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04:53:02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业硕士;案例+现场教学;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32-02

《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含设施农业)》为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学位课程(主干课),自我校(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招生以来,已经连续开设2年,2013年该课程被列为校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由于该课程在本校开设时间较短,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以及教师的授课经验方面,与其他农业院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笔者针对该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

一、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授课内容的较大区别在于,本科生主要侧重于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和相关应用,所用教材内容一般都是已经得到验证和公认的知识;而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则不仅仅局限于已成的理论和公式,更多的则是围绕一些相对前沿的问题所开展的讨论与探索。因此,很多研究生课程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这对主讲老师来讲,如何围绕课程主线来组织自己的授课内容尤为重要。《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这门课程的主题思想是结合我国目前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和了解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新型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特别是对土壤、水、气候等多种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设施农业技术做了特别阐述,使同学了解和学会因地制宜地利用农业资源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因此,我们力求围绕着“新技术”来进行知识的普及和拓展。尽管没有固定教材,但笔者还是选择了一本教材作为参考书,即叶志华等主编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应用前景与技术对策》。该参考书是在总结了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课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新技术应用前景与技术对策”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农业水资源、草山草坡资源、肥料资源、饲料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及减灾生物资源等高效利用的技术对策和创新组合方案。这本书中关于我国农业相关资源的一些利用现状也均作了详细介绍,因此,笔者在理顺课程的知识框架时,主要参考了这本书的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中的很多内容,基本都是10年前的科研成果,因此,围绕每个知识点,查阅近几年的期刊文章从中获得最新的技术方法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外,笔者结合浙江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和特色,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设施农业方面补充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识,这些对于专业硕士毕业后能较快的融入到当地相关农技部门从事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非常有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这要求授课老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课程的知识内容。

二、以生为本,授课方式灵活多样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方式与本科教学相似,上课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对原始知识缺乏理解,教学方式仍以知识传授为主,方法陈旧且过于单一,忽视演绎法与归纳法的综合应用,导致所学知识继承性有余但开拓性不足;课堂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而研讨式、案例式、调查研究等方法则处在辅助地位,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体地位。针对以上弊端,笔者在授课第一年,在课堂上采取了教师授课+学生PPT讨论的方式,即教师先把主要知识进行传授,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个主题,通过查阅资料,做成PPT,在课堂进行讲解,大家再一起讨论。但通过一年实践发现,尽管同学们都很积极,但由于选题的盲目性,导致好几个同学的选题一样,讲解内容有重复。因此,从第二年开始,讨论形式重新做了调整,改变了过去全部教师讲完,学生再讨论,而是每次提前布置好主题,指定某几个同学准备,之后下次老师讲完某个章节后,留下部分时间让学生讲解自己的PPT。这样能够使同学们获取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现场教学则是在分析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到实际现场开展教学活动。《农资资源利用新技术》中,设施农业一章占了较多篇幅。设施农业是在设施条件下实现的对农业土、水、气等的综合高效利用。第一年授课和讨论笔者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很多同学对设施材料、温室大棚等缺乏一个直观的了解。因此,第二年笔者在这个章节的授课方面,增加了案例+现场教学的方式。首先,在课堂内简单介绍了设施农业的概念和概况,之后带领学生到校内智能温室进行实地参观教学。在温室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设施保温材料、湿帘,对于湿帘降温的原理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笔者还带领研究生跟随本科生到浙江大学长兴基地进行了参观,让学生见识了无土栽培的黄瓜、西红柿、生菜、葡萄等高科技产品,体会到了植物工厂的魅力和家庭立体生态养殖的前景。这种现场教学的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学生当场表示,要利用暑假时间到有关基地实习。

三、注重能力技术培养,完善考核方式

优化考核方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所以所有教学内容的参与,都在学生进行考核之列,根据学生完成教学环节的所有内容进行加权平均。《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这门课程,主要采取了平时成绩+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研究生,不能仅凭最后的一次考试或者课程论文来决定,更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首先向学生公布考核办法与成绩分配比例,即平时成绩占50%,课程论文占50%。平时成绩有如下几部分组成: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听课认真程度和课堂互动、PPT讨论三部分。其中,PPT讨论的权重占平时成绩的70%。因为要完成这部分的功课,需要在课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制作PPT,最后在课堂上呈现出来。PPT的制作质量、学生的讲解表现也体现在这部分总成绩中。

2.课程论文。写课程论文和开卷考试都是可以用来考核学生的手段。课程论文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包括演绎概况推理等思维方式和考察学生文章的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布置课程论文时间要比较长,学生没有太大的压力,认为写东西反正都能过,于是比较怠慢,也会有一些抄袭的可能;而开卷考试就正好相反,速度快,不可能抄袭,但会因为老师的主观性,使得知识的发散度不够。

考虑到本课程的特点以及授课对象,笔者选择课程论文进行期末考核,但为了防止学生的抄袭,要求学生必须列出参考文献的出处等信息。此外,要求学生撰写论文时,题目、摘要、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都要完整。近几年,我国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和比例逐渐扩大,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主要是侧重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课程建设也会以此为宗旨,不断改建和完善相关体系。

参考文献:

[1]高静,陆涓.实践教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关键[J].高等农业教育,2013,262(4):89-92.

[2]熊玲,刘芳,李忠.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6):93-96,118.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第2篇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CN:11-5436/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专注于农业工程技术和新能源产业领域的综合性期刊。该杂志致力于推动农业领域与新能源技术的交叉融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一本权威性的学术期刊,定期发表研究论文、综述、技术报告以及新闻热点评论等多种类型的文章。

该杂志涵盖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农业工程技术:介绍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农业自动化技术、水利灌溉系统、农田土壤改良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应用案例,探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技术途径。新能源产业:关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各类新能源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报道新能源设施建设、运维管理、能源储存与调配等方面的创新进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能源转型。绿色农业:研究农业环境保护、农药与化肥减施、农田生态恢复等绿色农业技术,提倡可持续农业发展,强调生态农业与高效农业的结合,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循环化发展。农业资源利用:介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田水资源管理、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

该杂志旨在为研究人员、工程师、农业企业家和政府机构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农业工程技术和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应用做出贡献。我们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投稿,共同推动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加剧和全球人口的增长,农业水资源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节水的前提下实现产出的高效益。但是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强调了发展水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道路,建立节水型社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1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现状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会被利用的水源,可以用的水源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并且必须是可以定期更新补充、可持续利用的。但是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短缺、旱灾频繁的国家,如果按人均水资源量来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仅有2500m3,大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2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情况并存,同时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所以这就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

2.2 农业资源管理体制的滞后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低效利用、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3 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2)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比较难,同时水资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显然是不利于节水的;首先,必须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另外无论产业结构布局或是结构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府都必须考虑到有关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从而建立节水型社会。在管理方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3.2 面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21世纪水资源的重大方略之一。对于开拓国内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即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惩罚奖励机制,即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资源相关经济运行正常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保证。

3.3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必须形成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的制度。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关系、产业关系、生产生活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必须改变城乡分而治之、部门“多龙治水”的局面,努力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进行转变。 加强水资源管理,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所以应该积极探索水权流转,不断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办水、兴水、护水,保护投资者合法收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完善水资源价格机制使得水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科学用水。

4 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但水资源的状态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考虑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过寻找替代来解决其贫乏危机,水资源的可持续道路有其自身特点。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必须时时刻刻地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2] 何俊仕,曹丽娜,逢立辉.现代农业节水技术[j].节水灌溉,

2005,(4).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第4篇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文献包含了学科研究的最新热点与动向,分析科学主题文献有助于把握学科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采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III),对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科学知识图谱能够针对科学主题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学科网络机构的生动可视化展示,其相关参数主要包括:①时间跨度(Timespan)、时间切片(SliceLength)、频次(Frequence)、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的设置;②节点(Node)、连接线(Link)、网络密度(Density)、聚类指标(ModularityQ)的分析,③节点圆环大小、连接线、时间的识别。主要指标说明:①若聚类参数0.4≤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为合理,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高;②生成的可视化图谱中,节点圆环的大小与分析对象出现频次成正比关系;③节点圆环外层年轮宽度与中介中心度大小成正比关系。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后称CNKI),分步对CNKI数据库中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首先,关键词为“休闲农业”,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对已发表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到457条记录。其次,以博、硕士论文为主要来源,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检索经清洗后得到博、硕论文228篇。再次,增加“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等五个关键词进行补充检索,共得期刊论文1298条记录。最终,经过辨别、整理、去重,删除会议纪录、报道、无作者等,得休闲农业期刊文献1062条文献,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样本。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概况

研究成果方面,休闲农业研究在近十年中呈现快速、稳定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15条,到最高峰2010年184条;前期主要以休闲农业理论基础、概念定义等方面探讨为主,2008~2013年研究成果出现爆发式发展,其中以2013年为最,博硕论文以70篇占主要地位,单位则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代表。总之,休闲农业正逐渐成为国内农业与旅游研究的热门领域。研究内容方面,休闲农业较多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交叉研究,现有休闲农业研究成果本身则以规划设计、对策性研究、发展模式等为主。

2.2研究结果

采用CiteSpace软件,首先,以2000~2014年为时间跨度,以1年为时间切片长度,以“keywords”(关键词)为网络节点,选择前50个关键词为每个时间区间被引词,以词频15次进行排序统计,得到174个连接点,288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191,生成可视化共被引网络结构图。其次,进行聚类分析,共得16个聚类,形成清晰的可视化的关键词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反映在节点的大小上,频次越多,节点越大。从知识图谱中可知,“乡村旅游”频次最高,其次是“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取关键词频次15次以上,得到1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合现有研究与关键词知识图谱可知,休闲农业的研究领域主要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生态农业等领域联系较为密切、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情景变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空间计量模型、双钻石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CVM(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热点主要有区域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游客满意度、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标准体系、体验营销、空间结构与布局、生态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

3休闲农业热点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基本属性,是农业经济的一种,但同时又结合了农业计划、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系统地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是农业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载体。本文重点论述休闲农业5个热点研究进展。

3.1基础理论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果雅静等、牛君仪就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较有研究,牛君仪认为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王德刚则对世界旅游农业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出世界农业旅游大致经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三个历程,高志强等则对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张强等则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所促进的产业、资源、经济、城乡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而在宏观层面,刘春香对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有所研究。总之,休闲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已涉及休闲农业概念、定义、类型、模式、政策、行业标准、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形成完备体系。

3.2区域性发展问题

唐苏华等研究提出干旱区新绿洲五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郭利田、孙兆慧等、胡爱娟等对区域间的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进行探讨,齐永华等对我国城郊型农业的农业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赵玉榕主要以投资机制为主要切入点研究厦门借对台优势发展都市农业的政策建议,王树进等、王晓峰等、朱华武等则运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以省域角度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进行研究。就现存研究而言,区域性的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仍是休闲农业宏观研究的热点,主要以研究生论文研究为主。

3.3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游客满意度方面,陈胜科等、苗红等、赵仕红等、田彩云等在旅游者消费需求、游客需求特征、满意度评价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旅游成本方面,邱生荣等采用情景变量法分析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而指导休闲农场的科学管理与经营。旅游安全方面,陈水雄等对休闲农业的旅游安全进行过分析,提出海南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的相关措施。旅游开发方面,周丽洁就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进行过对策研究。乡村旅游方面,王会娟、郭焕成等、杨载田等、耿品富等、张剑刚等则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发展创新与路径、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此外,王颖晖对休闲农业的旅游服务创新进行整合概念模型分析。总之,主要存在与旅游结合、产业协作、旅游成本、旅游安全、游客满意度、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3.4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

资源评价是休闲农业开发与设计的前提条件,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构建了资源条件、开发条件、旅游条件等三方面的定量评价模型并实证分析,黄志红对休闲农业体验价值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肖光明构建了包括7项评价要素、26项评价因子和具体等级的休闲农业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并针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而在大区域的休闲农业产业方面,孔庆书等对河北2011年1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进行全面的DEA效益分析,刘军等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等三大系统层的43个评价指标针对湖南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以规划设计类为主的产业实践应用以硕士论文成果为主,而赵毅、邹宏霞等就休闲农业的规划、产品设计等有过研究。

3.5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周彬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致性,罗文斌等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闲农业的社会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度。钟平等、王圣军、姬汝茂、张胜利等针对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较多以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

4结论与讨论

本文采用知识图谱(CitesSace)对我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主要从我国休闲农业得研究热点与、重要学者、主要研究机构和权威载文期刊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就十年研究热点领域进展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发现,休闲农业研究领域主要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等领域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情景变量分析法、空间计量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等;研究热点主要有区域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与设计、利益相关者、游客满意度、标准体系、体验营销、空间结构与布局、农耕文化等方面。因此,本文认为休闲农业的研究前景,一是研究领域将更多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性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旅游、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结合,研究内容更多转向休闲农业的计划、生产与管理,空间结构布局,美丽乡村以及社区参与、文化营造、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二是休闲农业各产业间的协调与合作要求产学研转化效率,产业体系选择与优化、园区建设与管理、农耕文化、休闲农业耦合发展等方面是未来重点;三是研究方法将由定性为主到定量为主,单一化向多样化且多方法融合运用;四是研究区域上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特别是以福建为主的对台海峡经济区,中小城市周边地区以及资源禀赋条件优越的中西部落后地区。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源与环境保护;研讨式教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96-02

近十年来,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和惊人的进步,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也不能否认,目前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还相当严重,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污染,大气质量的低下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态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1]。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日趋激化的今天,如何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激发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研究生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观点和态度,为将来从事科研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是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目标。因此,面向土壤学专业的研究生开设《资源与环境保护专题》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但同时,不少同学在本科生阶段已有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基础,如何与已有的课程知识恰当衔接但不重复,又能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都是需要值得深思和改进的地方。有基于此,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这门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改革和实践。

一、优选教学内容

目前的本科生教材中主要以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资源损失与浪费、保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为主线,将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强调指出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2]。因此,也基本上涵盖了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主要科学问题,但作为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需要为后续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打下理论框架和知识基础,需要课程必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拓展深度,这就要求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和优化。基于此,我们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进:(1)首选讲述生态学基础,强调生态系统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平衡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2)其次在自然资源部分,以资源承载力为出发点,讲述各种主要资源(土地、水、森林等)的利用和保护;(3)新增能源与环境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新主题,从目前能源的生产消费情况和面临的新形势来拓展知识面;(4)把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作为单列的章节,作为研究性内容进行呈现和探讨;(5)把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特征与建设的理念、原则,作为适应我国城镇化新形势下的收尾章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有生态学基础和资源承载力这样的基础性学术内涵,也有土、水、气污染修复这样的研究与应用性质的环节,同时也在本科生相关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新增了能源与环境及生态城市建设等内容,既注重基础也新增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主题,把构建知识框架和研讨学术前沿有机结合。从知识面和学术内涵为出发点,强调与以往的知识基础衔接,更重要的是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理论的提升和拓展。

二、注重教学相长

经过大学四年的本科通识教育,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生在诸如农业资源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农业资源的利用、改良、开发与保护,以及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防治和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方面[3],具备了较为深厚的知识积累与储备。研究生阶段时已经具备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框架,因此沿用本科生阶段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且也无法有效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们在开设这门课程伊始,就考虑到在这门课涉及的内容宽泛,但教学时数又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开放、研讨式的课程体系。根据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层次和特点,将重点和关键瞄准如何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且互为补充和提高,往“教学相长”的方向努力。因此,我们在第一堂课上,就把课程范畴和章节内容告知学生,围绕章节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和论文方向,自由选择和协商相应的章节主题,在课后搜集文献资料和实际案列准备简明扼要的PPT。每个章节和主题都对应于2~3名研究生,配合课程内容讲述的进度,每次上课用1/3多的时间,用于研究生PPT演讲和相关讨论。一方面在PPT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找到问题,锻炼了思考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演讲和提问研讨的过程中,也提升了问题凝练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及工作能力需要,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这种以人人参与为理念的课程建设和授课方式,已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喜爱。同时,由于学缘结构差异,来源于不同本科毕业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同学,围绕课程主题进行坦诚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对激发学术思维和深化、拓展课程内容,不断为课程体系增添新案列和新观点,起到非常积极而正面的作用。

三、改进考核方式

因为教学互动的增加,学生需要在平时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查阅资料制作PPT进行演讲,同时需要围绕演讲同学的主题,展开质疑和讨论,需要花费相对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在这门课程上。且基于研究生对科学论文写作素养的要求,因此在期末考试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减轻了考核的比重,用综述性论文取而代之。例如,期末课程论文规定参照《生态学报》的格式,围绕本课程主题,查阅文献资料撰写一篇综述性质的论文。因为既有诸如中英文摘要等格式要求,也有与自身论文方向密切相关的学术内容,因此对研究生在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学术观点、文字凝练表述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改变了过去一贯的一张试卷来交差的传统做法,有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期末考试成绩以平常的课堂演讲占4成,期末论文占5成,课程出勤占1成来计算,既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符合其自身特点,并通过课程学习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近几年的资源与环境保护专题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总结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结合高等农林院校特色并借鉴综合性大学资源与环境保护类课程的优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初步构建形成以“教学相长”为核心的开放式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拓展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思辨和沟通、表达能力,提高其在日后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课程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探索性工作,而且研究生具有与本科生不同的特质,就要求我们必须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增加前沿科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学术报告,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和提升科研能力为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敬国,张玉龙.资源与环境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 循环经济 发展 评价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着手建立生态农业理论,并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建设当中,当前已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因此构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解决农业发展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内容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路线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路线包括对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其是以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为基础,开展综合性评价,展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评价路线:确定评价目标收集汇总资料综合评价建立指标体系、指标量化、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结果结果定性分析。

(二)农业循环经济主要评价指标

当前的农业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阈值制约下,要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及提升经济效益的出发,应用循环经济学的农业生产及农业生产体系,运用物质能量及回流,形成能对物质循环利用的闭环型农业生产系统。切实降低资源的投入,提升循环利用水平,加大农业产出量,减少废物产生与排放,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统一。

(1)类指标结构。类指标体系可划分三个层次,目标层、控制层及指标层。控制层指标依据循环经济"3R"原则可设置4类指标,分别用体现区域之中农业生产系统的资源投入指标、用以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实现的社会效益、用展现农业生产中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状况的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经济效益的农业产出指标、用以农业生产中对生态环境及资源安全影响的外部效应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从4方面构建:

一是选取部分进入农业生产中的物质及能量指标,从而反映出农业生产系统的现状及投入状况,其中,农机总动力耗电量及化肥施用等代表了农业物能的投入,而沼气池则反映出这一地区循环经济的投入状况;

二是选取农药与农膜运用水平与化肥有效运用系数反映出农业生产中对资源的利用程度,而复种指数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则能分别凸显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及废弃物资源化的能力;三是选择农业GDP、耕地产出率等指标,判断农业循环经济的效益;四是选择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系数和人均耕地面积等以反映出农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及资源安全的影响。

(2)刻度指标建设。立足于减量化、再循环利用原则,从农业生产出发,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确定参评因子以构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指标重要指标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分类指标和单项指标权重。分类指标包括4项:一是投入指标,权重为0.298,各单项指标包括农机总动力权重0.472、 化肥使用强度权重0.250、农业劳动力权重0.118、生产中的物质消耗占农业GDP的比例权重0.077、农村用电量权重0.050、沼气池个数权重0.033;二是利用指标,权重为0.523,各单项指标包括农施用权重0.522、农膜使用权重0.064、化肥有效利用系数权重0.267、复种指数权重0.107、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权重0.040;三是产出指标,权重为0.122,各单项指标包括农业GDP权重0.467、农民人均纯收入权重0.156、人均粮食产量权重0.293、耕地产出率权重0.030、单位畜禽商品化率权重0.055;四是外部效应,权重为0.057,各单项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权重0.625、有效灌溉系数权重0.239、人均耕地权重 0.163。

二、完善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1)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投入,是限制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所以,要利用农业循环经济原理,优化对化石能源消耗较大的农业结构,解决滥施农药化肥现象。在满足农业生产及消费目条件提前下,不断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一方面加强平衡施肥技术推广与运用,通过配合节水滴灌、增施有机肥及生物农药技术等,实现节水、节地、节肥等,提升农膜回收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提高石油、电力及煤炭等能源的使用率,加大农村沼气及太阳能等可再生类能源的比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完善农牧结合的循环生产模式,不断提升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循环利用。应形成合理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特别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及农业新技术,推动资源能得到更高效地运用。具体措施包括:一方面形成农牧相互结合的可循环生产方式,包含秸秆高效还田、种养殖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等,同时应充分发挥农业废弃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村用沼气,提升沼气利用技术及效率,加快农村生态家园的开发与建设,有效发挥出户用沼气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和农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在资本、技术及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运用产业带动、村企互动、科技驱动、服务拉动及外向牵动等不同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农民的增收。

(4)形成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鼓励政府部门在推动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引导农业经营主体行为,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激励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企业及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对农业产品减税和让利,对农业循环经济开发项目给予贴息贷款等措施,积极扶持与强化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引领更深入地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开发,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再循环,进而提升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体现出数量与质量结构具有非均衡性。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国家采取相关的政策,进一步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张素琴.主成分分析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19).

[2]曾绍伦,任玉珑,王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09,(02).

[3]李娅婷,张妍.北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01).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第7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CN:33-1247/S)创刊于1956年,是一本由浙江大学主办,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农业与生命科学类学术性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农业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读者对象是广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的教师与研究生等。

现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前身是《浙江农业大学学报》,曾多次荣获省部级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和全国农口优秀期刊荣誉奖等奖项。在2002年首届中国期刊展中以高学术质量的优势入围“中国期刊方阵”,荣获“双效期刊”称号;于2002年荣获浙江省科技期刊质量评比壹等奖;2004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4年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评比壹等奖;2005年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6年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8年度获中信所“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9年获“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10年和2012年连续2届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11年获第二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和中信所“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14年获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信所“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特等奖”;2016年和2018年连续2届获“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现已被国内外许多重要的检索系统作为收录对象,例如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动物学记录》(ZR),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I),俄罗斯《文摘杂志》(AJ),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索引(AGRIS),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瑞典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等。在国内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收录,并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等全文收录。并且还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4]程序.程序教授可持续农业论文集,1994.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实施途径;农业生产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66-01

近几年,我国生态农业管理与系统技术在农村逐渐得到推广,从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上看,与过去相较均取得了明显进步,不过同时也发现,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并未取得明显成就,主要呈现为低循环、低效益、小规模等特征,无法满足农村现代化、产业规模化的需求。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构建的原因

因传统农业模式对现阶段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太深,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常更加注重短暂的眼前利益,从而忽略了长远利益,没有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部分农业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这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期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为了获取长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必须注重保护环境与农业资源,对两者关系进行协调。

早在1998年,我国就对农业结构进行了新的调整,农业结构模式产生了较大变化,农产品竞争力也相应得到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也取得了很大提高,这位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也颁布了相应政策,鼓励与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进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发展环境出现了变化,竞争愈发激烈,国外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必须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从目前农业发展状况上看,农业因受到农业资源紧缺的影响,发展面临一定阻碍,为此,必须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有效的农业资源,获取最大化的农业生产效益。

二、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

从我国以往的农业试点工程上看,农业发展中应用了科学的方法与系统的原理,将传统农业发展优势与现阶段的科技成果相互结合,构建了新型的农业体系,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为使农业结构更加优势,便于充分利用生物作用,提升外部投入效率;其二为农业技术体系变得更加高效、经济,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提升土囊肥力。

在试点地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过就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而言,仍然相对比较落后,系统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且难以联合市场。在一定阶段,生产体系内部可以取得高效益,但是会受到各种矛盾的冲击与影响,生态农业功能无法充分展现出来。

生产农业的实施保留了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同时也应用了现代化农业工具,使农业结构体系得以完善,坚持生产为基础,生态化为前提的原则,将主要发展核心放在主导产品上,把市场化、工业化、生产化过程集于一体,实现农业产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全面协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农业生态模式的实施途径

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质就是将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结合,这种结合并非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需要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将系统基本要素整合优化,促进高级系统的构建。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下,系统要素主要包含农业产业链、农业组织经营手段、主导产品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要素间相互作用,便可以促进基础框架的形成。

(一)种植结构与农业结构的调整

首先需要调整种植结构,在传统农业生产基础上,将蔬菜等作物引入其中,便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将不合理生产结构打破。在这其间,从系统基本要素上看,与之前并没有产生较大差距,只不过缺乏明显的主导产品。其次,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在这一阶段,系统多元化特征表现得非常明显,种植业也取得了较大扩展,支柱产业开始逐渐被培养起来。

除此之外,还需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必须要变得更加规模化,促进农产品的加工,无论是种植结构、农业结构还是产业结构,都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促进良性循环系统的建立。

(二)选择合理的种植范围

农业生产可以选择在城市近郊区进行,城市近郊区通常拥有比较优越的地理优势,有着良好的经济条件,便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另外,近郊区有着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便于城乡之间的有效沟通。因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城市与郊区间难免会产生人地矛盾、资源破坏等问题,因此,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一点。

(三)生态农业实施方案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实施生态农业的前提条件,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对农业发展中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的结构进行组合与优化,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生产环节作为中心,并坚持将农业发展市场作为导向,使农产品销售量得以延伸,促进产业间的相互进步与协调发展,使系统结构不断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立需要以市场动向为依据,对各种要素的结构与组合进行调整,便于制定综合发展策略。另外,还需综合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实现种养结构的优化,玉米、小麦的种植可以适度减少,牧草规模适当扩大,有利于使生态环境得以优化。

(四)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诊断

在生态农业实施过程中,需了解农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并采取合理措施,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针对社会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政府可以适度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的生态环境与基础条件需要不断改善,将绿色农产品建设规模扩大,实现生产与加工的规范化,最大限度提高我国农产品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

四、结束语

现阶段,在国际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生态农业模式的实施内容非常多,其中包括对农业资源进行优化与组合、保护农业资源、优化农业发展结构等,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上看,其中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可以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产品加工、生产的规范化,提高农产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德鸿,余德贵,白银凤等.“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实施途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12):122-126.

[2]张明林,喻林,刘克春.实施生态品牌战略 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J].求实,2012(01):52-54.

[3]吴文良,王静慧.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三生共赢”[A].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三生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三生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09:10.

[4].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关于坚持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J].贵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2(11):14-19.

[5]弓建华,张宝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持续收入――关于志丹县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建设试验的调查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04:26-27.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业源,减排,对策,措施

1、农业源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水环境尤其是饮用水水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存在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完善,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缺少有效技术、政策和资金支持,难以建立市场化机制等问题。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中,农业源COD和总氮排放量分别为1324.09万吨和270.46万吨。根据笔者计算,若将总氮折算为氨氮,氨氮排放量约为91.81万吨,因此,农业源COD的氨氮分别占全国排放量的43.7%和53.1%。农业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水环境尤其是饮用水源安全的首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养殖的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排放;种植的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就近水体,引起水质污染。农业污染具有量大面广、瞬时性强、构成复杂等特点,其产排污量削减与控制技术成为目前环境领域的重大技术挑战,也是我国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瓶颈。

2、“十二五”农业源减排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1强化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物控制应从源头着手,通过不断改良农业优良品种、优化种养方式、提高种养技术、强化管理、合理规划等措施从源头减少单位产量污染物的产生量,从源头有效遏制污染物排放。

2.2强化资源利用。现代农业污染的根本问题是种养业分化割裂,各自依赖化肥、饲料输入,造成全国性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理和利用,无组织排放严重。因此,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十二五”农业源减排的主要途径。农业废弃物要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畜禽粪便以肥料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种植业废弃物以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畜禽养殖业污水以能源化、无害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与治理,农业径流经农业生态系统原位处理生态回用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2.3强化末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坚持农牧结合、种养林平衡的原则,根据承纳污染物的土地数据合理规划确定养殖规模及污染治理水平。结合地区特点选择适合的污染治理技术,以工程手段为辅、生态治理为主的方式进行治理,开发低成本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水平,从而保证农业减排各项指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蔓延的态势。

2.4坚持合理规划,实现种养平衡。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区农业发展规划,做到地区内种、养平衡,保证农业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建设废弃物临时储存设施,解决循环利用中的时空不平衡问题。对于以农业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手段的养殖企业,配套建立粪便污水处理减量和贮存设施。例如,通过建设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厂,减少农业废弃物体积和重量。

2.5探索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重点开发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有机肥资源化利用途径,以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为手段,以能源生产为目标,最终实现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适度推广沼气发电技术,实现农业废弃物饲料化利用,积极推广以农业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玉米芯、棉籽壳、锯木屑、牛粪、鸡粪等)为原料进行食用菌人工栽培,实现有机物质循环反复利用。

2.6因地制宜建设污水治理与风险防范设施。选用农业废水处理工艺时,应根据农业生产的种类、规模、生产方式以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确定工艺路线及处理目标,并应充分考虑畜禽养殖废水的特殊性,在实现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低运行成本、运行稳定的生物处理工艺,保证全时段达标排放。

参考文献

[1]李世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J],2005,16(1):44~45.

[2]张天法. 对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几点思考. 陕西环境[J],2005,9(3):11~13.

[3]陈建斌。试论我国农业面源减排现状及其对策。环境保护[J],2010,4,18-20.

作者简介

上一篇:休闲农业功能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工程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