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12-12 16:34:56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篇1

一、提高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是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前提

现在,有一些人对乡镇人大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人大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有的认为人大监督只是做做样子,解决不了问题。说什么“全国人大重要,地方人大必要,乡镇人大可要可不要”。一些转到人大工作的同志,也感到力不从心,低人一等,有一种失落感。觉得到乡镇人大工作是到了“休前岗”,进了“退水渠”,认为“职务到了站,进步到了岸”。这些认识对于人大工作是极为不利的。作为乡镇人大主席团,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要善于从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高度,来认识乡镇人大工作对于国家政权机制的运行,对于促进政府发挥职能作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尊、自重、自信、自强,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地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要珍惜法律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要把肩上的担子作为责任和压力,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投入到人大工作中去,尽心尽力履行职责,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和做人大工作到位。这样,才能树立起人大的形象和权威、工作起来才能叫得动、打得响、推得开、做得好。

二、加强学习,增强能力素质,是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基础

从事人大工作,没有一定的政治头脑,思想认识就上不去;没有一定的理论视野,履职能力就上不去;没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工作水平就上不去。作为乡镇人大主席团,要自觉开展“三学三促”活动。学政治理论、学法律法规、学人大业务知识,促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促集体履职水平的提升、促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提速。首先,要学习政治理论。要始终如一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理论、方针和政策。通过学习自觉把党的理论与人大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对乡镇人大工作的认识,增强乡镇人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投身到人大工作中去。其次,要学习法律知识。进了人大的门,就是人大的人,要把法律作为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重点学好《宪法》、《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和《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等基本法律。要学习一些民事的、行政的和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既然我们到了这个岗位上,就要有一种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法律方面的行家。把一些重要的法律、把法律中的一些重要条款都能记下来,而且用于我们的实践,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才能回答解决人民群众提出的大量执法方面的问题。第三,要学习人大业务。乡镇人大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律性和程序性,每项业务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人代会、主席团会、代表视察、执法检查等工作都有哪些步骤,先进行哪项,后进行哪项都有法律依据,必须依法进行。要熟悉人大工作方法,了解人大工作特点,明确人大工作程序,遵守人大工作原则,掌握人大工作规律。学习要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促进工作。总之,乡镇人大干部要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只有这样,眼光才能看得深、看得远、看得宽,从而不断提高参加行使管理国家重要事务的档次和深度。

三、依法办事,理顺工作关系,是乡镇人大工作的基本要求

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人民群众的要求和从事人大工作同志的心愿,乡镇人大应该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不断加大工作强度和力度。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乡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短期内难以达到法律所设计的那种充分发挥作用的程度。但是,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尽可能地把工作相对做得好一点,权力运用得较为充分一点,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从事乡镇人大工作,不仅要坚持必要的原则,而且要善于理顺各种关系,采取适宜的方法,审慎从事,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具体地说,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第一,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人大工作有没有权威,主要体现在依法监督的力度与效果。要达到监督的实效,必须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一方面,监督工作是对政府工作的支持,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政府工作,而不是唱对台戏。因此,必须强化监督意识,要敢于监督政府的工作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是否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另一方面,监督工作也要获得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开展监督工作之前,要主动汇报,积极沟通。没有给书记汇报,没有与乡长沟通,书记不了解,乡长不知道,工作得不到重视支持,监督得不到有效开展,不能埋怨书记,不能责怪乡长,只能怪自己不善于开展工作。第二,大事与小事的关系。乡镇人大要对本乡镇内根本的、长远的、重大的事情作出决定并监督政府去认真贯彻执行,而不应着眼于政府的一些繁琐事务。在实践中,一些乡镇人大存在着工作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有的乡镇完全依托于同级党委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工作;有的乡镇把工作立足点放在为政府“排忧解难”上,结果陷入“事务圈”,处于既失职、又越权的“两难”境地。人大工作切忌事无巨细、西瓜芝麻一起抓;更忌舍本求末,丢西瓜拣芝麻。第三,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要充分运用召开乡镇人代会的形式,履行人大工作职能,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由于乡镇不设常设机构,所以,依法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好本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是乡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形式。当前有些乡镇存在对人代会重视不够、审议质量不高,对会议议题、程序不明确、不规范,使得会议真正流于一种形式,“日程上报开半天,三个报告念一遍。举手表决画个圈,抬手举杯共祝愿。发个礼物做纪念,回家讨论吆喝散”,会议缺少实质性内容。因此,要认真组织好人代会。会前,组织代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会议期间,严格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会议,不能怕麻烦、图省事、随意简化会议程序。要认真审议会议报告,支持和鼓励代表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使乡镇人代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形式管理乡镇事务的载体。会后,要对做出的决议、决定和代表的建议意见,采取多种形式抓好督促落实。第四,事前与事后的关系。事前监督有利于推进政府工作,“防患于未然”,确保政府工作顺利进行。事后监督能够准确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监督措施,督促及时整改。考虑到不影响政府的正常工作,人大监督一般宜在事后进行,但又不能把人大监督的事后性绝对化,对监督的时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事前的事前,宜事后的事后,从而达到既“纠偏”又“防患”的目的。

四、履行职责,落实各项工作,是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关键

乡镇人大工作如何开展,开展得怎样,朝什么方向,朝什么目标都取决于主席团的组织和领导。因而,作为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要根据乡镇人大工作实际情况,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抓制度建设,规范人大工作程序。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人大工作,是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保障。任何工作都应该建立、健全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自己的工作,来加强自身的建设。人大工作更是如此。人大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开展乡镇人大工作,宪法、法律和法规都有原则规定,但是有些工作,法律规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还必须结合乡镇人大工作实际制定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乡镇人大主席团议事规则;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守则;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的工作职责;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制度;乡镇人大主席团联系代表制度;乡镇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人大代表述职制度;乡镇人大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制度;乡镇人大接待人大代表和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同时还要建立代表花名册;代表小组花名册;群众来信来访登记簿;代表学习培训记录簿;代表建议、意见和批评办理情况记录簿;会议记录簿等。有了这些制度,乡镇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都有记录,乡镇人大工作就能照章办事,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有了规则,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使乡镇人大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一定会搞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相反,如果制度不建立、不健全,那么,工作必定会显得杂乱无章,自身建设跟不上,能力得不到加强,工作出不了成绩,出现上面说一下,下面动一下的消极、被动局面,甚至产生措手不及的情况。

二是抓活动组织,推动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开展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是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重点。发挥代表作用,在人代会会议期间容易做到,但在闭会期间,则往往被忽视。开展代表活动,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是人大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反映,是人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强化人大的法律监察和工作监督,并进一步使之公开化、法制化的力量所在。第一,要组织代表培训活动。人大工作有没有水平,主要体现在议事决策的层次与质量。提高议事决策水平,最基础的条件是代表的综合素质。作为来自农村最基层的各乡镇人代表,他们大多是农民出身,自身的文化水平、政治觉悟、理论知识等有着很大差距,要想使每名人大代表真正做到不辜负人民群众的重托,为选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必须加大对代表的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乡镇人大代表的自身综合素质。一是活化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上,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利用每年冬季和夏季农闲时节,对乡镇人大代表进行集中培训,并以代表小组为单位每季度进行集中学习或专题座谈讨论,把每名代表的学习情况作为年终评优的一个重要依据。二是丰富学习内容。在学习内容上,要充分调动代表参与的积极性。除了认真组织代表学习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文件,以及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使其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吃准吃透政策精神外,还应结合代表从事农村工作的实际,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知识、涉农法律知识、农业科技知识等,同时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各乡镇人大代表外出进行学习考察,开阔他们的视野、汲取经验,不断拓展知识空间,提高参与管理乡级事务的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提高乡镇人大代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务能力。第二,组织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参加代表小组活动,是代表学习和履职的最基本的方式。要本着就近、就地、便于组织、便于活动的原则组建代表小组,要结合人大自身工作特点和农村季节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小组活动视察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组织视察要注重实际调查,直接听取群众反映、认真分析研究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督促政府认真办理,给代表一个满意的答复,人大正、副主席要起到建议、意见,议案牵头人的作用,尽职尽责为代表履职服务。通过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可以集思广义,集中反映选民的呼声和正当要求,为选民当好代言人。第三,组织乡镇代表开展基层站所评议和述职活动。代表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是乡镇人大主席团全年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人大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乡镇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和履行职责的一个重要手段。每年坚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人大代表对乡镇政府及其部门以及基层站所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对乡镇政府组成人员进行述职评议,及时向社会公开评议结果。一方面能促进政府组成人员和各部门依法行政、勤政廉政,推动人代会决议决定和政府报告中主要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监督履职能力。第四,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的活动。乡镇人大主席团要牵头制定代表述职实施方案,要明确代表述职活动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述职对象,召开述职评议大会,总结归纳评议意见,帮助述评代表改进工作。通过代表向选民述职,增强代表意识,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既保证人大代表履职,又能集中反映群众的心声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篇2

关键词:乡镇综合文化站;档案;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规范化建设

档案是记载历史凝固历史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工具和载体,是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钥匙。乡镇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虽然只是整个档案工作的一个零部件,但它能真实地记录基层文化的发展历史,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时代变迁息息相关,是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重视乡镇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价值,发挥这_工作的作用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基层文化站干了二十五年,但对于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重要性认识还是近几年的事。那时,为创建市“金海岸”文化工程,在县文化馆有关业务同志的指导下,协同全站同事,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把若干年前捆扎在一起束之橱顶和堆置墙角的资料整理出来。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行政性文件,而许多音像档案和照片底片均已发霉变质无法使用,有价值的也只有零星的活动照片和节目单,因为体现不出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多样性和整体性,使这次创建工作因材料不足而流产。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终于认识到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在开展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002年2月,文化部、国家档案局共同颁发了《艺术档案管理办法》,如今九个年头过去了,虽然《艺术档案管理办法》的颂布对艺术档案的建设、管理、利用起了一定推动作用,但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并没有很大的改观,部分乡镇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之上,着实令人堪忧。

一、存在问题

1.对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认识不足

由于各部门重视不够,领导认识不到位,导致乡镇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人员管理混乱、业务水平低下、作用发挥小等一系列问题。有人认为,艺术档案成套性、多样性难于完成,主要是因为经费有限,人力不足。但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认识不足的借口,我们有时为了举办一次活动,花费不少,虽然在举办过程中有了社会效益,但过后则烟消云散,难于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记。而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则不然,如果领导重视,有意为之,必能使这开销有价值。也有人认为,艺术档案不足、不完整都可在事后再补。笔者认为这也是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讲究的是现场性和真实性,就是要求档案管理者必须是现场收集材料,真实地记录活动的整个过程,然后形成一整套的档案。如果靠事后的回忆补充,必然违背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工作原则,得不偿失。

我镇是一座古老的矿山集镇,开采明矾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新中国刚成立初期,这里活跃着一支矿山宣传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当时在整个化工部矿山企业中也小有名气。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繁荣景象也随之消失。前几年。为了创建文化工程,我们组织人员专门去收集有关资料,却发现档案室里全无痕迹,只能听老一辈文艺骨干的艰难回忆,收集点滴的资料,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无法弥补的憾事。

2.整理归档过程中的不足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是指群众文化艺术单位和群众文化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归档范围包括: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交流、个人艺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在收集材料时要体现档案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但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艺术档案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有以下两点不足:

(1)混档严重

综合文化站作为乡镇一级的事业单位,每年除了收到许多有关文化工作的业务文件外,还有大量行政性文件及材料。应该来说这些行政性文件和材料,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业务并无直接的关系,应全部归入文书档案中去管理,可是许多站的档案人员对文书档案与艺术档案的概念混淆,整理时将其全部归入艺术档案的站务类案卷中,使本该装订入文书档案卷宗内的文件混在艺术档案中。另外,在艺术档案的整理过程中往往把站务类的材料和活动类地材料相混淆,如将所办培训班的活动计划、名册、成绩等归入站务类,把工作计划、年终总结归入活动类,这样一来,导致混档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质量。

(2)材料不全

搞好群众文化艺术档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资料的完整性和成套性,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利用和参考中显示出自身的价值。一般来说,群众文化活动有其成因、过程和结果这三个阶段,包括:①活动的形成过程(策划、方案、开展活动会议记录);②活动的报告、计划和上级领导的批复:③活动的预算计划(资金来源情况);④活动时有关文字材料;⑤活动时节目单、主持词及领导讲话材料;⑥活动宣传有关资料;⑦活动整个过程的照片、音像、曲谱等资料;⑧结束后的活动总结,有关媒体报道、介绍或评论。只有将上述所有材料收集齐全后,形成的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才能在以后让人们窥见活动的整个过程。但就目前所调查了解的各综合文化站艺术档案,很难见到一个完整,内容齐全的活动案卷,有的仅有一张活动通知,一份节目单,有的只有几张照片,有的只有人员名单,没有过程没有结果,很不完整。还有就是许多活动资料没有及时归档,造成“缺胳膊少腿”的现象。

3.专业工作人员的不足

在乡镇文化站,本身文化员就紧缺,很少专门为此配备专职的艺术档案管理人员,因此,出现了大量兼职人员。另外,兼职人员由于对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方面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素质普遍较低。再说,由于文化站是一个比较清贫的单位,福利待遇差,工作难度大,许多文化站工作人员往往不甘于待遇低下、收入微薄,而想方设法跳出这个“坑”,有的是凭自己本事考取公务员或别的事业单位,有的则找门路凭关系调离或借用到别的单位,致使人员经常变动,文化队伍难于稳定,影响到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

二、解决方法

1.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当地政府重要的组成部门,是一个不能与之割裂而单独存在的一个部门,因此当地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与否,同整个艺术档案工作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也应加快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规范化建设的步伐,引进艺术档案年度考核机制,在资金方面实施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乡镇文化站尽早落实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我们这些站长和文化员也要坚持做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特别是要抓住台账的建立、地方社会文化的研究、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各有关工作的考核等,来突出宣传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重要作用,以实现艺术档案“软”“硬”件设施的逐步跟进。

2.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交流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是一项专业性十分强的工作,要熟悉地掌握这一行的业务操作规程和有关知识,除了自己刻苦努力外,还应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开展交流活动。(1)每年举办一次面向乡镇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规范化建设的培训,其形式可以是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培训或参与实习培训,对于乡镇综合文化站来说,除了理论知识外,更注重的是“实战”经验; (2)要求有关业务指导部门开辟一个让乡镇综合文化站档案管理人员参与面对面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区域可在县、市、省内,亦可扩大到全国,去参观学习其他乡镇综合文化站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规范化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这样做,不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而且也可以提高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加大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

在一般人看来,档案工作只是文化工作人员的事,与其他工作人员互不相干。其实不然,档案工作并不是靠个人或一个部门就能独立完成的,它更需要是每位参与群众文活动的人相互协作。因此文化站领导要在每次的工作例会、活动筹备会、年终总结会、座谈会等有关场合强调和宣传,并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及岗位责任中去,结合年终考评加于落实,让每位工作人员心中牢固树立起群众文化活动的归档意识。同时文化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特别是档案的作用得于发挥的时候,要善于把握宣传机会。充分利用已有的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资料,集中向社会展示,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同感,使档案收集工作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

4.保持队伍建设的稳定和提高队伍素质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是一项艰巨细致、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档案工作者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有善于在工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敬业奉献的精神,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敏锐的洞察力,这就需要专业的工作技术人员来完成。然而现在,在许多乡镇综合文化站人事管理权归属乡镇,现有文化站人员的学历、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使文化工作的开展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要改变这种局面,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是从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内部调整,从“矮人中挑高人”,选择合适的人员“挑大梁”。在我看来,工作的责任心是决定这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要选责任心强具备实干精神的人兼任此职,在今后的专业培训、学习和交流中着重培养,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当取得一些成绩时给予肯定并在物质和精神上加于奖励,留住人心,稳定队伍,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良性循环,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篇3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启用宁波市流动人口积分服务管理平台的通知》(甬政办发 〔2021〕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现根据上级要求,对《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余姚市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申评办法(暂行)的通知》(余政办发〔2017〕30号)进行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评对象

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居住并持有效《浙江省居住证》的流动人口(以下简称持证人)。

二、申评途径

持证人可自愿下载并登陆“浙里办”APP手机客户端进行自助申请或直接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电脑客户端进行自助申请。对于不会自助申请的持证人可以向居住证所在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或派出所量化积分窗口申请。

三、新指标体系

新指标体系按“宁波共性指标+余姚个性指标”模式设置。宁波共性指标分三个部分,总分为150分。第一部分为基础项目,共7个指标项,总分100分。第二部分为加分项目,共8个指标项,总分50分。第三部分为扣分项目,共3个指标项。宁波共性指标总得分可以在宁波全大市通用(宁波共性指标见附件1)。

余姚个性指标总分为30分,共有5个指标项目。个性指标得分仅限于申请人在余姚市应用(余姚个性指标见附件2)。

流动人口量化积分工作以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宗旨,由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牵头。宁波共性指标随宁波政策调整而调整,余姚个性指标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余姚个性指标如需调整将在当年9月30日前进行公示,并报宁波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备审。

四、申评流程

量化积分申评流程主要包括用户注册、证明材料上传、评审单位联评、评审结果查询、复核与核查等5个环节。申请人按照指标体系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各相关评审单位按指标体系中明确的审核部门、审核形式开展并联审核,各并联审核单位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特殊情况需要向申请人说明)。具体流程如下:

A、自助申请流程

(一)用户注册

申评的流动人口用手机下载“浙里办”APP手机客户端或直接登陆浙江政务服务网,进行个人信息注册。

(二)证明材料上传

申评的流动人口需勾选计、加分项目并根据要求拍照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再点击递交申请。

(三)评审单位联评

评审单位在收到申评的流动人口上传的材料后,应根据所涉及的指标内容进行审核评分。此项工作在收到流转材料后,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四)评审结果查询

申请人可登陆“浙里办”APP手机客户端或浙江政务服务网自主查询。

(五)积分异议核查

申请人对申评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审核截至日起30个工作日内登陆“浙里办” APP手机客户端或浙江政务服务网在相关栏目填写事由,申请复核,同时上传相关异议证明材料;涉及异议申请的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反馈给申请人。

B、窗口申请流程

(一)申评材料准备

申评的流动人口需准备如下材料,并到居住证所在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或派出所量化积分窗口递交申请:

1.填写申请表

申请人到居住证所在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或派出所量化积分窗口领取《余姚市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申评申请表》(见附件3),按实填写并签名。

2.基础材料

(1)本人身份证;

(2)本人有效期内的《浙江省居住证》。

3.计、加分材料

可以申请计、加分的申评项目的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二)受理窗口受理

1.申请人应在自愿的原则下,根据要求备齐申评材料。同时填写《余姚市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申评资料提交清单》(见附件4),在符合积分选项的栏目内打“√”。

2.申请人提交申评的证明材料后,窗口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原件,并将申请人基本信息录入积分管理系统,建立积分档案号,同时对申请人提交的各类资料拍照建立电子文档,上传积分管理系统,代申请人递交积分申请。

(三)评审单位联评

评审单位在收到居住证所在地乡镇(街道)量化积分窗口流转的电子文档后,应根据计分标准对所涉及的指标内容进行审核评分。此项工作在收到流转材料后,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四)评审结果查询

申请人在审核截止日起凭本人身份证前往居住证所在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或派出所量化积分窗口查询。

(五) 复核与核查

申请人对申评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审核截止日起30个工作日内前往居住证所在地乡镇(街道)量化积分窗口申请复核,并提交异议项目资料;涉及申请复核的部门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并将复核结果反馈给申请人。

五、积分应用

各地、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公共财力、资源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流动人口预期等实际,整合公共资源,梳理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按照“优者优待”的原则,在我市已出台的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包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教育)、公共租赁住房配置和补贴、创业就业扶持等政策基础上,不断扩大积分应用范围,为新余姚人融入我市社会,共享高质量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六、责任部门

1、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本市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申评工作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负责余姚市量化积分个性指标的制订及调整工作,以及“亲亲甬”宁波市流动人口积分服务管理平台在本市运行与维护相关工作。

2、公安、人力社保、教育、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住建、自然资源规划、税务、科技、卫健、团市委、文明办、红十字会、发改、城管、交通、民政、流动人口等审核、评分单位要根据本申评办法制定积分审核办理操作流程,落实专人负责,对持证人提交的积分申请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并受理积分异议复核、信息变更和投诉举报答复等事项。对有疑问的材料,及时提请相关主管部门或专业机构进行核实。审核结束后,给予申请人相应积分,申请人获得的积分情况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3、各乡镇(街道)负责本办法在本辖区范围内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在便民服务中心或派出所设置量化积分受理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受理窗口要按照专属窗口、专属人员、专属设备、专属软件、专属物件(印章、积分申评表)要求,具体开展量化积分的申请受理、资料确认、信息录入、高拍上传、按需流转等工作,并通过宁波市流动人口积分服务管理平台,为申请人查询积分分值及相关信息提供便利。

七、责任追究

    (一)量化积分申请人应如实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对所提供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如发现伪造、提供虚假材料,取消其当年及以后5年内的申请资格;已经取得相应待遇的,予以取消。

(二)审核评分部门或单位应落实审核评分的具体科室和责任人,及时完成审评工作。对在量化积分申评中存在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泄露他人个人隐私等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本办法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由余姚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余姚市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申评办法(暂行)的通知》(余政办发〔2017〕30号)同时废止。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篇4

第一条

为加强乡镇企业档案的科学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更好地为乡镇企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结合乡镇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中小型企业。大型乡镇企业,参照《国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第三条

乡镇企业档案是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科研、基本建设以及各项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对企业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维护乡镇企业历史真实面貌、合法权益的历史凭证,是提高产品质量、增长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第四条乡镇企业档案属企业所有,由企业管理。企业安全保管条件暂不具备、档案安

全无保障的,可由乡镇档案部门或县、市档案馆代管。

第五条

乡镇企业档案工作是乡镇企业档案工作管理和档案管理的总称,是乡镇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乡镇企业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其列入企业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切实解决档案库房、设备等实际问题,保障档案工作与企业各项工作同步发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第六条乡镇企业档案工作在企业内实行统一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

全,便于企业各方面利用的原则。

第七条档案工作所需经费纳入企业财务预算和计划,并予以保障。

第二章档案机构与人员

第八条根据企业规模和需要,建立档案机构,配备档案人员。档案工作由一名企业负

责人分工领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建立企业档案馆。

企业档案机构主管全企业的档案工作,对企业内各部门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统一管理本企业的档案及有关图书、资料和信息,形成企业档案信息中心。

企业各部门应开展档案工作,配备档案人员,形成企业档案工作管理网络。

第九条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政治素质好,并经过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熟悉企业职能任务。乡镇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享受和其它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保持相对稳定。

第十条

企业对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档案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危害档案安全的行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第三章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

第十一条乡镇企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党、群工作文件材料

二、行政管理文件材料

三、企业产权文件材料

四、劳动人事文件材料

五、经营管理文件材料

六、生产技术管理文件材料

七、产品文件材料

八、科学技术研究文件材料

九、基本建设工程文件材料

十、设备仪器文件材料

十一、会计核算文件材料(详见附件)

第十二条凡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字迹工整、图像清晰、签字等手续完备,便于长期

保存。

第十三条归档时间

1、各项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在形成的次年六月底前组成保管单位,由产生文件的职

能部门负责人审定签字后归档。

2、产品、设备、基建、科研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在任务完成后或告一段落时组成保管

单位,由项目负责人审定签字后归档。

3、产权方面的文件材料,在工作进行完毕或文件正式生效后归档。

4、会计核算方面的文件材料,由财会部门整理立卷,保管一年后向档案部门移交。如

有特殊情况,也可以分阶段归档。

第十四条建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并列入管理工作程序,列入

企业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第十五条

档案人员应参加产品试制定型、创优、科研成果鉴定或评审、基建工程竣工验收,以及引进技术资料验收、设备开箱验收等活动,指导、监督文件材料归档工作。

第十六条企业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和参加会议获得的文件材料,按照

归档范围的规定,及时向档案部门归档。

第四章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第十七条建立健全各类档案的登记、交接、保管、统计、保密、利用、鉴定、销毁及

图纸更改补充等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编制档案及其有关图书、资料、信息等总目录、分类目录和底图目录等检索

工具,完善信息查询体系。

第十九条

乡镇企业档案分类,依据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参照国档发(1991)20号《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进行。档案形成数量少的,可将有关类目适当合并;归档的案卷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十条进行档案收集、管理、利用、鉴定、销毁等情况的统计。

第二十一条

根据国家及中央有关部门的规定,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确定保管期限的基本原则是:对企业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应永久保存;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利用价值的档案分别为长期或短期保存;凡是介于两种保管期限之间的档案其保管期限一律从长。

档案鉴定工作,由企业领导、专业人员和档案人员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进行,逐卷、逐件鉴定档案的价值,并形成鉴定报告。该销毁的档案,编造销毁清册,提出销毁报告,经企业领导审核批准后销毁,并由档案鉴定小组人员监销。

第二十二条

逐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档案库房有防火、防盗、防光、防尘、防有害生物、防潮、防高温等安全设施,并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状况,对破损或褪变的档案进行修复,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二十三条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行档案、有关图书资料和信息一体利用,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等各项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积极配合技术部门参与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交流;保护知识产权;严格执行国家和本企业的保密制度。

第二十四条档案管理现代化应纳入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统筹规划中,逐步采用先进技术

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管理档案。

第二十五条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篇5

一、增强档案形成者的档案管理意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基础

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国家设在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肩负着具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的重要职责,而乡镇档案工作是乡镇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真实地记录着乡镇的发展历程,是乡镇各方面建设的历史见证,在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异常重要。

(一)乡镇领导对乡镇档案工作认识模糊,乡镇档案机构先天不足

由于受机构编制限制,绝大多数乡镇没有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机关档案室一般挂靠在党政办公室,加之党政办公室乡镇党委、政府领导都分管,这就容易形成乡镇党政机构之间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往往就会形成档案工作有分管领导,但分而不管或管而不紧的工作状况。

(二)乡镇档案机构制度管理严重弱化,规范化管理难以落实。乡镇机关档案室根据乡镇工作自身特点,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保管、保密、借阅、鉴定与销毁等制度到各门类档案的归档制度,基本齐全规范,但是档案工作各项制度的执行范围不出机关档案室,机关全体干部大多不知晓或知之甚少。

(三) 档案管理工作从建档之日起到永久保存,无不凝聚着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档案管理工作客观上要经历时间久远、环境条件、资料质地和管理工作者主观上知识 、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此档案形成者和档案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地位、重要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二、档案形成者的档案管理意识的强弱,决定着档案材料作用的发挥应用价值

1.档案归档意识。档案形成者,应该按照归档制度想档案室移交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力求做到准确、完备、齐全。档案形成者要具有较强的归档意识,在工作中随时注意归档材料的积累。对于有多人共同参与完成的工作,尤其应收集散存于每个人手中的文件材料。

2.归档凭证意识,档案形成者要认识到档案材料的查考凭证作用,这是对档案形成的起码要求。档案形成者要重视对档案的收集与管理,注重档案材料制作的严重性,以此起到查考凭证作用。

档案整理意识。《档案法》规定,档案形成者应确保归档材料的质量,鉴定归档的文件材料,并分类、整理立卷。档案形成者应该清楚整理立卷并不是档案管理者的事,为此绝不能把零散材料分类、不装订就交给档案管理者,这就要求档案形成者要具有档案整理意识。

档案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档案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是检查档案管理工作好坏的尺度。它表现在热爱本职、熟悉档案管理的常识,积极宣传档案工作的意义,乃至做到信息共享,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服务。

档案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档案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珍贵历史财富。档案管理者负担着管理、保存档案材料的重任,坚持一个监督和积极利用的双重原则。

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档案管理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要做到规范管理、维护档案完整、确保档案安全、发挥档案的作用,就必须增强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档案管理者既要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要注重对对档案操作程序的训练。加强业务学习,适当加大投入。一方面,针对乡镇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的特点,档案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在培训人员、批次上作出适当调整。另一方面,适当加大档案室的硬件建设,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管设施,在档案库房的设置上要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档案管理者既是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者。注重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是增强档案管理意识之必需。

档案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档案管理者保管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服务于各项工作。档案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材料的利用价值,充分档案材料反映各个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以便于为决策服务。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更新思想观念,掌握现代高新技术。档案管理者要克服只是保存档案材料,保存的档案材料已过时、档案材料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错误思想。要变消极保存档案材料为积极利用档案材料,形成为各项工作提供服务的态度,充分地为用户热情周到的服务,以赢得用户的信赖。

档案管理者的爱岗意识。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单调、枯燥乏味,一般不易被领导重视,因而档案管理者工作存在人员较少、任务较重、困难较多、条件较差的问题。负责制定并落实有关乡镇档案工作规划、业务标准;对乡镇所属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村以及新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督促镇辖区内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收集,指导其规范整理;负责镇辖区内各类组织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负责做好档案法律法规的普及与宣传,增强社会档案意识;负责本乡镇机关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总之,乡镇档案机构应当是乡镇档案事业发展的推动者、实践者,更应该是组织者、管理者,从而成为乡镇档案工作管理的中枢机构。

乡镇档案工作是基层档案工作的一个缩影,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乡镇档案管理需要多头并举,多管齐下,下大力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一是纳入考核体系,提高档案意思。事实上,凡是列入党委政府考核算分值的工作都能得到乡镇领导的重视。档案管理者只有克服了这种消极心态,具有热爱本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乐此不疲、不厌其烦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篇6

镇人大秘书工作职责一

1、在镇人大主席、副主席领导下开展工作,及时向人大主席、副主席报告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

2、承办人代会会议、主席团会议和人大主席、副主席组织的有关活动的准备工作;

3、负责人代会会议、主席团会议和调查、视察、检查、评议、约见等活动的有关文字材料、宣传报道、文字档案处理等工作;

4、协助人大主席、副主席接待和受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交办、督办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5、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帮助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并提供学习材料和必要条件,总结交流代表小组活动和代表履行职务的经验;

6、加强同上级人大和兄弟镇人大的联系,及时提供、传递信息,反映、交流人人工作情况;

7、在人大主席、副主席的领导下,协助办理上级人大会及其办事机构委托交办的有关事项;

8、办理换届选举的有关事项和人大主席、副主席交办的其它事项。

镇人大秘书工作职责二

一、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贯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

二、负责做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主席团会议和人大换届选举具体筹备工作,认真草拟好会议通知、报告、决议、决定、专题总结、年度总结、工作规划等文件,负责有关数据统计。

三、做好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收集和整理人民代表大会会期和闭会期间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及时做好转办、督办和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

四、上下联系,及时准确地向主席团和代表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深入代表和选民中调查、了解情况,发现、总结典型,征求、反映代表和选民的意见;经常向主席团和上级人大会及其办事机构汇报本乡镇开展人大工作的情况和典型。

五、总结经验,搞好人大工作宣传报道,积极向上级人大刊物和报社撰写稿件;推介人大工作和代表中的各类先进典型。

六、及时收集、整理文书资料,定期组卷归档,保证档案材料齐全,规范适用。

七、完成乡镇人大和上一级人大及其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镇人大秘书工作职责三

一、负责办公厅会务具体工作。做好会会议、党组会议、主任会议、机关办公会议、厅务会议、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全市人大会任会议、区县(市)人大会办公室主任会议、市人大会正副主任与市政府正副市长联系会议等会议的通知、协调联系、会场座位安排、材料收集等工作。

二、负责办公厅信息处理工作。包括机关各类信函、信笺的收发,传真件接收办理,会和会办公厅内外信息的传递和办理。

三、负责机关文件、保密、档案、印章管理工作。按照程序办理文件,配合有关部门贯彻执行《保密法》,根据《档案法》规定管理档案,提供原始资料供领导和部门查阅。

四、负责机关文印管理工作。包括发文登记、规范格式、与相关领导或部门衔接以及文件室各项管理工作。

五、负责机关月和周工作安排表制作、《公报》编辑出版、来宾安排登记、机关报刊杂志订阅、机关工作人员名片印制、电话号码编制、废旧报刊处理、机关副县级以上干部参加市委等有关部门组织的会议、大事记采编等工作。

六、负责《中国人大》、《人民之友》杂志的发行工作。

七、负责机关日常值班工作。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篇7

【关键词】乡镇档案部门;新农村建设;作用

新农村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各区域的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而开展的,乡镇档案部门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政府部门其主要的职责就是进行该区域内的各种重大事件的记载和相关文件的存档,因此,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中,乡镇档案部门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并且人们可以通过对前期资料和档案的分析,从中找出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工作又好又快的开展下去。

一、乡镇档案部门具有监督和指导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职责

乡镇档案部门作为政府组织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和政府决策服务的,因而在现在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中,乡镇档案部门准确有效的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存档具有较强的意义,但是当前的乡镇档案部门的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适当的进行改进,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它的指导作用。

(一)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责任制度。制度的设置和惩处标准的建立其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惩处,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进行引导和限制。档案管理工作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是具备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意义的,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强该工作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其责任的落实和制度的完善是发挥其职能的重要前提。

(二)明确的工作流程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是十分必要的。乡镇档案部门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是比较多的,从信息的搜集、整理、销毁、移交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严格的按照既定的流程来实施,并且在进行文件保密期限的相关规定和参考标准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设定,从而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可以很好的得到实现,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的前景下,信息安全和保密问题需要进行重点关注。

(三)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择和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和工作效率的好坏其影响是比较大的,针对当前的乡镇档案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重视人的能力的培养和潜力的挖掘,从意识和技能上都要定期的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建立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时刻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作为奋斗的目标。

(四)健全相关的乡镇档案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效的监督对于工作效率提升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可以鼓励群众积极的进行监督和信息的反馈,这样可以有效的团结群众的力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乡镇档案部门的组织协调是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齐全完整的保障

(一)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并且需要各部门的全力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收集到的资料是完整、真实的。乡镇的档案部门通过多年的工作已经对于档案管理和信息搜集的每一个程序都十分的了解,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群众基础,因而在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中,乡镇档案部门的全力配备是十分有用的,这在实际的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二)对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收集范围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由乡镇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办法和收集范围,并依据新农村建设进程和周期实行定时更新,保证文件材料收集方法的适用性和收集范围的全面系统性。

三、乡镇档案部门在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软硬件优势

(一)建立现行文件阅览中心。作为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外延,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可以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党和政府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惠民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借助其人员和设备条件,有的放矢地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工作。从实际需要出发,理顺现行文件送交渠道,确保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以方便的利用形式为农民提供满意的服务。这种服务内容应包括各级政府印发的占地补偿、税费改革、土地承包、土地流转以及与种植、养殖有关的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科技信息。

(二)实行“村档镇管”。“村档镇管”,是指在不改变其档案所属权的前提下,统一的进行乡镇范围内的档案的有效管理,这样既可以减轻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同时也可以确保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仅极大的降低了各地区的档案管理的成本,在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发挥出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的真正作用。可以通过定期的档案的移交工作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对于村级干部的职权和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职责的界定和实现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意义。

四、乡镇档案部门在综合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档案方面条件优越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的分析,我们可以全面的利用当前的乡镇档案部门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为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于系统性的地区历史档案的展示来带动农村地区的旅游,这样可以改变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建设好各地区的网站,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结语

通过对于乡镇档案部门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中的各种作用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乡镇档案部门的职能是比较多元化和实用的。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中,我们的乡镇档案部门仍然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改进和工作方法的提升,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不断你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先进技术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来实现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充分的发挥出乡镇档案部门的优势,从而为有效的推动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有利的支持,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奉献出全部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元芬.关于档案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A].新形势下档案资源管理服务[C].2014.

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材料篇8

一、城乡低保线上线下“结合办”。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城乡居民在乡镇(街道)现场申请城乡低保的同时,也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登录政务服务网提出申请。对现场提出申请的按照现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对线上提出申请的,县(市、区)民政部门接到申请后及时转交相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等工作,提出拟保意见交县级民政部门审核审批。县级民政部门对所有拟保人员实施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入户抽查,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对不符合条件的下发告知书,说明理由。

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期间社会救助“简化办”。疫情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防控期间,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申请社会救助的城乡居民,简化缩短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乡镇审核等办理程序时间。县级民政部门简化缩短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入户抽查、审核审批等程序时间。救助审核审批从49天缩短到30天。

三、急难型临时救助“先行办”。对因灾因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较轻程度困难的城乡居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实行“小金额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小金额救助标准为500元以下。对因灾因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较重程度困难的城乡居民,县级民政部门实施“先行救助、后置审批”,根据救助对象急难情形,简化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直接予以救助,并在急难情况缓解后,登记救助对象、救助事由、救助金额等信息,补充完善相关材料,补齐经办人员签字、盖章等手续,对急难程度较重的及时给予大额临时救助,超过5000元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四、特困人员丧葬事宜“兜底办”。户籍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去世后,由所在供养服务机构办理丧葬事宜。户籍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去世后,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其亲属办理丧葬事宜。丧葬费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经费中支出,最高不超过供养对象一年的供养标准。

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优先办”。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向市、县民政部门提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申请,市、县民政部门按照《省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操作规范》对老年人进行评估,符合入住条件的优先办理入住手续(不需排队等候),不符合入住条件的向老年人说明情况。

六、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及时办”。居家老年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审核材料、对老年人能力状况评估,公示期满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对上报材料及时审核;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通过养老机构向所在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当地民政部门对申请对象的能力状况进行评估、审核、公示,符合条件的按照“先服务后补贴”的要求,从次月起享受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

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立即办”。社会散居孤儿由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立即通过信息核对、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办法,对儿童父母死亡、失踪情况进行核查,情况属实的提交县级民政部门。县级民政部门立即审批,符合条件的从确认次月起纳入保障范围。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孤儿,由福利机构向上级主管民政部门申请,主管民政部门立即审核审批,符合条件的从确认的次月起纳入保障范围。

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人或受监护人委托的近亲属向儿童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对儿童无人监护事实作出承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及时采取信息比对、入户调查和邻里走访等方式,15个工作日内对承诺事项查验完毕后提交县级民政部门。县级民政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确认,符合条件的从确认的次月起纳入保障范围,不符合条件的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由所在福利机构向上级主管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所在地市级民政部门负责审核,15个工作日内做出确认,符合条件的从确认的次月起纳入保障范围。

九、残疾人两项补贴“主动办”。县级民政部门每月对残疾人状况和享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情况进行主动比对,及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转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相关信息后,主动协助残疾人办理申请审批手续,对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残疾人提供上门办理服务。

十、婚姻登记“预约办”。需要申请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补领婚姻登记证的户籍居民,通过登录“政务服务网”或打电话,向户籍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预约,婚姻登记机关确定登记时间,并告知申请人婚姻登记时所需的资料。申请人按照预约的时间,携带所需资料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现场办理(其中,办理离婚登记,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施行后,须经过30日的冷静期)。

十一、流浪乞讨救助“即来即办”。对来站求助和公安、城管等部门街面巡查中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按照即来即办的原则,立即核实身份信息、检视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并实施分类救助。对无法核实基本身份信息的,先提供救助救治,并开展寻亲服务。对超过3个月未查明身份信息的滞留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对有疑似精神疾病、传染病的,及时送定点医院救治。

十二、撤销收养登记、补领收养登记证、解除收养关系“告知承诺办”。撤销收养登记、补领收养登记证、解除收养关系的,申请人可以向原收养登记办理的县级民政部门就证明事项作出承诺,县级民政部门对承诺内容进行审核,依法办理相关业务;申请人不愿承诺或无法承诺的,应当向原收养登记办理的县级民政部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县级民政部门对相关证明材料审核属实后,依法办理相关业务。

十三、社会组织登记“压缩办”。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申请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由同级民政部门根据分级负责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成立、注销登记时限从60日压减为15个工作日,变更登记时限从60日压减为10个工作日(其中:名称变更压减为1个工作日,业务主管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压减为2个工作日),名称核准压减为2个工作日,章程修订核准时限从60个工作日压减为3个工作日;成立登记“跑一次”,变更、注销登记和章程核准“零跑腿”。

十四、慈善组织认定“不来可办”。《慈善法》公布前已经设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等非营利性组织网上申请慈善组织认定,同级民政部门根据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慈善法》、《慈善组织认定办法》相关规定进行网上办理,实现慈善组织认定不来可办、“零跑腿”。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减为7个工作日。

上一篇:微型课题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招商引资经验交流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