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06 11:02:39

民间民俗文化

民间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一、美姑县彝族歌谣中展现的婚嫁习俗

在我国各地对婚嫁习俗都十分重视,也是对各地民族特色的重要体现。在美姑县彝族婚嫁习俗中,可以通过民间歌谣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主要分为几个阶段,根据阶段的不同所创作的歌谣种类也不同。

1、婚嫁前的习俗:说媒、劝嫁在美姑县彝族地区,人们对婚嫁习俗要求十分严格,在婚嫁前,必须要有专业的媒人上门说媒,媒人除了要对男方的条件进行介绍,为男方进行美言,还需要适当融入说媒歌。比如,在美姑县当地较为著名的说媒歌:“婆家森林坡连坡,婆家大田坵连坵,婆家五谷堆成山,婆家布匹似彩云”,“金雀配银雀,金碗配玉筷;有福气的好姑娘,这门亲事哪里找”。在这首民间说媒歌曲中,不仅对男方的条件进行了介绍,还对男女二人的姻缘进行了祝福。在美姑县当地除了媒人要唱说媒歌,女方父母也要对女儿进行劝导,教导女人长大要嫁人,不要留恋娘家人,而且在歌曲中也对这一习俗有着明显体现,比如姑娘长大十七八,该到婆家守公婆”,虽然是简单的民谣,但是却蕴含了女方父母对女儿的不舍与祝福,希望女儿能够嫁到好人家。

2、婚礼过程中的民俗文化:哭嫁、搭青棚在美姑县彝族文化中,对于婚礼当天的各项事宜十分重视,而且也流传着哭嫁的民俗文化,更有民间歌谣对哭嫁习俗进行了阐述。据统计,在美姑县关于婚礼哭嫁的民间歌谣大概有21首左右,而哭嫁歌谣主要是指在新郎到达新娘家之前,新娘及其家人、亲属都要在自家家里哭,等到在男方家里举办婚礼时,新娘要步步高升,伴随着婚礼仪式的进行,要又哭又唱,这也就导致美姑县哭嫁歌谣的诞生。同时在美姑县还流传着搭青棚的民间歌谣,主要是在办喜事时,需要搭建青棚,这是为了祈祷棚神对新人加以保佑,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唱歌,比如“客人不到别处,到青棚里热闹。朋友不到别处,到青棚里坐。这些都是在美姑县当地比较流行的搭青棚歌谣,当新娘被新郎接走后,就需要对青棚进行拆除。

二、美姑县彝族歌谣中展现的丧葬习俗

在美姑县当地对于丧葬习俗也十分重视,而彝族民间歌谣也对丧葬民俗文化有一个真实的反映。

1、美姑县彝族歌谣中的报丧、哭丧习俗在美姑县彝族自治区最为重要的丧葬习俗就是报丧,就是死者的家属需要对亲属进行死者的死亡通知。但是美姑县彝族在报丧习俗上与其他民族有所差异,会根据母亲和父亲的不同而产生报丧形式的差异。如果美姑县彝族的女性老者死亡,必须要先向母亲的娘家舅舅进行报丧,彝族人认为舅舅才是与母亲最亲的人,而娘家舅舅接到报丧消息后,要马上准备祭奠用品,到死者家里进行开馆验尸,当一切都得到娘家人的满意后,才可以对棺椁进行重新盖棺。而死者家属在进行报丧时,也必须要唱着民谣,比如“请来高明的师傅做棺木,到通海买来绸缎做寿衣,剪下刚染好的青布做寿鞋,敬请舅舅来跟阿嫫盖面布,敬请舅家来钉棺木板。”这些民间歌谣都是对美姑县彝族丧葬风俗的最好体现。

2、美姑县彝族歌谣中的装棺、送丧习俗在老者死后,为了体现儿女的孝顺,美姑县就沿用了装棺习俗,死者家属在装棺时必须要念祭词,歌词大意主要是家属表达对死者的思念,让死者安心上路等。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祭词就是:“大女抱头部,儿女抱腰身,三女抱着腿,四女抱着脚,轻轻巧巧抱,抱在寿材里,安安逸逸睡。”在这祭词中主要表达的是儿女对父母的思念,希望父母在去世的时候能够安详一些,不要留有牵挂。同时美姑县彝族对送丧习俗也有很多讲究,在举行葬礼时,儿女必须要边哭边唱,这样才可以抚慰老人死去的灵魂,让老人在地下安息。其中较为著名的送丧歌谣就是:“献给你的肉,献给你的饭,献给你的水,你要尽量享用,毕摩来指路,尸骨藏坟墓,灵魂来阴间。”

三、美姑县彝族歌谣中展现的祭祀习俗

由于美姑县彝族自治区民俗文化较多,彝族人民认为万物皆有生灵,对自然和神灵十分信奉,在民族重大节日时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这就免不了要有祭祀歌谣的诞生。在历史长河中,美姑县彝族地区遗留下来许多祭祀神灵的民间歌谣,这主要是源于彝族先人对神灵的信奉,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生灵,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都会相生相克,因此,在民族重大节日时、或发生重大灾难时,彝族先祖都会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主要是想通过祭祀活动,获得神灵的保佑,通常祭祀神灵的歌谣内容都表达的是一些祈祷和祝福的话语。比如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鲁洗克》《鲁捏底》《祭龙词》等歌谣。

同时美姑县彝族人民也有祭祀祖先的习俗,主要是在每年的三月和十月进行,在我国其他民族也被称为“上坟”。彝族人祭祀祖先时,也有朗诵祭词,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彝族祖先的尊敬和敬仰,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后代子孙的平安。其中最具代表性祭祀祖先的民间歌谣就是《祭祖歌》,歌词主要是“青石板上刻碑文,墓碑黑颜色,刻上祖先名,子孙齐列名。碑文字整齐,碑石亮铮铮。年年祭祖灵,祖灵保儿孙清吉,保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民间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间吹打乐;民俗文化;艺术形态

民间吹打乐是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遍布全国各地农村,活跃于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民俗文化活动。民间吹打乐的发展与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密不可分。左权县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左权民间吹打乐作为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植根于左权,流传于和顺、昔阳等周边地区,广泛表现在民间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左权地域上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是左权乃至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左权民俗文化与左权民间吹打乐的关系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1]。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很准确地描述了区域生活空间的差异。历史上的左权县地处高寒,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经济发展缓慢。正是这样的生存土壤,造就了左权人民特有的文化生态。由于环境的相对封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跟外界的文化交流。无论是语言表达、风俗习惯,还是生活方式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左权人民能歌好舞,并善于演奏民族乐器,通过丰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情感。左权民间吹打乐或为民歌、花戏伴奏,或进行纯器乐演奏,其旋律曲调独特,风格自由多变。以纯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左权的民俗风情,并形成了其特有的音乐形态。正所谓:地方民俗的风韵,尽在地方民间音乐形态之中。每一种民歌、每一种民乐、每一种民间音乐的形式,都因其存在地域风土人情的不同而深深印刻着不同的民俗烙印;反观之,音乐形态上的这民俗烙印也以其鲜明的象征性印记表达着给予它烙印的民俗的意蕴。[2]左权民间吹打乐主要植根于当地农村,它的生存发展与民俗文化密不可分。吹打乐常常活跃在当地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活动中,对于民俗活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民间吹打乐既服务于民俗活动的需要,又在这些活动中为大众表演,满足民众的娱乐需求。民间吹打乐与民俗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吹打乐已经成为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地方乐种都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文化心态。民间吹打乐与民俗文化都是在这种内在的文化心态的引导下逐步形成。我们通过音乐看到了文化;而透过文化,我们又听懂了音乐。[2]民间吹打乐主要存在于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中,离开了民俗文化,民间吹打乐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同样,没有了民间吹打乐,民俗文化活动也会黯然失色。换言之,左权民俗文化孕育了左权民间吹打乐,左权民间吹打乐传播了左权民俗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支撑。

二、从左权民俗文化看左权民间吹打乐的艺术形态

民俗文化通过具体的民俗活动来呈现并传达,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宗教祭祀等都是民俗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左权的民俗活动形式基本一致,但活动的内容却独具特色。左权民间吹打乐广泛应用于当地的婚礼、丧葬、闹社火等节日庆典活动中。

(一)婚礼中的左权民间吹打乐

传统的婚礼仪式比较复杂,有基本固定的程序,吹打乐贯穿于整个婚礼当中。吹打乐主要用于起鼓、迎亲、开宴、送亲、闹洞房等环节。乐手们一般在早上八九点钟就会到达新郎家中,演奏一些欢快、喜庆的乐曲,代表婚礼仪式正式开始。吃过早饭后跟随花轿(现在更多用轿车)迎亲,快到女方家时音乐响起,多吹奏一些喜庆的民歌或流行歌曲。开宴期间多为吹戏,例如《打金枝》,开宴后送亲,演奏要持续到闹洞房。闹洞房环节围观群众最多,演奏也会达到高峰。音乐内容欢快喜庆,曲目可自由选择。中间穿插竞技表演,例如两到三支唢呐交替吹奏、“三倒手”(1)等。婚礼仪式的演奏曲目部分是相对固定的,大致由传统曲目或晋剧曲牌、左权民歌、时下的流行歌曲三部分构成。传统曲目大致有《节节高》《万年花》《小十板》《小对舞》《喜庆套曲》,晋剧曲牌有《喜庆小开门》《喜庆急毛猴》《打金枝》等。根据西关梁家班的演奏曲谱分析,喜事多用F调唢呐,筒音作“re”,多用快速和中速,小唢呐“领”,大唢呐“顺沟爬”,笙以及打击乐器用来烘托气氛。

(二)丧葬中的左权民间吹打乐

相对于喜事来看,吹打乐在丧葬仪式当中发挥的作用要更为重要。目前左权的丧礼中基本都会雇佣吹打乐班。演奏内容根据丧礼的仪式来调整,同样有基本固定的程序。乐队编制如下:唢呐2支、笙1—2把,小鼓、小镲,晋胡等拉弦乐器,常常会加入1—2个演唱人员。丧礼演奏以F调、G调大唢呐为主,演奏曲目以晋剧曲牌为主,筒音作“do”,哀乐速度整体偏慢。吹打乐手会在出殡前一天傍晚到达,进行阶段性的演奏,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出殡方为结束。吹打乐几乎贯穿于每个仪式当中,主要体现在起鼓、烧纸、出殡等重要环节,起鼓仪式预示着丧葬仪式正式开始,演奏的曲牌是固定的。分别是《白事小开门》《白事急毛猴》《单雁孤飞》,因三个曲牌演奏时起三次落三次,民间也俗称为三起三落(2),代表人的一生起伏不定,充满坎坷。烧纸环节是亲友们对逝者的祭拜,并伴随着子女等其他家属的哀哭。因此,吹奏的哀乐要刻意放慢速度,并进行旋律简化,唢呐等吹管乐器要以持续的气颤音为主,以此突出如泣如诉、悲哀的气氛。出殡时要按顺序依次演奏《阿弥陀》《救苦天尊》《昄依佛》等乐曲。左权丧葬仪式中除了一些固定的传统曲牌,主要演奏《哭殿》等晋剧选段,还有就是当地比较悲苦的民歌,也会吹奏一些时下流行歌曲。在遇到村民拦灵等人多的场合,乐手们之间会进行竞技表演,例如用鼻孔吹唢呐,或者把自行车等放在肚子上仰面飙长音,以此来体现自身的功力。

(三)节日庆典中的吹打乐

除了红白喜事,左权民间的吹打乐还广泛应用于春节期间的“闹红火”等民俗活动。春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左权人民也不例外,每逢此时,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节庆场合中,吹打乐主要用于左权民歌、小花戏的伴奏,也有少部分属于纯器乐演奏。老百姓非常积极,常常会自觉加入到小花戏的队伍中,跟随音乐载歌载舞,欢度佳节。节日庆典中大部分的演出都是艺人们自发组织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纯粹出于兴趣爱好。综上所述,左权民间吹打乐的呈现离不开具体的民俗活动,对民俗文化活动具有依附性;左权民间吹打乐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具有传承性;左权民间吹打乐的存在需要特定的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三、从左权民俗文化的变迁看左权民间吹打乐的演变

左权的传统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从文化角度看,左权民间吹打乐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是左权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左权人民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形式。左权民间吹打乐在演奏时,往往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朴素的审美情趣。这是因为它适合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而形成的美感。尽管多少年来在演奏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发生变化和更新,但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思维、表达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源远流长,至今不变。所以,可以说左权民间吹打乐是一种特定地域上的民间大众艺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民间吹打乐是左权民众必不可缺的精神食粮。无论婚丧嫁娶、节日庆典还是祭祀寿礼、逢年过节,都需要民间吹打乐的演奏来渲染气氛。每一种民俗事项都有着完整的活动程序,什么时间演奏什么乐曲都有老祖宗定的规矩。对于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都会自觉遵守。汉代以来,民间吹打乐不断发展衍变,并随着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而变化,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据雍正《辽州志》(3)中记载“辽僻壤地,而比户弦歌,文风颇盛”。但是,无论民间吹打乐的音乐风格及演奏形式如何变化,始终都伴随着传统的民俗事项而得以呈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府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左权民间吹打乐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当时的吹打乐基本是以村为单位,几乎村村都有。由村干部组织,属于自发的、小范围形式的表演。乐器配置比较简单,基本为2支唢呐、一把笙,一个小鼓、一面镲,其他乐器可自由调配。左权民间吹打乐曾一度成为乡村文化的中心,在茶余饭后、农闲季节,男的大多演奏乐器,有吹有打;女的则唱民歌跳小花戏。左权小花戏传承人李明珍介绍到,在左权农村老一辈人中,几乎人人都能上手演奏乐器,尽管不懂乐谱,更没有系统学习,但大多演奏当地的“老调”。左权民间吹打乐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据艺人们介绍,几乎村村都有类似的演出团体,可以说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20世纪末期,由于全球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地方民俗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随着乡村生活空间的压缩,民间吹打乐依附的民俗事项日渐衰落。目前左权农村的部分婚礼仍沿用着过去的风俗,但县城里的婚礼仪式中雇佣吹打乐班的越来越少,更多的被威风锣鼓等形式取代,或者直接用音响来为民歌小花戏伴奏。只有家庭条件较好的大户人家会使用全套的配置。用村民的话说,就是因为吹打乐不洋气,听起来不够喜庆,不适合婚礼、生日等喜庆场合,细吹细打的更适合办丧事。近年来,伴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声的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民间乐种的生存空间。每年春节期间政府都会举行大型的节庆表演,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由各个乡镇代表队选派节目,组成一个个方队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表演,每个代表队都各具特色。节日庆典没有更多的仪式限制,演奏内容较为自由。除了当地的民歌小调,更多的是流行歌曲,很少会吹奏传统曲牌。随着演出形式的变化,原先的乐队配置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很多鼓乐班都进行乐器调整,加入了西洋乐器,电子设备,有的干脆直接用大型音响设备。为了提升演出效果,现在有很多的乐队中都加入了电子琴等新的设备。很多年轻艺人还运用音响以及其他新技术来学习和演奏,虽然改变了传统的乐队编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间吹打乐的创新和发展。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农村的习俗已悄然退化,许多的传统观念逐渐被颠覆,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遍及城乡的民间吹打乐已不再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人们的注意力被其他的新鲜事物所吸引。从根本上来看,民间吹打乐的衰落是由于传统民俗文化的退化。民俗文化与民间音乐具有内在的“一体性”特征,民俗文化为民间吹打乐提供了生存土壤。因此,保护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是传承地方民间吹打乐的重要前提。从客观上说,左权民间吹打乐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现象。它不但有其曲调、曲风、配器形式的传承,而且有着它自身独有的特殊内涵。从左权民间吹打乐的曲调、曲风的寓意中,可以体会到从中反映出来的左权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是我们追寻中华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鲜活例证。从这一文化现象看,开展对左权民间吹打乐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有利于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民间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1.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伊苏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文化也随之不断迈进,并烙刻着某时代的特征。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所积淀的产物,文化已成为整个国家及民族赖以维系的物质基础。而在大形势背景下依靠各民族祖先形成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都带上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这也就契合了群众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的需要。包括民族服饰、诗词古经。思想观念等在内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某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的展示。在历史车轮向前的滚动中,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不论是抱残守缺,还是不断更新进步,它们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对当时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都是我国的民间文化的艺术风格、气质的反映。而它的所有,追根溯源,都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的要求下,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留于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更要注重对它的整合、创新与发展,使其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2.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重要作用。

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传递,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在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进步和传承中,很多都以某种比较固定的形式传承下来,并保存了它们原有的特点。比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受人喜爱。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并广布五湖四海。这就对我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群众文化也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拓展与创新活动。为了使我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政府方面也应高度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群众文化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它的保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事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对其必须充分重视。

3.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在我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的同时,我们还应对其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使之与群众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由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民族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进程中,并不会无故消亡,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保护和继承,以此最大性的发挥它的功能与效用。对于当今我国的一些法定节假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传统文化遗留的产物,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时间去感受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魅力,并用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实现我国优秀民间民俗的承接与发展。同时,我们不应固步自封,要用世界的眼光,汲取外国文化精华的部分,使之与我国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相结合而发展。群众文化在与新时期发展特点的结合中,它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例如以前的祭祀神灵至今的庆祝丰收,逐渐演变为一种平常都能够进行的娱乐活动。在这种演变过程中,不仅对传统文化赋予了其时代的特色,而且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实现了继承中的创新与发展,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对群众文化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了群众文化迈向一个新台阶。

二、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化经济不断的发展中,消费民俗学、经济民俗学也随之兴盛起来,并成为一股潮流,从而引起许多相关学者的关注。并且怎样有效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成为很多人所重视的一大现实问题。基于这一现实问题,使其发展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者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发展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反作用。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并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实用性。因此,为了利用好它的这一功能,我们要从它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入手,把我国的服饰、餐饮等行业不断向前推进,使之成为最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文化。

总的来说,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当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把这些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当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的信需求,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把新型的文化色彩应用其中,使文化的多元化得以更好的展现。

民间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 文化 剪纸 艺术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71-02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入冬以后要祭祖宗,还要祭祀门、户、溜、灶、行五位家神,这些灵位的装饰更新,正是后来门神、窗花、挂笺、顶棚花及灶台花的最早雏形。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东方朔传・岁时节》中说: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是民间人际交往互相问候的节日,“人日”剪赠“华胜”,表示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一)生命与繁衍的主题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延续,万世不殆。由原始社会文化到民间剪纸中,植物的观物取象表现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类万物的宇宙母体上,最早出现的葫芦、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体多子的繁衍符号。

阴阳相合是人类表现的繁衍造型观,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鱼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

“喜娃娃”被贴在陕北结婚洞房窑窗中心,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窑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五颜六色的窗花剪纸,组成斗方形态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二)自然物象、神灵的崇拜

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关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人类中包含着大量的愚昧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明确地认识研究原始宗教的意义,人类从诞生以来的数十万年就是这样幻想,错觉的方式逐步探求人类的真理,在人类认知的早期观念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先入为主的决定性作用。在进入现代科学文明时代,自然崇拜和神话繁衍作为民俗精神的结晶,在民俗文化中依然代代相传延续着守护神的职能。

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雷公是鹰嘴人面、鹰爪人身的形象,示其像鹰一样在天上飞翔的意义。

二、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功用

民间剪纸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彩。在旧时的农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岁时节令、居住、服饰、婚丧、寿诞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一)岁时节令、居住环境的装饰

正月初一每家挂春联,贴窗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在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如“凤戏牡丹鹿头花”有富贵吉祥之意。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为主体,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

(二)婚丧寿辰时的礼花

婚俗活动自古以来是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喜花剪纸是随着中国婚俗逐步完善而出现的结婚用品,流传在全国各地。剪纸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气氛的载体。如双喜字贴于新房的墙上、柜子、盒子上,在西北地区“贴有蛇盘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纸,表现了男女恩爱、幸福吉祥。在寿礼上的剪纸常为“鹿鹤同春”“八仙祝寿”“鱼龙变化”“福寿无边”,都以金纸或红纸剪成。

(三)活动的应用

这类剪纸作品是民间为了表达主观意愿,抵御自然灾害,满足自己理想的精神需求所创作的,体现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反映着当时人们那种质朴的民俗情感,为了摆脱苦难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抗拒自然危害。如供品上摆衬纸,庙里神龛上张挂剪纸,以求娱神赐福。常见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一些像狮、虎、牛、鸡、瓜子娃娃、葫芦以求平安、辟邪消灾、灭患的。还有为了求雨剪一些“小龙入水”,求晴的“扫天婆”解脱已发生的灾难。气候无常,雨多了天涝,就用黄裱纸剪个“扫天媳妇”,“扫天媳妇真不瓤,手拿扫帚扫天忙,黑云疙瘩都扫净,雨过天晴太阳出。”

(四)服饰佩带习俗

这类剪纸,民间妇女称为“刺绣花”,即用于刺绣装饰底样。实用性很强,有鞋花、枕头花、衣袖花、肚兜花、烟袋花等,是剪纸在服饰上的运用。各民族的服饰、刺绣、剪纸都以民族地区所崇拜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五)纯观赏性的剪纸

它是在窗花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观赏性剪纸。这种剪纸具有较单纯的审美价值。做工精湛,风格高雅,经过装裱或装框放于室内观赏。它的形式与窗花关系密切,虽然不承担窗花的民俗作用。但是精湛的技艺与完美的形式又对窗花挂笺、炕围花等实用剪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窗花创作的提高与深入。

三、民间剪纸中的审美特色

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超越自身民族背景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它,它也就有了存在过程的审美价值。当然,民间剪纸的这种艺术形式独立性,并不是对于民俗限定的脱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因而其存在的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在中国“美”和“好”是不可分离的,民间剪纸艺术追求更是审美标准和功用标准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在民俗剪纸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对于民间剪纸艺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地方,返璞归真的独特艺术魅力是需要我们传承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人曾经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见那些古老的传统艺术尤其珍贵。

【参考文献】

[1]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河南人民出版社.

[2]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湖南美术出版社.

[3]孙二林.民间剪纸.今盾出版社.

[4]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民间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彝族;歌谣;民俗文化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人民擅长用诗歌和音乐来表情达意,有着悠久的歌唱传统。加之彝族支系众多,分布较广,因而其民间歌谣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风格也多种多样。既有充满浪漫幻想的创世歌谣、神奇瑰丽的祭祀歌谣,又有欢快的火把歌、质朴的酒歌以及情深意切的婚嫁歌和情歌等。这些歌谣生动地反映了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等方面的习俗,系统展示了彝族的民俗文化景观,极具民俗学的研究价值,其中尤以婚嫁习俗、丧葬习俗、祭祀习俗在歌谣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一、彝族歌谣中展现的婚嫁习俗

婚嫁习俗是社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俗之一,彝族民间歌谣中的婚嫁歌就充分展示了本民族婚恋习俗文化的特征。彝族的婚嫁歌分类细致,分工明确,几乎涵盖了婚恋的每个阶段,展示了不同阶段的婚恋习俗。

(一)婚嫁前的习俗:说媒、劝嫁

说媒和劝嫁是婚嫁的前奏。彝族婚嫁歌中有专门的说媒歌和劝嫁歌,说媒歌一般都是媒人到女方家为男方提亲说媒,内容无外乎夸赞男方条件多么好,和女方如何般配等。如《说媒歌(一)》中“婆家森林坡连坡,婆家大田?w连?w,婆家五谷堆成山,婆家布匹似彩云”,“金雀配银雀,金碗配玉筷;有福气的好姑娘,这门亲事哪里找”①。劝嫁歌多是父母劝女儿不要留恋家里,长大就要嫁人。如《劝嫁歌》中“不是爹妈不爱你,不是爹妈不想你,有翼会飞的,有脚会走的,都要配成双。长大的俏姑娘,守着爹妈笑掉牙,侍候公婆受人夸”、“水牛三岁要犁田,骡子三岁要配鞍;姑娘长大十七八,该到婆家守公婆”②,通过朴实的话语、巧妙的比喻,劝女儿早点嫁到好人家。

(二)婚礼过程中的习俗:哭嫁、搭青棚等

婚礼当天是婚嫁的重头戏,彝族婚嫁歌中涉及到婚礼当天的歌谣有几十首,反映了彝族各支系的婚礼习俗。其中哭嫁是彝族各支系都有的的风俗,《云南彝族歌谣集成》中的哭嫁歌共21首,尚且是不完全统计,可见哭嫁习俗在彝族婚嫁习俗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哭嫁习俗是指“婚礼开始前,新娘就和女伴们在亲[][]戚、本家、自家家里哭;婚礼开始后,随着传统礼仪的进行,每一阶段都又哭又唱,哭中有唱,唱中有哭”③

彝族婚嫁歌中的《青棚调》反映了搭青棚的彝家婚俗,《青棚调》是彝族办喜事搭青棚时唱的歌。彝族办喜事的人家要搭青棚,请棚神保佑喜事顺利如意。新娘出门,青棚随之拆除,并由执事用一枝树叶在庭中挥舞,表示送棚神归天。彝族歌谣中的青棚调多歌唱亲友欢聚于青棚的欢乐场面,表达对婚事的祝愿。如“客人不到别处,到青棚里热闹。朋友不到别处,到青棚里坐。…平时难相遇,难逢今晚上,相遇在青棚内”、“棚顶安什么?棚顶安金丛;棚腰安什么?棚腰挂金条;棚里铺什么?棚里铺金须。”④用形象的比喻表达出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

此外,彝族歌谣中的迎亲调和送亲调也有很多首,多表达新人的欢喜之情以及新娘对娘家的不舍,也间接反映了彝家迎亲送亲等婚俗的隆重。婚礼歌中比较有彝族民俗特点的就是打押礼先生,押礼先生是指说亲的媒人。彝族歌谣《婚礼歌(二)——打押礼先生》,语言诙谐幽默,歌唱了众男女数落押礼先生,押礼先生巧舌如簧,机智应对的场景,满溢着欢乐的情绪。

二、彝族歌谣中展现的丧葬习俗

彝族歌谣中的《报丧歌》《哭丧歌》《送丧歌》《献饭词》《装棺词》等,以文学化的形式系统展示了彝族的丧葬民俗文化。

(一)彝族歌谣中的报丧、哭丧习俗

彝族的丧葬习俗之一是报丧,即人死后,家人要向亲朋告知死者亡故的消息。报丧几乎是各民族共有的丧俗,但彝族报丧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母亲死了,孝子辈必须第一时间火速到舅舅家报丧。因为彝族人认为舅舅和母亲一样大,一样亲。舅家接到报丧消息,要杀牲祭奠,并取下棺盖验尸,看葬品及理尸情况,直到舅家满意,才钉馆。彝族歌谣《报丧歌》就展示了向就舅家报丧的民俗:“五谷之中苦荞大,世上人中阿嫫大,阿嫫死了舅为大,寨头倒了一棵乘凉树,家中灭了一塘火,特向舅舅来报丧”、“请来高明的师傅做棺

木,到通海买来绸缎做寿衣,剪下刚染好的青布做寿鞋,敬请舅舅来跟阿嫫盖面布,敬请舅家来钉棺木板。”⑤这些唱词都反映了彝族报丧习俗中对舅舅的重视。

《哭丧歌》则表现了彝族哭丧的习俗,哭丧即老人死后在祭奠活动中要请毕摩和歌手诵唱祭词和哭丧歌。哭丧歌的内容一般是代表子女向死者哭诉生离死别的伤感之情,缅怀死者生前的恩德。如:“老人背上背儿女,老人膝上坐儿女,老人手杆抱儿女,而今老人不在了,从此儿女无人抱,从此儿女无坐处,儿女哭呀哭呀哭”⑥就是表达儿女对父母恩情的感念以及痛失亲人的悲伤。

(二)彝族歌谣中的装馆、送丧等丧俗

歌谣《装棺词》描绘了彝族给死者装棺时的习俗,一般是请毕摩在死者入棺时唱诵祭词。祭词内容大多是告诉死者儿女孝顺,可以瞑目,从中也可以看出彝族装棺习俗的一些讲究之处。如:大女抱头部,儿女抱腰身,三女抱着腿,四女抱着脚,轻轻巧巧抱,抱在寿材里,安安逸逸睡。”

歌谣《送丧歌》是为死者送丧时哭唱的歌谣。彝族葬俗,老人死后要举行盛大的丧礼,边哭边唱,为老人发丧,唱词一般是祝祷老人灵魂安息,如:“献给你的肉,献给你的饭,献给你的水,你要尽量享用,毕摩来指路,尸骨藏坟墓,灵魂来阴间。”⑦

三、彝族歌谣中展现的祭祀习俗

彝族的民间歌谣中有大量的祭祀歌,表现了彝族人民朴素的万物有灵的信仰观念。他们敬畏自然,信奉神灵,崇敬英雄和祖先,形成了一系列的祭祀习俗。

(一)祭祀神灵的习俗

在彝族先民眼中,自然界的风雨雷电、草木竹石、山川树木等都充满神性,每到节日或有重大活动时,都要祭祀相应的神灵,以祈求神灵的护佑。如彝族歌谣中的《祭火神》唱出了对火的敬畏,《鲁洗克》《鲁捏底》《祭龙词》则是祭祀龙神时的唱词。彝族先民认为雹灾、洪灾、旱灾都是龙神发怒或恶龙作祟,因此每发生水旱灾害时,都要备好祭品祭龙,祈雨禳灾。每年正月初二要举行祭龙仪式,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咪西底》是祭祀山神的歌谣,彝族人凡农事、狩猎必先祭山神,祈求山神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祭树神》《年柴谣》《祭咪色词》《阿门他捏底》分别是祭祀树神、柴神、土地神、雷神时唱的歌谣。《门神词》《路捏底》《开磨歌》《起锥歌》则是祭祀门神、牧神、磨神、锥神时的歌谣。

在彝族歌谣中,祭祀歌占了很大比重,这些歌谣祭祀的神灵几乎无所不包,和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众多的祭祀活动和相关的民俗中我们可以感知彝族是对自然对神灵充满敬畏的民族。

(二)祭祀祖先的习俗

彝族崇拜祖先,逢年过节都要祭祖,祭祖也在三月、十月进行,俗称上坟。《祭祖歌》是在祭祖时诵唱的,主要内容是表达对祖先的敬仰,期望祖先显灵,保佑子孙后代。“青石板上刻碑文,墓碑黑颜色,刻上祖先名,子孙齐列名。碑文字整齐,碑石亮铮铮。过了百年后,碑文字不蚀,过了千年后,石碑仍垂青。年年祭祖灵,祖灵守坟墓。你的子孙们,烧纸又献饭,祖灵来吃饭吧!祖灵来喝酒吧!年年祭祖灵,祖灵保儿孙清吉,保六畜兴旺,五谷丰登。”⑧这些歌谣详细地描绘了彝族祭祀祖先的习俗:烧纸、献饭、敬酒,也表达了人们期待生活美满,为祖先争光的美好祈愿。

彝族信神灵,敬祖先,敬畏自然,万物有灵的观念深入人心,因而与之相关的祭祀活动丰富多样,产生了大量的祭祀歌谣。这些歌谣或简洁或详细地展现了彝族的各种祭祀习俗,让读者领略到丰富而悠久的祭祀民俗文化。

四、彝族民间歌谣的文化意义

彝族民间歌谣是彝族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形象表达,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民间歌谣中对民俗文化的展示,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一)彝族民间歌谣的文化传承意义

彝族的民间歌谣歌咏了彝族的创世神话和日常的劳动生活以及节日婚丧嫁娶祭祀等民俗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活化石。我们可以从歌谣中了解彝族先民的社会政治结构、阶级关系、宗教礼仪、图腾崇拜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歌谣也因此具有文化传播的意义。此外,彝族的民间歌谣中记载的很多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业已失传,有的濒临失传,研究彝族歌谣有助于抢救和保护这些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彝族民间歌谣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文化观念

彝族歌谣中蕴含着

素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观念,这在祭祀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彝族先民万物有灵的观念,使他们对自然万物充满敬畏,草木竹石等在他们眼中都有神性,成为祭祀崇拜的的对象。如祭祀歌《敬竹词》、《祭树神》中对竹树的崇拜敬畏,将其视为神圣之物。这种对自然物的崇敬感恩之情自然而然会衍生出朴素的生态意识,即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人不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自然界也不再是人类俯视征服的对象,而是人类尊重敬畏的对象。这种观念恰好与现代生态文化所倡导的“突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赋予自然与人类平等的地位、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相契合。

此外,彝族歌谣中的生态文化观念还表现在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爱护动物等方面。《节令歌》歌谣就描绘了彝族顺应自然,不违农时,应时而作的农事习俗:“正月起头做什么?立春雨水挖新沟。二月节令做什么?惊蛰春分撒早秧。三月活计做什么?清明谷雨收豆麦…”⑨详细讲述了一年十二个月不同节令的农事活动,这些歌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彝族人民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文化理念。

综上所述,彝族歌谣展示了彝族人民丰富多彩且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生动地体现了彝族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心理,蕴含着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的文化理念,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

注 释:

民间民俗文化范文第6篇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4]冯光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

民间民俗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4]冯光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

民间民俗文化范文第8篇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尤其作为历史文化底蕴基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仅表现在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群众的精神文化也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其中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本身具有明显的民族历史文化气息,通过与现代群众文化建设的结合,可使我国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因此,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功能分析

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已逐渐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可与重视,原因在于群众文化在性质上本身作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无论在文化艺术内容或形式上,都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以承递并创新。从我国当前许多以固定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活动便可发现,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但文化活动在特征上仍维持原有的风貌,如我国许多地区所沿袭的赛龙舟便为典型的文化承递例证。也有其他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为人民所喜爱的文化传统,其不仅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更向世界各民族展示我国丰富且悠久的文化艺术。以举世闻名的户县农民画为典型代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将传统美术形式如剪纸或雕刻等的结合,使农民画独具艺术风格,被国内外许多艺术家高度赞扬。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艺术中涵盖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此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从群众文化特点分析,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以及共同性等,其在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表现极为强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本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与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物质文化为群众活动建设的基础,而制度文化则具有中介的作用,能够将群众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古人所说“大江流日夜,波澜动远空。”在历史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只有注重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才能如同江河一样奔流不息,传承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永远绚烂。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提及传统民族文化艺术,需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其具体可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将社会经济形态与政治形态充分反映出来,因此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功能。而具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极为鲜明,如传统的民族习俗、服饰特色、忠孝观念以及民间传唱等。许多民族文化在历史不断推进过程中,可能昙花一现,或固化为明日黄花,也可能在内容与形式上被不断革新。但其存在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其中能够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传统都能够影响现今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之所以绚丽多彩,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主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换言之,精神财富的创造无法脱离广大群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单纯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远远不够,应注重对我国各民族间的多样文化进行整合并不断创新,使其满足时展要求。而能够推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进步的途径便需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从我国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倡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观念便能说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建设中能够融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如前文所述,群众文化在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时,自身也保持独立的特征,即使传统经济体制消亡的情况下,民族历史文化依然得以流传。因此群众文化发展中要求尊重民族历史,避免与历史割断。在实际继承文化遗产过程中,不仅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内容,而且包括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从群众文化发展内容角度,需将对劳动的赞美、纯真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思想等融于其中,并保持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而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角度,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如古诗、戏剧等都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即使传承至今也未在体裁上发生明显的改变。另外其他许多群众文化形式也仍以原有面貌存在如挂彩灯、舞龙舞狮或杂耍等,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深受喜爱的重要内容。但也需注意在民族文化遗产中也包含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如宗教迷信或传统道德规范等,应对其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方式。而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也需汲取优秀成分,这样才可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进行不断的改造与创新。通过除旧布新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不断发展。例如,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面,以舞龙舞狮为电表,其传统文化思想代表祭祀神灵并将邪恶驱除,是封建迷信活动的重要体现,而现今的舞龙舞狮寓意为吉祥如意或对丰收的喜悦。因此,创新过程中应将继承作为基础,而继承需以创新作为目标,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的发展避免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无法脱离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无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继承或创新方面都应注重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继承的同时应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将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

民间民俗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国民俗文化;文化符号;影响

日本民俗文化涉及的方面很多,其领域直到现在都在不断的发展,就现在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而言,民俗主要包含了生产劳动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日常生活等几个大方面。例如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的各种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美好愿望的憧憬,期待社会和谐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民俗文化中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主要是通过文化、音乐、民间文学、服饰、岁时节日风俗等几个方面,对中国民俗文化对日本民间文化符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信仰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妈祖是极具代表性的,妈祖信仰在福建、冲绳倍受人们的信奉和推崇,具有非常的影响。福建莆田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民间女子林默是妈祖的原型,相传宋太祖年间,林家女子林默帮人祈福治病,广受乡亲们拥戴,家兄和乡亲们出海捕鱼,遭遇大风暴时,林默便会用自己的神力去搭救众人。28岁那年,林默升天,百姓们为其广建祠堂,希望继续庇佑他们,保一方平安。妈祖信仰便由此延续下来,宋、元、明、清的历代君王都会对妈祖进行册封,其影响也越来越大,信仰妈祖的人遍布海内外。明朝时,我国同琉球之间册封朝贡体系的建立,大大加速了两国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妈祖信仰由此开始传入到琉球。而在此之前,琉球境内也存在一位神,即姐妹神,姐妹神与妈祖在信仰的内核上十分的相似,是姐妹依靠神力来对庇护家中兄弟。其差别的地方就是妈祖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孝道,而姐妹神则强调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感情。妈祖信仰被传入到琉球之后,妈祖与姐妹神这两种信仰便逐渐地融合,并最终演变成妈祖与姐妹神一同对冲绳渔民出海的庇佑。佛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朝时期,佛教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成为备受朝廷推崇的“国教”。而此时的琉球,王室也信仰着佛教,在琉球境内建有几十座佛教寺庙,寺庙里的僧侣同中国僧侣在穿着上基本相同,都是袈裟、僧帽。这些僧侣中,有很多都有来中国求学的经历,他们因有着渊博的学识,而备受当地人的敬仰。在传入时间上,通常认为佛教传入琉球相比之道教要更早一些,而道家的传播则更加普及,因为推崇佛教的更多是上层社会,而道教则没有明显的阶级划分。道教文化包括了和民间方术,但不论哪种,对于琉球均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我国与琉球建交后,琉球对于道家的兴趣日益浓厚,为了丰富境内道教文化,琉球王室还曾派遣多人来我国学习。“天人合一”是备受道教文化推崇的一个重要观念,这一观念的影响之下,察度王为祈求上天长生不老,专门建筑了高台。更具象征性的是琉球国王曾于明朝正统元年派人向张天师求符,并附上文书和大量的贵重宝物,这些宝物在《历代宝案》中有着详细的记录,由此显示了琉球王国在当时对于道教的无上虔诚。在道术上,琉球同我国基本一样,有算命、看相、看风水、选日期等等,且琉球国道士中较为著名的均有来中国学习的经历,且大多是被派至我国的官员,他们为了更为便利地同当地人学习道术,便选择长期留住于我国。蔡温是琉球最著名的政治家代表人物,其回到琉球之后,出任首里城风水师一职,当时,国内迁都的声音此起彼伏,对此,蔡温持坚决的反对意见,并运用风水玄理来给予具体的原因说明,至此,迁都提议正式被否决。正是在这些身居高位的人的影响之下,琉球百姓对于占卜、风水等道术已十分信服,且不少人为习练这些道术,以自费的方式来我国求学。在琉球,不论是王室,还是民间均充斥着浓郁的道教文化和思想。而相较于道家和佛教,在传入时间上,儒教文化传入琉球就要晚一些,且儒教于琉球的传播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是在册封、朝贡、派遣公费留学、“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等活动中逐渐进行传播的。其中,久米村是“闽人三十六姓”移民后的聚居地,由此,这里也成为了琉球国内儒家文化的传播中心。在琉球的久米存中建有孔子庙,每年的二月、八月都会按照帝王祭礼的规格进行祭祀行礼,且有新国军即位时,拜祭孔子庙也通常是新国王需要做的。在儒教的推行过程当中,“闽人三十六姓”的贡献是十分的巨大的,上面所提到的蔡温即为其后裔,蔡温在学成回国之后,在儒家思想的弘扬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程顺则有着“名护圣人”的美誉,其也是米久村人,其在中国留学过程中,就《六谕衍义》进行了翻刻,并将其带回琉球,该书中是对道德教化的记载,在后来这本书成为琉球国内的修身课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由此,儒家道德思想的标准深刻地影响了琉球国的道德标准,其人伦观念与社会风气也逐渐与儒教文化相趋同。

2民间文学和艺术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的民间文学对于日本有着重要的影响,日本的名言、谚语、和歌等很多都源于我国的典章方籍、诗词歌赋,或者说,是中国的民间文学赋予其文化灵感,就现在的日语单子中,还存在着中国的汉字,她们在表达意思上也同中国汉子基本一致。陶瓷在日本也备受推崇,为了彰显文学风采,将中国的典故用于陶瓷装饰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方式。其中,日本的青花很多时候便是对我国古诗意境的描述,诗人的情思被注入到青花当中,东方美学的悠远淡雅便浮于眼前。日本青花在表现上,于其海岛气候十分的贴近,通过雨蒙蒙、雾茫茫的渲染,来给人一种飘渺之感。就这一点上,其同郑板桥的意境表现就非常相似,突显的是一种“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的朦胧美感。说起京都的青花瓷,最具特点的当属永乐保全的相关作品,其在吉祥式样当中注入中日风格,使作品在表现上更加的圆润。其中,祥瑞青花就是其作品中的典型代表,其于白胎上散落小黑斑点,在花鸟、山水的表现上,采用中国风格的花纹来进行细致的刻画,这一点上,类似于中国南派风格的花鸟画、山水画,并赋写吉祥文字活诗句。日本陶瓷在装饰体裁的选择上,受到了中国明清小说的重要影响,进行了大量的故事移植,但由于日本陶工对于故事的深层内涵则并不清楚,所以知识剪贴自己感兴趣的一些画面,对于故事的细节则相应的摒弃,由此,便形成了更为简便的五彩装饰。古九谷的瓷器既受到本国绘画的影响,也受到中国五彩笔法的影响,典型的日本绘画风格包括屏风绘画、土佐派及狩野派,在中日绘画的综合影响下,古九谷的瓷器逐渐形成了有着明显笔锋、奔放笔法、柔和色调,但不凌乱的风格。它们的纹样中很多取材于明清彩绘和宗元中国画,有着明晰的轮廓,且在对明末人物画谱的取材上,并非一味的按部就班,而是根据喜好来进行背景与人物的取舍。古九谷在江户初期,其在绘画艺术上一改颓废风格,用金彩搭配红色,以轻柔优美的描绘,生产出了新九谷式样即对诸多装饰手法进行提炼浓缩,使其在一件器物上进行表现,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纹样。由此来看,古九谷并未凸显实用价值,而更多是为了鉴赏,其开创了日本鉴赏陶瓷的先河。

3岁时节日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在旧时的中国,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作“元日”或“元旦”,通常这一节日气氛会延续到初五,即五天中都在庆祝新一年的到来。而日本的节日中,春节与盂兰盆节是最为重要的节日,其中,日本的春节便是源于中国,有着中国文化的深刻烙印,但同时春节在日本的发展中也被赋予了日本特色。日本的春节习俗当中,“门松”源于我国的唐代,“敲寺钟”源于我国的宋代,此外,祭祖、拜年、压岁钱、年糕等习俗也均为“中国元素”。在这一天,在中国,家族会团员在一起,并盼望着来年五谷丰登、全家幸福,而在在精神内涵上,恰恰是中国文化所赋予的。由此看来,在日本的春节文化当中,不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在彰显着“中国元素”。日本人民与自身的需求相结合,广泛地借鉴中国文化,在消化中进一步丰富,形成了具备日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4结语

从文化层面上来说,中国是日本的源头,日本是中国的延续。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一书、道德伦理、哲学宗教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精神符号,故亦可被称作为中国文化元素。因此,从文化形象上来看,日本的很多文化都源于中国,并有其自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兰英,臧运发.新版日本风俗习惯[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勃,荣新.中国民俗通志[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3]内藤湖南.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M].商务印书馆,2012.

民间民俗文化范文第10篇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功能分析

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已逐渐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可与重视,原因在于群众文化在性质上本身作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无论在文化艺术内容或形式上,都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以承递并创新。从我国当前许多以固定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活动便可发现,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但文化活动在特征上仍维持原有的风貌,如我国许多地区所沿袭的赛龙舟便为典型的文化承递例证。也有其他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为人民所喜爱的文化传统,其不仅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更向世界各民族展示我国丰富且悠久的文化艺术。以举世闻名的户县农民画为典型代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将传统美术形式如剪纸或雕刻等的结合,使农民画独具艺术风格,被国内外许多艺术家高度赞扬。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艺术中涵盖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此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从群众文化特点分析,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以及共同性等,其在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表现极为强烈。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本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与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物质文化为群众活动建设的基础,而制度文化则具有中介的作用,能够将群众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古人所说“大江流日夜,波澜动远空。”在历史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只有注重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才能如同江河一样奔流不息,传承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永远绚烂。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提及传统民族文化艺术,需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其具体可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将社会经济形态与政治形态充分反映出来,因此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功能。而具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极为鲜明,如传统的民族习俗、服饰特色、忠孝观念以及民间传唱等。许多民族文化在历史不断推进过程中,可能昙花一现,或固化为明日黄花,也可能在内容与形式上被不断革新。但其存在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其中能够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传统都能够影响现今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我国文化艺术之所以绚丽多彩,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主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换言之,精神财富的创造无法脱离广大群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单纯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远远不够,应注重对我国各民族间的多样文化进行整合并不断创新,使其满足时展要求。而能够推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进步的途径便需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从我国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倡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观念便能说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建设中能够融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如前文所述,群众文化在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时,自身也保持独立的特征,即使传统经济体制消亡的情况下,民族历史文化依然得以流传。因此群众文化发展中要求尊重民族历史,避免与历史割断。在实际继承文化遗产过程中,不仅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内容,而且包括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从群众文化发展内容角度,需将对劳动的赞美、纯真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思想等融于其中,并保持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而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角度,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如古诗、戏剧等都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即使传承至今也未在体裁上发生明显的改变。另外其他许多群众文化形式也仍以原有面貌存在如挂彩灯、舞龙舞狮或杂耍等,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深受喜爱的重要内容。但也需注意在民族文化遗产中也包含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如宗教迷信或传统道德规范等,应对其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方式。而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也需汲取优秀成分,这样才可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

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进行不断的改造与创新。通过除旧布新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不断发展。例如,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面,以舞龙舞狮为电表,其传统文化思想代表祭祀神灵并将邪恶驱除,是封建迷信活动的重要体现,而现今的舞龙舞狮寓意为吉祥如意或对丰收的喜悦。因此,创新过程中应将继承作为基础,而继承需以创新作为目标,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的发展避免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无法脱离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无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继承或创新方面都应注重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继承的同时应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将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

上一篇:高校学前教育范文 下一篇:理财估值方法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