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2 11:36:03

水资源发展报告

水资源发展报告篇1

1更加突出强调农业节水的战略地位

回顾历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节水相关的论述,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随后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有与农业节水相关的论述。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及“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将农业节水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制定实施新形势下的治水方略,明确提出“节水优先,大力倡导、全面强化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确了农业节水的未来发展方向。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着力破除水资源紧缺的瓶颈制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基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农业节水的战略定位。

1.1发展农业节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

我国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节水灌溉面积比重偏小和灌溉生产效率较低,这是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业用水效率低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引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及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尽快加以解决,在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保障社会民生用水需求。

1.2发展农业节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支撑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m3以内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目标,必须转变用水方式,把提高用水效率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全国用水量的62.4%,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农业节水空间广大。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把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水利支撑。

1.3发展农业节水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多年增产增收,但仍要清醒地看到,保障粮食安全的农田水利基础还不牢固,水资源短缺、极端气候变化影响下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明显加剧。为了积极应对农业水资源紧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挑战,必须把发展农业节水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通过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满足粮食增产增收的用水需求,保障“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节水增粮行动”等重大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

2更加突出发展农业节水的保障作用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1年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任务,对发展农业节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发挥农业节水坚实的保障作用。

2.1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先进的节水技术,优化的用水结构,配套合理的灌溉设施,健全规范的服务体系,是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业必须走依靠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的内涵式增长道路、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发展的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大力发展农业节水。

2.2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水资源是粮食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但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源污染加剧以及工农业争水等问题的出现,水资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着力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是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2.3为推动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提供重要保障

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阶段,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效率和生产效率,推进农田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必须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节水技术,为推动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提供技术保障。

3农业节水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报告在2012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任务中提出多项与农业节水相关的具体措施,为农业节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1报告提出2012年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随着中央财政对农业节水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稳定节水农业建设资金来源,促进不同地区节水农业的快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次性投入大、后续维护成本高,一直以来是制约现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的重要瓶颈。报告提出的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为发展农业节水拓宽投融资渠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2报告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报告指出要合理制定和调整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发展农业节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充分发挥农业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公众珍惜水资源,促进农业高效节水,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为加强农业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培育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3报告提出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要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激励机制。过去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下降,随着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提升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不断健全,必将引导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用较少的耗水获得较高的产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水资源发展报告篇2

规划水资源论证包括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行业专项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等。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在产业布局、城市建设、区域发展等规划审批前进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1)使这些规划与国家、流域水资源战略规划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2)评估这些规划实施所需水资源保障措施的科学合理性,包括规划区内供、用、耗、排体系布设和规划区外水资源配置与保护方案;(3)从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提出完善这些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因水制约所需规划的调整和保障规划实施尚须增加的涉水对策措施。要达到上述目的,规划水资源论证要完成以下主要任务:(1)分析规划影响区现状和规划年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状况,对流域、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做出客观评估;(2)对规划需要的水资源保障方案进行科学判断,包括不同规模供水、排水的水质水量指标,特别是高耗水、高排水产业的布局规模应进行方案比选;(3)规划的水源配置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协调分析;(4)规划实施可能对流域、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分析;(5)完善规划需要解决的涉水问题与对策措施;(6)结论和建议。

2淮河流域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水利部要求,淮委组织开展了“引江济淮”工程规划的水资源论证试点工作。流域四省也分别进行了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化工园区、城市工业园区的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工作。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严格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须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2013年底,受水利部委托淮委组织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方案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技术咨询,为水利部组织审查起到了初审作用。从淮河流域目前情况看,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仍存在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重视不够、缺乏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报告书质量不高等问题。

3建议

3.1迫切需要出台国家层面的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制度2010年11月水利部印发《关于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后,各流域机构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很多试点工作,有的省还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而国家层面尚未出台关于规划水资源论证的管理办法,近日水利部的《关于做好大型煤电基地开发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指导意见》,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建议尽快出台国务院《水资源论证条例》或部委令,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规划水资源论证统一纳入法律体系进行管理。

3.2加快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的建设步伐经过几年的试点工作,各地在编制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如长江委在河流水电梯级规划方面,安徽在城市规划方面,天津、内蒙等地在工业园区规划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效。但这些成果往往因区域、园区特点及编制人员特长而异,报告书的差异也较大。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健全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体系,对报告书的论证范围、主要内容、工作深度等做出具体要求。

3.3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公信度规划水资源论证宏观性强,论证对象复杂,多学科交叉、专业性强,且涉水内容有许多不确定性,给规划提出要求,如何得到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主要靠不同形式的公众参与。鉴于公众参与内容涉及水资源调查、评价、配置和保护,涉及综合对策措施、跟踪评价及监督等,专业性较强,内容多,有必要对现有的公众参与程序和方法进行改革,如专业内容通俗化,内容解密处理,在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网络、微博等,由报告书编后改报告书编前征求意见等,提高公众参与效果和公信度。

4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技术问题

4.1正确界定规划与论证的定位在园区规划方案中,一般明确了规划需水总量和需水结构、用水效率等指标。规划水资源论证是对规划提出指标进行评估论证,包括规划项目需水排水是否合理、水资源配置与保护方案是否安全可靠、涉水规划措施是否可行等。往往规划(如某些新城区规划)本身水资源保障分析不够,需水总量和需水结构、用水效率等指标不确定,论证只能“一边出题目,一边做答案”,导致有些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变成规划的水资源专题报告,难以达到从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完善、调整规划方案的目的。

4.2规划水资源论证范围与深度规划的水资源论证范围不是规划范围,而是规划区外部取水、排水涉及的相对完整的水计算单元,如地表水量计算的河湖控制单元、地下水量计算的地质单元和水质分析的水功能区等。影响区的范围应更大一些。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深度,受规划区域特点、水资源状况、需水退水规模、影响大小等很多因素影响。笔者认为,论证必须做到以下基本深度要求:(1)对规划尚未确定的用水排水量大的项目,要进行不同方案需水预测,以分析规划实施与水资源专项规划的协调性;(2)绘制规划区内部各项目之间考虑水质要求的水量平衡流程图,以分析规划用水科学合理性;(3)绘制规划所需的给水、排水线路及处理设施的平面布置图,以保障涉水工程措施能够顺利落地;(4)进行多水源不同供水规模的多方案比选,以分析规划取退水与论证区(或影响区)的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协调性;(5)明确提出规划是否可行和需要调整完善的结论与建议。

4.3协调规划项目之间的供用水平衡是用水合理性论证的关键一般来说,在规划阶段建设项目并不像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时工程基础资料较齐全,项目内部各工艺用水尚不确定,很难进行项目的用水合理性论证,但可以根据行业定额或类比分析,在产业布局已知的情况下,确定项目总取退水量和质的估算,考虑园区内各项目相距较近,按照优水优用、分质供水的原则,开展项目之间水平衡分析。在优先考虑项目自身实现“零”排放的基础上,实现园区内各项目之间分质分量水重复利用,实现规划园区节水减排,对合理利用水资源意义更大。

4.4涉水相关措施切实可行才能达到完善规划的论证目的一般来讲,因水资源问题否定规划的可能性很小,论证的最终结果是希望规划调整方案或完善涉水相关措施,包括水源工程、取排水线路布局、水处理设施、水管理和水监控体系等。这些措施一定要切实、具体、可行,才能融入规划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认可,成为这些措施实施的依据,为设施建设提供土地、环境空间,达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目的。

4.5规划水资源论证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针对性规划水资源论证要求针对论证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规划调整和修改的具体建议,为规划审批提供决策参考,一旦得到政府和规划审批等部门的认可后,就能真正起到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使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控制关口前移,使经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梦”落到实处。

水资源发展报告篇3

一、回顾2013年采掘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情况

60份 截至2013年10月31日,采掘行业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60份,同比增加15%。其中,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30份,同比上升10%。

国有及国有控股 报告的企业中,89%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这是由于采掘行业的企业性质多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

4次及以上 半数企业连续报告次数达4次及以上。

51页 报告篇幅在51页及以上的比例最高,达43%,内容较为丰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也就越全面。采掘行业多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企业规模较大,且受关注程度较高,较多的篇幅有助于披露更为全面的社会责任信息。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绝大多数的报告名称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为52份,占比约为87%;另外3份报告名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G3/G3.1 50%的报告采用了多种编制依据,其中全球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为主要参考依据,这与《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关于采掘行业的补充指引密切相关。

8% 仅有5份报告接受第三方专业机构审验,占比约为8%。

二、对2013年采掘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质量做出判断

我们依据得分的不同将报告分为起步、发展、追赶、优秀和卓越5个层次。采掘企业报告的平均得分为58.97分,整体水平处于发展阶段。其中,有3%的报告质量已达卓越,具备较高的水准;30%的报告处于优秀阶段,披露水平也较高,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超过半数的报告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报告质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采掘企业报告质量整体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水平,但创新性和可信性还有待提升。

三、我们的发现

1.与社区相关的履责信息披露特点突出

采掘企业报告非常重视对社区议题的披露,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方,社区的指标平均覆盖率最高。从指标披露的具体情况来看,多数报告着重披露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和促进社区发展项目,披露程度接近80%。

需要指出的是,采掘项目本身就是攫取资源的过程,但多数企业并没有重视对社区资源利用补偿的信息披露,忽视了与采掘业本身业务相关的社区发展指标。这反映出企业在对社区资源利用的补偿方面的实践与信息披露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2.聚焦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在资源、环境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报告着重披露资源有效利用与降污减排的内容,展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约61%的报告披露了资源节约与利用,60%的报告披露了降污减排。

与此同时,接近半数报告披露了环境管理体系,反映出企业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负责任的经营理念。

3.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披露引领生态关注新趋势

多数报告着重披露物种保护信息,占比近56%,展现了多数企业对项目周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程度和履责意识。但仍需清醒地看到,报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和专项资金方面的披露还比较欠缺,仅有23%左右的报告进行了披露,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信息披露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有待提升。

4.重点关注劳工权益与安全保障的落实

采掘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线员工多以农民工为主,且工资水平较低,劳资冲突时有发生。多数报告着重披露社会保障和劳资内容,特别强调公司能够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工工资和福利发放。

由于开采作业风险较高,工伤和职业病成为劳工管理中的重要议题。多数报告着重披露健康安全内容,系统梳理了管理体系、制度措施、工具设施支持和资金保障。

四、我们的建议

1.提升社区议题披露与行业特点的关联度

采掘行业企业应建立与社区沟通的常态机制,充分了解社区利益相关方的关注重点,并将其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在巩固和提升社区公益项目和助力社区发展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提升对社区的资源补偿力度,系统收集资源补偿实践和优秀案例,进一步提升社区议题信息披露的质量。

2.增强生物多样性议题披露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采掘行业应充分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重点领域,挖掘和梳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实践,在报告中进行系统性地披露,有条件的企业可生物多样性专项报告。

3.加强对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引的研究和制订

水资源发展报告篇4

关键词:投资体制改革;核准制;企业投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U651+.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7

1.认识核准制

核准制是指对企业投资建设不使用政府性资金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不再由政府进行审批。政府只是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但要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实行核限制的范围和权限,由《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作出规定。

2.与原审批制的不同之处

2.1适用的范围不同

原审批制适用于所有项目,改革后的审批制只适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政府性资金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则适用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或限制类项目。

2.2审核的内容不同

改革前,政府既从社会管理者角度又从投资所有者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上报的必备材料和审查的对象,以上报告的内容由粗到细,由浅入深,不仅包括港口现状及存在问题、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装卸工艺、水工建筑物、配套工程、市场前景、盈利能力等内容,还包括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相关的准入条件等内容;改革后,政府只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上报和审批的对象是《项目申请报告》,其内容主要是:项目申请单位及项目概况、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节能方案分析、建设用地和相关规划、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环境和社会影响分析等,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政府主要审核“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而不再代替投资者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进行审核。

2.3审核的程序不同

过去审批制审核的程序一般为:(1)企业进行机会研究。(2)企业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可研),向交通主管部门报批。(3)企业根据预可研审查意见编制项目建议书,向交通主管部门报批。(4)企业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立项),开展以下专题研究,进行专项报批:填写申请表,向规划局办理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上报用地预审申请,向国土部门办理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委托编制河工模型试验研究、二维水流数模计算分析、岸坡稳定分析报告以及防洪影响分析报告,向长江水利委员会办理占用岸线水域的批复;委托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报告书,向环保部门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批复;委托编制劳动安全预评价报告,向交通部人事劳动司办理劳动安全卫生评价批复;委托水运工程监测站对工程节能情况进行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办理银行贷款手续,获得银行贷款承诺函。说明:专题研究的内容视项目需要和研究的性质、目的而异,它主要是研究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为可研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其成果则构成可研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5)企业根据以上专题研究及相关批复意见,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6)企业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岸线、环评等审批文件。(7)企业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向城乡规划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

现在核准制的审核程序一般为:(1)企业委托编制可研初稿,向发改委申请办理“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即人们常说的“路条”。(2)企业办理以下支撑文件报批工作:填写申请表,向规划部门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完成区、市级用地预审审批,同时委托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并获批复以及完成压覆矿产资源情况地质调查报鉴定报告后,向省级国土部门办理用地预审意见;委托编制防洪影响报告,向水利主管部门办理涉河建设方案的批复;委托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环评批复;(这个环节省去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委托编制通航安全及通航环境评估报告,向航道主管部门办理工程建设涉及航道有关问题审查意见的函;委托编制通航安全评估报告,向海事主管部门办理通航水域岸线安全使用的行政许可决定;委托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办理安全生产监督备案;委托编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向卫生主管部门办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意见;委托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向交通主管部门办理节能评估审查批复;上报使用岸线申请,向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使用岸线的批复;办理其银行贷款承诺函。(3)根据支撑文件批复意见,修改完善可研报告;(4)委托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向发改委申请核准;(5)依据项目核准文件向城乡规划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

在过去审批制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申请报告”等审批环节,而在核准制的情况下,政府仅审核企业投资的“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直接省略,一步到工程可行性研究,开工申请报告实行同级备案制,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报批效率。

3.核准制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核的转变

投资体制改革后,政府审查的角度开始发生变化,对于实行核准制的项目,更多侧重于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市场准入、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其外部性条件和影响进行审查。具体为:(1)从“内部性”向“外部性”转变:原来关注投资是否可行,现在只关注外部性和公共性问题。(2)从“微观审核为主”向“宏观公共事项审核”转变:从微观企业决策转化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宏观问题。(3)从“技术经济论证”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论证”转变:审核所涉及的层次更高、内容更广,对前期论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项目核准机关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

4.核准制给企业、给政府带来的影响

4.1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拥有了更大限度的投资自。

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路,企业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项目上讲,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从程序上看,核准制只需项目申请报告一个环节。从审核内容上看,政府只在"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把关,企业则具备了更大限度的投资自,从时间上讲,项目核准期为20个工作日,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改革之后的投资体制的确在多个方面比以往的审批制都有了极大进步。

4.2企业在拥有自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投资体制改革后,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这就相当于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使企业在享有更大自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

4.3外企、民企跨入垄断领域的“门槛”降低

由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实行,国家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经营港口码头等垄断性行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各类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得民间资本、国外资本跨入垄断领域的“门槛”变低,可便捷地进军水运等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与领域,国有垄断行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4.4优化政府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仅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政府对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对于外商投资项目,政府还要从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核准,这样一来,就简化了政府的工作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政府可腾出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从事宏观的监督和管理。

5.存在问题

5.1审核程序并未实现实质性的简化

实行核准制后,政府是只需要核准项目申请报告书一个环节,但在上报核准申请之前,企业所做的工作与核准前的审批制相比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首先,关于“路条”,在任何正式文件中都未提及,但在项目的核准过程中,已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也是一个必经的程序,否则,支撑文件无法顺利办理;其次,十一大支撑文件缺一不可,并且几乎每一个支撑文件都要委托编制专题报告,召开专家评审会,这对企业来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5.2国有企业投资效益低下的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

对国有企业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资效益低下。改革后的投资体制依然没有建立国有投资的责任制度,产权对投资活动仍不能形成根本性约束。依然难以杜绝各单位为了政绩一哄而上拼项目、上投资带来的投资效益低下问题。

6.结语

实行核准制是投资体制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最主要的一点是确立了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更多的享受企业经营的自利和承担市场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充分体现了“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二是营造了各类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成,民间资本跨入垄断领域的“门槛”变低,可便捷地进军水运等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与领域,在给港口企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简化了项目前期工作报批环节,提高了报批效率,缩短了报批时间。改革使企业投资自大大增强,投资活动可以更及时地适应市场变化,自主决策建设了一批投资项目,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要。同时,企业也感受到自主决策的压力和挑战,自我约束有所增强。

参考文献

[1]国发[2004]20号文.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2]发改投资[2007]1169号文.国家发改委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

水资源发展报告篇5

本文从我国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出发,着重分析了项目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项目前期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要做好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应解决好的问题。

【关键词】

火电项目;前期工作;门径

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复杂,涉及的单位、部门多,工作周期漫长。项目前期阶段人员多为临时调配,缺少专业人员,临时抱佛脚,摸着石头过河,效率低下,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有必要理清前期工作的程序和思路,找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到基础扎实,事半功倍。

1 火电项目前期工作流程

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指从火电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工作开始,到项目批复开工之间的全部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具体工作流程:

1)项目规划选址

火电建设项目前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工作,编制项目选点调研报告;与地方政府的初步沟通,取得其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项目的支持。

2)可行性阶段工作

火电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具体为电源建设项目的选址报告——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可审查——可研报告 ——可研审查——可研收口——项目申报报告上报——国家核准——初步设计。

3) 可批性阶段工作

省市县三级政府支持(列入城建、供热、电力等规划)——进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省发改委逐级上报项目——国家能源局攻坚(电力司—能源局)——拿到能源局路条——国家核准申请——各部委审批——项目核准——进入工程准备阶段。

2 火电项目前期涉及单位部门

政府、行业审批机关: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各省级发改委能源处):国家火电行业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督,项目审批。

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海洋渔业局、国家(南方)电网公司。

省、市、县政府相应主管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部门、军事部门等。

设计、咨询、审查单位:主体设计单位、各附属设计咨询单位、各级评审机构、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交通部规划设计院、铁道部鉴定中心。

商业银行贷款意向、供煤协议、脱硫脱销剂、综合利用、投资协议等。

公司内部: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区域、省级分(子)公司、前期工作机构。

3 火电项目初可研阶段的主要内容

1)已批准的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及政府主管部门、电网公司或项目单位的委托是编制初可研报告的依据。

2)经审查后的初可研报告是编制近期电力发展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

3) 初可研报告应由具有管理权限的政府主管部门、经授权的电网公司或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咨询机构组织审查,也可由上述单位联合组织审查。

4)附件级别:取得地(市、盟)级主管部门的文件,县级以下主管部门授权有限,只能作为附件形成的基础。

5)初可研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论证建厂的必要性。

② 进行踏勘调研、收集资料,有必要时进行少量的勘测和试验工作,对可能造成厂址颠覆性因素进行论证,初步落实建厂的外部条件。

③ 新建工程应对多个厂址方案进行技经比较,择优推荐出二个或以上可能建厂的厂址方案作为开展可行性研究的厂址方案。

④ 提出电厂规划容量、分期建设规模及机组选型的建议。

⑤ 提出初步投资估算、经济效益与风险分析。

⑥ 初可研报告并应有附件和附图,专题报告必要的附图。

4 火电项目可研阶段的主要内容

1) 发电厂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均应进行可行性研究。

2)发电厂项目建设应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策,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积极采用可靠的先进技术,积极推荐采用高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降耗和环保的方案。

3)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以近期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审定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

4) 可研报告须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咨询机构进行审查。审查后的可研报告是上报项目核准申请报告的依据之一。

5) 可研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论证建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② 新建工程应有2个及以上的厂址,并对拟建厂址进行同等深度的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

③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勘测和试验工作。

④ 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及拆迁补偿原则、范围和标准、接入系统、热负荷、燃料、水源、交通运输(含铁路专用线、码头及运煤专用公路等)、贮灰渣场、区域稳定及岩土工程、脱硫吸收剂与脱硝还原剂来源及其副产品处置等建厂外部条件,并应进行必要的方案比较。

⑤ 对推荐厂址的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规划以及各工艺系统提出工程设想,以满足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的要求。

⑥ 项目投资估算应能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并对造价进行详细分析。

⑦ 财务评价所需的原始资料应切合实际,以此确定相应上网参考电价估算值。

⑧ 应说明合理利用资源情况。进行节能分析、风险分析及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

⑨ 应委托编制接入系统、环境影响、水土保持、铁路专用线(或码头)、工程测量、水文(气象)勘测、岩土工程、水资源论证、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相关部分的专题报告,并按程序报送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取得相应审查意见。

5 火电项目前期工作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1)对外部条件依赖性高:

① 电力市场:持续增长是基础。

② 水资源:电厂需要大量补给水、冷却水。

③ 燃料运输:可靠的运输通道,长期占用、大件运输比较困难。

④ 煤炭:大量、煤种固定、保障供应。

⑤ 环境、生态:本底条件好,环保措施环境承载力、生态、水源、大气、固废、总量,规划环评火电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2)电力项目周期长:方案论证对项目今后运营效益有根本性影响。

3)与外界联系广:涉及行业、部门多,专业性强。

综上所述,要做好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二是前期工作人员的配备要挑选精兵强将,三是基础工作要扎实。同时要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总之,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投入其中,才能保证把前期工作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杨永军.电力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内容.华能集团内部交流资料

(2008.8)

[2]刘德祥.火电项目基建程序的核准制.华能集团内部交流资料

水资源发展报告篇6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此中心共收集到1833家企业的4095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共涉及包括电力、电信等31个行业,其中旅游业仅有4家。自2006年以来,陕西共有30家企业相继了59份展示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社会环境报告。随着政府、社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重视和消费者对旅游资源环境要求意识的加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自愿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自愿可持续发展报告仍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我国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它是指一个企业自愿的、公开的,主要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向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展示本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谋求企业和社会最大利益均衡的非财务信息报告。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背景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技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增强。但同时,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极度透支的基础上的,使社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成为日益尖锐的三大社会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迫于政府的压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开始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非财务报告——环境报告。而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是在环境报告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而发展,反映了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水平的进步。

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由破坏生态环境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不胜枚举,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深刻的教训。尤其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各地的严重雾霾天气更是极度影响到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污染排放的增加。据有关资料披露,我国每年废气排放量达11万亿立方米,废水排放量达365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达6亿吨。据估计,我国每年由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而且还呈现出逐步递增之势。其次是大气自净能力的衰减。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界本身具有再生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及时将环境中垃圾吸收、净化和转换。但自然界本身的这种能力也会饱和,根本无力承受人类如此大规模的环境破坏。

在当今人类社会温饱问题还没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人类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目标无可厚非。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此背景下,企业更应该做好节能环保的表率,定时定期披露企业关于环境方面的信息,展示企业为保护环境做出的努力。

在我国,推动企业自愿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源、人口、环境与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四大基本难题。

其二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经过社会、媒体的大力宣传,企业意识到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对公司的声誉、形象、社会地位以及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同时政府对企业非财务报告方面的信息需求也日益高涨。因此,当前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财务报告的同时,还其他形式的非财务报告,例如:企业环境报告,企业环境白皮书,企业公民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这些报告虽然名称各异,但内容大同小异,都涉及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因此统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其三为国有企业的示范效应。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的资料显示,国家电网公司、中铝在2005年分别企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之后,中远集团、宝钢集团、中国移动等大型国有企业也在2006年以来积极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些报告引起了巨大反响,国家电网的报告还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中央的肯定,舆论的支持更加强化了国有企业的示范效应。

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绝大多数国家,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属于自愿披露的内容。国外不少大公司会采用“年度社会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等形式专门定期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而我国在这方面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

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我国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在介绍、借鉴、继承并局部创新的基础上缓慢发展,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不成熟,与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从1993年开始,每三年一次对全球企业的企业责任报告进行调查哪。2005年的第5次调查涉及全球16个国家(无中国)的1600多家企业,这些被调查的企业都是该国前100强的企业。从数量上来看,独立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是日本和英国。调查显示,在过去三年,各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数量都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

虽然这次的调查报告不涉及我国企业,但是,随着我国和其它国家贸易的加强,国外贸易额的增加,寻求海外市场的扩大,以及跨国公司不断对我国市场的依赖,这些因素都将促使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状况的改善。

2008年1月到11月期间,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就达121份,的数量已接近此前历年报告的总和。2010年,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和质量还在继续提升,数量增长较往年趋于平稳。

现阶段,企业有责任为社会环境改善作出自己的贡献,可持续发展报告已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同时也成为社会监督企业履行自己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的参考依据。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必要性

自二战以来,旅游业以持续的增长速度而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就是广义的环境。众所周知,旅游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十分紧密,一方面,它依赖于环境,从环境。中获益;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影响着环境,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破坏着环境。旅游业发展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破坏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破坏。许多地区的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论证和实地评估,匆忙的开发造成当地旅游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他人和后代享受旅游资源留有余地。

如何保证旅游企业和环境的和谐共生是学者一直以来研究的焦点所在。我国的旅游企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后逐渐成熟,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的增加,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理念应运而生。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的显示,自2009年以来,共有包括中国国旅、中青旅等在内的4家旅游企业了9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中青旅从2009年开始每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旅游业中社会责任报告最早的一家企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旅游业报告的企业为本行业的领头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强,全面地体现了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积极的举措和成就,更为中国整个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运行安全对策

1.旅游业经营方式需转变。未来的旅游业,除需要继续实现商业上的成功外,也应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出应有的贡献。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旅游业生态化发展之路。旅游业生态化就是依据产业经济学、生态学原理,运用产业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管理和经营旅游业,使旅游业生态系统内达到合理优化耦合,以实现旅游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利用的产业生态体系。

通过实行旅游业生态管理,旅游企业可以大幅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旅游产业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减少旅游消耗和碳排,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发展。

未来消费者对适应新需求、新生活方式的环保类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寻求以更加透明化环保化的经营方式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在取得业绩增长的同时也注重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发挥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能效。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在报告中过多的披露了正面的和积极的信息,而对于具有潜在负面影响的或者不好的信息缺乏披露,使得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广告和公关手段,极大削弱了信息的可信度。报告的质量有待提高,实质性信息的缺失仍是使多数报告的作用被局限于公关的层面主要原因,未能有效发挥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作用。

3.要重视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我国企业利用报表提供环境数据的企业少之又少,很难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环境信息管理。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环境特点,将环境数据运用于可持续发展报告。

4.提高旅游企业会计人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企业层面来看,会计人员在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推进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界对非财务业绩(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视日趋重要。此外,会计公司也应开始开发有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业服务。

5.政府部门应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机制,从外部为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施加压力。从目前来看,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旅游业仅为行业中的少数,大部分的旅游企业对可持续发展报告意识淡薄或者顾忌自身经济利益而对可持续发展报告有所抵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不能只是一种理念或者一种口号,要切实付诸实践,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量化的评估。伴随着旅游业的空前发展,期望我国旅游业在带动区域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水资源发展报告篇7

(一)抓思路转变,明确水资源管理工作方向。按照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要求,确立了“城乡统筹、行业兼顾、统一规划、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法治水、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基本原则,并将这一理念渗透到《齐齐哈尔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齐齐哈尔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总体规划》、《齐齐哈尔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等涉及全局的发展规划中去,指导全市水务发展战略布局,用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

(二)抓发展规划,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几年来,我们争取市财政资金100余万元,编制完成了《齐齐哈尔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齐齐哈尔市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可行性论证报告》、《齐齐哈尔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明确了引、蓄、调水工程建设重点,为更好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抓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科学化管理水平。为实现对城市用水的量化管理,我们投入200多万元,先后采购智能流量计139个、IC卡大口径水表103块,更新改造了150家用水单位的计量设施,目前市城区取水计量设施普及率已接近100%,实现了方便管理、利于收费、促进节水的工作目标。

(四)抓宣传教育,为管好、用好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在宣传内容上不断深化。由单纯宣传水法规向全面宣传新时期治水思路、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新理念和水利基本知识转变。二是在宣传形式上不断创新。由一次性集中宣传为主转变为经常性宣传,并采取举办专题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多种宣传形式。三是在宣传对象上不断拓展。(1)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等形式,抓好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工作,重点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汇报全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意见。(2)通过组织开展水法规知识竞赛、举办培训班和经常性政治理论学习等形式,抓好向水务系统内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3)通过举办取用水大户座谈会和集中宣传,抓好向全社会的宣传工作。在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我们与宣传部门举办了“水务杯”走进社区水法规知识竞赛系列活动,局直单位与街道、社区设立了10个宣传分站,全市6000多社区群众、企业职工、水务系统职工参与了报纸有奖答题活动,26个代表队参加了水法规知识竞赛,8个代表队进入了电视台决赛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坚持依法治水,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加强学习,提高队伍素质。一是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重点学习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二是通过培训班、专题研讨会、水法规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2010年我们还将48部涉水法律、法规刊印成《水行政法律法规汇编》,为执法人员平时学习和开展执法工作提供了方便。三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执法检查,提高执法从伍的实战水平。连续六年组织开展了以规范城市建筑用水、城市绿化用水、特种行业用水、矿泉水、城市窃水为重点检查内容的专项执法行动,采取专业执法队伍与管理部门协作,市、县两级执法队伍联动等措施,使执法队伍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提高。

(二)完善法规,推进依法治水。几年来,我市先后制定、修订了《齐齐哈尔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齐齐哈尔市水土保持条例》、《齐齐哈尔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2010年,针对我市的凿井施工监管、凿井队伍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出现“真空”的实际,我局起草了《齐齐哈尔市凿井管理暂行办法》并列入政府立法计划,现已完成准备工作。今年又将《齐齐哈尔市河道管理条例》列入市人大立法计划的预备调研项目,将于明年完成修订。

水资源发展报告篇8

1月

10日,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组织研究编写的《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和《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案例集》。

16日,国家会议中心启动企业社会责任(CSR)计划,成为国内首个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计划并付诸实施的大型会展企业。

2月

17日,国务院印发了首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25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媒体行业补充指南中文版。

28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与欧莱雅中国联合的《中国可持续消费研究报告2012》显示,了解可持续消费确切含义的消费者不足40%。

山东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在济南市60家文明单位中试点开展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3月

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这意味着我国将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

21日,中国零售业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在原则上通过了《中国零售业可持续发展圆桌章程》。

21日,中欧环境治理项目第二次年会举行,主题为“创新中国环境公共治理模式”。

21日,上海浦东新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康桥工业区在全国率先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

28日,中国国家主席访问非洲时提出要求,要求中国在非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4月

2日,工信部了《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该行业首次有了“许可证”。

8日,社会企业研究中心首份《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发展报告》。

1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杜邦先锋共同主办的“中国农科院―杜邦先锋农民培训项目”在山西省晋中市启动,预计直接受益耕种面积超过3000亩。

20日,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的“透明牧场”活动在安徽肥东牧场正式启动,这是乳业的首个透明牧场。

24日,实行了近20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迎来大修。

5月

1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事业的进展》白皮书首次写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

15日,南方电网公司启动首个“社会责任周”活动。

26日,2013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上,87家行业企业集中了社会责任报告。

6月

5日,第八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WTO经济导刊》《2012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金蜜蜂2020社会责任倡议”新增了两家标杆企业,并发起新的项目。

6日,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在北京召开。

14日,中国―欧洲老龄化议题电话会议在北京、布鲁塞尔召开。会议由《WTO经济导刊》、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CSR Europe)倡议并发起。

28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次面向全行业了《中国银行业公益慈善自律约定》。

7月

10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中国企业国际化操作指南》。

12日,由加拿大和谐基金会等撰写的《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社会责任指南》对外。

30日,在首次由中国企业界推动和倡导的“生态文明 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中国的企业领袖首次共同发起《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倡议书》。

8月

7日,中国广核集团公司以“透明的责任”为主题开展公众开放体验日。

2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中央企业要建设“阳光央企”,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发挥骨干作用。

28日,2013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会召开。

9月

4日,国新办网络新闻宣传局、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走进新国企”网络采风系列活动启动。

4日,银监会公布《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

5日,银监会首次将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和申贷获得率纳入监测指标体系。

6日,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无限极企业社会责任ABC》手册。

9月,瑞典大使馆CSR中心与国资委合作举办中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培训班。

12日,世界资源研究所等共同了针对中国城市开发的“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测试版1.0)”。

10月

1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正式实施。

1日,《成都市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地方标准》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创的企业公共信用地方标准。

10日,伊顿在北京以“大趋势之下的必由之路”为主题的《能源创新及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12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军工行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电科在海外》。

16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及瑞典驻华大使馆CSR中心等联合主办的“被忽略的价值:企业社会责任与残障人士就业国际研讨会”探讨了障碍人士对企业的价值。

21日,通用电气公司白皮书《中国的天然气时代:能源发展的创新与变革》。

11月

4日,《安徽省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指南》出炉。

5日,由中国商务部指导、五矿化工商会编制的《中国对外矿业投资社会责任指引》正式。

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 “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六大重点之一。

13日,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3》。

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连续第五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3)》。

18日,由中国发改委等9部门多联合编制完成的中国首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18日,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事会正式开通金蜜蜂微信平台。

20日,上海美国商会了《企业社会责任之要务在供应链体系中贯彻社会责任实践》的《观点》系列报告。

22日,生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公布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意识调查结果。

12月

2日,英特尔中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生态圈建设白皮书》。

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3日,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上,《WTO经济导刊》、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信息网首次联合《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3》。

10日,中国责任投资论坛了《中国基金业责任投资调查报告2013》。

13日,国资委召开2013年央企社会责任工作会议确定社会责任工作“一二三五”。

15日,主题为“2013年在华非化石能源企业碳强度排行榜”的报告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碳减排先锋项目、胡润百富联合。这是国内首个公开衡量企业碳强度的排行榜。

18日,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中小企业全国理事会首份《中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指南》。

19日消息,中国信托业协会编制完成中国信托业首份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信托业2012年度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19日,巴斯夫第三轮“1+3”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总结论坛在上海召开。

23日,上海市文明办、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上海高校市级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框架》。

国际部分

1月

14日,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环境部网站全文公布了2012年―2020年国家环境保护计划。

19日,超过140个国家就全球第一部限制汞排放的国际公约达成一致。

28日,欧洲议会CSR研究报告,明确了欧洲委员会所致力于推行的社会责任战略。

31日,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联盟了一份有关可持续投资行业现状以及趋势的研究报告。

2月

19日,乌克兰CSR发展中心了名为“2012年CSR在乌克兰的发展以及2013年预测”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

26日,全球最大十家化学品公司共同发起了一份帮助本行业的企业持续地为气候影响担责并进行报告的指南。

3月

4日,欧盟委员会启动“数字工作大联盟”(Grand Coalition for Digital Jobs)项目,标志着欧洲新一轮ICT人才储备开始提速。

12日,阿尔卡特-朗讯等8家主要的电信公司签署了一项关于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的指导原则。

4月

9日,雀巢与保护国际基金会(CI)共同启动一项计划――“商品采购中的森林滥伐指南”,该计划将利用卫星数据来跟踪和揭露滥伐森林最严重地区的毁林现象。

9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同意根据欧盟《会计及透明度指令》的规定,所有欧盟上市企业及大型私有石油、天然气、矿产和林业资源开采企业均需公布它们向资源国政府所支付的资金信息。

25日,“责任消费观察联盟”在西班牙正式成立。

5月

19日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发表了题为《女性经济活动增加的肯定效果》的报告。

24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了最新版本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

6月

1日,新通过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法规在挪威生效。

6日,英国“社会股票交易所”(Social Stock Exchange)正式在伦敦成立。

12日,加拿大宣布将要求本国能源、采掘业公司对外国政府及本国政府的各项付款均须报告。

18日,G8峰会公告宣布将从十个方面促进公平税收、增进透明度和贸易开放。

20日,20国集团工商界(B20)透明度和反腐败工作组宣布创建反腐败共同行动中心。

21日,日本内阁通过了首部《消费者白皮书》,将老年消费者发生的问题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总结。

26日,瑞士圣加仑大学公布《BSCI成果研究》显示,符合BSCI行为准则的中国合规生产商已上升至60% 以上。

7月

3日, 国际非营利组织商业与人权资源中心(BHRRC)了首份《全球商业与自由结社概要》报告。

5日,全球33个城市开始对《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测试版1.0)》进行试点。这是针对城市层面温室气体核算建立的第一个全球范围标准。

9日,世界银行集团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与国际扶贫咨询协商组织(CGAP)共同《2012年普惠金融:加深全面了解》报告。

8月

20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正式生效。

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母公司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宣布将参加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SSE)倡议。

9月

4日,英国了商业与人权行动方案,成为首个就将人权问题纳入企业运营出台指南的国家。

5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情况报告2013》。

5日,国际劳工组织的《家政工人公约》正式生效。公约的生效对于赋予家政工人同等基本劳工权益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8日,全球契约推出了“全球契约100”(GC 100)股票指数,通过对致力于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履行的企业的分析显示,2012年这些企业的总投资回报率为26.4%,超过了全球股市的平均水平。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与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了新的《木材与纸制品可持续采购》指南。

10月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称,迄今为止第一个限制航空公司碳排放的全球性协议于10月4日达成。

7日到11日召开的布达佩斯水峰会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的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倡议行动(CSI)推出了其水泥行业的“全球水工具”。

10日,中国、日本和巴西等8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旨在防止汞污染环境及危害人体健康的《水俣公约》。公约经50个国家批准后将于2016年生效。

11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1月5日在北京、柏林同时《2013年排放差距报告》。

20日,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正式公布了最新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LEED V4。

12月

4日,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总部正式启用,旨在将已开发国家的资金转移至开发展中国家,助其抗衡气候变迁的影响。

上一篇: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