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07-18 10:59:02

政治哲学专业

政治哲学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哲学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党政机关、学校 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在中等专业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哲学课程是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往学习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的是它的意识形态色彩即把它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理论指导与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来进行阐述、学习,忽略了对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什么是哲学思维呢?“哲学思维不同于日常思维、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等其他思维形式。相对于其他思维形式,哲学思维显现出丰富的抽象性、深邃的独特性、清晰的缜密的整体性和内在的逻辑的系统性。”[1]

二、哲学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哲学

1、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

首先,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基础。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理论反映,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世界的本质,论证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揭示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关系。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等至关重要的人生问题予以审视、反思和预见,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奠定理论基石。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哲学为支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理想世界。

其次,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论依据。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且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理想世界的活动中,哲学提供总体性和一般性的方法论原则。

2、专业的核心课程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般都开设了哲学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哲学史》《伦理学》《马列原著选读》《美学》《逻辑学》《宗教学》等。

在这些哲学课程当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最为重要,它主要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提高用正确的立场、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因此,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视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核心的核心,并与其他哲学课程相互联系,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哲学课程体系。

其中《西方哲学史》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之前的西方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此基础上开设《马列原选读》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准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关哲学课程组成的哲学课程体系,既为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哲学思维

哲学思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基础的体现,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象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目的是改变人的思想。因此,人是全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目的,任务,对象的重要理论支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不但要求具有运用哲学思维的辩证性来分析、解决问题,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还要运用哲学思维批判性、实践性,不迷恋权力,不盲从权威,对工作中发生的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同时,反对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把过去的、一时成功的经验作为绝对真理照搬套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从哲学思维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冷静地审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人类经验中的一切行为。总的来说,哲学思维方法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

(三)教育教学中的哲学思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千多年前韩愈在《师说》对教师职业的阐述,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现代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者,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还要有科学的工作管理方法,丰富的人生阅历,开拓的视野,能够对自己的活动对象的客观属性、内在本质,因果联系、发展趋势、作用影响等矛盾各个方面的哲学认识,有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哲学思维的能力。

关于教师的培养,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实际上学习哲学,培养哲学思维对于当好一名教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过去机械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成这一要求就需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进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哲学思维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全局考虑,细节着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辩证思维,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认真对待那些可能对群体造成重大影响的细微之处,哲学思维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应该能够运用哲学思维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还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四)企业工作中的哲学思维

当今,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一客观事实,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更属不易。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涉足了企业领域。如从事销售、业务员、银行柜员等工作。

在企业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与本专业所学知识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通常会感到没有把握,对工作缺乏信心,不能勇敢的去尝试,对未来感到迷茫。

面对专业不对口的这种情况,《实践论》给出了应对的办法。首先,是对工作的情况和环境加以详细的调查分析,了解这些之后就能够初步从事某项工作。在工作一段时期以后,有了工作的经验,再加上这个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2]最终胜任一项工作。

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要对自己有信心,勇敢的面对工作,调查分析工作的情况,并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虚心体察情况,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与准确地判断自己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就能够做好自己原来并不熟悉的工作,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工作中成长。

三、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哲学思维

由此可知,哲学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哲学思维就成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1、构建有机的哲学课程体系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核心,《马列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史》《宗教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等各门哲学课程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哲学课程体系。哲学课程体系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论,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必需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哲学课程,统一设置各哲学课程,把握好各门哲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有机的系统。

2、增设新的哲学课程

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新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当中发挥了显著的指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企业工作当中也同样具有用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他的哲学课程,《矛盾论》《实践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得更加紧密,对我们的各项工作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也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中增设《矛盾论》与《实践论》等课程,将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教学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和训练哲学思维的过程,要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就必需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哲学。因此,需要推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书本上的哲学问题与我们所面临的哲学问题联系起来,为书本上的理论赋予现实的生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从社会实践、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引出哲学的抽象理论问题,从身边的小问题中引出哲学的大问题,拉近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哲学思考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杨方.哲学思维略论[J].南通大学学报,2008,6(24).

[2].的四篇哲学论文[M].1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68:16.

作者简介:

政治哲学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 融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对“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的融通现状、实践中的困惑及对策,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的融通现状

1.调研数据显示学生有融通意愿。

两年前,上海某高校就“思政课”的教学向该校本科生作过调研。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教会了自己看社会的方法,希望更多名师名家教授“思政课”。可见,吸收高校、党校、社科院和社联等的哲学科学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加入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融通,符合学生的迫切需求和接受意愿。

2.现状表明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融通不足。

“05方案”实施以来,不少高校积极有效地探索构建“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融通的“大思政”格局的有效方法和路径。上海大学的“项链模式”专家访谈、上海师范大学的“讲师团”、上海海洋大学的“每学期专家一讲”等已积累不少经验。然而,还是有相当多的高校两支队伍之间融通得不够。

二、“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融通的动因

1.统编教材,融通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列为一级学科。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新教材编写工作高度重视,把它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教材集中了全国专家的智慧和力量,数易其稿,不断更新,确保质量。这本身已经体现了“思政课”教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有效融通。

2.育人职责,融通符合中央文件精神。

《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意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并列为第二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强调两者之间的共性,突出两者的合力。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且相关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自身不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很多专业学科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长远。

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在育人目标和手段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抹杀两者的学科差异和各自遵循的教学规律,更不能相互取代。我们应科学地定位其作用,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因此,在“05方案”新课程教学实施中,必须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和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有机搭建各类合作平台,积极吸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把“思政课”建设成为一个开放体系。

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不是书斋游戏,更不是孤芳自赏式的自我陶醉,学院派的知识生产必须与大众化的知识需求之间实现链接。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不能忽视自身研究与教学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挖掘,发挥自身学术专长支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而形成合力,共同实现育人目标。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来看,“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多下功夫,要在提高教学效果上多下功夫。但是,科研可以促进教学,使“思政课”教学充满个性和活力。没有科研做底蕴,教学很难有新意。教学是以“思政课”教师的学术涵养为依托的,而学科涵养的发展需要科研的支撑。没有科研的支撑,“思政课”教学也就失去了根基。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拓宽学术视野,用学术水平的提升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借助深厚的理论底蕴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魅力,使之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3.共享资源,融通具有学理和实践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确立信仰”方面有着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理论要“真信、真教、真用”,而其他课程往往强调批判、反思和怀疑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如果能够从学术上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就勾勒了一部西方思想哲学史和一部政治经济学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严肃的主题。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把它庸俗化和功利化,令其中涉及的所有伟大思想变得平淡无奇,不仅倒了思想的胃口,而且抹杀了思想本身。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承担课堂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着更多的育人任务和社会实践任务,必须经常深入学生实际,进行各项课堂以外的工作。从学理上看,“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根本旨趣,在本质上就是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调控功能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师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思想与教学能力方面应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则应更多关注人文精神、尊重人的感性和多种需求等。因此,两者有着以人为本的共同基点,可以实现两支队伍的融通。

人文精神是一种理想的形态和对人类生存终极关怀精神,它的构建离不开“思政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育。大学生作为未来引领时展的群体,在学习和掌握具有实用性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更不要忘记掌握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科学,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注重“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贯通到学习生活中,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从而设立一种理想的人格和目标,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导向。

三、“思政课”教师与哲社教师两支队伍融通不足的原因解析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多种原因长期积累的结果,与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有关,也与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有关。

1.两支队伍的教师均感融通缺乏吸引力。

对许多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来说,上“思政课”对他们没有足够吸引力。“思政课”的内容变动性大,覆盖面广,也让一些哲社课教师知难而退。绝大多数专业教师对“思政课”教师存有一定偏见,一般不愿意接收“思政课”教师上专业课。加之“思政课”教师本来承担的课时工作量就普遍比较大,而专业课教师的课时工作量却相对较少,有的学校还存在专业课教师工作量不足现象(本来这种情况有利于吸引部分专业课教师来上“思政课”,但实际上真正想上“思政课”的教师很少),所以也使“思政课”教师上专业课的可能性减小。

2.对“思政课”的课程理解阻碍了两支队伍的融通。

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教师更多专注自身学术研究与教学,很少注意本学术领域研究与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甚至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有不同程度的偏见和“藐视”。在哲社教师看来,“思政课”教师仅仅是上传下达的“宣传者”,而不是立足专业的“研究者”,“思政课”教师虽然大多数是有哲社专业背景的,但往往因长期从事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宣传的繁重工作而无法继续深入研究原先所学专业,其结果自然弱化了哲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教师自身在观念上往往也会自然而然地在自己与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之间划上界限。

有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由宏大的思想哲学和现实政治命题构成,它有着“非学术性教学”的尴尬,甚至有人提出“思想政治兴,则人文学科亡”的尖锐观点。相当多的“思政课”教师自认为自己的职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任课教师存在的成见和偏见有形或无形地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在哲社教师面前相对缺乏学术自信。

3.两支队伍的融通在机制上也存在困难。

大多数高校哲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属不同的教学单位,人员的调配、工作量考核及教学质量的测评等均在具体运作上有不小障碍。就大多数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而言,缺乏或只具备少量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借助社会资源,有效实现两支队伍的融通则更需要深入探讨。

大学城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实现互聘和融通。然而,从发展的现状来看,各大学从先前的区域上的独体走向现时的区域上的共体,“共享”问题转化为“独立与共享”这一矛盾体发展的主要方面。各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自身特有的“独立性”及“与众不同之处”(如运行机制、培养人才模式等),这已形成某种规范化的特点。从资源共享来看,大学城硬件资源的共享已基本不存在问题,关键在于教育软件资源的共享。由于这些软件资源供给不足,需要各校共同开发,增强大学城层面的协调管理功能;而校际之间的利益隔阂,也阻碍了这些优质人力资源在较大范围内发挥效用。

四、促进“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有效融通的对策

1.通过宣传、教育,使哲社教师成为自觉的“思政课”教育者。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有着自身不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大学生较少有抵触和反感情绪和心理。我们应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深厚的专业知识优势,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做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势互补。从各学校党委来说,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搭建两支队伍之间融通的桥梁。在召开“思政”教师会议时,可请哲社学科的教师参加,使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认识到其专业教育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他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与“思政课”相冲突,更不能有意消解“思政课”教学所作的努力,而要主动化解二者的冲突,使自己也成为自觉的“思政课”教育者。

2.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哲社理论学养和学科融通能力。

“05方案”实施以来,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对原有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政课”教师长期以来处于不断奔波的境地,面对一种不断适应由于课程设置变化而带来的“跨”学科的挑战。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难以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学科范畴内进行钻研和深化,再加上公共课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承担的教学量太大,科研的时间所剩无几。

一些学校的管理层在学校岗位划分中,将“思政课”教师列入教学系列,并将之作为特殊群体加以“维护”。久而久之,“思政课”教师就会逐步从没有时间从事研究,到不必要,再到没有能力,最后到没有意识从事研究。目前具有博士这样的高学历教师,在“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比例逐年增加,但真正结合“思政课”实际的,能体现“思政课”价值理念的科研成果较少,对于“思政课”学科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更是凤毛麟角。

中央“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重要决定,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这给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提高学科融通能力,加强学科对话能力提出了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学会突破自我阐释的封闭话语,善于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公认的学科标志性成果,提升自身的形象。

3.探索“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有效融通的途径。

“思政课”教师主要承担意识形态课程,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则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这种认识背后隐含的潜台词是,意识形态和科学是对立的。其实意识形态属性和科学性并非不可统一,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科学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意识形态性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剥离出去。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都必须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首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兼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避免低水平的单循环,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的准入制,充分彰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及吸引力。另一方面,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调任或吸引、鼓励校内相关专业课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专职或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积极争取从高校内部或社会各界聘请理论研究、教学单位和实际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承担适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其次,探索推广校际“思政课”名师互聘、优势互补的教学协作机制。大学城高校之间可采取互聘、联聘教师。互聘可有效缓解高校扩张带来的大量引进人才的压力和高校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互聘教师的课程都是各高校的优势或优质课程,涉及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门类,真正实现了校内外、课内外优质资源共享。互聘促进了高校间不同教学思想、方法的交流,节约办学成本,使优秀的教师不仅在本校得到承认,在其他高校也得到赞扬。同行互聘有利于“思政课”教师内部融通,跨行互聘则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之间的有效融通,促进良性竞争。

再次,邀请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走上讲台。邀请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给学生讲授“思政课”,可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加大“思政课”的理论及文化含量。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联袂访谈教学或专家独立讲座均能彰显主流意识形态课程特色,同时又能很好地发挥嘉宾教师的专业特长,学生可以无痕吸收教师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最后,设立“思政课”教师学术休假制度。美国研究型大学大都设立学术休假制度、各种研讨会、课程教学发展咨询服务、教学资源服务及名目繁多的补助金。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予“思政课”教师定期的学术假期,让教师以培训、进修等方式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享受学术假期的教师可以不用承担教学任务,但学校可以通过进修或培训的成果对其进行考核。

4.协调“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融通的机制体制。

在具体融通操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在省市级教委层面上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队伍的作用,形成激励机制;吸收他们参与“思政课”建设,鼓励他们讲授必修课,为他们开设选修课创造条件,同时要求他们在教学中坚持正确的导向。可以考虑在全市各相关单位盘点、遴选专家,初步形成一支素质高、业务强、演讲才能好、热心“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的特聘讲师队伍,建立一个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思政课”讲师库。专家库可实行网络化管理,包括专家专业特长信息、选题、学生反馈、统计数据等均实现网络互动。

其次,两支队伍融通需要得到各高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校领导和各部处、各院系及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应对各种融通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由于两支队伍编制不一、办公地点不一、平时授课方式和内容不一,融通互聘或者联袂合作教学课程会给学校的教学安排和课程组织等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可持续的师资融通需要充足的经费保证,可考虑在省市教委“思政课”管理部门设立“融通”专项资金,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点及主管单位则承担部分经费。

政治哲学专业范文第3篇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新型人才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内外兼修,身心健康的创新人才。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育人功能,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思想观念领域入手,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社会和自身,从而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生;素质教育

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渐增高,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对高校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大学改革中亟待完成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以培养创造性的主体人格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诸多方面和诸多层次。从此角度出发,可以把高校学生素质总结为以下方面:

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对稳定的学科知识和通过学习、训练日渐形成的专业操作技巧和思维活动能力。高校学生进行应用的专业创造能力及自学和敬业精神是高校学生专业学习的具体领域,也是今后谋生的手段。

综合技能素质。高校学生掌握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沟通方式和沟通手段的能力。信息社会沟通无处不在,外语和计算机这两种基本沟通方式是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只有掌握他们,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人文观念素质。由观念、情感、意志、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政治观念、人格修养和心理健康等的内容。人文观念素质强调人的价值尊严,重视对人的身心和个人现状的终极关怀。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当代科学为基础,概括人类人文科学的成果,拥有独特的人文内涵。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课教师和大学辅导员应把人文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融会贯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自身,主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中最根本的是世界观,政治素质中最主要的是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揭示世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自身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强大思想武器。高校学生处于思想转型期,还未形成完善的人格意识,容易受不良思想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政治方向,把握社会精神主旋律,用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人,完善学生的人文观念素质。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是人类特有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的批判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思维领域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意识,自觉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质疑世界的缺点,努力以实践为基础,突破当下,实现人与事的质的飞跃,创造出新的境域,全面升华自身素质,不断完善个人能力,促成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高校学生理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技能,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完善人文素质。

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必备条件,是青年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保证,清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人文素质的核心是解决“如何为人”问题,即处理好环绕在人的成长和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问题。目前高校学生心理素质不佳,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导致校园突发事件逐年增加,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人文素质教育远远跟不上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思维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它既继承了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又概括了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是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人文内涵,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用科学的观点看待事物和问题,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平衡,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断完善个人的人文素质。

终上所述,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高校思想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高校应该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迪丽娜尔・阿布里孜.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北京大学学报. 2004年.

[2]武艳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青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正气.2003年.第1期.

[3]米小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21期

政治哲学专业范文第4篇

摘 要:公授课教学是以一门专业课的有机整体性为基点,发挥专业内部具有相同或相似知识背景的教学人员配备优势分专题分章节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重点在于整合专业师资,发挥课组团队教学优势,提升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更能适应公授课教学模式的特点,从而它在哲学史课程教学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关键词:公授课;西方哲学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28-02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力图突破魍车亩腊资浇彩诘慕萄Х椒ǎ现代教育技术及新媒体工具的应用以及引进的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我们高校本科的教学实践。我国高校的“西方哲学史”教学往往固守传统教学模式,缺少突破和创新,一些开设此课程的专业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公授课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从字面上理解,公授课似乎意指公共的、共同的、大众的或是由多个授课主体完成的教学过程,其实不然。公授课并不是公共课,在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公共课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政治公共课、外语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课、高等数学公共课、大学物理公共课、职业规划公共课等课程,这些公共课程的教学往往是由特定的教师担当而受众却是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本科生,公共课的教学方法较多元化。而对公授课教学模式的界定国内学术界仍较为模糊,或以公共课教学作为参照,或将公授课视为几个教师简单机械地完成一门课程教学,这样,公授课教学模式在本科教学实践中很难真正有效开展。

国内有学者认为,“公授课即是在专业学习中,一门专业课程由本专业几位教师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共同讲授。几位教师共同讲授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在一门课程上接受几位教师的共同指导”[1]。这一观点较为准确地界定出了公授课的基本内涵,首先,公授课教学模式要应用于专业课授课过程之中,是针对专业课程而不是公共课程;其次,在公授课教学过程中由同一专业内部学科相同或相近的几位教师共同完成授课,当然,如果专业外或校外有适当的教师参与授课过程中也未尝不可;最后,公授课是针对一门课程的教学,其人才培养方式及考核方式由授课组成员共同设定。上述对公授课的界定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公授课绝不是单纯地将一门专业课程人为拆分成几个模块进而由不同授课者分别讲授的教学过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授课者分别讲授的只是课程内容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内在于整个课程的体系之中,如果失掉了对课程整体性的有机把握便失掉了公授课教学模式的源出意义。目前国内高校以此模式开展教学的一个很明显的不足的表现就是,课组成员分散教学,各自为政,学生无法准确把握不同教学风格教师的讲课方法与讲课内容,授课过程显得支离破碎,无法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由此,我们将公授课教学模式界定为,以一门专业课的有机整体性为基点发挥专业内部具有相同或相似知识背景教学人员配备优势分时段分内容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将此特定专业课程知识点展开的同时要注重课程理论的精深与整体融合,同时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将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吸收,不断提升在公授课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水平,而“如何实现‘前沿意识与基础意识’、‘问题意识与文本意识’、‘主讲方式与互动方式’之间的良性结合、良性互动,需要通过长期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去挖掘”[2]。

二、公授课教学模式在“西方哲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且以史论结合为特色的“西方哲学史”课程来说,授课者传统的独白式讲授教学方法一直难有所突破,即便应用了现代教学技术比如多媒体影像教学手段也无法使这一课程的授课形式和内容有所突破。很多讲授“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师往往单凭个人力量就可独立完成整个授课过程,无从发挥自己的研究专长以及专业相关教师的教学优势,故而“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公授课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当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建设课组团队,发挥课组内部成员的知识构成优势授课。本科阶段“西方哲学史”教学往往是以概论的形式进行讲授,旨在对学生进行哲学专业理论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哲学赋予的批判意识、分析意识和反思意识,在知识讲授上不要求像研究生教学那样要求精深,或只讲哲学专题、哲学流派及某个哲学家的专门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另外一个现实情况是,在哲学专业内部不同教师有自己擅长的研究方向,达到哲学通才能力的教师是极为少见的。在哲学知识构成和理论专长方面他们都有各自重点关注的领域,在以公授课模式进行“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有不同研究背景及研究专长的教师发挥其教学优势,积极配合,形成的整体性的教学团队,既能形成教学过程有机互补,又能使学生领略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第二,不必拘泥于纯粹的理论讲授,丰富教学手段与内容。西方哲学本就是一门充满思辨性与批判性的学问,而哲学知识与思想的传播更离不开论辩与研讨,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的思想就是在对话与论辩过程中诞生的,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视角出发对哲学史中的思想会形成不同见解,也就意味着思想的传播本身会添加传播者的理解内容,在“西方哲学史”教学过程体现得尤其如此。“西方哲学史”教学应当分成几个层面:1.传播哲学知识。将哲学纳入知识论的视野向学生原原本本准确传播,这是进一步理解哲学思想本身的根本所在。2.渗透哲学思想。传播知识不是教授“西方哲学史”的根本目的,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哲学问题,产生哲学意识,进而以面向思想本身去理解哲学。3.体现现实关怀。哲学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概念之网的编织者,哲学思想源自其存在的时代,源自人们具体的生活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为学生树立哲学的现实关怀的维度。

第三,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公授课教学开展的基本原则,建设适合于学生接受知识与消化思想的公授课教学模式。学生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起到传道授业解惑引路人的作用,学生对哲学理论的接受和理解会有差别,但不管怎样,要让学生意识到“西方哲学史”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会因课组授课教师的不同而变得不成体系,所以授课过程采取公授课模式要体现出动态均衡的过程而不是僵死刻板的过程,课程内容衔接是有机融合的而不是机械拼凑的。2011年,武汉大学为本科生开设的“测绘学概论”课程采取当时极为新颖的公授课教学模式,很多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当时这一课程由李德仁、宁津生、高俊在内的5位院士和另外5位测绘学方向的专家分别授课,这一课程的师资力量可见一斑,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即上述教学模式能否在国内其他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开展呢?如果能做到,我们的本科教学质量必然有很大提升,但由于师资以及配套制度建设问题,直到目前为止在国内高校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还无法普遍_展,至于“西方哲学史”教学应用公授课教学模式仍需要不断进行摸索。

三、公授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前景

哲学专业本科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哲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一般无法给出像其他具体学科那样的确切知识和对问题的明确回答,哲学学科的这一特殊性注定了其在本科教学中总是处于一种对知识和思想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又不断创新的过程之中,而公授课教学模式正好符合哲学学科这一特殊性,这一教学模式必将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公授课教学模式具有其他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专业与学科间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将一门专业课分成不同章节或不同专题进行讲授更能兼顾课程整体与部分的协调性,同时由多个教师共同完成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进一步优化专业内部师资力量,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良好的教学团队建设也是提升一个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实力的基本保证。公授课教学亦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专业限定,学科相关的教师亦可组合具有明显优势的师资团队,比如美学课程,可吸收哲学专业、文学专业、艺术专业等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博采众长,定能在授课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国外一些高校也在尝试以公授课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比如,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将政治学专业课程设定成不同的专题领域,有政治学理论、美国政治理论与实践、比较政治学、国际政治及国际关系以及政治学方法论等,每一专题都有相应的教师授课,这样既兼顾了学科本身的整体性又兼顾了学科内部的理论特色,不失掉不同专题的理论特色,这一做法对我们公授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开展具有重要的启发。

公授课教学模式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之中,其教学效果还有待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检验。

参考文献:

[1]胡勇.公授课教学形式初探――以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的考察为重点[J].教育教学研究,2009,(10).

[2]周来顺.“当代哲学前沿”课程建设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0).

收稿日期:2016-12-21

作者简介:杜宇鹏(1981―),男,黑龙江甘南人,齐齐哈尔大学哲学与法学学院讲师,黑龙江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俄罗斯哲学、文化哲学研究。

政治哲学专业范文第5篇

一、中国哲学史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但其教学成果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所遇到的这种困窘与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作为非哲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哲学史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一些办学资历不是很深,同时又相对缺乏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现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及现有教师专业特点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任意安排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哲学课程的开设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其他专业要么只开设西方哲学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包括儒道禅等中国的智慧[1]。这导致了人们将哲学看做为政治,有时甚至是时事政治。所以哲学在很多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维持这个学科延续而不至于衰亡、绝种而为之,或者是为了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罢了。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设置过少,并非每个大学都设有哲学系,就是在仅有的几个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人将哲学作为第二专业选修[1]。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哲学史的学习不但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难免与现实社会脱节。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选课现实中不难发现,选修中国哲学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但总体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背外语的较多,很难展开教学互动,收效较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国哲学史学习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了无用,二是上课听不懂,主要是为了修够学校指定学分才不得已选之。

3.课程自身建设不足。由于课程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相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哲学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课程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国哲学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在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专业中,也是一个人同时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多门课程,或者直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教授中国哲学史,这样往往造成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之间的恶性循环。其次,相关配套课程开设不足。如果单是开设一门中国哲学史或单是一门西方哲学史课程,很难形成学生学习的哲学氛围,也容易造成同学对哲学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在选修课时限制下,大多数专业开设的中国哲学史很难系统地让同学窥其全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能有选择性地讲解,容易造成知识链条的脱节。

二、中国哲学教学现状的原因剖析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在非哲学专业高等院校,中国哲学史本科教学存在诸多不理想情况,其建设与发展受到多方掣肘。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哲学史目前的困境呢?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理念的世俗化。在传统的眼里,哲学给人们的一般印象是时代的精华和民族的灵魂,从而受到“礼遇”。然而在这种崇尚的“礼遇”之后却迎来了人们对哲学的“敬而远之”,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原则冲击下,哲学已经被人们在心灵上束之高阁了,此缘于这个大而无用的东西确实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的冷暖与饥饿。这在近年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学校专业设置上看,绝大部分高校的新增专业及旧有专业的改革都朝着实用性、功利性、快速性方向发展,在此理念下催生出来的是专业越分越细、领域越分越小,越来越接近与与现代市场经济对接的专业培训,造成传统的哲学无人问津,而有了诸如法哲学、经济哲学、管理哲学等边缘学科的热门。从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上和用人单位看,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学习目前的“热门”专业,他们给自己预设的目标就是通过大学四年的集中培训与学习,毕业就能“学以致用”,派上大用场,而用人单位也倾向于专业人才,看重专业对口,学法学的就到公、检、法等部门就业,学管理的就到企业单位、管理部门就业,这使得哲学专业就无对口的就业单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

2.课程设置的程式化。教学理念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当前中国高校哲学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八个二级学科及其三级学科开设的。在哲学专业,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技哲学等。但这些课程,不论是概论、原理,还是通史、选读,大多只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大概的知识,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哲学自身。换句话说,哲学课程的设置最多就让同学们记住了一些观点、原理、流派,而没有达到哲学成智成人之终极关怀功能。在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这种“形而上学式”的课程设置更为突出,往往把哲学课程简单地等同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西方哲学,且大多缺乏如原著选读相关课程设置和哲学素质训练。

3.教学内容的古老化。现在很多高校使用的中国哲学教材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写的,这些教材的编写大多明显地带有时代的痕迹,难免和现在的时代内容和新的考古发现不符。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老师在谈到中国哲学史课程内容改革目标时就指出,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中国哲学史研究受前苏联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影响甚深,许多研究著作与教材搬用近代西方哲学四大块(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的模式解析中国哲学,以为这样可以使中国哲学科学化,其结果是不仅没有能够把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还原出来,而且使中国哲学更支离破碎,更不成体系了[2]。这种古老化的教材编写模式,虽然在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一些教材只是过去教材内容改良,以为删减了马克思的观点就还中国哲学本原。再如一些教材的编写是“集体智慧”,即把整个中国哲学体系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分工撰写,结果大多知识材料的集合和观点的汇拢,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感和个性化。

4.教学形式的单一化。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特点,它不可能像上计算机或法律课程那样具体,也不可能像上外语课那样浅显,哲学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教学课程的抽象性、思辨性及对深度的要求。所以如何在自己的口头讲解和书面教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给学生留出恰当的独立思考空间,带学生走进智慧殿堂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当前的哲学教学由于制度、教材等的限制,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授课方式也大多还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相长,这恰恰磨灭了哲学教学师生间讨论、思辨的本质。

5.教学考核的死板化。教学考核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二是对学生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而言,评价一个哲学教师教学的优秀与否主要就看学校发放的调查问卷和督学的一次听课打分,姑且不去评论这种评估是否全面,就其合理性与规范性也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其调查问卷过于表面和简单,所有学科的问卷内容整齐划一,不能反映学科之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更不能体现教师之间的不同风格。进而言之,学生在评价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往往注重感性的教学过程,特别是本科学生,很难以理性的思维去评价一门课程教学的好坏。至于督学的一次甚至两次评课打分带有的偶然性和形而上学性就毋庸置疑了。对学生的考核而言,大部分学校的对学生的中国哲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以闭卷或开卷形式进行,或以论文形式通过,相比较而言,闭卷考试是其间最无价值的一种形式,它不能有效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导致学生间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哲学学习的本性完全相悖。

三、中国哲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基于目前在非哲学专业中的中国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笔者认为其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扭转教学理念。从思想上加强对中国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是有效进行课程改革及建设的前提与保证,在这个意义上,扭转世俗的哲学教学理念,是解决好哲学教学问题及寻找其出路的关键。我们只有突破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市场经济价值原则,才能自觉把中国哲学教学真正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哲学在增强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锻造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和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功能,这种成智成人的哲学素养应该成为现代大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学校应该在其大学专业中学习的范围,提高其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要在教育中让不论是学生、学校还是社会都感到,在哲学学习中学到的为人之道,所训练出来的研读原著的能力、批判分析的能力、揭示观点中公认的预设能力、建构关于自己观点的具有说服力的论证能力以及论证中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普遍实用于其他学科和其他职业领域的[3]。

2.合理课程设置。作为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不宜设置太多必修课,但作为对哲学的一般理解的哲学概论或导论,应该规定学生必须修够足够学分,让学生能够了解哲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主要针对哲学史上产生的不同观点、重要问题的历史发展线索等,从而使学生对哲学所思考的问题及哲学的致思方式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哲学概论或导论是哲学思维的入门课程,之后学校应该以二级学科为范围,开设一系列选修课菜单。作为选修的哲学课,可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质,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优势设不同的专题,可以定时聘请知名专家以讲座形式进行教学和交流。这样既把基础的哲学素养训练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有利于入门后的学生及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

3.更新教学内容。目前惯用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主要有丁祯彦的《中国哲学史教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萧萐父的《中国哲学史》等,虽然这些教材的编写水平均较高,但都是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主线,阐述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这种体例的优点是内容详尽,便于讲授,其缺点是详略不分,支离破碎[4]。在内容的设置上,作为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不宜对每个思想家具体观点的学习和研究,要抛开以往的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基本线索的板式化、程式化的内容设置,而应该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思维(认知)方式,分析哲学家们对某一重要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学生就不是僵硬地去接受某种哲学体系框架,而是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创新。

4.多样教学形式。哲学课程教学应该也必须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哲学教学是真正能够体现“教学相长”的舞台,师生双方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角色定位和思维模式,把教学过程从“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互动。相对于其他课程,中国哲学史在教学内容上略显庞杂,我们只有找出一条贯通始终的线索,才能将之条分缕析。所有这些,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学生只有拥有一定哲学基础和相关知识背景,才能跟上老师的思维与节奏;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教师必须切实对中国哲学史体系有整体把握,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

5.灵活考核方式。教学考查方式是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挥棒。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考核方式必须灵活多样,否则就会窒息哲学思辨的特性和功能。对教师的考核,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评价或一次或几次的课题讲授,而且应该包括其他环节,比如教学大纲、教师的课堂设计、答疑的问题和内容、论文的训练、作业的批语等教学环节及过程的评估考核应进一步加强,因为这些更能反映一个老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启发,否则就会挫伤教师在课后的积极性,为了应付而使其他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考核而言,闭卷考试最无价值。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思想,所以课程论文写作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同时可以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论文的写作能力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评价标准。作为课程论文,应该体现学生的思路历程,所以老师也可以判断一个学生在何种程度上掌握了该课程的相关知识及自身的分析批判能力。也可以采取课程问题答辩式进行考核,答辩形式的考核可以掌握学生对问题的领悟程度和应变能力,是最直接也是最具体的一种考核方式。

政治哲学专业范文第6篇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P5)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讲授“原理”课的目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2]据此我们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和理论归宿,最后落脚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

2.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既是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的令人信服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经济学说的必然结果。整个教学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般分析,而不是列举数字、图表与斧头换绵羊之类的讲解。从哲学的社会历史矛盾分析延伸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分析,再到解决的途径,兼容和合并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目前,要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着重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2]

“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点必须搞清楚。而且“原理”课也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化简。“原理”课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与“概论”、“纲要”中的有关内容有所重叠,在讲授中要有所取舍。

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增多了许多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政治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并与现实之间关系,如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中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货币的形式电子货币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智慧启迪。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最终使学生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贡献。

三、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原理”课教师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原来讲哲学的,有讲政治经济学的。目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整合在一起,要讲好这门课,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擅长的内容占课时多、讲得多,而不擅长的内容占得课时少、讲得少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弥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原理”课教师应该积累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哲学史层次的知识,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三是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层次的知识,并且要研读经典著作。“原理”课的导向是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但若没有其他学科的支撑,很容易造成讲授肤浅、思路狭窄或陷入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原理”课程综合性很强,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发挥团队精神,课题组成员必须开展好教研活动,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法研究、集体制作课件、试讲评议等教研活动。有些高校坚持了集体备课制度,效果较好。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研讨,可增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四、提高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实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难点。哲学理论性很强,不像实用性学科,通过学习能够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内化到人的思维深处,其功能和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感觉。哲学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相反,学生对实用性强的学科更感兴趣。所以,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用性非常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紧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专业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其具有专业特色。哲学教学围绕学生的专业进行,并力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专业及专业中的问题提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哲学教学的专业化将使哲学的论证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专业化的哲学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联系学生专业特点,比如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建筑专业等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讲授不同的内容,尤其例证的引用应或多或少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在解决或讨论专业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思维方法及其观点,使哲学原理在解决专业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即在解决或讨论具体的专业问题时,运用并检验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认识也是在这种理论的运用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一般消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用和有趣是加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必须联系实际,与专业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严谨求实,搞好学术和教学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可从把握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策略等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略陈管见。

参考文献:

[1]张云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2]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中的一些理论认识和对使用该教材的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政治哲学专业范文第7篇

一、中国哲学史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但其教学成果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所遇到的这种困窘与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作为非哲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哲学史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一些办学资历不是很深,同时又相对缺乏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现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及现有教师专业特点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任意安排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哲学课程的开设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其他专业要么只开设西方哲学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包括儒道禅等中国的智慧[1]。这导致了人们将哲学看做为政治,有时甚至是时事政治。所以哲学在很多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维持这个学科延续而不至于衰亡、绝种而为之,或者是为了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罢了。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设置过少,并非每个大学都设有哲学系,就是在仅有的几个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人将哲学作为第二专业选修[1]。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哲学史的学习不但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难免与现实社会脱节。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选课现实中不难发现,选修中国哲学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但总体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背外语的较多,很难展开教学互动,收效较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国哲学史学习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了无用,二是上课听不懂,主要是为了修够学校指定学分才不得已选之。

3.课程自身建设不足。由于课程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相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哲学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课程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国哲学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在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专业中,也是一个人同时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多门课程,或者直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教授中国哲学史,这样往往造成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之间的恶性循环。其次,相关配套课程开设不足。如果单是开设一门中国哲学史或单是一门西方哲学史课程,很难形成学生学习的哲学氛围,也容易造成同学对哲学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在选修课时限制下,大多数专业开设的中国哲学史很难系统地让同学窥其全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能有选择性地讲解,容易造成知识链条的脱节。

二、中国哲学教学现状的原因剖析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在非哲学专业高等院校,中国哲学史本科教学存在诸多不理想情况,其建设与发展受到多方掣肘。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哲学史目前的困境呢?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理念的世俗化。在传统的眼里,哲学给人们的一般印象是时代的精华和民族的灵魂,从而受到“礼遇”。然而在这种崇尚的“礼遇”之后却迎来了人们对哲学的“敬而远之”,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原则冲击下,哲学已经被人们在心灵上束之高阁了,此缘于这个大而无用的东西确实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的冷暖与饥饿。这在近年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学校专业设置上看,绝大部分高校的新增专业及旧有专业的改革都朝着实用性、功利性、快速性方向发展,在此理念下催生出来的是专业越分越细、领域越分越小,越来越接近与与现代市场经济对接的专业培训,造成传统的哲学无人问津,而有了诸如法哲学、经济哲学、管理哲学等边缘学科的热门。从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上和用人单位看,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学习目前的“热门”专业,他们给自己预设的目标就是通过大学四年的集中培训与学习,毕业就能“学以致用”,派上大用场,而用人单位也倾向于专业人才,看重专业对口,学法学的就到公、检、法等部门就业,学管理的就到企业单位、管理部门就业,这使得哲学专业就无对口的就业单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

2.课程设置的程式化。教学理念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当前中国高校哲学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八个二级学科及其三级学科开设的。在哲学专业,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技哲学等。但这些课程,不论是概论、原理,还是通史、选读,大多只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大概的知识,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哲学自身。换句话说,哲学课程的设置最多就让同学们记住了一些观点、原理、流派,而没有达到哲学成智成人之终极关怀功能。在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这种“形而上学式”的课程设置更为突出,往往把哲学课程简单地等同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西方哲学,且大多缺乏如原著选读相关课程设置和哲学素质训练。

3.教学内容的古老化。现在很多高校使用的中国哲学教材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写的,这些教材的编写大多明显地带有时代的痕迹,难免和现在的时代内容和新的考古发现不符。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老师在谈到中国哲学史课程内容改革目标时就指出,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中国哲学史研究受前苏联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影响甚深,许多研究著作与教材搬用近代西方哲学四大块(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的模式解析中国哲学,以为这样可以使中国哲学科学化,其结果是不仅没有能够把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还原出来,而且使中国哲学更支离破碎,更不成体系了[2]。这种古老化的教材编写模式,虽然在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一些教材只是过去教材内容改良,以为删减了马克思的观点就还中国哲学本原。再如一些教材的编写是“集体智慧”,即把整个中国哲学体系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分工撰写,结果大多知识材料的集合和观点的汇拢,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感和个性化。

4.教学形式的单一化。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特点,它不可能像上计算机或法律课程那样具体,也不可能像上外语课那样浅显,哲学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教学课程的抽象性、思辨性及对深度的要求。所以如何在自己的口头讲解和书面教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给学生留出恰当的独立思考空间,带学生走进智慧殿堂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当前的哲学教学由于制度、教材等的限制,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授课方式也大多还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相长,这恰恰磨灭了哲学教学师生间讨论、思辨的本质。

5.教学考核的死板化。教学考核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二是对学生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而言,评价一个哲学教师教学的优秀与否主要就看学校发放的调查问卷和督学的一次听课打分,姑且不去评论这种评估是否全面,就其合理性与规范性也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其调查问卷过于表面和简单,所有学科的问卷内容整齐划一,不能反映学科之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更不能体现教师之间的不同风格。进而言之,学生在评价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往往注重感性的教学过程,特别是本科学生,很难以理性的思维去评价一门课程教学的好坏。至于督学的一次甚至两次评课打分带有的偶然性和形而上学性就毋庸置疑了。对学生的考核而言,大部分学校的对学生的中国哲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以闭卷或开卷形式进行,或以论文形式通过,相比较而言,闭卷考试是其间最无价值的一种形式,它不能有效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导致学生间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哲学学习的本性完全相悖。

三、中国哲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基于目前在非哲学专业中的中国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笔者认为其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扭转教学理念。从思想上加强对中国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是有效进行课程改革及建设的前提与保证,在这个意义上,扭转世俗的哲学教学理念,是解决好哲学教学问题及寻找其出路的关键。我们只有突破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市场经济价值原则,才能自觉把中国哲学教学真正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哲学在增强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锻造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和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功能,这种成智成人的哲学素养应该成为现代大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学校应该在其大学专业中学习的范围,提高其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要在教育中让不论是学生、学校还是社会都感到,在哲学学习中学到的为人之道,所训练出来的研读原著的能力、批判分析的能力、揭示观点中公认的预设能力、建构关于自己观点的具有说服力的论证能力以及论证中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普遍实用于其他学科和其他职业领域的[3]。

2.合理课程设置。作为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不宜设置太多必修课,但作为对哲学的一般理解的哲学概论或导论,应该规定学生必须修够足够学分,让学生能够了解哲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主要针对哲学史上产生的不同观点、重要问题的历史发展线索等,从而使学生对哲学所思考的问题及哲学的致思方式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哲学概论或导论是哲学思维的入门课程,之后学校应该以二级学科为范围,开设一系列选修课菜单。作为选修的哲学课,可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质,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优势设不同的专题,可以定时聘请知名专家以讲座形式进行教学和交流。这样既把基础的哲学素养训练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有利于入门后的学生及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

3.更新教学内容。目前惯用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主要有丁祯彦的《中国哲学史教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萧萐父的《中国哲学史》等,虽然这些教材的编写水平均较高,但都是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主线,阐述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这种体例的优点是内容详尽,便于讲授,其缺点是详略不分,支离破碎[4]。在内容的设置上,作为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不宜对每个思想家具体观点的学习和研究,要抛开以往的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基本线索的板式化、程式化的内容设置,而应该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思维(认知)方式,分析哲学家们对某一重要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学生就不是僵硬地去接受某种哲学体系框架,而是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创新。

4.多样教学形式。哲学课程教学应该也必须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哲学教学是真正能够体现“教学相长”的舞台,师生双方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角色定位和思维模式,把教学过程从“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互动。相对于其他课程,中国哲学史在教学内容上略显庞杂,我们只有找出一条贯通始终的线索,才能将之条分缕析。所有这些,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学生只有拥有一定哲学基础和相关知识背景,才能跟上老师的思维与节奏;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教师必须切实对中国哲学史体系有整体把握,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

5.灵活考核方式。教学考查方式是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挥棒。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考核方式必须灵活多样,否则就会窒息哲学思辨的特性和功能。对教师的考核,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评价或一次或几次的课题讲授,而且应该包括其他环节,比如教学大纲、教师的课堂设计、答疑的问题和内容、论文的训练、作业的批语等教学环节及过程的评估考核应进一步加强,因为这些更能反映一个老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启发,否则就会挫伤教师在课后的积极性,为了应付而使其他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考核而言,闭卷考试最无价值。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思想,所以课程论文写作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同时可以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论文的写作能力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评价标准。作为课程论文,应该体现学生的思路历程,所以老师也可以判断一个学生在何种程度上掌握了该课程的相关知识及自身的分析批判能力。也可以采取课程问题答辩式进行考核,答辩形式的考核可以掌握学生对问题的领悟程度和应变能力,是最直接也是最具体的一种考核方式。

政治哲学专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略陈管见。

一、把握原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P5)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讲授“原理”课的目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2]据此我们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和理论归宿,最后落脚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

2.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既是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的令人信服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经济学说的必然结果。整个教学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般分析,而不是列举数字、图表与斧头换绵羊之类的讲解。从哲学的社会历史矛盾分析延伸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分析,再到解决的途径,兼容和合并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目前,要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着重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

二、有效整合原理课的教学内容

“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点必须搞清楚。而且“原理”课也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化简。“原理”课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与“概论”、“纲要”中的有关内容有所重叠,在讲授中要有所取舍。

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增多了许多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政治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并与现实之间关系,如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中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货币的形式电子货币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智慧启迪。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最终使学生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贡献。

三、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原理”课教师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原来讲哲学的,有讲政治经济学的。目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整合在一起,要讲好这门课,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擅长的内容占课时多、讲得多,而不擅长的内容占得课时少、讲得少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弥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原理”课教师应该积累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哲学史层次的知识,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三是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层次的知识,并且要研读经典著作。“原理”课的导向是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但若没有其他学科的支撑,很容易造成讲授肤浅、思路狭窄或陷入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原理”课程综合性很强,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发挥团队精神,课题组成员必须开展好教研活动,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法研究、集体制作课件、试讲评议等教研活动。有些高校坚持了集体备课制度,效果较好。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研讨,可增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四、提高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实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难点。哲学理论性很强,不像实用性学科,通过学习能够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内化到人的思维深处,其功能和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感觉。哲学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相反,学生对实用性强的学科更感兴趣。所以,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用性非常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紧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专业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其具有专业特色。哲学教学围绕学生的专业进行,并力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专业及专业中的问题提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哲学教学的专业化将使哲学的论证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专业化的哲学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联系学生专业特点,比如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建筑专业等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讲授不同的内容,尤其例证的引用应或多或少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在解决或讨论专业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思维方法及其观点,使哲学原理在解决专业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即在解决或讨论具体的专业问题时,运用并检验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认识也是在这种理论的运用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一般消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用和有趣是加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必须联系实际,与专业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严谨求实,搞好学术和教学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张云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2]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中的一些理论认识和对使用该教材的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政治哲学专业范文第9篇

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思路为:完善机制,内涵发展,积极开拓,提升层次。下大力气抓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开拓,创造条件提升办学层次。

学科建设以教育部学位授权体系结构调整的改革为指导,稳步发展学术学位二级点设置,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设立交叉学科点,重点发展专业学位,把提升办学层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构建结构合理、类型多样、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

强化制度的落实,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学校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经过如下阶段;第一阶段以学生培养为主要内容,第二个阶段以学科建设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2013年下半年启动了第三阶段,主要内容已经转移到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上来。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巩固扩大近年来推行的学生课题制度、专业主文献阅读制度、国内外访学交流制度,使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定位落实到实处。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健全责权机制。以《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为依据开展导师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和学术水平。完善学科负责人制度,评选优秀导师,适时引入淘汰机制。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伟:

学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2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为2个专业招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9年,院系机构再次调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归属到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年,学院新增了外国哲学专业并招生。

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具备以下特点:不同学科相互支撑,形成增量协调优势;培养模式丰富多样,“第二课堂”发挥作用;严格管理不能松懈,建章建制立好规矩;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着力提高教育水平。

未来,学院将调整课程设置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交流合作,开放培养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导师制度;注重调查研究,优化考核体系。

青少年工作系吴鲁平:

在近10年的发展中,青少年工作系研究生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学科专业点不断壮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导师人数不断增加,导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结构日趋合理;不断探索并创新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生培养走向制度化,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针对高校思政专业普遍存在的招生难、出口难、学生进校后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青少年工作系坚定不移地走与时俱进的创新改革之路,特别注意“两个坚持”: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社科理论和方法知识借鉴相结合;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与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尤其是结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而展开的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并举。未来,青少年工作系将为建构新型思政的“话语体系”做长期努力;走“科学化”之路;建构志同道合的“学术共同体”,加强沟通与交流;成立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小组;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社会工作学院陈树强:

社会工作学院于2006年成功申报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点,2007年招收首届学生,2011年获批成为社会学一级学科点。

学院注重打造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构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面,注重课堂教学,亦注重实践教学;在研究方面,鼓励导师带领学生科研,也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研究,尤其是积极参加学校资助的研究生科研项目;在社会服务方面,鼓励导师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时引领学生参与,同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学院还把在本科生中推行的“全程育人”学生工作体系应用在研究生工作上,分阶段、全方位地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入学适应、社会适应、就业指导等服务。

未来,学院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积极申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二是认真研究社会工作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之间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方法;三是对原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较大幅度修订,进一步明确应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四是配合研究处进一步完善有关研究生的规章制度。

法学院吴用:

法律系自1993年建系,从2003年开始招收刑法学硕士研究生,迄今已有10年,共培养研究生586人。目前,法律系硕士生导师为35名(含1位校外专家)。

回顾10年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法律系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主动推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校外兼职导师聘任工作,目前聘任了60余位;推进实践类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司法职业能力;推进研究生科研工作,实施研究生科研立项资助计划;推进研究生海外交流项目,顺应国际化办学的大趋势。

经济管理学院谭祖谊:

2006年,世界经济学获批理论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经济系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在该一级学科之下,设立金融学和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经济系研究生培养历程有以下几个特征: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控制招生规模,走“少而精”的发展道路;培养质量很高,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生源质量相对较低,本系本科毕业生报考人数较少,但增长快;研究生师资力量比较弱,指导教师专业学术背景多元化。

今后,经济系将优化专业布局;继续控制招生规模,坚持培养“精英人才”战略;进一步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努力提高生源质量,以高质量的培养过程和良好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吸引本校优质生源;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充实导师队伍。

新闻与传播系罗自文:

新闻与传播系研究生包含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专业。总体上,新闻与传播系研究生生源质量有一定保证,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研究生学科体系;建立了一支有特色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学术能力培养等教学体系相对比较完备;教学方式多样;实行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制度,学生学术能力有较大提升;研究生培养目标较为明确,研究生就业总体形势较好,特别是就业质量较高。

今后,新闻与传播系将主要从学科建设上下功夫,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力争打造两支队伍,制定两个计划: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稳定的前沿研究方向、可持续的发展规划、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以申报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和专业硕士为契机,为研究生营造更好的学科环境。优化培养方案、夯实学生专业技能、建立培养效果反馈机制。

公共管理系柴宝勇:

公共管理系设有社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开始招收首届研究生。目前,政治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正处在论证阶段。一个学科的设立,需要具备内在的逻辑性,要与学校的特色相结合。社会管理和政治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都符合学校的特色和定位。

从长远来看,公共管理系在办好现有学科点的基础上,要依靠社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培育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依靠政治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培育政治学一级学科,着重突破瓶颈,进一步实现学科整合,真正体现学校的青年和政治特色。这也符合社会对学校的期待。

学校在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上具有多个优势:符合学校特色,契合学校的发展定位;依托团中央的组织系统支持;学校有培训团干部的优厚资源和优良传统;MPA能整合学校各学科资源,以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甚至社会学课程等。

中国语言文学系张跣:

2013年,中国语言文学系获批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文化哲学硕士点正在建设中。文化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一方面,它将哲学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采用“文化性”思考的范式,把价值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寻求哲学可能具有的更大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它对文化进行“哲学性”思考,通过对文化符号的不断反思和追问,对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展开形而上的思考,探寻贯穿多种文化现象的普遍性结论。

文化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的设置十分必要。首先,它适应了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将进一步促进该领域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第二,对文化进行哲学性思考,对哲学进行文化性思考,实现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相互贯通,在价值世界与现实世界、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寻找学术新的突破点和生长点。

政治哲学专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高职教育 功能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24-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呈现迅速发展态势,高职院校的数量和高职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加,高职教育模式初步形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已占据了半壁江山,并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和高职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有其重要作用,同时高职教育肩负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义务,因此,本文试结合我国高职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的现状,简述高职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一、高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岗位技术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于是,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出现“重专业技能,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也不利于培养高职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二、高职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我国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突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但是,高职教育毕竟不是培养一个个“机器人”,一个人要全面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而在高职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

哲学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问题的,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其中,前三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是个人在一生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而最后一次职业技能则是可以通过相对短时间的学习和培训获得的。如果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出现偏差,那么他的技能越高,对社会来说危险就越大。

(二)促使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2009年4月召开的“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的张尧学院士指出,高职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高职院校首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然后应使其具有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再是促进其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面发展,德居于首位。哲学社会科学帮助高职学生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三)支撑和指导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哲学社会科学在高职教育中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基础,是高职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必备文化。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课程学习之上的。所以,哲学社会科学对高职学生形成职业技能起支撑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对高职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指导作用。

三、高职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高职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途径:

(一)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堂主渠道作用

2003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2004年1月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努力形成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联系学生的专业学习哲学社会科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作为从普遍客观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原理,与各门专业知识之间有着本质与表象、一般与特殊的对应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一般原理,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表现,而学生在专业学习或活动中接触的知识信息也都可以印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这种知识之间的相通性为学生联系专业知识学习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提供了前提和可行性基础。

(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由于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又比较抽象的特点,加之高职学生的“重专业技能,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这就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必须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知识过硬,能够与时俱进,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致了解教学对象高职学生专业情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的兴趣,进而接受和理解哲学社会科学观点和知识,并自觉地用哲学社会科学观点和知识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最终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四)制度保障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从课程设置到课时安排都有明确的规定,高职院校也已经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些课程纳入高职生的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以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教学落到实处。

总之,高职院校应坚持专业技能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并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应坚定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出发,以学生受益和成长为宗旨,积极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和研究作风,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和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刘占文,温景.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35)

[3]王全才.论高等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Z].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彭惠才.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EB/OL].

[5]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李东风,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EB/OL].

【作者简介】廖彩云(1972- ),广西全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专业结构设计范文 下一篇:小学体育说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