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0:17

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理论篇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管理体制

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管理体制科学与否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校教育是广大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承担着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忽视教师这一主体。那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这就要逐步建立健全一种可持续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管理的体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管理体制要体现以人为本,以我们的教师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师在良好的环境和体制机制下认真专研业务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也需要逐步建立健全一种可持续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上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学主体上就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收入差距加大,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价值追求各不相同。在讲科学发展观时,特别要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先列举一个励志的大学生典型事例,也可以让学生发言谈谈自己怎么做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强调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德育是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给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智育,大学生所开设的课程都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为大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应该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还要给学生强调不仅要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美育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自己的行为是否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显示出了正能量。劳育是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特别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从小就很少参与家务事等劳动,对劳动观念有些淡漠,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锻炼。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强调统筹兼顾。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要统筹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学习,还要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习,统筹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方面面。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强调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可持续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注重可持续。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上要体现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学内容上也需要协调统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必修课程之间以及同一课程内教学内容有重复,需要协调统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虽说各门课程功能定位,讲授角度不同,但这种角度和定位点在教师的实际授课过程中很难把握。我们学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三年级开设的课程,我们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本课程则重点讲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和理论等内容。对与前面课程重复的内容可以略讲或个别章节安排学生自学,比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在之前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已涉及,那我们就对第二章“新民主主义理论”安排学生自学,对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只着重讲2-3个案例。比如第八章第三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之前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已涉及,那我们就从当代大学生中找正反两个典型的案例加以讲解。此外,本课程自身内部的各章节之间也存在一定重复,我们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照顾到课程内在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对教材有所取舍,重点讲授。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方式

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改革我们的授课方式,用科学有效的多种方式教学,提高课堂的控制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是专题式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高校研究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我们把它分为八个专题,由八个教师各自讲授一个专题。由于每一个教师只讲授一个专题,他(她)就有时间精心设计这个专题的教案和PPT,保证了教学质量,围绕主题展开的专题式教学深受学生喜欢,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做到重点突出和提高教学的理论深度。二是讨论式教学。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了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就可以安排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人口、资源和环境为主体收集资料,展开调查,先是小组讨论,做一个讨论提纲的PPT,然后再选出代表与大家分享。三是案例式教学。教师事先要选好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可以是经典案例,从教育部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材中选取;可以是新闻案例,选取及时的新闻资料,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当前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可以是同龄人案例,对同龄的大学生来说更具有说服力;还可以是反面案例,不过,反面案例要慎重选择,在运用反面案例时,教师要注意正面的引导。案例式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讲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在案例中理解理论,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四是网络资源教学。高校校园网可以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栏,把教师的优秀课件、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一些经典视频挂在网上,同学们可以上网查阅。另外我们每个老师还有网络教学平台,提高网络教学平台,每个任课教师可以上传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课件等,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学生网上提交作业,教师网上评阅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五是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理论和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动画、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呈现在课堂上,让课堂有声有色,提高了课堂控制力。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减少了教师授课的随意性和书写黑板的时间,加大了教学信息量。六是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每一门课程都有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科学统筹,各门课之间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协调,不要重复。对于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希望建立有利于教学的稳定的有效的社会实践基地。如参观考察红色革命根据地或纪念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的发展等,让学生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二、结束语

科学发展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具有高水准思想政治素质的当代大学生的重要途径。

政治发展理论篇2

一、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政治学说的挑战

说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就是政治学说的挑战,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政治学理论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其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国际因素的制约日益明显,然而,国内的政治学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和矛盾,其实质则恰恰是我们的理论远远落后于国际社会的政治学发展。那么,当今我们的政治学理论的困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缺乏解释力。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理论,无论从体系和内容上,还是从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讲,都还称不上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政治学理论对现实的社会运动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首先来源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也就是说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政治现实这个客观的“事实”。在当代社会,不能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学科,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对政治学理论而言,注重对政治现实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是首要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能探索并创造出一种符合社会需要、与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政治理论来。然而,当今中国的政治学理论之所以对现实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正是由于我们脱离了具体的政治现实,从而构筑的政治理论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

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一个方面的表现是以西方的政治学理论来裁剪中国的现实。自政治学研究恢复以来,中国的政治学开创者们首先是从介绍和引进西方的政治学体系来建构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由于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的移植存在着一个历史文化土壤的问题,建立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在解释历史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的政治现象时,其科学性和解释力是令人怀疑的。不过,这种现象在政治学的初创时期是难以避免的。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至今尚停留在恢复初期的水平上,以不断出现的西方新的政治学理论流派和理论观点来简单地比附中国变化中的现实,甚至以此来衡量我们是否达到了种种所谓的标准。比如所谓的新权威主义、市民社会、世俗化理论等等,根据这些理论观点作出的有关分析实际上不是对“中国社会”而是对“西方社会”的分析,因为像市民社会、文化的世俗化等西方意义上的问题在中国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一些与西方社会看起来相似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并没有作出与中国的实际相符合的分析。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这一现象在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中同样存在,反映了我们理论研究的一种普遍现象。

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一做法与上述做法一样削弱了它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解释力。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创建和发展始终是与研究者们整理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一整理和梳理工作中注解的成分多于创见的成分。然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来系统地、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的研究,则还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阶段上,致使我们的政治实践经常出现一些看似马克思主义的,实则非马克思主义的现象,给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比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两个基本的理论命题及其关系不是搞得很清楚,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之所以在注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却始终树立不起科学的政治大局观,其原因就在这里。政治学的理论与现实相脱离的这两个具体表现,阻碍了我们对现实中的敏感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政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创新问题、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正义问题、产权变革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还没能作出科学的研究和回答,而现有的政治理论在这些方面显然是缺乏解释力的。

2.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不能结合。缺乏解释力的再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在理论上很好地统一起来,致使政治学理论研究即使结合着现实政治也只能游离于真正的现实之外。

在政治理论中,对于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依据政治事实对人的意义作出价值判断是不同的,但由于政治本来就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而不可能做到像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那样的“价值祛除”,因此,政治理论还必须同时实现这两种不同的判断的统一和结合。尽管政治事实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具有可解释、可预测、可检验性等特点,而价值判断则缺乏可资检验的公共准则,但是,如果不对政治事实的价值作出分析,政治理论所描述的就只是物理事实而不是政治事实。在我国当今的政治学理论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没有实现很好的结合。理论研究并没有从政治“是什么”的事实判断中推演出现实政治“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来。一方面,政治学更多地注重于描述政治现象和政治事实“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即使是这种描述也不是很客观和科学的,但对于政治价值和利益,则没有形成独立的判断,这样,政治学没能提出有益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政治学在对政治事实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面对变化中的利益和价值的纠纷不能形成新的机制准则,至多是描述已有的政治价值,从而割裂了政治价值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上述两方面的割裂在政治学所回避的敏感的现实问题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

事实和价值在政治理论中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与现当代政治学的方法论更新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也是方法论上的悖论。这种割裂或悖论,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早已出现了,而且直到现在,从传统的方法论到行为主义方法论和后行为主义方法论的发展,都没法克服这种悖论。由于我们的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步西方政治学之后尘”的,因此在介绍、引进西方的政治学理论从而构筑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时,的确也很难克服这一悖论。问题是要使我们的政治理论具有解释力,具有为现实的政治服务的功能,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及其方法论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避免“引进”这种悖论,这一点我们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3.概念不清。“政治”这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实现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统一的前提。虽然一说起政治,似乎每个人都明白大概是什么东西,而要给它下一个能得到公认的确切定义,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政治学对政治“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形成共识,这使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不能使政治学形成为一门科学。在当代中国,我们对政治的理解往往是不很清晰的,毛泽东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而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却相信经济是统帅,政治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探讨也是浅尝辄止。

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必要对几千年来众说纷纭的政治含义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想说明,如果对政治的概念不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定义,不单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是不可能的,而且政治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它也不能对社会的现实和变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出发,政治的含义一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加以理解。狭义的政治概念是就政治活动自身的特点和方式而言的,这类政治定义均指出政治是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家庭和社会活动等不同的一种独特的人类社会现象。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对政治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通常都把政治与公共的权力、权威、控制、统治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区别开来。与狭义的政治概念不同,广义政治概念是把政治看作与各种社会现象相联系的,涵盖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一切事务而且又高于这些事务的事物,是统率全局的东西。这与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最高学术颇有神似之处,只是亚氏是就学问的问题而言,而狭义政治观与广义政治观的区分主要是就社会现实生活而言的。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众多的政治观如总体政治说、关系政治说、功能政治说、管理政治说、经济政治说、道德政治说等基本属于广义的政治概念。就广义的政治而言,它就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获得权力、分享权力、支配权力和使用权力的问题,而是有着更重要的目的和更基本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既从狭义上、也从广义上使用政治概念。就狭义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出政治就是阶级斗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就广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又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统帅、灵魂和大局。例如,列宁曾提出“经济方面的政治”、“国家建设的政治”等等,以区别于“阶级斗争”的政治,很明显,前者是广义政治,后者是狭义政治。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总的来说主要是一种广义的政治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与西方学者政治观的一个重要差别。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从政治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界定政治的,而不像一些西方学者那样把政治看作是一种孤立现象。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论述作为一般的政治定义不是抽象的普遍,而是包含着特殊内容的丰富性的普遍。就政治与经济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就政治与社会结构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分化是一个基本的政治现象,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任何政治斗争也是阶级斗争;就政治与军事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有时要诉诸战争或暴力的手段,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就政治与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也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政治与科技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必须与政治上层建筑发生联系。总之,政治一经诞生,就位于社会生活的核心,联系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亦即从广义上说,政治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政治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政治才是统帅、是大局。

尽管狭义的政治与广义的政治对于把握政治的内涵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相对而言,在社会主义时期,广义的政治观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都十分善于从广义上把握政治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所以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正是由于他从来不是仅仅从狭义的政治看政治,从单纯的经济看经济,而是首先从政治的高度看经济问题,从经济的角度看政治问题,因此才能得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的结论。

对政治的概念作出恰当的界定,还需要以政治的内涵为线索,找出政治现象的范围,并对这些范围加以研究,我们可以把政治的这一领域称为政治的外延。政治的外延构成了政治上层建筑的全部内容,包含十分广泛而又多样的领域,它包括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决策四个基本层面。这四个层面的外延构成了政治的丰富体系,了解政治、理解政治,尤其是实践中具体的政治运作过程,如果不是从这四个基本的层面把政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审视,或者仅仅从这四个层面的某一个层面来审视,那么政治的理论和现实都将有可能误入歧途。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与“政治”这一概念是什么没有搞清楚有关,在这一点上,政治学理论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

二、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机遇

尽管政治学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困境,但与此同时,政治学的发展也有着很多的机遇,也许,挑战和困境本身就是政治学可得以发展的一个条件。

理论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客观上需要把社会变革及其实践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时,社会变革就成为理论变革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是理论发展的机遇。就政治学理论而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学的恢复发展过程看,我们发现,第一,在每次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之前或之际,都必然发生某种重大的理论争论。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争论、“十三大”之前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等等。第二,每次政治理论的发展,既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制约。这样,迄今为止的政治理论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例如政治理论的发展只是局限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缺乏整体协调,使政治学理论不成体系;同时,由于方法论的问题以及政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政治学理论很难对政治现实作出真正科学的分析。转贴于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为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给政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发展的问题。它要求社会能够协调发展,也要求政治学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政治理论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分析政治对市场经济建设的作用这一点上,而应该从更加宽广的范围来研究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从现实政治的层面看,对于政治概念的阐明就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毋庸讳言,我们对于政治的理论研究总的来说未能赶上时代赋予它的要求,现实政治总是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而理论研究常常落在时展的后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在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变化、新趋向,这就赋予政治以鲜活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等待政治学作出回答和探讨。比如,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要强调讲政治?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腐败现象也增多了,这是不是一个必然现象?为什么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这与政治问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研究来回答,而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政治的内涵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的问题对于政治研究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如果政治学能回答这些问题,它就能够获得生机和发展。如果我们不能回答伟大的时代和活生生的现实所提出的问题,而是照本宣科,因循守旧,那么政治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政治与经济交互作用的过程,即使有的人想把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也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由于政治与经济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使两者水乳交融,虽然从学理上可以把政治与经济作出区分并分别加以论述,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政治与经济往往是难解难分的。无论你承认不承认、看到没看到政治与经济的交互作用,事实上是政治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政治;政治之中有经济,经济之中也有政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工作和经济领域就更加包含着政治问题,因为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经济建设本身就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性质。例如,怎样发展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还是搞私有化?分配中要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依靠谁来发展经济?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国有企业的主人?近些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惊人,如何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反过来说,政治或政府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性的,如由政府所承担和进行的税收、能源保护、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经济的宠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等等。如果硬把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以为经济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就是政治问题,这些是纯粹的经济事务,那些是单纯的政治事务,就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而且可以说连一般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常识都没有,因而也不可能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东西,而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具有特定的经济内容。经济问题聚集到一定程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必然转化为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理对于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通货膨胀、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等本来只是经济问题,但如果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就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了,而会变成政治问题。这一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以充分的注意。同样,经济成分的变化、私有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反映到政治领域中来。当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虽说明了政治的经济根源,但并不意味着随便什么经济问题都具有政治的含义。一般的经济问题通常并不构成政治问题,甚至围绕经济问题所展开的某些利益冲突也不一定属于政治的范畴。政治理论必须研究,在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中,政治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政治的统帅作用。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同样也可以用来观察国际政治现象。例如,当今世界南北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无论是北半球的人来到南半球,还是南半球的人跨入北半球,都会感到强烈的反差,而这一问题也根源于世界经济之中。一个冷酷的事实是:占人口24%的发达国家竟占整个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80%,而占人口76%的发展中国家只占20%;低收入的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6%,国民生产总值却只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70年代初以来,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75~90%的矿产品和金属资源、30~40%的农业原料和40%的食品出口。当前,南北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不断扩大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社会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两者之间的互动作用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理论认真研究如何在变化着的国际大环境和大背景下实现和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政治发展理论篇3

摘要:由于我们处在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工作的很多方面都不同于过去。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和对外开放的文化领域等社会条件,都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出改革,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时代步伐。本文即针对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如何开展做出简要论述。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工作的时代内容、环境内容、理论内容都不同于过去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对外开放的文化领域等社会条件,都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面对新形式下的问题,我校在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团结凝聚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内涵为核心,以抢抓机遇为动力,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探索,使各项工作稳步前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得到长远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是政治过程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过程也是政治过程。经济全球化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消费全球化等具体内容。所以经济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它也是意识形态的政治过程。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我国从21世纪开始,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段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都有相当大的发展。

在冷战时期,政治与经济的统一主要是通过军事与战争体现出来。而在和平时期,经济政治化与政治经济化是当今世界两个不能分割的发展趋势。尽管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但“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业务工作中都有政治。冷战结束后经济手段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政治问题的主要手段,经济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政治较量。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渗透、政治干预等等。霸权主义主要体现在政治霸权和经济霸权。经济外交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我国面临的经济压力实际上也是政治压力。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是一致的,他们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和平的外部环境。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两种趋势相辅相成。政治与经济关系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现实表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经济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总之,政治与经济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是辨证统一的高度综合。

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理解

两者之间的发展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状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西方化、美国化,也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统一化,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区域化是政治多极化的现实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在今后持续发展的时间也很长。在这个进程中除了各国间经济的交流普遍加强,更为突出的是经济区域化,经济区域化既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必经阶段,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形态。经济区域化的事实说明,在当今和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为政治多极化进程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依托。而政治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必定对经济区域化进程提供保护和推动。我国在社会主义的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必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彰显,也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不平衡性是政治多极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由于历史原因,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是平衡的,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科技水平制约的状况比较明显,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在全球竞争中显示实力。

既然国家与国家间经济的差距客观存在,而且还会扩大,由此而决定的国家的发展状况,只能继续延续。国家的经济利益与政治格局不会因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而迅速改变,发达国家不会放弃本国的经济利益与政治主张,只会进一步推进经济政治的发展强势。

我们应当看到经济全球化给各国间带来的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可以缓解政治对抗增加相互协调与合作的正面作用。为此我院紧跟党的步伐,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进发展。

三、全球化发展和民族化发展相辅相成

大多数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虽有所调整但本质都没发生改变,民族国家依然以国家利益为本位面向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产生之后,作为上层建筑具有传承性和反作用,表现为强烈的为我性与排它性并将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结合,在维护和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完善。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切实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的志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建设有利于学生自觉获取新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创新精神、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环境的形成。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倡导“求真务实、学以致用、从严治学、学无止境”的学习风气。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主旋律教育既受冲击又要加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机遇挑战并存我国受到的冲击和挑战主要有:

(一)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跨国活动与跨国主体是影响国家主体的基本因素。

参加各种国际性区域性组织,也必须接受这些组织所制定的条约、规定,修改我国原有的有关法规条文以与相适应,并承担和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意味着我国受到了来自外部环境的限制和削弱,传统国家的观念与规范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因此在高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责任意识,做到科学管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责权明确、高效运转,推进管理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二)经济全球化为某些西方国家干涉别国内部事物提供了直接的借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而发展中国家是这一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如西方各别国家利用人权的双重标准,攻击我国人权政策,这都是在新的形势下,以一种和平而又十分霸道的方式来冲击我国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学风监督评估体系和目标管理机制,促进校区学风建设。

(三)加大开放力度获取更多的信息。

高校要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明确教师教书育人和在教风、学风建设中负有的责任。我国统一的传统政治生活面临冲击,政治生活的分散化已经出现,高校师生的思想、信仰发生分化,个人的独特性、选择性与变更性日趋明显。这种发展趋势,意味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性面临着新情况与新挑战。所以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由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主旋律教育。主要因为:

1.面对国际的激烈竞争和巨大风险,民族国家必须强化国家。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是充满矛盾的。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作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必须通过行使权利对发达国家进行以相对。所以我们必须强化国家来提高民众的思想意志。否则国家在新的形势下同样会像过去一样受到强国的压迫。

2.加强国家增强民族凝聚力从高校做起。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地域差异比较大,各民族之间差异性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强性都有很大影响。作为高校要面对这样的冲击,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培育基地,我们要:

(1)建设一个德育放在首位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只有自身自觉执行党规党法的领导班子才能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我院工作中,政治上保持与校党委的高度一致,保证校区正确的办学方向;组织上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2)建立一支求实的德育队伍。

对于我们高校的教职工就业务而言,必须担负不同的职责,但在德育工作方面大家工作性质相同,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要进行德育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特别是发挥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辅导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教育上,加强了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培养发展对象的培训,党委把条件成熟的培养对象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去,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班风、学风、校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化的协同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了我国社会化的整体性变革,在这过程中各种意识都在加强。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是主体,我们的目的是向工作对象传授高度统一的社会要求,培养对象的品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都要有理论的指导,没有新的理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零散性的,因此我们要发挥学生的整体性、创造性开展工作。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培养驯服人格,也不应该只是管住大学生“不出事儿”,而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竞争活动,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竞争,培养勇于接受挑战,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主体性。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决定了现代竞争具有时代特点,力求双赢或多赢和竞争参与者共同发展的结果。现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单兵作战的形式以被团队所取代。我们的教育重点是把学生引向社会化的发展潮流中。

六、多元化环境中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

多元化是扩大化的产物,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后,不仅国内各种思想活跃同时积极吸取国外的各种经验。高等学校是各种文化的集散地,多元化在此交锋与碰撞直接影响师生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我们要从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入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求将学生的各种思维,价值观都有所发展。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要帮助当代大学生不断提高,使先进的更先进,落后的变先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管哪层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具有超前性。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产物,是各个领域相互融合的结果,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开拓思维积极进取,发挥自我能动性,在各自领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我院发展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何独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管理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6。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学2008.5。

政治发展理论篇4

在阶级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更多的是以宗法制度表现出来的,而宗法制度又是伦理道德形成的根基。中国人之所以重视社会伦理道德,是因为我们对血缘关系格外的关注。中国人常常怀有强烈的尊亲、孝亲的深厚情感,历来讲求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即使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也是在孝与忠这两个伦理观念有所修正,获得人民的理解,才得以顺利发展的。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结构,把家庭与国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家庭关系是国家关系的缩小,国家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放大,对家庭成员的要求和对国家子民的要求是一样的,即既忠又孝,“忠”服从于国君,“孝”服从于家长,其本质都是对权力的绝对服从,出现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绝对忠孝观念。儒家思想主张推己及人,将处理家庭关系的原则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在调整人际关系方面提出“仁”、“德”、“礼”等思想,希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这也恰恰符合统治者的社会理想,为统治者所用,于是就把把对家庭的管理和国家的治理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型社会。封建伦理政治思想就其实质而言反映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旨在调节君臣、君民、官民之间的关系,维护封建的社会秩序,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

二、伦理政治型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整个封建王朝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专制制度是基本相适应的。中国古代统治者重农抑商,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兴修水利设施,奖励农耕,通过土地私有制把农民牢牢固定在土地上,世世代代承袭下去,使子民安于现状,实现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与此同时,这也给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中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可是一直到近代也没有建立起发达的货币经济;我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出现了繁华的都市,可是一直处于软弱的状态,没有大的发展……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是受制于封建伦理纲常思想的畸形产物。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不重视物质利益,而是以道德的手段作用于经济发展。这就导致在封建社会中后期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时,我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刚刚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继续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是它所倡导的“礼”、“和”、“信”等道德观念对于维持经济秩序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直到今天对于我们仍有指导意义。

2、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提倡“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德、言、容、功)等一系列伦理规范,这其中只有绝对的服从,没有个人权利而言,在其中毫无民主可言。其实在当时君臣之间、官民之间根本不存在民主,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是实行人治而非法治,虽然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法律,但不是为臣民所用的法律,这种法律只是掩盖专制统治的幌子而已,儒家的理论成为了论证君主政治秩序合理性、合法性的工具。直至今日,由于传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仍旧存留着或多或少的残余,为官者一旦拥有权力就牢牢不放,公民身上缺乏民主素养,在推动现代民主化的进程中任重道远。科举制度在政治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举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与政治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开科举士为各阶层人士进入仕途铺平了道路,保证了选拔官员的公正、公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科举制的价值取向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把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知识分子培养成甘心为统治者效力的奴才,扩大统治基础。由于平民可以通过读书跻身于仕途,改变自己的命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社会当中蔚然成风,然而实际大多数人一心只想“唯有做官高”,致使一些无才无德的等闲之辈进入政治社会。统治者为了笼络人才,巩固统治,扩大了科举制的录取人数,还造成了冗官现象。

3、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在中国伦理型文化中最讲究道德,并以此作为人们精神层面的支柱。要求统治者“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求个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仅对普通各人有道德的要求,而且对上层社会也有明确的道德要求,从上到下都生活在伦理规范当中,在调整人际关系、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今社会中提倡的“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都是对儒家伦理思想的继承发展,对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意义深远。古代社会讲求重义轻利,重视精神发展,忽视物质利益,思想道德极大发展,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受到极大的阻碍。科技受抑制是长期普遍的现象,各种思想都诱惑知识分子热衷于科举,压抑从事科技发明的工匠。儒家有鄙视生产劳动的传统,孔子的学生撵迟请如何种庄稼,孔子就指责撵迟为小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历来重视儒家经典和偏爱文学,主张文以载道,崇尚立德、立功、立言,对科技知识或无所用心,或斥之为淫技奇巧,致使发明者遭受不公正待遇,比如蔡伦、华佗、沈括等。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主要集中在数学、天文学、农学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领域,是为了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不像西方那些科技发明大都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着严密的推理和抽象思维。在等级森严、专制封闭的文化圈里,直观思维单调,抽象思维乏力,倍受压制,中国科技难以成就大的气候。

4、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了规范伦理,巩固统治,中国人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中历来重视“稳”,即中庸之道。中庸适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要求,人家种地,你也种地,人家浇水,你也浇水,纵然使天下无造反之心,满足统治者的需要。满足统治者需要的不一定就是正义的,然而正是这种中庸思想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整个社会虽然表现出一片祥和的场面,然而却毫无生机活力,社会发展速度极为缓慢,在某些方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结果只能步人后尘甚至固步自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国封建社会深受中庸之道毒瘤的影响,最后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打开。直到当代我们还或多或少的受到该思想的束缚,在创新领域表现的不够突出,在世界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三、结论

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经济上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难以解体,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发育;政治上专制独裁,严重缺乏民主要素;文化上遵循封建礼教,思想封闭;社会中死气沉沉,没有激情与活力。文化在社会中一旦形成,可谓影响深远,不是十几年、几十年就能够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这得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当今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还存在着伦理政治型文化的残余,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它的不利因素,引以为戒,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沿着正确的道路平稳较快发展。

政治发展理论篇5

论文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现实主义 发展脉络

一、现实主义的思想底色和理论渊源

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深受西方国家历史和传统的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土壤。从古希腊时代的修昔底德,到中世纪的马基雅维利,再到近代的霍布斯,他们都对战争、权力、利益、冲突、和平等现实主义论题进行过独到而精彩的论述,后来的现实主义者们继承和吸收了古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并提出分析国际政治现象的假设。

(一)修昔底德的权力政治论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城邦时期的历史学家,被誉为现实主义之父,更有甚者将修昔底德称之为“国际政治学科之父”。在其史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他描述了古希腊城邦时期两个强盛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的战争冲突,为我们揭示了势均力敌的城邦争权夺利的斗争本质。在分析战争起因时,他说:“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从而使战争成为不可避免了。”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在修昔底德所描述的国家间关系的表述中应该包括这两个意思:第一,人性(恐惧),这也是国家本性,一方恐惧另一方实力的增长,导致了战争;第二,国家追求权力,新生大国、后起之秀渴望权力,守成大国、老牌霸主要保持权力,继而引发冲突。

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载,雅典作为当时西方城邦世界的霸主,曾与当时的弱小国家的米洛斯人有过一场精彩的辩论,这场辩论突出了“胜利即正义,强权即公理”的理念。“整个辩论中,雅典人因为拥有强大的权势,根本不将资源有限的米洛斯人放在眼里。他们极其冷静地只考虑一种逻辑,这就是实力和强权。” 整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国际政治的逻辑,即追逐权力和利益,这为后来的国际政治思想家们特别是现实主义中权力政治理论和国家利益论的提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二)马基雅维利的道德观

欧洲中世纪晚期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想家,当属马基雅维利。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正值人文意识萌发、神权光芒大打折扣的时代,这一时期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君权神授”已经失去它的光泽,如何加强和巩固君王实力,成为了马基雅维利所要回答的问题,现实主义学派吸取了其道德观念和自我利益说。

在其最为人熟知的《君主论》里,马基雅维利提出了一套增强君力和加强国家集权的政治学说,宣称君主的道德即是捍卫国家,为了国家可以不惜一切。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道德是君主是狮子和狐狸的结合体。君王必须像狮子一样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统治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为了不被蒙蔽,君主又应当像狐狸一样灵活变通。马基雅维利并不区分君主与国家的利益,在他的论述中,君主必须代表国家,二者是一体的。“只要君主认为是国家的福祉所在,他可以毫无顾虑地背信弃义。同样,如果他的承诺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君主就没有必须遵守的义务……君主的行为之遵从国家利益的要求,无须遵守普通人的道德标准。在政治尤其是国际政治生活中,君主的道德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它只服从国家或君主的利益和安全的需要”。

(三)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说

霍布斯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政治哲学家,西方政治学奠基人之一。他对国际政治的主要贡献是他的自然状态说。霍布斯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私利己的,每个人对权力永不满足,有着至死方休的追求。由于每个人都要追求权力,那么互相竞争、互相猜疑、彼此为敌就不可避免,从而造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自然状态,即战争状态。” 为了避免人在这种战争状态中,相互毁灭、走向灭亡,霍布斯提出人们让渡自己一部分的权利,订立契约,建立利维坦式的公共权力机构,以此来保障人的安全。在国际层面,霍布斯认为:“现实主义所描述的世界类似于自然状态,但他又对建立世界帝国的可能性表示怀疑。对于现实主义者所描述的无政府状态,他的解决办法是建立一种等级秩序,在这个等级秩序中,最高权力属于君主。”

二、现实主义理论的建构及其嬗变

(一)卡尔:对理想主义的批判中奠定现实主义基础

一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从人性善的价值判断上出发,认为人是乐观向上的,强调普世的道德原则。他在对一战的反思中提出了实现人类和平的十四点计划,“重视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舆论的作用,主张自由贸易、民主体制和民族自决,由此主张建立国际联盟。” 威尔逊认为,正是权力政治和秘密外交原则,成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了避免出现一战惨剧,必须“以新代旧”,倡导在普遍道德指导下、以集体安全原则来处理国家间的安全问题。

1939年,爱德华·卡尔针对当时西欧战争乌云弥漫的氛围,在他的代表作《二十年危机》的序言中指出:“《二十年危机》旨在反击1919-1939年英语国家国际政治思想中明显且危险的错误,即几乎完全无视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作用。”除此之外,卡尔还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普遍的道德原则很难界定,国际舆论也没有统一标准,国家间利益冲突更是国际政治无法回避的问题,无法通过道德途径来解决。他清醒地认识到,威尔逊学派的理想主义思潮“掩盖了国际关系的实质,将‘应然’误认为‘实然’,将理想的世界当作现实的世界”。 卡尔的国际政治思想是符合当时国际关系学界的需要的,是在批判理想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但这些思想只是卡尔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没有提出理论体系,因而只是说他奠定了国际政治学科现实主义的基础。

(二)摩根索:构筑现实主义的理论大厦

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是汉斯·摩根索。其《国家间政治》一书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被认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精髓。他提出,国际政治就是权力之争,国家利益只有通过获取权力才能得以实现。尤为重要的是,在《国家间政治》一书中,摩根索提出了经典的现实主义六原则,分别从人性、权力与利益的关系、权力的特性、国家的道德法则及其特殊性和论述现实主义的学派建立的角度,构建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大厦。这六项原则成为了现实主义看待国际社会和行为体关系的基本原则。

摩根索从人性本恶的哲学判断出发,指出人性是利己的,人总是希望通过权力控制另一个人,来满足他的私欲;国家遵循同样的逻辑,对外具有扩张性。在他看来,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特性,是现实主义学说的前提。一般来说,国家在各自领土范围内都是至高无上的强制力机构,但在国际社会,却不存在一个公认的赋权的中央权力机构,这种权力真空类似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说,身处其中所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它造成了国际关系的无政府性,在这一无政府状态中每个国家都寻求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是一种依靠自我保护的自助体系。国家的利益体现为追求权力、保持权力和扩大权力。一国要追求与其实力相符合的利益,否则将为危及国家安全。摩根索的现实主义理论因此被称为“权力政治理论”。此外,摩根索总结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第一次论战,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沃尔兹:对现实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新现实主义是在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科学的修正和补救”的基础上产生的,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国际政治学界的新宠,其代表作为肯尼思·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

沃尔兹吸收和继承了权力政治说的相关论点,其理论的核心仍然围绕权力展开。只不过在理论假设上,沃尔兹做了一些修改。第一,他认为,人性是无法来进行衡量和推测的,因而他摒弃了古典现实主义中有关人性恶的哲学分析,转而以国际无政府状态作为研究国际政治的前提。这就淡化了国际政治中捉摸不定的哲学意向,开始从体系层面中的现实来看待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斗争。第二,权力并非是国家的目的,而是国家为了达到安全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在摩根索的古典现实主义的论断中,权力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古典现实主义国际利益围绕权力展开,追求权力、保持权力、扩大权力是国家的利益所在,而现实主义指出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下为了寻求安全,注意和应付可能的威胁,因而有可能运用权力。这是新现实主义对古典现实主义的重要修正。第三,提出体系结构的新概念。在沃尔兹看来,国家是国际体系的单位层次,实力强劲的大国构成国际体系的结构层次,国际体系是国际结构层次与单位层次的互动。国际体系是否稳定、国家是否采取外交行动,与国际体系结构有关。在国际政治互动当中,体系层面的结构是自变量,国家行为是因变量。也就是说,结构层面的大国实力大小影响着每个国家的对外行为。

沃尔兹对摩根索的现实主义理论的修改和补充,尤其是结构-单位层次分析方法,使现实主义理论成为了一种科学化程度较高、高度简约的理论,因此也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他的结构-单位层次分析法运用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对后来的科学行为主义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的运用产生了很大影响,激起了传统主义和科学行为主义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场大论战。

(四)现实主义的新气象

现实主义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新的分支。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进攻性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以米尔斯海默为首的国际政治学者结合古典现实主义的权力斗争和新现实主义的无政府体系的观点,提出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他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生存是一国最重要的目标,国家为了谋求生存力图最大限度地增强实力以确保安全,实力越强,其自身感到越安全。与进攻性现实主义相对的是防御性现实主义,他们认为,国家并不是寻求权力收益的最大化,而是在与对手的竞争力中力求使权力损失最小化,即国家采取对外战略来防止他国权力的增长,以减少对己威胁,保障自身安全。

三、总结

政治发展理论篇6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效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根本命题,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最高理想目标,也是一个需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人学论述,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方针,科学辨析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及中国化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古往今来,无数先哲从未中断过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以自身独有的方式关注人类自身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在不断批判和吸收该领域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逐步萌芽、成型和完善的一个过程。马克思等将社会实践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继承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精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正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理论始终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各个历史阶段的经典著作和论述中。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有着多角度、多层次的涵义,“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类个体个性的充分体现和发展,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展示,更是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各种社会关系的丰富全面”[1]。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上天神授的,而是以对客观世界规律的充分认识为前提,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以人主体性的提高作为条件的,而上述的种种条件的获取与教育密切相关。“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实践的紧密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2](P530)一直以来,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发展被党和国家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报告进一步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十以来,提出了“实现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充分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共同富裕,既要经济发展、又要人文关怀”等一系列重要的论述。这些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终极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被进一步中国化并赋予了其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精神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高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把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和归宿。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可见,教育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受教育者成长成才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互相作用,紧密相联。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指引。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目标与任务。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政治环境、不同阶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不一样的,但是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诉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一直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根本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四有”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的具体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根本目的和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改造的活动,其理论基础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正是由于“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3(]P26)。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化”到受教育者思想中并促使其践行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社会交往素质、文化素质等的全面、系统、科学的发展,正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与行动指南。再次,人的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实动因。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以其理论作为依据、开展的针对受教育者全面健康成长的教育。通过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标准衡量、规范自身,不断吸收、借鉴各学科理论,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形成了开放包容的系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不断进步的,这样又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进步,为其不断进步提供了现实动因。2.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涉及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特别是通过跨学科的借鉴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越来越科学,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同时代的受教育者有不同的道德状况、思想状态,不同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不同的目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包罗万象,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完善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也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开放性、包容性特征的题中之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它必然地具有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人的全面发展要有良好的政治条件做保障,无法想像一个混乱的国家,一个混乱的社会,能够孕育出全面发展的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证人们的思想统一,保证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途径。再科学的理论也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且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只有如此,才会与时俱进,才不会被历史所淘汰。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改造、完善人思想的过程,可以说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实践工具和现实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实践的过程,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现、验证、丰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创造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汇集了鲜活的事例。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践性。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自觉地面向社会实践并向实践转向,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发展变革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革新,避免出现传统理论教育中存在的抽象化、概念化和教条化等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要根据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等的变化,在内容、形式、机制、手段、方法上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要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紧跟时代变革,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发展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创新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持续进行、永无止境的历史的动态过程,它表现为人类发展绝对性和相对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辨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仅要继承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也要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形式、手段,引导和挖掘人的各种潜力,真正实现人自身充分、自主、自觉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种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就业形式等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那么实现人的发展也应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这就要求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进行转变。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偏重灌输的教育方式,向注重渗透的方式转变;其次要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和各个领域中,渗透到群众的生活中。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就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3.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从本质上说,是确立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所以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整合作用,而且引导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应该由促进社会发展逐渐向引导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把培育人的主体性意识和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纳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建立主体平等交往、双向互动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主体能力、塑造人的主体人格。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持续性。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不断激励人们努力发挥自身作用,丰富精神世界,挖掘自身潜能,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从而推进人类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获取优秀的人文精神资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推动人的精神健康发展;其次,要用先进文化引导、规范各种社会行为,提高人们协调与优化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和人个体之间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以正确积极的思想和理想来引导社会的发展,使社会成员具备全面发展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规范,推动社会的全面与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卜建华 孙 静 单位: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中心 滨州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爱国,林亚梅.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政治发展理论篇7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计划调控理论中国化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质

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内,也成为经济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质所决定。与西方经济学相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质:

一是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一般商品开始分析,其逻辑顺序主要根据商品—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产总过程层层剥丝抽茧,有机结合了宏观分析以及宏观分析手段,揭示人类经济社会运行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从两个方面揭示其规律,一方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形态能够普遍适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也向人们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即是产生—发展—必然死亡三个阶段,说明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终将会消除资本主义,并取而代之。

马克思曾指出,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是由生产关系所组成,这些生产关系源自于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树立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上,势必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社会意识形式作为现实基础。整个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以及政治生活过程都被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制约,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某一阶段,人们与他们生活存在的财产关系或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即会迎来社会革命,然而一旦经济基础改变,所有的上层建筑也会随着变革。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引起的生产相对过剩所致,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特有产物,究其原因,实际上也是由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低下所致。资本主义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作为资本家,生产的产品无路可销,在仓库堆积如山而糜烂;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作为消费者,由于收入低下没有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能力,生活穷困潦倒。经过进一步深究,马克思又揭示生产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也强调社会效益的重要性。比如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即为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社会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不公平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大提高,不仅缩短了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也使得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相应延长,工人们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但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对于工人们而言是极大的不公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学术界称为“无产阶级经济学”,原因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以社会效益为追求目标,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使社会的公平、公正成为现实,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避免出现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让资本主义国家统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救处方,对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是具有科学的理论方法。马克思最先创立的基本哲学是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法,两者统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后来在分析社会现象过程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合并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在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问题的过程中创立的,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完备而严密。我国自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理论、价值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突破,这些研究成果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确的理论指导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必然性

根据上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质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质与我国国家的内在性质一致,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有良好的推进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只有在中国才能有长久的生存空间和市场,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具有必然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质与我国内在性质一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消除剥削,实现富裕”,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质保持一致,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彼此促进、和谐发展,实现双赢的局面。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适应在中国发展。根据马克思哲学理论分析,真理必须经过“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重复循环形式下获得,即使理论是经过人们不断实践后并检验证实后获得,但随时间不断推移,理论实践基础也会有根本性变化,可能会推翻以前的理论,因此人们在不同时期应不断认识新的实践基础,并在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经不断发展而形成的理论体系,理论中并未对未来的社会主义作出明确的结论,仅仅是一些预测、推测,并不会保证与现实的社会主义现象一致,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们应不断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尽可能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原苏联以及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纷纷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但结局均未成功,最终仍然转化为资本主义国家。而只有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圆满成功,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方面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发展的基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们比外国学者应该更了解中国国情,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们可以认真分析、总结我国经济建设成功的原因和经验,可以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同时,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地分类、整理、总结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根据当前社会主义现实状态再建立新的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建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与存在问题

(一)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从其本质上讲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现阶段的时代特征、时代主题、实际情况、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土化、中国化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制定经济政策以及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是一个良性循环往复的过程,经过不断地循环发展,才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同中国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达到高度的契合。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政治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而我国发展问题也可以归纳出政治经济学理论。

(二)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本质内涵显示,实践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并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方向转型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实践的基础,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会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顺利实施。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科学、完善的学科体系结构首先应有一条始终贯穿于整个学科的逻辑主线,同时应具有基本的概念(范畴)、假设(公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而形成的一系列推论以及结论,能够在遇到新问题时,经过研究、分析将新的结论纳入整个学科体系结构中,不断丰富该学科体系的研究内容,扩展研究结构。然而就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而言,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整个体系结构缺乏严密性,现阶段我国高校编制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较为流行的是逢锦聚等编制的《政治经济学》以及程恩富等编制的《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均不严密,逢锦聚等编制的《政治经济学》虽然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作为主要内容,但缺乏统一的逻辑主线;程恩富等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虽有明显的逻辑主线,应有部分内容尚未编制入该结构体系中。

缺乏创新,流于诠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由19世纪开始创立,且当时创始人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要以分析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现实为起点,显然与当前21世纪社会主义现实有诸多不和谐之处。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需要研究学者们与时俱进和大胆创新,针对当前经济社会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和现象不断建立新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在目前的实际实践研究过程中,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们往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经济理论往往滞后于经济实践,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们往往只会就经济实践后的问题以及现象进行诠释。这种现象导致政治经济学理论并没有真正发挥其效用,也无法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为了促进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更好地发展,应该积极创新政治经济学理论,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应实事求是,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重点应认清我国实际情况,包括特殊的文化、历史、经济制度以及基本国情等。二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原理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应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以及立场来观察、分析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总结过去历史教训和经验,客观地分析现实,同时应反对实用主义、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三是应充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所有文明成果。当前的社会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的社会发展条件,两种制度之间是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关系,我们应以中国实际为基点,与时俱进,善于吸收国内外一切文明成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政治发展理论篇8

关键词: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5-01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最初萌芽于其在1839年至1841年的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性应该是自由的,从此开始了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思考和论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进一步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指出劳动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何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而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从他那个历史时代人的发展的“异化”现转的思考和批判开始,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的界定也表现为多方面的规定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的分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和谐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含义;二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包括物质活动能力和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一个相同的模式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也应该是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既是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也是人们向往和追求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宗旨也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及其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要求我们应把“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科学的统一起来,科学而全面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适应个人思想品德充分发展的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社会制度和政治稳定;另一方面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更多地使个人得到自我实现和满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此而忽视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和保障,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与基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坚持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

2、在结构模式上:确立教育者主导性与受教育者主动性双向互动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受教育者当“人”看,而非“器”待。吸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应当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主体与主体”双向互动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启示我们,对现代社会开放和多元价值的现实,及对人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创造性的呼唤,必须建立“主体―客体”平等交往、双向互动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育者负责价值引导,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基于自身思想基础及内在的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接受教育的影响,进行自我建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再是主体和客体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平等关系。

3、在内容上: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人的素质的高低,受教育的程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能力、行为方式和创新意识等现代化程度,不仅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而且决定着人们自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的程度和深度。一是“提高教育素质”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劳动能力亦即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要打破脑体分工,打破部门、工种之间的固定分工,使人们能够了解整个生产体系,能够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唯一办法就是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教育素质的基础。应当看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教育素质,而提高教育素质是现阶段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突破口。

4、在方法上:创新方式方法,务求教育实效

方法是方式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不仅方式要科学合理,方法也要灵活多变。“巴西著名学者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代大学生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这就要求教育应该以“平等”的方式进行,尊重学生的主体角色,避免生硬的灌输,教师角色要从“权威教学”向“共同探讨”转变,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形成良性授受互动,以此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以“探究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以“情感式教学”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染打动学生、以“辩论式教学”激荡学生智慧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上一篇:促销策略理论范文 下一篇:经济安全的含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