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2 11:36:09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乡镇会计;集中核算;集中支付;预算管理;财政核算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规范县乡两级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政公共保障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但由于制度、人员等因素制约,目前集中支付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为此,今后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推进集中核算和集中支付顺利进行,为提高乡镇财务管理水平创造良好条件。

一、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存在的不足

1.对制度认识不全面。一些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足,对集中支付的相关制度不了解,甚至存在疑虑,影响工作效果提升。集中支付改革与单位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但一些单位不理解、不信任该项措施,认为该项制度的实施会影响本单位收支,给财务管理带来不便,导致资金分配权受到削弱。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乡镇单位对集中支付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或者采取不配合态度,影响工作效果提升。

2.预算管理滞后。乡镇部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很多是出于形式,相关制度和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预算编制考虑不全面,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或者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很多是根据上一年度收支数据简答套用,严重影响预算管理水平提高。导致用款计划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制约集中支付效果,给整个乡镇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网络建设与维护存在不足。一些乡镇预算单位未能与开户银行建立集中支付网络,影响集中支付工作顺利进行。或者集中支付网络安全性不高,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的侵袭,对网络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存在不足,影响支付系统安全性提高。另外,网络维护工作量大,难度大,但是工作人员配备数量不够,往往需要聘请软件开发人员来处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影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健全制度和机构设置。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需要,健全相应的制度,完善机构设置,配备工作人员,为推动集中支付创造良好条件。要根据集中支付运作机制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安排专业素质强,基础扎实的工作人员。按照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和支付方式,根据乡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指标计划录入、计划审核、支付申请录入、支付申请审核、支付凭证对账等工作岗位。从而更好适应集中支付工作需要,推动乡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2.完善乡镇预算管理工作。为促进集中支付顺利进行,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工作,为后续工作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提高预算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大乡镇预算管理工作力度,以严肃的精神和工作态度,做好预算管工作。防止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增强该项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提高预算工作约束力。另外还要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管理与集中支付相配套,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乡镇会计集中核算顺利进行。

3.加强集中支付网络建设。根据集中支付日常工作需要,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完善系统设置,实现乡镇财务部门、预算单位与镇开户银行间的网络连接与系统对接,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实时化、核算自动化,推动乡镇财务工作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加强支付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尤其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业务网络不得接入互联网,日常运行中实行个人密码认证。从而确保系统安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4.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集中支付改革是财政体制的创新,也为财务管理工作开辟全新领域,其内容较多,涉及面广泛。为推动该项工作顺利进行,规范集中支付运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要集中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重点内容包括集中支付的业务流程、操作办法、系统管理、制度规范等内容,让工作人员熟练的掌握这些内容,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另外财务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爱岗敬业、勤劳奉献,增强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有效应对各项工作需要,提高工作水平,推动集中支付顺利进行。

5.制定完善的财政核算体系。除了严格按照集中支付流程开展工作外,还应制定完善的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让他们更好完成自己的工作。健全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有效规范业务流程。对原有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办法改进和完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适当修订,更好适应集中支付的需要。另外还要完善财政核算体系,实现集中核算和集中支付的无缝对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督,完善核算体系,对集中支付各种配套资金进行核算,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三、结语

某乡镇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实行集中核算和集中支付,自该制度实施以来,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镇村两级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保障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的规范有序,提高乡镇财务管理部门预算管理能力和会计业务能力。同时乡镇人员财政政策观念增强,对相关规章制度更加了解,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财政监督机制也得到完善,推动乡镇财务会计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有效确保财务资金的安全,其综合效益十分明显。为此,今后应该落实集中支付各项措施,更好规范乡镇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索玉荣.谈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结合并轨[J].财经界,2014(2),194.

[2]高鹏程.乡镇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践浅析[J].中国乡镇会计,2012(2),10-12.

[3]孙迎.试论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效融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9-10.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2

it工程师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20**年运维部在分公司直接领导下及全体员工的勤奋努力下,顺利完成网络维护、网络建设、网络安全等任务,有力的保证了版纳辖区数字电视业务发展,全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网络维护及建设

1,城域网维护建设

1)、 在分公司的正确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运维部全体人员的勤奋工作。城域网维护截止11月份,运维部共处理用户故障非电子派单电话报修518次,电子派单3687次,安装用户1869户,搬迁用户288户,平移用户147户,开通副机用户152户,提高了网络覆盖质量,更有力的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2),新区网络新建工程立项7项,实施7项等几个光节点网络覆盖面积,促进了业务发展和业务收入的增加。

3)、完成城域网建成管道建成4.98千米及配套设施建设。

4)、运维部必须及时认真上报当月的《网络维护月报表》、《安全隐患月报表》、《电子派单周、月报表》、《新装用户月报表》的工作。

2,网络优化建设

运维部在分公司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实时对城区网优不彻底区域地点进行不间断的网优及线路改造工作。

3,乡镇网络建设

1)、根据省、地公司和县分公司安排,在分公司领导亲自带领下,年初对全县所辖区乡镇网络进行了数字电视整转前的规划与设计。

2)、2016年对全县所辖区20个乡镇中16个乡镇的网络进行优化改造及1个乡镇网络的新建工作。

3)、县乡联网乡镇有线电视用户整转平移3540户,乡镇有线新装电视用户1629户。全县乡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数5169户。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运维部承担分公司工程建设的主要队伍,面对工程建设、网络安全干线安全重要任务,要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无论是组织工作,还是技术工作都存在较多的难题。为此,分公司把开展技术培训作为一项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的重要措施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但多次派员工参加省、地公司举行培训学习,经常利用部门开会时间组织运维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还和邻近兄弟公司进行面对面经验和技术的交流,提高了维护人员的技能。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1、目前运维部整体须加强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2、特别注重安全生产,搞好网络干线巡检工作。

3、运维部目前极其缺乏新技术、新业务的尖端人才,针对下一步的数字双向网络、数据等新业务,加强能承担新的维护任务技术的培训及业务学习。

4、加强运维文档的管理,提高维护质量。做好每月必须及时认真上报的各类报表。

5、随着城区网络的进一步扩大,交通工具的问题不多地制约着运维部的快速反应机制。

四 、20**年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网络维护质量管理和科技维护水平,提高网络运行质量。

2、继续抓好、抓实省一二干线巡查工作。

3、积极配合做好城域网、本地传输网、城区管道及乡镇网络建设服务等工作的准备开工建设及其他工作任务。

4、按计划搞好网络新建、小区新建的立项及建设和竣工及验收工作。

5、落实运维部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目标管理,理顺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6、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it工程师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1.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在近一年中,公司厂区急速扩建,从B厂区一楼的SMT到二楼的组装测试线,本人有幸参与本次网络的规划与实施,由于工程的紧急和生产的扩张,实施的时候为了赶上生产的进度在某些方面难免考虑不周全,还有待进一步的整改。

2.因公司驻外办公地点的增加,要求能够进入公司的局域网中进行访问,本人针对公司原有的软件VPN进行了调试,确定该软件能正常安全的使用,可以方便在外移动办公人员的及时访问公司网络(该软件VPN仅支持ADSL宽带连接,在专线的网络中不能使用)。

3.公司电脑新旧更替频繁,在这一年里,公司新增电脑数百台,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数百台电脑的安装与调试,确保公司生产正常增长,公司目前一共近2000台电脑,由于机器较多,日常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常见,主要的电脑故障有: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等,很多机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另外有一些属网络故障,线路问题等。其他软件问题主要包括邮箱的使用, ERP和办公软件等。虽然说故障原因不会超过软硬件两种,但往往在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

4.目前网络计算机病毒较多,传播途径也较为广泛,可以通过浏览网页、下载程序、邮件传播,为了做好防范措施,公司每台机器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定期的要求升级,对发现病毒的机器及时的进行处理。一年来,针对部分特需要求的电脑,甚至有数次手动更新杀毒软件。

5.近年来,公司的网络变动频繁,很多以前的网线都缺少标识,每次都给网络的变动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多次的网络变更中,更多的时间都是在找线中消耗,让方案无法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在第一次对SMT网络变更中,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原本预计半个小时的工作最后还是拖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出现该种情况正是因为本人对公司网络的复杂性缺少认识,在没有标记的情况下实施方案,结果花费更多时间去确认网线的去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确保自己对网络能了如指掌,通过在各个车间的实地考察,终于理清了线序,并对网线和部分机柜进行了编号,同时制定示意图,方便大家更直观的理解。

时间如沙漏,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溜走,转眼将至年关。

it工程师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紧张而有序的一年又要过去了,忙碌的一年里,在单位领导及各部门各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还有就是不管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是工作问题都毫不推托,尽快解决。对领导的工作安排及吩咐从没有推迟过,都会尽职尽责尽快解决。在业余时间加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保证自己有能力解决属于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现对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素质修养方面

本年度我院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我院群众路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的一员,我认真践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升了思想认识,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二、专业知识方面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3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信息化进程,根据《阜阳市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实施方案(2003-*)》和《安徽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4〕9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进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

农业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市场农业的需要,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决策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办、宣传、农委、财政、电信、联通等有关部门和信息企业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各县市区、乡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组织,重点抓好本地农业信息化工作和信息化乡村联通计划的落实。

二、理清思路,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体系建设为保障,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信息化乡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电子政务进程,提高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

(二)建设思路:以省农业电子政务网络和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支撑,充分发挥全市农业网站的窗口和桥梁作用,突出抓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系统建设,初步建立起以市、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枢纽,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和阜阳联通信息工作站为支点,信息化乡村建设为着力点,形成上联部、省、市,下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种养大户、村级信息服务点和广大农民,联通多种媒体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

(三)主要目标:*年建成具有较强凝聚力和信息集散力的市、县两级农业网站,基本建成网上“农技110”专家服务系统,完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和联通信息工作站,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农副产品销售网络体系。到*年,重点完善两个网络,构建四个应用系统,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即重点完善延伸到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网络和农业信息物理网络;构建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监管、农业决策信息指挥调度、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四个应用系统;开发整合市内外两类信息资源,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业监测、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应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和电子政务体系,初步实现农业服务和决策、管理的信息化。

三、突出重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注重实效、网络建设与多种媒体相结合的原则,依托省农业电子政务网络和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重点抓好四大应用系统、六项重点工程和信息化乡村联通计划的落实。

(一)建立四大应用系统

⒈农业决策信息指挥调度系统。到*年,逐步建立农村综合信息监测系统和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分析系统的基本框架,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信息,提供权威、有效、准确的农业管理与决策信息,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⒉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监管系统。主要是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农药、兽药、饲料和农机具的生产销售进行监管,逐步建立管理数据库,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到*年逐步实现网上行政审批、认证并支持用户查询。

⒊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应用系统。以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和“一站通”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为依托,整合市、县、乡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新闻媒体和电信服务设施,到*年逐步建立健全农业政策、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一是完善网上推介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二是以市县“农技110”咨询服务中心和乡镇“农技110”信息咨询服务站建设为重点,建立指挥协调机制,实行市、县、乡三级农业专家联动服务;三是加快农业智能化信息技术应用,抓好配方施肥、动植物病虫测报和防治、农业机械化等专家智能化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抓好乡村财务和农村经济管理、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产销分析预测等系统建设。

4.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系统。整合现有网络培训资源,建立农村远程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党员、外出务工和农村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二)建设六大重点工程

⒈农业数据采集工程。依托国家和省农业数据中心,设立全市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指标体系,建立市、县两级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健全农业(农业内部各行业)信息数据库群。

⒉农业信息网站群工程。在现有市、县(市、区)二级农业信息网站群的基础上,按照全省统一标准,系统规划信息内容结构,配备必要设备和软件,建成具有较强凝聚力和集散力的阜阳农业信息网站,形成阜阳农业综合门户平台。建设阜阳农副产品销售网络体系,利用“中国农业网上展厅”等国内外网络交易平台,建立现代化的农副产品流通信息体系,及时采集本地农副产品信息,将阜阳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系统向外推介,塑造阜阳农业品牌,营造区域性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中心的新形象。

⒊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工程。市、县(市、区)两级设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所有乡镇在农经(农技)服务站基础上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和阜阳联通信息工作站。村级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点,明确一名村干部为兼职信息员,建立村级农业信息公开张贴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大户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每个乡镇选择1-2家生产经营大户作为农业信息化的示范户,补助部分资金使其配备电脑、上网设备等,开展多种形式信息服务,把有关农业信息及时传播到农民手里。

⒋远程科技培训网络工程。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资源为基础,配套建设适合农民远程科技教育培训与信息传播的远端网络教室。依托省卫星小站,*年前建成市级双向卫星接收站,*年前在每个县建立单间卫星接收站,开通视频会议系统。

⒌农业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年在县级电视台增配部分发射装置,转发中央电视台七套信号,扩大农业频道节目覆盖面,使农业节目进村入户率达95%以上。

⒍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程。以乡村农技人员、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为主体,经过培训考核,建立一支800人以上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员的中介作用,为广大农民就近提供信息服务,以有效地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实施信息化乡村联通计划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支持农业部门和阜阳联通公司实施信息化乡村联通计划,扶持信息化企业投资农业信息化建设。

⒈建立乡镇联通信息工作站。各乡镇要切实加强领导,支持帮助阜阳联通公司建立信息工作站,与农业信息服务站合署办公,互相支持配合,开展乡村信息网建设和为农信息服务工作。原则上乡镇联通信息工作站由阜阳联通公司负责工作站信息化设备配置安装、技术培训等,农业部门在农业信息采集编发及农业信息化支持政策方面等方面予以配合协助。乡镇政府要在工作站办公场所、信息员招聘、协调关系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⒉建设信息村。信息村建设由阜阳联通公司负责以手机联网方式实现,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予以支持配合。

⒊开展乡村网络信息服务。阜阳联通乡镇信息工作站要广泛开展为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农业致富短信息服务、致富信息浏览服务、致富信息点播服务、农情信息服务、信息跟踪反馈服务、乡村信息群发服务等为农信息服务工作,要配合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各乡(镇)村支持阜阳联通公司开展信息网络的业务宣传、业务发展。

四、强化措施,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各级政府为“三农”服务的新举措,是一项系统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全力推进信息化进程。

(一)强化协调。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艰巨,需要各方配合与支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数字安徽”和“阜阳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协调,稳步推进。市、县农业部门在建好市、县两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对乡镇信息服务站的领导与管理,加强对乡镇联通工作站的支持和业务指导。财政、宣传、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关涉农部门要密切配合,电信、联通等信息服务企业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支持。

(二)加大投入。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服务“三农”的公益性事业,资金支持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将农业信息化重点工程列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积极争取国家、安徽省*市的政策性拨款,各级政府建立的信息化发展引导资金要向农业信息化建设事业倾斜,重点加强基建项目,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鼓励其他行业和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投资农业信息服务业。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对发展、租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通道和农民上网费给予政策优惠,以带动农村网络用户的扩张,提高农村信息化能力和农业信息化水平。

(三)健全体系。大力开展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尽快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服务优良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加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市、县两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重点建设和完善以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营管理服务为主体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和阜阳联通信息工作站,村级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点、建设信息村,乡、村全面建立农业信息公开张贴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种养经营大户开展信息服务。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服务性质的农民网吧,发展以各级涉农部门为主的横向网络和以向农村企业、大户及市场延伸为主的边缘信息网络。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网络服务体系,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机配套、纵横相通、覆盖广泛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社会化组织网络。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4

根据《*关于*年深化农村税费*工作的通知》(*发[*]*号文件)、《*办公*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办发[*]*号文件)、*省农村税费改革办《关于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开展“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的意见》和省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局《关于实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省、市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在全省“对经济欠发达、自身财力无法满足需要的乡镇,可以实施县管乡用的统收统支体制,采取‘乡财县管乡用’的方式”。现全省已有*个县市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省财政厅在*市*县试点很成功,并要求20*年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全面推行。我县属于推行“乡财县管乡用”之列,现将我县实施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重大意义。

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是解决乡镇“人员太多、收入太少、债务太重(目前乡镇债务*多万元,乡镇负债面达*%)、支出太乱”等问题的较好方式,对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确保乡镇基本需要,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保障乡镇重点支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

“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五统、一管、一审”。即“核算统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网络管理、乡镇举债县级审批”。

(一)核算统一。乡镇财政全面实行“两无一统、综合预算”,即由乡镇人民政府机关统一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乡镇人民政府所属机构(七所八站)一律无会计和出纳岗位,以乡镇人民政府机关为会计核算主体实行统一核算,乡镇财政所有收入均在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综合反映。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统一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

(二)账户统设。取消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在各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县城金融机构开设总预算会计的县级“结算专户”,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乡级“结算专户”,将乡镇原来的“基本经费户”作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单位会计“支出户”。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全部缴入“结算专户”。“支出专户”只能接受来自“结算专户”的拨款。

(三)工资统发。继续实行乡镇干部工资县级统发制度,对乡镇机关全额编制人员工资、社保缴费等由县国库每月拨入财政工资统发户和机关社保局直接计入个人账户。

(四)采购统办。乡镇各项大额采购支出,按照*财采购[*]*号文件规定,参照县直单位执行。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乡镇财政管理股按照预算计划审核后,交县采购办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乡镇财政管理股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或服务商。

(五)票据统管。

1、乡镇所使用的票据在非税收入管理局统一领取,各乡镇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票据的领取、发放、保管及核销工作。

2、乡镇领用的票据只限于乡镇财政供给单位和乡镇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使用,其他“三权”在上的单位不得在乡镇领取票据。

3、对票据实行“缴旧领新、限量领用、专人管理、当年结清”制度,并做到票单同行,即非税收入管理局凭银行缴款单核销收费票据。

(六)实行乡镇举债县级审批制度。乡镇原有的债权债务要按债权债务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资金来源、约定利率、还本付息等情况,逐一清理核实,建立台帐,制定消赤减债计划报县财政局备案。

(七)信息化网络管理。全面建立乡镇财税管理信息化网络,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设立网络服务器,乡镇财政所设立网络工作站。县乡财政依托公网,以固定ip方式组网连接,乡镇财政会计业务全部在县局服务器上保存,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财政资金网上远程申报、审批,数据网络汇总,资金运行网上监管,会计核算电算化。

三、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基本原则。

坚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乡镇债权债务关系”等五权不变和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的收支。

(一)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后,对乡镇政府仍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按照《预算法》规定,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明确乡镇财政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预算法》规定的程序报批。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经乡镇人大审查和批准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备案;调整数额较大的,必须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待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原则。实行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资金,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的程序审批。

(四)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各乡镇享有和承担。

四、“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

(一)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对乡镇财政所“乡财县管乡用”全面工作实施管理监督。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统一由乡镇财政管理股核算。乡镇财政管理股全面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负责乡镇财务报帐审核事宜。主要职责:参与和指导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的编制,监督预算的执行,及时拨付预算内、外及其他各项财政资金,准确记录各项财政业务,按时与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对帐,按月编制会计报表,按时审核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办理乡镇财政收支结算,审核和监督乡镇政府单位会计的支出核算,及时指出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乡镇,并按月向县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二)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预决算的编制,办理各项收支结算和对帐、报帐工作。各乡镇财政所设财政所长、财政结算会计(预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出纳、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票证管理员岗位。各岗位可以按照规定交叉任职,但必须健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财政所长不得兼职政府单位会计、出纳岗位;财政结算会计不得兼任政府单位会计;财政结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不得兼职出纳员;政府单位会计不能兼管票证。

财政所长负责财政所日常工作的管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按县财政局授权审核、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财政结算会计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办理与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县财政局的结算和对账,负责非税收入执收管理系统收入数据的录入,打印总预算会计拨款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按月编制乡镇财政用款计划,办理乡镇人民政府经费支出的请拨,负责向乡镇有关领导提供乡镇总预算会计报表,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领取和缴销,监督乡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办理乡镇财政年终决算;政府单位会计负责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支出专户的会计核算,按规定用途支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日常经费,按月提出乡镇日常经费支出计划报财政结算会计;出纳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现金收付、缴存及日常报帐工作,按规定保管备用金,及时登记乡镇现金日记帐;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负责微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与使用,涉农补贴资金基础资料的录入;票证专管员负责乡镇所有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和缴销。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纪检监察、财政、人事、审计、人民银行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县财政局长任主任,相关副局长任副主任,各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县对乡镇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人民政府当家理财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对原来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从确保乡镇基本运转、有利化解乡镇财政债务,调动乡镇理财积极性等方面制定新的统收统支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三)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规范乡镇收支行为。根据乡镇财政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明确乡镇支出范围,统一和规划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

(四)清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严格乡镇编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严禁在编制外使用人员,属于清理清退范围的各类超编人员、不在编人员和自聘人员财政不供给经费。

(五)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乡镇的债权债务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作出消赤减债计划,安排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坚决制止乡镇村发生新的债务,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乡镇人民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上项目或发放各种津补贴。凡违反规定以政府名义提供贷款担保形成新的债务的,严格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建立化解乡镇人民政府、村债务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债务化解之前,乡镇党政府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拨重用,不准异地任职。乡镇的债权要及时清收,制订切实可行的回收计划,加大回收力度,回收的资金原则上要用于偿还债务。

六、工作步骤

(一)制订“统收统支乡财县管乡用”暂行管理办法。依据我县今年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在学习和考察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及具体管理办法。

(二)清理乡镇资产工作

1、清理乡镇资产、账户、票据。清理乡镇银行账户、票据和现有资产,取消乡镇银行账户,缴销乡镇收入票据;账户的设立和票据的领用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

2、清理乡镇债权债务,对现有债务进行逐一登记造册报县财政备案。

(三)完善网络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确定乡镇财政所人员岗位和职责,开设新的乡镇账户,完善县乡计算机网络,组织人员培训,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实施对乡镇财政收支的核算管理。

七、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是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向乡镇的延伸,是我县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确保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积极主动配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严明改革纪律。各乡镇必须规范操作程序,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不准私分集体财产、滥发钱物,不准擅自开设银行账户(含存折户)、私设小金库,不准使用非正规票据、坐支收入,否则一经发现,将严格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在体制结算中划扣违纪金额。

(三)调整乡镇财政所职能。农业税免征以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工作应从组织农税收入转变到资金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上来。要集中精力做好“乡财县管乡用”的收支结算和对账、报账及机关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直接补给农民的各项资金和补贴的发放工作,加大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同时要大力推进“村账乡管”工作,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四)加强部门协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1、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合理分配人员,理顺业务关系,强化服务意识,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2、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的编制管理,督促乡镇清理,清退超编人员。

3、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务审计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

4、县人民银行要加强对乡镇银行账户的管理,并监督其他金融机构及时划转各项资金,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及时入库、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完善金融机构开户许可证制度,对各金融机构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5、纪检、监察部门要监督乡镇严格执行“乡财县管乡用”有关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建议与要求

(一)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税机构转变的需要,随着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省财政厅农税局经省编委批准已更名为“*省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处(加挂*省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局的牌子)。”并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农税局统一更名为“*市(州)、县(市、区)乡镇财政管理局,加挂*市(州)、县(市、区)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局的牌子”。为了工作需要,恳请县人民政府、县编委迅速批复县农税局更名请示。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乡镇财政管理,乡镇财政财务业务相对集中到了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乡镇财政管理股需设“总会计、核算员”岗位,参照试点县市的做法,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需设“总会计一人、核算员*人(每人负责*个乡镇的财务核算工作),目前,乡镇财政管理股只有*名股长,还需增加*名,请求予以解决。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5

榆树沟镇辖区总面积426万km2,可耕地1.33万hm2。有6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1.1万人,少数民族占64%。自2008年以来,该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用工业理念全面谋划新农村建设工作,着力把榆树沟镇打造成“节水乡镇”、“合作社之乡”、“信息化乡镇”、“生态乡镇”、“万元乡镇”。2009年1月,榆树沟镇创建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镇。2011年,榆树沟镇以建成“信息数字化乡镇”为目标,依托区位特色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基础与应用现状,借助各类网络资源,继续加快全镇宽带骨干网建设和村级信息化示范点建设。

1昌吉市榆树沟镇信息化建设过程的需求变化

1.1政务公开、管理民主

榆树沟镇政府坚持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为重点,以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为抓手,着力推进公开民主管理经常化。实行乡财镇管的财务制度,由镇经管站统一管理各村的财务收支情况并进行公开,让村民清楚地了解本村的财务收支状况。同时公开各村发展规划、公共事务及重大开支的情况,使村民及时了解并参与本村重大事务工作,也为监督村委工作提供便捷的渠道。此外,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让村民以低时间、社会成本的方式参与本村事务的管理,提供多种渠道对本村发展发表意见和建议,对推动农村管理的民主化水平起到帮助。

1.2服务于民

农村信息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农民的需要,只有农民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在农民信息需求层次不一、日益多元化且经常变化的今天,要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了解农民的需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信息化服务更有针对性。将社区服务模式应用到行政村,借助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直接为农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逐步增加面向农民的政策法规、生产决策、技术指导、医疗保障、技能培训等服务,不但要成为农民村务公开的“联系点”、群众致富信息的“点”、农村文化生活的“娱乐点”、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宣讲点”,将来还可以是农资销售的“代办点”、处理各种事物的“办事点”。

1.3融合已有系统,建设和开发其他系统

建设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平台,必然会融合已有的各类应用系统。根据需求和规划,对已有的各类涉农信息服务系统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在统一平台中融合已有系统,同时也需要建设和开发新的应用系统。榆树沟镇现有的主要管理系统只能满足单项业务工作的管理需要,但缺乏各管理系统间的协调工作和数据流通。(1)财务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就是记录、登记各类补贴信息,其计算依据必须由其他管理部门提供。财务公开数据为财务管理软件内部记账格式,农民看不懂,必须经过财务人员调整后进行公示。(2)劳动就业保障系统。虽为榆树沟镇闲散劳动力提高了就业机会,但无法预知榆树沟镇劳动力富足和缺乏的时间。

2昌吉市榆树沟镇农村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及实施对策

2.1平台建设思路

2.1.1农村基础数据库农村基础信息管理涉及全部行政村所有的人口户籍基本信息、社区服务、劳动保障、农业科技、土地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管理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及其他服务项目等。业务内容所涉及的各类数据,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的同时,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形成覆盖农村基础数据库,为村镇公共管理提供检索统计、分析等服务,为乡镇决策管理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1.2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乡镇各业务处室用户提供基于基础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查询操作、报表生成等应用。同时建立贯穿乡镇日常工作的协同办公系统,用于日常办公业务管理。通过平台构筑起各部门间的联系,为各级部门营造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现代化网络办公环境。

2.1.3一站式服务信息系统针对乡镇服务大厅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如土地承包流转、惠农政策、生技服务、社会保障、市场信息等,建设专门的查询服务系统。同时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对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服务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1.4农村信息服务网站群建立信息服务网站群,考虑农村各项工作和服务的集中统一管理的综合需要,为农民和相关人员提供诸如公共服务、信息、政策法规、办事流程查询、资料下载等网上服务的统一入口,也为镇村管理者、村民之间架设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

2.2平台构建的关键因素

2.2.1成立信息化管理实施部门农村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广大农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件实事,成立农村信息化管理部门,管理、协调及配合各涉农部门参加的专门信息化实施部门,从机构编制、人员配备、财政保障、科技支撑、投入保障、业务规范等方面出台具体政策,推进农村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实施。

2.2.2做好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做好建设实施方案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规划要按照整合资源、统一管理、面向服务、功能扩展、运行安全、操作简便的总原则,引入“宽带、移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避免逐级建设多平台带来的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有效消除“信息孤岛”。通过“一网多用”、“一库多用”、“一站多用”和“一机多用”,将信息公开、文化共享、为民办事等在统一平台上运行,在一个界面上提供关系生产生活的各种信息,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2.2.3服务“扁平化”信息服务直接到行政村,农村信息化的最终受益者必须是农民。信息服务的“扁平化”,既可避免各部门建设各类信息点而造成的资金浪费,也可提高新农村信息服务站的使用效率。以镇为单位,建立统一的,集互联网经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多项功能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点,面向各村,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直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2.2.4提高农村信息应用能力增强信息意识是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培养和造就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选拔一些既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现代农业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既保证信息质量和网络高效运行,又能够在农户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带头作用。同时以多种方式培训农民,推动信息进村入户,提高农民对信息化的感知度及参与度,从而提高农民信息应用能力。

3昌吉市榆树沟镇农村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平台设计

3.1平台总体框架

农村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平台将镇政府与下辖各村相联结,根据不同的级别和权限,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实时处理和共享。平台分为基础层、数据层、应用层、展示层的四层框架结构:基础层为基础硬件及网络支撑平台,由网络环境、服务器、网络传输协议等组成,它是整个应用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数据为数据中心,是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库的数据来源,也是数据共享及交换的基础平台;应用层是应用支撑及开发平台,是应用体系的核心,是各类数字信息资源交换和应用集成的公共设施;展示层是终端用户的入口,包括村镇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协同办公、门户网站等内容,它是整个应用体系的关键。

3.2平台功能设计

重点构造人力资源(组织人事)管理模块,财务(乡镇财政及村集体经济经费)管理模块,土地资源管理(包括耕地承包合同管理、草原承包合同管理、林地承包合同管理等)模块,农民社会保障管理模块(研究重点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系统的衔接),乡镇干部绩效考评(重点在农民对干部的评价)模块,农村乡镇建设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决策、公告模块,乡镇公务管理模块等。

4昌吉市榆树沟镇农村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平台实施

4.1平台总体部署

平台作为一个先进的多功能系统,支持各类多种形式信息、查询、处理工作,以及提供农村信息的相关服务。同时由于系统涉及各种不同的涉农部门的现有系统资源,地域分散,网络条件差异大,各相关系统在数据、平台和通讯协议等方面都存在异构等问题。

4.2平台信息安全保障

由于公共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与众多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现有平台相对接集成,因此平台的实施需要一整套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来保障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平台安全防护体系主要从总体架构、防毒防范、应用系统、数据管理、人员管理等几个方面建立。

4.2.1防火墙部署为保证平台的网络安全,在平台出口架设防火墙,不仅极大地提高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同时可以保护网络免受基于路由的攻击,并及时告知网络管理员。

4.2.2网络防毒在全网范围内建立一套全方位、具备实时检测能力的防病毒体系,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进而能够通过可控的中央管理平台,统一安装客户端的防毒产品,掌握病毒发作情况、防毒产品狙击病毒的运行情况,管理各设备代码库更新等工作,从而实现从服务器到工作站再到客户端的全方位病毒防护及集中管理。

4.2.3应用系统采用基于RBAC访问控制策略,对系统的各个角色、功能及用户都设定好相应的操作权限,使各类身份角色对数据具有对应的操作权限,有效防止有人无意有意对数据进行越级浏览或者操作,从而保护数据的完整及保密。

4.2.4数据库管理采取有效的方式对数据库进行定期自动或手动备份机制,以防止遇到突发灾害带来的灾难。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保证数据得以恢复,避免或减少损失。

4.2.5人员管理对平台的相关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设定操作人员的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制定相关安全操作制度。

5小结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维护探究

为了占据良好的农村市场,提高乡镇有线电视的服务质量,加强乡镇电视网路建设的先进性应充分加强乡镇电视网络有效维护工作,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及广电事业单位的自身效益有针对性的统筹创设有线电视网络体系,最大限度的做好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工作,增进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和节目种类,丰富农民朋友的生活。

1.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展时面临的难点

目前我国广电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经过一定时期整改,尤其乡镇二级光缆联网后,大部分乡镇实现了网络有效的整合,但是因中国的乡镇覆盖面广,所处地形、地理环境复杂多变,促使乡镇网络完全覆盖村级地区还存在着一定欠缺。这需要尽快利用高新技术及科学的维护管理模式督促村级地区联网成熟化。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和用户分布不集中

乡镇地区离集中城市相对较远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和用户分布不集中是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扩大化的首要难点。从广电事业单位的自身经济效益来考虑,地处偏于的乡镇及村级地区其线路铺设成本相对较,加之用户分散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使得信号发射塔、传送接收终端等设备的数量和级别也相对提高,从而增加了有线电视网络体系的创设成本。在建设初期盈亏情况无法预计。继而引起广电事业单位无法快速的做出加大对乡镇电视网络建设投入的规划决定。

1.2 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和网络体系落后陈旧

大部分乡镇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和网络体系落后陈旧,使得进一步优化建设乡镇有线电视网络起点更低。常见的问题有乡镇有线电视网络体系整体结构不科学,线路级别低、信号输送量无法升级和容易因环境因素变化而带来不利影响、线路老化容易引起故障等。诸多问题成为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在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整改并网的阻力。因而使得加强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工作时对陈旧网络体系的整合工量会增加,使得各项成本上升。

1.3 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服务水平不高

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服务水平不高,是当下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维护工作做的极为不足的部分。而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在服务管理与网络运行能力监控工作上同样较多不足,通常会引起出现线路故障没有人及时发现处理,使用户终端无法顺利的接收信号等问题。在乡镇使用有线电视网络包括接受力薄弱的老人和大部分文化不高的农民,需要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加大服务的力度,确保有线电视网络在使用上没有盲点[1]。

2.加强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服务水平和维护的对策

为确保乡镇有线电视的信号接收更稳定,画面效果更清晰、节目类别更丰富。就应秉着以人文本、用户至上的原则切实提高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输送信号的水平,加强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综合管理与维护,从而提高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整体综合服务水平。乡镇有线电视网络运行保障力与维护力提高的措施如下:

2.1 做好乡镇有线电视网络体系科学有效一体化规划建设

现代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方案应根据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数量和扩建规模来综合分析,创设方案时应基于现代成熟建设技术、有线电视网络科学的拓扑结构分布技术及有线电视网络相关新型设备,最终根据企业自身投资规划,统筹规划出建设方案。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分布上可以利用光纤联网模式。基于此项技术应充分做好网络的整合改造。例如在有线电视网络初期建设中应采用双星网络拓扑结构,而光波的传输必须依靠光发射装置和放大装置,所以在各个乡镇区域应配足光波节点及相应的配置。电缆也应具有相应的规范要求。

2.2 切实做好工程建设管理,确保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工程质量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工程的质量对着有线电视网络综合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施工过程中就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网络工程项目施工整体管理水平,最大程度的确保工程的质量,有效减少了后续运行的故障。而在管理中需要注意事项相对较多,例如在管道和沟道的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后续运行中的防水、防堵塞的措施;地表设备应考虑避雷、防雨、防高温措施等等。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充分做好工程项目的交接验收工作[2]。

2.3 做好网络管理体系的优化工作,切实加强有线电视网络有效维护管理

形成科学的乡镇有线电视网络集成管理体系能够对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整体进行有效管理。利用科学设备和新型软件对网络体系的运行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对有线电视网络运行过程中各种可变状况实施调度管理,经过数据转换器将数据结果转换为可显示的表示信号和指令,形成鲜明警示提示,或者自动运行一定指令。例如对于欠费的用户可以实施增加一定时间的服务延续或者自动信息提醒等,发挥对用户科学管理的功能;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找出故障位置,识别问题类别,方便快速处理故障。

同时应深入现场调研,根据用户分配体系的不同采用相应的维护方式进行有效维护,例如一些乡镇地区只能使用普通性能水平的网络体系,则在日常维护中应区别对待,避免因没有按照相应方式巡视出现误差没有及时处理,误差长久累积使得隐患升级。定期对有线电视网络运行进行常规巡视检修,在处理故障后记录相关资料,建立巡视检修信息库,便于后期经验的总结和工作借鉴。重视用户反馈信息,并及时处理问题,深入现场排除隐性问题。同时应规范安装、巡视、检修技术执行标准,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

3.结语

总之,我们应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向光纤联网更新转变,做好整体网络的优化改造、维护管理,令其具备良好的网络性能调节、故障优化管理、综合配置、财务管控以及安全事项管理等功能。才能保障网络信号,赢得用户认可,促进广电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玉波.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和发展[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4:70-71.

[2]曹晓霞.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维护浅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02:123-124.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7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全县推行出生实名信息网络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县委常委

副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员:县卫生局局长黄发生,县人口计生委主任,县人民医院、县妇保院、县计生服务站负责同志,各乡镇计生服务所所长,各乡镇医院、卫生院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人口计生委工会主席刁海萍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联系协调和日常工作。

二、工作安排

推行出生实名信息网络化管理是省人口计生委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计生、卫生部门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迅速抓好工作落实。

(一)硬件配套。3月中旬,县卫生局要根据各医院情况,要求各医院为妇产科办公室配置一台电脑,并接入互联网,为推行出生实名信息网络化管理提供硬件支持。

(二)软件支持。3月中旬,县人口计生委要及时与省人口计生委联系,购回出生实名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软件(软件费15000元),并建立好县出生实名登记网络平台。

(三)培训人员。3月中旬,由县人口计生委牵头,组织县人民医院、县妇保院、县计生服务站、各乡镇医院(卫生院)分领领导和妇产科具体责任人(出生实名信息网络管理员)、各乡镇计生服务所所长进行培训,学习出生实名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具体操作和管理要求。

(四)信息录入。3月20日—25日,各有关医院和计生服务站所将年1月—3月的出生、终止妊娠信息,严格按要求进行平台录入上报。今年1—3月的出生信息录入前,各有关医院要将出生情况报乡镇计生服务所,计生服务所进行核实并填上生育证有关信息。

(五)全面运行。从年4月起,全县出生实名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进入日常运行。

1、各有关医院在开具出生医学证明时,要查看婴儿父母的身份证、生育证(一胎的为生育服务证、二胎的为再生一胎生育证),并认真做好信息登记。

2、各有关医院、计生服务站(所)每日下午17:00前,将当日人口出生、终止妊娠信息进行平台录入上报。

3、各乡镇计生服务所每日上午9:00前,要进入出生实名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查看前一日信息,并根据信息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属辖区内的对象,及时在WIS系统中上报;属“查无此人”的对象,及时核实当事人真实信息,属县内其他乡镇对象及时反馈对方计生服务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部门联动。计生、卫生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部署,相互配合,按照工作安排认真抓好落实。

(二)规范运行,资源共享。计生、卫生部门及其下属机构要严格按照管理责任,分工合作,规范运行,真正做到出生实名信息资源共享。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农村、惠及农民为宗旨,坚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巩固、规范、提高、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监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配合、涉药单位参与”的“两网”建设工作机制,确保农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整合药品监管资源,提升网络运行功能,使农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根本保障。实现100%的农村药品监管网络覆盖率,乡(镇)有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行政村有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为全县农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规范的购药环境,实现农村药品有效配送“进县到乡(镇)”覆盖率达100%,97%以上的行政村实现药品配送进村;药品配送质量保证签约率达100%;农村药品零售价格不断下降,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三)促进农村药品质量随机抽检合格率明显提高,农村假劣药品案件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四)强化对农村药品购、销、存管理与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乡镇药店全部安装药品购、销、存实时监控系统。

(五)对涉药单位监管和抽验覆盖率达100%,确保农村药品质量安全。

(六)积极配合医改工作,100%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和70%以上的药品零售企业均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

(七)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监管,制定并落实药品使用质量管理制度,加大乡镇“规范药房”和村级“合格药房”建设,确保建设或改造验收合格率达70%以上。

(八)建立完善药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开展药品应急处置演练,提高药品应急处置水平,确保我县不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故。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11月15日—12月10日)。成立“两网”示范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两网”建设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开展“两网”示范县建设的各项工作,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标语。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12月11日—12月底)。开展“两员”培训,完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运行机制,对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的“规范药房”建设进行验收、复查巩固,对所有乡镇药品经营企业开展一次GSP跟踪检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开展重大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部署并开展全县药品安全状况调查,制发年度药品安全白皮书,安装动态信息监测网络,制作药品安全电子地图,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组织信用等级评估,建立涉药单位诚信档案,结合日常监管开展药品快检和随机抽验。

(三)督导验收阶段(2011年1月1日—3月31日)。对照省检查验收标准和目标责任状,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督导验收,对未达标单位限期整改。

(四)迎接评估阶段(2011年4月1日—4月底)。总结“两网”建设的经验,对“两网”建设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制定长效机制,巩固“两网”建设的成效,迎接省农村药品“两网”检查评估组的现场检查。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两网”建设高效工作协调机制

1、成立全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暨“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公安、工商、宣传、物价、监察、财政、质监、经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各乡镇也要成立“两网”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沟通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具体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如下: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本乡镇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暨创建全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建立健全有关工作机构,加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和乡镇两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落实好办公场所、相应设备、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暨创建全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具体牵头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暨示范县创建工作,负责对全县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

县卫生部门:负责开展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范化建设,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取缔黑诊所;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将正规渠道销售的国家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县工商部门:积极配合县食品药品监督、卫生等部门,对非法行医卖药、药品不正当竞争、药品违法广告等行为进行查处。

县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查处暴力抗法案件,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等部门打击非法行医卖药行为,负责维护重大事件现场秩序,保护公共安全。

县物价部门:负责对全县涉药单位的药品价格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对涉药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案件进行查处。

县财政部门: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规定做好有关创建资金安排。

县监察部门:协调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和县效能投诉中心抓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和创建全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的督查。

县委宣传部:负责做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暨创建全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

县质监、经贸等其他部门和单位也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

2、各乡镇要将“两网”建设总体要求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统筹规划“两网”建设,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政府将对各乡镇“两网”建设工作进行考核管理。

3、各乡镇要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并做到“八个有”:有固定办公场所、有基本的办公设施、有工作人员、有机构牌子、有制度、有工作手册、有记录本、有资料档案。

(二)强化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药品监管网络作用

农村药品监管网络要从形态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突出“一网多能”、“一网多用”,将药品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结合起来,强化协管、宣传、协调,重点发挥协管员作用,着力构建以乡镇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村级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以下简称“两员”)为主体的农村药品监管长效工作机制。

1、强化队伍建设机制,优化“两员”结构。每个乡镇明确1名乡镇分管领导主要负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工作;每个行政村明确1名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员主要负责日常药品监管信息工作。

2、强化教育培训机制,高效系统组织“两员”培训。制定“两员”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现场示范、交流学习等方式指导“两员”开展日常协管,切实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3、强化互动工作机制,实现专业监管人员与“两员”的互动。定期组织“两员”以各种形式开展活动,参加日常监督执法,药监执法人员分片负责与“两员”定期联系,促使其真正发挥协管作用。

4、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两员”动态管理。各乡镇要对“两网”建设给予工作经费支持,协同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和完善“两员”工作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制度,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成绩显著的协管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能发挥作用的人员及时调整,充分调动“两员”的积极性,使其有动力、有活力、有效果。

5、强化电子化监管机制,初步达到对涉药单位有效的电子网络化动态监管。乡镇药店全部安装药品购、销、存实时监控系统,形成覆盖全县药品动态信息监测网络。

6、强化无缝监管机制,实现监管无盲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制作县内涉药单位数据库和电子地图,每年对涉药单位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要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对经核实后的举报投诉事项的查处率达100%;要提升执法人员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三)实施科学监管,进一步强化农村药品供应网络配送功能

1、明确配送主体。积极引进药品质量体系完善、信誉良好、管理规范、药品价格合理、新农合药品目录品种供应保障有力、配送及时的药品批发企业参与我县农村药品供应。

2、鼓励和引导药品集中配送向农村延伸。药品批发企业与农村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签订药品质量保证协议率达100%,确保农村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采购药品行为规范、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3、认真开展农村药品购销渠道清理检查。结合实施药品放心工程,依法查处违法购销行为,对向我县配送供应药品的企业及其销售人员登记建档。认真开展药品经营企业GSP跟踪检查工作,提高药品管理水平,确保药品经营企业100%符合GSP要求。

(四)实施惠农工程,推进“规范药房”建设

1、农村医疗机构药房建设要做到“七个规范”,即:涉药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统一、药橱药柜卫生整洁、药品摆放分类规范整齐、购进票据保存完好、验收记录规范完整、一次性用具规范处理,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农民群众就医用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各乡镇“规范药房”建设要以一村一个新农合医疗点为重点,每个行政村要因地制宜,优先将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作为“规范药房”达标样板进行建设。新建和改造的村卫生室(所)在设计上要有所超前,达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五室”分离。具备条件的新农合医疗点和诊所的“规范药房”有计划逐步安装空调,实行电脑化管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与药品监管信息网络对接,实现全县药品网络信息化动态监管。

3、农村药品经营企业要以新农合为契机,积极改善经营条件,严格按照GSP要求规范操作,降低药品价格,提升药品质量。

(五)加大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村药品市场健康发展

1、建立涉药单位电子监管档案(数据库),健全涉药单位信用信息征集、信用分类评价、信用管理、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实行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公示制度。

2、建立和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建立涉药单位诚信档案和数据库,将涉药单位纳入安全信用分类登记管理,切实增强管理人员的守法诚信意识,引导并推动涉药单位信用体系健康稳步发展。

(六)强化“两网”建设宣传,大力营造示范县创建氛围

1、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与宣传部门大力配合,开展形式多样、涉及面广的有效宣传,做到电视上有形,报纸上有字,墙上有图,县城主要入口处和繁华地段有标语,乡镇主要街道及行政村主要路口有宣传栏(牌)等,让“两网”建设和食品药品安全理念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

2、各乡镇、各部门要将食品药品安全和两网建设工作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药品法律法规、药品安全常识、假劣药品识别等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两网”的认知度,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上一篇: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方案范文 下一篇:防火安全教育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