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范文

时间:2023-03-06 18:24:37

教材解析

教材解析范文第1篇

由口算过渡到笔算的小学数学除法的学习,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就已经实施完成。学生接触的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如何确定商的最高位以及如何试商的方法。但是到了四年级上期学生面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这个学习阶段,学生集中反映的是“调商”掌握不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惑,计算时要么商偏大了,要么商偏小了,一时间,学生的练习本上往往是写了又擦、擦了再写。学生试商时困难较大,所费时间较长,准确率不高,而且卷面不整洁。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实际教学的经验,分析发现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一是学生对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或心算还不够熟练;二是由于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刚刚接触,还没有掌握较好的方法,还处在生搬硬套的阶段。所以我在《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单元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四舍五入”的调商计算方法,即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另一方面还通过查阅相关的课外资料,给学生补充其他规律性的试商“小窍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实现一题多解,提高学生学习调商计算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最后一个环节,是基于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学完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拓展教学,是除法计算能力的一种延伸。学习该单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明确的知识点,更重要是要让学生明确试商方法是学好“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关键。

总的来说,两位数除法与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原理无本质区别,计算原理基本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学生在用一位数进行除法运算时,利用简单的乘法口诀就可以很容易的求得一位恰当的商。对比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除了要确定第一位商是几和除数十位上的数有关系,而且还要明确除数个位上的数大小也有关系,显得计算过程比较繁杂,所以需要初学者两到三次甚至多次的试商才能求出正确的结果。所以引导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本单元的关键,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中之重。

人教版教材针对试商教学这个关键教学难点,采取逐曾深入编排,按照笔算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易掌握的难易程度将教材教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明_基本的试商方法、解决计算过穿中商的正确书写位置,将商是一位数计算放在前面教学,主要帮助学生弄清笔算的算理;第二部分侧重调商、试商等技巧难点的突破,所以将商是两位数计算排在了后面教学,这一充分体现了国家教材编订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试商计算,是笔算除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决定学生如何加快除法计算运算速度、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关键要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要介绍了两种基本试商方法:一是 “四舍五入”法,即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计算;二是当除数十位较小,个位是4、5、6时,可以直接运用“几十五”口算进行试商计算。

毫无疑问,调商是本章节教学的难点,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将两种情况分开进行教学,例如在教人教版教材第76页例题3-(2)时重点是将过大的除商调小,而在教第77页例题4时则恰恰相反,重点是把过小的商调大;对比以上两个教学环节设置问题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学习逐层深入。教学中老师先列出算式,老师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商的位数?可能是几?出现初商偏小或偏大如何解决。在教学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讨论,允许学生犯错,通过老师纠错总结,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本章节,意义何?通过情景模式教学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什么是调商,为什么要调商以及怎样调商才是最合理;通过比较例题计算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相同点是试商后都要调整,不同点是把除数个位数“四舍”后要试商,初商如果大,要调小,把除数个位数“五入”后再进行试商,

学生初学,试商的能力往往不是很强,因此需引导学细致观察题目数据特点,通过合理的试商方法,运算出正确的结果。根据教材提供的思路,灵活试商。

笔算除法最简单的是采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而当被除数和除数具备其他试商方法的特点时,须灵活运用,放宽眼界,勿拘泥一种计算方法。如何简单就如何运用是我们学习该节的最高境界,要勇于破冰勇于创新。此外,在教学练习中多次安排了“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的类似题目,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与除数的特点,发现灵活试商的“小窍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总结出一些常用的适合学生自己的试商方法,比如口诀试商、“四舍”商大下调1、“五入”商小上调1、折半估商5、同头无除商8、9、倍数不估直接商等方法。以上这些教学环节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强化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

各种试商方法尽管方法有区别,即使同一种试商方法,在试商的过程中也会有各自的解题妙处,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特点还是一致的。因此,试商的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比较没有谁好谁坏之分,适合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就是最好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根据算式特点灵活处理,提高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教材解析范文第2篇

1 读透传统教学内容,理清编排变化要点。

小数乘、除法在编排思想上与以往有较大区别。新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例题的设计、素材的选用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主要有:没有概括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小数乘、除法笔算的计算法则。而是通过人物对话提示,由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出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一般方法;解决问题(应用题)不单独编排,而是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

简易方程部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再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取而代之的是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也是与传统简易方程教学的最大区别;暂不出现形如a-x=6和a+x=6的简易方程:将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新教材在多边形面积的编排上突出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研究每一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而是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下较大的创造空间。同时,学生在探索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时,体验了图形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使空间观念进一步发展。

2 读明新增知识内容,全面理解意图要求。

本册教材新增的“统计与可能性”,一方面重点是教学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使学生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对“可能性”的认知和’理解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还要学会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学新统计知识――中位数,它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学会求数据的中位数,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与“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点和适用范围,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本册教材“数学广角”单元,安排的内容是简单的数字编码,它是全套教材系统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总体设想的组成部分。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如邮编、身份证,帮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简单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符号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安排的“量一量。找规律”和“铺一铺”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也是新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组成部分。

二、改进教法,落实课程改革理念

1 了解学生起点,确定教学目标。

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后,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认知障碍,调查生活经验,制定教学目标的现实起点。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认知性、技能性、过程性、体验性等方面进行分层化解,目标要具体、全面、可行,体现“三维”的整体性,这样你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才有价值。

2 创设有效情境,促进目标达成。

有效情境。应该是能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能为数学思维的生长提供土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适合的情境,有效地促进目标达成。

例如,“中位数”一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了解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因为学生受平均数意义和求平均数方法的负面影响,他们还未能达到从例4(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05)中一组数据的特点去怀疑用平均数表示不合适的认知水平。因此,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创设了以下的情境:

出示下面一则广告。

某公司有15名职工,对外招聘时称:该公司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请分析下面的统计表,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公布的数字?

学生看到广告,心中对职工月平均工资1200元感到疑惑。产生了认知冲突。

生1:公司在骗人,职员月工资只有800元。

生2:3位正副经理工资比职员高好多,应该用一个更合适的数来表示员工的一般收入。

学生认为该公司用月平均工资1200元做广告不合适,急切想知道用一个新的统计量来表示职工的一般收入水平。此时,正是例4出场的最好时机,学生发现: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端数据时,用中位数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通过易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有效情境,学生亲历了“中位数”概念形成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水到渠成。

3 综合各种因素,优选教学方法。

教法与学法的选择往往受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教学媒体、教师教学风格和授课时间等教学因素的影响。教师在研读教材、制定教学目标之后,要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因素,选择简单、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解方程”的教学,教材是通过精密的天平演示。如果学校没有这种教学设备,或者班生规模大,操作效果不好时。选择迁移法、类比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出示下列两组等式。

让学生填写并观察思考:

(1)第一组第二个等式右边括号里该填多少?为什么?第三个等式等号左右两边分别可以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2)观察第一组的三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这个规律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3)第二组第二个等式右边括号里该填多少?为什么?第三个等式等号左右两边分别可以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4)观察第二组的三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这个规律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虽然没有了直观演示,但利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创造性使用教材,优选教学方法,运用迁移、类比规律,学生自主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运用之解方程同样是自然生成。

4 渗透思想方法,学会数学思考。

本册教材除了专门安排“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外,在其他教学内容中也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例如,“可能性”中例1抛硬币,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大部分都是用统计表统计正反面朝上的次数,数据表明正反面都不一样,学生的体验是这种方法不公平。即便看了历史上数学家抛掷硬币的实验情况(数字也用列表法出示),部分学生反而发现抛得次数越多,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好像差得越多,总觉得用抛掷硬币方法决定谁先开球不公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优化数学思想的真实结果没有直观地呈现,概率思想在学生脑子里还未形成。

如果这样处理,效果会迥然不同。

(1)猜测。两个同学现场抛硬币,其他学生猜测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

(2)实验验证。

①实验一:教师抛1次硬币。

②实验二:四人一个小组,每组试抛10次。(实验后汇报结果,教师输入总表,把实验结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

③实验三:四人一个小组,每组试抛40次,并汇总。

实验后汇报结果,教师输入总表,将四个小组的实验总数次统计为全班数据,把全班实验结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

④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历史上数学家的抛掷硬币情况。

(3)观察、比较。

得出结论:抛掷硬币的次数越多,正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其可能性也就趋于相等。

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呈现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应用了优化数学思想,这样的实验及结果表现形式可信度高,符合概率的思想,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此时,学生说明硬币抛出后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已不再是猜测,而是深刻体验后的理性表述,自然也学会了数学思考。当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概率的思想后,如果能引导学生运用它去分析、思考社会上的抽奖、体育、福利等现象,他们也就能作出更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教材解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础钢琴课程;教材;运用

“基础钢琴课”又被称为“钢琴集体课”,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普及提高以及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扩大招生,尤其是综合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的学习群体已经开始面向大众层次人群的转变,师资资源的缺乏以及教学场地条件受限等,这些主观与客观变化因素势必会给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基础钢琴课正是顺应这一改革变化发展而开设的课程。在基础钢琴课的教学中,作为钢琴专业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一些程度较浅的学生或者非主修钢琴专业而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纵观钢琴集体课前沿的教学理念、不断潜心研究和探索“基础钢琴”课程的教学特点,革新其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当然,“基础钢琴”课程教材的改革与革新也是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各所学校所采用的教材各式各样,有的是采用本校教研室老师针对本校学生特点的自编教材,有的则是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制定出选定教材的原则要求范围采纳其它相应的教材。总之,基础钢琴课在全国并没有使用材,每所院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多年教学的研究经验与实践,选择适合本专业学生特点的教材并有针对性较强的补充教材进行教学。笔者从事基础钢琴教学十余年,从使用教材的详细分析入手,权衡教材使用实际情况的利弊,对教材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其为基础钢琴课的教学体系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教材的解析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开设基础钢琴课至今将近十年,不论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教师授课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与进步,革新教学方法以及根据学生特点更新教材势在必行。到目前为止基础钢琴课更换了三套教材。

1、《钢琴基础教程》修订版教材

这套教材是按照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大纲(草案)》编排。自2003年第1版修订版出版后到目前为止还在采用其中的部分乐曲用于课堂教学中,修订版之后与之前的老版本相比较而言,涵盖范围更广泛、曲目内容更新鲜、特色更鲜明、进度更科学、注释更加准确。本套教材共四册,每学年一册,由浅入深,涵盖了练习曲、复调、奏鸣曲及乐曲四大门类的练习,对某些作品的体裁特点、作者的生平与创作特征以及弹奏方面的教学要求等进行了分类和简明扼要的注释。这套教材适用于有音乐理论基础的学生进行学习,从第一册开始,断奏、落滚、连奏几种弹奏方法的训练,配有相应熟悉旋律的乐曲,同时每首乐曲的后面附有歌词或者简明扼要的弹奏注释,尤其对乐曲的作者或者体裁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例如:莫扎特、格林卡、波尔卡、玛祖卡……在第一册学习的钢琴基本弹奏法基础上,从第二册开始,教材中列入了不同程度和进度的练习曲、奏鸣曲、复调和乐曲,直至第四册结束。

2、《钢琴普修教程》教材

这套教材是湖南省艺术教育委员会推荐用书,是湖南省各大高校的钢琴专家以及教授集体智慧的结晶。本套教材将教学法、基础训练、练习曲、乐曲(包括复调、中外乐曲等等)、钢琴配弹五个环节组成,其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课题性较强,从而达到键盘演奏综合性的全方位进步。本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在编配曲目之外,将钢琴艺术发展史的历程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增加进来,从而使学生不仅在弹奏之余,而且了解了钢琴艺术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对每个历史阶段中钢琴音乐风格的形成于特征,以及如何在演奏中良好的体现这些风格是很有作用和帮助的。例如:在第一单元中,第一部分明确本单元的课题是――非连音奏法,将钢琴弹奏的基本坐姿以及非连音奏法的理论层次讲解得很清晰。第二部分在弹奏曲目中,由基本练习、练习曲和乐曲组成。第三部分进行钢琴配弹训练,包括立体节奏等等。第四部分是钢琴艺术史的概述。由此可见,第一和第四部分属于理论层次的知识,而第二和第三部分属于实践层次的练习。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使本套教材在基础钢琴课堂中发挥它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3、《钢琴必修教程》教材

这套教材是由上海师范大学钢琴教研室集体编写。其适用范围是针对全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普修课而编排设计,共五册,每一册都由练习曲、复调、奏鸣曲、乐曲四大类的作品同时加进了视奏训练、即兴伴奏、四手联弹等几大板块交替进行。教材中每一单元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必弹曲目,包括练习曲和乐曲。第二部分是专项的节奏训练。第三部分是视奏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板块来安排,乐曲选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尤其添加的视奏训练,对于增强演奏者的识谱能力以及视谱速度有很大的帮助。在四手联弹部分,有利于增加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为今后的配器以及合奏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的运用

教材解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材;形态;风格;定位

近十年高校应用文科教材不断地适应时代和专业要求进行更新,更多的国外成熟或经典的新闻传播学教材被引进。根据2005年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数字,全国共有新闻传播类专业661个,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超常规发展”学科。对于这样一个学科来说,深入探究学科的共性,促进学科教学的成熟,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就成了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要事,而规范和提高教材编写水平对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近年来,国内各个出版社都纷纷推出权威的新闻传播学国外教材,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华夏出版社的“影视传播主流教材译丛”、新华出版社的“欧美广播电视高级教程”等都在高校受到欢迎,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都出版了许多有特点的译著。对这些教材特有的新闻传播类教材编写体例和思路系统分析,总体特色非常明显,对国内高校“十一五”精品教材规划和编写借鉴价值凸显。

一、守正创新齐举,知识智慧并重

国内外同学科教材形态框架并不同,这既有观念上的不同,也受科研管理中考核教师成果的标准影响。

国内占据教材功能主导观念的是知识观的教材观,“这种观念视教材本身呈现的知识为目的,教学即以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为宗旨,它也重视智慧的或发展的功能,但终究是把这种功能视为知识的从属和附庸”。国外的的教材功能观念是知识智慧并重,是对知识教材观的超越,“希望强调在知识的吸收过程中,态度、才能和本领的形成实际上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另一方面,国内高校在评鉴科研成果时,教材和专著是分开的,这似乎在做着一种鉴定:大学教材,首先是一本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书籍,是基本的,已经成为定论的知识,求扎实,求准确,求谨严,求稳妥,与重视研究创造的学术专著不同。这就使得以往教材编写者更多地关注“守正”,框架稳定成为教材写作的出发点,于是后来者总是在前人打好的框架中修补裁剪,规范性高于开放性和启发性。就新闻传播学而言,经常忽视教材出版“进行时”的传播生态环境和媒体特征,这就使得教材出现了明显的脱离实际“自说自话”特性。比如从来我们的新闻实务教材从来采访和写作都是分开的,但在实践中,采写永远是一个整一的思维场域,这就使教材天生就带有滞后性。

国外教材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是:教材是教师物化自己教学科研成果的完整集中的体现。对大学教材的双重性体现突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书,是基本的,已成定论的知识,但同时教材明显也在整合研究成果,将学生带入前沿学习,专著的特性明显。编写者既推崇传授基础知识,同时善于吸取和整合最新研究成果,这使得教材带有明显的学术专著研究启思特性,教材的个性和较为长久的生命周期就有了前提。

另一个特点是内容丰富,教材厚度明显超过国内教材,重印再版率高。蓝鸿文先生将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大学教授卡罗尔・里奇所著《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课程》誉为“一部经典新闻教材”,其中认为“丰厚”是其最明显特点,其内容包括了国内教材采访写作,打通了报刊和电子媒体,涉及专题报道,强调写作中涉及到的新闻伦理,而且“高度关注新技术给新闻采写带来的变革和影响”。”权威的《美国新闻史》一书,曾获得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全国研究成果奖的最高奖,翻译过来的是第九版,初版是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创造性的采访》是第三版,已经在美国作为教材使用了25年。梅尔文・门砌著、展江主泽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初版是1977年,美国300多所大学选用此书作为教材,到2000年第八版时累计印刷295・635册,2003年推出第九版时又加进了“9・11事件”等内容。《大众传播动力学》是第七版,此版的书名副标题是“数字时代的媒体”,中文版序中,说明“在过去几年中,全世界的大众媒体经历了几波惊人的转变,他们永久性地改变了媒体景观”,成为内容变化和修订再版的由头,也是保持畅销的原因。“多次修订、再版,不断更新,滋养了几代学人”,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权威性、全面性、时代性和前沿性”。

所以,教材中的“变与不变”在历次修订版的体例上目录中都有清晰的显示。既守正,注意把握专业的特点但非因循守旧,也是创新,创新依据的是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态折射,而且越来越重视教材在体现经典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扎实功底、广阔视野、文化素养等的规定性强调。

二、案例先于概念,强化专业精神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呼唤,其实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都在不断出版新教材,旨在建立学科完善的理论建构和学科体系,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一个明显的不同在于对构建“学科理论”的理解,也在于对具体写作结构和体系操作的思路。

如大凡属于学科前沿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教材如网络传播和媒介经营管理等,国内教材习惯于先出版“概论”和“学”,但国外在先期更集中于对案例的解析。国内教材强调体系,“伊始就是关于某个‘学’的基本定义、基本结构、意义等等,占了很大的篇幅”,逻辑严谨,按部就班,结合实践尤其是最新实践尤缺。究竟应该用怎样的写作起点和思维链条搭建教材的整体布局乃至学科理论?

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的职业发展路径一般有三步:首先是强调专业的实务价值取向,强调掌握专业技能和规范;其次是通过技能训练确立专业理想,如为公众服务、讽喻社会现实,当然也要熟悉各国不同的传媒功能属性;最终是建立一套特有的学术理论体系,为实务做好理论支撑。而国内外无论是专业理论教材还是实务教材,都必须分别致力于对此三个层面的专业感知、理解、掌握或运用。如果基于此前提,结合国内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发展阶段,其实是应该遵从新闻传播学科本身性质特点,善于从具体实务或案例出发,渗透专业理想,确定一个整体写作思想或贯穿线索的。这一点,很多国外教材无一例外强调实践中的问题,专业精神也贯穿始终。虽然看上去似乎少了中国学者的严谨,有时还显得有相当的跳跃性,但“实用”功能突出,从而对专业特质和学科理论也有了准确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美国卡罗尔・里奇著的《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课程》,一以贯之的线索是“获奖记者的秘诀”,(我们的教材是忌讳这种提法的),然后从四个方面掌握基本采写理念、方法、模式和规范;感悟采写之精髓:赏析优秀作品;练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再练习。以从构思到结构报道为顺序展开,先是新闻报道基础,后采集信息,再组织报道结构,思考报道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掌握技巧。

而新华出版社“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的《新闻采写教程》则立意通过采写确立“公共新闻学”,着眼于理解“新闻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的哲学观念”,强调传统新闻学和公共新闻学的对比。是一本强调解决“怎么办”的同时思考“为什么”的教材,所以顺应逻辑,强调“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思考”,其研究起点和落脚点更多着眼于地区性新闻。这部著作的副标题是“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成为全书的框架支撑。

这种框架和主题其实是我们多年缺失的新闻实务的研究起点,国内教材特别强调的似乎是“思维训练”,强调理论的严谨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是围绕教学内容组织教材,特别看重概念的理解,先有理论,再建框架,后装材料。但新闻传播的应用特性决定了其出发点应该是“引例”,实践最新的实践永远是学科的出发点。

三、学生先于教师,重视启发引导

有学者将教材观分为知识教材观和智慧教材观。“知识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规范,控制着教师的教学”;“智慧教材观视教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素材,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文本,教材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创生性”。对于新闻传播学科来说,合作――问题――实践是构成教育范式的三个维度,具体到教材使用的层面上,便是师生作为共同的“探索者”进行合作,继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行实践,最后解决问题。

虽然古代教育家早有“教为不教”训导,但传统教材更具教师强势,是比较典型的“知识型教材”和“教师用教材”,典型如章节思考题,“对于观念性的东西要求记住的过多,而这些观念大多是作者编织的套话,并无价值”。

国外教材的出发点和“诉求对象”一般都是学生。前文所提的《新闻采写教程》在前言致学生中以身说法,极言新闻职业的神圣,强调无论作为记者还是公民,都有了解事实和了解新闻领域的重要性。教材在编写时显然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尽量融入学生的认知世界,尤其在文字表述和内容编排上很注重人性化,术语概念自然引入,讲解详尽清晰。几乎每一本的教材每一章后都有结构、要点、复习题、评论性思考题、关键术语,进一步阅读的建议,互联网冲浪导引,方便的是自学。所以国内的教材更多是“讲授用教材”,而国外则主要是“阅读用教材”。

对教师,则强调对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服务性。《新闻采写教程》在“致教师”中,开门见山推销“此书”不同于同类教材的优势:强调新闻工作者对支撑民主方式中的关键作用理解。另外,还有一些教材后面附有教师反馈表,近年随着数字出版发展在纸质教材出版后便开发了教师手册、习题解答等教学课件以及网上资源。承诺“如果你用做教材,出版公司将免费提供英文原版的教师手册和教学课件”,服务性、针对性以及品牌拓展提升是普遍特征。当然这一点在近年国内出版教材的过程中也在强力突破。

在注重“启发性”和激发兴趣上,国外的同类教材更是形式多样,甚至追求新奇而不拘形式。《新闻采写教程》中,特地虚拟了两位人物:杰克・卡特和姬尔・阿普莱特,犯一些记者因为经验不足的常犯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进行解释分析。其实注重浓郁的人文特性不仅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以及从业的兴趣,更是潜移默化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知识的记忆也就成为没有强制和负担的内容了。兴趣成为导引,也为非专业学生入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潜移默化扩大了专业影响和魅力。这些方法,初看浅显,但“溶解”和“催化”作用强劲,学生参与――感受――发现――研究――创造,在主动与自觉状态下自主完成了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综言之,写作过程中考虑学生和老师的“实用”,善于引导,方便阅读,而且不断创新,这使得教材定位清晰,并有良好的感染力,同时推崇启发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激发思考兴趣。这和国内教材“适合东方人思维模式,演绎式,条理性强,但不利于创新”形成明显对比。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师和学生分列两极――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便是连接器,是教的依据学的对象,教材编写的高度和特点实际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学科的学术高度。对国外教材编写方法和思路以及编写体例,一味接受或排斥皆有不妥,须有取有舍,但何取何舍?取舍之间分寸如何把握?旧的专业教材无论是宏观策划还是每本书的撰写思路如何调整?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教材区别何在?等等,皆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其实国内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重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既传授知识又引导能力的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作为本学科的权威阵地也在数十年里筚路蓝缕,竭精殚力,但飞速发展的专业教育呼唤更高水平和更具专业特质的精品教材。毕竟国外新闻学教育历史较中国大规模开展专业教育早了近一个世纪,所以其教材无论是内在机理还是外在形态,都提供了一个批阅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模板和标准,值得不断提炼吸纳。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教材解析范文第5篇

(Ⅰ)求点P的坐标.

(Ⅱ)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C过点P,且与直线l:y=x+ 交于A,B两点.若PAB的面积为2,求C的标准方程.

参考答案 (Ⅰ)点P的坐标为( , ).(解答过程省略)

(Ⅱ)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1.(解答过程省略)

教材原型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1-1第68页B组第1题)点P是椭圆16x2+25y2=1 600上一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又知点P在x轴上方,F2为椭圆的右焦点,直线PF2的斜率为-4 ,求PF1F2的面积.

演变过程 教材原型中的PF1F2是由椭圆上的一个点P与椭圆的两个焦点F1,F2构成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被称为椭圆的焦点三角形.如果改变焦点三角形顶点的位置,变为由椭圆上的两个点与椭圆的一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那么该三角形的面积又如何求呢?请看:

演变题1 点P是椭圆16x2+25y2=1 600上一点,F1、F2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连接PF1并延长交椭圆于点Q,若直线PF1的斜率k=-1,求PQF2的面积.

解:据题意可知点F1的坐标为(-6,0),点F2的坐标为(6,0).由于直线PF1的斜率为-1,所以直线PF1的方程为y=-(x+6).由y=-(x+6),16x2+25y2=1 600,得41x2+300x-700=0.设点P的坐标为(x1,y1),点Q的坐标为(x2,y2),则有x1+x2=- ,x1x2=- ,|PQ|= ・|x1-x2|= ・ = .又易知点F2(6,0)到直线PF1的距离d= =6 ,所以PQF2的面积S= ・|PQ|・d = × × 6 = .

演变题1中的PQF2的三个顶点中有两个在椭圆上,另一个为椭圆的焦点.如果三个顶点都在椭圆上,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又如何求呢?请看:

演变题2 点P是椭圆C: +y2=1上在x轴下方的一点,F1、F2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连接PF1并延长交椭圆于点Q,连接PF2并延长交椭圆于点M.若直线PF1的斜率k=- ,求PQM的面积.

解:据题意可知点F1的坐标为(-1,0),点F2的坐标为(1,0),则直线PF1的方程为y =- (x+1).

由 +y2=1,y=- (x+1),得点P的坐标为(- ,- ),点Q的坐标为(- , ),于是有 |PQ|= .

同理可知直线PF2的方程为y= (x-1).

由 +y2=1,y= (x-1),得16x2-14x-11=0.于是可知点M的坐标为( , ),点M到直线PF1的距离d = .

所以PQM的面积S= × × = .

演变题2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虽然都在椭圆上,但仍然是由两个焦点确定的.若有一个顶点与焦点无关,结果又如何呢?请看:

演变题3 点M是椭圆C: +y2=1与直线x=1在x轴上方的交点,l是过椭圆C的左焦点F1的直线,且直线l与椭圆C交于P,Q两点.若直线l的斜率k=-2,求PQM的面积.

解:易求得点M的坐标为(1, ),左焦点F1的坐标为(-1,0),直线l的方程为y=-2(x+1),点M到直线l的距离d= .

由 +y2=1,y=-2(x+1),得9x2+16x+6=0.设点P的坐标为(x1,y1),点Q的坐标为(x2,y2),则有x1+x2=- ,x1x2 = .所以|PQ|= ・|x1-x2|= .

故PQM的面积S= × × = .

演变题3中直线l的方程很容易求出,所以演变题3可以看成由直线l的方程和椭圆C的方程联立求三角形的面积.若变换其条件和结论的位置,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可否求直线l的方程呢?请看:

演变题4 点M是椭圆C: +y2=1的下顶点,直线l的斜率为1,且与椭圆交于P,Q两点.若PQM的面积为 ,求直线l的方程.

解:设直线l的方程为y=x+m.由 +y2=1,y=x+m,得3x2+4mx+2m2-2=0.设点P的坐标为(x1,y1),点Q的坐标为(x2,y2),则有x1+x2=- ,x1x2= ,所以|PQ|= ・|x1-x2|= .可知点M的坐标为(0,-1),点M到直线l的距离d = .

所以PQM的面积S= ・|PQ|・d= ・ ・ = .于是有m4+2m3-2m2-6m+5=0,即(m-1)2(m2+4m+5)=0,解得m=1.

故直线l的方程为y=x+1.

再进一步,若已知直线l的方程和三角形的面积,如何求椭圆的方程呢?请看:

演变题5 已知点M( , )是椭圆C上的一点,直线l:y=x+ 与椭圆C交于P,Q两点.若PQM的面积为2,求椭圆C的方程.

演变题5就是2014年高考辽宁文科卷第20题的第(Ⅱ)小题的姊妹题.

教材解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例题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分析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想要落实这样一个目标,把知识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一起掌握,合二为一,落到实处,教材中的例题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教材上的一个例题出发,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例题呈现

司南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中,在第3章第1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里,有这样的一个例题(第36页):

一辆汽车正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刹车。此后,汽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5m/s2。开始制动后,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解:设 的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可知

根据公式: 可得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再根据公式: 可得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

想一想,是否还能用其他方法求解第二问?

此教材使用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其间也经历过多次修改,但对于这个例题,均未有过改动,笔者认为,这个题目在此作为例题呈现非常好,若能分析解答的透彻,能让学生很好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适用条件以及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方法。但课本中对此题的解答,个人觉得分析并不到位,也不严谨,有种硬套公式的感觉,使这个例题完全失去了它原本应该有的价值。

二、笔者点评

按例题中的解题思路走,若再问5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我想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直接套用公式 求解,这样便会使他们错的莫名其妙,然后对教材产生怀疑。我们知道,汽车做减速运动,根据实际情况,汽车刹车停止后便不再运动,而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其适用的前提必然是在某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当中。对于汽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可以用的,一旦时间延续到刹车结束,在应用公式求解时便要慎重。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我们一般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下,该题中汽车减速至停下需花时间 ,题中的时间 故刹车过程未结束,可直接应用公式求解,若题中给出的时间 ,则无法用 求解。

本例题中,未对运动过程进行说明,直接套用公式,未免给人一种分析不到位,不够严谨的感觉。同时会让学习者进入一种不用分析题目,直接套用公式便能解题的误区。我们知道,很多高中学生即便花了很多精力,但仍学不好物理,关键就在于不会分析题目,只会拿着几个光溜溜的公式进行生搬硬套,结果常常是牛头不对马嘴。因此我们物理教学更要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教材作为知识的传递媒介,更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材中的例题就更应分析到位,做一个好榜样。

三、对此例题的改进

为了不增加例题的难度,笔者认为原题不需要改动,只是对此例题的解析,笔者认为按下面的方式解析会更好。

解:设 的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可知

因为汽车在刹车过程中,设汽车刹车至停下需要用时 ,则

又因为 ,故汽车仍在刹车过程中

则根据公式: 可得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再根据公式: 可得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

同时此题后的“想一想“栏目也可以把内容拓展,除了问是否还能用其他方法求解第二问,还可以问,开始制动后,前5秒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有几种求法?对于提问其他的求解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其他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提问前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训练学生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四、教材编写时应注意对例题的选择和解析

例题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它是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通过例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学生能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例题的适当改造,使之成为拓展性例题,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课本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载体,课本中的例题又是老师和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手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的题目,因此例题的好坏以及解答分析过程是否合理,全面,逻辑性强会互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注意对例题的选择和解析。

教材解析范文第7篇

1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教学模式分析

1.1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教学模式的内涵

探究前置:即让学生先学,即将课堂的重心前移,探究活动提前到教师正式学习教材内容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里涉及到两个环节:首先,教师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具体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经验;其次,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生生互动,相互合作、交流,促进对问题认识清晰化,同时存疑设问,让课堂知识学习有一定指向性.

教材后移: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已经程式化,是经过实验检验的规律性知识,大多属于结论性的知识,将这部分内容后移即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在分析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规律的自我认知,不过学生的探究结果有可能是片面的,有可能与教材中的内容有一定的差距,教材后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为充分地体验探究过程,最终回归到教材知识的学习,实现对零碎知识、经验的梳理,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1.2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

采用该教学模式实施初中物理知识教学,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如果说吃透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是很好地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话,那么探究前置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了物理学习的过程,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而且在新知识探究的过程体验中,学生从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出发,无论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学习,学生都会投入最为真实的情感,自己去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提高物理学习的主体参与度和积极性,除了学生方面,对于教师来说采用“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教学模式,每节课都要去认真地分析学情和分析教材,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意识,有利于“四基”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同时实时监控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教学智慧在这个环节得到充分地体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发展,师生双赢,共生发展.

2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教学环节的处理

2.1 探究前置的实施

在“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教学模式下,“探究”是主要环节,又是前置的,那么如何前置呢?

(1)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只有45分钟,采用探究前置,教材后移的教学模式,如果探究和解释都放在课堂上完成是来不及的,必须有课前自主学习的环节设置.

例如,在和学生学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这节课前,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可以设置如下几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活动:要求学生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并思考如何改变自己设计电路中的电流?

这个活动从学生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认知基础出发, 而且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思考了如下几个问题:(1)构成电路需要哪些器材?(2)电路图如何画?(3)影响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除了改变电压外,还存在着换用电器这一种方法.这个经验源于生活,对不对呢?学生生成了课堂探究的需要.

(2)当堂自主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有了猜想,有了疑惑,课堂一开始不应该直接灌输知识,而应该让学生顺着课前的思维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

还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这节课为例,学生设计了电路,思考了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不妨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他们自己摸索,实现对电路知识的梳理,同时研究改变电压电流并提出问题:“电压一定时,导体不一样,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一样,那么用哪个物理量表示呢?”

有了新的认知发展需求,而这个物理量以前有没有学习过,此时应该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2.2 教材后移的实施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前期的探究和质疑初步认识电阻概念及单位,尝试着用原有经验进行单位的换算,同时提出新的问题:“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引导学生自主猜想,并生成探究的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自主思考,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提示:你需要哪些器材完成实验的设计?如何研究其中影响电阻大小影响的单一因素?实验时操作的注意点有哪些?(如导体长度对电阻的影响:保持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自主设计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最后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结果,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解释,当然解释有可能不够准确和严谨,最后再引导学生回归到教材中的准确表述,完成规律的教学.

3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教学模式的落点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教学模式的落点在哪里呢?如何让该教学模式产生高效,推动初中物理教学可持续化发展呢?笔者反思教学决定应该有如下三个方面:

3.1 以学定教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教学模式的提出目的在于颠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顺应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动态化教学,教学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讲教材,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学、先做、先悟,在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在存在疑惑的概念上,和学生一起分析,回归到学生的思维原点,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新颖性,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

3.2 以教促学

探究前置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先学,先暴露问题,不是不需要教师的教.新课程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性作用,以教促学包含了如下两个层面:其一,探究前置,学生探究什么?问题和活动如何设计,这是教师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后施教的第一个环节,同时,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如何?这个必须由教师去检查和评价,是对学生学情进行收集的过程,科学的评价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是促动;其二,教材后移,和学生一起进行规律的总结和归纳,需要教师的宏观调控,在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偏离了科学的方向时,适当地点拨和帮扶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理解,同时教材中有很多思考与联系是知识内化的环节,教师应参与到学习组织过程中,确保学生的知识内化效率,提高物理学习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3.3 多维互动

教材解析范文第8篇

本章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教材在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安排了极地内容的学习。本章教材主要落实以下两条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本条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以某一地区为案例学会分析描述地区的位置、范围。完成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是对第一个要求的总结和深化。要在前一要求基础上,利用读图归纳综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归纳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本条标准是“极地地区”的专项内容。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三方面,而这种特殊的自然特征又形成了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探究原因则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让学生认识两极地区这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培养及能力要求的落实,也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是对第一个要求的阐释。因为两极地区特殊的位置形成了特殊环境,而特殊环境又造就富有特色的资源,加之人迹罕至,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而人类的考察活动又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互相联系成为一体。利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归纳分析这些问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利于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初步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空白图上正确填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和相临较近的大洲、北冰洋周围的大洲、目前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和名称;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明确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引导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环境差异,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自然环境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我国在极地建立科考站进行科学考察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对极地有关知识的了解,认识保护极地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三目组成,通过“寒冷”这条主线贯穿整体:两极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气候严寒,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均为冰雪覆盖的地区,因而形成冰川、极地动物等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同时两极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

第一目“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五段正文、五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与生物资源,重点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而在图10.1和图10.2两幅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辅以图10.1和图10.2介绍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状况,通过“活动1”的读图活动加深对两极地区海陆位置与相对位置的掌握;利用第二、三段正文辅以阅读材料“南极地区的大风”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教材用“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这些形象化的比喻高度概括了南极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材第四段正文介绍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活动2”比较两极地区气温的差异;利用第五段正文辅以图10.3和图10.4两幅图片介绍两极地区寒冷环境下的生物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寒冷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最后利用“活动3”引导学生总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第二目“科学考察的宝地”:由三段正文、四幅图片、两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进行科考的原因。从逻辑关系上看,本目内容既是上一目的结果,也是下一目的原因。教材首先通过第一段正文概括说明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利用阅读材料“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了解我国在两极建设的四个科考站,同时点明南极的三个科考站建设时间都在2月,利用“活动1”引发学生思考南极地区“极昼”现象带来的具体影响。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点明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解释人类进行南极科考的原因。利用图10.6帮助学生简明地了解极地科考的基本过程,进而结合“活动2”秦大河的一段话加深对极地科考意义的理解。阅读材料“穿越南极”则具体阐述了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的活动,不仅加深学生对南极地区恶劣环境的印象,更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畏艰难险阻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最后,通过第三段正文结合图10.8和图10.9介绍对北极地区科考的意义及科考状况。利用“活动3”识记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理解北极科考的意义。

第三目“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上一目内容的延伸和深化,由三段正文、两个阅读材料和“活动”组成,介绍极地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阅读材料“日本猎捕鲸”说明南极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10.10点明北极地区的环境危机,从而引出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通过第三段正文介绍极地地区主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如《南极条约》的签订和《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制定),通过阅读材料“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介绍个人行为对极地环境保护的意义。“活动”从两幅公益海报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演讲,在行动中形成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图1]

四、图表利用

本章教材配备了11幅各类地理图像,给学生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极地科考与保护搭建了合适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并引导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及应用详见表1。

五、活动建议

本章教材共安排三组活动计7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第1题属于知识巩固类,重在训练学生阅读极地投影图的能力,也是对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的复习和巩固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读图探究展示,根据情况可适当拓展到在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第2题属于知识拓展类,不仅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出南、北极地区的气温差异,更要引导学生从两极地区的海陆分布入手,比较分析其气候差异的原因所在,认识地理事物间的联系。第3题属于知识巩固类,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二:本题组的3个小题均属于知识拓展类。第1题先读图认识我国南极的三个科考站,然后讨论我国南极科考站建设都选在每年2月份的原因,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极昼”、“极夜”现象给极地地区带来的具体问题。第2题通过阅读秦大河的一段话,深刻理解南极地区独特自然环境的科研价值,认识极地科考的重要意义。教师应认真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言谈感受,只要合理就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参与意识及科学态度。第3题可让学生课余时间从资源、自然环境对全球特别是对北半球的影响等方面搜集有关北极地区的知识,归纳北极科考的重要意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材解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实验化学;教材;选修模块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9-0026-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与传统教材比较,新高中化学课程6大选修模块之一的中学实验化学教材的出现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都是一次重大的变化。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在教材结构、实验课题编排和内容选择等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深入解析教材的编写思路、实验课题和内容设置等问题,能帮助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该课程目标,准确把握教材,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开发符合实际的实验课程资源,使实验的教学功能在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体现。

1苏教版《实验化学》的编写思路浅析

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规定,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的内容划分为“化学实验基础”和“化学实验探究”两个主题,即在“重探究”的大环境下,不忽视对基础实验的教学,将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学习与探究性实验的研究进行有机地整合。纵观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在两大主题的框架体系中,其编写思路基于化学实验学习要求的梯度变化、化学实验方法的渗透方式和化学实验思维的逐步形成这三个方面来安排教材内容。

1.1基础实验课题和拓展实验课题嵌套设计,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目的

为了实现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目标,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目的。教材以课题中嵌套拓展课题的形式,试图通过一个或一组精选的基础实验的教学,促使学生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验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进行类型相近的实验的探究学习,包括该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常用操作技能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学习和应用。

1.2渗透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

教材编写中十分注重在不同类型实验中渗透各种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学习,如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专题,通过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实验,让学生学会物质分离及提纯的方法,形成方法优选的观念;在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题,通过对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及认识对比、归纳等方法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基础实验的演练,系统全面地学习了各种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并能举一反三,思考实验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个别实验向类型相近的实验迁移,顺利完成拓展课题中的实验任务。

1.3突出实验设计内容比例,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实验化学》教材根据实验设计的特点和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加大了实验设计的比例,并在突出其思维训练价值上,分别从实验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个方面作了精妙的问题设计。例如实验反应原理的思维训练主要从变化实质、定量关系、反应条件着手;装置原理的思维训练则从仪器选用、配套组合、连接顺序切入;操作原理的思维训练按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着眼。学生从典型的实验设计入手,逐步扩大思维的深广度,提高思维品质的层次。

2苏教版《实验化学》的内容体系分析

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可以分为宏观内容体系和微观内容体系。

2.1教材宏观内容体系

《实验化学》共分七个专题,专题内容按照科学家开发和研究物质世界的逻辑顺序来编排的。从获得物质的手段和方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性质的探究)物质性质的应用及反应规律研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电化学问题研究、物质的定量分析)物质的合成(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这一线索来选取内容。每个专题围绕设置目的,又分别设有2~3个课题,全书共16个课题;每个课题下还设置1~2个相关的拓展课题。另外,在每个专题的结尾处设有“整理与归纳”和“专题作业”栏目,以便学生对所学专题知识进行系统地总结。教材的宏观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2.2教材微观内容体系

教材的微观内容体系即教材的纵向内容体系,主要体现在课题内容的设计方面。《实验化学》中每一课题由“知识预备”、“课题方案设计”、“记录与结论”和“拓展课题”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中穿插有一定数量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性栏目。

2.2.1“知识预备”

“知识预备”主要是将课题涉及的知识点以概念、定律、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概念、定律或原理都与课题的实验原理、方案设计及实验步骤密切相关。“知识预备”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理解实验原理的知识基础。这为学生能深刻领会实验设计意图、理解和熟悉每一个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并通过讨论得出实验结果做好知识准备。

2.2.2“课题方案设计”

“课题方案设计”主要以流程图、文字或流程图加文字的形式出现。

每个课题中,操作步骤较多和操作技术性较强的实验,如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阿司匹林的合成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分离和合成实验,均以文字配流程图的形式来描述实验方案;对于操作步骤简单,尤其是学生较熟悉的课题方案就直接用流程图来表示,如牙膏中主要成分的检验;操作细节较多的实验则以文字叙述为主;而一些重点考察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课题如“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则只对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和提示。

2.2.3“记录与结论”

实验的“记录与结论”主要是表格的形式,表格的项目名称取决于课题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要求。“记录与结论”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释”或“结论”等项目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2.4“拓展课题”

“拓展课题”是实验课题的后续学习,是基础实验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迁移训练,是对基础实验课题的学习的一种“评价”、“总结”和“反思”,而且这种“评价”、“总结”和“反思”是通过完成另一个实验来实现的。拓展实验课题的问题解决反映了学生在基础实验课题中的学习成效,这既是知识的考察,又是能力的考察。可以说,拓展课题的完成是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一种肯定。

2.2.5栏目介绍

与必修教材和其他五个选修模块的教材类似,《实验化学》也设置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开阔视野所需的与课题相关的知识性栏目。主要有“检索咨询”、“信息提示”、“交流与讨论”、“提示与建议”、“操作向导”、“安全须知”、“拓展视野”等,但各栏目的功能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延展。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苏教版《实验化学》在课题内容的编排上摒弃了传统教材中“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记录问题与讨论”的实验编排模式,而是以“知识预备课题方案设计记录与结论”的形式展开,并将各知识性栏目穿插在课题的各部分内容中,使学生的知识目标和实验技能目标有机地整合在每一个课题中。可以说,实验已非纯粹的实验,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课题,通过对该课题的学习,学生将会在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

3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特色分析

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在专题线索引导下,教材编写具有鲜明特点。

3.1教材注重实验的精选和设计,关注生活化、绿色化和探究性主题

3.1.1实验选题注重生活化

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来源于生活,如“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阿司匹林的合成”,这些实验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一改以往化学实验过于学科化的特点,避免了一些性质实验的程序化和机械化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学生通过亲身实验了解到身边物质发生作用的原因、学会鉴别常见物质、揭开原本神秘现象的面纱,充分体会到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并体验到通过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知识学习的欲望。

3.1.2 实验设计关注绿色化和可行性

教材中的实验所选择的实验仪器和药品都是在充分考虑中学化学教学的现实实验条件的基础上,从经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作出选择的。其中定量和定性实验仪器都是中学阶段的常用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药品和试剂的选择一般以经济、无毒为主;实验原理中包含的化学知识以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为前提,尽量避免拔高知识的出现;实验方案设计遵循简单、可行和绿色的原则。

3.1.3 拓展课题创设思维空间

在课题的选取过程中,编者还特别关注实验趣味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融合,如“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干电池模拟实验”、“蓝瓶子”实验、“蔗糖的燃烧”、“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等,这些实验内容大多属于拓展课题,在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学生探究欲望得到了激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反应原理是什么?”、“若改变反应条件,又会呈现怎样的趣味现象?”,问题不断出现并得以解决,学生也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3.2教材突出实验的教学功能,关注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

3.2.1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迁移

《实验化学》十分重视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知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实现知识的迁移,如:预备知识、课题方案设计或其他支持性栏目的设置,为实验完成打下了坚实的知识铺垫。在知识和原理指导下的实验研究也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表现得更加积极和自信。

3.2.2注重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应用

在专题的设置上,《实验化学》选取的大多是对实验操作技能有一定要求的研究课题,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定量分析”,“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这些专题中都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基本实验操作程序,如溶解、过滤、萃取、分液、鉴别、检验、滴定、倾析、称量等。这些操作的反复演练,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趋于熟练,并能深入领会各项实验操作的应用范围、注意事项和要领。

3.2.3注重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

《实验化学》中有关实验设计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粗盐提纯;

*物质性质实验设计:比较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橙黄色物质组成探究;

*物质的检验实验设计:牙膏中钙离子的检验;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验;

*物质的鉴别实验设计:食盐和亚硝酸钠的鉴别;

*反应条件探究实验设计: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实验的最佳实验条件;“蓝瓶子”实验反应条件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的实验因素对蔗糖燃烧实验结果的影响;温度对碘―淀粉溶液显色的影响。

教材中几乎每个课题都有涉及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根据以上的归纳整理,可以发现每个课题中实验方案设计的要求各不相同,覆盖面广,在突出这部分内容相当的课时比例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3.2.4注重实验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教材中的每个实验活动都十分注重以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在拓展课题中为学生创设了使用习得的实验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应用情境,促使学生在方法学习之后很快能找到情境相近的“用武之地”来检验学习的成果和进一步加强方法使用的熟练程度。如通过“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提纯”实验,学生学会了从植物中分离提纯某些元素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中得到迁移和巩固;“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影响”中利用实验比较法来探究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方法在教材其他有关反应条件控制的实验中又多次应用,学生在多次参与对反应条件控制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中,因素控制的思维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研究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教材解析范文第10篇

现如今,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教材要求课堂以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教材要求教师教学应该以启发启发学生思考为主,提倡创新,给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在培养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新的教材和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面授记忆,提高学生英语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反应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思维创新,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才能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的全新教学模式。

二、教学理念的反思

面对新教材,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在语言环境的欠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更要以人为本;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大力开发,英语教学过程既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对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加以培养。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因此,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1.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尽一切努力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要从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学生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传统教学是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火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上一篇:高中教材范文 下一篇:在线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