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特征范文

时间:2024-04-02 10:44:55

现代信息技术特征

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篇1

该文围绕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展开研究,对国内外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进行对比,概括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的特点,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中采用的相关核心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图像检索;图像特征提取;RGB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1-0206-02

1 概述

视频信息处理的基础是图像信息处理技术,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的信息时代,平时我们从外界接触到的信息主要都来至图像、文本、视频等,自然世界本来面貌的反应来至图像和视频,图像和视频是最贴近大自然的,图像信息在我们的信息处理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人们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人们之所以可以获得大量的多媒体信息主要依靠互联网,互联网具有动态发展和快速增长的特点。信息量的暴增,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信息大爆炸,我们怎么样对信息快速而准确的查找,怎么更好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管理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视觉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视觉信息可以对人们周边的事物还原本来的面貌,给人自然贴切的感觉,人们对内容丰富、表达直接的多媒体图像信息很关注,我们每天的天气预报需要卫星云图,网上购物时候商品主要都是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给消费者。面对人们对图片信息的需求,快速准确的检索出来我们需要的图片信息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图像信息比文本信息表达给我们的要更详细,更容易接受。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技术,数字图书馆改变的传统图书馆的模式,数字图书馆用数字形式把多媒体和图像都表现出来,把信息收集和整理到一起,我们可以在网络的平台上运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对图书信息进行检索,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成为数字图书馆应用的重要技术。在医疗上,各大医院在医疗诊断上也应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磁共振图像、CT图等图像,医生可以应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帮助医生更好的工作。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时代,网上购物很大的替代了实体店,网上商品的展示主要是图片信息,用户要想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也是要有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的支持。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被重视,对注册的商标的图片信息,要在图片信息库中进行检索,对比是否有重复的图片,确定商标是否可以被注册,这也是要有图像检索技术的支持。警察在对案件进行侦破的时候要有指纹的采集,这也是图像检索技术。服装设计、新闻广告需要的图片比较多,这就需要图像检索技术搜索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图片信息。图像检索技术应用在社会的很多领域,军事、工业、教育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主要是基于图像视频媒体,对查询接口和检索内容的管理,IBM早期应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系统,支持WEB检索和图像数据库检索,根据颜色纹理特征对照片图像进行检索,系统查询和特征查询的界面直接面向用户,便于用户使用,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IBM现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应用到了商业医学等图像检索领域,比较有名的是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博物馆漫游计划。哥伦比亚大学的比较常用的基于网页界面的图像搜索引擎,采用图像色块的不同的特点进行对比匹配的多种查询方法,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用户查询,采用可视化对象的方式,并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为用户提供检索的接口。加利福尼亚大学早期采用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查找出相似的图像,特征表述法可以快速帮助用户对图像进行查询匹配。加州大学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系统是先把数据库样例图像进行分割,然后根据用户图像的需要对分割的图像的颜色形状等特点进行检索查询。

国内一些科研研究机构也开始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国内研究还是处于对图像颜色的查询,对于比较成熟的图像形状纹理技术的查询还需要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对图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面向用户接口界面等技术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理论比较重视。清华大学图像检索技术应用在对文物壁画的较多,对文物的年代的判断是基于壁画的主色进行判断,也开发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基于内容的图像系统,这个系统对图像研究采用的检索技术是颜色纹理分布关键词来进行表述的。浙江大学对图像检索技术的研究是在1995年,对图像检索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特点颜色形状的图像,图像检索系统查询主要是对关键字、颜色纹理布局、全局颜色纹理,拥有自己开发的图像检索系统,并应用于科研工作。

3 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的特点

早期的图像处理技术是人工标注的图像检索,这种技术主要是对图像进行人工分析,对图像特征进行文字标注,建立文本文献索引数据库。在对图像数据库进行检索时候主要是得到图像编号,转变成文字检索。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人们采用人工标注的图像检索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对图像检索的需求,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的产物,分析和识别物理图像,用计算机来模拟人对图像的观察,把观察到的物理图像的特征进行标识然后组织管理,人们对图像的检索依据特征的标识在数据库图片信息中找到匹配的信息,从而在大量的数据库中检索出需要的图片信息。

1)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内容特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最初椒图像胡匹配,对图像内容和相同处采用全局方式去描述,简单、单一的图像采用这种方式;采用用户自己用计算机检索图像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叫做图像检索反馈技术,用户在用计算机对自己需要的图像进行检索时,把图像按自己的需求分成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然后反馈给系统,这样系统会对用户检索的图像进行标识,这样通过反馈的标识进而返回用户满意的检索图像,对查询图像的特征进行查询直到用户满意为止,这种方式采用循环查找匹配;对图像检索采用区域的方法,对图像物体的提取之前先把图像用技术进行分割,把每个图像的自己的特征整合到一起编程图像的整体的特征,对图像的检索采用图像相识度进行对比。

2)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特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与传统的通过关键字进行检索技术不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是通过在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的特征进行检索,满足用户查询的要求,采用相识度的检索技术从大量的数据库中查找出和用户检索内容相似特征的图像,然后把检索出来相识特征的图像进行整理排列,用户在自己筛选最后检索出自己需求的图像信息,在数据库多媒体庞大的信息量时代,对图像特征进行匹配是一个很大的计算,需要快速的检索速度,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采用查询图像的界面面向用户。

4 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

本文涉及的图像检索技术包括颜色模型技术,图像特征提取、图像纹理特征提取、图像形状特征提取、图像的相似度技术。

颜色模型技术,颜色模型是颜色空间的表现方式,基于视觉的视觉模型和基于物体的颜色模型是颜色空间的两个结构方式,我们对颜色认知上的RGB就是基于物体的颜色模型,视觉模型主要是研究图像相识度的。RGB颜色模型有R、G、B、三个坐标轴,颜色的分布和变化是根据坐标点在三个坐标轴的具置定的,图像的色彩可以用RGB三色的坐标轴来建立,RGB是颜色空间的显示。

图像特征提取,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的基础就是图像的特征提取,文本特征和可视化特征是图像提取的两种方式,图像特征提取包括图像的共同特征提取比如颜色纹理,和具体的应用在假设的基础上对图像内容比如人体特征提取两种,图像特征提取包括好多的专业性知识。颜色特征是图像检索中的关键因素,图像的物体和场景特征主要在颜色上体现出来,颜色图像特征是人们的视觉特征,蓝色体现大海的颜色特征,绿色体现草原的颜色特征,主要技术包括颜色矩、颜色直方图、颜色相关图等。

图像纹理特征提取,体现图像相同质地表面共有的内在的视觉特征,物体表面的组织信息和物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都通过视觉特征表现出来,人们可以采用局域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采用纹理特征把相同纹理特征的物理图像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主要采用的纹理特征技术包括小波变换技术和灰度矩阵技术等。

图像形状特征提取,图像形状特征和图像颜色、纹理特征不同,图像形状特征是基于图像物理本身划分的各个区域,是计算机视觉模式研究的基础,被应用到特殊的研究中,在物体形状的翻转拉伸等变化不影响图像形状特征,在计算形状的相识度上提出了高的要求。轮廓特征体现在物理的边界表面,区域特征体现在图像物理的整个形状,轮廓特征和区域特征可以很好地把图像特征表示出来,图像形状特征提取技术采用几何变换和傅里叶变换两种计算方法。

图像的相似度技术,传统的文本检索是基于文本的匹配,计算机对图像查询和数据库中图像的相似度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完成对图像进行检索的主要方法,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关键是图像的匹配,图像的相似度计算包括特征向量的归一化、距离函数的相似性技术等。

5 总结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对图像进行检索,采用对图像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特征,根据分析出的特征在数据库大量的图像库中对特征进行匹配,找到相似的特征的图像并检索出来供用户选择,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的关键性是图像特征的提取,本文主要对图像特征的提取技术展开研究,本文技术创新在于基于平面颜色理论的RGB图像检索算法,使用RGB颜色空间,提出颜色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最终要实现的是把用户需要的检索结果返回给用户,是计算机图像检索技术的一个新的技术,在图像检索应用上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廖倩倩.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的实现[J].电视技术,2007(2).

[2] 李均利,陈刚,池哲儒.基于模糊相似度量的图像检索[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2).

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时代;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熊桂芳(1969-),女,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图书馆,馆员。(湖南 常德 41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编号:10B072)、湖南文理学院青年专项基金(项目编号:QNQD0921)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14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储存、管理和传播的载体机构,对高校教学与科研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信息时代下现代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图书情报行业的发展,同时对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1-3]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1.文化特征

高校图书馆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人类文明和信息知识的载体,更是体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程。图书馆文化是集人类之大成者,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结晶,也是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

2.学科特征

高校图书馆建设始终是围绕高校学科建设服务的,也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需要。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始终是高校提升质量和迅速发展的主题。因此,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需要,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和文献工作流程,组织存储和编辑文献科技信息,使文献获取、检索、传递信息化,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学科化,优化文献服务职能。在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按照学科专业需求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编辑,整理成信息化的文献信息图书馆,开发学科专业数据库,建立学科种类系统化学科数据库体系。优先建设学科专业相关文献和重点建设学科文献数据库,通过学科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促进各个学科教学科研快速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库资源,提高图书使用效率。

3.教育特征

高校图书馆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教育功能。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因此,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生知识传授的需要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适应高校专业教育教学、科研需求,以及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4.信息特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体系日趋庞大,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人的一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加以获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各自学习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方向和学习导向,从而不断丰富发展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因此,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寻找知识方向,捕捉和有效利用原来的文化信息,是高校图书馆需要为读者提供的基本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加强文献知识的信息化管理是有效提高图书馆功能的重要手段。

5.数字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化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和信息容量井喷式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技术和管理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各种知识不在局限于纸本文献,多媒体和光盘管理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途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特征明显显现,从而使信息资源海量化、动态化,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二、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新特征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的文献信息平台,是文献与信息交流、传播的媒介和工具。因此,信息时代下,为有效利用和提高图书馆的功能,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高校图书馆。

1.文献获取信息化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借助计算机技术,采用文献数据库和光盘管理系统,使大量文献存储在很小的文献数据库和光盘管理系统中,从而可实现大量信息查询的电子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大量文献信息资源和信息查询,加快了文献信息和科学知识的传播,使读者能够有效的进行相关文献信息获取,并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梳理,有效的提高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交流服务。

2.文献载体多元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献信息发展迅速,传统的纸质文献载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文献信息存储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相关存储技术的进步,光盘管理系统和硬盘存储系统,以及数据库空间的发展,电子出版物大幅度增长,文献载体多元化使现代文献信息的存储海量化,压缩了存储空间,提高了文献信息的可利用率。

3.网络共享化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功能服务模式只是简单的借阅图书资料,并提供借阅场所,功能单一、效率低下、死板,难以有效发挥图书馆的真正作用。随着文献传播速度加快,读者对图书馆文献信息需求膨胀,因此,图书信息网络化建设可以使众多的文献信息进行加工编辑,便于图书的分类管理,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光盘管理系统,使图书馆文献管理达到自动化共享服务,快速便捷地提供多种图书馆馆藏文献电子信息资源网络化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效率,为读者提供优质文献查找服务功能。

三、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篇3

信息技术手段重要特征在于信息性以及技术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快速有效提升应用信息数据效率以及处理效果。在信息数据的搜寻采集、加工处理等各个环节之中,体现出了动态、共享、普遍、客观等现实特征,因此成为现代科技全面发展的核心标志,可为大众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工作提供更丰富、更具价值性的应用信息。信息技术采取的工具以及应用设施均体现了先进性特点,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可为大众日常工作、实践学习提供更大的便利性,因此体现出了功能丰富、应用高效、运行方便快速、经验丰富以及相关技能成熟等现实特征。

2计算机技术同信息技术手段联用

信息技术手段主要为多重处理以及管理信息手段的统称,通常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信息体系、工具软件、通信技术规划、设计安装以及计算机科技之中。信息技术具体的构成内容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以及传感技术。其中每一类技术均会在不一样的领域之中承担重要任务、发挥应有作用。伴随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种或几种单独的功能已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以及大众不断变化的丰富需要,因而,计算机技术手段以及信息技术的联用,完成了以上不同层面的有效配合以及全面整合,具备多元化应用功能,渐渐变成了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

2.1计算机技术同传感技术联用

传感技术为一类极为重要的现代科技手段,目前被广泛用于较多领域之中。通常,传感器包含较多类别,其具体的工作原理也不尽一样,且各个领域之中,需要的传感器应用功能不尽相同。传感器作为一类极为重要的检测系统装置,内部涵盖了多重敏感原件,因此在实践应用阶段中,应确保其可靠稳定性,方能为应用体系提供更为精准全面的信息数据。总体来讲,传感技术重要功能在于将检测数据信息依据相应的规律转变成为用户所需的信息数据,从而完成相应的处置、交换以及选择。一般情况下,应用传感技术具体的工作内容涵盖对信息数据的辨别、查找、设计规划以及应对处理、综合评估、系统测试与研究开发等。计算机技术手段同传感技术实现联用,可完成数据信息的一体化采集以及操控处理,传感技术针对用户不同需要,对检测对象各类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并选择捕捉到真正有价值的数据资源,而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该类信息资源完成综合分析以及应对处理,并存储至计算机系统数据库之中。这样用户便可实时查询以及应用该类数据资源,可显著提升其综合应用效率。

2.2计算机技术同通信技术联用

当今,信息时代,大众日常工作以及学习与生活均需要不同信息资源的传输与交流,通信技术在不同领域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功能作用。目前,通信技术主体涵盖两类,即无线通信以及有线通信手段。伴随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更新,无线通信手段渐渐取代了有线通信,该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同通信技术手段的联用,不但可有效提升通信体系安全可靠性,还可全面提升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性,令通信数据可最为快速、可靠安全的传输至接收一方,完成了通信信息数据的精准高效传递。再者,计算机同通信手段联用,还可实现多重技术的迅猛发展,例如研究开发的数字电视、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移动终端浏览新闻、可视电话、多媒体技术手段等,足以证明,计算机技术同通信技术的联用势必成为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计算机技术手段应用开发、全面更新开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提出了高水平要求。为此,计算机技术只有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全面联用,方能跟上时展步伐,顺应社会潮流,凸显出科学技术的重要功能价值,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篇4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尹恩德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界定了智慧教育的概念:智慧教育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的信息技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各项信息化工作,转变教育观念、内容与方法,以应用为核心,强化服务职能,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8]。金江军[9]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育行业的智能化,与传统教育信息化相比表现出集成化、自由化和体验化三大特征。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智慧教育

从生态观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其普及与渗透还会改变我们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从而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了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10]。对于智慧教育而言,技术不再是无足轻重,其角色已经发生“质变”,跃升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信息技术的合理导入和应用加速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和谐运转和持续进化,带动着教育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智慧教育不是隔空建楼,而是对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升级改造。经过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的数字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我国的数字教育仍面临一些瓶颈亟待突破,比如信息系统维护难、数据与资源共享难、管理效率低下、决策科学化水平不足、技术与教学整合层次较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数字教育转型智慧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更要“面向未来”,合理、有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智慧教育要教会学生21世纪生存技能[11],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通信技术素养)和职业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二)智慧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信息化推动下的智慧教育与当前流行的数字教育、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现代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是信息化环境开展的基于各种数字技术的新型教育形态[12]。智慧教育是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数字教育的范畴,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二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替代,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e-Education)。智慧教育在发展目标、技术作用、应用的核心技术、建设模式、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传统数字教育表现出诸多的不同(见下表),总体呈现智能化、融合化、泛在化、个性化与开放协同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智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领域(管理、教学、科研、服务)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国内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智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战略和长期任务。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度、队伍与机制的全方位发展与完善,将为智慧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智慧教育的持续发展又将进一步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优势,巩固教育信息化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智慧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13]。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14],呈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生产性和社会性、个性性和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信息化和创新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法制性等基本特征[15]。智慧教育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发达的教育形态,具备公平性、终身性、创新性、开放性、个性化等多个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智慧教育既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智慧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环境的智慧化上,还包括教与学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教育科研的智慧化、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教育评价的智慧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化推动下的全方位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智慧教育旨在培养大批具备21世纪技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智慧型人才。

三、智慧教育的特征分析

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

(一)教育特征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核心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技术与科研的融合、技术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技术与校园生活的融合等等。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是智慧教育的首要价值追求。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如果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物理反应”,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则是“整合”基础上的“化学反应”。智慧教育环境下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载具,BYOD(BringYourOwnDevice)运动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普及。移动终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组织将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不囿于“排排坐”的固定形式。支持各种学科教学的专用软件(如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ChemLab等)将越来越丰富,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科能力培养。智慧教育需要广大师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理、有效、创新应用技术促进课前、课中与课后教与学活动的全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消融”,教师和学生从关注技术逐步转变到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是智慧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特征。

2.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

大踏步前进的科技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地球村”正在从预言变成现实。智慧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世界公民。近年来,在世界知名大学的努力推动下,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运动和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运动席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智慧教育秉承“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自建、引进、购买、交换)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无障碍流通,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意获取任何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课程、教学软件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共享,是突破教育资源地域限制的“大智慧”,将有可能缩小世界教育鸿沟,提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

3.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

智慧教育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教育空间,而是通过网络将学校、家庭、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各种场所连接起来的教育生态系统。学习需求无处不在、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而应回归社会和生活,发生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将走向泛在学习。泛在学习不是以某个个体(如传统学习中的教师)为核心的运转,而是点到点的、平面化的学习互联。“泛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16],最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17]。

4.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

“绿色教育”强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智慧教育的指导理念也是其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实现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绿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基础设施(IAAS)、研发平台(PAAS)、应用软件(SAAS)三种计算资源,可以实现管理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减少教育管理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QRcode)、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各种教育装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各种教育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处理,可以为教育决策(经费分配、学校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持,而科学的教育决策又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办公自动化全面普及,将大幅度减少纸张浪费,实现教育领域的低碳环保。不仅仅学生的学业需要“减负”,教育的管理业务也需要“减负”,精简管理流程,废除或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如繁琐的公文审批、设备招标、经费报销等),不断提高教育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

5.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智慧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智慧教育环境下包括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质健康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评价与评估,将更具智慧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2013年9月1日教育部开始推行全国统一学籍,每个学生都分配一个能够跟随他自己一生的一个学籍号。“全国学生终身一人一号”的推行,为全国教育数据的统一采集提供了条件,学校不仅仅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籍号持续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与学习情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科学数据分析结果。

(二)技术特征

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核心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

1.情境感知

情境感知是智慧教育最基础的功能特征,依据情境感知数据自适应地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服务。常用的情境感知技术包括GPS、RFID、QRCode以及各类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情境感知的对象包括两类,分别是外在的学习环境与人的内在学习状态,具体感知内容包括:(1)感知教与学活动实施的物理位置信息;(2)感知教与学活动发生、进行与结束的时间信息;(3)感知教与学活动场所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感知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4)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如焦虑、烦躁、开心等;(5)感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缺陷等;(6)感知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等;(7)感知学习者的学习与交往需求。

2.无缝连接

泛在网络是智慧教育开展的基础,基于泛在网络的无缝连接是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无缝连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遵循技术标准,跨级、跨域教育服务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集成;(2)虚实融合: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融合;(3)多终端访问:支持任何常用终端设备无缝连接到各种教育信息系统,无缝获取学习资源与服务;(4)无缝切换:学习者的多个学习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同步、无缝切换,学习过程实现无缝迁移;(5)联接社群:为特定学习情景建立学习社群,为学习者有效联接和利用学习社群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支持。

3.全向交互

教与学活动的本质是交互,智慧教育系统支持全方位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互。全向交互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交互:通过语音、手势等更加自然的操作方式与媒体、系统进行交互;(2)深度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使深层学习发生;(3)过程记录:自动记录教与学互动的全过程,为智慧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智能管控

教育环境、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管理是智慧教育的核心特征。智能管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基于标准协议,实现信令互通,进而实现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全过程的智能控制;(2)智能诊断:基于智能控制数据和结果,辅助管理者快速、准确诊断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教育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智能分析:在系统内各类数据的汇聚与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分析,为智慧教育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升级改造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智能调节:感知教室、会议室、图书馆等物理场所的环境,依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动态调节声、广、电、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5)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诊断、智能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机构布局、分配教育经费等。

5.按需推送

智能教育要达成“人人教、人人学”的美好愿望,教育资源可以按需获取和使用,教与学可以按需开展。按需推送是智慧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按需推送资源: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信息;(2)按需推送活动:根据用户的现有基础、学习偏好以及学习目的,适应性推送学习活动;(3)按需推送服务:根据用户当时的学习状态和需求,适时推送学习服务(解决疑问、提供指导等);(4)按需推送工具:根据用户学习过程记录,适应性推送用户学习所需的各种认知工具;(5)按需推送人际资源: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学习的内容等,适应性推送学伴、教师、学科专家等人际资源。

6.可视化

可视化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必然趋势。可视化是智慧教育观摩、巡视、监控的必备功能,也是智慧教育系统的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视化监控:通过视窗可以监看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2)可视化呈现:通过图形界面,清晰、直观、全面的呈现各类教育统计数据;(3)可视化操作:提供具有良好体验的操作界面,以可视化的方式操作教育设备和应用系统。

四、结束语

技术推动下的智慧教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正在成为信息时代全球教育改革的“方向标”。智慧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包括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智慧服务等核心要素。创新应用科技提升教育智慧,打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培养大批智慧型人才,是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终极目标。厘清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后,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比如智慧教育的体系架构、智慧教育的发展战略、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智慧教学与学习模式的设计、智慧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价等。

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篇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征信业;发展趋势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存储信息量的快速增长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人类社会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时代。过去不可计量、存储、分析和共享的很多东西都被数据化了,数据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商业资本,能被用来激发新产品和新型服务,进而创造新的经济利益。在新的形势下,各行各业的顶尖级企业都将其业务触角延伸至大数据产业,并将大数据应用到经济、金融、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美国政府更是投资2亿美元启动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数据以其独特的特征在信用经济市场扩张、信用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征信业的健康发展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大数据及其时代变革

1大数据及其特征。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1一般来说,大数据具有四个关键的特征,分别是:海量化,数据量成指数增长,达到“EB”“ZB”的规模;多样化,数据来源广泛,数据格式众多;快速化,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速度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而不断提升;价值化,隐藏在海量数据中信息的价值需深入挖掘。

2大数据的时代变革。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认知。它让我们不再热衷于随机样本数据,而是利用全体数据进行分析。它让我们不再期待精确性,而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其独有的价值。它让我们不再渴求事物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对某个现象的关联物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此来预测未来。大数据带来的这种思维的转变,将使我们调整在管理、决策、人力资源和教育等方面的传统理念。

(1)大数据改变人类思维。半个世纪以来,信息爆炸累积到一个引发变革的程度,大数据也深刻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技术在信息收集、储存、分析等环节的应用使“样本等于总体”成为可能。在此条件下,大数据要求我们接受数据的混杂性,并从中受益,而不是以高昂的代价消除所有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由于“全样本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更准确、更快、更直观,且不易受偏见的影响,所以大数据时代,人类会更注重相关关系,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

(2)大数据开启商业变革。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渴望,大数据时代,文字、方位、沟通等都可以变成可量化可储存的数据。大数据衍生了大数据产业链,在这条链条上的公司主要分为基于大数据本身、技能、思维的公司。数据的再利用、重组、扩展、开放、估值等,使数据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数据价值转移到数据使用者手中,传统的商业模式被颠覆。

(3)大数据转变管理方式。在改变人类基本的生活与思考方式的同时,大数据早已在推动人类信息管理准则的重新定位。人类在生产与信息交流方式上的变革必然会引发自我管理所用规范的变革,这些变革同时也会带动社会需要维护的核心价值观的转变。在个人隐私保护、数据主导预测、反数据垄断等方面,大数据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管理方式的变革。

三、大数据时代征信业的发展趋势

1多样化的信息采集主体。大数据时代,除目前的征信机构,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将进军征信业,建立新型的征信机构。一种是电商企业组建的征信机构。例如,建成了涵盖数十万家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开展了网络联保贷款、小额贷款等多项增值业务,具备成立专业征信机构的基础和实力。另一种是金融机构成立的征信机构。例如,中国平安集团,通过采集P2P借款信息、银行信贷记录以及车险违章等信用信息,成为专门挖掘金融数据的征信机构。此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些成熟的第三方网络借贷平台将转型成为行业征信主体,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征信服务。

2全局性的信息采集内容。大数据时代,信用信息征集范围将不断扩大,既有从电子商务等平台采集的非银行信用信息,也有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信息。传统的社会征信机构将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信息征集范围,除了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加注重对非银行信息的采集。同时,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依托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技术工具,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海量的网络信用数据,形成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数据档案。各级政府部门也将以电子政务工程为基础,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社会公共信息加以整合,依托互联网实现各级政府及其主要职能部门所掌握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

3深层次的信息加工程度。随着对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基于大数据拓展应用服务的公司不断崭露头角。他们对各种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的海量数据应用集成技术实现信息集成,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和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通互联。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大量信用信息数据库中提取用于信用评价的关键性数据,此谓数据的一次挖掘。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关键性的数据信息与征信专业知识相结合,用于开发新的征信产品与服务,实现对数据的二次挖掘,这些信息成为信用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4广泛化的信息应用范围。云计算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进步,将推动传统征信服务升级并扩大信用信息的应用范围。一方面,可以拓展到金融领域的其他授信公司、担保公司、保险企业、房地产企业等;另一方面,诸如信用风险管理类、营销类以及反欺诈类等高端的征信产品和服务也将被逐步开发并应用。例如,民生银行利用逻辑回归与决策树分类技术构建客户流失预测模型以预测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广东发展银行通过对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消费模式和还款数据进行跟踪和监控,建立相应的数据挖掘模型并根据模型结果调整信用评价。

四、大数据时代征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信息孤岛”难以消除。据统计,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掌握着全社会80%的信息资源,政府掌握的政务信息在最大范围内的开放与共享是信用制度发展的关键所在。征信机构能够快速、真实、完整、连续、合法、公开地获得用于完成企业信用调查报告和个人信用调查报告的数据,是保障信用体系健康发展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掌握社会信息资源的各部门系统间,呈现出部门控制,条块分割,相互封锁的现状,不同职能部门间因利益关系,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形成了严重的信息孤岛,阻碍信用信息互联互通。

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征信专业化人才严重不足,造成征信服务业发展的供血不足。征信服务业是知识和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如信用评级涉及不同的业务品种、行业背景和法律环境,需要大量不同行业的高素质人才。而我国征信从业人员总体偏少,理解大数据并能够利用大数据进行创新的征信业高级专业人才更为稀缺,人才培养的长期机制尚未建立,大数据征信的信用理念更是处于萌芽状态。此外,大部分征信机构处于亏损状态,经营状况十分艰难,难以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

3信息安全面临考验。随着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全面的信息被采集、存储、循环利用,大数据时代跟互联网时代一样,给企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带来了巨大威胁。一是征信机构现有核心技术水平不高,数据库防护网建设往往依赖外包公司,存在因外包公司人员道德风险泄露敏感数据的风险。二是网络安全形势严峻,信息主体的信贷记录和非银行信息等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的过程中,存在因黑客攻击、网络病毒而导致信息被非法访问、盗取和篡改的风险。三是风险防范水平不平衡,部分征信机构系统建设比较滞后,内控制度有待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4法律保障力度不足。一方面,与征信相关的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公民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尽管《征信业管理条例》已出台,解决了征信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可依的窘境,但其向上缺少更高层次的法律支撑,向下缺少具体配套的规章制度,对于征信机构和征信业务的管理也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使得征信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步履维艰。尤其是在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一些新出现的征信活动还缺乏针对性的法规约束,使得征信机构在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产品研发之间面临两难选择。而且,当企业的商业秘密或个人的隐私受到侵害时,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司法救济,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四、对策与建议

1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其关键在于实现异构数据源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上。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成本巨大,是不经济的一种方式。因此,采用中间件技术的信用信息交换平台成为首选。在设计上,整个平台主要包括平台内核、平台信息共享交换支撑和平台应用支撑;在系统开发方面,信用系统透明地实现分布式、异构数据库访问,客户端以统一的借口访问分布在各个地域的异构数据,实现数据有效整合。

2加快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可以为征信业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一方面要大力推行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完善信用管理师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推广征信业职业资质认定,最大限度满足各个方面对征信管理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征信管理专业的学历文凭制度,在现有的高等教育基础之上,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征信管理专业,为征信市场培育高素质人才。此外,征信机构和征信监督管理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大数据新技术和时代背景,开展各类信用管理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征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逐步完善信用管理职业体系。

3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应在三个层面取得突破。一是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方面,加大新型信息安全架构和理论的研发力度,加强主动防护技术、密码技术、隐私保护技术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数据隔离与交换、虚拟化安全、安全认证等支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应用的信息安全技术。二是在信息安全产品方面,着重发展安全数据库等基础类安全

产品、面向大规模网络应用的安全监控与审计类产品以及网络脆弱性评估工具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工具等信息安全支撑工具产品。三是在信息安全服务方面,重点发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咨询、电子认证、信息安全测评、电子取证等信息安全服务,提升征信机构的信息安全服务能力。

4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大数据时代征信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体系的保障,应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层面加强法律体系的支撑。立法层面,首先要明确信用权的法律地位,其次应出台法律效力更高的《征信管理法》,并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实施细则,最后在大数据时代还应制订《信息安全法》来保障征信活动中信息的安全。执法层面,加强行政监管的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失信惩戒”机制,让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为自己的失信行为承担责任。司法层面,要积极推行司法救济制度,当被征信个人隐私造成损害时,应保障其寻求司法救济的渠道畅通。

参考文献:

[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周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玛格丽特・米勒征信体系和国际经济[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万建华金融e时代: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变局[M]中信出版社,2013

[4] 《征信前沿问题研究》编写组征信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篇6

一、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科学化的关键环节

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经济的支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对知识利用的能力。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认为,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新制度代表了更高的生产力。就这个意义上说,税务信息化能否在信息技术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是税收征管改革能否实现的根本。2001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明确的“十五”期间税收征管改革的奋斗目标是:通过进一步完善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初步建立以信息化和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税务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绝不是模拟手工,其作用也不仅仅是提高效率、节约人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发挥其“依托”作用,加强内部监督,杜绝执法随意性,防止腐败舞弊,强化外部监控,保障税收执法的刚性,以及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应当定位在:以建立比较完善的全国税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手段,进一步规范、优化税收征管和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改善税务机关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处理利用能力,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确保税收政策的统一执行,实现依法治税,从严治队,更好地发挥税收在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二、税务信息化建设的特征和目标

税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虚拟部门”或“电子化机关”,使传统的部门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部门、层级的限制,形成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局共有、共享、共治的税收执法信息平台。它应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税务机关能够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整合到税收执法中去,实现依法治税的目标;二是执法信息的公开化和可获得性,使执法行为高度透明;三是税务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互动响应机制,使执法状态和执法水平受到监督,从而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理性和征管质量;四是税务机关可以运用所获得的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准确可靠的信息,作出理性的判断,进行正确的决策,进而提高机关税收执法的水准,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一)制定以信息化为方向的税收发展战略

税务机关不仅要大力组织税收收入来保证税收任务的完成,而且要深刻领会信息化时代的税收发展战略,采取信息化的组织形式来加强税收征管,堵塞漏洞。信息化的组织形式需要创造新的沟通方式,打破传统的文化壁垒,促进税务机关内部及与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在较大的范围内平衡、分享税务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益。信息化战略对于税务机关而言,一是要建立全国性的税务协作和地域性的相关部门联合税控,并在其中完成主导工作。通过信息预警、监控、协调等系统的建立,堵塞税收漏洞,加强防范偷、骗税。二是要建立能得到全体税务人员支持的网络组织模式。因此,税务机关的组织程序、组织结构形式不再依赖传统模式或职能部门,而是以完善的人机系统和信息网络为中心,应用信息技术与广域网的同行分享信息和相互借鉴。

(二)建立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技术支持系统

新的分类技术、浏览工具、强大的数据库的出现使税收信息从质量、数量上都较容易被不同地方、不同层次的税务人员所掌握。为及时收集、整理、传输信息,税务系统需要利用新的计算机、电讯技术,建立全国税务系统范围内的技术支持系统。但如果过分重视技术本身,而忽视自身体制的更新,往往会落入一个“自动化陷阱”——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其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或电子化建设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从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中得到好处,不仅投资后的行政效益没有提高,而且还要为这些先进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支付大量的费用,增加了税收成本。譬如,在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机关往往将自己的网络改造工程盲目地交给计算机开发商去完成,而多数开发商所做的只是将税务机关现有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将税务机关现有的管理方法固化在一段段程序之中。因此,我们在税务信息化建设中应该特别重视整个机关的技术创新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更新,形成人机有机结合、技术与体制相配套的良性系统。

(三)建立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税情分析系统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的人员掌握的信息比以前更多、更准、更快。对外部,税务机关要迅速地获取并分析税源信息、市场趋势、纳税动态、财务运作方式等等;对内部,要了解政策信息、经验教训、技术资源、执法状况等等。今后税务人员在税收管理中将逐步采取现代管理的方法,如边际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在税源管理、稽查管理、征收管理、评估管理等环节还要运用相应的先进的管理知识,因此,建立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税情分析系统,才能使组织、指挥、控制、调节诸环节更加合理化。

(四)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申报征收系统

集中征收是建立在网络化、信息化基础上的,是执法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同时又是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信息处理的核心环节。集中征收需要严格遵循信息管理的内在规律,尤其是要求充分发挥电子介质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广泛共享、快速传递、程控性强等优势,才能确保集中征收的科学有效,不断提高申报征收信息的集约化处理程度。因此,实现征收场所的适度集中和征收信息处理的高度集中是关键。通过合理收缩基层征收机构,从体制上形成征收业务的集中处理,发挥集中管理优势,简化会统核算过程,提高征收入库操作的规范度,杜绝基层征收中混库、缓税、预收等违规行为,同时有效地减少工作中人财物的耗用,降低征纳双方的相关成本费用。通过信息处理的高度集中,有效利用散置于征管一线的大量信息,克服信息流动过程中存在的封锁、变异和沉淀,实现信息处理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突出“科技加管理”,有效地解决制约税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探讨税务信息化建设,管理是个无法回避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正是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现实需求为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1994年税制改革,到1997年提出建立和完善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新模式,到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深化征管改革,以计算机管理为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方式都对保证新税制的顺利实施,确保新的征管模式迅速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现行管理体制和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和制约了税务信息化的发展。从税务信息化所置身的环境看,首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和体制没有确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理论盲区。其次,治税思想和观念更新的问题,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减税让利、促产增收”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税负、依法治税”,从传统的手工操作、“保姆”式管理到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等,思维定式的转变有一个深刻的过程,在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上尚存在着无用论、形式论、速胜论、孤立论等。第三,在税务管理体制和机构的设置上,由于税务机构改革尚未到位,相对于效率和职能系统化的原则,现行模式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和信息化应用方面有待于科学规划和调整。第四,税收业务基础工作和规范化管理仍较薄弱,税收政策执行力度不一致,地区间装备水平、应用能力不平衡,税控器具推行难度加大,跨部门信息交换由于相互间执行标准的差异仍然存在较大困难,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和应用步履维艰。第五,队伍素质不能适应全面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这不仅是造成管理质量现状的症结,也使现代化手段的作用大打折扣。第六,从税务信息化本身的管理状况看,主要存在科学规划不够、应用意识和质量不高、技术管理软化等问题,导致了单项系统较多、相互间兼容性较差等。第七,基层税务机关信息采集重复,准确性不高;建设质量、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仍然较低,税收管理行为仍然较多地依赖于手工信息和人工干预。

要推动税务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解决上述这些制约税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解决人的问题

首先是领导干部认识的问题。解决了领导的认识问题实际上就从根本解决了规划和力度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金人庆局长指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作为税务机关的各级主要领导,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很显然,原来的知识结构,甚至思维方式已明显不相适应,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知识更新,转变观念,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否则就要落伍,甚至给税收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面对迅速变化的形势和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如果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搞好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的。其次是队伍素质的问题。目前整个税务干部队伍的科技素质较低,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还远远没有调动起来。要下决心把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与其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强化和固化激励、淘汰机制,促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真正转变。同时,要切实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目前税务系统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人数的2%,并且人才流失日趋严重。由于技术人员的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我们应当立足于稳定和提高现有队伍,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培养后备力量。要重视现代化管理对高科技和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及其在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重点培养既懂税收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税收工作与现代化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

(二)解决管理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先进的技术本身如果没有现代管理体系的支持和管理体制的扶持,就无法创造出超高的实用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适应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兴起了“业务重组”的管理变革浪潮。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模式的束缚,打破利益因素的羁绊,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积极地创造条件。如注重专业化管理制度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结合运用等,这些都是确保信息化充分发挥效能的有效办法。

其次,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科学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在税务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始终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业务需求的规范和前瞻性为起点。实施信息化的每一步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摒弃形式主义、本位主义和短期行为,按照信息技术的客观规律改革我们的税务工作。

第三,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目前,在业务、行政、技术、后勤部门齐动手,网络大规模兴建,设备大批量采购,软件开发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在系统的兼容、信息的共享、软硬件环境的匹配、技术平台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衔接、对外交流的信息安全、投资的性能价格比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技术问题和隐患。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要做到既增长又升级,当前的核心问题就是讲求科学、质量、统一规范。税务信息化建设应继续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必须按照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信息科技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和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要牢固树立应用的观念和意识

税务系统对于信息技术的主要需求是基于应用,而不是研发。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是“内容”,新征管法的颁布作为新的信息化内容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过去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重硬轻软、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已经有过深刻的教训,现在要从战略的高度上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力度。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数据质量。数据垃圾的产生有文化素质的原因,有操作水平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思想作风、责任心和法制观念的问题。必须杜绝为了提高质量考核指标而“机外监控”,如违规操作和有意篡改数据等等。由于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广度大、关联性强的特点,报假数据、假信息的后果与写假材料、说谎话有过之无不及。数据质量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管理质量,并且会贬低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影响大家对信息化的信心,甚至会葬送信息化建设。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执行严格的监督考核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加以解决。

(四)提高信息集中度

提高信息集中度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集中管理应用和共享的程度亦是信息化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美国联邦税务局设立的征收中心从最初的10个缩减到6个,并计划缩减为4个。新西兰从2001年年初起将3个征收中心合并为1个征收中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菲律宾也只有5个征收中心。而我国税务系统五级机构有计算机征收中心近3万个。这些机构掌握的信息要实现共享仅从理论上讲就是非常艰巨的事情,其中建设成本、效率、运转费用等等都值得探讨。发达国家税收管理和信息的高度集中主要依托于多元化的网络申报、电话申报、邮寄申报,在坚持纳税人主动申报的前提下,注重加强对各种来源的信息的处理,缩短和淡化了地理上的距离,省略了绝大多数面对面的工作量,节约了办税场所、人力、网络通讯、服务器、终端设备等方面的成本,提高了执法机关廉政水平,方便了纳税人。

提高信息的集中度不仅能节约投资、提高效率,而且通过实现信息的集中,打破层级界限,提高共享程度,更加有利于“集中征收、分类管理、重点稽查”的专业化分工体制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从制度、机制、手段3个层面实施制约和监督。不可否认,现实情况下打破原有层级结构,适度集中征收,统一核算要考虑预算级次和地方财政等因素。但我们应当看到,这恰恰是解决目前征管工作中入库级次混淆、执法力度不一等问题的良方妙药。

(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从发现的案例来看,对计算机系统破坏性比较强的主要有文件型、混合性、蠕虫(worm)等传播性病毒和黑客的特洛伊木马程序、Internet语言病毒等等。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

四、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

一是与海关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实现进出口报关、外汇结算等信息的交流,与“金关”工程衔接。通过全国口岸电子执法系统,重点控制涉及进出口税收的信息,扼制不法分子利用假出口、假报关单等方式骗取出口退税,打击偷骗税行为。

二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

三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

四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

五是加大税控器具推行力度和覆盖面,尽快完成全国范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推行防伪税控系统工作;对全部加油站安装税控加油机或税控装置:“十五”期间,争取在全国30%左右的商业零售企业、服务业、娱乐业和固定个体工商户中推行使用税控收款机,确保税务机关能够准确地掌握上述纳税人的经营和税源情况。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首先是发达国家各个社会部门提供给税务机关的信息都是通过立法确定的,而我国这方面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要继续加大政府各部门信息交流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使这种努力的成果长远地发挥作用。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大明主编《税务管理》。

(2)岳剑波编著《信息管理基础》。

(3)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编《税收科技论文集》。

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篇7

[关键词]玻璃;陶瓷;信息;“李约瑟难题”

一、西方玻璃与中国陶瓷

西方玻璃技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国际考古界逐渐确认了公元前20—15世纪,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为世界玻璃制造的发源地,公元1—4世纪罗马时的吹制玻璃器皿已很完美。显然中国是陶瓷大国,中国瓷器发展经历三次飞跃。中国古代玻璃无论相对瓷器还是相对西方玻璃都处于弱势地位或从属地位。

一定意义上,玻璃仪器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没有玻璃的生产与使用就没有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我们知道,西方丹家及炼金术士很早就在实验室中普遍使用玻璃仪器,显微镜发明的事实使人类的眼界走入微观世界,它的发明对生物学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望远镜的发明有革命性意义。“日心说”的胜利归功于伽利略的直接明证,而他的证据的取得就在于自1609年后他首先使用望远镜对天体加以观测研究。伽利略的观测结果使哥白尼的理论得到同代人的认可,如,开普勒将哥白尼的圆周运动改为椭圆轨道后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接着牛顿在此基础上将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统一于数学公式,完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二、玻璃与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

在玻璃与陶瓷的生产和使用及其不同作用中,笔者以为,生动地体现着西方与中国的两类不同的信息、文化传统。

从信息论角度说,人与其工具系统存在着“全息统一、相协进化”的关系。因为人类越来越依赖于进化着的体外的物化工具的中介而展开、来完成,在新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方式的进化中集中体现着新的物化工具的进化水平,而在新的物化工具水平上也直接凝结着新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方式的进化。这也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的文化就像陶器一样,中国陶瓷作为“体外的物化工具”就是从华夏大地上生长出的有代表性中国文化,同时,陶瓷反过来又塑造着中国文化。

因为,从认识论看,人,作为一个高级的智能系统必然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怎样把外部世界存在的客体信息转变成为知识(认知)”。而显然正是“信息”在多重意义、层次和尺度上构成了人的认识发生和过程展开的中介环节,或者说,“信息”是认识构成一个现实的过程的主客体之间的“中介”。

我们同样认为,人类的信息认识活动有其共同的特征和普遍规律,但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都自有其特点。这是由于同一信息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中传递,而人的感官功能的特异化,恰恰可以对自身统一的混沌客体的不同方面的特征进行相对于某一感官的抽取;这种抽取产生的固然是对客体某一方面特征的映象,但是,它却是依赖于感官结构的相对映象。这个相对映象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感知对象的哪一方面的特征依赖于特定的感官结构,如眼睛看不到气味,耳朵听不到颜色;二是就某一感官映象的状况来看,它也不能不受到产生这一感觉映象的感官结构的限制,如人的视觉不同于青蛙和猫头鹰的视觉,有色盲的人的视觉也不同于正常人的视觉。由于主体的这种参照系作用,客体的映象是在主体状态对客体信息的整合和规范下在主体中建构出来的,主体对这个建构出来的客体映象并不是一个纯粹外在的观察者,而是一个直接内在的建构者。所以,我们创造的世界既是真实世界的“影子”,也是我们的“特定”精神世界的“影子”。

通常的共识,我们中国人所把握的特定世界的特征,如表现在文化方面,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内省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重情的文化,西方文化是重理的文化;中国文化注重直觉体验,西方文化注重逻辑分析等等。显然,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中国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与玻璃中的信息、文化世界的区别。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世界更注重“悟”、“内省”与“心智”的力量,它更多地表现为真实世界的多级间接存在的信息、文化世界。而西方玻璃中的世界更是一个注重视觉影像、眼睛观看的一个外向的、透明的信息文化世界。

应当说明,一方面,眼睛并不是单独工作的,而是作为复杂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工作的,眼睛看什么、怎么看,都受整个身心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眼睛只是人的感官的一种,除了视觉,人类还可以利用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来感知外在世界。但是,视觉,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人类的认知方面则具有特别重要和特殊的意义。人对视觉的依赖感是很强的,正如“视觉思维”研究开创者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视觉是人类活动中最有效的感官。”因为,在人类所有的认识器官中,眼睛最敏捷,人脑获取信息,来自它的信息比例最大。如此,通过具体的有所侧重的信息活动方式,或者视觉中的影像信息、文化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探悉认知主体是如何思考与理解世界的。这正显示了不同国家、民族乃至每个人的不同的信息、文化特征。

三、信息度与“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的一般表述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对“李约瑟难题”,李约瑟本人的“破解”是因为中国是“官僚体制”,欧洲是“贵族式封建体制”。我国学者对于“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李约瑟本人的回答可以说是一种“政治决定论”,与此相似的还有“科举制和激励结构论”等。用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的不同特征与不同方向予以解答“李约瑟难题”是可以接受的,但这是一个宏观的视角,还没有回答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的不同特征与不同方向之所以发生的根源,从而以更微观视角分析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科学技术可以视为一种信息、文化现象。它是把握、创造和实现信息、文化的过程,而就科学技术表现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方面来看,它是人所创造的信息、文化的实现了的形态。在科学技术中,创造和实现信息、文化的过程和这一过程所达到的结果直接地统一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和这一过程的产物直接统一着。因此,从信息、文化的不同传统来回答“李约瑟难题”是一个有效的思路,而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方式与其赖以展开和完成的物化工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必然的相互作用、影响与规定,所以,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陶瓷与西方玻璃作为实例分析是问题破解的一个突破口。

从现象上说,玻璃仪器在近代科学革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重要角色。中国古代虽然也存在玻璃业,但它的发展及影响可以到忽略不记的地步。显然,中国是陶瓷、冶金大国,所以,中国古代丹家主要使用陶瓷和金属器具。中国古代丹家不研究气体及对液体反应研究不多,无疑都和使用器具的不透明性有很大关系,这使我们不能像西方人一样利用玻璃的透明性直接用眼睛观看物质反应、变化的现象,进而错过了许多发现的机会,消弱了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因此,可以认为,玻璃技术的落后使中国化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中国古代化学向近代的演进。同样,在天文观测和生物观察上,由于玻璃仪器发明的欠缺也不能作出相应的重大发现。所以,仅从仪器工具的角度看,这在技术条件上使中国失去了发生近代科学革命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科学是一个探寻知识信息的系统,而探寻知识信息的途径必需依靠科学方法。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所获取的结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体系,科学的方法是统一规范的,可重复的。陶瓷中的信息、文化特征是一种崇尚悟性的文化,所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多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也不能模仿的东西。如果没有先天的智慧和悟性,一般是不可能取得多大成就的。例如中医,文学,哲学,戏曲等等。讲求悟性,不注意寻求方法论,往往不善于对方法进行积累和简单化。而任何知识信息如果没有方法论,如果没有对知识信息进行总结、归纳,一般人就很难进入这个领域,即使进入了也要“从新”开始,这本身就影响了知识信息的继续积累更新和发展进化。

在笔者看来,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还在于方法论上不注重眼睛的观察,不重视视觉影像信息。这里,可以由我们引以为豪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至今仍在使用的汉字进行说明。古老的汉字更多的反映了再生的影像信息世界。然而,这种所谓可直接“视读”的再生的影像信息世界,所视之世界更多的非着眼于描摹客观事物。因为,象形之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是直觉、主观体验。虽然,一方面,可以说每个象形字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创造性思维信息,但是,它更多地表现为真实世界的多级间接存在的文化信息世界,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客观事物的神秘想象。相反,玻璃中的视觉信息世界是一种近乎“直接”的思维,它根据对事物的生动视觉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近代科学技术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条件是社会结构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化。然而,不透明的陶瓷,一定程度上“封闭”了中国人的视野,而把中国人神秘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内向的世界意识;而西方人借着玻璃的敞亮把其世界向外穿越,形成了一个开放、扩张的世界意识。

以上的事实不能不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不透明的中国陶瓷及其相生的信息、文化传统使中国人困顿于对自然的神秘想象,而西方人却借着玻璃的敞亮开创出近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实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

笔者以为,一定意义上,中国陶瓷中的信息、文化传统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化要求恰恰相反,所以,就广义上文化也作为一种信息形态存在来看,可以有这样一个假说,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在于信息度的进化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篇8

关键词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师角色;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07-04

New Positioning of Role of Teachers and Literacy in Proces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Li Jianpeng

Abstract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form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qual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s the entry point to explore the new positioning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roles and literacy.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role of teachers; teachers in literacy

Author’s address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Shaanxi, China 721016

1 引言

人类社会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入21世纪,同时也步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基础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范畴,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和素养的挑战,基础教育信息化呼唤中小学教师角色和素养的新定位。

2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一般把信息技术称为是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因此,对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该系统、该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该系统、该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

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即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化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前一层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深入的信息化分析,就不可能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1]。 那么,基础教育信息化有什么特点呢?虽然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在只是初露端倪,但已经可以看到在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与传统的基础教育相比,有其明显特征。

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着信息化基础教育,技术层面的特征可概括为4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数字化使得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信息存储简易、信息传输可靠、信息处理技术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共享,使人们的信息活动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化[2]。而教育层面的特点可概括为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

基础教育信息化可以看做一个追求信息化基础教育的过程。

3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及角色转

变的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促使人们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中小学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3.1 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自1934年米德(G.H.Mead)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后,角色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教师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拥有多种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使着不同的行为。关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育社会学者比德尔(Biddle)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教师的角色界定为3种类型[3]:1)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2)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3)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

上一篇:大学生市场调研方案范文 下一篇:建筑业审计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