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2 13:52:04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此次人才市场走势有三个特点: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 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 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 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高校英语写作教学要从传统的“讲解、改错、练习”的窠臼中解放出来,把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上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新的要求,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认识。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因此不断提高,能否运用流利的外语与外界交往成为考查工作能力的必要指标。当前,高校英语作文考试和练习题型单一、模式化、背诵法、套路化等这些都与语言的实用性要求相悖,是将应试知识和应试技能作为教学内容的落后老套的可悲残余,严重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当然就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

当代大学生热爱现代数字娱乐生活,这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对网络交际的渴望,比如使用MSN、QQ、Skype等即时通信工具代替传统通话和对话,使用E-mail代替传统书信,使用在线词典代替纸质词典,使用博客和个人空间写作代替传统日记周记和创作,等等。这一时尚可以成为当代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网络空间为英语写作提供用武之地

王初明教授的“写长法”在互联网博客空间写作中得到有效发挥。“写长法”既能调动已学的知识又能驱使学生为表达思想而寻找还没有彻底掌握的表达式、句子结构等,真正做到使学生“在用中学”(Learning in Use)。这样能促使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鼓励学生不断地写、大量地写,通过扩大量来提高质量。作文写得越长,越能暴露语言问题,学生越需要努力把所学知识用于表达思想,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消化知识、巩固知识。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博客文章互评和学习,可以链接自己的友情博客,可以进行摄影博客和播客交流,像Blogger、Photoblog、Facebook、MySpaee、Twi

tter和YouTube等已经成为世界大众文化和娱乐交流的典型平台,这样的交流都是基于英文平台,因而极大地促进了英语学习。中国一位摄影爱好者ziboy的英文摄影博客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尤其是向世界宣传中国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带来了跨文化交际的强烈震撼。

博客空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2月26日了《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其中显示中国博客作者数量已达4698.2万人,拥有博客空间7282.2万个,平均每人1.省略)和MSN Space中文版的访问量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所有的博客中一直名列前茅。根据Technorati2006年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目前拥有博客总数超过1.省略,等等。与老师苦口婆心地向学生推介牛津词典或朗文词典不同的是,在线词典大都免费使用且具有比纸质词典词汇量更大词汇更新更快等特点,在互联网已经普及到教室的教学条件下,师生何乐而不为呢?

结语

然而,事实上,学生真正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明显偏低,网络游戏、娱乐八卦和交友聊天仍然是最主要的诱惑,而主观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普遍自我控制力较差,学习目的性不强。这正是中国高校学生大部分仍然处于网络运用的初级阶段的体现。也有持反对观点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必使用互联网,应该对网络娱乐网站及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拦截屏蔽。结果往往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人性的良性发展。幸好网络让部分中国专家认识到了娱乐化学习(Edutainment)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已经颇有些年头,中国不能再度落伍,将eLearning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这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根据近年几次来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分析,中国网民使用互联网功能最主要的还是浏览新闻、搜索引擎和电子邮箱;紧接着就是即时通信、BBS/论坛和在线视听;而个人空间和博客的功能使用越发凸显。这一结果表面上看似乐观,其实学生使用互联网的这些功能基本上都是为了极端个性化的封闭式的娱乐而非学习。因而,鼓励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深入认识互联网这一国际化、全球化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网络英语阅读、评论、写作的习惯乃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第386~396页。

2.方玲玲:《“写长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外语界》,2004(3)。

3.符广全:《探讨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6(15)。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

一、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岗位群和专业岗位的需要,解构学科型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适合行动导向教学的新课程体系,并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应用写作》作为一门高职教育的公共课程,它培养的是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中一项重要的职业通用能力--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实践所必备的基础素质和技能,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这门课程目前还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目标过于模糊,缺少职业针对性。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目标通常表述为:“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应用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应用写作的规律和要求,提高学生正确、科学地运用应用写作知识规范制作各类公文和常用事务文书的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对文秘专业尚可,对于其他专业则不行,一是不可能,二是没必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结合专业特点,关注学生实际情况,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来确定课程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更具有职业针对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收到较好的实效。

2.教材编写仍然呈现较强的学术化特征。应用写作教材长期以来存在大而全、过于强调知识系统性的倾向,内容包罗万象、华而不实。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尤其是教学用的例文远离学生生活,因跳跃太大,缺少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过渡内容,学生难以适应。我们应该以学生现有基础为依据,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参照,安排贴近学生生活、易为学生理解接受的学习内容,并逐步体现从学校生活向社会生活的延伸和拓展。

3.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率低下。多数教师一般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教学,学生学习理论没有兴趣和动力,动手实践更是应付了事。虽然也有不少教师施教时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并采用了活动中心教学模式、交往教学模式、项目本位教学模式等新教法,但由于没有建立在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教学的职教理念上,也没有联合专业课教师配合教学,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整合经验、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效果仍很有限。

4.教学评价的严重滞后。教学评价仍停留在以理论知识考查和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缺失,对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还不够。因此,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

由此可见,《应用写作》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尝试

我们针对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从重新确定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块),以及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改革四个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了改变旧的课程目标缺少职业针对性和过于模糊的特点,我们根据我院学生的职业要求重新设定新的课程目标。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办事,为了办好事,因此我们把课程的直接目标定位为培养“以文办事”的能力。把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在“以文办事”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求职竞争能力,增强学生职业长远发展能力。其涵义有两层:一是要求学生能写出格式规范、能办实事办好事的应用文,这是课程的结果目标;二是重视过程目标,即:师生共同创设教学情境,围绕办事活动,以学生乐于办理之事吸引学生“办文”,以“办文”的要求指导学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各种相关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相关的素质。比如,通过集体制定“班级计划”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论辩能力、会议记录能力、综合别人意见提出有益建议等能力。

培养“以文办事”的能力的最大特点是突出了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和应用性。因为“以文办事”贯穿一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求职阶段的求职信、个人简历,职业生涯中的计划、通报、专用书信、函、通知、调查报告等等,无不需要应用写作,无不涉及“以文办事”。

2.教学内容的确定

我们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要求并在社会实践活动或者说具体的职业岗位活动中产生正迁移发挥积极作用的知识、智能、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能力,作为课程内容的主导取向。以学习者的经验为核心整合学科知识,谋求概念原理知识与写作过程方法知识的统一,谋求过程方法与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的统一,谋求教学过程与职业素养和职场行为习惯养成的统一。据此,我们对应用写作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

(1)课程内容结构。根据上述课程价值观以及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我们把应用写作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面:应用文及其相关文种的基本知识、运用文体知识写作的方法和技能、与专业特点相关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专业核心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和职场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作为课程内容的主线,以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作为追求目标。(2)根据我院专业设置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①公共模块。各专业毕业生都必须掌握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计划、竞聘演说辞、日常应用文、新闻、求职信、求职简历、专用书信以及行政公文中的通知、通报、函等常用应用文文种的写作。②专业模块。该模块根据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核心能力来确定。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步骤。核心能力就是,能制约专业水平发挥,甚至影响职业生涯成败的能力,与之相关的知识、方法就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比如,经贸类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市场调查能力、经济合同写作等,因此,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习实践就是其教学的核心内容。

我们确定的专业模块内容如下:

园林专业重点培养工程建设招投标书、建设工程合同等的写作能力。

经贸类各专业重点培养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如买卖合同,供电、水、气合同,贷款合同)等的写作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的室内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重点培养工程建设招投标书写作、建设工程合同等的写作能力。

汽车和机电类各专业重点培养广告文案写作、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的写作能力。

综合考虑以上情况,我们拟定的校本教材内容如下:

公共模块(以学生入学到走向社会为序,立足学生实际,并向就业岗位拓展)

项目一认识专业任务:人才市场需求调查、调查报告写作

项目二制定行动计划任务:个人学习计划、班工作计划

项目三参与竞选(聘)任务:竞选演讲辞写作、模拟演说

项目四学写日常应用文任务一:条据;任务二:启事

项目五学做宣传工作任务:新闻

项目六步入职场任务一:求职信;任务二:求职简历

项目七做好行政事务工作任务一:介绍信、证明信;任务二:通知;任务三:通报;任务四:函

专业模块(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要体现专业特点,以及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良好职场行为习惯的养成)

项目八投身市场竞争任务一:经济合同;任务二:招标书、投标书

项目九巧做商品销售任务一:商业广告;任务二:营销策划书

3.教学方法改革。教改思路及措施: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应用为导向,促进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形成。(1)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突出实际运用。①改变传统教学先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讲析例文,然后学生思考练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境来吸引学生参与,以较多的应用写作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以文办事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认识到应用写作的重要性,直接功用性,他们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才会自觉地多练多写。比如,以为班级献计献策为目标,推动学生写班级工作计划;结合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竞选活动,布置和指导学生撰写竞聘(选)演讲辞;结合求职活动,要求学生练习求职信和求职简历的写作等等。②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进行写作。譬如提供材料要求学生以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编写会议简报,或对本部门人员写作的文书(病文)进行修改。围绕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写作,学生觉得既有吸引力又有压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懂得应用写作要“方便办事、有利于办事”的写作理念,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2)配合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应用文学习。专业应用文写作是许多教师不敢涉足的领域,因为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是不很懂专业的,这无可厚非。但,是不是专业应用写作就可以回避呢?也不尽然。我们应该配合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应用文教学,首先要设置好专业学习情境,然后让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专业指导的作用,写作教师则侧重从格式、语言与写法的角度指导学生,通过二者的密切配合来真正提高学生专业应用文写作的能力。(3)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来学习应用写作。比如,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及专业岗位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给自己准确定位,确定好将来要从事的具体岗位工作。入学初,我们就配合系部专业认识教育要求学生进行本专业的人才市场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为了让学生学会条据的写作,我们要求学生平时借钱、借物时一定要写作相应条据。配合班级野炊活动,要求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等。

这种强调应用的写作活动,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相关职业素养和职场行为习惯。这样的写作训练,其意义已远不止于写作范畴了。

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法、演示法、多媒体演示、四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练习法、张贴板教学法、引导文法等等。

4.教学评价改革。科学的教学评价能起到一种导向作用,能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尽快提高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这是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总要求。

(1)由传统的注重理论考试和结果性评价,转向既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既考理论更重视考查以文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要“以生为本”,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建立学生学习评价档案,以此来反映学生学习、进步、成长的趋势和过程。

(2)由传统的单一评价学习成绩,转向既重视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还要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职业素养与职场行为习惯)等,要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她借我的笔记,问我专业问题,在空闲的晚上约我逛街,带我到美发店、时装店转过之后,我渐渐变得有些时尚了,所谓人靠衣装,确实如此。

当培训结束,人事部经理宣布我们两人做搭档时,我们相视一笑。在新人中,我们的考核成绩都很突出,被营销部录用了。有什么比跟朋友合作更愉快的事呢?

可工作了一个多月后,我愁眉苦脸地对男友说,我想,过了试用期,就没我的立足之地了。他好奇地问:“你和林琦不是合作得不错吗?”

我苦笑。就在下午,经理在办公室里咆哮起来,把一沓打印好的市场调查报告扔在了地上:“刘影,同事提供了这么多资料给你们,你交上来的就是这么一份错误百出的报告吗?是你中文太棒了还是我中文不过关?”

我连声道歉,暗想:坏了,难道林琦没有校对吗?捡起来一看,错字不少。在惊慌之余,又添了伤心。

由于这份报告要得急,我一天一夜赶了出来,把U盘交给了林琦,让她校对一遍。她答应后,我就急忙跟着吴姐去跑客户了,谁知竟出了这样的事。报告是由我写的,由我交给经理的,如果将责任推在林琦身上,是不是不厚道?再说,我们都在试用期,我不想因此影响她的前程。

我问过林琦,她说看到我一向工作认真,以为我写的报告不会有什么差错的,看也没看就打印出来了。她说了一连串的对不起,然后用眼角的余光看着我问,你没对经理说我什么吧?我摇头,那一刻,忽然对她有了陌生感。

男友说,不影响她就影响你自己了。我说,那有什么办法呢,今天晚上,我还得加班把报告重新整理一遍呢。

从此,我经手的文件、报表,都会仔细地核对一遍,经理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但我还是隐隐地有些担心,因为那次的调查报告事件,他对我的印象很坏,不是那么容易扭转过来的吧?

第三季度,公司产品的销售额还是上不来,经理的脸色很严峻。老板训了他,他就回来训我们,要我们拿出好点子,做好产品的销售宣传工作。

为了把销售策划做好,我查了公司历年来的销售资料,做了对比研究,业余时间和男友一起逛遍了有我们产品的商场,实地了解销售情况。躺在床上,我的脑子里还是不断地筛选着各种提高销售效果的方法――是送赠品好,进小区促销宣传好,还是针对不同人群分清产品效用好?另外,通过实地观察,我发现销售人员的销售意识还有所欠缺,产品的售后服务也有待加强,而这些,对生产电器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利用业余时间,我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策划,满意地翻了翻,这次的部门内部会议,我不愁没话说了。

可惜,在会上,林琦先我一步发言,条条框框、分析总结都和我的差不多。我说的话,就有拾人牙慧的嫌疑了。我只好静静地坐在那儿,听同事们滔滔不绝,直到最后,才补充了一点――销售人员要从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充分考虑客户的利益。同事们都有些诧异地看着我,这和没说有什么分别吗?

经理在工作会议小结时,表扬了林琦。我盯着她,她的头悄悄地转向了另一边。我记起来了,看策划的空儿,吴姐叫我帮忙看看EX-CEL处理的表格为什么有的数字显示不出来,我没把策划放进抽屉就去了,或许就这样被坐在我对面的林琦看到了。

我不相信,世上有这么巧合的事,两个人的想法会如此相同,甚至连细节都一样。

我和林琦的关系,因为这件事而变得微妙起来,我们的合作也就止于表面了。试用期过后,我们继续留在营销部,有时在工作上也需要一些合作,她总是微笑着说叫我多帮忙,我为避免失误,总会在合作时做收尾工作,尽量让经理满意。

我知道,我们之间的竞争还没有停止,可有她在我旁边,我的能力就迟迟得不到表现。

公司在三亚的办事处开张,正好是周末,经理说我们部门有三个名额,问我们谁去。我说,我手头的那个最新的销售报告还得赶,不去了。林琦乐得有地方玩,很兴奋地报了名。

林琦向大伙晒她的最新清凉照的空当儿,我把销售报告交到了经理的手上。经理看完后,赞许地道:“刘影,你这种敬业精神值得表扬。这份报告,不仅材料翔实,还分析了做法与得失,做得相当好。”

我正要开门出去,经理又意味深长地说,小刘呀,其实谁在认真干工作,谁在敷衍,谁有能力,谁没有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呢。

我窃喜,看来我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不过随后就有流言传了出来,什么我爱表现啦,爱给领导拍马屁啦,怎么怎么的。

一次我外出办事回来,正好听到林琦和两个同事在那儿议论着,我站在门外,没有进去。我和她的隔阂,竟这样越来越深了。

当外联主管老马离开后,有小道消息在部门里流传,公司有意在新人中提拔一位主管。这对挂着“助理”头衔的我与林琦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目标。她对我的敌意开始明显了,有意无意地疏远我,暗地里看书查资料忙得不亦乐乎。

经理忽然告诉我和林琦,公司老总要和华茂商城的老总谈生意,本来想叫他作陪,但他碰巧要去外地开个重要会议,脱不开身。论形象谈吐,林琦略胜一筹,论业务熟悉程度,我又稍好一些。让谁替他去谈呢?他一时取舍不下。林琦问,两个人一起行吗?他摇头,一个就够了。看着林琦犹豫的样子,我说,还是我去吧。

从订位这种小事开始,我就做好了准备工作。得知对方老总喜欢喝茶,我特意选了一家饭后可以品茶的酒店。至于公司产品的性能、适用人群、销售情况和前景,我又重新温习了一遍,还把一些产品资料用文件袋装着,带到了酒店。

两位老总相谈甚欢。等聊到产品时,老总将目光移到了我身上。我微笑着说,那我来谈谈吧。华茂的老总最后欣然签了合同,临走时,他握着我的手说,年纪轻轻就这么懂行,前途无量啊。

第二天回到办公室,我看到经理室里亮着灯,有点奇怪,经理不是到上海开会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吴姐神秘地跑过来,说,经理叫你来了就去找他,看来有重要的事呢。

原来,经理以出差为借口,给了我与林琦一个表现的机会,可是,林琦错过了,我却牢牢地抓住,表现得很出色,连老总都知道,营销部有个叫刘影的新人,处事相当成熟,很有培养前途。

我做了外联主管,而林琦,被调到公司分部锻炼去了。听同事们聊起过她,说她的工作很不如意,在下面比在总部辛苦,常常得下乡镇跑市场,她都瘦了一圈。

再见到林琦,是在人才市场。那天我去参加计算机培训,正好看到她在招聘的摊位前徘徊。她说,受不了苦,辞职了,打算找轻松一点的工作。

临分别,她诚恳地问我,跟她同事的那一年里,她身上究竟有什么缺点,使她成绩远不如我。我告诉她,她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依赖别人惯了,渐渐地失去了勤奋和思考的动力,就像菟丝花一样,失去了独立工作的耐性和韧劲。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环境

1.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高招办负责人正式2015年高招计划:北京市2015年统招计划为4.93万人,其中本科招生计划为3.8万人左右,较去年相比增加了1200多人,本科录取率随之增加至62%。专科招生计划为1.1万人,2015年统考考生录取率继续保持在80%以上。

2.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

自然资源分布及开发建设程度不同、工业基础及技术条件差异、基础设施建设不均等因素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地区选择;同时大学生能力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大学生数量较多竞争较大,文科类特别是外贸类专业以及高职高专类学生就业困难加大。

3.就业竞争激烈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注重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只有理论基础,暂时无工作经验,而经验丰富的白领进入就业市场,冲击大学生就业; 部分学生开始挤向其他就业渠道,如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等; 出现本科生与高职生甚至中职生竞争岗位的现象。

4.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

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大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或大企业、公立学校等,且大学毕业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很难匹配,导致有些大学生宁愿待业,也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这就会出现热门专业人才过剩、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现状。

二、充分认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人指出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于自己的就业能力有一定的把握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1.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工作还是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快速地找到问题根源及解决方法,有效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那么我们就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论什么工作都会遇到问题,了解自己是否喜欢做解决问题的工作对于工作定位是有帮助的。

2.专业技能

当今时代,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工程、交通、汽车、通讯、航天航空等领域需要能够对电力、电子以及机械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修理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城市规划专业,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专业技能,可以通过专业资格考试进行考核。

3.沟通能力

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与同事相处的问题。员工的团结一致对于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体职员能够团结协作对于项目的完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的人,才能在整个团队中很好地承担起重要岗位的工作任务。对于不善于沟通的人来说,选择较少与人沟通、更多地与机器打交道的工作会更好一些。

4.适应能力

工作环境有些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有时是需要经常变换工作环境的,喜欢不断变换生活环境的人可以更倾向选择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的职业。而有些家长更倾向孩子继承自己本身的职业,从而不论从技术还是能力方面给予帮助,对于这些职业,毕业生需要认真考虑。

5.计算机技能

在计算机成为办公必备工具的时代,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使用技能的人将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6.生活能力

整洁的妆容会让你整个人都显得很有精神,在愉悦自己的同时也可愉悦他人,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生活中各种事情的人,能让自己过得更加从容,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很有帮助。

三、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定位

企事业单位、民营私企、专业技能再培训、考研以及自主创业等方面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不同的职业方向选择,当代大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择职业并适应当代社会需要。

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测试来预测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和适合的职业类型。一般属于一种倾向性的测试,也可以称为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只有在了解自己和职业的基础上才能够准确定位。通过能力测试使大学毕业生能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别人相比的优势、心理需求等现状,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拥有更加准确的职业定位。

可通过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了解到目前市场职业需求排行,以及职业指导机构对于大学毕业生所处地区的市场调查报告,来充分认识目前市场的就业形势。对于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向专业职业指导机构了解到目前国家对于自主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资源,不仅要对自己进行能力剖析,也要通过职业指导机构了解目前的市场需求。

为了保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需要职业定位。定位的重点在于明确自己有什么优势和不足。过高或者过低估价自己都是不利的,比如过于看重自己的文凭,或过于低估自身的潜质。所以当代大学生既需要认真地分析自己,也需要多了解社会需求,以便准确定位。

四、大学毕业生对于应聘岗位的职业认同

大多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易犯一个错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觉得自己在任何方面都很优秀,对工作挑三拣四,眼高手低,非机关、大公司不去。大学生应该通过职业测试更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在找到适合的工作后,应该珍惜并踏踏实实地好好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彩。对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有充分的职业认同,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努力工作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

人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根据工作结果以及环境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与调整,在实践中检验效果,及时诊断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修正和完善我们现在的选择以及自己认同的职业规划。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我国的通信行业正移动性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个人移动设备强劲发展,根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通信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超过80%的公司允许员工使用个人移动设备接入企业业务,用应用程序和信息。个人移动设备接入公司系统以后,管理、保护、控制那些个人持有的设备与应用程序和信息将是企业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在企业中利用社交媒体与客户进行沟通被认为是统一通信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着客户体验。人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社交媒体圈进行客户了解,同时能够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如果这个人是名人或者有个很长的关注列表,他们宣传的东西变会呈现病毒式的传播模式。公司可能很成功的将社交媒体整合到他们的传统销售方式、服务以及渠道支持中去,这样可以以全新和让人兴奋的方式开发更多的用户。

2.通信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中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专业设置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通信专业教学要求和追求目标偏重于少数学生的“专升本”上,使高职生一定程度上成了普通本科教育的预备生;另外,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不安心于本层次办学,把尽快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最大的追求,使得通信专业的教学方式仍然以讲授教学为主,不能适应当前通信行业迅速发展的要求。而且,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状况的变化,师资的频繁流动,以及通信技术本身的发展进步,致使教学的效果与预期的目标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现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实训室设备陈旧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校内实训基地,但多数高职院校通信实验教学的现状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训设备老化并且较为陈旧。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新器件、新技术的更新很快,但一些高职院校的实验设备仍停留在面向“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实验,许多新技术、热门方向很少涉及。实训实验教学内容仍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综合性、工程操作类较少。这种“光看不练”的实训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造性,不利于人才培养。

2.2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上没有形成独立的运转模式以适应通信行业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教学评价机制拘于高校的教学评价标准,教师一般都注重工作量的完成,而忽视了通信专业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从而造成了理论强、动手能力差的局面。学生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在进入单位后面对专业工程时,却无从下手。实训指导书从原理、实验步骤到实验要求极为详细,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甚至不需理解原理,就可以利用已准备好的仪器设备按步骤进行。学生按步骤就可完成,自己发挥空间较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整个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造成了学生学习精力和学习时间的极大浪费,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困难。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并在教学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3.通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提高通信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技术人才,对通信专业教学改革有以下几点想法。

3.1注重理论与企业工程的结合教学

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必须在专业课教学时让学生做到了解工程、掌握一定的技术水平。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课堂理论教学非常重要。课堂教学,虽以理论教学为主,但决不意味着仅限于照本宣科。教师本身在进行理论教学前,首先要过实践关。教师只有在具备了实践经验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之后,才能找出书本理论知识与专业工程实况的差别。

3.2做好调研合理规划专业课教学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合理规划专业课教学,在制定专业课的教学规划之前,必须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只有做好了充分的调研工作、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所以,进行人才需求调研是合理安排各门专业课的课时、调整各科实验室建设比重的前提。

3.3建立工程实践类实训室开放实验

为了让学生在课外开展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开放式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实验资源,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创新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通信专业所设计的方向众多,如程控、光纤、网络、移动等等,而每一个方向在通信领域都十分重要。在实训室建设中应根据培养计划实施有重点的建设。同时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建立网络优化实训室、光纤通信实训室,使学生能够掌握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光纤熔接实际操作。

3.4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序贯式方式,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岗位能力培养模块、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块是相互独立,依次进行,此教学模式并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原有传统的孤立式课程设置,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企业参与岗位能力课等教学课程相互协作,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多门相关课程作为课程群整体,打造课程群的协作教学平台,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有目的性地学,有针对性地学,以确保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度。

3.5利于互学团队协作教学

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上下关系转换为创新团队的协作成员角色,通过一些学生创新项目,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紧密协作,创造更便捷的师生交流和学生互学坏境,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可以催生更多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成果和科研成果。

3.6结合职业资格认证教学模式

深入分析实践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实践教学,以考取职业资格认证进行课程置换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结束语

通过对通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使学生能运用学科理论知识,对实际通信网络进行操作、管理与实训,能够掌握现代通信网的组建、运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摆脱了传统的被动性、验证性实验的束缚。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广告教学;文化创意产业;户外广告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91-02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新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产学研结合多侧重于“产”和“研”结合,而“学”的主体地位经常被忽略。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学在产学研结合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广告行业是一个变化迅速的实践性行业,脱离实际的象牙塔式教育与盲目无序的跟风都将导致专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丧失,因此,广告教育必须时刻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与行业发展,而实践环节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和企业需求,锻炼自我的一个必要途径。基于这一点,本文将结合株洲户外广告环境和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广告学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思路。

一、高校广告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迫切性

区域环境作为人才培养的“社会大学”,具有区域环境改造与拓展的功能和使命。随着长株谭一体化的建设,使株洲创意产业发展获得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也引发了许多新的人才培养研究命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大前提下,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经济文化的密切结合就日益彰显出其迫切性与重要性。

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教育培养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后备人才短缺,实践能力较差,创新能力缺乏等。在广告教育领域这种弊端同样是非常明显的,《中国广告高等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高等广告教育从理论到理论,教师甚少涉足广告实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时从书本理论到书本理论,实践课程少,模式单一,理论和方法研究严重滞后,与行业需要严重脱节”。而如今蓬勃发展的地方文化创意产业不失为一条解决此难题的可行之路。

二、地方高校广告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刘波在其《关于中国广告学科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指出“目前,整个广告业对广告教育的评价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低等等,这种批评只要是指学生没有实际广告操作经验,广告项目只能停留在表面不且实际的方案上。”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仍以理工科为主,人文社科类缺乏类似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更是缺乏。地方高校广告教育较多沿袭传统教育模式而轻视实践教育,致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广告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广告策划、广告调研还是文案和媒体等课程都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实践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高校广告教学环节之中。

此外,在广告教育工作者身上也存在着制约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比如专业背景,还有有的老师虽然是科班出身,但工作后与业界的交流较少,致使与现实脱节,教学也就多偏重于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也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在实践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同时,虽然学校安排了寒暑假、实习期让学生参加实践锻炼,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之学校的管控有限,造成很多实践教学名不副实,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高校广告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方面,本文将结合株洲的经济文化环境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广告教学方面的一些看法:

(一)以课程为参与地方创意产业的主体

广告学专业依托经济管理类院校教学科研优势,秉承与社会市场需要紧密结合的理念,逐渐摸索出“社会项目进课堂”和学科交叉教育的办学特色。教学中引进社会需求的广告设计项目“实题实做”,或参加设计竞赛“虚题实做”,使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将艺术设计、传播学和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教学,培养复合性广告人才。例如《广告策划》课程考试形式是策划提案,要求6-8人组成一个小组,命题为“株洲湘江风光带七匹狼服饰户外广告策划”,要求运用所学习过的广告策划基本知识和主要工具,完成策划案。

(二)注重构建完整的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

具体的方式如下:借鉴个别高校的“以赛带教”的教学模式,把社会上的一些与广告设计有关的设计比赛引进课堂教学,比如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牍奖、201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等。

科学设置实践项目,如广告见习、广告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同时,根据形势变化、人才市场需求,在不同的年级还设计了不同的实践项目,如广告单项业务实践、广告综合业务实践、广告客户调研等。由于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在其课程教学计划中就必须考虑适当延长实习。四年教学计划中必须安排足够的参观实习时间,使广告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广告活动的基本运作流程和实际操作方法,以及广告行业对广告人才有哪些具体的要求。此种实践环节对于学生明确学习目增设专业考察课。从学生历年的求职情况来看,招聘方对学生的工作经验和成功案例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并且要求学生出去就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业务。所以,实践更应该是对行业流程的熟悉和对行业规则的把握,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株洲市内考察相关户外广告,教师现场讲解,学生完成考察报告,通过考察让学生学习业内成功案例,了解广告行业先进的操作理念与发展趋势,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为毕业实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进入合作单位实习,把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让教学与未来对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对学生来讲,在大学学习中能够尽早接触社会和工作,于学生、高校、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很大益处。同时这种方式等于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提前培养和储备了人才,对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注重毕业论文选题的贴近性。特别是对于广告学这样综合性、实战性极强,与市场对接紧密的专业,学生单纯的理论研究不足以检验全面的专业能力,并且容易与社会需求相脱离。可以要求学生的论文必须有一半以上是市场调查报告类的或者是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的选题,做到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对接。

通过以上途径,高校广告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操作性日益增强,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较多问题,因此,高校广告教育要争取在广告理论上达到一定高度,做到与业界的平等对话,争取与业界合作办学。学界只有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一定成果,并能够指导行业发展,才能和业界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争取在合作办学上的主动,从而为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笑楠.试论高校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2(21).

[2]裴常山.对高校广告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服务外包;商务日语;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034―02

一、服务外包行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

(一)服务外包的人才需求

教高发[2009]5号《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各类高校应在服务外包产业所涉及的专业增设服务外包专业方向……高校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调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结构,扩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类高校要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外包人才,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2013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由此可知服务外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之大,伴随我国服务外包的加速发展,其人才需求量将进一步增长。

根据大连市软件行业协会2009年编译完成的《日本离岸外包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日本离岸外包市场的规模为1000亿日元左右,并保持增长趋势;中国是日本依赖程度最高的离岸外包承接地,占日本离岸外包交易额的60%。此外,在《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0―2011》中提到:“服务外包适用性人才短缺。服务外包企业需要‘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中国每年大学毕业生虽多,但大多毕业生上岗后还需6个月左右培训才能逐步胜任,因此形成周期性的人才缺口。”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服务外包人才供求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服务外包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日语人才需求的新趋势

以笔者供职单位所在地的苏州为例。苏州市作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性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年均增长率保持40%以上的目标。由此推算的人才需求,大约每年需增加5万名。而苏州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比较集中的领域包括:日语翻译;能以日语为工作语言,从事总务、人事、采购和技术支持等工作。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苏州市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当前,大量日语人才就业岗位开始从传统的机电、电子、服装和国际商贸等传统行业,逐渐向服务外包行业过渡。

从市场对日语人才的要求来看,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也就是过去单纯只懂日语的人才逐渐不再适应当前就业市场最新的需求,而那些既懂日语又具备商务类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开始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而服务外包行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恰恰是体现该变化趋势的典型。因此,面向服务外包行业的日语人才,是要求同时具备日语技能和商务类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商务日语专业发展现状

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商务日语作为一门课程已在国内少数高校中出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多数拥有日语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商务日语这门课程。2007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日语研究委员会的成立,标志我国商务日语教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年,国家推出了国际商务日语从业资格等级考试。为适应市场需求,许多高校相继在原有的应用日语或旅游日语专业的基础上,将其更名为商务日语专业。近年来,高校中开设商务日语专业方向或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

“目前国内有75%的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称为商务日语专业,有的仍保留应用日语专业,旅游较发达城市的高职院校开设旅游日语专业。从企业需求来看,多数企业认为不再需要仅有日语专业的单一人才。他们希望员工借助于日语来从事某项工作,便于交流和沟通,如掌握商务、外贸、IT、办公自动化等其他技能更受青睐。”根据《日语学习与研究》于2011年开展的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共有671所,其中拥有商务日语专业(或方向)的数量达到235所,约占总数的35%。虽然商务日语专业的开设历史比较短暂,属于新兴专业,但也存在定位不清、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等诸多问题。

(二)商务日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新趋势

传统的日语专业是以日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培养为主,专业的课程是根据学科结构体系设置的,即所谓的学科型专业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日语学术理论水平。而近年来新兴的商务日语专业,是按照市场的人才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即所谓的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思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场素质与技能,这必然要求商务日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传统日语专业有所区别。

据笔者查阅,许多已开设商务日语专业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实质上大同小异,可以简单归纳为:要求该专业毕业的学生既要掌握日语语言能力,又要具备商务类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在日企工作的职场礼仪等。“商务日语专业学科的知识内容与结构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深入,商务日语人才培养应着重依托区域经济建设特征,力求将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开放型人才。”

综上,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服务外包蓬勃发展,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均密集出台了扶持服务外包产业诸多政策,而商务日语作为一门相对建设历史并不长的专业,应该要有更多的高校将其专业建设面向服务外包行业去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按服务外包行业和市场需求导向去建设商务日语专业。而且,高职院校是有可能并有能力去承接服务外包行业人才培养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技能型技术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任务模式决定了它们承接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任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从人才培养的层次来看,高职院校主要偏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外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即是偏重职业技能和素质的,面向服务外包行业的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亦不例外。

关于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以致力于打造“中国服务外包第一校”的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笔者认为该校以下两点做法值得参考:一是开设服务外包概论、IT素养、BPO理论与操作实践等直接面向服务外包行业的课程,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更紧密联系起来;二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行企业的订单式培养,为学生到服务外包企业实习与就业提供直接的通道。

三、结语

当前政府已认识到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尤其是在吸纳大学生就业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转移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为中国发展面向国际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而高校正是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来源地,但由于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更新速度慢、偏重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导致目前的人才培养并不符合服务外包行业的实际需求。因此,面向服务外包行业培养合适的日语人才,应该成为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当下亟需探讨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杨学江.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2]王瑶.商务日语专业建设的探索[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02).

[3]卢成东.主动承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任务,实现突破――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拓展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06).

[4]陈艳.论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与改革[J].科技咨询导报,2007(15).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1.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在大学教育精英化时代,毕业生供不应求,所以大学在培养人才时不必分析市场需求。但是现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得分析用人单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就应该面向地方并且依托当地的重点行业,但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却不重视研究地区经济的特点,缺乏对地区重点行业管理岗位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从而导致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依然采用过去精英教育或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导致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未来的岗位发生错位现象,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上手不快,专业不精的现象。比如现在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仍然是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但是学生毕业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绝大多数是基层工作岗位。

1.2课程体系设置不精(1)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的,由于培养目标没有根据应用型高校的特点进行准确定位,而是照搬重点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的,所以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也模仿重点大学或研究型大学,专业特色无法体现,培养出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缺乏竞争优势。(2)课程和课时总量过高。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理论研究,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而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由于课程模仿研究型大学,所以每门课程也力求完整、系统,课程之间存在很多重复内容,如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等课程就存在大量重复的内容,导致课时总量膨胀,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赶着上课,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自由学习发展时间过少,不利于学生依据个性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如果脱离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其结果是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无法深入理解而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上只求一知半解和考试过关。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也写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但或由于条件的限制或学校管理者思想上的不重视,实践教学大都流于形式,培养不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1.3教学环节效果不佳(1)教学过程缺乏因材施教。教学过程应该“因材施教”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很多没有经过师范院校的培养,大多是从一些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无形中将其所就读的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移植到现有的课堂教学中。然而,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与研究型高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接受理解能力等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还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必定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创造性的才能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2)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很多课程的考核还是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缺乏对平时学习的考核。而且目前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老师期末给出比较详细的复习范围,学生即使平时不学习,只要期末按照复习范围背一背就基本可以通过。这导致本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意愿不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平时学习的不用功,上课不用心,作业应付,不求学到知识,只求考试通过,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提升的。

2用人单位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自身的要求

2.1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及培养的评价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毕业生最需要加强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用人单位最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际能力和专业知识。最不重视的是社会关系、性别和学习成绩。他们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评价是,与实际部门缺乏联系和交流,教学设施落后,对市场前沿问题关注较少,并认为教学管理弱化是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2.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教育与培养的要求根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对上海某高校2008、2009、2010届(截至2010年7月1日)共计155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43%的被调查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最应着重积累工作经验,33%的被调查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最应着重锻炼社交能力,11%的被调查毕业生认为大学期间最应做好的一件事情是培养写作演讲能力,仅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校期间最应做好的事情是专业课程学习,认为在校期间培养良好品德为首要任务的仅占1%。调查结果显示,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被调查毕业生中32.67%希望学校改变课程设置,24.67%希望学校提供用人单位信息,21.33%希望学校能够建立实习基地,15.33%希望学校直接推荐用人单位,10.67%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实习信息,8%希望学校增加就业技巧方面的培训,4.67%希望学校改善教学方法。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毕业生最重视的是其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其次是专业知识。而毕业生通过工作应聘以及工作实践也意识到在校期间加强工作经验的积累 和提升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应该改变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3基于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1树立职业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树立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工商管理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分析市场要求,着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校的培养环节应能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企业基层管理工作岗位,尽快上岗工作,履行基本的计划与控制、组织与协调、辅助和支持决策职能。所以应把“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总纲,重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案例教学、职场训练为代表的实践手段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3.2科学预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是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但是,很多学校却缺乏了解和预测社会需求的有效渠道,因此,如何有效预测和把握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各个高校应该将此项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可以考虑在学校的招生就业办公室下面设立信息调查科室或委托相应的管理咨询公司或社会调查公司,定期进行市场调查,提交市场调查报告,更好地了解和预测社会用人需求。

3.3准确定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与研究型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有根本区别,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系统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4构建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1)重构理论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灵活设置课程结构比例和内容。第一,在课时安排上,调整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在教学资源上,向实验实习实践方面倾斜。第二,对内容相关度比较大的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如《管理学原理》和《组织行为学》等,体现时代特征和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第三,进一步划分专业方向。虽然工商管理作为二级学科,已经成为一个专业,但是由于目前企业管理分工的细化,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或取消了综合管理部门,其职责分别归并到相关专业职能部门,从而导致了该专业与企业具体的岗位的不匹配。所以工商管理有必要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如可以设置生产管理、战略管理、采购管理、行政管理、营销管理等方向,并根据相应的方向重新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针对性。第四,适当开设拓宽视野、开拓思路类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将来走上中高层管理岗位后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的提升,并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严格执行落实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外实验与实习训练、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职业培训与认证、创业实训与实践等内容。其中,校内外实验与实习训练模块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配合进行,具体来说:第一,传统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仍然不可荒废,要使学生对职场环境和生产经营活动现场具有感性的认识,甚至是直接参与其中。从大一暑假期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特别要求学生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如假期)到企业顶岗工作,毕业设计(论文)也要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工作来完成。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进行严格考核与监督,避免实践学习流于形式。第二,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课程中,都要开设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用管理的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锻炼他们搜集资料、团队合作、沟通以及文字处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三,建立并完善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如“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室”、“管理沙盘模拟室”等,通过各种模拟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四,深化校企合作,聘请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授或客座教师,并为其安排合适的课程,增长学生的实践管理知识和职场知识。第五,加强创新创业训练。虽然很多学校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大多数企业缺乏配合学校做好实践教学的动力,多数企业在对待学生实习上的表现差强人意,学生的实习效果一直不尽理想。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提供平台,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学生创办企业,由专业老师指导,学生经营管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提升管理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相对于研究型高校的学生来说,具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在:①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但接受能力强。有很多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的兴趣爱好,他们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不在乎,但对感兴趣的事物却非常热情。②家庭环境相对较好,综合素质高。由于家庭环境相对较好,所以很多学生从小受到过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培训,加上家庭社交环境的熏陶,他们往往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多有特长,综合素质较高;③自我独立意识强,个性比较突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兴趣不大而不想学习,而教师也会由于难以得到学生的正面回应而消失教学热情,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法,多采用互动式、引导式、讨论式教学,通过让学生的参与、思考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经济管理的应用学科,其职能在于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伴随管理理论的产生而形成,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管理会计课程,是当前高校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现代会计教育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1.美国会计教育的启示

管理会计起源于美国,美国对会计教育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会计教育的研究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会计教学中起着引领作用。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对会计教学来说,最为关键的目标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可见,一个好的会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会计之原因及其处理之方法,培养学生组织问题、确认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并推论其可能答案的能力。那么,会计教育就需要进行适时研究,会计教学必须跟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培养学生满足会计职业发展的需求,以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我国企业应用的思考

管理会计是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引进的,三十年来没有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在企业的实际作用很不明显,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意愿和要求。这种现象引起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者的极大困惑,探究其教育教学源头,可能管理会计教材和教学两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我国的管理会计教材绝大多数仅限于对国外著作的翻译,基本上停留于纯理论的探讨,很多专门技术和方法可操作性差,在中国没有用武之地,不具有应用的针对性。另外,管理会计教学侧重讲授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忽视对管理会计实务的分析,普遍缺少对我国管理会计经典案例的分析。改变管理会计在我国难以推广和应用的现状,必须对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促进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我国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当前我国的高校中,一般都有会计专业的管理会计课程,但其教学缺乏对管理会计实务的指导,偏重专业理论教学,很少考虑实践教学或者基本没有考虑实践教学,导致管理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脱节,致使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应用难以推广。

1.课时安排偏少

大多数高校,安排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在第五个学期,教学课时在52至64之间。但是,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多,就是去掉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课程交叉的内容,其课时也只能满足课堂理论教学与相应习题、案例的讲解,没法开展市场调查、实践调研等社会学习活动。导致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只重专业理论讲授,忽视实践应用指导。

2.授课模式和课型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只有理论课型,没有实践课型,还没有哪个高校开展像财务会计模拟操作的实践课型。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单向式教授专业知识,学生被动地听,对教师所讲解的理论知识与公式只是机械地记,只会拿着书本做题,却不知如何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课型,对学生的实践应用缺乏有效的安排和指导,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导致学校课程教学与实践应用严重脱离,课程教学有效性低。

个别高职院校有意识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开出管理会计实务课程,其实际也只是管理会计题目的练习,其教学课型虽属实践,其教学内容仍然是管理会计专业理论,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应用指导。

3.教材沿用西方理论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会计教材,其内容一般为:管理会计概述、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其专门技术和方法均为西方管理会计理论模型,在没有较好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是缺乏可操作性的。虽然近年出版了不少管理会计精品课程教材,但其内容仍旧是西方管理会计教材知识体系,与国内管理会计实务脱节,既不适合我国会计职业的市场需求,也没有管理会计业务实务内容,导致课程教学有效性差。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现管理会计实践操作教材。在会计教育改革中,会计教材不再被当作教学的主要依据,而是仅仅作为若干种教学材料的一种。但是,教材毕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专业理论模板,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管理会计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对策

在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诸要素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变量,也是目前会计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在教学设计上突出管理会计实务,以满足企业实际应用的需求。

1.整合课程内容,体现管理会计职能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三门课程教材,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率非常高,影响课程教学效率效果。为此,必须解构学科体系,打破相关课程之间的界限,适当处理《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管理会计属于应用性学科,教学内容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精简过多的理论,重点突出理论知识对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指导。《成本会计》以成本核算、成本计算、成本报表为主,有关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内容,纳入《管理会计》。预算管理、投资管理是《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交叉重复较多的知识点,管理会计课程应从全面预算角度出发,围绕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控、考评展开教学,将财务预算的编制纳入财务管理课程;财务管理课程以证券投资为主,管理会计课程以项目投资为主,使之与全面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内容实现有效衔接。二者内容均以时间价值为基础,可通过教学计划,根据授课时间先后调整各自教学。

2.引入社会真实案例,明确会计职业角色

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过程更注重实践应用的指导,必须引入会社真实案例作为教学素材。例如,亏损产品决策、半成品深加工决策,产品定价决策等的教学,引入当地公司实例,或上网搜索上市公司相关素材,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会计职业角色有更明确的理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融入日常生活素材,增强专业实用性

从我国实情看,大学生毕业之后,一开始主要从事一些最基本的工作,不可能接触到过于复杂和高层次的管理,领导也不会把重要的决策交给他们去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小见大,从学生日常生活、个体户入手,将社会生活素材融入教学案例,具有实现意义。比如,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决策、相关成本分析等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旧的学习用品如何处置更划算,买书还是租书划算,手机办何种业务划算等,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可以通过管理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优势特长等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研等活动,并引导学生撰写分析报告或小论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与实践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4.提供多样性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分析决策问题,其问题及解决方法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管理会计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情况时所具备的思路和方法。我国当前的管理会计教材中,几乎每一个问题和每一道作业题都有一个不需证明的正确答案,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教材提供的练习题或案例不应只有唯一答案,而是多样化的参考思路,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案例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实际上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指导学生的只可能是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较好的方案,重视分析思考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教学效果。

5.转变课堂主体,增加实践课型

首先,转变课堂主体。传统的授课,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向学生单向式教授教材内容,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应用得很少,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时代的信息环境条件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向当前个性化的教学对象施展教学,教学课堂应该是“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教学的重心在于设计学生学习的任务,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其次,增加实践课型。管理会计是应用性的学科,实践课型要高于理论课型。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进行案例分析;添置设备、器材和实验室,设置管理会计实践模拟操作课型;设计预测、规划、决策等业务任务,指导学生结合各自兴趣爱好、优势特点等开展市场调查、社会调研等活动。通过多样性的实践课型,让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达到锻炼职业技能的目的,提高管理会计实践应用能力。

6.增加课时安排,侧重实践教学

管理会计课型,除传统的理论课型、实践课型外,还应该有模拟操作、社会活动等课型,教学课时应该多安排一些。除常规的课堂理论教学课时外,还需增加模拟操作、市场调查、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课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应用体验,以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达到管理会计课程有效教学的目的。

7.改进考核办法,突出应用能力

当前,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评价,较多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建构,而缺乏知识、技能、态度等职业能力的综合素质之间的联系,忽视知识在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应用。现代教育重在专业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授课内容和课本知识。因此,在考试卷内容的设计上,要加大体现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试题可以采用企业当中的实际问题,减少死记硬背的客观性试题;在考核结果的分数构成上,除期末考试分数占一定的比例外,平时学习表现、案例分析发言、市场调查报告、社会调研总结等成绩,应该占有一定比例的分值,不应一张试卷定结论。

总之,在人才市场上,作为供给方的大学,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密切注意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及市场需求,向社会提供符合需要的人才。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关系到学校会计专业生死存亡大问题。因此,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及考核办法,使培养的会计人才在企业实际应用中真正发挥作用,实现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惠茹.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管理会计”教学设计[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11):634-636.

[2]刘洪海.《管理会计》课程能力本位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会计之友,2010(02):115-117.

[3]周谦.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0(05):123-124

上一篇: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服装市场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