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9 17:25:38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的兴趣日益重视。本文认为受科技进步的影响,当今职业教育教材开发呈现四大探索性发展趋向:无纸化、注重多媒体化、呈现自助式、融入网络教学。

关键词 :培训教材 开发 趋向

一、职业教育培训教材开发呈现无纸化趋向

传统培训教材大多采用文字书面形式,既受撰稿写作、排版、印刷、发行等多环节制约,又受印张字数成本限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培训的需要。由于现代科技的普及推广,教材的形式已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教学中声、光、机、电的应用,使得单纯讲解面授法教学显得不合时宜。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今后教材的无纸化将是一个趋向,即使是书面文字也可以不再以纸张为载体。随着音像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的普及,仅发几张通知和简单的教学进程安排,就可以开班办学将成为很普遍的现象。无纸化教材之所以会流行起来,是因为它有传统教材所无法相比的优点。现代职业培训要求的是周期短、内容新、针对性强、方式灵活、个性强的培训形式,传统的一人一本书、排座听大课的模式无法适应。为满足组织成长的需求,促使新培训模式的研发成为必然的选择和结果。无纸化教材模式,则能很好地适应组织开展的各类培训。

二、职业教育培训教材开发注重多媒体化趋向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我们重视的是利用人的听觉,大量的课程设计也使学习者“听着学”,引导学习者倾听教师对知识的有准备讲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成果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使教学手段的改革得到长足发展。一些以前认为是不可能或不现实的教育培训策略,可以被轻而易举地利用起来。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即将成为现实。研发制备大量的多媒体教材用来取代传统的教材模式,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现代多媒体教学,所需多媒体教材应既有声、图、文字表述,还可设计一种环境,用计算机加以控制,借助人工环境场景对人的其他感官施加影响,如皮肤感觉、立体视觉、平衡感觉,以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这种培训模式已在一些领域得到应用,如模拟驾驶、模拟飞行、机器设备的模拟操控,其仿真效果可大大提高培训成效。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与增加,多媒体化教学、多媒体教材开发又会跃上新的台阶。

三、职业教育培训教材开发呈现自助式趋向

自助培训模式的教材与普通教材在功能与形式上有较大区别,它的开发制作比普通教材困难得多。因此,这种教材目前还不能普遍推广应用。但是,由于此类教材形式多样新颖、易于自学、适应广泛、应用效果好,因而已成为一种很有生命力的培训模式。目前,自助式培训模式教材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文本式自助学习教材。它基本上是图文式教材,常选编成阶程式或题库练习训练模式,还有的配有音像资料。类似的有自学辅导教程,如语言的阶程教材。若有组织的培训可设专人辅导解惑。

第二,多媒体自助教材。它可用于个人自助学习,也可在培训学习中心应用。其制作形式常集声、光、电于一体,或以超媒体形式制作。现已被广泛用于教育网站学习内容制作中。

第三,模拟仿真教材。它集声、光、机、电于一体,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培训模式能大大缩短培训时间,增强培训效果和人员熟练程度,其常用于带有操作性质的岗位人员培训中。因其制作成本太高,目前还仅限于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培训。

四、职业教育培训教材开发融入网络教学趋向

随着世界互联网的开发应用,网络教学已成为可能,网上教材研发自然也被提到教育者们的议事日程上来。目前解决教材问题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由教育培训者编辑制作网上教材(制作形式大都为多媒体课件),定时定向向学习者发送,学习者按约接收学习,还可以将学习中的问题及学习情况及效果通过原途径发回教育培训者网站。另一种是由教育培训者提出问题、提出要求,不负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仅指出解题思路,要求学习者自己向互联网求教,求解问题的思路与做法。

总之,随着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材的开发内容也会更加丰富。一些新观念、新做法,对教材、对职业教育事业的支持作用、支撑力度也会越来越大。我们只有不懈地研究它,分析它的变化,不断捕捉新的发展信息,为我所用,教材开发工作才会伴随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更广阔的天地和领域。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2]刘景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分析;几点建议

在我国,进修学校的分布有点散,数量有点少,设施有点差,地位有点低。进修学校的性质既是学校又是局直单位,进修学校的教师的既是学校的任课教师又是机关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进修学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继续教育的各种培训,然而实际上更多的是围绕继续教育的各种服务性工作。这就造成了进修学校的教师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各种的问题,那么作为进修学校的教师如何做好继续教育基础性工作的同时,更好的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呢?

一、教师现状分析

1.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人数太少,没有按省规定的小学教师总数1%的标准去配备,或者虽然按数量配备了,而行政勤杂人员却占去总人数的一大部分,造成有教学培训任务时,真正能站到培训前台的专任教师少。

2.学科教师不配套。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基本上能达到100%的本科率,但学科教师不全,尤其是音、体、美教师在进修学校严重缺乏,使得进修学校在每年的暑期培训中很被动,不能用自己的专任教师对全县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音、体、美培训,而是要聘用外来的教师。

3.学习创新意识不强。俗语说“时代造就英雄”,在对进修培训存在偏见,甚至有点苛刻的背景下,在对专任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在专任教师用多数时间服务于继续教育培训外工作的实际情况下,我们的专任教师有点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甚至于别人对自己的教师称呼感到惊讶。这使得我们的教师自信心不足,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淡薄。

4.应变能力不强。进修学校的培训除了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省、市级课程培训外,我们还有更多的培训任务,比如: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职称计算机培训、职称英语培训以及各种社会培训,这些培训的形式大数是讲座类型的,而我们的教师,文科的还好些,理科的教师就显得有些吃力,尤其是对专业要求较高的培训,我们的教师更是难以应对。

5.教师面对的培训任务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继续教育培训是整个继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的继续教育课程都是全新的内容,可见到培训教材的时间最早在5月份,甚至有的年份暑假开学之后教材才能到手,而11月份通常要完成培训,12月份完成年度考试。使得进修校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针对性的备课任务很艰巨。

二、几点建议

1.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自信但不能自负。客观地讲,教师进修学校应该是半行政半事业性质的单位,临时性、不确定性的行政任务多,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少。长期远离中小学课堂,不任课的进修学校教师要在继续教育培训中站到任课教师的前面,讲有关教育教学的内容,确实心里有点慌,尤其是对城区的优秀初中、高中进行培训,心中更是没底,甚至于我们的教师不能更好地表达,更好地发挥。也就是这种不争的事实,使得在培训过程中,中小学教师用有色的眼光看进修校教师。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进修学校教师的存在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比如,他们外出学习的机会多,理念超前,对事物的看法有一定的前瞻性,再比如,进修学校教师有不同的专业,并且在不同的专业层次都有很深的造诣,在继续教育培训前,都要进行省、市级培训,外出培训汇报交流,教师各自拿出自己的培训方案,试讲,合作交流,最后取长补短实战演习,团队合作精神好。所以说我们的教师绝不是一无是处,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为此,我想说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努力运用适合的教学风格。首先,是适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风格――讲座型。继续教育培训的主体是进修学校的教师,与教育专家、教授级的讲座不同,达不到专家的级别,不能要求自己太高,否则会事与愿违,弄巧成拙;与中小学课堂教学也不同,进修校是中小学的上级单位,站位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培训对象也不同,必须考虑培训对象的需求心理和实际知识能力水平。适合继续教育培训的讲座要以教育专家为楷模,努力向教育专家靠近。

其次,一定要选择适合教师个人的风格。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质,有的教师天生幽默,说起话来自然能引起培训对象的兴趣,而有的教师天生古板,却自然丽质,说起话来娓娓动听,所以说不同教师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要想使继续教育培训有声有色,深入人心,教师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扬长避短,张扬个性。

3.要有丰富的、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每年的主题不同,重点不同,但始终不会离开中小学课堂,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和学生,所以在每年上级部门下达课程主题之前,我们就必须有丰富的,多学科的知识储备,我们要不断地研究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深入中小学课堂实际,要急中小学课堂之所急,需中小学课堂之所需,真正受到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使继续教育不再是走形式、走过场。

4.培训内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每年的继续教育课程都会有一本或两本教材做为载体,如果我们教师用教材教教材,对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力都很强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点必要也没有的,因为教材上的内容他们能看得懂,理解得透,所以,我们进修校教师绝不能教教材。不教教材?继续教育考试要考察教材内容的,怎么办?我们要用教材教,拓展中小学教师的眼界,引领中小学教师学习,让继续教育培训成为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体能动性,真正使得中小学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能有所提高。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3

2019年9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但我的收获颇多。本次新教材培训学习以专家讲座、交流汇报、说课研讨形式进行的。首先是酒泉市新苑学校的马艳玲老师给我们做了专题讲座,她主要对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解析。然后,其他各学校的老师都我们分享了自己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的一些好的做法。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有了新的了解,我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一、思想的转变

日常教学中,思想品德学科一直被误认为是副科,学校、家长、学生,甚至连我们这些任教道德与法治课的老师也这么认为。参加培训后,我明白了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我们的教育缺乏的恰恰就是对孩子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育人先育心,由于一味地抓高分,抓升学率,使得我们的孩子失去快乐,失去个性发展,甚至失去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 

二、教材的变化

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教材有了新的变化,它彰显生命教育主题、突出法治教育、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意识、突出全球意识。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增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因为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更加重视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代级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增加了学生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监督权。

三、课堂的变化

教材大量增加了学生日常的所见所闻,使得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结合教材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尽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注重开发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四、树立新的观念

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就要具备扎实学识。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广大教师要成为一名知识丰富、业务精湛和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必须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以自己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知识清泉。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全心为学生服务。道德与法治课的老师担负着培育好祖国花朵的重任,如何用好教材并且能够创新的用好教材,还能做到被学生喜欢、能将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思想内化于心,更是我们应该思考与钻研的。用的话说: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应当系好学生第一粒扣子。

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一个新式的学习平台,是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这次的培训,我们受益匪浅,培训会后我们要把自己所听、所学认真地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更好地服务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奉上更加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为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合格学生而努力奋斗!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培训;教材;现状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经验的累积和教学内容的总结。教材建设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育培训机构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做好教材建设这项基础性工作,既需要行业自身不断探索和积累,也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我国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满足气象教育培训发展需求的教材体系基本框架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国外气象培训机构教材建设特色鲜明

(一)根据教学模块编写模块化教材

澳大利亚气象局培训中心(BMTC)在教材体系建设理念先进,根据课程的模块化内容编写教材。以气象观测课程为例,该课程分为地面观测综述、气象学基础、机场地面气象观测、气候分析、雷达和高空观测、气象服务、操作训练、模拟实习等等,每门课程对应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就是本门课程教材,其中主要包括一些规范性手册、手册使用说明、基础知识读本,以及教师编写的BMTC培训讲义。美国国家天气局培训中心(NWSTC)的教材根据其培训计划的要求而编写,在未成为正式出版教材前称作试用讲义,每门课程都配有对应的讲义。英国气象学院(MOC)培训教材根据课程涉及的教学模块编写讲义,并配有课前学习资料,包括课前练习及答案。美国COMET是气象行业最大的继续教育资源网站。COMET教材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COMET课程总共有19个主题,519个模块,总课时数为1119个小时。几乎涵盖了气象主要学科和部分相关领域。

(二)根据培训适用对象编写分层次的教材

发达国家有严格的上岗培训制度,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气象机构在预报、观测、服务等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覆盖率均达到100%,与之相配套有完善的上岗类培训教材。COMET、BMTC针对气象业务、气象服务和气象管理,开发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教材和课件。COMET课件还根据不同学习对象所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分为四个等级:0—科普性知识,1—初级,2—中级,3—高级。

(三)教材内容紧跟业务发展

NWSTC培训教材内容紧跟业务发展需求,每年会根据气象业务与其它业务技术的发展情况,更新培训教材。MOC所用的培训教材(讲义)编写实行沿袭制度,由新教师接替老教师,严格按程序编写,讲义里修订页上记录了该讲义的起草时间和历次修订的时间和修订者的名字。BMTC教材采用活页形式保存,便于新旧知识点的更替。COMET课件资源更新及时,内容涉猎广泛。每月都会有新的课件上传到COMET网站。有的课件内容来自会议、讲座、workshop等,即对录制内容进行设计、编辑,形成结构化的教学课件。这种高效的方式及时保证了资源的更新。

(四)教材资源师生共享

MOC所有的培训管理文档和培训资料,均面向学院的教职员工公开共享,相互借鉴,提高效率。每个培训开始前,授课教师所在小组组长会挑选合适的讲义和“课前练习及答案”,打印装订,在培训开始前同课表一起,发给学员,以便于学员在正式培训之前就对本期培训的重点内容予以重视并强化记忆。COMET各个国家的学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或下载进行课程学习。为了更好地跟踪搜集课件资源的利用情况,一有新的资源更新,便会给学员发送电子邮件。学员可以通过在论坛中留言,对网站和课程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进而促使学习网站不断完善。

二、我国气象行业培训机构教材建设蓬勃发展

(一)形成了分层次、分类别的教材建设理念和思路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着力加强培训能力建设,在教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建设性、创造性的工作

截至2016年,业务类和管理类培训教材、讲义、参考书已超过200册,主要应用于干部学院和分院的上岗培训、岗位轮训、岗位专项培训、管理专项培训、基础类培训、高层次进修系列培训、工程培训、新技术新方法等类型等40多种培训班型。其中上岗类培训教材约占3/4。针对业务和干部类培训班型教材数量统计如图2、图3所示。按照上岗培训岗位类别,教材种类可分为:农业气象、气候预测与监测、气候评价与区划、人工影响天气、防雷、教育培训、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网络、预报员、观测员、资料业务人员、环境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雷达机务、装备保障、社会管理等.

(二)形成了覆盖多个领域、适用于多种班型的配套教材

干部学院教材建设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覆盖了主要气象业务领域。特别是预报员系列教材,完成了从基础知识培训、到上岗培训、岗位轮训、专项技能培训等四个层次的配套教材。自2003年以来,就有针对在气象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非气象专业毕业人员进行气象基础类的培训。现在已分别开展了针对理科背景学员的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班,和针对文科背景学员的气象知识普及培训班,理科班的教材经过使用和修改已相对成熟,是使用最久的一批基础类培训教材。干部学院现有教材在干部学院和分院的上岗培训、岗位轮训、岗位专项培训、管理专项培训、基础类培训、高层次进修系列培训、工程培训、新技术新方法等类型40多种培训班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三、我国气象行业教材体系建设有待健全

(一)尚未实现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教材全覆盖

与发达国家有严格的上岗培训制度相比,我国持证上岗培训启步时间尚短,与气象现代化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尚未形成。目前,干部学院已有的上岗培训项目如天气预报员上岗培训教材已相对成熟,气象观测员、农业气象业务人员、气候监测预测业务人员、资料业务人员上岗培训教材已初具规模,而气象信息网络、公共气象服务等上岗培训教材还需进一步完善,其他类型的上岗培训课程模块还有待开发。

(二)与骨干师资培训相配套的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干部学院和分院从事各类气象业务上岗培训的专兼职骨干教师数百人,近年来,已为气象部门输送了符合岗位需求的几千名职工。这些骨干教师备课、授课因缺乏该课程的教师专用书,而没有统一依据的标准,在讲课过程中,除了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规定动作”,其他有关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都完全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程度对学员进行授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造成了授课水平的差异。因此,急需增加针对骨干师资与上岗培训相配套的师资培训教材,为教师备好课、讲好课,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抓手。

(三)基础类、高级技术类、教学案例类的教材存在短板

根据现有的气象行业教材现状,以下三类教材数量较少,亟待开发。一是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气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二是数值预报技术高级讲习班、集合预报培训班、首席预报员研修班等高层次系列培训教材。三是能发挥学员学习主体作用的、直观性强、与各类培训配套的教学案教材。

(四)教材更新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与教材编写、更新速度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紧跟新形式的需要编写新的培训教材,如领导干部类培训教材,尤其像司局级领导干部轮训这类培训,每年一个主题,教材的重复利用率低,内容更新快。如何从中提炼共性、开发经典的领导干部培训教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二是业务类新技术新方法培训教材更新慢,例如:气象观测类培训教材,由于观测设备仪器更新速度快,有时教材刚花大力气编写完成、完成了出版流程,发现内容已经陈旧过时。因此,培训教材如何紧跟新形式的发展,使学员能不断获取最新的资讯,这方面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四、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科学有效的教材建设制度

目前,干部学院已经把教材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逐渐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教材规划和管理制度,对教材的编写、选用、奖励等问题进行规范。但是在教材建设执行过程中对流程的监管如何更加现代化,教材的编写质量、审核、校对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应在现有教务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负责教材建设的教材指导委员会。形成由教研室、业务部门、教材指导委员会三级负责制,对教材建设工作进行统一的指导。

(二)大力开发分层分类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配套教材

随着气象培训业务的开展,进一步开发与分层分类的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特别是开展各类上岗培训、岗位轮训、骨干师资培训、高级技术培训、气象知识普及等方面的教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需进一步统筹规划,重点扶持有发展、有潜力的特色培训课程教材建设。

(三)充分进行需求调研,开展教材立项研究

教材建设依托于课程开发,立项研究与需求调研相辅相成。通过教材立项研究,加强教学模块化、教材体系的规划,才能使培训取得较大的实质性成果,教材研究的成果只有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得以应用、推广。因此,需要充分开展需求调研,编写出真正有意义的教材。应对切实符合培训需求的教材项目进行立项研究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对教材编写质量高并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应用的给予奖励。

(四)健全和完善教材考核评估机制

长期以来,教材的建设环节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教材评价趋于主观化、经验化和机械化。因此,在今后的教材建设中,“需要完善教材评价体系,注意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相结合,单本教材评价与全套教材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认知因素评价与非认知因素评价相结合,实验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进而使那些具有较强创新色彩和开拓意识的教材脱颖而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因此,健全教材的考核评估,完善教材考核指标,才能促进教材建设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学浩,王卫群.美国气象继续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继续教育,2005(8).

[2]侯锦芳,胡宜昌,邹立尧.国外精品网络教育资源研究与启示——以COMET学习网站为例[J].继续教育,2013(2).

[3]曾天山.我国基础教育教材改革问题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3).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5

论文摘要:为了体育教师更有效地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获得与提高职业技能,在回顾国内外在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基本结构及组成要素和构建程序及其实施的策略。

    进人21世纪,综观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可以看出,所有竞争核心最终落在人才的竞争上,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成为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准,要卓有成效地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使在职教师不断地获得、发展和提高职业技能,以达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鉴此,亚待开发与构建一个依托教学实践,针对校本课程实践所需要的、因人而异的,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标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融为一体,具有具体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标的可操作性和系统、连续性的在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模式,以便教师更有效地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获得与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一、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基础

    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是借鉴cbe(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展开的研究,是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标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融为一体,根据不同的体育课程顺目)的不同需要,因受训者而异地确定教师技能培训规格与标准的自我(实践)培训过程。

    (一)cbe教育模式的由来

    cbe是英文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的首字母缩略语,意思是以能力为本的教育。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主要用于对当时技术工人的再培训,以便使他们迅速掌握枪弹等武器制造的技术与技能,二战后一度衰退。本世纪60年代后,随着新行为主义教育流派的兴起,为适应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加拿大等国的创造加工,cbe又得以复兴,并逐渐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职教模式而流行于北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20世纪90年代初,cbe教育模式传人中国,并在职业学校相继开展了这项教改试验,对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cbe教育模式的涵义

    cbe教育模式重视受训者个人素质的独立发展,强调的是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它注重以职业岗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核心,并围绕这种能力培养制定教学计划,开发课程体系,实施有效管理,指导学生者学习和考核。cbe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主要包括知识(与岗位工作紧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技能(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cbe教育模式所探索的是一项研究如何将能力培养融人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指导性的学习过程。

    cbe的基本内涵就是对受训者成功走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行为和能力进行指导。

    二、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

    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是在cbe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在职体育教师的任教学校为培训基地,以体育教师为学员,本校校长(院、系主任)为组织者、领导者,依托教育教学实践,以提高体育教育教学实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培训过程。

    (一)制作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能力图表

    运用cbe职业能力分析((dacum)方法,对体育教师必备的技能进行具体分析,确定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能力图表。所谓dacum(develop a curriadum)是“开发一门课程”的英文缩写。它对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系统分析并形成dacum表格。dacum表(参考:陈庆和。能力本位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p97一114)的左边纵向为体育教师职业的综合能力要求,一般为8一12项,每项综合能力按从易到难、由浅人深或按工作流程顺序,向右横向分解成若干专项能力,一般为6一30项。如此,全部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就构成了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因此,dacum表又称之为职业能力分析表。

    dacum表中的能力分析是否全面正确,是否严密科学,是cbe技能培训能否成功的前提。因此,dacum表的制作通常是由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的专业学术委员会负责。

    (二)制订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纲要

    能力为本的培训纲要是以职业能力图表和技能分析为依据,以能力为主线,按照受训教师知识的学习、技能和态度的形成规律组织与编写的。编写时需在遵守以能力为本、受训教师为中心、考核明确原则的基础上,依培训过程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排列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在此基础上,着重把握好以下重要环节。

    第一,确定技能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内容是依据技能分析表中理论知识栏的内容确定的,在确定时,要将各个技能之间与某个技能的知识有机衔接起来,避免重叠和脱节,确保理论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实践培训内容是依据技能分析表中理论授课内容所覆盖的单项技能确定的,在确定时,要使理论知识培训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开发实训项目和评价标准。依据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的和目标,纲要应明确提出开发实训项目和评价标准的要求。实训项目和评价标准开发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受训教师知识的学习、技能和态度的形成规律为指南,以职业能力图表上标明的技能评定标准为考核标准来进行开发。

   第三,培训所需资源建议。介绍有关的教科书、参考书或其他参考资料和文献,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等。

    (三)开发教材、指导书和教学实验场所

    第一,编写教材。依据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要求和职业技能形成规律,能力本位教材的编写须遵循直观、概括、具体、识记和迁移的原则,采用功能块的形式来实现教材的整体功能。

    1.引言部分。主要功能是与受训教师原有心理结构实施搭接和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学习的本质是构建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结构,搭接的有效性对于启动受训教师的学习是十分关键的,与受训教师原有心理结构实施搭接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在呈现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之前,介绍包摄性最广、最清晰、最稳定的引导材料,以促进与帮助受训教师的学习和确立学习的心向。

    2.目标部分。主要功能是将受训教师心理结构定向。目标反映了人的愿望和努力方向,可使受训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目标的不断实现会使受训教师受到鼓舞;实现过程中的困难也会使其受到鞭策。

    3.正文部分。主要功能是构成和满足受训教师的心理结构的定向与需求。在正文中,通过生疑—思疑—释疑、再生疑—再思疑—再释疑过程,完成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态度养成以及迁移、整合、类化等心理结构活动,提高受训教师的素质。

    4.小结部分。主要功能是品尝学习成果和进一步巩固初步构建的心理结构。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即反馈),可以进一步地加强其学习的动机,巩固初步构建的心理结构,为进一步迁移、整合、类化作好准备。

    5.整合部分。教材中,整合功能块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功能是将知识、技能、态度通过迁移、整合类化形成能力或素质。

    第二,编写指导书。能力本位指导书是培训软环境的核心内容,也是任务最重、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每项技能都要单独编写一技能学习指导书,其内容包括该项技能的概述、学习途径、学习资料和评价标准等。

    1.概述部分。概述部分是把该技能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受训教师,具体包括:简述该项技能的重要性;该项技能操作水平要求;该项技能学习与其它技能学习之间关系。

    2.学习途径。学习途径是指受训教师利用哪些学习资源和路径,如何学习掌握该项技能。一项技能的学习,一般要设计1一3种由易到难的学习方法或途径,以供不同水平的受训教师选择。具体包括:叙述学习途径,说明所用的工具、材料和程序;应掌握的知识;态度要求;操作步骤;评价标准。

    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根据技熊学习的需要,注明能够帮助受训教师掌握该项技能的学习材料(索引),如教材或参考教材、教师教案、摘录的参考资料、场地、器材设备操作手册等。

    4.考核评定及标准。考核评定及标准是指该技能进行考核的内容、标准和方法。考核标准是评定受训教师技能掌握情况的标准,是根据daclim图表上各项技能要求达到的等级来确定的。由于考核的标准既是现场要求的能力,又是受训教师学习和奋斗的目标,因此在编写时应注意考核内容要准确,标准要严格按照现场要求。也就是说,一定要把真正的能力考核出来。

    第三,开发培训实验场所。当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供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场所的种类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好,但从使用率来看,教室和运动场(馆)仍然是培训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和运动场(馆)的布设与组织,一定要按照标准执行,确保安全和卫生,以有利于受训教师学习和掌握技能。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员工;培训班;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梅俊涛(1955-),男,湖南石门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330032)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28-02

员工培训班是企业为员工提升岗位专项技能和培养生产经营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举办的教学班。举办员工培训班是企业建设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的有力手段。但是员工培训班的举办面临着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的有效性和学员管理的困惑。

一、当前员工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培训内容方面

培训班的培训内容是实现培训目的的重要保证,也是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但是,各种培训用于员工培训的培训教材,其来源一是借用本科或专科的与培训内容所需的同类教材,由培训教师删减、增补而成;二是用中专教材或在中专教材基础上增加内容的教材;三是由培训单位与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四是由培训教师自编。这使得培训内容仅仅体现在教材内容上的增减变化;也造成各类培训班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强调培训知识的完整性,应用技能比例偏轻的现象,培训教师在培训课堂上仍然在强调“是什么”、“为什么”而没有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员工技能培训的特征与要求,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员工培训,缺乏培训教育特色。加上培训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又难以调和,致使培训内容成为培训过程中一个屡受诟病的问题。

2.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培训班的培训教师主要来源是普通院校的教师,他们有的虽然学历很高,但大多没进过工厂,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聘请的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又缺乏教学工作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没有教学经验,致使教学方法成为培训班教学的另一大“软肋”。培训中,培训教师要么“满堂灌”――纯粹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要么就是“满堂抄”――纯粹为了让学员记住职业资格证或上岗证鉴定考试内容的答案。培训教师通常都是处于教育者的绝对角色,完全忽略学员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缺乏师生互动,令学员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3.教学管理方面

培训过程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过程。为确保培训效果,就需要有一个比较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但是,有些培训班的开办只看到了办班的经济效益,培训时没有培训目的、明确的教学计划和培训效果评价,也没有符合培训要求的教师和标准化培训教材、课件及教学方法,更没有符合培训要求的试验实训装备。其次,培训前不重视对学员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教学无的放矢,难免会出现培训内容与学员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要求不能衔接的现象,使得培训效果收效甚微。

4.学员管理方面

培训学员日常管理的有效性也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培训学员大多来自生产一线,一是学员之间年龄跨度大,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差异较大,工作、家庭生活压力大,工作学习矛盾突出;二是培训学习期间应具有的纪律观念、时间观念相对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自我观念强于纪律观念;三是生活习惯、修养方面有诸多欠缺,如抽烟不注意场合、随地吐痰、喝酒、、粗言烂语等。

二、员工培训班的教学与管理对策

员工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为了能让员工通过培训的教学训练技术手段提高知识水平、技能水平、首创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对于员工培训班的教学与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培训内容与岗位能力的匹配性

员工培训作为一种继续教育,从培训内容上说,除管理类、专业技术类、技能类培训外,还有面向全行业人员的各层次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由于参训人员大多为在职人员,已基本完成了各层次的学历教育,因而,其培训内容安排就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而应更加重视培训内容与行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匹配性,注重实际应用。参训人员也希望通过对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学习,增强适应岗位要求的基本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确定培训内容选择教材时要把握住以下三个原则:

(1)内容的先进性与适应性相统一。内容的先进性是指面临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与此同时,人类知识老化速度也在加快。从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员工培训内容应能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最近的技术发展动态。内容的适应性就是培训内容要针对培训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做到先进性与适应性二者的统一,通过培训学习就能帮助学员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及时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但要注意研究解决相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无限和高速增长而培训的教材内容相对稳定和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

(2)知识的应用性和基础性相统一。培训知识应用性是指培训课程的内容应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培训中所传授的技能和知识学员回去后要能在岗位上直接应用。因此,在选择和组织培训内容时,要紧密围绕实际的生产活动,有目的地将培训知识的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展开,这将使培训内容更加实用,也更具培训特色,学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更加扎实。培训知识基础性是指培训学员通过培训应掌握的从事本专业岗位需要的通用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培训教材要尽量考虑兼顾知识的应用性和基础性相统一,既选择“必需、够用”的通用专业基础知识、又融入足够的实际生产知识和实训内容。两者可合可分,应视不同专业和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而定。培训教材的内容虽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也要防止断章取义、详略不当,甚至杂乱无章、零碎无序等问题。

(3)综合性和针对性相统一。一方面,现代社会许多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用到的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另一方面,不少职业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必须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专门指导和训练。为了解决“综合性”与“针对性”之间的矛盾,教材可采用具有组装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就是可以组织有培训教学经验的培训骨干教师围绕培训要求,通过科学的职业分析,编写培训教材。对培训内容中知识与技能进行有目的的综合、融合和整合,组成一个个模块,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完整而又独立的单元,便于构建各类培训班的所需培训内容,解决综合性和针对性相统一的矛盾。

2.提倡教学方法上培训教师的指导性

对学员的培训过程,就是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培训教师应如何在培训教学活动中,表达出观念、方法、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的创造特征,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培训课程。

首先,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作用是一名学习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学上,培训教师应具有指导性和促动性,要充分考虑培训学员是成人的特征和其它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准备充分而丰富的授课内容,以保障学员课堂学习的效率。课堂上或课后,要注意收集学员对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适时修正培训内容的难易和进度,有效利用影响培训学员的各种积极因素,适时指导和评估学员的学习过程和质量,使学员能将所学内容及时而有效的掌握。

其次,培训教师要有专业的授课技巧。作为培训教师,要用专业的授课技巧,来引导学员参与到课程中来,而不是培训教师在独自演讲。对于一些知识性内容,采用演讲法授课是合适的,但对于大多数技能类课程来说,引导学员参与是最好的选择。培训过程中,激发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参与到课程中来,学员只有积极参与其中,愉快地学习、练习,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才会深刻,才可能真正学会。

第三,培训教师要有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培训教师在准备培训课程时,要有针对性,要把自己过往的实践经验发掘出来,引起学员的共鸣,或给学员一些参考,让学员觉得:这个培训教师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看来我要认真听,或许能给我启发,或解决我遇到的一些问题。

第四,培训教师对培训内容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培训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培训知识的复述者。培训学员一般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职业优势和实践经历,自学能力也比较强,为什么学员要听你讲课?独立思考是培训教师身上核心的东西,也是此培训教师区别于彼培训教师的最大特点。

总而言之,培训教学就是培训教师以学习指导者身份,用授课技巧引导学员参与,用实践经验引起共鸣,用思考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热情。

3.创新教学管理保障实效性

员工培训的目标就在于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员工和企业的业绩,推动企业和员工的不断进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重发展。围绕培训的目标,做好教学管理保障培训的实效性。

(1)完善培训课程建设。培训课程是培训教学的主要实施载体。课程模式的选择要以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为根本,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以培训项目为单位;针对职业岗位群,构建体现培训要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横向有机联系、纵向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

(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选拔和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培训教师,培训教师团队的年龄、学历、职称、“双师”结构要合理。要注重骨干培训教师的培养,并充分发挥其中坚作用。聘任高水平的兼职培训教师,努力提高培训团队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研、科研能力。注重培育培训团队的合作精神,形成优良的培训团队文化。

(3)实训资源的建设。要建设具有培训教学、职业训练、技能鉴定、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的多层次实训基地,创设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使学员能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提升从事并胜任某一岗位的能力。在当前数字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下,要考虑建设针对性强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专业图片素材、虚拟仿真课件、实况操作视频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新技术知识和各种最新动态、相关职业背景前沿技术等。

(4)培训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要树立科学的培训教学质量观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建立培训中心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包括培训中心、专业培训组二级督导体系,完善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信息反馈与调控体系以及政策激励和技术支持体系。

4.营造学员管理的轻松性

培训期间,学员管理工作是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培训计划、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必要保障。因此,学员管理工作必须从员工培训工作能否成功的高度来看待学员管理工作。营造严肃管理、轻松培训的学习氛围要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培训期间,对待培训学员既要严格执行培训管理规章制度,在规范化、制度化基础上大胆管理,用培训纪律来规范学员行为;也要善于通过对学员日常生活的关心、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以及实际困难的解决等人性化的服务,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学员乐于接受,自觉地服从管理。

二是学习管理与生活服务的关系。既要克服重视学习管理轻视生活服务的做法,也要反对做好生活服务不注意学习管理的做法。要把学习管理与生活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树立为学员生活服务意识的同时,把学习管理渗透于生活服务之中,引导学员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是管理形式与管理目标的关系。学员管理工作的开展,是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工作环节来体现的。学员论坛、课题研讨、参观考察、文体活动等,都会对落实培训计划,提高培训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要紧紧围绕培训目标进行,如果活动太多太滥,就会适得其反,冲击学员安心学习的状态。

四是培训管理和学员自我管理的关系。既要发挥培训中心管理职能部门和人员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学员特点,充分发挥学员自身和班委会的作用,增强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居礼,王艳芳.试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马明骏.解除短期培训有效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困惑[J].中国培训,2011,(8).

[3]郑柳.选择合理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9,(7).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7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我县教育局组织了这次暑期继续教育培训,这次培训打破了以往的学习模式,使我们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学业务水平和听课、评课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成为我业务提高的好助手。虽然这次培训,由于特殊原因由刚开始的集中培训改为线上培训,但是老师们对这次培训都赞不绝口,而且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学习与交流中,使得本次培训获得圆满成功,我也从这次培训中受益匪浅。  

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主角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用心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参加培训,使我对教学研究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要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这次教师培训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经过学习,使我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研究新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通过继续学习,首先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优秀教师还有很大差距。我虽然教过不同的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我执教的第二次我要着重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认真讲课,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必须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多一些时间发展其他方面的素质。   

总之,通过继续教育的学习,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同时也让我看到自己很多的不足,我还要和学生一样努力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学生共同成长。因为学习和学会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我们老师务必做的事!学习是永久的主题!我相信,透过这次培训,我将会对新课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8

摘 要:从案例教学,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趋势出发,结合参与的电气控制与PLC教学改革,提出一体化案例教学思路,并成功应用于该PLC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课程模式

1 一体化案例教学与改革分析

案例教学重在分析,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在教学中多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特点,结合高职一体化教学思路和我院PLC课程改革,笔者提出一体化案例教学模式。

一体化案例教学,其内涵主要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以案例教学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中心转变。要实现这三个转变,一体化案例教学应具备:教师一体化,即专业课教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践指导教师;教材一体化,即教材既是理论课教材又是实训课教材;教学过程一体化,即把课堂搬到实习、实训基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为一体的模式。 

一体化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相比,通过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及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等方式,加强岗位实训,采用特定教育情景和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教材,以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中心环节的授课方式,主客体的角色和责任的定位和转变等方面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基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弥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技能人才。

2 一体化案例教学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1)明确课程教学整体目标。在课程实训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为标准原则。本着导向性、自主性、开放性的原则,确定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技能训练中,本着实践性、创造性的原则,重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少讲多练多思考,使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在综合实训中,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不同角度分析、独立思考来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2)案例重构传统教材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须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导向。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遵循“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原则,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教学中,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安排教学,并辅以开放式习题,按照结构的严谨性进行编写特色教材。

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学生以跳跃式的方式能够自学教材内容,打破传统教材“填鸭式的灌输式教育”特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通过设计不同的案例实训项目,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只强调学习PLC课程,必须有哪些基本训练,这些基本训练就是一些知识点,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可以结业了。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一直都在自学,自己学习新的东西,自己学习恰好逼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特色教材很有生命力。

(3)结合工程精选实训案例。结合工程实际,以实用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等精选、设计案例实训项目,作为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的主要载体。

针对高职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形成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的,不断总结,逐步探索出“基本、高端、综合、校外基地岗位生产”的“递进式四级实训” 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考核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教学过程一体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根据学生和教学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等方法与手段,以“实训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整个教学内容先基本、后高级、再综合,循序渐进;选、讲、演、练、考案例结合,并在现场巡回指导时发现、总结问题,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5)教学团队一体化建设。每年派1~2名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学习,探索校企联合开发课程,使得课程教材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实现课程与行业企业需求协调发展,提升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

(6)教学场地一体化实施。为了实现一体化教学,我院部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专门配备一体化教学实训室,理论和实践环节都在实训室完成。学生每2人为1小组,每小组1套实训设备。教师现场巡回指导,由组长和组员相互协助操作(备选)案例。

岗位生产实训根据实际选题,在相应企业生产现场完成。由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结合企业职工技能训练要求,联合开发课程,制定生产实训大纲,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和报告,并由企业主导进行实训考核。该模式目前起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用人单位好评,实现了教育就业零距离培养模式。

转贴于

3 一体化案例教学实践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把握本专业本课程相关发展前沿,实现教学设备、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断更新。作为一体化教师应站在了解本专业本学科发展动向,将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等及时充实到教学设备及教材和日常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贴近社会需求,跟上时展步伐。

(2)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首先切实可行的案例选取需要教师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案例积累,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其次改善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运用好案例,发挥案例教学能效及功用,需要教师在讲解时注意启发性、艺术性、科学性相结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再创新。及时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仿真把讲、演和练更生动、直观地结合起来,组建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听、看、想、做的一体化、个性化的学习和课后自学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出学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4)结合“产学”合作办学机制,继续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做”一体化案例教学途径。如果能探索出一条与“产学”背景相适应的更有效的教学途径,不仅能有效降低教学资源和成本,而且使我们的教学能与企业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零距离模式。

4 结语

实施一体化案例教学模式改革,基本上做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学生能力提高为中心、以岗位要求为中心、以教、学、做一体为主要形式组织教学。一体化案例教学尽管作为一种归纳教学法,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演绎式的教学模式,但作为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式的趋势已不可动摇。

参考文献

[1]张新平.案例教学的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23.

[2]邓朝阳.互动式教学在可编程控制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上一篇:工作计划和工作安排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