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3:53:30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习明纳尔;外国文学;课堂教学

外国文学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和阐释分析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外国文学课程具有时间跨度大、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知识抽象等特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表现为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的结果是相关文学知识的强行记忆,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基于“动”式教学的改革理念,怎样才能在课堂上使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引进了“习明纳尔”(Seminar)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一、习明纳尔教学法简介

“习明纳尔”是英文Seminar一词的音译,来源于拉丁文Seminarium,基本含义是人们常说的“专题讨论会”、“研究班”、“研习会”,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的基本形式。它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美,经过不断改造,现已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习明纳尔(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就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该模式重在强调学生的参与,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实施方式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整节课讨论,也可以用几分钟讨论;既可以是全班讨论,也可以是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具体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二、外国文学教学中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和习明纳尔(Seminar)两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数具体安排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时间和形式,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操作如下:

(一) 给学生分组

为了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习明纳尔——讨论式教学中来,要提前给学生分组,布置好组内成员所承担的工作,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促使每个组员在资料查找、整理、课堂演示和最终小组报告的形成的过程中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即使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又要避免小组人数过多而导致小组成员闲置现象。这就需要根据班级的人数和课时数来综合考虑,使小组的数量和组员的数量科学合理。

(二) 辩论题目的选择

习明纳尔即讨论式教学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是辩论题目的选择。一方面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一方面要考虑到能否在辩论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对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掌握,真正实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深入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外国文学主要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名家名著。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提前准备讨论题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题目不能过大、过小或者过于枯燥,使学生学会就某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及学术敏感性。

(三) 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下每个小组的讨论题目,教师教授学生资料的查找办法,告诉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教材、图书馆的图书、杂志,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特别是中国知网、超星图书馆这样权威的学术资源的利用。这不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准备课堂演示的材料,更可贵的是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 课堂讨论阶段

这是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就某一问题,不同的小组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给每个小组5-10分钟的演示时间。这是每一小组的资料准备、学术水平、多媒体制作、现场操控能力、等总体水平的展示。小组成员或者组长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阐释,并且教师和学生(主要是学生)随时可以和阐释的同学交流和讨论。课堂的这个时间要完全交给学生,使课堂在自由讨论的气氛中进行。

(五) 教师点评与总结

习明纳尔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是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但是课堂上不可过于松散,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引导、点评和总结,不可使课堂放任自流、缺少方向。学生在就某一家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点评非常重要,可是是讨论的同学有方向感,而且使讨论不会偏题,而且讨论时间的掌控也非常重要。在讨论中,同学说们会有很多观点,教学的点评起到高屋建瓴,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各个小组成员的观点,对某一问题有重新的认识,增强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 课后总结与评价

课后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先前自己的资料准备,综合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将小组的最后观点形成一个报告论文提交。教师综合先前每个小组的准备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对每个小组打分,最后汇总为小组同学的平时城即将。另外,教师对比较好的报告论文建议修改后发表,大部分报告论文作为教学资源保存。

三、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习明纳尔的效果

“习明纳尔”教学法在外国文学课上的运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促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 提高了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

每个小组成员为了完成习明纳尔教学法的论题,学生必须熟读外国文学作品,并且积极主动地查找相关评论资料,为了在课堂上的讨论上能够说服对手,还要组织好预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等,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 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在准备问题的过程中,在课堂内容的基础上,会不同程度的扩展,对某一文学现象会有纵向和横向的延伸,一个学期下来,不仅学生的阅读量上来了,而且对某些文学现象能形成自己的看法,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学生在查找资料、准备的发言材料,课堂讨论和课下学生进一步补充总结的过程中,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习明纳尔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每个小组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讨论题目,在论题论证、研究方案提出、课堂发言和讨论到最后报告论文的形成,小组成员必须合理分工,齐心协力完成习明纳尔教学中的任务。在各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启发和影响,具有良好的整合效应。

(三) 有利于教学相长目标的实现

习明纳尔教学法的使用,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师生和学生间的互动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外国文学课程在采用习明纳尔教学法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教师方面

外国文学的课程,一般都是大班课,人数都超过60人,甚至达到100人以上,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在几十分钟的讨论课上,很难达到每个人都发言的程度,给老师掌控整个班级讨论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外,习明纳尔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对相关问题有全面的把握,而且要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教师要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斑额大的班级可以采用分开讨论的形式进行,使每次的讨论课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学生方面

学生选题对不感兴趣,选题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会导致学生的资料准备不足,以致课堂讨论过程中流于形式,课堂气氛死板,没能达到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偏见,特别是外国文学中的人名让学生很头疼,好多同学还处于中学时对外国名著的认识,对外国文学名著还处于简单的欣赏或了解情结内容阶段,很难在课堂上展开深入讨论。在这些情况下,教师一定加强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选择学生喜欢且难易程度适中的讨论题目,真正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文学现象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积极引导,增加学生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教师更要教会学生怎样鉴赏、分析外国文学名著,增强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自信心,提高欣赏、品评外国文学名著的能力。

总之,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习明纳尔教学法,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完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某一部作品和某一文学现象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最终使课堂形成讨论式、研究型的“动”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丽辉 周海燕. 习明纳尔教学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J],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

[2]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 [J],教育研究,2003(2).

[3]崔丽丽.习明纳尔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J],石油教育,2003(1)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文本细读;教学实践

0 引言

外国文学作为文学专业院校的主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以及提升学生对文学鉴赏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院校在教学外国文学时,常常强调文学史的知识积累,而对文本的解读相对忽视,这显然是不利于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提出文本细读这个概念,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通过文本细读这种教学模式并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来分析文本细读教学模式的作用和效果。其实在2011年刘心武通过对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文本细读发现了“日月双悬”的这种政治悬案,从而显示了文本细读在文学研究和鉴赏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1 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及文本细读概念分析

1.1 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外国文学这门课程有的院校又称为外国文学史,目前的主流教学模式是结合外国文学所体现的思潮流派的文学史,并根据外国文学史中每一个流派中,提出相应的代表作家和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外国文学作品仅仅成为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案例。对此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种方式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就认为:“我国大学的外国文学教学走入了极大的误区,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讲思潮,讲流派,或者脱离文本讲研究方法,就是不涉及具体文本阅读体验,学术刊物发表外国文学方面的论文的导向也与此相若。”其实刘教授探讨的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各种文学教学都存在着类似的困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要不断的记忆文学史的各种思潮流派,然后记住每个流派的代表作家和作品,记住每个思潮流派常见的艺术表现方法,就能够完成这门功课的学习。

但是这种教学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够机械的背诵文学史的常识性问题,却很难实现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鉴赏能力,很难提升学生自由思考能力以及不断积蓄外国文学的精华,帮助自己创作以及革新自己的创作理念,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以及其他的文学教学方面,应该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突出文本细读教学为主,文学史教学为辅的创新的教学模式。

1.2 文本细读的基本概念分析

文本细读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英美的新批评文论中,其基本概念指的是细密的研究作品上下文以及其言外之意。在文学评论中,要求注解每一个单词的含义以及词句之间的细微联系,通过对文本的细微分析来挖掘整部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只有通过慢慢的品读才能够体味作品的精妙之处,很多文学作品前面的一个词语可能就概括了后面的情节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当代的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这篇评论文章中就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读者和世界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因此文学的研究就离不开对这四个要素的综合研究,这样才能够得出相对客观准确的结论。读者只有和文学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仔细研读才能够真正理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文本细读的在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文本细读教学实践

2.1 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

文本细读对于外国文学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国文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作品汗牛充栋,要想在课堂上对每一个作品都进行文本细读式的教学显然不符合教学实际,因此老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材,并按照下面四个步骤来安排具体的文本细读教学。

第一步老师要展示解读文本的问题以及解读文本的方法;第二步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进行全文细读;第三步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全文细读;最后一步就是局部片段的文本细读。在第一步中,老师应该选择一段文本,并向学生展示如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同一部作品,每一种角度的解读其细节的关注点是有差别的,学生就能够从多个角度细读文本并体会到细节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进行文本细读是最佳的引导方式,这种方式更合适对短篇进行细读教学。

比如在教学《变形记》这部作品时,老师在课前可以布置“请准确描述格里高尔的房间”这个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对这部作品进行细读,此时学生就会发现格里高尔的房间竟然有三个门,从这个门的数量就可以分析出格里高尔所处的空间是没有私密性的,这个空间并不属于主人公自己,当学生细读到三个房门都在传来急促的声音时,根据上下文又能够联想到外界对主人公的紧逼,通过这种文本细读就能够充分领略到《变形记》其表面文字透露出的深层哲学思考,而如果粗略的阅读《变形记》只能够感受到荒诞不羁的表面。

另外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还应该将学生的思维从封闭的文本结构转向文化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以莎翁的《哈姆雷特》教学举例,可以引入约翰・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品《葛特鲁德》进行对比式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化史学的思考。老师根据这两种文学作品设置这样的问题:葛特鲁德和奥菲莉在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以及说话时和独白时的频率,通过学生认证研读可以明显的发现葛特鲁德要比奥菲莉出现的频率更高,在独白和说话时,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莎翁的男权思想,正是通过对比教学,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领会文化史的发展也会改变文学作品的主流思想。

2.2 考核方式的创新

既然引入了文本细读的教学模式,那么考核方式就应该随之创新,要改变以往那种以文学史和文学思潮内容的考核。在文本细读教学模式下,应该重点突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方面的考核,这样才能够凸显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却能够更好的释放学生的所思所想,开拓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比如暨南大学张世君在考核学生学习时提出的一道题目:“请描述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学生要想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完整的看完《安娜・卡列尼娜》,而且是细读,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答案。这样的考核方式才是真正和文本细读教学模式相融合,才能够有效的推进文本教学模式的开展。

3 总结

教材使用一般很多年,如果在外国文学教学方面始终以文学史和思潮教学为主,那么教材会变得越来越薄,学生只要凭借记忆力就能够完成课程的学习,但是如果建立在文本细读的教学模式下,将外国文学回归到作品本身的教学上,那么教材就会变得越来越厚,无论从思想还是内涵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神营养,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自由的思考空间。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力,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立.论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授和培养[J].文教资料,2011(22).

[2] 胡珂,布鲁克斯.“文本细读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05):1315.

[3] 张瑞卿.F.R.利维斯与英美新批评[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0(01).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一外国文学是一门理论课,在传统教学中不太重视实践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般是文学史、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三者并重,而且是以史为线,作家作品是作为文学史发展和文学思潮的案例代表讲授的,这样的教学思路目前在国内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仍被普遍采用。但笔者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以史为线的教学思路越来越难以适应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史为线的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是用文学作品来验证文学史,这样的教学思路有时候会导致为抽象的文学观念及特殊的文学现象而寻找文本例证,其结果是把鲜活、生动、具体的文学作品变成思潮、概念的传声筒,让能够“生出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能和它相切合”[1]的美的艺术变成僵化理念的代表。地方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置的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任务,对于外国文学课程而言,就是需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文学理论客观理性地分析文学现象、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高校中文专业通常不仅会开设文学史课程,也会同时开设文学理论课程,通常文学理论基础是文学史的先修课程,但二者容易出现脱节的现象,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阶段学生没有阅读的积累,不少文学理论教师也试图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经典作品的分析,但学生在没有阅读或了解原著的基础上,仅靠听故事介绍或片段浏览是没有办法正确理解文学经典的,所以往往感觉很陌生很茫然。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传授是潜移默化式的,一方面教师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也要尽可能自觉使用中外文学理论进行文学的批评与分析,尽量避免一味感性描述的弊端,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文学鉴赏思路与方法范例,以供学生学习并进一步在此思路的指导下进行文学欣赏的探索,不断提升文学阅读与鉴赏的能力。西方近现代的文学理论,如西方的实证主义、精神分析学、神话原型批评、形式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等理论与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外国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既成的,但研究本身却是开放的,研究的理论和研究的视角也都是开放的,美学的、心理的、文化的、地域的、比较的都可以是我们观照的视角,在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开放的文学研究思路与方法传达给学生。例如在讲《简爱》时运用女权主义批评视角,对《红字》进行伦理学的解读,分析《老人与海》时兼顾其中的生态美学,讲授DH劳伦斯时突出精神分析,介绍俄苏文学时指出其“为人生”的艺术功用观,评价现代主义文学时关注阐释学理论等。同时,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需要比较的视野与方法,笔者在讲荷马史诗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文学的追寻主题;讲中世纪意大利的大诗人但丁时,与我国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进行了比较;讲《哈姆雷特》时,研究了中西文学中的复仇母题;讲《安娜卡列尼娜》时,联系了中外文学中美狄亚、简爱、繁漪等具有叛逆思想的女性形象;讲到《百年孤独》时,探讨了西方文学中的家族叙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方法的掌握、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初步掌握文学批评的方法。学生掌握了研究方法,在面对不同文学作品时就能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与鉴赏。

二外国文学是一门理论课

但是必要的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益处的。对名篇的欣赏、名著的阅读分享,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实践环节,对于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当下人文学科研究越来越细化,既有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又有文化认同的深度理解,文学研究与批评越来越立足于审美阐释与人格塑造;同时文学是人生,文学也是哲学,高校的文学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也是精神成长课,所以文学课的学习不应只有课堂教学这一个维度,还应该辅以多样化的文学实践活动。文学课程的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学生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对文本理解的个性化表达,这种表达可以通过课堂的讨论,也可以通过课外学术活动的尝试,比如撰写阅读心得。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让地方高校的本科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不现实的,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导致的就是学生通过下载、复制、粘贴来应付作业,所以笔者认为不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家,将个人朴素鲜活的阅读感悟表达出来即可,形式不一定是学术论文,随笔杂感都可以,字数也并非要有一定规模,有个人的见解、想法就行。当然在学生热衷于“读图”而不是读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的背景下,让学生自觉预习或者读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是激励和强制结合的手段。对于阅读量,在课程讲授之初对学生提出一学期读两本外国文学名著的要求,围绕阅读的这两部作品,学生还将完成系列必修的学习任务:一是课堂讨论。在课程讲授中,授课对象会被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有指定的组长负责,承担一部作品的讨论任务,在讲授到该部作品时该小组成员将是课堂讨论的主要参与者。二是作业。作业的形式改变以往命题问答的形式,以不限字数的读书笔记形式来进行。学生写作业的过程就是总结自己听课感受和课后阅读时的思考和想法的过程。第三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形式多样,比如课堂回答问题。学生遇到自己阅读过的作品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性自然会大大提高,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也会有更大的价值和内涵;平时成绩也可以通过学生自愿参与的佳作分享环节来获得。学生在阅读到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并有激动、感悟、问题时,可以申请占用课堂十分钟向大家推荐好书并和同学分享阅读感受。第四是课程考查。笔者的外国文学作业近几年一直采取基于阅读基础上的自主选题的办法,学生选择课程授课内容范围内的一部作品,提出五个问题,选择一个问题做一个文献综述,并就这一问题写一个小论文。适度的阅读量,相应的奖励机制,课堂参与激发的学习热情,阅读分享带来的专业认同感与价值感,使基于阅读之上的作品分析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都是一种极为个人化的行为,文学鉴赏如果没有阅读的体验、感悟,仅凭教师对故事的描述去了解,最终获得的认识必定是片面的、僵化的。当然,学生的参与将会对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学生参与并不意味着教师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课堂永远是一个双主体的环境,教师永远不能放弃对课堂的掌控与驾驭,不能撇开引导学生的责任。当下学生尽管阅读量有限,但是思想活跃,感受能力和问题意识都很强,学生组织参与的课堂讨论以及阅读分享,教师决不能游离其外,教师必须主动参与并承担评价总结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丰富的阅读量,要有更扎实的批评基础,对文学作品和现象要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当下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当然还要有更加娴熟的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解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关键。

三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通常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

以史为纲,以经典作家作品为点的教学模式,在当下学生阅读量普遍下降的语境下,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地方师范院校就显得举步维艰,课堂教学质量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发。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较为适应于综合性大学。相比较而言,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高,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文学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传统的授课形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东西文学发展史,掌握不同时期各种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兴起及其理论主张、创作特征,理解重要作家作品在整体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将学科定位在“文学史”上,重视探究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来实现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但在地方师范院校中,也沿袭介绍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与文学成就,再介绍重点作家的生平与基本创作情况,然后再分析该作家的代表作,包括介绍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主题思想、归纳艺术特色等等,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条分理析,很有层次感、逻辑性,而且在分析作品和文学思潮时教师个人的兴趣以及研究成果也会体现其中,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只是听众,学生更多的是机械地记笔记,一堂课结束,密密麻麻的笔记看似收获满满,但是由于全程无参与(尤其是在当下读图语境下没有阅读体验,学生对于教师分析的作品除了听故事的热闹外很难有思想对话式的互动),课程就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传授而非能力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的特殊任务,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备课与课堂组织,同时还受到学生是否配合这一因素的影响,而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否有阅读名著的基础与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极为有限,在学生没有接触原著的状态下采用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提起学生的课堂注意和兴趣。反之,若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对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听课效果自然就提高了。文学作品是人类审美经验的结晶,一部外国文学史就是世界各民族审美活动的历史,文史类课程知识体系的这种审美属性,决定了文学课不能像理工科那样以传授知识为第一要务,也不能像其他人文学科如政治学、历史学、法学那样特别关注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文学同时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任。所以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必须担负起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批评力和审美创造力的责任,而这一任务实现的最佳途径莫过于鲜活的文本本身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就是立足文本展开教学。袁行霈先生指出:“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2]当然文学史写作立足文学本位并不意味着文学课程教学就实现了文学本位,所以要想有效实施文学教育就必须明确教学中的主体是什么。文本是最鲜活的,有人认为文学课上讲作品的故事情节是肤浅的,认为只有用深奥的理论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才是有深度的课堂。其实,外国文学的讲授对象是文学经典,这些文学经典都是创作者给我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所以作家就是讲故事的人,那么讲授这些故事的教师首先也应该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文学课程的教师用通俗的故事讲述经典,用生动的讲故事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外国文学多姿多彩的历史情境中,将自己对于作品的感受用最形象的表达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这样的讲授深入浅出而不媚俗,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枯燥深奥的理论分析。综上所述,面临浅阅读、读图的困境,课时减少、内容增加(当代外国文学的发展不断纳入)的压力,我们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从地方高校的实际和区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一、目前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不足

纵观目前高校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审美能力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在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教材建设方面。第一,人文知识涉及甚少。这对那些本来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人文底蕴浅薄的大学来说,无疑是一大欠缺。第二,教材现代化意识淡薄,没有形成系统、立体的教材体系。当今社会的学生处于一种立体的阅读环境中,阅读方式已经由单一的文本阅读转向多样的超文本阅读。很多外国文学教材既没有配套的作品选,也没有直观生动的音像教材,自然吸引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不便和局限。其次,课堂教学方面。一是注重作品背景知识包括国家状况、历史事件、作家生平等的介绍,重在传授知识,考试时也是着重知识记忆,导致教学评价手段单一。二是注重分析作品内涵与当时社会思想的联系,没有深入挖掘经典名著的当代价值和对今天读者的启发与警世意义,让学生们觉得是在隔靴搔痒。教材建设、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文精神教育的贯彻实施。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

通过对目前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整体现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有关教学方面的状况带有相当的普遍性。这种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僵化老套,通常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三段式的讲授模式,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注重的是知识点的灌输,将充满人性魅力和与审美情趣的文学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改革迫在眉睫。外国文学课不仅仅是文学课,也是人学课、人生教育课。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和重要的文学现象,更要在此基础上培养起学生深刻的人文思想和对文学作品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1]。社会背景、时代条件、教学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必须以变应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加大教材文化内涵,丰富学生人文底蕴

针对大学生西方文化知识的匮乏,结合目前高等院校外国文学教材方面的薄弱和不足,亟需加大教材中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补充介绍与时代相适应的哲学、经济、艺术、宗教、道德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在外国文学教材中应该增大文化含量,侧重介绍人文知识,通过外国文学所携带的神话、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积淀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文学的真情实感、历史的集体记忆、哲学的睿智和宗教的终极关怀,在人文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读品味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思想精华,从中感悟西方文化的精髓—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启迪,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最终内化为他们的人格品质。

(二)调整教学内容,涵咏经典作品,凸显范例教学

外国文学涉及名家名作灿若繁星、思潮流派数不胜数,历时数千年、覆盖数十个国家,范围广、时空跨度极大,知识点繁杂纷呈而课时却极为有限。面对如此浩繁的内容,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对教材的融会贯通,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选,从而将外国文学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文精神加油站和起跑线。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典型例子”,其收获之大是一般作品远远比不上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凸显范例教学,引导学生咀嚼涵咏经典作品。一方面,可以使所选教学内容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范例”作用,更重要的是,能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热点,贴近他们的心理需求,挖掘外国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和启发意义,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心理需求,增强讲授的有效性、说服力与感染力。

(三)扬弃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而为人文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注重审美教育,渗透理想教育,促进精神升华。即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思辨分析,进行思想道德、人生信念、精神境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追求事业成功、爱情与家庭生活幸福的个人理想的同时,树立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因此,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在分析重点作家作品时,注意文学文本所蕴涵的人格意识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问题,注意突出分析人物形象的理想主义素质和崇高品格内涵。例如可以结合作家成功的道路使学生通过学习经典作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信念、精神人格和思维方式,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开启自己的心智,培养创造素质;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精神品质的分析,挖掘其对大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如《老人与海》中老头的性格、对待生活优雅而自信的态度,浮士德精神有关人生奋斗与享乐的启迪等等。人文精神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浸润,更强调自我体会与心灵觉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重视文学作品的阅读,尊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选择激励与启迪效果较强的经典名著,并充分发掘和展现这些作品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样,学生在艺术鉴赏中可以自己去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领略异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感悟,引发思考、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21世纪需要的是通晓中外文化、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外国文学广泛关注各民族、各语种的文学现象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对开拓视野、加强语言和文化修养、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各国文化不断交融的历史,通过文学将学生与世界沟通起来,让学生感受各民族文学相互碰撞、相互参照、相互融合的动态进程,使其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外来文化交流和竞争,从而形成既不盲目崇洋又不狭隘僵化的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多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讲与学生看、听等有机结合,加强外国文学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采取观全片与剪辑片断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当下大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感悟,在感性鉴赏中引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包括作家肖像、作品插图、精彩片断朗诵、音乐、文字及各种优美的画面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作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观看前告诉学生要注意看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并提醒学生注意将原著与影片进行比较,这样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视听室,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浮光掠影地观看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作品独特的艺术美。外国文学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能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也可使学生对作品体会更深刻、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更透彻,从中获取人文精神的滋养。

2.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教学。(1)精心组织课堂讨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主张,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再创造是文学生命力长存的根源,也是文学承担“寓教于乐”功能、对人的精神品质发生良性影响的必要条件[3]。文学的文本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因而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是多样的,不确定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参与和阐释,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盲从,不为教师观点所囿,培养创新进取的思维能力。组织课堂讨论,一般包括论题的设立、学生上台讲演、师生对话式讨论和教师讲评等基本步骤。首先,教师在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设立论题。论题可大可小,但都须深浅适度,切实可行,有针对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如能和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更能形成争鸣,如西方19世纪的婚恋小说与当今大学生的爱情观等。讨论前,教师对论题进行综述,介绍各家观点,开拓学生视野,启发思维;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认真思考、沉淀,形成独立观点,参加全班讨论。讨论中,教师适时巧妙穿插,抛砖引玉,及时把握讨论导向,形成师生互动,保证讨论质量。讨论后,教师作出全面学术总结,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讨论,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更能让学生的人格、心智、情感在开放状态中获得完善,使外国文学课程成为启迪理想、激发创见、开发潜能的人文素质课程。(2)组织作品片段表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的戏剧片段和小说片段,让学生参与其中自编自演,以表演的形式将一些西方名著展示出来。通过表演学生能感受不同国度和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爱恨情仇,更深入的理解作品、感悟人生,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热情,从而使以课堂专业教学为核心而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拓展争取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3)安排学生登台讲课。教师在对外国文学各章节内容作详略区分时,可以布置自学提示有意识地把一些章节交给学生课外自学让学生尝试备课并作好讲课准备,进一步指导后让这些学生登台讲解,最后师生一起评议。这种方法既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跃教学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改革考试方法与考试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4]。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是一句空话。考试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评价不等于考试。因此那种把考试与测验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手段的做法是片面的。目前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成绩评定主要来自于考试。仅以我校为例,每学期末,由任课教师出题进行考试,不超出学习范围,基本上都是采用期末闭卷形式,试题类型一般为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沿袭了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虽然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却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与水平。外国文学要实现其教学改革的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更好的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除了课程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尝试,课程的考核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改变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应试教育的考试方法与考试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把考试作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寻找自身优势,引导学生发展方向的一种方式”[5]。具体来说:第一是改革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平时成绩主要涉及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两项。平时作业包括各章节作业、读书笔记、学年论文,着重考查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多尝试让学生就某种文学现象或某部作品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表现主要针对学生专题讨论、回答问题是否主动积极,思考是否有深度与广度,观点是否有创新等做出评价。第二是改革考试内容,考核内容同中有异,基本知识与研究内容相结合。在统一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书面考试形式,以讲授内容为主,并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的分量,对学生富有创见的阐释可以突破参考答案给分。同时,间或在教学中组织个案、课题的讨论,进行具有研究意义的考核,如论文形式、专题发言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见解,不人云亦云。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仍然是新世纪中国高校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6]。外国文学教学必须引进新观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大胆变革,建立全方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意知识、能力和人格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提高和完善,才能使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的人文精神教育真正做到:“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7]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支配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我们从文学与文化、文本与人本、知识与智慧、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和统一,开掘教学内容的新领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外国文学不仅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成人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有着纷纭复杂的思想内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现代教育视野下,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为了深化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鉴赏水平,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的改革和探索。

第一,文学与文化的结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学习外国文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理解、鉴赏、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的讲授方式大多从文学和政治、经济等社会层面探讨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而忽略了深层的文化底蕴。因为文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最接近精神文化的子系统,是人类文化的特殊形态,所以我们应从哲学、宗教、民族文化心态、审美心理等角度探讨深层的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外国文学基本知识,把握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时应树立文化观念和全球意识。因为在全球的文学大合唱中,每个民族的文学都在其中演奏自己的声部,唱出自己的声音。如欧洲文学,作为一个文化圈,其深层的文化底蕴是古希腊精神、古罗马精神以及后来的日耳曼精神。一部欧洲文学史就是这三种深层文化结构的互相融合和嬗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强化在人们心灵深处的观念形态、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价值体系、认知结构和集体潜意识等深层文化结构。站在这样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传授外国文学史,不仅把握了外国文学发展的外部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了解和掌握文学的丰富性、独特性和本质属性。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把文学和文化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形成开放的现代意识和世界意识,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阐释文学。

第二“,文本”与“人本”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尔基曾说:文学就是人学。“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是西方文学发展的“两位一体”的灵魂。他们有时是互相依存,融为一体,有时又各具特色,互相辉映,共同演绎西方文学的壮丽诗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两个基本点,使学生自觉地追求人性美,关注艺术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培养健康与健全的人格。

“文学发展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观念的变迁史”。人,这个宇宙间最辉煌、最瑰丽、最神奇的生命现象,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逐渐的趋向复杂和深邃。致使欧洲文学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强烈而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文学传统中的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张扬。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把“人本”与“文本”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了解欧洲文学的深层的文化哲学意蕴,而且还可以与世界级的大作家进行灵魂的对话与交流,从中可以认识到人不只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活着,人还有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一种形而上精神世界的追求。使学生崇尚真善美,认识到自身价值并看重自身的价值,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负起责任。

第三,知识与智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倡人文教育,决不意味着忽视能力的培养;重在培育“素质”,也不意味着拒绝培养“技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基本的研究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使他们拥有来自文学的智慧,立足于蓄志养心,陶冶心灵,怡情悦性的整体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塑造其主体人格。

教师不仅要对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宏观的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整体观照,而且对某一文学流派及作家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微观阐释。特别是在新方法层出不穷的今天,要求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及时地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介绍给学生,以满足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新心理。所以教师必须“起着提供新理想、新思维、新观念、新的资源、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视野,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启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例如在评价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戏剧时,如果恰当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会使分析既有深度又切合作品的实际,可以发掘隐藏在其中而延续至今的西方文学的感情—心理原型,可以透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意蕴的神话人物看到西方民族性格的深层构架。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作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难者”的形象,成为人类精神追求之原型。奥德赛的故事体现“赶路——追求”的人生模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又如用结构主义分析《巴黎圣母院》人物的圆心结构和多层次对照,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分析哈姆莱特的复仇动机和忧郁延宕的复杂性格,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于连的形象,揭示出其性格中单一性元素和二重性元素的组合关系,披露出这一复杂人物的丰富的心理内容和情感演变的轨迹。英国文学批评家大卫·洛奇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分析经典作品《简爱》时,他别具慧眼的从一个纵贯全篇的原始意象“火”入手,把它作为把握整体作品的一把钥匙。洛奇指出,火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光和热之源。在英国的气候下,它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象征。火有时常被用来暗指,即,它能带来欢乐,也能毁灭一切。火还可以代表基督教的精华和永恒惩罚。《简爱》中有一百多处提到火,上述各种意义都可以找到,只是随着不同的语境而起不同的作用。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激情关系表现为燃烧的火,而这种断裂关系表现为石、冰、雨、雪等,简爱和弗里斯之间格格不入的情况甚至暗喻在弗里斯司的名字里,勃朗特不仅常把说冷的激流的含意用在他身上,而且弗里斯的名字revers一词本身就是指河水,简爱的内心独白曾用“火山”意象,有效的传达出他对罗切斯特那种敬畏和相交织的矛盾心理。罗切斯特也正是爱上了简爱那如火的叛逆性格,屡次表明它是能够欣赏这种火的人:“我已经看见了,你生气的时候,可真像个火神。”“你冷,因为你孤独,没有和什么人接触把你内心的火激发出来。”两颗孤独和冰冷的心碰到一起,立刻燃烧起爱情的火焰。当两颗心心相印的以真诚、坦率、平等为基础的爱情就要缔结良缘时,罗切斯特的疯妻却成了一大障碍,使简爱遭到了基督的惩罚,在荒原上流了三天三夜。罗切斯特的庄园也被大火化为平地,自己也成了独臂眼瞎的残废。但两颗心心相印的始终没有熄灭,最后完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沐浴在基督爱的光环中。通过以上的粗略的分析,使学生看到了以前未曾看到的深层内涵,看到了夏绿蒂·勃朗特是怎样把写实主义的具体性、日常性与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幻想及诗意彼此统一在“火”的原始意象及其语义变奏中,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判断的新境界和文学思考的新层次,使其领悟外国文学所蕴含的人类智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启学生的智力潜能,进而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开辟新的学术视野。

第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开放视野。

面向未来的教育美学属于一种新型的视赏美学,必然要求教师不断地革新课堂教学的界面。为此,本课程从2002年开始开展全员全程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电影文学名著的视觉资源、西方美术名作的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图片的视觉资源,以及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于一体的cai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视觉资源,将课堂教学打造成了一部彩色的史诗。新世纪的时代最强音无疑是对创造精神的呼唤,这种巨大的创造期待是本课程建设的强大动力。本课程重构课程体系,强调教学内容的原创性、当代性与开放性,追求教学方法的现代性与灵动性,规范学科活动的常态性与实践性,无一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创造精神自由地飞翔,既是本课程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本课程建设的最大特色。

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评价方法,教师的教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而且还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者、评价者,教师的主体性要体现为主动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成才和塑造良好人格。这样的教师会赢得学生的高度评价。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一改一张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考试模式,而是采用多元评价标准,构建出由平时的作业、小论文、闭卷考试、课堂表现、创新实践等内容组成的综合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施展才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教”的评价上要强调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而“学”的评价上则强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业务素质为目标;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体系,建立了评价主体与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动态化师生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6篇

外国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东西方古代至现当代的文学发展史和名家名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门初开时期,外国文学由于系统地介绍国外文艺思潮和经典名作,曾是中文专业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但时至今日,它却已经“沦为”众多学生头疼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内容本身的难度、学生对外国历史文化的隔膜、受考级考证等实用主义校园文化的影响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教学模式及方式方法的陈旧死板,因而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地方高校外国文学课程应以“传授知识—提升能力”为教学目标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以教学为主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院校,它在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的类型与要求等方面都与老牌综合性大学有很大的不同。 如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方面,由于后者重在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故教学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及理论水平的提高等等。因而主要采用以史为纲,伴以代表作家作品评析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这些综合性大学有较充足的课时设置,学生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授课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而反观目前的大多数地方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也仍然沿袭这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介绍各个时期各个国度的文学成就、思潮,要介绍作家生平、作品背景与情节,再分析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等。介绍的内容可能因教师个人的兴趣以及当下学术发展而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只是听众(偶尔参与),只需照单全收即可。在这种模式下,外国文学被当作是一门专门的知识来传授,忽视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地方高校从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思想出发,往往不再在第八学期(有的甚至是整个第四学年)安排课时,而用于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自主择业。加上中文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往往为保证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传统专业重要课程以及专业必修课的课时充足,而压缩了一些被认为不那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如外国文学、文艺学等。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中文文秘专业的外国文学课时只有48节,一个学期就可上完。捉襟见肘的课时导致教师不得不“满堂灌”,每节课都塞进大量内容,疲惫不堪;学生则苦于当“填鸭”,在死记硬背中滋生着厌学情绪。教师们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学生们则只知道苦练“背功”,感觉学无所用,更没有能力学以致用,由此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学习外国文学的热情。 而在当前大学连年扩招、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形势下,应用型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教学的特色上。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毕业生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派上用场[1]。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更应以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作为文科基础课程的外国文学同样应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结合当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根本,是要致力于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模式,而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里,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也相应地转变,教师应成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答疑解惑者、参与者,课堂也就会成为一个师生交流、互相学习讨论的场所,由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在不断地思考、探索,最终结合课程特点、专业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确定了以“传授知识—提升能力”为教学目标来打开教学的思路。 外国文学课程要让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文学史常识以及理论知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长期以来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重点。但另一方面,如果只会死记硬背这些知识,而缺乏运用知识去鉴赏、分析作家作品的能力,那么这种知识的传授必将失去活力,教学的内容也势必空洞、枯燥无味。地方高校的中文专业多是应用型的文秘、新闻、播音主持等专业,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外国文学课程虽属于基础课,但仍然要为学生更好地夯实文化基础、掌握专业服务。因此,外国文学应与专业结合,以知识传授和提升能力并重,使学生在积累、领会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考、分析、鉴赏和表达的能力,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文学专业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尝试构建“自学—交流”教学模式 从“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目标出发,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了“自学—交流”的教学模式。 1.“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自学—交流”模式包含自学、交流、精讲、应用、评价五个环节。 在自学环节,面对厚重的教材、大量的文学史知识和有限的课时,教师通过指导性地布置预习作业,使学生可以在课前先行了解很多一般性的文学常识,从而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如在学习各章节概述部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通过研读教材和查找资料的方式,来了解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并做好相关笔记,以此代替教师在课堂上逐一梳理讲解这些内容。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的交流(也延伸到课后的交流),教师对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了解、引导,解惑答疑,使学生对自学内容形成更清晰的认知,提高自学效果。 精讲环节针对的是在交流中表现出的理解的模糊、分歧,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力图讲深、讲透。如某些文学思潮产生的复杂原因、某些较难理解的文学理论的阐释、代表性作品的深入分析等等。如文艺复兴阶段,我们就对《哈姆雷特》的主题、主人公形象、艺术手法等进行了精讲,并介绍了在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研究等视角下的一些研究成果,使学生对这部经典作品的复杂内涵具有了较全面、多元的认识。#p#分页标题#e# 应用环节主要是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如对名篇的鉴赏、专题的讨论、阅读经验的分享等等,可以由教师依据章节要点组织布置,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关注点提出。如在学习浪漫主义文学时,我们就组织了班级诗歌朗诵会。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众多诗歌名篇的朗诵练习,学生对作品的内涵、情感以及艺术性有了更为深刻、感性的认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经典作品真正进入了情感和心灵世界。 又如一些经典戏剧片段的排演、重要作品的讨论会等等,皆能收到加深认识、丰富感受、拓展视野的效果。评价和应用是紧密结合的,主要评价的是学生在应用时的表现,如表达是否清晰流畅(语言)、是否有独特见解(思维)、感受是否深刻(审美)等等。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教学的参与者,而不是权威的或最终的裁决者,要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看法。 2.“自学—交流”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 “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是教师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着眼于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它打破了外国文学课程长期以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纯的传递—接受式模式,把多个教学环节融为一体。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已经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果。而精讲是针对学生自学中的问题、疑难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展开,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交流和应用则把部分教学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创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展现自我,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并提升了从语言到思维、从分析到鉴赏的综合能力。总体看来,“自学—交流”这一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采用,也带动了教学方法的变革,从以往以讲授为主,转向了讲授、讨论、多媒体演示、情境模拟以及通过网络课堂向课外延伸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多元的教学方式。使课堂信息传递由单向变多向,把单一的教师的“讲堂”变成师生共同研讨、学生主动发展的生动活泼的“论坛”。这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机制,会使学生感到课堂上永远有生气,有吸引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培养。如通过让学生自定学习计划,或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学有关章节,以及应用环节后的自我评价,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文学作品、叙述作品的故事情节、经常性的课堂发言,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对流派的阐释对比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撰写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的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小论文等,能进一步培养其写作能力、学术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经典戏剧排演、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表演能力,而经常的交流、互相评价等,则在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交往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逐步锻炼思维方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的水平。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在逐步提升,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其以后从事文秘、新闻、编辑等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构建“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当然,“自学—交流”教学模式实质上是需要师生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因此它的有效开展,除了教师的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外,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积极配合。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能否做到充分阅读名著。时下大学生的心态普遍比较浮躁,难以静下心来读长篇巨著,再加上外国文学作品的异域风格导致的阅读难度,能认真读完必读书目的学生确实极少。 为此,教师就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积极督促学生。 如我们在课程开始之初,就下发了必读书目表,规定学生至少应该精读3-5部经典中长篇小说,并且必须是读原著,而不是故事梗概、节选或简写本,或者只是看过其电影、电视版本。除在课堂内外反复向学生强调阅读经典作品的重要性外,我们还通过课堂提问、作品人物关系图和读书报告等,来督促学生大致掌握这些作家作品的概貌、文学地位和影响力等基本情况;并通过专题讨论来进一步促进学生不得不读有关原著。在考试中也引进相关题目,通过考查必读作品的某些细节,来敦促学生阅读原著。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认识,必须通过自身阅读、感受、想象、体味,没有对作品的亲身感悟,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也只能一知半解,更无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就难以展开,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也就难以提升,其他的各项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因此,“自学—交流”模式意味着督促和了解学生阅读名著情况将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常态和重点。当然,最能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方法,莫过于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课堂的吸引力,使教学与阅读这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由于“自学—交流”模式以“传授知识—提升能力”为教学目标,这实际上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更深入、全面的把握,有丰富的阅读量,对众多的作家作品有自己独特、深刻的认识,要熟练、准确地把握外国文学理论,要及时关注了解当下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要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心得,要具备组织开展学生应用环节各项活动的多种能力。这些,对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却也带来了更多的教学乐趣,把枯燥的“一言堂”变成了教师掌控下的思维碰撞、观点交锋的论坛,在互动交流中常常能受到学生的启发,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p#分页标题#e# 地方高校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其中的关键。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讲话中就明确强调要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2]。外国文学的教学实践也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尽管面临生源素质下降、课时紧凑等困难,我们仍应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从地方高校的具体实际和现代社会的需求出发,不断探索,努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实践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外国文学教学才有可能走出困境,顺应当代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多层次方向发展的时代潮流。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7篇

一、教师对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更新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要提高外国文学教学效果,外国文学教师首先更新观念,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深刻的认识,形成课程教学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理念,为此,外国文学教师在教授外国文学课程的过程中就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人的潜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和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1]不能一味地只单纯地传播灌输理论与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外国文学理论知识后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工作的能力。因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必须是以引导学生将外国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基本技能为主的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在授课形式上以讨论式、提问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术前沿成果的引入等为课堂教学形式。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也就必然带动了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的更新,从而在理论认识与具体操作实践两个方面达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进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二、构建“跨文化比较”式的教学框架,调整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点与面的相应比重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外国文学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除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外,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还应该根据外国文学的特点及中国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接受易难度方面来认真考虑。笔者以为,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应该构建“跨文化比较”的教学框架,调整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点与面的相应比重。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对容易,而对于学习外国文学则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长期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对于外国文化知之不多,因而对外国文学的掌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就首先要构建“比较跨文化”式的教学框架。这里所说的“跨文化比较”就是在教学中融入中外民族文化差异性比较、中外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比较,进而在教授外国文学时进行中外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的比较。由于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源头在“两希”文化,所以在讲授古希腊文学和中世纪文学时就要讲清古希腊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特征和希伯莱文化、基督教教义,在讲授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容易了解西方文化,又可以更好地把握西方文学的本质特征。在讲授骑士文学时将之放在民族文化差异的框架内与中国武侠作品进行比较,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本质特征。在讲授文学现象(思潮)时,如讲授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人的异化的时代特征时就可以结合中国“”时代的荒诞、异化现象,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同时,由于学生对中国的作家作品容易接受,所以在讲授外国作家作品时结合中国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就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法国作家左拉时结合中国作家茅盾的创作进行比较;讲俄国作家果戈里时结合中国作家鲁迅的创作进行比较;讲英国“湖畔诗人”时结合中国“山水诗派”诗人的创作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又能了解中外文学文化中的交流与影响对于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中如果能构建起“跨文化比较”式的教学框架,对于提高外国文学教学效果十分重要。外国文学课程中的“点”即是各文学思潮及代表作家作品,而“面”即是指文学发展史演变历程,各种文学现象、“次要”作家。对于文学史的教学必然要做到点与面的结合,然而对于点与面的比重问题认识却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在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由于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因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外国文学课程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文学欣赏、批评与写作的能力。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就应该加大“点”的比重,减少“面”的讲授。重在对经典作家作品的分析,在分析中有意识地倾向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名着(篇)的写作技巧、作家如何构思如何谋篇布局等,减少对于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或在课外阅读中完成。对于“面”则可以减少课时,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教师理顺线索,概括文学现象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在课程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检验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在于看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如果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了,说明教学有了效果。所以,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作为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名着名篇,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能力。外国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且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有中国文学名着要读,对于学生来说,阅读量是相当之大。但如果学生没读过作品,那么听教师上课时就如同听天书,没有感性认识,更谈不上课堂互动或讨论了。为此,笔者在多年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中得到的一条经验是:在大一学生入学时就按照外国文学讲授顺序从古希腊文学到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将各时期经典作品开列出必读书目,在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时就提出要求,大一读哪些,大二读哪些,大三读哪些,这样就把必读任务分解好,让学生按部就班阅读,同时在大一阶段就给学生开一两次有关如何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讲座和西方文化常识,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太大的压力,同时也产生了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也为大三学年开设外国文学课程做了铺垫。在引导学生阅读名着名篇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批评领域。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能力。一是在开设文学理论课、文学批评课程时,外国文学老师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课程的老师紧密配合,让这两门课程的老师在教学时注意到外国文学课程开列出来的必读书目,以这些作品为例阐释相关理论、规律等。二是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传授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的方法,也就是说老师在分析外国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三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撰写 读书心得,练习文学评论文章的写作,作业布置以“小论文”形式,学年中期布置课程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素质与技能,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优质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是引导学生改编名着名篇,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除了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团队精神、宣传和组织能力等素质之外,“能说会写”是最受欢迎的,因而“写”的能力的训练就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这个“写”有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两个方面,上面说到的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欣赏与批评领域里的“写”是应用文写作,而改编名着名篇,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写”是文学写作。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对于名作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或改编,如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改写成剧本,将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改写成小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外国文学 东方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18-02

【Abstract】Foreign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oriental literature in two parts. However, the current university teaching of foreign literature focuses only on part of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in Europe and America, ignoring the part of oriental litera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of foreign literature, and strive to contemplate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oriental literature, looking for the balanc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There are new discoveries, new understanding to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of foreign literature.

【Key words】Foreign literature in college Oriental literature Teaching reform

外国文学课程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核心骨干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水平,而且对学生健全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方式乃至树立人生理想都有重要帮助。外国文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除了中国以外的世界文学的形成、发展及文学思潮和流派的演进历史,还包括各国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同时外国文学教学还涉及世界各国社会历史及文化传统等问题,所以外国文学具有时间跨度大、地域覆盖广、作家作品多的特征。虽然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并有一定难度,但它确实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开放式的社会,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加深,外国文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一门必修课,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它不但要增进大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要让学生了解外国社会和文化,具备全球视野。外国文学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窗口,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和学习,学生会更加能够担当起新时代的接班人的重任。

但是长期以来,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都是注重欧美文学的讲授,而忽视了东方文学的讲授,对于大学的课程安排来说,东方文学的讲授变得非常不现实,有时仅仅变成装饰性课程,这不仅仅是因为课时太少,还因为长期以来对于东方文学的不够重视引起的。在国内大学中文系关于外国文学史的讲授大部分是以欧美文学部分为主的讲授,只有少数涉及到东方文学部分,就算是教材上有,也因为课时的缘故,很多外国文学教师不得不放弃对东方文学史的讲授。这就构成了很多学生从心里上认为外国文学就是欧美文学,认为只要是学好欧美文学就可以了,而忽视了东方文学的学习,甚至不知道外国文学还包括东方文学。

其实东方文学作为外国文学的一部分,和欧美文学一样,是外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东方文学的学习,学生的知识也会陷入片面性,这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教学方式。文史哲不分家,大学生在学习各国文学时也学到各国的文化、历史知识,21世纪是一个开放式的世纪,和我国交流的国家不仅仅是欧美各国,还有东方各国,所以东方各国文学也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学习,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身上肩负振兴国家的任务,特别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才能在未来的世界立足,所以东方文学教学不容忽视。

在中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中,应该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外国文学中的欧美文学与东方文学融会贯通,一方面可以在讲授欧美文学的知识时,适当的插入东方文学与之相关的内容,正所谓文学没有国界,而文学在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抓住这些相通的地方进行讲授,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应该在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东方文学的专业选修课,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利于他们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所以在高校中文系提高东方文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地位势在必行。

但是如何处理东方文学在外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一大难题。是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侧重一方?都是争议的话题。从理论上讲,可以将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的互文性研究作为突破口,这样就可以深化这二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可以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得出它的实践意义:第一,将从欧美文学与文化和东方文学与文化的底蕴对学生的外国文学学习的作用进行解析,探索外国文学的典型意义,并利用这一功能促进学生外国文学学习、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增强,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第二,从课堂教育的角度对外国文学教学艺术性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促进大学外国文学教学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外国文学课程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外国文学学习进行研究,每年都有关于研究外国文学教学和学习的文章发表。这方面的文学论文和著作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而且对于外国文学教学技巧、方法论和课程改革、精品课程设计方面进行努力,但仍然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这些论文基本都是关于欧美文学为主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关于东方文学和文化的教学改革论文可以说少之又少,所以说大学的外国文学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关于国内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进行:

第一,教学方法改革是实施《外国文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因而,很多老师有意识地变单一的教师讲授为教师讲授和学生的读、看、说、写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这一类的文章每年都层出不穷,这也说明了众多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专业老师注意到外国文学教改对于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把东方文学运用到大学外国文学的教学更能全面学生的外国文学知识。

第二,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授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教学互动,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一般大学教学都配置有课件,实行多媒体教学,用图像和声音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而外国文学的讲授加上多媒体也会让学生更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国内高校都在注重这方面的研究,这种方法的运用也让东方文学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可行。

第三,教材改革。国内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的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让学生无法接受最新最专业的知识。外国文学教材不仅内容陈旧,而且观点也陈旧,除了教授基本知识外,没有办法和时代接轨。现在国内的主要外国文学史教材就那么几本,除了朱维之先生的《外国文学史》、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外还有一些高校老师编写的《外国文学史》或者《世界文学史》。这里都是以欧美文学史为主要,东方文学史紧跟其后,但也是简编,并没有一个详细的介绍。而当老师教授完欧美文学的时候已经没有课时讲授后面的东方文学了,即使老师认识到东方文学的重要性,也会被长期以来的忽视而无法提上日程。

虽然现在各高校不断进行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认识到东方文学的重要性,教材改革也提上了日程,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成果。他们一般是针对外国文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很少注重东方文学在整个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整体作用。主要是从外国文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研究,但是力度尚显不足,没有提到本质性的东西,所以要把东方文学的重要性提到桌面上。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还应该在现在的外国文学教学方面力求观照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的内在关系,寻找欧美文学教学和东方文学教学的平衡点,从而力图有新的发现、新的理解和新的评估。既然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具有互文性,要重新看待、重新理解外国文学教学,观照在特定历史语境下所进行的创作的东西方文学之间的“互文性”就变得十分必要。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认为,只有超越了东西方各自视野的局限性,站在更加开放的立场上去把握不同文化的本质和特质,人类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解放。

大学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重视东方文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文华.“质量工程”与外国文学教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

2 王建华、张汝梅.外国文学教育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2)

3 张沁文.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15)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应用型;外国文学;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54-02

目前国内的许多地方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教师思考什么是应用性,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体现在哪里?学者王卫平曾说过:“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职业性的要求,与理工类课程相比,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是隐性的,不可能在短期内显现。所以更应当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注重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情怀、意志品格、口头表达、文本分析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外国文学同样承载着要为这一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储备,训练思维能力、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渗透人文情怀并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的重任。然而传统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不但内容陈旧,而且教学方法单一,普遍采用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介绍作家生平,再复述作品内容,最后分析艺术特色。“满堂灌”的模式,使学生只能被动听,于是,“老师讲笔记、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甩笔记”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詹姆斯·杜德斯达曾指出当下大学教育存在的明显问题:“教学的作用通过一名教授教授一班学生来发挥,反过来,学生们通过阅读指定的课文、撰写论文、解题或者做实验以及参加考试来对教学做出反应。”外国文学课程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指导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改革做了如下尝试。

一、重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和实践的时间

外国文学的教学长期以来都存在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因此很多老师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往往更注重对文学史的讲解,而减轻对名家名典的解读。这样组织教学内容的结果是,学生可能在知识的传承上没有问题,但是在能力的培养上、实践应用上却有所缺失。但文学的根本毕竟是作品,文学的魅力、影响和意义也主要来自作品。离开了作品,就不存在什么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环境也失去了依附的基础。对于文学研究来说,最根本的应该是对作品的研读,只有深入地阅读作品,认真分析挖掘作品的魅力和意义,才能真正体会文学之美,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各种文学思潮和文艺思潮。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应该采取作品阅读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外国文学教学的主旨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把握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地学习外国文学基础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外国文化与历史常识;能够结合所学哲学、文学理论等知识描述与评析重大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和主要作家作品,客观公正地分析纷繁复杂的外国文学史上的现象,掌握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审美特点,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整合教学资源,提供研究训练素材

目前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传统经典名著对于“90后”失去了吸引力,他们更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新鲜事物上。因此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研究训练的素材,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外国文学属于“异质文化”,文化上的中西差异,导致了学生不能彻底地理解西方文明文化。同样的题材和主题在中西文学中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课堂的讲解很难使学生全面掌握和了解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如果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能够恰当地引入影像手段,教学效果则会好很多。这些影像手段包括能够代表某一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地理的图片,还包括一些有关某一历史时期总体社会风貌的视频。这些图片和视频资料能够让学生对陌生的异域文化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只有有了这些直观、感性的了解,他们才会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兴趣和进一步理解的心理认知基础。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影像资料和自己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解作品《简爱》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观看三个不同版本的影片,让他们思考哪个版本更贴近原著,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求学生必须阅读熟悉原著,并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在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的条件下,既让学生阅读了作品,又提高了其阅读鉴赏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三、革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实践手段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要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观念,把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由教师在教授系统知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具体实践活动的安排应突出“读-说-赏-写-演”五个环节。读:教师制定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相关学术著作,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说:即通过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提高其说的能力。它既包括课堂问题的即兴回答,也包括文学专题问题的研讨,这样既能检查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赏:在学生掌握文学知识、阅读原著的前提下,引导他们观看相关的历史文化介绍的视频、美术作品、影视剧改编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写:让学生养成勤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撰写学业论文,写作讨论发言稿,改编剧本。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同时,锻炼写作的能力。演:中文系学生需要从写作、朗诵、表演等多方面素养。因此,在课堂中可以根据课时安排,布置相应的课堂剧表演任务。将学生分组,选派组长对组内人员分工:创作剧本、演员、旁白、音响、道具,要求人人参与,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其动手能力,强化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上述五个方面的实践活动安排,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保障基本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并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四、完善考核机制,检测教学和实践效果

考核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但是考核的方式不能是单一的闭卷考试,而应该落实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鉴于此,我们在考核成绩的评定上,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课堂考勤占10%,课堂表现占30%(包括作业、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课本剧演出),期末试卷成绩占60%,这样的安排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出公正的评定。

总之,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原则指导下,《外国文学》的教学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此,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浅伸衣,译.北京:商务印书管,1939.

[2]张翠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3.

[3]方展画.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基金项目:安康学院院级教改项目(Jg05225)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与“跨文化”;中西文化;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36-02

文化不仅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而且还能加深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这就是它最大的力量。中西方人群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模式,这是中西方文化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跨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文化一直贯彻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元素也将截然不同,而且文化会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累积,不断地更新,最终会产生自身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与思维模式。一般情况,在形成思维模式后,通常个体事物会受到忽视,但是会让特殊社会群体里的认知放大,情感的色彩会夹杂在这种态度里面,并且被固化,还不易被扭曲。有时候定式思维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只用一种不变的思维是很难应付各种变化的。但需要清楚认识的是,有的时候定式思维又是正确的,虽然只能说是一种经验总结,但是胜算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总之,思维模式影响文化,还影响人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最后就会形成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文化”与“跨文化”

对于“文化”这个概念,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中包括了“软物品”与“实物”,“软物品”是指思想、信条、智慧等事物,“实物”指器械、工具等,它们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并且可以不断传承与更新。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中才能获得的,而且行动受到“文化”的指导,“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提供解决的方法。

文化因为拥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而具有独特性,不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交流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进入中国,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传播得更广更快。所以,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间的社会交流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多与西方人增加交流以加深对他们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这并非易事,在面对陌生的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时,在与他们的交流之中,难免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这就是“跨文化”语境。

二、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翻译

1.增加对文化差异的了解,让文化优势形成互补。在翻译文学时,不能将文化背景独立在语言之外,要加在文学翻译里面,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与理解文学。文化背景与文学翻译需要共同作用,才能将语言表达思想与交流情感的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才能提高欣赏跨文化翻译文学的能力。众所周知,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发展历程,加深对它们之间差异的了解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更加接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会在中西方文化不断增强的交流之中不断加强。

2.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文学是一种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它包含了不同的艺术手段。文学不仅能够抒发感情,还能够传播信息,让读者在阅读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相对薄弱,翻译的作品质量不是很好,并且不够重视翻译工作,也缺乏专业的翻译人才,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时无法保证原汁原味,而本国作品在翻译时也体现不出自身特色,并且不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与阅读习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还会涉及文学审美及审美情绪,但是在翻译时又受到作者与翻译者的限制。如何在翻译时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对翻译者的功力来说是一个考验。所以,亟需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可以让翻译者深入了解西方的审美观念,增加两者的了解与交流,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提高欣赏西方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欣赏西方的文学作品时,讲解者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在教授或讲解西方文学作品时,不要仅限于教授外国文学的语法及词汇,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语言,加强在跨文化语境中交际的能力。即使不是学生而是普通人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改变自己的观念,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分析

1.在跨文化语境中寻找中西文化的共融。在国际文化加大交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外国文学,而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人们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提供了条件。因此,翻译外国文学的作品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要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第一要在跨文化语境中找到中西文化的共融。在翻译时,不只是简单地将中文与外文之间进行互相翻译,而且要将文学气息带入其中,可以说是用客观审美的态度进行二次创作。

2.在跨文化语境中体现中西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拥有其自身的文化语言与思维方式,因此文学作品都带有很强的民族性或地域特色。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时,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因为不同的地区与民族看待同一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如此我们就能从根源上对各种理解与见解进行剖析。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动的呈现,有的文学作品单从名称就能体现其民族文化及背景,这是由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决定的。

3.凸显跨文化语境中中西方的传统文化。《黄河绝恋》与《泰坦尼克号》分别属于中国与外国同时期的电影,它们的题材都是以爱情为主,但是它们在文化受众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响。《泰坦尼克号》的思想性非常深刻,它用人性的光辉让观众折服,但是在奥斯卡评审中,中国的《黄河绝恋》却被淘汰出局,二者是完全相反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能在奥斯卡角逐中获得成功,是因为作品产生的背景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利益驱使下,人与人之间诸多纷争,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漠然与戒备的状态,双方之间缺乏信任及安全感。而《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恰恰温暖了人的内心,让人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与感人的爱情。这个主题契合了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但是中国的价值观中心是自然山水,与西方的价值观是背离的。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交流阻碍,最终会由于缺乏共鸣导致作品欣赏受到影响。所以,要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剖析,吸收对方的精华部分,促进文化的双向交流。

参考文献:

[1]任丹青.农业社会中的“醉翁”形象――从认知语境角度分析英译本《醉翁亭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

上一篇:西方文学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