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范文

时间:2023-11-09 21:33:58

教材解析

教材解析篇1

关键词:音乐;音乐教材;教材分析

一、章音乐教材分析的原理

(一)音乐教材分析的含义

音乐教材作为音乐教学的基本材料和最主要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对其进行分析应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备好课的重要前提。它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任务、教学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实现。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音乐教材分析的含义。1.整体性的音乐教材分析。音乐教材的分析包括音乐教材本身、课程标准、学校和社会环境、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教材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等进行的整体性分析。2.音乐教材分析应立足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强调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认知的规律,帮助学生有效构建学科知识体系。3.音乐教材分析应置于一定的教学环境下。要把教材分析置于特定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具体指学校内部、外部的环境。

(二)音乐教材分析的特点

1.音乐教材分析的综合性。对教材的分析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各种与学生音乐学习相互的因素来对音乐教材进行整体分析。2.音乐教材分析的承接性。对学校来说,文化的传承人有三:编写者、教授者、学习者。编写者通过对多元音乐文化内容的筛选和资源整合,形成系统的教材呈现给学生。教师作为最好的临近媒介,是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与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启发与引导者,教师要做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承接工。3.音乐教材分析的主观性。就音乐教材而言,同样的教材,不同的音乐教师,就有可能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不同的地方。这些决定了教师分析教材的根本观念和根本思想,也就是教学观,而这些带有强烈主观性的教学观念也直接决定了教材分析的质量。

二、为什么要进行音乐教材分析

(一)进行音乐教材分析的意义

对于音乐教材的分析工作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重视的环节之一。每位音乐教师都应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

(二)音乐教材分析在音乐课备课中的应用

教师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关键在于备课,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对于教材中所讲的专业知识,要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知,才能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教材内容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一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学观念与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培养能力需要认识和比较各种专业知识与音乐表现能力的价值。进行音乐教材的分析的过程,同时也是在酝酿设计教学过程和原则教学方法的过程,这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三、音乐教材分析的方法

(一)一般步骤

分析教材最好的方法是结合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标、教材、教参、教学资源等,按全书,各部分教材、章节等层次进行分析。对教材的分析通常采取“解读”的方式,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最终把学习要点落到教学过程中。其基本步骤可概括为“四读”,即泛读有关资料,建立整体教材观;通读整套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整体知识结构;细读每一单元教材,分析其教育、教学目的;精读每节课教材,具体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法。

(二)具体方法

1.音乐知识分析法。音乐知识分析法主要分析的是教材知识,分析内容包括教材整体、部分、单元和课时。教师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分析需要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从而根据分析后的结果,对不同层次的教材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音乐心理分析法。音乐心理分析法包括对学生学习心理过程的分析、挖掘和研究教材与教学中的心理因素。3.方法论分析法。方法论是关于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目标的产生、目标的转移、目标之间的关系等。把握目标之间的关系,应把一些相关的目标分为主目标和从属目标。在确定音乐教育的主目标后,如果主目标一时无法达成,可以先将其放在一边,先去实现从属目标,这样,主目标暂时转移到了从属目标,这就是目标转换。为达到目标,需要找出不能达到目标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一原因着手解决问题,最后达成目标。

四、音乐教材分析案例(教材单元《可爱的家》

1及教材课时内容《可爱的家》)1.编写意图。目前,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与家庭往往为孩子付出了许多心血,但孩子却并没有体会到父母的爱。本课编写意图主要是通过本单元中的歌曲,唤醒孩子们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歌曲《小船》《可爱的家》《内依巴河》表现的是不同国家的家庭,但都是充满了温暖的爱;而歌曲《布娃娃》则表达了没家的孩子对家庭的渴望。该单元在音乐知识方面主要目标为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动作来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2.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可爱的家》的欣赏和演唱体会家的温暖,还可以谈谈自己“可爱的家”。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演唱歌曲《小船》《可爱的家》。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学生珍惜自己的幸福,关爱别人。(2)难点:学生能准确的演唱歌曲《可爱的家》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在《小船》这一歌曲的演唱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声断气连的歌唱,并教导学生唱好弱起拍。3.音乐材料分析。《可爱的家》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英国歌曲,歌曲为降E大调,4/4拍,一段体结构,除第五乐句外,每一乐句的开头均为弱起小节,并且第一、第二乐句选举基本相同,第三、第四乐句也基本相同,只在乐句最后一个音下移了一个三度变化,第六句旋律则是第四乐句的完全重复,学生歌唱时很容易就记住这悠扬流畅、略带伤感的曲调。歌曲表现了作者对家的怀念及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向往。4.音乐知识。本课在教授全音符和4/4拍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应定为让学生认识全音符,4/4拍,在学生了解全音符的实质后进行视唱练习。4/4拍即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教材中选择了《金瓶似的小山》中的一段旋律,引导学生随着丢拍的音乐节奏进行律动,感受和表现4/4拍。在感知拍子强弱时可采用教材图示解说: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来感受学习。为巩固对丢拍的进一步理解,教材中采用了把车厢中的节拍改正就可以出发了的形式,引导学生为其延长或缩短音符的时值,以使这一节奏车厢节拍准确。5.《内依巴河》这是一首富有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歌曲为F大调,3/4拍。全曲为二段,第一段包括四个乐句,每句开头的休止符体现了拉丁美洲特有的节奏风格。Si和Fa之间的增四度音程也更体现了当地民间音乐独有的旋律特点。此曲对我国儿童了解外国民族音乐十分有益。歌曲表达了作者对内依巴河旁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6.我来唱。这个活动将视唱练习与有趣的唱名迷宫游戏结合。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当学生找到其中某一条路线后,需要把这条线所经过的音符演准确,比比看哪一个小组能找到更多的路线,唱得最准最好。学生在寻找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到迷宫出口的同时练习了视唱。学生没有找到路线,教师可以听音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听唱出各音找到的路线,同时又进行了听音模唱联系。7.歌曲《布娃娃》是电视剧《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主题歌。本首歌曲的旋律以4/4拍为主,2/4拍穿插于歌曲之中。歌曲为C大调,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领唱部分,由六个乐句组成,第六乐句结尾处插入一小节2/4拍,这一形式的目的在于强调“家”对于小主人公和布娃娃的重要性,以及表现出他们对家的无比渴望的迫切的心情。第二段合唱和领唱,第一、第二乐句一声部旋律与第一乐段相同,进入近似问答的二声部合唱后,两个声部前呼后应使歌曲更加丰富生动,好像是布娃娃在和小主人公对话一样;第三至第六乐句又恢复为领唱,重复第一乐段旋律,但是小主人公乐句增强了信心,歌曲走向高潮,在充满希望中结束全曲。

五、结语

教材解析篇2

教材是一种教学系统,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包含了各种要素,且要素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在教材系统中,这种因素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我们称之为学习的层级关系,也可称之为要素间的形成关系。对于给定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找出教材的结构,即找出构成教材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层级关系(形成关系),为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服务,我们称这样的操作为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但受教师主观因素和教学资料的影响,也受学生实际情况,学校物质条件的制约。教材分析不只是在上课前,而是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体作用发挥,是在教师引导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学生能否全面深入的把握教材中的知识,与教师对教材分析处理的相关度极大,因而可以说教材分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

二、解释结构模型(ISM)法简介

教材作为一种包含有人们思想,观点,意志在内的定性系统, 是一种复杂的定性系统,对它的分析不可能像许多物理系统那样进行定量的分析,要求对教材系统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是不适宜的。教材分析往往采用逻辑的,层级的和系统的方法进行。

近年来,由于系统科学的发展,将系统科学的方法用于教材分析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其中基于图论的ISM法就是教材分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有效的实现教材的结构化和序列化。ISM法适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零乱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该方法最大限度地纳入了人们的经验和主观认识,并将教材结构以易于理解的,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读取图形、进行分析、修改。最新的ISM分析方法还吸收了目标矩阵方法的简单,易操作的优点,使其在教材分析中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三、解释结构模型(ISM)法的分析步骤

1.抽取知识元素――确定教学目标;

2.确定各教学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做出目标矩阵;

3.利用目标矩阵求出教学目标形成关系图;

4.根据一定原则,确定出教学内容序列;

四、解释结构模型(ISM)法的应用实例

本文以《抛物线》教材内容为例,说明解释结构模型(ISM)法在教材分析中的应用。

1.抽取知识要素――确定教学目标

教材解析篇3

解析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一种充满变性和弹性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首要任务就是深刻解读教材、分析教材。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有了较深入的感受和体悟,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驾驭课堂,完成教学。

在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的活动3“用计算机画画”这节中,主要有四个教学步骤:了解“画图”程序、绘制心中的理想家园、添加文字、编辑图形。在笔者使用的苏科版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小学三、四年级学习的内容。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人教版教材分为初级中学(三年制、四年制)教材和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材两种,而“用计算机画画”这节属于初级中学(三年制、四年制)教材。该教材内容相对简单,以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

通过教材中的任务设置可以了解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包括启动退出程序、保存新建文件、利用工具箱中各工具进行绘制,并能够使用编辑工具对图像进行编辑。然而,教材更多地关注画图软件中工具的使用,知识点较为零散,任务间缺乏关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保证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前提下,课堂中能通过一条主线串起诸多零散的知识点,而非单纯地讲解知识点,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构。

重构教材,一切为了学生

重构,即重新构建。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要让教材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学习资源,就需要设置恰当的情境进行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立足课本,放眼未来。对于授课内容,教师应该大胆重构,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把新思想、新技术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计算机画画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即利用画笔、橡皮、刷子等工具在一张空白的画布上进行基础绘制,再利用复制、旋转、扭曲、添加文字等工具进行优化,最终完善作品,达成教学目标。基于这一认识,笔者选取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大白作为绘制目标,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另一方面,大白的形象简单,容易绘制,学生不会有畏难情绪。

为了将知识点更自然地融入绘制大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流程进行精细设计。首先,在工具栏中简单罗列出绘制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工具,如形状工具、橡皮擦、颜色填充、颜料盒、调整大小工具、扭曲工具等。其次,依据大白形象的需要,合理选择部分工具进行教学。对于个别工具,如放大镜,可在教学中需要使用时进行讲解,而不用将该工具单独讲授。再次,学习工具的顺序与教材不同,学生不用再逐一学习每个工具,只要在完成不同效果时能选出合适的工具即可,这样的学习显然更有意义。

重构教材但不能偏离教材,教材中第三步“添加文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在大白绘制完成的基础上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修改大白表情。笔者不仅在该环节讲授修改大白的眼睛、嘴等部位,进行创意设计,通过增加文字介绍,完成了“添加文字”的内容讲授(如图1)。该环节教学任务不仅使学生复习了复制、粘贴、橡皮、刷子等工具的使用,还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可谓一举多得。

延伸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教学的基础目标,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提升目标。因此,教师应当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延伸,充分挖掘教学任务的设置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中的价值。

“用计算机画画”这节课的教学,完成大白形象的绘制和文字的添加后,其实就已经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此时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模仿教师的层面上。而修改大白的表情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一步,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之上进行简单的创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不同的动作、别样的道具,都可以成为创意的元素。因此,在教学的拓展环节中,笔者增加了“绘制你心中的大白”环节,学生可以在完成大白形象的基础上,设计别具一格的大白形象,完成由模仿到自主创意的转变。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评价反馈阶段,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们进行着思维的交互、智慧的碰撞,使得整个课堂的教学得以升华,教学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方法

1.以教材为导向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教学而言,“宗”即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总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重构。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教材内容以及教材的编排顺序,选取适合学生的素材,处理好教材的局限性和学生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及方法也应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之前,要对学情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学情”即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情进行预判,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使教材更适合于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材及教学内容中来。

3.紧跟时代步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更新速度更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学生的需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快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紧跟时代要求。

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上,同样要求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其他教学资源来丰富和完善教材,弥补教材中的不足。在进行教学资源的选择时,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呈现梯度教学

教材的重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较为明显。因此对一节课进行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而且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这就需要有梯度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初步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学生模仿为主。学生通过模仿、练习,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第二个层次以探究、创新为主。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拓展延伸,发现更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从而满足求知欲。这样的分层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的学生得以充分发展才华,提升信息素养。

教材解析篇4

新课改后的数学课本,在每个课时的设计上,更加层次化、条理化,由浅入深,便于学习。如必修5第一章(北师大版)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整体分为三大模块:“实例分析”——“抽象概括”——“实战演练”。在实例分析中,举出大量的生活实例,加以分析,得出数列及其相关概念;然后对其中一例细致分析,概括总结出通项公式;再通过具体题目使学生体验通项公式的特点和作用。这样的设计将课程和学习融为一体,遵循了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展现出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过程,提供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题,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并能自发地根据自身有的知识经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加工和构建,使得知识真正的“私有化”,融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另外,新的数学课本中还设立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阅读”等专题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主动地、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课改后数学教材的变化就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构建知识,并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我们教师应借助此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活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主动学数学,就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新教材的编写对这一方面十分重视,其中所举实例一般都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实例“活”过来。例如,必修五(北师大版)第三章第二节“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问题提出”,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刹车问题。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的方式或利用模型车演示的方式展示此问题,使得问题提出变得生动、具体,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平等与尊重

长期以来的数学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意识被严重束缚。而新教材的设计明显是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和老师间没有了心理距离,学生才会没有压力,才会积极自信、自觉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的各项实践活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尊严、权利、灵感、积极性的尊重;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的肯定;对学生差异性的承认;对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的赞赏......

二、归还课堂,给学生时间与机会

《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在这个前提下,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形式,才会有学习的效果。

怎样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从教师嘴里挤时间,做到精设问、精讲解、精总结。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能能力、自主发展为宗旨。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自悟”。具体要做到“五不讲”:(1)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讲;(2)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3)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不讲;(4)学生自己能做的,不讲;(5)学生自己能说的,不讲。这样既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生命的灵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且会学

我们提倡主体性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这不等于是说让学生可以成为学习的“自由人”我们提倡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并不等于说没有什么教学目标和重点,或不要学生的发展。因为学习毕竟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不能全凭学生的好恶,有时需要一定的强制和艰苦努力。教师应在学生措手无策时教给方法;在学生意见有分歧的地方阐述真知;在价值取向有偏斜时讲明道理;在拓展运用时引导学生切入生活。总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教材解析篇5

一、以偏概全

由于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缺乏深入的认识,有些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简单肤浅,教学中只关心数学结论的得出而忽视了对问题全貌的思考,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如一位新手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课前任意准备一个三角形。学生大都准备了较为熟悉的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的方式发现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便把“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探讨在此处戛然而止。在这节课上,该新手教师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当成了所有三角形内角和的共性,没有意识到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在学生的探索中是缺位的。而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中明确要求“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例题图片见图1)

“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的分类”这一知识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学生已经明确知道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类,教材的编写意图也是要求从三类三角形中展开探索,进行完全归纳,如果新手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些,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断章取义

新课程标准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即是教学内容的“螺旋上升”,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在不同的年段反复出现、逐级加深,体现了对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要求。有些新手教师因为缺乏大循环教学的经验,对小学一至六年级教材也没有认真研读,所以在教学中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毛病。如一位新手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用人民币解决问题》中的例7“用13元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我是小学生》5元,《画报》6元,《卡通世界》8元,《连环画》7元)(例题见图2)”时,她将教学重点定位为理解关键词“正好”“两种”,而对教材中呈现的学生思考的几种情形――尝试、罗列、调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教学中的难点“不遗漏不重复”列举的方法也没有组织学生展开探究。该教师在反思中说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就觉得没有探究的必要了”。该新手教师没有意识到,重要的数学思想的教学往往不是“一步到位”,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分级递进地进行。“排列组合”的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三次安排,第一次安排是在一年级的“用人民币解决问题例7”,这是较简单的排列组合。第二次安排是在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搭配(一)”: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这是稍复杂的排列组合。第三次安排是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用3件上装和两件下装搭配,每次只能穿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一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这也是稍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由此可见,如果在一年级中不渗透简单的搭配思想是不合理的。

三、“形”同虚设

数形结合历来是数学中很重要的思想,“形”是“数”探究过程中的脚手架。课改之前小学数学教材就十分强调用线段图分析问题,课改之后也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但“形”的呈现方式更丰富,更贴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不仅仅是抽象的线段图了。新教材中有直观的图,如实物图、情境图等,有抽象的图,如色条图、线段图等。新手老师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去读容易看懂的实物图、情境图,但对色条图、线段图却不够重视,以为可有可无,从而导致这些抽象图“形”同虚设。如一位新手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53页的“混合运算”例4时,设计了如下教学内容(例题见图3):

该教师只是引导学生从情境图的文字中理解“剩下的有多少个面包”及“剩下的每次烤9个,还要烤几次”,而没有利用色条图或其他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题意,从而导致学生对混合运算中“先算小括号中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这一提法疑惑重重。而为了帮助学生解开疑惑,该教师只能再反复讲解。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体会教材中两次出现色条图的意图:第一次利用色条图提取已知信息(深色条部分)和未知信息(浅色条部分);第二次利用色条图理解题意。借助色条图,学生可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先求剩下的面包个数(用减法计算),再求剩下的面包个数每次烤9个,烤几次(用除法计算),进而理解混合运算(90-36)÷9中小括号的大作用。该教师在教学中重结论轻分析的思想导致了“形”的失效。

四、“一锅烩”

一般来说,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班级的学情作适当的微调,但不能一味地为了赶进度而把不同的知识点塞在同一节课中,造成“一锅烩”的现象。这样做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如一位新手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时就把例1、例2和例3放在同一节课(35分钟)中。(例题图片分别见图4、5、6)

在上述三个问题中,例1、例2均属于用乘法原理解决的问题,例3则属于用加法原理解决的问题,放在同一节课中教学,知识点多,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新手教师由于从教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没能对教材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因而对教材的把握容易产生偏差。要解决新手教师解读教材的“盲人摸象”问题,一方面需要新手教师自身加强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多观摩名师课堂;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在新手教师培训工作中有所作为,如多开展师徒结对、同伴互助及学校教科研管理人员长时间的跟踪指导等活动,从而帮助新手教师缩短“摸着石头过河”的时间,尽快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

教材解析篇6

【关键词】利用教材;培养;解析历史材料题能力

材料解析题是近几年来历史考试必考的一大题型,比重较大。它的特点是所引用的材料大都是原始史料,难度比较大,学生得分率较低,不管是平时的练习还是考试,学生最怕的就是材料解析题,尤其是高一学生(因为在初中,历史课是所谓的“副科”,学生不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很少,基础太差)。因此,如何利角教材培养高一学生解析历史材料题的能力,就成为高一历史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为提高学生解析历史材料题的能力,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除了正文以外,还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教科书中的材料,概括起来可分为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和图片材料三大类)。高一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回答有关问题,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题的解析能力。那么,如何利用教材培养高一学生对材料题的解析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 对文字材料的利用

1.1 对带有思考题的材料(一般指课后练习题),在授课当中,适时插入进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课文内容,准确、简明扼要地回答思考题,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解析历史材料题的能力。如《九-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课,在讲到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时,我插入课后练习题里的四条史料(内容略),让学生仔细阅读、认真思考:“为什么当日本大规模地武装侵略东三省的时候,不顾民族的安危,采取不抵抗政策呢?从上面的四条史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经过认真阅读、思考,分析得出了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解析历史材料题的能力。不仅如此,而且还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历史问题本质的能力。

1.2 对没有设置思考题的材料(课文中的材料)。在授课当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规律性的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解析历史材料题的能力。如讲《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一课时,课文中有孙中山遗嘱“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样一段材料。根据这段材料,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孙中山四十年革命生涯的主要活动是什么?②积四十年的经验是什么?③他的目的达到了?又为什么失败了?④为最终达到目的,他又做出怎样的历史贡献?随后学生结合课本所学内容,认真思考,逐一做出了回答。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解析历史材料题的能力,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 对表格材料的利用 表格材料是通过各种数据构成的科学性、系统性极强的材料。它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但也存在枯燥、表面的缺憾。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的枯燥的数据,发掘其所反映的历史本质,对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或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使之与教材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解析表格材料题的能力。如《鸦片战争》一课,在讲“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时,引用了这样一个表格:

根据这组数据,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19世纪中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两国各处于什么状况?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②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什么?③鸦片走私在中英贸易中起了什么作用?给中华民族带来怎样的危害?④清政府如何认识这一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最终结果如何?⑤有人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这种说法对吗?学生认真读了表格,在读懂弄懂表格数字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解析表格材料题的能力。

3 对图片材料的利用 图片材料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充分利用图片材料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析图片材料题的能力。如讲《瓜分中国的狂潮》时,中学地图册上有一幅形象反映列强瓜分中国时中国四分五裂的《时局图》,学生对这幅《时局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该图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帝国主义国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②有哪些国家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民族危机?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与今天外资企业在我国租用土地有何不同?通过思考作答,我将学生的具体感知与想象思维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图片材料的内容,提高了学生解析图片材料题的能力。

教材解析篇7

关键词:例题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分析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想要落实这样一个目标,把知识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一起掌握,合二为一,落到实处,教材中的例题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教材上的一个例题出发,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例题呈现

司南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中,在第3章第1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里,有这样的一个例题(第36页):

一辆汽车正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刹车。此后,汽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5m/s2。开始制动后,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解:设 的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可知

根据公式: 可得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再根据公式: 可得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

想一想,是否还能用其他方法求解第二问?

此教材使用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其间也经历过多次修改,但对于这个例题,均未有过改动,笔者认为,这个题目在此作为例题呈现非常好,若能分析解答的透彻,能让学生很好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适用条件以及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方法。但课本中对此题的解答,个人觉得分析并不到位,也不严谨,有种硬套公式的感觉,使这个例题完全失去了它原本应该有的价值。

二、笔者点评

按例题中的解题思路走,若再问5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我想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直接套用公式 求解,这样便会使他们错的莫名其妙,然后对教材产生怀疑。我们知道,汽车做减速运动,根据实际情况,汽车刹车停止后便不再运动,而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其适用的前提必然是在某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当中。对于汽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可以用的,一旦时间延续到刹车结束,在应用公式求解时便要慎重。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我们一般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下,该题中汽车减速至停下需花时间 ,题中的时间 故刹车过程未结束,可直接应用公式求解,若题中给出的时间 ,则无法用 求解。

本例题中,未对运动过程进行说明,直接套用公式,未免给人一种分析不到位,不够严谨的感觉。同时会让学习者进入一种不用分析题目,直接套用公式便能解题的误区。我们知道,很多高中学生即便花了很多精力,但仍学不好物理,关键就在于不会分析题目,只会拿着几个光溜溜的公式进行生搬硬套,结果常常是牛头不对马嘴。因此我们物理教学更要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教材作为知识的传递媒介,更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材中的例题就更应分析到位,做一个好榜样。

三、对此例题的改进

为了不增加例题的难度,笔者认为原题不需要改动,只是对此例题的解析,笔者认为按下面的方式解析会更好。

解:设 的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可知

因为汽车在刹车过程中,设汽车刹车至停下需要用时 ,则

又因为 ,故汽车仍在刹车过程中

则根据公式: 可得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再根据公式: 可得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

同时此题后的“想一想“栏目也可以把内容拓展,除了问是否还能用其他方法求解第二问,还可以问,开始制动后,前5秒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有几种求法?对于提问其他的求解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其他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提问前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训练学生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四、教材编写时应注意对例题的选择和解析

例题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它是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通过例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学生能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例题的适当改造,使之成为拓展性例题,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课本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载体,课本中的例题又是老师和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手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的题目,因此例题的好坏以及解答分析过程是否合理,全面,逻辑性强会互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注意对例题的选择和解析。

教材解析篇8

在应用型高校教育的过程中,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系统、更全面的掌握旅游市场的变化,因此,在教育优化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旅游规划》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将网络视频资料合理的运用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视频分析,形成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以及相互讨论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下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产品的市场变化以及旅游产业的系统规划等。通过网络视频材料与《旅游规划》课程的充分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旅游规划的理论知识、相关方法以及基本程序等,从而实现应用型高校教育方式的创新及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网络视频材料的选择标准

在《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网络视频材料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中应该保证所选视频主体的得当性、视频长度的合理性,因此,在材料选择中应该实现以下几种标准:

(一)保证选择主体的得当性。在网络视频材料选择中,应该保证其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通过教学视频与教学内容的充分融合,实现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在视频内容选择中,其内容应该与《旅游规划》中的课程内容相一致,同时也与教学的章节保持一致,使学生在视频欣赏的过程中,强化学习欲望,并充分的融入到教学环境之中。例如,在假日旅游开发课程环节探究中,教师可以选择城郊开放地区以及农家乐的视频;在民族旅游规划中,可以选择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视频等。

(二)保证网络视频材料选择时间的合理性。由于在《旅游规划》课程教学中,其教学的时间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在视频材料选择中,教师应该与教学内容、学生理解能力以及教学任务等内容进行充分性的融合,实现教学时间的有效协调,保证教育内容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在教学的过程中,视频材料播放的时间保持在8-10分钟为良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二、网络视频材料的基本来源

在《旅游规划》教学内容创新的过程中,通过视频材料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旅游规划的实践能力。通常情况下,旅游规划中的视频选择来源于网络,由于网络资源的多样化,会使教学材料的选择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在网络视频材料截取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方便获得视频的来源,在选择中可以设计以下获取途径:

(一)对于与地理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国家地理频道、国家地理杂志等内容的分析,将国家、地区作为基础向学生介绍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世界地理的丰富人情以及民俗习惯等。

(二)在游记系列旅游材料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资料的获取,构建“世界那么大”、“有多远走多远”等活动探究模式,使学生以游客的身份掌握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观,并获得实践性的旅游生活。

(三)在旅游产品宣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拍摄,进行旅游区域的宣传。例如较为著名的景区张家界以及鼓浪屿等。

(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日常的记录,进行旅游视频资料的截取,将日常在网络及电视上看见的与旅游相关的节目及内容进行记录,并定期整理出专业的文件,从而保证视频资料的合理运用。

三、网络视频教学环境的优化设计

(一)在《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选择适当性的教学结点,教师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每堂课程都需要有视频资料,在视频使用中,应该保证计划性的特点。在较为关键的教学结点进行教材重点及难点的探究,而且也可以在文字叙述较难理解的状态下,选择播放视频,通过视频资源的合理运用,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为学生规划、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依据。

(二)合理融入教育探究环节。在《旅游规划》教学环节设计中,通过视频资源的运用,核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视频观看的同时抓住中心内容。在视频观看之前,教师可以适当的设计思考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视频的分析,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旅游规划》教育内容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在教育创新及优化的同时,引进丰富性的网络视频资源,通过视频内容的播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旅游专业教师在视频选择的同时,应该注意网络教学材料的加工处理,认识到网络材料中的不足,设计灵活细腻的教材、教法以及学生之间关系的转换,构建适度性网络视频材料的运用模式,从为《旅游规划》教育体系的创新及教育事业的优化提供有效依据,并在最终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上一篇:在线课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中教材范文