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出行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4 09:56:49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保定; 居民出行;意愿

Abstract: the trip survey is the city integrated traffic planning and all kinds of other planning foundation for government the traffic policy provides the basis. This paper, with a great number of accurate field survey data as the foundati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ity residents to travel for formulating transportation policy for preparation.

Keywords: baoding; Residents travel; Intend to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为了准确了解主城区居民的出行意愿,我们组织了以居民出行调查为主的一系列调查,在对大量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保定市主城区居民出行意愿调查报告,为制定交通政策做准备。同时,其调查结果也可供国内同类城市编制相关规划时参考。

1 居民出行调查概况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采用的是家庭问卷调查形式,所使用的调查表力求科学、规范、信息全面。在规划区域内抽取了46个居委会的1000户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总人口为2366人,调查于2008年1月底完成,收集出行信息共7963条,有效样本7919条。调查样本构成见表1。

表1-居民出行调查样本构成概况

项目 调查区

户数(户) 1000

总人口(人) 2366

平均每户人口 (含外来人口)(人) 2.4

学龄前儿童(人) 5

2 居民出行意愿

1 公交出行

1.1 乘坐公交的原因

居民选择乘坐公交出行的主要原因是公交方便。这表明在公交使用较为方便的条件下,多数居民还是倾向于使用公交的。如图1所示。

图1 乘坐公交的原因

1.2 乘公交车的烦恼

乘车居民最大的烦恼是车厢拥挤,且半数以上的居民都将车厢拥挤作为乘坐公交的最大烦恼。这表明公交服务水平还相对较低,急待提高。如图2所示。

图2 居民乘公交车的烦恼

1.3 不乘公交的原因

居民不乘车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不需要使用公交,另一方面是公交不方便和车厢拥挤。这表明居民出行距离较短,以及公交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居民乘车的需要。如图3-21所示。

图3 不乘公交的原因

2 自行车出行

2.1 骑自行车的原因

居民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主要原因是自行车方便。自行车不像公交那样受线路和班次的限制,自由度和可达性都很高,此外其价格低、体积小、存放方便、使用灵活,加之保定城区地势平坦,因此自行车在居民出行中比例较高。如图4。

图4 居民骑自行车的原因

2.2 骑自行车的烦恼

骑车居民最大的烦恼是经常被盗和过马路(交叉口)危险。自行车偷盗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警方应加大打击黑车力度,居民应自觉抵制黑车销售。另外机动车干扰严重也不容忽视,这成为第三大烦恼。如图5。

3 出租车出行

3.1 乘出租车的原因

居民乘出租车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其次是省时和车费可以接受。这表明在公交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居民是还倾向于乘出租车的。如图6。

图6 居民乘出租车的原因

4摩托车出行

4.1 骑摩托车的原因

居民骑摩托车出行的原因是上班准时、节省时间和方便,这表明居民在出行方面要求较高,有着购买更高档私人机动车(家用小汽车)的内在动力。如图7。

图7 居民骑摩托车的原因

4.2 骑摩托车的烦恼

居民对摩托车出行的主要担心是:被盗,其次为使用费用高,再就是气候影响大和交通事故多。虽然摩托车灵活、方便,速度高于自行车,但费用比自行车昂贵,除首期投资外,每年还要支付不菲的维修保养和年检等费用,因此,费用较高。对经常被盗的烦恼也反映出当地治安问题。如图8。

图8 居民骑摩托车的烦恼

5步行出行

居民步行出行主要担心的是过马路危险,其次废气和噪声大。过马路危险与交叉口信号灯控制和交通秩序混乱有关,今后在交叉口设计和管理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保障行人交通安全,为市民创造一个步行的“天堂”。同时居民也反映出应当搞好街道的绿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林荫道。居民认为无人行道可走,还有不到10%的居民反映过马路绕行,为此,可能需要增设行人过街天桥或地道等步行设施。如图9。

图9 居民步行的烦恼

6 居民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意愿

6.1 对城市中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态度

中心城区多数居民对城市中发展私人小汽车态度都认为要适度发展。如图10。

图10 居民对城市中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态度

6.2 对城市中发展摩托车的态度

中心城区多数居民对城市中发展摩托车的态度表示要控制其发展。虽然摩托车灵活方便,但其能耗大,污染重,事故多,应严格控制其发展。如图11。

图11 居民对城市中发展摩托车的态度

6.3 对城市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态度

与反对城市发展私人小汽车和摩托车相对应中心城区居民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基本达成共识。表明居民已经认识到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希望城市提供优质、高效的公交服务。如图12。

图12 居民对城市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态度

7 居民购买交通工具的意愿

未来五年内中心城区约有22%的居民打算购置私人交通工具。

未来五年内,中心城区居民购买交通工具的首选是小汽车,其次为助动车和自行车。在打算购置交通工具的家庭中有超过50%的家庭将小汽车作为未来五年购置的对象。随着中心城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这将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为此有关部门应及早采取措施,未雨绸缪。近20%的家庭未来五年内打算购买助动车,政府若不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小汽车将成为中心城区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和城市的主要交通问题。如图13。

图13中心城区居民未来五年内购买交通工具的意愿

3 主要结论

居民出行最大的意愿是方便,其次为节省时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出行的距离和时间将有所增加,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舒适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市政府应该尽早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市民大力营造方便快捷的出行环境,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应对未来机动化的挑战。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居民出行调查;出行特征;交通政策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t about the trip intensity, time distribution, space distribution, trip mode, trip time and trip time cost with the survey of Zhuhai city and other cities of China, the patterns and characters and causes of resident travel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transport development policies are also suggest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city in future.

Key words: resident trip survey; trip characters; transport policies

中图分类号 :C91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在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发展时期,居民出行需求及出行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会发生显著变化。近年来,随着珠海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国家对珠海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定位、横琴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港珠澳大桥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珠海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2010年,珠海市常住人口达156万人,机动车保有量达25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约17万辆,伴随珠澳同城化发展,约有3万-4万拥有外地牌照和1万辆拥有两地牌照的车辆进入珠海,其总量约为全市小汽车总量的1/3。在城市发展与交通建设的关键时期,对居民出行规律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基础和依据。

1.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1)出行次数

出行次数是反映城市居民出行状况的综合指标,包含平均出行次数和出行总量两个部分。平均出行次数则反映了居民出行的平均需求强度,出行总量反映了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强度。

2010年珠海市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2.16次/日,出行总量约312万人次/天,比1998年的3.2次/日大幅降低,其中有出行者平均出行次数为2.83次/日。2010年珠海市大规模的道路维修建设,在引发交通拥堵的同时,对居民出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结合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下的平均出行距离增长,仍可看出,珠海正在从中小城市的交通出行特征向特大城市的出行特征转变。

表1

2)时间特征

珠海居民出行明显呈现早(7:30-8:30)、晚高峰(17:00-18:00)和午间小高峰,其中早晚高峰出行量较大。现状珠海部分市民日常上班、上学的平均出行距离依然较短,且城市午休时间较长,造成一定比例的居民回家午休,形成午间出行的两个小高峰。

图1 居民出行时间分布

3)空间特征

从交通出行整体产生、吸引量来看,东部片区、特别是香洲主城区范围内是全市现状交通产生、吸引强度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相互间交通联系需求最密切、规模最大的地区,其交通产生和吸引量已占全市交通产生吸引总量的50%。

图2 居民出行OD分布

4)方式构成

目前珠海居民日常出行中,步行、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比例达到45%左右。而机动化方式出行中,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仅为11.2%,与私人小汽车出行方式持平,甚至不及摩托车出行。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由于地区没有对摩托车进行限制,珠海的摩托车比例较高,而公交比例偏低。

图3 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5)出行时耗

珠海市居民平均出行时耗为22.9分钟,平均出行距离5km。公交出行方式的平均出行时耗最长,为45分钟,这一数据一方面表明珠海市民公交出行距离较长,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珠海的公交发展,存在运行速度偏低、线路过分曲折等不利条件。同时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等方式,平均出行时耗较短,均在20分钟以内。

图4 不同出行方式平均时耗(min)

6)出行时间价值

调查显示珠海居民日常一次工作(或就学)出行,平均出行费用达到4.5元。通过建立数学统计分析模型,计算得出调查样本的平均时间价值。

表2

图5 主要出行方式单次出行费用

2.居民出行特征变化原因分析

1)城市建设规模增大,出行距离加大

早期受交通工具制约,城市发展较为紧凑,居民出行距离相对较短。随着西区、南湾片区及唐家湾片区的不断开发建设,岗位与居住地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使得公交车、私家车的出行比例不断增长。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出行环境明显改善

随着人民路、柠溪路等城市主干路、公交候车厅的改造,以及城市绿道的建设,居民出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公共交通业快速发展

公共交通投入不断加大,包括建设公交专用道、车辆投入、开通快线等,形成便捷、发达的公交网络,增强公交吸引力。

4)出行方式多元化发展

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促使居民出行方式多元化发展。广珠城际轨道的建成,居民出行又增加一种方式。即将建设的现代有轨电车以及未来的城市轨道等将进一步丰富出行方式。

3.交通需求特征

1)出行总量增长

通过对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统计以及城市交通发展趋势的分析,预计到2020年珠海市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2.30次/日左右,流动人口人均出行次数总体上维持在2.60至2.80之间,未来保持一定的上升趋势。由此,可以预测2015年居民出行总量586万人次/日,2020年居民出行总量 824万人次/日。

表3

2)出行结构逐步向合理化转变

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引导机动化发展,尤其是引导分区间交通和西区现状摩托车交通向公共交通转化。

2020年,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客运比例的30%以上,非公交机动车(含私人小汽车、出租车、摩托车和单位客车)控制在25%以内。慢行比例维持在40%以上。跨分区出行中公共交通比例达到60%以上。

3)出行空间分布离散化

预测至2020年,随十字门新中心和西部中心城区的发展,主城区出行空间分布将发生明显变化,交通出行的多中心网络化格局逐步建立。

4.交通发展对策研究

1)交通一体化发展

通过将交通规划纳入法定规划,综合协调城市规划区内不同类型对外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与城市发展、城市交通的关系。以区域性对外交通枢纽为依托,加强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实现区域、市域、都市区、主城区交通的一体化规划、建设与运营,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城市交通网络的调整。

2)区域和城市客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区域客运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城际铁路、区域公交和城乡公交发展上,城市交通全面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在投资上向公共交通倾斜,规划、建设、交通管理上全面实施公共交通优先,运营、服务上体现以乘客为本。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公共交通改革,提高公共交通的竞争力。通过交通枢纽建设,加强公交与其他交通衔接,逐步形成干支结合的新型公共交通网络,实现公共交通的跨越式发展。

3)交通与城市空间、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重点建立可持续的交通与土地开发关系,从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等环节上把土地使用与交通融合在一起,利用交通系统引导和支持城市的空间结构调整与城市职能提升。

4)交通需求管理

在机动化快速发展、交通需求――特别是机动交通需求――迅速增加和交通拥挤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实施是未来保障交通运行高效、畅通的关键政策。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发展、整体运行的角度,制定全面而分步骤推进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在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上重点突出对交通出行成本的调控,对机动化发展的引导,对城市中心区和跨越瓶颈的机动交通进行限制,削减联系交通中的私人机动交通总量,以及对区域交通的引导和管理。确保城市重点地区、重要走廊交通运行的畅通、可靠。

适时研究制定机动车分区停车收费、城市关键截面与中心区通行管理等的实施政策,引导机动车的合理发展与使用。

制定针对城市道路运行特征的分时段城市道路的路权管理措施,加强道路的拥挤管理,在道路路权分配上鼓励合乘、高载客车辆和环保车辆优先。

主城区与组团联系走廊、区域交通走廊上,通过价格制定、路权分配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

根据城市就业分布与交通特征,研究错峰上下班的政策,降低高峰出行。

参考文献

1.马克平,曹伯虎,范小勇.天津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与交通政策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7(4).

2.邓毛颖,谢理.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的对策[J].城市规划,2000(11).

3.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珠海市交通调查报告,2010.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交通系统;系统动力学;供需关系;模拟仿真;交通需求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7)03003107

Supplydemand analysis model of urban traffic system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MA Shuhong1, SUN Chaoxu2

(1.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

2. Zhejiang Jinquli Gas co., LTD, Hangzhou 310016,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multivariable, multifeedback, and nonlinear complex system. There are mutual restrictions between its element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scientifically describ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is system. This paper set the boundary of urban traffic system by use of the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 analyzed the causal feedback effect relations between various elements of the internal system, and presented a flow char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that,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urban traffic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urban traffic system was studied to present the main equations of the model. Taking Xi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imulated the model and estimat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erious imbalances in the proportion of longterm supply and demand. Some proper 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 policies can be adopted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such as taking Transit Priority Policy, developing urban public traffic system.

Key words: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system dynamics;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simulation; 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GK-2!-2]

城市化和C动化的快速发展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交通系统的供需关系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活动效率,也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重点关注。目前,对城市交通系统供需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评价方法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并以平衡分析为主,主要有平衡理论和弹性理论两种方法[1]。平衡理论认为道路交通的供需平衡不仅体现在总量上的平衡,还体现在结构上的耦合;弹性理论针对有附加条件的交通成本与需求量、交通成本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事实上,对交通系统供给和需求的分析,不仅要单独分析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还要系统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系统动力学来进行分析。已有成果主要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可持续发展、宏观政策、城市发展、区域经济与交通相互关系、交通运输方式与结构等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23],而在城市交通系统方面,则主要着眼于城市经济与交通的互动协调以及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内部各种因果关系的研究[4]。基于此,本文拟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研究,在重点分析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产生交通系统外部特性的内在作用机制,从宏观上给出交通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城市及其交通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系统动力学概述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其认为系统的行为模式与

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5]。相比于传统的系统学科,系统动力学更注重系统的内部机制与结构,强调单元之间的关系与信息反馈,可处理高阶数、多回路和非线性的时变复杂系统与巨系统问题[6],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步骤如图1所示。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涉及诸多方面且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大系统,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其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基于系统分析―结构分析―建立模型―模拟评估―政策制定的系统动力学分析过程与一般情况下分析和解决交通问题的过程一致,故可以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按照图1的基本思路来确定交通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从城市交通系统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入手,分析与它们存在联系的各个要素,建立城市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交通系统供给与需求在系统中的转化过程及相互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对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

二、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交通供需分析

以分析城市交通系统供需关系为建模目的,根据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确定建立的模型包括人口、经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等要素,通过研究系统各个部分的反馈关系和设定各种变量(方程)来建立模型。

(一)系统的界限

系统的界限(或边界)规定哪些应该划入模型,哪些不应归入模型,它是一个想象的轮廓,把建模目的所考虑的内容圈入,并c其他部分(环境)隔开。对城市交通系统来说,供需矛盾是当前导致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交通需求和交通供应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城市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机动车数量、现状路网情况等对供应和需求的影响明显[7]。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后,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研究城市交通系统的供需关系,并确定模型包含的主要要素有:

(1)GDP。GDP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及机动车出行比例的增长都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GDP的增长。

(2)人口。人口的增长会直接导致出行量的增长,使机动车出行量不断增加。

(3)交通需求。造成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汽车出行,因此可用小汽车的出行量来表示交通需求。在需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延迟,即从出行者有意图选择小汽车这种出行方式到最终将其实现之间存在一个时间间隔。所以将需求分为潜在需求和需求两个部分,潜在需求表示出行者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意愿,它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转化为实际的交通需求。

(4)交通供给。采用道路网长度与平均单车道容量(VKT)的乘积来表示。同样存在着延迟的问题,这是因为道路在建设阶段是无法形成供给能力的,投资的道路建设项目往往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建设后才能形成实际的供给能力,因此供给也可分为计划供给和供给两个部分。同时,考虑到城市用地的限制,道路网不可能永无止境的扩张,存在着一个最大值,将其定义为最大供给能力,当供给能力达到这个水平后将不再进行道路的建设。

(二)因果反馈关系分析

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来重点研究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主要反馈关系,分析得到系统内部包含的主要反馈回路如下,其中箭头表示因果关系,正负号表示正效应或负效应。

(1)从需求出发的负反馈回路。GDP+人均GDP+机动车出行比例+潜在需求+需求-供需比例-GDP影响因子-GDP。

这是一个负反馈回路,表示经济的增长会刺激小汽车出行需求的增长,但在需求增长的同时会造成供给方面的不足,使得交通运行的效率降低,反过来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用“GDP影响因子”来表示交通系统供需求关系对社会经济的这种影响。

(2)从需求出发的正反馈回路。需求+投资比例+交通投资+计划供给+供给+供需比例+转化率+需求。

这是一个正反馈回路,表示交通需求的增长会刺激道路建设投资的增长,人们试图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但是随着供给能力的不断提升,反而会加快潜在需求的转化,产生更多的交通需求。使用“投资比例”来表示交通需求增长对投资增长的这种作用。

(3)从供给出发的正反馈回路。经济+交通投资+建设率+计划供给+供给+供需比例+经济。这是一个正反馈回路,表示随着经济的增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也会相应增多,道路网建设速度加快,形成了更加充足的供给能力,最终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8]。

(4)从供给出发的负反馈回路。供给-差值+建设率+计划供给+建成率+供给。这是一个负反馈回路,表示交通的供给能力并不是随着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在实际中道路网会受到土地利用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无休止地进行建设。

四、模型应用

以西安市交通系统为例,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来模拟运行建立的城市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数据来自西安市统计年鉴和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一)模型的参数估计

根据西安市历史和现状的相关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通过参数拟合和回归分析,获取和标定GDP增长率、出生率、人均出行次数、平均出行距离等各个参数。迁入率和人均机动车出行比例的函数通过回归分析计算确定,如式(18)(19)所示,其他模型参数见表1。

(二)模型的检验

为了验证模型是否较好地反映系统的特征,选取城市人口和GDP这两个指标,以2000年为起始年,2010年为终止年,运行模型输出预测结果与实际统计数据相比较,并计算两者的相对误差,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相对误差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模型预测得到的人口和GDP数据与实际的统计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认为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具有高可信度的,可用来模拟预测与相关政策分析。

(三)系统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前文分析,这里重点对西安市城市交通系统的供需关系进行研究。模型设定运行以2000年为起始年,2020年为终止年,仿真步长为1年,模拟运行模型并输出每年的需求、供给与供需比例的仿真结果及其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如表3和图4所示(需求与供给量的单位均为pcu)。

从图4中可以看出,供给会随着需求的增长而增长,但是道路网建设受到各种用地因素限制,其增长率会逐渐减小,在2015年城市道路网建设接近饱和。交通需求量因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而继续增长,且它的增长率慢慢变小,这是因为当需求大于供给即供需比例小于1时,就会出现道路拥堵等交通问题,影响人们对小汽车出行方式的选择,导致潜在需求转化率的降低。在不采取任何外部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不断增长的需求致使供需比例持续降低,最终导致交通系统的瘫痪,其表现是实际需求无法继续增长,供需比例严重失调。从2009年开始,城市交通供需比例就会随着需求的增长而下降,由于供给能力在2014年接近极值,供需比例会持续下降,到2018年时供需比例已经严重失衡,需求量远远超出路网的供给能力,交通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政策和措施来抑制需求的增长,以维持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政策分析

从供需关系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西安市城市交通系统将会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而最终瘫痪,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外部措施来改善系统的行为,抑制机动车出行需求的增长,使供需关系趋于合理化。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单纯地限制机动车出行和保有的办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才能到达令人满意的效果[12]。发展公共交通被国内外一致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出路,因此在限制机动车出行需求量增长的同时,要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具体措施有:

(1)限制机动车出行需求的转化。采取如小汽车限购、提高小汽车出行费用、拥堵收费等政策,延长潜在需求的转化时间,降低其向实际需求的转化率,来降低交通需求量。设定限制机动车出行需求转化的政策干预有两种模式:一般限制(模式1)和严格限制(模式2),相应的潜在需求转化时间分别为1.5DT和2DT。

(2)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出行者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如采取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开辟公交专用车道、建设公交枢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等措施,同时限制机动车出行,使城市交通系统出行方式的结构合理化,把机动车出行比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西安市居民出行调查结果,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机动车出行需求的增长,设定政策干预模式为控制机动车出行比例的增长上限为30%(模式3)。

在以上两类政策的影响下,通过软件的模拟运行,得到不同政策模式作用后的交通需求预测结果,如图5、图6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在外部政策的作用下,交通需求的增长出现了减慢的态势,特别是在不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需求的增长明显放缓,很好地抑制了过快的增长势头,绝大部分的交通需求得到了满足,供需关系基本上保持平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机动车的出行需求量仍然略大于道路网的供给能力,其主要原因是交通流在时空分布上是不均匀的,高峰时段的需求量所占的比重较大,所以在早晚高峰时段机动车的出行效率会相对低一些。因此,建议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大容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满足高峰时段的出行需求。

六、结语

鉴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动态性和非线性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对城市交通系统供需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西安市为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应用,并探讨了在相关政策作用下交通系统行为的变化趋势。通过建立城市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交通需求与供给如何产生并相互作用,反映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助于加深对交通系统供需关系的理解。应用模型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预测并分析不同政策Τ鞘薪煌ㄏ低彻┬韫叵档挠跋欤可在了解交通系统供需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考量各种政策作用及其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为决策和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WB]王殿海.交通系统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宋世涛,魏一鸣,范英.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4228.

[3]来逢波.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2(3):1319.

[4]王丰柏.论对构建城市和谐交通问题的思考[J].江西化工,2010(1):4647.

[5]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6]吕康娟,王娟,陆晶.上海城乡运行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及仿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专刊):505510.

[7]朱明皓.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8]HoltzEakin D, Schwartz A E. Infrastructure in a structural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5,25(2):131151.

[9]王其藩.管理与决策科学新前沿――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10]王继峰,陆化普,彭唬.城市交通系统的SD模型及其应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8(3):8359.

[11]Dargay J,Gately D.Incomes effect on car and vehicle ownership,worldwide:1960~2015[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1999,33(2):101138.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车;接驳换乘

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长期以来,城市交通拥堵严重现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但只有合理规划轨道交通接驳换乘体系才能发挥其强大功能,而慢行交通与轨道交通的接驳换乘研究日益引起界内专家的重视。因地制宜形成机动车道路系统和慢行交通道路系统等配套合理的综合道路系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建设指导思想,使自行车、步行与轨道交通合理衔接,创造绿色和谐的城市交通环境[1]。

2 慢行交通概述

慢行交通主要相对于快速交通和高速交通而言,本文初步定义为平均速度低于20km/h、噪声较低、制动性好、以人为本、近距离出行的非机动车交通方式统称。主要以行人为动力进行空间移动,平均出行速度较低,步行速度一般为4km/h左右,而自行车速度一般在10km/h左右,出行距离比较短,一般在3km之内 [2]。

慢行交通是一种全新理念,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观念,其目的在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发展低污染、多元化交通工具,从而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3]。

慢行交通接驳换乘不仅提高短程出行效率,弥补公交服务的不足,而且在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保障弱势群体出行便利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与机动化交通相互竞争、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城市客运交通系统[4]。

在能源供应趋紧、大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规划高品质的慢行交通衔接体系能够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理念,本文主要研究步行、自行车与轨道交通车站的衔接规划设计。

项目 :《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编号:GXTSZY234

3 步行

步行是城市轨道交通最基本、最主要的接运方式,只有通过步行的合理接驳,轨道交通才能真正实现对乘客“门到门”的服务。轨道交通与步行交通的接驳换乘研究主要包括人行通道、过街设施及人车分离设施的规划设计,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步行换乘环境,保证车站所有流动乘客顺利完成各种相关活动。

3.1 规划设计原则

在规划设计步行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以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对步行换乘设施进行整合,提供独立的人行通道以连接车站合理步行区范围内的建筑设施,保证人车分离,提供安全、协调的步行环境;

②对车站周边道路断面优化设计,设置合理的行人过街横道线、中央安全岛及交通标识系统;

③设置良好的的导向标志,建立通达性强的人行通道以连接车站站台,并满足步行便捷、安全疏散的要求。

3.2 步行接驳通道设计

步行接驳通道的物理性状与几何尺寸直接影响了乘客换乘轨道交通时的走行时间,列车在车站内的停靠时间以及乘客在站台上的分布形态也会影响乘客换乘的时间,在规划步行与轨道车站的衔接系统时,确定步行通道长度和宽度是关键所在。

(1)通道长度

通道长度是指与站台衔接通道两端之间的距离(即乘客沿通道所走过的距离),但轨道交通车站换乘通道内往往设有坡道、楼梯及自动扶梯等多种垂直移动设施,这都会影响换乘乘客的步行速度。

在乘客换乘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实际走过的距离为通道长度和乘客在两端站台上所走过的距离之和[5],通道单纯长度与乘客步行时间不会形成线性关系,在计算接驳通道长度时,应将所有影响乘客走行速度的设施折算成相对于水平移动的换算系数,则通道换算长度为各种实际长度换算后的总和,计算公式如下表示:

其中,LL―通道内水平步行距离;

Li―第i种非水平步行距离;

Ri―相对的换算系数;

n―非水平步行距离的种类。

换算系数的选取根据乘客通过非水平距离与相同水平距离所用时间之比来确定。

(2)通道宽度

换乘客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为保证换乘客流的安全与舒适,步行通道应有足够的宽度,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估算[6]:

其中: q―高峰换乘客流(人/h)

σ―超高峰小时系数,一般取值为1.2~1.4

Im―接驳车辆到达平均时间间隔(s)

β―通道服务客流占全部换乘客流的百分比(%)

C―通道的通过能力(人/m・h)

―疏散乘客所需要的平均时间(s)

αlos―通道相应服务水平下的饱和度

4 自行车

自行车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接驳方式之一,参考我国众多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报告,在人口稠密的轨道交通枢纽地区,机动车换乘量仅次于步行换乘。自行车不同于定时、定点、定线的公共交通,具有便利性、随意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在距离轨道交通车站大约1km~3km的范围内,自行车作为便捷的接驳方式具有强大的优势,在居民区附近的轨道交通车站会吸引更多乘客选择轨道交通为主要出行工具。

在我国城市公交系统不完善、服务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在轨道交通车站为自行车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停车换乘环境,规划合理的自行车接驳换乘体系,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吸引客流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规划设计轨道交通枢纽时,应考虑一定的非机动车停放场地,若地面空间有限,可设置地下停车场,同时还应创建非机动车专用道并配备相应型号设施,以确保出行者的安全。

4.1 原则

对自行车与轨道交通车站接驳换乘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7]:

①与既有规划协调一致:自行车停车换乘比较适合于城市区或居住区附近的轨道车站,应规划一定规模的自行车停车场。在规划设计时,要与城市空间规划、总体交通规划及区域交通规划相协调,重视客流走廊,符合换乘客流往返规律。

②以人为本:自行车换乘系统主要为骑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的乘客服务,应充分考虑行人交通需求,为其提供便利的换乘条件,更好地吸引出行者采用自行车存车换乘模式。因此,在规划自行车衔接系统时,从骑车人的角度出发,尽量提供自行车专用道系统,自行车停车场应与轨道车站出入口保持合适的距离,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换乘环境。

③功能与效益相结合:自行车存车换乘设施一般根据轨道交通车站位置与功能进行规划设计,对于换乘客流量较大的车站,应设置集中的专用路外停车场,对于换乘量较小的车站可分散停放。为避免自行车停放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提供合理的自行车专用停车位,由于车站周边地区地价较高,建设投资大,在衔接系统规划中,要合理规划换乘设施位置与规模,尽量减少投资与风险。

④合理性与操作性相结合:自行车存车换乘顺利实施是衔接规划目标实现的基础,一方面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实施部门的可操作性,因此,在规划自行车接驳换乘系统时必须遵循两者相结合的原则。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附近配备适宜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时,应注意以下几项要点:

①所有车站应按要求配置一定规模的非机动车停放场,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遮雨棚;

②结合车站各出入口位置,分散布置自行车停放场,与出入口距离应控制在80m之内;

③对于非地面车站,可结合高架桥下的空间及地下空间,布置适量的非机动车停车位;

④当地区中心用地条件有限时,可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的建筑情况,设置适宜的非机动车停放场,或采用立体式停车库;

⑤非机动车停放场还可结合绿化建设,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地面的规划情况,可以同步建设非机动车停放场。

4.2 自行车停车场规模

自行车停车场面积取决于停放量和单位停车面积,自行车单位面积受到标准停车宽度和停放形式的影响,一般取值为1.8/辆,可按以下公式进行估算:

式中:Nbike―高峰时段10min内换乘的乘客数量(人);

tbike―自行车的平均停放时间(s);

sbike―自行车停放时所需的面积(m2/辆);

Pbike―自行车平均载客人数(人/辆),一般取1.0人/辆;

αbike―某一服务水平下的停车饱和度;

βbke―存车换乘自行车数占停放自行车总数的百分比(%)。

4.3 自行车停车布局模式

(1)在出入口附近设置路边停车场

有些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土地已经完全开发利用,用地比较紧张,主要利用车站出入口旁边的空闲地块,设置自行车临时停靠点。

(2)在高架桥下设置自行车停车场

这种模式一般适合轨道交通高架车站与自行车的衔接系统,直接在高架桥下配置适宜的自行车存放场。

(3)在地下站厅设置自行车停车库

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地下大厅的布局模式,可设置地下停车库,采用该模式的车站出入口台阶还应带有斜坡,以方便自行车出入。采用这种模式时,换乘方便、距离短,自行车管理业方便,但为了减少资金利用,地下停车库应与轨道交通车站同步规划与设计。

(4)在站前广场设置自行车停车场

对于换乘客流量较大和换乘方式比较复杂的轨道交通车站,应规划一定规模的交通广场,并设置公交车、小客车、出租车和自行车等多种换乘设施,共同为轨道交通服务。自行车停车场应布置在车站出入口附近,避免靠近机动车衔接设施,以免造成自行车流与机动车流交织干扰。

4.4 自行车停车换乘管理政策

(1)加强停车场的管理[8]

由于自行车比较灵活、轻便,容易造成停放自行车被偷被盗现象,降低居民采用“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模式的积极性。因此,应加强衔接自行车存放场的管理,采取相应措施与政策,配备一定数量的看管人员,避免存放自行车被偷被盗现象,使换乘停车更加安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维修服务设施,以保障自行车换乘的可靠性。

(2)允许折叠自行车搭乘轨道交通

近年来,由于折叠自行车轻巧,便于携带,且折叠后占用空间较小,很多市民已经开始采用携带折叠自行车搭乘轨道交通的方式上下班,为打通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使更多以轨道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乘客更加方便地出行。但折叠后的自行车虽然体积很小,但仍占据一定的空间,很容易影响到其他乘客。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在方便一部分出行者的同时,将对其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①限制可搭乘轨道交通的折叠自行车规格

折叠后的自行车不能有任何突出物(包括脚蹬)超出组成长、宽、高的六个平面。允许折叠后体积不超过0.05-0.06m3的自行车才能搭乘轨道交通[9]。

②配备适宜的包装袋

因为折叠后自行车车轮仍暴露在外,可能会对其他乘客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为携带折叠自行车搭乘轨道交通的乘客配备合适的包装袋,将折叠后的自行车放入专用包装袋内再搭乘轨道交通。

(3)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10]

a.公共自行车与私人自行车具有相似特征,但相较而言,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减少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且占地面积少,有利于城市文明建设。

b.由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离出发地和目的地有一定距离,因此使用公共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必须考虑车站附近租赁点的布设情况,包括租赁点密度和规模,只有设置合理规模和密度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才能吸引更多居民采用公共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出行方式。

5 结论

通过对慢行交通概念进行解析,主要对步行和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进行规划设计,根据其交通特性,对步行通道进行规划设计,得出通道长度和通道宽度的计算公式;根据自行车停车场规模计算公式得出计算方法,并对几类布局模式进行分析,最后对自行车停车换乘管理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静霞.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的作用与思路转变. 城市交通[J].2006

[2] 李晔.上海市慢通系统规划-解读[J]. 上海同济大学:绿色交通导向

[3] 宋新生.城市绿色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调[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25-26

[4] 熊文,陈小鸿,胡显标. 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刍议[J]. 城市交通,2010.1

[5] 杜鹏,刘超,刘智丽. 地铁通道换乘乘客走行时间规律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8

[6] 覃煜,宗传苓. 轨道交通接运系统规划方法浅析[J]. 城市交通,2006.9

[7] 陈思. 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衔接研究[D]. 长安大学,2008.5

[8] 殷秋敏,邓卫.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规划与管理[J].东南大学,交通科技, 2008.4

[9] 蔡军荣. 折叠自行车评定方法探讨[J]. 科技发展,1999.8

[10] 李婷婷.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规划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2010.12

上一篇:民营企业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食品调查报告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