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26 17:47:59

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范文第1篇

浅议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让京剧与流行歌曲同在

浅议思政课实施互动教学的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教学的诗意化——本土化的探索

对渭河流域陇西段水资源的调查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探究

初中语文的层次化教学

语文教育理念与语文教学目的之关系辨析——兼论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观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疑惑及解决策略

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概念的形成与同化”——反正弦函数概念教学案例

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精讲多练,促进教学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优化教学环节促进政治教学实效

中学地理课堂环境意识渗透点滴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途径探析

哈代-温伯格定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分组活动式”英语课堂教学

探究式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课程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强化企业执行力,构筑安全生产基石

“学习环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利用荧光共轭聚合物检测蛋白质的奥秘

“激素分泌失常的后果”教学设计

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

闪光的课堂需要源头活水——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让每个学生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让我们撑起兴趣教学的小舟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探索

因式分解思路新探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重视开展实践活动

以浙江省中考题例谈实验探究教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探讨

浅析动作示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浅议克服学习数学心理障碍的方法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化学工程》绪论的说课设计

面对机遇与挑战——浅谈西部开发与凉山彝族音乐的保存和发展

浅谈体育课中的育人教育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初探

议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浅述新时期师德建设

中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障碍探析

穿越情感风暴——兼评《青苹果乐园》教学得失

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健康成长

浅谈赏识教育

音乐欣赏中音乐要素渗透分析

如何在新课标下改进生物实验教学

浅谈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现象的思考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开展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

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微

浅谈实习课的教学组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激趣乐学”

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生活

科学教育范文第2篇

《科学教育》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科学教育范文第3篇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往往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演绎式的教学方法。在科学课上,由教师指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进行学习以后,联系一些例子,做一些练习题,应用已学到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地去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向学生展示要介绍的科学概念,然后再联系实际的应用例子,进行练习。我们通常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演绎式的教学方法,它是从一般的概念到特殊事例的过程。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用这样的讲授方式。它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上课时,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点。学生学习的过程遵循着教师设定的路线,学会的是教师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思维路线。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曾有一位教学的名师,他有一句名言:你们学我这门课,把我这本备课笔记都记住了,以后你们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在前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学习时,所在的电子和电气工程系有一位教授,出名的骄傲。他说天下只有两个人真正理解麦克斯韦方程,一位是麦克斯韦本人,另一位就是他自己,所以学生怎么学都超不过他。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应对知识发展如此迅速的2l世纪。学生都不能超越老师,还有什么创新可言。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上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它是自下而上的知识建构过程。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实,然后设法获得实证的数据,从数据出发,联系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类比、归纳、推理,抽象出与描述客观世界规律有关的科学概念。这个过程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这种自下而上的建构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运用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10年来“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实践已经显示了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成效。

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不仅是科学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知识社会中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是因为在知识社会里,知识的增长和流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论是信息的增长,还是知识的更新,速度都十分惊人。例如说,《纽约时报》1周的信息量比18世纪1个人一生中所遇到的还要多。信息流动的速度和广度、提供和接受信息的人群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过去的世纪里不能相比的。知识和人才的重要也是过去世纪里不能相比的。在这样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里,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必然需要随之而变化。我们的学生未来将要融入充满竞争与合作的、复杂的国际大舞台,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来自不同方面的研究表明,与工业化社会相比,在知识社会里,人具有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是最重要的。探究式学习正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的有效学习方法。探究又是人们认识客观规律,发现科学知识的途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和科学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

让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比一下,看看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什么样不同的教学效果。

我曾到一个学校去参观,校长很高兴地告诉我他们学校的科学教育早就“做中学”了。她带我参观了他们新的实验室。在实验室的黑板上写着四年级学生学习温度的学习内容,包括温度的定义:什么是温度?物体有冷有热,物体冷热程度称为温度。也写明了温度计的构造: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水银、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刻度三部分组成。教师把黑板上的知识点讲完以后,将温度计发给学生,让学生开始做实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到的是什么呢?学生也许记住了温度的定义,了解了温度计的构造,学会了使用温度计。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在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幼儿园的一堂探究课。教师向幼儿园中班的学生展示了盛在杯子里的热果汁,然后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方法能使这些果汁冷得快一点?学生讨论得十分热烈,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了20多种不同的方法。有的建议用电风扇吹,有的建议搅拌,还有的从自己生病发烧时妈妈用冷毛巾盖在额头上的经验,提议用冷毛巾降温……当然也有学生提出了不正确的方法,例如要把盛有果汁的杯子放进微波炉或是放进电饭煲里降温。教师并不急于对学生的提议做出判断和下结论,而是让大家充分地讨论,还让学生各自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由于是幼儿园的学生,他们采用画图的方法来进行记录。然后,教师给每个学生1根温度计、1杯果汁,让他们去做实验,并记录下结果,看谁的果汁先冷却下来。学生都很有兴趣,十分认真在动手做。期间,还发生了许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互助的场面。1位用电风扇给果汁冷却的孩子,先完成了实验,主动去帮助其他同学。

同样是让学生了解温度和温度计的科学课,在后一种学习方法中,学生结合了已有的经验,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包括提出实验设想,进行实验和比较实验结果,得出怎样能让果汁冷得快一点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如何解决问题,也体验了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实验的结果、相互讨论和帮助等。对比这两个教学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不相同,学习的效果也不同。探究式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探究式学习虽然有许多优点,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但是要实施探究式科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所有的教学目标不仅不可能实现,还可能造成教学质量在原有水平上的后退。克服这个困难的关键,就是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师培训,需要教育决策者、教育管理者、专家和教师,还包括科学家和家长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

探究是科学家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模拟了科学家通过探究来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但是探究式学习并不是现实中科学家真正的工作方式。科学家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的工作方式要复杂和艰巨得多。

科学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 科学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科学探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学探究在科学教学中不仅是科学课程内容,还是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这说明科学探究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有其重要意义。

一、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而科学教育中所说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们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学习和掌握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可以看出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和学生的科学探究有相同之处,同时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例如科学的首要任务是求真,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解释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得科学结论,而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理解科学知识和方法,发展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科学家探究的问题对于人类来说是新颖的、未知的。学生探究的问题,其结论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新颖的、未知的,但是相对人类整体而言却是已知的。虽然科学家和学生的科学探究存在诸多不同,但是其本质是相同的,是一个不断获得新知的过程。

二、科学探究的要求

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要求学生:1.理解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方式。2.经历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获取证据,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的过程。3.能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开展学习与探索活动。4.掌握观察、实验、收集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探究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不仅注重结果,也注重探究的过程。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首先要具备进行科学探究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

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科学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科学探究思想方法的培养,同时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科学的探索是个不段前进的过程,现在为大家所接受的科学知识并不代表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说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地把书本知识奉为真理,而逐渐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开展科学探究的建议

(一)避免形式化

开展科学探究很容易出现形式化的问题,科学探究教学的形式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只顾追求表面形式,忽视教学中最基本的特征———学生的认知发展。2.教师进行探究教学时,过分拘泥于“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不做任何增删和调整,探究活动有效性不足,探究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缺失。

科学探究的要素及时空安排要灵活。由于课程内容及教学条件的限制,真实课堂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可能没法完全体现全部的要素,而只包含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所以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各要素分离于不同阶段的教学过程。使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于整个课程教学或一段时期的教学中,而不是集中于一堂课中。这样可以解决目前初中科学教学中探究时间不足的问题,打破科学探究模式化的误区。另外科学探究的时空不必局限于课堂和实验室,应是根据需要选取适合探究的时空,可以扩展到课外,教室外等。

让学生“动手做”或“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不能说明是真科学探究,而是要让学生真正了解科学过程的本质和特征,发展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科学知识的开放态度、创新精神,严谨的科学实证精神。另外教师应该明确科学并非是独立的,它和技术,社会,环境等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科学探究过程中应该注重stse的思想。

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科学探究,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每个科学问题都进行科学探究。不能误以为一切开展科学探究的教学就是好的教学。还有应该明确科学探究不等于实验。

(二)加强教师科学探究的水平

科学探究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要求。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具备科学探究的素养和能力,这样才能将科学探究的思想贯彻到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适应探究教学的教师,一方面要在师范院校中加强“科学探究”训练;另一方面,要在

师职后培训中增加科研机会,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和总结。

科学探究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或组织者。教师应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科学探究并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关注其原有认知,从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情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优化探究活动的效果。如果探究的内容是那些学生无法切身感受到的,远超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比如:宇宙演变,生物进化等,探究活动的开展就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可以采用回顾科学家探究的历史,结合科学史,让学生经历一个与科学家类似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三)提高科学探究的条件

科学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教育学;科学教育改革;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教育是与人文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教育领域,旨在形成人的科学素质,提高人的科学探究与应用能力,培养人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科学本质观。作为普通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一样都致力于“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在此意义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科学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仅指自然科学教育,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等分科学科在内的,同时也涵盖综合科学教学的学校科学教育。广义的科学教育则包括数学教育、技术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如美国“2061计划”的科学教育文献所表明的那样)。相应地,科学教育学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学,主要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自然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学习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在广义上,科学教育学也涉及数学教育、技术教育、乃至社会科学教育及校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世界范围来说,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程体制的一部分是从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中;而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则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的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与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兴起只是近年来的事,迄今尚未从学科建制层面上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部分。科学教育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它涉及从幼儿园、中小学至高等学校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科学教育问题,同时也包括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为目标的校外科技普及与科学传播教育。本文的论述主要限于高中以下阶段的学校科学教育改革,着重探讨科学教育学与科学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学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在英语国家,“教育”与“教育学”基本上都使用同一个词来表达,即Education。在欧洲国家,由于其教育学传统不同于英语国家,一般使用DidacticsofScience来表达“科学教育学”。而在我国,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学科建制里尚未正式建立起来,尽管最近几年关于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已开始增多。

国际上,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2004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著名的科学教育学家彼特.范仙(Fensham,P.J.)教授出版了《科学教育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一书,全面论述了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根据范仙教授的研究,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他提出了三类标准:结构性标准、研究内部标准和结果标准。其中,结构性标准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共有6条:(1)获得学术承认,即大学里设立某一学科的教授职位,获得学术界的承认;(2)创办研究期刊,传播研究成果;(3)建立专业学会;(4)定期举行学术研究会议;(5)建立研究中心;(6)进行研究训练,培养研究人才。这6条标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表明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或学科的形成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从这些标准看,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学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里兹大学分别于60年代和70年代在其教育学院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并设立了“科学教育学”教席(ProfessorshipofScienceEducation)。到1985年英国已经有11所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学博士生。德国于1966年在基尔大学(UniversityofKiel)建立了部级的科学教育研究所,共有50余名科学教育研究人员。法国于1970年在国家教育研究所内建立科学教育研究部。澳大利亚1967年在新建立的莫纳什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教育学教席,聘请彼特.范仙为澳大利亚第一位科学教育学教授。80年代澳大利亚的科廷理工大学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中心,现已后来居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科学与数学教育博士生培养基地,目前共有400多名博士研究生。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国家也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大学建立了科学教育学博士点,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生。

从专业组织和学术期刊来看,美国的全国科学教学研究协会创办于1928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教育研究专业学会,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科学教育年会,2006年的年会上,与会者多达1000多人。其会刊《科学教学研究学刊》每年出10期。英国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是男科学教师协会与女科学教师协会,最早追溯到20世纪初),定期于每年一月份召开一次年会,发行《科学教育》(EducationinScience)、《小学科学评论》(PrimaryScienceReview)、《学校科学评论》(SchoolScienceReview)和《科学教师教育》(ScienceTeacherEducation)等期刊。1995年成立的欧洲科学教育研究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并每隔一年举办一次专门针对欧洲国家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的暑期研究班。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科学教育学会出版《科学教育研究》(ResearchinScienceEducation)期刊,每年也举行一次科学教育学术年会。另外,还有一些不隶属于学会的著名期刊,如美国的《科学教育》》(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16年;英国里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Studiesin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74年;《国际科学教育学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79年,在国际科学教育学界影响都很大。

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是分不开的。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也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科学教育研究又分理论研究与基于实证的经验性研究。前者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视野出发进行包括建构主义在内的当代各种教学理论探讨,后者则从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视角开展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这些研究都为各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和基础科学教育中科学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学术支持。如1989年美国出版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这本权威的科学教育政策文献中,在附录B中列出了26条关于科学教育或与科学教育有关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专著、研究报告或专题论文),都是1980年至1988年期间出版的。可见,即使是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也要以大量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依据制定。又如1995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每一章的后面都列出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可惜中文译本都把它们删除了)。再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科学教育研究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的经验性研究论文和专著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倘若没有这些基础性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性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水准。其他国家(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也无不得力于本国和国际的科学教育研究及其为科学教育改革所提供的充分的学术支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新的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持。无论是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新的科学课程的开发,还是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实施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运用,以及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学提供学术支撑。但总体上,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还很落后,甚至尚未引起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学界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二、科学教育改革:国际经验与本土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差不多每隔10年就要进行一次科学教育改革。第一次改革浪潮从1978年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编写新的科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吸收了世界各国60年代以来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使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内容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其特点在初等教育阶段开始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当时叫自然学科改革),在中等教育阶段则降低科学课程的难度,同时追求科学课程的本土化。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始于世纪之交,至今仍在进行之中。其特点是进一步与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接轨,试图衔接小学与初中的科学教育,促使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一体化,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第一次科学教育改革基本上是从翻译国外中小学科学教材开始的,作为我国自己编写的新科学教材的素材,其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了小学科学教育,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默耕先生主持,引进了哈佛大学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并系统地编写了小学1~6年级的自然(科学)教材;二是在中学阶段改进了统编教材,使原先引进的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和高难度的科学教材内容逐渐变成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需要的科学教材,这实际上是由20世纪80年代国际化到90年代本土化的一次转换。这次改革虽然不乏历史意义和贡献,但鲜有深化且缺少突破,只能说是修修补补而已。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不同于前两次。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WTO进一步向前推进,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社会需求和动力;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新一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背景。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美国科学院签订了科学教育合作备忘录,为两国科学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合作机制,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合作建立了科学教育网站,翻译出版了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文献,如《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9),等等。此后,国家教育部组织一批科学教育专家和教师编写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科学(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的序幕。此外,我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还从法国引进了“做中学”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项目,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里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验。

从科学教育改革的主体来看,第三次改革不同于以往历次科学教育改革。首先,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开始有一些科学家参与进来,如中国科协的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科学院的一些院士、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理科院系的一些教授都参与了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只是这些主体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第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科教育研究逐渐兴起,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成长起来一批学科教育专家,成为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教育研究者。第三,广大的中小学科学教师也成为中坚力量。特别在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中,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教师在改革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但我们也发现,这三次科学教育改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每次科学教育改革在理论准备上都明显不足,原因在于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系统而深入的科学教育研究。迄今为止,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教育理论界都尚未重视科学教育研究。虽然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人员成千上万,但专门进行科学教育研究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即使包括上文提到的理科各学科的科学教育专家也仍然为数不多。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是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总格局下进行的,只考虑采用教育的一般理论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没有也不可能采用科学教育学的学科领域的理论。

一个学科或学术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虽则首先要看社会对它是否需要,但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社会需要是否为人们所认识。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科学教育理论研究,我国的科学教学与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制肘。比如,1978年以后,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从内容上说是国际化和现代化了,但在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在科学教学和评价方面,都远远没有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证据之一是,我国幼儿园与中小学的科学课程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探究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实施。这种情况基本上至今为止依然如故。证据之二是,尽管我国近30年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比较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普遍开设科学课程,但据近些年的公民科学素养监测发现,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仍然不高。从普及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的意义上说,我国以往的科学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证据之三是,我国在科技研究上和工农业生产中科技创新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及印度等亚洲发展中邻国。证据之四是,我国近代以来进行学校科学教育虽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建立了系统的科学与技术体制,但公民的科学精神仍然比较缺乏。不但一般社会大众,就是科技人员中也有不少缺乏科学精神的。近年来,科技界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界关于科学文化之争、关于中医存废之争,等等,其中的某些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唯科学主义”在我国社会中仍然根深蒂固,而这实质上乃是缺乏科学精神和对科学本质理解片面的一种表征。

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社会需要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政府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现在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有效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实现这个方针和这一目标的基础之基础。基础科学教育需要告别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方式,需要真正以自主、合作、探究、建构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和理解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才可以在普及科学教育的基础上为高等学校输送真正爱科学、主动学科学、既敢于又善于进行科学创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只有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我国的科学与技术才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才可能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有效的科学教育改革不仅是当前改革的需要,也是今后我国科学教育改革长远的需要。国际国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经验业已证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所以,无论是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科学教育改革的当下和长远的需要出发,我国都必须尽快形成科学教育研究的学科建制,培养从事科学教育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人才及科学教育教师。

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分四批批准了共60所高校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为小学和初中培养能够承担综合科学课教学的科学教师。这是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催生的教师教育的新专业。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新建立的科学教育专业目前在课程设置和师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些新设置的科学教育专业缺乏高水平的科学教师教育者。科学教师教育者是指既具有科学背景又具有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师教育者。在国外,这样的人才一般都具有科学教育博士学位,是既能进行科学教育研究又能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级人才。这样的人才哪里来?需要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实际上,不仅这60所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其他所有进行理科教师培养的高校都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没有这样的专门人才,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就难以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

不仅高等院校培养理科教师需要科学教育专家,我们的科学教育改革也需要在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机构和教研机构配备科学教育专家。比如,各省、市、县的教科院所或教师进修学校需要科学教育研究人员,甚至中小学也需要一批具有科学教育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这样算起来,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的需要量是非常大的,至少需要5000人以上。(作为一个参照,美国科学教学研究会的会员是1700人,其中大多数是美国人)。

要培养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师教育的专家,就必须首先建立科学教育二级学科。目前,我国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有10个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科学教育学与所有这些学科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但没有哪一个学科能替代它。如果我们承认科学教育学对科学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我们就需要考虑给予科学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地位,就需要培养该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就需要尽快形成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把科学教育学增设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大学建立更多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全国科学教育学会,创办科学教育期刊)。目前,我国个别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科学教育学博士生的培养,如西南大学2005年开始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科学教育学二级学科(其专业代码是040120,与教育技术学040110并列)。东南大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中在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学习科学”二级学科,方向之一是“儿童学习与科学教育”。另有少数著名师范大学近年来在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里招收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和生物教育等学科教育的博士生。我们建议,国务院学位办应当把理科学科教育方向的博士生培养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中独立出来,建立新的科学教育学的博士学位点。因为课程学与教学论是两个相互联系的专业,它们与学科教育学及科学教育学虽都有些许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科学教育范文第6篇

一、科学探究教学的内涵解析

科学探究教学是指,教师按照科学探索和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创设有益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就某一探究主题自主的开展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设计操作实验、合作讨论等探究活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让小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规律,体会科学研究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自我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通过探究自然而然地进入科学的学习。第二,过程的体验性。学生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探究活动的结果并不重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由亲身体验引出的现象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第三,重视科学素养养成。科学探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亲身体验、合作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小学科学探究教学存在现状分析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被引入到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重视,但在现实小学科学教学中也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还是教学改革的理念谈得比较多一点,而实际操作层面的教学方法却很少有专门指导。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已基本领悟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很多教师都将教育关注的主体放在了学生上,认识到了教学内容应该丰富、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要多关注教育过程的实施,但实施教育过程的时候,教师却也力不从心,不知如何建构组织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探究教学模式,或者运用了探究教学,而实质的教学效果并不如人意。所以,解决小学探究教学实际操作问题,是我们要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三、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策略思考

1.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探究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一样,教师首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情景和情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孩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质疑、思考、调查、探究、讨论。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多创设自主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分析,探究问题。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灯泡亮起来》《观察金鱼的身体》、《水和油的分离》《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实验、小制作性质的探究课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分析 ,让学生尽情地探究快乐的实验,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喜欢探究、喜欢动手,必能增长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教学,更多是设计研究探究活动,组织引导探究过程,关键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信任和尊重学生,把科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实践,大胆放手,让科学探究课活起来。

2.贴近生活,探究实验贯穿于课内外

不要让科学太神秘,科学不应拘泥于课堂,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探究活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把科学课堂延升到课外,以保证探究活动持续性和完整性,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得以完满。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探究活动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会。教师在引导课内探究的同时,要鼓励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探究,使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各种科学探究实验活动,使学生能够多方面获取知识信息,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个性得到发展,兴趣爱好得到增强,科学素养不断养成。例如在教授《养蚕》一课,从蚕的出生到结茧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实验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于是,白天,让学生把蚕带到学校里来,一起给它们喂桑叶,一起观察,傍晚由学生带回家照顾,突破课堂时间空间的封闭性,树立课堂开放教学观,让探究实验走进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是科学探究的课堂。再比如《我的大树》、《我看到了什么》、《寻访小动物》等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自己在课外完成探究活动,引导和帮助他们科学现象的体验,使他们更加热爱自然、喜欢探究、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兴趣,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素养。

小学科学探究是导向,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学科学,做科学,从而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学生在主动、开放、动态、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的主动参与、感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古代神话;历史气候

一、引言

通识教育在19世纪以前一般指的是中小学教育的总称,第一个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19世纪以前的美国学院课程几乎全部都是规定必修的,所有学生学习的课程基本相同。19世纪初,部分美国学院开始实行选修制,学生被允许选科或者选课。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是通识教育最初被赋予的含义。在后来的发展中,通识教育逐渐有了自己的内涵,首先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高等教育,重在培养所有人在生活中都应该具有的知识、技能等,其次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事实和思想的教育类型,例如自然科学、文学、历史和其它社会科学、语言和艺术的交叉。简言之: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二、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

通识教育在我国一般以“素质教育”或者“文化素质教育”等形式存在,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是对高等教育专业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对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般有一下几点区别:通识教育带有更多的非功利色彩,专业教育则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通识教育更注重人性,专业教育更注重人力;通识教育更注重宽度教育,专业教育更注重深度教育;通识教育更侧重于学会做人,专业教育更侧重于学会做事;通识教育更注重于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专业教育更注重于人的单一素质的提高;通识教育更注重人的思维方式的把握,专业教育更注重人的思维技巧的把握[2]。

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实施是最近一些年的事,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我国很多大学都以不同方式来推动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发展,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梁道是开设通识课程。北大认为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且明确指出所谓素质,不仅包括业务素质,还应该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身心素质;清华大学认为培养学生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要放在首位,要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提出大学本科应以素质教育为主,坚持全面的人才质量观;北京师范大学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要求,他们认为所谓全面素质包括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基础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3]从以上理念上来看,我国学校的通识教育脱胎于专业教育,相较于通识教育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单一性,急需制定一套完整的,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出发的通识教育体系。

现阶段各个高校都在通识教育课程上做了一些文章,结合学校自身的一些特点,从某一主体出发,从不同的视角来结合某一学科的教学,一般来说将人文主义的发展引入到理工科的科学思路之中,从而涉及到众多领域,丰富教学内容,也使得科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这种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教学模式中,往往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所以如何能通过课程内容开展通识教育,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是通识教育的关键问题。

三、利用古代神话来进行科学通识教育案例分析

中国神话传说里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如何解读一段神话传说,发掘出神话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是能否通过这段神话传说开展通识教育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中国最早的一次战争――黄帝蚩尤之战说起。这场战争由蚩尤挑起,古书上记载:“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4]民间对蚩尤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总之,蚩尤是介乎神和人之间的不平凡的种族。蚩尤善于制造各种兵器,锋锐的矛、尖利的戟、巨大的斧、坚固的盾、轻捷的弓箭等[5]。拥有了兵器,蚩尤又去发动了南方的苗民和南方山林水泽间的怪神,总的来说联合了一切怨恨黄帝的人,在涿鹿打响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可谓一波三折,先是蚩尤在双方交战正酣时,招来一大片雾,黄帝军队在雾中迷失了方向,被蚩尤大军杀的人仰马翻,这时,黄帝阵中一个叫“风后”的臣子,替黄帝造出了指南车,使大军冲出了大雾。之后蚩尤又请来了风伯雨师助阵,黄帝的女儿魃又站了出来,克制了风伯雨师,最后黄帝利用“夔”和“雷兽”制造了一面大鼓,击败了蚩尤大军。这场战争发生在黄帝时期,为了了解其真实性,首先要了解三皇五帝的具体时间。对于黄帝时期,董立章认为在3706―3306B.C.,而许顺湛则给出了一个更宽泛的范围,4420―2900B.C.。考古学认为这个时期,在黄帝赢得了战争胜利之后社会生产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业方面出现了一批新的翻耕工具和收割工具。作物种类增多了,黄河流域以粟、黍为主,并出现了稻、麦、高粱;长江中下游以稻为主,还发现了花生、芝麻等作物。家畜饲养也发达起来,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在种类上更是六畜俱全了。除农业之外,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历史不长的制陶业已开始使用陶轮,迅速提高了生产力。这表明战争结束之后,社会也比较稳定,在稳定的社会下,各个小部落也纷纷归顺于黄帝,各种生产技术相融合,交流日益密切,生产力才得以发展。再往前推究这次战争,论黄帝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黄帝在战略方针上也是运用合理。黄帝在战争之初,便试图用仁义道德去感化蚩尤,虽然并没有取得成效,但是这种“攻心为上”的理念,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至今战争中也经常见到。在战争过程中,黄帝深知自己部族的战斗力不如黎苗族,战争一开始决战有可能失败,因而他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把敌人从河南引诱到河北的涿鹿,待敌人十分疲惫之后,选择一个有利的天气和地形,才与其决战,并一举获胜。这一战略实为弱军战胜强敌的高招,被后人一直继承了下来,并被奉为弱军制胜的经典。再次,利用各种野兽协助人进行战争,也为后来动物参战开创了先河。再者,黄帝对气象信息的把握也为其赢得这次战争取得了很大的砝码。神话中记载,蚩尤请了风伯雨师来进行气象战争,而应对蚩尤的计谋,黄帝针对其特点,使用了魃,一扫狂风暴雨天气,给蚩尤一个致命打击。神话的记载中许多特定的情节已经通过了神话进行放大,但是从根本上还是反应出黄帝对气象的把握,从而击败蚩尤。

在黄帝蚩尤大战,蚩尤失败之后,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于是去北方请夸父族,想利用巨人来帮助自己扳回一城。夸父族的族人住在北方大荒中一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山上,神话记载夸父族一个个都是身材高大的巨人,力气极大,耳朵上挂两条黄蛇,手里握两条黄蛇。夸父族中曾经有一个人做了一件看起来傻却惊天动地的事。《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的原始记录共三十七字,从中反应的主要内容为“逐走”“渴”“化为邓林”,夸父首先追逐了太阳,然后或因为追到了太阳或是距离太阳较近,快追上太阳了,导致了渴,于是去喝黄河渭水的水,刹时间两条河流的水都给他喝干了,想去喝大泽的水,还没有到达便在中途渴死了,化作一片邓林。毕沅注《山海经》云:“邓林,即桃林也,邓与桃音相近!”由桃林,不难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所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因自然灾害以及躲避战乱而隐居桃花源,前文说到蚩尤请夸父族来帮助自己对抗黄帝,所以夸父逐日,也有目的躲避战乱而迁徙一说。再看夸父渴极而喝了两条河流的水,这一说法固然有夸张的说法,但是从当时的气候条件上来看,太阳直射大地,河流虽然有水,但可能处于一个枯水期,河流的水比较少,所以夸父一口气喝了两条河流的水。

论太阳照射所带来的干旱,夸父时期虽然太阳毒辣,但是较之于后羿所在的“十日并出”的时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尧的时期,有十个太阳一同存在于天上,地面找不到一丝影子,炎热烤焦了土地,晒枯了庄稼,人们无法忍受这种偷走天气,于是请来了女巫女丑来求雨,然而女巫却被晒死了。天帝帝俊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便派出了天神羿去帮助人们。羿带着天帝赐予的弓和箭来到了人间,一口气射掉了九个太阳,尧觉得世间万物还是需要太阳的,于是命人悄悄偷走了后羿一支箭,才使天上留下了一个太阳,至此结束了这种炎热干旱的天气。这则神话往往是跟嫦娥奔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样的呢?从神话学的角度来分析前因后果,首先我们要知道十个太阳是从哪儿来的。十个太阳都是天帝帝俊的妻子羲和所生,原本是按照秩序轮流上班,但是贪玩的他们突然想到了一起出去,结果形成了大旱。天帝帝俊知道了之后,派了羿去人间,《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以扶下国。”临走的时候赐予后羿弓箭,这十个太阳也就是帝俊的儿子,帝俊让后羿无非就是手下留情,吓吓他这几个儿子,结果后羿去了人间之后,看见人民饱受摧残,一抬手便射下了九个太阳。嫦娥是后羿的妻子,跟着后羿从天上一起下来,眼看后羿闯了祸,已经不可能回到天上,于是就一个人奔了月。这是神话学中的一种解释。从现代气象学的角度来看这天上的十个太阳,很有可能是“假日”现象,当高空出现由冰晶组成的乳白色薄幕状的卷层云时,由于冰晶对阳光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在太阳周围往往形成一个较大的圆光圈,气象学上称为“晕”。在特定条件下,若卷层云中冰晶呈六角形时,阳光的析射就可能形成“假日”现象,且与晕圈同时出现,在彩色光弧的衬托下,便产生“多日”的奇观。当时人们无法认识这种现象,只能认为天上出现了许多太阳,于是说十个太阳,十也是虚指,说太阳很多的意思。当然这也只能是我们现在对于当时情况的一种推测。究后羿射去了九个太阳之后,天气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书・尧典》记载鲧治水“九载,绩用弗成”。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尧的后期,开始出现了大水,于是就让鲧去治理。鲧盗取了息壤,采用了堵塞的办法来治理洪水,结果失败了,被杀死在羽山,之后便有了大禹治水一说。

禹是鲧的儿子,在鲧治理洪水失败之后,他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虚心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努力探索新的治水方法。终于找到了一个变通的办法,以疏通河道为主,把河水顺着西高东低的地形导流到东面的大海里去。治水期间,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洪水终于被大禹制服,天下开始变得安定下来。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之所以能够流传经世长久不衰,与其自身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与其能够表达民间社会老百姓的情感诉求有着重要联系。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许多古老民族都说远古曾有一次洪水,是不可抵抗的大天灾。独在黄炎族神话里说是洪水被禹治得‘地平天成’了。这种克服自然、人定胜天的伟大精神,是禹治洪水神话的真实意义。”[6]大禹在治水期间表现出来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符合了我国儒家传统思想,受儒家思想的推崇,所以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能够代代相传,传承度十分之高。对于大禹治水的能力,有学者提出了质疑,传说中将鲧的治水失败归结于“壅防”,讲禹的成功归结于“疏导”,但是黄河每年沉积物如此巨大,在当时的社会中,禹是无法进行“疏导”的。吴文祥在其文章中指出大禹能够把水患治理好,有很大可能性是4000aB.P.气候好转恰好发生在了大禹在位的45年之中,一旦气候好转,气候带北移,季风降雨正常化,植被恢复,洪灾灾害自然随着气候的好转而好转。[7]

纵观这四则神话传说,其中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气象学的信息,我们可以尝试用历史气候的知识来解读这四则神话传说发生的背景。这四则神话传说均来自于三皇五帝时期,所以首先对三皇五帝时期具体朝代的时间进行判定,董立章、许顺湛对此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框架,如下表:

黄帝蚩尤战争发生在黄帝时期,在黄帝女儿魃驱赶走了风伯雨师带来的狂风暴雨之后,魃所到之处干旱不断,这段神话传说反应了当时的气候背景是以干旱为主,所以黄帝时期处于干旱期之中;夸父逐日与黄帝蚩尤战争属于同一个时代,所以也印证了这段时期为干旱期;后羿射日为尧时所发生的,这段时期“十日并出”,很显然反应的气候也是干旱为主;大禹治水则是反应的当时洪涝灾害频发,属于洪涝期。以上是根据神话传说本身进行的旱涝分析,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旱涝序列的分布,我们可以借鉴历史地理学的观点进行验证。

李裕元根据中原地区5000年来出现的五个严重干旱期跟四个湿润多雨期得出5000年来降水量变化曲线图。[10]

图中可以看到在尧舜禹时期,是由一个干旱向湿润转变的时期,在2300B.C.左右由干旱期转变为湿润期,这与后羿射日的时间相近,可以推断,后羿射日前为干旱期,之后处于湿润期,洪涝灾害开始多发,接下来就有了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在3000B.C.以前的曲线有下降趋势,大约在4000B.C.至3000B.C.之间存在着一个干旱期,根据表1的年代框架,可以推测黄帝时期处于干旱期中,这与黄帝蚩尤战争和夸父逐日的时期也想吻合。

王绍武通过考古史料的分析以及树轮的校正,得出了全新世中期旱涝序列,如下图:

根据表1的年代框架,尧帝的年份为A区间与B区间之间,恰好为干旱与洪水期之间,这也印证了神话传说中后羿射日与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董立章的年代框架,黄帝的年代处于C区和D区之间,根据许顺湛的年代框架,黄帝的年代处于C和E两个洪水区之间,包含了D区的干旱区,所以可以证明黄帝时期排除了洪水期的可能,可能经过干旱期,也印证了黄帝蚩尤战争与夸父逐日处于气候干旱的背景下。

四、结论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博大精深,通过神话传说进行通识教育,选取了学生普遍了解的神话传说作为切入点,老师不但可以传授本学科的知识,还可以联系相关学科的内容,气象学与人文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相交叉,文理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全面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虽然从故事情节上来说有夸张渲染的成分,但是通过其中的语言描述,对比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曲线,能够发现神话传说本身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背景是具有一定真实性的,值得考证。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该年内涵的讨论》

[2]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3]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

[4]《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

[5]马缟《中华古今注》:“(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弩。”

[6]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2

[7]吴文祥葛全胜《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

[8]董立章《三皇五帝断代史》

[9]许顺湛《五帝时代研究》

科学教育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对科学素养涵义进行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文章分析了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区别,深入探讨了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它在不同时期的含义进行了评析。

引言

正确理解科学素养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中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上的文章和报道)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作深入全面探讨的论文很少,因此对科学素养进行概念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是科学素养,还是科学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1)指事物的本来性质;(2)素养;(3)心理学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因此,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所以说,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理科教育专家R.W.Bybee认为,第一个使用scientificliteracy一词的是美国学者Conant。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二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不管是学识、文化,还是阅读、书写,这些都为后天培养获得。因此,根据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的区别,把"scientificliteracy"译成"科学素养"更为确切。

2.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美国三大组织的描述

在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科学促进会(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简称AAAS)、国家科学院(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简称NA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简称NSF)这三个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AAAS从1985年开始发起了一个旨在通过长期的科学教育提高全美民众的科学素养的计划,即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在试图说明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时,AAAS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ascientificallyliterateperson)的描述来界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伟大但仍有局限;明白科学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原理;对世界和自然了解,并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能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考方式。"

NAS在介绍《国家科学教学标准》(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tandards)时,表达了以下观点:"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进行个人决策,参与社会、文化和经济事务时所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概念及过程,……科学素养有不同的层次和形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扩展是一生的事,而非仅仅在校期间。"

NSF在其报告《影响未来: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本科生教育的新期待》(ShapingtheFuture:NewExpectations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inScience,Mathematics,Engineering,andTechnology)中认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应该知道,"广义的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专家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如何评估所谓的''''科学''''信息,社会如何作出关于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理性决策。"

从上述三个组织对科学素养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的组织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2国外学者的见解

Roberts把1957-1963年这一阶段称为科学素养概念的"正名阶段"(periodoflegitimation)。然而,倡导这一概念的人,却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因此,紧接着正名阶段而来的,是"认真解释阶段"(periodofseriousinterpretation),这一阶段出现了有关科学素养的许多定义和解释。然后是进一步解释阶段。1976年,Gabel基于当时有关科学素养的含义的概括和分析,指出这一概念含义之庞杂,足以表示任何和科学教育有关的事。由于各种说法长期无法达成共识,这一概念实际上一度丧失了其使用价值。

1966年,Pella和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100种1946-1964年之间出版的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查各种和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即所谓的"参照物"):(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基本的科学概念;(6)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头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要。

1974年,Showalter进一步深化了Pella等的工作。他们总结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近15年间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认为科学素养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sevendimensions):(1)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2)有科学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3)有科学素养的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4)有科学素养的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科学原则是一致的;(5)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6)有科学素养的人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7)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上述Pella等学者和Showalte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都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multi-dimensionconcept);二是两者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都是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定义来进行的。其中,对科学素养概念所包含的不同维度(dimensions)的归纳和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维度正是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essentialqualities)。

1975年,Shen把科学素养区分为三类:实用的(practical),社会生活的(civic)和文化的(cultural)。这三类并不互斥,但在目标、对象和内容、方式及普及方法上各有特色。实用科学素养指一个人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社会生活方面的科学素养旨在提高公民对科学与科学相关议题的关注和了解,以便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相关决策中,包括健康、能源、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政策;而文化方面的科学素养,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Shen对科学素养不同类别的区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认识。

1983年,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的会刊Daedalus发表了一期关于科学素养方面的研究专刊,许多作者就科学素养问题及美国面临的挑战发表意见。其中,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经验测量的论文影响最为深远,因为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而且也提出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Miller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contemporarysituation),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如下:(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1991年,Hazen&Trefil认为,在有关科学素养的讨论中,必须注意"从事科学"和"使用科学"(doingandusingscience)之间的重要区别,这涉及到科学素养的对象问题。他们认为,对公众而言,科学素养只涉及后者即使用科学,因此,对其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应只限于后者。这正如对于公众而言,计算机素养只要求会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够了,不必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种编程技巧。鉴于此,他们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为"了解各种公共议题所需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词汇、概念、历史和基本哲学思想"。Hazen&Trefil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即科学素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一种普适的科学素养?抑或科学素养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注意具体场景?这都是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2.3我国专家的观点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也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小结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和解释,从本质上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人们对其的理解和了解,实际上是各种不同含义和解释之间"争霸"的结果。科学素养概念含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点。那么,当前是否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素养定义了呢?对科学素养的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评估,乃至随后的政策建议。在这个意义上,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模型显然是一个受到广泛认可的概念定义,因此自1979年开始,基于Miller模型的科学素养调查在美国一直延续下来,并为欧美以及亚洲许多国家所借鉴。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Miller模型对全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四次调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

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现在国家之间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国民素质的竞争,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科学素养正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从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看,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而美国公众科学素养在1990年就为6.9%。当前,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显然只有正确把握科学素养的含义,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效民.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

[2]李大光.科学素养研究[J].科普论坛,20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2.

[4]周超,朱志方.逻辑历史与社会:科学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AAAS).Project2061-ScienceforallAmericans[M].Washington,DC:AAAS,1989.

科学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教育项目;科技场馆;青少年;促进

1 科学教育在国外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科学教育在西方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造成一些强国的崛起:如蒸汽机和纺织业之于英国;有机化工和内燃机之于德国和电力、铁

路和钢铁业之于美国。西方国家由此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西方国家将科学教育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冲破了被教会控制的经院教育,实行了科学教育,即在中小学中传播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素质的教育。

在我国,科学教育进入课堂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1901年, 清政府决定将旧式诵读经书的学校改革为现代化的学校;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全国普遍实行。这是科学教育进入学校的开始;民国初期, 中国政府在小学课程中设置了科学教育的内容,自然课和常识课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和国民希望强国的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先后公布和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重新编制了小学《自然》课的大纲和教材以及完成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小学科学教育八套教材的审定。这说明我国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着力把科学教育提高到与传统的语数英物化课程并重的高度上来。

2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20世纪以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20世纪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当代的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国家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把科学教育当作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许多国家将科学和语文、数学一样确立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世界经合组织(OECD)举办的国际学生评测项目(PISA)对15岁的青少年进行素质评

测,以前只评测语文和数学,自本世纪以来增加了对科学素质的

评测。2008年,PISA把科学素质的评测列为重点,给予很大的重视。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在早期建立的科学概念,掌握的探索技能以及确立的对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其成年后所具有的科学素质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2.2 科学教育是脑科学、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发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结果都表明:

2.2.1 青少年早期的经历对其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能力、健康、以及脑的组织结构等具有独特而强大的影响。早期青少年脑的可塑性最好,是功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却也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

2.2.2 脑的发育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既和基因有关,又和外界的刺激有关 。在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中,给青少年创造优良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2.2.3 早期发展对青少年气质和社会情绪能力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些都是他们一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对社会来说也是和谐和稳定的基础。

2.2.4 早期发展对于感知和认知能力,对于身体健康,对于预防不良发展倾向等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总之,青少年的早期发展状况会影响他们后来的学习、工作,以至成年后的发展,从整体上说,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就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实力;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即使某些方面后来可能做些弥补,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3 在科技场馆开展科学教育的意义

根据我国科技部科普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科普场馆1735个,其中含科技馆364个,科学技术博物馆632个,青少年科技馆(站)739个。青少年是科技馆教育活动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受众,科技场馆是开展校外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硬件设施急剧扩张的同时,科技馆要吸引公众、尤其是让青少年“走进来”,并且“留得住”,就要在软件,尤其是科学教育项目的研发上下功夫。科学教育项目研发也是解决目前科技场馆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活力的重要途径。

4 科学教育项目在福建省科技馆的开展情况

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始创于2012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等四家主办单位希望通过展评活动,向社会、中小学校和科技场馆推介这些教育项目,提高人们对科技场馆非正规教育价值的认知。同时,主办单位还希望活动能传播创新的科学教育方法和理念,激励更多的科技场馆研发创新性的科学教育资源。

在2014年第二届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中,福建省科技馆推荐了两个项目:“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和“闽江口湿地观鸟活动”。这两个项目都极具当地特色,深受参与青少年的喜爱。

4.1 “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

寿山石是四大国石之首,其色泽瑰丽雅致,品种丰富多样,目前有160多种,在石间世界可谓倾国倾城。其中“田黄”价比黄金,几乎是历代皇帝刻制 “御玺”的专用石料。“神奇的国石――寿山石探秘活动”旨在以福州本地特色自然资源――寿山石为依托,让孩子从欣赏、体验、实验探索、刻制、交流等方面经历对寿山石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究。

项目流程有:

①赏石:到“寿山国石馆”参观。

②探石:到“寿山石矿洞景区”探索寿山石挖掘的方式和形成的奥秘。

③捡石:在景区捡石区捡自己心仪的石头,辨别石头质地。

④磨石:在磨石区打磨石头,形成自己的寿山石毛坯。

⑤研石:在福建师范大学地质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研究岩石分类和辨别方法,对寿山石的硬度、种类、成分、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和探究,撰写探究报告。

⑥刻石:在专家指导下了解篆刻历史,学习篆刻方法,并刻制一枚自己的印章。

⑦写石:制作寿山石探索海报,表达自己的体验及收获,传播寿山石文化。

⑧谈石:邀请各界专家和孩子们一起座谈交流。

⑨挺石:进行网络签名,支持“爱我国石、爱我家乡”活动。

本项目的特色有:

4.1.1 深入、系统的探究过程

本活动从考察体验开始、到动手实验研究、到亲手磨石和篆刻,制作海报以及网络签名等,充分考虑到少年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感性认知和体验,到实验及理性分析,最后到情感升华和表达,探究过程系统、深入。相对单一的课堂授课,孩子在其中所收获到的科学知识、方法、态度、精神以及情感体验是极其深入的。

4.1.2 与学校科学课程衔接紧密

与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认识岩石》、《岩石会改变形状吗》等内容契合,很好地实现了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

4.1.3 文化和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

本活动把岩石形成、寿山石形成及成分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寿山石文化艺术体验过程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极具文化内涵。

4.2 “闽江口湿地观鸟活动”

这个科学教育项目方案旨在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生态教育,使参与本项目的中小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理念,在掌握科学方法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实践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有关生态学的知识,同时启迪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认识到保护闽江口湿地生态资源的重要性,并可结合福州当地的区位优势,开展两岸科普交流活动。

这个活动的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2.1青少年的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

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对闽江河口湿地鸟类活动的观测,了解认识闽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初步学习鸟类活动的观测技能。

4.2.2 青少年的科学方法、能力的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做和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养成勤于思考、认真探索,努力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4.2.3 青少年的科学态度、兴趣的培养目标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和法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等品质。同时也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接近大自然、贴近大自然,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

自项目开展以来,参与的青少年在专家的指导下,观赏鸟类纪录片、参与观测知识讲座,并实地进行了湿地考察。在考察中中青少年们完成了观测、记录、写生、填写考察报告等多项任务。在活动中青少年们深刻感受到湿地、飞鸟、人类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体会到湿地的脆弱,大大增强了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的意识。这比任何一堂青少年只能正正经经坐在教室里,教师讲授,青少年只能被动接受的生物自然课程的效果都要好得多。而且,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参与兴趣,科技馆还组织他们进行湿地写生比赛,制作湿地水鸟书签,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

5 总结

科学教育范文第10篇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市委和局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学校支部高度重视,结合学校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现将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整体情况

我校学习实践活动于20*年10月17日正式展开,到200*年*月*日结束。为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根据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学校及时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了《*店商业学校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整个学习活动严格按照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稳步推进。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学习调研阶段,我们始终抓住学习宣传科学发展成就的主要环节做工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局党委的要求,及时成立了以学校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支委为副组长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日常工作。同时,研究制定了《商业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对每个环节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二是召开动员大会。迅速召开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动员大会,会议传达了市委和局党委的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学校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工作安排,制定了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和第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及日程安排,对学校开展活动进行具体部署。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参加学习、教育、查摆、交流、整改等各项活动,切实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做到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创新科学发展体制,促进学校又快又好发展。

三是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校为全体党员发放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材料,每位党员除参加支部每周五下午的集中学习以外,每天都坚持自学,学校党员共写学习心得体会7篇,调研报告5篇,人均完成学习笔记6万余字。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的学习笔记被3次抽调展评。充分说明了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带头学、其他党员也不落后的良好局面。还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参加理论知识测试2次,专题辅导报告会1次,组织心得体会交流会1次,调研报告交流会1次,召开“我为学校献一策”解放思想大讨论1次,进一步巩固了学习内容。

四是活动中注重实效。注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如:我市所有公办学校的教师都增加了补贴,唯有我们学校没有落实,这在学校的教职工中反映强烈,我们首先和主管局等部门沟通,解决了退休职工的工资补贴(在职教职工至今仍没有解决)。在职工二个月没有开资的情况下,七名党员拿出资金1400元,于11月21日到大刘家镇麦家村进行了走访和扶贪帮困活动。

五是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简报等形式集中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安排,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着力营造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浓厚舆论氛围。此间,学校网站相关文章4篇,印发简报5期。还负责在*店商业之窗,大连商业之窗,辽宁商业之窗和商务部网站同步发行我局相关学习实践活动文章5篇,普市商会网站1篇。

(二)分析检查阶段,我们主要抓住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破解学校生存和科学发展难题做工作

一是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生活会前,支部向局党委报送了生活会方案,支委成员每人在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等基础上形成了书面发言材料,并经书记把关,行政班子认可。20*年12月19日下午,召开了支部专题民主生活会。每位班子成员都能紧紧围绕“对照科学发展观找差距”的主题,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查找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了整改措施。民主生活会始终洋溢着民主团结、求实创新的良好氛围,立足点是坚定信心,带领党员和职工走出困境。生活会达到了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提高觉悟、加强班子建设的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局党委督导员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二是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是前段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整改落实的主要依据。进入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以来,学校支部把撰写分析检查报告作为把握学校发展规律、查找突出问题、剖析问题根源、理清发展思路、形成科学发展共识的重要契机,坚持把学习成果、专题调研成果、民主生活会成果转化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在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情况,认真查找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提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着力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在认真吸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上下功夫,始终注意紧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学校生存和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这个重点,立足学校实际,注意体现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支部还将自查报告挂在学校网站,接受监督。

三是积极开展群众评议工作。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学校认真组织群众评议,参评人员包括中层领导、一般干部、一线教师、学生代表、离退体干部代表等,参加评议人员着重从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了意见建议,同时将分析检查报告向全校师生公布,随时接受监督,接纳建议。对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意见,校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充分吸收,体现到分析报告中,提高了分析报告的质量。

(三)整改落实阶段,我们注重抓住落实整改、创新学校科学发展机制做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学习实践活动转入整改阶段以来,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整改落实阶段的重要性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解决突出问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突出“解决问题”这个重点,就进一步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和性质确定了解决问题阶段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抓深入、抓推进、抓落实。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客观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状,对查找整理出的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以及教职工反映的意见建议进行逐条分析,制定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并召开支委会就整改方案进行研究讨论,提出了修改和完善意见后,向全校职工公布了方案。

二是把握中心环节,集中力量抓整改。通过整改集中解决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也是对此项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检验。基于此种认识,我们紧紧抓住整改落实这个中心环节,在前一段边学边改、边议边改、初步解决一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力量抓整改、抓落实,精心制定整改方案。结合前两个阶段查找出来的影响和制约我校生存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纳了近期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把查找出来的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排队,区别轻重缓急,做到了整改项目、整改办法、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责任清楚。

三是突出重点,切实在解决问题上求实效。解决问题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学校领导班子本着“党员干部受教育、职工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原则,根据整改措施,统筹协调,边学边改,具体做到了:一是明确主攻方向,突出重点目标。领导班子都能静下心来,对已经梳理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对要集中整改的重点问题,进行归类排队,明确列出哪些是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哪些是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分门别类提出整改意见。注意把教职工反映强烈的“没有兑现在职教师规范津贴补贴”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在整改中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赢得民心。二是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把已经明确的整改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分管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并公布于众,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三是具体安排,明确时限。整改要取得实效,必须使整改任务具体化,具体就能深入,深入才能落实。为此,校领导班子充分考虑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近期、中期、远期作出具体安排。对于具备条件的马上进行了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进行了限期整改;对受客观条件一时解决不了的,向群众说明原因;对涉及多个综合部门的问题,采取了积极探索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四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着眼长远从根本上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保证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制度保障。为此,学校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机制,在原有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修订和补充了相关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保证。今后,我们将建立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力求提高思想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上来,促进学校又快又好发展。

三、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成效

通过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学校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及收获,效果明显,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工作的进展。

一是通过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的开展,使全校教职工明确了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激发了大家参加学习、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明确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责任感,充分认识到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是通过此次学习实践活动,明确了制约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学校科学发展的目标模式、路径和具体举措。

三是教职工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作风等有了明显的改观。学校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以及创造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学校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增强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四是增强了全校教职工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认识的再统一,观念的再更新,思想的再解放,为我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是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增强了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提高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学、教育教学、管理和生存等工作的能力,提高了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本领。

六是通过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我校事业的发展。通过我校宣传科学发展成就、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创新科学发展机制等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总体目标,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描绘了蓝图,增强了全校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全校教职工发展技工教育事业的信心。

四、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经验

一是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在支部的认真组织下,全校教职工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从而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我们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大障碍是思想障碍。因此,我校始终按照局党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在学校优化发展环境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校事业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解放思想无止境、开拓创新不停止的生动局面。

三是坚持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践行科学发展观最终是要解决问题的,而破解难题的关健也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能把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学教活动的始终,使学教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四是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贯穿始终。在增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创新性上下功夫,树立发展意识、发展成就、发展方向,查找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并把先进的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上一篇:安全检查方案范文 下一篇:早期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