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监管范文

时间:2023-07-28 15:51:24

企业质量监管

企业质量监管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企业改革和国民经济稳健推进的重要条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客观上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家以财政部的名义向社会公布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曝光了一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的问题甚至很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质量和市场经济秩序。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要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强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程度。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原因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形式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集中表现,其具体形式五花八门、错综复杂,主要可以归纳为:

1.资产不实。主要有人为随意虚增资产;资产损失未进行及时处理,如期末不进行盘点,该处理的存货损失不处理,虚增资产;资产应摊未摊,如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等不摊销或少摊销,虚增资产;少提折旧以虚增(减)资产。

2.所有者权益不实。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影响和提高企业信誉,注册资金很大,而实收资本长期不到位,甚至有的企业随意抽逃资金,形成资本空壳;有的任意高估无形资产价值,虚增资本公积。

3.利润不实,主要有多计收入。一些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追求政绩,采取多结转收入的办法;另一些企业领导为了逃税,采取隐瞒转移收入、多列支费用、多转成本,企业为了达到少缴所得税等各项税金的目的,挤占虚列成本费用。

4.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一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也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会计法》贯彻落实得不到位。虽然新《会计法》颁布以后,普遍对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进行了《会计法》的培训,但应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学习不认真。同时,《会计法》的贯彻落实是一个过程,致使企业没有真正按照《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会计工作。

2."委托-"制的固有缺陷。企业所有者将经营管理企业的权利委托给经营者,是一种典型的"委托-"制。由于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效用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等特性,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原因。

3.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主体行为日益多样化,会计程序和技术方法不断科学化,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企业中的财务人员多数对会计理论缺乏系统地学习,对会计的核算原则、方法认识不全,理解不透,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对加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管的建议

针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问题,作者建议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其目的是通过惩治违纪、纠正失误、治理失真、严肃法纪来促进企业强化财务核算,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一)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政府监管力度

在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即使是在实现公司制改造的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中,国家控股企业也占多数。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股的比例一般都在70%以上。因此,政府作为投资者和所有者,理所当然地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政府一方面出于研究制定和调整完善政策的需要,要获取充分依据;另一方面,要了解和监控企业执行财会、财政、税收政策情况,以维护所有者合法权益,使国有资产良性运行,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另外,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已经发展多年,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机构投资者相对较少。上市公司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分散的投资者力量不突出,他们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和牵制力不是很大。因此,作为政府部门的证券管理机构,在证券市场既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也是对会计信息进行规范、监管的职能机构。

因此,最关心企业会计信息的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他们最能对企业会计信息施加影响,同时也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的主体。财政部门是政府的经济综合职能部门,是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也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者,这在新《会计法》及有关规章制度中已有明确规定。因此,对企业会计信息及其质量的规范、监督和管理,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各级政府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财政等会计监管部门要定期对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其他财务专项检查,实现会计检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二)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和执业监管

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一批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由兴到衰、直至消亡的例证,往往是毁于注册会计师失信问题,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其执业水准,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逐步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体系。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入手,着力解决好注册会计师行业抓业务和抓职业道德"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业务培训,使广大从业人员增强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自律意识,使之能规范执业,正确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好地行使社会监督职责。

2.加强行业监管体系建设。会计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按照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会计行政管理部门侧重严把审批会计师事务所入门关口,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行业协会侧重严把注册会计师入门关口,严肃考试制度,严肃查处弄虚作假骗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行为,对年检不合格的执业注册会计师,要撤销注册。

3.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体系。制定会计师事务所考核评价指标,并据此定期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为政府部门、企业选用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信息平台,促进会计师事务所依法经营,诚信执业,使当前存在的出具虚假审计验资报告、卖牌子卖章子卖签字、滥设分支机构、挂名兼职、跨所执业、抵毁同行、以个人名义挂牌为他人举办会计师事务所等有损行业形象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多措并举,完善企业会计监督管理机制

1.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和会计委派制。对国有企业采取财务总监委派制和会计委派制的办法以控制企业内部人造假等行为,是克服"委托-"制缺陷的有效措施。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和会计委派制,能有效地降低监督成本,避免经营失败的突发风险。同时,还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在产权明晰基础上的三权分立、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2.增强企业领导的法律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企业领导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财务人员依法理财,提供优质的会计信息。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基础保证。

企业质量监管范文第2篇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质量管理从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阶段,逐步发展到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其总体趋势是积极的。然而其现状却不尽如人意。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理念和实际的需求,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新方法层出不穷。在这次浪潮中,质量管理借鉴其他管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也在探索中不断寻求对自我的突破,零缺陷质量管理,客户满意的质量管理,战略质量管理,市场驱动的动态质量管理和基于约束理论的质量改进原理等一系列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为了激励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我国还设立了“全国质量管理奖”。但遗憾的是,在所有的这些工作中,除了6sigma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外,似乎再也没有任何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声音。质量管理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低潮。而且,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质量的同时,企业却越来越缺乏突破现有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热衷。即使一些企业费时费力通过了ISO9000认证,但是却很少有企业有兴趣按照要求来实施质量管理,只是将拥有ISO9000证书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推进企业质量提高的手段。产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提高企业利润的持续压力,使管理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诸如供应链管理等能够快速、明显的提高企业效率,实现商业目标的业务上。与之相反的是,此时的很多质量项目很难和企业的经营效果有机联系起来,诸如更低的成本,不断完善的盈利能力,日益提高的市场份额等,这种情况使企业在决策时无法获取和观察到质量改进的直接经济效果,所以在原有质量管理水平上,企业出现彷徨和缺乏进一步改进的动力也就可以理解了。

质量管理面对的是这样一种困惑,对质量改进所做出的努力,甚至因此而增加的质量成本得不到高层管理者的理解,对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来说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大部分的质量活动只能在管理决策的主流之外彷徨和徘徊。面对供应链管理等管理方法的成功,回忆往昔的辉煌,质量管理不得不直面自身的难堪并陷入了反思。

传统的质量管理的缺陷就在于其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单一层面,即没有强调质量与基本经济目标的联系。结果导致质量过程大都侧重于质量方法却缺乏动机和目的。质量改进工作仅仅侧重于对产品性能的协助,而忽略了这种持续优化的最终目标,对企业成本和最终利润的贡献。结果是众多的质量工程师挖空心思的为生产过程提供技术上的协助,但企业的管理者却不住的摇头,因为技术的语言很难被理解,因此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中,质量管理得不到决策层的支持,甚至回避是可可想而知的。

二、质量管理发展之路:必须看到经济效益

质量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质量问题从本质上应理解为商品产生之初到消亡的全过程对社会和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失,而计量损失的大小,这是个经济的问题。对应企业管理而言,无质量就无经济,无质的量就等于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数量即使再多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质量问题始终是和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在企业的管理领域,管理方法的创新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因此,解决企业的质量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这一质量的根本特性,用经济效益去驱动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相比较于其他的技术方法而言回答的更加直观,也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

我国企业质量现状不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不能用企业统一编码的语言例如利润与决策层对话,在双方沟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质量管理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质量工作要重现昔日的辉煌,就必须能够对企业商业目标的实现效果做出说明,将质量管理工作看成是经济性和技术性并举,经济分析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并行的业务,把创造质量的过程看成是创造使用价值和实现使用价值的过程。把质量改进项目的必要性与改进后产生的经济效果用财务语言与管理层进行准确,及时的沟通。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关注的是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确定出企业的最佳质量水平。通过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使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完美结合,可以确定出质量形成各个环节最经济的或最适合的质量水平,并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可以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这种最佳结合既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又可使企业和社会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2.将质量经济效益分析作为评价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是否有效,必须以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作为最终评价标准。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如果企业和全社会经济效益都提高了,那么质量活动就是有效的,反之,如果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不能给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那么这样的质量管理就是无效的。由于质量经济效益将专门研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因而开展质量管理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是否有效,便很容易理解。

3.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促进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仅仅依赖于研究和推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片面注重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将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加以综合研究,可以更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

4.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来迅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研究质量经济效益正是要从理论上和数量上研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使相关人员掌握质量与经济,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明确了提高和改善质量是迅速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三、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提高质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概括起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产品质量分别给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效益。产品质量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就是企业质量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收益就是社会质量经济效益。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就是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进行经济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价,以其在改善质量的同时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大体上有如下几种:

1.质量成本分析

最早研究质量成本的著作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在1951年出版的《质量控制手册》一书。朱兰博士认为,质量与成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好的质量并不意味着较高的成本投入。他在书中提出的“矿中黄金”的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朱兰的质量成本概念仅仅局限于不良质量产生的损失上。1956年,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首先应用质量成本概念来分析质量的经济性问题。对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进行了划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成本理论体系。对质量成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企业经营观念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这对深化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改变企业的经营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对评定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手段,而且为企业制定内部质量改进计划,降低质量成本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传统的质量成本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企业质量标准反映用户需要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的指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一段时间内反映多数用户需要的质量标准在另一段时间内可能只反映少数用户的需要。另外,没有考虑到质量成本各部分发生时间的差异,而且预防成本的界定是很困难的。因此,质量成本理论需要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改造和拓展。

2.质量损失理论

质量损失函数是田口玄一博士在开发针对产品设计过程质量经济性的三段设计法时提出来的。其数学表达式为:L(y)=k(y-m)2,m为理想的目标值,y为实际值,当y偏离m越小时,质量损失越小。质量损失函数为质量的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了方便和易于操作的工具。该函数在本质上表达了质量波动和质量损失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质量特别是质量经济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它仅仅表示了偏差会带来的损失,而没有把在质量上的投入考虑进去。另一方面,质量损失理论主要是站在用户和社会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按照这种方式得出的结果有时是生产者所不能接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

3.过程分析方法

过程分析方法是产品技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从质量的变化和其所发生成本的角度进行经济分析,研究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质量与成本,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取得产品质量与其费用支出之间的正确组合,以确保投入能够获得期望的产出。过程分析方法的内容包括从产品设计,制造到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经济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就是要做到设计出的产品即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又考虑到技术、生产、设备、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它包括新产品研发的质量经济分析,寿命周期的质量经济分析,质量改进的分析,质量工序能力的经济分析和可靠性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制造过程的经济分析,力求以最小的生产费用生产出符合设计质量要求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高于或低于设计要求的产品都是不经济的。具体包括不合格品率的经济分析,返修的经济分析,质量检验的经济分析(检验方法的选择),工序诊断调节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质量经济分析,主要研究产品质量与市场占有和销售利润的综合分析,产品质量与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费用的关系,最佳保修期和最佳保修费用,交货期的经济分析,广告费用的经济分析等等。

4.价值工程方法

价值分析也称为价值工程,它是以产品的作业为对象进行功能分析,研究用最少的成本或费用来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价值分析的基本公式为:V=F/C。

F表示产品的功能,C表示产品制造的总成本或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总费用,V表示产品的价值。当V>1时,表示功能较重要而成本支出偏低,即产品或作业给生产者能够带来额外的效益。价值分析法是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促使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寻求最佳质量经济效益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科学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把功能数量化,质量货币化的工作进行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只有部分功能可以直接计算,大部分不能直接计量。

四、结束语

企业质量监管范文第3篇

原材料是商品混凝土的源头,要做好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首先就要做到控制不合格品的源头。在生产前,通过对进站原材料的检验,坚决将不符合企业内控指标或相应国家、行业标准的原材料拒之于门外,并杜绝采购劣质、不合格原材料,避免造成混凝土质量隐患。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砂、石、外加剂等。水泥方面,新型干法生产线所生产的水泥因其本身质量较为稳定,且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较好,在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P•042.5级水泥已经成为我国混凝土企业使用的主流品种。采用P•042.5级水泥不但可以配置C10~C50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土,甚至在配制C60~C80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矿物掺合料是以硅、铝、钙等一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一定细度和活度,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活性粉体材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磷渣粉、火山灰、硅灰等。目前,曾经的工业废料——粉煤灰作为现代混凝土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早已大量使用来改善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同样,随着国内各大中型钢铁企业超细矿渣微粉生产线的相继建成,混凝土企业已开始大量使用矿粉来生产高性能混凝土了。同时,其他矿物掺合料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砂、石是商品混凝土的骨料,其在混凝土中所占比重最大,为最大宗原材料。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砂石材料在品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且随着工业化进程优质砂石原料越来越少,给砂石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难度。对粗骨料碎石,应选取质地坚硬、圆棱少孔或表面光滑的石料,按不同粒级分开入库储存。针片状较多或多孔的碎石,因其比表面面积大,就需要提高砂率、外加剂及用水量,不仅增加了配制合格混凝土的难度,而且同时还增加了混凝土成本。对于砂,尽可能采用粒型圆滑、级配合理、含泥量低的砂子,因其相对需水量较少,且保水效果较好,如我国的长江砂等天然砂。同时,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用砂浆急剧增长。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越来越严,全国各地纷纷对天然砂采取限采,甚至禁采,由此造成了天然砂的紧缺。在此形势下,机制砂自然成为了天然砂最好的替代材料。在实际生产中可采取机砂、河砂混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在我国西部,特别是重庆、成都地区的预拌混凝土行业就因地制宜大量采用机制砂,不但解决了砂子紧缺的问题,还因此节省了大量原料和运输成本。对于外加剂,要根据水泥、矿物掺合料以及砂石原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品种。目前,在我国得到最广泛使用的外加剂品种是奈系,同时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综合性能最好的聚羧酸系外加剂在我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总之,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来生产预拌混凝土,使之满足质优价廉的目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和调整是极其关键的工作。混凝土配合比是商品(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配和调整。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原材料、施工条件以及气温条件。既要达到确保混凝土质量及良好的施工性能,还要做到经济合理。此外,对不同工程用途的混凝土,如常规系列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防腐高抗折混疑土、清水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桥梁动载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等要制定针对性的配合比,还要视施工期的气温等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原材料和试配。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混凝土配合比,都是经过大量试配研究和调整试验完成。

混凝土的运输

要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质量,运输人员应严格执行以下规定:商品混凝土必须采用专业的混凝土搅拌车运送到施工现场,要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防止坍损过大;混凝土搅拌车应保持筒内清洁、无积水方能装料;混凝土搅拌车每运送一次都应冲洗搅拌筒,装料前须倒净搅拌筒内积水,防止影响混凝土水灰比,最终影响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搅拌车从装料到卸料,搅拌筒必须保持一直转动,防止混凝土离析;严禁在运送混凝土途中和卸料时向搅拌筒内随意加水,一经发现应禁止使用,如在施工现场发现坍落度稍差的情况可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严禁超掺;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人员需随车携带由厂家出具的发料单,并严格按照发料单上的信息进行运输,防止漏送和错送;对于冬季施工,运输车辆要做好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浇注温度。

混凝土的计量拌和与出厂控制

要保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就给混凝土的搅拌机操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尤其要求其对预拌混凝土质量有很高的目测能力。混凝土搅拌机操作人员要有对各种原材料精确计量的能力,还要有根据主机电流的变化知晓混凝土坍落度变化的能力,进而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此外,混凝土原材料砂石的含水量时常有变化,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这就要求搅拌机操作员有驾驭这种波动性的能力,需要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砂石含水量数据进行生产调整。商品混凝土的出厂控制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的,它是混凝土出厂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它要求技术人员目测混凝土出机坍落度及和易性,严格按照规定频次抽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和易性、强度等技术指标。企业技术人员对混凝土品质的目测能力是基本功,应该达到相当熟练的水平,提高目测能力,可以降低很多的劳动强度。不仅试验室技术人员、搅拌机操作人员需要有混凝土的目测能力,而且混凝土泵送工以及前场工长都应具备较强的目测能力,需要通过他们将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品质信息及时地传送回来,以利于实验室及操作室更加便捷地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

混凝土的浇注和养护

这是商品混凝土形成合格成品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因为这里不仅有工程监理方、施工方、建设方对混凝土质量的监督,同时也是一个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混凝土企业技术部门要提早向施工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人员和前场工长还要积极配合施工方、监理方做好产品的抽查检验工作,做好混凝土试块的留样标识和养护工作。混凝土泵送工、前场工长既是前场作业人员、混凝土质量监督员,也是混凝土信息采集通讯员,应做好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工作,要将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品质信息及时地传递给技术人员,以便站点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保证混凝土产品质量和施工性能。

综上所述,商品混凝土的应用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混凝土技术正在朝着高强、高性能、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技术日益成熟,竞争也不断加剧,对商品混凝土企业而言,抓好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大中城市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预拌混凝土产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县市商品混凝土普及率也较高,中西部县市也在逐步推广应用。随着我国预拌混凝土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持续快速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在这一领域一定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企业质量监管范文第4篇

作为博弈参与人的企业和政府,都理性地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企业作为一个独立进行生产经营的经济单位,具有完全的“理性”,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代表者,更多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无政府监督状态下的博弈

在无政府监督状态下,博弈双方均为企业。假设有两个生产规模实力相当的企业甲和乙,两种质量管理模式:生态质量管理(EQM)和传统质量管理(CQM)。收益矩阵见表1。如果二者都选择生态质量管理,其收益分别为X1,X2;如果二者都不选择,其收益为分别Y1,Y2。选择实行生态质量管理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有害的负产出,环境得到改善,但由于环境改善的长期性,在短期内企业投资后直接收益往往小于不投资的直接收益,也就是X1<Y1,X2<Y2。由收益矩阵可看出,当企业甲选择EQM时,因X2<Y2,故企业乙选择CQM;当企业甲选择CQM时,因X2<Y2,企业乙仍会选择TQM。可见,企业乙的最优策略都是TQM。同理,企业甲的最优策略也是TQM。这时出现“囚徒困境”,纳什均衡为(CQM,CQM)。

由以上博弈现象可以看出,由于自利性与市场竞争的存在,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选择结果往往都是CQM。在没有政府的干预下,模式的选择问题是市场化的结果。对于企业而言,实行生态质量管理意味着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有害的负产出,需要企业增加投资用以改善生产条件,改进机械设备,加大环保力度,引进专门人才,等等。这都将使企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短期内降低利润。如果没有政府的调控、监督,市场机制不能直接引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自发地选择生态质量管理模式。企业只关注自身利益,不顾其经济生产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势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要改变这个结果就需要政府的有力调控和监督管理。

三、有政府监督状态下的博弈

在有政府监督状态下,博弈的双方为政府和企业。假定企业进行生产时实行了EQM,且政府也不进行检查,此时社会公共利益净损失为0。假定政府和企业都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情形下的各自所得,双方都独立做出决策,即一方在做决策时不知另一方的决策。同样,企业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质量管理模式:生态质量管理模式(EQM)和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CQM),各自所对应的利润是a1和a2,企业选择EQM的概率是p。而政府以概率q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以确定企业在进行经济生产时是否实行EQM。如果企业未实行EQM则对企业加以处罚b,这也意味着政府可以得到一笔数额为b的公共收入。但不论企业是否实行EQM,只要政府进行检查都要花费检查成本c。由于政府的检查成本并不能直接带来社会公共利益的增加,所以政府进行检查直接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减少c。而且,企业在进行生产时没有实行EQM,只是单纯地追求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将导致环境成本d的产生。这样,可以得到如下的博弈矩阵:博弈矩阵中的前一个数表示政府的得益,后一个数表示企业的得益。从上面的假设来看,当a1>a2时,该博弈存在唯一的纯策略纳什均衡(不检查,生态质量管理)。也就是说,当企业选择EQM进行生产管理要比企业实行CQM获得更多的利润时“,理性”的企业必然选择EQM,而政府也必然不进行检查。当然,正如前面分析,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一般来说,在短期内企业投资进行生产管理改进后的直接收益往往小于不投资改进的直接收益,也就是a1<a2。此时,该博弈没有纯策略纳什均衡,只能求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在给定企业选择EQM的概率是P时,政府选择检查(q=1)和不检查(q=0)时的期望得益为:E(p,1)=-c*p+(b-c-d)*(1-p)=b-bp-c+dp-dE(p,0)=0*p+(-d)*(1-p)=dp-d令E(p,1)=E(p,0),(i)解得:p*=1-c/b,(ii)在给定进行政府检查的概率q,企业选择EQM(P=1)和CQM(p=0)时的期望得益为:E(1,q)=a1*q+a1*(1-q)=a1E(O,q)=(a2-b)*q+a2(1-q)=a2-bq令E(1,q)=E(0,q),(iii)解得:q*=(a2-a1)/b(iv)从以上的博弈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由式(i)可知“,理性”的政府在p小于1-c/b时会选择检查;当p大于1-c/b时不进行检查;当P等于1-c/b时,政府选择检查与不检查无太大差别。

(二)由式(ii)可知,企业选择EQM的概率p与政府管制的惩罚额度b成正比,与政府的检查成本成c反比。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一方面当政府管制的惩罚额度很高时,会增加企业选择CQM的成本,从而更愿意选择E-QM;另一方面,政府检查成本低会提高企业被惩罚的概率,从而也增加了企业选择CQM的成本,因而企业也更愿意选择EQM。由此可知,在罚款b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使用信息网络、优化监督流程、提高监督效率等方法降低其监督检查的成本c,则q*不变,p*增大,即政府保持检查的比例不变,而企业则会提高选择EQM的概率。在政府检查成本c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罚款b的大小,进行调控:增大对CQM的罚款b,则p*增大,q*减小,即政府可以降低检查的比例,企业EQM的概率增大。

(三)由式(iii)可知,“理性”的企业在q小于(a2-a1)/b时选择EQM;在q大于(a2-a1)/b时选择CQM。当q等于(a2-a1)/b时企业选择EQM与选择CQM无太大差别。

(四)由式(iv)可知,政府选择检查的概率q与企业选择CQM的额外所得额(a2-a1)成正比,与惩罚额度b成反比。这可以解释为:CQM额外所得多会激励企业选择这种模式,政府更需要进行检查;而惩罚额度对企业选择CQM产生的是负激励,相应地政府也不需要进行检查。

四、总结

企业质量监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监管;博弈;Nash均衡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1-0047-03

1问题提出及相关文献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产品质量问题(如三聚氰胺、皮革奶、瘦肉精、染色馒头等)相继出现,已引起全社会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不仅仅反映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道德缺失问题,还揭示出了政府监管部门存在严重的质量监管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广泛应用,对于生产企业如何积极主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以及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在进行质量监管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对生产企业进行质量监管,这些都成为当前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为此,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2],由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任组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基础上,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3]。这些措施和法律的通过,足见国家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这也要求政府质量监管部门更有效的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生产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大力提高产品质量,维护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用和福利。

针对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国外的C P Kartha[4]通过实际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进行ISO 9000质量标准认证的多个影响因素;Mile Terziovski和Damien Power[5]则通过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进行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收益及继续改善的方法;S Bruce Han 等[6]研究了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TQM的应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Heymamn Kenneth[7]则首先提出了在质量管理应用中的10个模式(建立质量文化、发展目标团队、领导技能、顾客驱动策略、设置标准、发展人力资源、质量计划、建立测量系统、评价绩效、建立奖励认可系统)。

国内外学者也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政府部门的监管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Jeh-Nan Pan[8]通过统计分析数据研究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在东亚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应用;刘宏[9]和张百庆[10]对企业如何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而针对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Zhihai Zhang[11]研究了质量管理在中国的应用以及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在质量监管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罗云峰[12]则对监管博弈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曹冬平等[13]对我国建筑企业生产安全的监管博弈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模型;王涛等[14]研究了质量监管部门与企业在质量监管中相互博弈的问题;而刘穷志[15]则对煤矿安全政府管制政策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博弈模型。

而本文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于以前的研究者:

(1)以前的研究者只从企业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面和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如何有效监管方面进行研究,没有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没有建立两者之间的博弈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只是针对某一方面,对生产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来讲可操作性较差。而本文建立了一个以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为参与者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管博弈模型,明确了两个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博弈关系,得出的结论对生产企业和政府部门均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本文通过建立政府部门与生产企业质量监管博弈模型,并对该模型中纯战略Nash均衡、占优战略Nash均衡和混合战略Nash均衡的分析,揭示了内部运行机理,并针对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政府质量监管部门进行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为以后的研究者指明了方向。

2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监管博弈分析

2.1基本假设

(1)假设该博弈模型中有两个参与人:政府质量监管部门为参与人1,生产企业为参与人2,且两个参与人都追求效用(支付)最大化。

(2)假设各参与人对模型弈的信息为共同知识,各参与人同时行动,做出符合自己行动的选择(策略)。

(3)政府质量管理部门为确保社会福利最大化,以及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可采取监管策略或不采取监管策略;而生产企业为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可采取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4)假设Vg为生产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社会带来的收益;Cg为政府质量管理部门采取监管措施所花费的成本;Ve为生产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的收益;Ce为生产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所花费的成本。

(5)假设生产企业只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便可极大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有效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只要进行监管,如果有企业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达标,则肯定能发现企业产品的质量问题,此时,政府质量监管部门会督促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成本Ce)以使其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并且还要对企业进行罚款,用罚款额F表示;反之,如果政府质量监管部门不进行监管,则肯定不会发现企业产品的质量问题,那么企业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也就不会被发现。

(6)假设企业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而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又不进行监管,则企业的不合格产品有可能对社会或公民造成伤害,此时,政府质量监管部门有失职行为发生,则肯定会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惩罚,本文用f记惩罚额。

企业质量监管范文第6篇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对棉花加工企业质量监督打假淡季不断档。一改以前12月份过后淡季不再检查的做法,上半年共出动近40人次,对区内几个收购加工集散地进行不定期巡查, 2010年元月,根据群众举报,严厉查处了一起生产夹心棉包的违法案件,并通过造势扩大影响,使少数想伺机掺假的不法之徒不敢轻举妄动,从而确保了新洲区棉花企业在棉花市场货源短缺的时候无质量投诉。

二是坚持每年做好调查摸底排查不漏户。新棉上市前夕,我所分片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征求企业对纤检所工作的意见,与企业的老板交流上年度质量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畅谈新年度的打算,签订棉花质量委托检验协议书。为了不留监管死角,从8月开始组织对全区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了解在新的棉花年度哪些企业改建了厂房,哪些企业添置了设备,哪些企业股东有变化,确保无一家企业被疏漏。

三是坚持宣传开路不走过场。为了让全社会关注棉花质量,我所每年在新棉上市初期,都要向全区棉花企业印发《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质量监管告知书》,向企业主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对棉花企业的基本要求、禁止性规定、关键控制环节、法律责任,以及国家发改委提出的“积极引导、扶大限小、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做好小包棉企业退出工作的相关政策。督促其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保证棉花质量。另外,我所还将《棉花细绒棉》标准编印成宣传单免费印发到企业,指导企业在收购、加工、储存过程中严格执行棉花标准。在收购加工旺季,我所还请当地电视台记者随同采访报道纤检所开展质量监管执法的新闻,宣传注重棉花质量、市场信誉好的企业,曝光在棉花加工过程中掺假的案例,并公布棉花质量监督举报电话。这样做既营造了棉花质量监管打假的高压态势,还为执法工作带来了案源。

四是坚持推行区域监管责任制执法打假不手软。每年从9月开始,我所全员出动,所长打头阵,成立两个监管执法专班,将全区产棉的10个街(镇)划分为两个责任地段,签订监管执法责任状,分片包干,以确保责任区域不出现大面积的掺杂掺假恶性事件为底线,严防死守,严格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针对近两年棉花市场资源紧缺、抢购现象严重、有些不法商贩必然趁机掺假之趋势,我所及时与公安局经侦队、法院行政庭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更主要的是加大检查频次和范围,坚持昼夜巡查,白天巡查指导面上的工作。对轻微的违法行为下达教育规范通知书和责令改正通知书,定期复查验收;夜间突击捉掺假,对重点地段和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实行全天候重点监控,全天24小时接受举报,随时出击,有力地打击了胆敢顶风作案的违法犯罪分子。每年的收购加工旺季,我所还要组织两次集中大行动,请区人大领导现场督办,请电视台记者录制新闻报道,集中全所执法队伍,对连片的轧花厂开展1~2次拉网式的集中检查行动。2010年9月下旬和10月中旬的两次集中大行动,查处了5起利用回风管道掺假作弊的违法行为,并现场将回风管道予以。集中行动的开展不仅沉重打击了棉花质量违法行为,还壮了我纤检执法的威风。

经过有效的规范整顿,新洲区旧体制棉花企业质量意识普遍有所提高。一是多数企业开始注重控制籽棉收购水分;二是注重排除异性纤维;三是注重轧花质量,70%以上的轧花厂增加了皮清机,近30%的轧花厂安装了籽清机;四是大多数棉花企业在加工棉花时能够实行跟班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出具质量凭证、刷标识,虚高等级的现象大为减少;五是掺杂掺假有所遏制;六是“两小一土”特别是小皮辊轧花机基本退出了新洲区棉花加工市场,取而代之的是125型或100型皮辊轧花机。

主要体会

新洲区棉花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从事旧体制棉花企业监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体会到:

一、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执法队伍是搞好质量监管和执法打假工作的组织保证。我所现有执法人员都是本地人,长期从事这项工作,与棉花企业的老板早已是熟人或朋友,如不加强行风建设,不管住手,不管住嘴,势必被拉拢收买。无私才能无畏,我所执法人员拒收礼金、拒绝吃请的典型事例在新洲区棉花企业中广为流传,还多次顶住了社会黑恶势力的威逼利诱,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所领导每年年初都要对上年度大案要案进行回访,暗访执法人员有无吃、拿、卡、要问题也是回访的主要任务。

二、树立执法服务观念、推行三步式执法程序是新形势下搞好棉花质量监管的有效模式。《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赋予棉花质量监督机构行使4种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利,还规定了违反《条例》有关规定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当前在开展监管、执法过程中面对的实际情况是:旧体制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由于主客观原因没有正确履行某些义务,存在不挑拣异性纤维、混等混级收购加工、棉包标识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货证不符等现象较为普遍;对每一起违反《条例》的行为都立案查处或实施现场处罚,于法于理都是可行的。根据三步式执法程序,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推行先教育规范、再限期整改、最后依法处罚的执法程序,对于经教育规范限期完成整改的企业没有给予处罚,这样一来,执法案件大为减少了,行政相对人更容易接受处罚决定了,执法人员在指导企业执行标准的过程中说的话能够有回音了,监管的效果明显体现出来了,从而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提升了行业自律的水平。而对于破坏质量、哄抢资源、掺杂掺假的恶性案件则坚决打击,决不手软。

近两年来,我所每年都要办理多起案值过万元的大案要案,还与公安机关联手办理了两起涉棉犯罪案件,让犯罪嫌疑人受到了应有的司法制裁。而且还保持了“三个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案件为零,行政执法过错和错案为零,和行政投诉为零。

企业质量监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质量监管

一、前言

伴随着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生产和监管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行业监管的缺位,为了加强对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管理,规范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行为,就必须做好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监管工作。

二、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站点进行预审

今后,新建、迁建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选址要符合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及全市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合理布局要求。避免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站。严格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资质核准。新申请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资质,要提供市住建部门允许建立站点的预审同意证明、立项批复、建设用地许可证、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等资料,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提供职称证书、身份证、劳动合同、养老保险手册等,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搅拌系统、运输车、泵车、质量检测设备。

三、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监管

资质管理部门要严格对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资质考核,凡是考核不合格的企业,按规定责令其限期整改、降低资质等级、暂扣或撤回资质证书。禁止未取得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资质的企业生产、销售混凝土,一经发现,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予以处罚,且一年内不受理其资质申请。禁止已取得商品混凝土生产资质的企业倒卖、出租、出借、允许挂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一经发现,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所有建设工程不得使用无资质证书的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供应的商品混凝土,一经发现,监理单位要及时下达局部停工通知书,整改不到位的,不得进入下道施工工序,对拒不停工的,要及时向质量监督部门报告。

四、完善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制度

1、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本辖区内预拌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和使用管理纳入日常监管范畴,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及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情况的抽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根据本地区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状态建立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展开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将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信用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布,并与资质管理等挂钩,不良行为记入企业诚信档案。

2、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文件以及质量验评标准,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1)企业是否超资质承包工程范围和地点从事生产活动,是否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行为;

(2)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活动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有效运行,生产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是否履行岗位职责;

(3)原材料进场台账是否建立,原材料是否按批复检合格后使用;

(4)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记录是否齐全,技术资料是否按规定归档;

(5)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出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合同的要求;

(6)实验室的设施环境及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计量设备检定证书是否齐全、有效,实验室是否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7)检测资料是否按年分类流水编号,是否存在抽撤、涂改现象,是否按规定签字盖章;

(8)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条件是否满足资质等级标准及管理要求,人员是否到位和持证上岗。

3、各地质量监督机构要完善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使用、监理、质量检测等各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完善准入清出制度,加大对预拌商品混凝土动态监管力度。对相关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企业内部质量检测、混凝土运输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有效规范,对查实的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行为要及时责令改正。坚决取缔无资质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和擅自设立的分站,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发现施工现场违法使用无资质企业生产的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为,将严肃追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同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记载不良行为记录。

4、加大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监管力度

(1)加强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生产,并按照有关规定提供与技术要求相符合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预拌混凝土产品使用说明书;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中应当根据工程特点提出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与相应技术措施要求,并在设计文件中予以注明;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由供方、需方及监理(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的要求、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共同组织交货验收,确认预拌混凝土的品种、类别、数量、预拌混凝土质量指标等内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对进入施工现场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交货检验后方可使用预拌混凝土,并应按照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提供的预拌混凝土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施工。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见证取样和送检过程中发现预拌混凝土有质量问题的,应当及时向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2)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动态管理

建立商品混凝土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行为的诚信管理体系,将产品质量和经营行为纳入企业的信用档案,作为企业年检和评优工作的重要依据,定期在有关网络和媒体上公布。对存在严重质量和诚信问题的企业依法降低或撤销资质。

五、充分发挥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加强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各地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协会及相关协会应及时掌握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动态,围绕行业发展的需要,把研究提高混凝土质量作为一项当前的主要工作,强化自律机制;积极协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工作调研,引导企业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要督促企业建立质量诚信档案,规范质量行为、严格质量检查、接受社会监督,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评价的有效管理机制,促进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有序、诚信规范,推进混凝土技术进步,全面提高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水平。

六、结束语

总之,本文主要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监管进行了分析,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成为一流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就必须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工程的要求、用户施工的环境等情况来提供优质产品,并同时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最终目标是使用户用得放心, 同时也使自己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严格处罚。规范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管理秩序,保证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绍林,张永亚.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管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2]《宁夏回族自治区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宁建发(2011)142号

企业质量监管范文第8篇

“放活”,即要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和生产许可,还权于企业,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质量主体、责任主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李俊认为:“此前,政府在质量工作中的确存在一些理念、措施的偏差和误区。”因此,今年《行动计划》就明确提出“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质量安全准入类行政审批事项,研究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善管”,即加强对市场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李俊说:“要做到‘善管’,一要以保障质量安全为目标来确定监管范围,而不是面面俱到,二要基于有效监管之需,进行监管方式的完善创新。”《行动计划》提出的“以大中型医疗机构为基础,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都显示了质量安全监管重心向重要产品和重点领域倾斜、监管方式不断创新的特点。

“共治”,即社会共治,在政府之外,充分调动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市场中介组织、消费者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质量治理。

数据显示,我国质量发展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领域的质量问题依然突出。2014年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虽然达到了92.3%的历史高位,但仍有23种产品的抽查合格率不足80%。在中国消费者协会2014年统计的消费者投诉中,质量投诉的总量达到28.39万件,质量投诉在总投诉中的占比仍然高达45.8%。而在国际市场,国家外文局2014年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有62%的海外受访者担心中国品牌的质量不过关。

为此,今年的《行动计划》围绕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为工作重点,确定了4个方面18条共102项具体任务。

企业质量监管范文第9篇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产品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内涵和外延都赋予了施工建筑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拓展,建筑施工企业在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认识。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建筑产品的质量主要包括建筑产吕主体结构的质量、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三类,建筑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在形体设计、装璜的完美,带来消费者的只是感官上的认同,消费者对于建筑产品的最终目标还是功能的使用,这就要求施工质量必须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水、电、燃气这些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是人们对建筑产品在内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这些指标不能够得到满足,则很难让消费者满意。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关系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困此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提高施工质量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二、加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

对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很多,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做到不破坏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要对施工过程中各类生产管理项目进行认真有效的安排,保障人们生活健康、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等各个方面。在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的核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为主线,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生产使施工项目能够达到各类要求,要提出创造优质工程的目标,向现场施工管理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素质和意识,增强它他们安全生产的意识,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对施工过程中各类不文明行为级予及时的监督和制止,为提供安全高效的企业质量管理奠定基础。

三、做到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推动企业内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企业系统生产、规范经营、科学施工的基础和依据。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工作,从施工项目的计划制定,以及制定计划的层层落实等工作,都要遵循企业发展的先进理念,要把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重点放在过程控制上,坚持用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推动和促进施工项目质量的提高。要对施工过程中各类细则和标准进行重新定义和规范,对一些不符合实际发展要求的进行坚决改正,要加强实地调研的力度,切实制定能够有效促进施工项目发展的规章制度和政策,良好的规章制度是促进施工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对施工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错误行为要进行坚决改正,加大处罚力度,对于出现一些影响的,要坚决落实相关责任人,保证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净化施工企业发展空气。

四、做好施工材料的控制工作

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施工原材料的优劣程度直接决定了施工工程的实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创优的目标,就必须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和控制工作,避免一些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限患。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的价格、费用和质量,尽量选择企业质量好,合作基础长的生产企业,各级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加强对原材料的审核力度,对一些质量标准达不到要求的原材料、各种配件坚决不使用。原材料采购工作完成之后,要切实做好材料入库检查工作,通过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相对比,切实保障施工质量。

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

企业质量监管范文第10篇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质量管理从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阶段,逐步发展到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其总体趋势是积极的。然而其现状却不尽如人意。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理念和实际的需求,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新方法层出不穷。在这次浪潮中,质量管理借鉴其他管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也在探索中不断寻求对自我的突破,零缺陷质量管理,客户满意的质量管理,战略质量管理,市场驱动的动态质量管理和基于约束理论的质量改进原理等一系列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为了激励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我国还设立了“全国质量管理奖”。但遗憾的是,在所有的这些工作中,除了6sigma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外,似乎再也没有任何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声音。质量管理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低潮。而且,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质量的同时,企业却越来越缺乏突破现有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热衷。即使一些企业费时费力通过了ISO9000认证,但是却很少有企业有兴趣按照要求来实施质量管理,只是将拥有ISO9000证书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推进企业质量提高的手段。产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提高企业利润的持续压力,使管理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诸如供应链管理等能够快速、明显的提高企业效率,实现商业目标的业务上。与之相反的是,此时的很多质量项目很难和企业的经营效果有机联系起来,诸如更低的成本,不断完善的盈利能力,日益提高的市场份额等,这种情况使企业在决策时无法获取和观察到质量改进的直接经济效果,所以在原有质量管理水平上,企业出现彷徨和缺乏进一步改进的动力也就可以理解了。

质量管理面对的是这样一种困惑,对质量改进所做出的努力,甚至因此而增加的质量成本得不到高层管理者的理解,对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来说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大部分的质量活动只能在管理决策的主流之外彷徨和徘徊。面对供应链管理等管理方法的成功,回忆往昔的辉煌,质量管理不得不直面自身的难堪并陷入了反思。

传统的质量管理的缺陷就在于其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单一层面,即没有强调质量与基本经济目标的联系。结果导致质量过程大都侧重于质量方法却缺乏动机和目的。质量改进工作仅仅侧重于对产品性能的协助,而忽略了这种持续优化的最终目标,对企业成本和最终利润的贡献。结果是众多的质量工程师挖空心思的为生产过程提供技术上的协助,但企业的管理者却不住的摇头,因为技术的语言很难被理解,因此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中,质量管理得不到决策层的支持,甚至回避是可可想而知的。

二、质量管理发展之路:必须看到经济效益

质量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质量问题从本质上应理解为商品产生之初到消亡的全过程对社会和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失,而计量损失的大小,这是个经济的问题。对应企业管理而言,无质量就无经济,无质的量就等于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数量即使再多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质量问题始终是和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在企业的管理领域,管理方法的创新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因此,解决企业的质量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这一质量的根本特性,用经济效益去驱动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相比较于其他的技术方法而言回答的更加直观,也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

我国企业质量现状不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不能用企业统一编码的语言例如利润与决策层对话,在双方沟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质量管理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质量工作要重现昔日的辉煌,就必须能够对企业商业目标的实现效果做出说明,将质量管理工作看成是经济性和技术性并举,经济分析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并行的业务,把创造质量的过程看成是创造使用价值和实现使用价值的过程。把质量改进项目的必要性与改进后产生的经济效果用财务语言与管理层进行准确,及时的沟通。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关注的是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确定出企业的最佳质量水平。通过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使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完美结合,可以确定出质量形成各个环节最经济的或最适合的质量水平,并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可以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这种最佳结合既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又可使企业和社会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2.将质量经济效益分析作为评价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是否有效,必须以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作为最终评价标准。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如果企业和全社会经济效益都提高了,那么质量活动就是有效的,反之,如果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不能给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那么这样的质量管理就是无效的。由于质量经济效益将专门研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因而开展质量管理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是否有效,便很容易理解。

3.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促进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仅仅依赖于研究和推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片面注重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将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加以综合研究,可以更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

4.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来迅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研究质量经济效益正是要从理论上和数量上研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使相关人员掌握质量与经济,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明确了提高和改善质量是迅速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三、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提高质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概括起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产品质量分别给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效益。产品质量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就是企业质量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收益就是社会质量经济效益。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就是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进行经济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价,以其在改善质量的同时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大体上有如下几种:

1.质量成本分析

最早研究质量成本的著作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在1951年出版的《质量控制手册》一书。朱兰博士认为,质量与成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好的质量并不意味着较高的成本投入。他在书中提出的“矿中黄金”的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朱兰的质量成本概念仅仅局限于不良质量产生的损失上。1956年,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首先应用质量成本概念来分析质量的经济性问题。对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进行了划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成本理论体系。对质量成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企业经营观念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这对深化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改变企业的经营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对评定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手段,而且为企业制定内部质量改进计划,降低质量成本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传统的质量成本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企业质量标准反映用户需要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的指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一段时间内反映多数用户需要的质量标准在另一段时间内可能只反映少数用户的需要。另外,没有考虑到质量成本各部分发生时间的差异,而且预防成本的界定是很困难的。因此,质量成本理论需要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改造和拓展。

2.质量损失理论

质量损失函数是田口玄一博士在开发针对产品设计过程质量经济性的三段设计法时提出来的。其数学表达式为:L(y)=k(y-m)2

m为理想的目标值,y为实际值,当y偏离m越小时,质量损失越小。质量损失函数为质量的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了方便和易于操作的工具。该函数在本质上表达了质量波动和质量损失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质量特别是质量经济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它仅仅表示了偏差会带来的损失,而没有把在质量上的投入考虑进去。另一方面,质量损失理论主要是站在用户和社会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按照这种方式得出的结果有时是生产者所不能接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

3.过程分析方法

过程分析方法是产品技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从质量的变化和其所发生成本的角度进行经济分析,研究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质量与成本,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取得产品质量与其费用支出之间的正确组合,以确保投入能够获得期望的产出。过程分析方法的内容包括从产品设计,制造到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经济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就是要做到设计出的产品即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又考虑到技术、生产、设备、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它包括新产品研发的质量经济分析,寿命周期的质量经济分析,质量改进的分析,质量工序能力的经济分析和可靠性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制造过程的经济分析,力求以最小的生产费用生产出符合设计质量要求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高于或低于设计要求的产品都是不经济的。具体包括不合格品率的经济分析,返修的经济分析,质量检验的经济分析(检验方法的选择),工序诊断调节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质量经济分析,主要研究产品质量与市场占有和销售利润的综合分析,产品质量与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费用的关系,最佳保修期和最佳保修费用,交货期的经济分析,广告费用的经济分析等等。

4.价值工程方法

价值分析也称为价值工程,它是以产品的作业为对象进行功能分析,研究用最少的成本或费用来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价值分析的基本公式为:V=F/C。

F表示产品的功能,C表示产品制造的总成本或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总费用,V表示产品的价值。当V>1时,表示功能较重要而成本支出偏低,即产品或作业给生产者能够带来额外的效益。价值分析法是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促使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寻求最佳质量经济效益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科学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把功能数量化,质量货币化的工作进行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只有部分功能可以直接计算,大部分不能直接计量。

四、结束语

上一篇:公司绩效审计范文 下一篇:病历档案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