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范文

时间:2023-03-15 02:52:02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范文第1篇

《水资源保护》(CN:32-1356/TV)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水资源保护》主要报道中国水资源保护的技术政策、科学技术及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反映中国国内外在水资源保护领域中的新颖实用技术和科技信息;推广中国各地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的成果和经验;报导有关中国国内外学术会议、技术交流等消息动态。

水资源保护范文第2篇

水资源保护是一个国家为了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维护水资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科学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影响水资源的经济、生态属性的各种行为进行干预的活动。

水资源保护从广义上讲包括水量保护与水质保护两个方面,也就是通过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应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展水资源的多种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过量开采。同时,也要顾及环境保护要求和生态改善的需要。在水质方面,应防治水污染,维持水质良好状态,要养活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和监督。

2、我国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2.1、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2、我国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

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其中黄、淮、海、辽四河流域内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2%,然而水资源才占全国的9%。从而形成了南方水多耕地少,水量有多余,北方耕地多而水量少,水资源短缺,因此改变水量的空间分布,使水资源合理地被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益就被提到日程上来,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特例。

2.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受季风影响,在年内年际之间有很大变化,汛期四个月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占全年的60%—80%,集中程度超过了欧美等国家。

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来调节天然来水。

水资源保护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千岛湖;水资源;保护

1概述

千岛湖流域和新安江流域位于东经117°,北纬29°左右,占地面积约1万km2。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间长,降水量非常大。

2千岛湖及新安江的水域现状

2.1水资源构成情况

千岛湖和新安江具有丰富水资源。据历史资料记载,该地区每年的降水量约为1700mm。据初步观测,每年流经该区域的水量约为60亿m3。除此之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储存量大约有20亿m3。在该区域的水域来源中,大部分水来自于安徽水资源和浙江境内的其他湖泊水资源。

2.2染情况分析

在千岛湖与新安江的污染物中,污染物主要包含有COD、氨氮物的排放。在COD的排放中,大部分排放主要以生活排放为主,在氨氮的排放过程中,大部分排放农业园为主。

3千岛湖及新安江的水域问题

3.1上游安徽入境水域污染问题

由于近些年经济不断发展,安徽省的工业生产总值不断提升,虽然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好处,但是对水质的污染却日益严重。据笔者调查分析发现,来自安徽省的水资源年年出现排放物超标现象,例如,总磷、总氮等各项指标逐年恶化。

3.2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肥料,而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地和大气,对水资源也具有极大污染性。据研究表明,农药的利用率只为30%左右,一些农药的使用率仅为10%,大量的农业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但是大部分农药化肥随着降水或者灌溉流入到江河湖泊之中,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的趋势。在长期不合理使用发挥的前提条件下,千岛湖及新安江地区的水质也在逐步变差。在农业面污染过程中,大量牲畜的粪便也成为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千岛湖及新安江周围的农业生产中,每年大约产生2000万t牲畜粪便。这些牲畜粪便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之后直接排放在水体中,其携带的大量的大肠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严重威胁湖泊的水资源,导致水体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农业废弃物,而农业废弃物在未经过有机处理之后直接排放到水中,也使千岛湖及新安江水体遭受污染。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秸秆,农民对于秸秆要么进行燃烧,要么将其抛弃于江河水库中,严重影响卫生环境。

3.3森林生态系统面临问题

在森林中,通常包含有叶冠层、枯枝落叶层等特殊结构,这些因素对于水流的化学成分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在河流周边栽种植被形成森林,对于水域的环保具有良好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工业化不断发展,森林遭到很大程度损坏,在千岛湖及新安江附近大量植被遭到砍伐,致使湖泊的天然保护层受到损害,对水流域的化学成分也造成影响。河流的泥沙含量主要来自于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而森林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遭受雨水冲刷,还可以巩固土壤,减少泥沙带路河流中。在千岛湖及其新安江水域附近由于不断有乱砍滥伐现象发生,森林覆盖率显著下降,河流年平均含沙量都在呈不断增长趋势。

3.4管理体制

目前,在对水资源进行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一般是以市、县为单位进行划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存在多部门都有管理权,而多部门又无法进行综合管理的尴尬局面。例如,在进行管理过程中,水利部门、环保部门都可以进行管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内容上,水质监管与水量监管又存在矛盾。在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各自为政,在出现问题时均采用踢皮球方式解决问题,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现阶段水平,明显阻碍我国水资源管理,对于千岛湖和新安江流域治理明显不利。

4对策建议

4.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使千岛湖和新安江的水域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应当以流域治理为整体,以项目为支撑,加强政府的投入,采取中央与地方共建的方法,多渠道、多层次进行投资,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激发民间活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建设过程中,还应当以城市为基点,加强千岛湖流域和新安江流域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因地制宜修建水坝,提升流域水资源的调控能力。

4.2加强水资源监管

4.2.1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在用水过程中,应当根据用水功能划分区域,明确用水格局和重点,协调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关系,合理确定千岛湖流域和新安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积极发展节约用水工业农业,推广节约用水技术,减低水耗,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节约用水的监督,并且派专门部门进行落实。

4.2.2加强对高耗水项目的监管

由于千岛湖和新安江流域的工业较为发达,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较高,故而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论证,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应当根据用水大小确定生产规模大小,对于高耗水项目应当进行专项监控,对于已经上攻的项目应当进行强制节水。

4.3加强水资源治理

4.3.1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水源地水资源

对于处于千岛湖流域核心、新安江流域的区县应当划定水源保护地,切实建立机制,对水源进行保护,加强责任到人措施,在源头上防治污染,确保该地区的水源地水质安全可靠。例如可以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法规保护水源地。鼓励人们检举揭发,通过全民力量对水源地进行充分保护,对于前期的人员如果检举得当,可以给予物质奖励。

4.3.2整顿农业面水污染

对于处于千岛湖和新安江流域的村镇,应当加强管理,对于生活垃圾应当集中处理并焚烧,对于村民的生活污水应当进行统一处理之后再排入江河。在农业生产上,对于所产生的秸秆等废弃物应当采用新技术进行处理,积极开展秸秆还田、生物治理等新技术。对于农药应当加强管理,对于利用率较差的农药,应当坚决淘汰。在农药使用上,应加强技术创新,使得农药的使用效能更强。对于农村牲畜粪便排放,应当进行专业化处理,将所有粪便收集起来进行无害操作,以此减少农业面源的污染。

4.4加强流域生态工程建设

在进行水资源保护时,应当加强千岛湖流域和新安江流域森林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林等工程建设,使得该区域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可以进一步提升。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政府应当加强财政拨款,通过政府与民间资本的融合进一步推进生态工程的发展。

4.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保护时,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因为所有政策落实还是靠人,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时,应加强技术人才培养,通过技术下乡的活动,手把手地辅导农民保护水资源。

参考文献:

[1]高令梅.太湖流域治理的投融资模式研究———基于与泰晤士河流域治理的对比分析[J].经济论坛,2009(22):52~54.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部分发达国家水环境保护投融资的比较与借鉴[C]∥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3.

[3]安然.促进水环境保护政府投资机制创新研究[J].应用经济学评论,2011(10):35.

[4]唐在富,苏明,傅志华.“十二五”时期我国水环境保护投融资趋势预测及政策体系构想[J].地方财政研究,2011(3):4~9.

水资源保护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保护水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着力解决好与人身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资源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保护制度不完善

我国在《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建立了很多水资源保护制度:水资源规划制度、水资源利用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水权交易制度和水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所以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公众参与的缺失也使得水资源管理缺乏监督,行政权滥用,甚至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不合理。

(二)全国水资源管理模式存在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12条规定了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并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管理和监督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由水利部负责,地下水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大气水归气象局管理,水污染防治归环境保护部门管理,农林牧渔业供水归农业部和林业部管理。多部门管理往往缺乏协调与合作,造成了部门间政策不协调,甚至是矛盾或冲突,削弱了水资源保护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和执行,影响了水资源保护的效果。

(三)水资源保护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水资源保护的效果,是水资源保护机制健全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水资源保护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中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太弱,缺乏大局观念,也不能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严重影响了水资源保护的效率。

二、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1、加强环境责任意识,以利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

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也就是说既要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又不危害环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福利,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人不应该采取从同自然对立的立场上来理解自己文化活动的意义,不应该采取对自然消极顺从或肆意征服的态度,而应该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把优化自己的生命存在看做自己文化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与自然的和谐集中体现为环境公正。环境公正是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时,负有防止对环境的损害并尽力改善环境的责任;对任何主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予以及时有效的纠正和处罚。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的目的,在人和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同时兼顾2个基本原则: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作为主题和目标。

2、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

按照中央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模式和有效途径。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活动作为落实节水型社会各项活动。

3、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预案。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对有序,处置得当,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4、资源消耗由“借贷式”转为“预付式”

我国资源开发长期处于粗放式的开发状态,从单一资源开发向综合开发过度的过程。随着湖泊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对湖泊“无度、无序、无偿”的长期利用,使得湖泊资源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湖泊生物资源随着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显出资源的宝贵。为了达到“一个旨在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生存而非支配自然的社会”不能把提前借贷消费的方式用于环境,先破坏再“修复”,利息是还不完的。应该预见到竭泽而渔的后果,从而保护环境,只要对环境付出积极的预付,它也将善待人类。对未来的态度就是对现实的态度,一个共同体如何对待未来,它也会如何对待现在。对后代人利益的认可和保护,是人类理性力量的表现。历史证明,“一个社会如果不再认同后代人的利益,丧失了对未来社会的积极关注,那么它也就丧失了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很快就会走向崩溃。”从功利的角度看,即便是从当代人的自身利益出发,这种对未来的关注也是明智的。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理论,以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思路指导治水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中央水利工作的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我们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思路,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防洪体系建设中,重视人与水的和谐,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出路。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要改变对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2、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把水资源问题放到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要大力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目前水资源的严峻形势,树立水资源忧患和保护意识,在经济活动中避免只考虑短期和地方利益而忽视环境、整体利益的做法。要教育和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摒弃浪费用水的陋习,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节水、爱水意识和习惯,并通过开展一系列节水活动,争创“节水型环保卫生城市”。运城市应当把水资源保护看作水资源环境问题的首要任务来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保护和管理好水资源,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运城市的经济腾飞提供重要保障。

3、创新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水型社会建设要依靠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要实行以用人和排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的同时,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加大水利投入,支持环保工程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重点,力争用于水利建设的比重有所提高。稳定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筹集范围。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得城市水务的运行机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债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

结束语

应该站在社会经济进步,资源维护以及开发使用的层次上来综合分析,确保资源能够有序的使用,切实提升环境承载力。打造节水型国家,将可持续的思想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次,为开展和谐社会贡献积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蓝楠.日本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经验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7

水资源保护范文第5篇

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其中在对水资源的保护上就有了相关的措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好

的防止水资源被进一步的破坏。在我国,水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一项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又

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怎样保证水源的合理使用

做出科学的管理办法,怎样做好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等问

题。在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怎样解决、怎样治理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本文就从水资源保护管

理措施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水污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水和水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水是指的由水分子而组成的,但水体则是含有多种物

质,比如水生生物、悬浮物等等。通常所说的水体主要是指地表那些被水所覆盖的地段的综

合自然水体,主要包含水库、沼泽、地下水、冰川以及河流等。水资源对人类的影响可谓是

密切的,人类需要将水资源作为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并且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水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将会更加重大。

一、水资源的性质以及特点

其次,水资源也分广义和狭义。在广义上,水资源主要是指在地球上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水,

比如淡水、咸水以及气态水、地表水和液态水等,这是通常意义上的水。而狭义的水资源是

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人们所利用并可以进行自我恢复的淡水的总称。水资源具有以下的特

点:l)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水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物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没有

水就不会有生命,更不会有生命的繁衍。2)水资源是公有属性的。3)水资源是持续更新的。

二、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点:第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检测,确保实

时的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这样才能得到水资源是否再被污染的具体信息。具体做法

是在水域或河段的某些固定地点设置监测站,这样就可以记录水质的变化了,并且要将信息

传递系统建立完善,这样是保证信息数据可以及时的传输到相关的部门,得到及时的分析检

测报告。第二,水资源的保护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要想做好水资源保护,首先就要

上级领导部门加以重视,并且制定相关规范参考,做好保护水资源的法制工作。第三,定期

进行有针对性的水量和水质评价和预测工作,并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和措施。第四,制订水资源保护规划,拟订一定时期内的水量和水质规划的标准和目标以及

相应的技术和其他措施。

三、水污染的防治和控制

随各类用水量不断增加,进入自然界水体中的各种成分的物质包括新的人工合成物的数

量都在增加,如果不加大防治的力度,水污染问题的前景是非常严重的。为防止出现这种情

况,必须达到以下目标:保证能长期持久的利用水资源,并不使有关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保护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状态不受以水为媒介的疾病和病原体的影响;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

性,主要表现为保护水产品不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出现消极影响。

为进行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在国家层次上制定一个水污染防治计划,包括:1)研究制

定对水质进行快速评价的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便于进行污染物的识别和量化研究;2)对于

水环境质量可能恶化且风险较大的地区,应专门制定计划以保护水产品生态系统不受破坏;

3)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预防和控制污染措施的实施;4)采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和减

少污水排放;5)开发污水处理技术、废水再利用技术和对水污染土地的预防与控制办法;6)

拟订识别和控制以水为媒介传播的疾病与病原体;7)对地下水含水层的保护应特别予以注

意,以避免造成地下水质的恶化或导致地下水枯竭形成沉降漏斗。

四、保护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水环境质量的变化通常会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反映出来。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管理,应当

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为此,制定对陆地淡水资源和沿海生

态系统的管理方案并付诸实施,是很必要的。这样的方案应当具有环境可行性,符合水生生

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并应当和农业资源的开发结合起来,使之具有经济可行性。因为水生生

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是通过简单的法令制度来实行的,更重要的是公众的参与,而从个体

经济行为特征出发,制定的法令制度需要和经济制度相适应,才能确保法令制度的执行和实

施。

在联合国1992年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就水资源的保护提出:所有国家均可按照

其能力及现有资源,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包括酌情通过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设定以下

指标:1)弄清可持续开发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以及其他与水紧密相关、且可开发利用的资

源,并制定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计划;2)查明所有的潜在可供水源,

并拟订对其实行保护、养护和开发利用的计划;3)根据对污染源的控制来减少污染的策略,

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并针对主要点污染源和具有高度危险的非点污染源所制定的强制性实施

标准,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措施;4)尽可能参与国

际上有关水质监测和管理活动,例如全球环境/水质监测计划(GEMS/WATER),环境规划署

的内陆水域无害环境管理,粮农组织的内陆区域渔业机构,以及有关国际重要性的沼泽地,

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RAMSAR公约);5)大力减少与水有关疾病的流行;6)根据需要和

可能制定各类水体的生物、卫生、物理和化学质量标准,以不断改善水质;7)采取有利于

水资源的迟滞开发的综合管理办法,并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和淡水生物资源;8)制定和淡水、

沿海生态系统有关的无害环境管理策略,包括对渔业、水产养殖业、畜牧放牧业、农业活动

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五、水资源保护规划

为避免水质进一步恶化,并治理已被污染的水环境,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需要制定水

资源保护规划,以便针对当地水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治理和保护。水

资源保护规划通常以水体为对象进行,如河流水资源保护规划是以河流为整体进行规划。对

于在一条河流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段或有特殊要求的河段上,则可以河段为对象进行水资源保

护规划,但河段水资源保护规划应当服从于全河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对

于以其他地表水体如湖泊、水库为对象也需制定各自的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重点是水质保护规划。在制定水质保护规划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调查水体和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包括了解目标水体的概况、特点和功能,如水体

的天然来水及排水条件、水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的分布、识别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类型及污

染负荷的情况;2)按照目标流域内工农业及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可能出现

的污染负荷的变化;3)按照各地具体情况对各个水体的功能进行区划,并据此拟定各水体

的水质目标以及保证能达到该水质目标应采取的工程和措施的设计条件;4)按照水体的具

体条件,计算水体的自净能力及其水环境容量的现状及规划水平年的状况,拟定各种治理方

案,并在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定可行的方案;5)安排方案的分期实施程序,并计算方案

的投资效益。

六、结论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保护好水资源也就是

保护人类自己,在对水资源的管理上要从开发利用和保护两个方面同时出发,对水质和水量

进行统一管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综合管理和一调度,以及尽可能谋求最大的社会、经

济和环境效益,制订相应的水资源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兴利和减灾并重,重视并加强水情预

报工作。水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对水的

需求,同时要使水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长春,王永广,陈立.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博

览,2013,7.

[2]唐黎标.浅谈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天地水利,2012,12.

水资源保护范文第6篇

水资源保护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湖北在水资源保护建设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该文分析了湖北水资源保护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建设;湖北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从新的历史高度出发,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并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地位、目标和内容等。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以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水资源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内容中重要的一环,同时由于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的现状,水资源保护已上升到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新高度,成为全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湖北作为“千湖之省”,近年来在水资源保护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做出了许多新的努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1湖北水资源保护建设的现状

1.1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湖北省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建设,资金投入逐年稳步提高。2013年,全省共争取中央水利投资计划132.56亿元。2014年,全省落实水利建设资金142.1亿元。截至2015年10月,全省今年已争取到中央水利投资110.3亿元。水利投资连续3a稳中有增,水利建设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1.2水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得到推进,继咸宁市、鄂州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襄阳、武汉、潜江顺利入选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并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湖北省政府正式了《湖北省湖泊保护与管理白皮书》,完成全省湖泊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一批全省重点湖泊综合治理规划的编制;组织开展“一湖一勘”工作,基本摸清全省6.67hm2以上湖泊的数量、分布、变迁等有关情况,并公布2批共755个湖泊保护名录;印发了《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确保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湖北省水利厅、环保厅建立水利、环保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全省百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编制完成,大东湖生态水网、黄石磁湖、黄冈长河等湖泊水生态修复项目有序推进。

1.3民生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1)重点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3年,湖北省全年共解决3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014年全年,湖北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602处、解决了3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015年,全省确保完成349.8万农村居民和62.9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建设任务。(2)全省的中小型民生水利工程逐年有序推进,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集中资金每年重点推进一批规模化节水项目。2014年,全省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59.47万hm2、除涝面积44.73万hm2,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87万hm2。调度水利工程提供抗旱用水46.3亿m3,应急解决107万人、2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1.4顶层制度设计逐步完善湖北是全国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省份之一。近年来,湖北省先后出台了《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和《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同时颁布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湖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试行)》,初步建立了一套从水资源保护、防治、监督到考核的制度体系。率先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分解到17个市州,再由市、州分解到所辖县(市、区),建立了省、市、县3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率先建立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列入市州党政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实施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湖北部分内容,湖北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2湖北水资源保护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水患和干旱问题长久并存湖北是水资源大省,素来以“千湖之省”闻名,水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全省每年还要承纳长江、汉江及洞庭湖等流域大面积的客水,常年入境客水量6000多亿m3,为湖北省水资源的6倍以上,这些客水不但难以加以利用,而且加大洪水防治工作的难度和资金的损耗,加上近年来湖泊、河流不断减少,蓄水能力不断降低,洪水威胁多年来始终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湖北省水资源在分布上呈现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河谷少,且相差悬殊的特征。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南北相差近3倍,全省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山丘区存在工程性缺水、江汉平原存在水质性缺水、鄂北岗地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各地缺水情况呈现不同特征,造成解决缺水问题解决方式需要多种手段。洪水和干旱问题常年并存,成为湖北水资源保护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问题。

2.2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众多工业生产企业,工业排污量巨大,很多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并未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排污设施沦落为形象工程,再加上制度不健全,监管防治工作的不到位,造成工业排污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比重大,农业水污染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以及生活污水的不规范排放,致使河流纳污能力减小,大部分城市内湖和郊区湖泊呈现富营养化趋势,且面积逐年萎缩,水生物物种锐减。长江、汉江沿江城市近岸污染带越来越长,汉江干流及部分支流“水华”频发,城市内湖污染较严重,少数水库富营养化,部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全省水功能区现状达标率也不高。水污染加重,水环境恶化,水生态退化等水环境压力不可小视。

2.3水资源浪费现象越发明显湖北水资源总量为1027.8亿m3,只占全国的3.5%,人均水资源量1732m3,列全国第17位,低于全国平均值,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m3严重缺水警戒线。然而,湖北“千湖之省”的美誉掩饰了缺水的省情,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据统计,湖北人均每天生活用水0.23t,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在0.2t左右,人均用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活中过量用水,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加剧了湖北水资源供应的压力。湖北近几年总用水量达280亿m3,用水效率低下,全省农田实际灌溉平均用水量439m3/667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万元GDP增加值用水量224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漫灌用水、工业直流用水,企业高耗用水等传统用水方式,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水资源供给矛盾依然是制约湖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

3湖北水资源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3.1不断提高居民素养,树立环保意识水资源保护建设工作离不开广大居民的共同参与,因此,要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自身素养,让广大民众清醒认识到水资源比较短缺的现状和水质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树立居民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环保意识,充分认识到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建设工作中来。在全社会树立节约用水和爱护水资源的社会风气,让每一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认识到水资源保护事业真正是一项全民事业,离不开任何一个单位的参与,同时也认识到水资源保护工作是他们应尽的社会义务,与每一个单位息息相关,不断提高居民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3.2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水资源保护工作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规范水资源保护建设专项资金预算,切实做到年年有递增,将资金使用落到实处,重点向经济不发达和用水困难地区倾斜,突出解决水患问题和民生用水问题,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对于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使用,建议由省、市、区(县)各相关部门列出项目清单,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和监管,环保部门负责统筹安排和跟踪督导,审计部门做好资金使用审查工作,纪检部门做好监督工作。建立促进水资源保护的财税政策,推动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减少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现实压力。运用财政补助、奖励、贴息等政策,支持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水资源保护建设领域。加大相关领域对社会公众的开放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进来,加大资金的利用效率,使水资源保护建设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3.3积极引导社会共治,加大社会公众参与力度水资源保护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迫切需要改变仅仅凭借政府部门自身治理的传统思维模式,构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新局面。要以培育绿色生活方式为突破口,推动形成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相结合的全社会共治模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得全社会和每个公众都在水资源保护建设过程中积极参与进来,行动起来,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氛围。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重视,公众对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不断强烈,由于水资源对生物具有不可或缺性,公众对改善水资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面对公众的合理诉求,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要让公众深刻认识到水资源保护问题的复杂性,认识到水资源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需要他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切实落实保护责任,需要环保部门履行好统一监管职责,需要各部门真正齐抓共管,才能做好这项系统工程。加强引导,才能使公众理性看待水资源保护问题、科学分析现状、客观评价工作,进而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构筑水资源保护社会共治的大格局。

3.4严格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和责任严格履行监管的职能和责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环境保护诉求的增强,各级环保部门环境监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中形成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良现象,仅仅依靠现有的行政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等行政执法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必须要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手段,切实加大惩处力度,对重大事故负责人既要追究经济责任,又要追究刑事责任,甚至可以将重大环境污染行为纳入刑法。要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对偷排、偷放等环境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恶意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对篡改和伪造监测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要集中整治,推动环境守法成为新常态。

参考文献

[1]李恩成.湖北水污染问题研究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0,14:92-93.

[2]张红梅.湖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其利用对策浅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熊渤,胡顺华.湖北:发挥水资源优势,建设水生态文明[N].中国水利报,2015-06-11.

水资源保护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水资源 资源保护 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000-01

随着人类社会在20世纪起,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开始迅猛提升,在20世纪到21世纪的100多年里,人类生产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地球资源也随着人类贪婪的开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程度。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向外扩张,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人口日益膨胀,导致城市供水紧张,因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资源的保护才是现阶段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经济成果,但是水资源随着工业排放污染问题逐步显现。可饮用水越来越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近来,我国各地出现地下水质污染事件的发生,如山东潍坊地下排污事件,这一事件是以极端直观的方式警示:原本以为干净的地下水也已经污染殆尽。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197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已不能饮用的面积达六成。可见,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已经相当重要了。在2002年我国开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进行初步修定,并肯定了水资源保护的地位。

二、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保护制度不完善

我国有许多法律是专门是保护水资源的,其中有水资源保护制度:水资源规划制度、水资源利用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等,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我国虽然有这么多保护水资源的规章制度。但是还不能满足保护水资源工作的的需要。我国并未建立好水权交易制度,水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也没有形成,所以造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北方地区还是严重缺水,社会大众参与不到对水资源管理的监督。造成水资源管理部门行政权滥用,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合理。

2.全国水资源管理模式存在不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12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但是,在现实中水资源管理根本没按照国水法第12条走。地面上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水利部负责,地下水一直是国土资源部负责的,大气是气象局管理的。农林牧渔业供水归农业部和林业部管理。水污染防治归环境保护部门管理。这么多部门各管各的,造成很多矛盾,有的甚至互相推卸责任,造成国家水资源管理乱象百出,严重削弱了第12条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最终影响了水资源的保护。

3.水资源保护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水资源执法队伍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第一执法人员的素质太低,执法人员自己都没弄清楚怎么样去保护水资源,何况让其去执法,甚至有些执法人员本身就存在随意排污的行为最终导致水资源保护形同虚设,第二点主要是水资源保护机制方面并不向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健全。对水资源保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1.加强环境责任意识,保护水资源持续利用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正。环境公正主要指的是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权利是不平等,负有同等的义务。人们在做对环境有影响的工作时,要从自身的思想意识上明白负有防止对环境的损害并尽力改善环境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侵害环境。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的目的,在人和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同时兼顾2个基本原则: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作为主题和目标。

2.资源消耗方式由“借贷式”转为“预付式”

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刚建国,一些化工及各样式的污染还不是太多。基体在国内看不到污染,让人们逐渐失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心理,造成我国资源开发自建国开始一直处于粗放式的开发方式,许多企业靠近湖泊的就往湖泊排放,没有湖泊的就往地下排放。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污染越发严重,这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江河、湖泊等水资源已经得到了严重破坏,有许多水生物同样也受到了灭绝性的破坏。给我国不可再生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为了达到“一个旨在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生存而非支配自然的社会”不能把提前借贷消费的方式用于环境,先破坏再“修复”,利息是还不完的。应该预见到竭泽而渔的后果,从而保护环境,只要社会上每个人对环境付出积极的预付,大自然也会善待人类的。

4.做到消费无害化

生态理论学的合理消费就是消费无害化。所谓消费无害化,就是人类正常的建设与发展对生态产生不了污染。这就要求对人的一切消费活动上做起,首先我们要根据“可再生”的原则。所谓“可再生”就是能源用完了还能再利用,可以重复利用,对那些不能二次利用的材料,我们既是做到不去用,或者用完了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例如选择不采用CFC的电冰箱,不含磷的洗涤剂,不采用汞作触媒等。特别是对那些用过后的电池,对他的处理一定要紧甚,电池的污染是比较难处理的。

四、结束语

随着工业污染的加剧,我国的可引用水资源的供给越来越有限。工农业需要用水;城市更需要水,伴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供水需求量正逐渐提高,导致本就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紧张,再加上这几年的污染排放,我国可以饮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为了避免水危机现象的出现,我国必须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污染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这方面现已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浩.赵国芳.李晓路.浅析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新思路[J].中国经济周刊.2008.(8):62-63.

[2]蓝楠.江德辉.国外饮用水潭像护管理体制与我国的启示[J].能源环境保护.2007(5):58-62.

水资源保护范文第8篇

水资源保护调查报告第一篇:

一、XX市水资源基本情况

XX市地处湖南中部、资水中游、湘黔铁路中段,市境总面积439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XX市分属湘江、资江两大水系,其中资水流域面积326.65平方公里,湘水流域面积112.77平方公里,全市五公里以上的河流16条;多年平均降水量1398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1.2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3087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平数3889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804亿立方米,另由新邵、新化、涟源流入客水1.2656亿立方米,资水过境水量126.278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共达8.1818亿立方米。共拥有各类水利设施1万多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含电站类水库1座),小型水库29座,总库容10845.94m3。各类渠道4884.9km,山塘3410口(500 m3以上),河坝2332处,各类泉井1469处。根据湖南省环境保护局湘环函〔2015〕11号,资水冷水江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为球溪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取水口下游200米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球溪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位于XX县坪上镇筱溪村筱溪水电站坝址地段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

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力度

为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工作,应对近年不断呈现的水资源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加快推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3号)、《XX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娄政发〔2015〕1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XX市人民政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冷政发〔2015〕6号),明确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加强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在此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又以冷政办函〔2015〕68号文件出台了《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对全市各乡镇办和市直有关单位水资源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的具体办法。《办法》确立三条红线。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通过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取水用水总量、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论证,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加强地下水管理和水资源统一调度,切实控制用水总量。到2030年,XX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亿立方米以内。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通过严格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建立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节水监督管理,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到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提高到0.6以上。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通过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入河(库)排污口管理,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和河(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切实控制入河(库)排污总量。到 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重要河流、水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二)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力度

加强排污口整治管理。市中心城区原排入资水冷水江工业用水区总计有小型生产和生活排污口15个。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工作,突出以工业污染防治实现达标排放为首要任务,以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资水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整治工作。加强了排污口的监管,对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单位,严格按照入河排污口管理规定,经充分论证后进行审批。加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位于潘桥乡郭家村和老屋村交界处的污水处理厂,第一期工程于2015年正式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为30000吨,对排入资水的污水进行处理,有效控制了新生污染的产生。

加强河道管理。一是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在资江取水口划界立碑,上游1000米、下游400米禁止采砂,对其余河道采砂实行有偿出让,并成立了河道采砂开采权有偿出让领导小组。对河道可采区进行拍卖。根据《湖南省河道砂石开采权有偿出让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可采区进行拍卖,此工作正在进行中。二是开展中小河流治理。从2015年开始启动全市中小河流治理,中涟河治理投资1700万元从2015动工,2015年竣工;柳溪河治理计划投资1100万元,已完成招投标工作,现正在准备施工前期工作,下一步是球溪河的治理。三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管理清洁水源地工作。取缔了周头水库周围养猪养鸭等污染水资源的项目,在浪石滩电站设有拦污闸,对垃圾进行打捞处理;对每个乡镇河道的垃圾进行跟踪监督管理,由乡镇水管站具体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巡回检查,水利部门安排河道股工作人员对河道卫生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

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改善农村水环境。一是建设锡矿山集中供水工程。锡矿山地区受采矿影响,水源枯竭,生活用水被重金属污染,水质极差,为解决该区域的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锡矿山集中供水工程。锡矿山饮水工程包括取水工程、输(原)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四部分,主要解决锡矿山办事处(10个居委会)、中连乡(2个村)及矿山乡(6个村)共计 18个村(居委会)1.5万人的不安全饮水问题。二是建设利民水厂。2015年12月开工建设的利民水厂计划总投资1007万元,设计日供水3000吨,解决渣渡镇14个供水片区共计1.5万人的饮水问题。

加强了城郊水源地保护。地处北东部17km的梓龙乡周头村周头水库位于资水一级支流柳溪河上游,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2.24km2,总库容1040 万m3,设计灌溉面积2.759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2015年以来,应用周头水库的库水进行处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目前通过国家、省立项的周头集中供水工程、铎山集中供水工程均采用周头水库库水作为水源。已建铎山集中供水工程日供水3000吨,解决岩口、铎山两个乡镇20000人及牲畜的饮水问题;周头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日供水6000吨,解决梓龙、毛易等乡镇19138人及牲畜的饮水问题。周头水库作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主要水源,在我市农村饮水问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保障周头水库饮用水源的安全,市政府花大力气对水库周边规模养猪场进行了有偿拆除,共拆除46户1.5万平方米规模养猪场,补偿资金700万元。同时周头水库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也正在申报当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水量、水质、节水分割管理,制约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工作。水量由水利部门管理,节水由城建部门管理,水质由环保部门管理,形成多头管理,严重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二) 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一是城市自来水供水率低,漏水严重,供水管网损失率在20%以上;二是工业用水重复率不高,目前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40%左右,乡镇工业用水重复率则更低,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部分单位水资源开发方式未能全面考虑综合利用的原则。

(三)水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人口的增加,废污水处理措施不够到位,区域内工业及生活废污水、农田的农药化肥等各种废污水,大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水体,对河流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采矿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

(四)河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非法采砂、乱采滥挖、无序超量开采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河势稳定,破坏了沟川河道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函蓄,造成河道防洪隐患和地区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四、建议

(一) 强化协调,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水质、水量、节水等分割管理是我国现有管理体制决定的,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积极探索统一管理的新途径,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点是统一规划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市政府要强化协调,督促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各负其责,积极配合,相互协调,认真执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把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做好。

(二) 增强意识,进一步加大节约用水工作的力度。一是要更加广泛地向全社会宣传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水的忧患意识。二是要提高水的利用率。要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要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回收利用城市污水。三是要加强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推广,提高节约用水的科技水平。

(三)坚持依法行政,切实防治水资源污染。加强水环境治理,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分工负责,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限制各企业的排污总量,监督各排污口按量达标排放,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尽量把水污染控制在源头上。

(四)进一步提高对河道管理,加大对非法采砂、乱采滥挖、无序超量开采的打击处理力度,确保河道正常运行和河道自然生态平衡。

水资源保护调查报告第二篇: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启华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对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先后察看了漳河镇饮用水源取水点、副坝食堂、漳河岸泊景点码头建设项目、泰山水库和罗河水库的渔业养殖、国宾酒店污水处理站等现场,详细了解了饮用水源保护、拦网养鱼和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召开了有市住建委、交通运输局、林业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城乡规划局、工商局、水产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市环保局、漳河工程管理局、漳河新区管委会关于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汇报。5月29日,调查组将调查了解的对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市环保局进行了反馈。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近几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强监管,积极开展综合整治,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漳河水库整体水质达到地面水二类标准以上,库心水质达到一类标准,透明度达到7米,符合水体功能要求。

(一)建章立制,为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保障。一是建立了保护漳河的荆(门)襄(阳)宜(昌)三地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漳河水库环境监管协调小组。协助省环保厅制定了《湖北省漳河流域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移交处理工作制度》和《漳河水库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漳河支队网站沟通平台。今年6月1日,市政府及环保部门积极向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争取,在荆门召开了荆门、宜昌、襄阳三地漳河水库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省级试点座谈推进会,为做好漳河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开展漳河水库省级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加强流域联合执法等工作打下了基础。二是建立了漳河水库周边乡村环境管理网络。将水库周边34个村委会、居委会书记主任聘为义务监督员,发挥了保护漳河水源的宣讲员、示范员、监督员和联络员的作用。三是出台了漳河保护的相关规划和规范性文件。近几年来,市政府先后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漳河水源保护的决定》、《XX市漳河水源环境保护规定》。2015年,市政府又先后编制了《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XX市漳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等保护漳河水源的系列规划。这一系列制度、规定、规划的出台,为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强化监管,切实加强漳河水资源保护。一是严格审批,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项目建设。近几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 两不增、一提高(不得增加新的污染源和排污口,提高现有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制止了漳河镇虹亨公司吊脚楼、宝富科技公司培训楼等开发建设项目,拒批了不宜在漳河周边建设的观音寺、市老年优抚中心、宏图槽车生产线技改、鄂林木业有限公司粘合板等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二是对位于漳河水库周边的洋丰佳源和中天荆化2家化工企业排污口和有关环保设施,安装了在线监控,实行了全天候在线和视频监控。同时对漳河水库5项水质基本参数和4项水质特征参数进行了连续自动监测,并通过荆门日报、荆门晚报、漳河环境监测支队网站和天鹅广场环境质量显示屏每周向公众水质监测状况,对可能出现的污染实行提前预警预报。三是完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志牌设置安装工作和启动漳河湿地保护界桩工程。市水务局在漳河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置保护界桩255个,在漳河一级保护区设置安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牌14块,在准保护区设置安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牌22块,在二级保护区设置安装道路交通警示牌18块、航道警示牌15 块。市住建委在漳河水库沿线88公里范围内埋设湿地界桩1758根,现已埋设695根,计划8月底完工。四是开展了漳河流域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市环保部门积极争取国家环境监察先行先试试点,建立了漳河流域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制度和程序,完善了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环保监督、部门监管、联合执法的工作体制。2015年5月,试点工作通过验收;2015年12月8日,国家环保部对我市漳河流域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给予了通报表扬。

(三)保护修复并举,推进漳河水资源生态环境建设。近几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推进漳河库区生态建设。一是对漳河库区边缘及其支流流域区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全部实行封山管护,将库区21.37万亩林地划为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进行保护。二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市住建委将义务植树点定在漳河水库周边的山地,建成风景林300亩。漳河工程管理局投资300多万元,对观音岛、长青岛进行绿化和植被恢复,并在水库下游种植池杉8000余棵、芦苇30万株。漳河镇对库区的荒山荒坡、低产林和空地闲地进行改造,发展造林基地7780亩、经济林4980亩。这些工程的实施,加强了对周边山体的保护,净化了库区的水质。三是对破坏漳河流域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共查处违法案件23起,依法处理25人,有效打击了漳河流域的林业违法活动,使漳河森林资源得到了保护。

(四)开展综合整治,严肃查处污染漳河水资源的违法行为。一是依法拆除违法网箱养殖。近几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拆除了位于漳河罗河水域、泰山水域和总干渠烂泥冲水库水域的264个养殖网箱。对省农业厅许可的168个养殖网箱,已拆除135个网箱。二是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对洞沟纤维板厂年产 8000立方米的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线、湖北金龙酒业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食用酒精生产线、XX市汀龙木制品有限公司和水库岸边的刘湾煤矿、林家沟煤矿、西沟煤矿、杨湾煤矿、银铃沟煤矿、花子沟煤矿、李家洲煤矿、天发煤矿等违法企业依法实施了关闭,拆除了食堂和简朴菜等餐馆。督促洋丰集团佳源分公司和中天荆化公司完成了清污分流、污水闭路循环、冷却水达标排放的限期治理任务。三是对漳河水库周边的违章建设进行拆除。今年3月,漳河新区管委会对苏集村三处2800多平方米、京河村6户5000多平方米的大型违法别墅进行了强行拆除。四是对迎接村和仙女村共4处筑坝拦汊进行了整治。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管理体制不顺,执法上难以到位。一是漳河水库的渔业行政执法、水行政执法被省农业厅、省水利厅授权给漳河工程管理局,导致地方政府及部门无法管理。二是漳河水库流域跨荆门、襄阳、宜昌等地,市政府在保护水资源工作上只能管理荆门范围,对于其他区域的环境违法行为,只能通过移送处理,致使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查处。

(二)漳河水资源保护的执法监管合力还未形成。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涉及到环保、水利、林业、渔业、旅游、住建等多个部门,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各部门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执法监管的合力。

(三)污染漳河水质的拦网养鱼、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一是拦网养鱼污染漳河水质。如漳河水库罗河水域两年前承包给养殖户养鱼,养殖户为了快速获得经济利益,大量投放饲料,污染了罗河水域的水体,导致库边罗河村的27户农户101人没水吃,群众反映强烈。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威胁漳河水质安全。漳河流域内,少数地方乱砍滥伐林木、部分群众毁林开荒种植农作物,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三是生活污水污染漳河水质。漳河水库周边农庄的生活污水经过简易处理后,通过农田、沟渠流入漳河。漳河、栗溪、马河等镇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漳河水库。

三、几点建议

(一)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要解决群众关心、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和群众健康生活的污染问题。一是按规定的期限在今年12月底拆除漳河水库内剩余的33个养殖网箱。二是对漳河水库罗河水域的拦网养鱼在合同到期前,实行人放天养,确保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合同到期后取消该养殖基地。同时要尽快解决好周边27户农户的饮水问题。三是要严格审批和管控漳河水库周边的建设项目,对所上项目必须进行环评,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坚决不能建设。对已开工建设而没有环评的项目,要先停工,待环评通过后才能建设。四是要严肃查处违章建设行为,同时要研究具体办法,对已建设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五是要积极实施清洁生产,科学施肥,引导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不断降低农村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六是对库区周边的农庄要进行集中整治,通过整治没有达到环评要求的,要进行关闭和拆除。对今后需要建设的农庄,应通过规划和环评后,在漳河水库背水面集中选点建设,便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关于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各类报告

(二)加强宣传引导,推进漳河库区科学发展。要制定漳河周边乡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引导和指导库区科学发展。要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鼓励和引导漳河库区的农民向城镇转移,发展城镇经济。要立足漳河库区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柑桔产业,发展茶叶、葡萄等特色产业,并将漳河库区特色农业作为绿色农业的示范区进行试点,引领库区群众脱贫致富。

(三)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保护漳河水资源的合力。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市政府要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问责制和考核机制,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为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各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合力。

水资源保护范文第9篇

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是在对取、退水影响分析的基础上,说明取、退水对水文情势、区域水资源状况、其他用水户、生态、水域纳污能力的影响程度,按照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求,以预防、控制和影响减量化为原则,确定建设项目业主应采取的工程和非工程预防与补救措施,消除或缓解项目取水和退水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论证报告提出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内容应有针对性,应做到技术合理、经济可行和便于实施。水资源保护措施一般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来制定。

1.1工程措施(1)节水工程在对项目设计排污总量和用水合理性论证基础上,分析项目各主要生产环节可采取的节水减污潜力和相应的工程措施,论证节水工程实施后,减少的污染物产生量。(2)污水资源化工程在实施有效的污染源治理基础上,论证建设项目污染物在入河前实施进一步生态处理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入河量。农业灌溉项目要根据灌区取用水的实际情况,提出控制农业污染的综合性措施。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和分质供水的要求,论证项目污废水资源化的途径并对其可行性和保障程度进行分析。(3)防范地表固废淋溶和渗滤影响地下水的措施根据区域降水、地表产流特点和地下水保护要求,提出建设项目涉水固废无害化处理及淋溶与渗滤液安全处置的工程措施。例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为防止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垃圾渗沥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4)项目取水和退水计量装置的建设根据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明确项目取水和退水设施应建设的水量与水质监测装置要求,并提出监督管理措施建议。(5)水功能恢复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针对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对原有水域水功能和水生态的影响,提出通过工程设施建设,恢复项目影响水域水能利用、水产养殖、水源保护、纳污能力优化恢复和水生态修复的措施方案。

1.2非工程措施(1)确定项目取水和退水设施布局和运行的优化与调整提出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等设施布局、建设和运行的优化调整方案,有效减缓取水和退水对论证范围环境地质、生态及其他特定第三者产生的不利影响。(2)建设项目事故或非正常工况入河排污的监控预案根据项目特点和入河排污影响水域的水功能保护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退水事故应急处理和控制的防范预案建议,预防和控制建设项目事故与非正常工况退水对受纳水域水资源产生风险影响。(3)提出强化取水和退水方案的监督管理要求制定项目业主应遵循的取水和退水管理计划,提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取水和退水设施的监督管理计划建议。(4)提出落实建设项目减控影响的管理方案针对取水项目的影响情况,根据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的可承受程度,提出落实建设项目减控影响而应采取的取水和退水管理方案。针对引水和水量调度工程建设运用影响情况,制定工程调度运行的优化方案。(5)制定建设项目地表取水和退水影响的水质监测计划根据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提出有重大风险影响建设项目的取水和退水监测计划。

2水资源保护措施的落实

2.1案例概况寿县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1×600t/d焚烧炉+1×12MW汽轮发电机组,取用瓦埠湖地表水,取水口位于寿县窖口镇真武村瓦埠湖西岸,年取水总量33万m3。所涉及的水功能区为瓦埠湖引江济淮调水水源保护区。工程采用零排放设计,电厂运行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均回收处理达标后重复利用,无污废水外排。垃圾渗滤液采用“沉砂池+调节池+混凝沉淀+ABR厌氧反应器+一级反硝化硝化+二级硝化反硝化+膜生物反应器(MBR)+超滤+二级纳滤”的工艺处理流程,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生产。

2.2工程措施(1)加强施工期废水处理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砂石料加工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以及修配系统含油废水,污染物主要为SS和pH,可能伴有少量的石油类;生活污水来源于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用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氨氮、总磷等。施工期间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施工现场应建造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其中施工废水应经沉淀后回用,不得外排,施工生活废水经隔油池、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作周边农田施肥,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放。(2)加强水资源监控加强取水口的水量和生产污、废水口的水量和水质监控,布置合理的监控点,确定严格实用的监控内容和监控规程,及时掌握监测区域内地表水、工业废水、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变化动态,实施有效地项目废水控制。杜绝废污水在厂区内部管网中跑、冒、滴、漏现象。(3)完善垃圾池安全处置的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区域地表产流、地质构成和地下水保护的要求,对卸料大厅和垃圾池进行防渗处理,建设项目涉水固废无害化处理及淋溶与渗滤液安全处置的工程,以减轻池内污水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垃圾池等设施要严格按照相关建筑防渗设计规范及《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采用标号的防水混凝土,并按照水压计算、设计足够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垃圾池池体内壁做防渗及防腐处理,如采用土工布膜衬垫、塑料树脂夹层等。池壁及池底用水泥及防漏水泥挂面无渗水,浇注时加螺纹钢材织网,混凝土平均厚度不低于600mm,混凝土浇注严格按照相关防渗规定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池体竣工后,做好试水试验。

2.3非工程措施(1)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水务管理体制本项目应向有关部门申请取水许可,严格按照核定取水量取水,按计划用水,加强取、退水水量、水质管理,同时应按照取水许可管理要求,建立齐全的有关资料档案,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取水许可监督和管理,按期年审。项目用水过程要纳入当地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管理范围,随时接受有关管理和监察、监测部门的检查考核,并建立旬报、月报制度。(2)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监测部门项目建成运行后,电厂内应当设置专职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对厂区的水资源及用水节水进行监督管理,核定各工序水量,对各部门水资源保护工作进行考核。建立相应的水资源保护体制,并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目标体系,由专职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制定考核办法并建立健全奖励处罚措施,从制度上保证全厂的水资源保护工作。(3)监督落实节水减污方案根据本期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照生产工艺对用水量及水质的要求,结合水源条件,从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确保电厂长期、经济、安全运行的目标出发,工程设计应落实节水减污方案,运行技术先进的节水减污设备,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设计评审和竣工验收,主要用水工艺、环节应安装用水计量装置,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同时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开展清洁生产,不断研究新的节水减污清洁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用水量。(4)制定必要的水质监控计划为确保本项目在瓦埠湖取水湖区的水质稳定,要加强取水口附近水质监测,监督区域内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一经发现超标现象,要及时上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并立即停止从瓦埠湖取水。同时,加强厂区附近水质监测工作,防止由于项目非正常运行可能排放的废水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5)制定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落实“零排放”设计在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提高各类设施的完好率的基础上,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要充分利用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回用调节池以及消防水池的容量,研究制定在出现污废水外排的情况下的预防措施和上述蓄水设施的调度运用,尤其要制定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确保电厂无污废水外排,保护好水资源。

3结语

水资源保护措施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开展建设项目取、退水方案中的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先进性分析评价,是水资源论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水资源论证过程中,需针对项目特点,提出合理可行的水资源保护措施,维系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保护范文第10篇

溉区水资源利用一直是溉区发展的基础,而随着水污染问题的加剧,如何保证溉区水资源质量成为了当前溉区工作的重点,只有保证水资源质量以及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才能确保溉区发展。因此必须以长远的发展眼观看待水资源保护问题,不但要看到眼前利益,还要为后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措施

1淠河总干渠概况

淠河总干渠是淠史杭灌区淠河灌区的主动脉,以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和白莲崖水库为主要水源,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从六安市裕安区横排头枢纽至合肥市肥西县新民坝,全长104.5公里,承担着660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是安徽省重要的粮食基地,同时也是合肥经济圈省会城市合肥市级六安市、淮南城市供水和沿途乡镇居民生活用水的输水渠道,已列入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

2水资源概况

2.1存在问题随着区域用水要求的提升,用水主体还是由单一的灌溉用水转为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生态补水等多元化用水,而原来灌溉渠单一的供水功能已经无法应对更加高质量、高要求的供水标准。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用水结构和用水需要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生活用水逐年增多,同时淠河总干渠穿过六安市区,沿途经众多乡镇,周边的居民区和工业企业等点污染逐渐增多,入渠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等带来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渠道水质受沿渠排污、汇流影响,部分河段水质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使灌区水资源更加紧张。

2.2保护目标2011起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洁净的饮用水,以淠河总干渠水资源水质维持Ⅱ类为保护目标,确保六安、合肥的城市供水、沿渠乡镇居民的生活需水安全,满足淠河总干渠沿渠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提高居民保护水资源意识,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淠河总干渠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我国水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是分布不均,且人均占有量较低。现代灌溉区除了要满足灌溉用水外,还兼供多元化的用水渠道,因而压力倍增。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因而溉区不但要将工作重点放到开发水资源上,还应当从改善水环境入手,提高溉区水资源质量。溉区不但要提高区域民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还要加强水资源的综合测评,通过切之有效的措施改善水环境。

3.1水资源保护的工程措施

3.1.1清淤疏浚措施。水污染治理中水质的改善是重点,其中内源污染是水污染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生活废水以及工业废水,而水土流失所带来的泥沙、废渣也是导致内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地表径流携带的农业污染物对内源水质的影响最大。上述污染物一部分会随随流稀释自净,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沉积在水底淤泥中,若水流激起水底淤泥,其中的污染物便会释放,随水体进入内源,影响水质,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清淤疏浚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对水底淤泥的清理,对河道的疏通,减少水底污染物的沉积,并加强水体的自净功能。

3.1.2城市排污工程的建设。保护渠道水体是保护溉区水质的有效措施,而渠道水体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建设污水和夹带污染物的雨水,因此通过建设截留工程阻断建设污水以及雨水,从而控制水质。城市雨水污水一般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至自然水体中,但是若遇到连续阴雨天,目前城市截留管网对于雨水污水的输送能力有限,只能将一部分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而其余的混合污水则会通过城市下水道直接排入水体,这是导致城市周边溉区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的建设,严格控制城市下水道溢流问题,加强排水系统的输水效率以及输水功能,将原有的合流排水系统改为分流系统,另外加设雨水污水的贮存区域,从而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3.1.3沿渠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及垃圾处理措施。淠河总干渠沿渠有10个乡镇、3个街道共45个行政村(居委会)、82个自然村,除城区3个街道、9个社区已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外,其他行政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没有或者不完善。严禁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乡镇的生活污水直接向渠道中排放,改造现有乡镇排污管道,实现雨污分流,在乡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各种污水的集中处理,与城市排污系统联通。建设垃圾中转压缩站、垃圾池、配备垃圾桶、垃圾车及专职人员负责垃圾收集、装运。

3.1.4生态工程技术。渠道综合整治消除渠道工程安全隐患和险工险段,如滑坡、管涌、渗漏、散浸等,水土保持实施坡面整治及绿化、护堤林带、滩地乔木带、植物隔离等植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3.2水资源保护的非工程措施

3.2.1水功能区管理。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地表水水功能区;修订完善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指标,提出分年度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和节水管理。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等。

3.2.2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源的保护是同人们生存息息相关的,因而必须加强保护管理力度,在饮用水源区域设立保护区,并针对性的设立安全保障机制,严禁在保护区排污,一旦发现排污口立即予以取缔。通过应当依法监管、审批入渠排污口的设置,并对相关档案进行审查、完善,做好档案管理,以备后期查询。针对淠河流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入渠排污口规划,并依照规划进行布设。并对淠河流域违法入渠排污口加以整治,通过严格的监测、通报手段进行流域入渠排污口的监管。

3.2.3水资源保护区日常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专职队伍,加强对淠河总干渠沿岸的巡查与管理,常态化开展水面保洁与水草清理工作。

3.2.4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建立水生态系统保护制度;研究建立生态用水保障和补偿机制;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完善淠河流域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逐步开展水生生物监测评价和管理工作。

3.2.5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原有的环境监测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及水源地周边地区,以常规手段为主,自动化程度很低,难以动态、全面地反映环境变化和问题。难以支持政府实施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可提高水质监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结束语

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三线三边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沿渠对水环境的威胁得到了有效治理,但水质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利用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对水功能区进行治理,改善水质状况,并通过污染物限制排放以及综合治理的方式加以保护。同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保障体系,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从而有效管理保护区水资源状况。另外为保证人们饮用水安全,水源地相关部门还应当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意识。通过加大资金、科技投入,提高溉区水资源质量。虽然目前我国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水环境保护以及水生态保护更加凸显了其地位,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更加重视水环境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安徽省水文局.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水资源保护规划[M].2013.

[2]刘昌利,黄林,赵群,等.淠河总干渠水质生态学监测[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8).

[3]叶红,王笑梅.六安市淠河总干渠水质综合评价[J].皖西学院学报,2012(5).

上一篇:机器学习范文 下一篇:节约水资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