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5:15:16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辩证 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12-01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在各大高校中纷纷设立,与此同时也受到了国内相关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各种研究成果陆续而生。在上述基础之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了深化研究和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况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当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多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基本原理整体性,以及主要内容进行探索。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这一研究是在探讨该学科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关于其内涵,国内许多学者指出,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理论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指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恰恰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髓的继承和发扬。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其基本观点的开展,正是建立在基本立场与基本方法上。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是一个庞大丰富的思想体系,包含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精华。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整体性,在其探索过程中,时刻值得我们注意。关于其科学性、实践性以及意识形态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界在探索研究时形成一致认可,此外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的研究,也将关系到这一门学科的成立,及其未来发展的命运。通过不断研究得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的特性除了内在的统一性外,还有整体性,至于整体性,也就是将其与所组成整体的组成部分脱离开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方面,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二方面,指的是由经典作家提出的重要观点或者相关的结论,而这些重要的观点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出,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存在的任务,以及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最终总结出的结论;最后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个别结论和观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形成了以上结论和观点,并且是革命导师,根据历史事件冷静判断和做出的预测。

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原理,它们的关系表现为,第二层次基本原理的形成,是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中普遍实践结合,而第三层次的基本原理的形成,则是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中具体实践相结合。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研究的现状

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其内部各个观点之间相互联系、支撑以及存在着首尾连贯的逻辑关系。在上述我们已经详细的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个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才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研究的现状,国内学者多数认为需要站在其的总体性范畴,或者在其内在逻辑主线、中心线索等角度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总体新范畴包括实践与人类解放两个内容,而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其的逻辑主线。

二、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掌握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门科学体系,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不断的追求与探索,然马克思主义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以及方法。换而言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人们需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学习。不然,绝不能正确的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也不能够体悟到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和发展,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原则出发:

(一)原则一:遵循坚持和发展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仅属于一门科学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思想。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需要遵循要将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要以坚持作为前提,而坚持最终是将发展作为最终的结果,决不能将坚持与发展两者分离。

(二)原则二: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今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需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将社会主义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将两者的奋力,通常导致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方向偏离正轨。对现实的裁判,要防止用个别原理,也要防止用局部的事实来判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两种评判都是片面不正确的。

(三)原则三:坚持整体和部分相统一

关于探索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可以从整体着手,也可以分门别类从部分入手,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研究,都应该讲整体与部分实现统一,才能完整和准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

(四)原则四:科学与意识形态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并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预测,因而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特别是在当前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化的背景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人们更应该坚定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表现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将其科学性与意识形态行实现有机的统一。

三、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状,为其的顺利发展找到遵循的原则。不过,其作为一项将抽象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科学原理,具有极大的复杂性,所以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搬理论,而是需要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唐昆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现状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2期

[2]刘丽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总体性方法应用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3]曾狄.《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兼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第2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年方案”中面向所有本科生开设一门重要课程。目前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新方法虽然受到多方关注,但实际应用面不广、效果不甚理想,传统常规教学方法依然占据主流,且对其改进力度不够,创新力度不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异同性,尤其要着重研究其教学方法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上更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思想的深刻性、更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更突出理性与逻辑的力量,在分析问题上更强调辩证性与哲理性;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更需要使用辩论、讨论、专题研讨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更强调构建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信念”与“信仰”。

其实,教学方法贵在“得法”与“创新”,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强调“创新”不是放弃“传统”,注重“传统”则“传统”本身也面临“创新”。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必须要做到合理选择、有效利用与综合运用。所谓合理选择就是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章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一成不变或一味求新求变。例如,如何合理使用视频、音频资料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所谓有效利用就是教师能充分掌握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的基本技能,并通过该教学方法的使用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提高教学板书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课堂讨论的组织技能、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技能等对教学质量都能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所谓综合运用就是无论是具体某堂课、某个章节、甚至某个知识点,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总之,在掌握传统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其创新要坚持在教学内容的科学讲解,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教学过程节奏的松弛把握,教学效果积极反馈、合理评价与有效改进等基础上具体展开。

二抓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内容,凸显教学的内在逻辑性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论述以及资本主义命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本质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它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适当地加以强化,但这种强化又必须是以课程内容教学的贯通性、逻辑性、完整性表现出来。所以笔者认为能否准确地让学生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将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如何的一个重要方面。

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和共产主义原理的立论依据、理论基础和思想的逻辑起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与共产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逻辑展开与逻辑必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揭示的基本规律的印证和进一步地阐释。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与共产主义原理充分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贯通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将这三部分理论内在逻辑关系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要,以期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和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现状、趋势,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以及党在当前提出的种种重大的方针、政策和战略决策。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实效性举要

1研读中学教材,确立“少、精、新、深、广、思”的教学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常会遇到一个困惑:那些最基本的原理,学生在中学时都学过了,而他们其实又并不是真的理解了,但他们却以为自己把握了,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研读中学思想政治课本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确实已经基本掌握的内容可以少讲、精讲,让学生能提纲挈领式抓住这些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让学生把内容“拎”起来,甚至可以设计模拟课堂,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讲说他们熟悉的内容。当然,对学生已学的知识也可以展开讲解,但要求“新”,这个“新”是相对于中学教师的讲授方式和思路而言的,即能让学生从另一种思维路径上把握相关原理。除了“新”,对学生已学的知识点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理论深化,深化的目的不是“故作高深”、难倒学生,而是一方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要真切理解这些原理还需要广阔的知识背景来作支撑,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去理论联系实际地思考现实问题,让学生明白在他们看似已经熟知的原理和知识的背后存在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一章节的教学分两部分进行,一方面是理论知识传授;一方面是师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互动思考,最好可以将所学的有关原理与学生所学某些专业知识和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如此,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把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积极地参与了教学活动。

2整合教学知识,实现模块教学

模块教学是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大体上可以将之划分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主要围绕物质、实践、矛盾三个范畴及其相关内容展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观等方面展开。当然,具体模块的设立每个学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另外在实施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即要贯穿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逻辑性等问题。因此,这门课程在实施模块教学时,不宜进行“多人教学”,即多名教师分别承担相应模块教学,因为这样容易割裂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使学生难以在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3方式方法多样化,进行立体教学

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更喜欢像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专题讨论、小组辩论、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小型调查活动等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但要注意到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必须要能加以合理运用,尤其是多媒体的科学使用,课堂音像资料的合理利用,从而使得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能切实地服务于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联系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院系或学校,也可以凭借自身的社会关系联系教学实践基地。每个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走进社会、关注社会的调查活动,活动的主题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内容有关。教师可以先传授一些最基本的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原则,然后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调查的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写成社会调查报告,作为作业纳入课程成绩考核中。同时评选出优秀作品,条件允许可以适当给予奖励。

5重视与学生的交流

教师要在课间和课下多与学生接触,尤其要重视学生以作业方式上交的小论文。布置学生写小论文,老师应该要认真批阅并要反馈学生论文的写作情况,对学生在论文中的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可以在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对某些学生所反映的个别问题能私下与之沟通。如此,学生才会重视作业,在作业和小论文中才会写出自己所感、所想,而不是随便抄一篇了事。

6注重教学的语言艺术

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依托一定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本身也是最为重要和传统的教学手段。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严肃的,学生希望的是将严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用年轻人更易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清新、优美、活泼甚至幽默的的语言往往更能打动学生。毕竟“道不远人”,太深沉、太严肃,年轻人可能对马克思主义望而却步了,这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不过我们也反对有些老师为了取得课堂教学的表面效果,总是闲聊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来吸引学生。我们需要的是通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来着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内涵、定位及人才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2]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5).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代使命。然而,由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因之,必须从提高教学整体认识、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一、问题的缘起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理论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时代使命。尽管当前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开展的与之相关的各项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从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就尚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因之,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是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际工作者面前无法绕开的现实课题。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效益,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状态与实际结果同其所承载的时代使命及其教育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1]。高校不是一方孤立的净土,教育实践中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一名清醒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当前大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只停留在一般化的范畴、原理的层次,由此形成了填鸭式的满堂灌输的局面,使原本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一堆现成的结论和僵死的教条。单一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遑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化为追求高尚人生价值的自觉信念。因之,只有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启发式教学代替简单的一味灌输,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承载的神圣使命。

其次,知识化的教育理念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砥砺个体全面发展、丰富自身素养的重要精神动力。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方向和提高自身德性水平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然而,囿于知识化教育理念的偏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并没有完全实现其“应然”的教育功能,突出表现是其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被遮蔽了。因为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固然能够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承问题,然而它却无法解决学生将理论知识如何升华为内心信仰并付诸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来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两项基本功能,但我们必须明确: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育人是第一位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舍本逐末,颠倒了教育两项基本功能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再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创新能力不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存在的知识化教育倾向,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和课堂讲授为唯一形式,缺乏灵活生动的多样性,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必然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并且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不大,更难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因之,变单一的教师讲授为师生双向交流,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功能价值、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举措

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着的严峻现实问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提高教学整体认识。成功的实践有赖于科学认识的正确指导。要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最大效益,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各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其一,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揭示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所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2],它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重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为此,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必须保障其所需的基本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其二,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即一是如上所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教学的教育理念,其结果是将原本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干瘪的概念、原理的诠释;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当作一场政治运动来对待,其结果是教学中存在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做的表象掩盖了实质问题的解决;其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对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一日千里,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使当代大学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高度远胜过上个世纪,其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接受方式都具有自身鲜明特点[3],加之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存在着多元化发展倾向。因之,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对象呈现的一系列特点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惟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学科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现状,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应改变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方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分组讨论和专题讨论的形式。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也可以采用。比如,针对由于西方对拉萨“3·14”事件的歪曲报道以及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遭到无理干扰而激起全世界华人正义声讨的事实,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爱国更需要激情/理性”的课堂辩论赛,通过辩论,学生既对分子的丑恶行径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又对爱国主义的内涵有了更加准确的领悟。实地参观、生活实践调查等都可以用于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有效手段。此外,根据教学实践需要,适时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前沿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再次,丰富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不可能囊括生活世界中新鲜活泼的所有生动事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生活世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增强其时代感、生命感和立体感。教师可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中国发展和世界重大问题充实到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教学内容时,结合医学生的特点,我们发动学生广泛查阅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养之于医务人员的重要性,并撰写学习心得,从而使他们明确精湛的医技与高尚的医学人文素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对医务人员来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育人功能。

最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因之,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直接作用。只有具备一流水平的教师,才能有一流水平的课程[4],因之,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系统中的活跃因素——教师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教师以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熏陶、感染学生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认为,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知识结构,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深化成为可能。就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而在于我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存在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由于现在的教材是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德性和高尚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境界影响带动学生,激励他们养成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时统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探析[j].学理论,2010,(8):121.

[2]张云飞.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25.

[3]杨红,邱世绪.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265.

[4]朱廷岚,吕学芳.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 54.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具有良好的师风师德,爱岗敬业,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系统讲授6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2门选修课程,学生课评等级均为优秀;主持教育教改课题1项,参加精品课程建设1门,参加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教改工程课题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获得校级教学软件比赛三等奖1项,教学成绩显著。

任现职以来,模范地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和教研成绩。5年来,作为主讲教师先后承担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列主义原著选读》,《自然辩证法》以及博士生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等6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任务,开设《医学美学》,《现代西方哲学》等2门选修课程,授课总学时达到1472学时,减去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1年,年均学时达到368学时,教学工作量饱满。本人深深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参加和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新渠道和新手段。近年来,创造性地把参与性教学方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的人生经验,课堂体验和未来生活理想的联系起来开展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渗透和互动,教学效果好,得到督导员和同行的肯定,学生课评的满意度高,评价等级均为优秀。指导5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论文的质量较高;负责指导的2名硕士研究生学习刻苦,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及撰写学术研究论文。主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参加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教改工程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的校级精品课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被推荐为自治区精品课程项目。先后发表《参与性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的运用研究》等教学研究论文4篇,其中《关于"原理"课中人的劳动本质观的教学逻辑新探》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年第4期)。主持设计和制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多媒体教学软件获得医科大学第四届教学软件比赛三等奖,年被推荐参加全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讲课比赛。

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绩显著。

主持科研课题3项,其中:省级课题1项,地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科研课题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独著),发表有较高质量和一定创见性的学术论文18篇,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这一明确和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

任现职以来,积极开展科研,在研究工作中具有独立开拓,主持科研课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较强,能把握本专业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并把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互动,形成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这一明确和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8篇(含教学论文),其中:登载在核心期刊6篇,登载在CSSCI刊物5篇,登载专业核心期刊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人大复印资料专题库收录4篇;承担科研课题12项,主持3项,其中:"十一五"规划课题一项,地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主要参加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以上论文和课题详见:《申报教授报送材料(二)》)。年获得医科大学"十佳青年学术标兵"称号,年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中青年专家培养对象。研究工作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的发展的当代问题展开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系列研究。

1,围绕人的当展的转向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和论证了人的发展的审美维度,论证了审美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生存体验是人的生命的本体诉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主题,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的审美内涵,论证了审美与人的发展的关联性,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内在统一,并以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践为背景,探讨了超越人的当展困境的基本路径,提出构建审美的发展方式是人的当代诉求,和谐社会是人的发展的审美自觉,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当代中国实践等有创见性的观点,为人的当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当代中国人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思路,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展与审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10月版),发表了《当代生活审美化与人的发展吁求》等系列研究论文5篇,其中4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2,围绕教育现代化与人的发展关系展开研究。针对教育现代化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论述了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根据和教育目标,探讨了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问题和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发展问题,4篇,其中: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年第2期全文转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阈中的公民教育》,学术论坛,年第12期)。从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出发,运用社会学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性别观对十所高校的1000名教师展开调查研究,进行社会性别的研究与分析,发表《论高校促进社会性别平等资源的综合开发问题》等系列研究论文4篇。

三,积极参与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参编教材2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1部,获得学科建设贡献奖1项,担任多个相关学科研究会的理事,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任现职以来,积极参与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和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问题展开理论研究,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和多维目标,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立美论的思想,为本专业学科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和发展前瞻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在医科大学工作期间,积极推动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建设和研究,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中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编委等学术兼职工作,主持开设医学生人文素质公选新课程"医学美学",参加编写医学美学教材2部:《美学与医学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年8月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和《美容医疗技术》(科学出版社,年3月版),医学美学论文集1部(《探索医学之美》,东南大学出版社,年5月版)任《美容医疗技术》副主编,《美学与医学美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为医学美学学科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年被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分会授予"学科建设贡献二等奖"。担任伦理学会理事,妇女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民族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医科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秘书长,积极参加和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四,加强进修学习,坚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积极参加专业学习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和学术会议交流,圆满完成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按期获得博士学位,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

任现职以来,坚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年6月圆满完成了博士学位课程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按期获得博士学位,完善了知识结构,夯实了业务理论基础,提升了综合素质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高。在此期间,积极参加其他业务知识和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先后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三项专项学习"培训等。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在香港教育学院举办"青少年法治教育与公民素养研究"中所作的大会主旨发言"参与性方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运用"获得与会者的肯定;在"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作的主旨发言"思想政治教育立美论"引起与会同行的关注。多次参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备课培训班并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交流,多渠道持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英语水平明显提高,计算机使用非常娴熟,符合免试条件。

五,积极参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借助其他手段和平台参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任教师,坚持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教学之余,认真钻研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现代交往手段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借助心理咨询中心的平台为学生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年至年担任医科大学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的兼职咨询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开展的社团活动,曾经担任医科大学绿色沙龙,心理咨询等多个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参加指导过多位学生的"科技之星"科研课题设计和社会调查活动,其中有两位学生的课题和论文获得资助和奖励;多次担任学生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的评委,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现职5年来,我在思想政治,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仍需不断努力地创新教学和研究,争取更大进步,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变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变化和调整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

(一)20世纪的“85方案”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科学的称谓。改革全面展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要求,鲜明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和“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路。“85”方案把“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原有课程内容,增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集中讲授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

(二)20世纪的“98方案”

十五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要求。1998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要求从1998年秋季开始,普通高校都要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为基础,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开设,标志着新课程方案的设置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998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等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两门思想品德课。“98方案”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题,调整了其课程设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这些课程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蕴含于基本原理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三)21世纪的“05方案”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2005年经党中央批准提出最新的课程体系(简称“05方案”)。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要求。2005年2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经党中央同意,、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新课程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的要求

20世纪的“85方案”、“98方案”以及21世纪的“05方案”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尤其是“05方案”所确立的新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原理”课旨在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

“05方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加强实践教学权重,必须要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可从把握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加强实践课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提高教学策略等方面出发。实践教学是理论“内化”的重要环节,外部灌输的理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入脑”,成为一种信念。实践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三、新课程体系下原理课“模拟-训练-观察-行动”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活动过程,强调主体应用的知,以灵活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展开教学活动,突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发挥,是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广泛交往,并具有感受、体验、参与和应用特征的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达到知与行统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情景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场景,给学生以足够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机会。这是一种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情境中主人公的身份去探讨理论问题的现实答案,以实现理论课堂实践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角色,通过体验角色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于生动的情景中,并鼓励学生去体验情景中的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天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二)参与训练式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对高深理论的理解有赖于具体活动的锻炼,校内学生试教和演讲、专题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均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试教和演讲式可以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提炼资料、大胆表达的能力。专题讨论和辩论式训练使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准备和论辩过程中,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进而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炼论辩语言,了解论辩技巧,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调研观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接触、观察、了解和感受社会现实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给出学生调查研究的主题,并列出调查提纲和基本要求。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做社会调查,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这种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选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尝试用理论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能力,以及使用图书馆、文献和互联网的能力。

(四)社会服务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并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支援活动等实践与锻炼,提高学生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分析、解答现实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与感受型实践教学一样,都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社会活动,不同在于这种活动不仅是走出去让学生看,更多是走出去让学生做,既能锻炼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范式 理论联系实际

一、“马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05”方案,全国各高校自2007年9月起正式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马基”),至今已整整六年。六年来,我校教师和国内同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马基”课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在教学方法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与预期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

1.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马基”课教材与社会的客观实际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学生学习“马基”不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观察、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是纯粹为了应付考试,加之教学内容与中学同类课程存在重复现象,学生学起来没有新鲜感,教师教起来感觉是“炒冷饭”。

2.教学方式上以讲授为主。“05”方案使“马基”课容量增加,但教学课时数却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使得不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一讲到底,使“马基”教学变成机械式的理论灌输;有的老师则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由过去的满堂“人”灌变成满堂“机”灌,照“机”宣科现象严重;还有的老师则为了迎合学生感性化、世俗化的需求,用花里胡哨、眼花缭乱的PPT等经验层面的例子吸引学生,使马基课教学演变为原理加实例教学,出现不同程度的经验化、常识化甚至庸俗化倾向。

3.考核方式单一,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这种方式很难综合考量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在这种评价方法下,学生高分低能,按部就班,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前“突击”,抄笔记、背答案,靠投机取巧过关。

总之,现有的“马基”课程教学还没有摆脱单纯的意识形态的宣传,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马基”教学中的“板”(把理论当成现成的结论,板起面孔,以宣示绝对真理的姿态去解说教科书的内容)、“散”(把理论当做枯燥的条文,以“原理加实例”的方式讲解理论)、“浅”(把理论当做说教的材料,照“机”宣科,回避理论自身的难点和现实向理论提出的问题),总体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学效率较高,老师传授系统的知识,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丰富的知识体系,但缺点非常明显。

第一,学生主体地位失落。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常见的情形是:老师在讲台上引经据典,说古道今,学生在讲台下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或者看英语,玩手机;教师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的系统讲授,学生没有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课堂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

第二,不重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学生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所学内容往往围绕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需要考试的内容,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第三,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缺乏科学的整体设计,缺乏科学精神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缺乏探索问题的兴趣和精神,论文抄袭、考试舞弊、学习功利性太强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改革“马基”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路和方法

那如何改变现状呢?如何克服障碍使“马基”课程的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呢?我校“马基”课程组的全体老师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1.对内容进行新的设计和整合,完善体系构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如何在有限时间内精心设计出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增强教学效果,是一个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以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不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内容的简单相加,而应该对内容进行新的设计和整合,那如何整合呢?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之间重要原理、最新研究成果的整合,理清它们之间联系与发展的脉络,从而完善课程自身内在的逻辑体系,使之完整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原有的科学体系;二是要抓住它的精髓即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进行整合,这样才有可能纲举目张;三是在整合过程中,要注意与中学的政治课做好衔接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可以节省有限的课时。

2.建构双主体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教学的主体。如何调动主体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内化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互动式的方法,通过如专题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将理论学习内化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抓好两个环节:

一方面要认真设计和确定选题,指导学生完成选题。选题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切合教学内容,教学首先是要完成教学内容,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手段都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二是选择教学中的难点、热点或与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和任务的难易程度。既要使学生真正掌握选题中包含的新知识、新技能,又要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其思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操作中,注意以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的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质疑、探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指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寻找相关的帮助及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

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互动教学氛围。在课堂讨论、辩论等组织中,教师应把自己视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单纯的“操纵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命令者”,是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手握真理的知识权威。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注意做好“疏导、调节、过滤”工作。所谓“疏导”,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解除学生对课堂讨论的种种疑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二是消除学生在课堂讨论开始后的观望心理,把课堂讨论迅速推向高潮,如果出现“冷场”现象,就要采用“点将”的方法,让学生骨干打响第一炮,打破课堂的静寂,使课堂讨论顺利展开。所谓“调节”,就是在课堂讨论进入高潮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调控,使学生的发言在班与班、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上达到均衡。所谓“过滤”,是指教师在课堂讨论结束前,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讲评,对学生的各种观点进行“过滤”、“筛选”,使学生既辩明是非、真伪,又掌握所学的原理。同时,要及时客观地进行选题过程的总结,探索如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创造出自学、自识、自理、自奖等一整套引导和帮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管理新模式,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3.设置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目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在于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学习、理解和实际锻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为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更感性和直接的认识,我们设置了社会实践环节,确定了社会实践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原则,并要求社会实践紧密联系浙江省和我院实际。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敢为人先,在经济文化建设中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我校又以经济管理为特色,因此我院的社会实践课应围绕浙江特色,突出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在具体形式上,利用“十一”、“五一”长假或寒暑假安排社会实践教学,深入工厂、农村、企业和街道等进行相关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

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注意把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养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二是注重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和良好性格的塑造,使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独善其身的自主精神,渴求知识、勤于学习的求知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等,不断完善健全主体人格。三是注重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带着科研课题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搜集第一手资料,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研究,形成有一定观点、能够指导实际的调研报告、论文等。

为使实践教学取得预期效果,我们准备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要求学生的社会实践考察报告不少于三千字,格式为符合标准的论文格式,对在社会实践考察活动中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在理论课考核、评优等方面应给予适当倾斜。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使学生走入社会生活的拓展性空间,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达到知行统一。采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让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学生利用社会实际自己教育自己,进而在社会实践中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三、结语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中各个层次如何安排,才能达到整体最优、局部最佳,使学生既学会用理论思考和追问,并将这种思考和追问运用于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沉思和反思,指导行动,又得到最佳的能力培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一些想法,仅做抛砖引玉之用,愿大家都来探讨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文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整体性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2]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1.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结合新课程方案的特点,指出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zooay6号文件)和2005年1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育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要求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这是继1998年“两课”改革之后所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一、新课程方案的特点

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其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这一调整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新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两课”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这一根本目标深人进行,其主要内容是: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体系,指导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进行近现代历史教育,培养和弘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精神;进行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适时地和经常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二)新课程方案的理论体系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核心、出发点和总结论。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从整体上,从相互联系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把它们孤立起来,就会使真理变成谬误。新方案出台以前,这三个部分一直是作为三门课程分别开设,彼此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这三个部分的理论有机联系到一起,从而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新方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门课,合并之后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三)新课程方案更加注重优化知识结构

新方案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避免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科内容的重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学部分:一是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内容有重复;二是政治经济学与邓小平理论学科之间的内容重复。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版本非常多,大部分是由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部分构成,其中,资本主义部分主要是《资本论》的缩写,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较少;社会主义部分则问题较大,原因在于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既要运用一般原理,又要区别于资本主义、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越性,而实践中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教材中市场经济理论、生产理论、循环周转理论都存在内容重复现象。合并后的“原理”课一程中,政治经济学部分只介绍了一般经济原理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放到邓小平理论中讲解,既避免了重复,又突出了两门课在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特色。

二、结合新方案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

“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面对的问题也很复杂,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新课程方案,结合以往教学实践,认为今后“原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一)课堂讲授法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看,课堂讲授法仍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讲授法之所以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较快较好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实质,就必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来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做到: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向学生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发展、新成果,体现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要把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少而精”的原则着重讲.授各章重点、难点和精华部分。为了避免在教学中只讲空洞的理论观点,缺乏实践教育,教师应深人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普遍关注的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认知转化为认同,从认同再升华为信仰。

(二)课堂讨论法

应该承认教师讲授法也存在许多缺点.,最主要 的缺点就在于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方式,缺乏教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原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在“原理”课程教学中既要坚持教师讲授这个基本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适当采用其他教学方式来弥补教师讲授法的不足。其中开展课堂讨论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系列问题,使“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讨论的主要环节包括:

1.根据教学内容就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确定讨论题目。讨论题目最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或者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方法论功能。

3.选几名代表在课堂上发表本组观点,各组之间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讨论的过程是帮助大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层面用所学知识辨证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而且可以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一学法的主要环节包括:

1.选择典型案例材料。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要求的案例是成功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要掌握案例的详细背景知识,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向学生介绍案例,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独立分析。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结合相关原理知识,深刻分析案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发表不同看法,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在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正确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对案例进行总结。总结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还可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课堂上的及时点评和切中要害的总结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原理,解决自身思想中存在的模糊认识,也可以自觉地运用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正逐渐成为当前“原理”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性、时代感和针对性的统一,力求提高“原理·”课程的课堂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

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信息的利用效率。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录像、声音、统计资料、文字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和直观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大量信息资料来加深对抽象理论的认识。同时运用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内容,可以节省板书、挂图等时间,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先进的教学技术接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接受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能接收到丰富的知识和当前最新的资讯,同时通过动态化和形象化的画面,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多媒体课件通过向学生提供多种信息,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想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料,开展电化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有关的电影、录像,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

(五)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对“原理”课程来说,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学效果的全面性反馈。通过考试,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分析实际问题,使其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信任感;必要性;问题;具体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马原》的教学肩负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当前社会上诸如拜金主义之类的各种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人甚至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马原》这门课的开设对大学生今后以后的发展没有太大用处。因此可以说,在《马原》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课堂不信任现象。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不信任现象调查与分析

2015年5月,笔者对宁波大学14级本科部分已经开设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课程的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范围4个专业,共发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200 份,回收率100%。问卷共设计10个问题,从对《马原》课程的理解、学习的动力、对树立人生观等的影响、课程的考核方式等10个方面来了解学生对《马原》课程的态度。从对课程的理解上看,52.5%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太了解,37.5%的学生对该理论熟悉,10%的学生对该理论了解比较多。从学习的动力上看,71%的学生认为《马原》是必修课、为了得到学分,5%的学生认为是个人的兴趣爱好,24%的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实践有帮助。从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上,30%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55%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5%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1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从课堂教学上看,65%的学生赞成在实践中学习,30%的学生赞成课堂学习,5%的学生选择其他。在希望改进《马原》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问题上,12.5%同学认为要改善讲授方法,20%的学生认为要加强实践环节,12.5%的学生希望提高教师素质,55%的学生认为讲授方法、实践环节和教师素质都需要强化。从课程的考核方式上看,32.5%的学生赞成写课程论文,51%的学生赞成开卷考试,2%的学生赞成闭卷考试,14.5%的学生赞成写论文与考试相结合。

课程教学中的信任感,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式等方面形成彼此信任的教育境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信体现在主客体之间的信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信任。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中的不信任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普遍认为《马原》课比较枯燥、抽象,语言晦涩难懂,教材内容僵化教条,定义、名词难以理解,比如可变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的循环周转和再生产等。因此,学生对学习该门课的学习目标和价值很模糊,不清楚学习的重点。

第二,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现在社会已经不同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年代,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变化使得学生觉得《原理》课程已经不合适当代的政治经济生活,而且课程太抽象,觉得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似乎沾不上边,学习的目标也是为了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所以只重视一些技能性、实用性强的课程来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学生往往忽视对这门课的学习,甚至一些学生认为这门课没有意义,浪费时间,上课时经常旷课,课上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的现象很常见。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普遍采用的是讲授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记忆为主,很少能充分理解内涵。由于理解存在着困难,学生的听课效果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加之讲授的内容脱离学生的需要,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增强信任感的必要性

调研发现,增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信任,才能提高《马原》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马原》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坚持信任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马原》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下简称《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近现代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有明显的不同。从课程内容上看,《毛》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几十年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近现代史》是沿着历史的脉络编著,学生从小开始接触学习,因而容易被接受;《思修》体现的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及行为规范。相较之下,《马原》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阐述的是物质世界发展规律、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马原》理论性较强,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理解和领会。从课本语句理解上看,《马原》理论语言较多,内容抽象,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构成的逻辑理论体系,抽象性在四门课中最高。《马原》课程的特殊性、教与学的复杂性等,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其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缓和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信任机制。信任是相互的,从教育者角度看,教师的素质在信任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些教师自身理论功底不深,在课程教授上只是照本宣科,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些教师脱离实际生活,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如同嚼蜡,不注重将时政和现实社会中的实践与所学理论相结合。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学生普遍不接受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学过程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对教师教授的内容越来越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反感、不信任的态度。

第三,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信任机制。由于社会历史基础条件制约及过去社会组织基础边界不清,造成全民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在丧失了其赖以支撑的社会条件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好像成了没有根基的空洞说教。当今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随着经济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深入,各种错误的观念、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逐渐侵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学生的精神困惑、信仰缺失等消极影响。《马原》教育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价值观上的冲击,所产生的认知上的矛盾,是造成《马原》课程教学中不信任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信任感

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殊性,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进行《马原》教学改革的基本点。

1、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

首先,重视学生的兴趣、灵感和信仰等非理性要素,关注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发生变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特点,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倦怠等消极思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精神引导,让学生大胆表现、积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讲授课本知识同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相结合,运用原理将问题分析透彻,具有理论说服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信任的态度。从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入手,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原理融入到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在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立场、原则、观点和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分析社会案例、热点焦点,对学生关注的时政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有理有据分析,使理论从概念化、理论化向通俗化转变。以此来澄清学生的模糊和错误的认识,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理论的说服力,进而突出《马原》课程的实效性。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增加知识储备,将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且要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使学生相信教师的人格和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加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信任度。

第三,改革考核标准,转变考核学生的方式。调查表明提升教学效果单纯的闭卷考试只侧重对知识的考察,无法衡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把期末闭卷考试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方式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考察、调研、小论文和辩论等其他方式,这样才能在考察教学质量的同时,衡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分析

首先,受教育者要对教育者充分信任。绝大多数学生对不是很有名气的教师讲授《原理》课程持有怀疑的态度,内心不够信任老师,总希望教师说的都是正确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上看,课堂上的学习不应该是单纯的怀疑和否定教授的内容,也不应该是简单的模仿、照搬讲授的知识。学生在看到教师的不足后不应该要灰心丧气、持有批判与态度,而是积极主动思考,在与教师沟通和讨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对教师的信心。

其次,受教育者要主动理解和学习,以正确的心态对待《马原》课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讲,在课堂上应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通过与同学、教师的交流来拓宽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学生要转换自身思维方式,不能以对找工作、对走入社会有没有用来判断这门课程的意义。需要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导,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指导和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参考文献】

[1] 包斯日古楞.“以学生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关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01-102.

[2] 崔希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问题式”教学方法初探[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2)77-80.

【作者简介】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态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再强调的,认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体现了真理的过程性和具体性。它要求我们在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精神实质,而不纠缠于其具体论断、个别词句,同时要时刻注重对实际的调查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按照中国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过程。每一次结合的提出和实施,都是围绕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课题展开的。每一次结合的实现,都是新一次结合的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思想是这一路径指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取得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任何一种主义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因而它只有同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具体国情相适应,实现这种主义的本土化,才能得以在不同的土地上,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此作过明确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共产党宣言》中有关原理的实际运用时强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也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见,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再强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性,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由认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从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化、不断接近事实真相的过程,正由于此,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把握,对中国实际的认识,都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与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的,我们通过实践的一次次检验,来修正我们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认识。而随着实践的深入,曾经正确的认识也可能变得不再正确,也需要我们不断修正,不断超越与创新。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绝不可能一次完成、一帆风顺的。正如所说:“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的肤浅,何等贫乏”。由于没有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它的某些具体论断区分开来,与俄国革命经验及苏联建设模式区分开来,在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都付出过巨大代价。正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才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扎根于中国社会、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是历史提供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回顾新中国60年的伟大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经历了一个由注重“书本词句”到注重“现实关切”、由被当作“公式标签”到当作“行动指南”的曲折过程。综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什么时候我们的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比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由于我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别国道路,而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1957年之后我国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就与我们教条地、片面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过分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等不无关系,其实质,仍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坚持好。由此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性,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所强调的,认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的。随着历史的推进以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断延展,不断实现理论的超越与创新。这是一个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加以总结,进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实践,再总结,再发展,循环往复、不断超越与创新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是历史提供给我们的经验教训。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永恒真理。事物是过程,实践是过程,认识是过程,真理也是过程。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但它之所以没有成为历史的陈迹,关键就在于它与时俱进,保持了自己的动态性。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片面地教条地固守马克思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所作出的某些具体论断,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其补充新鲜血液,使其永葆青春活力,才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世界上没有抽象真理,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在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只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实际出发,独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固定的道路和模式是没有的,照抄照搬绝不可能取得成功。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当然,在中国更不同于其他各国,因为中国在国情上更具有特殊性,辽阔的国土,13亿多的人口,没有经历像西方国家的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种国情的特殊性就更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创新的胆量与创新的气魄,探索出一条独具中国特性与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精神实质,着重学习其所提供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不要纠缠于其具体论断、个别词句。邓小平曾倡导,“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回顾新中国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怎样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语录,当《圣经》,奉行“拿来主义”,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总结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得出的,简章地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结果导致了理论的“水土不服”。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灵活地加以运用,用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指导思想科学,目标指向明确,使理论在中国结出了累累硕果。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没有忠实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看起来思想不够革命,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要求我们时刻注重对实际的调查研究,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调查研究的工作也必须坚持不懈。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论多么正确的理论,多么高明的指导原则,如果不是和当时的、真的实际结合,而是和“以前的实际”结合,和从书本中得来的“实际”,和报表上看到的“实际”结合,也难以发挥其指导实践的效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些人好高骛远、心情浮躁,不肯铺下身子在调查研究上下真功夫,只是走马观花、蜻蜓掠水,搞花架子、走过场,不能掌握当时当地的真实情况,只能从书本出发,从下级的报表出发,从不全面的报喜不报忧的材料出发作决策,拿这一决策来指导实践,就会出现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工作的失误,而他们又会把这一失误的原因,归罪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管用了”。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要求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也要求有对实际切切实实的认识,只有二者都做到了,才谈得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会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考核方式 改革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素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课程学理性较强,其考核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以改革学生考核方式为切入点,突破传统的考核模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功能是多元的。考核方式直接关系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问题,也是检验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考查、论文等传统考核方式经过长期运行,操作规程比较成熟规范。但就实际效果来看,这些考核方式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1.考核目标偏离课程功能。“原理”课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大多是终结式考试,即学生成绩大多取决于期末卷面分数。试卷检验的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仅仅局限在理论考核的范围内,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平时表现,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由于偏重知识的考核而导致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不能有机地统一” [1],它无法检验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导致学生围绕考试而学习,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用的发挥,它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教育目标的预期。

2.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目前, “原理”课考核多沿用传统的课程考试方法,分别在期中和期末进行卷面笔试形式。卷面笔试主要有闭卷和开卷两种。在试卷结构上大体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内容,测试内容大都是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辨析、论述、材料分析等较为固定的题型。无论是闭卷和开卷形式,在内容上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学生在“原理”课的学习中机械记忆,只注重掌握理论知识,忽视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及运用。也有部分学校把学生考勤、课程小论文、作业完成等纳入到考核之中,统称平时成绩,但所占期末成绩比重多在30%以下,期末笔试成绩仍是决定性因素。这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忽视平时的学习,考试时临阵磨枪的情况普遍存在。

3.考核内容不全面。传统的考试考核内容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试题只是囊括重要的知识点,只能部分覆盖教学目标和内容,考试重视的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知识的记忆,记忆性成分所占比例过高,忽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评,忽视了对学生知识、能力与内在素质的全面考察,使考试的成绩不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素质。单一的考核内容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无法具体详细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思想过程,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育功能大大减弱。

二、考核方式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对“原理”课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并进行必要的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原则。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试卷中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考核真正地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对学生形成了比较完整和公正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能力考核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在“原理”课考核上要做到“两个结合”,即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情况与考核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相结合;把考核书本知识与考核学生能力素质相结合。考核方式的改革要实现从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向考核学生知识和考核学生的能力并重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要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把对这些知识的领会深入到实际中,能够正确引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3.坚持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原理”课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 素质的形成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不应简单地以一次考试来定论学习的好坏。“原理”课的考核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提高观察现实的能力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考核评价必须在传统的期末考试之外,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即应联系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教师应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确立平时考核的内容、方式及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例。只有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三、网络环境下“原理”课考核方式改革的路径探索

改革“原理”课考核模式,就是要克服原有考核方式方法的弊端,实现考核方式的转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上述几个原则, “原理”课考核方式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以复合型、多元化考核方式取代单一的、终结式考试模式。

1.确立学生成绩综合化指标考评体系。如何评价、考核大学生学习“原理”课的效果,取决于该课的教学目标。“原理”课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与教育, 是一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应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综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在考核中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又高度重视能力、素质的提升,要建立学生成绩综合化指标考评体系,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学习态度表现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将“原理”课考核划分为三个模块: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考核,平时表现考核、社会实践的考核,三个部分分值比例可以大致确定为6:2:2。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的考核可以将考试与读书笔记、课程论文等相结合;平时表现包括出勤、课堂笔记、讨论发言等。实践能力的评定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为依据,包括撰写调查报告或观后感、活动体会等。针对不同的考核模块要分别制定详细具体的成绩评定标准, 特别是对平时考核和实践教学考核的成绩评定标准要尽量细化,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多元化的学生成绩综合化指标考评体系,把学生平时表现纳入评价体系,使得考核更加科学合理。

2.构建全程考核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次考试、一份试卷的考核方式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规律,平时的学习过程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1985年中央18号文件指出:“学生的成绩应当结合他们的考试结果和平时的学习运用情况来确定。”这表明“原理”课的考核不仅仅是以一次考试就能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评价应联系学生的行为表现。合理确定“原理”课成绩的构成比例很重要。从总评成绩的构成看,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应明显下降,占50%。要扩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使考核伴随着学期的全过程。在测量平时成绩的标准上,除了写论文、调查报外,把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纳入考核,把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记入平时成绩,强调课程学习与学生的日常表现、素质与能力相结合。使学生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关注自身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考核呈现出全程性特点。

3.建立多元化的复合型考核体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多种考核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多元化的复合型考核体系。它是融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课程论文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动态考核体系。期末考试引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支持, 实行计算机联考。构建“原理”课试题库,严格依据教材大纲设定内容,测量学生完成和掌握教学目标的核心知识量,考察基本认识、分析、辨析能力[3]。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试题由计算机随机组成。这种闭卷考试方式既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应试倾向,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作弊抄袭现象发生。开卷考试以随堂形式进行,以辨析题或材料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在实践考核上,采用调研报告与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这种考核体系改变了过去重记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具有客观性、实效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柴秀波.思政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中的创新性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

[2]梁春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

上一篇: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列宁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