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的划分范文

时间:2024-04-17 17:48:23

旅游市场的划分

旅游市场的划分篇1

关键词:旅游项目策划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一、引言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复杂,业界和学界均认为旅游规划开发的同质性却日益严重,千村一面、千景一面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在海南,2004年流行野人谷,一下有9个野人谷涌现;2005年民族风情游很火,于是在海南岛东线高速公路沿线,大量的黎村、苗寨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2006年游船码头兴起,光一个博鳌就出现了6个码头。而在山西,电视剧《乔家大院》让作为晋商文化重要载体的晋商大院受到全国瞩目。然而,在晋中市这个小小的地方竟然分布着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大院等多个同类大院,争抢着有限的客源。事实证明,除了乔家大院,多数大院的经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纵观全国乃至世界,在大多数品味相同或相似的资源中不能体现出某一资源出类拔萃的比较优势。因此,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立足,必须跳脱旅游开发同质性的怪圈,提升旅游项目的竞争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旅游项目策划研究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论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都把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生产和出口相对有利的商品,进口相对不利的商品,即所谓“优中选优,劣中选优”,将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长期以来,比较优势原理都是指导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旅游项目策划。

我国旅游业发展至今,资源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项目策划的指导理论之一。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各个区域应当根据自己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开发旅游产品、策划旅游项目。因此,对区域旅游开发比较优势的分析应该是区域旅游规划的起点。

1、对旅游项目比较优势的准确分析是科学编制旅游规划的基础,是旅游项目策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旅游策划的核心是旅游产品或旅游项目,而旅游资源则是旅游产品或旅游项目的物质基础。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是旅游供给方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旅游系统中的活力单元。如果没有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则旅游服务设施除了对当地贸易有所作用外便没什么价值了。因此,对于旅游项目策划者来说,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区位条件进行科学评估,进而准确地做出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是旅游项目策划的起点。

2、对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准确分析是提高旅游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

旅游项目策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发现旅游资源之间的差异性,开发各地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差异性的旅游产品会形成互补,从而可以使区域之间共享游客市场,而同类旅游产品则形成替代性,替代型的产品会造成游客的分流或转移。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提高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特色各异的旅游产品体系,实现旅游资源的整体效用。如果各地旅游产品雷同,必然导致客源的激烈竞争和旅游项目的近距离重复开发,降低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比较优势陷阱。

现有的旅游项目策划的基础理论基本上是以旅游资源论为中心的,旅游资源说认为旅游项目策划的关键在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垄断性,从而吸收旅游者从异地向资源所在地移动。但该理论并不能说明旅游资源并不丰富,区位一般的地区,如香港、新加坡,旅游业发展却十分成功的事实。过度地强调资源的比较优势,容易使旅游业受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信息阻塞、交通不便等现实因素制约的地区,陷入旅游开发、策划同质性的怪圈。

资源比较优势理论满足于初级资源比较优势的现状,是一种相对的、静止的比较优势。其实质是一种资源导向型的、粗放的旅游开发方式,过于强调旅游资源核心地位的旅游规划理论面临着“跌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片面强调初级资源优势,容易导致旅游产品重复建设;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资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三大效益不能协调统一。因此,想要在激烈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竞争中谋求发展优势,不仅仅要依赖于短期的静态比较优势,更要谋求长期的可持续的动态竞争优势。

三、竞争优势理论与旅游项目策划研究

(一)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从宏观层面上看,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同业竞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政府和机遇两个辅助要素,其主要内容为:(1)生产要素,包括初级的生产要素(一般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和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2)需求因素,主要指国际国内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3)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指与该产业存在前向、后向与旁侧关联的产业,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支持与帮助能够提高特定产业的竞争力;(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企业的竞争状况决定了产业竞争力大小,其竞争优势可以通过成本领先、标新立异目标集聚战略获得,具体就是强化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开发特色产品、细分市场等。

(二)竞争优势理论对旅游项目策划的指导意义。

旅游项目策划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规划目的地构建旅游竞争优势,将目的地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竞争优势原理阐明了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它需要根据竞争对手的动向、市场需求状况,结合自己生产要素的状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决策,以获得竞争优势。

1、竞争优势理论是全面提升旅游项目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旅游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全方位、全要素的,旅游竞争力的增强主要靠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人力、资金、知识等推进要素的提升,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展,而非仅仅依赖于资源本身优势,因此,竞争优势体现的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方式,一种高层次的以人力、资金、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的理念。旅游项目策划必须保证策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围绕发掘和增强旅游竞争力这个中心,对目的地的基础设施进行配套规划建设、对相关产业实施联动开发。只有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状况和同业竞争的基础上策划的旅游项目才会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2、竞争优势理论有利于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

现代旅游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决定区域旅游竞争优势有五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旅游环境、区域行为、介入机会。五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由此可见,资源要素只是区域旅游竞争系统中的一个影响因子,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旅游资源优势理论在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条件下是切实可行的,但当市场处于激烈的买方市场竞争中时,仅仅停留在资源比较优势上是危险的和短视的。而竞争优势理论,可以从五个基本因素出发,全面解释一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成功,对其建设与发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四、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升旅游项目竞争力

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策划内容,以单一观光产品作为卖点,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反而会跌入“比较利益陷阱”,因为这种资源优势是一种极易模仿和替代的比较优势,旅游项目若没有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就难以跳脱同质化开发的怪圈,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比较优势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静态优势,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和基础;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作用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更具能动性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一)更新传统观念,确立市场竞争优势导向的旅游发展现。

长期以来,资源比较优势一直指导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但事实上,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特别是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其资源禀赋优势不相符合,相反,东部一些资源非优区的旅游业发展却非常迅速,后劲十足。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这种仅以资源静态比较优势发展旅游业的战略观,要从动态的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旅游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要达到可持续发展,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

(二)资源与市场对位分析。

最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就是最好的产品,旅游产品也不例外。所以,旅游项目策划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消费者为中心来进行旅游项目的策划和设计。但目前,在旅游项目策划的过程中,大多数策划没有进行市场抽样调查,缺乏对策划区域旅游者行为的深入研究,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盲目地进行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达不到提升旅游项目竞争优势的目的。

旅游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要求针对旅游者需求而展开的旅游项目策划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所以,在旅游项目策划中,要遵循竞争优势原理,重视市场调查和旅游者的需求,运用资源与市场对位分析的方法,真正体现“市场导向”原则。

在对区域旅游要素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时,对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分析尤显重要。如前所述,旅游资源是多种属性和特征的复合体,其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是针对旅游资源具体的属性和特征而言的,具有相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选择决定了区域旅游产品开发成功与否。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旅游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在预算约束范围内,必定在同类产品中进行比较,然后选择对其吸引力最大的旅游产品,吸引力较小的产品则遭到淘汰。因此,对旅游资源一定要进行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分析,尤其是同质性资源只有在进行区域间的比较分析后才能够挖掘、发现其真正拥有的优势。

五、结语

当今旅游业竞争激烈,旅游目的地应时刻关注市场供求与环境的变化,在与其他目的地的竞争和动态博弈中求发展。随着旅游竞争手段的不断升级,今天的竞争更多的是建立在质量、品牌、服务等基础上的高层次竞争,后天优势对旅游市场竞争的决定作用越来越突出,以竞争优势为依据分析旅游市场影响因素更全面,进而在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地规划开发的时候,制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也更具有长远性、系统性和竞争力,对于指导大量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业发展意义尤为深远。因此,在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地规划开发时,应尽快从资源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这既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根本所在,也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海洋出版社,1989.

[2]杨振之.旅游项目策划.2007.

[3]GUNN.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刘旺,杨敏.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旅游规划.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04.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6]左冰.旅游竞争优势战略:旅游业发展的新战略观.旅游管理,2002.1.

旅游市场的划分篇2

一、银川市冬季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银川市不断的加大对冬季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尤其是2011年的冬季以来,银川市首次举行冬季旅游启动仪式,确定了“游赏湖城冬韵,体验冰雪魅力,品味西部民俗,享受滋补美食”的冬季旅游主题。银川市旅游局除推出5条特色的冬季旅游线路外,还首次推出《冬季旅游指南》,该手册囊括了银川冬季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可谓银川冬季旅游的“百科全书”。银川市也充分借鉴此前举办的一系列会展旅游的经验,举办冰雪旅游节、冬钓大赛、冰上龙舟赛、民俗展演展示、花灯灯会等一系列冬季旅游节庆活动。虽然近年来,银川市为了促进冬季旅游的发展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银川市冬季旅游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冬季旅游品牌的塑造、冬季旅游产品体系的完善以及市场宣传推介等问题上,银川市冬季旅游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二、银川市冬季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本文以两种方法来分析银川市目前的冬季旅游客源市场。

(一)典型分析方法

以运通旅行社2006年-2011年6年冬季旅游客源市场分布为例,分析银川市冬季旅游客源市场状况。

从上述表中,以24个客源市场各省份占游客接待总量的百分比划分银川市冬季旅游的重点市场,在24个省份中,所占比重在10%以上的有两个省份,即北京和广东,其中,广东最高占到了13.49%。在剩余的22个省份中,所占比重在5%以上的有四个省份,即河南、宁夏、陕西、重庆、四川、江苏。根据上述分析划分银川市冬季旅游的客源市场,考虑到宁夏属于本地市场,选择自行出行的方式会占到很大的比重,在划分重点客源市场的时候,要把本地市场划分到基础客源市场。所以,据此划分银川市冬季旅游重点客源市场如下:

基础客源市场:宁夏、广东、北京、陕西;

二级客源市场:河南、重庆、江苏、四川;

机会客源市场:其他省份。

(二)抽样调查方法

选取随机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确定银川市冬季旅游的游客分布,在银川市目前的59家旅行社中,抽取了3个旅行社2-3月的游客接待量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银川市冬季旅游的客源市场。

从上述表中,能够看出北京、广西、四川、江苏、广东是银川市冬季旅游目前主要的客源市场,而吸引北京游客冬季来银的重要原因是城市风貌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南方城市像广西、四川、江苏、广东则是银川的“反季节”旅游体验吸引力。考虑到地理区位的临近性而导致的银川市市民冬季旅游出行的选择性,把宁夏看作为基础客源市场区。具体划分如下:

基础客源市场:宁夏,北京、广西、四川、江苏、广东

二级客源市场:湖南、浙江、上海、河南、甘肃、山西、河北

机会客源市场:其他省份

综上所述,针对于基础客源市场,银川市要把冬季旅游宣传重点放在冬季冰雪旅游为主,文化旅游为辅,反季节的差异体验是吸引广大南部省份游客的重要依赖。针对于二级客源市场,银川市要不断的加大旅游的宣传,以冬季冰雪旅游、文化旅游和风情旅游为品字形的宣传格局,吸引广大的游客。

旅游市场的划分篇3

第二条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服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国家旅游局负责全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

第六条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第七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范围划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条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第十一条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与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第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规划相协调,应当遵守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四条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局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国家旅游局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市场前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从市场需求出发,注意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延续,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

第十七条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应当遵守国家关于旅游规划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十八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条件;

(二)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三)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四)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五)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六)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和附件。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第四章旅游发展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第二十条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分级制定和审批。

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组织有关地方旅游局编制,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后,由国家旅游局审批。

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由地方各级旅游局编制,在征求上一级旅游局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第二十一条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征求国家旅游局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意见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征求地方旅游局意见后批复实施。

第二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上报审批前应进行经济、社会、环境可行性论证,由各级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旅游局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游规划进行调整,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备案,但涉及旅游产业地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产品格局的重大变更,须报原批复单位审批。

第二十四条旅游发展规划经批复后,由各级旅游局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纳入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所确定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旅游市场的划分篇4

[关键词]旅游规划理念;发展历程;演变规律

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旅游规划事业经过30多年的大发展,取得了大量成果,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规划实践的发展,关于旅游规划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旅游规划理念研究属于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而旅游规划本身则更强调应用性,由于旅游规划学术基础薄弱,旅游规划学术方面的研究更多是从规划的主导思想、旅游规划战略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旅游规划的主导理念研究较少。

而旅游主导思想与旅游规划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旅游主导思想更强调主观性,是以旅游规划者的角度和学术研究为出发点和依据,旅游规划理念则是以旅游者的感知和价值观为依托,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和过程中的需求和感受,是反馈给旅游规划工作者的游客需求,对旅游实践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

一、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旅游规划理念的研究不是很多,对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认识。王艳丽等人认为旅游规划的理念是旅游规划中所具有的理性观念体系,是与旅游规划有关的价值观体系的综合,是旅游规划活动整体的价值观和理念。因此旅游规划理念可以定义为“贯穿于旅游规划整个编制、实施过程,对规划起着统领性、方向性、根本性指导意义的规划目的性思想”。

我们认为,旅游规划理念是从游客感知和游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旅游规划价值观,是贯穿整个旅游规划编制过程和实施过程(包括旅游形象设计与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景观设计、旅游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对规划起着统领性、方向性指导意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二、我国旅游规划理念的发展历程

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30多年的时间里,旅游规划理念主要有5种,各个理念指导阶段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完成旅游规划理念的转变。在我国旅游规划发展的30多年间,各种旅游规划理念都有体现,在每个时期都有几种理念共同指导当时的旅游规划工作,也反映出旅游规划理念在我国发展演变的过程。

(一)“资源主导”理念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规划刚刚起步的时期,旅游发展战略、旅游景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以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劣,旅游资源的禀赋与组合为规划的主要依据,对旅游市场的分析、旅游产品的打造也都是重点突出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旅游战略制定、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开发措施和旅游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规划。

旅游规划的资源主导理念只停留在经济发展的肤浅层面,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旅游开发必须要关注的如对环境的破坏,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冲击等方面,也没有从游客和旅游功能本身进行思考,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将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规划依据。

在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实践和研究中,并没有对区域文化和环境有足够的重视,只是沿用一种“就资源论开发,就旅游讲发展”的思路,导致了盲目开发。魏小安曾指出:在过去的发展中,形成了“全国办旅游”和“全民办旅游”的热潮。全国各地大兴饭店建设、大办旅行社,兴起了修庙挖坟之风、兴建游乐场之风。这就是资源主导的旅游规划理念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这种资源导向型的旅游规划理念指导下的旅游开发并没有考虑到游客的真正需求和旅游偏好,只是单纯的以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等方法进行旅游开发,这种无视游客需求的规划即使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其规划后旅游产生的效果也一定会大打折扣。同时,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讲,单纯把旅游业当作经济产业来开发,也不可避免的会忽视旅游的发展对旅游资源的破坏,造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破坏和影响。

很多规划都出现了规划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尤其是旅游市场与规划预想的偏差最大。由于缺乏对旅游市场的调研,缺乏对旅游经济规律的把握,缺乏对旅游管理的经验,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普遍存在操作性差的现象。

(二)“市场导向”理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规划编制者开始摆脱单一以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规划主导理念的桎梏,认为旅游开发要成功就必须符合游客的心理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才是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认识到客源市场的差异性旅游需求才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前提,旅游规划必须根据自身区位条件为前提进行分析,以自身旅游资源的类型为依托,细分为不同的旅游市场,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和消费层次开发规划相应的旅游产品、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此时的旅游规划依然重视旅游资源的基础作用,但是在旅游规划理念的指导方面更侧重旅游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对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规划,更多的注重市场的需求而开发,而不是单纯就旅游资源而开发。

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虽然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飞跃,重视了旅游市场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效,但是在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方面却很少体现人文关怀,尤其是对特殊游客的需求如残疾人、儿童、老人等,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需求。但是对当时的旅游规划从业者也不能有太多的苛求,当时我国的旅游事业刚刚处于一个大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处于旅游规划的粗放阶段,旅游规划行业还并没有与国际接轨,还没有吸取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是我国旅游规划的一个必然阶段。

(三)“以人为本”理念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入的全面发展”。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旅游开发和旅游规划者开始深切关注“以人为本”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旅游规划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人文关怀,重视游客的心理感受和人文需求,强调通过旅游活动让游客在精神上得到放松,获得审美享受和丰富知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旅游产品的打造、旅游环境的营造、旅游设施的设计、旅游线路的安排以及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等方面都体现人文关怀,就是以旅游者的需求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要尽量满足旅游者的合理需求。

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让旅游活动真正回归到游客价值,让旅游真正达到休闲放松和休闲娱乐的功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审美和愉悦的感受,也让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从旅游活动中获得平等和公平的发展机会,使旅游活动能够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者得到审美享受和休闲放松,旅游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当地居民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和谐统一。

(四)“反规划”理念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李迪华,2002)一文中,是由国内著名的景观规划师俞孔坚教授首次提出的。“反规划”的理念主要针对城市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系统缺乏认识和尊重,以牺牲自然过程和生态格局安全、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过程,提倡尊重自然的过程,以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反规划”思想要求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人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工作方法。

“反规划”理念应用在旅游开发中则是一种景观规划的途径和方法,是对我国旅游规划发展30多年来存在问题的反思,对旅游景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反思。具体表现为旅游开发者在旅游规划内容中要有一个强制性的不开发区域,避免景区的盲目开发建设。

(五)“可持续”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在我国旅游规划中的体现和应用的时间却不是很长。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保持生态系统、环境系统和文化完整性为前提的,在保持和增加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条件下所实现的旅游发展。其内部特征是生态环境压力与社会环境压力小于旅游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其外部特征是增长连续性、系统稳定性和代际公平性,能接受环境与社会承载力反馈的规划体系。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球性的旅游规划发展哲学,认识到环境是人类自身的环境,对环境的关怀就是对人类自身最好的关怀。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内化于旅游规划体系之中,并在规划实施中实践、发展和完善这一理念,使之成为旅游规划编制实施的核心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和指导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是全面的指导理念,不仅指导旅游开发和规划,同时也对我们的旅游观念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督促作用。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可以使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都达到优化。

三、旅游规划理念演变规律研究

旅游规划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划理念为指导,但是每个阶段旅游规划的理念又不是单一的和一成不变的。我们认为旅游规划理念的演变主要有以下规律。

(一)旅游资源始终是主导理念之一

无论旅游规划的理念如何演变,无论旅游规划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怎样的理念做指导,旅游资源都始终是旅游规划者要依托的重要规划理念,也是旅游规划最核心的要素,资源导向时期的旅游规划注重资源,市场导向、以人为本导向及“反规划”理念为指导的旅游规划仍然是以资源为依托。

(二)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核心主导理念

资源导向阶段的旅游规划是以资源为旅游规划的基础,注重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与评价;市场导向阶段的规划则以市场需求进行资源开发,强调旅游规划应该“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本导向阶段的主导思想是可持续的以人为本观念,追求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综合优化……总之,在我国旅游规划30多年间,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核心的理念作为旅游规划者的指导理念。

(三)不同时期的主导理念在不断变化演进

从旅游规划理念演变的过程和关系来看,每一个具体的旅游规划主导理念,都是在前一种理念的基础上演化产生的。是一种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变化,是旅游规划理念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潮流的结果。

从内容来看,我们所见到的旅游规划研究的主导理念演进,都是一个接着一个,也有在同一时期同时出现几种规划理念的。从资源主导理念到市场主导理念,从人本理念到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后出现的“反规划”理念,都是在旅游规划发展到一定阶段,不断变化演变出现的。

(四)每个时期都有几种规划理念并存

旅游规划理念在演进过程中,都不是单独以某一个理念作为规划的指导理念,而是同时兼顾其他方面。如市场导向时期也同时兼顾旅游资源在旅游规划中的作用。在旅游规划主导理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前一个主导思想与后一个主导理念是相伴发展、相互促进的。每一种新的理念出现,并不意味着以前的理念失去了指导旅游规划实践的功能,它们共同对旅游规划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四、结语

由于缺乏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学术界对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和界定却一直没有得到统一,存在很多争议,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人员对旅游规划理念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对我国旅游规划理念的演变过程和旅游规划理念转变的规律也缺乏概况和总结,本文从旅游规划理念的界定与我国旅游规划理念演变的规律做一些浅显研究。但是由于旅游规划理念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关资料缺乏,本文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

(一)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及内涵还应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旅游规划理念与旅游规划指导思想的区别应做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二)资料覆盖不够全面,对我国旅游规划30年来的指导理念概括还不够全面,分析还不够透彻;

旅游市场的划分篇5

总体思路:注重把握四个原则"两个转型、两个提升":

一是以新业态项目促转型的原则。以特色龙头大项目增强市场吸引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不同业态新项目放大市场覆盖率,促进生态养生、休闲度假等新业态转型升级。

二是以创新促转型的原则。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加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叠加效应,满足不同游客的休闲体验需求。推进"互联网+旅游"模式创新,加强与马上游科技公司等合作,大力发展在线旅游,通过互联网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旅游软硬环境的建设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游客评价体系,整治市场秩序,优化服务环境,大力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是提升过夜游客量的原则。编制并推出二日游、多日游精品线路,加大旅游奖励力度,与旅行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瞄准重点客源市场开展点对点营销。打造夜游产品和线路,丰富夜间演艺和娱乐项目,吸引过夜游客。

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特色指标力争走在全省前列"的总要求,确保"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实施18项重点任务和40个重点项目;力争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旅游项目投资增长18%以上,13个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增长16%以上,部级、省级旅游品牌新增20项以上;旅游转型取得阶段性进展,旅游供给侧改革做出有益探索,布局旅游目的地资源端、市场渠道端以及旅游消费端,提升全市旅游业的市场供给能力。

重点抓好"七个突破":

一、在做好"十三五"规划顶层设计上求突破

1.编制"十三五"旅游规划。围绕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千亿产业的目标,主动对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结合旅游业未来发展要求和广泛覆盖国民经济104个行业的功能性特点,科学编制全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及省级旅游度假区、重点景区、重大项目的建设规划。统筹谋划好产业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和要素保障等。向社会公布旅游规划并严格执行。

2.打造有远程号召力的产品。强化顶层设计,做大我市旅游的增量。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①国家、省级,争取上级发改、旅游、农业、科技等政策和资金扶持,服务全市全产业链要素。②市本级,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完善奖励办法,主要用于市场营销、要素奖补、智慧旅游、人才培训等,加大对全市旅行社"地接"旅游团队的奖励幅度,提升过夜游客量;加大对组团来的旅行社奖励力度,对在市外重点客源城市开设门店的我市旅行社实施奖励。出台《市关于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办法》。③辖市区级,引导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增加旅游促销经费、旅游奖励经费和旅游人才培训经费等。

二、在新业态大项目上求突破

4.抓好旅游大项目建设。20建立旅游重点项目"三包"推进机制,即每个项目分解到旅游委负责人"三包",包问题解决、包报批服务、包政策争取,强化项目动态管理,确保当年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入列国家、省、市级重大项目库。

5.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精心打造旅游新业态的"水陆空"升级版。①"水上":有规划地开放长江岸线和湖泊水域,推动游艇码头泊位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适合大众消费水平的中小型游艇,培育和发展游艇旅游新业态。②"陆上":在全市布局,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培育和发展落地自驾和汽车租赁旅游新业态。③"空中":以大路通用机场建设为契机,积极培育低空飞行俱乐部;建设金山湖低空飞机营地,推进水上飞机旅游项目,开发"空中看"特色游线。同时推进丹阳、句容等地的户外用品、酒店用品、休闲度假用品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打造省级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培育和发展旅游装备新业态。

6.加大旅游新业态项目招引。充分挖掘本地各类资源,实施旅游全产业链招商。发挥市属投资平台和各辖市区投资平台的主体作用,开展小分队、定点式旅游招商,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实现旅游产业集聚发展。

三、在"旅游+"业态创新上求突破

7.精心谋划"旅游+"。

8.打造一批新业态旅游品牌。

四、在"互联网+旅游"模式创新上求突破

9.建设"互联网+旅游目的地"运营服务中心。

10.大力推进"OTA"(在线旅行商)模式。①加强与携程、同程、马上游等大型"OTA"的战略合作,在游记攻略、线路组合、营销推广、市场动态跟踪服务等全方位跟进。②整合"旅游惠民一卡通",推出涵盖全市11个景区的A卡(90元/张)和市区5个景区的B卡(65元/张),研究推进"旅游一卡通",重点抓好对周边城市的宣传推广,积极利用OTA企业开展网络推广。③大力鼓励我市30家景区、100家饭店、100家旅行社等与"OTA"合作,积极发展在线营销,提高经济效益。

五、在增加过夜游提升综合效益上求突破

11.推出品牌旅游线路。

12.强化城市整体营销。持续以",一座美得让您吃醋的城市"为主题语,抓好城市整体形象宣传。①把握迪士尼开园重大机遇,主动与迪士尼乐园以及旅游局、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旅行社等对接,争取融入"元素",争取迪士尼"绿色通道",争取开通"迪士尼旅游专线",分流迪士尼游客。与重点旅行社、全国连锁品牌旅行社战略合作,开展点对点旅游业务。鼓励我市旅行社在市外主要客源城市设立门店。②重点依托高速公路、高铁和空中航线"三大"交通线,拓展短、中、远三个客源市场。与中国高铁电视传媒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高铁列车视频宣传,加大在、北京、南京等重点客源地车站、机场旅游广告的投放力度。③以网络和央视等重要媒体为重点,充分借助网络、媒体和户外广告"三大"宣传平台。特别要重视借助手机APP、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营销。

13.积极办好节庆活动。

14.打造旅游全产业链。改选市旅游协会及各分会,充分发挥协会的市场自律、服务等功能,培育旅游全产业链,组建全市旅游全产业链联盟。①从空间上,重点布局涵盖旅游精品游线的配套项目,完善城乡旅游交通换乘系统,增设主城区及至茅山、宝华山、丹阳眼镜城等旅游公交专线。②从要素上,举办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奖赛,推出十大创意特色旅游商品;推进特色旅游商品和特色购物街区建设;鼓励茅山湖度假区、世业洲度假区、水晶山度假区、圌山度假区、十里长山度假区等,开发文化精品酒店、时尚主题酒店、乡村"创客"酒店等产品。③从时间上,发掘"魅力"夜游项目,适时开通三山一湖、西津渡"夜游"产品,放大"白蛇传"水景秀、HIFI西津渡音乐会等特色演艺活动。

六、在拓展入境游推进旅游国际化上求突破

15.巩固港澳台、东南亚客源市场。①继续以台湾地区为重点,巩固港澳台市场,办好2016"长江金山灯会"暨第六届"苏台灯会",继续加强与台湾地区的旅游合作。②申报"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③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加强""联合促销,推介"扬子江之旅"精品旅游线路。

16.开通国际友城旅游合作。借助我市13个国际友好城市平台,推进我市旅游国际化进程。①在韩国益山市和美国坦佩市分别举办"旅游文化周"活动,宣传城市形象,推广旅游产品。②与有关部门、单位合作,以赛珍珠纪念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史料馆等国际符号为载体,举办国际友城旅游推介会,与国外旅游观光协会、重点旅行社合作,开展旅游文化国际推广交流活动。

17.借助更高平台推广产品。①借助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等主办的旅交会、推介会及网络平台,推广游线。②借助携程、驴妈妈、同程、途牛、FACEBOOK(脸书)及微信、微博等电商平台,"上架"旅游产品。③借助游客、市民等自媒体平台,二次营销。

18.建设国际化、专业化旅游队伍。①市旅游委与科技大学合作成立市旅游研究院、组建旅游专家智库,搭建服务旅游的"政、产、学、研"平台。②实施旅游业转型升级人才提升工程,开展旅游千人培训计划。与省、市高校旅游院系和研究机构合作,联合开展旅游管理、业务人才和服务技能培训,拓宽培训领域,提升培训质量。③完善旅游人才网平台,全面推进远程培训课程。

七、在打造全域旅游形成合力上求突破

19.实施旅游规划"多规合一"。①推进"部门+旅游"跨界融合。在关联产业规划布局中,各地各单位应充分考虑旅游产业的先导和带动作用,主动将旅游规划融入"多规合一"体系,谋篇布局设立旅游专项规划。②推进"项目+旅游"同步建设。扎实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工作,各相关单位在实施城建、交通、水利、农业等项目认证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游客和市场需求,将旅游交通体系、旅游标识体系、旅游厕所和停车场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其中,一并推进。建立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议、专业赛事、专项交流、联合推广等形式,形成要素叠加效应。句容争创部级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等。

20.提升旅游发展软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优化旅游市场秩序。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宣传贯彻《省旅游条例》、《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风景区保护条例》,建立旅游执法队伍,加强旅游联合执法,推广并使用电子旅游合同。②抓好旅游安全生产,提升旅游投诉受理质量,维护旅游市场秩序。③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做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前期工作。指导句容、丹阳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协助扬中做好国家园林城市授牌,成立市风景园林协会,举办美好城市花卉盆景大赛。持续开展景区文明敬香活动。④构建诚信旅游长效机制,积极争取将诚信旅游纳入到诚信建设体系,建立诚信档案,评选诚信旅游线路;组织创建省级诚信旅游示范单位。⑤对接省游客满意度调查,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市级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督促相关单位抓好旅游环境建设。⑥实施旅游标兵引领计划,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大赛,评选十佳导游(讲解员)等;开展以"微笑"为主题的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大力宣传文明旅游。

旅游市场的划分篇6

关键词:科学性;风险机制;全面质量管理;职业素养

1 旅游规划的现状

(1)旅游规划到规划实施的脱节。旅游规划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规划下一步的实施。但是我们现阶段很多规划跟实施完全脱节,规划往往只是一个停留在纸上的空谈。规划者总是把规划当成是一个美好的想象,而没有考虑到接下去的实施问题,不考虑具体实施的难度和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很多规划文本追求所谓的全面,而失去重点,严重脱离了实际。旅游规划的实施单位也有自己的难处,以及技术的限制。这就需要旅游规划者有很丰富的旅游规划经验,能够在规划的过程中就考虑到规划的可实施性。

(2)旅游规划的实施结果严重偏离初衷。当旅游规划经过实施之后,才发现许多规划的实施结果远远达不到规划所设想的效果。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涉及到实施单位、行政部门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旅游规划者在规划的过程中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在规划开始的阶段没有进行详细、科学的调查,或者是调查以后没有对调查的结果、数据做科学的分析。对规划结果的预测都是建立在规划初始阶段的分析基础上的。没有科学的分析,最终规划实施的结果也无法预测和把握,结果严重偏离效果也在常理之中。

2 旅游规划缺乏科学性的原因

2.1 旅游规划的目的错误

旅游规划的目的在上文中已经提到,那就是旅游规划最终是为了规划的实施,以及实施以后可能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规划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为了以后的实施和实施以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着想。但是我们现阶段的规划有很多的目的,造成了旅游规划目的中心的偏移。

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旅游主管部门来说,这是一个立项要钱的好机会。旅游行政部门是一个清水衙门,平时很少有机会得到经费,更加不能靠副业来取得收入,做一个旅游规划可以为主管部门申请很多经费。现在旅游规划的价格又不低,但要求是“质量服从时间”。 为了得到上级部门的经费,主管部门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规划,不管规划是否科学。在进行资源评估的时候,也只谈旅游资源的优点,而回避旅游开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作用;只谈旅游规划所能产生的美好蓝图,而不谈旅游规划的效果在规划实施中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做成一个旅游规划,对于旅游主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现实自己政绩的机会,领导的意志往往又成为首要的。

对于旅游规划者来说,旅游规划的目标是能够在规划评审中通过,所以规划文本总是在迎合评审专家的意见。同时旅游规划又要听从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他们的意见代表了更高级领导的意志,所以旅游规划就很难做到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了。

2.2 旅游规划市场经营的无风险性

旅游规划单位的无风险经营原因主要有两点:

(1)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旅游规划旺盛的市场需求。旅游正在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地发展,旅游业的地位也在国民经济中大大的提高。许多地方政府也将旅游业定位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者主导产业。政府的重视自然引起地方以及个人的重视,全国掀起了一个旅游发展的高潮。一些地区在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驱使下,不作科学的论证,盲目进行旅游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从而扩大了对旅游规划的市场需求。

(2)旅游规划单位的相对短缺促成了旅游规划市场无风险经营的生存空间。我国从2002 年开始,正式启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认定工作,迄今为止只通过认定了近百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这么大的一个旅游开发需求市场,仅靠这百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是难以满足的。规划单位成为一定程度的“短缺性资源”,尤其是知名的规划专家更是旅游规划市场的“稀缺性资源”,“短缺和稀缺”让旅游规划单位赢得规划市场的极大宽容,并且只要承担极少的责任。

2.3 旅游规划评审的不科学性

(1)旅游规划本来应该是甲方组成专家对乙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但一般情况下都是乙方在规划评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评审人员由乙方组织确定。这样就造成了旅游规划单位也是旅游规划评审单位,旅游规划当然能够轻松的通过评审。即使旅游规划评审专家是由甲方组织确定的,有时甲方与旅游规划单位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他们也希望旅游规划能够顺利通过评审。所以这样的旅游规划评审就谈不上什么科学不科学了。

(2)评审专家在评审会上,一般不实事求是,高那一套“捧场式”的评审。这些评委们大都会提前征求甲方意见,是通过还是不通过。一般情况下,甲方肯定希望规划通过。一来可以顺利的完成组织旅游规划的立项任务,为主管部门增添政绩;二是如果规划不能通过,还要花钱进行第二次评审。因此规划评审成了走过场,使旅游规划成为没有任何意义的政绩工程,好坏都能通过。很多不成功的规划因为相关人员的操作与走动都通过了。 

2.4 旅游规划缺乏技术支持

旅游规划的科学性,说到底主要还是体现在旅游规划的技术要求和对待规划的严谨态度上。很多规划没有任何的技术支持,主要是凭借规划者的主观臆想。旅游规划是一个需要许多学科支持的工程,尤其需要工科、艺术、经济、统计、社会、文学以及心理等学科知识。可是,我们的很多旅游规划从业者只有一个学科背景,有时甚至是半路出家,由于偶尔的原因才进入了旅游规划这个行业。这样的规划者肯定是不合格的。

就拿对旅游客源市场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预测来说,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往往相距甚远, 究其原因,一是数据采集的来源和方法不准确。规划者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方法不当,问题设计不合理、偏于诱导性,抽样的数量不够、样本对象不典型,问卷的可信度无法保证。 二是对于调查统计的数据不会进行科学的分析。许多规划者对于调查数据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平均,而没有与客源市场的市场细分进行结合,做综合的分析。这也是很多旅游项目最终因为客源问题而失败的重要原因。就这样一个旅游规划必须经过的前期调查分析过程,即需要心理学和统计学两门学科,有时还需要社会学和市场学的知识。可见,其它学科的技术、知识对于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3 提高旅游规划科学性的方法

3.1 明确旅游规划的目的

旅游规划的目的就是规划的实施,这一点若不明确,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旅游规划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如果旅游规划的目的还只停留在立项要钱或者增加政绩上,抑或是通过规划评审,那么规划目的的重心就很难移正。旅游规划也会盲目,脱离实际,脱离旅游市场的需求。因为,这时所有旅游规划的参与单位都不会首先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问题,旅游市场需求对规划项目的检验只是以后的事情。所以明确旅游规划的目的是实施和实施以后的结果,旅游规划参与者才会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问题。二是旅游规划与后期的实施控制的脱节,只是显而易见的。规划的目的不是实施,那实施过程的控制谁来保证呢?毕竟在整个规划到实施结束的过程中,规划单位和实施单位都应该是处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的。尤其是旅游规划单位,一定要考虑到旅游规划实施的难处,及时的进行调整,而不应该不所有责任都推到实施方身上。

3.2 旅游规划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或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 在旅游规划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将整个旅游规划的过程看成是由一个个的项目组成,进行细分,然后将整个旅游规划的目标分配给各个项目,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也可称之为项目管理。全面引入项目管理理论为解决旅游规划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念上和技术上的“可能”,是对旅游规划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 

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到旅游规划管理中是必要的。从宏观上看,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旅游规划、策划咨询的专业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规划过程本身也须具有高效益成为时代的要求;从微观上看,旅游规划具有高技术含量、跨学科性、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特征,特别是大型规划项目,其过程也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也对旅游规划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来看,规划管理者必须对旅游规划项目涉及的人力资源、时间、成本、技术、风险等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所以,项目管理理论的引入对旅游规划的过程变得尤为必要。

旅游规划的项目管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流程管理,旅游规划流程设计是构建旅游规划制作程序的过程,流程管理就是对规划项目核心阶段的管理,这是对各种要素( 时间、质量、成本等)的驾驭过程。各种驾驭必须从规划项目的初始阶段就要开始。比如项目投标的时候,项目管理者就必须与委托方进行良好的全面沟通,并提出针对性强的规划方案。在接手项目之后,项目管理者就必须根据前期考察的基本情况,整合智力,提出整个项目的时间进程控制方案和技术控制方案,以确保规划的进度与质量。二是团队管理,以往编制旅游规划,“课题组长”常常既是技术负责人,又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职责,而两者的职能迥异,难以适应专业化和大型旅游规划项目工作的需要。所以应该建立新的旅游规划团队项目管理系统。这样,让专家专注于规划技术而非项目管理。于是,项目管理者应运而生,他们负责规划流程的设计、规划团队的组织、项目干系人的联络协调。

3.3 引入风险机制

(1)建立旅游规划单位业绩公示制。根据旅游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价旅游规划单位的业绩, 定期对规划设计单位的业绩及其所完成规划的效果进行评价公示,以达到社会监督和约束的目的;对只顾获取经济效益的不负责行为公开曝光,对编制旅游规划不科学的单位,旅游规划管理部门可考虑降低甚至取消其旅游规划的资质,从而增加了不负责任行为的风险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旅游规划市场不良行为的发生。

(2)建立规划效果与利益相结合的机制。规划效果直接与利益挂钩是促进旅游规划单位重视旅游规划科学性的又一举措。目前旅游规划只要规划文本通过了专家评审,旅游规划单位就可以拿到全部规划费用,至于所作的规划到底会产生什么效果,就与规划单位再无关系了。所以引入奖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考虑按规划费用的适当比例设立奖励基金,对于实施效果好、取得预期成绩的优秀规划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励旅游规划单位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

(3)建立旅游规划质量保证金制度。 质量保证金制在旅行社行业中已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提高旅行社行业的服务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旅游规划行业也可借鉴这种成功的经验,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此来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

3.4 对旅游规划师的要求

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与否,关键在于规划师的素养。规划师的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道德素养,即要关心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并且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负责。在所有规划师的素养中,道德素养应该放在首位。有一个高尚道德素养的规划师一定能够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旅游规划。二是职业素养,旅游规划师必须是一个通才,必须要具备多个学科背景的知识。旅游规划师在规划的过程中要给予旅游规划以足够的技术支持,加大科学技术以及其它的学科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比例。三是管理协调素养,旅游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旅游规划者并不能做到全能,也需要许多其他部门以及同一个部门其他人员的配合。一个好的规划师一定要很好的整合所有的资源,来为旅游规划服务。尤其是遇到自己解决不好的技术难题时,一定要谦虚,请求他人的支持,做到让规划具有科学性。

4 结语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旅游规划的需求越来越高,应该说,现在是旅游规划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在重视旅游规划的量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旅游规划的科学性。所有的旅游规划参与单位都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旅游规划。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不是哪一个单位或个人的事,不只是旅游规划单位的事。当然旅游规划单位在其中起了核心的作用。这需要包括旅游规划单位、实施单位、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规划评审专家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许韶立.我国旅游规划市场中的“怪现象”剖析[j].中州学刊,2006,(6):104-106.

[2]栾坤,熊礼明.对旅游规划单位无风险经营与旅游规划质量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98-201.

旅游市场的划分篇7

[关键词] 杨柳青古镇 品牌市场策略 GAP分析

杨柳青古镇自金代建镇始,历经元、明、清、民国诸朝至今,已过千年。明清时期,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成为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其民间艺术起源于宋,兴盛于明、清,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北方运河文化、大院文化、年画文化和民俗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同时,围绕着这些特色文化制定的品牌策略也成为了古镇旅游市场开发的核心。

GAP分析(差异分析)是一种帮助市场管理者判断市场策略执行效果的工具。在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将实际业绩与策略期望的业绩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策略的评价与修订。其分析包括:市场开发、市场参透、多样性和产品开发这四个方面。

以大院文化、年画文化等为长期旅游品牌市场策略核心价值的杨柳青古镇,在策略执行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短期、可实现的市场开发策略作为支撑,从而逐步扩大杨柳青古镇在旅游市场上的份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而GAP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对短期完成的市场开发策略进行评估,找到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异,为未来修正实施计划,提高古镇品牌策略的执行效率。

一、杨柳青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

未来几年,千年古镇杨柳青在继续精心打造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区品牌的同时,将依据历史文脉和文化渊源,按照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建设“风物醇美、文化昌盛、商业发达”的杨柳古镇。

据悉,规划建设的镇区总面积将达13平方公里。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着力体现传统的民居风貌,并将杨柳青镇区及近郊区划为老城风貌区、风貌过渡区、现代城市景观区和周边风景区四个分区。

据了解,杨柳古镇的保护性建设重点,主要是以石家大院等8个大院建筑和南运河沿岸为核心规划,对文物南运河、石家大院、文昌阁、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等保护单位,8个大院、安氏祠堂等风貌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复,同时保护好整个镇区的生态文化环境。

该镇计划投资5.4亿元,完成南运河改造及历史文化区保护工程,在保留杨柳青镇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近期将完成普查镇域范围内所有文物古迹、修复《重修文昌阁碑记》石碑等;中期将完成旧火车站的修复、重建崇文书院、清理估衣街和猪市大街沿街建筑、恢复商业老街原貌等;远期将完成南运河辛口至杨柳青段的修复、清理风貌建筑保护区中的现代建筑、适当恢复清末民初的四合院建筑等。

天津市西青区及杨柳青镇启动了以杨柳青年画为重点的民间艺术复兴工程,2009年,杨柳青镇规划投资1200万元,将在杨柳青年画馆的基础上扩建杨柳青年画博物馆。建成后博物馆面积将达到3600多平方米。

上述规划从保护千年古镇的角度,无疑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但是古镇的可持续发展,除去硬件建设之外,保证人流、物流也就是繁荣的旅游市场是关键。

1.杨柳青旅游市场概况

杨柳青古镇旅游接待从1999年前的不足2万人次发展到2008年的157万人次,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以大院文化、年画文化、运河文化和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品牌策略已经形成,初步形成了以千年古镇杨柳青为龙头,集民俗、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区。

2.杨柳青旅游市场规模

杨柳青的主要经济是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的增长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0%,而旅游业所占比例只有9%。

二、GAP分析方法

1.杨柳青旅游市场策略GAP分析模型

GAP分析方法通过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旅游市场开发程度、旅游市场渗透、多样性、旅游产品开发)对市场开发策略执行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比较发现预期市场份额与实际市场份额存在差距,寻找产生差距的具体因素。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分析结果调整未来策略目标或对正在实施的项目做策略上的修改,从而达到未来最大化高效率提高市场份额,减少投资浪费,实现策略目标。其分析模型见图1。

2.杨柳青古镇旅游市场策略的GAP分析介入流程

杨柳青古镇旅游品牌市场的策略目标是:通过以大院文化、运河文化、年画文化等为市场价值核心的开发计划来实现市场份额增加。分析预期目标与实现的实际份额差异的GAP分析介入流程如图2。

流程描述:如图2所示,根据项目指南制定项目计划,对计划进行SWOT分析(态势分析)和评估,选择适合的项目开始执行计划,在计划节点处使用GAP方法对项目执行进行评估。GAP分析生成分析结果:对正在执行中的项目依据调查结果从四个方面分析来修改该项目执行计划,提供项目执行修订方案;生成分析报告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上的参考,修订未来发展的策略、制定后续项目指南,形成一种科学的闭环计划执行体系。

三、杨柳青古镇旅游市场策略的GAP分析

1.旅游市场开发程度分析

杨柳青古镇旅游市场的品牌开发程度需要从五个方面来分析:项目的革新创新、管理的可靠性、策略的执行程度、策略质量和市场份额。

项目的革新创新 是指项目中是否有创新性的历史遗迹保护措施;创新性的民俗文化传承载体;现代旅游理念的渗透。能否通过历史文化的整合、展现历史引出现代与联想。例如:一个没有到过杨柳青的人,他可能通过媒介了解了杨柳青的年画,当他亲临古镇,不光看到了年画,还通过历史遗迹、现代传承、图文印象介绍,了解了年画的方方面,留下了完整的鲜活的深刻印象,同时对于大院、运河以及他们的紧密联系有了亲临之感。特色文化留给现代人的文化特色是古镇风貌的最大亮点,彰显古镇淳朴、热情的民风使项目的特色在创造性的展示中,给游客以回味与联想。

管理的可靠性 是指在目标计划执行过程中对项目的每一个过程都能够进行监管和控制,并提供有效的管理。

现阶段杨柳青古镇规划已经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支持,确立了以古镇文化为品牌的发展方向和执行目标。随着古镇保护性建设的逐步实施,旅游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有序的开发推介需要科学、严格的管理。管理的可靠性反映在计划落、实计划修订和市场份额增加的实效上。

策略的执行程度 通过对项目计划和已经实现的目标进行比较,寻找执行中存在的差异,衡量策略的执行程度。

策略质量和市场份额 策略质量在市场份额中集中反映。市场份额包括旅游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旅游业市场份额的变化及趋势;游客数量及成分等。

2.旅游市场渗透分析

旅游市场的渗透是指旅游景点通过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

杨柳青古镇起源于元代,为运河舶来之作。历史上大运河提供了空前的交通便利,沟通了南北物流、文化。杨柳青坐落于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交汇之处,曾是京津、河北、山东乃至南北物质交流的漕运枢纽。历史上,农耕文化与运河文化交汇,融合、渗透形成了杨柳青古镇独特的文化特点。源于民间艺术的杨柳青年画以其细腻的笔画、丰满的造型、喜庆的特色深深的留下了农耕文化的印迹;运河的沟通给年画注入了商品属性,推动了年画的发展和交流;大院彰显了南北建筑风韵,见证了商贾云集,商业发达造就的辉煌经济。年画走进大院,影响了通商文化;商业拉动了农耕,造就了古镇繁荣。运河、农耕、通商的互相渗透、融合的模式应成为今天古镇旅游市场开发要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交通更加发达,古镇从农耕文化、漕运文化进入到现代工业文化。“规划”的四个功能区体现了渗透、融合的理念,又从南北一线拓展到了世界范围、现代文化。这种理念的有效推介,应成为古镇旅游市场开发的主导。

3.旅游市场多样性分析

旅游市场的多样性依赖于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功能区的划分、历史精品的保护、现代元素的注入,保证了古镇的观赏性、舒适性,也就保证了基本旅游市场。现代观光农业、园林业是一种双重功能的旅游市场,会议、会展、商务接待等都是增加客流的多样性市场,但是这种多样性的原则是:必须有与主市场相融合的鲜明特点,都要从游客的需求出发,即所谓游客第一,游客至上,形成旅游休闲、商业云集的多样性旅游市场。依托京、津两大都市,通过市场的多样性开发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古镇风景区。

4.旅游产品开发分析

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指在特色旅游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改造、提升创造出更多的旅游产品。例如:杨柳青年画的工艺过程展示、游客参与就是一种旅游产品开发型式。开发不丢特色,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四、小结

综合上述讨论,可以得出古镇杨柳青的旅游市场还处在初级培育阶段,但制定了很好的发展规划,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具体表现在:

1.先后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评为“全国环境优美镇”,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国家爱卫会评为“国家卫生镇”,被天津市政府定为民俗文化旅游区,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御河景区也被评为“津门新十景”之一。

2.确定了古镇定位。

3.有了具有前瞻性的开发规划,并开始实施。

4.以大院文化、年画文化等为核心品牌价值的战略已经形成。

同时,保证规划实施主要还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

(1)缺乏规划实施细则。

(2)缺乏旅游市场开发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杨柳青古镇”,baike.省略/view/1024073.htm 2009,05

[2]Marketingteacher Website, “Gap Analysis”, 省略/ 2000

[3]杨柳青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杨柳青镇:坚持科学发展 打造旅游名镇tj.省略 2009,07

旅游市场的划分篇8

关键词:旅游规划;旅游区;旅游综合体;明斯克

Abstract:This essay will explain the standard for measuring tourist potentiality in a city and discus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lanning and developing strategy in a tourist area and a tourism complex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amount of tourists by analysing the featur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the whole planning for city Minsk. Besides, this essay will also study traffic support in tourist areas, the formation of particular tourist lines, tourist areas and tourist complex. Furthermore, this essay will research the issues of building a safe, comfortable and economy friendly environment and offer suggestions for utilizing the potentiality of suburb tourism.

Key words:Tourism Layout;tourist areas;tourism complex;Minsk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12-46(5)

作者简介:乔治・帕塔耶夫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白俄罗斯国家技术大学建筑与城市规

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加琳娜・帕塔耶娃白俄罗斯旅游经济大学旅游经济系副主任教授博导

1前言

在类似于明斯克市这样的大城市里,集中了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游客参观的项目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其中主要包括城市风貌、建筑古迹、与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的场所、博物馆、艺术馆和其他认知类旅游项目等。游客一般积极光顾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娱乐中心、游乐园和其他休闲场所。此外,公务类旅游也在不断发展,例如参加会议、学术研讨、科技贸易展览会和博览会时,参观科学中心、高新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等。城市举办的大型体育比赛也在吸引游客的到访。并且还有一些发展其他类型旅游的可能性,比如过境旅游等。

因为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迅速得到回收;发展旅游业可以吸引投资,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游客服务体系能迅速提供新的工作岗位,提高居民的就业率;旅游项目和相关的经济活动领域增加税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了经济基础。所以城市总体旅游规划编制越来越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的重点环节。旅游业发展的远景应该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相协调,比如城市的公共中心、生活区、生产区、景观休憩区等的选址,都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需要。

2历史沿革

明斯克是白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公元1067年就有关于该市历史的文献记载。到十二世纪中期,该市成为从波洛次克领地中独立出的明斯克公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隶属于波兰帝国。该市始建于斯维斯洛奇河和涅姆河的交汇处,后不断沿河发展扩张。到十六世纪,在城市商贸市场的周围逐渐形成新的市中心,出现了很多石砌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同时受到当时宗教势力的影响,在市场周围建造了很多天主教、东正教教堂,它们共同形成了城市中心的空间布局。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初期,在与俄罗斯和瑞典的战争期间,城市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波兰国第二次分裂(1793年)之后,明斯克并入俄罗斯帝国,并很快成为省域中心。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城市里的文化运动空前繁荣,孕育了很多该时期杰出的画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其中著名作曲家斯坦尼拉夫・莫纽斯科、画家瓦连金・万科维奇等被载入欧洲文化史册。在十九世纪后期,伴随着俄罗斯帝国的经济复苏,城市的居民几乎增加了三倍。

1919年1月1日,明斯克成为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在上世纪20~30年代,城市里建立了众多的高等院校、科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厅和美术馆。在苏联卫国战争伊始,明斯克的居民数达到27万人。同时,很多著名的近现代历史建筑在该时期建造完工,它们是:政府行政大楼、军官之家、白俄罗斯歌舞剧院、白俄罗斯科学院的主楼、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大楼(现在的白俄罗斯总统官邸,建筑师是亚历克山大・沃因诺瓦和弗拉奇米尔・瓦拉克辛)。苏联卫国战争胜利之后,为了庆祝胜利以及显示国家实力,又在市中心建造了一批极具时代感和表现力的建筑群,主要包括独立大街、独立广场、十月广场、胜利广场、沿斯维斯洛奇河的水上公园系统。

今天的明斯克是一座人口超过170万,具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和工业基础的国际城市。

3城市旅游业潜力的评估

城市旅游业潜力大小,是按照旅游资源的种类和价值以及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来评估的。城市总体旅游规划,首先必须按照旅游项目对旅游类型是否适用进行评估。因为同样一个旅游项目,对于不同的旅游类型,具有不同的价值。例如:明斯克的圣灵大教堂―白俄罗斯主要的东正教教堂,对于宗教旅游的宗教类游客,它是极其具有吸引力的主要项目;对于分散在城市各处的认知类游客,它是可选的普通项目之一,而当组织休闲娱乐类旅游、商务旅游和体育类旅游时,该项目对游客就十分缺乏吸引力了。通过对几种主要类型的旅游项目(认知类旅游、文化娱乐型旅游、商务型旅游、体育型旅游等)加权计分得出评估结果之后列出主要项目和辅助项目一览表,以及标出项目在城市总体旅游规划图上的选址位置,可以对下一步的基础设施选址研究提供可靠、完善的文献资料。

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包括建构筑物、工程设备网、交通运输网、大型旅游综合体等。通过对这些设施功能分析、区位选择、数量设计等方向的研究,编制出为游客服务的基础设施一览表,并指出它们在容量和质量上的特点(例如旅馆的星级需求,医院的资质需求等)以及标出这些设施在城市总体旅游规划图上的选址,就能显示出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中心和集中区域,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集中地点。对城市旅游潜力的评估,可以帮助拟定有发展前途的旅游类型,揭露需要解决的问题。

4城市旅游规划组织战略

城市旅游竞争能力,要通过利用自身的独特旅游资源建立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来保证。游客旅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因此旅行的诱因很重要,通过对明斯克市的旅游资源归纳和总结,我们列出以下几点值得引起游客旅游兴趣的项目,并将在未来20年规划中优先发展。

(1)公务类旅游项目:参观游览白俄罗斯科学院,参观游览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生产单位,以及在它们的基础上举办的国际性会议等;

(2)体育运动类旅游项目:游览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体育运动学校,可以进行国际赛事的体育运动设施和综合体的游览等;

(3)文化娱乐类旅游项目:观看享有国际知名度的戏剧和音乐表演,欣赏杰出的艺术家、雕塑家、建筑师的作品,以及其他文化、艺术活动家的作品;

(4)认知类的旅游项目:参观游览杰出的艺术建筑、历史遗址、文化遗址、有丰富收藏品的博物馆等;

(5)宗教类(朝圣类)旅游项目:参拜市内各大宗教圣地。

明斯克旅游规划组织编制的主要原则如下:

(1)旅游区、旅游综合体的选址注重在全市范围内完全覆盖。保证游客流的均匀分布,避免游客都集聚在城市中央的历史街区内。这需要依靠在城市的周边地区,构建新的旅游点吸引和分散市中心的大量人流。注重规划旅游项目与项目之间、项目与交通枢纽之间的便利运输可达性。旅游区和旅游综合体应当与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主要的外部运输线路、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有方便的联系,避免大量游客留滞市内。

(2)注重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在确定作为工业遗产组成部分的旅游区、旅游综合体的功能轮廓时,必须考虑旅游工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就是说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的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应当定位为新科学和新技术成就应用展示为主要目标的规划。

(3)安全、舒适和生态友好环境的创造。安全是影响旅游需求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维护明斯克社会秩序的问题,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同时,在建立旅游区时,应当预设警察、安全服务的分支机构。为保证人们在旅游区和综合体范围内停留的舒适,要有必要的设备和公用事业完备的设施,能很方便地步行到达大量人群参观的目的地。生态友好环境的特征是:没有一切类型的污染(化学、电磁、噪音、视觉污染)、足够的绿化区、保证开敞空间的正常日照和通风。

城市的旅游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工制造的质量。所以在利用现有旅游资源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建造新的、对游客有吸引力的项目和高度发达的服务、休闲娱乐系统。

5旅游区域的交通保障

作为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在高峰时段的交通拥挤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市的汽车运输超负荷,对旅游线路的选线和组织也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所以如何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也是本次总体规划的一个难题。

明斯克交通现状的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明斯克的旅客交通出行方式当中,55%~60%的人乘坐的是旅游大巴;10~15%的人乘坐小轿车和面包车;25%~30%的人步行。一辆旅游大巴的平均载客量是40人,一辆轻型汽车的平均载客量是2.5人。这样,对1000位旅游和参观的客人停车场的要求是:14~15个旅游大巴的车位(14~15 x 40人=560~600人)和40~60个轻型汽车的停车位(40~60 x 2.5人=100~150人),再加上考虑到过道和汽车安全排列,就需要面积为0.25 ~0.35公顷的地块作为停车场地。但是在大量游客参观的地方,为布置停车场所需的空余土地奇缺,所以本次规划特别为这些旅游点开辟了车程在15分钟以内的辅助疏导点(停车场和公交站台集约结合的方式设计),基本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可以使得运输服务场所面积最小化。

6安全、舒适和生态友好环境的建立

作为首都城市,旅游公共安全问题也是这次总体规划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次总体规划专门编制了旅游公共安全专项规划。主要处理思路就是通过与公共安全部门的合作,查明公共安全事故多发的旅游区域,通过公共安全级别分类设置公共安全专项土地面积,严格覆盖全部旅游区,为外来游客创造友好旅游环境。公共安全的另一方面还应该包括如何通过有效的规划避免环境污染对游客造成的人身伤害,比如汽车噪音、旅游建筑的光污染、基础设施的热能污染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危险。因此,游客的游览路线必须按可能性在空间上与交通繁忙的街道之间划出界限。在已建成的建筑物群里,再要建步行区和步行街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在这些旅游项目周边布置交通用地和隔离场所,也在本次规划中得到具体的表述。

7城郊范围旅游潜力的利用

在确定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前途时,不但要利用好城市市区的资源和基础设施,而且要利用好郊区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对城区边界一个小时行车可达(60公里之内)的区域,进行有效地旅游开发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在城市郊区建立的旅游项目和旅游区域,包括两个子系统:城市化子系统和自然界子系统。城市化子系统是在城市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们拥有旅游资源和与居民点与市中心、居民点与居民点之间联系起来的交通线。自然界子系统,则建立在森林、森林-河流、森林-湖泊的自然综合体基础上,及其整合它们的线性景观公园的基础上。

例如,在明斯克市郊区范围内,预定建立和发展37个旅游综合体,它们沿着明斯克和其他白俄罗斯城市及地区,以及与相邻国家联系起来的主要交通干线布置。按照一次性计算容量为15万人设计,可以使城市的旅游项目和区域容量,额外地增加60%。

在功能专长方面,郊区的旅游综合体与位于城中的旅游综合体有显著的不同。在健身、生态和农业旅游项目上占据优势。

8结语

8.1大城市有很多用来发展各种类型旅游的资源。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应当与城市发展总体战略相适应,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篇章很重要。

城市旅游业的潜力,是用旅游资源、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来说明的。在评估旅游资源时,应按重要性区分吸引游客的项目,基本分成:吸引游客的主要项目(为访问这些项目而完成旅游行程)和可以用来丰富旅游计划的辅助项目。因为同样一个项目对于不同的旅游类型,具有不同的价值,所以评估必须针对旅游的不同类型来进行。

8.2旅游业的城市规划编制目的在于在城市的公共中心区、居住区、生产区、景观休憩区的布置和发展总战略中,确定旅游区、旅游综合体、旅游线路的位置和规划参数。

大城市旅游区域城市规划组织主要原则是:功能集中(向游客展示和服务的旅游参观项目应相对集中);功能的多样化(在旅游区和综合体范围内布置的项目,要向游客提供选择访问的地点,要考虑到他们的兴趣、口味、爱好);空间的完整性(每一个旅游区或综合体的建立,都作为具有个性形象的、在空间上完整的城市建设的构成物);继承性(不仅保留历史文化的价值,而且保留普通的历史建筑、手工业和工场,尊重传统,习俗,和谐地融入到已形成的建构筑物城市环境中去)。

8.3旅游业的发展,预先考虑不同类型游客的兴趣,根据其他国家出现的趋势和经验,可以预计到国内旅游项目人数将超过入境的国外旅游人数。参观旅游区和综合体的,不仅有游客,还有城市居民。因此,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可以大大改善城市中居住环境的质量特性。

8.4分散旅游项目和区域,建立新的吸引游客的场所,不仅在城市的中心,还要在城市的其他地区和范围之外开辟旅游场所。这时,应当保证旅游区和旅游综合体同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主要的外部交通方向、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联系。把新的旅游区和综合体,沿着城市的交通规划骨架布置开来是最合理的。

8.5在旅游区和综合体的范围内,要建立安全、舒适和生态友好的环境。为此目的,提出了关于在空间上分散游客集中地点和实现其他城市功能区的建议;提出了中转的汽车运输和建立步行区的建议;提出了关于公用事业必要的设备、组成,游客短期休假绿化区的建议。

参考文献:

[1]Архiтэктура Беларусi: нарысы эвалюцыi ва усходнеславянскiм i еурапейскiм кантэксце. У 4 т., 6 кн. / Навук. рэд. А.I. Лакотка.C Минск: Бел. навука. 2005-2009.

[2]Искусство архитектурно-ландшафтного дизайна / под общей редакцией Г.А. Потаева C Ростов н/Д: Феникс, 2008. -217с., ил.

上一篇: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范文 下一篇:工商管理的好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