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0:24:46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如何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大学生在主动思考中锻炼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挥和尊重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个性,就成了“原理”课程的题中之意,而案例教学恰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说来,在“原理”课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能够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与形象化,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原理”课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案例教学可以将枯燥艰深的思想政治理论转换成鲜活有趣的具体事例,启发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并展开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与辩论。这种让学生参与其中的互动式教学,一方面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理论并不是空洞无用的,而是深深根植于现实生活中,并且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的。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原理”课的逻辑结构极其复杂,知识要点繁杂且艰深,以往那种单纯呆板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让学生产生思想共鸣了,这种满堂灌式的道德说教根本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而案例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通过自由表达思想观点而变成了能动的主体。从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看,学生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普遍性的观点和基本的原理。这样的学习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将动漫、音频或视频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案例,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开动大脑去思考,其重点不在于让学生得出标准化的答案,而在于启发他们学会探索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认知、判断与推理等能力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学生借助案例素材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结合所学的知识从多角度、多侧面和多层次进行分析,最终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

1.精心选择案例选择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非常关键,选择案例不仅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和要求,而且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必须对案例的内容、主题思想和背景信息有足够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或者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实施方法,既可以是讨论式的,也可以是讲授式的,或者是情景模拟式的。一般而言,所选的教学案例必须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另外,教师所呈现的案例应尽量达到表述客观、运用得体和剪裁适当,还应设计出要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当然,也应注重案例本身的完整性和案例间的关联性。

2.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课堂讨论目前,“原理”课基本上是大班上课。由于人数过多,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发言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分班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在小组或小班内,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然后推荐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所在小组或小班的讨论情况。对于结构复杂和内容较长的案例,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仔细阅读,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后应马上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研讨。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而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鼓励他们自由发言,大胆辩论,使各种思想能够碰撞出闪光的火花,让学生在相互质疑、相互启迪中领会案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离题跑题或错误结论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批评和指正,而是要及时调整讨论的方向和重点,因势利导,带领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应做到“以理服人”。另外,对于讨论中产生的不同观点或者独特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最终实现案例教学既定的目标。

3.对案例进行总结和评价总结和评价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环。教师通过对整个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引申和拓展,使讨论的最终目的落脚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上来,在增强学生对“原理”课内容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应仅仅拘泥于对学生散乱的发言作简单的重复和陈述,还应对师生之间碰撞出的各种观点和思想火花进行准确的归类、点拨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升华,尽可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启发他们课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教师的总结一定要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飞跃。如果不能实现这次飞跃,教师的总结则只能是“就事论事”,会让学生产生“案例还是案例”“理论还是理论”两张皮的感觉,无法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三、运用案例教学应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实施案例教学,应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1.案例与举例的关系举例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个知识点或者理论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而举出的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问题。可以说,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举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知识;2)案例教学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举例教学则是教师的独角戏,是单向灌输式的输出;3)案例教学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教学效果良好,而举例教学则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效果一般。

2.案例与理论的关系案例教学固然可以增强“原理”课的趣味性、情景化和吸引力,但如果不顾及理论而就事论事,则无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深度,或者在讲解理论时,不加取舍,牵强附会地选取了不恰当的案例,同样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的精髓和魅力。应该说,案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一定要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主题,应彰显出“原理”课应有的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简而言之,理论是基础,案例是辅助。只有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案例教学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若教学内容极具抽象思辨性,则无法采用这种方法。因此,案例教学法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为学生从案例中获得的大多是碎片化的东西,缺乏系统性。另外,这种方法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而“原理”课的总学时是非常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总学时内,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案例教学,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它或者用它一贯到底。在“原理”课的教学实践中,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同样不可忽视,其与案例教学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应灵活运用情景式、体验式、启发式和观摩式等教学方法,这对于完成“原理”课的教学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43-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又采用的是面向本科生的全国统编教材,致使高中阶段没有系统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高职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缺乏深度的理解,难以有学习兴趣和内化素质。授课时教师对“概论”课的难易程度不易把握,费力费时且效果差。又皆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缺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支撑,难以形成坚定的理论自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继承性、发展性,要求教师加强高职“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渗透研究(简称“哲学渗透研究”),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力量和逻辑力量以及学术价值的魅力,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获得理论源头的阐释和支持,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真理性和“概论”课教师的理论自信,在“概论”课堂上进行渗透,增强和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

一、“哲学渗透研究”的主要内容

“概论”(2013年修订版)于今年秋季开始使用。无论是“概论”新修订的教材编写,还是教材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体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蕴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哲学渗透研究”就是以“概论”教材中反映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以及“概论”教材编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的基础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相融合,在“概论”课堂上采用渗透的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渗透,帮助高职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哲学渗透研究”的目的和必要性

1.“概论”包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哲学渗透研究”旨在哲学层面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增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概论”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概论”课堂渗透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目的是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得到哲学层面的阐释,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坚定的理论自信。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每一理论成果及其之间的关系,都蕴含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概论”教材的编写和结构章节的安排,也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概论”课“哲学渗透研究”,在哲学层面,即最高层面深刻把握“概论”教材,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源头上得到理论支持和逻辑论证的力量,形成坚定的理论自信,对“概论”教材获得全面的、深刻的、准确的解读,提升“概论”课堂的教学学术品格,进一步增强“概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2.弥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不足,旨在实现“哲学渗透研究”与“概论”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统一,增强“概论”课的实效性。“哲学渗透研究”及课堂实施渗透,最直接的目的是弥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教材偏深偏难的不足,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学好“概论”课,深刻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涵,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历史常识,这二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原理’课主要帮助大学生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为深刻把握‘概论’课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理论基础。”“高职院校出于培养目标和办学要求的需要,不开设‘原理’和‘纲要’课,并不等于‘原理’课和‘纲要’课的基本精神、基本知识高职大学生不需要,而这一任务又落到了‘概论’课上。②”加之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系统地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此,高职学生在学习“概论”过程中暴露出理论基础差、理解困难、情感薄弱、认识肤浅、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缺乏联系、思维片面,概括分析能力差、教学实效性不强以及难以内化形成思想政治素质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通过挖掘“概论”课教材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通过课堂渗透,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逻辑力量和学术价值的魅力,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真理性的认识,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并通过哲学渗透作业题训练,深入体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真理性、科学性,培养高职学生学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3.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生活的根本方法,旨在实现“哲学渗透研究”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哲学渗透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是其中最核心作用的部分,是精神世界的灵魂,人们的思想言行,特别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言行,归根到底是受其支配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不可能脱离自己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要想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就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作指导;人生观是人们对诸如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道路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些都是每一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常言道“做学问、做事业,首先要学会做人”,这个道理普遍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人生观实际上就是做人的道理,是做人的向导,是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进步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在学习型社会的今天,高职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比较自觉地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育和形成所需要的终身学习、学会生活的根本方法。“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外在的对象和自身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在经济社会的今天,价值观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即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可能自发形成,而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渗透哲学思维的训练,则是高职学生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哲学渗透研究”的原则

“哲学渗透研究”围绕“概论”课程展开。“概论”的课程内容是主体性的,渗透是辅的。因此,在处理“概论”主体和渗透服务的关系上,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渗透适度的原则,把握好主与次的关系。“概论”课程是主体性的,哲学渗透内容是辅的。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包含和体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但是“哲学渗透研究”之运用不能超越“概论”课的主体地位,它是为全面、准确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服务的,不能为了渗透而渗透,否则就淡化了“概论”课程的主体内容,偏离了“概论”课的教学目标,大量地挤占“概论”教学内容的课时。因此,在哲学渗透的量上要把握适度的原则,以既不偏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个主题,又不影响“概论”课教学进度为准则。

2.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把握好高职学生的理解水平。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抽象的哲学概念难于理解、缺乏兴趣。因此,在哲学渗透内容的编纂上,以尽可能地以通俗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贴近高职学生能力水平,达到易于高职学生理解的目标为准则。

3.坚持契机融合的原则,把握好切入点和渗透内容的选择。“概论”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哲学渗透提供了很多的切入点和渗透内容。因而,在哪一个章节、在什么地方渗透哪一个哲学思想或观点最为恰当,需要认真地分析、选择。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哲学渗透点的布局,认真分析和研究渗透内容与“概论”教学内容的同一性、观点或理论的支持性。以有利于支持和支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有利于课时安排,有利于增强教学实效性为准则。科学地选择与“概论”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哲学思想或观点,科学地、系统地构建哲学思想渗透切入点布局体系和哲学渗透内容体系,使哲学渗透内容与“概论”教学内容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1]柳礼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20.

[2]陈连生,张心淼,孙丽娜,等.高职院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业出版社:9-10

[3]柳礼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80.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范式 理论联系实际

一、“马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05”方案,全国各高校自2007年9月起正式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马基”),至今已整整六年。六年来,我校教师和国内同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马基”课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在教学方法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与预期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

1.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马基”课教材与社会的客观实际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学生学习“马基”不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观察、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是纯粹为了应付考试,加之教学内容与中学同类课程存在重复现象,学生学起来没有新鲜感,教师教起来感觉是“炒冷饭”。

2.教学方式上以讲授为主。“05”方案使“马基”课容量增加,但教学课时数却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使得不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一讲到底,使“马基”教学变成机械式的理论灌输;有的老师则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由过去的满堂“人”灌变成满堂“机”灌,照“机”宣科现象严重;还有的老师则为了迎合学生感性化、世俗化的需求,用花里胡哨、眼花缭乱的PPT等经验层面的例子吸引学生,使马基课教学演变为原理加实例教学,出现不同程度的经验化、常识化甚至庸俗化倾向。

3.考核方式单一,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这种方式很难综合考量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在这种评价方法下,学生高分低能,按部就班,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前“突击”,抄笔记、背答案,靠投机取巧过关。

总之,现有的“马基”课程教学还没有摆脱单纯的意识形态的宣传,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马基”教学中的“板”(把理论当成现成的结论,板起面孔,以宣示绝对真理的姿态去解说教科书的内容)、“散”(把理论当做枯燥的条文,以“原理加实例”的方式讲解理论)、“浅”(把理论当做说教的材料,照“机”宣科,回避理论自身的难点和现实向理论提出的问题),总体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学效率较高,老师传授系统的知识,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丰富的知识体系,但缺点非常明显。

第一,学生主体地位失落。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常见的情形是:老师在讲台上引经据典,说古道今,学生在讲台下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或者看英语,玩手机;教师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的系统讲授,学生没有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课堂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

第二,不重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学生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所学内容往往围绕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需要考试的内容,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第三,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缺乏科学的整体设计,缺乏科学精神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缺乏探索问题的兴趣和精神,论文抄袭、考试舞弊、学习功利性太强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改革“马基”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路和方法

那如何改变现状呢?如何克服障碍使“马基”课程的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呢?我校“马基”课程组的全体老师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1.对内容进行新的设计和整合,完善体系构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如何在有限时间内精心设计出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增强教学效果,是一个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以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不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内容的简单相加,而应该对内容进行新的设计和整合,那如何整合呢?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之间重要原理、最新研究成果的整合,理清它们之间联系与发展的脉络,从而完善课程自身内在的逻辑体系,使之完整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原有的科学体系;二是要抓住它的精髓即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进行整合,这样才有可能纲举目张;三是在整合过程中,要注意与中学的政治课做好衔接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可以节省有限的课时。

2.建构双主体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教学的主体。如何调动主体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内化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互动式的方法,通过如专题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将理论学习内化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抓好两个环节:

一方面要认真设计和确定选题,指导学生完成选题。选题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切合教学内容,教学首先是要完成教学内容,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手段都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二是选择教学中的难点、热点或与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和任务的难易程度。既要使学生真正掌握选题中包含的新知识、新技能,又要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其思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操作中,注意以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的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质疑、探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指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寻找相关的帮助及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

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互动教学氛围。在课堂讨论、辩论等组织中,教师应把自己视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单纯的“操纵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命令者”,是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手握真理的知识权威。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注意做好“疏导、调节、过滤”工作。所谓“疏导”,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解除学生对课堂讨论的种种疑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二是消除学生在课堂讨论开始后的观望心理,把课堂讨论迅速推向高潮,如果出现“冷场”现象,就要采用“点将”的方法,让学生骨干打响第一炮,打破课堂的静寂,使课堂讨论顺利展开。所谓“调节”,就是在课堂讨论进入高潮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调控,使学生的发言在班与班、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上达到均衡。所谓“过滤”,是指教师在课堂讨论结束前,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讲评,对学生的各种观点进行“过滤”、“筛选”,使学生既辩明是非、真伪,又掌握所学的原理。同时,要及时客观地进行选题过程的总结,探索如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创造出自学、自识、自理、自奖等一整套引导和帮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管理新模式,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3.设置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目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在于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学习、理解和实际锻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为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更感性和直接的认识,我们设置了社会实践环节,确定了社会实践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原则,并要求社会实践紧密联系浙江省和我院实际。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敢为人先,在经济文化建设中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我校又以经济管理为特色,因此我院的社会实践课应围绕浙江特色,突出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在具体形式上,利用“十一”、“五一”长假或寒暑假安排社会实践教学,深入工厂、农村、企业和街道等进行相关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

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注意把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养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二是注重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和良好性格的塑造,使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独善其身的自主精神,渴求知识、勤于学习的求知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等,不断完善健全主体人格。三是注重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带着科研课题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搜集第一手资料,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研究,形成有一定观点、能够指导实际的调研报告、论文等。

为使实践教学取得预期效果,我们准备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要求学生的社会实践考察报告不少于三千字,格式为符合标准的论文格式,对在社会实践考察活动中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在理论课考核、评优等方面应给予适当倾斜。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使学生走入社会生活的拓展性空间,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达到知行统一。采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让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学生利用社会实际自己教育自己,进而在社会实践中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三、结语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中各个层次如何安排,才能达到整体最优、局部最佳,使学生既学会用理论思考和追问,并将这种思考和追问运用于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沉思和反思,指导行动,又得到最佳的能力培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一些想法,仅做抛砖引玉之用,愿大家都来探讨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文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整体性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2]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1.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它在讲授内容上、与其它课程的延续性上都应该在学员政治理论的学习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要加强本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必须从提高授课教员的素质、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及革新内容设置三个方面下功夫。

1 《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基础性地位的体现

1.1 内容上的基础性

马克思主义不仅在过去, 而且在当前依然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不仅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飞跃—— 思想, 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而且不断地实现着新的飞跃,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中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地位总是会不断遇到挑战和考验,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不断地接受挑战, 并逐步发展壮大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创立的,正是运用这一方法使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庞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认识社会制度的变迁,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通过社会实践,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唯物辩证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按照不断变化的实践来认识事物,按客观存在着的经济规律办事,理论要联系实际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一科学的方法论是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一切新事物、新发展和新变化的法宝。这一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

1.2 与其它课程的延续性

士官学员在学完《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之后,将学习另外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这一课程是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学员所学的政治理论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但是要学好《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必须要以学好《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为基础。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能够使学员更好的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上的延续性,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本质联系。

2 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基础性地位的具体做法

2.1 提高授课教员的自身素质

所谓教员素质,是指教员个人的政治品格、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创立至今已经有160多年的时间了,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今天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再仅仅照本宣科,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同今天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讲解,才能够使学员真正信服。授课教员要跟上时代建设的节奏, 传递新信息, 满足学员精神文化的合理需求。因此,授课教员首先要原原本本的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这一工作是不能忽略的。一个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都没有读过的教员,很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楚,更谈不上讲透、讲活了。其次,授课教员要适应形势任务和实践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紧紧围绕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授课中解决和回答广大学员关心的现实问题,凝聚人心,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授课教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不但要懂得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风土人情,中知政策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并配以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的魅力在于认识现实, 理论的生命在于指导实践。因而能否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让学员入耳入脑, 增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便成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基础性地位的关键问题。目前我校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中设立了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很好,《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也应该设立。比如,在讲解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时,可以带领学员到社会主义建设较好的社区去参观,比如武汉的百步亭社区、沌口经济开发区等,让学员亲身体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在讲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时,可以带学员参观可口可乐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在中国设置的工厂,让学员亲身体验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相信通过这些现地教学,学员将能够更加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组成部分的内涵和精髓,并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2.3 革新内容设置

革新《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也是加强本课程基础性地位的当务之急。在过去的授课中,我们偏重于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这也跟本课程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演变而来有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讲解较少。而目前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却多集中在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所以,在今后的课程内容设置中应适当加强这两个部分的比重,笔者认为三大部分的内容在总课时中占40%、40%和30%比较合适。

与此同时,教员还可以把自己所研究的动态介绍给学员。前沿问题的介绍与研究不仅可以使教员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还可以活跃学术气氛,引起学员对学科的兴趣,拓宽学员的视野。教员在正常授课之外,在坚持政治课程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应该可以由教员自主地选择学术前沿和现实热点问题以及自己的相关研究结果,辅以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员。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单一的说教和灌输,真正在争鸣中启发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郭学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2.

[2]王海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搞好哲学课的教学.文教论坛,2007.1.

上一篇:概率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电大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