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7 09:41:56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科学证实和人类社会发展所证明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凝聚着马克思主义者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取得的科学认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真正掌握其科学的内涵与精髓,才能帮助人们更深刻透彻地认识真理、掌握真理,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展现真理的属性

1.自身基本原理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篇展现着真理的属性,为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界、思维领域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提供了一把开启真理大门的钥匙。要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始终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精神,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

2.远大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而最快速灵活地运用这一强大武器的途径便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关于真理属性问题的阐述随处可见。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完善与发展。所以,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3.具有客观事实性。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主要反映在其客观存在的真理为主要事实。因此,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务必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紧密相结合的方法,从历史背景、时代意义、理论和实践价值等维度去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努力做到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辩证统一。4.演变的价值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自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瞬息万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应对和解决日趋变化的世界的固定模式,这就需要人们在历史的演变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和引导自我,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在面临问题的时候有清楚的认识和科学的应对。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涵真理的捷径探索

1.古今历史证明真理的价值。伟大的哲学家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在告诉人们,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留下的成果纷繁复杂且各有千秋。从获取知识、掌握真理、创新文明的角度来看,最佳的选择是阅读科学而准确的书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领域最普遍规律的巨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精炼、最科学的结晶,完全可以指引人们去追寻无限的知识。

2.理论的清醒决定政治的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是强大的思想武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追根溯源、知往察未,还可以对经典作家批判错误思想、建立理论体系、保证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和批判各种歪理邪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3.中国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紧密关系。当下,很多学者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却对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忽视、漠视甚至嗤之以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缺乏兴趣,也没有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当然,出现这种不容乐观的情形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显然就是没有用心研读或者没有用科学方法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一旦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不但科学系统深入地回答了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且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应当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按照“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原则,批判地吸收借鉴和继承,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真理与学术道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很多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且年代久远,想要在短时间内读懂弄通确实有些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大众化研究,通过编写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物,使马克思主义真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便于人们正确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因此,重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尽可能地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加通俗化和大众化,能够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物质力量,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2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兴起与70年代,起始于1978年出版的G.A.科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一书。在80年代形成一种学术思潮,影响至今。严格的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学派或者流派,因为它没有通常能够成为学派的基本的立论特征,比如,相互认可的基本特征,原理,主要观点等,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松散的互相讨论、学者之间的观点并不是互相认同,那为什么称之为一个学派呢?原因有两个,以使他们的研究方法都有英美分析哲学的底子,采取的用分析的方法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分析哲学20世纪起源于英国,1905年罗素《论指标》,其产生是自然科学升入发展,数理逻辑影响空前的催化下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分解分析法,就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组成要素,形式分析法,分析科学预言,命题,推理形式结构,意义分析法,分析词语,命题的意义,特别是分析元逻辑,元科学语言的意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确化,清晰,严密。其二他们声称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追求的是重构一种既是科学的又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意义是指,符合20世纪的哲学标准,机构严谨,话语明确,革命的意义是说,一种有关解放的理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些注重理论的诠释和概念化,拒绝或批判各种形式的方法论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微观基础,一些强调以理性选择为方法论原则探讨理论的微观基础,既反对整体主义也对基础注意持某种否定态度,而且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来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决不是一套和信心年集中在一起的紧凑实体,不存在一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存在一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式,分析的马克思只是将不同的观点和研究路径结合到了一起。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其研究对象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方法论问题,二是经验理论部门,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三是规范理论部分,主要是对异化,剥削等伦理问题的分析。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早代表人物是柯亨,埃尔斯特,罗默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柯亨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中取得了影响,罗默是最具创造性和独创性的人物,他的关于资本主义和积极剥削的博弈理影响很大,埃尔斯特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对马克思的否定多于重构,他对方法论的研究影响颇大,赖特将它的阶级理论与在几个国家进行的经验调研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对实际现存于资本主义中的阶级和剥削模式的剖析,他还发起并参与了名为“真正的乌托邦”的对社会主义建设前景的研究,范帕里斯将环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他的基本收入理论影响广泛,布伦纳对不同的前资本主义欧洲经济中阶级结构的变动提供了一种历史的说明,重新开展了关于从封建主义相资本主义过渡的特征的争论,鲍尔斯以有关不完善的劳动契约的思想,考察了工厂中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巴洛汉研究了第三世界的半封建关系和新生的资本主义,他还与罗默一起研究了有关市场社会主义设计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最近的,金里卡也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自己的经典评价。通过一个体系在考察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剥削和异化理论,对强制性的转移剩余价值就是剥削这一个观点的坚持,事实上,这是一种对自我所有权的自由至上主义的关注,金里卡对正义、平等这些伦理与哲学概念也作出了重新解构与诠释,用自己特有的方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说对政治哲学发生了重要影响。在这里尤其是有关对剥削和异化的分析,对这些规范理论的伦理性分析,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地把握。

二、对剥削理论地分析

1、经典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进行展开的。马克思从商品一因素到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再到只有劳动力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又是基于其劳动价值理论之上的,即剥削也就是对被剥削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剥夺。剥削特指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榨取的价值(以产品的形式),超过了对工人劳动力的报酬(以工资的形式)。资本家就是工人的剥削者,资本家只是在能够榨取公认的“剩余价值”的前提下才会雇用工人,因此,这种通过剥削把剩余价值从工人转向资本家的做法存在于所有的劳资关系中,劳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剥削关系。马克思对剥削的概念采取了这种技术性的定义。并且马克思主义者都把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当作不正以的证据,事实上,当作不正义的范例。马克思主义的剥削观是否还有道德意义,例如,是否涉及着对他人的不公平利用,技术意义上的剥削是一种不正义,对此的传统论正是这样的。

a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

b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c劳动者所获得的价值少于他所创造的价值

d资本家获得了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e劳动者被资本家剥削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对剥削下的技术性定义,并且左证了这是一种不正义的范例。随着时代的变化,也遭来了广泛的质疑。

2、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

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按照劳动价值论,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劳动量来决定,但如柯亨所指出的那样,劳动价值论事实上正好与a相反,因为,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说法,产品的价值由当下所需的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量所决定,而不由再生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所决定,如果技术革新使得当下生产某种产品只需要过去一般的劳动量,劳动价值论就说,对于已经在过去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言,即使投入其中的劳动量没有什么变化,该产品的价值也只有以前的一半,如果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话,工人实际投入的劳动就不是价值的决定因素。重要的不是工人创造了价值,而是他们创造了具有价值的东西,使得剥削的指控得以成立的,不是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生产的一部分价值,而是占有了工人生产的东西所具有的价值的一部分,创造具有价值的产品不同于创造那些产品的价值,而前者才真正构成了对剥削的指控,就算不是工人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此,恰当的论证是这样的:

aa只有劳动这才是创造产品的人,而产品才具有价值

bb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cc劳动者所获得的价值要少于他所创造的产品具有的价值

dd资本家获得了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的价值的一部分

ee劳动者被资本家所剥削

当然这种论证还是不能解决关于正义的问题,因为存在着主动将自己的劳动力贡献出来的问题,后来将这种剥削关系加上了强迫这一限制性条件,工人为资本家工作必须是强迫的结果,对剩余价值的强迫转移是一种剥削。但是这种限定也出现了问题,他把严格意义上讲并非出自强迫的劳资关系排除到了剥削范围之外,同时剩余价值的强迫转移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是正当的。最重要的是,按照这种强迫的观点,保护儿童和妇女的强制性征税也是一种剥削。剥削理论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问题。这引起了第二次的修正。是不是剥削取决于对剩余价值的具体处理是否符合更大的分配正义的模式,存在着使剥削成为不正义的更深的不正义,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

第二、对剩余价值强迫转移的修正,正如罗默后来对剥削的定义,不是基于剩余价值的转移,而是基于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拥有,按照他的观点,某人是否遭到了剥削,取决于在一种假像的分配平等条件下他的境遇是否会更好,那种假像的条件意味着,某人可以带走自己的劳动力和人均拥有的外部资源而推出现行的分配条件,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经济群体当作由现行财产关系确定规则的游戏的参与者。那么,某个群体一旦满足了下述条件就被视为遭到了剥削,如果该群体的成员带着人均拥有的外部资源推出了这个游戏并开始自己的游戏之后其处境反而更好,按照罗默的看法,如果退出资本主义的游戏,在岗工人和下岗工人的处境都会变得更好。因此遭到了剥削。剥削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分配不正义的最常见的结果,在这里就直接解决了强迫与正义的问题,这样的解释允许我们处理劳资关系之外的分配不正义,这些都源于对资源的不公平占有。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3、金里卡的质疑与意见

首先罗默扩大了剥削的范围,并使之覆盖所有形式的分配不平等,我们需要基础性的原则去证明人们对自身和外部资源拥有的权利和资格,只有从在先的和更宽泛的关于不平等分配的原则,才能推导出剥削的观点,金指出剥削不过是分配不正以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金对罗默混淆了平等与剥削也提出了批评,如果不平等需要某种更深入的平等原则加以裁决,这就是要使拥有资源的途径化的伦理命令,剥削在平等理论中就不再占有道德关注的中心地位;关于私有财产的不平等占有,金里卡认为并不一定导致剥削,如果能够在罗尔斯“持有财产的民主”得那样制度中产生,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选择的后果,如果人们的不同偏好是在正义的条件下形成的,事实上也是这样的,相反,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也许会引起剥削,使资源平等也许不会产生剥削,而使资源社会化也许会产生剥削,这取决于人们的偏好和境遇;最重要的是,金里卡通过一种整体的有关对正义地分析,表达了与罗尔斯等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的正义观相一致的部分,而不是仅仅简单的一种摆设。

三、对异化理论的分析

1、经典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仅是对剥削的关注,而且诉求这对异化的完善论式的关注,这种完善论的观点不仅强调,私有财产的问题在于存在剥削,而且因为剥削的受益者遭到了异化而无法发展他们作为人的本质能力。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生产出来劳动产品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力量。“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4页)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于是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的与自身相对立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便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第二,劳动活动的异化,即劳动者的劳动成为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受到摧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5页)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人是类存在物,这不仅是说人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把类作为自己的对象,而且是说人把自己也当作活生生的类,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对待这种自由的存在物同自然也是和谐统一的。异化劳动从人那里把自然异化出去。第四,人与人的异化,即劳动产品为他人所占有。马克思指出,外在于人并奴役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己存在物只能是人本身。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自己同作为异己的、与之相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目_也生产出其它人同他的生广“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本身同这些其它人的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

2、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

虽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禁止私有财产提供了很好的辩护。但是劳动的异化与否却并非唯一的价值准绳。如果我愿意通过异化劳动而获得闲暇。同时有些人对消费价值的关注,使得他们宁愿去获得异化劳动,而非异化劳动也不是天赐馅饼,需要动用资源去获得。同时非异化劳动也是对友谊是一种威胁,这种对生产的关注,却是忽视了友谊和消费的价值。它并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利益。同时,自由合作的生产,才能使我们成为认这个观点并不能成立,人们会赋予劳动的不同的价值,只要提供一种机会平等的条件和财产的公平划分,异化劳动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福祉,完善论并不完全是正确的。

另外一些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则作了另外一种角度的修正,他们并没有就如何分配资源给与完善论的启示,他们预见说,人们将会珍视非异化劳动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他们绝不同意用闲暇时间或家庭生活的增加来对异化进行弥补。

3、金里卡的质疑与意见

对于这种预见,金里卡认为,通过禁止非异化劳动而干涉人们的选择是没有道理的,对有意思的工作进行分配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每个人的偏好并不一样,不应该不恰当的把某些个人的偏好放到特殊的地位,而是对个体带入市场交换的资源进行修正性分配。个体在拥有平等资源份额的情况下,自由的决定什么是愿意从事的有价值的事情,这会引起一系列关于公平分配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要尝试着给出自己独特的答案。

四、结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3

我现在想很简捷地沿着最后一条贯穿我论文的途径去验证另一个故意挑衅的论点:关于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我想说,正因为观看人们用以迎接我这个论点的意识形态火焰的乐趣,就算我不曾把它提出来过,我也一定会发明这个论点的。这是一个严肃的论点,只要我们严肃地读解它,尤其只要对组成它的两个词语之一给予严肃的关注——不是那个像恶魔一样的词,而是“理论的”这个词。我说过,并且重复过,人的概念或范畴在马克思那里已经不起理论作用了。但遗憾的是,“理论的”这个用语被那些不想理解它的人忽略掉了。让我们试着来理解它。为了这个目的,我先要谈谈费尔巴哈(我翻译了他的一些文章)。没有人会否认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一种旗帜鲜明的理论人道主义。费尔巴哈说:每一新的哲学都是带着“人”这个名称出现的。1而实际上,人、人的本质,是整个费尔巴哈哲学的中心原则。并不是费尔巴哈对自然没有兴趣,因为他的确谈到了太阳和行星,谈到了植物、蜻蜓和狗,甚至谈到大象,以便指出它们没有宗教可言。但是,在他谈到自然的时候,在他平静地告诉我们每一种类都有它自己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只是它本质的显现的时候,如果我可以这么说的话,他是在预先准备他的场地。这个世界由对象组成,其中尤其存在这么一个对象,使某一种类的本质在它那里得到成就和完善:它就是这一种类的本质对象。因而每一行星都有太阳作为它的本质对象,太阳同样是行星的本质对象,等等。场地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可以把注意力拉向人。人是他的世界的中心,就像他处在围绕这个世界的地平线的中心(即他的Umwelt[周围世界]的中心)一样。他的生活里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他的:或者不如说,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他自己,因为他的世界的一切对象,仅就它们是他的本质的实现和投射而言,都是他的对象。他的直观的对象只是他直观它们的方式,他的思想的对象只是他思考它们的方式,而他的情感的对象也只是他感受它们的方式。他的一切对象,就它们所给予他的东西从来只是他的本质而言,都是本质的。人总在人自身中,人从来没有离开过人的领域,因为世界是人的世界,而人就是人的世界2——青年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拿来的这个简单的短句,在参加去年夏天莫斯科“黑格尔会议”的与会者蹭引起过一番学究气的讨论。太阳与星辰、蜻蜓、直观、智力和激情,凡此种种都只是通向决定性真理道路上的过渡――人不像星辰和动物,他的特殊性在于能够把他自己的类、他的类的本质、他的全部族类本质作为对象来拥有,这个对象是毋需归功于自然或者宗教的。通过对象化和颠倒的机制,人的类的本质以一个外在对象的、另一个世界的形式,在宗教中,被赋予了本身无法辨认的人。在宗教中,人把他自己的力量、他的生产力想象成一个绝对他者的力量,在这个他者面前颤栗,向他顶礼膜拜乞求怜悯。而这一点完全具有实践的意义,因为就是从这里产生了宗教崇拜的所有仪式,甚至产生了奇迹的客观存在;它们其实都发生在上述想象的世界里,因为它们――我引用费尔巴哈的话说――只是“愿望的满足”。3绝对的对象,作为人,因而在上帝那里碰到了绝对,但却没有认识到,他所碰到的就是他自己。整个这套哲学并不只限于宗教,它也涉及到艺术、意识形态、哲学,另外――鲜为人知的事实是――还涉及到政治、社会甚至历史。所以整个这套哲学都寄托在主客体本质的同一性上面,这种同一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在自我实现和异化中的展现而得到说明的:自我实现建立其对象;而异化则把主体和对象分离开来,使对象成为外在于主体的、物化的东西,并且把本质关系颠倒了过来,因为足以令人感到羞辱的是,主体发现自己受到以一个对象形式出现的自己的统治,而这个作为上帝或国家等等的对象,无论如何都不过是主体自己而已。一定不要忘记,我在这里只能概括其前提的这种话语具有某种庄严的意义,因为它要求把由宗教的或政治的异化所造成的颠倒重新颠倒过来;换言之,它要求把人的主体属性中的想象的统治颠倒过来;它号召人最终索回对于他的本质的拥有,这种本质从上帝和国家对他的统治中异化掉了;他号召人最终再也不是在宗教的想象世界里、在“国家的天国”里,或者在黑格尔哲学异化了的抽象里,而是在此时此地的尘世、在现实社会里实现他的真正的人的本质,即人的共同体、“共产主义”。人处在他的世界的中心,就这个说法的哲学意义而言,是指他的世界的原初本质和目的――这就是我们可以在强调的意义上称之为理论人道主义的东西。我想,大家会同意,原本采纳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和异化的难题性的马克思,后来跟他决裂了;而且大家也会同意,与费尔巴哈理论人道主义的这次决裂,在马克思思想的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根本性的事件。但我还想走得更远一些,因为费尔巴哈是一位奇怪的哲学人物,他具有“泄露天机”这样的癖性(如果可以容我这么说的话)。费尔巴哈是一位供认不讳的理论人道主义者,但是在他背后站着一整排的哲学前辈,他们虽然没有勇敢到如此公开地承认这一点,却一直在从事人的哲学,哪怕是用一种遮遮掩掩的方式。我决不至于贬低这一伟大的人道主义传统,它的历史功绩在于为反对封建主义、反对教会,以及反对它们的意识形态专家进行了斗争,在于赋予了人以地位和尊严。不过我想,我们也决不至于否认这样的事实:这个产生了伟大菱和伟大思想家的人道主义意识形态是和上升的资产阶级密不可分的,它表达了这个阶级的渴望,同时转译和传递着经由新法律体系(被修改成资产阶级商业法的旧罗马法)所认可的商业的和资本主义的经济要求。人作为自由的主体,自由人作为其行动和思想的主体,首选在于人能够自由地占有和买卖,在于成为法律的主体。我想直截了当地在这里做出这样的断言:除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例外,古典哲学的伟大传统都是在它的各种体系的范畴中进行着再生产的活动――既对人认识的权利,也对人行动的权利进行着再生产。用人认识的权利,它制造出它的各种知识论的主体,从“我思”到经验主义的和先验的主体;用人行动的权利,它制造出经济的、道德的和政治的主体。我相信――但显然不能在这里证明――自己有权这样断言:通过被划分和伪装成不同的主体的形式,关于人、人的本质或人的类的范畴在古典的、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哲学里都起着根本性的理论作用。而当我谈论某个范畴所起到的理论作用的时候,我的意思是说,它是和其他范畴息息相关的,不改变整体所发挥的功能,就不可能把它和整套东西割裂开来。我想我可以这样说:除了少数几个例外,伟大的古典哲学都以含蓄的形式表述了无可争议的人道主义传统。如果说,费尔巴哈用他固有的方式“泄露了天机”,如果说,他把人的本质毫不含糊地摆在了整个事情的中心,那么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够逃脱使古典哲学通过划分不同的主体而把人掩盖起来的那种限制。这一划分――为了让问题简单一点,我们就说划分两种主体吧――使人成为一个知识的主体和一个行动的主体。这是古典哲学的一个特有的标志,它可以防止这种哲学做出费尔巴哈那种异想天开的声明。费尔巴哈自认为能够克服这一划分:他用人类主体自身属性的多元性取代了各种主体的多元性;而且他认为自己能够从出发去解决另一个政治上的重要难题――个人与类之间的区分,理由是克制了个人(因为它总是要求至少应该有两个人存在),并且已经创造出了人类。我认为,从费尔巴哈进行思考的方式可以明显地看出,早在他之前,哲学的主要关怀就是人。区别在于,人是被划分为不同的主体,还是被划分为个人与类。由此可见,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远远不止是清算费尔巴哈而已:它的矛头同时既对准了现存的社会和历史哲学,又对准了古典哲学传统,因而也通过它们,对准了整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我要说,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首先是一种哲学的反人道主义。如果我刚才这番话还有些道理,那么你只须把它跟我前面讲到的问题对照一下,也就是对照一下马克思跟斯宾诺沙和黑格尔在反对关于开端和主体的哲学这一点上的亲和关系,就能够看出我的意思了。其实,如果你考察一下那些文本,如果它们可以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文本的话,那么你是找不到人这个范畴以及它的任何过去的或者可能的伪装物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那些论点构成了仅有的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整体,并且引起了五花八门的解释。但是我看不出它们怎么可能允许任何一种人道主义的解释:相反,它们注定要排除这样的解释,把它看做唯心主义的一个品种,并且注定要让我们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但是我们还没有结束,因为我们还必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反人道主义――也就是说,必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和历史的理论不把人的概念当做中心的做法。也许我们应该先讨论两种反对意见。事实上,我们当然应该这样做,因为它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提出。第一种意见断定:任何按上述方式来构想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念,都将以漠视人、麻痹他们的革命斗争而告终。但是《资本论》通篇都在讲被剥削者从原始积累时期到成功的资本主义时期的苦难,它的写作也是为了有助于把他们从阶级奴役下解放出来。然而这并没有妨害马克思,相反却迫使他对具体的个人进行抽象,从而在理论上把他们看成是关系的简单“承担者”――而这就是在同一本《资本论》里,在分析造成他们被剥削的机制的过程中讲到的。第二种意见用人道主义意识形态的实际存在来反对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因为这些意识形态尽管一般说来是为资产阶级的领导权服务的,却同样有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在特定社会阶层内部,而且甚至以宗教形式,表现出群众对于剥削和压迫的反抗。但是,只要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承认意识形态的存在,而且要根据它们在阶级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来判断它们,这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在这里当做赌注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是从人的本质出发,从自由的人类主体、需要、劳动、欲望的主体、道德和政治行为的主体出发去解释社会和历史的那一类理念企图。我坚持认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历史科学并写出《资本论》,只是因为他跟所有这些五花八门的人道主义理论企图进行了决裂。与整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反,马克思声称:“社会并不是由个人构成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4而且,我们的“分析方法”,“不是从人出发,而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5针对在《哥达纲领》中宣称“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那些人道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他还反驳说:“资产者有很充分的理由硬给劳动加上一种超自然的创造力”。6有人还想象出比这更断然的决裂吗?后果可以在《资本论》中看到。马克思表明,归根到底决定着某种社会形态并且让我们能够理解它的东西,不是什么幻想出来的人的本质或人性,不是人,甚至也不是“人们”,而是跟经济基础不可分的那种关系,即生产关系。同时,与一切人道主义的唯心主义相反,马克思表明,这种关系不是人与人的关系、面对面的关系,不是主体、心理学的或人类学的关系,而是一种双重的关系:人群与人群的关系,其本身又关系到这些人群与所有物――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你能够想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可能性的一种理论上的神秘化,就是认为各种社会关系都能够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甚或人群与人群的关系:因为这就是假定社会关系是只牵扯到人的关系,然而实际上它们同样牵扯到物,即从物质的自然界中取得的生产资料。马克思说,生产关系就是分配关系:由于它把生产资料归属于某个阶级,因而它也同时把人们分配到了各阶级中。阶级就产生于这种分配过程中的对抗,分配过程也就是归属过程。所有个人生来都是这种关系的一员,因而也都是能动的,是关系的一员,就像是自由签订的契约的一方那样,所以他们才受到关系的束缚;而正因为他们受到关系的束缚,所以他们也才成为关系的一员。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使人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把人们只看做是关系的“承担者”,或者说,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生产过程中某种功能的“载体”。这绝不是因为他把具体生活里的人归结为简单的功能载体:他在方面像这样看待他们,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生产中(也就是在剥削中)把他们归结成了经济基础内部的这样一种简单功能。实际上,被看做生产当事人的生产的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只能这样:他被规定为关系的简单“承担者”、简单的“功能载体”,完全是匿名的,而且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为如果他是工人,就可以把他扔到街头,如果他是资本家,他就可以发迹或者破产。总之,他必须服从于作为剥削关系、因而作为对抗性阶级关系的生产关系的规律;他必须服从于这种关系及其作用的规律。如果你不对无产者和资本家的个别具体的规定、他们的“自由”或者他们的个性进行理论的“归结”,,那么你就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个人进行的那种严酷的实践的“归结”,即把他们只当做经济功能的载体,此外什么都不是。但是,把个人当做经济功能的简单载体给个人带来了后果。不是马克思这个理论家像这样对待他们,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把个人当做可以相互替代的功能的载体,就是――在作为资本主义根本性阶级斗争的资本主义剥削内部――无可挽回地在血肉之躯上给他们标出价码,把他们归结为只是机器的附属物,把他们的女人和孩子丢进工厂的地狱,把他们的工作日延长到极限,给他们刚够把自己再生产出来的报酬,并且创造出那去庞大的劳动后备军,从中可以获得其他的匿名载体,以便对那些正在受雇、能够有幸得到工作的人施加压力。但与此同时,它也将创造出工人阶级斗争组织的条件。因为正是资本主义阶级斗争――即资本主义剥削――的发展本身创造了这些条件。马克思不断强调一个事实: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不仅通过把工人群众在工作场所集中起来,不仅通过把他们混杂在一起,而且首先是通过把劳动与日常生活的严酷纪律强加给他们,从而强行给工人阶级上了阶级斗争的课程。工人们所蒙受的一切,结果只能反过来在共同行动中反抗他们的雇主。但是要让这一切发生,工人们就必须成为其他关系的一员,受到这些关系的束缚。实际上,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不能只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而归结为它的经济基础。没有上层建筑的帮助,没有归根到底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法律-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阶级剥削就不能够维持――也就是说,不能够对自身存在的条件进行再生产。马克思除了在几处简单地提一下之外,并没有进行这项分析。但是从他说过的每件事中,我们都能推定,这些关系也同样是把具体的个人当做关系的“载体”,当做功能的“承担者”;人们只因为受到这些关系的束缚而成为关系的一员。例如,法律关系从实在的人中进行抽象,目的是把他当做简单的“法律关系的载体”,当做能够拥有财产的简单的法律主体,哪怕他仅有的财产就是他赤条条的劳动力。例如,政治关系同样从活生生的人中进行抽象,目的是把他当做简单的“政治关系的承担者”,当做自由的公民,哪怕他的投票只是增加了他所受的奴役。再例如,意识形态关系同样从活生生的人中进行抽象,目的是把他当做不是服从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就是反抗这些观念的简单主体。但是所有这些关系各自都把实在的人用作它的承担者,仍然决定着他们的血肉之躯并在那里打上印记,就像生产关系所做的那样。而且因为生产关系就是阶级斗争的关系,所以正是阶级斗争归根到底决定着这些上层建筑关系,决定着它们的矛盾,也决定着它们借以在经济基础上面打下烙印的过度决定作用。而且,正如资本主义阶级斗争在生产内部为工人的阶级斗争创造了条件一样,你可以看到,法律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关系也能够――恰恰通过它们所强加的限制――为这一斗争的组织和意识做出贡献。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确实是在资产阶级关系的框架内,并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那里来学习政治的。众所周知,资产阶级只有把广大群众都纳入自己的斗争,才能够旧政权、它的生产关系和它的国家。众所周知,资产阶级只有把工人拉进自己的政治战线(随后当然又屠杀他们),才能打败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它的法律和它的意识形态,也通过它的枪弹和它的监狱,资产阶级在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中教育了他们,其方式之一就是迫使他们理解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关,迫使他们挣脱后者意识形态的桎梏。正是在这里,“归根到底”及其在“大厦”内部产生的矛盾作用可以干预进来,对上述那些悖论现象的辩证法加以说明。马克思不是借助于人这个荒谬的概念,而是通过完全不同的概念――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理解那些现象的。在理论上,“归根到底”所发挥的功能使我们能够说明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意识形态斗争这些阶级斗争形式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进而说明这些斗争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说明这种斗争存在的矛盾。因此,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正如在历史唯物主义内部起作用那样,意味着拒绝把对社会形态及其历史的解释植根于那种抱有理论企图的人的概念――就是说,作为开端性主体的人的概念,因为就在这个概念里找到了他的需要的开端(Homooeconmicus[经济人])、他的思想的开端(Homorationalis[理性人])、他的行动和斗争的开端(Homomoralis,juridicusetpoliticus[道德人、法律人和政治人])。因为,一旦你从人出发,你就不可避免要受到唯心主义的诱惑,去相信自由或创造性劳动是万能的――也就是说,你只会完全“自由”地屈服在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万能的脚下,这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就在于用人的自由力量的虚幻形式来掩饰和强加另一种力量――更加真实也更加有力的资本主义的力量。如果说马克思没有从人出发,如果说他拒绝了从人的概念里对社会和历史进行理论的推导,那么这是为了要和上述神秘化进行决裂――这种神秘化不过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关系的表现形式而已。因而,马克思从产生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上述作用的结构性原因出发(正是这种原因维持着你应当从人出发的幻觉)马克思从一定的经济形态出发,而在《资本论》的特殊情况下,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在上层建筑中被它归根到底决定着的那些关系出发。而且每一次他都说明,这些关系决定着人并给他们打上印记,以及它们如何在人们的具体生活中给他们打上印记,而通过阶级斗争的体系,活生生的人又如何被这些关系的体系所决定。在1857年《导言》里,马克思说: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7我们可以把他的意思加以变通,然后说:具体意义上的人是被关系的许多规定[决定]的综合所决定的,他们受到这些关系的束缚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说马克思没有从那个作为空洞观念的人(也就是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压倒的人)出发,那么这是为了最终得到活生生的人;如果说他从把活生生的人当做“载体”的这些关系那里兜了圈子,那么这是为了最终能够掌握支配着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具体斗争的各种规律。我们应当记住,从关系兜圈子,在任何时候都没有使马克思远离活生生的人,因为在知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也就是在他分析的每一个环节上,马克思都说明了每一种关系――从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到法律-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如何在人们的具体生活中给他们打上印记,使他们的生活受到阶级斗争的种种形式和作用的支配。马克思的每一次抽象都与这些关系所强加给人们的“抽象”相一致,而正是这种严酷的具体“抽象”把人变成了受剥削的工人或是剥削人的资本家。我们应当记住,这个思维过程的终点――它所导致的“思想具体”――正是那个给具体现实下定义的许多规定的综合。马克思就这样把自己放在阶级的立场上,并且考察了阶级斗争的大量现象。他想要帮助工人阶级去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制,去发现自身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关系和规律,从而支援和指导它的斗争。除了阶级斗争之外,他没有别的对象;他的目的是帮助工人阶级进行革命,从而最终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消灭阶级斗争和阶级。我必须老老实实承认,对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这个论点所能提出的惟一比较严肃的反对意见是与《资本论》当中回到异化主题的那几处文本有关的。我故意说“主题”,因为我不认为提出这个主题的那些段落具有理论的意味。我是想说,异化不是作为一个真正深思熟虑了的概念,而是作为现实事物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彻底的思考,以至于让马克思能够把它们指出来;它们便是工人阶级组织和斗争的形式,当时这些形式才只是冒出地平线而已。所以,《资本论》里的异化主题可以说是作为还没有形成的一个或一些概念的对象生产出来。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我们就能够理解,巴黎公社如马克思所愿,使得异化这个主题变得多余了,就像列宁的全部政治实践所做的那样。事实上,异化在巴黎公社以后就从马克思的思想中销声匿迹了,而且在列宁大量的著作里从没有出现过但是,这个难题不仅仅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它也纠缠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融合的历史形式不放。这个难题今天公开摆在我们面前了:我们一定要考察它。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4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主体;思考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这体现了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前的高度重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主体的广大理论工作者肩负着怎样的重大职责,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这是必须进一步深刻反思的问题。

一、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工作者的天职,也是首要的职责。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的理论工作的根本问题。理论工作者只有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来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才能在自身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以自己的理论成果服务于人民和社会,从而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理论建设推动整个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否则,理论工作者导向发生偏差,其理论观点就可能出现问题,其理论成果就会产生消极的社会后果。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解决一个“真信”的问题。如果对马克思主义不信、半信或者假信,都不可能做到自觉地坚持。如果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如果对马克思主义半信半疑,那么学习、研究和宣传起来就不执著,就不那么理直气壮,‘就会大大影响理论工作的效果;如果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假信的态度,讲起话来言不由衷,那么,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战斗力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首要的问题是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解和认识。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它是理性的、现实的、’科学的信仰。我们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但是其革命性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二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学说而不是建设的学说,这种观点的偏颇之处就在于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就决定了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它不仅能够指导我们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能够指导我们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今天,尤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就要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应当承认,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性是社会经济生活多样性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是,经济关系的多样化不能作为否定指导思想一元化的根据。第一,任何社会的经济关系都不是纯而又纯的,但这并不妨碍其价值导向都是一元的,即占主导地位的只能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观。第二,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我国经济制度中,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这就决定了在思想上层建筑中,其指导思想必然是一元的,即必须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第三,在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复杂形势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尤为重要。在良莠互见、先进和落后并存的精神生活领域,在马克思主义正确价值导向的指引下,分清理论是非,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思想战线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系统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我们所要坚持的内容,从而才能做到更好地坚持。

第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区分开来。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具体结论可能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得不合时宜,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具有普遍意义,永远不会过时。

第二,把以往被忽略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发掘出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理论工作者要在深入研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十分重要、但以往被我们忽略了的基本观点。比如,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点。这一重要观点在

第三,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向全党提出了“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这“三个解放出来”中,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更为关键,因为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往往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也是没有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及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还马克思主义以完整的、科学的、本来的面目。

三、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

党中央决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内容的说明中,也包括了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设立马克思主义学科,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教学体系,就是要造就一大批不同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宣传人才。

从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关系看,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中,学习、研究和宣传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学习是前提,不认真学习就谈不上深入研究,理论宣传也就没有效果。研究是学习和宣传的中介,它既是学习的深化,又是宣传的起点。缺乏深入的研究,其学习必然是肤浅的皮毛的学习,其宣传也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简单说教。宣传是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如果离开了理论宣传,不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我们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就失去了其意义。因此,理论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理论宣传在整个党的理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地投身到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中去,为推动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贡献力量。

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效果看,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理论能否入耳入脑,打动人心,关键在于理论说服力的强弱。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要使这一理论为教育对象所接受,还需要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索提高理论宣传效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在内容上,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和鲜活的理论内容;要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与说明;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吸收新观点新材料,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关注现实、体察人生,并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形式上,不断改进方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多用讨论式,少用训诫式,由情人理,情理交融,畅所欲言,平等讨论;尽量用事实说话,多引用群众的生动语言,以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四、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

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即用它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谓非科学的运用,就是不顾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不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千差万别,不顾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机械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之在客观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既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声誉,又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党历史上发生的严重错误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巨大挫折无不与此相关。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联系工作实际,又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把对人和对事结合起来,既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又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如果只对事不对人,或者只对人不对事,都不可能贯彻运用好科学理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这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渗透到相关学科的教材中。党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组织编写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的教材,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编写好教材甚至比自己本身的研究工作还重要,责任更大,意义更为深远。理论工作者只有把自己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成果体现和吸收到教材当中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使学生在使用相关学科的教材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所以,编写好全面体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各学科教材,就是在学科建设层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应用。

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树立优良的学风。这就是我们党和毛泽东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党的十五大报告阐明的“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学风,即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要求。为此,理论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克服脱离实际、言之无物、无的放矢的不良学风,使理论研究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同时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对策研究,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服务于科学决策,当好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五、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5

故此,先从道义论与功利论讲起。

一、日常生活中的功利论与道义论

何为功利论、何为道义论

何谓功利论?功利论作为一种道德理论,它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看行为的结果。凡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及其相关的人带来好处,或带来利大于弊的行为,则是道德的,否则就是不道德。

当代美国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给功利论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功利原则十分严格地指出,我们做一件事情所寻求的,总的说来,就是善(或利)超过恶(或害)的可能最大余额(或者恶超过善的最小差额)”(引文加重点为原作者所加)。“这里的‘善’与‘恶’,是指非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功利论又分行为功利论与规则功利论。所谓行为功利论,是说不依据规则,而是根据当下的情况,决定行为,只要它能够带来好的效果便是道德的。规则功利主义是依据规则能够带来好的结果的行为即为道德行为。

道义论。道义论与功利论相反。它主张人与行为道德与否,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即行为动机正确与否。凡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德的。恰如,弗兰克纳所说:“道义论主张,除了行为或规则的效果的善恶之外,还有其它可以使一个行为或规则成为正当的或应该遵循的理由—这就是行为本身的某种特征,而不是它所实现的价值。”(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道义论亦可分为行为道义论与规则道义论。所谓行为道义论,是说不一定有什么规则,只要行为本身是合乎道德的,那么行为就是正当的。规则道义论是说行为遵循的规则必须是合乎道德的,否则便不是道德行为。

功利论和道义论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两种不同的道德观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支配其思想与行为的道德原则,有功利论,也有道义论。只要仔细观察、研究人的生活就不难发现这个道德真理。

例如,人们经常思考:做某件事值得不值得?做某件事合算不合算?人们也常说:“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或者告诫朋友,不要占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凡此种种说明人们在当下的思想与行为是在功利论道德意识支配下采取的。简言之,利益、功名支配人们的行为。

人的行为、思想,包括对未来的预测、企划,受功利论道德观念支配,这是毫无疑问的,并且是大量存在的现象。

但人的思想、行为是否完全如此呢?不是。人的思想、行为也常常受道义论的支配。

例如,人们称道:“见义勇为”是好样的!某人对他的朋友说,“您做这种事太缺德了”(如与朋友的妻子同奸)。诸如此类,说明人的思想行为是在道义论的支配下活动的。简言之,理想、信念支配人的行为。

以上是从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上说的。我们再从评价人的思想、行为上看功利论、道义论,也是同时并存、交替使用的理论与方法。

例如,当人们议论某人做某事是“落井下石”或“火上浇油”时,显然是功利论的道德评价。

又如,当人们说:“某人居心不良,用意不善”,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道义论的评价。

不论人们意识到与否、自觉与否,两种规范伦理观同时并存,每时每刻都在支配人的思想与行为,并评价人的思想与行为,不过时而是功利论,时而是道义论而已,有时同时并用。功利论与人们的物质需要、物质生活相关。道义论则与人们的心理需要、精神生活相关。从人们的道德生活看,两种规范伦理学具有同等的价值,同等的意义。有一付楹联可作为佐证:“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人们在生活中不能脱离功利论,也不能脱离道义论,那么它们为什么会如此这般的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呢?

我们先讨论一下,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特点,然后接着再讨论人为什么会有这两种道德行为准则。

功利论与道义的特点

功利论有三个特征:一是注重思想、行为的绩效、效果或结果,不计较行为的动机,或不大注意思想端正与否、动机纯洁与否,只要有好的效果,就可以了。二是在行为前权衡,比较,计算利弊得失,不合算的事,吃亏的事不干。三是立足于个人,推衍到他人与社会。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或幸福是根本的,为此,不得不顾及他人、社会大众的益利或幸福。

道义论同样也有三个特征。一是注意行为本身、或注意思想、动机(即行为依据的原则),不关心思想、行为的后果。二是不计算,不考虑思想与行为的后果对自己会怎么样。三是道义论不是立足于个人的利益,而是立足于全社会的人民大众的长远的或根本的利益。以上各有三个特点,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总之,功利论带有自发的、本能的倾向,甚至不经学习,就可以掌握的;道义论则是自为的、理智的产物,要学习、锻炼才能掌握;前者是情感、欲望的道德,后者是理智、信念的道德。或者说,功利论是常人的道德,而道义论则是贤人的道德。

功利论与道义论,有区别,但也有一定的联系。功利论与道义论都根源于社会物质利益关系,前者从个人利益出发,旁及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后者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包含有个人的利益。两者都服务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提升人性。

人为什么会受这两种道德观的支配

这要从人性说起。人是自然存在者,又是社会存在者。

人作为自然存在者,人要生存,要成长,要发展,要享乐,因此人就要通过生产,解决吃、穿、住、行、娱乐、休闲等问题。这就必然要关心私人的物质利益、福利、健康、舒适、安全、幸福诸问题。因此,讲个人功利,并把功利作为一种道德观,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但是人又是社会存在者,他要生存,要成长,要发展,要快乐,要享福,所需要的物质产品、设备和相关条件,都不是单个人所能解决的,必须依赖群体、依靠社会。他必须与他人有分工,有合作的生产劳动,交换其产品,交换其经验,互通其有无。这种社会性,简言之文化性,规定了人有理想,有友情,有精神追求与寄托。因此,就需要有某种道义论存在。这也就是汉儒董仲舒所指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注: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论和传统规范伦理学的关系

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学者们所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著作,不论是教科书,还是学术专著,几乎都没有正面回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道义论,抑或功利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主编的《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其深层寓意,是说它是一种超越功利论与道义论之上的一种新的规范伦理学,是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综合创新。新规范伦理学,这个说法,书中是有的,但没有阐明,没有论证。今日把它补上。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承认前此功利论、道义论规范伦理学存在的价值,它是古已有之的人类不可或缺的两种道德论。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尽管它的理论形态,表现形式不断地改变,但它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它在继承功利论、道义论规范伦理学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新规范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规定了它内在地包含有功利论与道义论两种理论形式。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规范伦理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的辩证法,又是辩证的唯物论。它认为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东西,精神、意识是第二性的东西。精神、意识是存在、物质的派生物。但它对存在、物质都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利论注重行为效果的优点,提出评价行为善、恶与否,既看动机,又看效果。把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起来。何止是评价,就行为发生而论,也要考虑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还把目的与手段纳入道德评价体系。目的制约手段,手段影响目的。这样就大大丰富了规范伦理学的评价理论并远远地超过了功利论与道义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扬弃了传统道义论与功利论,对其改造,整合,即综合创新。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是新的规范伦理学,道理就在于此。它包含功利论和道义论的积极因素,就此而言,它既是功利论、又是道义论,然而它又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功利论或道义论。它是功利论与道义论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说,它是人民大众的功利论,与革命道义论的统一,是对历史上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积极超越。人民大众的功利论包含有革命道义论的因素,而革命道义论又包含有人民大众功利论的成分。革命道义精神,归根到底,不能脱离人民大众的功利。换言之,道义乃是功利的化身或功利的升华。故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功利论。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集道义论、功利论、德性论于一身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之所以是一种新的规范道德论,就在于它把经过扬弃的功利论与道义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德性论、不是别的恰恰是功利论与道义论中的规范、原则、或准则的内化,成为人的一种秉性、品质(德性)、情操或习惯。须知,人们的秉性、品质、情操或习惯,都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原则、准则对人长期熏陶、习染、教育、灌输的结果。开始人们不认识,或不理解,甚至拒斥,到认识、接纳,认同以及落实行动,这是一个过程。在人们行动的反复实践中,构成了人的内在的品质、秉性、情操或习惯。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是道义论、功利论、德性论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之所以是新的规范伦理学还有方法论的理由。我们知道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唯物史观,是它的方法论原则。把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应用于伦理学领域,使伦理学发生了革命的变革。

只有应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而道德又有相对独立性)。才能科学地解释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起源,道德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也只有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原则,才能全面地解释道德原则或规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阶级性与全民性的关系问题,才能科学地阐释道德行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道德选择与责任等问题。

余论:目前伦理学界或明或暗地存在一种否定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思潮。认为它过时了,或说为它不科学。这是很值得重视的理论动向。首先是否定阶级的分析方法,宣传无立场的哲学,中立的道德。其次是企图创造一种所谓象自然科学如数学、逻辑学、物理学一样的精确无误的科学伦理学,言外之意现在的伦理学不是科学。还有人拾起利己主义的道德观,改头换面后推销给社会,以为是新东西其实都是陈年旧货。还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鼓吹全球伦理,完全否定伦理、道德的历史性、民族性与阶级性。这是一种新的伦理绝对主义道德观。

须知,新冒出来的东西,未必是新思想、新观点,这需要分析,需要鉴别。要知道今日“包装”厉害得很,包装具有仿真性质,太象真的了,外行人,没有经验的人根本辨别不清,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包装不限于商品,还有人、知识与学问。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6

[论文关键词]哲学;社会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个人;社会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路可以概括为“以小搏大、避实就虚、虚实结合”。“以小搏大”指的是持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哲学家以个人身份来唤起整个社会对他们理论的关注,并试图以此方式影响整个社会,使个人真正与社会有言语的对话,个人用自己真诚的、发自肺腑的对社会的关心来唤起社会整体行为一致的回应,个人希望能够以自己作为燃料,点燃整个社会一致向上升、向前进的热情之火。“避实就虚”是指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影响下的哲学家们避开能给现实带来破坏力的各种行动,在理论上、口头上、文字上、大脑里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这种社会批判会激发社会各派各家在理论观点上的对峙,但不会使理论的对抗转化为行动上的破坏。“虚实结合”是指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但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激烈批判现实,因此社会各派政治运动也大多认为自己就是按照这种社会批判理论去行动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其他的社会革命派都想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号召力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路程体现了西方社会由信神向不信神转化的过程,这个神就是指概念的运动,即西方哲学传统的思维运动。原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社会成员会相互促进、彼此思想上联动,共同主导社会思潮指向一致的统一观念的归宿、目的地,他们希望借助概念的运动来纠正社会全体居民的观念,但是,这种以最高的概念来统一社会思潮的做法后来被不信神的社会运动所代替,这一运动把概念的生成只是看成名称的制造,没有意义或者说没有语词特定的指称来构造语词的整体意义。这样,任何社会概念先是具体为某个名称,然后这个名称被看做是语言游戏的一个环节,它们都处在社会名称泛滥、概念流动的潮流中,淤积于社会潮流运动之深层的东西只是学者们的思维痕迹。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应社会之需转而承担起整理社会思维的工作。活泼的、好动的、机敏的社会观念经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维的整理,成为一种枯燥的、简单的纲要,这种思维纲要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奉献给社会的最好礼物,思维纲要的给出是倾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心血的一件事,用情感去整理活泼的、好动的、机敏的社会思维必然会使社会思维只剩下思维纲要,思维纲要是学者们(指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下同)的情感加上学者们的逻辑共同运作的结果。

活泼的社会思维愿意奉献给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说明现代社会思维已经有了开放的姿态,社会思维面对自然界、面对世界已经有了对话的渠道,而这个对话渠道真是不容易获得,因为这个渠道的存在表明社会思维已经张眼看世界,社会思维的“眼”的存在则表明社会思维在观察自然界的时候角度更多样了,观察者的地位更加平等了,因为社会思维的“眼”遍布社会的每一个随意的区域,这也就形成了观察世界的多角度。学者们有所准备地接受了社会思维的重托,承担对社会思维的整理工作。社会思维的复杂性、活泼性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思维框架,同时这个思维框架却是社会当时最需要的,社会需要一个能够让自己浏览自己历史的目录,社会的历史发展就是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社会自己,但社会从中选拔出的具体的学者们则是社会历史发展这本书的目录的编写者及归纳总结的人。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不辞辛苦地为社会思维整理出思维轨迹、思维纲要的做法,总体上是一种固定模式,这种模式被不断地随着历史时间的展开往后传,随着关心社会整体利益的人的增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的模式也被传开了。社会发展已经能够大范围、大容量地固定某一种社会所选中的思维模式,社会往它所选中的思维模式中所灌注的、凝固这种思维的添加剂就是社会本身的存在方式。社会本身韵存在方式渗透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模式中,经过学者们思维的整理,社会发展线索开始明晰了。尽管社会本身还在继续全面地、辽阔地、各方面齐头并进地发展着,但其中反映这种发展概况的社会存在方式已经被社会批判理论提取出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牺牲自己的哲学思维的方式进入社会批判领域,学者们的哲学天赋表现只是瞬间的,他们一旦进入社会批判理论之中,则完全沉浸到推动社会向前进的思潮中,而不是停留在思维的原点,等待从此出发上升自己到思维的抽象之处。学者们的这种做法体现了他们不重视自己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而把自己当作一个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存在物,这种存在物没有自己的生命,只有与社会一起跳动的脉搏特征。现代社会需要用这样的存在物来克服社会的物化、商品化倾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哲学走向社会批判,其中有哲学与社会批判理论的区别,也有哲学与社会批判理论的一致。哲学的灵性迸发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作为个人的存在价值,哲学向社会批判理论的转化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与社会同步发展,将自己奉献给社会的做法,而社会批判理论的提出则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完全社会化的想法。他们所说的完全社会化,就是物化每一个人,而每个人经过物化则消除了自己的个人成就,被当作社会机械中的一部分完全服从社会整体中各部分的机械运作。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自我牺牲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中,会导致社会成员平民化,社会成员思想分散化、个别化,其结果是社会形成有序的、简单的生活节奏。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社会批判理论的一致则会导致社会观念的变化。本来,社会观念就是不断产生、不断变化的,生活的多样性来自于我们不断用新观念来装备自己的头脑,不断地从新角度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改造社会。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那里,社会观念的变化只给社会带来简单、有序的生活,虽然这种生活也是富有变化的、多姿多彩的。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是以自己纯正的来自于心灵的哲学构造出社会批判理论,所以,社会观念的变化所带来的简单、有序的生活,展现的是学者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展示的是一种单纯追求的示范。他们要引导社会现实追求单一,这种单一不是精神、观念的统一,而是让心灵面对单一的现实环境保持沉稳有序、保持平静,心灵因每个人个性不同而展示多样性,社会因个人现实追求的简单不复杂而得享宁静却焕发活力的生活。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从哲学走向社会批判理论的过程中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唯美的社会生活画面,虽然这种美丽主义只是停留在画上,没有走向现实。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7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为彻底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基本特点创造了一定的历史条件,并且这种反思又直接构成科学合理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深度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反思的辫证运动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良性运行机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和经验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等等特点在理论的现实化过程中表现出具体的丰富性、鲜活的生命力、内在的调节与发展的机制等独特的理论品质,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获得创造性发展的内在的直接根据所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的“中国化”反思,应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运用与证明,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反思、科学坚持、创新发展的过程,其中面对中国现实的深刻的理论反思既是科学合理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与现实国情寻找“结合点”与“平衡点”的关键环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的“中国化”反思应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课题,这既是将马克思主义全面具体化的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基础性环节。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等基本特点,进行“中国化”反思的具体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何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传统的理论解释主要定义为三点:一是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科学的研究对象,实现了研究对象的革命;二是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彻底的唯物主义与彻底的辩证法;三是有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由此马克思主义被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根据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化的实践,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仅仅由其理论的内在逻辑特性决定是抽象的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必须在实践中获得历史性的具体化的证明、充实与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是被给予的,而是在人类的文明长河中和永恒的实践中被历史性建构的,不是相对于我们的经验而先验存在的,而是本身向根源于这种理论指导的实践经验无限开放的包括我们的经验以及后来者的经验在内的与时俱进,不仅直接观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实践经验,而且涵融整个人类的包括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文明与经验。

除了以上所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解释模式外,以“中国化”的实践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其科学性的内涵在当代具体化至少蕴含着以下几点:

第一,自觉吸取和改造人类每一个时代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实现文化的历史性融合,化为自身的文化生命力。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原则的直接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的开放与包容的气势,使马克思主义在每一个时代具有文化的优势与亲近感,能与受众的文化心理与情感交融和谐,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掌握群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文化规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吸收和改铸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构成了现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体。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吸取和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中国化真正掌握了群众,化为自觉的革命实践,极大地促进了革命的成功,这本身就是被建构和实现了的科学性。中国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海纳百川的气概和文化特性。

第二,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直接源于无产阶级利益与人类利益的根本一致的科学分析,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始终与人类利益具有根本一致性,因此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现实化与具体化。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认定的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政治立场,但必须注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面的,政治立场或政治利益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二者不能等同。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是维护和建设其科学性的最真实的步骤和最好的表达形式。

第三,始终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原则推动历史前进与社会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原则和目标的历史性具体化,代表和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和科学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寻找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特性与人性的平衡点,实现发展的共享与共享的发展,是现阶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转化为实践的物质力量,最终改造现存的世界,因而其实践性是其重要的理论本性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总是由其现实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又决定于现实的存在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或者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转化提供了成熟的条件,而现实的历史状况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总是具体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必须具体化,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方向与形式、过程与目标、结果与评价等等多方面的结构性要素。总之,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需要正视现实并进行客观公正地理论研究。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经过了革命斗争、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的中国化历史性变迁,这一过程明显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以适应于我们需要的选择,这种选择体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强调历史条件与我们的现实需要,表明丰富而复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部有可能总是只有一部分符合我们的需要和适应特定的历史条件,其他部分则被暂时搁置。这种情况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正是马克思主义适应了我们的现实需要和历史条件,因而马克思主义就能成功中国化,并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发展成果,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目标得以基本实现。认真严肃地追问和正确地了解我们的现实需要,科学合理地分析现实的历史状况,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选择、方向、目标等的基本前提。 转贴于

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并不一定意味着整个理论的实践化,而是有选择地实践化,这种选择性实践的成功恰恰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调适性和力量。那么,这里的问题是:这种有选择地中国化实践是否与我们通常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体性相悖?其实,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体性,目的在于防止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的片面、分化和孤立、抽象地理解(这种理解是违反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的)。对马克思主义有选择地中国化同样要求将被我们选中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中作完整地科学理解,而且应该把这一理论整体性的观照贯彻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过程中。这恰恰是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求相符合的,目标在于完整准确实事求是地把握被选择的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这种理论要求直接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化实践的前提。可见,对马克思主义有选择地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素质与要求并不矛盾。死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拒绝在中国化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适应需要和现实的选择,这仍然是教条主义的。

总之,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具体的,需要具体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选择和历史条件的状况。因此,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由革命向建设转变也就是十分自然的,而理论本身及其实践性绝没有革命与建设和改革的对立,当然也就从根本上不存在理论本身所谓由革命范式向建设范式的全面转换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向历史开放的现实性,实践的主题的变换要求理论适应这一变化并实现创新发展,而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要求和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恐怕是当今世界最具争论性也是直接关涉其命运的理论特性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的实质是一种现实的人道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产生的重要的人文出发点,她以关注现实存在的无产阶级及其解放来思考整个人类的最终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与人文关怀在深层次上是一致的,只要现存的这个世界还存在各种形式的压迫、剥削、不自由、非公平正义,完全忽视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思维方法和话语模式就难以真正地理解和切实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阶级性同样不是抽象的,需要根据历史条件的状况来确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曾经为科学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道路所证明,当革命是历史的必然的条件下,革命斗争就是正确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形式,在建设和改革时期,处理阶级关系的形式当然以实现合作共同发展为目标。今天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反思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该大力挖掘马克思主义阶级性的人文关怀维度和现实的人道主义精神,展现马克思主义阶级性的完整准确内涵。长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简约为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性需要,但这种简约完全遮蔽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性的人文出发点和人道主义精神,特别是将人性与阶级性等同,造成了严重的失误。事实证明,不是马克思主义错了,而是我们对其的理解和研究不够,对她的片面把握,因此还马克思主义阶级性的全面本真面目,合时宜地处理好现行阶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任务。简单地回避和淡化阶级话语以适应建设的需要只能是认识水平尚未提高的政治策略,不能代替理论上的研究和反思。

第二,阶级合作、共同发展和阶级和谐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一定要看到,即使在马克思的时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也有阶级合作的一面,甚至是革命高潮未来时的主导方面,但这并不妨碍西欧的无产阶级将阶级斗争视为革命的根本形式。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阶级合作与和谐有独特的历史条件,阶级之间也需要合作而且不得不合作,否认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教条主义的遗老遗少。现实社会主义还有阶级存在,但不要阶级斗争,要阶级合作,这是现实的可能和全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需要。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平改造实践的成功本身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三,阶级关系只是人们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这一个方面是否占主导是由现实的条件和需要决定的。中国人谈阶级色变是因为历史的经验指认阶级总是与残酷的斗争等同或联系在一起,虽然价值观念的多元发展倾向对此有所冲淡,但只要理论上没有根本的突破与创新,这个问题就像幽灵一样驱之不去。人和人的交往的直接性、全面性和自由性是我们所向往的,和谐的思维模式应该是看待马克思主义阶级性的当代选择。

总之,历史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经验、基本结论和当代需要。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人文性的中国化研究正在兴起,是否用价值性和人文性取代阶级性呢?笔者以为,这三者本来具有内在一致性,可以把价值性和人文性视为马克思主义阶级性的中国化、当代化表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8

关键词:品格;实践;传承;逻辑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党在民主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的不同发展阶段,实施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源泉,同时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指南,在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升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过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在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自身的理论品格,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品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在其萌芽、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品格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成为马克思主义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结构分析

从整体上分析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价值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二是原则性和创新性相结合;三是普遍性和具体性相结合。

(一)价值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根基层面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观,也就是它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这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这种与生俱来的局限性是不可克服的、致命的,这将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1]同时他们认为,“相反,无产阶级一下子就决不含糊地、尖锐地、毫不留情地、威风凛凛地大声宣布,它反对私有制社会”。[2]这样无产阶级就成为打破旧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力军。正是在这种认知下,他们要为无产阶级这个代表了未来的阶级提供一种科学理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3]纵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体,这种价值观贯穿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渗透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哲学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完善形态;从经济学层面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马克思成功预言了1825的英国经济危机,这种准确的预判,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最好的现实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格,这是马克思主义根基层面的理论品格。只有以这种品格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才可能实现自身的萌芽、发展和不断壮大,并在十九世纪的各种思潮中脱颖而出,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并在其指导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其它理论品格。

(二)原则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传播发展层面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不是各种理论堆积的混沌之物,按照列宁的理解,为了有助于全面、科学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体系,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如此,马克思主义就具有了某些必须遵循的科学原则,例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一理论原则要求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而不能看作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状态。正是由于这样的科学原则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理论组成部分,才使得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了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也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历史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列宁把马克思的“多国胜利论”发展到“一国胜利论”,并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创新性理论;、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更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探索出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体系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后来者,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作必须坚持的理论原则,同时不断考察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历史条件,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在此过程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理论品格。

(三)普遍性与具体性相结合――实践层面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对世界和人类社会认知和改造的理论,它具有适用于整个世界和全人类社会的科学性,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它具有普遍性,即它不仅仅适用于某一个地方、民族、国家,或者某一个历史阶段,而是适用于不同的地方、民族、国家或者其它的历史阶段。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普遍性,并不是指必须要在所有历史条件下都无条件地遵循同一种模式去改造世界,而是指要把马克思主义做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到解决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去,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性和每个历史阶段的具体现实性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实践的成功,否则就成了无可救药的“本本主义”。

众多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尤其是其中的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领袖,都能够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性和本国历史的具体性结合起来,取得一个又一个实践层面的成就。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遍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优秀品格。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虽然是不可用感官去触觉的精神性存在,但其也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来源,可以从精神和实践两个维度去考察。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者为人民服务和追求真理――精神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秉持着为无产阶级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追求在付诸实践探索的时候,呈现出来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和追求真理相结合的精神品格。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他们本身都不是穷苦家庭出身,马克思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恩格斯出身于一个工厂主家庭。按照当时德国普通人的思想,他们完全可以继承上一辈的财富和职业,然后获得轻松、富足的人生。但是他们却没有选择个人的幸福,而是要从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5]在之后的人生中,他确实做到了为全人类而奋斗。他和恩格斯深入工厂了解工人的实际生活状态,同时他们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不足,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并且开展了对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最终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他们还积极参与到工人运动的组织建设中去,为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马克思恩格斯这种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可贵精神来源。

(二)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实践来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当十九、二十世纪各国成立工人阶级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候,马克思主义获得了自己的“物质外壳”。工人阶级政党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在实践中检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个历史实践过程中,有的马克思主义者能够灵活的、正确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和建设活动,有的马克思主义者则机械的、错误的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和建设活动。这两种不同的对待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和原则性同本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的,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而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做为“神圣”的教义进行机械执行的,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

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和精神主旨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实际、民族特色和历史特点相结合,不但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和具体性的统一,同时也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品格传承的双重逻辑支撑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既存在和体现于其理论体系之中,又存在和体现于其发展的过程当中。当这种品格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时候,就为其自身的传承创造了内在的支撑力――理论的逻辑,而当这种品格付诸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当中的时候,就为其自身的传承创造了外在的支撑力――实践的逻辑,二者共同维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传承。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传承的内在逻辑支撑――理论体系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就是这个整体所具备的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属性,是这个整体所呈现出来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维持其品格存在的维持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传承的内在逻辑支撑。

具体而言,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而要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就是要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和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认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规律等等,如此就实现了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价值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不喾⒄沟睦砺郏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而其原则之一就是要不断的“发展”自己,这就意味着创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不断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方法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要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种品格就是一种不断追求创新的品格,而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这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和创新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意味着其原则和内涵具有普遍适用性,这种理论是从不同的具体理论、现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当把这种“普遍”应用于“具体”的历史情况当中的时候,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和具体性的统一。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做为一个整体,其理论体系自身有着维持其理论品格存在的内部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传承的外在逻辑支撑――实践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之后,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先是从德国传播到西欧其他国家,然后传到俄国(东欧),再传播到日本,最后由俄罗斯传入我国。如果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并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当今的发展为终点,那么马克思主义在全球的传播过程经历了大概半个世纪的时间。这期间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和发展,其自身也早已从各种工人运动理论思潮中脱颖而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指导工人阶级运动实践的唯一科学理论;而长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实践,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传承提供了强大动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传承的外在逻辑支撑。

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往往都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结合起来,肤浅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地执行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不能够真正领悟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唯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又要结合具体实际进行创新,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长久发展和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0.

[3]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1.

[4].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bks022)。

上一篇:基础理论课程范文 下一篇:市政路桥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