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于民间 兴于民间

时间:2022-09-19 01:16:42

植于民间 兴于民间

在戏曲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我用“植于民间,兴于民间”为标题,再论花鼓戏这个曾经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剧种的乡土情结,是我从艺二十六年来的深切感悟和由衷体会。我无意贬低大剧种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但就我省当前市场性、商业性演出而言,花鼓戏生于风尘,植于本土,兴于民间,在市民、农民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再一次证实了花鼓戏这一地方小剧种的乡土情结与艺术魅力。

戏曲本来自民间,数百年来深深扎根于中国古代农业文化社会之中,本质上它是以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为基础的民间文化和民间文艺,并被历代的人民大众,尤其是市井百姓和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特别是花鼓戏,百多年来,农村一直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将它紧紧拥抱,并成为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之源和广阔天地。

如长沙花鼓戏,从清末至今一直活跃在湖湘大地,其特征、特性和属性,我以为大体可归纳为四句话,即:“通俗易懂的民间文学,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朴实浓郁的泥土气息,风趣生动的大众语言。就剧本而言,不但剧情的故事性大多来源于民间,而且不少唱词也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提炼成通俗上口的台词或富有诗意的语言。这些词句,大都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口语化十足。其剧本的体裁也是一种以乡土文化、民间艺术为本源的民间文学。如《刘海砍樵》、《安安送米》、《装疯吵嫁》、《梁祝姻缘》、《打铁》、《打鸟》、《送表妹》等,都利用了民间传说,体现在封建社会无权无势、地位卑微、生活清贫、向往美好的平民百姓对生活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世道的感叹,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反映他们的评判标准和思想观念。演出的文学脚本,往往与大剧种的剧本有较大差异。如同样演出传统剧目《包公赔情》,大剧种大都表现包公的刚直无私,甚至六亲不认;而花鼓戏则更多地表现其深情、赤诚一面,生动地展示他外刚内柔的丰富性格,刚柔之间的辨证关系,柔能克刚的深刻道理。又如《张飞审关》一剧,不仅是光表现他的鲁莽、粗暴,而是从民间大众喜闻乐见的角度出发,体现张飞的机巧、风趣,莽撞中见智慧,愚钝中见可爱,顽皮中见真诚,在民间极受欢迎和广为流传,并且,不少剧目通过不断调整、创新,至今久演不衰。这是在其广阔和丰厚的民间生活土壤上,吸收各种营养,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和艺术特色的一种秉性,尽管在表现和有些观念上十分平凡,甚至世俗,但是生命力旺盛。民间戏曲起源于民俗生活,尤其是花鼓戏,它在剧本文学上的构成,一开始就与本地风土习俗、地理民情、群众的生产生活、兴趣情致等息息相关。

俗话说:“百样乡音百样戏”。农村的乡土语言结构也构成了其剧种自身的声腔特色。湖南的花鼓戏正是由于语言的区别,才有了长沙花鼓、邵阳花鼓、衡阳花鼓、常德花鼓等剧种之分。正是那些直白而有味、直率而有趣、直爽而有情的本土方言,滋养了不同的戏剧人;正是那些形成声腔的乡音俚语,形成了不同的花鼓戏剧种,不同的花鼓戏流派;正是不同的地方性、地域性、民间性和其各自独有的内涵本体、特色、韵味和灵魂,才使得花鼓戏根扎本地、花开各地。事实证明,民间方言其实已经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它连着乡情,凝聚着民间文化的认同和传统文化的底蕴。一个失去地方语言特色与声腔特色的剧种,不但在表现力上缺乏个性和色彩,而且其生存力也将大打折扣。

从我团近二十年来创作的几个大戏更加可以看出,不论是古装戏、现代戏和历史剧,其民间的风俗风情,也是推动剧情、剧种、剧团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大型花鼓戏《十里湾》中带梅山古韵的“祭祀”,《翠竹青青》中的“骂山”,《雨后青山》中的“板凳龙”,《村官是个堂客们》中的“草结绊”、“套狼”,《花落花开》中的傩面舞,新化山歌……,都体现了浓郁的民俗民风民情。这些既有民间味,又有草根性的民俗民情,既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又有原始的积淀和现实的内涵;既古朴风趣,又生动开朗。尤其是《花落花开》在新化县最边远的山区水车乡演出时,农民们不但对傩舞和新化山歌倍感亲切,对符合民间性的演出风格也大加赞赏。纷纷说:“戏里讲的、唱的、演的都是我们老百姓熟悉和关心的事,又好看又好懂又好玩”。当演出结束后,虽然天气陡变,但不少男女老少仍然一边冒着倾盆大雨,一边哼着和剧中调式相同的新化山歌夹道相送,那场景、那情景让不少演员感动得热泪盈眶。

不少专家曾这样评价:“娄底花鼓剧团创作的几个现代戏辣味浓烈,山味十足,民味突出。”不错,娄底的长沙花鼓戏因受丘陵和高山地理环境的影响,加之又受本地粗犷朴实强悍民性、开朗乐观,幽默火辣个性的渗入,并受罗b重平民教育“血性理念”与曾国藩湘军文化“血性忠勇、担当道义”等湘中民风的长期浸染及百姓崇文尚武、性情豪放的熏陶,演出风格不但粗犷泼辣,而且火爆热烈。同时,通过创新,又吸收了不少邵阳花鼓的元素,故又有一股宝庆府的“宝古佬”辣椒味。尤为突出的一点是,其音乐融入了当地民歌、地花鼓,台词中掺杂了不少方言俚语,更显其民间性和本土性。因此,演出剧目、演出风格粗野而不失热烈,张扬而不失本真,既在民间文化中吸收营养,又在其它门类中借鉴补充,其艺术水准和表现力日臻完美和不断提高,上百年来所积淀的文化样式和文化精神具有强烈的稳定性。所以,虽历经风雨洗礼,却始终兴于民间,长期植于民间,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殊风格和“草根”秉性,并在地域性、民间性、乡土性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扎根、成长、开花、结果,而且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综上所述,花鼓戏作为一种通俗文化,一种通俗表现形式,在民间,尤其在当前农村,仍然是广大农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甚至在不少地方还融入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从湘中一带的庆典、庙会、祭祀,甚至婚庆、寿庆等红白喜事,民众都要多天连续演唱花鼓戏。花鼓戏已植根于广袤的农村沃土,农民已成为了其最广泛、最忠实的观众和朋友。因此,忽视其民间性,就会丢掉本色;离开其民间性,就会失去观众;违背其民间性,就会难以生存和发展。我们花鼓戏的编导者、演出者和研究者,无论是追求继承和创新,都应该充分考虑其极为丰厚的民间文化内涵和孕育于民间的乡土魅力,唯此才能使剧种和剧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更加有机地凝聚乡音乃至乡情,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途径,并保持隽永的艺术生命力。

(作者单位:娄底市花鼓戏剧团)

上一篇:艺术职院语文教学渗透艺术教育初探 下一篇:赣北武宁打鼓歌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