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务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31 11:56:15

乡镇财务管理

乡镇财务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98-2

近年来,农村集体财务问题一直成为激化干群矛盾、引起群众集体上访、引发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因素,从而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安定。从2008年临洮县农业经营管理站(农村审计机构)提供的一年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一部分农村集体财务问题的严重性。2008管理站一共受理农村上访案件15起,其中涉及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有8件,占总量的53%,村干部的吃喝问题、公款挪用问题、村里财务帐务混乱问题、村里公有财产处理不当、工资不透明等问题是受理案件中群众反映较多。由此可以看出,抓好农村财务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的大局。

1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现状

1.1 会计更换频繁

队伍极不稳定不少村由村干部兼任会计,即使有会计,也更换频繁,会计处于财务管理的关键岗位,现在的情况是村里只要换领导,会计就换,一朝天子一朝臣,加之会计本身专业素质不高,业务处理能力不强,加上会计交接不明确,导致村财务混乱,甚至出现无账、“断头账”的现象。

1.2 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原因

一是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村级组织对集体财产的管理和处理没有长期规划,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不清晰,在这样的大的前提下,就存在盲目使用村里集体资金的情况。

二是财务审批程序不规范。有些村资金动用根本不经过审批,也不集体开会研究,个人说了算。

三是票据管理不规范,“白条”代替发票入账等现象十分普遍。收款不出具正式收据,收款人不签名盖章,资金支出没有正式发票等情况很多。

四是账目混乱。许多村没有按制度要求来设置会计账目,加之很多村里的会计业务素质不合格,这样很多村里社现金账流水账,多账合一情况十分普遍。

五是公款截留挪用比较严重。

1.3 群众对财务的监督作用没有体现

虽然全县各村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但根本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没有实现及时、透明、准确。村务公开没有发挥作用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选择性公开现象普遍,公开的内容不完整、不具体。重大支出不做专项公布。第二,公开的形式不规范。有的村财务公开没有设立专门的公开地点,大部分村民并不知道财务公开板在什么地方。第三,公开的时间不规范。县里要求村级财务至少一个季度公开一次,一年公开四次,但许多村没有按照要求执行。

1.4 村级债务化解困难

根据临洮县2006年村级债务清理结果,临洮县村级债务较大,有的村少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村社债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校修建、道路修建、村部维修等,以及一部分集体公益事业。

1.5 农村财务审计力度不够

原因有两点,一是审计人员配备不足;缺少专职从事农村财务审计的专业队伍。二是审计人员把关不严,业务不精,鉴别能力差,对审计工作缺乏严肃的处理态度。

2 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方法

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产生的消极的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改革财会人员管理办法

会计人员的流动性解决了,那么财务管理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严格选拔聘用农村财会人员,由镇里设立管理考核办法。会计人员应从职业学校毕业的电算会计、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生中选择,经乡镇农经部门以上机构业务部门考核,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县级主管部门备案。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财会人员的流动和换岗现象,确实需要调换会计人员,需要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乡镇农经部门批准。

2.2 化解村级债务问题

对村级债务要逐步解决,清查核实之后立即解决,不拖拉。在处理旧账的基础上,着手新账的规范建立。在债务的处理上,一是对已确认形成的村级债务,在分清性质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分类,制订出可行的偿还计划,逐步解决。二是清收债权还债。在认真清理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对单位、个人拖欠集体的款项,加大催收力度,必要是运用行政或法律手段进行解决。三是要严查不良债务的产生:“源头”,对以各种形式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行为坚决制止,坚决打击,决不手软。

2.3 充色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加强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鼓励群众举报。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能极大地杜绝不合法、不合理行为,又能化解党群干群矛盾,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发展。村务公开、民主理财不能走形式,求表面,要注重实效性。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应由群众民主选举,把文化素质高、道德品质好、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

2.4 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收支预决算制度、票据领用制度、费用限额管理制度、接待资金管理制度等。

二是确保制度的执行到位,落实到实处。做到各种经济活动有章可循,各部门实现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相互督促,相互制约。

2.5 重视审计工作

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端正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使其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对村级集体土地征用、债权债务处理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专项审计;对村负责人和会计离任变动,组织离任审计。审计结束后,将审计结果要向群众及时公布。

2.6 加强培训学习

乡镇财务管理范文第2篇

在改革开发放过程中,由于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性,导致各级政府机关对国家体制、机制的贯彻和对政策的执行存在一定偏差,特别是一些地方领导人为了一己私利,甚至于违规操作,盲目于政绩,忽视了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了欠账。结果是越欠账越贫困,越贫困越欠账,这样的恶性循环使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难以自拔,越陷越深。

1、少数党政领导违背客观规律,贪大求多,盲目上马各种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献礼工程,致使许多华而不实的建设在建后闲置或与当地需求不相适应,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造成了大量的欠账。如笔者所在的xx县,一些领导为了炫耀政绩,向上级领导表功,在没有充分考虑县情、没有进行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就在进城环岛处花巨资修建了一座街心喷泉,建成后甚为壮观,可由于耗电、耗水较多,对于一个部级贫困县来说,根本无力负担,整个喷泉自建成后仅使用过几次,不仅没有发挥好的效益,还造成了所属乡镇的大量欠账。

2、少数地方不结合客观实际,热衷于追求潮流,互相攀比,他搞开发区,我就搞工业区等等之类。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违背了市场规律,违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致使投资无法收回,造成了大量的欠账,如一些地方的烂尾楼之类等。笔者曾经到过海南省的银滩,途经那里成片的闲置建筑,遥想当时之奢华,虽未亲历犹历历在目,近观其萧索于繁华都市之中,不胜感伤。当然,本地虽然没有这样大规模的情形,但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类似的情况。

3、由于地方经济体制尤其是农村经济体制与国家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相配套的问题,即使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由于经济体制的差异,也会出现脱离实际的现象,造成当地政府的负担。如中央、省、市、县号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在一定时限内完成,但由于各地方经济基础不一样,经济发达地区按时、按质完成了。但在贫困地区只能靠大量的贷款,甚至挪用其他专项资金以及工程队垫资等形式完成,最终造成了大量的欠账。

4、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违规操作,不按规定使用各种专项资金,挪作它用,上面检查时,急于应付,“拆东墙补西墙”,造成其他项目工程不能完成,同时为完成任务又大量借款,形成大量的欠账,造成恶性循环。

5、由于政策体制的变化,使原计划的资金不能按时按量到位而造成的欠账。如一些地方几年前靠农民集资办学、捐资办学、贷款建设完工后,税费改革政策来了,规定不得向农民收费、集资,资金来源断了,可教育不能断,致使当地政府另觅他途以筹资金,再次形成了欠账。

6、由于行政区划调整造成的欠账。如笔者所在的xx县xx乡xx水库建设原项目文件由xx市人民政府下达,明文规定由市、县、乡三级配资新建,建设过程中,xx转xx,xx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配套资金没有落实,造成工程建设欠账达xx万元。

7、由于人事变动造成的欠账。人事变动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才资源的整合,做到人尽其才,更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因人事变动就“规随官迁”,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必将使发展思路不连贯,人事变动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出现消极因

素便不可避免。如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工作没有连续性,前任领导或政府既定的方案,投入之后还未见效益,后来者新官不理旧事,另辟他途造成欠账。

除以上各种主观客观欠账的类型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各种形形的欠账,如一些地方只看到眼前问题,对局部进行规划,而没有科学、全面地规划整个地方的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推移,问题出来了,又再重新规划建设,这样的重复建设,既劳民伤财,又造成大量欠账。面对这些现实,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工作压力大,干部情绪大,工作难以开展。政府既要维持正常运转,又要还账,还要发展,处境确实不易。但是我认为只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尊重历史,立足现实,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困难局面会得到逐步改善。

二、解决乡镇欠账的对策和办法

乡镇欠账的形成有很多主、客观因素,更多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政策、体制转轨而形成的。这也就是小平同志说的: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发展、改革、社会稳定的大局。上级党委、政府除了应从财力、物力上给基层更大的关心、支持,尽量减轻基层政府的负担外,还应在平等条件、合乎政策规定时给予基层政府优先考虑,适当政策倾斜,基层政府也应不等不靠,在上级政府输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造血功能,自力更生,勤俭节约,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清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和一件紧迫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进一步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统筹,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协调,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理其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注意协调配合,不要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更不要人为造成新的欠账。其次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约优先、开发节约并重的要求,坚持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使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先锋工业片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2、要加强对各级政府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避免债未清偿,消费依旧的现象。一是由办公室统筹安排,做到少开会、开短会,尽量控制会议规模,倡导电子政务,压缩会议时间,减少会议文件。按照务实高效的原则,对人代会、常委会、工作会议等会务工作进行改革,在保证会议质量的前提下,注重提高会议效益,以最大限度减少会议开支。二是本着热情、周到、勤俭、节约的原则,大力推行人性化、人情化、人文化接待,严格执行接待制度,严格控制陪餐人员,做到合理安排,精打细算,既让宾客满意,又不铺张浪费。三是以构建节约社会为目标,加强内部管理,节约各项开支。要严格车辆管理,按规定标准和审批程序购置、更新、报废公务用车,严格执行车辆使用审批手续,到县区办事提倡合并用车,注意节约油料和材料,减少车辆损耗。要严格办公用品管理,实行定点招标采购,货比三家,能省则省。要充分利用网络办公办文,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提倡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尽量减少清印次数。要加强机关日常用电、用水管理,尽可能使用节电、节水设施,严禁“长明灯”、“长流水”现象的发生。

3、探索信用、财政体制改革新路子,严把收支两条线,不断增强对农村账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把清欠工作落到实处。笔者所在的xx县,下属的xx镇采取了这样的一种做法:首先是由镇成立财务管理中心,在不改变各单位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前提下,取消村组会计、出纳,村组只设一名报账员。其次是取消各社区、村委会、村民小组在金融机构的所有银行账户,由镇财务管理中心开设管理专户,按照“理财民主化、管理电算化、监督制度化”的要求,把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专户进行管理核算。在收入方面,严格执行“零户统管、收支两条线”管理,各村组取得收入时开具财务管理中心统一制作的专用收款收据,并且所收款项必须在次日内缴存专户,不允许坐支收入。在支出方面,各村组规定了严格的审批权限,经审批后才能使用。并实行分类管理,对村组日常零星开支,每个村组留有一定数量的备用金,采取先支出,支出后按权限审批后到财务管理中心进行报账;对村组大额支出采取先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然后在村组公示,公示期满后按相关程序审批后才能办理使用。在民主监督方面,村组成立理财小组,对村组所有开支特别是大额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如果村民对账务有疑虑,村组理财小组可以随时到镇财务管理中心查阅。各村组定期向群众公开财务情况,并实行财务公开举报有奖制度,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监督,使民主监督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始终。

通过“村帐镇管”的财政体制改革,严把收支两条线,达到村务公开、账务公开,增强农村账务管理的透明度,大大减少了因不必要、不合理支出而引发的欠账。据统计,xx镇自xx年底实施“村帐镇管”至今,全镇减少专职村组财务管理人员122名,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约人头经费70多万元。办理报账12笔,报销资金385.7万元,拒报违规支出4笔,涉及金额30多万元,纳入财务管理中心管理的集体资金已达1260多万元。通过“村账镇管”,既把住了收支关,又加大了监督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有效地强化了农村基层组织政权建设。xx镇“村账镇管”,科学理财,规范管理,民主监督,改进了财务公开方式,提高了账务管理透明度,做到了对农村财务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立体监督,对一些别有用心的村组干部实现了“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失去了捞取“好处”的机会,相应地避免了一些靠势力、出钱拉选票等不正当的选举现象,从而保证了农村基层组织选举的民主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有了质的飞跃;二是提高了村组财务管理水平。由于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使以往记账不规范、手续不齐全、坐收坐支、白条抵据等问题得到彻底根治。取消了村组会计、出纳,减少了人员编制和工资支出,有效地降低了村组财务管理成本。财务开支事前有审批,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规范,约束了村组干部行为,避免了不合理开支;三是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行“村账镇管”,建立严格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强化村级财务监督,增强了村级财务透明度,维护了村组集体和农民群众的利益,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农村有限的资金真正地用在了刀刃上,激发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情,农村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民主监督,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从制度上转变“新官不理旧事”的观念。首先,“新官”上任不理“旧事”,换一届领导换一种思路。此类情况在基层并不少见。现在一些“新官”之所以不理“旧事”,不惜血本要搞自己的“大手笔”,说到底还是责任的落实机制不健全,还是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在他们看来,顺着前任的思路做下去,“成绩斐然”后,功劳往往算到前任头上,忙到别人头上去了,自己无名利可图。只有拿出自己的一套,才能显示自己比前任更高明,显示自己的魄力和能力。

其次,一些“新官”之所以不理“旧事”,往往还与一些上级机关和领导同志指导工作缺乏科学态度、看人片面有关。比如,有的过分强调下级要有“新思路”,否则就是因循守旧,思想不解放;有的则以偏概全,仅仅把有没有“新思路”作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否有水平、有能力的主要标志,甚至提拔重用了个别作风不实,热衷于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人,从而诱发和助长了干部中的不求真务实作风。

再次,这种“规随官迁”的现象,事实上是“朝令夕改”,使发展思路不能连贯,短期行为频发,严重阻碍地方发展,其恶果是导致不少乡镇几年后仍山河依旧,经济社会发展“原地踏步”。今天是昨天的继续。领导干部出思路作决策,应注意保持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连续性。特别是新上任的领导同志,对前任领导班子所确定的工作思路和作出的决策,凡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都应当继续抓好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适时提出新的对策,决不能割断联系,全盘否定,凡事另起炉灶,从头开始。

最后,要加强民主监督建立科学合理考核和评价干部的政绩的制度。要杜绝一些领导自以为是、轻易否决前任的思路,让前任的心血“打水漂”之类的情况在基层发生。只有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把欠款纳入各级政府乃至官员的责任制考核,纳入选拔任用干部考核的基本要件之一,真正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干部得到褒奖,使追名逐利、好大喜功的干部受到惩戒,才能促使干部规规矩矩施政,才能消除“不理旧事,只图政绩”的观点,从而使地方发展在长期稳定局面下获得长足的动力。

5、坚持分类指导,拓宽监督途径,引入多重监督。对多年未能解决的欠账用法律的手段进行处理,采取法律、行政的强制手段监督当事人进行偿还;因管理不善造成欠账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因体制、机制造成欠账的要给予适当补偿。首先要充分发挥好人大的监督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接受人大监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积极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加强同各级人大代表的联络,拓宽多种渠道与人大代表联系、沟通,使人大监督与党委、政府工作实现良性互动。一是要从体制上理顺党委、人大、政府的关系,从制度上为人大充分行使权力提供保证。根据宪法及的有关规定,党对人大和政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必须保证他们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政府作为人大的执行机关,必须自觉接受人大的领导,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从当前人大工作的现状看,党委应多从支持与理解的角度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坚决地支持人大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立法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二是要积极探索人大行使监督权的有效保障机制。笔者设想,能否将监察和审计部门从政府系统脱离出来,直接接受人大的领导,这样既解决了“同体监督”的问题,又解决了人大缺乏有效监督手段问题,使审计和监察充当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的“侦察兵”和“突击队”。三是要增强人大机关的人员素质,建立工作量化考评和激励机制,提高监督效益。要改变以前党委政府及所属各部门领导退下来后到人大任职的惯例,调整人才机构,配齐配强人大领导和工作人员。在这方面,中央已带了一个好头,上一届中央五套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没有一人到新一届人大、政协任职。

其次,要在党内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从现行体制来看,纪检监察机关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职责和权力不相统一,监督作用难以发挥。要使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真正落到实处,须进一步改革现行体制。一是要加强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垂直领导。逐步将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干部任免、经费拨付和人员的工资福利、考核评定交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可以直接向上级纪检检察机关报告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对横向“条条”方面实行派驻纪委(纪检组),统一管理,直接领导。二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有相对独立的案件调查审批权。对纪检监察对象的违纪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干部管理权限,独立行使初查权、立案调查权以及提出处理意见。

最后,还要坚持政务公开,加强审计力度,用制度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增强工作透明度的同时,定期向百姓公开审计结果,将政府的决策与行为置于公众舆论监督之下,成为阳光下的工程。正如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所说:“我不希望老刮审计风暴,我希望它形成一种自然性的制度,大家慢慢去习惯,习以为常,风调雨顺,不一定要刮审计风暴。”

乡镇欠账是一个影响全方位的怪圈,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还将影响整个地方的团结与稳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欠账清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清欠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加强对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大胆探索财政体制改革的新模式,积极探索监督新途径、新模式。各职能部门也应切实履起职来,敢管并管好自己该管之事。欠账单位也应不等不靠,充分发挥造血功能,自力更生,探索发展新途径。总之,通过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欠账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区域内逐渐减少或消失。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大》2005年半月刊第20(总第152期)、21期(总第153期);

2、xx县人民政府文件(xx政发【xx】xx号《xx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清欠工作的通知》);

3、xx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简报(xx年x月x日《管好“票子”、管住“帽子”——xx县xx镇“村帐镇管”见成效》)。

乡镇财务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镇医院;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运用策略

在医疗机构的不断改革和优化下,国家愈发重视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过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乡镇医院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阻碍着乡镇医院的发展。作为现代会计学的分支,管理会计可以结合医院财务管理的需求,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业务和财务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能够帮助乡镇医院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过当前乡镇医院在利用管理会计时,还存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综合能力不足、信息化系统整合程度低、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配合等问题。下面将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乡镇医院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基本特点和内容

对于医院的发展而言管理会计有着重要的作用,乡镇医院需要结合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总结管理会计的工作特点,提高管理会计在乡镇医院发展中的地位。第一,在服务目标方面。在乡镇医院的实际发展中,管理会计可以满足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及时为相关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第二,在内容方面。管理会计工作不仅能对财务的过去进行评价,也可以对现在进行控制和对未来的预测,能够为会计工作的未来发展提供引导。从某种概念上讲,管理会计的工作是类似于经营性的会计工作。第三,在会计核算方面。乡镇医院的管理会计工作不会在统一准则的限制和约束下进行,是结合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需求为出发点,在具体事务中使用决策原理、行为科学和预测学等现代化理论,同时利用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第四,在行为影响方面。乡镇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中心凸显在管理的过程中,而非只重视会计管理的结果。乡镇医院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内容有着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乡镇医院管理会计需要对医院财务管理资料进行有效的重组处理。其次,乡镇医院管理会计要严格按照决策预算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最后,乡镇医院管理会计要在合理利用财务管理材料的基础上完成材料的分析工作,提高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合理性。

二、乡镇医院财务管理中运用管理会计的意义

(一)保障乡镇医院财务信息的完整性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医院在运行中更加注重财务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在将财务部门的信息数据用于医院的发展决策后,可以有效提高发展决策的科学性,不仅可以调动起管理会计在财务工作中的动力,也可以促进医院在新经济时代中的发展。在实际的管理会计工作中,可以对乡镇医院的财务成本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在计算业务量的同时也可以实时对财务资金的使用和调拨进行跟踪和追溯,既可以对财务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加强资金的管理,也可以有效解决乡镇医院的各类财务风险,在提高财务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后,促进医院在行业中的发展。通过管理会计的工作,可以为医院的发展决策提供财务数据的支持,在医院管理者可以更直接和清晰的了解医院的财务管理情况后,能够在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中,使乡镇医院的运营管理更标准化。

(二)帮助乡镇医院规避财务管理风险

在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中进行管理会计工作时,要落实好相关的工作职责,在重视财务管理的价值后,不断提高预算能力保障可以为乡镇医院的发展提供充足有效的财务数据信息,在降低医院各种决策上的失误后,可以减少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同时在提前发现财务风险问题并进行解决后,还可以提高乡镇医院应对风险的能力。此外,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管理会计还可以使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趋于完善,为各项管理会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打下基础。在保障乡镇医院可以通过管理会计充分了解医院的财务情况后,及时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价值,不断帮助乡镇医院规避财务管理风险。

(三)提高乡镇医院资源配置的能力

在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中,需要对管理会计职责和义务进行明确,从而使其在乡镇医院的发展决策中发挥作用,在通过分析数据提出指导意见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可以结合乡镇医院近期的费用支出和经济收入编制全面有效的经济预算,在将目标成本和利润进行确定后,不断为乡镇医院管理者提出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办法,保证乡镇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的作用,帮助医院财务部门建立财务成本的控制体系,从而有效对成本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将责任预算完成编制,将各项预算工作做好落实,在保证管理会计工作有效性的基础上做好财务报表数据的审计分析和数据对比的分析工作。最后,管理会计需要结合全面预算反馈的信息,掌握乡镇医院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完成对内部资源的评估。同时要对资金的动态进行有效掌握,不断提高乡镇医院的资源分配能力,在促进内部资源的整合后完成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提高乡镇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后,可以保障乡镇医院内部组织结构的协调性,促进乡镇医院能够在管理会计的帮助下得到有序和健康的发展。

三、乡镇医院财务管理中运用管理会计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在发展上整体较为缓慢,受到起步晚的影响,目前理论体系还未完善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工具方式在适用范围上一般聚集在制造领域中,所以当前所推广的管理会计工具方式和优秀案例都有带有工业色彩。在乡镇医院的管理会计工作中,与企业相比在探索研究的重视上有着不足,具体可以体现在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匮乏上。同时,乡镇医院在管理会计工作中并不是直接利用工具方式,而是通过对管理思维的借鉴或者工具方式的调整来实现管理会计工作的进行,使乡镇医院中的管理会计体系存在根基不稳的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逻辑性。另外,乡镇医院在进行日常实践中会产生大量的管理会计工作经验,在不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下,便无法有效挖出对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使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二)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综合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从本质上讲各行各业的竞争属于人才和人才之间的竞争。针对乡镇医院管理会计工作而言,充足的管理会计人才可以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不过当前乡镇医院中针对管理会计工作而言,缺乏综合能力强的工作人员,部分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在缺少对应的理论知识时,便无法充分了解管理会计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从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同时,部分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在缺少职业素养时,便会降低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管理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在乡镇医院中,管理会计作为新兴起的科目,与其相关的人才本身就缺少,需要医院做好人才的培训和招聘。不过,当前乡镇医院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不仅不能充分结合管理会计人才的特点进行员工培训,也未制定好良好的福利待遇提高招聘工作的效果,使乡镇医院中的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对应人才的支持。

(三)信息化系统整合程度低

个别乡镇医院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足的影响,并未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从而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在内部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不能有效融合下,各种信息数据的口径便存在不同,从而不仅会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也会形成财务资源的浪费。各个科室有关经济管理的人员和专门的财务人员如果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认识,便会导致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维护和管理的整合度不足,不能起到促进乡镇医院管理会计发展的要求。

(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配合

在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利用管理会计时,必须要求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进行有效配合和交流,从而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不过在乡镇医院的实际管理会计工作中,受到传统工作理念的影响,当前很多工作人员并未重视管理会计工作的价值,在很多工作的合作上和协调性上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同时业务科室跟财务管理部门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很难完成对乡镇医院经济活动的预测,个别工作人员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不利于管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四、乡镇医院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运用措施

(一)构建会计理论体系

乡镇医院所进行的管理会计工作需要对应理论研究作为支持,在将管理会计工作充分应用与财务管理时,需要先完成会计理论系统的构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乡镇医院的主管部门可以采用聘请的方式,邀请相关专家针对目前乡镇医院的管理会计工作和理论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探索适合乡镇医院发展的应用指导。其次,相关的理论工作人员需要将自身工作落实在一线中,结合实际事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展开实践活动并进行创新。要了解乡镇医院中管理会计的实践工作,并对工作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在分析好其中的不足之处后,通过优化形成有效的实践示范,使之成为具有医院特性的示范案例。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下,可以结合其他医院的优秀管理理论,在有效的创新和实践下,构建符合乡镇医院自身发展的管理会计系统。

(二)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乡镇医院中的管理会计工作而言,综合能力较高的财务工作队伍有利于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目前乡镇医院的管理会计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不过受到缺乏高质量财务人员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会计工作上不能充分满足乡镇医院的发展需求。为了有效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首先,积极进行财务人员的培训。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利用院际交流互通平台,在有效的交流和学习中不断提高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在培训期间要辅助良好的奖惩制度,以提高管理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体现出培训的价值。其次,积极更新乡镇医院中的薪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对管理会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同时还要参考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强度等特征,从而在有效的绩效激励下,促进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最后,要完善好人才的评价选拔制度。乡镇医院中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较大,在提高管理会计工作队伍的整体能力时,通过良好的选拔制度可以使更多的优秀管理人员脱颖而出,在优秀的管理会计人员不断发挥价值时,可以满足乡镇医院对于管理会计工作的需求。另外,也可以通过招聘提高管理会计工作队伍的整体能力。

(三)积极完成信息系统的全局规划

为了提高管理会计在乡镇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需要积极完成信息系统的全局规划工作。在完成乡镇医院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工作后,将会打破信息孤岛的问题,不断将乡镇医院中的各类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在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后,提供给乡镇管理者需要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化的初始阶段,在未完成有效的统一布局下,便会出现管理会计数据采集工作的重复问题,甚至会出现遗漏问题。为此,乡镇医院需要对相关经办人员进行召集,鼓励各自经办人员在工作中的问题,在集中讨论下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其次,要对每项具体业务活动的流程和规范进行有效梳理,同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一起完成对医院信息系统的优化,并将收费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和绩效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效的对接和完善,从而将乡镇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壁垒打破,不仅可以促使各部门环节中的信息数据形成完整的价值链,也可以通过管理会计从复杂的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并对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给乡镇医院的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促进业务跟财务的融合

管理会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会联系到不同的职业、领域和环节。乡镇医院财务管理在运用管理会计时,要想发挥管理会计的真正价值,需要跟医院中的业务部门相结合。在乡镇医院中,各项财务管理活动如果仅仅依靠管理会计,便无法开展具体的工作,需要跟乡镇医院中的医疗部门、财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进行合作。首先,乡镇医院的管理委员会要发挥作用,在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中将业务流程看作工作基础,在利用管理会计的工作方式后实现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整合。其次,乡镇医院还需要不断更新后台职能工作方式,将传统的被动工作逐渐转变为主动工作,从而在将工作真正落实在一线中后,了解并掌握真实的财务管理需求,并参与到管理会计的实践中。最后,相关会计人员还需要对基础业务的知识做好掌握,同时业务人员也要具备良好的财务思维和技术,从而有效保证业务跟财务融合的效果,促进乡镇医院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中运用管理会计,可以促进医院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从当前乡镇医院运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看,可以保障医院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规避财务管理风险和整合医院资源,能为乡镇医院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不过在应用管理会计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管理会计价值的发挥,需要乡镇医院积极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完成信息系统的全局规划和促进业务跟财务的融合,从而有计划的加强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在提高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后,保障医院在新经济时代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珮.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纳税,2021(25):93–94.

[2]李芸菲.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强化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2021(18):96–97.

[3]陈琼,朱陶涛.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1(03):289–291.

[4]刘国英.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商讯,2021(09):30–31.

[5]丁战营.探析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会学习,2020(30):50–51.

[6]李莹燕.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商讯,2020(29):51–52.

乡镇财务管理范文第4篇

当前我国的税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因此乡镇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和以前有了一定的差别。首先表现在财务管理人员的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适应机构改革的发展,财政部门重新对人员进行了优化组合,提高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其次是财政管理的方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改变了过去的那种以农业税收为主的政策,逐渐演变为把更多的扶持资金投入到农民身上,实行惠农政策。最后是财务管理体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统一实行“乡财县管”的措施,所以会计人员在业务处理上也与过去有所区别。

2我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违法乱纪现象严重

乡镇财政部门违法乱纪现象较为严重。首先财政收入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因为按照当前的财政制度,在进行收入核算时,应该按照本年度的收入来进行的,但是多数乡镇财政部门却把它计入暂存账户,使预算收入和实际收入产生较大差异,这样可以实现隐藏收入的目的。其次是财务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滞留专款,这些款项如果拨付不及时的话,会转入到其他的账户中,这样乡镇就可以随意调动这些资金。此外,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较淡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他们在对财务进行核算时,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改善这种现状。

2.2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当前的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的情况。很多乡镇在进行资产核算时不够详细具体,经费支出也较随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制度来进行规范,所以核算工作总是会出现偏差。对于各方面的支出情况,乡镇财政都缺乏统一的标准,财政制度的建设也不够完善,所以在执行时随意性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乡镇的财政部门很难提高其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2.3财务预算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首先,财政部对财务预算不够重视,导致预算管理不够科学合理,财务预算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是财务预算的覆盖面不够宽泛,仅仅局限于财政内部的资金,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甚至不包括非税收入。此外,财政部对于支出预算的管理也不够详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人为因素,并且经验主义较为普遍。

3强化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措施

3.1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可以为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创造良好条件。所以乡镇财政部门的相关领导必须要加强学习各种法律法规,提高法制观念。其实管理人员要提高自己的财政管理水平,了解一些基本的财会知识。尤其是财务部门的有关领导,更要重视财务工作的意义和内涵。此外领导者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发挥岗位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为财务管理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进而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

3.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改善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还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各项财务法律法规的重视。首先是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其次是重视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每个管理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禁止对管理人员进行随意调动,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财务管理队伍的稳定。此外还要及时清理各种款项,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来处理呆账和坏账。最后是要严格遵守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有效。

3.3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

乡镇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保证各项资金的安全性。比如,财政部门可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对资金实行“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的制度。各个乡镇的财政部门要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在当地银行开设储蓄账户,账户中的资金只能用于办理一些指定的业务,禁止个别单位以个人的名义私自开设账户,用来收支各种非法款项。此外,要加强对各种财政收支票据的管理,对于这些票据必须要按照有关的规定来制定专门的人员来监管。

3.4实行预算控制管理

乡镇财政部门还要加强对预算控制管理,对单位的各项收支进行严格监控,还要对资金的审批进严格管理。把乡镇财政的各项收入和支出纳入到整个的财政预算中,实行统一核算和管理,最终实现乡镇财政资金预算的全面覆盖。此外,还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完善和规范,加强对财务资产日常盘点的重视,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要做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乡镇在经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是每一个财政工作人员必须应对的挑战。

乡镇财务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镇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65 -03

一、前言

乡镇财政是我国政府财政的最基层机构,它为我国经济发展作着最基础的贡献,并且为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权稳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了发挥乡镇财政的用处和意义,使其担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就必须加强乡镇财务管理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乡镇财政部门分支机构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机构比较臃肿、资金匮乏、机构负担较重、管理较为混乱等。以上问题若能得到解决,则可以极大地提高乡镇财政机构的工作效率。

二、乡镇财务和财政管理现状及问题

乡镇财务和财政管理是十以后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尚处在过渡时期,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目前基层财务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资金的集中管理

在部分乡镇中,财政缺乏统一管理,致使资金管理缺乏集中程度。因此有时出现先开支后结账、缺乏资金时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如此缺乏集中的资金管理,使得资金的管理较为混乱,资金利用率大大降低。有些乡镇尽管对资金进行了统一管理,但也仅仅局限为形式,经常出现统计后不记录、记录后不管理的现象,无法发挥统一管理的真正作用。

(二)预算编制不规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财务预算在乡镇财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部分乡镇地区,财务预算制度的缺乏却成了完善乡镇地区财务管理的绊脚石。不同于企业单位,乡镇财务管理不应当以盈利为目标,而应当以保证政府财务管理有序进行为目标。在部分乡镇地区,预算制度存在不完善不规范之处,这些做不到位的预算也使得政府资金得不到有效地利用。

(三)基本账户设置不完善

对乡镇财务进行系统高效管理的前提之一就是银行账户的设置,各种账目通过银行账户核算能更好地对当地经济活动进行监管。但是在目前的部分乡镇中,还未设立专门的银行账户,这就使得当地经济活动的收支监管存在盲区,严重滞后了财政预算工作的开展。此外,在部分乡镇中,尽管存在基本的收支账户,但更多时候处于闲置状态,在部分乡镇财政系统中,预算会计在处理财务工作时,习惯不通过银行账户而直接处理现金。

(四)票据使用不规范

在乡镇这一最基层的政府单位,票据的不规范使用一直都是出现问题的重灾区。由于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票据的不合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合规收入票据较多,第二,不合规支出票据较多,在目前的乡镇财务中,仍然出现了较多的白条顶库等不合规票据使用情况,部分用于报销的业务发票由于没有盖章并不符合使用规定,但仍然入账报销。诸如此类的问题更加剧了乡镇财务管理的难度。

(五)滥发奖金及补贴现象严重

十以后,政府财政逐步缩紧,但是部分乡镇仍旧不顾国家的政策导向,多发奖金和补贴,在业务招待方面更是毫不吝啬,使得原本就不多的财政预算偏离了原来的使用方向。这就减缓了原本项目的财政支出,同时为基层腐败润育了温床。部分乡镇自设明目发放奖金的,常见的有进度奖、加班费、夜班费等。部分较为贫困的地区以评上部级贫困地区为荣,套取政府补助发放奖金以及进行业务招待。

三、乡镇财政及财务管理混乱的原因

(一)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缺乏制度创新

政府的财政制度是中央财政部门意识形态的体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有什么样的财政制度。由于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财务管理的模式是所有转型的重中之重。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最基层的管理单位,乡镇政府的财务管理模式也直接决定了其基层财务管理的成效。在我国,基层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乡账乡管、村账乡代管、会计委托制和会计委派制。但是由于这些模式过于笼统,并且部分模式已经过时,所以暂时还没有出现切实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以适应当前越来越复杂的基层财务管理。在我国加强三农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各个地区应当积极创新基层财务制度,完善自身财务制度建设并且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这可以极大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率。

(二)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监督机制较为陈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政府权力的不断规范化,我国对政府权力的监管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但总体而言,我国政府对基层权力的监督机制尚处于萌芽阶段,乡镇政府的监督管理制度过于守旧,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基层的监督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不顾法律法规的约束,依然我行我素;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和民利,损害公众利益等等。这些问题积累起来,已经成为了监管制度无法逾越的一座高山。个中缘由如下:第一,想法在前,监督滞后。上级部门不顾实际工作的完成进度以及基层领导的权力使用,仅仅追求单方面的经济效益和政绩,不管不顾上级领导的监管。第二,村集体文化程度较低,滥用权力的现象较为严重,政务公开程度也较低。人民群众往往无法直接管理村级事务,召集村民大会进行投票表决又过于复杂,因此村委会就成了村中大多数事务的管理机关。村中多数事务由村委会几个核心人员直接决定,群众无法实施监督权。

(三)乡镇政府财政功能弱化明显

随着新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央政府逐渐减免了征收超过两千年的农业税,因此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没有了稳定的农业税收入,乡镇政府的收入 只能靠政府财政预算。但是,随着十的召开,政府财政预算加强了资金的效率,财政预算日益减少,在部分乡镇地区甚至出现了基层单位财政入不敷出的状况。这种情况使得乡镇地区的政府不断负债,部分负债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乡镇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与此同时,乡镇政府的领导肩负着巨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使得乡镇的经济发展、政府的体制改革严重受阻,并且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干部群众的关系和损害着政府的公信力和信誉。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单位财政体制的弊端。实际上我国政府的财政能力较弱,负债及其严重,完全无法依靠自身财务能力维持最基本的政府内部运作,更不要提满足社会与广大群众的公共需求。乡镇基层单位大多不以经济利益与收益为主要目的,而是主要以维持政府运作为目的。基层单位经常大力干涉市场的经济活动,并不会给企业充足的自利,这种过于谨慎的态度致使企业无法放手开展经济活动,因此企业丧失了较多的经济利益,这反过来使得地方政府的税收减少,更加使得国库的收入减少,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时基层政府没有资金为当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减少了当地百姓的收入,相当于加重了政府的负担。这种恶性循环会严重阻碍乡镇政府的健康发展。

(四)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人员执政为民的意识薄弱

作为地方的管理机构,乡镇政府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其管辖地区的利益。我国严格划分了每个乡镇的行政区划,对每个乡镇政府管辖的职权也有严格的规定。但是,部分乡镇领导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已经负债严重的地区仍旧我行我素,把原本就不多的财政预算用于修建奢华的政府大楼和气派的办公场所。这种做法其实起到了负作用,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俗语就充分说明了维系官与民之间关系的纽带。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把政府预算尽可能地用在地方的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上,提高当地群众的福祉,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法来体现政府的形象远比气派的政府大楼有说服力得多。

(五)本章小结

本章从管理模式、监督机制、政府财政功能、乡镇管理人员的意识形态四个方面说明了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的原因,为后文的建议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

四、完善我国乡镇财务管理的解决方案

(一)提早进行财务预算工作,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在我国,乡镇基层实行财务预算活动是乡镇财务工作的重心之一。在乡镇地区实行预算管理主要是指乡镇各部门应当将所管辖范围内所有机构的次年经费进行统一归总,然后将所需费用进行上报,由上级部门进行审批再拨发政府财政经费。这样就可以合理避免政府财政资金的乱用与拨付不足现象。因此,预算编制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政府资金拨付的多少以及资金的利用率。乡镇部门若要更好地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应当更好地注意以当地实际情况为蓝本,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项预算经费。应当本着“服务基层、保障基层政府有效运行”的宗旨。首先关注当地刚需的基础建设和基层设施,以保障民生为最重点。此外,应当适当增设一些盈利项目,使得政府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产生经济价值。这样子就可以逐渐增加当地的GDP。基层财务预算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上述问题。

(二)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制度,促进乡镇资产的顺利运行

现有资产如何与乡镇财务预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直都是乡镇财务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乡镇部门的资产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比如拿固定资产来说,有些固定资产仅仅使用一年就提前报废,但并没有相应的报废程序,仅将资产搁置;部分计算机设备由于网络的突然故障而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尽管没有坏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设置部分预算来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乡镇政府财务管理的一个难点。应当建立乡镇政府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制度,有了规矩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活动。

(三)全力促进财务组织革新,创新新型架构

由于政府大力提高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的分类,乡镇基层单位逐渐改变了之前的资金管理模式,我国乡镇的财务体系也处于持续的改革中。因此,要以改革后的专业财务基础知识和创新的思想以应对财务流程的变革,颠覆原有陈旧的有缺陷的财务流程,并且进行再造,用以跟上政府的改革步伐,实现对乡镇基层单位财务系统科学、规范的管理,努力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为了适应乡镇基层单位的财政改革要求,首先应当对原有财务制度进行重新整合,简化原先复杂繁琐的财务体系和制度,精简从业人员,并且对精简后的从业人员进行长期、系统、切实有效的培训,从而提高整个财务系统的工作效率。其次,应当对原有系统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能力进行检查和测评,对不适应新形势的工作环境予以改善,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挑战。最后,应当采取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进行考核和评比,以此来提高乡镇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进而提高单位的整体绩效成绩。

五、结论

乡镇财务管理是众所周知的政府财务体系中较为复杂混乱的一个部分,中国广大的乡镇地区又为乡镇财务的规范管理加大了难度。因此,本文着眼于乡镇面临的切实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分析其原因并最终给出了部分解决方案,使得乡镇财务体系可以朝着更加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由于笔者知识面不够全面,以及论文写作时间较少,本文中没有涉及到以及没有解决的问题,待工作中会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夏莲.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思考[N].网络财富,2009-9-20.

[2]程晓佳.财务透明度与政府会计改革[J].会计研究,2004,(09).

作者简介:

乡镇财务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内控;乡镇;财务管理;基建项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乡镇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专项基金的使用效益。从专项资金使用的外部性来看,其效益集中反映在改善当地物质生产和文化建设等实效性方面。因此,针对财务管理中的不足与问题,建立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模式,则成为当下应该认真面对的课题。

严格来讲,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内部控制模式并不存在理论上的难点,难点却在于具体实践中规范性方面。做到“规范性”不仅需要会计人员遵循财务制度的岗位意识,更要求乡镇部门各人员的经济行为具有真实、合理性。惟有两者具备,才能借助一系列的会计数据有效展开内部控制。由此,这便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本文首先总结出目前会计内控中所存在的挑战;然后,针对挑战进行现状反思;最后,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模式来。

一、乡镇财务管理会计内控存在的挑战

作为基层行政单位的乡镇,其处于县域政府与村民自治机构的中间,该层级使得乡镇承担着农村具体的经济发展任务。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经费及乡镇水利项目资金等,都归口由乡财政统筹安排。从而,这也为财务管理的会计内控带来了诸多挑战,具体可归纳如下:

(一)项目资金预算存在的挑战。在财政资金统筹安排的背景下,针对已审批的基建项目必然面临着资金预算。资金预算的准确性不仅关系到乡镇基建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否,还关系到一个经济年度内乡镇资金在其它领域的使用状况。然而,因会计人员对项目的功能定位和造价状况不甚了解,从而在资金预算方面存在着偏离实际需要的挑战。

(二)项目资金监管存在的挑战。针对具体的项目必然存在着先期的物资采购和人工费用的决算。此时,会计内控便面临着对资金使用中的监管挑战。挑战的形成,主要根源于团队作业模式下的成本控制因素,因成本控制不利将产生追加预算的要求。这本身就导致了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内控缺失。实践表明,追加预算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

(三)项目资金落实存在的挑战。在以工代赈的背景下,乡镇范围内的许多项目建设都依靠农村劳动力。对于乡镇财务管理而言,支付给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成为了一种人工成本。但在支付这一成本时,有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目标。因此,如何有效监管项目资金在这个方面的落实情况也成为了需要面对的挑战。

以上三个方面的挑战尽管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但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当下却是具有代表性的。

二、针对挑战的反思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针对乡镇财务管理中会计内控并不存在理论空白,那么为何在制度约束下还存在着以上挑战呢。笔者认为,其仍需要从财务管理的组织和人员方面寻找原因。

由此,围绕着组织和人员两个方面的反思可概括如下:

(一)针对财务管理组织的反思。我国大部分乡镇面临着基础设施的建设或重建任务,这就因项目建设的专业性而使得仅靠财务部门的力量而难以应对。难以应对具体表现在,项目功能定位、项目土木工程结构等环节。正因如此,其所实施的资金预算便天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和误差。实践表明,目前经常出现村长中途跑经费的事情,这在很多时候就源于此。

(二)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反思。财务管理中的内控不能只是对各级账户中的资金数量进行监控,而需要确认资金流向背后经济时间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与否。真实性要求该经济实践确实发生过;合理性则要求该经济实践应与具体项目建设需要相匹配。正由于缺乏上述确认活动,便难以规避追加预算资金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在现有条件约束下应首先对项目建设的会计成本进行控制,这也成为提升会计内控效果的关键问题。

当然,乡镇财政资金还涉及到其它用途的配置,但其中所遵循的原则要求仍同以上两个方面的核心思想相一致。

三、反思基础上的内控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反思基础上,乡镇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内控模式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会计人员岗位意识的提升。已知乡镇专项基金拨款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从而首先应提升会计人员的岗位意识。这里的岗位意识,更加突出他们的学习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营造会计人员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因此,应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团队人员间的业务交流。同样,业务交流应突出个体的工作心得体会,以及对团队发展的愿景。前者能形成直接的知识外溢现象,从而提升组织的知识存量;后者则能在团队成员间形成心理暗示,有助于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这样一来,便能为资金预算提供专业知识支撑。

(二)会计内控组织建设的完善。信息经济学指出,因现实世界处处存在着信息不完美现象,并受个体因素制约而以有限理性为特征,因此需要强化会计内控团队组织建设,来规避信息不完美和有限理性缺陷。具体而言,就是将专业技术人员引入到团队中,从而为会计人员提供项目的专业信息,从而增强项目资金预算的准确性。

(三)成本风险控制方法的优化。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两种。因此,优化成本风险的防范模式主要针对系统性风险而言的。对于不确定性风险来说,在资金预算阶段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并预留适当的资金数额。而系统性风险则是可以控制的,包括利用权变思想给予项目过程控制,防止工期延迟;同时,还可以通过中期结算的形式,来考察项目建设过程的成本控制状况,根据状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等。这里需要强调,应对结算的功能定位进行重新解读,特别是途中结算将很好的起到成本过程控制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最后,感谢笔者所在部门领导在论文思路上的指导,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周全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浅谈[J].财经界,2012(02).

[2]李晓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4).

[3]张文杰.关于强化企业成本控制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2).

乡镇财务管理范文第7篇

一、要适应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形势变化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财务工作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员情况发生了变化。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原有人员有的进行了分流,又与经管站进行了合并,导致人员结构、业务素质都发生了变化。二是职能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以收农业税为主,变成落实惠农政策、把转移支付资金落实到农民、落实到农业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三是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实行“乡财县管”,撤销了乡镇金库,统一由县国库集中收付,使内部管理机制和会计业务都发生了变化。

乡镇财政财务管理要针对这些变化,从四个方面努力适应新形式。一是加强对财政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政治业务等综合素质,以适应财政职能转变的需要。二是按照“乡财县管”的新体制,完成内管理机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三是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直接到补给农民的各项资金的发放工作。四是从组织农税收入转变为组织非税收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加强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等工作上来。

二、要把握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

基层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稍有松懈,就会带来弊端。应向内使劲挖潜力,建立健全可操作的运作机制,必须始终把握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

1、实事求是,讲求适用性。财政财务是国家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每一项经济政策的出台、每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都将影响财政财务的整体运行。就基层财政来说,以往的财政体制对财政部门的要求较多,而对参与财政运行的单位和部门要求较少,甚至以法定支出形式反过来要求财政部门,基层财政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一定要实事求是,讲求适用性,既要有对财政部门的要求,又要有税收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使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更趋完善。此外,基层财政体制也应与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小城镇建设等结合起来,发挥财政的整体效益。

2、因地制宜,注重科学性。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过去在制定财政体制时,只注重县与乡在财政收支上的划分,而忽视了对乡镇财政的监管,致使部分乡镇在财政收支执行中只注重完成上级任务,出现了贷款交税、买税入库、贷款支出、支出挂账等虚假财政收支现象,财政虚平实亏,负债累累,给财政财务造成了一些不利后果。因此,要因地制宜,注重科学性,在制定乡镇财政体制时,既要注重县乡之间收支的划分,又要注重财政收支的管理,保证乡镇财政收支质量。对乡镇财政收支的管理可以建立一套涵盖财政执法、财政与经济、财政支持社会和经济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指标系进行考核,并与财政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实行奖优罚劣。另外,在财政运作上可采用目前较为成功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部门预算制度、财政记账制或会计委派制,规范财政财务行为,从源头上制止奢侈浪费滋生腐败。

3、统筹兼顾,避免盲目性。现行的基层财政财务只注重把税收纳入财政收入范畴,而忽视了大量非税性质的财政收入。拓展财源,要做到既抱“西瓜”,也拣“芝麻”,统筹兼顾,避免盲目性。目前,乡镇靠增税来做大财政“蛋糕”的空间十分有限,现实可行的选择应是将非税性质的财政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将其作为财政财务收入的必要补充,从而壮大财政实力。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进行,应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这些非税性质的财政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三、加强基层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财政职能日益强化,地位愈加重要,作用越来越大。财政部门要围绕效益做文章,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1、应狠抓收入征管。从加强财政财务收入征管入手,坚持依法治税,严格征管,全面加强税收管理,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税源的监控,确保几个主体税种收入的稳定增长。不得擅自开减税、缓税、免税的口子,财税征管人员不得以税谋私或收人情税。要结合整顿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和查处偷税、逃税、骗税、抗税行为,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

2、应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贯彻财政“一是吃饭,二是建设”的原则。把确保工资发放作为调整支出结构的头等大事,优先予以保证。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对工资性支出足额予以安排并实行专户管理,其他法定支出、政策性支出,也要全额列入预算,不留缺口。在此基础上,根据量力而行、量入而出的原则,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通过支出结构的调整优化,把保持社会稳定的政策性措施落实到实处,确保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乡镇财务管理范文第8篇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奔小康,吉木乃县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乡(镇)村建设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要将政府投入的资金用得好管得实,切实体现国家政策落地生根、惠及民生,必须不断规范乡(镇)村财务管理,提高监管力度,这不仅是加强乡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乡(镇)村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吉木乃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乡村两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健全制度,强化措施,乡(镇)村财务管理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

但是,一些乡(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财务混乱依然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有的地方会计账目不清、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有的地方监管缺失等文秘站:。对此,笔者通过近年来对乡(镇)村财务审计发现的常见问题入手,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乡镇专项资金主要包括财政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民政资金等多种项目类型,其中不乏直接进村入户的各类补助、救助资金。个别乡镇将各类专项资金混乱使用,不单独核算,存在人员变动后“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专项资金以干部借款的形式实施项目建设;专项项目不进行招投标或办理政府采购手续;扶贫项目实施进度慢和资金报账不及时,造成资金长时间滞留财政或乡(镇)专户;为缓解本单位基本支出压力,而虚报项目,从中套取上级专项资金;乡镇下拨村级的专款跟踪管理不到位,特别是村级专项建设项目无工程预决算,不进行招、投标,专项资金管理混乱,资金效益未能体现。

(二)虚报冒领套取国家惠农补贴资金。村集体草场以牧民个人名义套取国家草原生态奖补资金;个别乡(镇)、村在农牧民申领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牲畜品种改良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时审核把关不严,未全面核实到户,“一卡通”数据录入审核不及时,造成农牧民“钻空子”虚报冒领补贴资金,甚至有的乡(镇)、村干部与农牧民串通一气套取国家惠农补贴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项目施工手续不规范。乡(镇)、村普遍存在项目实施未进行招投标或办理政府采购手续的问题,部分项目因无资金来源,临时发生的基础设施维修、美丽乡村建设围墙粉刷、道路硬化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未办理手续先进行施工,资金支付时因预决算手续不全,无法支付项目资金;自筹资金项目建设随意性大,造成项目欠账较多,成为挤占、挪用其他专项资金的理由;个别专项资金项目先施工后补办招投标手续的问题;部分项目上报未结合实际做可行性研究,造成资金到位后项目无法实施或变更项目建设内容。

(四)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往来款项长期挂账。乡(镇)、村普遍存在往来款项挂账数额过大、时间过长的问题,主要领导不重视往来资金清理,甚至有的挂账时间经历了几任领导,有些债权债务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单位人员已无人知晓。有些往来款项,原本就记载不清,日积月累,不少已成为呆死账,无头账,严重影响乡(镇)、村资产、负债的真实性。

(五)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财会专业人员少,素质不高,部分财务人员无会计从业资格证,财务专业知识缺乏;还有一些乡镇分管财务领导也不懂财务,导致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给财务管理带来难度,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和财政政策的要求。

(一)乡镇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在乡(镇)、村财政财务管理方面乡镇领导干部存在错误的政绩观,重发展轻管理的思想,乡镇发展与资金紧缺的矛盾突出时,无论是补贴、补助资金,还是专项建设资金,也不管合不合规,都用于解燃眉之急,这是乡镇财务屡屡违规的主要原因。另外在财务管理方面,乡镇领导变动频繁,个人交接意识不强,新任领导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意识。

(二)财会法制观念淡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经纪律松弛。一些乡(镇)村干部和财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财会法规、财经纪律了解甚少,“无知者无畏”,不按财会法规、财经纪律办事,不按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三)乡镇支出管理监督不力。乡镇项目建设前瞻性不强,没有认真研究项目建设需要,临时性实施项目较多过大。可用资金不足,就随意挤占挪用专款。乡镇纪检部门、财政所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相关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未实行常态化。

(四)内控制度不健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乡(镇)、村财务管理不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普遍薄弱,在“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的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只是按票据做账,而不去核实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的乡镇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混乱,有些岗位之间缺少相互制约机制,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如会计和出纳工作由一人负责,票据和印章由一人保管;个别领导为了自已的“方便”而又不愿听从会计人员过多“谏言”,未能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大额支出虽然实现“联审联签”制度,但存在事后补签的问题;资金使用随意性大,部分财务收支事前无人审核,事后无人复核,于是就出现了支票头无背书、差旅费报销不填写差旅费审批单、原始凭证无领导签字、收入进账无收款收据、原始凭证粘贴较乱、账务处理不及时以及村级财务跟踪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一)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力度。一是乡镇领导应增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意识,成立以本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为主的财经领导小组,设置5000元及以上物质采购和专项资金使用由本乡(镇)财经领导小组审批,实行集体负责制,正确处理好专项资金的使用,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二是适当增加乡(镇)村经

费预算。乡镇挪用专项资金的原因有时是因为经费不足,县财政将根据财力情况每年适当增加公用经费,保证乡(镇)村正常运转;三是规范专项资金核算,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和手续,真正做到专款专用,避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行为的发生;四是县直项目主管部门应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形成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科学模式,确保乡镇管理、使用好财政专项资金;五是县审计局加大对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集中开展乡(镇)政府、村财政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及工程决算等审计,乡(镇)政府每两年审计全覆盖、村每三年审计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不断增强乡(镇)、村领导干部的资金风险意识和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责任意识。(二)强化惠农资金信息公开,加大违规违纪行为查处力度。事前,强化涉农信息公开,要让有关政策、文件、规定宣传到农牧民,全面提高群众知晓率。扩大社会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效规范主管部门权利动作,降低其工作的随意性,防止和减少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严把农牧民申领补贴基础数据审核关,到户到现场逐一核实,避免虚报冒领、套取补助资金;事中,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纪检部门要深入乡镇村队明查暗访、跟踪督查、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等监督措施,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事后,将“一卡通”和现金发放的各项补助资金,年终集中公示。以村为单位,将全村领过惠农补贴的所有农牧民集中梳理汇总补贴项目名称、受益户姓名、数量、金额等信息集中公开公示,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在乡镇、村级推广点题公开的形式,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直接公开群众点题关心的问题。 抓住农牧民反映的问题线索,深查实挖,有效预防和查处惠农政策实施中的冒领、挪用、套取等违规违纪行为。

(三)规范招投标或政府采购手续。一是有资金来源的项目工程、货物、服务采购时必须提前办理招投标或政府采购手续后实施;二是针对乡(镇)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围墙粉刷、道路维修、安全饮水等年初无资金来源的“小项目”,年初,以乡镇为单位做出全年工程预算,经财政投资评审确定统一市场指导价格,通过政府采购确定中标企业或农牧民施工队。根据项目施工进度和资金到位情况,由乡(镇)、村加强检查验收,核实工程量及价款,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后支付工程款。解决了小项目累计成大额资金手续不全、真实性无法确认、工程量无法评审等问题的发生。

(四)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乡(镇)、村必须建立往来款项定期核对和清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催收应收款项,严禁举债建设项目,对呆死坏账进行清理调整,减少挂账,严防利用往来款项调节财政收支。建立债权、债务坏账的责任追究制度,促使乡镇领导干部改变“新官不理旧账”的行为,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增强内控意识。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提高单位负责人真正树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从而重视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二是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保证会计系统控制的有效实施;三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审批制度,联审联签,风险共担。

乡镇财务管理范文第9篇

1.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财务人员不具备专业会计和财务知识,文化程度不高、业务素质不够、工作能力弱,责任心不强。二是票据使用不规范,有的乡镇没有明确专门的票据使用和管理人员,存在乱开票的现象。有的票据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存在金额不符的情况,致使部分会计总账与明细账科目余额不一致。三是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四是违反现金结算限额和现金使用范围,逃避银行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五是收入票据和支出凭证不合规,凭证把关不严,不合规票据随意入账。

1.2对固定资产不重视,管理混乱、不规范

一是固定资产账户设置不规范,总账以及明细账的设置不够完善,有时购置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固定资产。二是随意购置固定资产,不按年初的固定资产购置预算进行购置,有的乡镇甚至根本没有预算。三是固定资产处置环节不严格,有的乡、镇政府在未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就擅自处置旧固定资产,造成大量固定资产不知去向。四是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薄弱,人员职责不明、责任不清,有的乡镇无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损坏、被盗或被他人据为己有等潜在的流失现象。

1.3专项资金管理不严格

对于专项资金,未能发挥专项资金效益。有的乡镇对于专项资金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和使用,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存在挤占、挪用、改变资金使用用途、滞留、转移等违规行为,没有完全做到专款专用,从而严重违反了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1.4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未建立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岗位责任制,责任分工不细,岗位职责不明确,经常是审批、开票、记账、出纳全部由一个人执行,未按规定分开,这样监管力度不够,就会出现乱支乱用的情况。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致使有的乡镇对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处于失控状态。二是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有的乡镇虽然建立了相应的控制制度,但是形同虚设,只是把制度写在纸上、落实在口头上,执行不力,监管不严。虽然建立了正常得现金管理、财产物资管理、招待管理、差旅管理、大笔金额审批等制度,但部分乡镇重视不够,整改措施不得力,致使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

1.5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

乡镇债权债务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包括账面上反映的各项应收应付款和未上账的各种应收应付款项,一般有欠拨欠付的各种专项资金及基建工程款、欠拨及欠付的各种经费。部分款项挂账或抵项现金库存的时间长达几年、十几年,形成资金沉淀和损失。本来就记载不清,日积月累,不少已成为呆账,严重掩盖了乡镇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

1.6财务预算缺乏严肃性有的乡镇预算编制比较简单、笼统,编制不够细,有的财政预算编制缺乏可操作性,往往存在超预算问题。经常有该编的收入未编、该列的支出不列。乡镇人大对预算的审批和监督流于形式,减弱了预算的法律约束力。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多数乡镇财政财务支出不受预算约束,随意调整、资金用途被随意改变情况,使经批准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财政预算形同虚设。

1.7财务核算不规范

财务核算不规范是目前乡镇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最普遍和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账实不符,即账面记载与实际发生的业务不符,与相关单位往来账对不上;②一些乡镇存在大量收付原始凭证保管在出纳处未及时结报,长期冲抵库存现金;⑧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以非正规票据作为入账依据的情况,且有的金额较大;④未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未及时核对,没有按要求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致使出现银行存款账实不符,资金被挪用,长期未被发现。如某乡镇原总会计利用银行账户挪用公款的问题。

2改进措施与建议

2.1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应该加强对乡镇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财经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业务培训,以增强领导干部的财经法纪意识,提高依法办事、廉洁自律和管财理财能力,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乡镇的财务管理水平。

2.2加强预算管理

应该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执行,依法进行财政决算工作。乡镇支出因工资的增长及各项事业建设的需要,支出呈刚性增长,特别应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管理,增强预算的刚性和约束力。为了解决收支矛盾,乡镇应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招待费、会议费、小车维修费管理制度,实行总额或包干控制。严格按人大通过的预算执行,注意预算调整的合法性。严格防止财政支出的安排超过财政收入,控制乡镇债务水平,确保财政收入和支出平衡。

2.3加强现金管理制度的建设

对于现金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现金的专人专管制度,即出纳岗位责任制:②建立健全现金账目,做到逐笔序时登记,保证账款相符,确保钱款的安全;③认真执行现金的使用规定,严禁用“白条”来抵充库存现金;④根据业务需要正确核定库存限额;⑤除规定可用现金支付的项目外,其他的应付款项均应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结算;⑥做好银行存款的管理工作;⑦不得将本单位的现金收入直接用于现金支出。

2.4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认真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到购置、处置资产程序合规、合法。资产专人管理、建账设卡,防止资产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5加强民主监督,增强透明度

乡镇应该成立民主财务管理监督小组,并赋予监督小组以下各方面的职责:①对本乡镇的财务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负责参与本乡镇的财务计划的制订;③有权检查、审核财务收支账目;④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⑤有权监督财政收支的执行情况。通过履行以上职责,把那些不符合支出要求的坚决剔除于账外,确保财务资金的合理运用。

2.6强化责任追究,加大处罚力度

乡镇财务管理范文第10篇

1.1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乡镇站长重发展、轻管理,对债权债务不及时清理、催收;有的新官不理旧账,对以前发生的债权、债务不闻不问,致使债权、债务长期不清理,应收的资金不能收回,该付的债务又无力偿还,增加了呆、死账的金额;个别乡镇站长“重钱轻物”,放松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造成资产不清、家底不明。1.2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管理人才的缺乏和管理意识淡薄形成“人治大于法治”的局面。

1.2财务监管工作有漏洞

没有形成级级有人负责,处处有人把关的自上而下的监管网络体系,监管职能弱化,监管方法陈旧,问责力度不够。

1.3财务行为混乱

财会人员对政策法规把握不准,甚至搞不清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领导怎么说,自己怎么做,不坚持原则,不认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简化程序,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极不规范。

1.4业务能力差

一是财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缺乏,专业能力不强;二是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大,新旧交替频繁,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根本不懂业务,无法独立开展工作,只好请人帮忙做账;三是个别站长既管账,又支钱,开支站长个人说了算,财务不公开或半公开,财务人员成了“记账员”。

2、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2.1创新财务监管机制

2.1.1正确处理监管过程中“软”与“硬”的关系。“硬”,就是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到该管的要管,坚决管住;该规范的规范,规范到位;该问责的问责,坚决逗硬。决不徇私徇情,决不姑息迁就。如果该“硬”的时候“硬”不起来,不出手、不敢管、不愿管;或者出手不及时,贻误时机;或出手不到位,留下隐患,本来可以及时制止的苗头就不能及时制止,放纵违法行为,放任事态扩大,局面失控,损失会更大。“软”,就是要在严格遵循法律的同时,注重谦和抑制,把握宽严相济,注重方式方法,该软则软,可缓则缓,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关怀,对下级要尊重其人格,体谅其感受,刚柔并济。如果该“软”的时候“软”不下来,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不调查,不研究,听不进任何人意见,或者借此,打击报复,或者暗示“明规则”、“暗规则”,吃、拿、卡、要,不仅容易激化矛盾,使监管工作遇阻力,而且可能导致上下级对立,损害部门形象。

2.1.2建立健全“三级监管”体系。(1)业务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在实行统一银行账户、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核算、统一会计报表、统一会计档案和分站核算的“五统一分”的财务监管模式下,采取“五查一落实”方式审计乡镇畜牧兽医站财务,筑牢财务管理安全防线。即:查原始依据与记账凭证金额是否一致,记账凭证金额与会计账簿数据是否相同,记账科目和记账方向是否有错;查各项收入是否全额入账,库存现金是否存行;查各种支出是否属实,是否按规定列支;超标准列支的一律不报账,由站长和经办人承担责任,支出不属实的资金按贪污论处;查应收、应付款账目是否属实,查实后列表由债权债务单位和个人签字盖章确认;查固定资产是否齐全,并登记造册,落实专人管理。对查出的问题,严格落实问责机制。(2)地方党委政府加强监管。一是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站长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强化廉洁自律行为;二是上级拨付的任何资金必须进入财政所,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三是乡纪委加强审计,严禁以任何理由开设账户或公款私存,一经查实一律按“小金库”处理,全额没收,并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3)站内职工加强监管。在单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年初预算由职代会审核,重大支出由职代会通过,所有支出都有职工代表签字。

2.1.3严格责任追究。由主管部门会商乡政府,按照任何违纪违规行为不放过、问题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从严问责。

2.2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按“县管乡用”原则,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建立财产、物资、设备管理制度,所有财产、物资、设备必须登记造册,实行出入库登记,定期清理,严格执行谁损坏、谁丢失、谁赔偿的责任;建立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账户,切实加强票、证、据、章的管理,实行账、钱、物分管;建立工作考评机制,与绩效工资、职称评聘挂钩,逗硬执行;建立财会人员轮岗制度,每3年交流到其他乡镇工作,防止“抱团”和建“山头”。

2.3加强预决算管理

摸清家底,结合上年预算执行的情况,按照“真实、完整、合理、科学”的要求,把好编制、执行和监督检查“三道关口”,建立严格的预算约束机制,做到收入预算积极、可靠,支出预算节约、合理。严禁赤字预算,严禁亏损决算。在预算的执行上,要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一是各类收入应全额纳入预算,真正做到“应收尽收、实收实支”;二是加强票据管理,严禁只收费不出收据现象发生;三是不得把“预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等科目作为隐瞒和转移收入的“蓄水池”和“自留地”;不得利用其他方式设立账外账,使收入游离于会计账之外;四是严格执行国家的奖励分配政策,杜绝利用“账外账”、“小金库”及有关往来科目乱发钱物;五是“三公经费”要坚持“统筹安排,适当集中,重点使用,讲究效益”的原则,根据发展需要,用于解决急需的关键性的问题。例如:偿还历史性债务,支付清退人员清退费,解决新上岗人员“五保一金”集体部分,购买、新建办公阵地资金等。

2.4建立财务审批和支出签字组合制度

建立财务审批和支出签字组合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单位各项支出的管理,体现财务管理的严格控制和规范运作。财务审批按职代会通过、申请报批、县局审批的程序进行;支出签字组合程序是:按每一笔支出的凭据应有站长、经办人、证明人、职工代表签字后,主管局审查,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方能入账;如果没有走完上述程序,报账员应拒绝入账支付。建立财务审批和支出签字组合制度,对控制不合理支出的发生及保证支出的合法性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5提升业务能力,抓好队伍建设

一是每乡确定一名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责任心强的人任报账员,采取岗位培训、脱产培训、自学自修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会计业务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大对新出台的规章制度或财务要求的培训,让财务人员及时了解熟悉新“政策”,有的放矢,合规操作;二是加强对站长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严禁站长管现金。从而形成一支懂业务、守规矩、听指挥、强推进、重落实的畜牧财务铁军。

上一篇:防震减灾技术范文 下一篇:近代美术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