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18 15:24:38

小学生阅读教育

小学生阅读教育篇1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小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和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相对死板,不够创新,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开发远远不够,结合生本教育理念,构建新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就非常紧迫。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概念

所谓生本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的就是教师将自己认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部分分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解决问题。这种生本教育理念,就是用生本教育代替师本教育,不仅是尊重自然和生命的体现,更是对儿童天性的顺应和支持。

二、关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想建构

生本教育理念实质上就是教师把课堂主动权交付给学生,学生依靠自身努力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独立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主动灌输知识,而是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三点探究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想建构。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唤醒生命

虽然小学生无论知识面,还是学习能力,都有所限制,需要教师的悉心传授,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教师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作为小学教师,最为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唤醒学生的能力。而针对小学语文阅读,应当唤醒小学生两个方面的思维:一是唤醒小学生的阅读意识,小学语文阅读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最大的,教师应当一改过去强行灌输的方式,而是通过创设情境和课堂氛围等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小学阅读之中;二是唤醒小学生的生命感悟,让小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知识,并且通过阅读发现和感受美好的事物,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中蕴含的情感。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本质应当是和谐生态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应当是追求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整个阅读过程应当是和谐生态的,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保障小学生快乐自由的成长。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两种过程:一种是师生主动交往的阅读过程,师生之间有效阅读交往的前提应当是自由和谐、轻松自在的阅读氛围,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倾听和总结,进而针对学生缺乏或者错误的观念和知识进行指导和教学;第二种是情感和认知和谐统一的过程,小学语文阅读的情感与认知和谐统一的过程,就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过程,作为小学教师,应当通过教学设计或者其他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好奇心。

(三)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归宿是只想生活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想生活化,应当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来帮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阅读和理解文本,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和实践。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加之归宿详细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教学要源于生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师,应当想办法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面对生活,并最终指向生活,从而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知识,更学会如何理解生活和表达生活;另一方面是教学要回归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因为小学语文阅读的内容大多都是生活真实情境的再现,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生活经验,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充满生命力。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案例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要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当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准备阶段必须融入“生本”。首先要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经验、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问题困难等进行了解和分析,进而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形式和知识点,来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同时,还应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让小学生分组学习;

二是通过情景创设来引入课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话题予以确定,也就是对课文内容的核心进行确定,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将学生引入情境和角色;第二个方面是各抒己见,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问题。

三是引导小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获得感悟。主要方式有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和展示汇报三种,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要凸显生命质量的提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要对儿童生命力有所彰显,帮助小学生体会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同时赋予学生生命力,长时间的主动尝试会让小学生获得超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二是进一步拓展小学生的阅读空间和范围,注重对小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和教育,因为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不仅要求阅读课文,根要求阅读相关文章和材料,拓展小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思维,避免了“空中楼阁”式的教育效果;三是要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这些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丰富的词汇量、宽广的知识面、准确流利的表达、丰富的情感和优秀的写作能力。

结 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语文阅读课程,这也是历年来教育研究的关键点之一,生本教育理念集合了多种理念的优势,非常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让小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经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侯春光.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5.

[2]姜文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6.

小学生阅读教育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积极的意识倾向,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的欲望和兴趣,才会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移动通讯设备,特别是近些年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出现,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与以前相比更加方便,更加多样化,影像、声音、图片等方式与阅读相比更加直观,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这也是导致了小学生对书本阅读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小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要使小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还是最主要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知识无法从其他方式获取只能通过阅读书本获得,阅读可以使人内心获得平静、素质提高。其次,教师要积极主动展现阅读的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朗读自身就是一门艺术,包含发音、语调、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朗读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自身朗读优势,将学生带入一个优美、深远的情境中去,进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感染学生的目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传授阅读技巧

阅读只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配上必要的阅读技巧,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主要的阅读方法有以下几种:略读,即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不追求面面俱到,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重要句子、标题以此达到摸清文章梗概的目的。精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是在略读基础上对重点内容的深入分析,在精读时,学生要体会语言的优美,意境的深邃,情节的生动、故事的感人、人物性格的鲜明等,边读边思,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感情的朗读,即要求学生大声的阅读,学生要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与情感进行阅读,这样能使学生读出文章的韵味,读出作者在文章中给予的感情,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默读,既不声音的读,这样的阅读可以缩短阅读时间,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获取知识,是我们通常采用的阅读方式。做好批注,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阅读中做批注,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但是如何做批注才有利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不明白的、重要的地方做标记,对于精彩的语句、段落也要做标记,这样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倡导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是一种学生自我能力的开发,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的分析、理解、引导只是辅助,教师的辅助不能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的阅读,带着情感,边读边思,以达到理解文章、体会作者思想、培养情趣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能限制学生的想象,更不能为了考试目的,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想,要鼓励学生从独特的视角挖掘文章的深刻含义,了解作者的情感意愿,勇于思想上的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合理范围内的标新立异和独树一帜,只有这样才能使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四、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不仅需要学生自身主动、积极、自觉的培养,还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督促,需要学校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安静、健康、积极的阅读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目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积极的、持久的、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小学作为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小学生一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以,学校和教师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多方面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加强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培养阅读能力需要课内外实践活动的共同参与,课内学习多数以教师的引导为主,注重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但是小学生阅读仅围绕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内时间有限,读物主要是课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达到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的,因此学校、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有利条件,提供大量符合小学生需要,有助于学生能力提升的阅读刊物,文章、作品是作者思想的体现,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加强课外阅读量有助于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学校要按照小学生自身的特色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阅读量,比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等等。教师要积极开发学生的创作天赋,对于阅读后的感想允许学生以诗、文章、画作的形式加以呈现,不拘泥与形式,阅读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教师要不拘一格,打破传统思维,鼓励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读书天地,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总之,小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学校和教师如何培养对小学生的一生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语文教学是教会小学生对母语的运用和理解,阅读就是通过字、词、句、文章的学习了解世界、发现世界,小学校语文教学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以先进的教理念为指导,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总结出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罗小英.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事务阶段性成果集,2010.

[2]蔡春铃.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之我见[J].考试期刊,2010(5).

小学生阅读教育篇3

1.重视预习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效率。在第一遍阅读过程当中,以读为主,不求甚解,简要自学,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句以及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通过查找资料、同学交流、问老师等方式进行思考和解答。比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花生的花朵长在地上而果实却长在地下?为什么花生果实有一层硬壳包裹着?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下阅读,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思考,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加大语句训练

文章是由词句组成,加强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学生阅读过程当中,老师让学生用笔划出收集到的词句,可以是优美的词句,难解的词句等。比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春潮》一课时,让学生感受文章境界的同时,找出作者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含义的同时,眼前也会出现绚丽的画卷,达到享受阅读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兴趣,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阅读,并且能够享受这份阅读感。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在学生阅读完毕之后,让学生总结出阅读内容的中心大意;之后教师在提出难度稍微大点的问题,并给予分析和解答。

4.讲究阅读方法,尊重学生个性

小学生阅读课文,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读准、读通、读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第一步将课文读准确,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标记不认识的文字。第二步,熟读课文到流畅的地步。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认识的文字,让学生高效的积累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存在很多个体化差异,因此学生的个性也不同,学生在读后的认知能力也有所差异。所以在选择阅读内容这方面,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5.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进行阅读时,应在一种和谐、主动的氛围内进行。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当及时做好标记,坚持阅读。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以后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它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提升的,需要长期的坚持。教师应该及时的引导和督促,双管齐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晋•陈寿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中就谆谆告诫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大量的阅读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能够使学生持久的进行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承担为孩子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学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6.比较性阅读比例加大

何谓比较性阅读,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挑选两篇截然不同或者由相似点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之后再进行对比。从语文教学角度看,比较性阅读是十分常见的。帮助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课文,起到启发思维、扩展视野的效果。比如,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中《手》和《眼睛》两个单元,学生在自主阅读完毕之后,可以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少他们之间的距离,也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结语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升学、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当引路人,指点学生迷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尽最大努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

小学生阅读教育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育;师范生;阅读素养

“核心素养”概念首先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旨在研究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哪些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才能将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与融入未来社会完美结合。2014年,教育部《进一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1]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团队发表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核心素养”,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既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此后,“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施的导向。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实施的目标。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素养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关键素养和能力,具体到小学语文方面就是“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语言实践与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2]小学语文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有与之相匹配的阅读素养。新课标对阅读教学实施建议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3]这一建议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度发掘课程内容的能力,自主开发教学内容的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策略的能力,把握现代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阅读素养包括:“教师按照阅读的方法和规律,在自主阅读学习中,完成符合语文教师职业需要的自我能力塑造,及对文本汲取、解读、评判、创新并获得阅读审美体验、建构文本意义、通过教学实践与思考,提高教书育人的效能,发展自己潜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4]

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阅读素养现状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为小学语文教育培养师资,师范生在未来将承担传播灿烂文化的重大职责,担负人类文明的薪火承传。但令人担忧的现实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中很大一部分文化底蕴薄弱,缺乏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较少系统深入阅读。如果不进行针对性培养,阅读能力达不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教材解读能力低下,缺乏自主开发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较弱,生搬硬套网络现成模板,创新意识薄弱;朗读课文能力不足,难以深刻解读文本;语言运用能力较低,缺乏写作自觉性。三、提升小学语文专业师范生阅读素养的实践探索在基础教育大力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素养与未来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为了提升师范生的阅读素养,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探索。

(一)以活动促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以活动来促进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是提升师范生阅读素养实践探索的第一步。首先,多样诵读促进阅读。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能够加深理解、丰厚积累、促进阅读。诵读技能也是小学语文专业师范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诵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名句接读、主题诵读、李白诗歌朗诵会、杜甫诗歌朗诵会、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朗诵会、教育名言诵读会、经典剧目演出等活动。学生们调动阅读经验,完成搜集材料、组织策划、活动展演,串词衔接与声情并茂表演则更考验阅读能力。因此,诵读是阅读有声的助力,更是阅读无形的推动力。其次,读书沙龙助力阅读。定期举办读书沙龙,解决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沙龙的主题与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沙龙中交流阅读体验,分享阅读成果,进行思维碰撞。沙龙让学生们将阅读与现实的世界紧密连接,更鼓励学生去探求新的更广阔的阅读领域。第三,征文活动奖励阅读。阅读与写作密切相关。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阅读的动力,举办征文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征文获奖作品或见诸报端或结集成册,既保存了学生的阅读成果,又实现其阅读成就感。征文活动以正向激励,将阅读与写作连接起来,以写促读,以读带写,形成读写联动的良性循环。

(二)提倡师生共读,加强阅读指导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领与帮助,对提升师范生阅读素养实践意义重大。首先,师生共读,相得益彰。师生共读既能促进师生交流沟通,增进彼此信任,又有利于教学相长。其次,阅读之旅,方法先行。阅读不能盲目进行,需要方法引领。在阅读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阅读策略:预测策略、统整策略、寻找重点策略等。避免学生因阅读方法不得当产生畏难心理。第三,创设读书氛围,提升阅读意识。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至关重要。我们把教室、走廊、休息室都布置成有书可读、适合读书的地方,学生与教师时时处处读书,随时随地谈书。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读书成为师生的日常,阅读成为师生的需要。第四,专家文化引领,提升阅读素养。阅读不仅要注重数量,还要提升品质。阅读素养的提升需要专家的系统研究与文化引领。邀请阅读写作方面的专家举办读书讲座,组建教研团队进行阅读课题研究,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阅读实践中,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三)夯实基本技能,提高阅读能力

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素养要与学生的师范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所谓“师范技能”,是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具“师范性”的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语言表达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三笔一话”基本功等。师范技能与阅读能力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学生阅读能力强,其技能就会相应较强;反之亦然。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基本技能训练与阅读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的教学设计技能训练为例:我们先让学生将诗歌读十遍,涵泳诗意,写下文本解读。在此基础上阅读与此相关的十多种资料,再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训练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教学设计不是仅仅参照教学参考书就能完成的简单过程,而是建立在广泛阅读基础上的厚积薄发。基本技能训练的过程,就是渗透阅读的过程;学生基本技能夯实的过程,就是深度阅读、广为积淀的过程,阅读素养在扎实的训练中逐步提升。

(四)翻转教学模式,课堂助力阅读

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素养必须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讲,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阅读积极性也相应地受到挫伤。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翻转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前布置相关阅读内容,课堂上以学生交流分享为主,教师讲解教授为辅。教学过程与阅读紧密联系,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便能理解教学内容。翻转的教学模式是指导学生循序渐进阅读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也遵循教—扶—放的教学规律。在翻转的教学模式语境下,师范生的阅读素养会逐步得到提升。

(五)创建课程体系,融入阅读训练

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素养必须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创建课程体系,将阅读训练渗透融入整个体系之中。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文学类与汉语类。儿童文学课主推绘本类与童话类作品阅读,现当代文学课同步现当代名家名著,外国文学课导读外国文学经典,古典文学课链接部编本教材。汉语类将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紧密联系。阅读训练在课程体系的宏观构架下逐渐推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系统的训练中也会稳步提升。

(六)完善过程评价,全面促进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素养必须完善过程性评价。精当的考量、准确的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阅读:以阅读量化表定期对学生阅读的量与质进行观照与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化表与学业成绩结合起来,整体构成学生的成绩评定。阅读的过程评价与学生的求学生涯共始终,也让学生从思想上更重视阅读,从而达到全面促进阅读的效果。

(七)落地教学实践,检验阅读成果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能力最终要经得起教学实践的检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是模拟课堂。学生在模拟课堂中完成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换———自主解读文本,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语言,进行板书设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积累会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能力缺陷得以暴露,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补充。学生在模拟课堂中,备课、讲课、评课,不仅提高了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而且是其阅读成果的全面检验。

(八)立足学生终身,培养阅读习惯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未来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都应该立足学生终身,密切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为其成为适应未来教育的卓越教师奠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2]原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育[J].艺术教育,2019,(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庞孝瑾.提升语文教师阅读素养的策略与方法[J].新阅读,2019,(2).

[5]吴秀芳.基于技能素养需求的师范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8,(25).

[6]周露芳.核心素养导向下师范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民族地区五年制定向生培养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

小学生阅读教育篇5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84-01

一、目前我国小学阅读教育的现状

1、小学重视基础教育而忽视阅读教育

我国小学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重视应试教育,在课本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投放的精力过多。这样的结果就是对于阅读教育的忽视,在素质教育不断普及的今天,小学教学应该使用课改需求,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准则,如果从我国国民阅读育本身来看,其就存在阅读性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为了获得高分数,教师在学生个人精神以及人文修养方面必然所有忽略。

2、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随意性大

教学效果是够能够得到了实现,教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我国,教师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已经成为了阅读教育中的一个硬伤,加大制度的制约我国阅读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具体的表现为:

(1)教师自身的阅读修养不够,思维守旧不灵活,最主要是对阅读教育没有兴趣,缺乏热情。一名合格的阅读教育工作者,拥有丰富的阅读底蕴以及对本职工作的极度热情,是最为基本的素质。同时还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能够与时俱进。作为阅读教师,不懂得语言的运用,没有科学的授课方法,那么学生将无法真正领会到阅读的真正意义,更无法对阅读产生兴趣。

(2)一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过于主观,散漫,讲课内容松散,毫无系统性可言,还有一部分教师授课方法死板,不懂得创新,授课内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对于阅读作品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心思想挖掘不深,这些问题都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的意思,找不到终点,更无法真正体会阅读作品的深刻内涵,对于阅读课程缺乏兴趣,不能够主动学习,由于课堂缺乏趣味性,死气沉沉,因此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也无法从作品中得到启示,提升阅读修养,阅读课程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

3、小学生阅读的功利化、娱乐化

当代小学生对于阅读的热情可谓寥寥,与之相对应的对于阅读学习的功利性却在日渐凸显,从目前我国小学生对待阅读的态度来看,怀揣阅读梦的孩子已经十分不多,人们不再是因为热爱而学习,他们大部分是为了考试成绩而学习,为了博得家长的赞赏而学习,为了能有个好的未来而学习,那些光鲜夺目的证书对于人们的吸引力远远大于阅读作品,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文章,但仅仅限于动漫、玄幻、武侠之类的小说,真正的阅读作品很好有人问津,这些都是造成了我国小学生缺少阅读底蕴,对我国文化知之甚少的重要原因。

二、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

1、阅读与艺术合并教学,注重学生阅读鉴赏与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

在未来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将阅读与艺术相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侧重于阅读与历史、艺术等联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国外很多小学校都会在校内为学生开设阅读活动课,并且这些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都非常高,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消除学生心中的枷锁,使他们在不同的艺术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殿堂,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认知,进而培养其独立研究能力的形成。

2、新时期阅读教学的思路创新

(1)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抓住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地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的学习能力。

(2)实现阅读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首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双基”的训练,即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的训练。其次,教师还要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段落大意等进行“精讲”,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注重讲练的结合,例如:要带领学生进行语句的扩展以及句子仿写练习,从而使得学生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而且,为了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还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以及开放性学习等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以生为本,鼓励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合作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交流。在学生自主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对其给予指导,告诉学生应该自学哪些内容。

例如:文章的体裁与背景等等。要为学生传授科学的自学方法,例如如何细致地分析文章内容,如何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活跃阅读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从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万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甘肃教育.2010(01)

小学生阅读教育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

新课改极为注重教育教学在形式上以及内容上的创新,但也需要看到,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育教学创新的空间相对较小,很多教师也不知道怎样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各种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开展好坏与否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能力,更加会对小学生接受更高层级的阅读教学产生影响。鉴于此,依托创新程度高,适用性强的阅读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开展创新也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当前并未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充分关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习惯性地运用一般性阅读教学策略开展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这一情形下,很多低年级小学生不仅对阅读本身逐渐丧失了兴趣,其阅读素养与阅读能力也相对较低。在传统的阅读教学策略运用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创新环境也相对较差。在教育领域十分注重创新这一大背景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单调教学方法与策略也十分突兀。阅读教学中师生间缺乏互动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一现状长期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低效率问题长期存在。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创新的意义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创新首先是新课改目标达成的必经之路。新课改不仅对教育教学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更加对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了重新确定。小学生在刚接触义务教育的前几年时间里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其阅读能力十分重要。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进行创新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相关活动,更加能够使得低年级小学生对阅读本身有更多的了解,随着阅读数量与阅读质量的提升,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也能有较好提高,这也会对低年级小学生接受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将教师引导阅读与自主阅读相结合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发挥出引导性作用,在自主阅读备受推崇的今天,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需要不断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阅读教学进行重新规划,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尝试。例如,在某一课文学习前夕,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出预习计划并留下相应的预习任务,通过让学生按照预习计划进行课文阅读,根据预习任务有选择性进行阅读的办法使得学生养成自主阅读并探究阅读客体的良好习惯。在小学生对自主阅读有良好认识后,教师应用更为复杂的阅读教学策略也能容易的多。而自主阅读下小学生积累下的一些阅读技巧,阅读经验,也能帮助小学生不断提升其实际阅读能力,并使其在阅读相关知识学习时有更好表现。

(二)依托课外阅读丰富阅读教学形式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不能忽视课外阅读的作用,单纯依托小学语文课本开展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以及阅读教学较为单一,将课外阅读形式引入并应用到低年级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较为可行。建议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语文教材内课文类型以及阅读教学基本策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搜集和共享。例如,在《有趣的发现》一文学习进程中,教师首先要将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达尔文的传记选段以及达尔文生平小故事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教师与学生共同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分析与理解后,学生对于课本内课文的学习能够更为轻松,课外阅读所积累下的课外知识也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掌握及理解。课外阅读中的一些趣味故事,衍生内容都能大大增加阅读教学本身的趣味性,这对于改变阅读教学单一现状也有很大帮助。此外,在课外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量变也会引起质变,低年级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也能有明显提升。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开展趣味阅读教学尝试

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创新也可以对多媒体技术予以较好应用。例如,在《梅兰芳学艺》一文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很多低年级小学生无法对朗读情感有准确把握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从而使得学生的有感情朗读可以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一些梅兰芳的精彩京剧片段或人物专访纪录片等。在多媒体教学技术与设备应用下,阅读教学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各方面来进行。对于小学生而言,在通过多媒体教学对各种课文相关知识进行获取,对其他材料进行赏析和阅读,小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时也能更为顺利。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设备较好应用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上的选择与创新空间便能逐渐增加,这也有利于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结语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可以对现阶段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予以运用,诸如微课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等都可以与阅读教学进行较好融合。但也需要看到,任何一种创新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都需要进行调整,特别是在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小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情形下,小学生低年级教学策略的创新需要坚持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的原则,避免不合时宜的教学策略存在从而对常规教学活动开展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郝建荣.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6):102-102.

[2]刘树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6(64):36-36.

小学生阅读教育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倡导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步伐创新阅读教育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词汇量积累有限,在开展阅读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为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本文从阅读方式、阅读教学等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绘本中的“新”阅读方式

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很多语文教师给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籍时选择了经典的绘本故事作为阅读材料,绘本故事凭借其优美的画面和短小精悍的文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绘本阅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通过画面与文字的结合加深他们阅读的印象。例如,很多的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小黄和小篮》《逃家小兔》《我只爱你》《爱心树》等优秀的绘本故事,从故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比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就描述了兔子母子之间怎样比较谁比谁爱的更多一点的故事,通过比较谁跳得远、站得高、伸得长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浓浓的亲情溢满每一位小学生的心间,这是最好的亲情阅读教育。学生通过故事的阅读,就会模仿故事中的行为和语言,从而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增加词汇量,为他们之后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二、无字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想象力思维

有的绘本书籍只有画面,没有一个字,目的是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读出画面里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领悟能力。例如,阅读绘本《在远处-房子》《影子》等书籍时,书中只有颜色丰富的画面,没有文字的描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影子》中,学生可以得出每一种事物在光线下都有自己的倒影,而且是对称的,一模一样的。同时在阅读中,学生还会发现有的事物并没有倒影,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对倒影的理解,将漏掉的部分补上去,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此外,对于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也要和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层次,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目标的梳理。

三、组织课外实践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很多语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而促进他们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教授《荷叶圆圆》这篇文章时,教师就组织学生到公园的荷花池旁边进行教学,使学生把文章的内容与自己所见到的荷花进行比较,从而体会课文对荷花的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在对荷叶进行观察的同时,要让他们描述荷叶的颜色、形状,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荷花的整体结构,进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小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阅读氛围的营造,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自然的阅读氛围,并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提升阅读理解的层次。例如,在教授《夏夜多美》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舒缓的音乐,以此为背景进行课文的朗读,使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会夏夜的美,产生广阔的想象力,对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也提升自己的词汇积累。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仿照文章描述一处自己喜爱的景色,锻炼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为以后的作文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阅读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还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与时俱进,改变阅读教学方式,增强语文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从内心爱上阅读、喜欢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苏凤芬 单位:福建省平和县坂仔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孟庆甲.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刍议[J].科技信息,2010(4).

小学生阅读教育篇8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语文阅读 教学方法

引言

教育思想和模式的改变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实现,所以说课程是整个教育工程的重中之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很大程度上说明教师在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全面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调整授课方式,适时更新文化知识,领悟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与指导思想,认真履行语文教师的职责。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快速掌握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摆脱老式的教育理念,确立适合新课标的教学观念,重新认识和摆正自己和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角色,确定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规定:教师应该彻底改变老式教学观念,逐步确立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置,教师在新课标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积极引导者和切实督促者。

要想在阅读教学中逐步确立学生的主置,教师应当首先给予学生充足的信任,从教育教学的各个角度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给学生留有广阔的语文阅读空间。此外,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迫使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而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实现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一定研究,充分保证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对学生开展阅读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独立阅读”的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并不是无师自通,这种无师自通的实现只有通过加强阅读训练实现。在阅读训练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这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强化,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起到充分的引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训练是对阅读教学的很好补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重要的阅读技巧深入其中,使学生在阅读训练中逐步掌握语文阅读的技巧,慢慢领悟语文阅读的思想精髓所在。

3.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3.1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创新性阅读。

在新一轮的新课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把阅读范围扩大化,不能将小学高年学生的阅读范围限制在阅读课堂上和阅读课本内,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组织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例如:加强对校内图书馆甚至校外图书馆的利用及对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进行集体阅读学习,然后课后给学生布置阅读感受任务,等下次上课时对学生进行一定抽查,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2逐步优化与语文阅读相关的教学结构。

新课标明确指出现代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结构,在语文阅读教育中逐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全新阅读教育模式。在语文阅读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积极提问。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3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语文课文中的文章都是非常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非常值得教师挖掘,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文章,必须让学生理解到其中隐含的深意。在理解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感受到我国文学的魅力所在,这对于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学习语文甚至中国文学的兴趣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结语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教学内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认识阅读教学观念。此外,相关教师也要结合当代实际的教学环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沈瑾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1:38-39.

[2]《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总目录(一)(2012年第1期―第21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126-144.

[3]李志雄.图式理论指导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117.

上一篇:残疾人创业事迹材料范文 下一篇:教学工作奖励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