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竞争力范文

时间:2023-07-03 10:58:19

贸易竞争力

贸易竞争力范文第1篇

通过对现有有关服务贸易竞争力有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已有文献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大多采用单一指标,缺乏综合评价体系,因此,构建服务贸易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服务贸易竞争力 评价体系 文献 评述

一、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日趋“服务化”,国际市场竞争的重心逐渐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俨然已经成为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关的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学者们主要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贺卫等(2005)以服务贸易出口额表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通过数据测算得出: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本、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改善资源禀赋质量来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李秉强(2008)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了发展中成员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与经济增长、服务业水平、服务业基础设施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正相关,与货物贸易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负相关的结论;王永宁等(2009)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服务业占比、FDI、人均资本、市场占有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城乡差距存在负相关关系。

(二)国别或地区视角下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针对国别和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问题,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是采取不同的用以表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单一指标对国别或地区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赵书华、李辉(2005)运用比较优势指标对全球10大服务贸易强国或地区1995年至2004年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谭晶荣(2006)运用RCA指数和TC指数对中日韩三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经研究发现,三国竞争力尽管有差距,但总体差别不大;殷凤(2007)用服务贸易增长率、服务贸易开放度、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和显示比较优势等指标对中国和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徐秋菊、郑莉莉(2007)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国和东盟五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了比较,并得出了两个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均较差的结论;殷凤、陈宪(2009)从显性比较优势、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和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对我国和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出口国家进行了比较,得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差的结论,并对竞争力低下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陈虹、章国荣(2010)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TC指数和RCA指数,邢孝兵、张清(2010)利用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ichaely指数分别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国际比较,均得出了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较差但在逐渐提升的结论;尹国君、刘建江(2012)通过CA指数和RCA指数对中美两国服务贸易分部门的显性比较优势和显性竞争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在金融服务、版税与许可证费用两大服务贸易部门同时存在比较劣势和竞争劣势,与此相反,美国则在这两个部门存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三)产业视角下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发现,基于产业视角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传统的产业:运输和旅游,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借助一些常用的贸易竞争力分析方法进行国别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比如,针对运输服务贸易,孙江明、苏琴(2006)和王晓东、胡瑞娟(2006)分别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NTB)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均得出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的结论;赵书华、徐畅(2007)采用比较优势指标,对全球运输服务贸易排名前10位的国家的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并分别列出了在运输服务贸易方面存在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国家,此外还系统阐释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及趋势;陈秀莲(2011)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和东盟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都较差,但在增速较快的条件下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仍然低于部分东盟国家。

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赵书华、李辉(2005)对全球旅游服务贸易收入前9位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墨西哥、中国、美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存在比较优势,英国和德国存在比较劣势,并阐明了原因和趋势;董小麟、庞小霞(2007)和徐虹、曲颖(2008)通过对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认为尽管我国旅游服务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依然不是旅游强国。

除了两个传统的服务产业外,有些学者也对一些新兴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如黄满盈、邓晓虹(2010、2011)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曲国明(2012)对中美创意产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等等。

二、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已有文献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大多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数和服务贸易开放度等单一指标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殷凤,2007;林珊,2008;殷凤和陈宪,2008、2009;陈虹和章国荣,2010;黄毅,2012;黄健青和张娇兰,2012);或者是采用上述单一指标进行国别之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赵书华和李辉,2005;丁平和徐松、赵放和冯晓玲、董小麟和庞小霞,2007;尹国君和刘建江,2012);或者是在上述某些单一指标的基础上,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某一服务部门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孙江明和苏琴、王晓东和胡瑞娟,2006;赵书华和徐畅,2007;方慧,2008;曲国明,2012)。上述文献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均没有形成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虽然有些文献的研究采用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但这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至少还是不完善的。

因此,制定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仅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全面评价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满盈,邓晓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于“钻石模型”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07):3-9+87.

[2]陈虹,林留利.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与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12):75-80.

[3]陈虹,章国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0):13-23.

作者简介:

贸易竞争力范文第2篇

(一)贸易发展规模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012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7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超过世界服务进出口平均增幅10.3个百点,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分别位居世界第五和第三。从服务贸易的国内区域布局来看,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仍然集中在东部省份,其中京、沪、粤三地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其他省份;香港是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服务业发达,香港GDP的90%是由服务业创造的,这个比例在世界所有经济体中是最高的。由表1可以看出,2005—2012年中国服务进出口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8%,是世界上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家。广东与香港的服务贸易也取得了快速发展,2005年广东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159.7亿美元,到2012年进出口额达到1064.7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0.8%,预计2013年会超过北京,跃居全国第二位。香港服务贸易的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于广东,2005年为919亿美元,到2012年为1922.7亿美元,其增长态势也相对比较平稳,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

(二)贸易开放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业对外开程放度通常用贸易开放度来衡量。贸易开放度是指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的程度,也体现了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对国际服务业市场的依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其中SO表示服务贸易开放度,Xi、Mi分别表示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粤、港服务贸易开放度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全国服务贸易近几年的平均开放度为6.4%,广东省服务贸易的开放度要高于全国且在不断提高,由2005年的5.8%提升至2012年的11.8%。香港一直十分注重发展服务业与服务贸易,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地位,服务贸易的开放度由2005年的51.7%提升至2012年的73.1%。根据WTO的世界报告显示,2012年香港的服务贸易出口在全球排名第11位,进口排名第20位。

二、粤港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一国或地区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即国际市场占有率。粤、港两地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两地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除了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小幅回落以外,其余年份大体呈上升趋势,广东的服务贸易从2005年的0.4%增至2012年的0.93%,但香港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水平远高于广东,且增长速度平稳,从2005年的2.42%增至2012年的2.97%,这也说明香港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较高,出口竞争力较强,竞争优势明显。

(二)TC指数比较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CompetitiveIndex,TC)也称净出口指数,它表示一国的出口与进口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其表达式为:。其中TC表示i行业的竞争力指数,Xi表示i行业的出口值,Mi表示i行业的进口值。TC取值在-1和1之间,一般认为,TC>0表示该行业具有竞争力或比较优势;TC<0表示该行业缺乏竞争力或具有比较劣势。2005—2011年粤港及全国服务贸易的TC指数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全国服务贸易TC指数一直处于负值,位于(-0.19,0)之间,说明全国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微弱竞争劣势;而广东省服务贸易TC指数一直为正值,位于(0,0.3)之间,说明广东省服务贸易相对于全国来说仅具有微弱竞争优势,广东省服务贸易在全国范围内竞争力较强。而香港服务贸易TC指数在0.34左右,远高于全国及广东的竞争力水平,说明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三)RCA指数比较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s,RCA)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学分析价值的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可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其中,Xij表示i国j类产品出口额,X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Wj表示世界j类产品出口额,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如果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2.5~1.25之间,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该国服务贸易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若RCA<0.8,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弱。2005—2012年粤港及全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全国的RCA指数在0.4~0.45之间变动,指数均低于0.8,这表明全国的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水平较弱;广东的RCA指数从2005年的0.43升2012年的0.76,指数上升较快,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广东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高于全国,但与香港服务贸易竞争力相比仍较弱;香港的RCA指数从2005年的0.94升至2012年的1.27,说明香港的服务贸易具有中等的国际竞争力。

(四)行业TC指数比较RCA指数代表一国或地区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但并不能准确反映出粤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全面结构特征。具体到各行业,两地的国际竞争力强弱程度也不尽相同。根据香港统计标准,将服务贸易划分为6大行业(项目),用TC指数进行测算与衡量的香港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香港服务贸易各行业竞争力指数大部分为正,其中商贸服务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近几年的TC指数维持在0.78左右,2012年香港商贸服务输出净值达2144.11亿港元。商贸服务的巨额顺差来源于近年来香港离岸贸易的迅速崛起,离岸贸易拓宽了香港贸易中心的市场腹地,充实了香港经济发展的能量。其次是金融和运输服务有较强的竞争力,主要源于CEPA签订后,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往来更加紧密,对金融和运输服务的需求强劲,2012年金融和运输服务输出净值分别为808.4亿元和1408.2亿元;而旅游和保险服务显现出竞争劣势,其他服务竞争力靠均水平。

根据我国统计标准,将服务贸易划分为12个行业(项目),用TC指数进行测算与衡量的广东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如表6所示。从总体看,广东服务业具有一定竞争力,且竞争力不断提高,广东服务贸易主要集中于运输、计算机、建筑以及其他商业服务这4个项目,其中其他商业服务项目具有较强竞争力,TC指数在0.65左右,出口额占了全省总额的64.5%。对于其他项目,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通讯、运输和文化娱乐业服务行业的TC指数均大于0,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在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旅游、金融、保险服务行业的TC指数小于0,竞争力较弱。与香港相比,广东在其他商业服务和运输服务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在旅游、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三、加强粤港服务贸易合作的建议

(一)建立粤港服务业新型竞合关系充分利用广东的产业优势和香港的服务业优势加强双边合作,将有助于促进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同时也将为香港服务业开拓更大的市场。广东要充分利用香港服务贸易优势,促进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和国际化,把香港的融投资、物流、贸易、管理咨询、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等服务功能与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体系相结合,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香港也要积极促进粤港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香港服务业在许多中高端服务领域与广东服务业的互补合作,从而开创粤港互利双赢、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二)积极探索粤港两地重点合作领域通过对香港和广东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行业的分析,认为两地服务贸易可以进行开发合作的重点领域应主要集中在金融、运输、物流、保险以及证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因此,粤港要加强重点合作领域的企业对接服务,联手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等合作平台的开发建设,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和科技研发等产业,探索推进合作模式创新,共同打造粤港合作示范区。

(三)积极依托CEPA平台促进粤港两地服务贸易的合作与融合2013年8月29日,CEPA补充协议十在香港签署,主要内容包括服务贸易开放、金融合作、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专业资格互认等,又再推出15项开发措施在广东先行先试,主要涵盖法律、会计、建筑、医疗和教育等香港优势服务行业。截至目前,广东对香港开放的服务贸易领域增至47个,优惠措施达301项,其中2/3的措施都已达到国民待遇水平。因此,两地可以依托CEPA平台加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推动粤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形成服务业要素流动快速化、服务产业体系高端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一体化格局。

贸易竞争力范文第3篇

一、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限制因素

近几年,中国在服务贸易的发展继续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进一步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收入较高的增值服务产品有较大的提高。然而,由于历史和国际短期内地位的经济模式,可以不被变化和其它因素,中国的服务出口的竞争力,而且服务低质量,在国际竞争能力服务贸易和中国的崛起的国际地位在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利因素,继续努力需要改善的各种限制,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的目的。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1.加强贸易服务的竞争力首先,中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增长较快增加。在90年进口全球贸易的0.7%和0.5%,1.99%和2.38%,在2000年,2.51%和3.0%,2004年,在世界上增长中国的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2.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低首先,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份额相对较小,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其次,贸易服务的一个单一的结构,传统服务行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服务贸易伙伴高度集中。

三、我国服务贸易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限制因素

尽管服务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世界服务贸易的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国服务业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总值。中国服务产业发展滞后,缺乏服务的直接结果是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在服务贸易。中国服务业落后的水平,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比较低的,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服务的需求较低的水平。首先,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其次,国际关系中的生产劳动和国家的地位,在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方向以限制。最后,当前国际力量的方式确定先进国家的劳动部门,劳动劳动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在第一线与先进国家的利益,水平分工格局,也可能是落后国家一些涨幅,但低于的利益不对称的国家,不平等。

四、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1.扩大和打开的同时注意适当的保护开放的市场国内服务可以吸收大量的外国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新的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改变中国的服务业的现状滞后的背后,和扩大我们的服务出口,中国的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低,许多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同一时间,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仍然是改善的过程中,服务市场的发展是不完美,服务企业,服务行业的发展竞争力的仍然很多问题在不久的将来解决尚不可能与发达国家服务业竞争的实力。因此,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贸易保护,逐步开放国内市场。

2.构建和谐平衡的国际的经济秩序如今,全世界的相互依赖的世界,更加平衡的经济新秩序都将受益。有很多的人生活在欠发达和较落后的国家,在这种状态下,整个经济处于危险之中。为了均衡致力于两极分化和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矛盾的的削弱,致力于分配资源,流动资金,市场分割和惠益分享,促进南北之间更公平和公正的,东方与西方之间,建立一个公正合理国际的经济秩序应该是在诚信为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从全球化中受益以促进人类文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顺序提供保护的进展的方式应是各国彼此相互间的互利合作,发达国家应当了做出更多妥协,以促进国家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方面的增长环境,发展的核心实现促进进步和环境保护,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

贸易竞争力范文第4篇

近年来,我国的运输服务能力日益增强,是公认的航运大国。运输服务业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整个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中外运、中远等国营运输企业,这些大型企业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我国运输服务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运力过剩、运输方式独立分散、没能形成高效有机的综合运输网络、相关法律法规不太健全、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受到不少的限制、运输专业化程度不高、资金短缺、高素质人才不多以及货运市场不够规范等。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存在高额逆差且这种逆差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尽管不必追求也不可能实现国际收支各项目平衡,但运输服务贸易收支存在着高额逆差,至少表明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相对滞后。考察1997年至2004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总量占我国整体服务贸易总量比重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到运输服务贸易量一直涨幅很小,1997年至1999年甚至处于下降趋势,这与我国每年快速增长的货物贸易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量占整个世界运输服务贸易量的比重多年来增长缓慢,无法突破0.1,这与我国贸易总量全球第三的地位极其不符,表明我国在全球运输服务业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

二、基于进出口数据的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

为了在更广泛的视野里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进行考察分析,我们选择了1999年至2003年全球运输服务贸易进口额和出口额都位于前15位的10个国家—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荷兰、丹麦、韩国、西班牙、意大利,并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与其进行对比,构造11国经济体模型来进行研究。本文利用进出口数据对各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进行分析,这三个指标相互联系和印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世界运输服务贸易主要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一)运输服务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一国特定产业的出口总额与世界同类产业的出口总额的比值,可以反映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各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的计算如。从可以看到,在1999年至2003年的国际运输服务市场上,美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都是最高,均保持在10%以上,这与美国强大的货物贸易国际市场地位及其较为发达的运输服务市场一致,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美国的运输服务业较有竞争力。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的市场占有率都保持在5%以上,传统的发达国家在国际运输市场上还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荷兰、丹麦、韩国这些国家在运输服务市场上的占有率也逐步达到了4%以上,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国际运输市场上的占有率则均在2%以上,仅有中国自1999-2003年来一直都处于2%以下,显示了较弱的竞争力。从年度变动趋势来看,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有大幅下降的趋势;日本、荷兰、法国、意大利的市场占有率也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英国、韩国、西班牙则相对保持平稳状态;德国、丹麦在波动中有所上升;而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则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应当指出的是,使用市场占有率指标时,某一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竞争力的下降,它可能反映的是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或是在总量增长情况下相对比例的下降等等,因此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其他指标进行补充。

(二)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运输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为了更准确的反映一个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巴拉萨(Balassa,1976)提出了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s)指数(RCA指数)。他认为一个国家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以用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来显示。这个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业的相对优势。一般而言,RCA指数<1,说明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该指数>1,说明该产业处于比较优势,取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大。对于服务贸易,若RCA指数>2.5,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数介于(2.5-1.25)的区间内,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数介于(1.25-0.8)的区间内,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RCA指数<0.8时,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用进出口数据计算各国运输服务贸易的RCA指数,结果表明,近五年来丹麦的RCA指数最高,自2000年起一直都大于2.5,2003年更是达到了4.4左右,表现出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很显然,丹麦是世界运输服务贸易市场上最具比较优势的国家,这种优势甚至超过了美国等货物贸易最强国。荷兰和韩国的RCA指数多年来一直都介于(2.5-1.25)的区间内,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也很强,而11国经济体中大部分国家如日本、法国、英国、西班牙的RCA指数则介于(1.25-0.8)的区间内,运输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德国、意大利、中国的RCA指数则小于0.8,是运输服务贸易较弱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其RCA指数一直在3%左右徘徊,是运输服务贸易发展极其滞后的国家。

从5年来各国RCA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日本、美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的RCA指数一直处于小幅度稳定的波动之中,这几个国家的运输服务贸易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法国和荷兰有不小的波动,尤其是荷兰,其RCA指数一直在快速波动下降,其显示性比较优势正逐渐降低;韩国、中国、德国的RCA指数在波动中缓慢上升,说明这三个国家的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表现最好的则是丹麦,这个欧洲国家在运输服务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极强且仍在快速提升,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与其他国家比起来,中国的运输服务贸易RCA指数极低,国际竞争力最弱,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一直以来都认为运输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服务出口项目,然而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对运输服务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经济的浪潮中,我国传统的运输服务业却落在了后面。

(三)用贸易专门化指数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

贸易专门化指数(TSC)是某一产业净出口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来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作为一个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介于(-1,+1)的区间内,从出口的角度来看,该指数越接近于+1,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若该指数为0,即为水平分工,说明该国运输服务贸易与国际水平相当,进出叉明显,进出口纯属与国际间进行品种互换。如果TSC=-1,意味着该国运输服务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如果TSC=1,则该国运输服务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用进出口数据计算11国的TSC指数,结果如。从表中可以看出,荷兰、丹麦、韩国近5年的TSC值均为正,即为出口专业化,表明这三个国家五年来都是运输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国,因而其出口竞争力很强,其中丹麦的竞争力最强,到2003年其TSC指数达到了0.2。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的TSC指数在大部分年份里为正,说明他们的运输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近五年来TSC指数均为负的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中国,皆为运输服务贸易的净进口国,是运输服务贸易进口专业化国家,相反地,他们的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则较弱,其中,5年来中国的TSC指数一直都是11国中最低的,运输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最弱。从5年来各国的TSC值变化情况来看,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的TSC值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美国、英国、意大利的TSC值则在波动中有所下降,荷兰的TSC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丹麦和韩国的TSC值在波动中有所上升,中国的TSC值一直处于小幅上升态势,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要追赶世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四)结论

通过上述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丹麦、荷兰、韩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最强,法国、西班牙等国竞争力较强。而现阶段,我国运输服务业在国际运输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力还相当弱,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我国虽是运输服务贸易大国,却不是运输服务贸易强国,这一点与丹麦等国正好相反。

三、进一步发展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建议

尽管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服务业所占份额将持续下降,但其所占份额下降并不意味着其绝对数额下降,相反地,其绝对数额还将继续增长,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潜力尤其巨大。入世后我国货物贸易规模日益庞大,对于运输服务业的需求更是有增无减。因此,运输服务业仍应是我国现阶段首先要关注的重点行业。

(一)合理发挥政府的协调、监管作用,完善国内相关法律体系,为运输服务业提供宽严适度的发展环境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对于服务业,一方面存在管制过多、过严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管制不利或缺乏管制的问题。因此,我国时下要做的是:尽快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管制体系,发挥政府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协调、监管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加快制定或修改有关国际货物运输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措施,既要考虑到国际惯例又要适合国情,为运输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按照竞争优势原则,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

中国运输业存在摊子多、精英少、抗风险能力弱的局面,运输业应当以现有大中型骨干运输企业为基础,通过联合、兼并等途径,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优化,使国内的企业实行强强联合,扩大企业规模,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造就若干个规模大、实力强、经营区域广、能主导地区、区域乃至全国市场的运输物流企业集团。

(三)加强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源

现阶段国际运输业的竞争须以信息技术和网络营销为依托,如网上计舱、运单、结算、跟踪、查询等,知识及人才将成为中外运输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加强与国外大运输公司的合作,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教育和培养国内专业高素质人才,实行有效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源。

(四)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有序的市场体系

在国际运输市场上,一些国家为了规避GATS的有关规定,常以行业协会的身份出现。面对严峻的出口环境以及船公司随意上调运价、货代市场混乱等情况,行业协会在协助政府协调运价、规范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大有可为,同时还能增强与国外运输企业平等对话的权力,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国际货运市场,维护国内运输企业的切实利益。

(五)加强综合物流设施建设

贸易竞争力范文第5篇

贸易竞争力分析

贸易规模竞争力分析1.从出口市场占有份额来看:无论绝对市场占有份额(MS)还是在相对占有份额(RCA)方面,与美国和印度两个棉花主产国相比,中国棉花市场占有份额都处于较低水平,且呈逐步下降趋势,如MS值从最高值6.9%(1991年)下降到2009年的0.27%,RCA值从1990年的2.85下降到2009年的0.03。期间虽在1999年和2000年有所提高,但并未改变这一总体趋势,而美国和印度在世界棉花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却呈上升趋势。2002年以来印度棉花在世界市场占有份额的增速远超过美国,2002—2009年美国的MS和RCA的增速分别为3.11%和6.23%,印度的MS和RCA的增速分别为86.07%和70.01%。根据三国的MS和RCA数据值来看,目前中国棉花出口竞争力水平极弱,或根本不具有竞争优势。美国与印度具有极强的竞争力。2.在考虑到进口规模及产业内贸易水平时,从TC值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来看:除1993年、1999年和2000年表现为正值外,其他年份中国的TC值均为负值,即不具有竞争力,而从RCA值的表现来看,1990—1994年间中国棉花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由此说明了在此期间中国棉花属于“大进大出”形态,而且进口大于出口,属于典型的产业内贸易方式。从G-L指数数值上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在此期间G-L指数也处于较高水平。另外,在入世以来,尤其是2003—2009年期间,我国的棉花的TC数值不断向-1靠近,几乎接近于-1,说明近年来中国棉花贸易几乎是处于完全进口地位,进而导致中国棉花在MS、RCA和G-L方向表现出较低的水平,从贸易规模上来看,几乎已完全不具有竞争优势。美国棉花的TC值却表明1990—2009年期间基本上是处于完全出口地位,其市场份额(MS和RCA)相对稳定且处于较高水平,同时G-L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即美国棉花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印度棉花的TC值变化波动较大,贸易形态不稳定,但近几年以出口为主,从而表现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表1所示。表1199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外贸规模竞争力指标数值数据来源: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价格竞争力指标分析1.棉花价格总体竞争力分析。从总体来看,与世界平均出口价格相比,中国棉花出口价格有一定的竞争力,如图1所示,1990—2009年期间中国棉花的APC指数基本上都大于1,美国的APC指数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与世界棉花平均出口价格相等,略低于中国棉花的APC指数,即在平均出口价格方面美国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印度棉花APC指数虽然从总体走势上和中国趋近,但均略大于中国的APC指数。因此,从出口价格竞争力状况来看,印度竞争力较强,其次为中国,美国最弱,2000年以来三国棉花价格竞争力波动较大,200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总体价格竞争力波动较大,1990—199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价格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51、0.050和0.220,200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价格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15、0.417和0.383。2007年以来三国价格竞争优势减弱,其中中国和印度完全处于下降趋势,且中国最弱,其主要是由于国际棉花投机商的炒作行为造成的棉花价格的不稳定以及金融危机对纺织业的负面影响。

上述价格竞争力只是体现棉花总体价格优势方面,且极易由于棉花产品出口结构的差异影响到实际竞争力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又进一步分析棉花出口产品结构及中国与印度、美国在各类棉花产品上的相对价格优势。(1)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棉花的出口结构以原棉出口为主。如表2所示,除个别年份,1990—2009期间的绝大多数年份中国、印度原棉出口金额占棉花出口总额的比重均在90%左右。美国原棉出口比重高于中国和印度,除1999年外,其他年份原棉比重均在95%以上。而三国的短绒棉、废棉和梳理棉出口比重较小。表21990—2009年中国、美国和印度棉花出口结构单位:%(2)各类棉花产品出口比价,如表3所示。1992—2000年中国对美国棉花在价格上具有较强的的竞争力,在此期间中国对印度棉花也有一定的竞争力,1992—2000年中国与美国棉花出口比价均大于1,与印度棉花出口比价在1左右。主要是由于此阶段中国棉花的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并有指定单位经营,进口则由中纺总公司独家经营,仍属于完全计划经济的范畴。入世以来,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中国棉花对印度和美国价格竞争力较弱,且近年来逐渐减弱,对印度的出口比价由2006年的0.905降到2009年的0.664,对美国的比价由2005年的1.031降到0.660。从各类棉花产品出口比价来看,在原棉和短绒棉产品上中国与印度相比,已完全不具有价格竞争力,与美国相比虽然在部分年份曾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另外,在这两类产品上,近年来中国的价格竞争力还正趋于进一步下滑的明显趋势,中国原棉与印度、美国的出口比价分别由2007年的0.858和0.907下降到2009年的0.624和0.604,中国短绒棉与印度、美国的出口比价分别由2005年的0.750和1.037下降到2009年的0.479和0.737。在废棉和梳理棉产品上,中国曾保持较长时期的价格竞争力,但2007年以来,这一价格竞争优势也逐步转向竞争劣势,到2008年中国梳理棉与印度、美国的出口比价分别降到0.343和0.404。

结论与建议

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较弱,甚至失去竞争力从贸易规模竞争力来看,无论是否考虑进口或产业内贸易,中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都很弱,甚至可以说中国棉花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从国际交换价格来看,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棉花出口价格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与棉花主产国美国和印度相比,中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以出口份额较小的废棉和梳理棉来支撑,而大综出口的原棉却未能体现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从而降低了我国棉花的出口收益。另外,更重要的是,无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主要棉花生产国相比,2007年以来我国在各类棉花出口产品上均已丧失了价格竞争优势,从而也导致了我国棉花的大量进口,其势必影响到我国国内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贸易竞争力范文第6篇

1我国食品贸易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食品贸易的进出口总量除1999年有小额下滑外呈每年递增的趋势,2002~2003年增长速度更快,这应该是由于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后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进出口量的变化趋势与进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存在类似特征。净出口除2002年外基本呈下降趋势,可见进口增加速度明显超过出口,特别是2003年净出口减少更为明显。食品贸易顺差的减少可能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入世后进口关税总水平整体下调,二是由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国外高质量的食品需求增加。

2基于进出口数据的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对我国食品贸易进行考察,本人选择了1998~2003年全球食品贸易进口额和出口额都位于前15名的11个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西班牙、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并将我国食品贸易与他们进行比较,构造12国经济模型来进行研究。本文利用进出口数据对各国食品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进行分析,这三个指标相互联系和印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世界食品贸易主要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2.1用市场占有率指标对我国食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一国特定产业的出口总额与世界同类产业的出口总额的比值,可以反映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各国食品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的计算如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1998~2003年的国际食品市场上,美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都是最高,均保持在10%以上,显示了很强的竞争力。这是由于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也是食品出口大国,且产品质优价廉,竞争力强。但是到2003年各国国际市场占有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非典”的影响。德国、法国、荷兰的市场占有率都保持在5%以上,意大利、英国、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也都保持在4%左右。中国、澳大利亚保持在3%左右,丹麦最低也在2%以上。从变动趋势来看,除2003年外,中国食品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缓慢上升趋势,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则呈现“U”型变化,在2000年或2001年达到一个低谷,之后上升,这可能是1999年在比利时发现的“污染鸡事件”,随之发现其中的二恶英含量超过标准140倍所产生的影响。法国、英国、丹麦则基本是缓慢下滑的趋势,美国、澳大利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加拿大前4年保持缓慢上升趋势,但是2002年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下降,这可能是由“非典”的影响。

2.2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对我国食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的实证分析

为了更准确反映一个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巴拉萨(1976)提出了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tiveAdvanrages)指数(RCA指数)这个指标。他认为,一个国家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以用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来显示。一般而言,RCA指数<1,说明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RCA指数>1,说明该产业处于比较优势,取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大。用进出口数据计算各国食品贸易的RCA指数,近6年来澳大利亚和丹麦的RCA指数最高,除2003年外都大于2.5,澳大利亚更是从1999年起连续4年超过或接近3,表现出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很显然,在食品贸易方面,澳大利亚和丹麦是世界食品贸易市场上最具比较优势的国家,这种优势甚至超过了美国等货物贸易最强国。荷兰的RCA指数也一直大于2,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法国的RCA指数也一直保持在1.5左右,比利时的RCA指数也一直大于1,都处于相对优势。德国、中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则RCA指数低于1,处于相对劣势。从6年来各国RCA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2002~2003年各国RCA指数都在下降。除此之外,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美国在前5个年份都处于上升趋势,法国、比利时、英国则是1998~2000年有上升趋势,2001~2003则是下降趋势。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基本保持小幅波动,只有中国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表现出我国食品贸易的竞争力正在逐步下降,这与我国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逐年上升并不矛盾,因为国际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可能只说明我国食品出口量相对于国际食品出口数量的上升,并不能说明我国食品行业在国内来说与其他产业相比有竞争优势,可能食品的出口在我国总出口量中所占比例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所以虽然我国食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逐年上升的,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却是下降的,这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技术含量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拉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缓慢的现实是相符的。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食品贸易RCA指数很低,国际竞争力很弱,并有逐年下滑的趋势。一直以来认为食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传统的商品出口项目,然而现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劳动力成本的绝对状况只是决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与此联系的另一方面就是劳动力成本与生产效率高低的相对程度以及劳动力的素质状况。随着中国食品工业工资水平的提高,这种成本优势也会逐渐减弱,比如今年沿海发达城市商务成本急剧提高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不难预测,如果我们在食品加工方面还是一味强调劳动密集,而不是技术密集或资本密集的话,劳动生产率的落后最终会使我国的食品产业面临纺织服装所面临的相似困境。我们必须关注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力在量上的优势发挥出来。

2.3用贸易专门化指数对我国食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

贸易专门化指数(TSC)是某一产业净出口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来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作为一个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介于(-1,+1)的区间内,从出口的角度来看,该指数越接近于+1,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若该指数为0,即为水平分工,说明该国食品贸易与国际水平相当,进出叉明显,进出口纯属与国际间进行品种互换。如果TSC=-1,意味着该国运输服务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如果TSC=1,则该国运输服务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用进出口数据计算12国的TSC指数,结果如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德国、意大利、英国的TSC指数6年来一直为负,为食品贸易的净进口国,是食品贸易进口专业化国家,他们的食品贸易出口竞争力较差。其他9国6年来的TSC指数都为正,即为出口专业化,表明这9国6年来都是食品贸易的净出口国,因此他们的出口竞争力很强,其中澳大利亚的竞争力最强,前5年的TSC指数都保持在0.6左右,2003年最低也在0.5以上。其次是丹麦、荷兰,他们的TSC指数也保持在0.3左右,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其中中国的TSC指数前5年一直大于0.2,2003年也超过0.1,表现出来较强竞争力,处于第4位。从6年来各国的TSC值变化情况来看,德国、意大利、荷兰的TSC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2003年有小幅下跌。英国、美国的TSC指数呈下降趋势。法国则呈“u”型变化。比利时的TSC指数呈“n”型变化。丹麦的TSC指数则变化不明显,澳大利亚则在2003年大幅下跌。加拿大的TSC指数在波动中有所下降。西班牙的TSC指数则在前2年有所下跌,后4年缓慢上升。中国的TSC指数前3年较大幅度下降,2001年到2002年有所回升,但是2003年大幅下跌,这也体现了“非典”对食品贸易的巨大影响。总体来说我国食品的贸易专门化指数还是有竞争力的,但是并不稳定。

2.4结论

通过上述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澳大利亚、丹麦、荷兰的食品贸易竞争力最强,法国、加拿大等国竞争力较强。而现阶段,我国食品产业在国际食品市场上的处于相对劣势,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进一步发展我国食品贸易的建议

(1)加强内资在食品产业的投资力度,放宽信贷政策,降低税收。食品工业是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有市场就会有投资。外资的投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国家投资仍然是我国食品工业的投资主体,民间资本虽有所启动,但是国家对吸引国内民间投资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因此,食品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政策性贷款很难申请,商业贷款抵押担保手续繁琐,额度小,申请时间长达一年左右。从税收政策看,如在食品加工业,计征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率为10%,销项税粗加工为13%,精加工为17%。因此,食品加工企业要比其它工业企业多负担3%~7%的增值税,一些地方食品加工品出口退税甚至存在“高征低退”的现象。在今后仍然把引进外资作为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国际化重要手段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深化产业市场化改革,形成市场引导的产业投资机制,并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投资效益。

(2)健全技术法规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都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符合国际CAC标准要求的操作规范(GMP)体系和食品安全(HACCP)技术法规体系。认真研究WTO各成员国对不同产品的不同强制性措施和技术法规,找出我国现有法规的不足与差距,制定完善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法规体系。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素质,使我们的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还可以绕过发达国家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贸易竞争力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56-03

引言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推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服务经济时代。

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对服务业的重要性认识的加深,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也得到加快,服务贸易也相应取得了长足进展。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一,进口方面,中国也超越德国排名第二。但是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只有1 702.5亿美元,排名第四。而美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在2009年就已达到4 700亿美元,高居榜首。需要指出的是,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是贸易逆差国。中国虽已是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总量分析。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进展显著。从规模来看,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也不断扩大,多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 624.2亿美元。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在近二十年里有了较大提高,但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还非常低,在最多的2009年也仅占4.5%,而美国占了14.7%。从增长率来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增长趋势。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26.4%,超过世界服务进出口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33%,远高于美国的14.6%,英国的18.3%。此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低靡,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为-12.2%,降幅低于世界多数国家;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服务出口仍保持着32.4%的高水平增长率。

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行业分析。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进出口部门,2010年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1 006.9亿美元、974.7亿美元和527.6亿美元。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在行业结构发展上呈现三个特点:第一,中国服务贸易在进口和出口上均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支撑。2010年运输和旅游出口占服务出口总额的47%,而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如金融、通讯等在中国服务贸易中占的份额很小。第二,传统服务贸易如旅游和运输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逆差额不断扩大,而且在服务质量与价格方面与欧美一些大型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第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迅速扩大,而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行业进出口总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还不到20%,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服务人才的匮乏和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3.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区域分析。从国内发展来看,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省市,中西部地区所占份额较小,区域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从国际来看,2010年,中国香港、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继续成为中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实现服务进出口2 209.1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61%。由于香港的发展对国内的依存度较高,中国对香港地区保持贸易顺差;然而由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服务业高度发达,中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均表现为逆差。

二、基于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主要从产品的进出口数额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映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不仅考虑了一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还考虑了其面对进口的竞争能力,它剔除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使得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较,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贸易竞争力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

贸易竞争力指数也称贸易专业化指数,表示一国某一产业或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TC =(Xij - Mij)/(Xij + Mij)

其中,Xij和Mij分别表示i国(地区)服务贸易j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该指数介于±1之间。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完全出口专业化;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完全进口专业化。

各项行业的竞争力指数在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各行业TC指数都在缓慢上升,接均水平,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从各行业分项目来看,旅游和运输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较为突出,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运输服务作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头,竞争力一直较低,近年来有所提高,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2009年之后TC指数又有所下降。而同为中国进出口贸易老大的旅游服务业竞争力虽然高于平均水平,但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已低于平均水平。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与保险服务的贸易竞争力非常低,进口专业化程度很高。同时,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竞争力指数虽为正值,但竞争力不强,相比之下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建筑服务发展迅速。

与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国家相比,中国的竞争力略低于平均水平,与日本、意大利处于比较劣势,美国、英国、西班牙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并有所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这些劣势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善,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但这同时也说明,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空间还很巨大,应该积极制定战略提升对策并落实行动。

三、制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智力支持是制约中国服务贸易等新兴知识型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人才紧缺、尤其是新兴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所需的外向型高等人才紧缺。加之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与中国软环境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等原因导致人才长期外流。因此人力资本的匮乏使得中国难以深入对服务贸易的研究与创新,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

2. 服务贸易发展结构失衡。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主要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部门,而全球对现代服务业如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服务的需求迅速扩大,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偏小,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日益增大。并且中国服务贸易在地区分布上也表现失衡,难以提升整体竞争力,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

3.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中国的服务贸易领域开放时间很晚,还处在有选择的逐步的开放过程中,许多行业如金融、通讯业还处在对外资禁止或部分禁止状态,对外开放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高门槛的设置不仅使中国的企业无法完全参与国际竞争,获得海外市场,也使得外资和高新技术难以进入到中国。

4.国内服务需求程度不高。近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消费需求迅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一个商品或产业才有得以支撑的市场,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国由于区域、城乡、行业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水平存在差距,直接制约了国内对服务的需求。

5.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立法不健全。目前中国对服务贸易的管理还存在很多缺陷。中央和地方部门对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也存在差异,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空白,部分已有的规定也缺乏可操作性或不符合国际规范;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这就造成了经营混乱、行业垄断,不利于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四、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大力发展高等服务人才。首先,中国需加大对高等、专科、培训院校的服务贸易相关专业的教育投入,加强专门培训。其次,增加服务贸易专业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创新。最后,加强国内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尊重人才,科学评估,防止人才的流失。

2.升级服务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运输、旅游、餐饮、对外工程承包等行业,需要继续深化这些传统服务业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来改造,提高其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保持其比较优势。同时积极鼓励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造龙头产业,发展以知识、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尤其是鼓励金融、保险等行业以合资、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参与市场竞争,推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3.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服务贸易“走出去”。现阶段中国对服务贸易应实行适度保护政策,逐步推进对外开放。一方面,吸引外商服务投资,充分利用广交会、文博会等平台增加服务贸易内容,加速外资向服务产业部门移动,引入技术和竞争,增强国内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采取必要的限制保护措施,防止国外服务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过大、竞争过度给国内服务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并且,在国际上增进与主要服务贸易伙伴的合作,巩固提高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服务市场,开拓非洲、南美市场,增强国际直接投资,鼓励中国企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4.提高服务需求比重,扩大有效市场规模。国家应首先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挖掘农村潜在服务需求;完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对服务的需求;积极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从而提高服务需求的比重。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首先,政府应制定服务业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其次,建立行业协会,发挥监督管理职能,加强行业自律。再次,加强政府在国际间的服务贸易谈判,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地位和根本利益。最后,还应加深对WTO、GATT、CATS等相关条款的研究,制定并完善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法规,增加服务贸易相关政策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 卫旭东,胡君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1,(3):22-28.

[2] 周少芬,何传添.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国际比较与提升竞争力之见解[J].现代财经,2011,(2):51-57.

[3] 邢孝兵,张清.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7):39-43.

[4] 何亚东.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3):5-15.

[5] 李玲慧.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6):71-72.

[6] 蔡国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9,(1):58-59.

Analysi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DING 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Dongl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China’s service and trade in services are facing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this paper makes an overall and sub-sectoral comparison of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dex results and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贸易竞争力范文第8篇

摘要:文章通过将近年来的进出口数据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专门化指数(TSC)与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农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处于相对劣势。为了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必须从质量体系、监督机制、规模效应等方面进行改善。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整个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曾是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处于逆差。本文基于6年的进出口数据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专门化指数(TSC)3个指标衡量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并与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国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寻求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对策。一、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为了便于国家间的横向比较,本文采用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呈现递增的趋势,特别是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贸易额有大幅度的提高,说明加入WTO为中国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但是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也说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挑战。二、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本文选择了2000-2005年全球农产品贸易进出口额位于前列的11个国家,并将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与它们进行比较。本文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进出口数据对各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TCA)指数、贸易专门化(TSC)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国的竞争力状况。(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的实证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是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各国农产品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的计算见表2。在2000-2005年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美国始终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家,保持在10%左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其市场占有率也有下降的趋势。法国、德国和荷兰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以上,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英国、澳大利亚的市场占有率相差不大,都保持在3%左右,并且较为稳定。而巴西作为除中国以外的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在2005年达到4.7%,达到了世界第五。“以农立国”,“以农富国”是巴西的国策,大宗农产品出口是巴西主要出口创汇来源。加入WTO并没有使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显著的提高,在3%左右波动,在12个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中处于相对劣势。(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标的实证分析巴拉萨(1976)提出了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s)指数这个指标。他认为,一个国家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以用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来显示。RCA=(X[i,j]/X[i])/(X[w,j]/X[w])其中,RCA代表某类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j]代表i国的j类商品的出口额,X[i]代表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X[w,j]代表j类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X[w]代表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一般而言,如果RCA指数大于1,表示该国在该类商品的出口上相对集中,在这类商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取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大。RCA指数小于1,说明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从RCA指数来看,在农产品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有美国、法国、西班牙、荷兰、巴西和澳大利亚。其中巴西和澳大利亚的RCA指数最高,都超过了3。特别是巴西,从2002年起连续4年都在4以上,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意大利的RCA指数在1附近波动,而中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的RCA指数都小于1,处于比较劣势(见表3)。从6年以来的变化趋势来看,RCA指数有波动上升趋势的国家是西班牙和巴西。特别是巴西,从2000年的3.61上升到2004年的4.22,2005年虽有下降,但是仍然保持着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中国和澳大利亚在RCA指数上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除2004年外,澳大利亚的RCA指数从2000年的3.76下降到2005年的3.03,呈现与巴西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中国的RCA指数变化也不容乐观,2000年到2005年下降了近50%,国际竞争力较弱,农产品已经不再是中国出口的优势产业。显然,在RCA指数的比较中,巴西和澳大利亚是世界农产品市场上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三)贸易专门化指数(TSC)指标的实证分析贸易专门化指数(TSC),也称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某一产业净出口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来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指数为负,表明该产品为净进口,没有国际竞争力。TSC指数取值的范围在[-1,1]之间。若该指数大于0,表示该国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若该指数为0,即为水平分工,说明该国食品贸易与国际水平相当。由表4的数据可知,TSC指数6年来一直为负数的国家有中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说明这些国家是农产品贸易的净进口国,是农产品贸易进口专业化国家,也说明其农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较差。与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家相比,中国的TSC指数排在较后,出口竞争力处于相对劣势。统计中的国家大多数TSC指数近年来都是正数,表明这些国家的农产品是出口专业化,拥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其中,巴西和澳大利亚的TSC指数从2001年开始始终保持在0.6以上,甚至达到0.7以上。加拿大、法国、西班牙、荷兰的TSC指数也都基本保持在0.1以上,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而美国和比利时的TSC指数则与0接近。从6年的变化趋势来看,有上升趋势的国家是德国和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特别是巴西,从2000年的0.4上升到2005年的近0.8,处于世界第一,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十分显著。美国、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有缓慢的下降趋势。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荷兰的TSC指数在稳定中有波动,而比利时的TSC指数呈倒“N”型变化。中国的TSC指数在2003年、2004年下降较为明显,2005年略有回升,但总体来说其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处于相对劣势。(四)实证分析结论通过以上3个指标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巴西和澳大利亚在RCA指数和TSC指数两个指标上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上处于领先,这3个国家具有最强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法国、荷兰等国的竞争力也较强。目前来看,中国的农产品与这些国家相比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而且有恶化的趋势,中国农产品要赶上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也说明中国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三、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几点建议目前我国农产品仍然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成本高、技术含量低、品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要解决这些农产品本身的问题,离不开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宏观政策措施。为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具体建议如下:第一,尽快全面建立出口企业的HACCP、GMP等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出口食品质量追溯体系。第二,国家要建立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机制,保障出口企业的HACCP、GMP等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运转。防止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徒有其表。第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农村逐渐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承包给各家各户的前提下,允许经营权流通,土地适当集中经营形成现代的农业企业。参考文献:1、唐晓燕.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4).2、毛凤霞,冯宗宪.新贸易格局下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6).3、闫国庆,陈丽静,刘春香.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4).

贸易竞争力范文第9篇

一、中国服务业市场对外开放状况的国际比较

(一)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现状

在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方面,早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有关服务贸易的谈判中,我国就已承诺进一步开放航运、专业服务、银行业、广告、旅游、近海石油勘探等6个服务市场。允许外国企业在我国开设合资旅馆,并允许在我国12个度假区或旅游区开设合营的旅行社。外国公司可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大连、天津等地开设服务行业的合资公司,并在广东、福建和海南省的5个经济特区开设合资零售商店。后来,我国又将开价单扩大到其他8个部门:保险、内河、公路运输、建筑工程、计算机服务、陆上石油服务和租赁市场。实际上,我国也履行了上述承诺,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目前,在商业零售方面,允许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航运业方面,已经有条件地开放海运和货运市场;建筑业方面,允许外国监理提供服务,允许监理中外合资、合作的工程承包企业;允许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提供一定范围内的服务。此外,对律师服务、租赁服务、旅游等领域也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开放。

1999年和2000年中美、中欧分别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定,中国除了承诺开放银行业和证券业外,还将开放专业服务市场,包括法律、会计、医疗等服务。总的看来,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几乎涉及服务贸易的各个领域,采取逐步的和渐进的方式,大多经过合营、控股和独资三个不同阶段,开放的地域也从部分限制逐步扩大。

然而,由于服务业本身具有的一些天然垄断(如水、电、气、铁路等)和人为垄断性质(如因国家经济大局导致国家对银行、保险、邮电等行业的政策性独立),中国服务业与国外服务业相比,其开放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众所周知,在中国,绝大部分服务业是由政府严格管制的,主要的企业都拥有一定的影响市场的能力,如金融、保险、电信、民航和铁路等,在其他一些领域,像住房、医疗、城市交通、教育等,普遍比较重视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注:参阅陈富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管制》,85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通常,这些政策往往会导致市场准入壁垒和价格管制,从而不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产品的创新,导致许多种类的服务无法提供或者价格极其昂贵,而且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高成本的服务,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是一种负担,不仅不利于国内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而且会削弱中国经济竞争力。

从投资比重的角度来看,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情形并不令人感到满意。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看,服务业总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占2.7%,大大低于工业11.8%的比重,在服务业42个大行业中,除零售、商业、房地产、旅馆、旅行社、娱乐、计算机服务等7个行业外,其他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都低于5%,其中20个行业的比重在1%以下。从国内市场的开放状况来看,服务业以国有经济投资为主,经营上实行垄断,管理上采取政府定价。1998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占5.7%,比制造业高25个百分点。44个大行业中,有22个行业国有投资占总投资的90%以上,除餐饮、房地产、旅馆、租赁、娱乐业外,其他行业国有投资比重都在50%以上。

(二)中国服务业国际化状况的比较

从出口的产业结构来看,各国均以工业为主体,服务业居中,农业比重最低,服务业比重以10%~30%之间居多,在有数据的45个国家和地区中有37个国家和地区位于该区间(注:这45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是:美国、瑞士、卢森堡、丹麦、芬兰、日本、荷兰、德国、挪威、冰岛、加拿大、瑞典、中国香港、奥地利、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比利时、以色列、中国台湾、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智利、马来西亚、韩国、葡萄牙、希腊、阿根廷、捷克、巴西、中国、菲律宾、哥伦比亚、南非、波兰、墨西哥、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泰国、俄罗斯、印度。),低于10%的仅3个,高于30%的只有5个。1995年,中国出口结构中,服务业比重为11%,在45个国家和地区中处于较低水平,表明中国服务业对国际收支作用较小,并且中国服务业出口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8.0%,可见,中国服务业没有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从进口的产业结构来看,与出口的情形极为相似。在有数据的45个国家和地区中(注:这45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是:美国、瑞士、卢森堡、丹麦、芬兰、日本、荷兰、德国、挪威、冰岛、加拿大、瑞典、中国香港、奥地利、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比利时、以色列、中国台湾、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智利、马来西亚、韩国、葡萄牙、希腊、阿根廷、捷克、巴西、中国、菲律宾、哥伦比亚、南非、波兰、墨西哥、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泰国、俄罗斯、印度。),仍以工业为进口主体,服务业居中。其中41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进口比重处在10%~30%之间,低于10%和高于30%的分别只有1个国家。中国1995年进口结构中,服务业比重为16%,高于出口的比重,这与国外服务业提供者积极开拓中国国内市场有关。中国服务业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必须利用先进技术促进本国服务业竞争力的提高,摆脱国内市场被占领的被动局面。

(三)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的国际比较

中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对服务业的开放作出了承诺,加入WTO后,中国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大幅度提高。那么,我们目前服务业市场开放情况与国际相比处于何等开放程度呢?根据国际贸易学者豪克曼(Hockman)提出的方法,对各国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度进行计算,各国得分数如表1。

说明:总分数越高,表示开放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资料来源:杨圣明:《国际服务贸易:新世纪中国面临的议题》,载《财贸经济》,1999(3)。

从表1资料可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还显得偏低,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并不太落后。在表中所列举的12个大国中居第6位,处于中等程度。因此,在服务业贸易的开放上,尤其是金融、保险和电信的开放上,应按照我们自己的时间表行动。只要我们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步开放,就比较稳妥。在上表中,日本得分虽然最高,但并不意味着日本的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是最高的,日本名义上开放,实际上封闭。应该指出,上述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到各个不同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作用与地位,以及在整个服务贸易中的不同比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寻求各个部门在总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并依此进行加权,以求得更合理的相对可比开放程度。此外,应用Hockman的方法还可以计算整个国家服务贸易开放的部门覆盖率,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求出某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中国的市场准入部门覆盖率为13.9%,在14个大的发展中国家中也居第9位,中国的国民待遇部门覆盖率为14%,在14个大的发展中国家中也居第9位,此外,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相对商品贸易开放度的差距正在缩小,1985-1998年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仅为商品贸易开放度的8%,但到1998年该比例已升至16%(见图1)。由此可知,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并不十分落后,且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力度适当加大一点,应是我国服务贸易努力的方向(注:参阅黄胜强的博士学位论文:《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研究》。)。

附图

图11985-1998年商品与服务贸易开放度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Yearbook:AnnualReport相关年份的数据计算而得。

二、中国服务业出口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一)服务贸易总量的国际比较

进入199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1998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1.36万亿美元,进口1.35万亿美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50.2%和48.9%。其中,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进出口分别增长了61.2%和79.4%,快于发达国家的44%和50.2%。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进口基数较大,而出口基数小,尽管出口快于进口增长,但服务贸易仍然维持逆差,不过逆差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上升。1982年总额仅为46.11亿美元,到1999年增加到550.69亿美元,增幅达到10.9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从1982年的25.87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237.8亿美元,增长9.2倍。同期,服务贸易进口从20.24亿美元增加到312.89亿美元,增长15.5倍。近20年来,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长到17%,远远高于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迅速提升,分别从1990年0.48%和0.68%增至1998年的2.15%和1.57%。但是,应该看到,与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依然偏低。如表2所示,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份额仅仅相当于排名第一位的美国的10%和16%,如果考虑到经济规模的话,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份额比香港、新加坡还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还是相当落后的,即使对城市化水平的不同做了调整之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份额也是相当低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一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1997年中国出口份额排名第16位,进口份额排名第14位,出口份额小于进口份额,服务贸易出现逆差,且1992年后(除1994年)逆差不断扩大,这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逆差逐渐改善的情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二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小于进口增速,这与前述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的趋势恰恰相反。

(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国际比较

在服务出口结构变动中,除印度外,运输业的比重是下降的,旅游业的比重变化在各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表2中的13个国家中,有7个国家旅游业比重是下降的,有5个国家旅游业比重是上升的,值得注意的是,该比重上升的7个国家是美国、英国、德国、韩国、印度尼西亚、中国,这可能与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关。通信、计算机、信息和其他服务业以及保险和金融服务业的比重则趋于上升。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出口结构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保险金融、通信、计算机、信息和其他服务业的出口比重相对较高。在13个国家中,只有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该比重是下降的。而以中国最为引人注目,其金融和保险服务出口比重从1980年的8.0%下降到1997年的0.8%,这与中国金融保险服务垄断经营造成效率低下直接相关。金融保险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1980年出口比重在所有国家中是最高的,到了1997年,该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仅仅为发达国的1/7水平),而且还低于低收入国家,仅为低收入国家的1/4,可见,中国金融保险服务在90年代竞争力有下降的迹象。今后应该大力推动这类行业的高效发展,并发挥其对各种社会服务上的带动效应。

表2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9年世界发展指标》,中文版,226~228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三)服务贸易差额与服务贸易竞争系数的比较

1982-1999年这18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累计1906.3亿美元,而进口额则累计2042.7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累计136.4亿美元。1992年前,中国服务贸易均为顺差,逆差发生在1992年以后,1992-1999年间,除1994年外,中国服务贸易均为逆差,逆差累计达254.6亿美元,相当于18年服务贸易逆差累计的1.9倍,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31985-1999年服务贸易逆差与服务贸易竞争系数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的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Yearbook(IMF)与WTOAnnualReport。

中国服务贸易不但总体水平低,国际竞争力弱,而且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表明其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见表3)。为此,我们列出了部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国家在1980年和1997年服务贸易进出口及差额,并计算了各国服务贸易竞争系数(见表4)。其中,服务贸易竞争系数为正的6个国家和地区是:美国、英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和香港。服务贸易竞争系数为负的国家或地区有: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泰国和中国。我们发现,在贸易竞争系数为负的国家中,系数值下降的只有中国一个国家(俄罗斯联邦在1980年没有相应的数据,故不纳入比较范围),其他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表明这些国家虽然存在逆差,但其逆差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这与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自1992年出现逆差,1996年后持续扩大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4各国和地区贸易竞争系数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1999世界发展指标》(中文版,226~228、230~232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中各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计算而得。

(四)服务贸易逆差与服务贸易竞争系数的结构分析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弱的判断只适合于总体状况,并不能准确反映出我国服务业竞争力全面的结构特征,笼统的评价可能会掩盖一些重要的现象,具体到我国的主要的服务贸易项目,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不尽相同。

如果某个服务贸易项目的收支差额为顺差就表明其相对具有国际竞争力,而逆差则表示其相对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话,从历史上总体数据观察,我国仅在旅游、通讯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项目下存在服务贸易顺差,而其他项目均为逆差(见表5),这表明我国在绝大多数服务贸易项目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项目,如金融保险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法律咨询、广告、宣传等服务项目与发达国标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通讯服务的比较优势是不正常的,它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垄断。如前所述,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在于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这两项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当然,旅游业可以看成是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的结合),反映在出口收入上其稳定性差。一旦国家服务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无疑将受到很大打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加入WTO有助于刺激中国服务业的稳定发展,美国是当今服务贸易强国,尤其是在金融、保险、数据处理、专业服务、电讯、技术知识等资本密集型服务,这些服务项目在美国乃至全球服务业贸易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大力发展这些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项目是我国今后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

三、国际比较的启示与基本结论

经过上述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结论: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不高,整个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相对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份额都是相当低的,其进出口份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份额分别为美国的10%和16%。中国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没有同步发展,服务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低,整个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服务贸易总体水平低制约了商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中国服务贸易不仅总体水平低,整体竞争力差,而且出口结构不合理。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劳务出口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全球贸易中发展迅速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和邮电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甚至相对于1980年代来说其与经济发达国家差距还扩大了,尤其是金融保险业方面,其出口份额由1980年的8%下降到1997年的0.8%。因此,在这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在那些新兴服务业方面中国和其他可比国家的差距比传统服务业方面的差距要更大。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规律。除了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外,城市化水平与市场化程度低对这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产生障碍,使得服务的供给无法有效地对不断增长的需求作出反应。因此,当前的选择是在发挥中国服务业的竞争优势的同时,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服务业的薄弱部门,尽快缩小差距。

4.服务业开放程度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今后应使中国服务业逐步地渐进式地对外开放,这就要求:一方面要适当保护某些尚处于幼稚状态的服务业;另一方面,要分行业、分地区、有选择地开放,根据行业特点、地区条件好坏逐步推进服务业的开放。

资料来源: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从表5还可以看出:(1)1991-1997年运输服务差额一直呈上升趋势,1999年高达-72.4亿美元,是造成中国服务贸易巨额逆差的主要原因。因此,顺应国际货运的需求,改善货运方式,提高货运质量是解决服务贸易逆差的重要途径。(2)旅游业已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生力军。到1999年旅游收入进一步提高到141亿美元,中国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可以为改善服务贸易收支状况作出重大贡献。(3)中国建筑服务从1995年开始出现逆差,并有扩大的倾向,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拥有众多过剩的劳动力的国家而言,劳务净输入不是好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中国劳动力素质太低,不能满足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

贸易竞争力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信阳毛尖;钻石模型;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2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03-1

信阳毛尖属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基于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产业竞争力理论――钻石模型对信阳毛尖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为提升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提供合理化建议。

1 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分析的理论依据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了“钻石模型”,“钻石模型”从产业层面系统阐述了行业和企业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套高价值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某一特定产业的贸易竞争力由四个基本决定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组成,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结构、企业战略、同业竞争;机遇和政府。六个因素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发展的竞争环境,这些关联的因素构成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模型――钻石模型。

2 基于钻石模型的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分析

2.1 生产要素

2.1.1 初级要素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长江、陇海两大经济开发区之间,东邻沿海,西居中西部地区前沿,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适宜的温度、光照、雨水、空气、肥沃的土壤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为信阳市生产优质茶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1.2 高级要素 河南省各级科研部门,围绕信阳茶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先后进行了建设优质茶园、茶业机械化、良种繁育推广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

2.2 需求状况

国内市场对绿茶的需求量保持强劲的增长。绿茶因具有降脂减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被誉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据调查,2007年起,我国绿茶消费量占茶叶总消费量比重达70%,需求涨势强劲。东南部产茶区和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人均茶叶消费量更是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达1.0公斤。其他地区如辽宁、山东等地对茶叶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2.3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2.3.1 实力较强的加工企业 信阳市政府为扶植茶叶产业,以“车云、天云、连云、集云、云雾”五山之名,组建了“五云茶业公司”。目前,信阳毛尖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3家,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河南省名牌农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这些实力较强的加工企业有效提高了信阳毛尖的影响力。

2.3.2 便利的交通条件 信阳市与合肥、西安、武汉、郑州等大城市的距离都在300千米左右,位于枢纽位置。境内有三条部级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贯东西。公路总里程达7660千米,公路密度40.5千米/百平方千米。三条部级高速公路,106、107、312三条国道。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得信阳毛尖运输极为通畅。

2.4 竞争力和竞争对手分析

一方面,信阳毛尖产量逐年增加,但占全国茶叶产量比重不足3%。产量仍是弱势。另一方面,信阳毛尖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市场上绿茶主要有信阳毛尖、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黄山毛尖、白沙绿等,其中碧螺春和西湖龙井是信阳毛尖最大的竞争对手,约占50%的市场份额。

2.5 政府对信阳毛尖的支持给信阳毛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信阳市政府为引导茶叶经济发展,增加茶农收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茶产业的发展,并且加大了投资力度。

3 提升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3.1 提高无性系种苗比例

建立茶树新品种繁育中心,充分利用本地现有茶树资源,根据市场需求从中选育优质且易存活品种,因地制宜种植,使茶产业效益最大化。提高无性系种苗比例,以提高茶叶产量和机械化程度。政府部门应该根据茶农种茶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和技术支持,保证茶农的经济收入。

3.2 规范商标和包装

政府需制定严格的规范,控制信阳毛尖商标和原产地标记的使用权。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在包装上设置防伪标识,便于消费者查询真伪,保证流入市场的信阳毛尖质量,取得消费者信任,提高信阳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3.3 改善信阳毛尖的营销策略

第一,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将市场进行细分。第二,丰富一年一度的“信阳市茶文化节”活动内容,并通过茶叶博览会、促销等渠道,提高信阳毛尖的知名度。第三,规范收购、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制定统一的加工标准和质量分级标准。

3.4 弥补产业主体的不足

要解决当前信阳毛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协助、扶持和指导。如选育优质品种,推广研发技术,建设优质茶园,改善混乱的市场秩序,使茶营销过程规范化,出台有利于增加茶农收入和提高茶农积极性的政策。

上一篇:大学开放教育范文 下一篇:施工劳务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