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20:28:56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1篇

关于实践内涵的界定,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涉及。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第一次对实践范畴作出了科学的规定,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内涵。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范畴的论述散见于众多的经典著作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也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现在高校普遍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对实践界定为“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定义虽指出了主体客体间的认识和实践关系,但没有进一步揭示出实践是一种什么性质、怎样的相互作用,因而显得有些宽泛了。

要准确把握实践的内涵,还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中来找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在这里,马克思批评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理解感性世界的片面性,主张既从人的、主体的方面,又从物的、客体的方面来把握感性世界,强调主体与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一方面主体具有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本质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受客体本质与规律的规定或制约。这不仅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即人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也是客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表现,这就克服了费尔巴哈只是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客体的不足。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主体要受到客体本质与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主体在实践中具有积极能动改造客体的功能。这不仅是主体人的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也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的表现,这就克服了黑格尔神化或“抽象地发展”主体“能动的方面”的缺失。

基于上面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2]。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就是主体人能够自觉地把外部对象作为他所需要的对象、作为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来加以改造,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和价值目标,使客体由自在之物不断地转化成为我之物。实践是人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就是说,人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人不仅构造对象世界,也现实地塑造自身,“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4]总而言之,实践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的活动,一方面否定并超越着人和世界的既定状态,另一方面则为人在世界中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可能。通过实践,人与世界形成全面的“为我”关系,人成为“自为”的存在物。可见,实践不仅是人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还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是人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

二、厘清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讲这对关系时,可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不同回答入手,导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即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并为实践服务,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受实践的检验。可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真理的关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在讲这一对关系时,可先阐明真理是什么,什么样的认识才是真理,说明真理的本质特征及其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突出只有实践才能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当然,人们在实践中也必须遵循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用真理来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这就是实践的真理尺度。

实践和价值的关系。讲述这对关系时,首先要分辨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与其他学科所讲的价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概括出哲学上价值概念的内涵及特性。然后分析价值评价的特点和功能,最后引申出实践和价值关系的三层意思:一是实践是价值形成的基础。价值的形成离不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等基本要素,而这些基本要素无一不是实践造就的。二是实践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才包含有价值,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社会实践。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于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只不过是物化的劳动。”[4]三是实践的价值尺度,即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遵循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价值目标。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即按科学规律办事,又符合价值尺度即满足人的需要,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的,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总之,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而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不断的发展。三、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把实践观点引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就是说,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们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认识就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从而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方法论意义。首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哲学思维方式由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经费尔巴哈人本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转变,这是对一切旧哲学根本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人类思维把握存在的根本方式合规律性发展的伟大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将传统哲学的抽象辩证法改造为实践的主客体辩证法,从而最终克服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原则和旧唯物主义机械决定论原则的局限,建立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决定论的方法,为哲学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再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和历史之间对立的缺陷,既从历史考察自然,也从自然考察历史,确立了“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唯物史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它要求人们不把理论当教条,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这无疑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想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工具,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摘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教学中要注意三个层次: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范畴即实践为起点,科学把握实践的内涵;其次,要厘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最后,要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践观;认识;真理;价值;教学;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2]光.如何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M].北京:教学与研究,1996,(2):2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事求是,实践,存在论

“实事求是”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命题,(1)、邓小平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进行了实践论的重新解说,使之成为一个集中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命题。

然而迄今为止,通常对“实事求是”都是从纯粹认识论的角度加以理解的。人们即使将“实事求是”跟“实践”联系起来,但“实践”本身仅仅被理解为一个纯粹认识论范畴。例如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解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2)据此,“实事求是”就是去研究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规律性。按照传统的理解,这里所谓“客观存在着的”就是所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实事”可以是在人类实践之外存在着的,如纯粹的自然界;“是”就是这种纯粹客观事实的纯粹客观的“规律性”。先有了这种“客观存在”,然后才有人对它们的认识,再后才有人对它们的改造亦即实践。于是就有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将认识和实践割裂开来的公式。这里,作为纯粹认识的“实事求是”是在实践之前、之外进行的。

之所以产生这样一种观念,是因为:“实事”不是被人们理解为实践本身,而是被理解为实践之前、之外的作为纯粹认识对象的东西;因而“求是”也就不在实践之内,而在实践之外。显然,“实践”范畴仅仅被理解为一个用以界定“认识”的参照或者逻辑工具,换句话说,“实践”仍然仅仅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例如列宁说过:“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3)与此相关的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流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样一种说法。这里,实践显然失去了作为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的存在论意义,而仅仅只具有认识论的功能了。这种纯粹认识论的“反映论”的理解,其实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实践观。

这里,我们尝试以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棗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视角,亦即“实践主义”(4)哲学的视角,对“实事求是”作出一种新的阐释。

作为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实践主义”,我们理解有以下基本特征:它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5)的一种新的理解,这种理解认为,“物质”并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体”,因而也不是它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哲学看来,实践才是唯一的“存在”或“实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

马克思这种“实践主义”哲学,必然要求对“实事求是”的命题作出存在论层面上的阐释:如果说“实践”是马克思存在论的初始范畴,那么“实事求是”,作为对实践范畴的中国式表述,就是人自身的存在论事实。“实事”作为生活实践,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的什么东西,而就是人之存在、即人的生活实践本身;“是”也并不是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就是关于人自己的存在或者生活实践的真理;“求”作为对这种存在论真理的追求,本身也属于人自己的生活实践,因而也是一种存在论事实。因此,“实事求是”就不仅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活动,而首先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活动。

1.实事:生活实践

人们通常易于持有的那种朴素的“自然视点”(naturalviewpoint,胡塞尔语)使他们去寻求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例如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追寻世界的“本体”。这种“离人而言天”的企图,已被哲学的历史证明是失败的。近代认识论哲学虽然开始检讨我们对本体的这种“认识”本身的问题,但其前提仍然是对这种“本体”的承诺。这种本体被设想为某种“实体”,或者被设想为这种实体的某种“本质”属性;总之,那是可以离开人的存在来谈论的某种纯粹“客观存在”的东西。结果,经验主义走向了不可知论,理性主义则走向了先验论,表明了“离人而言天”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是“此路不通”的。自从“物自身”被康德宣布为不可知,认识论时代便结束了。现代哲学发生了所谓“语言学转向”,关于“实在”的问题被视为“形而上学”而被“拒斥”或搁置起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无法找到真正实在的“实在”。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找到了通往真正的“实在”的道路,那就是“实践”。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即是实在,实在便是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实在,实践之外别无实在。如果我们仍然试图在那里寻求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纯粹客观存在、例如“物质”抽象,那不过是“前马克思”的法国唯物主义水平的东西而已,对于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用得上马克思自己说过的:我只知道我自己决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马克思看来,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只能是人的实践。胡塞尔要求“面向事情本身”,马克思要求面向实践本身。前者只是一种纯粹先验理性的存在,后者则是现实生活实践的存在。而此实践乃是人自己的“事”。这种“事”是唯一的“实在”,故称“实事”;而离开了人的实践的东西只是“虚无”,所以马克思说:“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6)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实事”,即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这种作为唯一实在的“实事”,不是任何一种类型的“实体”,而是人的“活动”本身,人的“事情”本身、“生活”本身。“事情”乃是离不开人的“事”,而非与人无关的“物”。

说到“事”与“物”之区分,我们似有必要讨论一下宋明理学关于“格物致知”之“物”的辩论。“格物致知”是《大学》中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就是儒家的认识论纲领。此所谓“知”,就是知识或者真理;此所谓“物”,就是存在或者实在。但儒家理学各派对“格物致知”是有不同理解的,其焦点集中在对“物”的理解上。程朱的理解是“物犹理也”(程颐),主张“即物穷理”(朱熹);此处之“物”具有“实体”的意味,是在实践之前、之外的预设。心学家的理解则是“物犹事也”(王阳明),此处之“物”殊非离人而在的实体,而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心学家讲“格物便是致知”,也就是讲“实事求是”,讲“理在事中”,讲“知行合一”。此说由来久远,东汉郑玄《礼记注》就说过:“物犹事也。”后来清代颜元《四书正误·大学》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实做其事”(7)。这与“实事求是”的观念是吻合的,是很有道理的。心学把“物”理解为“事”,此“事”具有双重含义:狭义地、历史地看,是指的道德践履之事;但是如果推扩开来、超越地看,此“事”可以泛指人的实践活动或现实生活。

这种“实事”作为唯一的实在,就是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存在”,即人的存在。“实事”不是那种与人无关的东西,而是那种ofpeople,bypeople,forpeople(8)的东西。“实事”作为人的存在,也就是实践。实践就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因为对人来说,人的存在也就是世界的存在。这就是说,世界是存在于人的实践域之中的,是内在于人的存在、内在于实践的。一切实体棗自然、物质、理念、上帝等等,都在实践的“视域”(Horizon)之内,都在人的存在背景上呈现,因而都是人自己的“事”。

2.是:存在论真理

通常理解,“是”即真理、客观规律。然而“真理”和“规律”其实是大有区别的:一般认为,前者是认识论范畴,后者是存在论范畴,不能混为一谈;然而同时,它们又都在人的存在论背景上呈现,因而都具有存在论意义。下面分别加以考察。

一是关于“客观规律”的问题。

“实事”作为实践,既然本身就是客观存在,就有一个去认识和把握它的问题,亦即所谓“实事求是”的问题。但严格说来,这里的“是”不是指的规律本身,而是指的对它的认识,亦即真理。规律作为我们认识的对象,本身是一种存在论性质的东西。规律不是“是”,而是“事”。而且,这里作为认识对象的规律,并非存在于人的实践“实事”之外的。我们所预设的认识对象,与传统意义上的认识对象已有根本的不同:原来的认识对象“规律”实际上是被预设为纯粹的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认识就是对这种“客观规律”的把握;而马克思哲学所预设的认识对象则是人的存在本身、实践活动本身的规律,亦即“实事”的内在联系。此事乃是人自己的事,因而其中之规律本质上是实践活动本身的规律。“求是”不是寻求那种纯粹自在的所谓“客观规律”(近代哲学史和科学史均已表明,这是不可能的),而是对人的实践活动内在联系本身的反思。

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地,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这不仅是一个认识受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而且是认识的对象包括“规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问题。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然而,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马克思哲学的规律论的实质其实也在于此:他对社会本质、历史规律的揭示,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

二是关于“真理”的问题。

如上所述,严格说来,实事求是所求之“是”,所指的不是客观规律,而是真理。人们通常把“真理”范畴与“规律”范畴等价看待,那是不对的。“规律”是一个存在论范畴,而“真理”则是一个认识论范畴。换句话说,所谓真理并非客观规律本身,亦即并非某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认识的结果,“求是”的结果。由于这种真理或“是”乃是认识棗更确切地说,是意识棗的结果,它只能是主观性(意识)与客观性(客观规律)的统一。

但是正如上文谈到的,所谓“客观规律”其实是在人的实践域内的。如果说规律的所谓“客观性”是在“上一次”的“事”或实践域内,从而是在“上一次”的意识域内;那么关于客观规律的“是”或“真理”也就总是处在“当下”的、“这一次”的实践域内,从而总是处在“当下”的、“这一次”的意识域内。事实上,这一点已经为现代科学所证实。例如现代物理学已表明,企图寻求完全独立于实验者的实验意识和实验手段之外的所谓纯粹客观的物理规律,那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们所“求”之“是”即真理,是实践的产物,因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作为实践的内在要素的意识的产物。

关于这个问题,通常存在的一个误区在于:把真理的客观性理解为在人的实践之外的对象的客观性;换句话说,即看不到实践本身的客观性及其意识本身的客观性。其实,实践本身就是客观的,在马克思看来,甚至只有实践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作为实践的内在要素,意识本身也是客观的。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真理就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说法并不确切。如果说真理必须符合什么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只能是实践本身。真理其实不是关于对象本身“客观规律”的镜像似“反映”,而是关于实践及其内在意识规律的自返性意识,因为,所谓客观对象及其规律也不过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在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看来,不仅实践、而且意识也都是一种存在论事实。如果说“实事”或实践是存在论的全部事实,那么“是”就是在这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真理。

3.求:作为一种存在论事实

实事求是,“求”是关键。怎样去“求”?这不仅是个方法论问题,而同样是一个存在论问题。“求”当然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本身也是人的实践的一个内在环节,因而也具有存在论意义。根据实践主义的观点,任何认识都是“反思”棗对人自己的“实事”、即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反思;同时,这种认识或者反思活动本身,也是人的“事”、即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像康德那样把“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截然对立起来,更不能把它们都归结为“理性”。它们都是实践,都内在于实践。换句话说,“求是”本身也是一种“实事”。撇开王阳明思想的伦理狭隘性,那么,认识和实践的这种内在而非外在的关联性,也就是他所说的“知行合一”。“知”就是“是”,“致知”就是“求是”;“行”就是“事”,“格物”就是推行“实事”;“知行合一”就是“是事统一”,亦即认识和实践在存在论层面上的同一性。

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就是我们在“实事”中“求是”的两种极典型的方法。自然科学是“求”实践域内客体方面之“是”,社会科学是“求”实践域内主体方面之“是”,哲学则是“求”实践域内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整体根本之“是”。它们都具有存在论意义,从而都具有实践性品格。

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关于人之“实事”即实践活动当中的经验层面之“是”即事实真理。经验原则无疑是科学的第一位原则。尽管经验原则本身在现代哲学中早已受到质疑,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普遍有效性。这就是说,经验实证原则作为科学的根本原则,虽然在今天被发现是有限的、非绝对的,但这丝毫也不等于说它就是无效的、没有意义的。因为从根本上看,经验世界本身就是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的一个层面,只要承认实践活动是客观实在的,就不能不承认经验世界是客观实在的。科学就是在经验世界范围内“求”具有普遍性的“是”,它所揭示的就是关于经验事实的普遍真理。但是经验本身也是实践的一个层面,“实践经验”这个常用短语充分地提示出这一点。当然,实践并不等于经验(9);但是,人在实践中所求得的认识,作为其基础的“原初给与”(theprimordialgiven)无疑是经验(10)。

社会科学更直接鲜明地表现出了认识作为人自身的实践活动的内在自返性。譬如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它们反映的无不是人的活动“实事”的内在的相互作用之“是”。其实,现代自然科学也发展到了这样一步:那种关于纯粹“自在”自然界的预设显然已经为愈来愈多的自然科学家所抛弃,他们不再以这种纯粹自然主义为预设,他们的活动越来越成为对人的活动与被观察的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反思与描述。这样一来,自然科学的人的自我反思性质也更加突显了出来。

但人对自己存在的把握又不能仅仅停留于经验的层面。经验实证的方法确实可以解决许多具体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任何认识活动都必以一个关于存在的预设或存在的观念为前提,而恰恰就是这个关于存在的预设本身不是经验可以给出的。换句话说,恰恰是作为经验之前提的人的一般“存在”观念,在经验世界中没有对应物,它是思想的直接对象,属于“超验”的领域。这个领域就是哲学的对象。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语,哲学是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学问。哲学所要反思的就是人们关于存在的观念本身;而在马克思的实践主义视域中,存在本身就是实践本身、“实事”本身。哲学所求之“是”类似海德格尔所求之“是”,也就是说,不是“在者之为在者”,而是“在之为在”;而在马克思实践主义视域中,此“在之为在”也就是“实事(实是)之为真是”。

显然,哲学提出的这些问题不是经验实证的方法可以解决的。哲学所求的不是“存在者”而是“存在”本身;不是“实践者”而是“实践”本身,即不是“是者”、“求者”而是“是”本身、“求”本身。存在意义的揭示要靠哲学的方法。而所谓哲学的方法,在中国哲学中所能找到的最恰当的名称就是“体悟”。人不可能在“存在”之外来把握存在的意义,而是于“亲临”存在中把握着存在。“亲临存在”意味着他总是亲身地体验着自己的“事”、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实践、自己的生活。这种“亲身体验”不是经验意义上的,而是体察意义上的。哲学当然需要经验的基础、理性的基础;但它本质上是“超验”(超越经验)、“超智”(超越理智)的。唯其如此,马克思的哲学存在论超越了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包括现代逻辑实证主义的所谓“分析哲学”。

顺便指出,哲学所“求”之“是”,即其关于存在意义的把握,不仅统摄着关于事实的认识论问题,统摄着关于价值的评价论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关于人的存在之“实事”的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是完全统一的。在经验科学的范围内,从一个事实判断确实推不出一个价值判断;但在马克思实践主义存在论的基础上,关于存在的真理与关于价值的真理是直接同一的。“实事”按其本真意义“是”怎样的,也就“应当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人之“在”的事实直接规定着人之“在”的价值;或者说,价值的真理乃是直接从存在的真理上生长出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价值与事实在根本上是不可分,人们获得存在观念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价值根据的观念。

总而言之,“实事求是”就是:在人的生活实践这个存在论事实中去求得具有存在论意义的真理。

注释:

1、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务得实事,每求真是。”后来儒家、尤其宋儒对它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2、:《改造我们的学习》,《选集》第3卷,第759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3、《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

4、参见拙文《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学术界》2000年第4期;《实践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理解》,《理论学刊》2000年第4期。

5、“本体论”和“存在论”在西语中本是同一词ontology。但据海德格尔考察,ontology本应是对作为一种状态的“存在”(on/Sein)本身的探究,但是从古希腊以来,人们即已误入歧途,成了对“存在者”(ousia/Seiende)亦即某种实体的研究。据此,我们理解,传统意义的本体论可译“本体论”,因其本体乃是某种实体substance(这可以跟中国古代的实体性本体论的“本末”“体用”范畴联系起来考察);而今理解的本体论、尤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当译“存在论”,因其“本体”例如“实践”,已非某种实体,而是某种存在“状态”。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78页。

7、海德格尔所谓“上手的”,与此义近。

8、美国总统林肯的名言:“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出自“AFewAppropriateRemarks”,1863。

9、现今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普遍带有某种经验主义的性质,这是一种值得检讨的倾向。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3篇

从20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引入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的实践观就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被几代人反复地解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理论宣传和学校教育进行普及。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化的过程中,于1937年写成的《实践论》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它是从解决我们党当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任务出发的,这篇关于实践问题的论著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成的”。关于实践,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这符合马克思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总结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始终为所关注。1978年思想解放大讨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的命题,也脱胎于《实践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把实践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从认识论的视角解读马克思的实践观,不仅仅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同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相吻合,也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走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相统一,因此而深入人心并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教育改革是在实践中进行的

教育是“全部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改变“人的世界”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历史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所以教育改革和发展至关紧要。从国家利益来说,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从群众期盼来看,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都“有学上”进而“上好学”。因此,从中国改革发端起,教育改革便首当其冲,可以说教育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先导。教育在“”中从“重视实践”走向了“生产代替教学”、“实干取论”的荒谬地步,直至走向了整个教育的荒废;而经过拨乱反正后的教育,在恢复重建学科专业的理论框架和弥补学生“知识断层”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由于不同时期中国的教育环境不同,根据国情党的领导班子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启动了教育改革的大幕。这份文件明确提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这是一个宏伟的战略目标。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并提出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改革的目标。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体制后,对于推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长期努力,到200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针对我国一直以来推行的应试教育,1999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予以完善,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义务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2010年,国家面向未来十年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站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再次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2013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42条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这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之举。从“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到“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再到“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决定》的一些新提法和新举措令人感到振奋。我国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不断探索中国教育改革的方案,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努力构建富有活力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未来我国教育发展走向及其改革

30多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固步自封,思想僵化,人心浮躁,人的精神世界的孤独等,还有一些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负面现象,这些问题都深刻的反映在教育上。综合国际和国内形势,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呈现这样几种特点。

(1)教育学术化和职业化

分流改革大学招生制度。把大学分为职业型大学和学术型大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职业型大学是专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并与企业签订培养计划,学生毕业可以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学术型大学专门培养科研人才,学生毕业以后继续深造,可以读研读博也可以选择出国留学。

(2)教育的个性化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填鸭式教学,教育单一化。在教育过程中主张同步化、集中化、标准化,忽视差别和个性。从小学到高中所有人读的都是一样的书,接受的都是一样的教育,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这正是我们的教育弊端。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要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每个人的特性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个性化教学。“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不承认这点就不是“唯物主义”;而教育的理想和职责正是促进人的发展,不坚持这点就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正是在这层意义上,个性化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实践。

(3)教育的德育化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前学校只注重知识的培养,很少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高校应注重立德树人,把教书与育人、管理与育人、服务与育人并驾齐驱,注重知行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让学生认知是非对错,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然后学生才会外化于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说明。”教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主要方面,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国的教育改革逐步得到完善,初步建立起了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体制。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的教育也应根据时代的潮流在实践中寻求新的出路。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写作;唯物主义;实践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是什么?

马克思哲学专业论文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域内,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是唯物主义的立场,即世界是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此论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这个物质世界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按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而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它依赖于物质。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我们才能正确的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从实际出发,真实的认识世界和实事求是的有效的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此外,坚持唯物主义立场也是我们写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正是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解决许多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构成实践的诸要素都是客观实在的,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实践各要素之间的现实的客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其相互作用的状况也是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另外实践的结果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客观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因此人们改造自然使之更加适合人们需要的活动——实践,也在历史的发展着,每一代人的实践都以前代人的实践为起点,只要人类延续下去,人们的实践活动就不会停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揭示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方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一个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包括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系。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同时又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来把握事物的运动发展,认为物质世界就是新事物不断战胜和代替旧事物的永恒发展过程。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一篇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必然是一篇包含唯物辩证法的论文。

综上所述,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内,或者起码在哲学视阈内。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的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在范畴上属于一般论文,但它由于发展因素、起源因素和趋势的特殊性,故又不同于一般论文,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我们先谈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相同的地方:首先,格式要求相同,这包括论文的组成部分、字数等;其次,字数要求相同,一篇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专业论文和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一般论文字数都应该在三千字以上,只有不低于三千字,才能完成一篇标准的论文所提出的要求。最后,写作态度一样,写作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和一般论文一样,都要具有科学的态度,即求真、务实、严谨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的不同点有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是一门专业性很突出的论文,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相比,具有鲜明的独特性:首先,立场、观点、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实践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也是根本性的方法。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话语系统和环境与一般论文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使用的话语尤其论文根本性质决定。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所站立的高度与一般论文不同。哲学是时代的精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精华里的精华。是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高于其他学科,并指导其它学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俯视众生,俯视整个物质世界,从高度、从大局出发给出人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所站立的位置比其它论文更高。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的关系是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深入的科学的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的这种关系,我们就能准确的认识两者之间的这种异同。

三 写好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写好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不然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是不能毕业的。写好本专业论文如此重要。我认为做到这样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坚持运用唯物主义立场、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去确立论文的论点并加以论证和证明。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我们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经常犯错误的问题,犯了这样的弊病,我们所做的论文将失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本质和特色,其将不再是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

2.培养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基础,形成淳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素养和气息,只有这样,我们在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是才能挥发自如、举重若轻,才能做出一篇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多读、深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品和其他优秀的哲学著作。

3.哲学是时代的精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精华里的精华,我们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一定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时代同步,研究解决现时代的人们生存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过时的问题。着眼于现在和将来,我们所做的论文才会更有价值,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4.要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是在建筑思维的大楼,是一件极其认真严肃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有负责任的态度,要有缜密的思维逻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圆满的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

以上是个人关于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一点看法和探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写作,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写作,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立场和方法,我们才有可能写好一篇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奎良.哲学的希望之光〔J〕.哲学原理(人大复印资料),1995

[2] 韩秋红、胡长栓.关于哲学发展的时代性沉思〔J〕.哲学原理199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4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杜会实践课研究

理论联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这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开设实践课,提高实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索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的学科,具有宏观性,不能直接进实验室,下工厂,具体操作困难;公共课人数众多,场地的选择、资金保证和组织管理不易;学时所限,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基于上述困难,各高校实践课普遍采取写调查报告的方式。学者汪惠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社会调查方法的研究》一文中做了深人的研究,涉及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组织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开好社会调查交流会以及对调查报告的评定等内容。有学者提出实践课可以分为教学计划内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外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内实践活动利用学生课余和周末组织小规模多次的活动;教学计划外实践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大规模长时间实践活动,二者结合能使实践课更加深人而不至于流于形式。但是这种模式流程较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具体细节和后期评估还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生质量 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商爱玲(1977- ),女,山东嘉祥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112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18-0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资大量增加,一些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该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我们如何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推进符合研究生教育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又非常迫切的现实课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我国在校研究生49万人;2012年,达到172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48.42万人,占86%。从数量上看,硕士研究生成为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力军,加强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五条规定硕士学位获得者必须具备: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制定《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所属二级学科。其下分6个二级硕士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从研究内容上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宣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教学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简言之,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科研水平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是基本方向。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研究生培养面临很多新的挑战。读书、就业、住房、家庭等压力巨大,功利和浮躁心理甚嚣尘上。很多研究生难以静下心来读书,把攻读研究生仅仅视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跳板而已,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偏低。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偏低。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的基础和前提。如上所述,成为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是我们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之一。在学期间,突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激情,保持道德品行的纯洁性,是将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尽职尽责干好工作的必要前提。就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硕士研究生是跨专业攻读。这些学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受过规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以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的研究不够深入,无法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

2.缺乏基本的学术训练和论文写作技能。目前,许多研究生缺乏基本的科研素养,甚至认为把别人的论文拼凑之后就是自己的论文。首先,在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面,就能体现这一不足,很多论文选题大而空,平淡无新意,老生常谈。其次,在方法论方面,缺乏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往往是主客观不分,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不分。最后,在论文行文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如行文不通顺、逻辑思维混乱、偷换概念等。

3.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的培养需要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就需要把经典理论与鲜活实践紧密结合,需要分析现实问题并解决现实问题。只有适应社会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着力于解决现实的问题,才能发挥理论指导的积极作用。

此外,操作不规范,态度不端正等也是突出的问题。例如,没有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没有对研究选题进行认真分析论证,就盲目选题开题;不去阅读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而是转引二手甚至三手资料;忙于应付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工作面试等,而草草成稿,就答辩毕业等。

三、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质量的主要途径

1.确立“三个并重”的培育理念。即在研究生培养中,贯彻“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理论熏陶与技能训练并重、学习能力培养与探索意识训练并重”的理念,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使其能够以更广阔的学术背景透视自己所研究的问题。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形式,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他们的民族复兴信念,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通过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系统规划,培养研究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真问题、新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创新的双向提升。逐渐形成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为育人环节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厚基础、重素质、强技能”的课程体系。“厚基础”指在课程设置中,一方面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发展学术专长。“重素质”指在课程设置中,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优良的德性、现代公民素质、扎实的人文和学术修养。“强技能”要求学生具备基本职业技能、专业研究技能和就业技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学生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培养新时期具有学术思维、问题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核心课程资源;借鉴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传统的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突出对经典原著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的探讨和把握。通过以上措施,切实加强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基本保障。例如,西南政法大学为研究生所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专题研究”课程,一方面,介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前沿;另一方面,该课程还专门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等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数理统计三者结合起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3.加强理论经典和学术前沿的学习。主要通过开设经典文献导读课程、组织学生“读书会”、举办学术沙龙和学术报告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增强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而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是其必修的核心课程。我们的经验是,首先是精心挑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经典文献,既注重理论深度,又强调可读性的导读性著作;其次由多位研究生导师共同开设,每人选讲一部分经典文献,让学生接受更多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目的是让研究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而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读书会”的具体执行方式是,先由老师指定一本书,留给学生一段时间阅读,再组织学生汇报各自的阅读体会。要求学生围绕着读书的基本感受、受到哪些启发以及阅读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困惑等展开切磋交流。再由老师进行重点点评。与“读书会”相匹配的是学术沙龙。区别在于,“读书会”围绕某本书展开,学术沙龙围绕某个专题展开。通过对学术界和大家所关注的经典问题和热点课题展开讨论,重点训练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术报告方面,一是学科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交流;二是学科提供资助鼓励学生去其他高校访学、参加短期培训等。

4.引导“问题意识”和“治理思维”。将理论观照与现实观照相结合,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宗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一篇论文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问题意识建立在对现实的关怀之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学习它,研究它。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代现实的紧密结合,让论文选题体现高度的现实关切性。另外,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我们所秉持的问题意识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治理”而批判。“治理”的概念有很多表述,但在国家治理的讨论中,主要围绕着“运用国家权力对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其保持在不破坏或突破现行秩序的度的范围内”,其内涵是由“治”而“理”,进而达成某种有序状态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建设性心态,而非革命性破坏性的做法。换句话说,我们提出问题是为了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为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5.给予管理制度上的保障。首先,建立、健全导师和导师组制度,给予学生最直接、最有益的指引。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切实发挥导师组的作用。导师组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解答学生学业上的问题,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建议。制定教师授课效果和导师指导效果等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督查机制,强化导师指导研究生课外学习与研究效果的监督和考核。其次,加强科研激励机制。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科研状态;另一方面,多设立校级、院级研究生科研项目,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再次,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预答辩、盲审、答辩、评优奖励、毕业与获取学位论文分离制度等。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实施研究生课程教学、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答辩、学位评定各环节的淘汰制度。实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化,为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翠.论理工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与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夏玉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浪漫主义;意识革命;物质观;辩证实践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75-02

一般而言,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典范之作,秉承着德国浪漫主义的诸多精神气质与语言风格。然,这仅是确认了一个历史事实。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倘我们将其思想作为一种历史分析的重要文本的话,那么对博士论文是否也该发探出成熟马克思的理论渊源呢?而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依然是博士论文是否对德国浪漫主义有所超越?这是研究博士论文的一个至为深层次的问题。就理论而言,这是一个研究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文本学的问题。

一、超越意识革命:走出自闭的意识

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家们始终将自我置于崇高的位置上,他们 “力图想治愈世界的荒凉――它面临世界的无序,设法用意志重新让世界恢复宇宙秩序;它想调和对立的两面,想整合美学”。而马克思《博士论文》对自由的崇尚明显有着德国浪漫主义“自我意识”的意味,反映了当时德国浪漫主义共同的现实诉求,即,德意志帝国及其步履蹒跚的资本主义,在一个被更古老、更发达的资本主义形式和资产阶级社会所支配的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以自我意识作为批判的武器响应了时代的潮流,但他的批判更为彻底,更具颠覆性,更有实践指向,显示了突破德国浪漫主义意识革命的端倪。

伊壁鸠鲁以能动自我意识为武器,寻求的是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也往往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内在主张。他们借人生的诗化以实现内在自由,从而超越现实。然而马克思借此谋求的却是现实自由,自我意识正是哲学要征服世界和绝对自由的武器。换言之,哲学自身的自由精神成为实践的力量,面向尘世的现实世界。当哲学变成能吞噬一切外界的火焰时,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如果权威在一个领域内受到质疑并遭到否弃的话,接下来必不可免的一步,将导致在所有领域内对权威的拒绝。”整个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都是要摆脱受外在统治的关系,形成自我规定的新关系,即“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为马克思反对思想压制提供了契机――把自我意识当成一种救赎方式,深入到实践和时代的深处去挽救那些遭受精神迫害的人们。

二、新型物质观:关系哲学的萌发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将原子和感性自然置于自我意识及其对象化的理论境域,原子与自我意识是可等量齐观,而自我意识又象征着人的自由与力量, 而人的自由与力量又不应当是抽象个人的,而是社会中人的自由与力量,社会这一主体间生活方式使得人有足够的勇气拒绝一切超出人及其产物的力量,这是马克思区别于之前所有思想家的地方。

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最根本的关系,只有在人与人产生关系之时人才摆脱自然的压制而获得自由。自我意识只有在与别的自我意识的交涉中,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以及自身无所依凭的虚无状态。“由于有了质,原子就同它的概念相背离,但同时又在它自己的结构中获得完成。于是,从具有质的原子的排斥及其与排斥相联系的聚集中,就产生出现象世界。”这一段对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关系的白描,是对原子关系的生动刻画。每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人之间处于既排斥又聚集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因具有自我意识而具有了质,而现实社会就是这些质的聚集。

“夸夸其谈”的德国浪漫主义由自我意识的角度来浪漫化沉睡的经验世界,开启通往理想世界的生命之路。它清醒地认识到了自我意识在现实中的异化,但只将之理解为意识自身的矛盾,因此便将这种解决仅仅归之于意识和思维本身。然对马克思来说,自我意识的这种矛盾,以及自我意识的这种异化,只有在现实的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解决。这是因为,自我不仅在意识中二重化,也在现实中二重化,而且自我的现实二重化是自我的意识二重化的基础和前提。这多少带有意识第二性的意思。

马克思将人与人的关系设置为世界的中心,在人与物,以及人与人的相互映照与承认中确立人的存在。深入到实践和时代的深处去挽救那些遭受压制的人们。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马克思的唯物论倾向与关系哲学思想。

三、辩证实践的端倪:超越感性直观

德国浪漫主义是资产阶级学说,囿于私有制的狭隘本性,看不到整体的经济景象,看不到资本作为统摄一切的力量而必然招来的自我否定。在其意识中,现实,始终保持着未被触动和改变,因而思考本身始终只是直观的,不能成为实践的。“资本主义的意识的物化使人既过分个体化又机械地对象化”。

然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系统地发挥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目的也在于要使伊壁鸠鲁原子论的能动原则得到合理的论证,并昭示着克服感性直观局限的理论可能。

原子的物质性和形式性决定了直线下坠和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具有同样的“本原性”。“偏斜打破了‘命运的束缚’”,是原子“胸中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是原子内在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正是偏斜运动的介入,才构成了原子的物质和形式、存在和本质的矛盾及其在现象世界的外化,形成现象世界众多原子的排斥和碰撞。马克思断言,这些都传达了一种辩证法的精神。“自我意识”的能动性来源于辩证运动。如果没有之,就不可能有原子的偏斜,也就没有原子的冲击和碰撞,世界便无法创造出来。“因此,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就改变了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原子偏斜的辩证运动打破了必然,为自我意识的自由和解放铺平了道路,由此凸显的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突破了黑格尔的辩证思想,为马克思最终确立自己的辩证法学说奠定了基础,并表明了其将历史发展放回到人与人交往的现实运动之中的倾向。而这种辩证实践的思想恰恰能克服感性直观的弊病,不再将世界当做孤立的静止的存在,而是蕴籍着生机的不断运动的过程,因而要改变世界改变现实,必须要从运动的视角来揭示规律和利用规律。

当辩证法作为一种批判的武器而与现实结合,那么不仅在理论上能得出革命的结论,而且在实践上可能爆发出革命的激情。这已由普罗米修斯所代表的反抗统治阶级的新生力量得以展示。马克思坚信,掌握了技艺的新人必定能够从压迫中解放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

四、结语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信奉的依然是自我意识和自由的哲学,高举着浪漫主义的大旗,正如其高声呐喊的那样: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斯多亚派和怀疑派体系为人们所理解的时代才算到来了。他们是自我意识哲学家。然而承认这一点并非表明,马克思的思想在任何方面都没有超越浪漫主义。尽管德国浪漫主义同样是疾呼自我意识,主张人的诗化来抵御庸俗无品的冷酷世界的侵袭,然而这类思想毕竟是德国贫瘠现实的隐晦表达,带有一切唯心主义所无法摆脱的内在弊病。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不仅沿袭了浪漫主义的思想与写作特点,更值得让人注意的是,他也在许多方面展示出了超越之的理论姿态与思想倾向。

参考文献:

[1] 罗晓颖.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2] 孙伯.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8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103.

[4]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7.

[5] 陈永盛.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的政治诉求[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6] 刘明艳.普罗米修斯意象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实践吁求[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7] 张瑞臣,庄振华.青年马克思的物质观――以“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J].学术研究,2012,(8).

[8] Henry H.H.Remay,A Key to West European Romanticism, Colloquia Germanica,1/2,37-46.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黑格尔;自我意识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哲学的提出

人们对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评价并不高,称其为马克思“不成熟时期”的作品,也不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这种观点的理由在于,虽然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开始用个别自我意识来冲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闪现了一些零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比如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是哲学的世界化”来说明哲学的世界批判意义,但是这种尝试仍然是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的,所以总的说来这时马克思还是一个彻底的黑格尔主义者。

事实上马克思已经在《博士论文》中,对黑格尔哲学及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展开了批判的考察。所以,与其说《博士论文》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的不成熟著作,不如把他看成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一次尝试性突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史前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博士论文》开始就讨论了关于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三大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定位,在马克思眼中,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出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即平淡的结局。在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希腊哲学中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那里就停止了。

马克思认为,这样一种理解显然割裂了罗马哲学与希腊哲学的内在关联。这正是他要区别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原子论差别的一个重要动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外在的,只是量上的相互组合和凝聚,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势必会得出上述的结论。而伊壁鸠鲁的原子则是原子自身的各种变化,是原子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是内在的关系,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结论很显然,所谓的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新的形式。所以,希腊哲学的死亡就如英雄之死: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因胀破肚皮而死不同。太阳的落山不过意味着新的旭日东升,希腊哲学死亡之处,正是新哲学重生之地。

《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哲学的肯定,这一点是和青年黑格尔派一致的。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基本差别,即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对待学问的态度和实践上,以及对反思的形式上。

(一)在对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方面

马克思认为,在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德谟克利特采取怀疑的、不确定的、模糊不清的态度,伊壁鸠鲁则采取独断的态度,坚持一切感性直觉都具有客观真实性,感性知觉是唯一客观的现象,“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道者”。①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怀疑感性世界,伊壁鸠鲁则肯定感性世界,“哲人比大家高明之处,正在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深信不疑”②。也就是说,对伊壁鸠鲁来说,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人的感性知觉,这是唯一能让灵魂宁静的东西,这也意味着,在伊壁鸠鲁那里,肯定人及其主体性的自由是他的理论前提。

(二)在对待学问和实践以及在反思性关系方面

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由于怀疑感性世界而寄希望于追求背后的真理,因此他不满足于哲学,并且声称要投入到实证知识的怀抱,他试图在经验事物中发现因果联系,于是他就不可避免地要受限于客观的必然性,这也即意味着对命运、天道,对世界的创造主的服从和对人的主体性自由的否定。伊壁鸠鲁对于这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肯定人的感性知觉才是唯一的客观现象,因此他认为没有必要再到经验世界中去寻求实证知识,所以他注重偶然性。

在马克思看来,肯定偶然性就意味着肯定了人的自由,肯定主体选择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因为,伊壁鸠鲁认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马克思对这个观点十分赞同,他引用伊壁鸠鲁的话说,“在必然性的生活中,是不幸的事,但是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种必然性。通向自由的道路到处都敞开着,这种道路很多,它们是便捷易行的”③

二、马克思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结构的完善

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他们关于自我意识结构的看法存在某种相似性,他们都认为,三大派哲学各自代表自我意识结构中的一环,因此,三大派哲学的整合正好构成自我意识的完整结构。所以,马克思说:“自我意识的一切环节都得到充分表现,不过每个环节都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这些体系合在一起形成自我意识的完整结构”。④

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的三个原则:这样就有三个原则是必然的:(一)思维的原则,即普遍性本身的原则……思维是真理的标准,是规定真理的东西。(二)与思维对立的一方是特定的东西本身,是个别性的原则,也就是一般的感觉、知觉、直观。以上就是斯多葛派哲学和伊壁鸠鲁派哲学的原则……(三)在斯多葛主义和伊壁鸠鲁主义以外,存在着第三者,怀疑主义,这是前面两种片面性的否定。⑤怀疑论在这里是作为前面两种片面性的综合二出现的,但是黑格尔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怀疑派的认识是错误的,他说:“古代的怀疑论并不怀疑,它对于非真理是确知的;它并不只是徘徊不定,心里存着一些思想,……换句话说,怀疑对于它乃是确定的,……它并不是悬而不决的,而是斩钉截铁的,完全确定的。⑥

也就是说,怀疑论可以洞见自我意识的本质:就是要让人的心灵和精神获得拯救与解放。为此,自我意识不太能接受自身之外存在一个决定自身的本质,但是,对于自我意识来说,恰恰就是这种东西。

事实上,当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时,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自我意识结构。传统的自我意识结构主要关注的是思想与存在的矛盾问题,或者是要从思想上理解真理(斯多亚派),或者是从个别的感性去理解真理(伊壁鸠鲁),从而使自我意识得到满足。但马克思将思想与存在的自我意识结构转换为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核心在于,不仅要理解真理,从而使自我意识满足,更重要的是,也要改变自我意识,实现哲学的世界化。同时,改变世界,实现世界的哲学化,使之成为世界历史的行动,实现自然的人化(彻底的自然主义)和人化的自然(彻底的人道主义)。

三、马克思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双重矛盾的解决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自我意识的矛盾一方面就是作为现实的自我与作为意识的对象的自我的矛盾,也就是自我在意识中的两重化,因此,自我意识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种两重化的困境。

黑格尔对于自我意识二重化是这样认为的,当我说“我”时,我的意思是指这个排斥一切别的事物的“我”,但是我所说的“我”,亦即是每一个排斥一切别的事物的“我”。⑦这里确实出现了两个我,但不是实体的我与意识的我,如此就仍然是自我的主客二重化,而不是自我在意识中的二重化。所谓在自我意识中的二重化实际是指:当我说一个具体的我时,自然也就有了“这一个”我的唯一的意识。然而,同时,我并不是唯一的称谓,当我一旦被说出,也就意味着,我是一个普遍性,每一个都可以说我,我成了“每一个”我的意识。前者是个体性的,后者是类的,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意识,都是思维。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自我意识结构的首要环节就是思维,而不是实体。自我意识作为意识的矛盾就是个体意识与类的意识的矛盾,自我在意识中的二重化就是个体与类的矛盾。

对马克思来说,这也就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即:存在和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⑧。人的现实的二重化仍然面对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体与类的矛盾。劳动与实践不是别的,正是人自己的全部类力量。劳动对象也是如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但是,在异化劳动中,人却被二重化了,异化了。

问题不在于自我的确证与否定,而在于,无论对象如何不同,自我意识都将对象视为自己,不管是肯定的(同一)还是否定的(异在)。问题不在于自我的确证与否定,而在于,无论对象如何不同,自我意识都将对象视为自己的一种关系,不管是肯定的(自我确证)还是否定的(自我否定)。问题不在于自我的确证与否定,而在于,自我意识将通过意识和实践既克服意识中的自我异化,又克服现实中的自我异化,实现自我的同一。

因此,就算存在个体与类、本质与存在、自由与必然、对象化和自我确证、人和人、人和自然的矛盾,它们也是自相矛盾,是自我的矛盾,是内在的矛盾,而不是外在的矛盾。

排斥不是单方面的,排斥就是双方排斥,自相排斥,如此,它们就处于同一关系中。在政治领域,如果能达成契约,那么也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双方终于处在同一关系中,那契约不是别的,就是双方的共同认可,就是自我意识。同样,在社会领域,如果能形成友谊,那么也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双方终于处在同一关系中,那友谊不是别的,就是双方的共同认可,就是自我意识。其它比如正义等亦复如是。当然,它们仍然存在自我否定的可能。这也同样适用于人和自然、人和人、存在和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类排斥更是自相排斥,因此,它们也就构成这类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同样的,这种最初的形式仍然具有自我否定的可能。正如自我、自私的排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一样,共产主义则是自我意识矛盾的真正解决。

不同的时代都有其不同的时代精神,自我意识哲学内容和形式自然也会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但自我意识哲学的任务却从来没有根本改变,那就是,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现在,世界面临的纷扰远非伊壁鸠鲁时代所能及,与此相比,人类却正在不断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面对人类心灵遭遇的种种新困惑,马克思那一警句仍然振聋发聩:

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的体系为人们所理解时代才算到来了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8.

[3]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05.

[4]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王锐生、黎德化:《读懂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姜丕之:《马克思与黑格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7]孙伯金癸:《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注 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页.

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第7页.

⑥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第111页.

⑦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第71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85页.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本体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关系

[中图分类号]BO-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5 )05-0026-0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呼声,也由于MEGA2陆续出版,特别是因为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基础的深刻变化,学界提出了“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的学术号召。在这一背景下,学界对马克思哲学展开了多层面的深入研究,并对马克思著作、马克思本体论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等方面,作出一些新诠释。对这些新阐释和新观点进行梳理和概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对马克思著作的新阐释

20世界90年代以来,学界对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重读和新诠,几乎涉及马克思的绝大部分重要文本,从早期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直到后期的《资本论》及其手稿。

(一)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新诠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一部重要的著作,自1932年首次以德文发表全文以来,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但因《手稿》的一些重要片段遗失,加之涉及的内容丰富庞杂,引发了国内外学者持续长久的争论。总体而言,国外学者对《手稿》的性质问题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看法:一是认为《手稿》是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顶峰。二是认为《手稿》中尽管含有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但整体上仍然属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范畴,因而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三是认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以1845年为界限的“认识论的断裂”.1845年以前是意识形态阶段,以后是科学阶段,而《手稿》属于意识形态阶段,因而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上述这些看法又引发了“两个马克思对立”的争论。

相对于西方学界而言,国内学界对《手稿》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前,研究的重点是《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手稿》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除了对《手稿》中的异化理论、人道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理论等具体思想展开探讨外,特别注重对《手稿》的历史地位、逻辑结构、版本结构等问题的研究,并作出了一些新的阐释。

对《手稿》历史地位的新认识。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手稿》的理解和评价主要受前苏联的影响,认为《手稿》是不成熟的著作,因而对其历史地位和意义的评价较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界对《手稿》研究的深化,对《手稿》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主要认为:马克思是通过创立实践唯物主义而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而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则在《手稿》中获得了基本表达,并在其中基本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手稿》中关于“对象性活动”的提法具有深刻的本体论意义,它是贯穿《手稿》的哲学主线,后来在《提纲》和《形态》中表述的“实践”原则实质上是“对象性活动”思想的提升和发挥,《手稿》因此构成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地和诞生地,它是马克思哲学创新之作,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所以不能简单地以《手稿》是马克思不成熟的著作为由而轻易打发。

对《手稿》逻辑结构的新见解。自《手稿》发表以来,《手稿》的逻辑主线一直是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在《手稿》的逻辑主线问题上,国际上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持有“异化劳动主线论”,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贯穿《手稿》的逻辑主线,并把马克思的思想基调归结为人本主义。对此,国内学者在深入梳理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在《手稿》中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逻辑线索外,还存在一条从现实描述出发的客观唯物主义的逻辑线索。因此在《手稿》中存在两条逻辑主线。在此基础上,有学者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研究,提出《手稿》不过是青年马克思最初进行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的一个思想实验过程,因而其中存在极其复杂的多重逻辑线索,包括自然决定的描述逻辑,人的类本质异化与复归的批判逻辑,而占主导地位的是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一种深层的隐形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对《手稿》版本结构的新主张。随着MEGA2的出版,对《手稿》版本的研究也逐渐升温。在MEGA2中,《手稿》以两种编排方式发表:一是原始顺序版,这是按马克思在写作《手稿》的时间和阶段顺序编排;二是逻辑改编版,这是依据思想内容和逻辑结构编排,并由编者加了标题。《手稿》的原始顺序版由三个笔记本组成,在逻辑改编版中《手稿》仍然按三个笔记或三个手稿进行编排。对此,有观点认为,现有的《手稿》版本结构存在缺陷,尤其是把《手稿》分成三部分并把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部分列入“第三手稿”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安排不能真实体现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历史,从而提出应把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部分单独列出来作为“第四手稿”,并把整个手稿划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经济学手稿为主,下篇以哲学手稿为主,从而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名称相符合。

(二)对《博士论文》的新见解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一直被视为马克思早年的唯心主义著作而被轻易打发。譬如,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本体论问题,学界普遍认为,这时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博士论文》还完全从属于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事实上,这一看法由来已久。例如,早在1914年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中就指出:“1841年大学毕业时提交了一篇论伊壁鸠鲁哲学的学位论文。马克思就其当时的观点来说,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梅林在《马克思传》中也指出:“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还完全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可见,将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思想完全归属为黑格尔唯心主义,乃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盛行的主流看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一直受到这种认识的影响,并主要地持有上述看法。

新世纪以来,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本体论问题,尽管仍有人继续持有上述看法,但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思想不仅不是承继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本体论,相反是在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哲学精神之背离的方向上开展研究的。这集中表现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把现实的人的自我创造活动作为核心范畴,力图把黑格尔的宇宙精神还原于人及其历史和文化,从而彻底否定了外在于人的绝对精神(上帝)的存在,建立了实践哲学的本体论。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偶然性、可能性的深入阐发以及对人的历史生成性的深入揭示,集中表达了历史主义的本体论原则,并因此把人的发展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自我创造和超越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本体论是一种实践哲学的本体论范式,与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本体论具有不同本质。

(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新看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对《形态》研究中“赫斯问题”的新见解。所谓《形态》的“赫斯问题”,实际上讨论的是《形态》的作者不仅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而且还包括赫斯。于是就提出这样一个疑问:赫斯作为《形态》第二卷批判对象即“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理论奠基者,为何会参与《形态》有关章节的写作?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学者在深入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形态》第一卷中批判卢格的《格拉齐安诺博士,德国哲学界的小丑》、在第二卷中批判格奥尔格・库尔曼、贝克尔的《“霍尔施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部分是由赫斯执笔完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邀请赫斯参与写作,是因为对于这些内容赫斯很熟悉,从而具有评论的能力,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却不了解这些内容。所以,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非常清楚他们与赫斯之间在思想状况上的异同,但总体上认为尚有诸多融通和接近之处。马克思、恩格斯邀请赫斯参加《形态》的写作,不是所谓“利用赫斯来出版《形态》”,而是一种思想合作,因而赫斯是《形态》的思想参与者。

对“卡尔・马克思问题”的新看法。所谓“卡尔・马克思问题”是指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一次思想转变以及在何时发生这种思想转变的问题,其实质是马克思何时成为马克思?对此,学界曾有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发生在从1843年秋到1844年春的德法年鉴时期。二是认为转变发生在从1845年秋到1846年夏的《形态》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彻底清算了他们以往的哲学信仰,走上了独自创立新世界观的道路。三是认为转变发生在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时期,根据在于马克思曾指出这本书中对具有决定意义的论点“第一次作了科学的”阐述。其中,第二种观点是目前主要和权威的看法,具有普遍影响力,包括被法国的阿尔都塞、日本的广松涉等学者所接受,也是我国多数学者的观点。对此,也有国内学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是在《巴黎手稿》、具体是在《穆勒评注》中发生的。理由是,在这里,马克思的思考框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即从孤立个人转向社会关系,由诉诸人的内在因素转向诉诸外部的经济关系,而正是这一思维框架的深刻转变,最终促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

(四)对《资本论》的新解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资本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对《资本论》的文本构成和著作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新的解读。

对《资本论》文本构成的新看法。要深入揭示和把握《资本论》的深刻思想,就需要以真实、完整而权威的《资本论》文献为基础,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脱离《资本论》的大量笔记和手稿,根据后人整理的二手资料或转译的《资本论》通行本进行研究。随着MEGA2的出版,学者们对《资本论》的文本构成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并提出了新的阐释,认为《资本论》的文本由“笔记”、“初稿”、“整理、修改稿”和“书信”部分组成。其中“笔记”部分包括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而准备的“巴黎笔记”、“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和“伦敦笔记”,是我们检索和求解马克思复杂而丰富的思想结构和叙述逻辑的重要参照;“初稿”包括马克思在1857-1867年间所写下的《资本论》初稿;“整理、修改稿”则包括MEGA2第二部分5到10卷刊出的所有属于《资本论》第一卷的各种版本,第11到13卷刊出的《资本论》第二卷的马克思手稿、恩格斯修改过程稿以及恩格斯出版稿,第14、15卷刊出的《资本论》第三卷的马克思手稿和恩格斯整理过程稿以及恩格斯出版稿;“书信部分”包括大量涉及《资本论》写作而在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马克思恩格斯与他人之间以及他人相互之间的信,提出只有将这些文献纳入《资本论》的研究中,才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资本论》的思想,进而深刻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历程及其理论核心。

对《资本论》著作性质的新诠释。《资本论》究竟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这是理论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资本论》首先并且主要地被看作是一部经济学著作。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性,因为《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发展规律的科学,而且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其手稿也经常以经济学命名,如《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等。问题在于,《资本论》是否只具有经济学的性质,而没有哲学的维度。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乃至否定了其哲学性质。随着对《资本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特别注重阐释《资本论》的哲学性质,提出《资本论》不仅是一部划时代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它是作为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双向建构的结晶。也有观点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集哲学批判、国民经济学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为一体的理论巨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借助批判的辩证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统治和奴役人的本质和秘密,从而反对“抽象对人的统治”。而《资本论》的国民经济学批判,深入揭露国民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非历史性、永恒性和神圣性的承认和运用,破除“普遍永恒资本的幻象”。《资本论》的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则聚焦在唤醒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进而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实现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真正实现“自由王国”。也有观点认为,《资本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或哲学著作,而是马克思所说的“历史科学”,它通过对现代资本运动的深入分析,全面揭示了现代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因而《资本论》的核心是马克思的现代史观。

上述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著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新诠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见解,这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提出了重估马克思著作的学术要求,这一切必将深化人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但是,研究中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在对马克思著作的诠释和解读中,更多的是采取文本学的解读路数,沉溺于在思想史和文本材料的逻辑结构中求解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和真理,不自觉地把马克思哲学研究当作是一个思想梳理或纯粹理论的阐释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哲学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向度,导致马克思哲学研究陷入学术性和现实性分裂的尴尬境地。因此,对马克思哲学著作的新解读,除了关注文本和注重思想史研究外,最重要的还是要立足现时代面临的问题来解读和激活马克思的著作和思想,从而在现实问题和文本的思想对话中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确证其在当代的现实在场。这是我们在诠释马克思著作和思想中应该持有的自觉意识,也应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向。

二、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新理解

本体论不仅是哲学的具体论题或论域,而且是哲学极为重要的基础部分,因而对于任何一种哲学性质和本质的把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在对物质本体论进行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了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并作出了新的阐释。

其一,实践本体论。这是在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中形成的一种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看法。该观点认为,传统的物质本体论忽视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维度,没有呈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意义,也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因此对马克思哲学充满着曲解和误读;马克思特别注重实践对于现存世界的基础性意义,把实践视为现实感性世界和社会存在的根据和基础,是现存“感性世界”的本体;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尽管是认识论的首要范畴,但首先是本体论范畴。因此,提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其二,社会存在本体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传统哲学把解释世界作为自己的理论主题和使命,而马克思则通过对传统哲学的革命和超越,把哲学的关注重心转移到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实现了哲学主题和使命的根本转变,把改变世界、解放人类作为自己哲学的根本使命,并从社会存在和人的生存发展的角度求解自然本体和领会思想意识的根本,以实践生成论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本体论的实体主义思维方式。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从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出发,把人的社会存在和生命存在融为一体来思考和规范其哲学本体论的,因而是一种“人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其三,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这种观点是在对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与物质本体论相比较,实践本体论是一种进步,但是按照传统的哲学观念,本体论是从属于超验的形而上学,但“实践”是一个具有经验性的概念,因而实践本体论的提法存在内在缺陷。而“社会存在本体论”尽管比“实践本体论”更深刻地领悟了马克思哲学,但它仍然立足于自然存在本体论上,并把超验性的社会存在导回到经验性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加以理解,本质上依然是“实践本体论”。由此,学者提出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的主张,认为一切社会存在形式本质上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即在具体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现实的生产。所以,马克思是从“社会存在”概念深入到作为其基础的“社会关系”,又从“社会关系”进一步深入到作为其根据的“社会生产关系”,最终在“社会生产关系”上确立了自己的本体论。所以,马克思的本体论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其四,生存论本体论。这种观点也是对实践本体论的进一步推进,认为马克思着眼于人的现实生活而批判地对待传统的实体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去集中探究人的具体的生存活动和生存方式以及人的生存的“实然”与“应然”等鲜活的生存问题,开启了从人的现实生存活动及其样式中领会“存在”的意义,从而把“事物”、“生活世界”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内在地加以链接,呈现出人的生存实践与世界的原初关联及其历史性存在。马克思生存论本体论的开启,则彻底瓦解了传统实体论的形而上学的超验性、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唯理主义、绝对主义和非历史性的内在原则,从而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

除了上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外,学界还有“物质一实践本体论”、“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等看法。同时,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也进行了分析,认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是从“关系”、“过程”、“生成”和“人”的层面看待本体,而不是从“实体”、“静止”、“预成”和“物”的角度看待本体。

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在不断深化,作出了不同于传统的物质本体论的新阐释和新主张,这些新的阐释和观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新视野和新的思维方式,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和马克思哲学的理解,特别是突显了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和价值性维度,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和人文关怀,使得马克思哲学更亲近人、更注重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这些新的诠释和主张也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那就是它们在反对物质本体论的过程中,从“实践”、“社会存在”、“社会关系”、“生存”等出发来阐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时候,放弃了马克思哲学中的自然观基础,从而把马克思哲学视为一种社会哲学或唯物史观,否定了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性质。这样一来,马克思哲学是不是一种世界观?马克思哲学是否就仅仅是社会历史哲学而不包含自然观内容?在这些问题上,学界难以达成共识。因此,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争论必将持续,分歧也仍将存在。问题的可能出路在于,如何在承认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上,较好地阐发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等本质属性,使得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人文性获得有机统一。

三、对马克思与恩格斯关系的新思考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此,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即“马恩对立论”和“马恩一致论”。“马恩对立论”最初是由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和一些晚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他们认为恩格斯背离了马克思,恩格斯把马克思的学说简单化和庸俗化,二者在世界观、辩证法、历史观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对立。这种观点随着西方“马克思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国内的译介和研究工作,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到了国内一些学者,并成为他们的基本主张。

“马恩同质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主流的看法,也是国内一些学者坚持的基本看法。持“马恩同质论”者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哲学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没有本质的差别,并对各种“马恩对立论”观点进行反驳和批判。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早期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宣告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都是两人合作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他们的著作中,原则相同,步调如一”,二人在哲学基本观点和世界观上是一致的。同样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尽管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但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共同创立的,二者也都把人的自由和解放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和旨趣,不存在所谓马克思“从人出发”,而恩格斯“从物质出发”的问题;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阅历、气质、志趣、特长、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他们在哲学的基础性的和本质性方面是一致的,根本不存在所谓“马克思反对恩格斯”或“恩格斯背叛马克思”的问题。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讨论的展开,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关系问题上,国内哲学界提出了一种既不赞同“对立论”,也不赞同“同质论”的“差异论”主张。这种观点认为,尽管恩格斯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之一,也把自己的哲学理解为历史唯物主义,但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中,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所以他们的学术思想既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一种具有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关系。差异主要表现在:在哲学研究出发点的问题上,马克思以实践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恩格斯则从一般唯物主义立场去探索哲学问题;在哲学发展趋向的问题上,马克思始终从现实的人的生存实践出发,去探究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根本问题,而恩格斯认为哲学发展并非围绕人及其实践活动而展开,未来哲学除了实证哲学以外,剩下的只是“关于思维的纯粹理论”;在如何看待自然的问题上,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因为人们是通过社会实践为媒介而与自然打交道并发生关系的,因而现实的自然是一个“人化的自然”,恩格斯则撇开社会实践对自然的影响,从自然本身去说明自然,从而专注于对自然本身运动的考察;在自由问题上,马克思是从人与人之间的本体论层面去考查和分析自由问题,特别是集中探索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恩格斯是从认识论角度,也就是从人对自然的求知关系中去认识自由问题的。

可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问题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提出的“差异论”,相较于以往的“对立论”和“完全一致论”来讲,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然而,需要进一步深究的是,这种差异是本质的差异还是非本质的差异,若差异是本质的,最终会倒向“对立论”的立场,若差异是非本质的,则与“一致论”相一致。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细致深入地揭示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之间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以及这种相同或相异的所属性质。事实上,对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关系的认识,是与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紧密相关的,这不全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涉意识形态考量的问题,同时与现实的社会实践进程密切关联。因此,如何深入文本,结合现实的实践境遇,在对“对立论”、“一致论”、“差异论”作出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关系,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任务。

马克思实践观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具有良好的师风师德,爱岗敬业,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系统讲授6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2门选修课程,学生课评等级均为优秀;主持教育教改课题1项,参加精品课程建设1门,参加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教改工程课题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获得校级教学软件比赛三等奖1项,教学成绩显著。

任现职以来,模范地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和教研成绩。5年来,作为主讲教师先后承担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列主义原著选读》,《自然辩证法》以及博士生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等6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任务,开设《医学美学》,《现代西方哲学》等2门选修课程,授课总学时达到1472学时,减去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1年,年均学时达到368学时,教学工作量饱满。本人深深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参加和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新渠道和新手段。近年来,创造性地把参与性教学方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的人生经验,课堂体验和未来生活理想的联系起来开展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渗透和互动,教学效果好,得到督导员和同行的肯定,学生课评的满意度高,评价等级均为优秀。指导5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论文的质量较高;负责指导的2名硕士研究生学习刻苦,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及撰写学术研究论文。主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参加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教改工程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的校级精品课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被推荐为自治区精品课程项目。先后发表《参与性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的运用研究》等教学研究论文4篇,其中《关于"原理"课中人的劳动本质观的教学逻辑新探》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年第4期)。主持设计和制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多媒体教学软件获得医科大学第四届教学软件比赛三等奖,年被推荐参加全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讲课比赛。

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绩显著。

主持科研课题3项,其中:省级课题1项,地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科研课题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独著),发表有较高质量和一定创见性的学术论文18篇,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这一明确和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

任现职以来,积极开展科研,在研究工作中具有独立开拓,主持科研课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较强,能把握本专业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并把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互动,形成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这一明确和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8篇(含教学论文),其中:登载在核心期刊6篇,登载在CSSCI刊物5篇,登载专业核心期刊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人大复印资料专题库收录4篇;承担科研课题12项,主持3项,其中:"十一五"规划课题一项,地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主要参加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以上论文和课题详见:《申报教授报送材料(二)》)。年获得医科大学"十佳青年学术标兵"称号,年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中青年专家培养对象。研究工作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的发展的当代问题展开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系列研究。

1,围绕人的当展的转向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和论证了人的发展的审美维度,论证了审美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生存体验是人的生命的本体诉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主题,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的审美内涵,论证了审美与人的发展的关联性,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内在统一,并以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践为背景,探讨了超越人的当展困境的基本路径,提出构建审美的发展方式是人的当代诉求,和谐社会是人的发展的审美自觉,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当代中国实践等有创见性的观点,为人的当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当代中国人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思路,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展与审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10月版),发表了《当代生活审美化与人的发展吁求》等系列研究论文5篇,其中4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2,围绕教育现代化与人的发展关系展开研究。针对教育现代化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论述了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根据和教育目标,探讨了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问题和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发展问题,4篇,其中: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年第2期全文转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阈中的公民教育》,学术论坛,年第12期)。从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出发,运用社会学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性别观对十所高校的1000名教师展开调查研究,进行社会性别的研究与分析,发表《论高校促进社会性别平等资源的综合开发问题》等系列研究论文4篇。

三,积极参与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参编教材2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1部,获得学科建设贡献奖1项,担任多个相关学科研究会的理事,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任现职以来,积极参与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和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问题展开理论研究,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和多维目标,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立美论的思想,为本专业学科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和发展前瞻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在医科大学工作期间,积极推动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建设和研究,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中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编委等学术兼职工作,主持开设医学生人文素质公选新课程"医学美学",参加编写医学美学教材2部:《美学与医学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年8月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和《美容医疗技术》(科学出版社,年3月版),医学美学论文集1部(《探索医学之美》,东南大学出版社,年5月版)任《美容医疗技术》副主编,《美学与医学美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为医学美学学科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年被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分会授予"学科建设贡献二等奖"。担任伦理学会理事,妇女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民族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医科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秘书长,积极参加和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四,加强进修学习,坚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积极参加专业学习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和学术会议交流,圆满完成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按期获得博士学位,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

任现职以来,坚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年6月圆满完成了博士学位课程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按期获得博士学位,完善了知识结构,夯实了业务理论基础,提升了综合素质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高。在此期间,积极参加其他业务知识和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先后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三项专项学习"培训等。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在香港教育学院举办"青少年法治教育与公民素养研究"中所作的大会主旨发言"参与性方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运用"获得与会者的肯定;在"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作的主旨发言"思想政治教育立美论"引起与会同行的关注。多次参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备课培训班并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交流,多渠道持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英语水平明显提高,计算机使用非常娴熟,符合免试条件。

五,积极参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借助其他手段和平台参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任教师,坚持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教学之余,认真钻研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现代交往手段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借助心理咨询中心的平台为学生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年至年担任医科大学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的兼职咨询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开展的社团活动,曾经担任医科大学绿色沙龙,心理咨询等多个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参加指导过多位学生的"科技之星"科研课题设计和社会调查活动,其中有两位学生的课题和论文获得资助和奖励;多次担任学生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的评委,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现职5年来,我在思想政治,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仍需不断努力地创新教学和研究,争取更大进步,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马克思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