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9:34:55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对黄河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汉代贾让的“治河三策”、王景的“河汴分流”,到明代潘季训的“束水攻沙”,他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实践提出的治黄见解,使治黄思想不断发展,为黄河治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技术经验。

20世纪初,随着一批学者学成回国,为黄河研究带来了西方新思想和先进技术。以李仪祉、张含英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水利先驱,在探讨治黄途径中,首次引进国外水文测验技术、原型观测技术、模型试验技术等,加之大量的实地考察和中国的传统经验,提出治河应上中下游兼顾、下游应固定中水河槽并整治河口等思想,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治理黄河下游的思想,推动了从经验治河向现代科学治河的转变。但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这些治黄思想终未付诸实践。

对黄河问题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1.1对黄河的认识获得了质的飞跃

认识黄河是治理和开发黄河的基础。所谓认识黄河主要是指认识黄河的水沙运动规律,包括其产生、输移和演化趋势等。在过去的50年中,人类对黄河的认识突破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摸清了黄河泥沙的来源、数量及其时空分布,弄清了决定水土流失程度的自然因素,弄清了不同粒径泥沙在黄河下游河道内的淤积分布。这个认识的突破对促进黄河泥沙“上拦”方略的形成、选定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利用水库减轻下游河道淤积”思路的形成和实践等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摸清了黄河径流的来源、数量及其时空分布,弄清了产生黄河下游洪水的原因,洪水的来源、特点和演进规律。这个认识的突破对促进黄河洪水“上拦”方略的形成、确定防洪工程布局及其运用方式等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为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

(3)基本摸清了黄河水沙在下游河道中演进的规律,包括不同粒径泥沙在下游河道中的输移冲淤特点、不同水沙量和水例的洪水在下游河道中演进的特点、影响泥沙输移的主要因素,这些成果为形成和实践利用水库调水调沙减轻淤积的方略、对形成和实践游荡性河道整治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基本摸清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黄河水沙变化的影响,包括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等,这些成果为指导今后治黄措施的修改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5)结合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黄河泥沙运动规律的认识,发展了水沙运动的数学模拟和河工模型模拟技术,更重要的是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沙河流水库调度运用的理论。

人们对黄河水沙运动规律认识的突破,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几十年来对黄河流域进行的几十次大规模实地科学考察,使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在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之上;二是西方水文观测技术的引进和大规模应用,使科学研究的资料更具广泛性和客观性;三是在科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水沙数学模拟和河工模型模拟技术,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手段;四是边认识边实践的研究路线使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随时被检验和修正。

1.2治理黄河的技术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历史上,黄河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著称于世,所以“千年黄河,唯防洪一事”。过去的50年,人们在治理黄河中做出的最突出成绩莫过于“50年伏秋大汛未决口”,取得这一辉煌成绩除了依赖于国家治理资金的投入、历史治水经验的继承运用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于人们治理黄河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1)在黄河治水史上首次提出并实践了“依靠干支流骨干水库和下游蓄滞洪区,拦减和疏导洪水”的防洪措施,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这种思路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人们对黄河洪水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国外防洪经验的引进。目前,随着水文测报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格技术和3S技术的引入和大规模应用,更使黄河防洪跃上了现代化的轨道。

(2)黄河洪水灾害之症结在于泥沙。50年来,人们在充分认识黄河洪水泥沙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的综合措施,包括上中游水土保持拦减入黄泥沙,中游骨干水库拦截泥沙、调节出库水例使之有利于下游减淤等,这是治河思路的飞跃和创举。同时,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选择和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多沙河流水库减淤调度技术基本形成。20世纪末,挖河疏浚、引水冲刷等减淤技术也被相继列入河道减淤措施的试验研究计划中。

(3)下游河道治理和堤防建设是历代治黄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河道治理和堤防加固都注入了更新的内容:形成于20世纪初的“整治中水河槽”概念终于在近几十年得到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成为一套独具特色的游荡性河道整治技术体系;实践中探索出的淤筑相对地下河技术近年正在迅速改变着传统堤防的结构型式;传统的柳埽结构丁坝已经变成土石结构,而土石结构的丁坝又在近十几年得到不断创新: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及应用,上百座新型结构丁坝正在悄然改变着历史;传统的抢险技术虽然还在沿用,但机械化程度更强、效果更突出的新型抢险机具的出现,已经给传统的抢险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1.3开发和利用黄河水资源的思路逐渐形成和深化

虽然自12世纪以后,黄河流域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旱灾频频发生,但新中国成立之前,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除个别河段外仍处于较原始水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促使“黄河水资源合理配置”课题列入了黄河研究的框架,并取得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

(1)作为当前黄河水量配置的原则性文件——“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黄河水资源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而形成这一文件的基础是人们对黄河降雨径流特点及其时空分布、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等一系列科学课题的研究结晶。

(2)通过对黄河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造成下游河道断流的原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趋势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要解决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必须对全河水量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同时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并以节流为主。这一认识是20世纪末黄河干流水量最终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和调度、下游断流问题能够得以解决的基础。

(3)水的生态属性逐渐被人们关注,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满足河流最小水质目标的纳污能力等概念正在被接受,并初步形成了兼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质量的流域水资源配置和保护的概念。

(4)认识到流域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流域水开发中在某一方面的受益可能都伴随着另一方面利益的损失。

250年治黄实践的思考和启示

2.1关于黄河防洪的思考

50多年的奋斗使黄河洪水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由于洪水的病根——泥沙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所以黄河的防洪减灾问题仍是21世纪初黄河水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初,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黄河的防洪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20世纪治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防洪减淤方略、防洪组织模式和防洪技术在新世纪的适用性、应用条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1)到20世纪末,我们确立了“拦、调、排、放、挖,综合处理泥沙”的黄河减淤方略,并在努力实践着这个方略。现在应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是:其一,作为解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依靠水土保持现有措施到底能把泥沙拦截到什么程度?水土流失要治理到什么程度才算理想状态?治理到理想状态需要多长时间?治理水土流失有没有更快捷的模式?其二,随着水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运行条件的改变,作为实施“拦、调、排”泥沙的主要工具,小浪底和三门峡水库到底能在多大程度、多长时间内使下游河道不发生淤积抬高?怎么样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目标?其三,下游两岸“放”沙的余地还有多大?“挖”沙能解决多少问题?其四,即使综合运用“拦、调、排、放、挖”手段,30年或50年后的黄河下游淤积发展势头能否得到控制?要实现“下游河道不抬高”的目标,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签于小浪底水库难以彻底解决山东河段的淤积问题,随着南水北调东线的实施,能不能利用东平湖增加黄河山东河段的下泄水量以减缓该河段的淤积?

(2)到目前为止,黄河的防洪仍然主要依靠技术手段,包括工程技术手段和非工程技术手段。实际上,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单纯依靠技术手段难以把洪灾降低到最低程度,仅靠有限的空间去防超标准的洪水是困难的,依靠工程技术措施完全消除洪灾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因此,为降低某些稀有频率洪水造成的灾害,引入了滞洪区、洪水保险和灾后重建等机制。黄河虽然也开辟了滞洪区,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建立一套可操作的防洪管理机制,洪水保险等仅仅处于概念和探讨阶段。

(3)现行的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布置方案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大部分布设实施完毕,并在归顺河势、限制游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进入21世纪初,随着小浪底水库的投运,以及黄土高原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步见效,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将发生重大变化,那么,现有整治工程布局能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已经成为亟待考虑的问题。

(4)下游大堤以内均是黄河的正常行洪区,这是以往黄河防洪的基本思路,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滩区180万人口和370万亩耕地每年都面临洪水的威胁,群众无法安居乐业;北金堤等是规划的黄河滞洪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这种状况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然而当时间的脚步迈进新世纪,小浪底水库已经投入运用,用人们对发展经济的渴求越来越强,有关滩区及滞洪区的有关政策是否也可以在科学研究论证的基本上做些调整?防洪标准的提高,必将付出更高的社会和经济的成本,人们似乎应该在防洪标准和防洪成本之间做出较为合理的选择。

实际上,洪水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水在特殊时期的特殊反映,因为洪水泛滥区域内有了人类社会,防御洪水才被赋予了实际的意义。因此,防御洪水的真正目的是“减灾”,所以指出要建立和完善黄河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从“减灾”这个角度讲,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用于调控制约洪水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水库、河道、堤防、水保工程、蓄滞洪区等工程体系,以及用于支持该工程体系有效运行的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洪水调度系统、人防队伍等,这些条件是我们已经基本具备的。二是用于调整规范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以适应洪水规律、减轻洪灾损失的防洪管理措施,包括防洪风险管理体系、防洪保险、蓄滞洪区管理与赔偿、洪灾损失评估体系等。这些是我们至今仍未建立的。可见,现有的黄河防洪减灾体系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体系。

2.2关于黄河水资源的思考

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是由于水资源的大量开发,使黄河水资源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目前,黄河水资源的开采度(含地下水)已达60%,而国际公认的流域水资源合理开采度是40%;据2000年黄河水质评价结果,全年劣于Ⅲ类水质的Ⅳ、Ⅴ和超Ⅴ类水质的河长为4440km,占评价总河长的61.3%,远超过全国平均水污染水平(47%)。21世纪初,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下游防洪能力又将进一步提高,但水资源的供需形势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更加严峻,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初黄河最大的水问题。因此,在进入21世纪初之时,我们有必要客观审视20世纪人们在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中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探讨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黄河流域及相关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1)20世纪末的水危机终于促成了黄河水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但当我们开始按照20世纪80年代中期拟定的分水方案进行操作时却常常陷入尴尬:当年的分水方案分的是全流域的水,即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但我们实际能调度的只能是干流。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在支流取水算不算参与分水?当年的分水方案分的是地表水,那么在河流外抽取了地下水和拦截雨水,会不会影响地表可供水?实际上,自然界的水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降雨—径流—入渗—蒸发—降雨”这个水循环中,人类无论触动其任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到其他环节。可见,我们对黄河水的统一管理范畴不仅包括径流,还应该包括雨水和地下水。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目前对黄河水的自然循环系统,包括三水转化关系、发展演变趋势等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水管理很难实现。此外,如何及时掌握各有关省区的实际引耗水量和未来月旬内的实际缺水量、如何及时掌握未来降雨量等,也是制约黄河水量调度方案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2)进入21世纪初,人们对水的属性和功能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即水不仅要为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基本生活服务,还要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服务。实际上,为生存环境服务本是水在远古时期的唯一功能。但由于人类的生存需要,如今不得不牺牲掉一部分生态和环境用水。但当沙尘暴频频向我们进攻、当母亲河频频亮出河底,我们不得不沉思:是否该给生态和环境留点水?为维持人类生存的最低限生态和环境需要多少水?怎样才能实现人类、自然、资源的协调共处?

(3)在黄河水资源高度紧缺的今天,在人们寻求水资源的“开源”途径时,除了跨流域调水外,不能不把目光投向洪水。曾几何时,人们修建水库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汛期多余的水调节到非汛期使用,然而一旦水库具有防洪功能,防洪即变为其首要功能,其他功能只能是兼顾一下,于是汛前必须把库水位降低到汛限水位以下;洪水季节,人们往往忘却了非汛期缺水的煎熬,恨不得一瞬间就把洪水排泄入海。这种方式如果发生在水资源丰沛的南方,当然无可非议,但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北方,我们有没有可能换个思路?实际上,洪水不仅是资源,而且是上帝恩赐我们的宝贵资源。而要使洪水真正成为资源,必须对传统意义上的汛期、汛限水位和防洪库容做一个深入而客观的分析,为不同时段、不同频率的洪水设定一个既保证防洪安全又兼顾蓄水的汛限水位和防洪库容。

(4)随着南水北调的脚步越来越近,原来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就要失去其应用前提。那么,当客水接替了原黄河水的部分服务对象后,黄河水的再分配问题将成为21世纪初黄河水管理的重要课题。进入21世纪初,由于人们生态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增强,水在其再分配过程中最引人注目将是两大问题:一是生态及环境需水量,二是水权水市场。因此,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应当早日进行。

2.321世纪的黄河呼唤高新技术的介入

20世纪,由于洪水是黄河的头号水问题,因此人们管理黄河主要着眼于洪水,从而促成了黄河洪水监测和控制过程现代化的实现。21世纪初,人们对黄河的水管理将扩展到更广义的水——水系统。要实现对黄河水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建设“数字黄河”是基础。

应该说“数字黄河”是一种境界,是一个综合性的叫法,也是逐步渐近的目标。

可以这样理解,“数字黄河”指的是对黄河及其治理开发相关的各种可数字化信息的总和,是对真实黄河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有二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地处理黄河水问题,另一点是允许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黄河”将主要由空间数据、文本数据、操作平台、应用模型组成。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全流域的水文、气象、水质、河道、工程等信息,还应包括流域的多光谱、多时相、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航空影像、不同比例尺的各种数字专题图,流域及相关区域内必要的社会经济数据等。操作平台是一种开放、分布式的基于INTERNET这样的网络环境的各类数据更新、查询、处理、分析的软件系统。应用模型包括水文预报、水质预警预报、水土流失预报、水量调度、防洪调度等方面的应用模型。

实际上,20世纪末,我们已经在有意无意地建设着数字黄河,譬如为防洪服务的水文数据库及预报系统、防洪调度指挥系统,用于模拟黄河水沙运行规律和轨迹的一系列数学模型等,但限于当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现有的系统尚未形成数字黄河的框架,也不能满足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防洪安全的需要。

首先,水及其相关信息的采集将需要水文水质自动测验技术、遥感技术、水下地形自动测验技术等技术的支持。其次,要对整个黄河流域的数据加工处理,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其形象地表现出来,没有巨大的计算能力是实现不了的,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将更加促进计算速度的提高。第三,要把数字黄河所有数据存储起来,需要强大容量的存储器,如今激光全息存储器、蛋白质存储器等方面已获得巨大进展,不久就能存储字节级这样大量数据。第四,因为数字黄河的数据分散在许多个数据库里,因此需要有高速网络把各个点连接起来。第五,即使是主要依赖传统黄河研究成果的应用模型也同样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20世纪末,通过对黄河水沙运动规律的探索,我们已经在黄河的降雨、径流、洪水和泥沙演进、水土流失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实际上就是黄河水沙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我们把这些数学表达应用于水资源预报和调度就是构筑数字黄河的应用模型。不过,模型的应用水平既受限于人们对黄河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还受到计算机发展水平的限制。

21世纪初高新技术对黄河的介入不仅反映在“数字黄河”的建设中,还应反映在黄河治理及开发工作的其他领域:延续了几十年的土石结构丁坝虽在20世纪末做了许多改进,但终未摆脱易出险的局面;用于抽吸泥浆的泥浆泵抗磨蚀能力虽然在逐渐提高,但终未获得实质性进展。21世纪初,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必将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曙光。

321世纪初黄河研究的任务

认识黄河水沙运动规律、提出调控黄河水沙的措施,是黄河研究的永恒主题,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20世纪,黄河研究的出发点主要是防洪和减淤,因此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是泥沙和洪水的特性,研究的技术问题主要是防洪减淤的措施。

21世纪初,如何实现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区域人口、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黄河的科学问题将更加关注水循环和水环境,在技术上更关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和控制下游河库淤积的措施。

3.1以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科研课题

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流域水管理和配置是对包括流域内的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完全意义上的水系统的管理和水配置;二是指流域水配置必须考虑维持人类生存的生态和环境需水;三是指流域及其相关区域经济结构的配置必须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因此,21世纪初应进行以下课题的研究:

3.1.1黄河流域水资源循环规律研究

要实现对黄河广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要摸清黄河水系统的运动规律。由于在认识上的差距、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和时代背景限制等因素,以往这方面的研究或不够深入,或仅偏重地表水的产水用水统计。21世纪初,应通过深入细致的典型调研和观测试验,研究黄河重点产流区产汇流规律及其变化趋势、黄河流域典型支流水循环机理研究、黄河流域重点灌区区域水平衡机制及耗水量、黄河流域地下水存量及其变化趋势,以弄清流域下垫面变化对黄河水资源量的影响,弄清黄河流域的产水用水特点和流域水循环规律,摸清黄河水家底,合理评价和配置黄河水资源。

3.1.2黄河流域生态和环境需水量研究

生态环境需水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的新课题,但生态及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仍没有定式。黄河流域是中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之一,为维持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需要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特点及用水量计算方法、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水资源的适应性、黄河重点河段生态环境需水量等重大课题进行研究,为流域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

3.1.3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利用水库调度全河水量是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关键环节。为配合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应抓紧开展以下课题的研究;黄河中长期降雨及径流预报关键技术、提高黄河小流量测验精度的关键技术、黄河水量水质快速监测关键技术、黄河干流小流量演进模型、黄河干流水质污染预警预报技术、黄河水量调度模型开发等。

3.1.4黄河水资源保护关键问题研究

目前,黄河的水污染已经成为黄河的水灾害之一,控制和治理流域水污染刻不容缓。为此,要在深入分析黄河干流重点河段水污染趋势及满足水质目标的最大纳污能力、黄河干流重点河段主要污染物扩散规律及河流自净能力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黄河流域的水功能区划分、流域内各省区最大容许入黄排污量,为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3.1.5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涉及的科技问题有两个层次。一是西线南水北调重大技术问题研究,包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关键技术包括深埋长隧洞衬砌型式和施工技术、隧洞穿越活断层的结构型式、高坝抗震稳定性等问题研究。二是要研究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后黄河可供水量优化配置方案。要通过分析未来不同水平年黄河现供水区水资源需求状况、南水北调三条线路分别对黄河现供水区的可能补水量和对缓解黄河水资源紧缺的作用,提出工程生效后黄河可供水量的再分配方案,包括分配范围和数量,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1.6引黄灌溉节水技术配置及节水潜力研究

节水是当前缓解黄河水资源紧缺的关键措施,因此关于节水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水利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21世纪,节水研究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更要关注不同技术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和当地社会的接受能力,从而提出因地制宜且利于推广的节水技术配置模式。

要通过对几个重点引黄灌区引水、耗水、作物结构和耕作制度、灌溉设施、社会经济条件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其用水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现有的水高效利用技术在当地适用的可能和效益,提出适宜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配置模式,进而提出引黄灌区实施高效节水农业战略后的节水潜力。

3.1.7黄河洪水资源化关键问题研究

为使黄河的洪水资源化,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一要根据历史资料,分析黄河中游不同来源区的洪水在不同时期的量级表现和出现频率;二要分析中游各骨干水库对不同来源区和不同频率的洪水应该具有的拦调作用、人们对中游暴雨洪水预报的时效,进而提出汛期不同时段中各骨干水库兼顾防洪和蓄水的汛限水位;三是要对调整汛限水位后确保防洪安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配套措施,四是提出兼顾防洪和蓄水的水库汛期调度原则。

3.1.8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应开展研究的问题包括:黄河水统一管理的体制和运作机制、与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区域经济结构模式、黄河水权及水市场等。

3.2以保障黄河防洪安全为目标的研究课题

黄河防洪之关键在减淤,因此21世纪初黄河防洪减灾科学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为此,应以“小浪底水库运用”为切入点,重点抓好以下研究:

3.2.1小浪底水库防洪减淤运用方式研究

小浪底水库防洪减淤运用对控制黄河下游淤积抬高、提高防洪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十五”期间,要在其初期运用方式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动床模型试验和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重点研究: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及排洪输沙能力变化、不同水沙组合条件下黄河下游的冲淤预测、小浪底水库库区冲淤演变规律、小浪底水库不同时期减淤运用的方式和减淤效果、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对策、三小陆故四库联合运用方式等。

3.2.2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研究

三门峡水库自1973年采用“蓄清排浑”运用方式后至1986年,抑制了淤积末端上延,基本控制了潼关高程的不断抬高。1986年后,由于其上游降雨偏少、用水增加和龙刘水库调节径流的影响,使原已缓解的矛盾又有所加剧,表现为:潼关高程居高不下、渭河下游淤积加重、库区河道变形剧烈等。因此,当前应充分考虑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三门峡水库承担的防洪减淤任务将有所减轻的有利因素,分析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三门峡水库的应承担和可承担的防洪减淤任务,提出兼顾潼关高程和下游防洪减淤和发电需要的水库运用方式。

3.2.3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科学问题研究

水土保持是解决黄河下游泥沙问题根本措施,因此研究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仍然是21世纪初的重要任务。鉴于目前的研究水平,今后应该通过现场观测和模型试验等措施,重点研究以下课题: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规律及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作用机理、多沙粗沙区典型林草措施的耗水规律、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趋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黄河水资源和泥沙影响评价方法研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

3.2.4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包括多沙粗沙区沟道坝系相对稳定关键技术研究、沟道工程加固配套及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多沙粗沙区生态功能区划分及不同区域的适地林草品种选择、兼顾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措施及配置模式研究等。

3.2.5黄河下游窄河段及河口段冲淤演变发展趋势及减淤措施研究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虽然对整个下游河道具有很大的减淤作用,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艾山以下窄河段和河口河段的减淤作用仍不容乐观。21世纪初,要在认真研究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窄河段和河口段冲淤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利用东平湖水库增加艾山以下河道的清水下泻量从而达到河道减淤所需要的水量,并与其他减淤措施进行经济比较,以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要研究提出解决拦门沙问题的技术措施,继续探讨引用海水冲刷黄河下游河槽或挖河疏浚解决河口淤积的技术可行性。

3.2.621世纪初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发展趋势预测及减淤方略研究

拦、排、放、调、挖,综合处理和利用泥沙,是五十多年治黄实践的总结。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因此,当前需要深入研究“拦、排、放、调、挖”等减淤措施的实际减淤能力和发展趋势,为今后防洪减淤方略的调整完善提供指导意见。研究应以“下游河床不抬高”的目标,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趋势、黄土高原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拦沙作用及发展趋势、小浪底等中游骨干水库拦沙调沙对下游的减淤作用及发展趋势、引黄放淤及淤筑相对地下河工程可处理泥沙的潜力、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合理运用方式及其效果预测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的措施。

为确保堤防不决口,除了加强对减缓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措施研究外,还要加强对河道整治工程、堤防工程和洪水测报技术的研究:

(1)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的适应性及其完善措施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道断面形态调整及发展趋势研究;黄河下游现有的河道整治工程对河势的调整作用分析;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现有河道整治工程对小流量的适应性研究;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宽河道整治方向研究,包括整治流量、整治河宽和整治工程布局等。

(2)黄河下游现状堤防的安全度分析

黄河下游现状堤防仍存在着较多险点隐患,因此应在调研、分析下游堤防工程隐患分布及成因的基础上,确定黄河下游现状堤防安全度评价方法,进而对黄河大堤重点堤段进行安全评价并提出适宜的加固措施。研究内容包括:黄河下游堤防工程隐患分布及成因分析;黄河下游堤防安全度评价方法及下游典型堤段安全度评价;提高黄河下游堤防安全度的关键措施研究。

(3)堤防工程新结构及其防护技术研究

要以不出险或少出险、抗老化、造价低为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探讨黄河堤防工程的新型结构,包括材料、结构、施工工艺、管护技术等,研究比较丁坝与护岸两种整治工程的扰流作用、冲刷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工程抢险条件,根据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不同河段的河势和流路规划,结合丁坝与护岸对河势的调整作用,合理确定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不同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结构型式。要继续开发堤防隐患探测的新技术。

(4)黄河水沙监测技术升级

近年,黄河流域的水沙测验虽然在测验设施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善,但测验技术仍十分落后,并成为制约延长洪水预见期和建设数字黄河的瓶颈。21世纪初,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水沙测验技术,另一方面要结合黄河的水沙特点,研制开发新型测验仪器。

科学合理的防洪管理政策是黄河防洪减灾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黄河研究的薄弱环节。进入21世纪,为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应该开展以下研究:

①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对小花间暴雨洪水的影响,客观认识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21世纪初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以此为基础,研究北金堤、东平湖和南北展工程的运用几率,并提出其科学合理管理方式,以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黄河防洪安全;研究黄河下游重点河段生产堤对不同量级洪水和泥沙演进的影响、减少中小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并针对滩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滩区防洪管理政策。

②为建立健全黄河防洪管理体系,还需要尽快在防洪风险管理的理论和体制、洪灾风险分析及风险区划、防洪保险的理论和实施方案、洪灾损失评估理论和方法、蓄滞洪区预警系统建设、蓄滞洪区的管理和赔偿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供技术支持。

3.3关于建设面向21世纪初的数字黄河的有关科技问题

建设数字黄河需要科学技术提供的支持是多方面的:

在水沙、地理、社经等信息的获取方面,由于需要采集的信息将包括降雨、径流、洪水、泥沙、水质、地下水、土壤水、引退水、地形地貌、人口、社经等诸多方面,因此科学技术的支持也反映在多方面:一是监测网络的设计,包括监测站网布设、监测参数选择等;二是自动化的监测设施配置,包括水文水质自动监测仪器、水文水质移动监测仪器、水土流失遥感测网络配置、降雨监测设施、大地测量新技术等,这些需要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来解决;三是监测信息的提取技术,如卫星遥感信息、航空遥感信息、卫星云图信息等,这些不仅需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更需要自主研究和开发,如遥感信息最下图斑的提取方法等;四是海量信息的储存技术和信息再现技术,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数据形象地表现出来。

因为数字黄河的数据分散在许多个机构的数据库里,因此当某处要利用它时,要能从四面八方把有关数据迅速调来。这就需要有高速网络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

应用模型是构成数字黄河的重要部件,离开了应用模型的支持,数字黄河仍难以为黄河水沙的管理和调控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些模型的建立不仅需要黄河水沙规律研究成果的支持,也需要计算机技术、神经网络、虚拟现实、图像自动解译、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支持。根据21世纪初数字黄河的服务对象,需要开发的应用模型将包括:

1.黄河上中游中长期降雨及径流预报模型

2.黄河小花间暴雨及洪水预报模型

3.黄河防洪调度模型

4.黄河水量调度模型

5.黄河中下游河道水沙演进仿真模型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

为建立和完善以上模型,需要对以下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1.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黄河中游重点支流产汇流规律变化规律

2.多源降雨信息的同化技术

3.黄河水体中污染物迁移和扩散规律的数学模拟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数学模拟技术

5.黄河下游河道水沙运动的数学模拟技术

6.黄河入海口区域的水沙运动的数学模拟技术

7.数学模型与GIS的结合技术

可见建设数字黄河一靠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二靠黄河水沙规律认识的进一步突破。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论文 写作一、一般概念

1 论文的概念及分类

(1) 论文的概念

科技论文是创造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理论性、实验性或观察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功的科学总结。

科技论文是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主要载体,是获得科技信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2) 论文的分类

科学——从理论上解释自然现象(规律)“是什幺”和“为什幺”,提供新的事实、理论和概念,为技术的发展开拓新的途径。

技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回答“做什幺”和“怎幺做”。

根据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以及论文表达的内容,科技论文分为学术(科学)论文和技术论文两大类:

①学术论文: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

②技术论文:创新性技术(产品、设计)论文、新技术应用性论文、试验性论文。

2 论文的特点

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因此,科技论文既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论点、论证、结论构成,又具有与一般议论文不同的特点:

a) 科学性和准确性。

b) 学术性或理论性。

c) 创新性与独创性。

d) 规范性与人工语言符号(图表、照片、公式、化学等)的应用。

二、论文写作的意义

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

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志)

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利于进行学术交流和人才的发现

著名物理、化学家法拉第的名言“科学研究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开拓,其次是完成,第三是发表”。科技论文写作是一切科技交流(研究成果、技术发明、科技信息)的基础,不论是对国家、单位还是个人来说,其意义都是现实而有益的。

三、论文的格式和要求

基本要求:学术性、真实性、逻辑性、规范性

格式: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次序(格式)为:

标 题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名称地址)

摘要

关键词

① 引言

② 正文论述正文部分

③ 结论

④ 致谢(必要时)

⑤ 参考文献

1 题名

即标题、题目、命题等,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摘、索引或提录等情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拟定题名的要求:简明、准确、恰当、完整。应注意:

(1) 准确性。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的毛病有:

一是大题名,小内容。如:“……地区降水量特征研究”

二是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地拔高。如”……对……的作用机理(影响)”

三是标题一般化,没有特点。如:“……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分析(探讨)”——“……河流水情特性分析”

(2) 简洁性。即在能够准确反映、清楚表达“最主要的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字数越少越好,便以记忆与应用。 ——锚杆档墙的设计与施工

(3) 题名应具有鲜明性。即要一目了然。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不是问题,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研究于300多年前开始兴起的时候,即便现在,大家都会说,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发现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是创造能够为我们人类所用的工具的一种手段。这个说法在过去300多年一直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到了科技发展程度越来越深入的今天,这个问题似乎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科学技术研究如果仅仅是发现并利用自然为我所用,那么今天的人类还不满足于利用自然,似乎还有更高的要求。马斯洛的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物质需求和安全需求。科学技术在很大层面上能够带来丰富的物质保障,面对自然也能带来更多的安全。但是即便是安全感这样基本的要求,科学技术也并不能充分保证。现代的科学技术产生的大量杀伤性武器使得地球变得非常危险,说不定某个疯子启动了可以毁灭地球的行动,我们都将在刹那间消失。人类的最高需要是自我认可和自我实现,这些并不是纯粹属于科学技术研究的范畴。如何达到在物质有了一定的保证之后,真正让人类能够有更多的幸福感,可能靠科学研究就显得单薄了。

科学研究的负作用如何避免

在科学技术研究的早期,人类发现了自然的很多规律,尤其是经典力学的发现(是发现还是发明,有争议),使得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但是后来产生的化学工业和化石燃料工业带给人类的就未必都是好的。现在看来,很多纯化学的东西对于自然界都有破坏作用。农药、污染都是化学工业带来的严重后果。即便是现在,通信技术也因为病毒和黑客等原因变得不那么让人喜欢。这都是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中存在的大量反人类的行为。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有趋利的传统,大部分的论文只论述所提理论和方法的优点,避而不谈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种带有倾向性的科学研究不可避免的让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科研,对我们短暂有用的东西,我们就喜欢,否则我们可能就会放弃。如果我们的眼光都很短浅,那么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一样会带有短视的效应。这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人类为什么在过去100多年没有诞生真正大的突破,仅仅是在科学原理的利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这些利用还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

科学研究的边界在哪里

抛开人类来说,科学技术研究的内涵似乎可以无所不包,只要是存在的,似乎都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现在我们看到人类开始复制自己、克隆、大脑信息解读等,这些在某一个方面是有意义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似乎很可怕。如果说克隆技术和大脑解读技术作为人类了解自己的手段是一种进步,是因为这些都建立在好的假设上,也就是人类都会正面的使用这些技术而不会导致人类的灭亡。但是现在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人类可以很轻易的改变地球,甚至毁灭地球。比如医学和生殖技术。人类一直不清楚医学的真正价值,总希望有一天可以发明一种什么病都可以治疗的技术和手段。但是如果人没有疾病,那么地球就会因为资源枯竭而自然死亡,如果人类都可以活上千年,地球也将因此停止运转。科学研究的边界必须得到有效的界定,不是什么都可以去研究,很多潘多拉的盒子还是不要轻易的打开,一旦打开,人类将无法控制自己的疯狂。一个地球还不够自己生活吗?我们需要在毁灭了地球之后移民其他星球吗?这是一种不断地自我否定的疯狂行为。

科学技术创新的速度是否需要有限制

被商业利益推动,科学技术产生的商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以手机为例,很多大公司以6个月为周期在更新自己的产品,尽管从商业市场角度看,这是竞争的结果,可是从整个人类来看,这是很大的资源浪费。大量的稀有金属被浪费在旧有的产品中,大量的旧有产品形成了大量的不好回收的垃圾。一方面在浪费,另一方面却在破坏。也就是说,现在的一些所谓科学技术研究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对于人类来说,带来的好处真的那么多吗?我相信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如此疯狂的更新产品能带来越来越好的人类体验。人类的体验绝对不是简单的人机结合的舒适度,而是一种社会和个体感觉相结合的过程。科学研究被商业和军事绑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两者都是过度利用科学技术的典型。商业的过度利润追求将最终毁掉科学技术。而军事技术的过度发展不会让人类更有安全感。

科学研究在人类存在中的地位

在人类面临饥饿的时候,科学技术研究是重要的,但是导致人类不幸福的原因却不是科学研究能够解决的。人类的战争就是资源的竞争,所谓的安全问题是由人类的贪婪造成的,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保证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的。科学技术研究并没有解决这些本质的问题,而是让这些问题更加尖锐。我们今天把科学技术研究提到了更高的地位,可是我们却忽视了我们更应该注重的问题。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在重视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是否应更加重视人类智力的其他应用,比如文化、宗教、心理、伦理、哲学等领域的发展。如果认为科学研究能够解决所有问题,那就是科学宗教主义。

人类在享受科学研究带来成果的同时,还必须讨论科学研究的整体问题。需要讨论清楚科学研究的目标,否则就会盲目地发展;对于科学研究带来的负作用需要提到更高的高度,如何避免科学被负面的利用而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科学研究的边界也需要认真的讨论,不是什么东西都需要去研究或者以某种深度去研究;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尤其是产品技术更新的速度需要加以调控,而不是任由其疯狂的发展;科学研究给人到底能带来什么,科学研究对于人类存在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个没有真正深入探讨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看似遥远,但是人类的疯狂发展已经给我们敲起了警钟,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认真审慎地讨论这些问题,让科学研究变得可控,变得真正为人类服务,而非毁灭人类。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1.调查内容要想了解科技人员的科研动机,首先必须设计出科技人员能够接受调查的内容。为此,我们先对科技人员可能存在的科研动机进行了研究分类,即除沿袭广泛流行的“职称科研”动机之说外,还提出了“任务科研”、“经济科研”、“地位科研”、“便利科研”、“兴趣科研”和“事业科研”,总共7类。同时对它们的内涵做出了界定。即:“职称科研”,是指个体想晋升评定职称,或者聘任并保住其现有的专业技术职务,才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任务科研”,是指因为单位有科研工作任务要求,个体才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同时如果不按时完成科研工作任务,就会影响个体正常的工资收入或年终奖金、福利等收入。“经济科研”,是指个体通过申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开展科学研究,或发表出版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盈利。“地位科研”,是指因为要保住并不断强化个体已取得的诸如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等学术、荣誉地位,才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兴趣科研”,是指个体对某类或某种科学技术感兴趣,从而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并长期坚持开展相应的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科研”,是指个体始终把某种科学研究当作自己人生的一种事业追求,并坚持不懈的进行研究。“便利科研”,是指个体利用自己的工作、职务之便或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可以很容易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等科研资源,同时其具体的研究工作包括课题申报、结题等材料撰写都不要自己去承担完成,而由课题组的其他成员甚至局外人代劳,自己只是坐享其成,并名利双收。为了更好的了解科技人员最真实的科研动机,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并没有直接使用这七类动机名称,而是根据这些动机类型的本质要求,研究设计了更容易为科技人员接受和回答的相应内容。即:“你坚持申报科研课题和科学研究,主要是(1)想晋升职称或保住现有的专业技术职务;(2)完成单位规定的科研工作任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有钱赚;(4)想获得更多更高或保住已获得的社会学术或荣誉地位;(5)喜欢搞科研;(6)自己的一种事业追求”。至于“便利科研”动机,因明显存在避忌问题,所以我们采取了收集他人看法或评价的办法来加以了解,并将其作为参与问卷调查人必答的调查内容。即你认为现实中:(1)的确存在或(2)根本不存在利用工作、职务之便占有社会科研资源包括科研成果奖励,同时本人又根本不从事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的现象,而且主要是:(1)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2)领导;(3)单位领导;(4)“学术霸主”。而为了了解科技人员的科研动机对科研投资效益的影响,我们主要设计了科技人员近5年承担完成各级各类科学技术研究课题的数量、科研成果产出与社会影响(论文或著作发表出版数量、期刊或出版社类别、他人引用次数或影响因子、转载、获得奖励)、经费使用(用于实际科研经费比例、挪作他用比例、自筹研究经费比例、节余经费去向)和结题评价(合格、良好、优秀)等调查内容。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高校教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卫生技术、图书资料、档案、出版、实验技术、经济、会计、中专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等12个职称系列的科技人员。由于高校教师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的科技人员晋升评审职称时,对于承担完成科研课题的要求是最高最严的,其它系列相关要求相对都比较低,所以我们将调查对象的重点放在这三大系列的科技人员。3.调查方法在具体调查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书面问卷调查、博客问卷调查和随机闲聊访谈调查等方法。具体先后面向本地五所本、专科院校的500名科技人员(正高和初级职称的各占20%,副高和中级职称的各占30%)发放了书面问卷调查表,其中教师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共400人,占书面问卷调查总人数的80%,这与他们在大中专院校科技人员中所占的比率,以及实际承担完成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等科研任务的情况基本吻合。收回问卷450份,占实发问卷总数的90%:其中正高93份,副高145份,中级135份,初级77份,分别占各自实发问卷总数的93%、97%、90%、77%。收回的调查问卷的有效率均为100%。同时有86名科技人员(正高22人,副高36人,中级18人,初级10人)参与了博客问卷调查,其问卷有效率为100%。此外,笔者利用工作和受邀到中小学校等单位进行家庭教育讲座等机会,先后与本单位的教师和其他职称系列的科技人员,以及外单位的出版、卫生技术和中小学教师系列的103名科技人员(正高10人,副高40人,中级42人,初级11人)进行了随机闲聊访谈调查,访谈调查的有效率100%。因此,累计参与并完成本调查的科技人员共有639人。其中正高125人,副高221人,中级195人,初级98人,分别占19.6%、34.6%、30.5%、15.3%,与高校等单位职称结构比例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科技人员的科研动机对科研投资效益的影响调查分析

1.科技人员的科研动机调查分析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和随机闲聊访谈调查材料,结果显示:65%的科技人员的科研动机是“职称科研”+“任务科研”,而且始终不变;10%的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是“职称科研”+“经济科研”,同时随着职称逐步提高,“经济科研”动机不断增强;8%的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是“职称科研”+“地位科研”+“经济科研”,同时随着职称逐步提高,“地位科研”+“经济科研”动机“不断增强;8%的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是“兴趣科研”+“职称科研”+“任务科研”,同时随着职称的提高,“兴趣科研”动机逐步减弱,而“任务科研”动机有所增强;9%的科技人员的科研动机是“事业科研”+“职称科研”+“经济科研”,同时随着职称的逐步提高,“事业科研“动机逐步减弱,“经济科研”动机不断增强。由此可见,所有的科技人员都具有“职称科研”动机,同时每个科技人员至少有两种科研动机。其次,正高职称的科技人员中同时具有“经济科研”、“地位科研”、“兴趣科研”和“事业科研”动机的分别为13%、5%、1%和3%;副高职称的科技人员中同时具有“经济科研”、“地位科研”、“兴趣科研”和“事业科研”动机的分别为11%、3%、3%和4%;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中同时具有“经济科研”、“兴趣科研”和“事业科研”动机的分别为2%、3%和1%;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中同时具有“兴趣科研”和“事业科研”动机的均为1%。由此可见,“经济科研”和“地位科研”动机,与科技人员是否获得社会学术、荣誉地位或者说功成名就是休戚相关的,这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也是完全吻合的。总之,对科技人员科研动机的调查结果,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是基本一致的。此外,参与本次调查的科技人员普遍认为,“便利科研”动机在各个单位科技人员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其中单位领导最严重,其次是“学术霸主”,再次是具有特殊社会关系的极少数科技人员,最后是研究生导师和科研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2.科技人员的科研动机对科技投资效益的调查分析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和随机闲聊访谈调查材料,结果显示:(1)承担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人均约为1.4项,其中部级、省部级和地厅级人均分别约为0.07项、0.62项和0.73项;正高承担完成部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人均分别为0.2项和1.3项;副高承担完成部级、省部级和地厅级科研课题人均分别为0.1项、0.8项和1项;中级承担完成省部级和地厅级科研课题人均分别为0.3项和1项;初级承担完成地厅级科研课题人均0.5项。这与现实中不少单位尤其是高校的科技人员承担完成的科研课题情况基本吻合。(2)科研课题研究人均4.1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包括被SCI、EI收录的约占35%,而影响因子>3的约为6‰;出版学术著作人均0.03部;部级和部级科研课题发表研究论文项均9.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包括被SCI、EI收录的约占85%,而影响因子>3论文的90%为此类课题的研究成果;出版学术著作项均0.43部;省级科研课题发表研究论文项均3.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包括被SCI、EI收录的约占30%,而影响因子>3论文的10%为此类课题的研究成果;地厅级科研课题发表研究论文项均1.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包括被SCI、EI收录的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具有“兴趣科研”或“事业动机”的科技人员主持承担完成的科研课题,其产出并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包括被SCI、EI等收录的科研成果数量,比只有“职称科研”+“任务科研”动机的科技人员分别高出50%和80%。(3)科研课题结题合格、良好和优秀率分别为93%、5%和2%;其中结题优秀的人中90%是同时具有“兴趣科研”和“事业科研”动机的科技人员。(4)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地厅级政府奖励人均分别为45项和30项。其中80%是由同时具有“兴趣科研”和“事业科研”动机的科技人员获得的。(5)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研究经费实际用于科学研究的分别为63%和75%(不含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配套经费。有些单位特别是科研实力不强的高校,对部级课题通常会给予1:1或0.5等不同比例的配套研究经费);省级科技和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立项研究经费实际用于科学研究的分别为75%和86%;地厅级科技和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立项研究经费实际用于科学研究的分别为85%和100%(有不少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的研究,项目负责人还须垫资才能完成)。同时,除有“事业科研”动机的科技人员会将科研课题研究节余经费的50%左右转为课题后期研究基金外,其余的均将其转化为私有财产。由此可见,科研课题档次越高,课题主持人的盈利空间越大或者说盈利越多。

研究结论

1.各级政府特别是国家两大基金在不断增加研究经费资助力度(5年内一般项目普遍增长了3~5倍)的同时,但结题研究成果等要求并未相应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最少有3篇被SCI、EI收录的研究论文便可结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通常有1本学术专著公开出版甚至不公开出版便可结题)、研究经费使用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从而为课题主持人将其研究经费挪作他用甚至变相为纯私有财产大开了方便之门,因而也成为科技人员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经济科研”动机产生,并呈逐年增长态势的最重要的诱因。与此同时,国家本想通过增加科研经费资助力度,以刺激并不断增加科研成果产出数量,特别是大力提高科研成果生产质量,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愿望,不仅未如愿以偿,并引发了更多的科研腐败现象,归根结底是严重影响了科研投资效益。2.职称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又好又快发展。但因我国的职称评定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普遍存在重科研成果数量轻科研成果质量,以及年年有小变,三、五年有大变等问题,从而使得科技人员普遍具有“职称科研”和“任务科研”动机,同时随着职称的提高尤其是获得正、副高职称后的少数科技人员,其“地位科研”动机逐步增强,具体反映到科学研究工作方面,就是不少科技人员开展科学研究重数量轻质量,并产生了不少的重复研究成果,最终是不同程度影响了科研投资效益。3.“兴趣科研”尤其是“事业科研”动机对提高科研投资效益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因真正具有这两种动机的科技人员太少,因而无法对科研投资效益的提高产生足够的作用,也难于从根本上影响广大科技人员的科研动机发生积极的根本性的转变。4.“便利科研”动机尽管只有极少数科技人员存在,但对科研投资效益提高,以及科研环境的净化和优化的负面影响极大,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5.要想从根本上优化提升科技人员的科研动机,根本办法是要创新,完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亦即职称制度,强化科技管理工作尤其是科研课题申报立项、结题鉴定等管理工作体制机制。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学贯中西 赤心报国促交流

朱教授作为海外留学杰出的归国人才,2003年回国以后,为了适应纳米多学科交叉研究、联合攻关和相应人才培养新需要,他利用自己与澳大利亚和美国材料领域尤其是纳米材料领域科学家有广泛的学术合作关系和学术联系,率先签署了“中国―澳大利亚功能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和“昆士兰大学学术合作协议”,创建了我国目前在功能纳米材料前沿领域唯一的中国-澳大利亚功能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打造了一个由院士、教授、副教授、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包括1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澳大利亚联邦教授院士组成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多学科交叉的纳米研究国际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尤其是联合授予博士学位)平台。联合实验室研究方向被集中在当前纳米材料界的热点问题:通过非平衡热力学过程来可控制备、加工、改性、组装纳米结构和器件。以超快过程新效应和纳米尺寸新效应为理论基础,以非平衡热力学过程为工具,将不同材料整合或改性成一个全新的纳米结构或器件,实现其全新功能。

朱教授先后联合澳洲和美国科学家申请合作研究项目10余项,联合培养研究生10余名,邀请澳洲、美国等国知名院士、教授、专家来华访问、讲学、交流、合作20多人次。共计实现了中澳、中美研究人员互访交流合作近100人次,合作申请专利6项,30余篇,相关合作成果被重点推选在2010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中国科技周上展示。

联合实验室创建与正式成立引起近100家行业媒体关注与报道,标志着中澳双方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联合实验室将联合中澳双方实验室技术力量,进一步发挥中澳双方实验室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开展纳米科学与技术在生物能源、信息技术、生态环境等领域中前沿战略性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和促进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学科的交叉发展,为发展我国的纳米科学做出贡献。同时在促进亚太地区纳米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扮演重要角色。

兢兢业业科研方面结硕果

1986年,朱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开始纳米材料研究,是中国为数不多最早开展纳米研究的科学家和国际功能纳米材料领域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亲历了纳米材料科学和技术研究三个发展阶段。在纳米材料设计、制备、改性及纳米结构稳定性方面有二十余年的研究经验。近十五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阿贡国家实验室、杰弗逊国家实验室、Univ of Georgia的纳米科学与工程中心及厦门大学等单位,用多种非平衡方法制备出纳米粒子、纳米膜、纳米孔、多孔硅、纳米球壳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纳米线和纳米管及其宏观有序阵列等新型低维纳米结构(多种结构属首次发现),并对各种纳米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电镜原位和非原位观察。发展了纳米结构亚稳性新理论。工作得到Nature编委重视和许多位国际知名同行专家高度评价。

他认为,纳米结构是一个非平衡的亚稳结构,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纳米实验是一个长期的、仍需不断实践的过程,纳米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其表面现象或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要深入系统探究其物理本质。他首次指出现有数学工具和物理概念原理不再适用于非平衡、非线性、非对称有序纳米现象的描述,纳米学科研究本质是对传统学科的不断挑战和突破过程,纳米学科的建立必须是传统学科的一个质飞跃,这个突破飞跃不是依靠个人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甚至几代人学术理论、科研实践的长时间积累。为了能全面系统证明他提出的“纳尺寸(nanosize)”和“纳时间(nanotime)”新概念和建立相应的纳米稳定性新的理论体系,他目前手头已积累大量实验室数据和论文稿件,并没有为了一时的功利和荣誉,而急于发表。

教书育人 桃李满园争天下

回国后,朱教授利用自己双语和国外经历优势, 每学年为厦门大学开设并承担了四门研究生双语课程和一门本科生双语课程。他已先后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生5名(毕业一名)、硕士生10余名(毕业6名)、本科生毕业论文20余名。并在教学方面实现以下改革:1)他提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强调要授予学生自己得到知识的方法,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教;2)他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讲解,授课形式不仅局限于讲解,而且穿插形式灵活多变的学生自己讲座、提问和讨论;3)他特别注意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与融合,通过教学研究与自己最新科研成果转换,开发、凝练了内容新颖、方法灵活的开放式创新性本科和研究生实验教学和课程教学方式,自编课件, 把具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其中, 朱贤方负责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2007年获得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称号,目前正在积极争取申请国家省级精品课程。

朱教授极推动和参与了厦门大学985工程建设论证申请、凝聚态物理省重点学科建设申请、校院十一五211工程建设论证申请、校纳米学科建设和其他学科建设工作。

另外,他以学术带头人身份申请和组建了厦门大学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物理系工程硕士、福建省材料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一级博士和硕士授权点、生物材料系博士和硕士授权点及电子工程系一级博士和硕士授权点、智能型生物医用材料团队及光电子与信息技术创新团队。

精勤不倦的他,而今仍奋战在教育第一线上……

个人简历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推动技术集成与创新,构建热带设施农业理论体系

在海南省市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三亚市南繁科学院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联合科研院所在设施果蔬种植、设施棚型设计、设施专用品种筛选、设施标准制定、越夏设施栽培、设施花卉栽培、南繁隔离育种、设施示范基地规划及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设施农业科研项目有20余项,已取得“海南反季节哈密瓜经济型设施生产技术研究”、“西瓜新品种‘早佳8424’设施配套生产技术研究”、“豇豆平顶网棚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热带地区百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WSSG—6430连栋温室研究开发”、“GPSG—422型连栋大棚研究开发”、“YPP—4430型平顶荫棚研究开发”等10余项科技成果,其中,2项成果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1项成果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2项成果获得省部科技成果三等奖:申报《镀锌钢管大棚连接件》、《新型水泥立柱拱棚套头》等8项专利:制定《GP—C832A加强型钢管塑料大棚技术条件》、《GPSG—362系列连栋拱棚技术条件》等8项设施农业地方标准;发表设施农业论文近40篇,其中1篇论文获得省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年8月获准正式设立了“海南省热带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本构建了热带设施农业理论技术体系,并培养了一批创新性人才,团队成员3人获得“海南省青年科技奖”,其中1人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加快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建立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在海南省、市、县政府的支持下,以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创建了“国家科技特派员热带设施农业创业链”,每年向企业和村镇派出科技特派员20余名,联合和鼓励设施农业企业、种植大户、运销专业户、经纪人等成立专业合作社,对产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通过设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被农业部批准成为“全国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单位”;已建成了“全国西瓜甜瓜区域试验站”、“海南省农技110培训与示范基地”、“三亚市热带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建设了“三亚市槟榔村千亩设施农业基地”、“三亚市中学田洋热带花卉基地”、“三亚市崖城芒榔田洋设施农业基地”、“南红农场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乐东县尖峰镇山道设施豇豆示范基地”、“陵水县英州镇设施豇豆示范基地”、“五指山市南圣县南圣设施蔬菜示范基地”、“海南丰泽绿园现代农业桂林洋示范基地”、“转基因生物农田生态环境影响和监测技术中心南繁设施隔离试验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技示范基地,参与建设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海南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同时,为了提高种植户对设施农业的认知和技术掌握的程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充分利用省农技110体系和作为三亚市农技110指挥与服务中心的优势,承办了设施农业现场会、农技110报刊、星火农民培训学校和农信通,3年来培训农民12,101人次,向农民示范推广大棚建造、微耕机、卷帘设备、覆膜喷灌技术、微滴灌机、工厂化育苗、生物防治等技术,加速了设施农业技术的普及。所建立的示范推广基地对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立起了热带设施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体系,并培训了一批科技服务型人才,团队成员曾获“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农村优秀信息员”、“海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海南省优秀科技副镇长”等系列荣誉。

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特色产业逐步形成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1 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综合性考查。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评价高校教学水平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水平的一个总体检验.通过大学毕业论文写作,可以使大学生熟悉科学技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基本的论文格式与规范,初步了解科研创作的一些技巧,了解本专业方向的一些研究内容,掌握文献资料查找的基本方法。

2 毕业论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中学生的一篇语文作文一般在考场上花上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一篇较好的毕业论文通常是一篇较长的有文献资料佐证的学术论文,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写作过程.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2.1 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难以结合实际;而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过于狭窄,又难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会让人感到无从下手.对于毕业论文题目的确定,通常可以采取先选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再围绕该研究方向查找文献资料,通过阅读、思考、分析材料逐渐把毕业论文题目范围缩小的方法。

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对英语语法感兴趣,可以先选出大的毕业论文题目“On English Grammar”,然后查找相关的文献。如“如何学习英语语法”、“如何使英语语法教学走出平淡”、“解读报刊英语中的语法隐喻”等文献资料 。对师范类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应进一步缩小,围绕英语语法教学和学习来选择。比如可以选择“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论中学英语语法的教学”、“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英语语法教学定位的几点思考”等题目,谈谈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再结合师范专业的特点和在实习中的一些体会来写作,就会感到有内容可写,使得所述内容不至于空洞。

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甚至是最后一学期,这是具有合理性的。首先,本科生通过低年级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对理论的掌握比较系统,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其次,一般情况下,为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课程较少,且通过实习阶段,学生们对书本知识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比较容易写出较好的毕业论文。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时间安排对学生写作毕业论文也有很大的弊端:一是学生离毕业时间太近,花在毕业论文写作上的时间太少;二是学生忙于找工作和考研,使得写作的时间更少。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基本上没有自我选题这一步,而是根据指导教师所定的题目,在网上查找几篇相关的文献,通过“剪刀糨糊式”的复制、粘贴,拼凑组合成一篇毕业论文了事。这样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这就失去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学生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首先自己要能对毕业论文题目内容及写作思路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因此自我选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低年级学习阶段,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及早查阅一些文献资料,让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研究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兴趣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这样,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才不至于在写作时感到无从下手。

2.2 毕业论文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收集得到的材料一开始没有必要都通读,可以先翻翻目录或索引,找出与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有关或紧密相连的章节。通过泛读,大致了解本论题有关的研究现状和前景,避免重复别人的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有几样事情需要做:概括出与毕业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现状,整理出毕业论文提纲或大致思路,熟悉基本的毕业论文格式与写作规范。

2.3 撰写毕业论文

在写毕业论文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注意段落与章节之间的逻辑性。对于理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还应当注意理论论证的严密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论述要以论题为核心展开;二是论文的阐述宜客观,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三是文章内容的叙述要详略得当,要注意避免重复。对于有新意、有争论的观点,则要讲透,绝不能吝惜笔墨。

毕业论文通常是一篇较长的有文献资料佐证的学术!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提交的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的文章。它是大学生从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到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活动的最初尝试。学生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中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的查找对一篇毕业论文写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3 毕业论文文献资料的查找

毕业论文不同于一般的论文,专业的毕业论文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的描述与反映,没有研究,写作就无法进行.而研究的一定前提是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文献信息资料。一个人读的书越多、查找的资料越全面,专业水平就越高,创造性的思考可能性就越大,写出来的论文质量就更高。因此,大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首先要学会如何检索文献资料,懂得文献查找的方法与技巧。

文献资料的查找也就是文献资料的检索,它是现代科技人员获取文献和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大学生写作毕业论文获取资料的主要方法。每到大学毕 业班开始做毕业论文(设计)时,学校图书馆及系资料室就挤满了查找资料的学生。但大部分学生在图书馆、资料室里东翻翻,西找找,浪费了许多时间,又给资料员增加了许多无谓的工作。许多学生由于不会查找文献,而找不到相应的文献资料,影响了他们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有的甚至做了重复前人工作的劳动。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缺乏动手获取文献情报的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们认识有关毕业论文写作与文献资料的关系以及学会文献查找的方法和技巧,会利用相关工具去检索自己所需资料是很有必要的。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出会的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质量安全部费滨涛专务,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主任陶春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姚红宇,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朱军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李少平,东北大学教授谢里阳,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副主任何玉怀。会议由何玉怀副主任主持。

会议开幕式上,陶春虎致开幕词,对各位领导和代表出会表示热烈欢迎,对集团公司、支持单位、行业各单位等对本次大会的大力支持与协助表示真诚的感谢,并希望到会代表通过此次大会进行充分交流、研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关注失效分析技术的发展,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费滨涛专务代表集团公司祝贺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失效分析学会的工作始终受到集团公司的关注,希望本次大会的召开,与会者能积极发言,踊跃参与,扩大在同行的影响力,多沟通、交流和合作,增强凝聚力,通过学会的工作提高我国失效分析技术的整体水平。

大会邀请了失效分析相关领域6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陶春虎报告题为“金属材料的超高周疲劳及其实验研究”的报告,姚红宇报告题为“利用失效分析改进航空产品的设计制造与适航管理”, 空军傅国如报告题为“航空橡胶制品失效特征研究”,李少平报告题为“关注元器件使用细节,提高整机装备可靠性”,谢里阳报告题为“可靠性评估与失效分析方法”,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刘昌奎报告题为“紧固件过载和氢脆断裂的探讨”。

在随后的分组交流中,机、箭体系统和发动机系统两个专业组的论文作者分别做了各自论文相关的报告,论文作者与参会人员就论文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积极的交流,就一些共性问题和检测分析难题进行了讨论与勾通,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对如何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代表畅所欲言,积极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本次交流受益匪浅,不但与同行对失效分析工作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交流,而且对失效分析的新技术及未来发展动态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结识了许多专业人士,希望今后分会能更多的组织这样的活动,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失效分析综合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9篇

>>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浅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浅析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浅析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相结合建设高校科研团队 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管理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浅论普通本科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策略 高校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团队建设思路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面向科研团队的网站建设与管理 兵团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高校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科研团队的培养 高校导师制度下高效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⑦罗静,陈卫.南大新添一创新群体[N].江南时报,2005-03-01.

⑧“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DB/OL]./20041201/3122980.shtml.

⑨戴军,穆养民,李兴鑫等.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与建设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1.

⑩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1):15.

{11}苏娜.高校科研团队的构建与管理[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9.

参考文献:

[1]徐青,张云,应飚.试论研究型大学创新性科研团队的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2]李明.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王瑜.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甘肃科技,2009,(4).

[4]刘培莉.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宋小清等.创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思路的认识与思考[J].经济师,2005,(8).

科学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第10篇

《大宝山科技》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大宝山科技》杂志是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该杂志是一本涵盖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原创性、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设置的主要栏目有经验交流、公司动态、信息苑、知识窗等。在学术地位上,该杂志一直以来都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截至目前,该杂志已经发表了众多优秀的学术论文和综述文章,其中很多的研究成果对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大宝山科技杂志都拥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在历史荣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成绩。此外,该杂志还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和展览中获得了多项奖项和荣誉。这些荣誉和成就都证明了其在学术界和科技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上一篇:无线网络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学技术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