来落后而守旧的脚步,没有创新的设计就没有市场的回馈,消费者追求的是在商品的外表与精神上进行一定的设计改观.特别是在商品的生产、销售、管理方面,缺乏了设计与创新的实质表现,将会迎来商品市场的衰落.而一个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设计与创新,设计对企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企业的设计能够在市场中获得经济价值,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设计要求和产品的设计表现,设计给市场或者企业带来了精神价值意义、经济价值等作用,随着国家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商品的设计也更大要求.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4篇

(一)商业插画的内涵

商业插画是一项具有功能性的绘画艺术,对书籍或是期刊的文字配图,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传播。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更是服务社会传播文化的实际工具。商业插画侠义的定义就是针对书籍或插图所绘制的图画,而广义上的商业插画就是在各种杂志刊物中配备的图画具有商业价值的形式。商业插画是一种艺术文化,是以插图的形式将其涵义展示给大众,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到现在的成熟状态。所以,商业插画不仅是传统艺术文化的创新,更是对商业价值的突破。

(二)商业插画的表现形式

由于商业插画在属于艺术文化的范畴同时还能创造商业价值,所以对商业插画的评估价值十分高。在传统的商业插画中,主要是以平面手绘的创作形式为主。比如,过去广为人知的“小人书”就是利用传统商业插画的白描手法进行创作的。其特点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为人们创造多彩的娱乐活动背景,丰富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发展,现在的商业插画已经与电脑艺术设计相融合,创作出符合当代人们审美观念与需求的作品。在不断的市场需求下,商业插画就会不断的进行完善,最终走向商业插画发展的巅峰。

二、电脑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发展前景

(一)电脑艺术设计的概念

电脑艺术设计是一门将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融合为一体的学科,可以创造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艺术产品。电脑艺术设计主要是通过电脑来进行艺术设计,是营造新生活的服务形式。电脑艺术设计的根本宗旨是使用艺术设计的手段对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与成品销售进行艺术设计,为生活提供新服务形式,同时也创造可观利益。根据该宗旨来看,电脑艺术设计为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今各行各业发展都增添了竞争因素。电脑艺术设计包含了图形的形成与相关存储信息,表现形式设计涉及的方面也十分广阔,主要包括了影视设计、动画设计、网络游戏设计、平面设计等等。囊括的范围广,运用的方面多,是电脑艺术设计的一大特点。

(二)电脑一社设计的发展前景

电脑艺术设计是一个利用新型视觉进行设计的方式,从本质上来说,电脑艺术设计就是用现代化工具来实现对艺术作品的生产。电脑艺术设计师发展的新兴产业,是现代化的产物,它不仅给设计师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创作空间,还大大的提高了设计师创作设计的效率与质量。电脑艺术设计是一个起步较晚的产业,但是由于市场需求量使其发展的速度很快,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更加迅速。电脑艺术设计能够应用到的领域非常广泛,从动画到建筑,从平面到游戏都具有重大的应用,在当前的电脑艺术设计的前景发展的空间范围比较广阔,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三、商业插画与电脑艺术设计的关系

(一)电脑艺术设计对商业插画的影响

插画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一种艺术表现,是运用简单线条与图案来表现的艺术方式。从插画的出现到商业中的应用,都是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如今,告别了手绘插画的时代,逐渐开始运用电脑艺术设计对商业插画进行创作。对于商业插画而言,电脑艺术设计的使用无疑有力的推动了其发展。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电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同时就促进了商业插画跨进了新时代。商业插画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商业设图标、广告宣传、书籍杂志、影视动画中。这些现代化设计都是运用电脑艺术设计完成的,给商业插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商业插画的应用更加广泛,内涵及用途都得到了扩展。

(二)电脑艺术设计对商业插画的作用

插画是给观看者建造一个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传统的手绘功能是将情感精神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在这样的条件下,效率与质量都无法得到绝对的保证。现代的电脑艺术设计。首先在效率上就有大大的提升,并且能将插画在人的视觉中展现到极致的程度,为观看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在电脑中的各种插画色彩都有齐全的种类,具备的条件更加完善。在为商业插画提供设计的途径时,运用电脑艺术设计方式可有效的提高设计的效率与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产量,所以电脑艺术设计对商业插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电脑艺术设计对商业插画的重要性

在商业插画的变现形式中,电脑艺术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商业插画的制作有了严格的要求。商业插画是一种视觉艺术,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传递实质信息。商业插画符合这个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电脑艺术设计已经成为时代特征。在商业插画发展的最初,大多数插画都是需要通过设计师手绘完成,而相对现代的商业插画都是运用电脑艺术设计进行绘制的,在制作工序与完成效率上就比以前要高很多。随着现代商业插画的应用广泛,需要求增长速度快,就全国的刊物图文插图的总类与数量相当庞大,电脑艺术设计在此应用的频率就相应较高了。电脑艺术设计对产品生产的效率、质量、产量生产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电脑艺术设计于商业插画来说是发展的基础,有着重大的意义。

四、结束语

商业插画与电脑艺术设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发展缺一不可。商业插画是一种具有多样性的设计艺术形式,而电脑艺术是这一切建设的基础。电脑艺术设计为商业插画提供技术环境,推动商业插画艺术的发展,促进其不断改革创新,创造艺术的同时为生产者带来经济效益。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艺术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综合素质

(一)艺术与商业并重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对人的灵魂有直接的改造提升功能。而商业为满足人类物质追求或某种欲望而存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艺术在作为个人追求时可以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但当它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其商业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艺术设计”就其表现语言来说,应当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当它应用于商业目的时才具有了商业属性。绘画、文学、摄影、书法等艺术是它的思想基础。因此,艺术设计首先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与实用艺术的时候,商业理念就开始时刻影响着它。我们不得不考虑观众的口味与商业上的成功与否。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同样需要商业化的理念。因此,“商业艺术设计”既有“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大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开放式的教育思想

1.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

现代商业设计教育体系是一个综合门类的教育体系,它集合了各个艺术门类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形式:绘画、音乐、摄影、人体工程学、建筑学等。单纯将其局限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是很片面的。作为教师要涉猎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院系,公开资源、增进交流并且及时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代商业设计教育开放式思想的体现。

2.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商业意识的培养

大多数高校教师的个人经历是这样的:从正规艺术院校毕业,考取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一直在学校内工作,他们缺少了一个参与商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达的是美学、纯艺术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们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我们并不提倡所有的教师都涉足真正的商业领域,去做公司,去给学生真正的“商业”资讯,但是,教师的关注范围是可以扩展的: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与设计公司或广告公司有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关系,并从中汲取最新的商业动态、设计趋势、就业信息等,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增加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他们这个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三)教育软环境的改善

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科的硬件条件已经较为完备,但软环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商业艺术设计的学习来说,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比较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这包括艺术教育群体努力奋斗的志向与力量和其营造出的艺术设计良好的教育学术氛围,以及设计界与教育界联手为学生提供的有效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

(四)教学重点的转移

1.培养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设计人才

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或公司并不需要某一专业极强、其他方面平庸的员工。企业或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应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变化,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大多数学生具有专业的宽泛性、实用性和对岗位要求的应变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一般的作业、设计都是由自己完成的,时间也较充裕,没有市场因素控制。但在工作当中,资料收集、整理、创意、设计表现、制作都是由不同的人和部门合作完成的,这就必然涉及到一个问题——合作与交流。顺畅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完善出品质量。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日)杉浦康平著,李建华、杨晶译.造型的诞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7篇

个性表现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B.马斯洛认为人类需求是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形成和实现的,人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出现新的较高级的需求,并激励个体去满足它同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七个层次:生理性需求、安全性需求、社会性需求、自尊性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认知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的前四个层次需求在中已基本得到满足,尤其是部分发达地区,消费形式正逐步向后三个层次发展,而后三个层次发展,这也正是中国发展和追求的目标。现代商业艺术设计是建立在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上的,也就是建立在满足个性需求基础上,每个人都具有一种个性,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就需要设计提供可能是具有相同使用功能的,但是必须是不同形式、外观本质组合审美的产品。,现代商业艺术设计重在参与,充分体现消费者个人喜好的形式。艺术设计表现的最终目的就是充分获得消费者的满意度,即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高级的需求。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满足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满足人的个性消费,现代商业艺术设计以人为基础充分考虑人的个性发展,使艺术设计得到新的发展。

二、现代商业艺术设计具有时代性

现代商业艺术设计具有时代性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求共现象和求异现象,求共现象是一个社会现象,也可能由于某种社会因素(文化、政治等)的诱导作用。如:“世界足球赛”会引起足球热,从而产生足球时尚,于是足球产品盛行。这种求共性时尚的追求现象具有普遍性,表现为一种大面积流行的形式。求异现象是一个个体现象,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是由于自我的个性因素(爱好、文化素养等等)起诱导作用,如:有人因为爱好体育,于是对周围的环境都要求具有体育的氛围,穿运动服装,使用体育的器材、图片来装饰。可见求异现象虽然是一种个体目的追求现象但也具有普遍性。总之,无论是从众的求共想象,还是立异的求异现象,都是现代的人们为了表现存在价值、克服自卑情节、寻求自我满足的现代思想意思,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时尚现象会不断更新,艺术设计师就应具备时尚观念,为消费者预设更广大的空间,由消费者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时尚。

三、商业艺术设计具有更丰富的适用性

艺术设计被认为是适用所有人群,是一种“通用设计”。现代商业艺术设计极富人情味,它追求平等的理念、期盼得到他人的尊重。通过设计师的预设,建立一系列方式,使所有的人不论他的身体条件、智力条件、经济条件、等客观条件如何,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条件充分追求自我需求,这与人本主义理论所倡导极富人情味的关爱设计内容无不吻合,通过各种形式让消费者从设计中找到了他所能理解的情感语言,达到了情感诉求的目的。现代商业艺术设计能满足不同特征、不同类型的人群,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具有包容意义,即是适合所有的人,不论是人的年龄差别,还是人的身体条件,或是智力条件,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满足。因此,这种包含是广泛的,它主要反映了的适应面。其二,是具有选择的余地,这种不同满足的通用性并非是指设计追求统一标准的模式化,或者是缺乏个性的机械化,而是提供不同选择富有个性的设计方案。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菜单”的模式,而这种“菜单”的应用,还需要消费者参与、选择,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消费使这些“菜单”得以实施。艺术设计提供了在不同经济层面上的人群的消费需求,如同饭桌上的拼盘,有经济实力的可选择高档精美的没有经济实力的可选择实惠价廉的。现代商业艺术设计类似这种“菜单式”的模式,满足了在不同消费层次上的消费需求。因而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商业艺术设计能使现代经济活动“产消共赢”把“产消共赢”作为现代经济战略目标,“产消共赢”在经济学意义上是相对零和而言的,意即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产消双方的关系不再是“此消彼长”的简单的线形关系,而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互利互惠、共同得利。然而“产消共赢”的关键其实是消费者满意度,在经济活动中消费者想获得的就是只要乐意继续消费这种满意,生产者也就找到了生产的市场空间,从而形成了这种双方满意的良性的“产消共赢”的经济活动。现代商业艺术设计就是依据“产消共赢”原则,而建立的新的产消关系,现代商业艺术设计是设计师为消费者设计的一种消费方式,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设计师首先必须掌握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信息,通过设计师的构划和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设计、创造的空间,消费者的这种设计、创造活动,不但获得了一种参与的满足,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被尊重的感觉,这种心理需要的满足,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加深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使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是不可战胜的。

四、现代商业艺术设计符合绿色设计原则

绿色设计是当代社会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绿色设计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与生态环境周期相联系,强调生产与消费需要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在产品设计生产流通领域的表现。即是尽可能的减缓环境负担、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或减轻环境污染。概言之,绿色设计意味着,产品环境属性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成为主要的设计目标,着重考虑产品的可拆卸想、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功能目标,并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与使用寿命等。绿色设计日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价值观,是一个牵动全社会的生产、消费与文化的整体。现代商业艺术设计的目标,就是克服传统艺术设计的不足,使所设计的产品满足绿色设计的要求,即具有“回收”、“再生”、“物尽其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8篇

成功的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主要通过人们的视觉审美和听觉感受等主观行为,使其完全融入于整个商业环境中,并能很好的把握每个细节,呼应整体环境。因此,整体的商业环境和人们的消费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整洁、优雅的商业环境和独特的设计风格,都会影响顾客的消费心理。现代的商业艺术展示是人们和环境之间联系的媒介,在实际设计时必须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系统、科学的综合设计。根据现场环境整体颜色、周边建筑风格、空间规划分配和不同地域特色等要素综合考虑,并针对店面的陈列、霓虹灯招牌、广告和灯光的使用等,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地域环境要求,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商业氛围。

2.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的空间特性

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是对空间的整体规划和科学的有效利用。“空间”这一概念,有效的贯穿于展示设计的概念、本质、特征和应用范畴领域,为顾客提供商品展示和消费的商业环境。

2.1空间的双重性

空间从其本质上讲具有相对和绝对的双重特性。整个空间环境是根据商业品牌整体设计的要求、风格和配套设施等条件决定的,同样整体的设计要素是根据商业空间的不同形式决定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设计者通过赋予空间对应的设计内容,使其具有实质内涵,呈现实质意义。

2.2空间的时间性

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对空间的概念要求是四维,所以我们要将以往的三维空间叠加上“时间”这一概念。当顾客置身于商业空间时,必然能够体会到时间和空间的叠加变化,最终形成完整的主观感受。四维空间的时间特性是展示设计的客观要素,可以展现四维空间创造动态的表现形式,将局部和整体相互统一,将时间和空间相互协调。

2.3空间的动态性

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通过各种各样的设计手段,展示形式多样,具有不定向化的特点。动态展示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展示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统的静态展示相比具有互动操作、现场体验使用等多元化优点。顾客不仅可以亲自使用、体验、感受商品的好坏,还可以和商品零距离接触互动,充分了解商品的基本功能和作用。静态展示向动态展示的成功过渡,可以充分调动顾客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其真正的了解商品,购买商品。

3.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的表现方法

3.1利用科学、合理、有序的空间展示方法

由于商业空间具备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空间设计中,要做到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充分利用合理的动态设计,将整体环境内的展示内容有序分布呈现,层次突出。顾客在商业展示空间内参观消费时,要获取最优的空间感受。因此,展示空间必须合理安排,周边整体的商业环境也要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使顾客在整个参观流动过程中,可以快速、有效的进入需要的消费需求环境,不走或者少走弯路,让顾客切实体验到空间的多变魅力。

3.2利用有效的几何设计元素

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中应用最广的视觉元素就是直线,它带给顾客直观、准确的视觉效果,赋予通透和延伸的视觉感受;曲线的设计应用不仅可以丰富整体内容,还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节奏和韵律变化效果,一改以往直线单纯、严肃的商业气氛;圆形在商业展示设计中变化多样,不仅是实心的圆形,还可以是空心的圆环,使用得当可以有效协调整体和各个细节的关系;三角形和各类菱锥形的应用,可以赋予商业展示设计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照效果,通过三角形群体的叠加可以产生丰富、多样的有序变化;矩形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形态存在,通过不同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有效组合,可以形成无数种形式变化。笔者认为,几何设计元素的应用在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中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设计方法。

3.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首先,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商业空间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其次,要充分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需求,这也是对空间分析的基本依据。同时,还应满足人类拥有舒适自然的展示环境、声情并茂的展示效果,准确科学的展示内容和便利的服务规划等。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顾客的行为活动,力争将空间与顾客协调统筹规划,使空间的比例尺度与顾客的行动感知相互协调,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现代商业展示环境。

3.4遵循安全至上原则

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要时刻关注观众的安全,遵循安全至上原则。在大型的商业展示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停电、火灾和意外自然灾害等,设立足够的疏散标识、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等。同时,还应为顾客提供便利的休息空间,尽量照顾到特殊群体的需要,力求做到“无障碍”设计,充分体现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不仅单纯营造正确的商业环境氛围,还应具备现代的商业特征,力求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的消费环境。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9篇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内容摘要:当代大众传播活动的不断发展,助长了技术力量向商业艺术设计生产的本体性渗透。在科技意识形态的不可抗拒的影响下,技术作为操纵艺术设计行为的幕后指挥,正在渐渐走向艺术商业舞台的中心。工具理性则以科技意识形态的形式正在消解人们对传统的商业设计生产关系的审美思维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审美习惯,同时它也在积极建构一种全新的截然不同的商业艺术价值性设计所指向的感受角度。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新动向

参考文献: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日)杉浦康平著,李建华、杨晶译.造型的诞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商业艺术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日)杉浦康平著,李建华、杨晶译.造型的诞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上一篇:视觉艺术创作范文 下一篇:高校实验室安全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