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理念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2:45

外国教育理念

外国教育理念篇1

标准理念外语教师教育课程一、前言

在美国,“外语”一词指的是“world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其职前外语教师认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对象是K-12(即幼儿园至12年级)的外语教师。该标准是由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制定(American Council on the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ACTFL),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NCATE)实施。《标准》对即将入职的外语教师从学科的熟悉程度、有效教学的能力、扎实的教学实践等方面做出了权威而科学的规定,保障了美国外语教师的质量。而在我国,外语教师质量问题正日益引发外语教育专家的关注和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美国职前外语教师认证标准无疑对我国外语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二、《标准》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美国职前外语教师认证标准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培养外语教师的教学单位所做出的8条要求;第二部分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即六大认证标准(Six Content Standards)及其次标准;第三部分是附录(Appendix)对外语教师在K-12不同阶段所应具有的教学行为做出了指向性的说明。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呈现六大认证标准及其次标准并对其进行简要说明。

标准一:语言、语言学、比较。

次标准:展示语言水平;理解语言学;会比较语言的异同。

标准二:文化、文学、跨学科概念。

次标准:展示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展示对目的语文学文本、文化文本及传统的理解;能将其他学科融入到教学中。

标准三:语言习得理论和教学实践。

次标准:了解语言习得理论并能创造一个支持型课堂;能开发反映学习结果和学习者多样性的教学实践。

标准四:外语学习的标准与课程和教学的融合。

次标准:了解《外语学习标准》并能将其纳入到课程设计中;将《外语学习标准》纳入到教学中;选择和设计教学材料。

标准五:对学生外语和文化方面的评估。

次标准:熟悉并能恰当地运用评估模式;对评估结果进行反思;汇报评估结果。

标准六:专业化。

次标准:参与专业发展;知晓外语学习的价值。

三、《标准》对我国外语教师教育的启示

美国职前外语教师认证标准的专业性、针对性、系统性及连续性为我国外语教师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1.外语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重视教师教育课程,突出实践性

职前教师教育离不开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在与教育教学情境互动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有效把握时机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意味着在外语教育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应加大实践性课程或教师教育课程的比例。然而,“我国外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以专业学习为主,专业教育课程所占比例最大,而教师教育课程所占比例最小。”综观三所部属师范类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其中专业教育课程约占课程总量的一半,而教师教育课程仅占五分之一(ibid)。这一点与美国外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截然相反,突出说明了我国外语教育的重点依然是“外语实践”而不是“外语教学实践”。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2.外语教师培养单位应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基本上还是一次性的、终结性师范教育结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分割,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几乎无任何联系。尤其是外语类师范生毕业后入门适应期长,在师范院校所学内容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实际行动,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而在美国,大学外语教师与中小学外语教师形成合作小组,共同负责职前外语教师的培养。这一方式无疑使培养对象较好地达到美国职前外语教师认证标准的要求。同时也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应加强高师外语教育研究人员与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合作,从教师将要任职的中小学校发起,利用学校的一切有用资源,引导职前外语教师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外语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3.外语教师培养单位应着力提高外语教师的评估能力,助推其反思能力的形成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师应掌握的关键专业技能,主要是通过对外语测试理论与方法的学习而得到训练和提高。而我国的外语师资培养单位对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重视不够,只有极少数的高等院校开设了《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这极大地削弱了整体职前外语教师的评估能力,也不利于其反思能力的形成。换而言之,外语教师需要掌握评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评价的设计、实施、对评价结果的反思等,这些无疑是促进其自身素质和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因此,“学校应该支持教师通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来发展这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外语测试具有科学而严谨的体系,外语教师掌握这门专业技能,一方面可以对其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测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外国教育理念篇2

1国外大学体育教育分析 1.1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分析 综合国外学校体育教育理念,是通过体育课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喜爱体育运动,拥有健康的身体,具有健康生活、安全生活技能,成为身心健康的公民。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学学校体育教育理念是,生活中不能没有体育,运动中离不开体育,健康需要体育。德国的大学生把体育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政府为了适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相继出台了“增加健康,预防疾病的国家目标”的十年规划。并建立了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以借助健全的身体素质更好地进行生活和服务于社会的体育理念。日本大学体育教育把“快乐体育”作为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是指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充实感、成功感和满足感等愉悦情感,这种愉悦感不仅指学生在从事各种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带来的乐趣,而且还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快乐。 加拿大大学体育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满足学生的个人欲求,尊重个体的价值、尊严及权利,学校提供合格的体育指导教师和优良的锻炼环境。 1.2国外高校体育教学特点 在美国,各州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虽不尽相同,但把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的思想落实到教学整个过程,将以往以传授“sports”为主,改变为以传授“fitness”为主。课程设置总体上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高运动技能,增进体质健康水平;培养终生体育意识,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良好态度;学生由在教师的指导下向自觉学习的方向转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澳大利亚高校不开设体育课程,大学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愿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来实现。 体育课的目的是促进生长发育,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运动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解;提高对疾病的预防认识;增加社会责任感;尊重个体的价值和权利。 加拿大高校体育依托“高质量的日常体育活动计划”。 其核心是通过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健康成长。“高质量的日常体育”它不仅包括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还包括参加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的校内外体育活动。“计划”中规定必须具有合格的、有能力的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和终身体育所需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要求学校具有完备的场地器材,保证每个学生有机会参加校内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比赛。 日本大学体育教育把“快乐体育”作为教育理念。其体育课程目标强调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与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体差异,并重视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验,理解体育的意义,为他们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2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的启示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起步较晚,可借鉴的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比较匮乏,基本上借用普通校体育教学理念、课程模式,虽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现将国外高校体育教学特点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实际情况结合所得到的启示介绍如下: 2.1加强引进国外先进体育教育理念的研究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只以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教学目标的体育教育观念,过分强调运动技术,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优劣作为衡量标准。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育应按照强调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改革,首先是体育教育观念上的变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理念。 2.2加强多课程多目标教育研究 一些先进国家学校体育课程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德国高校体育为了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开设“户外素质拓展训练”;日本为了体现“快乐体育”开设了“放松身体运动”课;美国体育课以娱乐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主,开设了“运动教育课”、“多种活动课”、“技术动作课”、“社会个人责任课”、“户外休闲与冒险教育课”等。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体育课程开设类型较少,一年级开设普修课,二年级开设专项选修课,这种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对国外体育的向往,我们应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引进国外课程模式,嫁接成适合我国国情课程模式,促使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目标的达成。 2.3加强本土化、兴趣化、国际化运动项目的开发研究 国外学校体育改革中普遍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就是要坚持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弹性化和乡土化。美国的体育课历来就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州的体育课各有特色,而且大纲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对执行课程方案有很大的自。日本的高校体育课是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在一个教学的单元里同时出现多项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择上课的内容。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受经济的制约在场地、器材方面明显不足,也存在师资方面的因素,导致学校选项课项目较少,内容不充分。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应加强体育设施硬件建设,从分利用当地自然体育环境的开发,积极引进我国民族传统、地方特色项目、娱乐休闲体育项目和国外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 3几点建议 #p#分页标题#e# 3.1加强国外体育教学研究,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国际化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的国际化。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全方位、深入地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中外合作办学应把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共性目标,以应对新世纪人才竞争的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以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引领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 3.2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有利于实现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校体育应依据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实施教学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体育课程以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现代学习论为理论依据,从本国和本校实际出发,开设基础课、专项选修课、保健课、运动体验课。 3.3积极引进国外体育运动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既要考虑学生的体育个性,还要考虑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实际,既要借鉴国内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又要引进国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特别是合作国家体育教学内容。 为此,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内容应具有综合性,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段可构建必修内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选修内容(竞技体育项目)、体验内容(休闲娱乐体育项目)、欣赏内容(国外时尚体育项目)。

外国教育理念篇3

[关键词]合作办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关帅锋(1983- ),男,河南禹州人,武汉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法规。(湖北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21-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教育服务,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机构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来迅速提升自身办学能力与教学实力,是一种合乎国情的教育领域对外开放新模式,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引进外国智力新方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的广泛推行,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分析当前中外职业教育机构在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根源,并在结合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实情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有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一、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文化理念冲突

第一,中外职业院校在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过程中就政治化办学理念问题存在冲突。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将正常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做了政治化处理,将国际化职业教育合作式人才培养项目作为其传递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载体,通过合作办学的途径将其国家意志注入合作伙伴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从而实现对合作伙伴国的职业教育系统的文化压制。部分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也通过其挂靠的职业院校向我国职业院校派驻外籍教师,以达到向我国国内的职业教育系统的灌输思想与文化的目的。

第二,中外职业院校在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过程中就过度产业化办学理念问题存在冲突。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职业教育一直秉持产业化发展战略方向,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来决定其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设计。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将职业教育事业视为其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外向型产业来向各发展中国家推介,并从中谋求巨大的商业利益。而我国职业教育系统引入外方职业院校合作机构参与我国职业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引入西方优秀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通过与外国职业院校展开合作来学习外方优秀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先进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3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我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价值观定位着眼于建设公益性办学理念,并不鼓励商业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过度泛滥。这使得中外职业院校在双方合作的利益基础上存在难以逾越的法律制度障碍。

(二)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问题

第一,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的综合考量。部分职业院校受到实训课程开设能力不足的限制,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偏重于理论教学,未能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重心来改造当前职业院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及从业素质培养中的弊病,从而导致学生的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未能适应宏观经济国际化趋势下企业界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在与外国职业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出发点上存在务虚思想,仅希冀借助外国职业教育机构的虚名来提升本校品牌知名度,缺乏借助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来提升本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务实思想。部分职业院校亦存在对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及意志等非智力教学内容的重视力度不足的问题,在与外方合作过程中过度倚重于外国职业教育机构的技术实力来增强对本校学生的技能素质培养,从而使该合作项目所培养的人才,其专业技能素养有余但精神底蕴不厚,并且缺乏在日趋激烈的职场中的长期生存的能力。

第二,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在教学模式变革上缺乏动力,课程体系设置上缺乏内恰性,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缺乏系统性。我国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型职业教育机构的审批模式和思路主要借鉴审批外资企业的做法,疏于对课程和教学标准的审核。过分侧重对机构设立的审批将会误导中外合作办学真正方向。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项目的优势在于合作双方通过将各自优势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并将对方优势教学资源整合进本校教学系统中的方式来提高本校的教学水平。由于中外职业教育机构之间存在教学理念差异,合作双方在教学模式和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上的差异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消除。部分职业院校在功利性思想驱使下与外方所签合作协议缺乏对双方长期合作利益的兼顾,从而将中外职业教育机构的职业教育合作事宜范围限定在技术细节层面而难以深入。

(三)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第一,我国职业教育的中外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地域间布局失衡的问题。按职业院校学校数量统计,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地域布局相对均衡。但由于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有着丰沛的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办学经费来开展与外国职业院校的合作,使得我国各地职业院校的地域布局呈现东部地区教学质量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特点。受经费短缺的制约,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对外方教育资源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实质性的优质资源引进不足。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区域间教学资源配置失衡的态势,教学资源配置的地域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中外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根源在于部分发达国家将职业教育的跨国合作视为其重要的服务型贸易出口,使得我国中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难以被发达国家职业院校列入合作伙伴名单。

第二,我国职业教育的中外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学科设置方向与专业建设内容错位的问题。我国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应当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匹配,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满足我国人才需求市场的切实要求。我国宏观经济涉足的产业领域覆盖面广,各产业领域对口的职业教育学科都有着强烈的与外方合作办学的诉求。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层次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且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方向主要专注于经管类、计算机类等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而诸如工学、农学等学科领域的合作办学项目较少。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重经管而轻工农医的问题根源在于:一是各合作院校对短期利益的追逐而热衷于举办易于增加学校收益的合作项目;二是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缺乏实力开设需要大量实训资源投入的工科、农科与医科类专业。

(四)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利益冲突问题

第一,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各当事人对于合作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事件的预先估计不足,以及对合作过程中有较高概率爆发的风险事件缺乏缜密的风险防范预案,是导致合作项目失败的主因。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经费筹措主要依赖于学生学费,并需向社会各界热心职业教育事业的投资者或捐助者募集资金。市场化的办学机制固然赋予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运营机制以更多灵活性,但也增加了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的运营风险。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以其全新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吸引着教育市场的需求者,处于组织生命周期初期阶段的合作项目的招生人数虽然有着较高的成长率,但因受到诸如办学机构性质、资金筹措、招生政策变更、生源波动等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其发展前景呈现显著的高波动性。

第二,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的利益相关者涉及国内与国外职业院校、地方政府、生源地家长及社会舆论等多方,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和对中外职教合作办学项目的利益诉求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各利益相关方在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方针、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关键问题的立场和观点上存在冲突,由此给中外职教合作办学项目的组织治理带来巨大风险。对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而言,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是新事物,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正式制度供给严重不足,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实质上是更多地接受非正式制度的规范,这使得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的制度风险骤增,导致项目合作各方就合作收益预期分配方案难以达成一致,由此给合作后期的利益冲突埋下伏笔。

二、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文化理念融合

第一,我国职业院校应当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为纲,秉持公益性事业理念来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积极吸收外国职业教育先进办学理念的方式将其纳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体系中。这要求我国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坚持公益化办学方向,并强化对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外国合作方职业院校的政策引导和行政规范,以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国际化进程的稳步发展。对于外国合作方职业院校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我国职业院校可以本着自主化办学理念来学习并积极借鉴,以有效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我国职业院校应当以是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评价标准来审慎遴选外国职业院校作为我方合作伙伴,并本着以我为主的理念来有效剔除外国合作方职业院校的办学文化理念中不适宜我国国情的内容,从而充分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式国际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实现。

第二,在同外国职业院校展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过程中,我国职业院校应当积极输出我国职业教育文化理念。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问题具有双向性特点,它不仅意味着我国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学习和吸收外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同时也蕴含着我国职业教育文化理念应当积极走向世界职业教育界的内容。我国职业教育文化理念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国家软实力扩张在职业教育界的有力体现。通过将我国职业教育文化理念扩张到全球,有助于将我国实体经济的产业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推向全世界,为我国宏观经济与产业实体的全球化扩张奠定良好的高素质人才基础。

第三,在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外职业院校应当重视制度文化的规范与创新。良好的制度文化建设有助于消除中外职业院校在合作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是维系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正常运行秩序的基础性制度保障机制。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可通过实施制度文化建设来规范和约束合作各方的行为,并促使合作各方采取一致行动来提升合作项目的整体利益。中外职业院校可引入国际质量管理系统的理念和方法来确保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运营符合国际通行规则。

(二)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创新

第一,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应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领域的先进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实情,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应结合中外双方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特色来,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将中方擅长的理论教学能力与外方精通的实践教学能力有机结合,打造优势互补的职业教育跨国合作新典范。

第二,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应明确其人才培养活动是以满足国际化用人单位需求为目标,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上突出市场需求导向。为有效提升职校学生从事国际化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应重视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深度变革。这要求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各方强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合作力度,实现我国职业院校和合作方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在教育实践层面的统一。我国职业院校应尊重并积极学习外国职业院校在职业能力标准制订方面的领先思维,严格依据职业群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来设计专业级专业方向,依据国际化企业对职校人才需求特点来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国际化企业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动态调整,此举有助于促进中外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水平。

(三)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优化

第一,中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应当强化合作各方在课程体系建设领域的合作力度与深度。我国职业院校在课程设计方面应积极与外方合作院校展开协商,以国际化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充分利用外方合作职业院校的优势教学资源为切入点来建设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课程平台。项目合作双方首先应通过磋商来磨合各方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的分歧,并制订符合合作各方利益的统一人才培养方案。其次,中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应当制定各门课程的对口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合作各方应对实训课程的教学课时安排、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及课程学习绩效考核进行统一规范并协同落实。我国职业院校在课程理论教学方面虽较有所长,但缺乏具有实战性质的职业教育实训课程设计的经验和能力,具有较高技术水准的实训基地和相应的实训教师亦相对匮乏。所以我国职业院校应当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来完成对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工作,并利用国外实训教学资源来有效补充国内职业院校在实训教学领域的不足。

第二,中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应当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为确保合作项目的双语教学的教学效能,中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应重视引进国外原版权威教材。通过引入外文原版教材的方式,有助于为职业院校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人文环境。双语教材不应当针对个别课程进行独立使用,而应当与中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规划相融合,通过从学科体系层面考量制订有利于培养学生复合性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双语课程群建设方案。中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合理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进度,以确保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中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可以在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级考评的前提下,对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和分阶段教学。

(四)中外合作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利益格局平衡

第一,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各方需建立基于市场导向型的利益配置机制。这要求各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下放对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最终决策权,并下放对其具体运行过程的过度管控,将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决策权和项目具体运行管理权交给合作双方职业院校。中外合作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办学条件和师生切实需求来就项目的合作内容与方向做出决策。此举并非全面解除职业教育主管机关对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管理权利与责任,而是要求各级职业教育主管机关应当以建立有限政府为理念来规范其对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项目合作事宜的行政管理权,学习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促成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运行绩效的提升,并运用既有法规制度来制约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市场中的不规范行为。

第二,市场机制导向型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运行还要求合作双方应当基于双方利益最优化目标来统一调配合作各方的教育资源,通过优势资源互补的方式来有效提升合作各方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国际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因受合作各方文化冲突和信息交互障碍等问题的制约,合作各方难以建立起达成双赢式职业教育合作目标所必需的相互信任感。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需通过建立良好的信息交互机制和规范的合作项目信息披露机制,有效增进国际化职业教育合作各方的信息透明度。在信息透明化背景下,国际化职业教育合作各方基于相互间的信任而形成具有较强组织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从而为合作成功奠定良好的校园组织文化,并为职业教育合作双方在教学、科研、招生与就业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第三,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以建立有效的合作风险防范机制为基础。要有效规避因制度缺失而引起的办学风险,就需要制定周密、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和管理中外合作办。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各当事人应当对于合作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做出充分的预估,并据此在事前针对合作过程中有较高概率爆发的风险事件做出缜密的风险防控预案。合作风险防控预案的内容中包括对已爆发风险事件所造成的合作损失的分担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中外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合作损失分担方式与分担比例设计应当以风险与收益匹配为原则,以合作各方所享有的合作收益权的比例为依据,使得可享有较高预期合作收益方承担较高的预期合作损失。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各方应当建立并健全合作项目决策事故追责机制,将在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决策失误损失落实到具体决策者身上,以确保合作组织决策机制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朱植刚.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思考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2]李裕文.论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和引导[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外国教育理念篇4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化;比较;启示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基本路径。我国由于传统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加上法律意识、法律思维以及法规制度的滞后与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要求相距甚远,与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管理法治化也有差距,因之,对中外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进行比较研究,学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经验十分必要。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程度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国力。战后崛起的日本以及英、美、法等发达国家,都向世人昭示了这一点。战后日本除重视教育、增加投入外,还通过法治途径规范学校管理、发展教育,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以l947年制定《学校教育法》为标志,日本学校管理实施“依法治校”。美国也是以教育管理法治化而出名,最突出一点是依法高度自治,它的运行一直受到宪法、法律等的监督和调控。在美国的教育管理中,法律的地位曰益重要。早在英国殖民地时期,马萨诸塞州在1643年和l647年就先后颁布过两个义务教育法,以后美国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立法。除了联邦国会制定的法律之外,各个州还通过了许多重要的法令,教育部门、学校和公民必须遵守。美国国家教育管理正是有法可依、依法行事,从而保障和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英国在教育管理体制、学生、教师、家长的权利与义务等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考察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实践发展情况,大致呈现如下发展趋势:一是法制化与规范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涉及高校大学生管理的各类法律和法规,并力图形成相互联系和相互衔接的法律体系,做到管理规范化,确保管理的合法性,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大学生管理服务功能不断强化。为学生服务、以学生满意为管理宗旨是很多发达国家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校园里为学生提供方便的设施,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学习和生活场所,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能力,获得知识等等。三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入。法律的基本指向和内在理想目标是保障个人自由。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应该采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是现代法律精神的体现。许多发达国家就是以这种理念建立起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是个体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管理模式。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现状与进展

1980年以来,我国在教育法制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主要表现在,我国相继出台了《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修改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授予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权利,加强了高校管理法治化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为维护高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2003年7月教育部又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实行依法治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尚未形成成熟的法制管理体系,大学生管理法治化还比较薄弱,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思想观念不适应,依法管理的意识还很薄弱;②管理制度陈旧、不健全,有缺位现象;③管理松懈、失范,有规定而不认真执行,人治大于法治、权大于法现象普遍;④有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且相互之问的关系不够明确;⑤缺少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服务体系。因此构建我国高校法制管理体系,加快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已是当务之急。

三、比较与启示

比较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管理法治化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有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概括起来主要有:

启示一:实现学生管理化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大学生管理法治化是管理创新,是依法治校的具体实践,要实现学生管理法治化必须首先创新管理理念。要把传统的依靠纪律、道德教化、人治理念转化为依法管理,法治思维、法治意识、管理法治化的理念;把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理念转变为相对应的权利个义务关系理念,把立足于管理,“处置”受教育者的理念转变为将学生看成是平等、民主的有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需求的学习主体理念;把传统的义务为本理念转变为权利本位,以学生为本,尊重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理念;把立足于管理的理念转变为服务的理念;把严格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自律以及心理咨询疏导相互分离的理念转变为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理念;把学生管理工作中重实体轻程序的理念转变为既重实体也重程序的理念,建立和实施正当程序和权利救济的制度。等等,总之,应把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实现学生管理法治化作为学生管理的基本观念。

启示二、提升法律执行力,确保学生管理法治化实施。国外发达国家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践向我们的启示是要使学生管理法治化实现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把学生管理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不仅要有法律意识,法治思维更要提高法律执行力,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在管理工作中首先应依法规管理,学生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好义务,家长及社会第三者也应依法处理好相关法律关系,以法律为准绳,做到这一点,就确保了学生管理法治化得以实施。

外国教育理念篇5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观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也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不少专家学者就教学理念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历史上为中国大学的发展及其教育理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铁道警察学院的特点,指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理念误区,提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应该如何转变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发展

教学理念是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映,同时也是一定时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映。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不断地发展完善,这一过程可以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变革上反映出来。刘润清在他的著作《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一书中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语教育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时期:复苏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发展期(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和稳定期(90年代中期以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变革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发展过程,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发展变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随着对外开政策的发展,国家对外语人才需求增加。但是,由于处于开放初期,对外交流的模式首先表现在科技人员依靠文献资料来了解国外科技、文化和法律方面的内容,因此,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在阅读能力方面。这一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的教学理念,在这一时期,注重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和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这一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长达20余年的影响。基于这一时期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语法翻译教学法”、“句型转换教学法”应运而生,并逐渐表现出他的落后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1999年9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正式颁布实施。本次大纲修订版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上新台阶旨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扎扎实实打好语言基础,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本次教学大纲中提出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但是,大纲中没有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较大改善。

2000年教育部发起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并在大学英语教学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了全新的说明和部署。体现了当代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研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教学理念对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误区

铁道警察学院是由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在2012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原来数年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育理念不会马上消失,而会影响到大学英语本科课程的教材选择、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公安院校不设英语专业,所有课程设置都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加之公安院校的行业特殊性,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也应该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但是现今多数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置与普通院校保持同步,这是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存在的最重要的误区。

三、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应树立怎样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加之目前处于高考英语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亟待转变。我们应该认识到,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从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把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遵循的教育理念。

(一)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树立“终身教育”的宏观教学理念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应遵循《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规定,树立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指导的终身教育”的宏观理念,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导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世界上首次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在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理念,并于1970年完成他论述终身教育的重要著作――《终身教育导论》一书,之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终身教育理念列入“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之中,由此奠定了终身教育作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地位。我国对终身教育理念的认识始于1993年,1995年“终身教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现今,终身教育被正式进入《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

铁道警察学院是中国众多高校中的一所,理应遵守《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将终身教育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终身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学习,学生接受教育是一件从生到死一直持续的事情,是学生在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一切教育机会、教育活动和教育的一切方面。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应该仅局限在固定知识的传授上,教师的角色也应该从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致力于创造有效的交流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目的,将各种教育形式和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不断学习来激发潜能,激励学生去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技能,并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信心有能力运用它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树立了终身教育的教学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树立“生态化”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本性的充分发展,是以人为其研究对象的教学活动。“生态化”一词来源于生物学,而当其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意味着以人为本,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生态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为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化活动中提供应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该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要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居于首要地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成为英语课堂的中心,也成为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相应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地位显得异常重要,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本应处于教学活动中心地位的学生却成为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被简化为简单的“教”与“学”,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见健康人格的发展,背离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本质,同时也严重背离了教育活动的本质。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树立“生态化”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教学表面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深层是文化背景的学习。在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要求》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就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直面西方文化,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与搏击的战场,对作为未来代表国家行驶国家权力的警校学生来讲,树立正确的文化批判意识对其以后的工作来讲很重要。文化的构成因素是价值观念、信仰和人生态度,历史和传统又是文化的根源。要准确的理解对方的话语,完成跨文化交际,必须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这种文化涉及到运用此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伦理标准和价值观念等。大学英语课程应该把这种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把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和相关的文化内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公共课程,课时有限,没有充足的时间系统的讲授中西文化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围绕教材内容归纳文化框架,把与课文有关的文化知识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考能力,准确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此外,鼓励学生阅读报刊杂志、观看英文影视作品、结交异国朋友等都可以积累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都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3年起实施,至今已经走过10年历程,目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工作,《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一方面将明确大学英语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分类体系,鼓励不同层次、类型、区域高校,根据教学指南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生源特点、人才培养规格等,自主制定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准确定位,即为学校办学目标服务、为院系专业需要服务、为学生个性需求服务。例如复旦大学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南京林业大学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细分为三个部分,满足学生在应试、求职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对英语的个性需要。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应该结合自身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的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同时,广大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分层次教学”的教育理念,不能只将其理解为简单的分班教学,而是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生源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借鉴其他高校课程体系,寻求适合本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结论

近年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目标、观念、教学模式及评估办法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同时,英语高考模式改革的冲击,使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急需转变,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求一条既符合主流英语教学,又能突出自己办学特色的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作者单位:铁道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

项目名称:铁道警察学院2013年院级教研项目

外国教育理念篇6

关键词:“两学一做”;“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两学一做”内涵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联系

1.“两学一做”内涵教育。2016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即“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通过在高校广泛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使命。2.理想信念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理想与信念相辅相成,理想的坚持和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作为精神动力,信念固有的理性和判断需要理想的激励和推动,理想信念一旦形成,能发挥出支撑行为的强大动力。当代大学生的理性信念教育是指导其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开展国情教育、改革开放教育、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大学生明确我国的历史发展、国家命运和自身的责任使命,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和“做合格党员”作为“两学一做”的两个主要维度,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完善了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基础,通过“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使大学生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改革精神,这种政治思想方面的提升和革新,必将促进大学生对“两学一做”的学习热情,加深对党规的内涵了解,指导做合格党员的实践能力。

二、结合“两学一做”,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思想理念教育,是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复杂且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国内外形势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正在不断的冲击着大学生固有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第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呈现出信息爆炸和高度融合的状态,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对现实的是非判断能力尚未完全建立,极为容易出现贪图享乐、崇洋、政治意识淡化的现象。第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成分组成、分配制度变化、优胜劣汰机制的日益明显为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使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坚定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2.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合格大学生,是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完成这目标的重要载体,是系统地、有计划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面对改革发展的问题和变化时,保持客观判断,更能让当代大学生在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无所畏惧,让理想信念成为行动的永久精神动力。3.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思想主流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的状态,能够认同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但仍有一部分学生表现为理想信念缺失、务实功利明显。如在政治上,他们积极要求入党,却不能明确自身的入党动机,在职业取向上,部分学生不能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结合,过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矛盾日益明显。由此可见,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十分必要。

三、结合“两学一做”,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1.基础在学,充分发挥高校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将党规、系列讲话列入课程体系中,安排专题党课,系统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纪律、作风和组织建设。深入研究系列讲话,将课程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相结合、与改革开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党性觉悟、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完善学生党规相关知识体系,进一步端正学生入党动机,明确党员的权利及义务,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敢于担当作为。强化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大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深化近现代史教育,以史为鉴,以百年来中华民族为伟大复兴之路的辛勤探索,感受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体会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突出遵纪守法教育,遵纪守法是实现理想,坚定信仰的基础和根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知法、懂法,更要遵法、守法。2.关键在做,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活动,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模范榜样作用。成立高校与社区党员活动基地,以学促做、以做助学,邀请老红军、老党员进高校为大学生开展党课,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利用重大意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类活动,如在“七•一”、“十•一”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片,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辛岁月,观看阅兵仪式,体会祖国现今的繁荣昌盛;组织学生成立志愿服务小组,深入社区做贡献、扬新风;组织学生手抄,学习先进党员事迹,撰写心得体会,将理想信念教育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片面、流于形式。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课程安排不够系统详尽,没有连续性和可发展性,另外,教育手段及形式偏于传统教学,一味单纯灌输讲述理论知识,内容乏味,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自我教育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旨在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然而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只停留在接收课堂知识的表面阶段,理想信念教育的巩固和发展较为缓慢。针对当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新媒体平台,创新教育方式。改变单一传授灌输知识的形式,结合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看、听、读的立体环境中提高理想信念学习的兴趣,并能探索学习新内容、新形式,发挥主动能动性。理论结合实际,知行合一。增强“两学一做”中“做”的比重,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更深入的理解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从而冷静清楚的看待社会中遇到的客观事件,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不动摇。

外国教育理念篇7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 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 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1.理解基本概念:对教育科研方法而言,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一些概念本身就较难理解,死记硬背就更不容易实现了。较好的方法是联系实际,将概念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

外国教育理念篇8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辨析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1-0120-04

收稿日期:2006-09-10

作者简介:韦冬雪(1966-),女,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对概念的厘清是理论研究最基础性的工作。“道德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原理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概念。但是,当前学界对这几个概念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够明晰,或停留在任意各自表达的状态,缺乏科学的界定。这不仅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学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也会影响到国内国际的交流。笔者认为,有必要厘清三者的关系,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

一、“道德教育”与“德育”概念的辨析

对于“德育”概念的理解,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这是从伦理学体系上界定的。广义德育是从教育学上界定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1]。 道德教育,即培养道德素质的教育,它以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为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个部分。由此,狭义德育被包含在广义德育中,它极易造成研究的困难和思想的混乱。因为,对德育概念解释的不同,就反映了对德育范畴理解的角度和价值取向不同,其最终会影响到我们对德育内容和德育实践活动的理解。

(一)主张德育即道德教育观点的依据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的理由是:一是德育的概念是由国外传入我国的,二是国外没有广义德育的概念,三是中国近现代教育起始,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他们从“德育”概念的历史由来进行分析。认为,“德育”(moral education)作为教育世界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最早是英国学者斯宾塞(H•Spencer)在他的《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提出来的,他把教育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g)”、“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physical education)”。在我国最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是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章程中写道“外国学堂于知育体育之外,尤重德育”。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他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正式使用“德育”这一术语,他所说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1929年唐钺等人编撰的《教育大辞书》对“德育”也作“道德教育”的理解:“德育为教育之一方面,以儿童之道德心之陶冶为目的”,“是德性之熏陶。”同年,王克仁、余家菊等人所编的《中国教育辞书》认为:“道德教育训练道德品格之教育也。一称德育。”[2]可见,“德育”一词最初使用仅指道德教育。此外,国外没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这些名称。

因此认为,德育应该仅指道德教育,把德育定义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是德育泛化的表现,并指出泛化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其一,将德育视为思想意识领域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其二,目前教育学或德育原理方面的著述往往在下定义时讲德育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但由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心理机制并不等同于道德教育的心理机制,可资借鉴的西方德育心理学主要讨论的是道德教育,所以在论述德育过程或德育心理机制等问题时又通变成了泛化的道德教育过程或心理机制等等描述,这在理论体系上存有致命的逻辑问题。其三,过于宽泛的德育概念在理论上往往使人无法在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的问题。其四,致使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而忘却其最根本的目标。其五,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问题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问题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因此,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所谓“守一”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只能是指道德教育[3];并有学者呼吁:“为‘德育’正名,把它严格限定为‘道德教育’,把政治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统称为‘社会意识教育’,目的在于理顺政治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各自的研究和理论建设。”[4]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有其合理性,但是它却不符合我国拥有的悠久的德育历史和现代教育实际情况。

事实上,英语的“moral”含有“道德的,品行端正的,道德教育的,精神上的,道 义 上 的,教训,伦理”等含义。[5]把“moral education”译为德育是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尚缺乏对道德理论的系统研究。从英语词义上来看,把“moral education”译为“道德教育”而不是“德育”应更确切一些,既符合国外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也符合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鲁洁等教授认为,在中外教育史上,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在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实践领域,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概念均曾单独或并列地被运用过。只是由于语言习惯的原因,有的人仍不愿用德育这一广义概念;有的人由于工作岗位和德育重点内容的不同,也不愿使用广义的德育概念;更多的人是由于对道德与德这两个不同词的含义区分不清,而不使用广义德育的概念。即使在共同运用德育这一概念过程中,也存在着对其含义的不同理解和各行其是的情况[6]。 因此,所谓为了“与世界接轨”而用“德育”代替“道德教育”概念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其最终结果会造成人们在研究中思想上的混乱。其实,任何一个概念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二)主张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观点的依据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的理由,一是认为它符合我国的教育实际,二是认为符合我国的德育历史。他们认为:“如果把德育放到德、智、体的关系之上,从德育在学校的位置上来看,相对于智育、体育而言,德育承担对人的除智、体以外的教育,因此不能也不应仅限指道德教育,或者用道德教育取代其他诸如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这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仅有道德教育是不全面的,理应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乃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7]

王立仁教授在其专著《德育价值论》中,对“德”的词源及依据我国教育的实际进行分析,认为德与道德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德育就是育德活动。他认为,在西周初期的金文中,德字就已经有了现代德字的形状:由彳、直和心三个字组成,即是在“直”下面加上一个“心”字。这个心字意味着德的行为既要发自内心又要正直。德首先和基本上是一个政治的概念,然后才是一个哲学概念。“我们说德首先和基本上是一个政治的概念,并不意味着德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是说德在原初上是一个政治概念,在后来的德发展过程中,它基本上是一个政治概念。”黄崇岳在其《中国历朝行政管理》一书中曾谈到:“‘德’既是统治阶级的自我修养和行为规范,又是一种统治手段。”作为政治概念,德有三层涵义:第一层是指能力,第二层是指德的方法,第三层是指治国方略。因此,德与道德是属于不同属性的概念。道德不是由统治者提出来的,它来自社会和世俗,是用来调整个人和个人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德则是一定社会对人的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等品质的标准和要求[8]。 所以,德不仅仅是道德,它包括政治思想法纪和道德品质,道德只是德的一部分。德育即育德的活动,不仅仅指道德教育。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育德这一活动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而德育的概念从教育史角度来看,是起始于中国近现代教育,多半是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或同义语,主要是受国外的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感到作为道德教育简称的德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扩大德育的含义,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收进德育这一概念中来。这不仅获得了学术界、政府文件的认同,而且在教育界中得到推广。当然,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这些内容应区别对待,毕竟道德教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政治教育是方向性教育,思想教育是认知性教育,它们各自应遵循的原则、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所不同。要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还必须对德育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及其方法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

之所以作如上辨析,目的在于使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者在研究过程中,明确自己所研究的内容,正确使用这两个概念。如果是对德育的整体进行研究,则使用“德育”概念,如果仅是就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就直接用“道德教育”,而不要使用“德育”一词,以免发生歧义。

二、“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辨析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概念之间有没有区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德育”概念,何种情况下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人没有弄清二者的关系。实际上,“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二者之联系:目的和内容的基本一致性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9]。 鲁洁等教授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个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10]这一界定,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德育的内涵和本质属性,同时也把德育应遵循的原则、使用的手段和方式都表述在了其中。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可以说是从“思想政治工作”中引申出来的。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广泛使用,“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步广泛地流行起来,并成为一个定型的规范的基本概念。1940年3月19日,陈云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生毕业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概念,主要是指端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最早是在1950年2月第一次全国学校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坚决地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是现行学校中开展民主主义学习的主要关键。”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迅速改变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以抗美援朝为具体内容的政治教育”[12]。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同时使用 “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提法。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逐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而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它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从外延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目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学界多采用张耀灿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作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3]。

从上分析可知,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所研究的内容是基本上一致的,都是研究如何对人们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其主要目的都是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当前在我国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二者之区别:教育的对象及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由上分析,德育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基本一致性,它们之间的研究有很大的交叉性,所不同的是德育研究重心在于学校德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则涵盖了人的一生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这么说,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阶段,是对人生中在校学习阶段所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

陈立思教授对二者的区别作了具体的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它泛指一切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发生影响的活动,而德育则是限于学校范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智、体、美、劳诸育并列。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其一,从施教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可以是一切社会机构、组织团体和个人,而德育的主体主要是学校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其二,从社会功能来看,德育主要是‘育人’,侧重于‘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还担负有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14]胡守教授也认为,“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对应的德育,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总称。”[15]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其年龄、心理特征也不同,教育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青少年开展的德育侧重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侧重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虽是全体社会成员,但是以成人为主,教育的侧重点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基于此,我们在开展理论研究时就必须注意正确使用这两个概念。如果研究的是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政治、道德教育,一般应使用“德育”这个概念,如小学德育、中学德育、高校德育(由于高校教育的特殊性,亦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这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标,相对于智育、体育而言。而对其他成员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则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而不能使用诸如“企业德育”、“农村德育”这样的概念。

结语

任何一个概念的演变都必然经由一个从模糊到准确的过程,且其演变还会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对“道德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概念的辨析,使它们各自的研究领域更加明晰:道德教育所涉及的范围最小,它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培养,内容包括社会公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三方面教育。学校德育研究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容都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是学校德育所研究的对象范围较小,仅是在校的青少年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范围最大,它包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即学校德育)、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等等。只有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才便于学者、教育者在共同的话语体系下交流而不会产生歧义,也便于进行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0.

[2]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9.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4.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

[5]牛津现代高级双解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3-734.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19-120.

[7]吴铎,等.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1.

[8]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20.

[9]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9.

[10]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29.

[11]刘建军,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12]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4.

[13]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

[14]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

上一篇:社会环境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教育技术学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