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范文

时间:2023-03-18 01:32:53

企业档案

企业档案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的对策:一是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二是勇于开拓创新,实现多元服务。三是坚持依法治档,注重监管方式。四是拓展管理范围,推行多元模式。

1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从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晋江市了解的情况和河南开封市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情况调查结果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大致可归结为两点。

1.1我国民企档案工作处于自发的状态,部分企业已有相当的发展水平。据笔者对福建省晋江市的恒安纸业集团、亲亲食品集团、七匹狼集团、凤竹集团、福马食品集团等10余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企业均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档案工作,特别是凤竹、七匹狼和恒安三家集团公司的档案工作虽然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其工作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恒安集团公司因已在香港上市,注重汲取和采用国外的管理模式,凤竹集团公司在国内上市,许多档案业务在借鉴国企的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发展,其档案管理已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的验收。七匹狼集团则采用与国企截然不同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而据河南开封市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82家企业中,已开展档案工作的68家,占被调查企业的83%;尚未开展档案工作的10家,仅占被调查企业的12%;未说明是否开展档案工作的4家,占被调查企业的5%。库房、档案专用设备的设置情况也较好,在调查的企业中,明确有档案库房的占90%,未说明库房情况的只占10%。这些企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别为加工业、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这说明当前民营企业对于开展档案工作已有相当的自觉性和发展水平。

1.2民营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一般而言,规模大的企业好于规模小的企业,明星企业好于一般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好于创立时间短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从开封市调查中可以发现,随着企业资产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展,已开展档案工作企业的比例数量也随之上升,显示企业规模与企业资产情况对档案工作有非常直接与重要的影响,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未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比例很少,仅占12%,加上未说明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也仅有20%,而档案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示范企业也是少数,所以,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整体的档案管理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状,水平不均衡。我们业界一些学者将当前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状况,分为四个类型。一是“重视型”。档案工作被企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专门的宽敞的库房和档案人员办公室,档案阅览室;有专职档案人员,管理设施设备齐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各类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保管科学、利用见效。其中,少数企业的档案管理甚至通过了部级标准的验收。二是“上进型”。企业主有一定的档案意识,配备了档案兼职人员,设置了档案室,也开展了一定的档案工作,但档案人员素质不高,兼职过多,档案工作未能有效地全面开展起来,档案的效益也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三是“随意型”。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还不够强,对档案工作的关注还不到位,急需用时强调要管一管,平时对档案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无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只是办公室、行政部或相关部门的一个末位的工作。工作随意性较大。四是“不管型”。企业主没有档案意识,企业一些重要证件、核心文件零散地放在企业主或部门负责人手里,档案管理处于“三不管”和“五无”的状态,即“档案部门不管、工商部门不管、企业主自己不管;无机构、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这种类型在小型企业中比较多见。

从我国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出现的这两种状况中可以看出,以往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民企档案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状态的看法是片面的,是认识上的一处误区。福建省晋江市和河南省开封市这一南一北的情况颇具代表性。从调查分析中,我们可窥见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国际市场的博奕中,已逐步成熟起来,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被不断唤醒,特别是一些规模企业,明星企业的老总们,对档案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福建凤竹集团公司年产值5亿多元,利税9400多万元,是全国同行业的明星企业,该公司陈澄清董事长认为档案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而档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企业文化提升取决于企业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他除亲自带队到晋江、泉州市档案局争取业务上的支持外,并经常过问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财、物问题,公司早在1991年档案管理就通过省级先进标准的验收,2001年通过了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国家二级”评审。目前,有2名专职档案人员,并形成一个严密有序的档案管理网络,有1个综合档案室和4个档案分室,档案在公司上市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凤竹公司并非只是我国民营档案管理的一叶“诺亚方舟”。很多规模~,Ak的企业主已经具有相当的档案意识,在实践中认识到档案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核心资源,并已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但没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其水平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档案工作的大多数为小型企业的企业主,对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心态复杂,认为档案室工作增加小企业的负担,怕在外部人员的指导下泄露商业秘密,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在认识上把建档工作与企业利益对立起来,这其中与档案部门的宣传与服务的缺失不无关系。所以,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当前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将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2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的对策

2.1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主的档案意识是决定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能否开展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树立企业的档案观,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一是管理意识引导。大量事实说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没有很好的管理。民营经济要想在“二次创业”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从无管理的经营向现代化管理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对此,企业主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新形势下民营经济只有加强管理,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民营企业的档案意识也只有植根于宏观管理观念的土壤,才可能生长发育。因为档案管理本身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档案又为企业的各项管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忽视档案工作,民营经济的管理便成了无本之木,所以,企业主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忽视企业的档案工作呢?二是逆向思维引导。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正确估计出档案到底为企业产生了多大的直接效益,但却能从反面告诉企业主,滞后的档案工作必定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所谓“短板”是指决定整体效益的关键制约因素,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会留下致命的管理漏洞,滞后的档案工作就会成为制约企业整体效益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民营企业在决策上的特点使它在投入和自身建设中具有排他心理,因而档案部门不能一味地急于去作正面的宣传灌输,有时可以从侧面、甚至反面逆向思维的角度来激发民营企业的建档热情。

2.2勇于开拓创新,实现多元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单靠面上的简单宣传不行,靠行政的强制手段也不行,只有通过提供及时的档案法规信息、通过加强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标准的研究和组织,向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技术规范标准,以便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国家档案局正在抓紧制定《企业档案业务规范》作为行业标准印发,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也可参照。同时,应积极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会的建立,充分发挥企业档案工作协会的作用,利用协会,提升自律能力,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座谈、交流,充分利用这一民间组织与档案行政部门联系、沟通、传递需求信息,使之在民营企业与档案职能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由于它是一个非正式组织,其成员从民营企业内部具有较强档案意识的人员中产生,因而既能代表民营企业利益,反映他们的真实想法,又具有较高的档案工作热情,并能较好地领会档案部门的专业意图,能起到较好的沟通作用。各级档案部门该放手时应放手,将不堪之责依托于各类民间组织。档案部门为民企提供服务,应更多地注重于宏观上政策与技术的引导,而不应拘泥于繁重而不现实的具体业务环节,要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出一些新路子、新方法:一是充分运用档案网站的传播优势,开辟内容丰富、信息新颖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服务专栏。传播最新的法规、标准,传播先进经验,成功作法,同时,与新闻单位联手,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普及档案知识:二是有针对性地编写业务指导材料和工作指南,送发到各有关企业,指导建立档案工作;三是根据民营企业的意愿,为企业培养档案人员和招聘选拔档案人才:四是积极推进档案中介组织服务,如档案事务所、托管中心等。档案事务所主要提供档案业务咨询服务和档案整理服务。可根据不同规模、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的民营企业的特点,分类组织档案业务咨询服务。针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从基础业务开始,包括文书处理程序、归档范围、立卷标准、分类编目、上架排列、检索利用、安全保管、统计反馈等内容和要求、通过现场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咨询等形式为企业释难解惑:成立档案托管中心,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与企业签订托管协议双方签订安全保密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接受私营企业各种文件资料的整理、代管、提供利用等“一条龙”服务。彻底将小型民营企业从档案管理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为其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服务。五是教育培训服务。针对民营企业档案人员变动频繁、兼职过多、工作繁重的特点,档案部门可以采取上门培训、现场培训、远程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民营企业档案人员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同时,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3坚持依法治档,注重监管方式。《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存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其他原因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产生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国家档案行政部门有权采取代为保管等确保完整和安全的措施,必要时,可以收购或者征购。”私营企业有很大程度上的自,但私营企业档案管理的自主必然是在法律框架下的自主。民营企业要知法、守法、执法,履行《档案法》规定的义务,依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各级档案部门曾一度产生“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要不要管”的疑惑,这是不必要的,其实,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不仅要管,还要依法管好。民营企业档案是国家档案全宗的组成部分,理应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范围,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宣传档案法律法规的力度、提高依法管理、保护档案的水平。前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同志在全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针对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违法行为加大执法检查和查处力度,突出监管重点,确保档案安全。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不同,其档案内容也具有很大差异,如有的民营企业是从原国有企业转制而来,其档案中有国有企业内容,有的民营企业在与国有企业或科研事业单位合作中形成的资金、技术、专利、品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商业秘密等方面的档案,不仅涉及企业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社会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包括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等)。民营企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研究确定民营企业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范围,并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凡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的、记录社会重大事件和活动的、反映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档案,都应视为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私人档案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同样看出,一方面,他们承认和保护私人对相关档案的所有权:另一方面,他们又都强调对这些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实施监管的必要性与合法性。只不过有些国家采取相对强硬的刚性监督政策,另一些国家则采取相对温和的柔性监督政策,这说明从国际范围上讲、承认企业和私人对档案的所有权,与国家对这些档案的管理工作实施监管并不矛盾。所以,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适时地介入民营企业,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实施有效的监管,应注意的是在监管中要注重方式,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要做到在监管中“一个不干扰、两个有利于”的原则,即在监管中不干扰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安全保管,科学利用,合理流向。监管方法可实现多样化,体现灵活性,可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对只是暂时尚未建档的企业应积极引导其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企业的档案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企业档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量新的投资主体和经济团体应运而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不断扩大,企业档案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作为企业管理有机组成的档案工作,如何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功能,为企业排忧解难、赢得未来,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企业档案工作实际,就新时期档案工作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及其管理手段等方面谈点粗浅认识。

一、强化责任意识,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企业档案工作是集服务性、科学性、管理性为一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贯穿于企业各部门、各个层次。以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诸多载体形式存在的企业各类档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是企业重要的信息和动力之源,也是企业领导科学决策的历史依据。它的开发利用及安全保密对企业兴衰成败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对于企业领导正确、迅速的决策及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入世后的今天,中国向世界敞开胸怀,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企业档案工作者应把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料的整理、研究、发掘、提炼和精选,把那些具有深层开发价值的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利用者(企业领导、管理者、科技人员),使他们从档案信息中获得启迪,拓宽发展企业的新思路,研制和开发新产品,发展新技术,从而使档案死资料活起来,把档案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推进企业经济增长发挥其独特功能。要让档案信息走出档案室的小天地,投入为企业参政、办事、服务的大环境中,做到既和隶属办公部门的整体工作接轨,又和企业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同步,为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如开展档案展览,编写并分发企业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历年经济指标、工程项目简介、事故分析汇编等;又如,为党代会、职代会等大型会议或各类庆典、重大礼仪活动以及领导现场办公、视察工作提供摄影、摄像、接待等服务。这样,不仅可以给档案员一个在公众面前展现良好形象的平台,引起领导和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可以收集到许多有用的第一手材料,形成一个从收集到利用的良性循环。这些工作都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强化责任意识、前瞻意识,围绕企业在一定阶段的发展目标、市场开拓、人才选用等决策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开展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通过对重点档案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和编研,提供高质量、智能型的档案信息编研材料,为企业领导正确、迅速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

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

众所周知,企业档案是企业各项工作的伴生物,没有它独立的存在条件,因此,档案工作在任何时候都难以成为企业第一紧要的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追求经济效益,就档案抓档案的老一套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企业档案工作要想朝着信息传递网络化、检索智能化方向发展,必须搭乘企业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班车”。2002年,中央为了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大力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为企业档案管理实践迎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和空间,构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突破点,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首先,关注档案工作在企业目标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宣传企业档案的独特作用。企业目标管理具有集合量的特性,它是由内部多个目标构成的体系,因此,注重提高管理整体绩效,对实现企业目标极其重要。档案信息在实施企业目标管理中,不仅能起到参与、沟通和借鉴作用,而且还具有分析、对比、协调等诸多功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独有的优势和作用,既能保证计划目标与具体操作方案及其实施效果的一致,还能及时发现目标的偏差,调整资源配置和行动部署,把走偏的管理活动导向正轨,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整体绩效的目的,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依此类推,对实现档案资源集约化、信息化,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管理理念加以宣传,以档案在企业目标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同比档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将档案信息化工作渐渐引入企业领导的议事日程。有了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会迈得更快,实现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集中管理与利用也指日可待。

其次,加强与文秘部门的紧密联系。文秘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系统工程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看,只有保证文秘工作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档案质量。当前,文件的形成(外来文件的登记)、分发、归档以及分类、组卷、编目等一系列工作都纳入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这样,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自然地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知道,现代办公环境下的OA系统和CAD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纸质文件数量激增,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无论是在系统中运行,还是记录在磁性或光盘等载体上,都是数字化的信息形态,极易遭受非法的增删改,管理人员无法从直观上判断其真伪。而且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内,除文件内容不允许更改外,许多技术处理工作,都可在文件形成时一并完成,而且文件一经形成,就可以进行相应的主题分析及著录标引等工作。办公自动化使得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联系更加紧密,难以区分。所以说,文书处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整理工作。因此,我们必须携手文秘部门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整理、归档及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开发利用等,实行全过程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至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再次,争取企业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形成内外互补的良性循环。如今,各种业务交流成为一种提高业务技能的重要形式,企业应重视档案业务交流工作,为档案人员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为他们创造走出去引进来的机会。2006年,笔者随九江市档案学会前往青岛市档案局学习,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青岛市档案馆的建筑规模以及管理功能让我们这些长期在企业工作的档案工作者大开眼界,使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档案事业”,知道了档案工作大有可为,极大地增强了责任感。因此,企业今后应拨出一定经费,有计划地安排档案人员外出学习,扩大学习交流范围,加强与外企的交流,借鉴他人的档案管理先进经验,丰富和发展自我。另外,应根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坚持文档一体化原则的基础上,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办公自动化的总体布局,把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作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使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外企之间的接触更多、更便捷,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转三、提高素质和增强应变能力,改善服务质量

档案管理有特定的工作程序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有着自己的专业法规和标准。如果没有相当的专业素质,就不可能胜任档案工作。随着加入WTO,特别是进入“十一五”后,中外企业之间生产经营接触和往来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企业档案中其他语言文字材料的档案急剧增加,企业各类专业技术档案也与日俱增。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供电企业,经常要进口大量的大型设备,其中的说明书等一些随机文字材料都是外文。此外,随着互联网在企业管理和商务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城市电网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电力建设项目文件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大量增加,在技术手段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办公环境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被视为公司业务记录和凭证的核心信息资源的文件和档案,都成了难以掌控的数码形式,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困惑和难题越来越多。

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原有的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亟待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来监管企业档案。档案管理要现代化,首先,人要现代化。法国经济学家让·莫内说“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笔者认为:大型企业档案部门应建立复合型的人才结构,通过对人员进行优化组合使之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即以档案专业人员为主,同时又有一定比例的计算机、文史知识、信息管理、经营管理等专业人员。中小型企业也应配备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档案人员,要求档案工作者具备现代化档案管理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熟练的管理技能。而现实状况则是:企业档案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工程技术人员比例极低,档案部门中的档案专业人员不懂计算机知识,而计算机工作人员又不懂档案管理工作;有些企业在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的要求下,虽然为档案部门配置了电子计算机等设备,但是由于硬件落后,软件通知性能差,尤其是缺乏适用软件等原因,致使相当数量的计算机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有的处于闲置状态,导致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由此可见,人是档案工作的主体,提高企业档案人员整体素质,是档案工作创新的先决条件。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些档案工作者确实感到了“本领恐慌”,如果不抓紧学习,就必然会退步落伍,甚至为时代所淘汰。为了对新时期企业档案实施有效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和整理归档工作,必须重新认识所管理的对象,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应变能力。不仅要精通档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学会一、两门外语,熟悉计算机操作和掌握各类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对档案工作的主动权和发言权,赢得领导信任。在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加强对那些不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工作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和科学预测,积极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要针对那些棘手的难点问题,比如依法治档问题、企业信息管理网络和电子商务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文件的管理问题等,积极开展研究探索,进行攻关,为新时期企业档案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为实现企业档案工作新的跨越而努力。

根据企业档案队伍现状,要想一步到位地改善人员结构,有一定的难度。可采取多种形式,分阶段地加以解决。可以结合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将人员分为不同的职业级别进行定岗定编,对于不适应工作的人员进行离岗培训,直至能适应岗位要求时再上岗。具体可分为三级,最低一级是辅助专业人员,承担档案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分类、立卷、编目等。在其之上一级的是专业人员,他们主要负责制定归档计划和指导监督档案工作程序,还应参与情报管理与研究活动,这一层次的人员,应熟悉企业各项工作流程,根据工作进展适时制定归档计划并指导监督归档工作。最高一级的专业人员则应具有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和较深的理论基础知识,不仅能承担指导与监督档案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并且能负责协调企业内外交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工作。他们应全面了解、掌握企业档案信息,结合企业发展变化不断对档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及理论分析,根据企业利用需求制定档案信息开发课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指导业内人员进行档案信息开发,让“死”档案“活”起来,为企业决策和生产建设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四、树立档案保密新理念,为企业安全服务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服务社会化的拓展,维护档案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在信息社会,由于电子档案提供利用方法多样化和所依赖技术多种化,导致利用工作的复杂化。电子档案在带给我们比纸质档案的利用更方便、更快捷以及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因它的特性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难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具有原始性、唯一性的核心信息资源的丢失和损毁,将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仍然沿袭“开放危险”的传统观念来对待档案利用工作,将大大制约档案价值的发挥。随着社会民主与法制的深入以及企业民主管理和企务公开的深化,企业员工乃至广大群众对企业档案的利用需求不断加大,而档案的特殊性又决定了档案不能简单地走入市场,企业档案工作如何对待利用与保密的关系,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这是档案工作面临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开放档案资料的过程中,基于全方位对外开放和领域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企业领导和档案人员,要绷紧保密这根弦。应从对历史负责、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和做好档案安全保密工作,从建立制度、制定标准、落实技术措施等方面入手,对企业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对凝聚着企业集体智慧和心血的创造发明专利、科研成果、核心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档案,要切实做好保密和保护工作。要积极配合和协助企业的保密机构,加强对电子文档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针对自然灾害、非法访问、非法操作、病毒侵害等现象,采取与系统安全和保密等级要求有关的防范对策。制订网络设备安全保证,数据安全保证,操作安全保证,身份识别方法等相应规则或采取必要措施,为企业保安全、促发展有效服务。

此外,长期以来,档案由于重保管轻利用,忽视保密经费投入,不少企业档案保密技术和装备陈旧,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不适应与国际接轨和网络时代的要求,因此,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基础设施势在必行。企业要有计划地逐年增加经费投入,配备确保档案安全保管和科学保护的先进设备,以及必要的实用技术,使档案管理手段和方式适应保密要求,满足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工作的需要。要时刻把好每一个关口,消除每一个隐患,切实把保密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企业档案是企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科技、文化、知识的积淀,它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十一五”时期,面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的节拍,在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中,提高个人素质,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升华管理理念,摆脱困惑,使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保持同步,使个人的努力与企业提供的档案资源形成合力,不断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含金量,使企业档案的内在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企业档案范文第3篇

近年来,一些企业在机构改革中,把档案人员调整到其它部门,造成了档案人员流失,二是部分档案人员知识浅薄,又不注重学习,素质较差;三是有的企业领导不重视档案部门的人才培养,有机会参加的档案培训有时也取消;有的企业在人员配置上把一些身体差,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同志安排到档案部门,造成了档案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2.3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

其表现有,一是许多企业撤销兼并了二级机构,把原来集中统一管理的文书、科技、会计档案工作分别分解到办公室、生产技术部门和会计部门,而未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二是由于档案工作的分解,二级机构的专、兼职档案人员未能充分履行职责,档案工作处于低效率运转状态;三是有的企业根本就未设置二级档案机构,而把档案工作挂靠在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管,由于不是专职主管,加之办公室日常事务繁重,管理专业知识欠缺,造成领导不力,管理不善,档案工作相对滞后。

档案开发利用和编研工作薄弱。一是有的企业对档案的编研工作认识不足,没有把编研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无计划、无安排,造成编研工作长期无力开展;二是有的企业档案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较低,编写的材料质量低,几乎无任何实用价值,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未能达到提供利用,为其服务的目的。

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较差。一是有的企业档案保管库房狭小,没有独立的档案库房;二是档案库房无防火、防盗、防光、防湿、防尘、防虫等“八防”设施和设备;三是有的企业在安排经费时,不考虑购置微机;四是有的档案人员安于现状,因而提不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措施、方案。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档案法制建设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档案事业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围绕企业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如: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领导议事日程,档案人员参加工程竣工验收、领导在年度工作中报告档案工作情况等制度;要大力宣传贯彻、落实《档案法》,重点对各级领导、各类技术、专业管理人员进行普法教育,让《档案法》及各项制度真正深入人心,形成依法治档,有章可循的管理机制;其次,增强领导的档案法制意识,是档案法制建设的关键;再次,档案人员善于宣传,执行《档案法》,让职工了解认识、熟悉《档案法》;最后,要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档案业务中发生的违法现象一定要认真查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稳定档案工作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基础工作,档案队伍稳定,专业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是保证档案工作顺利进行,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的重要前提。要稳定档案队伍,提高人员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培训,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应列入企业目标管理考核之内;其次,培养引进既懂档案专业知识,又懂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知识的专业性人才,充实档案队伍,企业积极鼓励档案人参加各种业余学习,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如,计算机培训等,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最后,教育档案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安心做好档案工作。

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强二级机构档案工作。(1)建立档案管理二级机构,档案工作有单位的领导主管并将档案工作纳入管理职责,并得到相对重视,档案归档、借阅等工作能得到较好控制;(2)综合档案室除对二级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外,还负责档案整体规划、编研,开发利用等工作。

企业档案范文第4篇

1.1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档案是产权的承载体,载体的转变必然引发档案管理形式的改变。但事实上我国部分国有企业的产权变动不大,甚至部分企业未获得经营权。因此随着企业的改革,档案管理机构或被撤销、或被降格、或被是兼并,从而成为没有监督作用,没有实权的虚职部门。部分产权变动企业由于处于空置转型期,其档案的流向与归属很难确定,仅有少数单位的档案得以完整保存,大部分处于空置转型期的企业档案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种无人管理的状态极易导致档案缺损或丢失,因此必须加强对产权变动企业的档案管理。1.2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结构转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来临,许多企业进行了新的重组,这些企业可能由原来的单一法人变为多个法人的企业集团,从而导致了产权出资多元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大多数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不再简单依照政府机构进行设置,因为如果依然沿用原有的集中管理体制必然导致企业档案管理面临新的困难,所以要想跳出这个瓶颈,必须改变原来的工作模式。

2如何改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

2.1政府职能精准定位政府首先要理清与企业的关系,同时摒弃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给予企业充分的权利实现自主管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明确,意在让市场引导企业,而政府只是调控市场、企业真正实现自主经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摒弃传统思想、冲破束缚,用新的工作方法来管理企业档案。政府放权,同时行政管理部门要实现职能的分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将不受政府干预。总之,政府的职能要以宏观调控为主,通过制定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来调控各企业档案工作。政府管理企业档案的工作重心将变为执法监督、完善立法计划协助等辅助工作。同时要落实到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政策的要求,对地区内档案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要跟据不同企业的特色,有重点的进行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其次伴随着企业集团对内部的行政管理被削弱,强化了属地管理的意识,从而完善了企业自身的职能。行政管理部门要认清新形势,不断摸索新的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的被动命令、直接管理的模式,转变成为主动服务以及间接协助的方式。2.2实现“依法治档”有据可寻当前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出适时的改变,并且入法制化轨道。政府管理部门在实施统一调控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的要求,认真执法,并实现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同时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地落实贯彻国家有关档案管理工作各项法规,并严格遵照规章进行检查监督,从而实现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维护好企业自身利益的目的。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的基础,现代企业必须要制定一套高效的过程控制方法来协调整个档案系统整体发展。首先要制定档案管理的整体目标,然后细化目标到各部门及个人,从而为规范性管理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其次进行责任分割,对重点实施项目的管理,要选取实力强,经验丰富的单位承办,并适时总结经验在全系统推广;再次建立动态追踪机制,通过追踪动态数据及时掌握当前工作状态,方便检查、监督与指导等工作展开。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方合作共同管理积极开展业务陪训工作,强化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职员的协同工作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全面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系统的整体功能。此外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还要充分依靠现有的资源,比如行业内各部门以及成立民间组织,灵活管理,如建立企业档案协会、建立档案咨询及服务中心、引导社会服务组织等形式的机构为企业档案提供指导,协助服务。国家档案管理部门也要出台政策、信息等引导、促进社会化组织的规范形成与发展,而以上社会化组织的成立将为国企的档案管理提供更大的帮助。

3结束语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遇到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其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为顺应市场发展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全面改革。档案的管理工作强化其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断调整服务模式,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探索适应于本企业工作方法,建立新型最优档案管理方法,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企业档案范文第5篇

企业的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经营、生产中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其档案即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资产,所以,明确些企业档案和企业资产两者间的关系,增加资产意识,加大档案资产管理是促使企业发展以及档案工作规范化的形势。

【关键词】

企业档案;企业资产;关系

煤矿档案是煤矿健康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记录,更是煤矿进行生产、扩建、管理的重要根据。在当前经济条件的基础下,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一定要遵守市场经济的相关规律,根据价值规律进行工作,而档案工作也是如此。

长时间以来煤矿企业在对资产进行核定的时候都不会考虑企业档案所存在的价值,实际上,这给企业档案事业发展带来了一些阻力。

1 煤矿企业的档案是一种无形资产

企业资产指的是由投资者控制、拥有的,可以成为煤矿企业制造商用价值或是交换价值的各类财富以及权力,包括无形、有形的资产。

有形资产则是煤矿当中的各种设备,包括场地等等;无形资产指的是未有实物形态,但是可以获取预期收益的一些资产,例如专项技术、专利权等等。之所以其可称之为资产是因为它也可产生经济效益。而煤矿企业档案是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成果、过程信息和载体的一个统一体。不管是技术类还是权力类的,或是基础类的档案都是煤矿企业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劳动积累,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真实的记录。例如,原来煤矿企业对煤炭的综合利用效率比较低,对尾矿的利用率不高,由此,从对综合利用率的提升从设计到工艺提出,由实验到流程的制定等都包含着劳动者的劳动与智力,而他的经验,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的,都以文字、图纸、相片等各样形式记录在档案之中,作为一种资产保存。但这些信息是无形的,无法看得到,但这些信息可成为煤矿企业所有者所利用,直接、间接为企业得到预期收益。所以不管是由无形资产的含义或是本质分析,档案都属于无形的资产。

2 煤矿企业档案资产的相关分类

2.1 技术型的档案资产

技术型的档案指的是煤矿企业产品档案、科研档案中存储专利及专用的技术。包括企业主产品、科研、技术创新、改造、先进制造技术档案等等。

2.2 专利类档案的资产

指的是企业各样式的档案中存储的企业各种重要权力的证明文件。包括了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各式合同等等。

2.3 关联类档案的资产

这主要指的是企业设备食品档案、基本要求和其他档案中存储的与固定资产有关联的、固定资产维修和保护不可缺失的有效信息。同时还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的安装图、地质勘查材料等等。

2.4 基础类档案资产

基础类的档案是所有企业中都有的一类档案资产,其记录企业发展过程的基本情况,包括生产经营管理中所不可缺失的原始基础材料。包括企业扩建、改革的记录,同时也包括了与外界相关企业和人员交往的关系记录。

3 针对煤矿特殊机制做好档案工作的相关意见

3.1 完善制度

在煤矿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好档案工作,针对煤矿的特殊性,重新拟定出合适本矿山的各项管理的制度。领导也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构建起档案工作部门,确定各部门档案工作的负责人员,构建起全方向的管理制度,包括建立、整理、编目、销毁等制度。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化,让煤矿企业的工作可以有法可依,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3.2 集中管理

煤矿企业的档案收集、集中是统一管理的基本方法,档案长时间的分散让档案无法得到应有的控制,容易造成档案的泄密,同时也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因此,煤矿企业档案工作的第一基本原则就是集中管理。通过收集,将分散各个不同部门的档案统一管理。

第一,努力做好宣传方面的工作,提升全体员工对档案的重视,自觉提交相关文件资料,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资料完整性;

第二,档案工作人员要主动去收集各类流失的档案,尽可能让档案得到完整的收集;

第三,因为档案的时间长远性,让有一些档案会出现破损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耐心对其进行修改,同时,一些档案因为利用率比较高,转次繁复,导致档案损坏,也要进行修复的工作。再加上现代技术的运用,要尽快将在有的纸质档案转成电子档的形式,方便之后的工作。

3.3 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

档案室作为档案信息的存放和开发运用中心,要为科研生产服务。以煤矿实际工作需要开发具有实用性强和可行性高的档案。全方位提供运用各种档案为企业生产的经营所服务。服务的好与坏,是衡量档案工作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才可真正为煤矿企业服务。在工作中坚持以矿山所用为根本,做好档案资料提供的利用工作,在节假日时都要有人值班。一个方面,开设出阅览室,方便所有人都可以进行查阅和借用档案资料,最大限度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基次是档案人员要做好档案信息的总结,由单一信息收集转变成为上服务的提供者,给煤矿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4 结束语

综上,只有真正认识到企业档案和企业资产的关系,构建起档案资产的相关意识,将企业资料管理工作由档案管理进行连接,把档案资产的管理归入至企业经营管理的体系当中。当前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候,企业的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会发生一定改变。煤矿企业一定要时代的要求,优化其档案管理的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挥档案所具有的无形资产有效性能,确保煤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成功的地位,并且以此得到巨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刘承智.刘岚萍.基于资产确认标准的企业档案资产性质研究[J].兰台世界.2009(18)

[2]马素萍.国有企业档案资产及其特性分析[J].北京档案.2008(3)

[3]袁海虎.加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重视三个重点[J].山西档案.2009(21)

[4]黄东霞.钟国文.制约我国企业档案资源开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兰台世界.2009(12)

企业档案范文第6篇

档案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传承历史。企业档案在承载企业历史传承中,自然承载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要了解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到底承载些什么,首先要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文化的发展,了解企业文化的载体档案。

1 企业文化

文化是人类活动过程中所生产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它是共性的产物,个性的表现,是社会群体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某一群体独立于其他群体的灵魂所在。企业文化是文化在企业中的延伸,是企业在文化建设上的成果,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是我企业区别于他企业的标志。只要是一个团体就会有其独有的团体文化。东风院的文化首先体现为勘察设计行业的属性,最终表现为东风院的具体个性。自从1973年东风院成立的那天起,它的文化也便产生,它存在与发展的过程便是它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企业文化客观地存在于企业发展之中,无论它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

《企业文化与领导》的作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H・沙恩曾说,人是文化的产物,管理永远要发挥文化的微妙作用,人不可能被技术所控制,控制技术的永远是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管理企业的核心也是人。企业文化理论便是运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于管理之中,用文化力量启发人的内在自觉性,用文化方式改变传统方法,以便提高企业效益,确保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2 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现象和形态却与企业相伴而生是与生俱来的。我国自古就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只是没有把它系统化理论化,没有叫做“企业文化成果”而已。如同仁堂,三百多年历久不衰,靠的是同仁堂的文化。“同修仁德,养生济世”是它的经营文化,它告诉员工看病、卖药、挣钱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看病卖药,医疗患者身心,创造社会财富,修炼社会道德。“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它的职业道德文化。“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是它的质量文化,它告诉生产人员绝不能偷工减料、假冒伪劣。“童叟无欺、一视同仁”是它的销售文化。所以虽历经三百余年,仍是时代名牌产品。今天我们按企业文化理论把它们整理出来,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任何一家企业在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各项生产任务的落实。这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是该企业的企业文化。东风院在二汽建设初期,“艰苦奋斗”曾激励着老一辈干部员工用双脚去丈量大地山川。“老中青三结合”的职教理念曾解决当时东风院技术人才断层的问题。这些都是东风院在发展工程中形成的企业文化。

3 档案的文化属性决定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作用

档案是人类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对活动结果的记录,档案的记录过程本身就是文化现象。档案的记录结果是文化成果,档案的文化遗传基因,使之具有文化属性。档案原始的目的在于辅助人类的记忆,如远古社会的结绳、上古社会的策简。随着它的发展,人们发现档案的作用不仅是记忆,还有凭证的价值。今天档案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记忆、凭证的作用还有知识信息的价值。如解放初期,哈尔滨电机厂就是利用解放前美国西屋公司设计的湘潭中央电工厂建厂文件、工艺资料、产品图纸等档案而进行设计的,这就是档案知识信息价值的发挥。档案由开始的实事记录、实事凭证发展到今天档案承载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序知识信息,是档案文化建设的结果。

档案的记忆功能、凭证作用、信息价值决定了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在没有“企业文化”概念的历史时期,自然也没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体系,也不可能有分门别类的“企业文化建设”专题档案,但企业的管理形态、意识形态等企业文化基本要素却是存在的、发展的、有效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企业文化要素分散地隐含于企业当时的文件档案、技术质量档案、生产经营档案,存在于各种管理制度档案中。这些是企业的历史、企业的财富、企业的知识、企业的文化。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研究企业文化血脉的延续、历史的传承,要把握好企业的文化发展脉络,才能熟练地掌握企业文化――现代管理方法去管好现代企业。只有通过挖掘沉淀在档案中的文化,才能把握好一个企业的历史,抓好该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我们借用档案的翅膀飞进企业历史天空,对其文化进行梳理、抛光,熠熠生辉的文化成果,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个企业的优秀传统和企业特色。

企业在其历史进程里撒满了企业文化的珍珠,镶嵌于档案的密笈中。在公司档案里细心采撷时就会发现,“为人类社会提供科学、合理、先进的技术服务”是公司积极成长的职业道德文化;“用智慧创造价值,奉献社会回报自己”是公司体现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企业的竞争力在于科技”是公司积极进取的创新文化等。

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建设。物质的文化建设看得见摸得着,如建筑物。而非物质文化建设属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如企业的精神、企业的价值观,不易被接受、保存、传递,它又是企业思想精髓所在,只有通过记录才能转化成物质形式的档案保存并传递。

1 现代企业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有人说,三流企业拼价格、二流企业拼质量、一流企业拼文化。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它所追求的是文化,它的发展动力也是文化。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灵魂,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为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包含企业的价值观、精神、历史传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文化活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型管理理念和经营策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才能确立一种为企业员工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行为,使之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东风院虽已导入了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企业历史文化成果的采集力度不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谁拥有文化谁就拥有市场的主动权,谁就会早日建成国际型公司。

2 档案的博采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档案的博采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关键。

东风院的设计文件――图纸、工艺资料是我们要记录的档案,东风院发展的重大事件、典型人物、规章制度、业务建设、企业信誉等材料,同样是我们要收集的档案。如,东风院经历的三次重大历史转变所产生档案资料,对我们研究企业历史沿革,发展脉络是很有价值的。企业的典型人物是企业楷模,是企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如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的汤来苏教授,他的人格魅力对企业能产生深刻的影响,能激励企业一代代员工团结向上、协作创新,成为企业的化身。对于他的档案,已经不再是他个人的记录,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企业的精神、企业的灵魂、企业的文化。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信誉、企业的社会公益活动都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也要建立企业的信誉档案、企业的社会公益档案。博采的档案才能为博大的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长远意义

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团队精神不是一天一月能形成的,有一个漫长的文化建设过程,是长年累月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一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文化工程。一个优秀的价值观可以用一句话两句话在深思熟虑之后的一刹那表述出来,但作为一种精神让全体员工普遍接受变成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融进每个个体的血液中成为企业的有机体,却是另一回事。要把两件事变成一件事,必须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档案的教育方式有多种,如编研企业历史文化成果,举办先进人物事迹展,编辑企业重大事件解读等。从而使储存于档案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资料被激活,羽化为企业的精气灌输于企业的工作之中、思想之里、灵魂之内,逐步形成企业内个性化的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档案范文第7篇

资产可以表述为资本与财富。企业交道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以货币计量、能为企业获得效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债权及其他经济资源。其中,对所有者有用、能给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是资产最主要特征。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基于信息、知识和智力。与传统的工业时代中有形资产,如资金、土地、设备等被认为是最大经济时代由于依靠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进而被称为“无形资产世界”。企业档案的地位、身份及作用在知识、信息成为企业主要资产的时代背景下必定发生重大变化。企业不仅是历史资料,而且是知识的媒介,它在企业谋取经济效益的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知识经济社会对档案的作用和地位已形成共识。企业档案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学上所称的资产是指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而作为资产评估对象的资产比会计学上所称的资产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不仅包括具有独立实体形态的有形资产,也包括不具有独立实体形态的无形资产,也包括一组具有获得能力的资产综合体,即整体资产。企业档案因其记载和反映的内容不同,表现出的与资产的关系也不尽相同。

企业档案与资产的关系

设备仪器和基本建设档案是固定资产的重要依据和组成部分。设备仪器上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部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设备档案不但反映了设备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而且记录了设备仪器从选购到开箱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保养乃至更新改造的全过程。设备档案内容的完整、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设备仪器能否正常运行,能否有效的发挥作用。因此设备档案应该是设备仪器这一固定资产的组成部分。基本建设档案是指在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等基本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同样,基建档案也就是企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固定资产的构成要素。因此,设备仪器档案和基建档案是企业固定资产的组成部分。

某些产品档案和科研档案本身就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而在较长时期内对生产经营持续发挥作用,并具有获得能力的资产。其中,由知识、智力、技术等高度密集形成的资产可称为知识型资产。知识型资产中最为活跃的有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等。所谓专有技术一般是指未申请专利的、有实用价值的专门知识和特有经验。其主要形式有:设计图纸、试验结果和试验记录、已进行的研制工作的图纸和记录、通用图表等;专门用于某种产品的计算结果、静力计算、公式和配方、零件图、企业专有技术较多地表现为产品和科研档案。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无形资产。

企业各种无形资产都需要档案作为依据和凭证。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专利权、版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可确指的无形资产,还是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商誉,在根本上都需要档案作为依据和凭证。如专利权需要专利证书的支持,土地使用权需要以土地使用证为凭据。而商誉则需要多种相关的档案为依据。作为无形资产凭证和依据的档案多分布在科研、会计、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类别的档案中。

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档案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资产的价值。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四类档案作为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基本反映了一个企业发展的真实历史面貌,不仅是一种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也不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参考和凭证作用,而且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活动均有参考和凭证作用,这种作用是难以用货币来衡量的。

企业档案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档案资产是与企业权益、经济技术直接、间接相关的档案信息。对企业档案资产有的效利用能够保护企业权益不受侵害并赢得经济效益。企业档案资产在总资产所占份额与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成正比。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企业所创造的财富中,知识与技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企业档案资产的作用和在总资产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大。在企业资产权属发生变更时,必须考虑到档案资产的归属和处置,尤其在当今国有企业改组

改制中,如果未对档案的归属和流向作出妥善的安排,极易造成国有资产有流失。

参考文献:

[1] 刘金霞. 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企业档案范文第8篇

一、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科研、生产、管理文明建设等方面中形成的,能为全体职工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第二,企业精神;第三,企业形象。具体地讲,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组成,是企业的发展之魂,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合法权益,记录企业文化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二、从核心的精神层次分析,许多企业缺乏服务社会和公众并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削弱了档案工作发展的基础。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仍较为滞后,企业文化的层级和企业发展的速度存在着不相协调的现象。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反映了企业整体的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规定着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引导着员工的行为选择。然而,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在狭隘的价值观念的支配和引导下,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精神、作风及其他方面的行为,都受到消极的影响和制约。在他们的观念里,档案工作至多只是一种资料整理工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创造过程,也没有直接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资源,纯粹是只投入不产出的赔本买卖。因此,很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基本的档案意识,本能地排斥档案工作,没有建档的自觉性和动力。即使在外界的宣传和推动下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是虚与委蛇,流于形式,仍坚持认为档案工作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不应包含在企业的管理流程之内,属于可有可无的附属行为。概而言之,我国企业档案工作先天基础薄弱,缺乏原动力和主体积极性,极大地制约和束缚了档案工作的顺利发展。

三、从中间行为层分析,由于长期缺乏积极稳定的企业价值观,许多企业制度层的建设难以达到规范和统一,使得管理结构不堪一击,最终殃及档案机构的生存。目前,许多企业管理者只注重财务目标和企业的赢利能力,要求任何企业行为都能跟企业的利润直接挂钩。而企业生存空间的艰险往往使企业疲于应对内部纠纷和外部挑战,发展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无法形成积极稳定的企业价值观。因而,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屈从于外部压力,频繁改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构,导致企业的管理结构缺乏稳定性和规范化。在这种情况下,档案工作由于它的投入与产出倾向于一种隐性和长时段的状态,效益的产生又具有潜在性,难以具体量化,更难以进入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容易被忽视,本能地被剔除于企业的管理框架之外。有的企业即使配备了档案人员,也还是属于兼职性质,在企业的管理架构中处于边缘位置,缺乏足够的权力和资源,无稳定性可言。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档案机构,但一旦面临所谓的组织结构设计优化和管理体制重新安排,在利润杠杆面前,档案机构也经常成为重组的牺牲品,不是被裁撤就是被合并到其他部门。在这种环境当中,企业档案工作难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缺乏包容的企业文化和稳定的组织基础,档案机构也自然无法在企业的管理架构中稳固立足和强化发展。

四、从表面的物质层分析,许多企业过于强调物质层建设,忽视精神层建设,未能深入理解档案工作的本质要求。目前,许多企业偏于强调物质层建设,追求表面效应,企业文化培育度肤浅,内容单一,往往陷入各种误区,将企业文化口号化、文体化和表象化。企业文化最常见的培育方式就是宣讲和培训:喊几句口号,挂几幅标语,开几次晨会,编几本手册,谱一首企业歌曲和统一员工制服,或者举行几次员工素质拓展活动等,而不是认真落实企业的日常行为。至于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等更是无人问津,结果只是形式上热闹,内涵上空洞,根本达不到实际效果,忽视了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体现。因此,看起来好像企业的文化建设搞得轰轰烈烈,有模有样,但其实很多都是徒有其表。企业的这种“实用主义”作风和浮躁的心态对档案工作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譬如,有些企业虽然意识到企业档案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有必要开展档案工作,依样画葫芦地建立了档案室,购置了设备,安排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但结果却往往走形变样,蜻蜓点水走个形式,档案工作并没有制度化、经常化地开展起来,仅仅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道具和装饰品。企业管理者没有真正理解档案工作的本质要求,也缺乏落实和完善档案工作的诚意和决心,导致企业员工也错误地理解档案工作,认为档案工作只是“作秀”而已,纯粹是应景之事,没有必要真抓实干。可见,在许多企业里,上至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一开始就没能深入理解开展档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纯粹是一种功用和应付的心态,致使企业档案工作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

企业档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医药企业档案文化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科研、生产、管理、文明建设等方面形成的,能为全体职工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组成,是企业的发展之魂: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以各种载体真实记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资料,是企业的重要信息资源和文化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支撑与保障。

企业档案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借鉴和参考。企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企业管理、企业品牌、企业市场竞争,与企业档案挖掘利用有着密切且不可分割关系。

一、企业管理与企业档案

一个企业从它的创立之初就不断地积累着企业档案,企业的文化思想忠实可靠地记录在企业的全部档案之中,是企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长卷。所以,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合法权益,记录企业文化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医药企业档案中记载收录了企业从成立传承至今的厂训、厂律、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精神文化等,引导着企业不断地进行优化,激励着企业不断地前进,从而不断地发展与壮大。比如:“中华老字号”医药企业――德众药业,据档案记载,“德众”二字释义为“德在药中,药为大众”,这是德众药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其始终秉承的经营宗旨:要求德众人精选上乘的道地药材,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和现代化的中药生产工艺,按照GMP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造质优价廉的药品;从而造就了德众人以“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为己任,造福大众百姓的朴实形象。德众药业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档案的形式将优秀的企业管理理念、精神文化等一代代地传承,同时这些珍贵的档案材料也时刻引领着企业更好地进行管理、更快地向前发展。又如:“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在陈李济企业档案中,一直记载着这样的厂训――同心济世,传承至今已四百年。风雨四百年,这个中华老字号药企,严格做到“药材不好不采用、技术不好不生产、质量不好不出品、疗效不好不上市”。企业档案不仅是陈李济企业的一部历史书,也是其经营管理的一部企业“法律法规”。而敬修堂黄岐生产基地的主道显要位置上,竖立着一块石牌,上面所刻录记载的严谨的管理意识正是钱氏家族经营敬修堂近两百年而毅然不倒的原因所在。

二、企业品牌与企业档案

品牌传达的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念及对消费者的态度等,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企业在创建品牌的过程,就是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凝聚了一个企业独特的文化精神和经营理念。企业档案详细地记录了企业品牌从最初的产品筛选、到产品品牌形象的宣传、再到建立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等一系列过程,如商标的由来、发明者的传奇故事、以及企业品牌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轶闻等。不仅见证了一个企业的成长历程,也为企业旧品牌的维护、新品牌的打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如:一直秉承着“积功累德、良药济世”宗旨的潘高寿,企业档案收录记载了其在100多年发展的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许多曲折离奇事情及典故,成为“潘高寿”品牌的历史佐证。其中,最出名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的“潘高寿官司”事件,由于当时的潘高寿药厂在出口港澳、东南亚等地时,商标仍沿用“潘高寿”牌,而潘高寿在港后人在香港有关当局已经注册了“潘高寿”商标,故认为潘高寿药厂侵犯了商标权,并提出诉讼。知悉后,从大局出发,以“羊城牌”作为广药中成药出口的注册商标,不仅解决了广药中成药出口商标问题的同时,也顺利地平息了这桩轰动一时的“潘高寿官司”。此外,档案中还记载,在2006年,潘高寿公司生产的老字号产品――无糖型川贝枇杷糖受到了中央首长的高度评价,中南海有关方面还特别委派通过北京宣内药品公司直接向其采购该产品。由于北京地区存货量不足,时间紧迫,但潘高寿公司以“特事特办”为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药品送达目的地,得到了中南海领导的一致好评。这些成长经历的故事,使得“潘高寿”品牌风靡全球。

又如敬修堂,取意“敬业修明”。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修明者,积极进取以精于其业也。“园田”是敬修堂的商标法,为创始人钱树田亲手设计,外形是枚古铜钱,圆圈之内连结着一个“田”字。它除了隐喻钱树田的名字之外,另有三重含意有:其一是方园大地,敬业修明,广施妙药。其二是“园田”与古钱币形象相似,隐含生意兴隆、财利滚滚的意思。其三是外圆代表与外界交往园融,道路通畅;内方表示内部井然有序,工作严谨,协调和谐。这些,在莫企业档案中,一一记载,广为流传。

三、企业市场竞争与企业档案

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少成功的企业开发利用档案,为企业发展服务,使档案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们,往往把企业档案看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当作企业的唯一珍宝贮备起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站稳脚跟,求得发展,赢得用户的信誉,将企业档案管理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应有地位予以重视。因为企业档案中所真实记载收录的企业资料,涵括了企业产品的相关知识产权、产品的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在潘高寿的企业档案中,记载着这样一段关于维护经典品牌产品“川贝枇杷露”知识产权的举措:解放前,由于潘高寿川贝枇杷露畅销,不少药铺、药行也纷纷仿制生产,在商业化社会的香港更是如此。为此,潘郁生在报章上撰文讽喻诚济堂的川贝露是冒牌货,然而,诚济堂的川贝枇杷露在香港政府中注册备了案,于是就到法院状告潘郁生,最终法院判潘郁生以影射他人冒牌而败诉。感受到了由于没有着意“专利”及“知识产权”的意识而吃了亏的切肤之痛,潘郁生遂在川贝枇把露每一瓶的外包装盒上除了印上潘高寿的创始人及作为川贝枇杷露创制人画像之外,并在两边以对联的形式印有“劝人莫冒潘高寿,留些善果子孙收”的字句以警醒世人。此举一出,仿冒潘高寿川贝枇杷露的事件就大大减少了。直到今天,在香港及境外行销的“潘高寿”川贝枇杷露仍然沿用这个包装。

“诚感天下”之陈李济,首创蜡壳蜜丸,迄今三百余年,其生产工艺独特:蜡壳是蜂蜡与木蜡混合浇铸而成的,先割成半球形,然后将丸药裹在其中,再用蜡密封,这样便能保存年久而不变质。陈李济人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利用与创新,又该工艺延用到大蜜丸生产,使蜜丸能够保持数十年不变质,引发了当时的中成药包装的革命。现在,陈李济药厂的主导品种中仍保留传统的蜡壳蜜丸剂型,如年产量最大的壮腰健肾丸(蜡壳蜜丸)便是该厂首创,并获得国家银质奖,市场覆盖全国,远销东南亚地区,总销量占同类品种的50%以上。

企业档案作为记录企业成长、发展历程的载体,真实地记录了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的全部资料,而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材料。它不仅仅是企业技术储备的一种形式,而且也是企业文化储备的一种形式。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重视档案的作用,作为企业基础管理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企业只有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企业档案工作,才能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为企业的腾飞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家勇,陈德伟.岭南中医药文库?产业系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

2.黄禹康.论现代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建设[J].机电兵船档案,2010(1).

3.龙秀云.企业档案与文化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5).

4.李桦,赵伟英.档案管理与企业文化Ⅱ[J].机电兵船档案,2010(3).

5.孙惠玲,张承津.企业安全文化市场组合与档案情报源关系研究[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9(1).

6.袁绪惠,王春燕.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建设[J].机电兵船档案,2010(5).

本文为广州市科学技术局资助项目:科普图书《岭南医药文化》,项目编号:2009KP019。

企业档案范文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33―01

社会发展的脚步已经逐步深入到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与时俱进。面对已经悄然变化的客观环境,人们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档案工作的领域在拓宽、档案业务建设中各个环节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正逢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改制分流、重大改革的非常时期,使档案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覆盖面越发广泛。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必须走在档案信息化工作前列,企业档案编研及其产品已成为档案信息化需求的重要手段。

我们现在面临的档案是一种原始形态的庞杂而散乱、零落的记录材料,档案资料的客观状况同人们利用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以成为档案编研工作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加工,这既是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主动提供利用档案方式之一。由“整理、加工”限定了档案编研工作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投入。它本身有两种含义:一为“编”,二为“研”。“编”为汇集,即整理。“研”是探究其性质,即加工。合者谓成果。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编”为“研”的基础,“研”为“编”之前提、结果。编研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性与知识性较强工作,也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而档案编研的学术成果,彰显和提高了档案作为现代信息应有的社会地位,所以其重要性已愈来愈多为人们所认识。

近几年,我们企业档案编研工作逐步开展起来,有了一定进展,但其编研成果多为原始档案的“翻版”和“集合”,说白了,只是汇编和选编之类的初级产品,精品成果的确不多,更无“研”字可言,只限于层面,不重视理论研究,甚至把其它部门的成果在封皮上冠上档案室,以求数量。没有真正坐下来认真分析一下档案编研工作目的、作用。不知不觉中把档案编研工作引入死胡同,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讲,企业档案编研工作起步普遍比较晚,在一定程度上远远滞后于档案的实体和基础管理工作。上至领导,下至具体工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档案编研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甚至可以说是被忽略了。有一个习惯性的观念:认为有实体档案在垫底,编研工作似乎意义不大。因而在意识上,还未形成开拓性的工作思路,认为档案编研可有可无,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各企业专业特点不同,利用要求不同,加之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指导,也无实践经验可被借鉴,因此多数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从实际意义上讲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其成果总体上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科技含量少的窘竟。编研工作大多都是从编写参考工具和参考资料做起,且编研成果形式单一。如大事记、文件汇编、组织机构沿革、档案馆指南等基础性材料。即使深度大一点,也不过是编纂分类资料汇编、科技成果汇编等介绍性材料,所谓的编研成果,仅是档案汇集,根本没有在“研”字上下功夫,那么其成果多是档案专题、数字上的集中,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建设、经济发展需要。其利用价值与档案原件最多等同,甚至不如。其产品成果远不如利用档案原件更可靠,更踏实。

再一,编研工作中盲目性比较大。没有详细实用的编研计划。为什么编研?大家都很清楚是为了提高和扩大档案利用率。那么我们的编研成果在现实工作中是否真正有用,不去落实甚至不管,纯粹地为编而编,不是为用而编,“研”字上更是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去做,仅有的是“量”的概念,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特别是近几年企业档案各式各样的管理升级、检查考核活动不断,对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量”有严格要求,许多单位为了顺利申报等级应付检查考核,往往不顾客观条件,抢时间搞突击式“编研”,挖空心思凑数量。有些单位为了应付检查,档案室的人员加班加点赶在检查之前弄出几本所谓的“编研成果”,这些东西除了拼凑就是堆砌。在“量”上的确是达标了,可是根本无“质”可言,编而无用,编而不看,浪费精力、财力,做了大量劳而无功,表面差事的工作。导致了我们的“编研”成果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实际工作中无任何用途。

第二,企业档案编研力量不足,人才严重匮乏。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知识性很强工作,要求拥有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专业人才,这是提高编研工作水平的前提。但我们企业档案人员专业过于单一,偏重于档案实体基础的管理工作,而面对大量的经济、生产技术档案材料,往往不知如何精选,更不能很好缩编、分析、综合,其编研成果广度、深度无法保障。尤其近几年企业和上级主管部门在档案培训方面仅侧重于管理技术工作,几乎没有档案编研方面的知识培训,因此,造成编研工作中“编而不研”的现象严重。

第三,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没有立足于本企业的生产建设,在为企业经济、生产建设服务方面存在着差距。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股份制改革、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这就需要大量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而档案编研则是最好的手段和最佳途径。可是,我们在此方面就明显滞后,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形成了档案编研方面依赖性、被动性,不能密切和及时跟踪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主动意识差;二是上级主管部门在编研工作考核内容上,存在着“求量不求质”的现象,致使编研工作简单化、任务化,缺乏档案资料的深入研究;三是业务开放性差,找不准,甚至是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加之,又缺乏与公司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由此,就必然会出现目的上的盲目性,选题上的局限性,研究上的随意性,应用上的不适应性等弊端。

二、搞好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为企业生产服务

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是一种主动服务形式,是直接为企业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如果不顾企业需要,必然会导致编研成果严重脱离企业需求,对企业决策和生产经营工作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从根本上讲也就失去了编研的意义。目前摆在我们广大编研工作者面前的一系列问题就是:企业在哪些方面需要编研?在哪些地方急需编研?如何进行编研等等。也就是说编研工作要紧紧抓住用户需求,并在编研内容选择到编研成果的形式上进行改变和创新。选题必须依据两个条件,一是客观需求,二是档案资料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客观需求应来自本企业、来自利用者。我们可以请编研成果的使用部门出题目、提要求,这样可以保证编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果的使用价值。充分利用企业档案资源,启动一些新的编研项目,使编研工作紧扣时代主题,紧跟企业建设发展进程,档案才能在企业生产中有所作为。

总之,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应根据本企业生产实际及企业档案的特点,走“小而精”、“小而专”的路子,即可以对某个具体事件、单个问题进行横向的剖析,也可以对某个局部、侧面进行纵向的研究,遵循“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宁缺勿滥,去粗取精”的原则,以求达到整体“专而精”的目的,打造体现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产品,走出一条具有企业特点、馆藏特色、专业特色鲜明的编研路子。

参考文献

上一篇:档案信息化范文 下一篇:物业服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