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矛盾调研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02 02:38:01

居民矛盾调研工作计划

居民矛盾调研工作计划篇1

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建立会议制度,研究矛盾纠纷调解方案,分析当前矛盾纠纷形势乡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分析矛盾纠纷形势,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排查制度

坚持执行村、单位每月排查、乡每月排查一次社会矛盾纠纷,重要时期,实行每日排查和“零报告”制度,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突出问题,要及时组织开展集中排查和研判,提出工作建议,制定调处方案。

三、分流制度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对群众要求调处的社会矛盾纠纷,实行统一登记受理,然后根据矛纠纷的性质、类别,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归口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有权分流指派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调处办公室指派的矛盾纠纷,有关部门的单位要按照分流指派的任务和要求,强化调处责任,落实调处措施,确保调处效果,并及时反馈调处结果。

四、移送制度和归口管理制度

调处办公室对所有接访受理的社会矛盾纠纷,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限期处理’’的原则,视情况分流或直接组织调处:

1、涉及优抚安置、社会救济、婚姻登记、婚姻中介、殡葬管理等矛盾纠纷,由民政办会同当事人所在村(居)负责调处。

2、涉及保险、劳动争议、工伤等矛盾纠纷,由劳动保障所会同党政办、当事人所在村(居)负责调处。

3、乡村经济政策、经营和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由农经站会同土地所、当事人所在村(居)负责调处。

4、有关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土地的征用和划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土地有偿转让,乡村宅基地的使用,以及反映滥占滥用耕地等矛盾纠纷,由土地所会同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5、城乡建设规划、城乡管理以及拆迁补偿和安置等矛盾纠纷,由规划所会同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6、消费者权益,商品质量纠纷,经济合同纠纷,市场监督和管理等矛盾纠纷,由消费者协会分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调处。

7、计划生育方面的矛盾纠纷,由计生办和有关部门、相关村负责调处。

8、涉及企业产权改制、安全生产等矛盾纠纷,由安监站和有关部门、相关村负责调查。涉及上访的矛盾纠纷,由办牵头有关部门负责调处

9、涉及到其他有关部门的矛盾纠纷,由有关部门负责调处。

10、涉及治安方面的矛盾纠纷,由派出所会同司法所、综治办与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11、其他民事矛盾纠纷由司法所和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12、上述单位对所属矛盾纠纷必须进行3次以上面对面的调解工作,确实调处不了的,由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抽调人员协调调处。

13、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直接调处。

五、联动联调制度

1、涉及到多个部门或跨村的矛盾纠纷,由调处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联合调处,相关单位应按照调处办公室要求抽调人员按时参加联合调处工作。

2、对调处办公室指派分流的矛盾纠纷,相关单位要及时指派领导和具体负责人按时间要求进行调处,不得拒绝推诿。

3、矛盾纠纷调处实行领导包案负责制,各级领导对调处办公室指派负责的矛盾纠纷应当负责指导、督促或亲自参加调处工作。

4、调处办公室调处矛盾纠纷时需要有关部门配合支持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不得拒绝参与。

5、矛盾纠纷确因部门决策不当或行政行为不当引起的,相关部门要立即纠正,防止矛盾纠纷激化。

6、调处办公室实行矛盾纠纷调结报告制度。

全局性的重大矛盾纠纷,由乡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调处办公室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协调,集中力量进行调处。从而形成分工负责与联合调处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集中调处相结合的“大调解”格局,做到信息联通、力量联动、纠纷联排、矛盾联调。

六、督查回访制度

1、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2、对分流指派给有关单位的矛盾纠纷进行跟踪了解,提出调处意见。

3、走访当事人,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听取群众对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对未调结的矛盾纠纷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以上的继续调处和控制工作。

5、定期通报有关单位对调处办公室分流指派案件的调处情况。

七、档案管理制度

1、工作档案包括:(1)调处网络组成人员名册;(2)会议记录、培训记录、业务学习记录;(3)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处情况登记薄;(4)矛盾纠纷调解卷宗;(5)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两次以上矛盾形势分析报告;(6)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相关材料;(7)其他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

2、直接调处的矛盾纠纷调处结束后,应及时形成卷宗,做到一案一卷。卷宗包括以下内容:(1)卷宗封面;(2)卷宗目录;(3)调解申请书;(4)调查笔录;(5)证据材料;(6)调解笔录;(7)调解协议书;(8)回访记录;(9)附卷材料。

3、调解的简易矛盾纠纷,未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的,应填写《矛盾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统一归档。

4、应当根据要求及时认真填写月报表、半年报表和全年报表,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各类统计报表应按时间、年限分类装订成册,建立统计档案,妥善保管备查。

5、矛盾纠纷调处材料应在调处结束后一周内整理归档。年月底前完成上年度档案的整理存库工作。

八、培训制度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调处办公室负责对本辖区调解人员进行培训。使广大的调解人员明确职责,掌握与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调解的方法与技巧。按照“为人正派,办事公道,有群众威信,懂政策法律”的要求,选配好调解人员。调处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实行公开上岗制度。

九、考核制度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调处办公室建设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根据实际际制定对成员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考核办法,对调处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对因调处工作不力导致矛盾纠纷上交或激化的单位严格按照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进行处理。

十、责任制度

居民矛盾调研工作计划篇2

(一)紧紧围绕服务区委、区政府经济建设大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取得新成效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经济建设及和谐稳定两个大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优势,全力以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一是全力开展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及时调整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加强调解调处工作的指导力度,突出抓好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先后在春节、“清明”“五一”、三次组织开展全区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对重点问题、重点地区、重点对象和重点时段等各类不稳定因素心中有数,力争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全力、快速抓好领导交办重大疑难案件的调处,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凌伟宪同志批示给我局的6件矛盾纠纷全部得到化解并有效稳控,李红卫区长交办的黄利强与罗雪君宅基地房屋买卖补偿纠纷得到有效调解。据统计,半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86宗,调处成功271宗,民间纠纷调解率达到100%,成功率95%以上,其中5人以上的矛盾纠纷63宗,稳控61宗,实现无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群体事件发生。

二是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员和信息员的表彰奖励政策。组织人员到3个司法所和6个村(居)调解委员会调研,了解当前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集思广益,调研论证人民调解员的表彰奖励政策的可行性。加大《广州市萝岗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奖励办法》的实施力度,建立一支覆盖面广、作用发挥明显的矛盾纠纷信息员队伍,完善矛盾纠纷情报信息传递机制。

三是完善“萝岗区社会矛盾纠纷电子处理平台”建设。将区内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中发现的社会矛盾纠纷隐患收进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对纠纷信息的全面调处和掌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半年以来,共收到群众事前主动报送纠纷信息56条,审核认定50条,奖励信息报送人员65名,发放奖励金8000元。通过掌握矛盾纠纷信息,成功化解5人以上的群体性纠纷11件,防止群体性上访5批24人。

四是加大企业调解组织建设力度。完善企业调解组织建设,组织6个司法所到规模企业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动员企业抓好人民调解组织的组建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排查调处不稳定因素工作。各司法所分别在辖内规模以上的企业选取1家单位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对调解委员会成员进行了一次培训。

五是进一步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实行区、街(镇)、村(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三级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矛盾纠纷形势;完善敏感时期专项排查调处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会同区法院和区检察院继续推进诉前联调、检调对接工作,一些劳资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突出性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化解,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六是继续构建和推进“大调解”格局。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调处工作中的“总统筹”、“总督导”、“总牵头”的作用,全区实现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特别是对于一些牵涉面大、矛盾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区公、检、法、司、综治、劳动、规划和各街、镇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实行全方位的协同综合治理。3月份,会同农林水利局、国土规划局、九龙镇等单位部门,成功调解了九龙地区11宗群体性山林土地纠纷,维护了九龙地区稳定,确保了“知识城”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紧紧围绕依法治区开展普法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大力抓好“xx”普法规划落实,起草了XX年萝岗区普法工作要点,推进“xx”普法深入开展。

一是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普法联络员队伍,2月底在区内成立萝岗区“xx”普法联络员队伍,普法联络员共48人,覆盖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局面。积极探索法制宣传“社会化”运作模式,2月下旬,在区内各单位组建了48人的“xx”普法联络员队伍,在工会、妇联、残联、团委、社工组织成立了62人的“xx”普法小分队。

二是继续推进“订单式”普法。组织普法对象召开了一次供需见面会,征求他们对学法的需求,开展针对性普法。与广告公司签订普法短剧制作合同,已开始剧本创作;与区建环局协调确定把萝岗香雪公园赏梅亭作为“法治文化公园”的选址,并请广告公司设计了方案。结合外来工招聘会、“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广泛开展了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制作法律知识展板70版,制作法制橱窗宣传画100余副,为企业外来工和村(居)民播放法制电影10场。

三是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会同人大依法治区办完成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创建工作标准的起草工作。在五街一镇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四是广泛开展了法律“六进”活动。4月份,在九龙镇召开了农村法律图书角赠书仪式暨村干部法制培训大会,向九龙镇31个村(居)法律图书角赠送法律书籍1000余册。6月底,编印了农村法制教育实用手册下发给村民,协调各街道家庭服务中心设立了“普法宣传服务角”,由驻司法所律师不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宣传活动。上半年,结合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科技活动周、“三打两建”、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活动等专项活动,播放法制电影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7000份、展出法制展板140块共20场次。

(三)紧紧围绕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两类人员”的管理教育,社会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有了新发展

截止6月15日,全区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49人,建立公益劳动基地6个,先后组织集中教育157人次,个别谈话教育283人次,开展心理咨询43人次,公益劳动243人次,帮助2名矫正对象落实低保;刑释解教人员共152人,刑释144人,解教8人,帮教率100%,安置率100%。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一是大力构建无缝衔接的立体式“帮教及矫正网络”。开展立体式帮教管理工作,建立“专业工作人员帮教网”、“社会义务力量人员帮教网”、“亲属人员帮教网”、“手机gps定位网”,全天候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动态,确保“两类人员”的帮控活动实现24小时无缝衔接。其中,5月份,专门组织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永和街派出所领导、华峰中学240名学生成立萝岗区帮教团前往东坑劳教所,对我区户籍在所学员开展帮教活动。上半年,共开展志愿者帮教活动33人次。

二是加强“两类”人员的心理矫正工作。在萝岗街建立了我区第一个心理矫正室,组织志愿者对矫正对象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矫治,不断提升矫正质量。降低重新犯罪率,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下。

三是加强两类人员培训和加大安置点建设的力度。落实了两类人员的培训经费、培训场地和培训教师,现区社区矫正办和区安帮办可以提供美容师、烧腊师等18种普通培训项目,装卸机械司机、氩弧焊工等8种特殊培训项目,以及syb创业培训、蔬菜园艺工等9种特批培训项目,争取尽快为两类人员提供大型就业培训和就业推荐。在去年与6个安置点签约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将广州市佳乂特机械有限公司签约为安置点企业,现超额实现了一街(镇)一安置点企业的目标建设。区建设2个示范安置点或实体的工作也正在推进中。建立了“绿色直通车”制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两类人员”优先实行“应保尽保”;对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生活、住房确有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

(四)紧紧围绕服务民生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取得新进展

以服务中心工作和服务民生为主题,配合“两城一岛”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工作。

一是区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已完成了区法律服务中心的选址调研、论证以及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起草工作,初步打算在区综治中心内,通过调整、改建的方式,划出200平米左右的面积区域作为区法律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和办公用房;并根据工作实际,对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功能设置进行合理配置,拟请示区有关领导后落实相关建设工作。正在筹划落实公证机构的办证场所,推进公职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的机构建设,建立萝岗区法律服务人才库,吸引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进驻我区。

二是公益法律顾问工作全面铺开。推动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萝岗区建立基层法律顾问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动依法治村(居)工作,召开了全区村居法律顾问签约大会,在区内全面建立村居公益法律顾问制度,形成了拥有40名律师的公益律师顾问人才库,构建起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的公益法律服务体系。正在研究细化考核措施。区公职律师所的设立与招聘政府公职律师工作问题,也正在积极与区人事局沟通协调,已起草招聘方案,待商定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三是中新知识城法律服务工作积极推进。正在研究探讨港、澳法律服务合作机制,以更好地促进知识城法律服务业与国际接轨。前不久,我们还专门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考察法律服务与新型城市化发展。

四是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开展了三八妇女儿童维权周活动、社工法律培训班、村居民法律讲座等活动,扩大了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引入两家律师事务所在我区设所营业,律师所数量增加60%,律师人数增加19%。推荐了两名专家型律师和一名司法心理学教授进入中新知识城专家智囊库。

增派律师参与综治信访工作,每天在法律咨询援助室值班接访,并派出律师参与区领导接访陪访工作,及时对上访弱势群体开展法律疏导工作和给予援助。组织公证队伍参与知识城、九龙镇开发工作,为征拆提供保全、提存等公证服务和法律保障。制订了《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区妇女维权周活动、社工机构和村居民的法律专题讲座等多项宣传和便民服务活动,发放法律援助宣传品2万多份。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06件,其中刑事12件,民事86件,其他案件8件,为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五)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司法行政队伍履行职责能力有了新提升

一是主题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局领导班子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并参与“结合实际学标准,立足本职当先锋”、“服务发展抓落实,机关党建走在前”以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从多角度、全方位对干部职工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反腐倡廉、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等教育,通过学习教育,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能够做到思想上始终保持清醒,政治上始终保持坚定,牢固树立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是队伍的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单位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必须经集体研究才能决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建立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行政问责制等制度,实行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质量,鼓励全系统人员参加全国司法考试,现我局有3人已经顺利通过,目前已有9人取得司法职业资格证。

三是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广州市优秀司法所创建、考核和评比活动,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规范司法所,促进了我区基层司法所整体工作效能的全面提高。以基层司法所为基础,积极参与区和镇街综治中心建设,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四是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规定,局党总支与各党支部签订了责任书,并把履行情况与每季度的工作目标责任奖金挂钩,形成有力约束。印发局《XX年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划》,加强了对所属各科(室)、直属单位、司法所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检查监控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和廉政公开承诺等党内监督制度,完成了《萝岗区司法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指引》初稿。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都能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五不许”制度、农村工作“三不准”要求及公车管理规定,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规定的人和事。

居民矛盾调研工作计划篇3

20*年,*街道依法行政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依法治国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为指导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提高依法执政水平。现将一年来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依法行政奠定组织基础

年初,我们根据办事处人员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党政办、综治科、民政科、计生科、司法所、劳动保障站、派出所等科办干部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依法行政责任制的落实,承担日常的督促检查、协调工作,并落实了工作经费。同时,街道办事处还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了对各社区、各职能科室的目标管理考核,占有%的比分。并且纳入了对机关干部年度考核,激发了干部主动学法、约束并规范自己行为、依法行政的工作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

二、结合实际,落实责任,认真做好依法行政规划计划

以国务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并加以领会,将理论与街道实际相结合,全面推进街道依法行政工作。今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好《纲要》,根据区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制定了《*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工作目标,确定了不同阶段的重点和责任部门,每个职能科室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全街道树立起依法行政的理念,做好了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和政府信息公开。既要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做好工作,又要处理好在法律范围内工作的各种关系;既有长远的规划,又有年度计划,做到了工作任务、责任部门、责任人“三落实”。

三、广泛宣传,强化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今年是“五五”普法的第一年,街道对普法学法活动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为调动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学法,干部依法行政,圆满完成今年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开了个好头。一是机关、社区干部带头学法。坚持组织街道、社区二级中心组学法,组织法制讲座14次,依法行政考试2次,系统组织学习了《宪法》及修正案、《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培训参学率达100%;二是进行广大群众中普法。各社区开设法制课堂,组织辖区居民群众、个体经营户、外来务工人员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市场管理、税收等法律法规。今年共组织居民群众学习培训会28场次,参加学习培训人数万余人次,普及率达90%以上。三是营造全民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坚持利用3月综治宣传月、4月税法宣传月、5月计划生育宣传月、6月禁毒宣传月、12月4日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今年来,共设立宣传点3个,制作横幅40余条,法制宣传专栏15个,每月更新内容,印发法制宣传资料7000余份。

四、依法治理、民主管理,有效促进了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依法治理是依法行政的最终目标。街道在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基础上,落实了由“一把手”负责制,各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各社区分别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依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了重大决策集体讨论研究的制度,规范了行政机关决策会议制度,加大人大、政协的参政议政,不断提高党工委、办事处决策的科学性。实行了政务、居务公开,各部门、社区各项工作制度、职责公开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提高社区法治管理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社区各项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自治能力和辖区单位的共建能力,对社区事物管理进行规范,从社区组织建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法制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依法治理,增强社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有效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分线与统一相结合。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各条工作线各尽其责、各尽其职,广泛开展了分线治理,形成了齐抓依法治街合力。民政、妇联通过民主管理家庭等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财务室严肃财经纪律,实行了财务公开;文化站通过各种法治文化活动促进居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五、完善行政监督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为了进一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了矛盾调解机制,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我街道坚持定期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及时处理和化解矛盾,确保社会政治稳定。街道和各社区均建立了调解委员会,明确了调解员,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在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调处,防止激化”的原则,遵循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行政调解。对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处理范围的矛盾纠纷,及时告之当事人申请解决的途径,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同时,在实施领导“大接访”的工作中,对重点矛盾和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切实将群众的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今年以来,共解决矛盾纠纷件,处理案件件,充分发挥了调解工作在稳定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密切了干群关系,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通过一年的努力,街道依法行政工作得到全面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依法行政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建立,干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改进。以下是09年依法行政工作的几点初步打算:

(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和街道办事处的年度安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二)按照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街道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认真履行其职责、职能,在为民办实事、民心工程上加强依法行政,与老百姓做好沟通。

(三)制定和完善各种工作机制,坚持以制度管人,推进依法行政。如加强各类突发性事件的防范处理预案等。

居民矛盾调研工作计划篇4

方法:

为了提高效率,调研前预设了6个讨论题目,分别是1、矛盾纠纷的类型、比例、分布(人群、区域)情况?2、现有的化解矛盾方法有哪些,针对不同类型的纠纷,最有效的化解方法是什么?3、随着时间推移和形势变化社区矛盾纠纷有什么变化趋势?4、如要更有效调解纠纷,调解员还需具备什么技能,拥有哪些资源?5、对现有调委会、协调会组织方式、人员构成有何意见和建议?6、其他相关。选择有一定经验的调解员作为调研对象;采取座谈的方式进行调研;被调研的调解员最少2人;每场座谈会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分为问答环节和自由论述环节,现场记录、会后梳理并形成调研问卷最后汇总分析。

内容和分析:

汇总后的矛盾类型分为邻里矛盾、家庭内部矛盾、群体矛盾和贫困人群矛盾。其中邻里矛盾8个调委会比例超过60%,清江花苑调委会超过80%,二板桥调委会低于40%;家庭内部矛盾有8个调委会在20%以上,二板桥调委会超过40%,清江花苑调委会低于5%;群体矛盾9个调委会比例较均一,基本在5%-10%之间;姜圩路调委会和白云亭调委会存在贫困人群矛盾,比例在5%左右,其他调委会因占比很低未做统计。根据小区新旧、物管情况有明显分布差别,老旧小区缺少物业管理的邻里纠纷很多,诱因主要是公共服务问题,尤其是因下水管道堵塞引发的邻里矛盾比较突出,清江花苑调委会虽然是新小区但容积率较高依然有诸如违建拆除,下水道不通等问题引发的邻里矛盾;拆迁片区以家庭内部矛盾为主,多是产权划分问题;有建设项目的社区群体矛盾较多,主要表现在建设项目扰民引发的群体矛盾,绝对数量虽然少但性质比较严重,时有发生;白云亭社区和姜圩路社区基本是南京原住民,经济条件较差,因低保,低保边缘和低收入住房等民政福利问题引发的矛盾比较突出。

不同矛盾的产生有明显的地域和人群分布特征:老旧小区和人口密集的小区因公共设施老旧、拆违、装修而引发的邻里纠纷占主流;拆迁片区因房产划分而引发的家庭内部矛盾较多;有建设项目的片区因建筑施工扰民及对现有建筑影响而引发的群体矛盾较多。居民素质好的家庭内部矛盾相对较少,但因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强,邻里纠纷依旧很多;居民经济条件较差的片区因社会福利引发矛盾较多。

人民调解平台依旧是9个调委会依托的主要调解载体,调解流程是受理-调查-调解-回访,调解类型分为简单的口头调解和复杂的会议调解(通过当事双方和人民调解员面对面沟通达成书面协议)。9个调委会一致认为取得当事双方的信任是必要的前提,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是第二步,梳理当事人的关系网进行旁敲侧击是第三步,明示道德和法律参照是第四步。除了与当事人沟通外调委会还必须找到问题根源,并尽力解决。原住民较多的二板桥、姜圩路和白云亭调委会认为解决邻里纠纷多数要走到第四步问题才能解决,而家庭内部矛盾走到第二步个别的走到第三步就可以解决;高档小区的邻里纠纷基本从第四步开始走,走不通的当事人就会放弃调解走诉讼渠道,晏公庙的锋尚国际小区最为典型,开协调会经常有当事双方律师参加,高档小区的家庭矛盾很少,处理也相对简单走到第二步基本可以结束;群体矛盾则要动用各方资源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关系网等等,以协调会的模式经过若干轮谈判才有可能达成协;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矛盾,一是要严格掌握相关标准,维护政策的一致性,二是要实事求是,根据当事人实际经济状况或通过其他渠道实施救助。不同的调委会不同的调解员采取的调解方法差别很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退一步海阔天空”、“换位思考”等是9个调委会常用的谈话技巧。面对高素质人群的调委会更注重谈话技巧,如清江花苑调委会总结出“另辟蹊径、迂回包抄、以案说法、触类旁通、趁热打铁、求同存异、分而治之、恩威并重”等谈话策略,很有借鉴意义。

化解邻里矛盾两点很重要:一是法律参照,要让当事人明白到了法院这个案子怎么判;二是解决问题根源,特别是与双方当事人关系不密切的诱因,下水管道老化引发的邻里矛盾就很典型。家庭矛盾的解决对亲情、友情有很强依赖性,但涉及较大经济利益的还是要有法律参照。群体矛盾必须动用大量资源经过较长的历程才有成功调解的可能。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居民素质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9个调委会所反应的矛盾纠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矛盾总体数量下降了,矛盾触及点和涉及的领域增加了;家庭矛盾减少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如物业管理方面的矛盾、拆迁拆违引发的矛盾、建设项目引发的矛盾等等;“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减少了,群体矛盾、复杂矛盾增加了;依靠自身能够解决矛盾的案例减少了,通过不同渠道反映问题通过第三方平台解决矛盾的案例增加了。此变化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此不做分析。

如果想要更加有效地调解纠纷,调解员还需具备哪些技能,拥有哪些资源?9个调委会一致认为除了经验和人脉以外法律知识很重要,调解员要懂法并能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法律参照,调解可以事半功倍;小桃园、白云亭、三汊河、新河村、晏公庙五个调委会认为调解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当事人心理,通过心理引导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板桥、姜圩路、新和园、清江花苑四个社区认为不同的矛盾可能涉及到不同的专业知识,准备工作中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也很重要,对尽快理清案情很有帮助。9个调委会都认为调解员应该经常接受法律、规章、制度、心理、常用专业知识等方面培训;都认为应该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区骨干、志愿者的支持,如能达到“调人自调”最好。

对现有调委会、协调会组织方式、人员构成的意见和建议:7个调委会认为专业法律人士不能少,法律的相关规定已经成为现在调解工作的重要参考;6个调委会提出调委会要有心理辅导员,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已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调解手段;4个调委会认为民警的参与、 人大和政协委员的参与可以增加调解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有利于提高调解成功率。

居民矛盾调研工作计划篇5

一、齐抓共管把创建平安社区作为工作重点

1、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社区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综合治理工作。

2、进一步加大创建平安社会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今年社区6月份,根据上级要求社区综治办结合安监办开展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工地、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同时每个月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多次火灾隐患、特种设备、建筑工地等专项检查,对企业进行安全宣传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尤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本社区的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3、完善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社区综治办每季度举行一次关于平安社区会议,总结上季度工作情况以及讨论下季度平安建设。我社区在小区管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行驶,并且采用外来车辆入门登记的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坚持人防、技防、物防结合,去年开始社区内各个角落都配有闭路监控系统,电子眼,安装防火、防盗报警、防盗门率达100%。社区今年还制定保安队伍登记表、治保委员名册、群防群治巡逻工作情况统计表,在重大节日期间到来之前,社区坚持在每栋楼道单元门口张贴安全警示通知,警示居民自我防范,并经常性的开展治安安全检查、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多管齐下有力地保障了社区治安安全。

二、对流动人口进行规范化管理

1、加强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严抓人口管理工作。社区今年利用人口普查的上门机会,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登记。今年开始小区入住的居民越来越多,出租户也逐渐曾多,社区外来人管理人员针对此情况,对社区内的出租户签订协议目标责任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流动人口花名册、对小区内以及辖区内工地的外来流动人口进行排查,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2、督促辖区周边工地坚持“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严把流动人口“流入”关,做到来路明、底子清、管得住,确保外来人员不失控。通过强化宣传教育、细化管理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使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得到了广泛开展。

三、深入开展禁毒与反警示教育、强化居民防范意识:

1、结合禁毒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以“不让进我家”等活动为切入点,在社区内以禁毒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活动形式,加强了小区居民的禁毒意识。目前我社区无新滋生吸毒人员,无制、贩毒行为。

2、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组织的警惕。一方面我们经常下到群众当中去,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从中了解是否有新滋生习练者,做到“发现一个,帮教一个”;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向我们揭发、提供组织的非法活动,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由于一直以来我们在辖区内做了大量的宣教工作,所以至今没有发现有新滋生人员。

四、围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两劳帮教、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的预防调解工作:

1、社区居委会以板报、宣传栏等形式,组织辖区居民全面开展“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营造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并发放法律知识读本。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律知识,使居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2、积极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各类矛盾激化”的原则,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今年,由于新小区的房子出现部分问题,老百姓和城建公司出现了矛盾,社区调委会和联防队人员积极进行主动调解,化解矛盾。每月进行三项排查工作,并及时记录,年底进行总结。苏州发生通安事件后,上级领导十分重视,社区领导亲自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召开民主座谈会,听取了小区居民对小区目前反映的情况以及提出的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上汇报,结合有关部门进行整改落实,防止引发群体矛盾。

居民矛盾调研工作计划篇6

2010年12月,南通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动员会后,崇川区委、区政府根据辖区社会管理工作实际,创新成立了区社会管理委员会,作为区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社会管理委员会挂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牌子,成为全区指导社会建设、统领社会管理、提高全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综合性实体平台。2011年6月,投资近1500余万元的“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办公面积5000多平方米,整合了24个部门职能,90余名工作人员进驻中心办公。

中心由区党委分管领导统一协调,相关部门联动工作。由核心层、紧密层、联动层三个层面构成。中心设置了窗口接待服务中心等10大工作平台,内设30个职能科室。中心实行三个统一,统一标识形象:入驻部门统一使用“南通市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名称和标牌标识;统一信息系统:建立了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专业平台;统一管理制度:中心运行实施同一套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职能的有效发挥,区委、区政府精心谋划,分别从组织资源、专业人员、平台设置、财力物力四个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心在运行机制上,按照“五大效应”精心设计。一是职能聚合,把24个部门的管理功能和服务职能,有效集中、有机统一汇聚于中心,形成了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全新混合动力;二是一站服务,有效整合入驻机构人力资源和财物资源,化分散为集中,化中转为直接,形成“一条龙”式解决问题的终端机制;三是关口前移,在社会管理环节设计上,注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的功能配置和建设;四是有机衔接,中心突出成员单位工作协调配合和职能职责的有机衔接;五是多方联动,中心形成了协调左右、联系上下、协同运作的工作链和结合体。中心主要行使畅通诉求表达、调处社会矛盾、及时应急预警、管理公共安全、创新人群管理、加强网络监管六大职能。

崇川区任港街道任港社区外滩管理服务中心:精细化网格管理样本

任港街道任港社区是一个集城市老居民、农改居居民、安置居民、外来人口等于一体的新型小区。为了加强对社区的管理服务,2011年5月,由任港街道投入200万元装修、总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外滩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遵循全省统一的“一委(社区党委)一居(社区居委会)一站(社区服务站)一办(社区综治办)”的组织架构,按照100户左右划分为一个网格单元,实行精细化管理。中心设有综合服务大厅、社情民意收集室、“十位一体”综治办、新南通人俱乐部、居民议事厅、社区社团孵化培育基地、慈善超市、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9大类近20个功能区,融管理、服务、

活动于一体,成为紧贴居民需求、提供公共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强化社会管理的中心和枢纽平台。

――社区精细化网格管理:社区划分为20个网格单元,由社区20名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每个网格又从居民中推举产生网格协理员和信息员若干名,并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网格单元按照“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并将日常工作获取的各类信息及时录入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网格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社情民意收集站:建立了轮值制度,社区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意见,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建立了群众事务党员制度;构建了以网格员、网格协理员、网格信息员、楼组理事会为主体的社情民意收集网络体系,关注社情,收集民意,定期收集汇总,有效提升了社区社会管理的针对性。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586人次,获取各类信息1000余条,党员干部共为居民群众事项120件。

――“十位一体”社区综治办:建成了集治安防范、纠纷调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新市民服务与管理、反、社区禁毒、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普法教育等十项职能为一体的综治工作体系。围绕社会矛盾化解建立了以调解员个人名字命名的“钱洪伶”工作室;针对外来人员相对较多的实际,设立了新南通人俱乐部和少数民族俱乐部,组织开展了社区“十佳新市民”评选活动;设立了特殊人群工作站,对辖区10名特殊人员实行分层次管理;开设了“4:30学校”,组织辖区志愿者在社区小学生放学后,开展课外作业辅导、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兴趣爱好培养、社会实践等活动。

――居民议事制度:专门设置了居民议事厅,按照《居民组织法》,成立了楼组理事会,组织居民代表、楼组长议事,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商讨,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2011年,已组织开展了9场议事会,通过居民议事,在社区成立了房屋出租户协会、形成了红白喜事文明办理规范等多个事项,并写进了居民公约。

――社团孵化培育基地:将组建社团作为组织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引入社区管理社会化机制,吸收社团组织培育指导团队进驻社区,指导社团建设,共培育公共管理类社团2个、志愿服务类社团3个、兴趣爱好类社团4个。楼组理事会、纠纷调解团队、平安守望巡逻队等核心社团组织在社区社会管理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管理格局的形成。

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专业化调解医患纠纷实现“三个零”

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作为全市专业调解机制的典型代表,成立于2008年2月,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专业调处医患纠纷的专门性机构。市医调中心秉承大调解机制“三免服务”(免费咨询、免费受理、免费调解)工作特色,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以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为宗旨,代表政府依法履行调处医患纠纷的职能;中心负责受理调处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辖区内发生的患者与医疗机构、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医患纠纷,包括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医疗事件损害赔偿纠纷以及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等;中心还承担对南通市下属的6个县(市)医疗纠纷调处中心的业务指导。

――主体上的中立性:市和各县(市、区)建立的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在隶属关系上独立于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之外,是公益性、专业性的中立机构,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调处医患纠纷,业务上接受司法、卫生及法院的指导,贯彻依法、自愿、不干涉诉权和调解不收费原则,对医患者双方负责,以中立性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中心成立以来,直接调处的医患纠纷实现了零反复。

――机制上的联动力: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卫生、司法业务指导,市、区、医院三级联动,调处中心具体运作、相关部门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调处中心、公安、卫生、司法、法院、医院、保险公司等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在手段上融纠纷调解、思想疏导、法制教育于一体,综合施策。

――程序上的人性化:医患纠纷在调处程序设计上以客观为前提,视公正为生命,最大限度地从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方便解决纠纷、维护医院秩序的角度出发,以程序的公正、方法的公开、结果的公平,赢得医患双方的信任和认可。

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四大制度

在具体纠纷的性质认定、责任划分、理赔数额等敏感环节上,做到循序渐进、沟通调解、逐步趋同,严格标准和计算方法,严格规范赔偿程序,既维护患者的权益,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力求患方、医院、保险公司三方共同认可,扭转“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现象,体现责任公平和社会正义。中心成立以来,工作人员实现了零投诉。

――实体上的权威度:医患纠纷调处权威度来源于中立性、独立性、公平性与援的本质内涵。市一级专门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的医患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医调工作。各级医调中心从纠纷受理、收集整理相关证据,到审阅资料、责任初议、专家咨询组责任评定,拟定调解方案、沟通调解、签署调解协议、兑付理赔、履行协议回访等环节,建立一整套严格规范、衔接有序、科学合理的程序,每个程序都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和要求,以程序的规范化确保调处工作的权威度。

南通市公安局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中心:公安领域社会管理和现代警务先驱

南通市是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命名的“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南通市公安局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在公安打击破案、治安管理、执法管理、警务活动等方面的运用,警务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0年以来,南通市公安局以信息化为引领,主动承担起社会管理主力军职责,大力整合内部信息和社会面信息资源,研究开发了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平台,组建了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中心。中心以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平台为依托,以地理信息(PGIS)、GPS卫星定位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全面整合社会面视频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实有人口信息系统、房屋信息系统、案件警情系统、情报收集研判系统、城市网格化巡防系统、互联网管理系统、网上为民服务系统等九大系统的数据信息,实现了“人、地、物、事、案”等五大社会管理要素的汇聚关联和可视管理,形成了公安领域社会管理和现代警务机制的核心支撑,发挥了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平台整合资源能力强、信息化水平高、服务实战效能佳、社会管理层次深的核心功能作用。

――矛盾纠纷整合汇聚功能:优化升级“公调对接”信息管理平台,根据矛盾纠纷属性及当事人风险系数,自动加权积分,实施分色预警,智能分析研判,推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合汇聚、预警评估、分流处置、跟踪反馈”一体化运作体系,公安机关感知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以来,平台共汇聚各类矛盾纠纷1.9万余起(现场调解除外),化解1.8万余起,成功率达96.2%,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9.3%。

――社会治安的动态掌控和治安乱点的实时排查功能:将公安机关自建监控探头和社会面监控探头等监控信息资源,整合1.2万余套进入平台,成立专业队伍开展图像研判、轨迹分析、视频侦查工作,实现了对社会面治安动态的实时掌控。平台对治安刑事案件数据库、场所行业数据库、矛盾纠纷数据库、流动人口数据库、特殊人群数据库的2000余万条信息,实时分析比对,自动完成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首创四色预警机制,针对性开展打击整治。

――实有人口管理自动分析预警功能:平成了315.4万条人房关联信息标注上图,可以实时掌握辖区人员信息和活动轨迹。平台具备实时查询与特定个体相关联的房屋、车辆、职业、活动轨迹等各类信息的功能。平台可对在册重点人口、特殊地区外来人口等重点特殊人群,自动关联其旅馆住宿信息、网吧登记信息、银行消费信息、航空信息、社会关系信息、车辆信息等各类信息,按照预设的危险系数,自动累计分析,实现特殊人群每个个体的网上自动积分档案,达到一定分值,平台自动报警,并自动向基层单位和民警下达管理指令。

――重点要害单位安保功能:系统完成了市区100余个重点要害单位及周边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可提供重点要害单位附近监控点位分布情况、正在附近巡逻的警车和执勤警力情况、单位及周边治安状况、单位及周边的特殊人群分布等情况的实时查询,为重点要害单位的保卫和守护提供了及时详实的资料。

――指挥调度扁平化管理功能:平台通过整合移动警务通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图像整合系统、接处警系统、有线无线调度系统、三维全景系统等数据,实现了对重大警情的指挥调度、一键式布控、快速启动三道“关城门”预案等应急处置措施,有力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互联网综合管控功能: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互联网综合管控分平台,实现了网民档案的自动建档、网上重点人员管控、网络负面信息的护城河工程、有害信息“一键搜”自动预警等。强化互联网的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了网络警务室,积极开展网上警务活动;成立了互联网协会,规范互联网服务单位的服务管理活动;开辟了网上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及时化解网上矛盾纠纷;实施对机关、学校、版主、企事业单位网站的实名制管理;组织开展对网络用户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程;建立网络“红军”、网络舆情引导员、网络发言人队伍,有效的实现了网络舆情导控。

――在线为民服务办事功能:升级网上公安局“南通警民e家”,建成了覆盖市局、9个县(市)区(分)局、186个派出所、1798个警务室的四级网站群,设置了户政、治安、网安等10大类118项网上办事项目,其中67项实现网上在线办理,51个简化流程事项服务指南,全方位提供网上预审核、预受理、办事指引等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网上受理、审批、查询、反馈、支付、监督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在线办结业务30万余件,在线解答群众咨询3万余人次。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海家园:流动人口“三集中”社区实现“三个百分百”

2008年,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一期投入2.5亿元,建设占地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936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余外来人员居住的四海家园“三集中”(集中住宿、集中服务、集中管理)集聚区。配套建设餐厅、洗浴场所、商业用房、职工活动中心、休闲中心,并设立话吧、超市、阅览室、教育培训室等公共便民设施。随着开发区的大发展,二期投资5.8亿元新规划的以现代都市精品酒店式公寓房为主要套型的外来人员集聚区五湖家园(12万平方米),作为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首批32个重点项目之一近期即将开工建设。

居民矛盾调研工作计划篇7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与计生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而是当前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大量职工涌向社会,计生对象数量增加,一些单位只讲经济效益,不愿承担计生社会责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给计生工作增加了难度。近几年,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者应利用各类宣传阵地,搞好舆论宣传,使之家喻户晓。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条例的要求,实行政务公开,依法办事。我从调查及工作中认识到计生工作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 强化基层工作,稳固计划生育根基

强化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严格执行城区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规定,大力推行居民自治,广泛开展创建计生“合格居”、“模范居”活动;强化居委会、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生责任制,尤其要强化外资、合资、私营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法定代表人计生责任制。加大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统计质量监督,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在人员上,选配一支知识化、年轻化的计生队伍;在管理上,实行层层管理,层层包干制,在工作内容上,实行育龄妇女档案、登记薄、信息卡统一化、规范化;在新建小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成立协会组织,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把管理对象变为依靠对象,推进居民自治。

二 深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首先,全面贯彻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举办计划生育干部培训班,进行全面的计划生育业务培训。其次,要在宣传新意上做文章,在宣传内容和效果上下功夫,进一步开展“婚育网进万家”活动,将活动的实施与建设社区、建设现代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开展“双建”、“双进”活动。一是各单位要逐步完善人口学校的教学范围和内容,切实提高群众的参学率和应知应会率;二是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发动单位广泛参与。如:文东办事处与省卫生防疫站联手开展“性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与千佛山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专家保姆 送温暖”活动,与山师大联手开展“独生子女如何成才”系列讲座,把生育文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后,加强宣传工作的规范化,搞好集中宣传活动,利用“六一”、“男性健康日”、“世界人口日”等节日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同时要求各单位充分利用好“基层计生综合记录薄”,将活动记录、活动留影归集成册,同时报办事处一份,逐步规范宣传工作的档案管理。

三 优质服务,使育龄群众有初级生殖保健

首先,推进以生殖健康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实行面对面的为育龄群众提供多方面的 优质服务项目,使各单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手册》的使用率均达100%,为持《手册》的新婚期夫妇提供孕前优生优育培训,为生育后期夫妇提供避孕节育知识和妇女健康查评服务;为中老年期夫妇提供更年期保健服务,保证一年一查评制度的有效落实。其次,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作用,搞好随访工作,随访要求到户到人。扩大服务范围,想育龄妇女所想,帮育龄妇女所需,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如文东街道办事处,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与千佛山社区服务中心、市计划生育指导所联合,依靠他们的技术,增设不孕不育症门诊和妇科疑难病症门诊服务,引出了文东街道办事处自己的特色服务。

四 加强流动人口和下岗职工管理和服务

市场经济下,人口流动及下岗职工大量涌入社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处理不好将影响社会稳定。首先,要加强“两位一评”的管理力度,把好流入流出关,单位要为流出人员办齐证件,健全档案,对流入人员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坚持日常的清理清责工作,配合流动人口管理站把好审证、验证、建档关,使管理规范到位,不留死角。其次,完善下岗职工管理制度,加强对辖区企业的计划生育指导,对解除合同、辞职、辞退 的职工要及时向其所在地、街办发放《下岗职工计划生育移交管理通知书》,认真做好移交手续,把好移交回执关。

五 依法行政,强化职业道德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依法执行。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使计划生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求各单位领导和广大计生干部学法知法,并严格执行《法规》规定。作为一名计生工作者,首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建立“双向约束”机制,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政的同时,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把依法行政和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持证上岗、政务公开、过错追究、有奖举报等制度,实行领导“一岗双责”责任制,使各领导切实负起计生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六 提高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

一是要勤于学习,钻研业务。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经常学习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法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勤于钻研业务、熟悉业务,同时要向其他同志虚心学习,学习他们好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尤其要学习他们怎样去处理矛盾、化解矛盾。二是要善于积累工作经验、总结工作经验。计划生育和其它农村工作一样,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和群众发生矛盾,要善于总结解决矛盾的方法,在做好工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矛盾的激化,搞好和育龄群众的关系;要注意团体协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经常要进行突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突击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不能袖手旁观,遇事退缩。三是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和沟通。计划生育工作面大量广,有些工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办到或者办好,因此,需要和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请示在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和难处,尽量取得他们的支持,遇到计划生育中有些重大事宜,必须和主要领导多沟通,不能自作主张,要处理好上上下下的关系,他们是我们工作中的左肩右膀,和他们的关系处理融洽了,我们工作起来就省心省力,在这方面,实际上是为人处世的问题。四是正确理解和认识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虚报浮夸风严重存在,全国都普遍存在这个问题,试想,我们谁有能力来改变目前的工作现状。与其发牢骚,不如干好本职工作,计划生育工作中虚的假的毕竟是一少部分,不是我们工作的全部,我们要将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长抓在手不放松,计划生育重点工作重点对待,认真的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工作根基。

居民矛盾调研工作计划篇8

摘要:物质的客观环境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源泉,城市环境的设计则是城市孕育和滋生时代情绪和情感的文明途径。然而,当代城市环境正以不同的方式日益恶化,无论是城市的“主观环境”还是“客观环境”都身处逆境,亟待新的城市环境设计理念的诞生。本文主要立足于城市环境设计的现状,从设计理念的创新角度出发,对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方案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环境;设计理念;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97-01

一、中国当代城市环境的现状与认知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的现状分别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矛盾上:

一是发展与设计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民用与商业建筑飞速发展,却忽略了建筑体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设计,导致建筑群体本身与周围生态、人文环境的不协调,造成城市人居环境的日益恶化;同时,许多城市盲目建设“形象工程”,大兴城市公共艺术,在追求艺术趣味的同时缺乏对人文历史的传承、公众参与的研究,反而影响到了城市的形象定位。

二是现代文化同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现代城市中,古老而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建筑正逐渐消失,剩下清一色的西化建筑,从材料到装修,从整体到细节,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特色的内容少之又少。加上大量模仿、克隆的“作品”,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都造成了视觉上的污染,包括豆腐渣工程的频频现身等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都成为了城市环境中的败笔,甚至使整个城市丧失了生命的灵性。

二、城市环境设计理念的探求

(一)心理学角度上的设计理念探求:现代心理学有研究表明——制约情绪以及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环境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的环境设计不仅要能满足城市生活的基本功能需求,还应该能够满足城市居民追求积极心态的各项心理需求,城市的环境设计要考虑到环境的心理导向性功能。

(二)传统文化角度上的设计理念探求: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犹如尚未深入挖掘的宝藏,例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道教“无为”的自然观,意在为人处事都要尊重自然,与自然相统一,不以主观臆断而为之;又如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堪舆学文化等等,都可以加以借鉴和深入研究。

(三)管理学角度上的设计理念探求:管理学与设计学相互学习借鉴更是设计理念创新的一大亮点。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管理学的范畴涉及面较为广泛,从广义上讲,城市环境的建设依附于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其中,管理部门的管理流程和设计师、规划师的设计流程之间的配合和监督如何做到合理化、科学化就成为设计理念中的创新环节。

三、城市环境设计方案的几点建议

(一)城市环境的功能性布局和定位应充分考虑宜居性的心理需求

宜居性的心理需求是指除了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使用功能以外,还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追求与享受。这就要求设计者和规划人员在城市环境设计的方案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加以深入研究和创新,使城市的环境设计方案不只停留在空间、体量、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表层上。设计人员要深入了解居民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需求,研究城市居民的各项行为特点,掌握认知和使用空间的科学规律,并在方案的制定中首先考虑城市居民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美的法则,进而进行环境空间的功能布局与设计。

(二)城市环境设计方案应考虑生态与人文系统的整体性

城市环境的设计方案应该着眼于整个城市环境的总体质量,重视开发项目间的有机整体联系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协调性。具体来说,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环境的情感表达,同时结合当地的生态系统,保留当地的人文特色和地域特色,将城市的环境作为有机整体来对待,从而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以传承和创新为主,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宜居环境。

(三)城市环境设计方案应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转变

城市环境设计在强调视觉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生态效益。人与环境从来都是息息相关,唇亡齿寒,可以简单地说:城市的环境建设理念应融入“天人合一,道法天然”的生态自然观。这既是各级政府与环保部门今后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同时也是时代赋予环境设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四、结语

总之,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作为一个实体的空间环境,她的命运很大程度取决于城市规划设计。如何解决城市环境设计中发展与设计、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革新与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设计理念,着重于提高城市宜居的环境质量,而不仅只是形式的美化和改善,仍需要我们设计师和规划人员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市场调研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法制宣传调研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