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范文

时间:2024-03-18 16:40:09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篇1

1 当前纸质文件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由于大量的会员加入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信息的采集、归档、管理,就对俱乐部会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电子文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对它在档案管理中的功用,人们还未能充分的运用。从运动员加入俱乐部的自然信息、每日训练情况、参赛成绩,到运动员以后的去向,都是采用纸质文件记载。这样,日积月累,形成了大量的文件档案。对日常的保管、整理、查找、添加新的信息等等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这样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及社会对其新的需求。

2 如何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的转化

以往,人们习惯于纸质文件的采集、归档、整理,对档案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只要避开天灾人祸,遵守管理和保护的要求,就能长期保存。而电子档案则不同,当使用先进电子设施将信息记录于存储载体后,就对档案资料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档案管理上信息共享,自动化处理的一些新技术的要求。

由于大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办公领域,为我们提供了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先决条件,我们要及时地把原有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把新产生的信息直接用电子文件形式归类存档。避免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双套制”保存模式,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资源。

3 新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电子文件生成与日常管理意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多功能开发利用与管理。我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档案从2005年开始,就对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并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1)在电子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还明确了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要求,要求电子档案的形成、管理、运输等日常 的监督、指导保管等工作有业务部门负责。并要求业务人员熟练的掌握计算机以及软件、硬件的系统,保证电子档案能够有效的识读。并要求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计算机专业反面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技能。并能组织、编写、归档电子文件的各种检索工作,并要积极主动的提供服务,以确保能充分发挥电子档案的作用;2)对在册的所有体育俱乐部会员及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并形成完整的电子文件。经本人确认无误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存储立案,减少了传统档案的管理,录入环节,实现了电子文件从登记,立卷到归档,录入的一体化管理;3)为了使电子档案的管理能够生动、具体、可视化,我们还采用了图像和影像的形式管理电子档案。我们都把每次的赛会都要用相机拍摄下来形成照片,并用计算机的辅助设备把获取的图像文件制作完成,保存到电子文档里。有时还用摄像机把赛事摄录下来,经过计算机处理之后获得动态的图像文件,按文件的格式形成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影像文件等,保存到电子档案中,以备以后活动时查找和使用;4)对每天来馆活动与训练的会员及运动员实行每人一张电子信息卡,对活动内容,训练项目及时间进行日常管理,实时有效地掌握会员及运动员的训练状况和身体适应能力,为下一步编制训练计划提供第一手资料;5)实现与各省级和部级训练单位的并机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及时有效地掌握各级训练单位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克服过去闭门训练,赛不出好成绩的窘状;6)对运动员的未来去向实行跟踪管理,完整地记录了每位运动员从选才、训练、参赛等一系列运动生涯。包括一些影像资料的存档,都为我们日后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这是原有纸质档案所做不到的。

4 电子档案进入体育俱乐部的成果

1)使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工作和日常工作能够正常化、规范化的开展。避免赛会和训练活动在场地和时间上出现矛盾,有利于宏观调整俱乐部的教学训练工作;2)电子档案的建立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宗旨,训练理念用互联网的发式,传输给全市的青少年和俱乐部的会员。可以及时有效的开展俱乐部的日常训练和各项赛事活动;3)电子档案的综合运用,能够将教练员零散的训练材料系统化,将比赛的实践经验理论化,克服了过去教练员训练计划混乱,丢失,赛后总结不及时全面的现象。同时,随着档案内容的增加,也丰富了体育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知识,为开展体育科研活动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资料;4)使用电子档案管理俱乐部有利于提供体育俱乐部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促使俱乐部的各项体育活动能够长期、规范的开展下去。从而不断丰富了全市青少年体育活动,另一方面有利于俱乐部的教练员们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教学工作。

5 加强体育俱乐部电子档案管理

1)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意识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一样,同样涉及到安全归档、管理、利用等问题,与原有纸质档案具有同等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超出原有纸质档案的功能。

2)对电子档案实行系统化管理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电子档案的生成是整个体育系统电子档案形成的源头,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源头做好,对生成的电子档案实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保证归档后的电子化档案完整、有效、真实。

3)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具备电子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处理,传输能力的后备人才队伍,是我们现今社会档案管理的当务之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电子化档案管理的业务培训。

4)加强档案的日常管理

要把日常收集来的档案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和分类之后。完整系统的建立起来,做到电子档案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完整化。运用它来指导开展俱乐部的日常工作,督促体育教练员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更有效的提高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了电子档案在体育俱乐部管理的综合优势。

参考文献

[1]秦雄.浅谈电子档案在体育俱乐部中的管理[J].商业文化,2002.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篇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来自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压力日益加重,常规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加之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旅游业的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倾向于选择一种随心所欲、挑战自我极限、自主性强的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方式,由此逐渐形成了具有自我个性和时代特征的旅游方式―驴友旅游。

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驴友旅游在南昌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很多户外运动俱乐部没有建立自己俱乐部的软文化,而且也不注重驴行品牌的塑造,而使驴行文化氛围不浓厚,致使驴友归属感和凝聚力不强而造成了大量驴友的流失。因此要想稳定、扩大俱乐部的驴友,就应注意加强俱乐部自身的文化建设。

然而,我国有关驴友旅游俱乐部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对于俱乐部经营现状、风险管理、运营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上。如胡慧平(2004)从驴友旅游俱乐部的选址、服务项目、投资收益和经营建议四个方面论述了会员制驴友旅游俱乐部的生存基础;邵强,李山,龚建芳(2011)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42家西安市驴友旅游俱乐部的运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其营销途径主要是建立网站、媒体宣传、赛事组织、联盟共享、发展会员等方面,指出俱乐部经营模式相对单一,市场定位不够准确,建议俱乐部应充分利用地域资源,突出特色,拓宽营销渠道,进行多元化经营;门传胜(2006)对沈阳市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张西林,王曼娜(2009)通过对湖南省户外运动俱乐部实地调查,分析我国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中出现的俱乐部行政管理缺失、户外运动组织安全隐患以及户外运动市场不规范等现状问题,相应提出加强户外运动安全管理、强化俱乐部资质认证和年审达标、增加户外运动盈利点、组建户外运动俱乐部联盟等措施来规范和发展壮大我国户外运动市场;王俊杰(2010)通过分析河南省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来探讨俱乐部发展的前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5]等等。目前,国内对驴友旅游俱乐部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但驴友旅游俱乐部的文化建设又是影响俱乐部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不加重视,将会影响俱乐部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在分析驴友旅游特征及驴友旅游俱乐部概念的基础上,对目前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的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进而从倡导科学出行理念、健全领队培养体系、强化文化内涵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文化建设的建议。

二、驴友旅游特征及驴友旅游俱乐部概念

(一)驴友旅游的特征

驴友旅游以其独特的组织方式与行为特征,区别于其它传统的旅游形式。

1、网络是驴友旅游发起的最主要形式

旅游者通过网络途径制定旅游线路计划、网罗驴友、定制户外所需设备等做好出游准备工作。通常所说的网络途径主要有QQ等聊天工具、相关虚拟网络社区、论坛及贴吧、驴友实体俱乐部网上交流平台等。

2、驴友在出游过程中有着强烈的团结互助意识

驴友旅游虽然是在一群陌生的驴友之间进行,但是其活动内容的刺激性与特殊性促使驴友在出行过程中做到团结互助与积极自救,因而极易在短时间的行程里培养强烈的集体归属感,这是在其它传统旅游方式中无法获取的。

3、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异化

传统旅游方式热衷于市场上的品牌景区或旅游城市,大多数选择都具有趋同性。而驴友旅游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秉承了自助游、背包游等旅游方式的特点,多选择原生态风景保留尚佳、民风民俗古朴的“老、少、边、穷”地区。

4、专属驴友文化

驴友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驴友”文化,如生态环保意识、自虐文化、驴友专有名词及驴友衍生文化产品等。

生态环保意识是基于驴友旅游目的地选择异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多数选择驴友旅游方式出行的驴友,都有着严格的环保自律意识,在驴行过程中,他们都尽力维护好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

驴友旅游中出现了许多专有的名词,如老驴、新驴、驴窝等。除此之外,驴友还将自己出行写成游记放上网站、报纸、杂志甚至于成集出书,如国内知名驴友三盅的作品《9克拉的诱惑》对户外运动及驴友有详尽描写;相关驴友旅游的特色杂志也层出不穷,如《户外装备》、《山野》等等。上述现象俨然已经成为驴友旅游的衍生文化产品,丰富着驴友旅游的精神与物质世界。

自虐文化是驴友旅游区别与其他传统旅游方式的一杆旗帜。不同于其它传统出游方式在旅行社安排中获得旅游带来的“食、住、行、游、购、娱”多方面的身心享受,驴友旅游选择的是露营、自带干粮、驾车或徒步、零购物行为的“虐人虐心”的出游过程,但就是在这种自虐中,驴友们得到了身体上的锻炼与心灵上的洗礼,这是以往传统出游方式所不可比拟的。

5、驴友旅游消费的超前性

驴友旅游往往是带着帐篷背包、锅碗瓢盆和干粮徒步上路,在旅游过程中不像其它传统旅游方式,具有生产与消费统一性的特点。其消费往往大量耗费在出游前的帐篷、背包、野外服装等等户外运动所需硬件上,因而驴友旅游消费具有超前性。

(二)驴友旅游俱乐部的概念

俱乐部(Club)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关于驴友旅游俱乐部,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大多数是沿用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概念。胡传龙(2006)给“户外运动俱乐部”所下的定义是:在户外运动过程中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团体或企业机构,总称为户外运动俱乐部。它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平台来吸引会员的加入,在组织及活动过程中强调会员间的自愿、自助,而且还以享受旅游真正的价值乐趣为主要目的,以保护旅游资源、关心旅游社区为己任的旅游休闲方式。林弈言(2007)将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概念界定为:以倡导和宣传户外运动组织和开展户外运动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团体、协会,或企业机构,称为户外运动俱乐部。

在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驴友旅游俱乐部是基于特定的驴友文化群体市场而发展起来的组织机构,通过为驴友提供装备租售、活动策划与组织、出行常识与技巧培训等服务强化驴友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通过驴行这一旅游方式吸引驴友会员在自愿平等、协作互助、共同体验的基础上自由自主参加活动,以倡导、宣传、策划、组织驴友出行活动为主要经营内容并兼营相关产业的企业、团体及协会组织等[9]。

三、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内部管理现状

通过对南昌市14家驴友旅游俱乐部的走访及问卷调查整理发现,建立有完善俱乐部规章制度及建立俱乐部企业文化的有7家,占被调查俱乐部总数的50%;有建立俱乐部规章制度但无俱乐部企业文化的有5家,占被调查俱乐部总数的35.7%;既无俱乐部规章制度又无俱乐部企业文化的有2家,占被调查俱乐部总数的14.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并不注重建立完善的俱乐部规章制度和俱乐部驴行文化,因而造成俱乐部在经营、运作、活动组织、等方面较大的漏洞。

(二)文化建设现状

驴友是一个特定的旅游圈子,是一群热爱驴行文化、志趣相投的朋友。驴友之所以选择加入某个驴友旅游俱乐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因为认同该俱乐部的文化,相信该俱乐部的实力。目前,南昌市驴友俱乐部在发展的过程中较注重表面硬件文化的建设,如在营销过程中对产品的宣传、对驴友装备、安全设施的介绍以及对驴友旅游参与者进行驴行项目内容、驴行常识和技巧宣传较多。但对自身俱乐部的内在软文化宣传不够,且方式单一。

由于驴友旅游在南昌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很多户外运动俱乐部没有建立自己俱乐部的软文化,而且也不注重驴行品牌的塑造,而使驴行文化氛围不浓厚,致驴友归属感和凝聚力不强。同时,经营者在组织开展驴友旅游活动后,往往没有及时的进行总结和分享,致使俱乐部失去了与驴友之间以及出行驴友之间的交流机会。因而,俱乐部文化方面的缺失是阻碍南昌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之一。

四、加强南昌市驴友旅游俱乐部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倡导科学出行理念

历年来驴友旅游事故频发,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出行安全意识的缺乏,驴友参加活动带有较强的盲目性、冒险性以及对强驴的膜拜心理和对所谓强驴身份的追求。所以,强调和倡导科学的驴友出行理念是俱乐部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核心环节,也是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义。驴友旅游的科学出行理念,与华东师范大学张树义教授所极力推崇的科学大户外的理念不谋而合。即强调人们以尊重大自然法则为前提,以重视生命及安全为原则,以科学的户外理念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户外活动线路及项目导向,在合理判断自身体能、经验、技能等条件的基础上,借助科学优质的户外装备,选择具有认证资质、合法经营、实力雄厚、保障完善、责任感强的户外企业及领队,量力而行地参与各种户外活动,以最大限度降低户外活动的风险,避免户外事故的发生及国家公共资源的浪费。俱乐部应加强对科学出行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将其贯彻在活动前中后的各个环节,并在联合当地红十字会等相关机构适时发起相关出行安全知识的社会公益培训,强化引导和教育,避免驴友陷入误区,本着安全至上的原则,认真践行科学驴友旅游观。

(二)健全领队培养体系

根据调查,目前南昌市的户外领队中,六成领队只是跟着别人爬了几座山、拥有几次户外经验就自立门户来带“新驴”的“半熟驴友”,正规户外专业领队可谓是严重缺乏。而户外运动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其不仅需要硬件装备,更需要领队了解和掌握户外运动的各种相关知识,包括运动医学、气象学、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以及相关的生存技能。除上述技能之外,户外领队还应该有敏锐的触觉和把握局势的勇气,能够针对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合理计划或安排。

要解决正规领队人才缺乏的问题,俱乐部首先应展开与南昌市乃至省内各高校体育、旅游等院校的合作,鼓励其开设户外领队专业,或者针对市场需求,将在校学生培训成为正规领队,以充实正规领队后备人才。其次,俱乐部应定期招聘和组织人员进行户外运动领队培训,壮大俱乐部领队队伍。最后,俱乐部所属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开展领队年检,对于那些不合格的领队,应取消其领队资格,以充分规范领队行业。

(三)强化文化内涵建设

驴友俱乐部作为一个以兴趣爱好凝聚客户的地方,自然少不了专属的驴文化建设,否则俱乐部和户外店及旅行社就没有什么异样。

1、加强俱乐部内部文化建设

(1)俱乐部应在店面装修风格、店内展陈风格、交流空间氛围营造上要凸

显驴友文化特色,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令驴友感觉一到俱乐部就像到了驴窝,便能立刻转换自己的角色,强化驴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及线路策划中,贯彻驴行文化理念,在每次的行前会、总结会上向驴友灌输驴行文化,自创俱乐部驴友之歌,制作俱乐部驴行画册及驴友笑脸墙等唤起驴友的每次驴行回忆。

(3)再有,建立驴友档案,记录跟随俱乐部出行目的地及次数,让驴行足迹与俱乐部一起成长,同时留下每个驴友每次活动最精彩的瞬间,到一定时候转送给驴友客户。

(4)注重行程结束后的联络。传统旅游形式中,游客往往在旅行社这一中介的号召下机械地完成游览过程,待行程结束后,游客之间再也不会有任何联系。而驴友们在驴游过程中却极易形成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即使在驴游结束后,也会保持长久的联系,建立共同良好而稳定的感情。有些兴趣相投的驴友,甚至会经常相约一起驴游。基于驴友旅游的特殊性,驴友旅游俱乐部可以采取每年举办驴友年会活动的形式,与中华户外网等门户网站及知名景区联合组织策划“驴友帐篷文化节”,将俱乐部的驴友聚集到一起,并借此机会为驴友们提供最新最好玩的驴游目的地信息,介绍最新的驴游装备及使用方法,普及讲解驴游知识等。驴友们亦可借此机会分享各自最近的驴游经验、讨论驴游装备选择与购买方式、探讨最新的驴游目的地等等,以此来加深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稳固俱乐部与驴友之间、驴友与驴友之间的心里联系,提升驴友对俱乐部的忠诚。

(5)环保与公益活动有机融合。驴友们普遍环保观念较为强烈,他们大多秉承“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的生态旅游意识。南昌市驴游俱乐部在环保意识层面,应该迎合驴友的期望与需求,让环保与驴游同时上路。制定驴友俱乐部环保公益公约,与驴友签订公约或承诺书,让环保约定成俗;组织驴友公益主题活动(关爱农村、关爱大自然、关爱留守儿童等等),将公益理念付诸于实践;在有关门户网站发帖宣传俱乐部的公益主张,上传相关公益活动照片。通过一系列的驴友公益活动,拉近俱乐部与驴友、驴友与驴友之间距离,一方面,加强俱乐部驴友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增强了驴友旅游俱乐部的知名度,帮助其树立社会公益形象,营造良好的市场口碑。

2、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用好自身网络资源,重视对外宣传、推广,并强化南昌行者户外网、飞鸟户外网、巅峰户外网、寻游户外网、南昌卓越户外网等网站与本土实体俱乐部的交流合作,提升发展能力,开发省内特色驴友线路,拓宽俱乐部线路与活动资源,做好区域性市场,并主动承接江西驴友旅游地接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密切与中国户外资料网、中华户外网、磨坊网、绿野网等门户网站的联系,加强与专业驴友门户网站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其先进的经营理念、组织理念、培训理念、资本运作理念,并实现客户资源以及其它无形资源的对接。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篇3

一、关于体育教学的概述

(一)何为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指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并督促学生加强练习,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传统授课模式的弊端

1、传统的体育授课模式已经不利于现代教学的发展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会形成自己的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但却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思维,阻碍了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同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得学生失去了上体育课的兴趣。

2、课堂结构对课程的限制过多

传统的体育授课模式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一味的追求时间上的合理分配,教师在写上课时,思维与行动呗限制,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关于体育俱乐部式的教学的概述

(一)何为体育俱乐部式教学

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指学校及教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锻炼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一项或者两项可以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他学习的动力会增加,他能够比较快的掌握体育和健康的基本知识与运动技能,可以充分体验锻炼身体的好处与乐趣。

(二)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的模式

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的有三种,分别是教学型专项授课;健身型课外俱乐部锻炼;训练型竞技水平运动队训练。

在第一种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上课的时间,主要以集体授课为主,上课时间比较固定。对学生来说,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加大,空间加大,但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难度加大,竞争的压力加大。

在第二种模式下,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各种类型的课外体育俱乐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经济状况、兴趣爱好选择教师,选择体育项目。这种模式进一步满足了全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是正常体育教学的延续。

在第三种模式下,学生经过选拔组成各个运动队,参与学校组织的主体俱乐部,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经过训练后,可参与竞技水平运动。

三、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尚且处于初级的实践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第一点是学校招生的扩张,造成现有的体育场所已经不能承载学生的运动量,而且运动场所的基础设施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达标的。

第二点是专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多元化需求。

第三点是俱乐部的管理模式不完善,管理制度缺乏创新,现有的活动场所、运动器材利用率低。

第四点是学生的学业任务比较重,没有充裕的时间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而且俱乐部的活动更新换代比较慢,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

四、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的对策

(一)科学理性的认识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事业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体育教育事业方面,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只有加快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够改变过去由学校单方面的依靠行政手段进行体育教育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与社会加快体育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加快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尽可能的为社会储备更多更好的人才。加快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的生活,培养他们对体育方面的兴趣与爱好,有助于学生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毅力与品质。

(二)加强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的宣传力度与强度,多方面的筹集经费

学校作为体育教育事业的主体,应该积极的整合学校内的有效资源,通过学生积极的开展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思想上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的意义。

学校相关部门应该适当给予学校社团活动经费,并且鼓励学校的社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三)加强完善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管理与监督体系

学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状况的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的管理制度。比如,学校应该制定新的体育成绩考核评价系统,该系统要包括学生参加的体育俱乐部的全部情况,打破以往年级的限制和性别的限制,学生通过成绩的考核就可以得到学分。

(四)学校体育俱乐部要实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是分层次的,有着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体现在体育教学方面,也需要分层次的教学。比如,体育俱乐部中的一个单体项目,在学生进入俱乐部之前,要进行全面的考核,按照考核成绩把他们分成提高班与基础班,并且根据学生的技能分为好、一般、及格三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不同的俱乐部。

结语:

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育模式,它符合我国国家与政府开展素质教育的思想,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和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因此,我国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模式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努力探索体育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燕.高职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1(8)

[2] 杨象战.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构建理论与实践研究[J]. 警官文苑,2009(1)

[3] 赵鸽尔.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2)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篇4

根据北京市教委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小学1—2年级将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初中加强词句的理解和使用,强化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高中突出基础性和选择性,全面提高读写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本市中、高考语文试卷将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教学增加传统文化和红色经典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本市将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等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今后将成为中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其中,小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连环画等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事迹。为学生精选蒙学读物和古诗词等优秀国学经典,通过熟读成诵,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初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为学生推荐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高中可以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可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听说读写首次全部入围语文学科要求语文学科改进意见首次对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说明,提倡在运用中学习语文。按意见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汉字书写、书法、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同时,对丰富学生阅读资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等多方面分学段提出具体要求。其中,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进行学习。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小学阶段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独立阅读,着力培养阅读习惯。初中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鼓励初中生以日记、随笔等形式积累写作素材。指导高中生运用“微写作”等形式反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教师当面批改学生习作。提倡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实现相互促进。社团社会活动将进入综合素质评价本市将支持设立学生读书俱乐部、辩论俱乐部、写作俱乐部等各类语文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跨年级、跨校常态化开展活动。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开放性语文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各类语文主题俱乐部开展网上交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俱乐部活动过程、积累活动成果。中学生活动成果记入学业评价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 体育俱乐部 组织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1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概述

目前,高职学生身体健康叫人担忧,据调查结果中显示,约27%的学生经常性锻炼,身体素质健康强壮,而且还拓宽了人际交际能力起到很好作用,被调查学生中约有47%认为体育运动对交往能力并不影响;另有约20%的学生并没有注意到这方面问题;其余6%被调查者对此不发表看法。学校体育俱乐部是以体育锻炼者自愿结合为基础,以各种体育场馆为依托,围绕着各种运动项目,以俱乐部为主体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群体竞赛等融合为一体的体育教学课堂模式。

2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

2.1 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方式

(1)体育教学工作部

这种组织主要是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情况在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经费数量及优势传统项目等方面组织起来的俱乐部。

(2)学生团体组织

这种组织以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为目的, 学生骨干负责组成的俱乐部活动。

(3)爱好者自愿组织

这种组织以学生个人自身特长爱好为目标, 组织有篮球,、排球、健美操等,这些单项体育项目大多数以健身娱乐为主。这类体育俱乐部采用会员制,经费来源于学生参加者交纳会费、和来自社会赞助等形式筹集。

2.2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现状

(1) 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用途不十分明确。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和体育实践训练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和落实,教师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参加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难度交大。因此,学生体育健身俱乐部只能依靠自己对学生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解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学生俱乐部管理办法。管理体系的混乱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向前发展,对此,出台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已迫在眉睫。

(2) 体育理论时数不足

目前大部分体育健身俱乐部都还是沿用体育课堂教学的方式,一般都比较注重学生技能的传授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被调查的学生中了解到在俱乐部活动中,大多是进行身体运动健身很少有教练或者老师给学生讲解有关健身理论方面的知识;学生在体育技能提高的同时却不能同步得到体育理论知识的提高。因此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就存在练习的盲目性,也无法进行自身评估学习效果,得不到理论的支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3)师资力量不足

在一些俱乐部还存在体育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进程。俱乐部教学实行的是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的去选择自己所喜欢、所擅长的体育项目,打破了传统的、原有的体育教学计划体育课课时。

3 构建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组织管理体系的新路径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合理划分、管理机构和各部门的职权建立、健全组织工作。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健全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组织机构设置要以“目标、任务”为中心不以人为中心,要职、权、责对等,管与办相分离。

(2)加强对体育管理人员、指导员的培养与场地、器材建设

首先,体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还有待培养,目前大部分俱乐部的主要体育负责人员是行业出身缺乏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凭经验管理。所以应不断加强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利用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参加交流活动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来提高俱乐部的管理水平。其次,对指导员进行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指导员队伍,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如通过参加各级培训班的形式提高他们的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

4 提高体育俱乐部管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开展新的健身项目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真正魅力源泉在于要充分的利用体育活动所具有的对抗、竞争的特点,要以休闲健身为出发点,面对大学生要根据院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开设具有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根据学生喜爱的项目增设课程,有科学合理的开展现代热点健身项目,拓展有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

(2) 理论教学合理设计

把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方法向创新型理论教学转变,要结合学生自生条件。以简单易懂,由浅入深,以自学为主学习方式。体育理论知识要应灵活多样,比如在校园网开辟体育理论教学专栏采用"问答"形式,把学生在运动中常见的问题和运动技术视频挂在校园网师生活动平台进行学习和解决。

(3)转变领导思想观念

可成立院校领导挂帅、体育部领导和学生骨干分子组成的体育俱乐部管委会, 对项目开展形式、制度、指导师配备、经费收支进行合理化制度管理。

(4)加强体育俱乐部的科学管理

增强体育俱乐部的凝聚力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对学生体育俱乐部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和校际俱乐部之间的交流, 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去掌握体育俱乐部的基础知识和管理制度, 提高他们的组织工作能力。

5 结论

在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组织与管理中我们应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经验,学校领导要对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加强重视和从新思想定位,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和管理,完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强化体育场地育人环境,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学校领导要把体育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中,切实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和配套服务,真正为学生着想,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氛围。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符合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它既为开展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又培养和选拔了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使学校体育与社会联网,进一步增强全民的体质。从这一点分析,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是体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陈人杰,王峰.体育俱乐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J].上海机电学院学报,2006,(1):76-79.

[2] 翁惠根.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实用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篇6

作者:左志坚

1928年5月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后,在士兵委员会下设立了娱乐科,其任务是负责定期组织工农兵联欢会、红军纪念会,这些文艺活动中表演的节目虽然短小却能取得良好的宣传与教育效果。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古田召开,会议通过的由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极为重视红军的文艺工作,指出文艺为宣传服务,而宣传工作的任务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以达到组4201务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以达到组2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任务。”①古田会议决议构建了体制化的文艺组织,如“军队各级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词”,“各支队各直属队的宣传队均设立化妆宣传股,组织并指挥对群众的化妆宣传”②。至此,各级宣传队、宣传股以及在士兵委员会基础上成立的各级俱乐部作为一种固定的军队文艺体制逐渐建立起来并开展文艺实践,它们以宣传为己任,为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任务服务。其后,随着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军队中的文艺制度与文艺实践也渐渐向苏区地方系统蔓延,比如地方政府仿效红军中的俱乐部制度,普遍建立俱乐部,下设歌唱组等。1931年11月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教育人民委员部,下设艺术局,苏区的文艺制度与文艺实践自此进入国家机构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苏区政权文化教育领导机构基本形成,苏区的文艺实践在法律的框架内得以开展,为完成既定的政治、军事任务服务。其次是红歌歌词的内容许多是表现苏区军民战斗生活的,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军事性。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直接描写各次战斗的,如《打横峰》、《打龙冈》、《打鹰潭》、《打浮梁》、《打乐平》、《打上饶》、《打弋阳》、《打贵溪》、《打遂川》、《打赣州》、《打吉安》、《峨峰之役》、《第一次反围剿》、《第二次反围剿》、《第三次反围剿》、《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等。宣传苏区政府与军队各项政策的,如《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歌》、《红军纪律歌》、《红军游击歌》、《红军三大任务》、《红军中青年工作竞赛歌》、《打倒四大家族》、《田是我们的田》、《建立苏维埃政权》、《一把斧头一把镰》、《只有跟着共产党》、《人民政权苏维埃》、《分田歌》、《共产主义没共妻》、《告白军士兵歌》、《欢送白军兄弟》等。鼓动民众参加革命、鼓舞军民斗志的,如《红军进行歌》、《向着光明走》、《杀敌歌》、《紧急动员歌》、《奋勇向前进》、《当兵要当红军兵》、《一心参红军》、《红军歌》等。反映红军训练生活的,如《步哨守则歌》、《守哨》、《登山行军歌》等。2.红歌生产强烈的时代感苏区红歌生产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适应了苏区普通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换句话说,伴随苏区革命与政权建设的开展,百姓的精神需求随之产生,此种精神需求蕴含强烈的时代感,促使一大批反映苏区群众精神面貌的红歌诞生。这些歌曲集中的体现了苏区普通百姓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精神面貌,是那个时代里苏区群众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从歌词内容看,这种时代感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热情讴歌苏区新生活与新政权的:《共个太阳两个天》、《实行共产人人欢》、《天亮了》、《红旗飘》、《红旗滚滚过山来》、《中央政府驻瑞金》、《石榴开花红又红》、《苏区两句歌》、《苏区工人快乐歌》、《苏维埃农民耕田歌》、《苏区景》、《幸福的苏区》、《苏区大不同》等。由衷地抒发苏区妇女翻身求解放、当家作主人的豪情壮志的:《妇女革命歌》、《欢五更》、《剪发歌》、《放脚歌》、《妇女解放歌》、《婚姻自由歌》等。通过对红军的称赞、想念、支援和鼓励踊跃参军,表现崭新的军民关系的:《红军谣》、《红军力量大》、《红军铁汉子》、《想念红军》、《半夜梦见红太阳》、《盼红军》、《慰劳红军》、《劳军歌》、《拾子弹壳》、《弹棉花》、《当兵就爱当红军》、《送郎上前线》、《送郎当红军》、《十送歌》等。真诚歌颂、、、、等革命领袖的:《井冈山来了》、《贵人就是毛委员》、《好领袖是》、《朱司令》、《我们好得有朱毛》、《湖南来了》、《营前来了彭团长》、《军》、《一身是胆》、《歌唱》、《五唱》等。反映苏区儿童参与革命、充满朝气的新生活的:《少年先锋队歌》、《儿童团歌》、《我有两只眼》、《春天好》、《小月亮》、《小乖乖》、《上学》等。红歌生产的非商品性红歌生产具有非商品性,这是红歌生产的经济特性。五四前后,新式文艺生产体制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文人的文艺生产从传统社会中的以娱己为主要目的逐渐演变为文艺生产者的生存方式———文艺生产俨然成为一种职业。伴随职业化的是文艺生产的商品化,它不再局限于不求报酬的自娱自乐,转而追求文艺生产的有偿性。这种新式文艺生产体制经过发展,至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基本成型。尽管如此,发轫于五四前后的新式文艺生产体制却对苏区的文艺生产基本上没有产生影响。从苏区文艺体制的历史建构的叙述中可知,在党委、政府和军队的文艺体制中,苏区的文艺生产均被纳入了公益的范畴。文艺生产者的文艺创作和文艺团体(比如各级宣传队、俱乐部)的文艺传播活动等都处于苏区文艺体制的统辖之下,文艺创作、传播与唱奏均以法规的形式进行,生产者不以生计需求作为文艺生产的动机,也不需要操持作品的传播(有许多红歌甚至以口头的方式流传在苏区),政府系统的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下设的编审局、艺术局和印刷所、工农剧社编审委员会,公开出版物如《青年实话》、《红色中华》等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期刊负责苏区文艺作品的编写、审定、出版、印发。作为苏区文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歌生产当然不会例外,红歌的创作者、唱奏者不以获得经济收入为出发点,不会得到额外的稿酬与演出酬劳,它的非商品性一览无余。有趣的是红歌的非商品性在苏区红歌中也有反映,一首叫《唱歌不要钱》的红歌就唱道:“涯①今唱歌不要钱,总要大家肯来听,只要大家听落肚,十人传百百传千。头一痛苦是工农,着个衣服补千重,餐餐食的净粥水,住个屋子似风棚……涯今唱歌不要钱,听来听去心喜欢,喜欢听来喜欢唱,先吃苦来后吃甘。”②红歌生产的创造性红歌生产从艺术创作技能而言是富于创造性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精神生产,这种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歌词与音乐两方面。1.歌词上的创造性歌词上的创造性体现在题材熟悉化、用词口语化和模仿传统民歌格式重新写词。基于革命宣传目的和良好效果(苏区将文艺视为宣传手段,且苏区的宣传工作主要就是文艺工作③),苏区文艺宣传中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缺乏生命力的“八股”式的宣传,要求“歌子唱来要实际,一定反对唱空腔”,特别强调贴近群众、符合群众口味、通俗易懂的重要性。为此,歌词中反映的内容都是群众熟悉的,比如军民战斗的、参军的、查田分田的、妇女解放的等等。用词上没有任何晦涩的词语,一切以群众听得明白为依据(正因为这样,有些歌词如同口号标语一般),歌曲中还采用了大量的当地方言,“比起用长篇大论来讲道理,这样的歌谣更易让人知晓其理,这就是一种创新,一种魅力,也是文化与文学上的普及,真正使大众文学普及大众之中”④。另外,有的整首歌词还模仿传统民歌的格式重新创作,使传统艺术被移植进新的时代内容和精神,如借鉴传统的赣南民歌《十二月》、《十送郎》、《十劝》等形式创作出《十二月农民苦》、《十二月同志哥》、《十二月革命歌》、《送郎当红军》、《十劝亲郎革命歌》、《十劝工农歌》、《十骂反革命》、《红军十劝妻》等歌曲。2.音乐上的创造性音乐上的创造性体现在曲式结构、旋律和调式上。曲式结构上中外结合,既有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一段式(包括具有上下呼应特点的二乐句一段式、起承转合的四乐句一段式、多乐句构成的通谱歌式的一段式等),又有西方音乐中常用的再现二段式、再现三段式、并列三段式。旋律上拿来与创作并用,既利用现成曲调填入新的歌词(主要是利用江西民歌曲调和部分外国歌曲),又进行全新的音乐创作。调式上以五声性民族调式为主(亦有部分采用西方大小调式的),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五声宫调式与自然大调式、五声羽调式与自然小调式的结合。中央苏区红歌生产具有的社会适应性、非商品性和创造性,分别在意识形态、经济属性和艺术创作技能三个不同层面以“三维一体”的方式统一于红歌的生产实践并最终呈现于作品之中,较好的体现出社会音乐生产的本质特征。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广大的工农大众以及主要由工农大众组成的士兵,所以文艺生产的服务对象自然是工农大众与士兵。文艺为工农大众服务和以工农大众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始终是中央苏区文艺创作的方向,也是苏区政府制定各项文艺政策并将其贯穿于文艺实践中的基本出发点。文艺为工农服务,就要求在红歌创作中必须采用工农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内容。它反对高高在上的“为艺术而艺术”,在这里红歌的艺术性与审美性让位于红歌的工具性,红歌的歌词要说工农熟悉的话,红歌的音乐要为工农乐于接受,易于传唱,只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红歌而不是艺术化的红歌才能满足文艺为工农服务的要求。民族化的旋律风格、进行曲为主的体裁、短小的篇幅、单一的形象、通俗易懂的歌词、百姓熟悉的题材正是红歌大众化在形式与内容上的表现。工农直接参与创作生产中央苏区党和政府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决定了在红歌创作生产中有工农的直接参与。在相关文章中明确提出,苏区政权是民众自己的政权,直接依靠于民众,这是苏维埃政权性质所决定的,不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政权就不能成立,革命也终将失败。工农直接参与红歌的创作生产,可作两方面的理解。一是红歌的歌词和部分曲调都是重新创作的,创作的主体就苏区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词曲作者,苏区也不具备这种条件,红歌的创作生产主体不得不依靠以工农和红军指战员为基础的普通群众;二是当某个人创作出一首歌曲后,在苏区特殊的文艺体制和文艺活动中被迅速教唱与传播,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会传遍苏区各地。由于苏区红歌的传播基本上是口头传播(尽管有报刊和出版机构刊载、出版了一些歌曲,但其数量较之总量巨大的红歌,这种传播方式始终较弱,口耳相传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当初创作的歌曲在众人的层层传唱之下,曲调被不断的重复,又在反复重复中被加工,歌曲的创作融个体性与集体性于一体,最初的创作者反而逐渐遁于无形,此种情形同中国传统民歌的创作集体性特点极为相似。由于以上两种状况,无论是编辑出版的还是流传在苏区大地上的红歌,绝大部分没有词曲作者(有的是不标注作者,更多的情况是在红歌的传唱过程中本来就不知作者是谁,形成只见作品不见作者的局面),在《红色歌曲》①一书中,直接说红歌是苏区人民的群众创作。歌曲创造生产与革命中心任务紧密结合“文艺工具论”决定了苏区红歌创作生产要紧密结合当时的革命中心任务。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文艺是宣传,文艺为宣传服务”,将文艺定性为宣传。而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红军就提出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能打倒敌人,将宣传看作是革命成功的手段之一。于是,文艺就变成了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既然是革命的工具和手段,红歌创作生产当然就始终以革命任务为中心来进行。唱奏生产特征大众化是红歌唱奏生产特征在时空上的表现。时间上,红歌的唱奏一直伴随着苏区工农大众与士兵,频繁的出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战斗中;空间上,红歌的唱奏往往直接面对广大工农大众与士兵,许多的工农与士兵就是红歌的实际演唱者。

苏区文艺体制的大众化宣传队和俱乐部是苏区军队和政府系统中主要的文艺宣传载体与制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极为重视军队中的宣传工作,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就承担着打仗、筹款、发动群众三大任务,为提高宣传效率,红军开始利用歌曲的形式来宣传群众。在秋收起义后率领队伍向井冈山进军途中,《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被战士编成歌曲来演唱。三湾改编后在士兵委员会中设立娱乐科,在纪念日或每月定期举办工农兵纪念会。1927年11月红四军第六次党代会通过的《军事问题决议案》中,设立宣传兵制度,军队中的宣传制度正式建立。1928年4月,红四军分别在军、团、营各级成立宣传队(后来在连也设立了宣传委员、文娱委员,负责连队的文化宣传工作)。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后,又在士兵中建立了俱乐部,开展游艺活动。军队中的各级宣传队、俱乐部紧密联系着每一个士兵,是一种极为大众化的文艺体制。俱乐部也是苏区政府系统内对群众影响最为深刻、广泛的文化传播媒介和宣传机构,当时的《俱乐部纲要》就规定所有的苏区公民都必须加入自己所在地方的某一个俱乐部,各级政府机关、工会、合作社及工厂企业都必须成立俱乐部,俱乐部中开始设有游艺股,后来又从游艺股中分设唱歌、音乐等独立的小组,负责开展组织唱歌等音乐活动①,1933年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布的《俱乐部的组织和工作纲要》中提出俱乐部内部要设立游艺委员会和训练委员会,发动组织群众举行各类游艺活动和创作歌舞、音乐等新的游艺节目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推动使俱乐部成为当时遍布苏区各地最为活跃的一个组织,俱乐部如磁石一般牢牢地吸引着百姓,高频率的对百姓进行革命的宣传与鼓动。苏区文艺活动的大众化不但红歌创作生产与革命中心任务紧密结合,红歌的演唱也与革命中心任务紧密结合。革命的不同阶段都伴随着红歌的创作与演唱,从红歌创作与演唱的历史可以窥见苏区军民的奋斗史和苏区社会变迁史。例如某些重要的节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三八”国际妇女节、元旦、中秋节、春节等)、纪念日(如“八一”起义、“三一八”等)、群众运动(如劳军扩红运动、查田运功、识字运动、征粮运动等)都有红歌创作与演唱,历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之前、之中和之后,也几乎都有红歌创作与演唱,甚至一年当中的不同季节都有固定的文艺活动,其中就有反映春耕、秋收等农事的歌曲。它们贯穿在苏区工农大众与士兵的日常生活中,苏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到哪里,哪里就飘扬着红歌的旗帜。此外,红歌的演唱不受专业的场地、灯光与音响限制,开口就能演唱,无论在百姓劳作歇息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还是在部队行军的行列、胜利祝捷大会,都飘荡着红歌的旋律。唱歌(还有戏剧)以其通俗易懂的形式、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对接受者文化程度要求不高而成为苏区文艺活动中最具影响的主要内容,贯彻了苏区党和政府文艺为革命服务、为工农服务的理论,真正实现了文艺大众化的目标。在音乐社会学视野中综观中央苏区红歌生产,其社会适应性、非商品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显现无余。创作生产和唱奏生产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一系列独有的特征。就红歌创作生产而言,具有歌曲形式与内容的大众化、工农直接参与创作生产、创作生产与革命中心任务紧密结合三个特征,而苏区文艺体制的大众化与文艺活动的大众化又最终形成了苏区红歌唱奏生产特征的大众化。中央苏区红歌生产的体制与实践深深的影响了后来根据地、解放区乃至新中国的文艺发展,特别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发挥音乐的宣传功用、实现党的文艺大众化目标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等方面能提供哪些有益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它的优势是什么?又有哪些不足之处?诸如此类问题仍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篇7

一、俱乐部式教学在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中的优势

1.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俱乐部式教学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中的应用采用主要的形式为教师从旁集中性的辅导,学生在体育运动场上分散进行练习,体育课不单单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也将体育竞赛纳入到体育课中,作为体育课的延伸,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能在体育锻炼中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俱乐部式教学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重的是教学的新颖,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重大意义,促进学生更加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对教学有积极作用。俱乐部式教学主要以学生的体育活动为中心,教师不断推进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自主地进行学习锻炼,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具有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势

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具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能够展开多样化的教学,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基础技术和基本的战术,在课余时间进行比赛,学生自发组织训练,加强健身培训,丰富了体育社团活动。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激发运动健身的兴趣,锻炼运动中的组织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只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问题,因此,俱乐部式教学能够为高校的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3.有效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俱乐部式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水准,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和组织上的创新。教学效果的优劣程度一般都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俱乐部式的教学中提高思想素质,创新教学观念,不断增强专业文化知识,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二、俱乐部式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问题

1.高校体育仍旧保留传统体育教学的特色

现在大多数采用俱乐部式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没有改变什么体育项目,遵循传统的基本体育项目,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做到项目创新,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被动的学习只会导致学生对于体育活动降低积极性,在教学模式上也没有做到创新。由于课程内容的贫瘠,教师的教学成效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俱乐部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无法发挥出其作用。此外,由于教学的时间不足,学生学习的时间少,课余时间没有充分的利用。

2.高校实施俱乐部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场地设施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拥有量都不高,根据2004年的教育部普查,我国高校的人均器材数量都与国家的标准有所差距,对室内的体育场和娱乐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需要的场地数量十分缺乏,打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娱乐性较强的一些体育活动需要的场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网球场、乒乓球场等,没有场地就无法开展体育活动,所以现在高校面临的问题就是随着招生数量的递增,活动场地设施无法跟进,导致无法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三、俱乐部式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的应对措施

1.正确认识俱乐部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理念

高校体育在教学形式上做到了与时俱进,但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过于传统,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更新体育教学的理念。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创新已然走上了正轨,但是并没有受到相关体育教学主管部门的重视。只有得到了领导的重视,才可以最快地推进俱乐部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有效实施,为教学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获得更多的支持,使得场地资金问题能够及时投入,保证今后的体育活动开展能够有充足的场地进行。

2.有效宣传增加经费

高校中的相关体育部门针对经费不足这一情况必须不断进行有效宣传,只有增加了经费来源,才能增加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场地,从而保证高校体育活动的经济功能。相关部门要尝试着从学校周边入手,在社区中表达合作意向,将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变成开放式的体育消费场所,引入市场化经营模式,将体育俱乐部变成一个可盈利的场所,从而有效地筹集经费。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篇8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二十一世纪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竞技体育教育”向“终身体育教育”的转轨,提出了学校体育必须社会化,而学校体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创建体育俱乐部,通过本校体育俱乐部的创建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说明学校体育社会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自身的健康水平、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校体育是我国惭民体育的基础,提高民族的身体素质、文体素质、心理和品德素质有深远的意义。二十一世纪的学校体育应该如何发展,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竞技体育教育”向“终身体育教育”转轨.学校体育社会化,是二十一世纪学校体育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发展的必然趋势。

受应试教育影响,目前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所意识不强。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多,学生的现代意识增强.逐步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从而对体育运动选择的自由度也增大了。学生已经厌倦课外活动中教师唱主角的传统模式和固定的运动项目.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苛不主,每次课外活动,最多三分之二的学生在锻炼.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在闲坐.聊天。

为了与社会接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提高体育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必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最好方法,就是走体育社会化之路。(所谓学校体育社会化,在组织上是指发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作用,实现学校、社会形象、家庭体育的一体化构建。)我校体育组认为,要实现体育社会的最好途径之一,就是改革传统的课外活动模式,创建体育俱乐部。

2、创建步骤

我校汲取了社会上职业俱乐部的某些管理办法和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开始了体育俱乐部的创建工作。

2.1宣传发动

利用广播、闭路电视、黑板报及各项活动.宣传我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目的:与社会接轨,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校内和双休日、署寒假体育锻炼的质量。

2.2学生报名

根据我校场地器材情况,我们推出了10个项目: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健美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报名,学生报名率达100 %。经过统计调整成立了高一、高二、高三、初中四个分俱乐部。

2.3健全机构,组织活动

我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由竞赛活动部、教练部、总务工作部、教研工作部和社会活动部组成。各部有自己的职责,各俱乐分部名单公布之后,由学生自己推选队长,各个项目都有体育教师或其他教师或专业人员担任教练。根据各俱乐部的项目特点、活动计划,由体育组统一安排活动场地。每次活动场地基本固定,如遇比赛等特殊情况,再由体育组统一协调。活动进间基本上在每周两次的体育活动课上,双休日由各自的教练或队长组织大家进行训练或比赛。

2.4经费来源

会费收入、捐赠、政府资助、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收人、其它合法收人。

2.5宏观调控

俱乐部的经费只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发展事业的经费开资。俱乐部的财管管理制度按国家规定的管理办法执行,由体委、体总财务部门派人兼管。实行专人负责.做到合法、真实、准确、完全.以利监督。

3、初见成效

我校体育俱乐部经过近一个学期实践,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虽然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的投人时间减少了,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已经增强,参加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多,再也看不到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的学生在闲坐、聊天的现象了,运动场上到处是开开心心地锻炼的学生,除了规定的活动课以外,在午后、放学后,特别是双休日,运动场内到处都能看到学生锻炼的身影。上学期还利用双休日成功地组织了高一“新星杯”足球比赛和调一“妙光杯”篮球比赛。校篮球提高班参加市教委组织的篮球比赛,取得了理想的名次。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学生的乐趣之一,体育锻炼已逐步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

3.2有效地推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由于俱乐部活动都是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安排,自行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3有利于学校体育经费筹集的多元化

体育俱乐部的创建,为学校的体育活动开展解决了一定的资金问题,会费、募集的经费收人为学校进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4、发展前景

上一篇:工程竣工新闻稿范文 下一篇:创伤急救培训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