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考核评鉴意见范文

时间:2024-02-29 11:25:03

员工考核评鉴意见

员工考核评鉴意见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考评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13-12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下称“考评员”)是职业技能鉴定的考官,考评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职业技能鉴定的效果,也影响到企业能否科学、合理的按照企业需求标准地选聘人才。为此,加强高职院校考评员队伍的科学管理,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考评员队伍,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在各级各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考评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存在的不足和解决对此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问题一:考评员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考评员对考评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把鉴定工作作为一种普通考试而疏于严肃,导致考评员在考评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还有的考评员在考评过程中对考生或考生所在单位存在“同情心”,当考生的最终成绩接近及格线而产生不忍心理,导致考评结果失真。思想认识不到位而导致的另外一种现象是少数考评员对自我要求不严格,缺乏自律意识。如在考评过程中对“托关系关照”、“朋友说情”等不良现象缺乏警惕意识,有损考评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严重影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正常秩序。

问题二:考评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各行业各工种的考评标准和考核方法随时进行更新,而部分考评员沿用旧的考评标准或是对新标准的掌握不准确,部分工种考评标准更新后连考评员都不熟悉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严重影响考评员的职业形象。另外,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还发现,考评员不熟悉鉴定考核方法,特别是对工种考评细则了解不足,导致考评员在考评过程中考核方法不规范、评分表使用方法不清楚等各种现象的出现。另外,虽然部分考评员业务水平较高、技术能力较强,但在考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担当考评员技能评判任务时表现较好,但在理论业务知识问答过程中表现就不尽如人意。这些都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公正性受到严重质疑。

问题三:考评员考核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大部分考评员一经获得考评资格,便几乎获得了“终身”考评的权利。虽然大部分地区考评员聘任采用任期制,但是都是自动续期,缺乏严格的管理机制。目前,考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种“你干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的模式,严重损坏了考评员作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裁判员”的职业形象,影响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质量。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加强高职院校考评员管理的同时制定相关的培训和管理机制,使得高职院校的考评员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应加强考评员责任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考评员作为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的“裁判员”,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明确鉴定工作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企业人才素质的提升的密切关系。考评员既要把鉴定工作既作为一项权利认真行使,也要作为一项义务自觉履行,切实做好每一次鉴定工作,真正意识到考评工作既是对考评员的信任,也是对考评员业务水平的一种认可。同时要突出强调考评员所肩负的责任,增强考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满腔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投入到鉴定工作中。其次,应做好考评员的培训和聘任工作。考评员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技术核心,考评员的业务水平与考评质量紧密相关,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考评员的业务培训(这里指的是已获得考评员资格后工作中的常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两方面:首先,考评员职业道德是指考评员在从事考评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要求考评员发扬忠诚、敬业的职业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纪意识,使其切实有效地维系平等、稳定的考评环境,推动鉴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需加强考评员业务技能培训。在鉴定考评工作过程中考评员常出现:对鉴定项目变更、评分标准更新等了解不足,甚至考评方法不规范,业务水平不足,从而导致考评员有失“裁判员”形象,影响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为此,要定期组织考评员业务学习,使其必须掌握本工种的考评技术和考核方法,以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考评员选拔要按照“一审查、二培训、三考核、四通过、五聘任”的原则进行。首先由本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推荐,经市级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核通过后,方能参加考评员资格培训。考评员的培训原则上应采取分职业(工种)的方式进行。培训后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考核合格后由省级主管部门颁发资格证书。市级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必须在取得资格证书的考评员中进行选聘,并与被聘用的考评员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聘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聘用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最后,应加强考评员的业务督导和评估考核。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必须建立完善的考评员督导、考核和淘汰机制。职业技能鉴定督导制度是保证鉴定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对考评员的业务评估和考核的一个手段。督导员负责对考评员进行考核督导,并对考评过程和考评员在此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监督,督导员有权对考评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予以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另外,对考评员全程进行责任追究制,即考评员应对考评过程、考评结果和考评质量负全责,对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要追究其责任。鉴定结束后,督导员要及时对考评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督导结果汇总到鉴定主管部门,定期将结果反馈到考评员本人及所在单位。对于考评员在督导考核过程中的突出业绩表现将作为年度优秀考评员评选的主要依据,真正把考评员督导工作做实,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同时,组织各行业的专家、教授对考评员的职业技能鉴定水平进行年度考核。市级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根据对考评员日常考评过程的记录档案建立年度评议考核制度,并组织相关的职业技能所(站)管理人员和现场督考员分别对考评员提出评议意见,评选出优秀考评员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合格的考评员进行业务再培训和再指导,对再次培训考核仍不合格者取消其考评员资格。同时将考评结果将作为其是否续聘的主要依据。

总之,高职院校考评员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高职院校考评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成败。为此,必须从严过细的把审查、培训、聘用、督导、考核等一系列环节做好,切实有效地建立完善考评员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和执行考评员管理机制,对有效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军.关于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的问题与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08,(3):87-88.

[2]刘凯.浅谈高职院校考评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7):137-138.

[3]孟永刚.浅析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培训,2010,(9):51.

[4]伍晓伟.建立科学的考评员管理机制[J].四川劳动保障,2006,(10):16.

[5]赵宏.加强考评员管理提高鉴定质量[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7):12.

员工考核评鉴意见篇2

一、组建鉴定项目小组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职业技能鉴定是以技能为着眼点的评定型考试,以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对象,以规定的职业标准为参照系统,以相关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核为综合手段。考评员是对鉴定对象进行考核、评审的人员,是鉴定活动的主导因素,其考评行为直接决定着鉴定质量。考评员是鉴定认证活动的实施者,要经过资格审查、挑选的技术权威,调动他们研究、探索鉴定技术、考评技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动鉴定内容的不断更新,标准的不断科学化,鉴定手段的不断进步和符合实际。在加强业务培训考核及开展评先评优活动的同时,成立鉴定项目考评小组,将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职业发展及需求,在国标范围开发考核标准和题库,确保鉴定公平公正。按照这样一个组织活动目标,组建与各专业相应的鉴定考评项目小组,着眼长期的考评技术发展研究方向。

鉴定项目小组主要任务有:研究鉴定工作的现状,认真分析鉴定对象的特点及岗位需求,确定考评的发展方向;明确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比较稳定和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相应的考核方式;进行考评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提供考评技术的指导、咨询、支持和服务。

二、鉴定项目小组运行方式

成立鉴定项目考评小组,促使其在充分发挥评判职能之外,关注本职业发展。使这个特殊的集体,能够经常围绕如何提高考评技术这个主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鉴定项目小组运行方式

考评项目小组设组长一名,由专业资深考评员担任,成员由市鉴定中心挑选。小组内部成员以相互交流、讨论的方式,定期召开项目会议,研究本专业的各类问题,提出对本专业有指导意义的问题。

2.鉴定项目小组主要采取两种形式开展活动

(1)本专业有权威代表的,以权威代表为主,制定出标准及考核试题,然后提交成员进行研讨,最后再由权威人士进行综合考虑并确定。

(2)由各位考评员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挥所长,各抒已见。最后,由本溪市鉴定中心人员在综合大家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并确定。各鉴定项目小组在市鉴定中心的召集下,定期聚集进行交流,完成鉴定中心交给的各项任务,小组与小组间也可召开经验交流会,达到共同进步,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其余时间内,各项目小组成员应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鉴定项目考评小组的实践

开展鉴定项目考评小组研讨活动的尝试,对如何确定鉴定项目,项目小组如何进行研讨,研讨内容如何确定,标准如何制定,如何在考核实践活动中实施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我们首先选择了职业学校的重点专业电工进行先期尝试,电工培训市场及就业市场比较宽广,在考评员队伍中能选出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带头人。通过研讨一致认为,随着企业设备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日益发展,电工专业理论试题出现一些偏题、怪题;技能考试一些试题缺乏普遍性、可操作性,部分技能试题的评分标准不合理,没有考虑到技能培养的重点。鉴定项目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职业院校电工专业(工种)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提出有局限性、可操作性不强的技能操作试题应考虑删除,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技能操作试题的编撰和改进;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把技能考核要求的内容公开化,考虑地域、行业的差距,结合被鉴定人员的实际情况保留一定的调整空间,从而保证职业技能鉴定更加科学、准确,能够检查出被鉴定人员的实际技能水平。电工命题研讨小组对国家电工鉴定试题进行修改的同时,提出对考评员进行严格考核与管理,提高鉴定的质量。

组织鉴定考核项目小组,使考评员能够将宝贵的实践经验及考评经验和技术结合在一起,及时掌握其所从事职业技术发展的新情况,及时追踪职业的发展,对考核标准进行科学、动态的调整和修正,及时制定符合实际的考评方法和模式,科学地考核出鉴定对象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职业(工种)的时代特征和领先性,真正做到技术的常变常新,与时俱进。在少数工种的尝试取得一些进展后,逐渐铺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使其符合本地区的实际和现阶段技术的发展水平,逐步形成在国家标准内具有本地特色的符合本地区工种实际的鉴定考核体系。以鉴定项目小组活动的开展为契机,推动各项鉴定工作的深入发展。

员工考核评鉴意见篇3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计划你写好了吗?没有就来这看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职业职能鉴定工作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职业职能鉴定工作计划范文1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管理,促进职业技能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根据《工人考核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劳动者进行技术等级的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以下统称技师)资格的考评。

第三条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

(一)劳动部综合管理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制定规划、政策和标准;审查批准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综合管理本地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审查批准各类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站(所),制定以下有关规定和办法:

1.参加技能鉴定人员的申报条件和鉴定程序;

2.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技能考核办法;

3.考务、考评人员工作守则和考评小组成员组成原则及其管理办法;

4.职业技能鉴定站(所)考场规则;

5.《技术等级证书》的印鉴和核发办法

(三)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四)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具体实施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鉴定。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和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第二章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第五条劳动部所属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组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展职业分类、标准、技能鉴定理论研究及咨询服务;推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所属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要职责是:组织本地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具体实施考评员的资格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咨询服务;推动本地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第七条经劳动部批准,有关行业可建立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外非社会通用的本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标准;组织本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考评员的资格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及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咨询服务;推动本行业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第八条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是事业性机构,在管理上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

第九条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是具体承担对待业人员、从业人员、军地两用人才、各级

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和其他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事业性机构。在管理上实行站(所)长负责制。

第三章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和实施

第十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一)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条件是:

1.具有与所鉴定工种(专业)及其等级或类别相适应的考核场地和设备;

2.具有与所鉴定工种(专业)及其等级或类别操作技能考核相适应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

3.有专(兼)职的组织管理人员和考评员;

4.有完善的管理办法。

(二)申请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单位,根据上述条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规定,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由其发给《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明确鉴定的工种(专业)范围、等级和类别,同时授予统一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标牌。

(三)鉴定技术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规定审批权限;鉴定技师资格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劳动部备案。

(四)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批;跨地区的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和中央、国家机关、解放军各总部机关直属单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由劳动部审批。

第十一条职业技能鉴定站(所),享有独立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利,有权拒绝任何组织或个人更改鉴定结果的非正当要求。

第十二条劳动部组织有关行业或单位的专家、名师,根据现行《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统一编制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建立职业技能鉴定题库。

第十三条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必须遵守劳动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实施办法。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必须从国家规定的试题库提取,不得自行编制试题。

第十四条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应受理一切符合申报条件、规定手续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要严格执行考评员对其亲属的职业技能鉴定回避制度。

第十五条职业技能鉴定的对象:

(一)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毕(结)业生,凡属技术等级考核的工种,逐步实行职业技能鉴定;

(二)企业、事业单位学徒期满的学徒工,必须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三)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以及社会各类人员,根据需要,自愿申请职业技能鉴定。

第十六条申报职业技能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可向当地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提出申请,由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签发准考证,按规定的时间、方式进行考核或考评。

第十七条国家实行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制度。

(一)对技术等级考核合格的劳动者,发给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对技师资格考评合格者,发给相应的《技师合格证书》或《高级技师合格证书》;

(二)《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和《高级技师合格证书》是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同时,按照劳动部、司法部劳培字[20__]1号《对出国工人技术等级、技术职务证书公证的规定》,是我国公民境外就业、劳务输出法律公证的有效证件;

(三)上述证书由劳动部统一印制,劳动行政部门按规定核发。

第十八条单位或个人申报职业技能鉴定,均应按照规定交纳鉴定费用。

(一)职业技能鉴定费用支付项目是: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场地、命题、考务、阅卷、考评、检测及原材料、能源、设备消耗的费用;

(二)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财政部、劳动部(92)财工字第68号《关于工人考核费用开支的规定》,由当地财政、物价部门做出具体规定。

第四章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第十九条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必须具有高级工或技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资格;鉴定技师资格的考评员必须具有高级技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

第二十条考评员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进行资格考核,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准并颁发考评员资格证书和带有本人照片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胸卡。

第二十一条鉴定技术等级的考评员资格认定和合格证书的核发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准。

第二十二条职业技能鉴定站(所)要在取得考评员资格证书的人员中聘任相应工种、等级或类别的考评员。聘期三年,并应采取不定期轮换、调整考评员的方式组成专业考评小组。

第二十三条考评员要严格遵守考评员工作守则和执行考场规则。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四条劳动行政部门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实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工作人员。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视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根据人事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并停止其在指导中心或鉴定站(所)的工作;考评人员如有上述行为者,吊销考评员资格证书。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和第十八条(二),造成不良影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由劳动行政部门吊销其《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对乱收费的,没收其非法所得费用。没收的费用,专项用于职业技能鉴定事业。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第三条(二)中第五项和第十七条(三),伪造、仿制或滥发《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的,除宣布其所发证书无效外,还应视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对主要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对其中通过滥发证书获取非法收入的,应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五倍以上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由劳动部负责解释。

职业职能鉴定工作计划范文2一、林业职业技能鉴定第038站规章制度

1.本站由国家林业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指导,实施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2.本鉴定站在站长领导下,完成鉴定站的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并完成年度总结。

3.鉴定站鉴定前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宣传、考试命题、考核、成绩上报、证书办理和发放工作。

4.负责聘用各工种考评员及任命考评组组长工作。

5.负责对技能考核的监理工作。

6.安排考评员参加鉴定指导中心对考评员的培训与指导工作。

7.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各种费用收支由站长审批。

8.建立完善的技能鉴定试题题库。

9.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及证书保管等工作档案。

二、职业技能鉴定站站长职责

1.主持本站职业技能鉴定的全面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布置年度鉴定任务。

2.审核年度鉴定工作总结。

3.审核鉴定费用的收支工作。

4.主持安排考评员参加培训和鉴定站许可证的办理工作。

三、职业技能鉴定站副站长职责

1.协助站长完成日常管理工作。

2.主持职业技能鉴定教材订购,大纲编写工作。

3.主持安排实施性鉴定工作。

4.技能鉴定中负责对考评员的监察和考生纪律检查工作。

5.完成站长交办的临时性任务。

四、职业技能鉴定站办公室主任职责

1.主持完成鉴定站的年度工作总结的撰写。

2.协助站长、副站长完成年度技能鉴定的各项工作。

3.审核技能鉴定考核试题抽取工作以及试卷印刷工作。

4.审核鉴定材料的准备、鉴定所用仪器工具的准备工作。

5.审核考评员的考评资格。

6.完成鉴定站的临时性工作。

五、职业技能鉴定站管理员(秘书)职责

1.完成与上级鉴定中心的联络工作。

2.负责考生的鉴定成绩录入、证书办理工作。

3.负责考评小组以及考评员考务费用的发放工作。

4.主持鉴定站的各种档案和资料管理工作。

5.安排考核宣传动员,安排考核时间以及下达考核通知工作。

6.完成鉴定站的临时性工作。

六、各工种考评组组长职责

1.组织技能考核试题的命题及检查审核工作。

2.组织考评员实施技能操作考核工作。

3.负责各工种组的仪器设备准备、考核材料准备工作。

4.负责本工种组考生的成绩评定及成绩复查审核工作。

5.做好鉴定试题。

6.完成鉴定站的临时性任务。

七、各工种考评员的职责

1.协助考评组长做好技能操作试题的审阅工作。

2.协助组长完成鉴定仪器的准备、仪器检查和材料准备工作。

3.参加鉴定培训工作。

4.参加大纲、教材编写工作。

5.完成鉴定站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八、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参见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职责

九、技能鉴定站档案管理员职责

1.负责上级鉴定部门下发的文件保管工作,负责文件的传阅。

2.负责鉴定成绩单、鉴定合格证书复印件的保管,鉴定资料的保管及借阅工作。

3.负责试题题库的保管工作。

4.负责计划、总结的保管工作。

5.负责考评员考评资格证书的保管工作。

6.鉴定站公章的保管。

职业职能鉴定工作计划范文3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所阅卷制度

1、阅卷人员和考评员必须统一严格掌握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客观、公正地阅卷、评分。阅卷、检测评分开始前,应由考评小组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研究,统一评分标准、检测方法和标准答案。

2、阅卷、检测评分工作应在考生姓名、考号密封线的条件下进行,阅卷人员和考评员不得擅自拆开试卷密封线,如有装订错误,应交考评小组负责人重新装订后再进行评判。

3、阅卷检测评分,记录分数要统一使用红色钢笔和圆珠笔,字迹要清楚易辩,有修改之处要有文字说明并签字。

4、阅卷人员和考评员不得修改考生试卷或实际鉴定项目,不得向外界透露有关工作情况,对有徇私舞弊者要取消其阅卷、考评员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严重处理,

第二章职业技能鉴定保密制度

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人员要严格遵守本保密制度和工作纪律,违者进行批评教育、处罚,造成恶劣影响者,清除职业鉴定工作队伍。

1、考前要认真学习考务人员工作守则和考评人员工作守则。

2、考务人员考前不准向参加鉴定人员泄露考评员身份,不准向考评员介绍参加鉴定人员身份。

3、考试要按时当众将试袋开封,考前不准向任何人泄露试题。

4、技能操作考核的考件不准写有参考人员的单位、姓名和特殊记号,不准考评员参加监考。

第三章职业技能鉴定回避制度

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考务人员,鉴定考试前必须认真学习考务人员工作守则和考评人员工作守则,严格执行本制度规定条款,违者按轻重进行批评教育,处罚,造成恶劣后果者,清除鉴定队伍。

1、考务人员不准向参加鉴定人员泄露考评员身份,不准向考评员介绍参加鉴定人员身份。

2、站领导和工作人员不能安排有本单位参加鉴定的考评员参加鉴定。

3、考评员要严格执行对亲属(含徒弟、学生)的鉴定回避制度,当得知有亲属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时,应向鉴定站领导汇报,主动回避,退出考评工作。

第四章职业技能鉴定档案管理制度

1、置造宜保存和利用档案的专用库房、装具等必要设施。

2、指导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文字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应立卷归档的文字材料齐全完整。

3、按规定文件材料立卷后交本单位档案工作人员集中管理,任何人不得将应当立卷归档的文字材料据为已有。

4、档案的保密,档案等级的变更和解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5、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必须妥善保管。

6、凡是需要归档的文字材料都应当做到书写材料优良、字迹工整、图样清晰、有利于长久保存。

7、对接收的鉴定档案,应当进行分类、编目、登记、统计和必要的加工整理。

8、借阅和复制鉴定档案要有一定的批准手续,建立借阅档案的统计制度。

9、要销毁的鉴定档案,必须造具清册,经单位领导审定,报送上级主管机关备案。

10、培训鉴定的档案管理部门对重要的鉴定档案应当复制副本,分别保存,以保证在非常情况下鉴定档案的安全,

第五章职业技能鉴定站职责范围

职业技能鉴定站具体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资格进行鉴定的执行机构。基本职责是:

1、规定职种、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面相社会提供服务。

执行劳动行政部门和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有关规定和实施办法,保证鉴定质量。

2、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的各项具体工作:

(1)受理职业技能鉴定报名申请;

(2)对申请职业技能鉴定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者发给准考证;

(3)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的人员中,按《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组组成原则》的有关规定组成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组,并颁发聘书;

(4)组织实施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

(5)填写职业技能鉴定成绩通知单,并报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办理核发证书手续;

(6)每次考核鉴定完毕,向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作出考核鉴定的书面报告,接受监督、检查。

3、职业技能鉴定站享有独立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利,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更改鉴定结果的非正当要求。

第六章职业技能鉴定考务人员工作守则

1、考务人员上指职业技能鉴定所从事考场、考核业务的工作人员。

2、考务人员由鉴定所推荐经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查同意,由鉴定所所长聘任。

3、考务人员的主要职责上:负责接待报名、审查申报资格、检查证件、核发准考证、安排考场考位、编排考号、提取试题、印刷试卷、制备试件、发卷监考、核分、登记成绩、填写证书、填报鉴定人员名单、填写成绩单等工作。

4、在实施考试、考核前,考务人员要对考场、设备、能源、仪器进行认真检查,准备就绪后,向所长报告。

5、考务人员要尽职进责,廉洁奉公,严防冒名顶替、调换试卷(件)、打小抄、传纸条、交头接耳等违反考场纪律的现象发生。

6、考务人员要严格准守保密制度和工作纪律,不准向参加鉴定人员泄露考评员身份,开卷前不准向任何人泄露试题,不准向考评员介绍参加鉴定人员身份,不准参与考评意见,不准接受参加鉴定人员的钱物。

第七章职业技能鉴定规程

1、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人员报名时须交验身份证、交近期、正面、免冠、一寸照片4张(申报中级以上鉴定需持原技术等级证书),并按规定交纳鉴定费。

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培训中心、就业训练中心以及经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备案的社会力量办学,军地两用人才、劳改劳教人员培训班的毕(结)业生由单位提前一个月报名、自学成才者提前一周报名。

2、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接待报名、检验证件、审查申报资格、核发准考证、安排考场、编排考号、确定考核时间。

3、职业技能鉴定所于考核前五天,将鉴定人员名单及职种、等级、考核时间、地点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由指导中心复核申报资格并确定考评组成员。

4、具体鉴定工作,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监督下,由鉴定所负责实施;

先进行专业技术知识考试,再进行操作技能考核;考试、考核均合格者,由鉴定站填写《技能鉴定成绩呈报表》,加盖公章,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核发证。

第八章职业技能鉴定所财务制度

1、认真贯彻《会计法》,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管好资金,保证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2、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做好计帐、算帐、报帐工作,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

3、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正确进行会计监督,保护资金、财产和物品的安全。

4、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鉴定站具体情况,制订适合本所财务工作办法,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5、建立健全财产的物品帐,监督鉴定站的物品管理,掌握清查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九章职业技能鉴定公示制度

要积极宣传推行的职业技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意义。把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政策、标准宣传到位。

1、制订有关技能鉴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公示于众。

2、鉴定的时间、地点、依据公示于众。

3、鉴定的收费依据公示于众。

4、鉴定的结果公示于众(结果出来以后汇成总表交于被鉴定单位)。

5、严格执行“回避”“保密”制度,保证鉴定的公开、公正、公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十章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管理制度

1、参加技能培训学员必须遵守培训班的管理制度和作息时间,要求出满勤、不缺课,对缺课超过三分之一者,取消考试资格。

2、遵守培训班的课堂纪律,室内严禁吸烟,打手机违者罚款5元,认真听讲,不随便说话,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3、讲究卫生,认真值日,教室内保持清洁,爱护公共财产。

4、考生在考场内不得交谈,左顾右盼,抄袭他人,违纪者一律清除矿尘考场。

5、实践操作时被鉴定人员要服从管理,注意安全,独立完成,不得他人代替或帮助,否则取消鉴定资格。

职业职能鉴定工作计划范文

员工考核评鉴意见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依据,坚持客观、公正原则,通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使全局干部能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实绩,又找到差距,进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组织领导

局机关成立考核领导小组。

考核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

三、方法步骤

(一)学习动员。12月中旬,由局考核领导小组召开年公务员年度考核动员大会,着重讲清楚考核工作的依据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

(二)述职评鉴。

1、总结。由被考核人根据平时履行的岗位职责完成任务情况,按考核要求,对本年度德、能、勤、绩、廉等方面作出书面总结。

2、述职。以处室为单位,由处长负责组织处(室)工作人员述职、考核;处(室)、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局里安排,集中进行述职述廉。处长在个人述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本处(室)被考核人述职予以认定或补充。

述职工作在12月16日前完成。

3、评定。由局统一组织进行民主测评,评定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按参加年度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20%评优的比例,在局机关范围内推荐5名优秀公务员候选人,经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后报市人事局审批。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由处长签署评鉴意见;任实职的正、副处长由局分管领导签署评鉴意见。

考核工作须在年元月5日前完成。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完善自我。被考核人员要在总结工作时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找到不足,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2、严格程序,保证质量。考核的目的是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律性,因此严格执行考核程序,维护考核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十分重要。

员工考核评鉴意见篇5

各党支部(总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根据集团公司党委部署要求,矿党委研究决定,从12月6日开始进行党内总结评比工作。为此,特作如下通知。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为标准,以提高基层党支部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和增强管理能力以及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双评”工作为基础,以“争创红旗党支部”竞赛考核为依据,总结今年,评先树优,推动明年,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20__年我矿改革发展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评比的类型、条件和比例1、先进党支部,按支部(总支)总数的30评选;2、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单位(部门),按单位(部门)总数的30评选;3、先进党小组,按党小组总数的20评选;4、优秀共产党员,按党员总数的4评选(各支部推荐评选名额分配表附后);5、优秀党务工作者,按党务干部总数的20评选;6、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按科级干部总数的15评选(各类先进评选条件附后)。三、评比的方法步骤1、学习发动阶段(12月6日至10日)。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党员先进性标准、党内总结评比工作的通知等有关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掌握条件,明确方法步骤,增强搞好总评工作的责任感。要把宣传发动立足在加强对广大党员、党务工作者党性观念教育和正确对待党内总评、立足岗位多奉献上,真正把这次总评的过程作为对党员进行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2、民主评议阶段(12月11日至17日)。采取个人自评与党内互评相结合,群众参评与组织审定相结合,定量测评与定性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一阶段,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⑴搞好民主测评。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认真负责的填写“党员和党支部民主测评表”,对每个党员的评议情况由所在支部汇总,对党支部的评议情况由矿考评组汇总,矿党委研究确定支部类别,并写出书面反馈意见进行反馈。⑵搞好自我总结。各党支部和每名党员都要对照标准条件,根据评议意见,结合“争创红旗党支部”竞赛、党员“一区一岗”活动开展情况及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认真总结一年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党员要写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特别是要写出对评议意见的态度,明确努力方向,在党小组会上汇报,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支部写出年度工作总结报矿党委办公室。⑶搞好整改处置。对评议确定的三类支部要限期制定措施整改,对不合格党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政策进行妥善处置,对基本合格党员要指定专人重点帮教,限期达到党员标准。3、党员组织鉴定阶段(12月18日至19日)。先由党员本人在党小组会上作自我鉴定,然后由其他党员进行评议,肯定优点,指出缺点,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党支部作出鉴定,鉴定只搞一次,普通党员由所在党小组拿出意见,支部作出鉴定,科级党员干部以考评意见为主要依据进行鉴定。组织鉴定要同本人见面。4、检查考核阶段(12月20至21日)。分别由组织科及各基层党支部按照条件,并结合季度考核情况和“争创红旗党支部”竞赛活动开展情况,对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进行综合考核。5、评选推荐、审批阶段(12月22日至23日)。在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的基础上,以“双评”和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评选推荐矿级先进党支部、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单位(部门)、先进党小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先进党支部、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单位(部门)的评选,以“争创红旗党支部”竞赛考核得分情况为主要依据,并经支部书记、党群部门负责人会议联评;优秀党员必须是“双评”中认定的优秀党员,由所在党小组推荐,支委会审定,报组织科汇总;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由支部书记、党群部门负责人会议联评。矿党委将根据评选推荐情况,对照条件,严格把关,按程序审批。报集团公司各类先进必须是矿级各类先进。6、总结表彰阶段。矿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工具和形式,大力宣传党内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并于明年适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四、评比的原则及要求党内总结评比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各党支部务必要高度重视,严格遵循总评的原则要求,真正把评选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放在调动职工积极性、改善党群关系、提高党员和干部队伍素质上,把评比的方法体现在坚持群众路线上,切实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执行原则程序,严防形式主义、走过场。具体要求是:1、先进党支部必须从“双评”认定的一类党支部中产生。先进党小组所在班组必须是“文明班组”。未被评为矿级先进党支部、“六好区队”单 位的党支部书记、区(科)长,原则上不能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井下单位的先进党支部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党员推荐数不得少于推荐总数的50。2、优秀党员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3、年度内发生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严重责任事故,特别是在四季度决战中发生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侥幸事故,及年度内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出现计划生育等问题的单位、班子成员、责任者,不得被评为党内各类先进。4、要以总结评比工作为动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其他工作。把总结评比与考评领导班子结合起来,与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结合起来,与年终总评工作结合起来,与四季度决战结合起来。各单位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既要严防形式主义,切实抓好党内总结评比工作,又要确保四季度决战的全胜。五、组织领导这次总结评比工作在矿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总评工作以组织科为主,纪委、工会、党办、宣传科、团委配合。各党支部也要加强领导,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员工考核评鉴意见篇6

年,电子行业共有140634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初级工16672人,中级工80344人,高级工41754人,技师1608人,高级技师256人,职业鉴定各项工作任务基本顺利完成。

一、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推行体系认证工作,把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放在首位

(一)全面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提升鉴定质量

为深化对认证工作的指导,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的更加科学合理,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从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审核小组、专家队伍、认证流程等多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方案。

按照方案中的规定,电子行业各职业技能鉴定站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成立专门的认证工作领导小组,编写包含《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流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记录文件》在内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其符合鉴定机构的工作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六个月的体系试运行,确保所建立的体系是高效率并且是符合实际的,经过试运行阶段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后,将有效的体系文件及相关材料上报部中心,向部中心的认证领导小组提出认证申请后,由部中心的认证领导小组及组成的专家审核组对其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进行现场审核。

从4月起,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完成了包括中电集团54所、重庆职业技能鉴定站、中电集团38所、中电集团13所、四川职业技能鉴定站及中电集团10所在内的6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工作,并完成了对新疆职业技能鉴定站、中电集团18所、贵州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广西职业技能鉴定站的认证申报审核工作。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广泛开展,一方面使得行业内的鉴定机构按照新构建的科学、规范、制度化的鉴定质量管理系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鉴定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完善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维护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整体推进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建设。

(二)加强对鉴定机构的指导,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为确保行业内各鉴定机构职业技能鉴定行为的规范,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管理水平,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要求,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写制定了《年度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责任书》草案,准备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年1月和行业内各鉴定机构正式签署,以此对各鉴定机构的工作流程进行必要的约束。

与此同时,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有效期限为三年的规定,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于8月份对行业内已到三年期限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了年检。经过年检确认有45个职业技能鉴定站为年检合格鉴定站,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规定格式上报,换发了新的《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和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铜牌。对于年审不合格者将坚决不予通过,并视情节给予不同的处罚,直至撤销鉴定资格。通过采取鉴定机构年检等措施,促进了鉴定机构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建立起了长效的奖励退出机制。

此外,制定了二级鉴定机构的管理监督办法,积极做好二级鉴定机构的备案工作,完善了各二级站责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的备档工作。对二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工作监督力度的加大,进一步规范了二级站职业资格相关工作,确保了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维护了电子行业资格证书公信力。

(三)加强鉴定质量监控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鉴定站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状况,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开设了专用邮箱,建立了交流平台,可以及时的与各鉴定机构取得联系。同时,中心要求各鉴定机构要对下属的二级站的鉴定质量进行“质量问卷”调查,各二级站要直接面对考生进行“质量问卷”调查。

此外,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还扩大回访的范围,加大回访力度,亲自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回访调查。截至到11月30日,参与质量反馈的人数达到4,552人次,其中工作满意率为99.1%,工作不满意率仅为0.9%。

总结各方面的反馈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人员普遍认为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总体上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鉴定工作到位、规范,鉴定机构及部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认真,能够耐心并准确的解答考生的各项问题,责任心强;在考试方面,绝大部分地区的理论及实操考场秩序良好,监考老师工作细致严格,相关考评及督导工作到位,记录认真,评分公正,考务工作正规、严谨,透明度高;在试题方面,绝大部分考生认为试题难易度适中,理论试题能与书本结合,实操考试能与实际工作相关联;网站则有着内容全面、信息及时、更新速度较快、证书查询功能简便快捷的特点,也受到了广大参评人员的好评。

在中心的鉴定质量监控回访工作中,通过留言反馈,也发现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考试试题理论多于实践、应该多与实践相结合,同工种的历次考试间及各工种间的试题难易不均等。中心认真对待每条回访意见及建议,根据意见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听取建议积极改进相关工作,认真解决和回复了所有回访中的问题和留言,确保了工作不留死角。

在鉴定质量监控回访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简单地询问学员对鉴定工作是否满意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反馈,进一步征求广大学员和社会各界对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建议,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改进工作。鉴定质量监控回访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各界对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看法,及时纠正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不良行为,提升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形象。

二、规范了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维护职业资格证书公信力

(一)加强资格证书核发管理,规范管理流程

为了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于4月份下发了《关于规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作管理工作流程的通知》,并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用新版职业资格证书,将鉴定合格人数与证书核发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加强证书核发管理,从严把握职业资格证书申办程序与核发流程,切实维护了电子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二)规范职业资格相关活动

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2007〕73号)有关精神,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严格要求行业内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电子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建立起了区域负责的质量监督机制,实施质量定期通报制度,对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实行严格的年检、评估、审批制度,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善奖惩退出机制。对国家职业标准的执行和国家题库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专项检查。坚持质量现场督导制度,严格规范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派遣、使用和管理制度,强化对鉴定现场特别是实操考核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和完善了行业内鉴定质量的投诉举报措施,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逐步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目前,行业内各鉴定机构的质量意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考务管理程序也日益严格,促进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坚持科学人才观、维护电子行业人才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了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工作,完善了职业技能鉴定支持体系。

(一)加强四支队伍的建设

为确保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较高的水平上运行,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积极加强行业内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了鉴定机构管理人员学习制度,积极组织各鉴定机构管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并逐步在行业内推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同时,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还专门成立了“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确保每一职业有3—4名左右的专家队伍,其中有1—2名具有丰富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经验的骨干专家,其余专家也在该领域的专业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优秀的专家队伍在国家职业标准开发、职业培训教材编写、考试试题的编制、考评人员和师资的培训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此外,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质量督导员是开展鉴定工作、保证鉴定质量的重要力量和关键。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和队伍建设,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不断的加强考评员、质量督导员队伍的建设,把好考评员、督导员人选的入口关,严格控制标准和条件的同时,建立、完善了系统的考评员、督导员培训制度,并构筑了严格的考评员、督导员管理制度。

年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了三期电子行业特有工种鉴定考评员培训班、一期高级考评员培训班和一期质量督导员培训班。每期考评员、督导员培训班的举办,都得到了各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各职业技能鉴定站和IT企业的高度重视,均积极选派学员参加。

培训班得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就国外职业教育基本概况及其借鉴、我国关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与要求、国家职业标准在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工作中的作用,以及电子行业特有工种技师和高级技师实操考核要点及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培训班,邀请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张副主任出席。亚男副主任传达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辽宁会议的有关精神和张小健副部长的讲话,介绍了职业技能鉴定的特点和现状,指出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三个转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根据与会学员的反馈,大家一致认为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督导员培训班的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好,授课专家的讲解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贴近鉴定工作实际,突出特点,精彩深刻。学员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了解和借鉴到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方式与方法。

五期培训班共培训了181名考评员、89名高级考评员和54名质量督导员。目前,电子行业已建立起了一支拥有4611名考评员、578名高级考评员和215名质量督导员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队伍。

随着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重视的不断加强,考评队伍不断扩大,进一步规范了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流程和考试标准,提高了职业技能的鉴定质量,对于推进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向高质量、深层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修订国家职业标准,编写新教材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始终紧抓职业标准、培训教材等基础工作,遵循统一开发的思路,促进了标准与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保障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了更好的加强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建设,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重视电子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开发与修订工作,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对于《通信交换设备调试员国家职业标准》和《通信设备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两项国家职业标准,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并于10月30日和12月22日分别召开了《通信交换设备调试员国家职业标准》碰头会和《通信设备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审定会。会议期间,对现行职业标准的内容、格式等的规范性进行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指出问题、交换意见、改正问题,力争做好电子行业特有的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开发制定和修订工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石。

此外,教材编写工作稳步推进。组织专家编写并出版了《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电子设备装接技术》和《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等三本职业技能培训教材。这些教材内容注重鉴定工作实际需要,兼顾专业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已在信息产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广泛使用,受到了培训单位和学员的好评。

(三)改造技能鉴定考试题库

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的实际,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制定了组卷规则,简化了程序,使组卷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提高了题库的权威性。计算机装调、无线电调试、电子设备装接、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接和印制电路制作五个工种的理论试卷专家命题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电子行业已经建立了计算机装配调试、网络设备调试、电子设备装接、印制电路制作、半导体芯片制作等主流职业的考试试题库,进一步扩大了国家题库的职业覆盖面,夯实了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能够更好地为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供支撑。

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的来看,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数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鉴定工作发展态势良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稳步推进,鉴定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鉴定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电子行业职业技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比较突出:

一是个别鉴定机构对鉴定质量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与时俱进,诸如鉴定机构在考核过程中鉴定行为不规范、监控不严等现象还偶有发生。

二是鉴定工作开展还不平衡,鉴定业务指导还有待加强,鉴定服务质量还有待改善,管理人员队伍从数量到水平能力均有待提高。

三是鉴定质量管理略显粗犷,不够细致,缺乏有力的措施,高技能人才综合评价手段还有待完善。

四是执行国家职业标准的力度还不够,鉴定对培训的引导作用还需加强。

五是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还未完全摆正,这是影响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的关键。

员工考核评鉴意见篇7

一、教师评价制度历史发展的比较

“现代大学,除了少数例外,其起源和基本设计都是西方式的”[1],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产生的时间很晚,始于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2],高等教育发展只不过百余年时间,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考核工作也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停滞受挫、改革发展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1.建国初到文革前的初步探索阶段,这期间我国的高等学校主要学习了前苏联的经验。196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提出:“学校应该定期地对教师进行考核。教师的教学职别(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确定和提升,要根据他们担任的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这也是首次提出教师考核的相关标准。2.停滞受挫阶段,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废除高考,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了时代的考验。3.改革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我国政府接连颁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1989年的《关于高等学校职责及考核的暂行规定》,指出:“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认真做好教师的考核工作”文件对各级教师职责、考核依据、考核内容与方法、考核的组织领导和考核结果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并且并进一步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高校教师考核工作步入了量化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阶段,高校开始注重并突出教师的绩效考核。[3]

台湾高校教师评价在1949年之后的发展历程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1.1949年到1974年的萌芽阶段,此时期有关教育评价的观念和作法,尚处于模糊、摸索、起步的过程。2.1975 到1999 年的发展阶段,学校教育评价工作逐渐蓬勃发展,民国六十四年,教育部为提升大学教育水准,所进行的制度性大学教育评价工作。此时期学者、学会开始从事教育评价专书的译著。3.2000年至今的成熟阶段,此时期特征在于提倡教育评价朝向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如评鉴专业组织的成立、教育评价指标的建立等。2000 年台湾教育政策与评鉴学会成立,但距离评价专业化仍尚有一大段距离。

二、关于教师评价的法律依据的比较

在内地和台湾出台的高等教育法律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关于教师评价的内容,台湾称之为教师评鉴,其意义与内地的教师评价等同。1998年内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一条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对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的依据。”高等教育法出台以来,各大高校都制定了相关教师评价的规定,作为学校教师评价的依据,高校再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教师自身的特点,指定详细的评价标准。

台湾《大学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大学应建立教师评鉴制度,对于教师之教学、研究、辅导及服务成效进行评鉴,作为教师升等、续聘、长期聘任、停聘、不续聘及奖励之重要参考。前项评鉴方法、程序及具体措施等规定,经校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2007年修正的大学法,正式吹响了高校教师评价的号角,台湾教育部基于大学自治,尊重各大学领域、功能及特性的差异,允许各大学依照《大学法》的理念及需求自订教师评鉴相关的办法制定具体评价标准。国立台湾大学的教师评鉴准则第一条就明确指出:“特依大学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订定本准则。”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两部法律都对高校教师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的使用做出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对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台湾《大学法》评价内容是教学、研究、辅导及服务成效。而评价结果都作为聘用、晋升、奖励的依据。并且都规定高校要进一步制定教师评价相关办法,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教师评价体系。

三、教师评价相关办法的比较

由于各大学院校的属性和类型不同,本研究分别选取内地和台湾的综合性高校各两所: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成功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以此来了解其教师评价的相关办法,并对内地和台湾教师评价制度进行差异分析。

内地和台湾都制定了详细的评价准则,从评价机构上来看,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的都是由人事处负责(见表1),台湾大学的由各学院依教师评鉴准则办理评鉴事项,台湾成功大学的教师评价工作机构主要是教师评审委员会。教师评审委员会分为学校、学院及系所三个等级。所有的教师评价都经过初审、复审等步骤,受评者本人不参加有关评审的讨论及决议。而台湾大学和成功大学的评价周期更长,内地以年度考评为主。

台湾高校在教师评价制度规划上,国立成功大学的评价对象着重于对专任教师的评价,专任教师是与兼任教师相对的,台湾大学提出了“本校支薪之专任教师”才接受评价,未支薪之专任教师是否接受评价,由各学院自行规定。武汉大学的评价对象是全校在册在岗的教职工,浙江大学指出学校事业编制人员才接受评价。

台湾大学和成功大学还订立了某些特殊条件,如果符合特殊条件者可以免受评鉴,台湾大学就指出副教授及教授符合这些条件之一者,得免办评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者;曾获颁教育部学术奖或国家讲座者;曾担任国内外著名大学讲座教授经本校认可者;获聘为本校特聘教授者等等。台湾高校可以免受考评的学者更偏重于教学和科研成绩显著的人员。浙江大学规定的可以不参加年度工作考核人员条件是:因病假、养育假等原因,年度请假时间超过六个月及以上者;校人才交流中心待聘人员;到校工作不到半年的人员;公派出国且在学校批准期内的人员视为考核合格。相比较台湾,内地高校中除了因故不能参加的人员,考评覆盖面更加广泛。

表1

四、评价指标的比较

关于评价指标具体的制定,四所大学都是由各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再制定实施细则,台湾大学和成功大学各学院依据校章程自行制定评量要点,包括各级人员受评项目、通过评价之标准及程序等项。

台湾大学教师评鉴准则中指出评价内容是教学、研究及服务,成功大学评价内容为四项:教学、研究、辅导及服务。由于学科的差异性,每个学院的具体评价体系不尽相同,但总体结构趋于一致,成功大学的教学评价内容包括教授科目(含核心、专业、研究所),授课时数,授课人数,论文指导,教学表现,课业辅导,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应邀讲学、交换讲学,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学术性专题演讲,校、院教学优良教师及其他足以评价受评者教学的具体证明等。研究评价内容包括期刊论文;国科会研究计划、国科会以外的政府民间机构委办的研究计划;专著,学术性书评,翻译,作品(文艺);学术会议,研讨会的等。服务评价内容包括系所院校的服务及校外、社会、台湾海内外学术性的服务。

浙江大学在年度考核工作实施办法中指出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武汉大学的考核内容为五个方面:德、能、勤、绩、廉,具体内容是:德,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含学术道德)方面的表现;能,是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勤,是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精神;绩,是指岗位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等完成情况;廉,是指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表现。但是考核仍以考绩为主,浙江大学的教学科研类人员的考核包含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主要以高水平教学、高水平科研、标志性成果以及相关的重大社会服务工作为主要依据。科研辅助人员的考核以其履行本岗位职责、完成工作计划的情况和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为主。

五、评价结果运用的比较

台湾高校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研究、服务的水准,增强各大学的竞争能力,评价结果的处理分为通过与不通过,是否通过评价就作为决定教师能否升等、加薪、休假研究、聘任等的依据(见表2)。台湾大学就规定本校教师应经评价通过,始得提请升等。凡最近一次评鉴不通过者,不得申请教授休假研究,且自次一学年起不予晋薪、不得在外兼职、兼课或借调,亦不得延长服务或担任校内各级教评会委员或行政、学术主管。评鉴不通过者,院方应叙明理由通知受评教师,由院方协调系、所、学位学程给予协助并于二年内由院进行复评,复评仍不通过时,应经提院及校教评会决议不续聘。

与台湾相似,对于评价结果的使用内地大学也有详细奖惩的规定,武汉大学规定: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职员晋升工资、享受津贴、实施奖惩,能否续聘或职级变动的依据。职员连续两年年度考核合格者,正常晋升一个工资档次;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可在正常晋级的基础上越级或提前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连续两年考核为基本合格者,不参加工资正常晋级,停发下一年度的津贴并降一职级聘用;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应予辞退。

对于评价结果不服者,教师具有申诉的权利,台湾大学规定:各级教师对评鉴结果有异议者,得依国立台湾大学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组织及评议要点规定,向该委员会提出申诉。浙江大学的申述流程是:可在接到书面通知一周内向学院提出不同意见或向学校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诉,校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形成的考核结论将作为考核的最终结果。

由此可以看出,内地和台湾高校教师评价结果的使用与学校进行教师评价的目的有关,即都作为教师奖励和惩罚的主要依据。并且评价的结果都会关系到教师的聘任、聘期、升职、解聘、停聘及不继聘事项。但是每所学校评价结果使用的侧重点不同,例如成功大学评价的结果各院系大多是以正向的鼓励看待,根据校内外评价委员会的意见,致力改善,因此各院系评价结果的反馈主要针对评价未通过人员,受评教师评价的结果不对外公开,为使未通过评价的受评人能知道明确的改进方向,以书面通知当事人待改进事项。

表2

六、小结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高校教师不仅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还会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教师的工作表现及其成就会在很多方面体现出来。要全面评价一个教师,就要多方收集教师的有关信息,做出综合评定。内地和台湾高校教师评价有一个共同特点是都过于重视奖惩性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更趋向于指标化、具体化,并不重视发展性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指评价双方,秉持一定的目的和价值观,依据教师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特点,通过双方的沟通和协商,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及时关注教师的表现和变化,调整评价策略,使教师不断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目标,优化素质结构,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主体性功能的发挥[4]。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将外在教育目标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进取的过程,它不同于奖惩性教师评价。

内地和台湾的教师的评价与年终考核、周期考核一起进行,进而与薪酬、职称晋升等挂钩。内地高校教师评价虽然力图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但由于德、能、勤不易操作,人为干扰因素较大,只有绩效考核的操作性强。尤其是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成绩,所以一些高校直接就把教师业绩等同于当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学术著作的数量,这样并不可取,因为大学的本质在于传播高深知识,以教学为主才能保证完成人才培养的指标,教师的评价还需重视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做一个好的学术研究者是需要时间积淀的,高校教师的评价应以教师发展性为根本。

员工考核评鉴意见篇8

内容提要: 司法鉴定在保险理赔中的存在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科学准确的鉴定意见是涉诉理赔案件获得合理赔付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标准及鉴定条款仍存在诸多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的科学监管、统一鉴定标准及修订鉴定标准条款,共同推进司法鉴定的规范化建设,并促进司法鉴定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审判及保险理赔工作。

理赔是保险经营的核心环节,公正合理的理赔对保险企业的风险控制、盈利能力和企业信誉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对于常规理赔案件,理赔员可以依据保险合同条款规定,通过正常的理赔流程而得出理赔结论,而对于案情复杂或涉诉理赔案件,就需要借助司法鉴定来帮助是否理赔以及确定理赔数额。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核保理赔课程教学及司法鉴定实践,就有关保险理赔的司法鉴定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1司法鉴定在保险理赔中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1保险理赔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而设置的保险。当被保险人因事故或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或年金,以解决其因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保险理赔是指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或相关法律法规,受理保险索赔申请,进行查勘、定损、理算和实行赔偿的业务活动,是保险人履行义务的主要形式。在保险企业的风险控制中,理赔人员扮演着关键角色,承担着大部分的风险控制工作,他们把守着保险公司业务风险控制的最后关口。作为一位训练有素的理赔员来说,对于赔偿金不高或对保险事故认定无异议的常规案件理赔并非难事,理赔往往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1.2司法鉴定在保险理赔中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举世瞩目,保险理赔案件总数显著增加,理赔项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凸显,加之国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理赔涉诉案件不断增多,尤其涉及跨学科的疑难案件,仅凭理赔员自身力量难以解决问题,常需借助法医学等专业技术手段。如法医学司法鉴定对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的伤残等级、后续治疗费用及护理依赖程度评定,重大疾病险理赔审核中对重大疾病的界定问题,头面部严重毁损死亡案件中个人识别问题,死亡原因鉴定等。另外,在精神医学司法鉴定中,涉及对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及智力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等。

2保险理赔中司法鉴定的现存问题

2.1司法鉴定机构问题

2005年10月1日实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司法鉴定体制将完全重构,实行“鉴定机构与司法权力剥离、实现统一管理”,这无疑对维护司法鉴定的科学性、严肃性、中立性发挥积极作用。但由于新的司法鉴定体制运行时间不长,行业规则不尽完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呈现鉴定机构设置重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运作程序不够规范、不良竞争时有发生等现象。在司法鉴定实务中,同一案件往往出现多头鉴定、重复鉴定、违规鉴定而导致鉴定意见互相矛盾的现象。

2.2鉴定标准采用的问题

司法鉴定中对鉴定标准的采用直接影响到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客观性及公正性。就伤残等级鉴定而言,目前国家标准为GB/T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以下简称《工伤标准》)和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交标准》)。在对标准的选用中,各地区的做法差异很大。江西省司法鉴定行业协会规定,对道路交通事故所致的伤残等级采用《道交标准》,对道路交通事故以外的情况如务工及他人故意伤害所致的伤残等级的评定采用《工伤标准》,但实际上有些法院在委托中规定只有对务工致残且已行工伤认定的伤残使用《工伤标准》进行评定,其他情况如交通事故及他人故意伤害所致的伤残评定均采用《道交标准》。由于采用标准的不同,鉴定意见可能迥然不同,当多份不同的鉴定意见同时出现,法官对此难以取舍和采信,最终影响到司法鉴定服务于诉讼活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2.3鉴定标准问题

鉴定标准中相关条款表述宽泛,导致理解差异如《工伤标准》j)-14)款之规定“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以及i)-23)款之规定“骨折内固定术后,无功能障碍者”。从字面意思理解,只要存在骨折,无论是线性、撕脱性还是粉碎性骨折,也无论是大骨骼(如股骨或肱骨等)还是小骨骼(如指骨或趾骨等);但从实际损伤后果的严重性来看,同样称之为骨折,因骨折的性质不同、发生的部位各异,导致骨折的预后及功能影响可能迥然不同。如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与腓骨外踝撕脱性骨折内固定,前者的损伤对负重行走可能影响较大,后者因非主要负重骨骼而影响较小。如果只是生搬硬套条款内容,而不结合具体损伤状况及损伤对机体的影响程度,鉴定意见就可能有失偏颇,最终影响到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客观性及准确性。

3存在问题之对策

3.1加强监管

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为司法鉴定机构的完善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应着力解决鉴定机构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加强对鉴定机构的设立、运行的引导和监管。规范并落实司法部关于重新鉴定的规定:“接受重新鉴定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资质条件,一般应当高于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多头鉴定、重复鉴定[1]。

3.1.1对鉴定人及鉴定机构进行全面检查

建议对现有的鉴定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对象主要为鉴定人及仪器设备。对于鉴定人,应该评价其总体数量、学历结构、专业素养及职称构成等要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对于非法医学专业人员从事法医学鉴定,要审查其是否参加转岗培训及继续教育,并考核其能力。此外,要逐步建立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认证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程序,使进入司法鉴定队伍的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执业技能,从而保证司法鉴定的科学性、严谨性、客观性。仪器设备方面,应确保能满足鉴定机构日常司法鉴定案件的工作,如应具备除人体关节测量器、X线观片灯、检查床等常规仪器设备以外,还应尽可能具备如X线机、肌电图、脑干诱发电位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而不是主要依赖外部信息(如借助于临床医院提供的医学鉴定检查结果或测量数据),对于仪器设备缺乏的鉴定机构应敦促其限期添置补充。

3.1.2开展司法鉴定质量评价与控制工作

建议开展司法鉴定质量评价与控制工作[2]。管理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定期监督指导各鉴定机构的现场实验,并从以下方面予以评价:委托单位真实,委托事项明确、合理;司法鉴定人专业范畴及技术职称与鉴定案件相符合;检材完整、充分,检验全面、规范、科学;分析说明论据充分,引用鉴定标准条款及医学原理恰当;鉴定意见准确,与鉴定要求相符合;鉴定文书层次清晰、表达精准;鉴定完成具有时限性,即受理时机恰当、检案及时、按时结案。对于在评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予以批评指正,对屡次出现故意错鉴、乱鉴的鉴定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并在媒体公开曝光,对整改不能通过的鉴定机构予以坚决取缔。

3.1.3解决鉴定机构人员不稳定性的问题

目前,社会鉴定机构的人员流动过于频繁,这对于鉴定机构建设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极为不利。许多高校毕业生考虑到社会鉴定机构发展的不确定性及鉴定人员非事业单位编制,纷纷选择考研或公务员考试,以期将来拥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更好的福利待遇。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重新审视司法鉴定对稳定社会的重大意义,并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倾斜及财政支持,将已通过资质认定遴选成为部级或具有部级资质的社会鉴定机构,逐步转化为事业单位,给予一定名额的事业单位编制,并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的方式择优录用司法鉴定人,以吸引优秀人才向社会鉴定机构转移,确保司法鉴定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审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2统一鉴定标准

聚集技术力量解决鉴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目前法医临床中涉及伤残评定的鉴定标准有国家标准如《工伤标准》、《道交标准》,以及各省司法鉴定协会制定的行业标准,如《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湖北)、《江西省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执业规范(试行)》等。由于各地区对鉴定采用的标准不统一,导致鉴定意见差异较大。建议在司法部的统一指导下,各省(市)司法厅(局)相互交流磋商并达成共识,对标准的采用做到相对统一。待条件成熟,制定统一通用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以利于不同鉴定机构所作出的鉴定意见具有可比性,促进司法审判中对鉴定意见的科学采信。

3.3标准的更新与完善

对鉴定标准中相关条款进行更新完善。就目前仍广泛采用的《道交标准》和《工伤标准》而言,前者自颁布实施至今已近十年,后者也有五年。对表述不清、内容欠严谨甚至互相矛盾的条款,建议司法部组织临床医学与法医学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将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手段融入其中,更新和完善条款内容、规范表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出台鉴定标准相关条款的“释义”或操作细则,以利于司法鉴定人理解和掌握。另外,加强对鉴定人继续教育培训的监管,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培训不应局限于《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法律规范及出庭质证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司法鉴定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如错鉴、乱鉴问题),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培训课程从抽象枯燥走向具体生动,对培训学员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通过系统科学的培训,司法鉴定人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总之,准确公正的司法鉴定有赖于众多管理规范的司法鉴定机构,有赖于一大批训练有素的司法鉴定人和科学统一的鉴定标准,从而最终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审判及保险理赔。

注释:

[1]袁军,尹君.完善重新鉴定程序之我见[J].中国司法鉴定,2011,(1):78-79.

上一篇:配置管理与变更管理范文 下一篇:会计入账规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