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创作范文

时间:2023-03-06 01:53:51

视觉艺术创作

视觉艺术创作范文第1篇

⑴欢乐时总是没有闲暇的时间进行创作,而悲伤的时候往往都是一人,有了充足的创作时间。

⑵人类的天性——倾诉。

⑶记录且寻找答案。总结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具有悲剧意识的死亡无疑是悲苦的,当人们遭遇悲苦的时候,倾诉是最直接的自我救赎和治疗的方式。唠叨是一种倾诉,文字的记录是一种倾诉,低吟浅唱是一种倾诉,视觉创作也是一种倾诉。艺术家(包括非艺术家们)以艺术来试图对抗悲苦、死亡或虚无,从而缓解恐惧或焦虑,因此在客观上起到了治疗的作用。死亡是所有恐怖事件中最令人感到恐惧的,死亡如影随形,从我们出生开始,便一直伴随着我们。尤其当我们遭遇死亡的当口,那种内心的震撼和恐惧是最大化的。因此,艺术的治疗作用在此便显现了一定的作用。以上也就是为什么大量艺术家以死亡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的理性因由吧。

二、视觉艺术创作中具有死亡意识的感性主观因由

经由资料的查询及与身边曾表现过死亡题材的朋友的谈话,愈发发现,古往今来,曾在作品中描绘死亡的艺术家们,各有各的因由。

1.情感宣泄的需求

首先从我个人说起。这恐怕又涉及到对死亡的理解上来。死亡之于我,是一个美好的想往。死亡既是终结,终结所有的快乐与不快,终结所有的纷争、所有的思想和所有的纠结。死亡是唯一可以达到不悲不喜的中正状态的唯一途径。这种中正的状态正是我想要追求的状态,于是直到现在,还是这样觉得:当我死去的时候,一定是微笑着的。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似乎与庄子回归自然的态度是相似的,却又不尽相同。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终结还是遥遥无期的未知,正因为未知,带来心底的空寂和失落是无法消除的,就好像一个受尽了委屈无处诉苦的孩子,影像便成了唯一可以宣泄的安全途径。艺术家都很感性,敏感而脆弱,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感性的人比理性的人更容易洞察微妙,率性而行。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最原始的动机,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无关乎艺术,无关乎艺术品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2.死亡迷恋——以视觉艺术为载体的死亡探求

了解过美术史的同仁都知道,视觉图形的运用远远早于语言文字的表现。早期的视觉图像表现或者说记录的题材除了早期的狩猎、农耕、宗教仪式等等之外,同样也涉猎到死亡。但那一时期,人们对于死亡的表现,仅仅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记录或者纪念的形式。而到了如今,这些影像的最大用途,也是与死亡本身无关的,更多的是被史学家用来研究历史古文明的工具而已。而最早开始有意识地对死亡进行探求的,并非视觉艺术,而是以被后人命名为“哲学”的方式而存在的。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贝特朗到尼采,无数的哲学家、人类学家、宗教学家在对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死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独对视觉艺术中死亡题材的探求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只是点到为止,或又归于哲学体系的探求了。有人曾说:“死亡、爱情和战争是文学的三大永恒主题。而对死亡的表现应是最为悠久,肯定他要先于爱情。”同样,在视觉艺术的领域里,当视觉表现形式开始被称之为艺术后,艺术家开始有意识地通过视觉形式对死亡进行了不断的思考及表现。自然,在艺术家的头脑里,哲学的思考已经先入为主,因此,就算用视觉艺术的形式来思考死亡,也难免在哲学思想的笼罩之下。但起码视觉艺术家们开始了从不间断的艺术实践,相较于枯燥的哲学文字,视觉艺术的形式更具有其自身的优势,直观且更具有震撼力的表现形式,或可比文字更完善更快捷地传达观念及情感。

视觉艺术创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数字媒体;视觉艺术;创新策略

一、视觉艺术综述

视觉艺术,指的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可以供人们观赏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建筑艺术、雕塑、影视、工艺品和实用装饰艺术等类别。视觉艺术的造型手法多种多样,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不仅包括二维的平面绘画作品和三维的雕塑等艺术形式,而且还包括一些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等形式。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形式,强调作品的真实性。雕塑艺术、摄影艺术、绘画艺术、服装艺术等都是传统的视觉艺术,动漫艺术、环境艺术和影视艺术则是新兴起的视觉艺术形式。

二、城市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

(一)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特点

艺术的发展是需要创新思维的,而数字技术是视觉艺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在逐渐影响着现代视觉艺术的动态过程,创新元素体现在视觉艺术发展的方方面面。利用数字媒体,视觉艺术从业人员可以积极借鉴和吸取先进地区和同行业在艺术创新方面的宝贵经验,利用先进的创作工具和新的材料,尝试创造新的视觉艺术。新媒体艺术是在数字技术和艺术设计完美融合的基础上产生的。视觉艺术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视觉上的创新,注重新视觉的艺术表现方法的运用,让视觉艺术的内涵朝着视觉传播和艺术消费方面延伸,使视觉艺术的理论更为成熟和丰富。例如,电影的视觉艺术设计是人们利用光效媒介的产物,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展现在荧屏中,使人们对视觉艺术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认识更加深刻。然而技术不是艺术创新的目的,而只是视觉艺术创新的手段或方法,艺术创新的好坏取决于利用视觉艺术创新手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于视觉艺术从业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作为视觉艺术工作者,要注重思考事物的本质,通过独特的视角来推动艺术的发展,增加艺术的功用和娱乐性质。

(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传播

在数字媒体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视觉艺术主要通过视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与社会生活中其它的传媒工具相比,这种媒体介质具有更加强烈的表现力,它在社会发展和传播过程中,通过形式各异的手段传播着,视觉传播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视觉艺术形成中两个重要的构成要素。与以往的视觉传播艺术相比较,新的社会环境下的数字传播艺术更加鲜明地传达出传播学的专业性。从详细分析来看,在科技和数字媒体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视觉传播通过数字技术、专业设备等不同形式的传播手段进行信息传播。当代社会发展环境下的数字媒体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还必须有着新媒体飞速发展中所独有的“新”和“媒介”的专业特性,在其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它所承载的媒体技术更加形象具体。动态的数字媒体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往往更加形象具体,通过网络计算机作为传播技术的动态媒体,相关从业人员便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便捷的资料搜集和艺术创作。同时可以通过新型的专业技术,将视觉艺术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数字媒体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它同样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思考,通过数字技术、新兴媒体去传达出新媒体发展中丰富多变的行业特性,同时激发艺术创作者创造形式各异的艺术作品。

三、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创新的表现

(一)视觉艺术的创新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科学技术与技术的结合,是实现数字媒体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很多领域都陆续引进了新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视觉艺术而言,互联网的发展和远程传输、传播技术的应用给艺术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在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作用下,新媒体艺术可以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人性沟通,视觉艺术的风格和特色也更加彰显自然、传统和人性。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艺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二)虚拟艺术的创新成为主流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虚拟艺术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再局限于对事物的简单复制和模仿,转而更加重视艺术意境的构建,希望向人们提供更加直观、形象、多维的视觉体验。视觉艺术中的虚拟意境指的是创作者通过发挥联想和想象,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中把幻想的世界转变成内心事物,然后再通过对虚拟时空的重现进一步实现人为时空的构建。

(三)视觉艺术创新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视觉艺术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数字媒体语境下,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视觉艺术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视觉艺术的创新需要高新技术作为支持和后盾,现在的视觉艺术主要以互联网、数字技术、网络等载体作为主要传播形式,从而产生了一些比较新颖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四、城市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策略

(一)加大视觉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力度

在数字媒体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新型的视觉艺术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这是推动视觉艺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以往的视觉艺术创作中,人们进行设计时更多地考虑的是对图像、文字等静态元素的总体设计,并且把它们作为传播艺术和审美的创作标准。在视觉艺术展现中并没有过多的表现形式去展现艺术之美,这便使得传统的艺术创作过分依赖图像和文字表达去传递艺术形象,并由此在传统的艺术创作中存在着不可避免地手法僵硬、表现单一的创作弊端。而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中,数字媒体技术可谓给视觉艺术创作带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通过技术手段把动态的数字媒体、远程传播以及动态交流等快速融入到视觉艺术创新中,以此不断提升人们的视觉享受。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视觉艺术创作便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艺术设计和艺术传播,使得艺术创作更加贴近社会现实,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此外,在数字媒体的媒介传播下,人们对于视觉艺术的消费理念得到逐步改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这已然成为信息技术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动态的数字艺术形式使消费者能够欣赏更多的艺术创作,在媒体技术的传播下,视觉艺术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二)用虚拟艺术促进图像世界向视觉世界的转变

在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文字和图像已然不能满足艺术创作和信息传播的强烈需求。而注重以虚拟艺术手段为创作媒介,不断创新艺术形式,使得艺术理念不断变化更新。随着摄影技术的产生,使得艺术创作这种对于声和光有着更加广泛的创作需求日益发展,特别是电影和电视的创作。新型的视觉艺术发展使得人们的视觉享受从黑色逐步转变到白色,从无声到有声,从静态到动态。在新的技术手段下,视觉艺术对创作内容有着强烈的形式要求,通过视频化的传播形式,让视觉艺术不断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精神发展需求。在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同时,一种全新的视觉影像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电脑合成虚拟的动态影像,不断丰富艺术的传播方式。在虚拟影像的辅助下,人们逐步追求形式多变的意向世界的创作设想,通过新型的技术手段感受多维动态和艺术享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3D技术便成为这一时期动态艺术创作的典型代表,以立体技术创作为手段,不断发挥艺术创作的丰富想象力,通过虚拟的艺术介质传播独具特色的空间意境和视觉盛宴。

(三)推动视觉信息的跨界创新

视觉艺术创新在数字媒体的语境下,除了风格和艺术形式的创新,在艺术创作的理念方面也发生着创新,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是创新的外在表现,而理念和思维则是创新的内在表现。在新想法的促使下,视觉信息创新就成为新的视觉艺术创新的必经之路。设计师只有用专注的精神和端正的态度去审视创意和创新设计,才能寻找到最适合的视觉信息、视觉元素,使得创新更具革命性、取代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视觉艺术设计时,要关注视觉信息的背景、内涵和时代意义,看得透视觉信息背后强大的关系系统,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长处,通过思维融合和信息整合创造全新的视觉艺术形式。

五、结语

从以上对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代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变化,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特定时代下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数字媒体新环境也被互联网和手机所取代,使视觉艺术的发展存在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城市数字媒体的语境下,视觉艺术要想健康发展,必须要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摆脱传统艺术消极影响的束缚,进行艺术创新和变革,开启视觉艺术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3.

[2]叶阳.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4(07):44.

[3]王洪亮.当代媒体语境下的视觉文化特征[J].现代传播,2014,36(02):87-88.

视觉艺术创作范文第3篇

影视动画镜头视觉构成

影视动画在现阶段已经发展成区别于影视艺术之外的独立文化门类,受众层面十分广泛,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影响举足轻重。在流动的动画镜头中,分析镜头画面的视觉构成元素是还原动画创作过程的有效方式,将动画镜头影像根据其视觉构成利用角色、肌理、色彩、画面效果等视觉语言分析镜头画面的构图、景别、场景和光线的整体效果,会使镜头画面的质量大幅提高,呈现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影视动画中的镜头是画面构成的必要基础,也是画面的潜在艺术表现形式,每一画面都是镜头的外在视觉体现,镜头画面只是流动影像的静止化反映。影视动画创作的关键不仅仅是角色和动作的设计及后期特效制作等视觉元素的合理应用,还在于镜头画面中不同元素的视觉构成。影视动画的镜头画面是以屏幕为传播载体最终呈现的,镜头画面的视觉艺术元素也都是围绕屏幕画面效果而进行设计的。影视动画的视觉构成元素主要包括构图、色彩、光影几个方面。构图是影视动画视觉表现中的结构画面,是为了表现特定的内容及效果,将镜头画面中被表现的角色或场景及摄影等元素进行有机组织,分布于画面,形成一定的画面效果。构图是动画镜头画面的精髓所在,主要是在已经存在的人物和场景设计的基础之上,寻找视觉艺术表现的美感,以形态、光线、颜色的方式合理给予镜头画面之中。影视动画视觉构成元素中的构图是将不同的动画场景和人物设计按照客观现实的顺序、不同的空间位置,分清重点和主次排列于连续的镜头画面之中。色彩是影视动画视觉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色彩在视觉艺术表现中的应用从影视动画艺术诞生之初就已经成为研究重点。影视动画镜头作为一种再现现实主义的画面形式,不同于电影、电视拍摄中所呈现的色彩。影视动画的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是通过创作者经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形成的具有主观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作品。因此,其色彩是画面色彩将色彩、思想、精神方面的感受结合在一起产生的绘画色彩。与电影创作中复现现实的客观性和写实性相比较,动画镜头中的色彩更多展现的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下与现实生活情境的一种融合,更加成熟,且更具有视觉观赏性。光影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视觉构成要素,在绘画、摄影、影视创作等艺术表现形式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传统的二维动画创作中,无法实现在每一个镜头画面及场景中都应用现实光线作为参照物,只能将光影这一视觉表现元素融入创作之中。影视动画的镜头画面大多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想象出不同光线的照射效果。光影在镜头画面中的设计和融入,使画面中各种视觉元素形成明暗差异的影调和不同的关系,它随着画面中事物的大小、轮廓、体积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突出镜头画面中不同事物的造型特点,展示画面构成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关系,从而构成镜头画面的整体的造型风格,起到决定画面场景气氛的重要作用。

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的审美

随着影视动画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计算机制作的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已经成为动画产业的主流发展趋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动画形式。影视动画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凭借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为展示时代思想的现代艺术媒介。认识影视动画镜头的视觉艺术表现,应从动画艺术表现的形式出发,了解其艺术创作的机制,掌握动画镜头中视觉表现的基本规律。现阶段影视动画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艺术文化产业,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影视动画视觉表现的手法,使影视动画走出传统创作方式的局限,焕发出全新的艺术活力,拓展了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领域。影视动画在视觉表现方面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力,在其他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领域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逐渐成为当今艺术形态中的独立概念。关于动画镜头中人物角色及场景的美术设计及辅助融入的其他视觉效果是影视动画创作的灵魂。影视动画作为传播视听的工具,需要大量镜头画面设计元素,将画面合理组接在一起,实现描述连续镜头画面和故事情节的目的。在影视动画镜头画面中,画面的视觉构成元素与视听语言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的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了影视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如今,数字技术已经广泛深入到各个文化创作领域,许多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计算机数字技术。影视动画镜头画面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视觉表现形式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与视觉表现的整合,产生出与传统绘画艺术或电影技术不同的审美特征。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的审美具有广泛性、全息性和多维性。它能够充分调动观赏者的视觉感官,还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觉艺术表现激发观赏者情感、思想、精神方面的活动,所表现出的虚拟美和个性美是复现现实艺术无法实现的。计算机技术在影视动画镜头画面创作及视觉表现中的应用,突破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的平面布局,利用3D的动画制作手法与其他视觉元素的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镜头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并在故事情节的作用下,形成连续的视觉认识。影视动画不仅是体现制作效果及故事情节的作品,其本身也是一件极具视觉艺术表现力的艺术作品。在动画核心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影视动画镜头画面从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光影、摄像机动画到后期处理,每个创作环节都需要创作者精益求精,力求呈现在屏幕上的镜头画面获得最佳的美学质感及视觉艺术效果。

结语

视觉艺术创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审美价值

一、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概述

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而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最新兴的行业,因此其创作人员来自于许多相关专业,例如计算机软件、美术、工程设计、影视、广告等等。正因为如此,各个行业人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重点,或欣赏计算机精确的描绘,或把逻辑性放在首位,或从秩序性入手,或从艺术感觉开始,或注重画面本身的华丽、色彩的饱和与丰富,这些都是各有独特的创作方法。不同专业人士制作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把握的关键点也是不尽相同的。于是迥异的风格和效果的作品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使数字化视觉艺术呈现群星璀璨的特色,这是其它既有的艺术门类所不及的,也是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有着自身所特有的语言特征。从艺术本体特性来看,数字化艺术创作对传统影视艺术以及其他相关艺术原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重新进行了解构和延伸。在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中,造型与展示能力得以大大拓展和丰富,它承续着传统艺术对空间的占有,吸纳影像艺术中运动和声音两个构成要素,在表现力上增加了听觉感知与时间流动两个新型审美维度。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满足了后现代艺术中追求视觉的文化企图和社会语境。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起的基于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有其特定的空间、艺术追求和风格,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它有自己特有的节律,是造型、情节、场景、境语、声响等各种因素的重复、间隔、交替、渐变等手法整合统一的应用。

二、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初探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也日益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的分析,有助于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间离效果与人性化价值

间离效果几乎是所有艺术样式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而且极具有审美的意义。简单地说,它是与现实中人们的视感官所感受到的“真实”状态的差异而产生的有“距离”的美感。而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也一直在强调艺术创作与“现实”情形之间的间离效果。比如幻想化的造型,随心所欲的动作表现等等。无论是漫画风格或写实风格的动画,都对取自于自然(现实)或产生于幻想的形象进行了夸张、归纳的主观创造,使其成为艺术家心灵的“意象”。它强调的是与观众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以此来满足观众“轻松有趣”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这一艺术样式的间离效果的与众不同之处还还体现在它独特的制作技巧与创作过程。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以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不同创作者的情感与心理轨迹,同时也显现出数字化影像设计创作的最具人性化价值的一面。设计师在描绘与设计每一个形象与动作之时,注入越多的主观意图,其结果必然会更大地拉开与客观现实的距离,而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本身的创造性价值便由此而生。而经设计师之手创作的一幅幅作品给观众提供了最直接的人性化与情感化的图形信息。这无疑是构成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文精神的宣扬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用一定的艺术符号来反映客观事物,加上设计师个人的的审美取向和感彩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意义的作品。因此,这些创作作品中,凭借影像与生活的直接展开照面,来传达真实的人文信息。它们体现着高度的人文精神。

(三)高度的科技型、自主性和创造性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关涉到社会的诸多方面。其中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尤甚。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一项高科技运作,具有强烈的高科技性。同时,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又对传统影视艺术以及其他相关艺术原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重新进行了解构和延伸。无论是色彩、影调、还是用光、造型都可以通过后期对其进行主观调整,设计创作作品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而数字化影像所带来的创造性,是众所周知、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电影院里的火爆电影、电视机中的新潮动漫还是各类电视节目的栏目包装,都无不显示出了数字影像艺术创作的高度的创造性。

(四)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梦与真

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是对生活的再造。有人说过数字化影像是生活之外的生活,是让生活成为虚幻、成为梦境、成为奇观的手段之一。因此,运用数字化制作技术创作的模拟现实的动画作品,是一种以幻想的造型,真实的视觉效果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纠缠在“梦与真”的数字化影像促使了大众对于影像奇观的不懈爱好和追求,也反映出现代人对虚拟现实的渴望。

三、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思考

数字化影像作为一种获取生活世界图像的技艺性活动,它所提供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语言、文字和图案表述的新型文化传达方式。但是它所体现的是基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上的艺术创作形式,因而数字化影像作品正是为这种描述现实与虚幻的视觉精度高的图像文本。通过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的分析与探讨,对影像的创作与批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有助于影像数字化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对数字化影像的审美价值分析,为我们继续挖掘数字化影像图像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持。

结论

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艺术形式,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影像的艺术创作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简述,初探了其重要的审美价值。在具体创作中,设计师应注意数字化影响创作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素养和业务水平,使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可以健康有序不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洁,姚令华.数字化影像的现象学思考[J]. 科教论坛,2008

[2]孙振虎,孙玉平.数字化影像的人性化传播[J].网络与数字化.2005.

视觉艺术创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视觉设计诱导创意灵感捕捉广度与深度侧向与逆向思维

工业设计是由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相互交叉、渗透、结合形成的,以机械化方式生产的工业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工业设计活动是对人为事物的认识、再创造过程,它基于对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人为行为和阶段成果的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寻找工作的切入点,将创造性与简洁、清晰、有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视觉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及本质。

视觉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科学迅速发展的社会,不管理念是模糊的,或是较为清楚的,都必须接受的事实是理性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并深入到视觉设计之中,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设计语言的那种逻辑、抽象、科学的叙述风格。设计者自己从作品内容、符号、表现、技巧处理等方面给我们解释了视觉设计对其浸淫的程度。在我们这个时代,设计者不再是世外桃源客,而是推动科学化、商品化、全球化发展的一支力量。因而,社会也赋予了从事于艺术设计行业的艺术家们一种社会责任感,那么视觉设计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诱导创意

由于艺术创作中有许多具体的形象或形式存在,在视觉艺术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些特点进行带有诱导性的提示。如视觉艺术思维能否对艺术用材的选择进行有目标的诱导,对形象的构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新处理,形成新的艺术形象;对相同或相近的对象(同类成异类)用类比的方法加以诱导,使我们的艺术创作在进行过程中受到较多较好的提示,从而增强视觉艺术思维的效果。

从形态处理方面进行诱导组合主要有:渐变、添加、简化、打散重排、颠倒;从各种因素的类比方面进行诱导:综合类比、直接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根据这些有意识的提示以及具体的思维途径,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对此加以分析、探讨,不要忽略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和相关的因素,从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最赋美感的思路进行进一步的创作。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更要从培养思维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智力的角度着眼。

二、灵感捕捉

灵感思维是视觉艺术思维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创作活动中,人们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想法经过反复思考而突然闪现出来,或因某种偶然因素激发突然有所领悟,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各种新概念、新形象、新思路、新发现突然而至,犹如进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就是灵感。

辛勤的劳动、艰苦的探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灵感发生的先决条件。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及时准确地捕捉住转瞬即逝的灵感火花,不放弃任何有用的、可取的闪光点。灵感出现的机遇对每个人是公平存在的,灵感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尽管它有时是稍纵即逝,甚至令人百思不解,难以捕捉。那些努力追求、刻意进取、随时留意并敏锐地感觉、捕捉到灵感的人是成功的典范。

三、广度与深度

思维的广度是指要善于全面地看问题。假设将问题置于一个立体空间之内,我们可以围绕问题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跨学科地进行全方位研究,因此有人称之为“立体思维”。

从广阔的宏观世界到神秘的微观世界,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从传统理念与现代意识的融合,都是我们进行视觉艺术创作所要涉及的内容。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思维的广度似乎更加重要,有时设计一件艺术作品,不仅仅要依靠艺术方面的知识来指导,还要得到其他学科诸多方面的支持。

思维的深度是指我们考虑问题时,要深人到客观事物的内部,抓住问题的关键、核心,即事物的本质部分来进行由远到近、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人的思考。在视觉艺术思维过程中,思维的深度直接关系到艺术创作的成败。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要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视觉艺术是以塑造形象达到审美愉悦为主要目的的,在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不要只罗列现实中的一些表面现象,而要注重形象的精神面貌、意境表现。

四、侧向与逆向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左思右想”,说话时“旁敲侧击”,这就是侧向思维的形式之一。在视觉艺术思维中,如果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往往找不到最佳的感觉而始终不能进人最好的创作状态,这时可以让思维向左右发散,或作逆向推理,有时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促成视觉艺术思维的完善和创作的成功。

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按照常规的创作思路,有时我们的作品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开辟新的艺术境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在人们的正常创意范畴之外反其道而行之,有时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独特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视觉设计促成原来相互严格分离的不同部分和区域之间相互有机联系,使设计者终于能够超越自己过去被严格限定的领域,到这个新的领域去表现自己。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何洁:平面广告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张福昌王延羽:视觉传达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视觉艺术创作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视觉设计 诱导创意 灵感捕捉 广度与深度 侧向与逆向思维

工业设计是由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相互交叉、渗透、结合形成的,以机械化方式生产的工业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工业设计活动是对人为事物的认识、再创造过程,它基于对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人为行为和阶段成果的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寻找工作的切入点,将创造性与简洁、清晰、有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视觉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及本质。

视觉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科学迅速发展的社会,不管理念是模糊的,或是较为清楚的,都必须接受的事实是理性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并深入到视觉设计之中,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设计语言的那种逻辑、抽象、科学的叙述风格。设计者自己从作品内容、符号、表现、技巧处理等方面给我们解释了视觉设计对其浸淫的程度。在我们这个时代,设计者不再是世外桃源客,而是推动科学化、商品化、全球化发展的一支力量。因而,社会也赋予了从事于艺术设计行业的艺术家们一种社会责任感,那么视觉设计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诱导创意

由于艺术创作中有许多具体的形象或形式存在,在视觉艺术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些特点进行带有诱导性的提示。如视觉艺术思维能否对艺术用材的选择进行有目标的诱导,对形象的构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新处理,形成新的艺术形象;对相同或相近的对象(同类成异类)用类比的方法加以诱导,使我们的艺术创作在进行过程中受到较多较好的提示,从而增强视觉艺术思维的效果。

从形态处理方面进行诱导组合主要有:渐变、添加、简化、打散重排、颠倒;从各种因素的类比方面进行诱导:综合类比、直接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根据这些有意识的提示以及具体的思维途径,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对此加以分析、探讨,不要忽略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和相关的因素,从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最赋美感的思路进行进一步的创作。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更要从培养思维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智力的角度着眼。

二、灵感捕捉

灵感思维是视觉艺术思维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创作活动中,人们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想法经过反复思考而突然闪现出来,或因某种偶然因素激发突然有所领悟,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各种新概念、新形象、新思路、新发现突然而至,犹如进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就是灵感。

辛勤的劳动、艰苦的探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灵感发生的先决条件。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及时准确地捕捉住转瞬即逝的灵感火花,不放弃任何有用的、可取的闪光点。灵感出现的机遇对每个人是公平存在的,灵感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尽管它有时是稍纵即逝,甚至令人百思不解,难以捕捉。那些努力追求、刻意进取、随时留意并敏锐地感觉、捕捉到灵感的人是成功的典范。

三、广度与深度

思维的广度是指要善于全面地看问题。假设将问题置于一个立体空间之内,我们可以围绕问题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跨学科地进行全方位研究,因此有人称之为“立体思维”。

从广阔的宏观世界到神秘的微观世界,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从传统理念与现代意识的融合,都是我们进行视觉艺术创作所要涉及的内容。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思维的广度似乎更加重要,有时设计一件艺术作品,不仅仅要依靠艺术方面的知识来指导,还要得到其他学科诸多方面的支持。

思维的深度是指我们考虑问题时,要深人到客观事物的内部,抓住问题的关键、核心,即事物的本质部分来进行由远到近、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人的思考。在视觉艺术思维过程中,思维的深度直接关系到艺术创作的成败。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要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视觉艺术是以塑造形象达到审美愉悦为主要目的的,在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不要只罗列现实中的一些表面现象,而要注重形象的精神面貌、意境表现。

四、侧向与逆向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左思右想”,说话时“旁敲侧击”,这就是侧向思维的形式之一。在视觉艺术思维中,如果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往往找不到最佳的感觉而始终不能进人最好的创作状态,这时可以让思维向左右发散,或作逆向推理,有时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促成视觉艺术思维的完善和创作的成功。

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按照常规的创作思路,有时我们的作品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开辟新的艺术境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在人们的正常创意范畴之外反其道而行之,有时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独特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视觉设计促成原来相互严格分离的不同部分和区域之间相互有机联系,使设计者终于能够超越自己过去被严格限定的领域,到这个新的领域去表现自己。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何洁:平面广告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张福昌王延羽:视觉传达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视觉艺术创作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创意 视觉艺术设计 原动力

在“大发现”的航海时代,水手们有过这类记录:根据航海图的指示,这一带应该是一望无际的海洋,但突然间却冒出许多环形的岛屿;更神秘的说法,入睡前是一片,醒来时却发现周围出现海岛。著名广告大师杨杰美用这一魔岛的现象比喻创意产生的神秘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创意”:所谓创意,就是前所未闻的、能充分反映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意念或构想。

视觉艺术设计的关键是创意。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创新思维已成为进一步开拓知识、发展空间的巨大动力,只有思维的创新,才能导致实践和理论的多维创新。

一、创意是视觉艺术思维的灵魂

创意思维是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形式,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首先体现在开发创造能力方面。创新之意在于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做出新的成绩,因此创新是视觉艺术思维的灵魂。

心理学家泰勒将创造分为两个不同内容及不同复杂程度的层次:一个是具有基础的即兴式的创造,这种即兴力求情感宣泄、情景交融和人心境的表现。另一个层次是革新的创造,遍学百家所长,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产生新的概念和技法,形成新风格和境界。①有时,创造的结果会出乎人们意料,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创意思维离不开创造性想象,这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视觉艺术思维中,创造性想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创造性想象艺术作品就没有生命力。滕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中说:“审美想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即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前者是一般审美活动中的想象,后者则是艺术家创造过程中的想象,它是脱离开眼前的事物,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对回忆起的种种形象进行彻底改造的想象。”②

创造性想象有着极其广阔的拓展领域和生存空间。艺术家在进行创造活动时,可以用非常规的思考方式,尽情地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在艺术创作的领域里自由自在地纵横驰骋,为视觉艺术创作寻找成功的契机。

求异性思维也称为发散性思维,其特点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将各方面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触类旁通。求同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深入整合,敏锐地找到切入点,因此,只有高度发散、高度集中,二者反复交替进行碰撞才能迸发出奇妙的创意。

二、灵感是创意思维的特殊现象

灵感是思维形式中最富于创造性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人对客观认识的反映,也有着自身的特征,在艺术创作的思维形式中有着特殊的功能。

在视觉艺术创作活动中,灵感具有产生的突发性、过程的突变性和成果的突破性。突发性表现在人们头脑中日积月累的思考,在某种刺激下,在毫无戒备的状态下突然显现出来。人的思想质变有两种:一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积累和反复思考,从感性阶段逐渐上升到理性阶段,这是渐进式的变化;另一种是人们日积月累的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经某种因素触发而产生突变,是感性认识迅速升华为理性认识。灵感的出现能够打破人们的常规思路而产生特殊的效果,这就是过程的突变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由于灵感的启示,人们的思维活动会突然开辟出一条新路子,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灵感思维的形式具有无意识的特征,但是这种无意识却包含在一个人大脑深层的潜意识活动中。从表面上看,艺术灵感的发生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这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似乎无规律可言,实际上,它也要受到一定的逻辑规律的制约。首先,灵感思维的出现是建立在艺术家头脑思维活动的大前提之下的;其次,灵感思维不是凭空爆发出来的,它是艺术家长期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及长时间思索的结果。灵感出现之前已经有大量的艺术素材、情感、信息蕴藏在艺术家的潜意识之中,这些材料可能是杂乱无章或是朦胧的,然而在思维过程中,大脑某神经系统突然得到沟通,某些信息突然在想象中产生了相互的联系,都会使思维活动突然进入到一种异常活跃和顺利的状态之中,从而产生飞跃和升华,灵感就出现了。

艺术活动中灵感激发的基础植根于活动的土壤,它具有多维性、广泛性、丰富性。创造性是灵感思维最基本的特征,它不是自然物质的再现和重复,而是在此基础上具有崭新的面貌,是一般自然物质形象不可取代的。从来没有两个艺术家会迸发出完全相同的灵感火花而创作出完全相同的艺术作品来。灵感还具有突发性和瞬时性。在一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灵感的出现往往是突然而至,瞬间即逝,不是由自己的意识所决定的,也不是能够预期出现的。灵感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创作者精神上的亢奋状态,艺术家在灵感出现时会产生无比兴奋的激情,有时行为无法自主。灵感的出现是艺术家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创作思维还包括了思维中的幻想成分和非智力因素中的各种潜能的发挥。艺术的创作是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作为前提的,二者相辅相成。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有智力因素作为基础,又要有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当历史的脚步踏入到21世纪的时候,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理论需要创新,实践需要创新,观念需要创新,整个时代都在呼唤创新,视觉艺术思维更离不开创新。创新是视觉艺术思维的灵魂。

三、综合联想是创意思维的重要因素

综合联想、图形创意。这里所指的图形是有针对性设计的产物,有别于纯艺术综合的形态创作,它有着自身的特点,这是图形的社会功能决定的。联想本身具有从当时所感知的某些方面出发,由此及彼、由正及反,进行远距离印象思维的特征,而伴随着联想意识进行形象化扮演,创造出超生活的、虚构的、重构的但又体现客观世界意义的、新奇的视觉形态图形。而观者则通过图形的组织关系开始另一种联想活动,直到理解图形所表达的意义为止。联想本身也可以带来不断的联想,为设计带来更多的思路和表现形式的可能性。因此,综合联想思维方法是比较科学的,是有效的图形设计思考途径。当然,设计、艺术本身也包括人类对大自然所产生的情感因素,所以,图形设计的思维过程相对是比较理性的,但表达的意义都是感性而富有情理的,这也是图形等视觉艺术具有感染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21世纪是一个边缘学科极度发展的时代,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综合,从而派生出新的学科、新的知识和新思维空间,并带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视觉艺术设计是一门集图形、声音、动画、文本于一体的多种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前瞻性,对设计师而言,设计艺术学科就应该具有震撼人心灵的创意原动力。

注释:

①泰勒.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0版.

②滕守尧 .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06级

视觉艺术创作范文第8篇

关键词:艺术创造力;视觉艺术;升华;艺术观念

艺术创造力的作用非常强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相关艺术的发展,艺术家想要能够创造出更加优质的艺术作品,就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创新思维,从而才能创作出更加符合当前时代特点的艺术作品。

一、当代视觉艺术家是时代的思想者和情感体验者

作为一个合格的艺术家,必备的素质就是能够会“自己思考”,只有具有了独立的思维才能够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在时代不断交替的洪流中存在的价值直接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足够的创造性,而艺术家的这种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有来自于时代对于其赋予的新的要求。艺术情感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良好的艺术情感体验是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只有将自身置于真正的情境当中,才能体验到完整的艺术,并且能够在当前社会利益的背后发现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从而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艺术家对于社会的认识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能否更加接近真正的艺术,并且也影响着其创造作品的质量。在当代的视觉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将创造力更好地运用到作品中,并且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中的许多艺术中去。拥有了创造力的艺术家就会从原来的画家变成了当代的“思想家”,甚至是“政治家”,有了自己的创造思维和能力,艺术家可以为视觉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创造力赋予了艺术家更强的力量,使其能够冲破时代和自身的限制,并且在当前社会中创新思想的鼓励下实现更高质量的作品创作。很多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一些较为简约、含蓄的艺术手法也会被艺术家的创造性唤醒,并且会逐渐被新的艺术理念所取代。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能够使用更加具有创造性的手法来产生艺术,将作品从抽象转化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并且为艺术的发展插上了一对翅膀。当代艺术家拥有的艺术创造性使其比其他任何时刻的艺术家更能自由地创作,从而实现了视觉艺术的真正意义。

二、创新的艺术观念成为当代视觉艺术前进的思想动力

视觉艺术家和其他的艺术家有一定的区别,这些艺术家主要是通过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来宣扬一些理念,并且通过艺术作品产生的视觉来表达出艺术的内涵。很多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表达出自己对于社会的一些看法,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表达和承载作者思想的完美途径。在视觉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并且其中较为著名的时期都有较为标志性的艺术家树立出相对新颖的理念,从而影响到后世很多代的艺术创作。比如对于西方的艺术来说,在古希腊就有很多杰出的艺术家涌现,如波流克列斯、菲迪亚斯等人雕刻出许多流传至今的作品,在雕刻中他们的创造性做到了将艺术和数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了对艺术追求的最高准则,这也为之后的艺术家在发展自身的艺术创造性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到了十九世纪末期,西方印象派的艺术家受到了一些关于现代的一些艺术观念的影响,因此在表达艺术时尤其是关于对外界事物的表现上,从以往的传统手法转换到了现在的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并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从传统的写实转换成了现在的对艺术语言和灵魂的探索。之后的视觉艺术便开始分开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其中一个是将艺术的观念和艺术作品背后的思想情感表达的手法不断弱化,从而使艺术渐渐形成一个更加纯粹的追求,以便于对艺术实现更高层次的探索,还有一种则与前者相反,这种艺术在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中更加强调艺术自身作品的观念性,并且能够将作者蕴含于作品其中的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弱化艺术的表现手法而升华其情感的方式更加符合时代的审美。

三、当代视觉艺术是现代人实现自我价值和抚慰心灵的精神家园

当代的视觉艺术较之之前的视觉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1.当代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创作不再紧紧局限于自身,而是将眼光放开,并且将其聚焦于大千世界,同时对于艺术的表现手法也从以往的表现技法的重视转化成现在的对感情以及艺术创造的重视。2.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较之以往更加趋于多样化,当代艺术的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地将自身与一些高科技进行融合,这也是艺术创造力在推动当代视觉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体现,当代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法较为流行的是“综合艺术”。3.当代视觉艺术对于艺术的追求更加注重于新艺术形式,而不仅仅是内容,并且将艺术的创造性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由于当代的视觉艺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因此使得该艺术与其他不同的艺术之间能够相互借鉴,吸取营养。新时代伴随着高科技的出现,很多新的手法也被运用到艺术的表现中,并且在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中关于艺术创造性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艺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色彩,也正是由于当代艺术家充分运用自身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吉品,刘秀丽.基于创造力内隐理论的艺术创造力结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2]李吉品,刘秀丽.艺术生创意自我效能、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4).

[3]李吉品,刘秀丽.艺术创造力评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4]戚灵岭.独一与合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5).

视觉艺术创作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

影视动画是一门幻想艺术,能够直观地抒发和表现人们的感情,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转变为镜头语言和动画场景,扩展了人类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唯美的镜头视觉表现是许多艺术形式的追求,动画作为一种假定性艺术,在突破摄影和制作限制的基础上,富含视觉艺术表现力的镜头画面是影视动画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之一。

一、影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特征

影视动画是在电影和绘画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影视动画的视觉艺术特征与电影艺术存在很多的相似点,在大多数电影理论家眼中,电影美学意义的形式直观构成是以复现现实为客观基础的,这一理论在解释纪录片、故事片、实验电影及先锋电影等任何类型影片的发生机制,都表现出较强的普遍适应性。将复现现实理论引用到影视动画艺术中,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视动画作为同属电影的一种艺术门类,主要是以再现现实作为艺术表现的基础,在视觉艺术的表达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逻辑和形式。

在英语中指代动画的一个常见词汇是“animation”,来源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是灵魂。而动词“animate”意为赋予生命,因此动画可以引申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艺术安排,使原本不具有生命的事物获得生命的一项艺术活动。“animation”一词从拍摄技巧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界定了影视动画在技术上表现出的特点,动画在英语中的另一个词汇为“cartoon”,一般直译为卡通,它指出了动画所具备的独特艺术内涵,提示我们影视动画与漫画艺术之间的潜在联系,换言之,当漫画活动起来,应用影视摄制手段和制作方式将活动的漫画呈现在屏幕上,给人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即是影视动画。因此人们在观赏动画影片的同时,也是在观赏直观视觉形式的漫画,而不是社会真实生活的艺术复现。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当前影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已经远远超越动画的诞生初期的格局。就动画的总体类型而言,根据视觉表现的技术手段可将影视动画具体划分为传统动画、定格动画及电脑动画。其中传统动画是指应用手绘的形式设计动画镜头中需要表现的角色、事物及场景。定格动画有沙动画、纸雕动画、黏土动画等,主要应用摄影机逐格拍摄事物及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电脑动画主要指应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二维动画或三维动画,是目前影视动画制作和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无论怎样转变和划分,影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的形成机制与传统的手绘动画是没有差别的,影视动画的屏幕造型只是不同形式的漫画表现。

影视动画的创作和最终的视觉呈现要比漫画的创作和视觉表现复杂许多,漫画艺术也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艺术创作的思维逻辑,绝不是影视动画的一种低端形态。确切地说漫画艺术是影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的基础艺术形态,它们之间最紧密的联系在于影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是漫画艺术作品的抽象、变形以及拼贴。影视动画与漫画艺术之间的联系与其抽象的视觉表现方式是影视动画艺术根本性的视觉艺术特征。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直观的动画角色在造型上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性,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也通常将生活化、日常化的事物进行陌生化的艺术创作和处理。

二、影视动画镜头视觉构成

影视动画在现阶段已经发展成区别于影视艺术之外的独立文化门类,受众层面十分广泛,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影响举足轻重。在流动的动画镜头中,分析镜头画面的视觉构成元素是还原动画创作过程的有效方式,将动画镜头影像根据其视觉构成利用角色、肌理、色彩、画面效果等视觉语言分析镜头画面的构图、景别、场景和光线的整体效果,会使镜头画面的质量大幅提高,呈现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影视动画中的镜头是画面构成的必要基础,也是画面的潜在艺术表现形式,每一画面都是镜头的外在视觉体现,镜头画面只是流动影像的静止化反映。影视动画创作的关键不仅仅是角色和动作的设计及后期特效制作等视觉元素的合理应用,还在于镜头画面中不同元素的视觉构成。影视动画的镜头画面是以屏幕为传播载体最终呈现的,镜头画面的视觉艺术元素也都是围绕屏幕画面效果而进行设计的。影视动画的视觉构成元素主要包括构图、色彩、光影几个方面。

构图是影视动画视觉表现中的结构画面,是为了表现特定的内容及效果,将镜头画面中被表现的角色或场景及摄影等元素进行有机组织,分布于画面,形成一定的画面效果。构图是动画镜头画面的精髓所在,主要是在已经存在的人物和场景设计的基础之上,寻找视觉艺术表现的美感,以形态、光线、颜色的方式合理给予镜头画面之中。影视动画视觉构成元素中的构图是将不同的动画场景和人物设计按照客观现实的顺序、不同的空间位置,分清重点和主次排列于连续的镜头画面之中。

色彩是影视动画视觉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色彩在视觉艺术表现中的应用从影视动画艺术诞生之初就已经成为研究重点。影视动画镜头作为一种再现现实主义的画面形式,不同于电影、电视拍摄中所呈现的色彩。影视动画的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是通过创作者经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形成的具有主观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作品。因此,其色彩是画面色彩将色彩、思想、精神方面的感受结合在一起产生的绘画色彩。与电影创作中复现现实的客观性和写实性相比较,动画镜头中的色彩更多展现的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下与现实生活情境的一种融合,更加成熟,且更具有视觉观赏性。

光影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视觉构成要素,在绘画、摄影、影视创作等艺术表现形式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传统的二维动画创作中,无法实现在每一个镜头画面及场景中都应用现实光线作为参照物,只能将光影这一视觉表现元素融入创作之中。影视动画的镜头画面大多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想象出不同光线的照射效果。光影在镜头画面中的设计和融入,使画面中各种视觉元素形成明暗差异的影调和不同的关系,它随着画面中事物的大小、轮廓、体积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突出镜头画面中不同事物的造型特点,展示画面构成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关系,从而构成镜头画面的整体的造型风格,起到决定画面场景气氛的重要作用。

三、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的审美

随着影视动画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计算机制作的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已经成为动画产业的主流发展趋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动画形式。影视动画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凭借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为展示时代思想的现代艺术媒介。认识影视动画镜头的视觉艺术表现,应从动画艺术表现的形式出发,了解其艺术创作的机制,掌握动画镜头中视觉表现的基本规律。现阶段影视动画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艺术文化产业,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影视动画视觉表现的手法,使影视动画走出传统创作方式的局限,焕发出全新的艺术活力,拓展了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领域。影视动画在视觉表现方面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力,在其他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领域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逐渐成为当今艺术形态中的独立概念。

关于动画镜头中人物角色及场景的美术设计及辅助融入的其他视觉效果是影视动画创作的灵魂。影视动画作为传播视听的工具,需要大量镜头画面设计元素,将画面合理组接在一起,实现描述连续镜头画面和故事情节的目的。在影视动画镜头画面中,画面的视觉构成元素与视听语言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的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了影视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如今,数字技术已经广泛深入到各个文化创作领域,许多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计算机数字技术。影视动画镜头画面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视觉表现形式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与视觉表现的整合,产生出与传统绘画艺术或电影技术不同的审美特征。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的审美具有广泛性、全息性和多维性。它能够充分调动观赏者的视觉感官,还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觉艺术表现激发观赏者情感、思想、精神方面的活动,所表现出的虚拟美和个性美是复现现实艺术无法实现的。

计算机技术在影视动画镜头画面创作及视觉表现中的应用,突破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的平面布局,利用3D的动画制作手法与其他视觉元素的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镜头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并在故事情节的作用下,形成连续的视觉认识。影视动画不仅是体现制作效果及故事情节的作品,其本身也是一件极具视觉艺术表现力的艺术作品。在动画核心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影视动画镜头画面从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光影、摄像机动画到后期处理,每个创作环节都需要创作者精益求精,力求呈现在屏幕上的镜头画面获得最佳的美学质感及视觉艺术效果。

四、结 语

影视动画是在绘画和电影基础上不断延伸发展而形成的艺术门类,同时具备了绘画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视觉表现特征。影视动画中镜头画面的创作是高度自由的,富含视觉艺术表现力的镜头画面也是影视动画创作最为鲜明的艺术特色。影视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幻想型艺术,改变了主客体的观赏方式、感知方式、情感方式、思维方式及艺术审美方式。每一个镜头画面中的视觉表现元素都蕴涵着创作者赋予其引申性的艺术内涵,对观看者的思想和情感产生交互性的刺激,从而进行主观和客观的互动、感性和理性的交融、技术和艺术融会贯通,达到视觉艺术表现与审美意识上的统一,形成不一样的视觉艺术效果和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 陈旭媛.浅析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独特性[J].当代艺术, 2010(02).

[2] 米高峰.当代语境下的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 2007.

[3] 程雯慧.浅析日本影院动画镜头的艺术表现[J].艺术教育, 2010(11).

[4] 孙士余.视觉文化之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0).

视觉艺术创作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视觉艺术网络虚拟现实

艺术活动反应时代的现象,且在各种意义上,艺术与时代革新或改造的根本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情的自发形成占了大部分,但在有些状态下理性的计划性成分亦占有相当的比例,尤其在新媒体、新美学观念、新素材及新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以理性为诉求的创作灵感,已占有绝对的重要性及审美价值。

科技的革新,从计算机、网络到虚拟现实,在艺术创作上产生极大的变化,具有实验精神的先驱艺术家们热衷于新媒体与材料与新艺术形式的探求,从十九世纪末到今天,其中发生了难以计数的艺术运动,一部新媒体艺术史,几乎就是一部近代科技史,而我们仍然活在其中,变化日新月异,很难去归纳风格,或下任何定论。到目前为止,网络艺术、包括虚拟实境的交互式装置,似乎是互动艺术的主流。科学的发明与发现,大量地运用在改善人类生活上,不过是近五十年的事,却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刺激。改变的不仅是物质的层面,在精神上的意义也相当深远。

尤其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电子媒体与计算机科技开始普及之时,媒体深深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人们视野变宽了,世界变小了。当时,艺术、科技与科学间的关系常受争议。艺术与科技运动吸引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业者参与,意图发展出跨领域的合作架构,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系统化的合作模式,仍然只是一个理想。因为科技、艺术都是文化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容分割。

运用科技的视觉艺术,一个明显的议题便是科技带来的艺术品复制性与真实性的问题,一切展演都只是以复制品呈现,要观赏者破除原有的观赏习惯,在传统上的艺术价值包含了独创性、唯一性、与真实性,都将被重新思考。

数字化科技成熟后,讲求光与速度,去物质化的虚拟影像透过媒体四处传播,复制已经不再是模仿、替代真实或是真实的幻觉,数字世界已然成为另外一种真实。因为影像可被转换为数字语言,可被任意操弄,因而影像成为一种信息,于是艺术行为也大大不同于前,艺术家在庞杂的影像信息中,选择、过滤、重新组装,不只是利用技术来解决视觉问题,开发新的视觉经验,更利用新媒体去呈现人们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作品意义的产生存在于事件的脉络还有与观赏者的互动中。观赏者从最早的被

动接受,到目前已然成为参与者,甚而是展演内容的提供者。以往视觉艺术的形式,可大分为平面的绘画与立体的雕刻,而影像的领域今后将与前述二者并列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未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多媒体、高画质等新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录像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整合。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高科技产品发展迅速,计算机、雷射光线、传真机、复印机、卫星传播等。这些尖端科学技术,都成为创造想象和架构的创作工具,这些新的媒介能仿真真实世界,也能创造出幻想境界中的奇景。高科技艺术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兴起于美国的新艺术。它是泛指以运用高科技创造的现代美术作品,诸如计算机艺术、雷射光艺术等作品,在美学领域中带来明显意义,结合了人类智能和科技产生的大量新颖技巧。潜藏在这种深具潜力的新视觉技巧下,有一个更深入的意义:在高科技的辅助下,视野更加瞭阔,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美学向度,跳跃连结代替线性思考,多向度空间取代绘画透视,前所未有互动。尤其是,自从计算机出现以后,因为可以储存、修改,容易重新绘制及复制,所有有关绘画的行为起了很大的改变。1952年美国的BenF.Laposky利用计算机做出一个抽象的图像,1956年才开始能创作出彩色的电子影像,1960年德国K.Alsleben及W.Fetter发表最早的计算机绘图作品,直至1994年网际网络开始盛行,四、五十年间,人们对于空间的思考模式随之改变,我们离开了复杂而趋向一个快速沟通、大纲式了解的理想。我们不再需要画一堆很复杂辅助线去处理放置一个三维物体于二维平面上的问题,计算机影像帮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因此,艺术家已把兴趣放在如何避免复杂的建构,因为人们想象的空间已经改变,波浪的、拥挤的西方绘画已被纯粹的、无限空间的现代绘画所取代。

计算机对现代艺术造成的冲击及影响之巨,超乎想象。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一个空间可视化的简单辅助工具,但它不只是一件工具,一种媒体和材料,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美学方向,新的再现可能。多数计算机艺术的创作者,深信虽然计算机本来不是为艺术创作的理由而发明,但它会持续发展出特有的本质,继续为艺术家提供最好的工作伙伴。

通常,计算机比传统铅笔的方式更简单、便宜、快速地生产,计算机让艺术家与音乐创作者更快速的生产,这也就是我为什们称之为“罐头艺术”的原因,然后,计算机也可提供一种艺术替代品更快速的方法,这也是我为什么称其为“麦当劳艺术”。当然,计算机艺术有它的隐忧。虽然计算机为艺术带来发展的新契机,却也有不少令人不安的地方。

第一:由于计算机也是科技的产物,自然有现代和传统的冲突,如何把过去的传统艺术,配合新的计算机媒材,加以融合表现出来,呈现附合时代的新风貌而被接受,是值的深思的问题。因为全世界都是用相同的软件和设备,如果一窝蜂的跟着主流,则艺术创作则会划地自限,而显露大量复制和类似的肤浅平面感,失去艺术的美感和深度。第二:如同前面提到的,工具的方便,却造成个人风格的丧失,并且

失去敏锐度,因为一旦创作者习于依赖计算机的修改功能,创作的动力则渐渐退去,例如:惯用PHOTOSHOP的摄影者很可能因此,不在意拍照的决定性时刻,因为可以透过计算机仿真修改,不怕拍不好,但即使效果逼真,却失去艺术价值了。

第三:即是计算机艺术虽然有决然不同于过去的表现方式和媒体,但本质上,仍脱离不了过去模仿、拼贴等创作风格,如何走出过去的艺术观念,找到属于计算机艺术的观念、想法和创作空间,将会是影响他是否能自成一派的重要关键,而非只是为艺术带来新的表现法。身处一个新世纪的黎明阶段,审视当今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无奇不有,可说是前所未有的新美学创作年代,传统的美学概念及体系,起了一些新的转机及变化,属于二十一世纪的新视觉美学体系,以包含瞬息万变的新美学思潮,是亟待建立的。

上一篇: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下一篇:商业艺术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