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范文

时间:2023-03-14 03:51:41

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范文第1篇

《世界文学》(CN:11-1204/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世界文学范文第2篇

《当代世界文学》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年刊,追踪世界文学最新动态,刊登当代世界优秀文学作品及评论。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世界文学范文第3篇

世界文学囊括了世界各民族文学,是各民族相互交流的产物。诗歌作为其中的分支,在世界文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关雎》和《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这两首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歌来对比中西方诗歌表达的异同,从而反映出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关键词:

世界文学;诗歌世界;《关雎》;《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

1.世界文学与诗歌的世界

世界文学是什么?歌德认为世界文学是各民族文学的融合,是各族人民长期交流的产物。歌德曾多次提到“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这一概念。歌德把它看作“thecirculationofideas,themesandformsbe-tweentheliteratiof,infirstinstance,Europe,andpossiblybeyond.”那么诗歌,在世界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说诗歌表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情感需求。但是由于地域、种族、语言、宗教的不同,出现了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文化和文学上的差异性,这正是世界文学的价值所在。本文以中西方的爱情诗来阐述其中的异同之处。笔者选取了《诗经》第一篇《关雎》和莎士比亚的《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两首诗歌进行鉴赏和比较。它们都是在描写爱情,它跨越种族、时空和国界,是人类共同的向往。但由于中、英不同的语言、文化、语境,所以其表现手法和感情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

2.《关雎》与《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外在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诗在开头就描绘了美丽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情常始于被对方的形体(窕)吸引,而后才会了解对方的心灵(窈)。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性感受。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关注女子的形体美,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情绪上的波动“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不确定的态度引发了他无尽相思。

可以看出,诗人的语言是委婉含蓄的,诗人只用“窈”字来暗示男子对女子的爱始于对美好形体的渴求,通过情绪上的波动来体现男子的感情变化,这含蓄的手法体现出了当时社会所强调的理性和伦理道德。《关雎》产生于高扬主体理性的周朝,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浸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关雎》肯定了人的自然性,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

而莎翁诗的张扬与《关雎》的细腻形成对比。开篇第一句便直抒胸臆,毫不含蓄的点名“她”的美。虽然夏天如此美丽,但仍然不及“她”之美。作者通过疑问句,引出第二句肯定的回答表达一种怜惜之情。后接着的两句“世上娇艳之物都…的局限”,意寓世界上所有美丽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而消失。接着,诗人用暗喻将她的美比作“长夏”。诗中的夏天既表示爱人的可爱,又暗指她正处于年轻、精力旺盛时期。不同与《关雎》,诗人开门见山地描绘出爱人的模样,从形体上大肆赞扬她的美丽。诗人对文中的“你”感情充沛,呼之欲出与《关雎》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不同,它直接对灵魂和肉体歌颂,彰显人性的需求和感情的表达,这和英国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3.结论

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载体,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赫尔德认为“诗歌是人类语言、情感最完美的表达”,它展示出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情感,但又因不同的因素造就出诗歌世界百花齐放的局面,无论是非洲、美洲、亚洲的诗歌,都代表着独特的民族意义和身份认同,而世界文学的宗旨就是去寻找和探索“完整的、纯粹的人类道德的本质和生命的哲学意义。

世界文学范文第4篇

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当时,普希金是诗人们“父亲”,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普希金和这些人一同构成了俄罗斯诗歌“黄金时代”。而莱蒙托夫作为普希金的继承者,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开创的诗歌传统,并把它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莱蒙托夫的诗歌进一步反映了俄国进步时代的思想感情。普希金是俄国天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虽然没有参加十二月党人的政治团体,但作为“绿灯社”的优秀一员,他与十二月党人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其思想感情也与十二月党人有着共鸣。在《自由颂》中他号召“反对专制”,在《致恰达耶夫》中,他号召“争取自由、争取祖国的解放”。普希金以公民为中心的抒情诗充满了强烈的激情,在《短剑》、《高加索的俘虏》、《茨冈》等诗歌中,他塑造了一批才华出众、感情澎湃颂的主人公。一方面刻画了反叛现实的主人公,同时也对主人公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批判,由此而实现了对拜伦的超越。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在西欧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出现的,融合了本国的历史与文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浪漫主义虽然在俄国出现较晚,但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却相对于西欧更有所突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世界地位

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与其封建农奴制度以及针对这一制度的改革关系紧密。针对封建农奴制度的改革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贵族革命阶段,主要由上层贵族发动和领导。这一阶段过去之后,第二个阶段由平民知识分子所领导,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非常深入地介入了社会现实,其中文学创作与批评都发挥了巨大作用。40年代,“自然派”形成,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一批作家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的潮流引入了自觉发展的一个时期,并且随之不断繁荣进而达到高潮,使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文学融入到了国内改革解放运动之中。另一方面,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饱含巨大的政治热情,评论家们积极抨击沙皇暴政、揭露农奴制的黑暗,积极参与到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中来,不断把现实主义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持续时间长、人数多、成就大。当时的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在哲学上多接受费尔巴哈的思想,持唯物主义态度,同时广泛参与民主主义革命。文学观念方面,他们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主张介入现实。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以期刊作为言论阵地,把文学批评当作批判武器,自30年代后期开始,成为了思想界和文学界的生力军。其实,描写人民苦难、揭露农奴制黑暗的主题早在这批现实主义作家出现之前,在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创作中,就已经确立了意识形态的基本走向,而这一倾向随着现实主义高峰的到来而愈加具有影响力。

高尔基对此进行过如下评价:“没有一个国家像俄国那样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出现过灿若星群的伟大名字。”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远远超过同一时期甚至是所有时期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甚至一度让欧洲“老师”感到惊奇。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俄国有自己的特色。当时的西欧国家的现实主义是在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而产生的,因此,这些作家作品往往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资产阶级,而在当时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国家,专制主义盛行,因此,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批判锋芒主要是针对贵族地主这样的封建阶级。只有在其后期作品中,才拓展到资本主义。俄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拓者和典范作家是果戈理。其《死魂灵》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而果戈理本人也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的第一位最重要代表。别林斯基称果戈理为一位“现实生活的诗人”。另外,在俄国现实主义创作中,屠格涅夫的创作也极具特色,拥有特殊地位。屠格涅夫本人是贵族,但在政治上则倾向于民主,是自由派的代表。他尤其反对农奴制度,对封建贵族的没落消亡饱含同情,却又坚信这是历史的必然。屠格涅夫对时代的脉动非常敏锐,其作品总是能够及时地反映俄国解放运动的进展。屠格涅夫塑造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和现实的俄罗斯人物形象,他先后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刻画出了俄国遭遇大变动时代的整个氛围。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与解放运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俄国不同于欧洲各国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文学经验。另外,俄国文学后来居上,不仅在作家和作品的数量上超过了西欧,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体裁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而使俄国文学走在了欧洲的前列。

三、俄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界地位

俄国文学进入现代世界文学的进程,成为一个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是从现代主义诸流派先后在俄国文坛崛起后开始的。讨论俄国文学在现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应该从“颓废主义”出发。在当时的俄国文学中,“颓废主义”和“现代主义”是作为同潮流而相提并论的,从欧洲传来的“颓废派”大致约等于“个人主义”。一般认为“,颓废主义”是“现代主义”正式出现之前的一个储备期,与当时的“世纪末”情绪密切相关。在俄国前辈小说家安德列耶夫的小说以及象征主义诗人如梅列日科夫斯基和吉皮乌斯等人的作品中都有所表现。1905年至1907年,俄国的革命失败,由此而产生的后“新自然主义”,也是这一风潮的体现。总体来说,俄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起步阶段基本由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主义所构成。茨维塔耶娃等作家相对具有独立性,但是在精神层面上也是具有相关性的。现代主义是对俄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一种挑战,表现在文论作品中,明斯基的《一个古老的争论》、《在良心的光照下》和沃伦斯基的《俄国批评家》等论著中就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这些作品既表现了现代主义的立场,同时也反对唯物主义的文艺观点,反对俄罗斯的文学传统。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是这一潮流的主要内容。这一潮流极力宣扬和表现“神秘”、“象征”和“艺术”,试图以唯心主义的基调改变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尽管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创作中有很多的偏颇之处,但很多俄国现代派作家、诗人都有很不错的文学才能和创作个性,对于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也多有创新。他们一般排斥艺术的意识形态化,关注所谓“艺术本身”。即便从经典的现实主义立场来看,也是表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和价值。当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过去后,俄国开始有某种“新文学”的需求。

当时法国与俄国社会都很动荡,重大的历史事件连续爆发,震惊也迷茫了当时的俄国人。而法国象征主义恰好在此时出现,迎合了他们这种心理需求,这一方面丰富了俄国文学,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俄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进程。19世纪90年代,已经经历过长时间的欧化的俄国文学又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由此而构成了俄国的象征主义,并成为俄国现代主义重要内容。经过彼得一世改革,俄国文学与欧洲文学的沟通持续增加,这也导致了法俄文学的同构化,后来许多俄国现代作家,都深受法国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和熏陶,可以说俄国文学家将法国象征主义嫁接到了俄国文学的主体中来了。迷惘、失望的情绪在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后,构成了俄国知识界和思想界的主调,作家们开始重新探索俄国的出路。而在当时,宗教唯心主义非常发达,别尔嘉耶夫、舍斯托夫等人,试图探求“俄罗斯思想”,以解释“俄罗斯命运”。他们转向了神学和宗教,笃信“爱和善”,以此对俄罗斯文化进行改造,甚至要推广到世界文学中去。这与同时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交错杂糅起来。这些思潮极大地丰富了俄国文学,而且促成了许多文学组织团体的诞生,催生出多种杂志、论著和作品,其声势和影响都非常巨大。在创作中,作家们大量使用荒诞、联想、比喻、新造词汇等手法,虽然往往令人费解,但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一潮流所蕴含的诸多文学新观念和新手法,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雅可夫斯基、阿赫马托娃等人就是其杰出代表。这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

四、结语

总体而论,俄国文学的独创性是世界文学中罕见的,这与当时俄罗斯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复杂的政治制度以及特殊的民族文化都息息相关。正是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俄国文学在多个层面上都表现出了非凡的特征,从而占据了世界文学的主流位置。

世界文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世界文学;世界主义;全球化;希腊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I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185-02

引言

世界主义在西方已经有两千年的研究传统,像苏格拉提、亚里士多德、第欧根尼等先哲们早已表达出世界主义的思想。18世纪康德对世界主义进行了最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阐述。到20世纪,像罗尔斯、德里达和哈贝马斯等人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世界主义的理论体系。今天,经济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步伐也随之加速。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和必然,努力消除着民族间的隔阂和局限,促进民族间的对话与合作。希腊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是建立在自由、理性、包容、多元、人文等人类最为崇尚的理想之上。他们不时被后起的文化吸收、改造,从而成为人类共同和永远的瑰宝。从今天来看,世界主义、全球化和希腊文化传统给予了世界文学无尽的启发和深思。

一、世界主义

世界主义主要是一个哲学概念,伦理道德色彩十分浓厚,其基本意思为:所有的人类种族群体,不管其政治隶属关系如何,都属于某个大的单一社群,他们彼此分享一种基本的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界限的共同伦理道德和权利义务,而这种单一的社群应该得到培育。按照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克雷格卡尔霍恩的归纳,世界主义并非单一的意思,它意为专门关注作为整体的世界,而非专注于某个特定的地方或社群,它也意味着持有这种信念的人在一个多样化的社群中感到十分自在,如同在家中一样,总之,它主要是指在这个意义上个人的某种取向或者承受力。这种打破民族、国别界限的世界主义显然与另一些有着强烈民族主义概念的术语诸如“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截然相对,它更接近于“超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这样一些更加包容的术语[1]。世界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被问及他的家乡是何处。他回答的不是雅典,而是世界。比所有其他人都拥有更为丰富和广博之精神的他,就像拥抱他的祖国那样拥抱整个宇宙,而且他的知识、他的仁爱和他的公共精神适用于全人类。亚里士多德曾说,在城邦之外生活者,若非野兽便是神灵。人既非野兽亦非神灵,而宇宙不是城邦。那么,世界公民事实上就不是公民,而毋宁是另类的存在者。犬儒主义者如第欧根尼赞成这一推论,并声称世界公民并非以每个城邦为家,相反,他们对所有的城邦一概漠不关心。世界公民是无家的漂泊者,他们同自然与宇宙和谐共处,却与人类的城邦格格不入。接着,斯多葛派哲学对他的观点进行了理论化,认为:人们不仅仅共有律法,而且共有逻各斯。正是基于后者,他们才配称得上是有理性者。这样一种超越不同城邦的人们所具有的法权之间的差异的秩序观念,根源于理性可理解的自然秩序,在其后的几百年间与基督教的人人平等的教义联系起来了。古罗马后期兴起的基督教,其核心思想为先爱神,然后爱邻如己。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宗教力量看似越来越弱,但事实上经过上千年的宗教思想的洗礼,人们的骨血里早已形成了无形的整合力和相似的道德感。这些都是欧美、现代化有序、深入和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哲学家中对世界主义理论阐述最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当属康德和罗尔斯。启蒙时期应该是世界主义的一个高潮,康德在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著书论道,认为依靠普遍性原则,理性个体经历社会契约而形成公民社会,继而经与共和国家的契约而达成永久和平,进入世界公民状态。罗尔斯提出了公平的正义在一个宪法民主制社会中人们关于一个健全的、持久的社会合作体系的条件的共同观念,因而是一种内含于关于一个健全持久的社会合作体系观念中的正义观。当代哲学家受康德思想启发的除了罗尔斯之外,还有哈贝马斯、德里达等人。某种意义上,世界主义就如同中华民族“四海一家”、“大同”的思想。可以说,世界主义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体系。

二、全球化

“全球化”确切地说产生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但也有人把它的历史远溯于意大利这个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的开拓。从那个时期以来,“全球化”就伴随着世界市场滋生了。美国的社会理论家罗兰·罗伯森将全球化的“时间——历史路程”描述为五个阶段[2]。15世纪以后,欧洲社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民族国家建构进程。在工商业逐渐兴起和城市社会日益繁荣的情形下,西方人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国度和市场的狭小。他们在寻求财富的欲望刺激下,开始了海外扩张。葡萄牙人在政府的支持下,在1445年到达非洲,在1492年由哥伦布带领到达美洲,在1497年由达伽马带领到达印度西岸,1519年由麦哲伦带领到达菲律宾。一个世纪的海外探险使西方大国勾勒出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的雏形。15世纪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历史的开源。16世纪殖民者掠夺杀戮,贩卖黄金,侵略扩张,进行着资本的原始积累。17世纪在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指导下,殖民者通过建立国家工场、大型公司、各种银行和海上商船队,开展全球范围的贸易,结果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巨大转换:一个是生产方式从手工业向机器、从作坊向工厂的转换;一个是社会阶层从富裕市民向资产阶级的转换,这标志着新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即将到来[3]。15、16、17世纪视为近代资本主义全球市场形成的开始阶段。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就是其发展的第二阶段。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科技革命大发展时期的帝国主义扩张就是全球化的第三阶段。罗伯森强调“全球化”从第三阶段才真正开始,主要原因是因为只有这个时代,才真正称得上世界全球的大融合与交流,才真正消除了地域性和封闭性的孤立存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非西方国家对西方的文化挑战体现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上,而这也许是西方资本主义在扩张的第四阶段即全球化时代所遇到的最复杂、也最具有挑战的历史转折。20世纪80年代逐步达到其高涨阶段。可见,从15世纪初期开始,全球化进程延至现在就应该有了五百多年的历史。这个过程大大增加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随之,文学艺术等其他领域的交流和影响也大大加强。显然,世界文学作为全球化产物已经成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一种必然趋势。可以说,全球化是一种行动、一种操作、一种实践。全球化成为世界文学孕育和发展的真正推手。没有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的实施,很可能就没有世界文学的实施。

三、古希腊文化传统

古希腊的文化是广采博纳的开放文化。地中海的温和气候、活跃的海上贸易、充满自由意识的城邦制,这些内部因素使其具有超常的渗透力和无限的生命力,直接促进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的普遍繁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向波斯进发,要消灭其威胁,同时打开东方市场。随后10年,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众多文化的直接交流和融合。在交流和整合的过程中,外族文化因素随处可见,逐渐形成了希腊综合外向型的文化属性。这种文化特性一直得以传播和延续,如同母亲一般,孕育着西方近代文化的一切胚胎,影响极为深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世纪末的世界文学也是古希腊文化传统的传播和延续。另外,文学自身也在发展和进行域外的传播,尤其是17-18世纪现代民族—国家崛起以后,西方诸国之间的文学传播与交流也对各民族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在这种超越民族地理疆域的文学传播和交流中,歌德和马克思都看到了“世界文学”的必然未来[4]。可以说,古希腊文化传统是世界文明成果之一,始终深深地浸润着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的精神血脉。在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古希腊文化传统,成为欧美文化的源头所在,丰富着世界文学的内容,影响着世界文学的发展。

结论

世界主义、全球化、古希腊文化传统以及域外传播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世界文学被展示。世界主义的“四海一家”观念,为世界文学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的对话与合作方式,为世界文学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实践模式;古希腊文化传统中自由、理性、多元,为世界文学的孕育和发展注入了包容开放的精神特质。今天,世界主义、全球化、古希腊文化等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世界文学的发展,同时,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不断丰富着他们的内容。期待此文帮助读者廓清世界文学背景演变发展的脉络,从而为更好地全面地理解世界文学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宁.世界主义与世界文学[C]//.文学理论前沿第九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21.

[2]邓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学建构和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比较研究[J].零陵学院学报,2004,(2).

[3]李思孝.马克思世界文学的现实意义[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1).

世界文学范文第6篇

《世界文学评论》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半年刊,自创刊以来,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富于创见,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世界文学范文第7篇

当代美国文学一瞥

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与中国特色西方文学新形态建设研究

人物与地理环境的相互映衬——试析《海尔格伦的海盗》男女主人公性格中的地理因素

凯蒂琳的命运与地理空间建构

中国的易卜生诗剧研究

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之综述

从文学地理学角度解读《雷雨》与《蝴蝶君》中的男女

文学地理的空间转换与中唐文人思想之谪迁——以白居易为中心

《卡斯特桥市长》的悲剧思想与自然环境

《吉姆老爷》:地理环境与人性世界的双向互动

三重地理空间及地理诗化:《古船》之文学地理学批评

“空缺”之美——论弥尔顿的“无韵诗体”

保罗·策兰诗歌的生存意识

《杰·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情歌》之《圣经》不洁主题

《裂缝》中的和谐世界

《蝇王》的精神生态学启示

《虹》——劳伦斯对理想两性关系模式的探索

奥威尔小说叙事艺术的伦理意蕴

论《丹尼尔·德龙达》中的情感结构

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招收访问学者启事

攀登华文文学创作的高山——张翎访谈录

女人与伏都教——帕克·罗丝访谈录

《存在主义女作家波伏瓦的〈第二性〉》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方言小说在文学地理学向度的研究

二元对立的冲突:论《与生俱来的烦恼》中的双重地理空间

论《海上夫人》的两种地理意象及象征意义

《海上夫人》中爱情与地理空间的关系

论《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中的地理意象及其隐喻意义

评劳伦斯的《普鲁士军官》中人物关系之多重性

康拉德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

《无名的裘德》中的家庭伦理解读

主情下的现实感伤——维特的审美情感与悲剧命运

哈代《苔丝》中的自然主义意象

我脑中的两部分:吉卜林儿童作品中对身份的探求(英文)

失语与反抗——评析依婉·伯兰的《她的自视形象》

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李尔王》之哲学内涵

爱德华·李尔胡说诗艺术特色初探

艺术的异质空间与快乐的悲剧精神——评叶芝的《天青石》

《公园的延续》:阿凡达式的后现代读解体验

詹姆斯·费伦教授与布赖恩·麦克黑尔教授应邀到我刊发表演讲

学术之路的四重境界——黄曼君教授访谈录

我们怎样面对大师——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全球化、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

西方现代文学的大走向

主持人语

关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思考

中国与北欧文学交流研究的几点思考

借他山之石——略谈《阁楼上的疯女人》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启示

怪异性:后现代叙事美学的新维度

超然无执:文学批评的圭臬——马修·阿诺德批评理论解读

缺类现象的背后:中英诗歌文类之衍变

当代空间批评评析

中国视野中的乔纳森·卡勒

在饥饿中沿着“母亲”寻找母亲——《饥饿的女儿》母亲原型双重意象的探讨

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的解救主题

从两性的和谐到社会的和谐——由《贩马者的女儿》看劳伦斯的创作主题

《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山水与人性异化(英文)

《弗兰肯斯坦》:一个生态伦理学的个案

世界文学范文第8篇

莎赫扎德的新衣

我们炫耀自己的弹片

聂鲁达遗作即将出版

当代印度文学作品选目

褪色的哔叽,泛黄的蕾丝

褪色的哔叽,泛黄的蕾丝

外国反法西斯作品小辑

罗伯-格里耶夫妇通信选

简·奥斯丁:艰难的浪漫传奇

耶胡达·阿米亥诗新译十七首

耶胡达·阿米亥谈诗歌艺术

单恋:有关帕斯的若干瞬间

萨瓦纳热带雨林里的生活方式

没有惧怕,只是前景不明让人忧心

十五岁的小姑娘们超额完成工作量

水兵们高唱着《国际歌》英勇就义

关于杰克·吉尔伯特及其诗歌

诗歌与科学:相杀或相生?

邂逅阿哈龙·阿佩菲尔德

夏洛特·麦克劳德短篇小说三篇

波德莱尔与“前朦胧诗”写作

从残缺的世界里辨认出善和光明

三诗人——被镀金的世纪恋情

戴夫·艾格斯的世界文学

创伤絮语:以色列女性文学一瞥

眼睛的钥匙——我读过的外国文学

符里有什么?——诗歌里的爵士乐

艾丽丝·门罗:在她自己的文字里

熟悉而又陌生的当代蒙古国文学

通往崇高的对角线延伸:戏剧中的科学

我和尸体一起被装上车,然后拉到停尸房

佐兰·日夫科维奇的超自然幻想曲

当我们创作微型小说时,我们该把握什么

白色的神路﹡小说:介于时间与历史之间

围困——对列宁格勒围困时期的口述实录

天才的与独特的:叶果夫与其眼中的莫言形象

汉字“天人感应”观:对唐诗《辛夷坞》的释译

清寒与丰饶——一种感官开启的日本文学阅读

疑义相与析——关于《威廉斯诗选》的编校问题

南十字星下孤独的舞者——记澳大利亚诗人

从《金果》的多声部看新现实主义中的真实

科幻小说与侦探小说——描绘世象的两种方法

精读与对话: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走之路》

瞬间永恒——普鲁斯特小说时间研究中缺失的一页

三岛由纪夫的当代价值——兼析日本“战后派文学”

拉丁美洲也有Ipod——阿尔贝托·弗戈特的纪实作品

绿茵场上的孤独者——足球场上“最后卫士”的文学世界

“显形的世界受制于隐形的你”:朱莉亚·哈特维格的现实神秘主义

世界文学范文第9篇

一、“世界文学”的提出

文学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世界文学作为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现代现象,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形成是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学或文化形成的前提与条件。当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轰鸣引发了工业革命、建立了世界市场的时候,各国文化之间先前的联系和交流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所说的各国文学或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的时代。“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提出来的,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是歌德留给我们的文学名著,而《论德国建筑艺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评述温克尔曼》、《与爱克曼的谈话录》等著述则体现了歌德的文艺和美学思想。而要理解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必须首先了解歌德对建设德意志民族文学的不懈努力和深入思考。歌德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各民族纷纷统一,而德意志民族却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的时期。在德国内部,从启蒙主义者(如莱辛、高特雪特等)开始,有识之士都在追求德意志民族在近代意义(语言、地域、政体、宗教、民族性格等方面的统一)上的真正形成,力求实现17世纪以后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主要民族那样的统一和强盛。但实际上,受经济落后、连年战争、宗教对立、市民阶级庸俗软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德意志在经济、政治、宗教上的统一是困难重重。而新古典主义在17世纪的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的近代民族的形成和统一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就成为德意志启蒙主义运动者关注和仿效的一个中心,因而从文化上尤其是文学艺术上为形成和统一近代民族的努力就成为德意志启蒙主义运动的最主要内容。

在这场运动中,歌德深受莱辛的思想影响,他在回忆录《诗与真》中曾经把莱辛的《拉奥孔》等著作中的启蒙主义思想比喻为“像电光一样照亮了我们”。也正是这种时代任务和启蒙主义思想的强烈影响,使得歌德始终将建设德意志民族文学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在他担任魏玛公国的宫廷大臣以后,他将这一使命感付诸于实践。而到了1786—1788年和1790年两度游历意大利之后,歌德回到魏玛后辞去了一些宫廷要职,仅仅担任艺术科学事务总监,并于1791年任魏玛宫廷剧院的领导。从1794—1805年歌德与另一位德国美学家席勒的合作历程来看,建设一座民族的剧院,继承莱辛在汉堡民族剧院未竟的统一民族的事业,成为这两位伟大美学家共同的理想。在将这一理想付诸现实的历程之中,文学与民族的关系自然也就成为歌德关注并深入思考的主要美学问题。歌德在刊于1795年5月号《时代女神》上的《文学上的暴力主义》(又译为《文学上的无短裤主义》)一文中,针对当时一位名叫耶尼斯的人所写的《德国人的散文和辩才》中所鼓吹的“德国人缺乏卓越的古典散文作品”的论调进行了驳斥,集中论述了民族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问题。歌德这样写道:何时何地才能产生民族古典作家呢?他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他能在自己民族的历史中看到伟大事业及其结果形成幸运而有意义的统一体;他并不感到自己同胞们的思想缺乏伟大性,情感缺乏深度,行动缺乏坚强性与一贯性;他为民族精神所渗透,通过内蕴的才赋,感到自己能够同过去和现在的事物发生共鸣;他的民族处在高度的文化水平,以致他自己的培养变得容易;他能收集到许多材料,能得到前人已完成的或未完成的试验,能看到许许多多外界的和内在的情况汇合在一起,使他不必付出昂贵的学费就能在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预见到一项伟大的工作,加以安排,并在某种意义上予以实行。……每一个人,包括最伟大的天才在内,都在某些方面受到时代的束缚,正如在另一些方面得到时代的优惠一样。一个杰出的民族作家,只能求之于民族。[1]91-92歌德以一个文学家、美学家对养育自己土地的挚爱之情,全面分析了民族作家产生的必备条件:第一,民族在历史上有伟大的、有影响的事件。此为历史条件;第二,民族成员思想具有伟大性,情感具有深度,行动坚强一贯。此为人员条件;第三,作家为民族精神所渗透,并融贯古今。此为精神条件;第四,民族的文化水平高。此为文化条件;第五,丰厚的民族生活经验积累。此为传承条件。这些条件概括起来就是歌德的一句话——“一个杰出的民族作家,只能求之于民族”。任何文学都是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文学,离开了民族的滋养就没有民族作家和民族文学。而最值得重视的是,歌德并不是一个视野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一个视野宽广、具有世界胸怀的文学家、美学家。歌德曾经指出:“并不存在爱国主义艺术和爱国主义科学这种东西。艺术和科学,跟一切伟大而美好的事物一样,都属于整个世界。只有在跟同时代人自由地和全面地交流思想时,在经常向我们所继承的遗产说教的情况下,它们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2]84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世界胸怀,使得歌德很早就敏锐地预言到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降临。1825年1月18日,歌德的一段论述,可以视为他的世界文学观念产生的内在依据——“世界总是永远一样的,一些情境经常重现,这个民族和那个民族一样过生活,讲恋爱,动情感,那末,某个诗人做诗为什么不能和另一个诗人一样呢?生活的情境可以相同,为什么诗的情境就不可以相同呢?”[3]55在歌德看来,世界文学的产生来源于世界的共通性、民族生活的相通性、人类情感的共同性、生活情境的共通性,这些现实的共通性使得不同民族的诗人有可能创作出情境相同的诗作。

19世纪前期,歌德热衷于研究东方文学,陆续出版了《东西方合集》(1819年)、《中德四季晨昏杂咏》(1830年),他强调东西方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歌德是第一位正式以德文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学者,1827年1月31日,歌德在与其秘书艾克曼的谈话中,首先称赞中国传奇小说《风月好逑传》,然后首次使用了“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一词,写下了这样一段文论史上的著名文字:我愈来愈相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诗随时随地由成百上千的诗人创作出来。这个诗人比那个诗人写得好一点,在水面上浮游得久一点,不过如此罢了。……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诗的才能并不那样稀罕,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自己写过一首好诗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不过说句实在话,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们就会陷入上面说的那种学究气的昏头昏脑。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不过我们一方面这样重视外国文学,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拘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我们不应该认为中国人或塞尔维亚人、卡尔德隆或尼伯龙根就可以作为模范。如果需要模范,我们就要经常回到古希腊人那里去找,他们的作品所描绘的总是美好的人。对其他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眼光去看。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3]113-114这是一段天才的、具有相当说服力的、蕴涵了丰富美学思想的文字!歌德认为,第一,每个人都有诗歌创作的才能(可能),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一观念为世界文学的产生奠定了共同人性的基础。第二,民族文学的发展在当时已较为成熟,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这是文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第三,世界文学的发展得益于各民族文学的交融贯通,兼收并蓄,而不是仅仅以某一个民族的文学作为范本。此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基础。第四,如果要为世界文学寻找一个典范,那就是古希腊文学。这是欧洲文化和文学的根源所在。歌德是在正确理解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的前提下来阐发自己的世界文学的观念的。在歌德看来,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并为世界各地人民所欢迎。各民族的作家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歌德一方面强调各民族文学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时又提倡各民族文学之间应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他指出:“我们重复一句:问题并不在于各民族都应按照一个方式去思想,而在于他们应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假如他们不肯互相喜爱,至少也要学会互相宽容。”[4]178每个作家都应该重视外国的文学资源,而不只是拘泥固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歌德说:“我们的发展要归功于广大世界千丝万缕的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我们吸收我们能够吸收的和对我们有用的那一部分。我有许多东西要归功于古希腊人和法国人。莎士比亚、斯泰恩和哥尔斯密给我的好处更是说不尽的。但是这番话并没有说完我的教养来源,这是说不完的,也没有必要。关键在于要有一个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3]178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歌德预见了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和趋势,这就是在融合民族文学的基础上发展世界文学。对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提法,19世纪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诗歌的分类和分科》一文中作了回应,并在1834年的一篇文章中进行了发挥,他指出:“每一个民族都表现了人类生活的某一方面。”[5]17此后,别林斯基多次论及民族文学和人类文学的相互关系。他写道:“只有那种既是民族性的同时又是一般人类的文学,才是真正民族性的;只有那种既是一般人类的同时又是民族性的文学,才是真正人类的。一个没有了另外一个就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6]187这是十分精辟辩证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世界文学

与歌德对世界文学的一种天才的、敏感的、空泛而又充满文学家色彩的诗意描绘相比,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二十一年之后所提出的“世界的文学”的论断,则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具体而言,马克思是从世界的社会经济的矛盾运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所形成的世界市场的这一最为基础的层面来思考“世界的文学”这一意识形态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马克思对世界文学的理解,最为大家熟悉的是他在《共产党宣言》(1848年)中的那段著名的文字: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对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7]35马克思的这段文字体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1847年至1848年,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战斗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思想发展的极为重要关键的时期。马克思在1847年上半年即6月15日以前完成了《哲学的贫困》,恩格斯在1-4月完成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在这两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阐发了他们在1845年确立的科学世界观的基本原理。而这一思想原理发展的巅峰标志,就是《共产党宣言》。而《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2月最初在伦敦出版之时,几乎没有受到人们注意,但很快就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必读“圣经”。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思想,明确地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核心观念,即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作为基本线索并以反对私有制为纲领,字里行间闪耀着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思想光辉。《共产党宣言》中的上述著名的关于“世界的文学”的论述,始终贯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则与方法,对包括“世界的文学”在内的社会意识的分析建立在生产关系与经济关系的分析之上。两位革命导师明确地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里说的“魔鬼”,就是耸立在整个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体系。这个体系一旦成立,它就有自己的运转规则与变化秩序,有自己的独立性。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了18世纪的德国作家脱离实际生活地介绍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品的做法——德国的哲学家、半哲学家和美文学家,贪婪地抓住了这种文献,不过他们忘记了;在这种著作从法国搬到德国的时候,法国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同时搬过去。在德国的条件下,法国的文献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而只具有纯粹文献的形式。它必然表现为关于真正的社会、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辩。这样,第一次法国革命的要求,在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看来,不过是一般的“实践理性”的要求,而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在他们心目中就是纯粹的意志、本来的意志、真正人的意志的规律。[7]57-58马克思、恩格斯此处所说的“纯粹文献的形式”,是指那些与社会现实脱离的词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具体分析之后指出,这种效果犹如“一件用思辨的蛛丝织成的、绣满华丽辞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7]60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深入思考始终贯穿的思想核心就是——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7]50-51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的文学”的产生所做分析的理论基础即为上述思想核心的一个具体运用。革命导师异常敏锐地看到,19世纪中期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使市场成为世界性的共同体,地域、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被资本和自由贸易打破了。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学艺术也已不可能是完全独立、自我封闭的一个世界。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阐述的:“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也是成为世界历史。”[8]540-541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文学的论述可以视为对这段文字的进一步的具体阐发,他们的这一思想,对理解现代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潮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启示:要在世界范围内来看文学艺术和审美思潮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文化视野的拓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积极影响及其资本主义生产所带来的全球范围的一种开放和进步。

三、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

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变化,各国家、民族的文学艺术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融合日益增强。如果说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艺术交流是局部的、偶然的和自发的话,那么,近代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与交流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综合歌德、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文学的理解阐释,观照具体的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的理解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民族文学是各个民族生活与情感的表现,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内容、风土人情和情感体验,这就决定着不同民族的文学必然呈现出其他民族所不具有的风格特点。民族文学是不同民族的生活多样化、复杂化的具体体现,是文学发展与繁荣的基础。从文学发展的级次上来看,民族文学相较于世界文学,是更为基础的、本源的。不同的民族文学,共同构成了世界艺术画廊的美妙天地,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丧失了民族个性的作品,特别是不优先关怀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作品,不可能形成对人类的真切关怀。缺少民族个性,便丧失了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的民族特性的发展越鲜明丰富,就越具有世界性。优秀的民族文学常常能突破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表现世界范围内的人们的某种普遍的思想感情,表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共同美”。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可产生共鸣,都能受到某种启示和教育,都能获得审美愉悦。第二,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人类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文学唯有置于世界性的文学交流之中,才可能得以发展与繁荣,民族文学的特性才可能得以保存与发扬,才可能以自身的不断发展、丰富,不断成熟而赢得世界意义和世界地位。这种趋势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各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逐渐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例如,以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开始在欧洲产生影响,以后逐渐成为世界共享的文学财富。

世界文学范文第10篇

基督教的“废墟”与文化“记忆”

跨文化对话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华民族大文学史观和世界文学

洛特曼对巴赫金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语文学与世界文学

多元文化语境中东干故事传说比较研究

傣—泰民族两大文化圈及其史诗传统

中国开埠地:日本“近代”从这里开始

伊斯坦布尔,1933,全球翻译

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内在机理

从《守望灯塔》解读温特森的时间观

悼念中国比较文学的开路先锋孙景尧

18世纪的心理学转向与黑色浪漫文学

第21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在维也纳大学成功举办

中国舞台上的古希腊戏剧——罗锦鳞访谈录

全球化文化语境与俄国现实主义文论

试论辜鸿铭与冈仓天心——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中日文明观

边疆多民族地区“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新视野

文学人类学:构建跨学科的“亚鲁学”

中国舞台上的古希腊戏剧——罗锦鳞访谈录

全球化文化语境与俄国现实主义文论

试论辜鸿铭与冈仓天心——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中日文明观

边疆多民族地区“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新视野

文学人类学:构建跨学科的“亚鲁学”

自传体写作与神学之美——论奥古斯丁《忏悔录》之文体风格的神学美学意义

从歌德到顾彬的“世界文学”观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

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武侠小说的鼻祖,欧洲史诗的远亲--重读《庄子·说剑》

灵魂城堡的侦察和探险--评残雪解读卡夫卡与博尔赫斯

意象与IMAGE的维度--兼谈异质语言文化间的翻译

2011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纪要

摹仿:在文学与历史之间——读奥尔巴赫《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

解放、民族、社会——读乐黛云先生《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

巴赫金的小说论(1935-1941):巴赫金小说论的知识背景和独创性研究

“儿童的发现”与文学诸问题——试论中日现代文学中的“童心”观念

崇高风格呼唤崇高心灵——马修·阿诺德翻译思想探析

比较视野下的国别文学史写作——以现代中国的文学史写作为例

关于召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1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通报

关于参加2013年度国际比协理事会暨第20届国际比协年会的报告

2016年维也纳国际比协会议“文学、哲学与思想史:跨学科研究的语言”专题讨论综述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所庆特别报道

“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与国际比较文学新格局”会议报道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讲座”第二十七至第三十三讲纪要

“2016全国高校英国文学研究方法与课程教学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第七届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圣彼得堡召开

作为异托邦的“万国中胜清国”:日本近世思想家安藤昌益的荷兰(阿兰陀)论述

外国文学研究的历史梳理与主体性建构——由《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的出版所想到的

上一篇:青年文学范文 下一篇:建筑面积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