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素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4 10:44:33

课堂素质教育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素质教育;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49-02

在传统课堂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只是传播知识的知识库,他们将知识作为外在的理论教给学生;而学生成为记忆型的知识载体,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文化就是人化,教育就是树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成为真正的、有用的人,成为有自由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精神的人,而不是成为记忆和背诵理论的知识载体。传统的课堂模式下,教育的最终目的很难实现,因此转变课堂模式迫在眉睫。

一、传统课堂模式的弊端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知识之树”的新文化广泛普及。知识之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分支明确、学科之间的界限清晰,而且知识的积累和增长明显。这些特征都使得知识成为我们学习和记忆的对象。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衰落了,但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依然在起作用,这种模式注重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传播,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成为记忆型的知识载体。学生以积累知识、通过考试为目的,理解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记住知识,顺利地通过考试,而一旦考试结束,知识就不再“有用”,书籍被束之高阁,甚至为了发泄长期积累起来的压抑感,学生将书籍付之一炬。传统的教学强调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虽然是有效的,但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模仿型人才。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困扰,知识之树的特征也决定了以讲授和记忆作为主导方式的学习模式,这种因循守旧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决定了培养出的人才不需要创新,只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点“新意”即可。

传统课堂是填鸭式教学的源生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是课堂的中心,作为知识的“储备库”向学生“传播”知识。随着社会由统治模式向治理模式的转变,人所拥有的自由越来越多,同时也要求人对社会的责任越来越多,人不再被定位为仅仅服务于国家的公民,更成为参与建构和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的建构着和创造者,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和要求。同时,随着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近30年所产生的知识是此前有史以来的知识的几倍之多,知识之树已经爆炸为“知识巨人”,与这种爆炸性的知识相比,人的自身的有限性也决定了人不可能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会所有的东西。

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爆炸性增长,使得网络代替了传统教师的角色,成为最庞大的“知识储备库”,在网络资源中,我们可以找到从国内到国外,从古代到今天的全部知识。那么,在网络大行其道的时候,教师何为,课堂何用,这成为众多教师集中思考的问题。当下最热门的微视频和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的出现,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些教师在使用可汗的视频后,教学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先回家看讲课视频,第二天再在课堂上做练习,老师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指导。这与原来课堂上讲课,回家做练习的教学流程相比,刚好来了一个大翻转。”[1]

二、翻转课堂模式的要旨

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提到了“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2]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翻转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而网络课程是翻转课堂的一个有利因素。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的实验案例改变了学生带着耳朵被动“听”课,对所学知识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理解知识的弊端,让学生主动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知识的理解、反思和批判。因此课堂被“翻转”: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这种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的不同是:首先,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变成自主的,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其次,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大大缩短,小组协作和讨论的时间增长,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更有利于深入理解和反思课堂内容。因此,教师成了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所学内容的反思和批判也导致了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对知识的反思者和批判者,这就着力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反思精神和创新精神。由此,填鸭式的课堂模式下学生和教师双重被动的局面得以改变,知识的掌握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学习、讨论、反思和批判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习得的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才是学习知识的要旨。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3]然而,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到翻转课堂的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翻转课堂不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有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挑战。一方面,知识的掌握是任何课堂模式的基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多种知识老化的速度惊人,这也使得更多的成人开始终生学习,不断更新所学知识或接受再培训。其次,要在网络资源中搜索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教师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信息素养。最后,要让学生深入反思和批判所学内容,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对知识的批判性视角。知识一旦被理解和掌握,在以后的课堂上教师只需要温习即可讲授,但批判性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却是一个不断形成,没有终点的道路,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批判、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的课堂思维,让学生对问题的反思和批判不是停留在表层,而是更加深入。因此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增强,同样,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没有减少,也大大提高了。

教师作用的增强,建立在教师角色和作用的转变的基础上。首先,教师从教授的主体变为辅助学生主动学习的助手。传统以教师主宰课堂,以讲授为主导模式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的参与、协作和提问为主的课堂模式,课堂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习者。其次,教师从知识传授的角色转变为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的角色,教师从教师变为能力培训师,不再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主要目的,而是以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被动地等待“教”的“听课者”,而是成为课下主动搜寻学习资料,完成知识积累,课上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分析、理解、批判和综合运用中的等待老师答疑的主动参与者。与之相应,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再是传统的课堂学习的方式,而是集合了网络、视频、电子资源、电子课堂等各种信息化的学习方式。

三、翻转课堂模式的双重挑战

翻转课堂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使得这种课堂模式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欠缺,使得他们在通过各种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消极应付,不能自主掌握一些知识点,从而使得课堂讨论环节流于形式。这种情形确实对翻转课堂提出了挑战,但是,翻转课堂的目的正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纠正学生几年来或十几年来养成的被动学习的习惯。因此,学生的问题虽然是根本问题,但也是必须被克服的问题,而要克服这样的根本问题,就要老师积极努力地鼓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耐心地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征予以个性化的指导、监督。可以说,学生面临的挑战正是素质教育所面临和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翻转课堂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从这个角度说,这个挑战虽然严峻,但却是我们开展翻转课堂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除了学生面临的挑战之外,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需要高质量的微型视频,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找到所需要的视频,才能开展和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次,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成知识的分析批判和综合运用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要讨论的内容进行牢固的掌握和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讨论,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有合理的回答。再次,课堂模式由教师主导的单一讲授模式向讨论模式的转变,对教师设计、实施和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知识,还要懂得应对在讨论中的突发状况,遇到离题千里的问题,能将讨论的中心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回来。最后,多种学习模式,尤其是网络资源的利用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平台和环境的支持,老师是否有自己的课程网站、课程学习群,课程聊天群等等都影响着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四、小结

显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实现方式,课堂的目标就是实现知识由“外”到“内”的过程,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课堂的翻转也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模式的翻转,因为传统的纸质的试卷已经无法测试出翻转课堂模式所训练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等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建立新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要不仅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对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素养、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课堂表现等都要有相应的评价。与中小学相比,高等院校的学生更具备应用翻转课堂的各种硬件环境条件和学生的适应性条件,因此“高等院校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好的可行性”[4]。

参考文献:

[1]官芹芳.可汗学院翻转课堂[J].上海教育,2012(17):27-31.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46-51.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获取新知识的思维方法以及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情感、启迪智慧、诱发思维呢?我们要紧紧抓住新课导入这一环节,教师从实际出发的精心安排的新课导入,可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思索,可以为新课的教学需要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可以为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教学措施的引线,成为新课启发教学的先导 。下面根据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又叫“开门见山”导入法,是教师直接从课本的课题中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它的设计思路:教师用简捷明快的讲述或设问,直接点题导入新课。这样主体突出,论点鲜明。当一些新授的数学知识难以借助旧知识引入时,可开门见山的点出课题,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 “弧度制”时,教师直接引入新课:“以前我们研究角的度量时,规定周角的为1度的角,这种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种度量角的常用制度------弧度制。本节主要要求是:掌握1弧度角的概念;能够实现角度制与弧度制两种制度的换算;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并能运用解题”。这种方法多用于相对能自成一体且与前后知识联系不十分紧密的新知识教学的导入。

二、类比导入法

有些课题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类似时,可运用类比法提出新课内容,促使知识的迁移,比旧出新,自然过渡。 例:讲指数、对数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类比指数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提出课题。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知识点进行类比,可以将“已知”和“未知”自然的连接起来,温故而成为知新的基石,课堂教学可望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趣味导入法

新课引入时可讲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小游戏或创设情境等,适当增加趣味成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对学生说:同学们,我愿意在一个月(按 30天算)内每天给你们1000元,但在这个月内,你们必须:第一天给我回扣 1 分钱,第二天给我回扣 2 分钱,第三天给我回扣4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的钱数是前一天的 2 倍,你们愿不愿意? 此问题一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么“诱人”的条件到底有没有陷阱?只有算出“收支”对比,才能回答愿与不愿。“支”就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问题,如何求出这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呢?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了。通过这个例子不但使学生产生求知的热情及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引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起到自然引入的作用。

四、故事引入法

数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姿多彩的故事史,有数学家呕心沥血孜孜求索的故事;有闪耀广大劳动人民聪明与智慧的故事;有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为人类做出不朽贡献的故事,这些故事既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宽他们的视野,又是很好的引入素材。例如:在专题讲授换元法时,用“曹冲称象”中以石代象, “孔明草船借箭”中以借箭代造箭的故事作为引入;在讲授正难则反易的数学解题思想时,用“司马光砸缸”救人是通过变人离开水难而水离开人易的故事作比喻引入。这些故事耐人寻味,独具匠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思想无时不在,博大精深之处。在讲授立体几何的祖口恒原理及二项式定理时,适当介绍一些我国的数学史作为引入,既使学生了解一些古典的数学史,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用这些故事启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学生的目的。

五、联系实际法

引入新课数学中所学的知识,不少能直接用于实际当中,如果在教学中能以实际应用引入新课, 势必能吸引学生,使学生精力集中,兴趣盎然。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思考过,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更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明确的求知目标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例如:在讲授充分条件一节时,我用命题“我是四川人,我是中国人”引出命题的条件及结论,且通过判断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引出充分条件这一概念。例子既新鲜又浅显,既能达到了引入新课的目的,又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广泛地、深入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创设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和大自然种种现象的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到数学处处有。创设这些生活实际的例子,既使学生好奇,又使他们感觉到数学知识的用处,往往起到理想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例子说明数学不是抽象的,数学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一、“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的内涵

(一)“四维”——育人目标

“四维”包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求知”不仅指掌握一般意义上的学习知识,而是广义上的“认知”,它包括认知社会、认知人生、认知自然;不仅仅是“认知”的结果,更注重“认知”的过程;不仅仅指学生的“认知”,还包括教师、家长及社会成员的“认知”。“学会做人”即通过促进学生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和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成为创造幸福、追求美好的人。“学会生活”就是通过开展自理、自立、自强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竞争意识和抗挫能力,做生活的强者;通过开展自尊、自爱、自信教育,培养学生感悟生活、欣赏生活的能力,做幸福生活的体验者。“学会创新”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崇尚科学、勇于开拓的创新型人才。

“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这“四会”只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事实上,“四会”包含了几十会、几百会,凡是在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能力,学生在学校里都应该学会。或者说都要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互动”——育人方式

“互动”对象包括学生、老师、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等,其中学生是主体;“互动”场景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和大自然,学校是主场景;从“互动”形式上讲,有合作、交流、探究和竞争等,自主探究是基础;“互动”目的是以“互动探究、幸福体验”为中心,拓展教育空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位一体的素质教育“阳光大课堂”。

(三)“阳光大课堂”——育人平台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关注微观的、狭义的教学研究,而“阳光大课堂”更注重宏观的、广义的课堂教学研究。因此,我们摒弃单凭“西医方法治病”的传统课堂教学,倡导“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病”的“阳光大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生活不能局限于“教室、学校”这个“小课堂”,还要走向家庭、社会和大自然,形成校内外相互融合的多维立体化“大课堂”。“阳光大课堂”具有开放性、多元性、民主性,同时又具有温暖、宽松、和谐、自由、快乐等特征。“阳光大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更和谐的空间里汲取更丰富的养料,培养兴趣、激发潜能、提升素质,获得幸福体验,从而为终身发展奠基。

二、“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互动探究、幸福体验的“六步阳光教学模式”

开拓教育资源,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打破学校与社会、自然的壁垒,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自然、体验社会、体验人情、体验生产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其次要打破教室的壁垒,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格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活动都应该是开放的,课堂要充满生气,体现师生经验的共享,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给每一个学生带来自信和希望。

遵循“阳光大课堂”的教育内涵,我们探索出了“六步阳光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人本主义出发,以“多元互动”为手段,以“小组合作”为形式,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创新性”学习,最终实现“四维”育人目标。“六步阳光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为:

情境导人,激发兴趣。情境导入主要是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入新知学习状态。我们主要采取“以新导趣、以奇促趣、以活融趣、以难引趣”等方式创设情境平台,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地理课上学习“日界线”时,教师先讲一个《买起死回生》的故事:一个老人在太平洋西部的马绍尔群岛马朱罗城(东经170度左右)美国花旗银行兑换广张中了巨额奖金的,可惜这张已经过期1天了,变成了一张废纸,老人非常懊恼。一位青年见此,马上用3000美元买下这张过期,然后立即乘飞机飞往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西经160左右),用这张在这里的花旗银行领到了巨额奖金,转眼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教师讲完故事,在学生惊诧之时抛出问题:“这位青年能使废起死回生的原因何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立即被调动起来,学生很兴奋地进入到文本的探究活动中。

揭示目标,认知导航。揭示目标包含展示目标和认定目标两个层次。揭示目标的恰当与否,必然会影响到课堂达标活动,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增强学习全过程的目标意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尝试设疑问难揭示目标、自主学结目标、师生探究归纳目标、兴趣引入确定目标等方式,力争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

自主学习,解惑质疑。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主动学习,通俗讲就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我要学”;二是独立学习,它主要表现为“我能学”;三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一环节我们主要利用“导学案”来完成。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编写出“导学案”,学生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从中发现问题,在自主思考中解决问题,然后提出更深层次的质疑。

互动探究,拓展提升。各教学班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把4~6个学生组合为一个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在教学中实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小组内实行责任制,组长、记录员、发言人、作业检查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教师发动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别出心裁地命名,如:汤圆组合,寓意为团结、幸福、甜蜜;六月组合,寓意为热情似火,朝气蓬勃;超人气组合,寓意为成员最棒,最受人喜爱等。成果展示,共享快乐。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多样,有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全班集体展示;有书面展示、口头展示,也有实际操作展示。成果展示是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的小结,也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的过程,也是欣赏别人、激励自我的过程;不仅有展示者单方面的成果显现,更有所有同学对成果经验的共享,从而构成一个成果展示、共享快乐的多维互动大课堂。

检测评价,激励发展。检测评价主要采用教师检测和学生检测两种形式,其中学生检测先由各小组设计知识型、探索型和开放型等类型的题目,小组之间相互测评,然后由教师或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收获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升。检测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激励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为此,我们创设了多种激励评价方法,如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时,对能够越级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双倍奖励;采用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一条龙评价机制,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紧密结合起来;设置了“黄金搭档”“友好同桌”“学科之星”等激励评价项目。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互动积极性大大提高。

“六步阳光教学模式”创设出了民主、平等、和谐和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求知的愉悦、创造的欣喜,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享的幸福旅程。

(二)营造充满活力、意蕴深厚的阳光文化

在素质教育走向深入的今天,积淀学校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致力于人文教育,势在必行。以优秀的文化传统塑造人,让师生共同成长为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民族道义、世界意识的人,促进其人格发展、学业成长、能力形成,是教育的高境界、怀,也是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据此,我们提出了“文化育人、文化立校”的办学发展战略,开展了一系列阳光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体验成功,在耳濡目染中明理晤道、陶冶情操。

首先,学校经过广泛征集,确立了“养浩然之气,弘博学之志”的校训和“修德、笃行、健体、乐学”的校风;新谱了校歌,设计了校徽、校旗;在校园里设置温馨励志的“校长寄语”标牌,张贴形象文化标语、行为文化标语、激励文化标语,引导师生涵养“至刚至大”的浩然之气,树立远大的博学之志。

其次,倡导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每届学生到校后,首先开展确立班名、征集班训、绘制班徽、唱响班歌、办好专栏等活动,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学校还通过定期开展以“铸班魂、树校风、唱响心中的歌”为主题的班歌比赛,增强班级凝聚力,彰显昂扬向上的校风。学生自己填词、谱曲、排练,每次比赛,都能涌现一批词曲俱佳的班歌、才艺双全的“校星”。

(三)实施唤醒情感、收获成长的阳光德育

德育的目的不是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而是要使学生把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体性活动中得到亲身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07年4月份,期中考试前,我校初三(1)班同学率先发出了“诚信应考、无人监考”的倡议,其他班级也纷纷响应。师生一起制定了考场规则、监督机制和奖励制度。在一天半的考试中,考场内虽无老师监考,但秩序井然,学生没有任何违纪作弊行为。“诚信应考、无人监考”活动是我校“阳光德育”的一个尝试,事实证明,同学们的表现堪称一流。济宁电视台值播《民生》栏目作了采访报道,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现在,这一考试方式已在我校全面铺开,学生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尊重和信任,责任心和诚信意识大大增强,自律能力也普遍提高了。

学校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学校发出“弯弯腰,伸伸手,净净校”的倡议,提出“美化环境,举手之劳;保持卫生,从我做起!”的口号,发动全校学生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清洁卫生。从校长到一般职员、从教师到学生积极行动,现在学校的所有角落几乎看不到垃圾。

(四)开展健康向上、趣味横生的阳光运动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保证。学校因地制宜,开辟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变废为宝,把维修取暖设施换下来的钢管加工成云梯、单双杠、抬腿器、仰卧起坐器、梅花桩等有趣的健身器材,在操场上开挖二百多平米的大沙坑,把这些器材安装在上面,吸引学生天天运动健身。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记得那一堂课,我上的是作文课。众所周知,作文课是语文课的一大难题,多数同学都感到自己每次的作文几乎都是绞尽脑汁,最后仍以枯燥的语言草草了事。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掌握写作的技巧已是迫在眉睫。然而,我发现,传统的教法――即教师在台上讲,写作文要如何如何,要注意什么什么,尽管教师在台上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们在台下依然是一头雾水。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第一堂作文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第一印象如何,往往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决定先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迈着轻快的脚步进了教室,环顾了一下四周,同学们个个正襟危坐,语文书早已摆在了桌子上。我一言不发地从粉笔盒里拿出了一支从未写过字的粉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粉笔并把它画下来。同学们都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他们还是十分认真地把粉笔画了下来。我从他们所画的粉笔中选择了四五张并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这五张又都是有代表性的,因为粉笔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同学们观察粉笔的角度又各不相同,所以他们所画出来的图形就会截然不同。如第一组的同学看到的粉笔是向右倾斜的,而第四组的同学看到的则是向左倾斜的……

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似乎都懂,但是这和写作文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进一步启发:“画一支小小的粉笔都能够画出这么多不同的形状出来,那么生活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对于同样的一个人或同样的一件事,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法不同,他们所得出的结论或受到的启发就会不同。”同学们都表示赞同。

“在写作文的时候,有的同学常常觉得没什么可写的,要么觉得都是别人写过的,要么觉得生活很单调……现在你们能悟出什么道理了吗?”“老师,我知道了!”他们都恍然大悟似的要求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有的说:“老师,我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善于思考。”有的说:“老师,我知道,以往为什么我总是写不出好文章来,那是因为我总是顺着别人的思路走,我总是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老师,我悟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谢谢您!”

“老师……”

“老师……”

看着他们一个个兴奋的样子,我第一次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我真正感受到了我存在的价值,虽然这不是我的第一次成功,但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成功,因为,以前都是我自身的成功,而现在则是我帮助一群孩子获得成功。这难道不值得我兴奋吗?

记得我在上《巴东三峡》时,讲到瞿塘峡“远远地朝北望去,隐约地可以望见八阵图的遗迹”时,只见一位同学站起来:“老师,什么叫‘八阵图’啊?”

“八阵图就是一种军事操练和作战阵图。”我暗自庆幸:幸好我了解了一些!

“老师那你能讲讲它是一种怎样的图形呢?”

糟了!这个我也不懂,尽管此时我完全可以敷衍一下告诉他们:这个我们并不需要了解。但是,面对他们一双双渴求的眼睛,面对他们信任的目光,我还忍心扼杀他们求知的欲望吗?

“这个老师也不懂,它是军事方面的知识,不过我会去查找有关的资料,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出了有关的资料,想找答案。终于在一本历史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它是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阵图。”

类似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而且我发现学生没有因为我说:“不懂”而对我有偏见,而是更加喜欢和我在一起探讨问题,他们已经把我当作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我也发现我正在和他们一起成长!

素质教育,使整个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了,同学们不再是收音机,老师们也不再是知识的复读机了。师生之间有了情感的交流。所以,我现在和学生们的距离拉近了,他们都愿意把他们的心里话告诉我,我也十分乐意为他们排忧解难。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素质教具的关键,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很感性兴趣,就会表现为精力集中,思考积极,记忆深刻,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持久性不强,需要教师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时间,调节大脑,然后再转入学习。如果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新知识,这时学生精神有所疲劳,老师组织学生做个小游戏,为了面向全体,兼顾差生。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如“找朋友”“夺红旗”、“接力赛”“小动物找家”“送信”等等。小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平时不爱讲话的学生,也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培养后进生动脑,动手和大胆发言的好习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专门指定优秀生为小老师,给后进创造学习条件,让他们在无意之中进入角色,多给差生锻炼机会,尽最大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的乐趣。小奖品和小红花是低年级学生在游戏中不可缺少的奖品,学生能获得教师发给的奖品,心中会有说不出的喜悦和荣誉感,这是教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法和手段。

二、鼓励学生创造思维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方法: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深入思考,独立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新答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的探索欲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时,教师首先挂出小黑板,向学生出示问题。

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钟落地,已知第一秒钟落下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钟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钟多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老师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思考,反复领会,“都比前一秒钟多9.8米”这句话的意思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帮助理解,还激励学生比一比,看谁的答案正确,谁的思路新颖,谁的解法看创造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他立刻抓起笔全身心地在纸上画图和演算起来了。忽然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他做冠军了这道题,随后,同学们又接二连三地举起了手。同学们急不可待地要表达自已的计算方法。老师让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解法,结果是(1)4.9 9.8=147(米)(2)24.5 9.8 43.3(米)老师点点头,并没有称赞这些演算快的学生。有位同学说:“老师我的算法简便。学生的急切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师让他们一一叙说。

一位学生非常自信地到黑板前写出了综合算式:

(1)4.9 (4.9 9.8) (4.9 9.8 9.8) (4.9 9.8 9.8)

=78.4(米)这种解法,表明学生思维已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比前一些的思维带有一定的发展性。老师笑了,说:”不错!谁还能想出更简便的式子?”“老师我有新方法。”没等老师允许,他就到黑板上画图并写下了如下算式:

4.9米

4.9米9.8米

4.9米9.8米9.8米

4.9米9.8米9.8米

(1)4.9 (4.9 9.8) (4.9 9.8×2) (4.9 9.8×3)

(2)4.9×4 9.8×6

学生看到画图和列式,还没等这位同学放下笔热烈地鼓起掌来。老师笑了,大声地说:“聪明,有创新!”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着急地说:“老师我是用4.9×16,比他们列式还简便。”“好!请你说说4.9×16的理由。”老师新切地说。这上学生说:“从图上看,9.8是两个4.9,那么6个9.8就是12个4.9,下落4秒钟,共有16个4.9,所以我就列成了这样的算式。”教室里一片热烈的掌声。老师连连说:“真棒!有道理、敢创新。好!好!!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一秒以后的每一秒都比前多9.8米。学生求解“物体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已列出多种算式,教师又要求没有满足,而且再次鼓励学生控索更新更简的算式。不仅如此,还要说出列式理由,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从而掀起了教学的小高潮。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807.4

一、前言

考虑到当前教育都以素质教育为最根本的目标,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体育教学也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前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目前在体育教育中构建高效课堂成为了主要的方式,并且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对素质教育下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和构建方法有足够的了解,保证体育高效课堂发挥积极作用。

二、素质教育下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体育高效课堂,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素质教育中,对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规定,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体育课堂教学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实效性,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由此可见,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构建体育高效课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过程,因此构建体育高效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3、构建体育高效课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目前的教育发展中,除了体育学科之外,许多学科都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着手构建高效课堂,并取得了积极效果。由此可见,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体育教育中构建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三、素质教育下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具体方法

从目前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来看,在素质教育下构建体育高效课堂,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制定具体的体育高效课堂优化目标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体育教学大纲,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体育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而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体育教师在传授新内容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2、对现有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体育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第一,体育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第二,在学习前对学生讲明学习的难点,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

3、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

通过对目前体育课堂教学的了解发现,要想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主要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目前来看,我们可以将体育教学发展成“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体育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示范讲解、测试、预测、提问等复习方式,通过分组进行练习;通过做游戏等方式提高运用体育技术的能力,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素质教育下体育高效课堂取得的积极效果

从目前素质教育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来看,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主流,素质教育下的体育高效课堂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高效课堂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通过构建体育高效课堂,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得到了创新,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高,有效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由此可见,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取得了积极成果。

2、体育高效课堂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使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全方位的转变,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使体育教学找准了发展方向,完善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手段。所以,体育高效课堂对体育教学的发展呢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3、体育高效课堂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随着体育高效课堂的建立,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体育高效课堂的促进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满足了素质教育的需要。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目前素质教育的指导下,体育教育要想取得积极效果,就要努力构建高效课堂,通过对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使体育高效课堂成为满足素质教育需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从体育高效课堂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在素质教育下构建体育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姗阁;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J];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刘晓莹;体育教师个人魅力构成因素的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王忠孝;论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艺术[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4期

[4]何海艳;关于体育教师个人魅力在教学中作用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22期

[5]顾伟;新课程背景下展现体育教师个人魅力的四大黄金法则[J];运动;2010年02期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第7篇

一 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导向的原则

现代教育思想已转变为“教学的实质是交际”,“研学促教”已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的趋向,现代教学手段在逐步运用于课堂,影响和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因此,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导向已成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南针。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课堂、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由师生共同来完成,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英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最主要途径和方式。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的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从根本上说,优秀的课堂教学完全可以负载起培养、提高学生多方面优良素质的主要任务。显而易见,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实施素质教育。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统一完成,二者缺一不可并相互作用。教师的任务是揭示语言规律和引导学生,所以,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运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的气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学生的任务是通过学习,形成能力;通过实践,掌握英语。

4.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以活动为主线

英语教学活动是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媒体,主要通过“听、说、读、写”来完成。英语教学是语言实践活动,为了掌握英语这门主要学科,英语教师应该做到在英语活动中使用经活化后的语言。英语课堂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因素,是教育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最终达到使用英语、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目的。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收听英语录音、观看英文节目、阅读英语报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

英语课堂中的素质教育,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信息传播、思想教育、思维训练、情感和能力培养,能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得以继续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英语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1.挖掘教材内涵,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学科,英语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作为一个外语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强化动机、激发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以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运用“双重活动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

“双重活动教学法”从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认为课堂是教与学相互作用、双向结合的场所,是师生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微型世界,强调外语教学的目的、主体、客体、渠道、环境和交际过程都具有双重属性的原则,为更新课堂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并指明了方向。“双重活动教学法”认为,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是教学过程的本体。在外语教学中,活动是师生双向交流的纽带,是实现培养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

三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怎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呢?基于以上教学思想和原则,结合实际,我们运用“引入――启动――输入――加工――输出”的教学模式,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实现英语素质教育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引入――课前复习,导入新课

进行有目的的“联旧引新”的复习,创造新情境、新旧知识有机结合,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既强化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记忆,又能体现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可用图片、游戏、实物等导入法,既形象直观,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启动――精讲多练,突出重点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所学内容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活动来启发学生,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通过师生相互交际自然地呈现新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选准突破口,逐步扩大深入。先从听、说入手,培养语感,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能达到以旧带新的目的,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循序渐进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在此环节,我常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如挂图、图片、简笔画、小黑板以及身边的实物,围绕本课中心,提供素材,在学生间开展热烈的教学问答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熟悉生词、句子。

3.输入――反复操练,巩固所学

首先打开课本,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信息从感官上整体接受,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或快速阅读,使呈现的内容落实到文字,然后再反复听录音跟读看录像,让学生直接接触信息源,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4.加工――互动对话,熟练提高

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围绕教材复习、记忆,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在介绍学习新的语言项目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口语训练来提高学生对所学英语单词、句型、对话和短文的理解记忆。先进行师生间的问答,而后在同学间展开操练,以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输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英语课堂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所以,在进行听说训练之后,可进行笔头练习如写单词、句子、短文、书信等,并做相关语法知识的习题,以达到真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激发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86-01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反映了时代对学校教育的人才质量规格标准的新要求,更是一种尊重个性、体现个性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从以往的应付考试中解放出来,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去面对学习和生活,自己去探究学习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力、创造力,实现个人目标,将来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如何认识素质教育?用哪些方法来实施素质教育?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 把培养目标转化为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进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的攻坚战,使课堂教学形成素质化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理论中只讲比较笼统的教学目的,对具体到每一教学内容缺乏认识。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目标既要全面体现认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每一学科中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阶段目标和学期目标的有机融合,还要全面落实教学大纲对教学的要求,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得到同步发展,能进一步提升智力的开发度,使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得以提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二 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堂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素质教育要求下课堂教学应体现:(1)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即课堂教学中重视认知、技能、情感和能力的协同达成,突出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并重视教学的教育功能,注重教育的整体规律,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让学生重视学习规律、认识认知过程。(2)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从中形成能独立学习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3)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教育民主,营造平等的、和谐的氛围来完成教学过程,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积极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个愉快的活动过程,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4)教师应注重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人格独立和学习成长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5)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教学的创新,无论是教学内容、教育信息的加工、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的形成,还是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结合都要打破陈规,勇于创新,有创新才会有进步和发展。(6)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个别差异,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个体特长,让每一位学生天天都有进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 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引导他们正确选择并运用正确的学法,具体地说,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复习功课、如何做作业、如何总结学习规侓、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如何开发智力和拓展思维,通过在学习中的指导,使学生产生爱学习的兴趣和增强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技巧和掌握自学能力,从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 重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内涵 作用 实施策略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因为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二、素质教育的作用

1.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发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完善的创新体系。教育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承担着知识的创新、传播和运用的重要任务。教育对于知识的生产和创新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其培养创造性人才,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变“接受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倡导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技能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民族的发展,强我中华。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2.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居于重要位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应试教育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把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工具,学生和老师成天研究的是如何做考试题,中学生忙于做高考题,大学生忙于做各种等级考试题,然而走向社会的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却不能适应社会,这正是因为我国的教育缺乏素质教育。大学教育既是成人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让我国的教育适应社会,为国家培养用得上、用得好的实用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需要。如果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等级考试过关率,就违背了《教育法》,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实践表明,素质教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实施素质教育也更有利于各个领域拔尖人才的成长。素质教育不仅不会降低学习质量,反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素质教育,把教育为考试服务变为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发展服务,唯有此,才能有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将素质教育引入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教师不是培养一个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学生不只是要获得多高的分数,而是通过课堂教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等等。要依靠主动性,充分发展个性,发挥积极主动精神,发挥自身个性特长,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2.改革教育的评价体制。

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制,改变“一考定终身,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教育评价体制,改变过去那种根据考试分数高低来评判“好学生”与“差学生”的简单观念,老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卷面成绩,还应有实践操作动手、动口等成绩,更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使不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真正确保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3.优化课程结构。

要真正做到不仅注重教学效果,而且注重教学过程;不仅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重视单科的教学目标,而且注重跨学科的目标;不仅重视统一要求,而且重视因材施教;不仅重视学生的行为训练,而且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统一;不仅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重视品德的陶冶,等等。课程结构必须科学化,设立必修课与选修课,促使教学过程多样化和创造性,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案。

4.创新教学方法。

要实施素质教育,课堂上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充满情趣,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可采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习新知识;还可以通过一问一答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5.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决定着教学效果,让学生参与预习自学,参与问答,参与讨论表演,参与动手制作,等等,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认识,加强师生双边交流,心理相容,集思广益,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探索精神,培养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秋.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教书育人,2011,9.

[2]张海华.素质教育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文登教研,2011,6.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第10篇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要提高45分钟(或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评价一堂课是否得到真正的优化,应坚持六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有利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有利于全面提高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一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倡导的“优化课堂教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1.优化的目标不同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以现实的社会环境为条件,采取人为的调控方式,实行教育过程中多种因素与个体素质、社会环境的最佳组合,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的、主动的活动,使自身个性充分发展、整体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教育;而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活动,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教育,脱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优化的内容不同

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教学内容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目的要求,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最终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而应试教育偏重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等方面,优化的是猜题捉题,考则教,不考就不教,“题海战术”,“堤内损失堤外补”等现象非常突出,学生不堪重负。

3.优化的方法不同

素质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重视改革教法,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整体性教育,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应试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偏重于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即“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忽视了学生实践和动手的能力。

4.优化的对象不同

素质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是优化少数尖子生,造成学生的片面或畸形发展,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育规律,最终将会影响一代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基本素质。

综上所述,优化课堂教学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不仅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即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点应放在优化课堂教学上。

二 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1.优化备课,坚持“六有六备”

对教师来说,扎扎实实地做好备课工作,有利于把课教得更好,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业务能力;有利于养成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优化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只有熟悉大纲,吃透教材,使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上课时才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轻松愉快。因而,每位教师要备课到位,做到“六有六备”。“六有”即胸中有“纲”(既要熟悉所教学科的教学目的,又要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要求);胸中有“本”(对教材烂熟于心);目中有“人”(课堂教学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驾驭课堂,随机应变);心中有“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要有底);手中有“法”(要因课制宜地设计好教法与学法);行中有“导”(教学中利用反馈信息,指导学生达到既定的目标)。“六备”即在备课工作中,要依纲据本,构筑好教学结构,做到备内容(依据教材确定好教学的具体内容);备目标(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备教具(根据教材的需要精心准备教具、电教设备等);备提问(精心设计问题):备板书(纲目清楚,言简意赅,直观形象,一目了然,体现美学);备练习(明确目的,注意整体,层次中有针对,掌握适度、适量,少、精、活,重视趣味,安排典型);备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集体的了解)。备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无比重要的意义。

2.优化上课,坚持“六为六突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一是要强化德育渗透意识,在各学科中坚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二是要努力做到“六为”和“六突出”的要求。“六为”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以素质为目的。“六突出”即:突出学科特征、特点,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巧练,不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突出思维训练,不搞满堂灌、满堂问;突出教育教学效率,不大面积补课;突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不搞千人一面。对教师来说,坚持“六为六突出”的课堂教学规范化,使基础教育逐渐步入全面素质教育的良性循环轨道。

3.优化听课,坚持“六有六明”

听课,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学习途径。在教师中开展相互随堂听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相互间随堂听课,既了解了教师们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又可获得学习、借鉴的方法。教师间开展随堂听课活动,对课上得好的教师是一种展示,对课上得一般的教师是一种促进。优化听课,坚持互帮互学,借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对优化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间开展随堂听课须做到“六有六明”,即:有目的(向别人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的重点(选准听课内容和年级学科);有选择(选择听课的对象、内容),明确推广的经验;有记录,明确听课的意义;有过程(教法、学法),明确教路、学路;有探索(探索改进方法),明确关键所在;有参与(转换角色),明确追求的方向。随堂听课气氛逐渐升华为优化听课。坚持互帮互学,能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重建,提高对教学的监控能力,能使教师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改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

4.优化说课,坚持“六说三结合”

说课,就是授课,是教师在备课之后,向同行系统介绍自己关于某课的教学设想(意图)及理论根据,而由后者评议、交流切磋的一种教研形式。优化说课要坚持“六说”和“三结合”:一说目标(要紧扣总目标,掌握分目标,说清课文教学的小目标);二说教材(说教学课文的特点、重点、难点及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三说教程(教程就是教一课时或一课书的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即说教学前的预备、教学中的安排和教学后的延伸);四说教法(说运用什么教法,从理论和实践上说明依据,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及教学结构);五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从教材的特点出发,结合学情,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方法,自己读书);六说练习设计(练习是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要设计艺术性、游戏性练习,使学生在亢奋的思维状态下巩固新知,同时又使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想学、乐学、善学)。为将说课活动落到实处,须做到“三结合”:一要将说课与作课结合(说课往往是教学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否科学,还要通过作课这一实践来检验);二要将说课与评课结合(评才有发言权,评才能评到点子上,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三要将说课与写课结合(参与活动者写课,记下自己的真切感受,积累宝贵经验,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说课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教研活动,坚持下去,教师业务素质定会上个新台阶。

5.优化评课,坚持“六评”,坚持自评与他评

评课,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得失的小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有利于教学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自评就是自我评课,要求教师实事求是地评价得失。它迫使教师用心,认真反省,因而对优化课堂大有裨益;他评,就是听课的教师们都参加评课。一是评“六为六突出”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实;二是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三是评教学方案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教具、学具、电教手段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四是评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评是否渗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是否融进了美育;六是评教学密度是否科学合适。通过坚持开展互听互评,随听随评,执教者自评与他评,不仅能使执教者教学业务水平大大提高,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三 结束语

上一篇:快乐家庭教育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